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

发展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

发展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

发展心理学知识在二级卷册一考试中比重占基础知识40%的一部分(大约占卷册一的13%)。

辅导习题共计298题,其中单项选择219题,多项选择79题,二级要求掌握的习题(带★号)96题。

第一节概述 (181)

第一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81)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习题1)。

一、心理发展的内涵

广义的心理发展包含(习题220):①心理的种系发展;②心理的种族发展;③个体的心理发展。狭义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心理发展(习题2,0412-3-75)。

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习题3,0511-2-51)。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

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包括(习题221):①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②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③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④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⑤心理发展进程中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一)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习题4)。

第一发展加速期是指从出生到幼儿期(习题5)。第二发展加速期是指青春发育期(习题6)。

(三)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

(四)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

(五)心理发展进程中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心理发展进程表现为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习题7)。

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包括(习题222):①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②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③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④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一)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阐明和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

(三)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

(四)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包括(习题223):①遗传和环境的关系;②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③心理发展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的关系;④不同心理机能是否存在关键期。

第二单元发展心理学简史 (183)

一、儿童心理学诞生的准备阶段

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是普莱尔(习题8,9)。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时间为1882年(习题10)。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标志是普莱尔于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一书(习题11,0406-3-106)。

三、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四、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

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标志是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习题12)。

第三单元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式 (185)

一、横断研究

在短的相同时间段内,同时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

组间的心理变化。这种研究方式叫横断研究(习题13,0308-3-76,0506-3-80)。最常用的设计方式是横断研究(习题14)。

横断研究的优点在于(习题224,0412-3-142):①可以同时研究较大样本;②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大量资料;③可以找到变量间的因果关系;④可以使研究工作降低成本。

横断研究的缺点在于(习题225):①难以得出个体心理连续变化的过程;②难以了解心理变化中各事件的因果关系;③研究结果中出现的组间差异可能有不属于心理发展的因素。

二、纵向研究

在较长的时间系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查,以了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这种研究方式叫纵向研究(习题15,0406-3-107)。

纵向研究的优点在于(习题226):①便于了解个体心理发展连续变化的过程;②便于揭示量变、质变现象,了解心理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和比较迅速的变化时期;③比较容易发现心理发展中各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纵向研究的缺点在于(习题227):①样本少而且在追踪过程中容易流失样本;②由于时间较长,会因环境变迁而出现某些新的变量;③同一测量方法反复应用会导致重复效应;④成本较高,耗费人力和时间。

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

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其特点包括兼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两方面的优点(习题16)。第四单元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 (185)

一、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单因素论

1.遗传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高尔顿(习题17,0308-3-78)。遗传决定论的观点包括(习题228):①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②心理发展的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然显现过程;③环境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显现而已。

2.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华生(习题18)。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包括(习题229):①否认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②强调环境或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③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二)二因素论

属于二因素论的观点有(习题230):①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可以相加;②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可以相乘;③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是各自发挥作用的。

在遗传和环境的关系上持二因素论的代表人物是(习题231):①施太伦;②吴伟士。

(三)相互作用论

属于相互作用论的观点有(习题232):①在心理发展中,遗传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②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受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习题19)。

二、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动作(习题20),即动作是认识的源泉。

2.皮亚杰的心理发展建构说

动作或活动的结构或组织叫图式(习题21)。

图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是通过两种形式进行的(习题233):①同化;②顺应。

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叫同化(习题22)。

主体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外界新的刺激,就要按新刺激的要求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创造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的需要。这个过程叫顺应(习题23)。

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量变),认知结构(图式)不变;顺应则是质的变化,认知结构(图式)改变(质变)。

3.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习题24)。

4.心理发展阶段说

儿童的心理发展4个阶段

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划分为4个阶段(习题25)。

⑴感知运动阶段(0~2岁,0412-3-143):

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习题26,0511-55)。

客体永久性是指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习题27)。

⑵前运算阶段(2~6、7岁):

泛灵论是指儿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习题28)。

皮亚杰所说的守恒是指不论事物的形态如何变化,儿童都知道其本质是不变的(习题29)。

属于皮亚杰划分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有(习题234):①前运算阶段;②后运算阶段(教材中并没有提到“后运算阶段”)。

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具有的特征(习题235):①泛灵论;②自我中心;③思维不可逆;④未掌握守恒。

自我中心是指(★习题236):①认为所有人与自己都有相同的感受;②不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⑶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0406-3-108):

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具有的特征(习题237):①获得了守恒概念;②思维具有可逆性;③可以进行逻辑运算。

⑷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岁):

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具有的特征(习题238):①凭借演绎推理等形式解决抽象问题;②其认知活动达到抽象逻辑思维水平。抽象逻辑思维是形式运算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0412-3-144)。

儿童道德认知发展3个阶段

皮亚杰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划分为前道德判断阶段、他律道德判断阶段、自律道德判断阶段(习题30,0406-3-116,0506-2-76,没有“后道德判断阶段”)。

⑴前道德判断阶段(4~5岁,0506-3-81):

处于前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尚不能进行道德判断(习题31)。儿童直接接收行为的结果,还不能做出道德意义上的判断属于前道德判断阶段(0412-3-146)。

⑵他律道德判断阶段(4、5岁~8、9岁):

处于他律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具有的特征(习题239):①进行道德判断时主要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②进行道德判断时不考虑行为者的主要动机;③道德判断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

⑶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9岁以后):

处于自律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道德判断受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习题32)。

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和道德发展阶段说

分类发展阶段年龄成长期特点习题

心理发展感知运动0~2 婴儿获得客体永久性/对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26/27 前运算2~6/7 学前泛灵论/自我中心/思维不可逆/未掌握守恒28/29 具体运算6/7~11/12 小学获得守恒/思维可逆/可逻辑运算237 形式运算11/12-14/15 中学能假设/能用演绎推理解决抽象问题/抽象逻辑思维30/238

道德发展

前道德判断4~5 学前不能判断,直接接受行为结果31 他律道德判断4/5~8/9 小学低年受自身外价值支配/依据物质后果/不考虑行为者动机239 自律道德判断8/9以后小学高年受自己主观价值标准支配/有相对自主权32 (二)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艾里克森划分人格发展阶段的标准是心理社会危机(习题34)。艾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为8个阶段(习题

33,0506-2-84)。

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前期(0岁~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习题35)。

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前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习题36)。

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后期(2岁~4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习题37)。

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后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习题38)。

艾里克森认为幼儿期(4岁~7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习题39)。

艾里克森认为幼儿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标品质(★习题40)。

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7岁~1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习题41)。

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习题42)。

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12岁~18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习题43)。

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品质(★习题44,0511-2-56)。

艾里克森认为成年早期(18岁~25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习题45)。

艾里克森认为成年早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爱的品质(★习题46)。

艾里克森认为成年中期(25岁~50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习题47)。

艾里克森认为成年中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关心品质(★习题48)。

艾里克森认为成年后期(50岁以后)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习题49)。

艾里克森认为成年后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智慧、贤明品质(★习题50)。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8阶段论

序号阶段年龄主要发展任务良好的人格特征习题

1 婴儿前期0~

2 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希望品质35,36

2 婴儿后期2~4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意志品质37,38

3 幼儿期4~7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目标品质39,40

4 童年期7~12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能力品质41,42

5 青少年期12~18 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诚实品质43,44

6 成年早期18~25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爱的品质45,46

7 成年中期25~50 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关心品质47,48

8 成年后期50以后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智慧、贤明品质49,50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新行为主义的代表性理论(习题51)。

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三元交互决定论的三元是指(★习题240):①环境影响;②行为;③人的内部因素。

观察学习是指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习题52)。

(四)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心理发展观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的文化一历史发展理论认为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习题53)。

2.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发展就是由低级心理向高级心理转化的过程(★习题54)。

维果斯基认为低级心理机能转化到高级心理机能的标志有(★习题241):①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②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③形成新质的心理结构;④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3.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⑴“最近发展区”思想(0308-3-80)

“最近发展区”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习题55)。

⑵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维果斯基认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应该是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习题56)。

⑶学习的最佳期限

学习的最佳期限是指心理机能正在开始又尚未形成之时(习题57)。

(五)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道德两难故事法(习题58,0511-3-60)。

柯尔伯格将人的道德发展划分为3种水平和6个阶段(习题59)。

1.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的个体特征是对成人或规则采取服从的态度,以免受到惩罚(★习题60)。

第二阶段: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定向阶段。

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定向阶段表现为(★习题242):①在进行道德判断时开始比较行为和个人的关系;②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图和需要。

2.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

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好孩子定向阶段的特征是考虑到为自己塑造一个社会赞同的形象(★习题61)。

第四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

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的特征是强调对法律和权威的服从(★习题62)。

3.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社会契约定向阶段的特征是认识到法律不再是死板的、一成不变的条文(★习题63)。

第六阶段: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的特征是认为除了法律以外,还有诸如生命的价值、全人类的正义(、个人的尊严)等更高的道德原则(★习题64,0511-2-54)。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习题65)。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不能改变一个人道德发展的顺序(习题66)。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3水平6阶段理论

水平阶段定向阶段特征习题

前习俗水平1 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对成人和规则采取服从态度,以免受到惩罚60

2 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定向开始比较行为和个人的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图和需要242

习俗水平3 好孩子定向考虑到为自己塑造一个社会赞同的形象61

4 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强调对法律和权威的服从62

后习俗水平5 社会契约定向认识到法律不再是死板的、一成不变的条文63

6 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除法律外,还有如生命的价值、人类的正义等更高的道德原则64

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代表人物心理发展理论主要观点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心理起源于动作;图示;认知结构发展4个概念;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4个基本因素;儿童心理发展4个阶段;儿童道德发展3个阶段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人格发展8个阶段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三元交互决定论;观察学习;主体的自我调节作用

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心理的实质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内化的结果;心理发展观(低级心理向高级心理转化4个标志);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道德两难故事法;道德发展3种水平6个阶段

第二节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194)

婴儿期的年龄范围是0岁~3岁(习题67)。

第一单元婴儿期的动作发展 (194)

正确的说法是(习题243):①婴儿动作的发展始于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②婴儿动作发展受生物成熟的程序化制约;③婴儿动作发展受环境的影响;④没有动作,婴儿心理就无从发展。

一、婴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婴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有(习题244):①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②婴儿动作是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③婴儿动作发展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发展;④婴儿动作发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二、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

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包括(习题245):①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②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③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0412-3-76)。

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包括(习题246):①头尾原则;②近远原则;③大小原则(没有“上下原则”,没有“顺序原则”0308-3-77,0312-3-82)。

三、婴儿主要动作的发展

婴儿的主要动作是指(习题247):①手的抓握动作;②独立行走。

(一)手的抓握动作

手的抓握动作发展的重点包括(★习题248):①五指分化;②手眼协调。

手的抓握动作发展的意义有(习题249):①抓握动作是婴儿主动探索和认识周围事物的表现;②为知觉发展奠定基础;③开始操作工具,使动作具有间接性。

(二)独立行走

独立行走的意义有(习题250):①婴儿的躯体移动从被动转为主动,使活动具有一定的主动性;②主动行走可以扩大认知范围;③增加了与周围人的交往机会。

正确的说法是成熟是训练的前提条件,训练对成熟只能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习题68)。

第二单元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196)

一、感知觉发展

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是感觉(习题69)(应为“感知觉”)。

婴儿感知觉的发展是主动的、有选择性的心理过程(★习题70)。

(一)研究方法的突破

习惯化范式包括(习题251):①习惯化;②去习惯化。

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这是习惯化(习题71)。

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又会增强。这是去习惯化(习题72)。

优先注视范式也称刺激偏爱程序(习题73)。优先注视范式的指标是注视时间(习题74)。

婴儿偏爱注视正常的人脸(★习题75)。

(二)视觉的发展(视觉集中;视觉追踪;颜色视觉;对光的察觉;视敏度)

(三)听觉的发展(听觉辨别能力;语音感知;音乐感知;视听协调能力)

(四)味觉、嗅觉和肤觉的发展

(五)空间知觉的发展

1.形状知觉

2.深度知觉:视崖是一种研究婴儿深度知觉的装置(习题76,0406-3-112,0506-2-164)。产生深度知觉的年龄是6个月(习题77,0506-3-76,0511-3-61)。

3.方位知觉

感知能力发展的干预和训练的关键时期是婴儿期(习题78)。

二、记忆的发展

出现“认生”现象的年龄大致在6个月~12个月(★习题79)。

三、思维的发展

婴儿期思维的典型特征是直觉行动思维(习题80)。直觉行动思维表现为思维活动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习题81)。

婴儿直觉行动思维的主要特点包括(★习题252):①直观性和行动性;②间接性和概括性;③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④思维的狭隘性;⑤思维与语言开始联系,开始出现形象性特点。

四、言语的发展

(一)言语发展的理论

1.后天学习理论

言语发展的后天学习理论强调环境对儿童获得言语的决定作用(习题82)。

言语发展的后天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习题253):①斯金纳;②班杜拉。

言语发展的后天学习理论的派别有(习题254):①强化说;②社会学习说。

强化说运用操作性条件反射来解释言语的获得(★习题83)。

社会学习说运用选择性模仿来解释言语的获得(★习题84,0511-2-57)。

2.先天成熟理论

言语发展的先天成熟理论认为儿童言语的发展决定于成熟(习题85,0312-3-84)。

言语发展的先天成熟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习题86)。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创始人是乔姆斯基(习题87)。

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主要概念有语言获得装置、普遍语法、个别语法(习题88,0511-3-56)。

3.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理论

言语发展的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习题89)。

(二)婴儿言语的发展(语音的发展;词汇的发展;句法的发展)

婴儿发音的发展顺序是简单发音阶段,多音节阶段,有意义的语音(习题90)。

基本上能掌握母语全部发音的年龄是3岁左右(★习题91)。

婴儿期句法的发展顺序为单词句、双词句、电报句、完整句(习题92)。

第三单元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200)

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掌握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社会行为技能,以适应社会生活,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的发展过程,叫社会化(习题93)。

一、情绪的发展

(一)笑的发展

婴儿期笑的发展按顺序分为自发性微笑、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等阶段(习题94)。

1.自发性微笑

婴儿出生一两天后就有笑的反应,这种笑的反应属于自发性微笑(习题95)。

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5周至4个月的婴儿对熟人与陌生人都可以报以微笑,这种笑的反应属于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习题96)。

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4个月以后的婴儿对熟悉的人比不熟悉的人有更多的微笑,这种笑的反应属于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习题97)。

(二)哭的发展

(三)恐惧的发展

婴儿恐惧可分为本能的恐惧、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怕生、预测性恐惧(习题98)。

由想象引起的恐惧,如害怕黑暗,害怕“狼外婆”,属于预测性恐惧(习题99)。

二、气质

托马斯和切斯把婴儿的气质类型分为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习题100)。

三、社会性依恋

依恋是指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习题101)。

(一)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

鲍尔比将婴儿依恋发展划分为无差别的社会反应、有差别的社会反应、特殊情感联结三个阶段(习题102,0406-3-113)。

(二)婴儿依恋的类型

艾斯沃斯将婴儿依恋划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等类型(习题103,0506-2-75)。

不安全依恋包括(习题255):①回避型依恋;②反抗型依恋。

四、自我意识的发展(主体我的发展;客体我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指个人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认识(习题104)。

威廉·詹姆斯把自我划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习题105)。

哈特把婴儿自我意识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习题256):①主体我;②客体我。

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表现为能用适当人称代词(如我、你)称呼自己和他人(习题106,0308-3-79,0312-3-78)。

第四单元婴儿期的心理卫生 (203)

一、保证婴儿充足的营养和睡眠

二、关注婴儿的情感需要,建立安全型的母婴依恋

母亲教养行为的衡量指标包括(习题257):①反应性;②情绪性;③社会性刺激(没有“亲密度”)。三、针对不同类型的气质特点,积极对待婴儿

迟缓型婴儿教养的关键在于让这些孩子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特点去适应环境(★习题107)。

四、促进婴儿的认知活动

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203)

幼儿期的年龄范围是3岁~6岁(习题108)。

第一单元幼儿的游戏 (204)

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游戏(习题109,0312-3-81,0406-3-114)。

一、关于游戏的理论

(一)精力过剩论:精力过剩论认为儿童游戏是因为人有需要活动的倾向(★习题110)。

(二)精神分析论:精神分析论认为儿童游戏是通过游戏主动控制情境,以调节情绪、释放焦虑、补偿愿望(★习题111)。

(三)练习论:练习论认为儿童游戏是对未来生活所必须的技能的排演和练习(★习题112)。

(四)重演论:重演论认为儿童游戏是通过游戏重演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习题113)。

(五)娱乐论:娱乐论认为儿童游戏是通过游戏获得愉快(★习题114)。

(六)认知论:认知论认为儿童游戏是儿童的认知水平的反映(★习题115)。

二、儿童游戏的发展

(一)儿童游戏的特点

幼儿游戏主要是一种象征性游戏(习题116)。

象征性游戏的特征有(习题258):①替代物与实物形状有某种相似性;②具有想象的特点;③具有概括性质。

童年儿童游戏属于规则游戏(★习题117,0308-3-81,0511-2-61)。

(二)游戏的社会性发展

体现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特点的游戏主要是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习题118)。三、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有(习题259):①促进认知;②体现创造性能力;③培养健全的人格;④增强体质;⑤是参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

第二单元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205)

一、言语的发展

幼儿期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习题119)。

(一)词汇的发展(词汇量的增加;词汇内容的丰富和词义的神话;词类的扩展)

4岁幼儿所掌握的平均词汇量是1600左右(0412-3-77)。

幼儿词汇中各类词的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习题120)。

(二)语法结构的发展

幼儿期语法结构的发展表现为(习题260):①从简单句发展到复合句;②从无修饰句发展到修饰句;③从陈述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三)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幼儿期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表现为(习题261):①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发展;②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二、记忆的发展

(一)幼儿记忆容量的发展(发展趋势是先快后慢)

(二)幼儿记忆特点的发展趋势

幼儿记忆的特点有(习题262):①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②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

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0412-3-167):①无意识记为主,有意识记迅速发展;②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开始发展;③形象记忆为主,词的记忆开始发展。

(三)记忆策略形成

记忆策略是指人们为了有效地记忆而对输人信息采取有助于记忆的手段和方法(习题121,0506-2-77)。

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经历了没有策略、经过诱导使用策略、主动而自觉地采用策略三个阶段(0412-3-78)。

幼儿能运用的记忆策略有(★习题263):①视觉复述;②特征定位;③复述策略。

三、思维的发展

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具体形象思维(习题122,0406-3-115)。

(一)具体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具体形象性;不清晰性和易变性;具有符号功能;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具体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是易变性(★习题123)。

(二)抽象逻辑思维获得初步发展(幼儿提问类型的变化;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

幼儿提问类型的变化模式是从“是什么”转向“为什么”(习题124)。

第三单元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209)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

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表现为从简单、笼统的评价发展到较为具体的评价(习题125)。

(二)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儿童自我控制活动的类型包括(★习题264):①运动抑制;②情绪抑制;③认知活动抑制;④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是指抑制欲望的即时满足,学会等待(★习题126)。

二、道德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趋向(习题127)。

攻击行为是指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习题128)。

哈特普把攻击行为分为工具型攻击和敌意型攻击(★习题129)。

工具型攻击是指儿童为了获得某个物品而做出抢夺、推搡等动作(★习题130)。

敌意型攻击是指以人为指向的,采用嘲笑、骂人等言语指责,其根本目的是打击、伤害他人(★习题131)。

关于儿童攻击行为,正确的说法是年龄较小的儿童以工具型攻击为主(习题132)。

三、性别角色社会化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性别角色是儿童对同性别父母认同的结果(★习题133)。

四、同伴关系的发展

同伴关系是指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习题134)。

幼儿友谊多半建立在如下基础上(习题265):①地理位置接近;②喜爱共同的活动;③拥有有趣的玩具。

同伴关系的作用有(习题266):①促进了儿童的社会认知的发展;②促进了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

③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④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

五、第一反抗期

第一反抗期发生的时间大约是3岁~4岁(习题135)。

第四单元幼儿期的心理卫生 (212)

一、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二、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三、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四、培养其独立性

(无习题)

第四节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212)

童年期的年龄范围是7岁~12岁(习题136,0511-2-52)。

童年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学习(习题137)。

第一单元童年期的学习 (212)

一、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

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是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习题138)。

二、学习兴趣的发展

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有(习题267):①最初的学习兴趣是不分化的,以后才逐渐对不同学科内容产生不同的兴趣;②游戏因素在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

第二单元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213)

一、记忆的发展

(一)记忆容量(广度)的增加

小学阶段的儿童的数字记忆广度已经与成人水平接近(★习题139)。

(二)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小学阶段的儿童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习题268):①有意识记超过无意识记并成为记忆的主要方式;

②意义记忆在记忆活动中逐渐占主导地位;③词的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逐渐超过形象记忆。

小学阶段的儿童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的发展表现为意义记忆在记忆活动中逐渐占主导地位(★习题140)。(三)童年期记忆策略的发展特点

小学阶段的儿童主要的记忆策略有(习题269):①复述;②组织。属于记忆中的组织策略的有(习题270):①归类;②系列化。

儿童的注意不断指向输入信息的过程叫复述(0506-2-81)。

把要识记的材料中所包含的项目,按其间的意义联系归类成系统以帮助记忆,这种记忆策略叫组织(习题141)。

(四)童年期元记忆的特点

元记忆是指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习题142)。

1.小学生关于记忆的元认知知识

弗拉维尔把记忆的元认知知识分为(★习题271):①有关自我的知识;②关于记忆任务的知识;③关于记忆策略的知识。

2.记忆监控

记忆监控是指主体在记忆活动过程中,将自己的记忆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自觉地对其进行积极地监视、控制和调节(习题143)。

二、思维的发展

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形象逻辑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习题144)。

(一)童年期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

1.经历一个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

2.不能摆脱形象性的思维逻辑

3.10岁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

童年期思维的质变表现为从幼儿期的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变为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习题145)。

从形象逻辑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在小学四年级(习题146)。

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点有(习题272):①经历一个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②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二)思维形式的发展

1.概括能力的发展

小学阶段的儿童的概括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依次为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初步本质抽象水平(★习题147)。

直观形象水平的概括是指所概括的事物特征或属性是事物的外表的直观形象特征(★习题148)。

形象抽象水平的概括是指所概括的事物特征或属性既有外部的直观形象特征,又有内部的本质特征(★习题149)。

初步本质抽象水平的概括是指所概括的事物特征或属性是以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为主的(★习题150)。

2.推理能力的发展(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归纳推理能力的发展;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

3.新的思维结构的形成

⑴掌握守恒

⑵思维具有可逆性:思维的可逆性是指在头脑中进行的运算活动,也可以朝相反的方向运转(习题152)。

⑶补偿关系认知:小学阶段的儿童思维结构的特点是理解补偿关系(习题151)。

补偿关系的认知是指思维活动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转换,进而认识事物的不变性(习题153)。

4.逻辑推理规则的掌握

小学阶段的儿童掌握逻辑推理规则表现在(★习题273):①类别体系化;②序列化。

第三单元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218)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概念

童年期自我描述的变化模式是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逐步转向比较抽象的内部心理特征(习题154,0511-3-57)。

(二)自我评价的特点

童年期自我评价的特点表现为(习题274):①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②自我评价的批判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③自我评价的内容逐渐扩大和深化;④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步增加。

蒙达·哈特尔认为自我评价内容的发展顺序为从身体的自我、活动的自我向社会的自我和心理的自我发展(★习题155)。

二、亲子关系的发展

小学阶段亲子关系的变化表现为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理的日常问题的类型发生了变化(习题156)。

父母对儿童控制的三种阶段模式依次为父母控制、共同控制、儿童控制(★习题157)。

三、同伴关系的发展

(一)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

影响儿童在同伴中是否受欢迎的基本因素是儿童本人的社会交往能力(习题158)。

(二)儿童或伴集团的形成

小学阶段的儿童伙伴集团形成的阶段依次划分为依从性集合关系期、平行性集合关系期、整合性集合关系期(习题159)。

1.依从性集合关系期

依从性集合关系期的特征是儿童首先依从老师(★习题160)。

2.平行性集合关系期

平行性集合关系期的主要特征是形成团伙(★习题161)。

3.整合性集合关系期

整合性集合关系期的特点是(★习题275):①儿童更注重朋友之间所共有的价值观;②伙伴关系依从性的高峰期;③儿童的班级团体意识更强。

四、友谊的发展

(一)儿童对友谊认识的发展

儿童对友谊认识的发展按阶段可分为短期游戏伙伴关系、单向帮助关系、双向帮助关系、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习题162,0511-3-50)。

(二)影响儿童选择朋友的因素

影响儿童选择朋友的因素有(习题276):①相互接近;②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③人格尊重并相互敬慕;④人际交往中的协同关系。

五、欺负与被欺负

“竞争假设”理论认为儿童的欺负行为是对在学校受到挫折和失败的一种反应(★习题163)。

“外部特异性假设”理论认为儿童的欺负行为是由于其自身具有一些外部异常特征(★习题164)。

“依恋”理论认为儿童的欺负行为是由儿童早期形成的不安全依恋造成的(★习题165)。

“心理理论”是指(★习题277):①儿童对他人心理状态以及他人行为与其心理状态的关系的推理或认知;

②儿童头脑中形成的一整套理解别人思想、感情和动机的方式。

第四单元童年期的心理卫生 (221)

一、学会学习;二、培养良好的品行

(无习题)

第五节青春期的心理发展 (222)

青春期的年龄范围是11岁~12岁至15岁~16岁(习题166)。

第一单元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性 (222)

一、生理发育高峰(身体外型的变化;生理机能的变化;性的发育和成熟)

青春期的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不平衡(习题167)。

关于儿童发育表述正确的是(0412-3-163):①儿童第二个发育高峰期的年龄阶段属于青春发育期;②男女儿童第二个发育高峰期的年龄不一致。

二、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表现有(习题278):①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②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③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④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专栏3-3] 关于青春期的理论观点(P225)

霍尔是第一个提出青春期理论的心理学家(0511-2-53)。

第二单元青春期的认知发展 (226)

一、记忆的发展

(一)记忆容量的发展

人在发展过程中,短时记忆的广度的峰值不在(0412-3-164,0506-3-78):①小学阶段;②幼儿阶段;③大学阶段,而在初中阶段,达到11.04±0.4,超出成人。

(二)记忆的主要特点

青春期记忆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习题279):①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②有效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③短时记忆容量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

二、思维的发展

青春期的思维发展水平属于形式运算阶段(习题168,0511-3-58)。

青春期思维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习题280):①能够建立假设和检验假设;②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分离。第三单元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 (227)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青春期(习题169,0511-3-52,0511-2-55)。

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主要表现为(★习题281):①十分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②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③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开始反复萦绕于心;④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

二、情绪变化特点

青春期的情绪变化特点有(习题282,0511-3-132,0511-2-133):①不能自我控制情绪的波动;②青春期躁动。

三、第二反抗期

反抗期的定义是:儿童在反抗期中的反抗,主要是指儿童对父母的依赖与自主之间的纠葛,以及由于对立而造成的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状态的延续阶段就是反抗期(0506-2-78)。

第二反抗期发生在青春期(习题170,0412-3-79,0511-2-50)。

第一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争取自我主张和活动与行为动作的自主性与自由权(习题171)。

第二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争取行动和人格的独立(习题172,0506-3-83)。

(一)第二反抗期的主要表现形式

第二反抗期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习题283):①硬抵抗;②软抵抗;③反抗的迁移。

(二)形成第二反抗期的原因

形成第二反抗期的原因包括(★习题284,0506-3-84):①心理原因;②生理原因;③社会原因。

反抗期的出现是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习题173)。

四、人际关系的发展

(一)同伴关系

青春期同伴关系的特点表现为交友范围缩小(习题174)。

青春期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的变化模式为先疏远、后接近(★习题175)。

(二)与父母关系的变化特点

青春期学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看到父母也有很多缺点(★习题176)。

(三)与教师关系的变化特点

青春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对老师开始评头论足(★习题177)。

第四单元青春期的心理卫生 (230)

一、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提前做好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

二、尊重少年儿童的独立意识,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反抗期

反抗期中矛盾的焦点表现在成长者对自己发展的认识超前,父母对他们发展的认识滞后(习题178)。三、教给青春期少年儿童情绪调控的方法,消除不良情绪

第六节青年期的心理发展 (231)

青年期(也称成年初期)的年龄范围是17岁~18至35岁(习题179)。

第一单元青年期的一般特征 (231)

青年期的一般特征有(★习题285):①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②进入成人社会,承担社会义务;③生活空间扩大;④开始恋爱、结婚。

第二单元青年期的认知发展 (232)

一、智力的发展

卡特尔把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习题180)。流体智力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习题181,0511-3-54)。晶体智力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习题182,0506-2-79)。

流体智力的发展模式为在成人阶段是缓慢下降的趋势(习题183)。晶体智力的发展模式表现为在成人阶段里缓慢上升的趋势(习题184,0511-3-51)。

卡特尔关于智力结构的学说把言语理解视为晶体智力(0406-3-77)。

二、思维的发展

成人思维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习题286):①辩证的;②相对的;③实用性。

帕瑞把青年期思维发展划分为二元论阶段、相对性阶段、约定性阶段(★习题185)。

在帕瑞对青年期思维发展阶段的划分中,约定性阶段表现为能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习题186)。

拉勃维维夫认为成人思维并不严格按照逻辑法则进行(★习题187)。

第三单元青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233)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青年期自我意识发展表现为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习题188)。

青年期自我意识修正的主要依据有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以及他人的评价(习题189)。

在修正自我意识的过程中,个体表现的形式有自我接纳和自我否定(★习题190)。

自我接纳是指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所具有的特征持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平常心面对自我现实(习题191)。

自我否定是指否定自己的各个方面,忽视自己的优点(习题192)。

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

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习题193)。

价值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部尺度(习题194)。

斯普兰格认为价值观可以分为理论的、经济的、审美的、社会的、政治的、宗教的(★习题195)。(一)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发展特点

(二)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习题287):①个体成熟因素;②社会因素;③个人因素。

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因素有(★习题288):①思维发展的抽象逻辑水平;②自我意识的成熟水平;③社会性需要和社会化的成熟水平。

三、亲密感的建立

四、社会关系的变化

安托露丝提出的“人生护航舰”包括(★习题289):①恋爱婚姻关系;②与家庭成员的关系;③朋友关系。

青年期朋友关系的性别差异表现在女性朋友之间是相互聊天,男性朋友之间是一起做事(习题196)。五、职业的适应

影响青年人工作或职业选择的因素主要有(习题290):①家庭因素;②教育和智力水平;③性别;④人格。

霍兰德把职业兴趣分为6类(★习题197)。

六、人格的变化

青年期人格的变化表现为越来越成熟(★习题198)。

第四单元青年期的心理卫生 (236)

一、树立正确的择偶观,正确对待爱情中的挫折;二、增强择业意识的自主性,促进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三、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积极适应社会变化

(无习题)

第七节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236)

中年期的年龄范围是35岁或40岁~60岁或65岁(习题199)。

第一单元中年期的生理变化 (237)

一、身体的变化

二、更年期

更年期是指个体由中年向老年过渡过程中生理变化和心理状态明显改变的时期(习题200)。

更年期发生的年龄大约在50岁左右(习题201)。

第二单元中年期的认知发展 (238)

一、感知觉变化

二、记忆的发展变化

中年期记忆的变化表现为对表面细节的记忆下降,而对意义或主题的记忆并没有下降(习题202)。

三、创造力的发展

不同专业创造力的最佳年龄表现为(★习题291):①自然科学和数学领域的创造力在青年期达到最高峰;

②人文科学领域的创造高峰在中年期甚至老年期。

第三单元中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238)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中年人对自我的看法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满意的变化(习题203)。

二、人格的变化

中年期的人格变得较为成熟,具体表现为(习题292):①内省日趋明显(0308-3-84,0312-3-77,0506-3-85);

②为人处世日趋圆通;③性别角色日趋整合;④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

提出人到中年后其心理发展表现为内倾性的学者是荣格(0406-3-118)。

“男女同化”(androgyny)人格是指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习题204)。

三、职业的发展

在艾里克森的理论中,“繁衍”一词不单单指生育后代,更多的是指事业的发展(习题205)。

中年人的职业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⑴职业满意度:中年人的工作满意度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习题206,0511-2-58)。

⑵工作绩效:

正确的说法是(★习题293):①对于依靠体力和反应速度的工作,中年期的工作绩效开始下降;②对于依靠认知技能的工作中年期的工作绩效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准。

四、人际关系的变化

中年人的人际关系最复杂(★习题207)。

(一)与同事和领导的关系

中年人与同事和领导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习题208)。

(二)与父母的关系

(三)与子女的关系

(四)与朋友的关系

中年人与朋友之间关系的特点表现为(★习题294):①中年人朋友的数量要少于青年期;②朋友之间的亲密程度要高于青年期。

第四单元中年期的心理卫生 (240)

一、劳逸结合,避免心理疲劳;二、培养豁达的人生观,战胜中年危机;三、正确处理家庭和工作的关系

(无习题)

第八节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241)

老年期(也称成年晚期)一般是指60岁以后(习题209,0511-3-59)。

第一单元老年期心理变化观 (242)

有关老年心理变化的主要观点有(习题295,0506-2-166):①老年丧失期观;②毕生发展观。

一、老年丧失期观

老年丧失期观认为老年期丧失的内容包括(习题296,0511-3-133):①心身健康;②经济基础;③社会角色;④生活价值。

老年丧失期观认为老年期的心理机能不断衰退(习题210,0511-2-59)。

二、毕生发展观

毕生发展观认为(★习题297,0511-2-134):①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老年期也在发展;②心理发展总是由生长和衰退两个方面结合而成的;③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可塑性。

毕生发展观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年龄阶段)、社会历史文化、非规范事件(习题211,

0506-2-167)(“规范事件”不是影响心理发展的要素,0406-3-119)。

第二单元老年期的认知变化 (243)

认识活动的退行性变化是老年期心理发展的总趋势(习题212)。

一、感知觉的退行性变化明显(视觉退化;听力下降;味觉、嗅觉、皮肤觉逐渐迟钝)

老年期退行性变化最明显的心理过程是感知觉(习题213,0511-3-53)。

二、记忆的年老变化

老年人记忆变化的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习题214)。

老年期记忆力下降是因为(★习题298):①记忆加工过程的速度变慢;②工作记忆容量变小。

老年人长时记忆衰退的主要表现是回忆能力明显减退和组织加工的效率降低(0412-3-80)。

三、思维的年老变化

思维的年老变化特点表现为老年人比青年人表现出更多的智慧(习题215)。

第三单元老年期的社会性变化 (245)

一、退休前后的生活变化

适应退休的过程可分为期待期、退休期、适应期、稳定期(★习题216)。

二、人际关系的变化(夫妻关系;与子女的关系;与朋友的关系)

老人与子女的接触次数和其主观幸福感之间没有关系(★习题217)。

三、人格的变化(不安全感;孤独感;适应性差;拘泥刻板性,速度减退;趋于保守;回忆往事)

老年期人格的变化特点是回忆往事(习题218)。

四、死亡的来临

库伯勒一罗丝把死亡过程分为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习题219)。

第四单元老年期的心理卫生 (247)

一、提前做好退休后的生活准备;二、生命不息,活动不止;三、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四、坦然面对死亡

(无习题)

人生各阶段的划分及其主要特点

人生阶段年龄主导活动和主要特点

婴儿期0~3 动作发展,感知觉发展,第一发展加速期

幼儿期3~6 游戏及其发展,言语发展关键期,第一反抗期:自主欲求提高

童年期7~12 学习及其发展,记忆发展,思维发展,同伴关系发展

青春期11/12~15/16 身心发展不平衡,第二发展加速期,第二反抗期:争取行动和人格独立青年期-成年初期17/18~35 身心成熟,进入社会,生活空间扩大,恋爱结婚,自然科学创造力高峰中年期-成年中期35~60/40~65 更年期,人文科学创造力高峰,工作满意度高峰,人际关系复杂

老年期-成年晚期>60 老年丧失期观与毕生发展观,感知觉退行性变化,退休生活,更智慧

人生各阶段认知发展和变化特点

人生阶段记忆发展思维发展其他发展

婴儿期半岁后出现“认生”,1岁后表象记忆和再

现能力初步成熟

感知运动阶段,直觉行动思维(直观性、行

动性、间接性、概括性、狭隘性)

感知觉重点发

展,言语发展

幼儿期先快后慢,无意识记忆和形象记忆主导,逐

渐采用记忆策略(视觉复述,特征定位)

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具体形象性、不清晰易

变性、符号功能),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发展

言语重点发展

童年期7±2记忆广度接近成人,有意识记忆超过

无意识记忆,意义记忆主导,记忆策略有复

述和组织,元记忆知识

思维质变,形象逻辑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

思维过渡,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新思

维结构形成,掌握逻辑推理规则

青春期记忆广度达峰值,超出成人,记忆最佳时期,

有效运用各种记忆策略

形式运算阶段,建立和检验假设,思维形式

与内容分离

青年期流体智力缓慢↓晶体智力缓慢↑辩证的,相对的,实用的,并不严格按照逻辑法则进行,自然科学领域创造进入高峰

中年期记忆侧重点或结构变化,表面细节记忆下

降,意义或主体记忆没下降

创造力发展,人文科学领域创造进入高峰感知觉变化

老年期记忆下降,记忆加工变慢,记忆容量变小比青年人更智慧,有不同寻常的洞察力感知觉退行性变化明显

人生各阶段社会性发展和变化特点

人生阶段自我意识发展其他发展

婴儿期主体我和客体我两阶段;能用适当人称代词称呼

自己和他人

情绪发展(笑、哭、恐惧);气质发展(容易型/困难

型/迟缓型);社会性依恋

幼儿期自我评价能力发展(简单笼统→较具体评价);自

控能力发展(运动抑制/情绪抑制/认知活动抑

制/延迟满足)

道德行为发展;性别角色社会化;同伴关系发展,第一

反抗期(对父母的反抗行为)

童年期自我描述(较具体外部特征→较抽象内部心理特

征);自我评价(独立性增长/批判性提高);自

我评价内容扩大深化(身体自我→活动自我→社

会自我→心理自我);自我评价稳定性越来越高

亲子关系发展(父母控制→共同控制→儿童控制);同

伴关系发展(伙伴集团形成,依从集合→平行集合→整

合集合);友谊发展;欺负/被欺负

青春期自我意识第二次飞跃:关心自己人格和情绪特征,

关注外貌体征,反复思考“我”的问题,注重学

习能力和成绩

情绪变化(不能自控波动,青春期躁动);第二反抗期:

争取行动和人格的独立(硬抵抗,软抵抗,反抗迁移);

人际关系发展(同伴关系,与父母关系,与教师关系)

青年期发现自我,关心自我存在,自我意识修正(成败

经验/他人评价),自我接纳与自我否定

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亲密感建立;社会关系变化(婚

姻/家庭/朋友关系);职业适应;人格变化日益成熟

中年期自我的看法表现出更积极的、满意的变化人格较为成熟(内省明显,为人处世日趋圆通);职业发展,达人生最高峰;人际关系最复杂(与领导/同事/父母/子女/朋友的关系)

老年期退休前后生活变化(期待→退休→适应→稳定);人际关系变化(夫妻/与子女/与朋友的关系);人格变化(回忆往事);死亡来临(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