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参观实验一大型水利枢纽仿真模型演示

参观实验一大型水利枢纽仿真模型演示

参观实验一大型水利枢纽仿真模型演示
参观实验一大型水利枢纽仿真模型演示

参观实验一大型水利枢纽仿真模型演示

前修课程:无

开课对象:土木水利类及其他

一、实验目的

1.使学生了解水利水电工程的概况,加强学生对水利枢纽的认识,了解各种水工建筑物的型式功能等。

2.解决水工专业学生在认识实习中难以解决的具体问题。

二、实验的任务及技术

1.对梯级开发水利枢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掌握各种水工建筑物的功能、型式及工作原理。

3.了解各种水流特性。

三、实验设备及模型数据

大型水利枢纽仿真模型,由模型、供水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

模型尺寸:长17cm,宽8 cm,高3 cm。

四、实验成果(报告)

1.简要叙述各级枢纽布置及坝型的特点。

2.二滩水电站由哪些建筑物组成?各建筑物的功能是什么?

3.丹江口水利枢纽的主要功能有哪些?它的综合效益有哪些?

4.什么是渠首建筑物?韶山灌溉枢纽中有哪些组成建筑物?

5.通过参观水利枢纽模型,谈谈你对水利工程的认识和体会。

6.你认为模型中还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改进的措施?

五、大型水利枢纽仿真模型演示说明

为满足水工等专业的教学需要,解决水工专业学生在认识实习中难以解决的具体问题,

同时为我校的其它相关专业学生认识水利水电工程提供有利条件和场所,学校经过多方努力,设计建成了颇具特色的水利枢纽仿真模型。

仿真模型以我国已建成的三个实际工程为原型,按一定的比例集中组建在一起,模拟水电能源的梯级开发。综合利用各种科技手段,对结构、水流、声响等进行仿真,使大家有身临其境之感觉。它包括三个梯级水利枢纽,第一、第二级为水利水电蓄水枢纽,其主要作用是防洪、发电和航运;第三级为有坝引水枢纽,其主要作用是供水、灌溉和航运。此模型规模较大、造型逼真、综合性强、充分反映了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和特点。

(一)第一级蓄水枢纽

第一级水利枢纽以四川二滩水电站为原型,按1:280比例制作,枢纽的主要作用是防洪、供水和发电。它是雅砻江干流上开发的第一座梯级水电站,也是我国已建成的大坝中,装机规模最大,单机容量最大和年发电量最大的水电站。坝址距攀枝花市46公里,主要建筑物包括:拦河大坝、坝身泄水建筑物、放空底孔、左岸地下厂房等。为满足教学需要,在坝身减少了原型中的表、中孔数,增设了滑雪道泄水建筑物。

1.拦河大坝

二滩大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坝高240 m,是我国第一座高度超过200 m的大坝,坝长778.9m,总库容58亿立方米。河谷两岸地形陡峻,呈“V”字形,平面上呈喇叭口。是布置拱坝理想的地形,坝基岩石完整,坚硬。根据拱坝布置的原则,坝轴线选定在喇叭口略偏下游处,两岸坝肩布置根据地形、地质条件,一端为径向布置,另一端为非径向布置。

2.坝身泄水建筑物

坝身泄水建筑物包括坝顶表孔溢流坝和坝身中孔,坝顶表孔溢流坝布置在主河道位置,堰面曲线采用WES曲线。设闸门控制,堰顶布置有五扇弧形闸门,孔口尺寸为11m×15m,以控制泄量和水位,当天然来水流量小于下泄流量时,根据水库调度要求,用闸门控制泄量,当天然来水流量小于下泄流量时,闸门全部开启,自由下泄。坝身设四个中孔,对称布置在拱冠两侧,孔口尺寸6m×5.5m,当表孔出流满足不了泄水要求时,开启中孔,与表孔共同泄洪。

在大坝下游346m建设有一座二道坝,用于抬高下游水位,形成水垫,达到消能的目的,减轻下泄水流对下游河道的冲刷,以保护大坝的安全。为了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大坝建筑物和消能防冲的种类,模型在原型的基础上,将表孔、中孔各减至2个,另增设滑雪道以模拟空中对冲消能,滑雪道下泄的两股水充在空中对撞消除部分能量。

3.放空底孔

放空底孔的主要作用是放空水库,便于检修,亦作为排沙孔,其进口布置检修闸门,出口布置工作闸门。孔口尺寸为6m×5.5m,采用挑流消能。

4.地下水电站厂房

由于受地形条件的限制,河道狭窄,在坝后布置电站较为困难,因此选择地下厂房隧洞引水发电。共安装6台机组,装机容量为3300MW,年发电量170.4亿度,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骨干电站之一,该水电站建筑物主要包括进水塔、纱水隧洞、地下厂房、调压室及高压开关站等。隧洞进口形式为洞式,孔口尺寸为11.5m×10m,地下厂房192m,宽26m。

二滩工程于1991年9月14日正式开工,1993年11月26日截流,1997年11月试运行,1998年10月第一台机组发电,2000年竣工。

(二)第二级蓄水枢纽

第二级水利枢纽以丹江口水利枢纽为原型按1:160比例制作,丹江口水利枢纽位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中游丹江口市境内,是汉江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20世纪60年代我国最壮观的水利工程,同时又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枢纽的主要任务是防洪、灌溉、发电、航运和养殖。主要水工建筑物包括: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水电站建筑物、通航建筑物等。1.挡水建筑物

挡水建筑物由三种坝型组成:河床段为宽缝重力坝,岸坝段为实体重力坝和土石坝。原型坝总长2494米,其中混凝土坝长1141米,最大坝高97米,坝顶高程162米,最终大坝坝顶高程将达到175m。总库容209亿立方米。左岸土石坝全长1223米,最大坝高56米,右岸土石坝长130米,最大坝高32米。因受模型的限制,为达到良好的演示效果,模型将表孔和深孔坝段各缩短了一定长度,表孔与深孔在数量上也作了相应的减少。

2.泄水建筑物

泄水建筑物包括泄洪深孔和溢流坝两部分。泄洪深孔设在8至13坝段,原型长度144米,孔口尺寸宽5米,高6米,共12孔。溢流坝段布置在河床中部14至24坝段,共长264米,每坝段设两个开放式溢流孔,共20孔,孔宽8.5米,单孔最大泄流量为每秒2000立方米。溢流坝堰面曲线为WES曲线,闸门为平面闸门,采用挑流消能,挑流鼻坎的半径为26.789m。3.通航建筑物由上游导航建筑物、垂直升船机、中间渠道、斜面升船机和下游引航道五部分组成。提升机起重能力为450t,最大提升高度45米,垂直升船机是一种使船只快速过坝的通航建筑物,与船闸相比它提升高度大、过坝时间短,适用于上下游水位差大,吨位小的船只。以由下至上通航为例,先将船只经下游引航道,航行至承船箱内通过提升机提升承船箱,至预定高度,经运行轨道水平过坝至上游水库,再由提升机起吊下降至上游水面,船只驶出承船箱。

4.水电站建筑物:

水电站建筑物布置于25~32坝段,为坝后封闭式厂房,原型厂房全长174米,装有6台15

万千瓦,总装机容量900MW,年均发电量约38亿KW.h。主要建筑物包括:进口拦污棚、通气孔、闸门、管道、厂房、开关站等。

丹江口水利枢纽于1958年9月开工兴建,1967年11月下闸蓄水,1968年10月第一台机组发电,1973年底完成现在的规模。目前正在进行加高处理。

(三)第三级有坝引水枢纽

第三级有坝引水枢纽以韶山灌区为原型,按(1:120)比例制作。韶山灌区总灌溉面积为100万亩,是我国唯一的,实际灌溉面积超过设计面积的灌区水利工程。主要作用是:抬高水位、引水灌溉、冲沙放水等,主要水工建筑物包括:拦河滚水坝、泄水冲沙闸、取水闸、船闸等。

1.拦河滚水坝

拦河滚水坝的作用是既挡水又泄水,抬高河道水位,保证足够的取用量,保障供水,滚水坝面采取WES曲线,采用挑流消能。

2.取水闸

取水闸的主要作用是取水灌溉、供水等。取水闸布置在河道的凹岸,其主要由进水渠、闸室控制段、消能防冲段、两岸连接建筑物等组成。进水渠前布置有拦沙坎,主要作用为拦沙、防止泥沙进入水闸、减少水闸及渠道的淤积。引水渠的作用是保证水流能平顺地进入闸室;闸室的作用是控制水位和流量;防冲消能段主要作用是减少过闸水流对下游河床的冲刷。3.船闸

船闸的主要作用是满足通航要求。由上游引道、上闸首、闸室段输水廊道、下闸首和下游引航道等组成。上下游引航道的主要作用是停靠船只;输水廊道的主要作用是给闸室充水、放水。当船由下而上时,船进入闸室,关闭下游闸门,由输水廊道开始给闸室充水;当闸室内水位与上游水位齐平时,停止闸室供水,打开上游闸,船出闸。

4.泄水冲沙闸

本级水利枢纽中的泄水闸布置成深孔,兼有冲沙作用。由于河道右岸泥沙淤积较为严重,因此,交泄水冲沙闸布置在河道右岸,便于冲沙。水闸主要结构包括:防渗铺盖、闸室、消能防冲段、上部工作桥、交通桥、闸门启闭机等,泄水冲沙闸在洪水期启用。

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年级2014级 姓名杨林 班级信箱号80 实验时间2016年5月4日星期三晚上 2016年5月10日 实验一锥体上滚 【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与思考双锥体沿斜面轨道上滚的现象,使学生加深了解在重力场中物体总是以降低重心,趋于稳定的运动规律。 2.说明物体具有从势能高的位置向势能低的位置运动的趋势,同时说明物体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换。 【实验仪器】:锥体上滚演示仪 图1 锥体上滚演示仪 【实验原理】: 能量最低原理指出:物体或系统的能量总是自然趋向最低状态。本实验中在低端的两根导轨间距小,锥体停在此处重心被抬高了;相反,在高端两根导轨较为分开,锥体在此处下陷,重心实际上降低了。实验现象仍然符合能量最低原理。 【实验步骤】: 1.将双锥体置于导轨的高端,双锥体并不下滚;

2.将双锥体置于导轨的低端,松手后双锥体向高端滚去; 3.重复第2步操作,仔细观察双锥体上滚的情况。 【注意事项】: 1.移动锥体时要轻拿轻放,切勿将锥体掉落在地上。 2.锥体启动时位置要正,防止它滚动时摔下来造成变形或损坏。 实验二陀螺进动 【实验目的】: 演示旋转刚体(车轮)在外力矩作用下的进动。 【实验仪器】:陀螺进动仪 图2陀螺进动仪 【实验原理】: 陀螺转动起来具有角动量L,当其倾斜时受到一个垂直纸面向里的重力矩(r×mg)作用,根据角动量原理, 其方向也垂直纸面向里。 下一时刻的角动量L+△L向斜后方,陀螺将不会倒下,而是作进动。 【实验步骤】: 用力使陀螺快速转动,将其倾斜放在支架上,放手后陀螺不仅绕其自转轴转动,而且自转轴还会绕支架旋转。这就是进动现象。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 实验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53939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 Report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通过演示来了解弧光放电的原理 实验原理:给存在一定距离的两电极之间加上高压,若两电极间的电场达到空气的击穿电场时,两电极间的空气将被击穿,并产生大规模的放电,形成气体的弧光放电。 雅格布天梯的两极构成一梯形,下端间距小,因而场强大(因)。其下端的空气最先被击穿而放电。由于电弧加热(空气的温度升高,空气就越易被电离, 击穿场强就下降),使其上部的空气也被击穿,形成不断放电。结果弧光区逐渐上移,犹如爬梯子一般的壮观。当升至一定的高度时,由于两电极间距过大,使极间场强太小不足以击穿空气,弧光因而熄灭。 简单操作:打开电源,观察弧光产生。并观察现象。(注意弧光的产生、移动、消失)。 实验现象: 两根电极之间的高电压使极间最狭窄处的电场极度强。巨大的电场力使空气电离而形成气体离子导电,同时产生光和热。热空气带着电弧一起上升,就象圣经中的雅各布(yacob以色列人的祖先)梦中见到的天梯。

注意事项:演示器工作一段时间后,进入保护状态,自动断电,稍等一段时间,仪器恢复后可继续演示, 实验拓展:举例说明电弧放电的应用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2 一、演示目的 气体放电存在多种形式,如电晕放电、电弧放电和火花放电等,通过此演示实验观察火花放电的发生过程及条件。 二、原理 首先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这是由于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与导体的曲率半径有关。导体上曲率半径越小的地方电荷积聚越多(尖端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强,空气层被击穿。反之越少(球型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弱,空气层未被击穿。当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时,其间的电场较弱,不能击穿空气层。而此时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最近,放电只能在此处发生。 三、装置 一个尖端电极和一个球型电极及平板电极。 四、现象演示 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接着让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放电在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发生 五、讨论与思考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 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方座支架(或玻璃板支架),白纸一张,三角板 一对,刻度尺一把。 三、实验原理: 光的反射规律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 (1)检查器材。 (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 (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像与物的大小并记录。 (6)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实验步骤(4)、( 5)两次。 (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 1.记录数据 实验次数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155相等 288相等 377相等 2.实验结论 ( 1)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11、15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 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条件。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废物缸。 三、实验原理: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 (1)检查器材,了解凸透镜焦距,并记录。 (2)把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位置基本正确。将点燃的蜡烛,安装在光具 座上,通过调节,使透镜、光屏和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找出 2 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 2 倍焦距以外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 缩小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 u1。 (4)找出 2 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 2 倍焦距以内且大于 1 倍焦距某处,再移动光屏直 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u2。 (5)熄灭蜡烛,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取下放回原处。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 1.凸透镜的焦距=10。 2.记录数据: 物距 u 的大小成像情况 u1=30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u2=15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3.实验结论: 物体 (蜡烛 )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 2 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物体 (蜡烛 )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 2 倍焦距大于 1 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实验一锥体上滚 【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与思考双锥体沿斜面轨道上滚的现象,使学生加深了解在重力场中物体总是以降低重心,趋于稳定的运动规律。 2.说明物体具有从势能高的位置向势能低的位置运动的趋势,同时说明物体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换。 【实验仪器】:锥体上滚演示仪 图1,锥体上滚演示仪 【实验原理】: 能量最低原理指出:物体或系统的能量总是自然趋向最低状态。本实验中在低端的两根导轨间距小,锥体停在此处重心被抬高了;相反,在高端两根导轨较为分开,锥体在此处下陷,重心实际上降低了。实验现象仍然符合能量最低原理。【实验步骤】: 1.将双锥体置于导轨的高端,双锥体并不下滚;

2.将双锥体置于导轨的低端,松手后双锥体向高端滚去; 3.重复第2步操作,仔细观察双锥体上滚的情况。 【注意事项】: 1.移动锥体时要轻拿轻放,切勿将锥体掉落在地上。 2.锥体启动时位置要正,防止它滚动时摔下来造成变形或损坏。

实验二陀螺进动 【实验目的】: 演示旋转刚体(车轮)在外力矩作用下的进动。 【实验仪器】:陀螺进动仪 图2陀螺进动仪 【实验原理】: 陀螺转动起来具有角动量L,当其倾斜时受到一个垂直纸面向里的重力矩(r ×mg)作用,根据角动量原理, 其方向也垂直纸面向里。

下一时刻的角动量L+△L向斜后方,陀螺将不会倒下,而是作进动。 【实验步骤】: 用力使陀螺快速转动,将其倾斜放在支架上,放手后陀螺不仅绕其自转轴转动,而且自转轴还会绕支架旋转。这就是进动现象。 【注意事项】: 注意保护陀螺,快要停止转动时用手接住,以免掉到地上摔坏。 实验三弹性碰撞仪 【实验目的】: 1. 演示等质量球的弹性碰撞过程,加深对动量原理的理解。 2. 演示弹性碰撞时能量的最大传递。 3. 使学生对弹性碰撞过程中的动量、能量变化过程有更清晰的理解。 【实验仪器】:弹性碰撞仪 图3,弹性碰撞仪

物流系统flexsim仿真实验报告

物流系统f l e x s i m仿真 实验报告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物流系统仿真实验 通达企业立体仓库实验报告 指导教师:翟晓燕教授专业:物流管理1101

目录

一、企业简介 二、通达企业立体仓库模型仿真 1.模型描述: 仓储的整个模型分为入库和出库两部分,按作业性质将整个模型划分为暂存区、分拣区、储存区以及发货区。 入库部分的操作流程是: ①.(1)四种产品A,B,C,D首先到达暂存区,然后被运 输到分类输送机上,根据设定的分拣系统将A,B,C,D分拣到 1,2,3,4,端口; ②.在1,2,3,4,端口都有各自的分拣道到达处理器,处理 器检验合格的产品被放在暂存区,不合格的产品则直接吸收掉; 每个操作工则将暂存区的那些合格产品搬运到货架上;其中,A, C产品将被送到同一货架上,而B,D则被送往另一货架; ③.再由两辆叉车从这两个货架上将A/B,C/D运输到两个 暂存区上;此时,在另一传送带上送来包装材料,当产品和包装 材料都到达时,就可以在合成器上进行对产品进行包装。 出库部分的操作流程是:包装完成后的产品将等待被发货。 2.模型数据: ①.四种货物A,B,C,D各自独立到达高层的传送带入口端:

A:normal(400,50)B:normal(400,50)C:uniform(500,100)D:uniform(500,100) ②.四种不同的货物沿一条传送带,根据品种的不同由分拣 装置将其推入到四个不同的分拣道口,经各自的分拣道到达操作 台。 ③.每检验一件货物占用时间为60,20s。 ④.每种货物都可能有不合格产品。检验合格的产品放入检 验器旁的暂存区;不合格的吸收器直接吸收;A的合格率为95%, B为96%,C的合格率为97%,D的合格率为98%。 ⑤.每个检验操作台需操作工一名,货物经检验合格后,将 货物送至货架。 ⑥.传送带叉车的传送速度采用默认速度(包装物生成时间 为返回60的常值),储存货物的容器容积各为1000单位,暂存 区17,18,21容量为10; ⑦.分拣后A、C存放在同一货架,B、D同一货架,之后由 叉车送往合成器。合成器比例A/C : B/D : 包装物 = 1: 1 :4 整个流程图如下: 3.模型实体设计

物理力学演示实验报告

物理力学演示实验报告 导读:想知道物理力学演示实验报告怎么写?只要看看帮你的就可以了。 《物理力学演示实验报告一》 今天上午我们很高兴的到理学院参观了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我们参观并亲自操作了一些实验,在这次的演示实验课中,我见到了一些很新奇的仪器和实验, 一个个奇妙的实验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通过奇妙的物理现象感受了伟大的自然科学的奥妙,给我印象深刻地有以下几个实验,在演示实验室,老师首先给我们演示的是锥体上滚实验, 其实验原理是:能量最低原理指出:物体或系统的能量总是自然趋向最低状态,本 今天上午我们很高兴的到理学院参观了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尽管天气很冷,但是我们的热情很高,毕竟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是我们之前从未接触过的东西。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并亲自操作了一些实验。 在这次的演示实验课中,我见到了一些很新奇的仪器和实验,一个个奇妙的实验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通过奇妙的物理现象感受了伟大的自然科学的奥妙。 给我印象深刻地有以下几个实验。 一.锥体上滚 在演示实验室,老师首先给我们演示的是锥体上滚实验。

其实验原理是:能量最低原理指出:物体或系统的能量总是自然趋向最低状态。 本实验中在低端的两根导轨间距小,锥体停在此处重心被抬高了;相反,在高端两根导轨较为分开,锥体在此处下陷,重心实际上降低了。 实验现象仍然符合能量最低原理,其核心在于刚体在重力场中的平衡问题,而自由运动的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总是平衡在重力势能极小的位置。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了有时候现象和本质完全相反。 二.电磁炮 接着我们又做了电磁炮的实验。 电磁炮是利用电磁力代替火药爆炸力来加速弹丸的电磁发射系统,它主要有电源、高速开关、加速装置和炮弹组成。 根据通电线圈磁场的相互作用原理,加速线圈固定在炮管中,当它通入交变电流时,产生的交变磁场就会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加速线圈电流的磁场相互作用,使弹丸加速运动并发射出去。 我们将炮弹放入炮管中距尾部25cm左右,按下启动按钮发射了炮弹。 虽然炮弹的射程很小,但我们都觉得很奇妙,做的很开心。 三.会飞的碗

Flexsim实验报告实验二:流水作业线的仿真讲解

Flexsinm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此实验掌握Flexsim 软件的基本用法,了解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运用Flexsim 进行模型的建立和仿真分析,通过实际建立仿真模型深刻认识仿真的基本概念。在学会运用Flexsim 进行几个模型的建立和仿真的基础之上进行自主分析,完成一定的探究过程,更好地将Flexsim 软件和现实紧密联系起来,以此为基础将更好地在物流中心的设计与运作方面进行统筹计划。其中包括: ? 掌握离散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 ? 掌握Flexsim 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实体的参数设置等。 ? 掌握分析流程,建立模型的方法。 ? 掌握模型运行的基本统计分析方法。 ? 统计对象的选择和模型运行过程中被选择对象统计数据的输出和分析。 ? 通过实际建立仿真模型认识仿真的基本概念、感受仿真的情境。 ? 通过实际建立仿真模型认识仿真的基本概念、感受仿真的情境。 1、 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中,我们利用flexsim4.0软件平台,来仿真一个流水加工生产线系统,不考虑其流程间的工件运输,对其各道工序流程进行建模。 建立一个如下描述的流水加工生产线系统: 两种工件L_a 、L_b ,分别以正态分布(10,2)和均匀分布(20,10)min 的时间间隔进入系统,首先进入队列Q_in 由操作工人进行检验,每件检验用时2min 。不合格的废弃,离开系统,合格的送往后续加工工序,合格率为95%; L_a 送往机器M1加工,如需等待,则在Q_m1队列中等待;L_b 送往机器M2加工,如需等待,则在Q_m2队列中等待; L_a 在机器M1上加工时间为均匀分布(5,1)min ,加工后的工件为L_a2;L_b 在机器M2上的加工时间为正态分布(8,1)min ,加工后的工件叫做L_b2; 一个L_a2和一个L_b2在机器Massm 上装配成L_product ,需时为正态分布(5,1)min ,然后离开系统。 如装配机器忙则L_a2在队列Q_out1中等待;L_b2在队列Q_out2中等待; 并且让该系统运行一个月,直到流水线中的某个生产资料暂存区达到了其最大容量,则系统停滞加工。 该系统的运行效率指标由生产线的最长加工时间和最 M2 M1 Q_out2 Massm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doc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避雷针 一、演示目的 气体放电存在多种形式,如电晕放电、电弧放电和火花放电等,通过此演示实验观察火花放电的发生过程及条件。 二、原理 首先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这是由于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与导体的曲率半径有关。导体上曲率半径越小的地方电荷积聚越多(尖端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强,空气层被击穿。反之越少(球型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弱,空气层未被击穿。当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时,其间的电场较弱,不能击穿空气层。而此时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最近,放电只能在此处发生。 三、装置 一个尖端电极和一个球型电极及平板电极。 四、现象演示 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接着让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放电在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发生

五、讨论与思考 雷电暴风雨时,最好不要在空旷平坦的田野上行走。为什么? 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避雷针 一、演示目的 气体放电存在多种形式,如电晕放电、电弧放电和火花放电等,通过此演示实验观察火花放电的发生过程及条件。 二、原理 首先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这是由于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与导体的曲率半径有关。导体上曲率半径越小的地方电荷积聚越多(尖端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强,空气层被击穿。反之越少(球型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弱,空气层未被击穿。当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时,其间的电场较弱,不能击穿空气层。而此时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最近,放电只能在此处发生。 三、装置 一个尖端电极和一个球型电极及平板电极。 四、现象演示 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接着让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放电在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发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工作报告实验报告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演示来了解弧光放电的原理实验原理:给存在一定距离的两电极之间加上高压,若两电极间的电场达到空气的击穿电场时,两电极间的空气将被击穿,并产生大规模的放电,形成气体的弧光放电。雅格布天梯的两极构成一梯形,下端间距小,因而场强大。其下端的空气最先被击穿而放电。由于电弧加热(空气的温度升高,空气就越易被电离,击穿场强就下降),使其上部的空气也被击穿,形成不断放电。结果弧光区逐渐上移,犹如爬梯子一般的壮观。当升至一定的高度时,由于两电极间距过大,使极间场强太小不足以击穿空气,弧光因而熄灭。简单操作:打开电源,观察弧光产生。并观察现象。(注意弧光的产生、移动、消失)。实验现象:两根电极之间的高电压使极间最狭窄处的电场极度强。巨大的电场力使空气电离而形成气体离子导电,同时产生光和热。热空气带着电弧一起上升,就象圣经中的雅各布(aob以色列人的祖先)梦中见到的天梯。注意事项:演示器工作一段时间后,进入保护状态,自动断电,稍等一段时间,仪器恢复后可继续演示,实验拓展:举例说明电弧放电的应用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相关内容:诗词诵读基本模式研究实验报告《亲近母语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基本模式实践与研究》之子课题《诗词诵读基本模式研究实验报告》浩友慧全

一、课题提出所谓儿童经典背诵,是指在0-13岁这一人生中记忆力最好的年龄段里,各国儿童们通过诵读古今中外最经典的篇章以达到文化。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避雷针 一、演示目的气体放电存在多种形式,如电晕放电、电弧放电和火花放电等,通过此演示实验观察火花放电的发生过程及条件。 二、原理首先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 小学中高年级作文系列训练实验报告 小学中高年级作文系列训练实验报告 一、提出问题培养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诸项任务中既重要又困难的任务。从目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仍存在着序列不明,路子不清,方法不当等问题,影响了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网页制作实验报告 网页制作实验报告实验一:站点设置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本实例是通过“站点定义为”对话框中的“高级”选项卡创建一个新站点。 二、仪器用具 1、生均一台多媒体电脑,组建内部局域网,并且接入国际互联网。 例谈科学探究实验与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上实验报告(共2篇)

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院系名称:勘察与测绘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辉光盘 【实验目的】: 观察平板晶体中的高压辉光放电现象。 【实验仪器】:大型闪电盘演示仪 【实验原理闪电盘是在两层玻璃盘中密封了 涂有荧光材料的玻璃珠,玻璃珠充有稀薄的 惰性气体(如氩气等)。控制器中有一块振荡 电路板,通过电源变换器,将12v低压直流 电转变为高压高频电压加在电极上。 通电后,振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 由于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二产 生紫外辐射,玻璃珠上的荧光材料受到紫外 辐射激发出可见光,其颜色由玻璃珠上涂敷 的荧光材料决定。由于电极上电压很高,故 所发生的光是一些辐射状的辉光,绚丽多彩,光芒四射,在黑暗中非常好看。 【实验步骤】: 1. 将闪电盘后控制器上的电位器调节到最小; 2. 插上220v电源,打开开关; 3. 调高电位器,观察闪电盘上图像变化,当电压超过一定域值后,盘上出现闪光; 4. 用手触摸玻璃表面,观察闪光随手指移动变化; 5. 缓慢调低电位器到闪光恰好消失,对闪电盘拍手或说话,观察辉光岁声音的变化。 【注意事项】: 1. 闪电盘为玻璃质地,注意轻拿轻放; 2. 移动闪电盘时请勿在控制器上用力,避免控制器与盘面连接断裂; 3. 闪电盘不可悬空吊挂。 辉光球 【实验目的】 观察辉光放电现象,了解电场、电离、击穿及发光等概念。 【实验步骤】 1.将辉光球底座上的电位器调节到最小; 2.插上220v电源,并打开开关; 3. 调节电位器,观察辉光球的玻璃球壳内,电压超过一定域值后中心处电极之间随机产生数道辉光; 4.用手触摸玻璃球壳,观察到辉光随手指移动变化; 5.缓慢调低电位器到辉光恰好消失,对辉光球拍手或说话,观察辉光随声音的变化。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文档2篇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文档2篇College physics demonstration experiment report docu ment 编订:JinTai College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文档2篇 小泰温馨提示: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本文档根据实验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文档 2、篇章2: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文档 篇章1: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文档 院系名称:纺织与材料学院 专业班级:轻化工程11级03班 鱼洗是中国三大青铜器之一,在鱼洗内注入清水后摩擦其两耳,如果频率恰当,就会出现水面产生波纹,发出嗡嗡的声音并有水花跃出的现象。经验表明,湿润的双手比干燥的双手更容易引起水花飞跃。

鱼洗的原理应该是同时应用了波的叠加和共振。摩擦的 双手相当于两个相干波源,他们产生的水波在盆中相互叠加,形成干涉图样。这与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相同。按照我的分析,如果振动的频率接近于鱼洗的固有频率,才会产生共振现象。通过摩擦输入的能量才会激起水花。 令人不解的是,事实上鱼洗是否能产生水花与双手的摩 擦频率并没有关系。在场的同学试着摩擦的时候,无论是缓慢的摩擦还是快速的摩擦,都能引起水花四溅。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鱼洗的原理其实是摩擦引起的自激振动。(就像用槌敲锣一样,敲击后锣面的振动频率并不等于敲击频率。)外界能量(双手的摩擦)输入鱼洗时,就会引起其以自己的固有频率震动。(正如在锣面上敲一下。) 为什么湿润的双手更容易引起鱼洗的振动呢?从实践的 角度,可能是因为湿润的双手有更小的摩擦系数,因为摩擦起来更流畅,不会出现干燥双手可能会出现的“阻塞”情况,这只是我个人猜想,并没有发现资料有关于这方面的讨论。 离心力演示仪是一个圆柱形仪器,中间有一个细柱,细 柱穿过一段闭合的硬塑料带上的两个正对小孔。塑料带的一段固定,静止时,系统为一个竖直平面的圆,中间由细柱传过。当摁下仪器上的按钮时,细柱带动塑料带在水平面旋转起来。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正式版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用验电器演示导体和绝缘体 【器材】 验电器(或自制验电器),有机玻璃或橡胶棒,丝绸或毛皮,被检验的物体:铁丝、铜丝等金属丝,陶瓷、松香、玻璃、橡胶等。 【操作】 (1)将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或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验电器接触,使验电器带电,金箔张开一定的角度,然后用手接触一下验电器上的小球,金箔马上合拢。这表明手碰了小球后,验电器上的电

荷通过手和人体传给大地了,这证明人体是导体。 (2)用上述方法使验电器重新带电。手拿铁丝和铜丝等金属丝用它们去跟带电的验电器小球接触,可以看到金箔也会合拢,表明验电器上的电荷通过金属丝和人体传到地球上去了,金属丝是导体。当手拿陶瓷、玻璃、松香等用它们去跟带电的验电器小球接触,金箔仍张开并不合拢,表明验电器上的电荷没有通过陶瓷、玻璃、松香等传到地球上,说明陶瓷、玻璃松香等是绝缘体。 【注意事项】 被检验的绝缘体的表面要清洁干燥,以免表面漏电。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弹性碰撞演示仪 【实验目的】 本实验用于演示正碰撞和动量守恒定律,形象地显现弹性碰撞的情形。 【实验原理】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如果正碰撞的两球,撞前速度分别为V10和V20,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质量分别为m1和m2. 则 (1) 由碰撞定律可知:(2) 若e=1时,则分离速度()等于接近速度() 解式(1)和式(2)可得: (3) (4) 若m1=m2=m;e=1则v1=0,v2=v10 即球1正碰球2时,球1静止,球2继续以V10的速度正碰球3,等等以此类推,实现动量的传递。【实验器材】 1、实验装置如实验原理图示: 1一底座 2—支架 3—钢球 4—拉线 5—调节螺丝 2、技术指标 钢球质量:m=7×0.2kg 直径:l=7×35mm 拉线长度:L=55Omm 【实验操作与现象】 l、将仪器置于水平桌面放好,调节螺丝,使七个钢球的球心在同一水平线上。 2、将一端的钢球拉起后,松手,则钢球正碰下一个钢球,末端的钢球弹起,继而,又碰下一个钢球,另一端的钢球弹起,循环不已,中间的五个钢球静止不动。但在一般情况下,两球碰撞时,总要损失一部分能量,故两端的钢球摆动的幅度将逐渐减弱。 【注意事项】 操作前一定将七个钢球的球心调至同一水平线上,否则现象不明显。 在理想情况下,物体碰撞后,形变能够恢复,不发热、发声,没有动能损失,这种碰撞称为弹性碰撞(elastic collision),又称完全弹性碰撞。真正的弹性碰撞只在分子、原子以及更小的微粒之间才会出现。生活中,硬质木球或钢球发生碰撞时,动能的损失很小,可以忽略不计,通常也将它们的碰撞看成弹性碰撞。碰撞时动量守恒。当两物体质量相同时,互换速度。 大型闪电盘(辉光盘)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 观察平板晶体中的高压辉光放电现象。

flexsim仿真模型答案

实验一流水作业线的仿真 1、先将各个实体按下图顺序布置,再进行各参数设置。 2、source,OnCreation设置两种工件,两种工件L_a、L_b,分别以正态分布(10,2)和均匀分布(20,10)min的时间间隔进入系统。 3、processor定额2分钟处理工件,并使用人工运送到下一步。 第一个Processor传送到Sink与Conveyor的比例是5:95。 4、对于第二、第三个处理器也需要修改处理时间。

5、由于运行时间较长,队列的容量不够,需要修改。 6、仿真实验数据 思考题: 1、什么单元的哪些参数可以有效反映系统生产能力平衡状况? 工件B 的速度相对于工件A慢了很多,使得设备Q_m2、M2、Q_out2的闲置时间太多,不能有效利用,且暂存区Q_in 、Q_m1、Q_out1容量相对不足,所以,需要对系统的参数进行调整。 2、根据模型运行结果对系统进行调整,比较调整前后的运行结果。 ①、将暂存区Q_in 、Q_m1、Q_out1最大容量改为25; ②、将发生器1的到达时间间隔,改为正态分布(16,1)分钟,发生器2的到达时间间隔,改为均匀分布(12,20)分钟; ③、处理器2的处理时间改为均匀分布(8,11),处理器3的处理时间改

为正态分布(12,2)。 3、学习仿真建模的心得体会。 这次的Flexsim仿真软件的使用,是我第一次真正的使用仿真软件,感觉很很有意思,所以自己一直很投入的做实验,也从这个课程设计中得到了许多收获。 首先是通过这次实验,让我了解和熟悉了Flexsim仿真软件,并初步的学会了运用该软件来模拟物流系统中所要涉及的过程及步骤。 其次,在这次课程设计中使我们的同学关系更进一步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有什么不懂的大家在一起商量,听听不同的看法对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所以在这里非常感谢帮助我的同学。在此要感谢老师对我的指导和帮助。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虽然这个设计做的也不太好,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课程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使我终身受益。 总的来说,学习Flexsim的过程是比较艰辛的。虽说事前查阅了相关书籍,但实践的时候却发现远远不止于此,上机操作时还是花了很多时间。正如我们的校训所说的那样,知行结合才能成功。要想学好这门课程,理论仅仅是一个入门基础,真正的付诸于实践才能使我们真正进入这个学科,了解它的内涵。由此推及各个学科,如果真的想有实实在在的收获的话,不仅要把理论知识学精,更要敢于动手操作,勇于去实践。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借助视觉暂留演示声波。 【实验仪器】:声波可见演示仪。 【实验原理】:不同长度,不同张力的弦振动后形成的驻波基频、协频各不相同,即合成波形各不相同。本装置产生的是横波,可借助滚轮中黑白相间的条纹和人眼的视觉暂留作用将其显示出来。 【实验步骤】: 1、将整个装置竖直放稳,用手转动滚轮。 2、依次拨动四根琴弦,可观察到不同长度,不同张力的弦线上出现不同基频与协频的驻波。 3、重复转动滚轮,拨动琴弦,观察弦上的波形。 【注意事项】: 1、滚轮转速不必太高。 2、拨动琴弦切勿用力过猛。 【实验目的】:演示翼形升力的产生。 【实验仪器】:飞机升力演示仪。 【实验原理】:一般翼型的前端圆钝、后端尖锐,上表面拱起、下表面较平,呈鱼侧形。当气流迎面流过机翼时,流线分布情况如图。原来是一股气流,由于机翼的插入,被分成上下两股。通过机翼后,在后缘又重合成一股。由于机翼上表面拱起,使上方的那股气流的通道变窄,流速加快。根据伯努利原理可以得 知: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机翼上方的压强比机翼下方的压强小,也就是说,机翼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比机翼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压力要大,这个压力差就是机翼产生的升力。 【实验步骤】: 1.打开位于底座前方的电源开关,用手感受一下出风口处的气流; 2.把手移开,观察到小球从管内升起; 3.用手挡住出风口,小球立即从管内下落; 4.重复操作2、3,观察小球在管内的起落。 5.实验结束,关闭电源。 【注意事项】: 如果小球不能从管内升起,适当调节机翼的高度,使机翼的上部对准气咀,使流过机翼上部的气流最大。【思考】: 飞机的机翼为何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

【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与思考双锥体沿斜面轨道上滚的现象, 使学生加深了解在重力场中物体总是以降低重心,趋 于稳定的运动规律。 2.说明物体具有从势能高的位置向势能低的位置运 动的趋势,同时说明物体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换。 【实验仪器】:锥体上滚演示仪 【实验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指出:物体或系统的能 量总是自然趋向最低状态。本实验中在低端的两根导 轨间距小,锥体停在此处重心被抬高了;相反,在高 端两根导轨较为分开,锥体在此处下陷,重心实际上 降低了。实验现象仍然符合能量最低原理。 【实验步骤】: 1.将双锥体置于导轨的高端,双锥体并不下滚; 2.将双锥体置于导轨的低端,松手后双锥体向高端滚去; 3.重复第2步操作,仔细观察双锥体上滚的情况。 【注意事项】: 1.不要将锥体搬离轨道。 2.锥体启动时位置要正,防止它滚动时摔下来造成变形或损坏。 【实验目的】:了解扫描成像原理及视觉暂留现象。 【实验仪器】:扫描成像原理演示仪。 【实验原理】:本仪器中的铝盘上沿螺旋线均匀排布小孔,目的是使盘旋转时小孔能够从上到下依次扫过画面,有如电视机中的逐行扫描.画面虽然是被依次扫过, 只要扫过整个画面的时间短于人眼的视觉暂留时间,人眼看到的就是一幅完整的画面. 【实验步骤】: 1、接上电源,打开仪器电源开关; 2、观察窗口处铝盘小孔及其后面的图画,此时看不到完整的的画面; 3、顺时针旋转仪器正面板右下角的调速旋钮,使铝盘转起来.先使旋钮上的箭头旋至“起动”位置,待铝盘转动平稳后再将旋钮上的箭头旋至“运行”位置; 4、透过铝盘上的小孔观察其后面的图画,发现可看到一幅完整的画面; 5、注意在铝盘转速由慢变快的过程中,其后面的图画由看不见,到断续看见,到连续看见一幅完整画面的过程. 【注意事项】: 1、因铝盘的转动惯量较大,起动时需加较大电压,一旦启动就要把电压调到正常值,以免转速过大,仪器不稳.

3D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学生:xx 学号:xx专业班级:xx 实验名称: 3D现象 演示内容:演示3D现象原理及应用 仪器装置: 放映机,偏振镜,偏光眼镜等 关键词: 1.3D 2.立体电影 3.偏光原理 4. 圆偏振 5. 开关眼镜技术 实验原理: 3D电影就是利用双眼立体视觉原理,使两眼各看到一幅图像.在每架放映机前装一块偏振镜,其作用相当于起偏器,从两架放映机发出的带有影像的两束光,通过偏振镜后,就成了偏振光.左右两架放映机前的偏振镜的偏振化方向互相垂直,因此产生的两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这两束偏振光投射到银幕上再反射到观众,偏振方向不改变.观众戴的眼镜是一副偏光眼镜,相当于检偏器,偏光眼镜的两只镜片的偏振化方向也是互相垂直的,而且左眼镜片的偏振化方向跟左边放映机前偏振镜的一致,右眼镜片的偏振化方向跟右边放映机前偏振镜的一致.这样,左眼只能看到左机映出的画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机映出的画面,两眼看到的画面略有差别,因而产生立体感.我们在演示实验课上看的3D现象,它的主要技术在眼镜上。它的眼镜片是可以分别控制开闭的两扇小窗户。实验墙上有一组与放映机同步的红外发射器, 眼镜上安装有红外接收装置。在同一台放映机上交替播放左右眼画面时, 通过液晶眼镜的同步开闭功能, 在放映左画面时, 左眼镜打开, 右眼镜关闭, 观众左眼看到左画面, 右眼什么都看不到。同样翻转过来时, 右眼看右画面, 左眼看不到画面, 就这样让左右眼分别看到左右各自的画面, 从而产生立体效果。圆偏振技术是在线偏振的基础上建立的, 它在观看效果上比线偏振有了质的飞跃。在使用线偏振眼镜看立体电影时, 应始终保持眼镜处于水平状态,使水平偏振镜片看到水平偏振方向的图像, 而垂直偏振镜片看到垂直偏振方向的图像。如果眼镜略有偏转, 垂直偏振镜片就会看见一部分水平方向的图像, 水平偏振镜片也会看见一部分垂直方向的图像,左、右眼就会看到明显的重影。而圆偏振光偏振方向是有规律地旋转着的, 它可分为左旋偏振光和右旋偏振光, 相互间的干扰非常小。现在看偏振形式的3D 电影时, 观众佩戴的偏振眼镜片一个是左旋偏振片, 另一个是右旋偏振片, 也就是说观众的左右眼分别看到的是左旋偏振光和右旋偏振光带来的不同画面, 通过人的视觉系统产生立体感。滤光技术是通过数字方式把图像还原以红、绿、蓝三种颜色为基色的彩色图像。安装在放映机内的、快速转动的滤光轮, 将红绿蓝各自分为高、低波长两部分, 各包含左、右眼图像内容。通过分色滤光眼镜, 让观众感受到左右眼各自的彩色画面, 产生立体效果。由于滤光技术要对图像光谱进行分割,对色彩还原产生一定的影响,采用这种方式时,要在服务器上增加色彩管理软件, 对图像数据进行校正处理,才能产生好的立体效果。实验拓展: 3D 电影即是立体电影。D 是英文Dimension 的字头, 3D 是指三维空间。普通的电影画面只有上下和左右两个维度, 我们称其为2D电影。3D 电影除了上下和左右两个维度之外, 又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 前后。这样, 就可以使观众欣赏到一种逼真的、具有空间感的视觉效果。普通电影是用一架摄影机拍摄,一架放映机放映的,银幕上的画面是一幅平面图像.立体电影是用两架摄影机并排在一起,同时拍下同一景物的两幅图象,由于两架摄影机对景物的角度不同,所以拍下的两幅图像略有差别,就如同两眼看到的同一物体略有差别一样.放映时,用两架放映机把两架摄影机拍下的两组影片同步放映,使略有差别的两幅图像重叠在银幕上.这时如果用眼睛直接观看,看到的画面是模糊不清的,要看到立体电影,需要运用光的偏振知识,使两眼各看到一幅图像.在每架放映机前装一块偏振镜,其作用相当于起偏器,从两架放映机发出的带有影像的两束光,通过偏振镜后,就成了偏振光.左右

大学普通物理实验报告模板.doc

大学普通物理实验报告模板 该有试验报告纸和试验预习报告纸。有的话照着填。没有的话这样预习报告: 1.试验目的。(这个大学物理试验书上抄,哪个试验就抄哪个)。 2。实验仪器。照着书上抄。 3.重要物理量和公式:把书上的公式抄了:一般情况下是抄结论性的公式。再对这个公式上的物理量进行分析,说明这些物理量都是什么东东。这是没有充分预习的做法,如果你充分地看懂了要做的试验,你就把整个试验里涉及的物理量写上,再分析。 4.试验内容和步骤。抄书上。差不多抄半面多就可以了。 5.试验数据。做完试验后的记录。这些数据最好用三线图画。注意标上表号和表名。EG:表1.紫铜环内外径和高的试验数据。 6.试验现象.随便写点。 试验报告: 1.试验目的。方法同上。 2.试验原理。把书上的归纳一下,抄!差不多半面纸。在原理的后面把试验仪器写上。 3。试验数据及其处理。书上有模板。照着做。一般情况是求平均值,标准偏差那些。书上有。注意:小数点的位数一定要正确。 4.试验结果:把上面处理好的数据处理的结果写出来。 5.讨论。如果那个试验的后面有思考题就把思考提回答了。如果没

有就自己想,写点总结性的话。或者书上抄一两句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句子。 实验报告大部分是抄的。建议你找你们学长学姐借他们当年的实验报告。还有,如果试验数据不好,就自己捏造。尤其是看到坏值,什么都别想,直接当没有那个数据过,仿着其他的数据写一个。 不知道。建议还是借学长学姐的比较好,网络上的不一定可以得高分。每个老师对报告的要求不一样,要照老师的习惯写报告。我现在还记得我第一次做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时我虽然用心听讲,但是再我做时候却极为不顺利,因为我调节仪器时怎么也调不出干涉条纹,转动微调手轮也不怎么会用,最后调出干涉条纹了却掌握不了干涉条纹“涌出”或“陷入个数、速度与调节微调手轮的关系。测量钠光双线波长差时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实验仪器用的非常不熟悉,这一切都给我做实验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当我回去做实验报告的时候又发现实验的误差偏大,可庆幸的是计算还顺利。总而言之,第一个实验我做的是不成功,但是我从中总结了实验的不足之处,吸取了很大的教训。因此我从做第二个实验起,就在实验前做了大量的实验准备,比如说,上网做提前预习、认真写好预习报告弄懂实验原理等。因此我从做第二个实验起就在各个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实验仪器的使用也熟悉多了,实验仪器的读数也更加精确了,仪器的调节也更加的符合实验的要求。就拿夫-赫实验/双光栅微振实验来说,我能够熟练调节ZKY-FH-2智能夫兰克—赫兹实验仪达到实验的目的和测得所需的实验数据,并且在实验后顺利地处理了数据和精确地画出了实验所要求的实验曲线。在实验后也做了很好的总结和个人体会,与此同时我也学会了列表法、图解法、函数表示法等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大大提高了我的实

三个优秀的物理实验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6662-21 三个优秀的物理实验报告 (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三个优秀的物理实验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试验日期实验一:昆特管 预习部分 【实验目的】:通过演示昆特管,反应来回两个声 波在煤油介质中交错从而形成的波峰和波谷的放大现 象。 【实验仪器】电源,昆特管 【实验原理】:两束波的叠加原理,波峰与波峰相 遇,波谷与谷相遇,平衡点与平衡点相遇,使震动的 现象放大。报告部分【实验内容】:一根玻璃长,管 里面放一些没有,在一段时致的封闭端,另一端连接 一个接通电源的声波发生器,打开电源,声波产生, 通过调节声波的频率大小,来找到合适的频率,使波 峰和波谷的现象放大,从而发现有几个地方、出现了

剧烈的震动,有些地方看似十分平静。 【实验体会】:看到这个实验,了解到波的叠加特性,也感 受到物理的神奇。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电磁波、声波、光波的世界当中,了解一些基本的关于博得只是对于我们的健康生活是很有帮助的。 实验二:鱼洗实验 【实验目的:演示共振现象】 【实验仪器:鱼洗盆】 【注意事项】 【实验原理】用手摩擦“洗耳”时,“鱼洗”会随着摩擦的频率产生振动。当摩擦力引起的振动频率和“鱼洗”壁振动的固有频率相等或接近时,“鱼洗”壁产生共振,振动幅度急剧增大。但由于“鱼洗”盆底的限制,使它所产生的波动不能向外传播,于是在“鱼洗”壁上入射波与反射波相互叠加而形成驻波。驻波中振幅最大的点称波腹,最小的点称波节。用手摩擦一个圆盆形的物体,最容易产生一个数值较低的共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