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先修课高考专业选择指导与信息反馈的可行路径

大学先修课高考专业选择指导与信息反馈的可行路径

大学先修课高考专业选择指导与信息反馈的可行路径
大学先修课高考专业选择指导与信息反馈的可行路径

大学先修课高考专业选择指导与信息反馈的可行路径

摘要:近年来,起源于美国的先修课程被我国部分大学和高中尝试借鉴,但实际效果如何值得研究。现阶段,针对高考学生专业选择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先修课程“OAO”模式是一条可行路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创新先修课程模式,增强专业选择指导的实效性;注重先修课程的信息反馈,促使高校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同时要积极构建大学―中学先修课程联动体系。

关键词:先修课程专业选择指导信息反馈

一、问题的提出

2015年12月3日,光明日报以“慕课大学先修课:能否跑好人才培养的‘接力赛’”为题,刊载了日前由全国40余所高水平大学和重点中学联合发起的中国慕课大学先修

课的消息,并提出“这究竟是新一轮‘掐尖’,还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内生需求”的疑问,此消息再一次引发了大众对大学先修课的关注和讨论。笔者注意到,在这场高水平大学和重点中学的慕课大学先修课试点工作中,大家更多的关注点在于为部分学有余力的优秀中学生提供与大学阶段难度相

当的6门慕课课程的选修,而忽视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报考大学迫切需求的专业指导[1]。

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迫使大学生专业选择的意识逐渐增强,将目光从一张能证明学历的高等教育文凭转到所选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对自

身能力的培养等现实需要上。然而,当前高考专业选择机制不完善,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计划往往容易忽视学生需求,同时学生自身对专业缺乏理性认识,在选择专业时受学校、家庭、社会等因素影响较大,导致专业选择的非理性结果[2]。学生入学后发现理想与现实相距甚远,此时再转专业程序繁琐且名额有限。这种非理性的专业选择结果不仅会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会使学生产生期望落差,出现学习和生活满意度降低,专业承诺和学习主动性不高的情况[3]。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和消费者,大学生的专业选择权和专业选择满意度应该得到有力保障。

二、高考专业选择指导与信息反馈机制的缺失

(一)专业选择指导“不专业”。

目前国内尚无成体系的高考专业选择指导机制,既缺少专门机构,更无专人开展指导工作。于是为了迎合考生需要,某些机构和门户网站相继推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系统”等,以心理测评和高考成绩、位次为依据,结合搜集的相关信息,为学生推荐一些既符合兴趣特长,又满足考分等硬性条件的院校和专业[4]。此类推荐虽然能为考生提供一定的决策帮助,但由于研究方法的单一性和系统依赖数据的限制性,无法综

合考虑多种因素,难以担当指导学生理性选择专业的重任。此外,这类系统散见于各种门户网站,如新浪网、中国教育在线等,参考标准、评价体系、数据分析能力不尽相同,没有统一指标,也未能推广普及,亟待完善。

就业是专业的重要出口,然而,专业选择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和重要一环,对高考专业选择的指导始终没有被纳入学生学业和职业生涯发展整体考虑。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只负责学生从大一到毕业这段时间的学业、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而学生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时期就形成了一个“真空期”,在此期间,没有专人指导学生进行高考专业

选择,常常是由家长和高中老师充当了这一角色。

(二)专业选择的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

高考专业选择信息反馈机制的缺失,首先是由于大学和高中缺乏应有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缺乏话语权,高校在专业设置的过程中,虽然打破了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专业设置和调整的绝对权力,但更多考虑的是学科发展,同时兼顾市场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鲜有对学生需求和兴趣的考量,高考专业选择信息反馈工作没有专门机构组织实施[5]。而高中普遍把升学率作为首要价值取向,基本没有专门开展高考专业选择信息的反馈工作。

目前,高校基本只有从高考录取专业的分数、调剂专业的情况及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能了解到一些学生信息。而在美

国,学生专业选择是在入校后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就业市场情况等因素逐步确定,可以动态地变动,而不是在高中毕业报考大学时确定[6]。美国大学在充分照顾学生兴趣和自主性选择的同时,对学生专业选择的信息反馈也很及时。相比之下,目前我国高考专业选择信息反馈的渠道单一,拓宽信息反馈渠道是当下高校优化专业设置和调整课程设置的必要工作。

三、美国先修课程的基本特征与我国高校的尝试

(一)美国先修课程的基本做法和主要特征。

先修课程(简称AP课程)起源于美国,以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为导向,旨在向学有余力的高中生提供大学课程的学习机会,其在美国已有60余年的发展历史[7]。从课程选择上看,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兴趣和能力优势自行斟酌,具有很大程度上的自主选择权[8];从课程内容上看,各科课程都由课程编制委员会编制,由大学著名教授或富有经验的教师负责授课,保证科学性和有效性[9];从评价体系上看,有全国统一命题的标准参照考试,整个考试与评定过程高度严密和公平,学生通过AP课程考试的分数可以折抵为大学学分,缩短学时,提高效率。

AP课程科学高效,特点鲜明:一是先导性,在高中阶段设置部分大学课程,既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又符合大学选拔人才的需要;二是针对性,课程设置在强调知识通识性的同时,注重学生自身专业能力的培养;三是整体性,将高中

和大学教育有机衔接,填补了学生从高中到大学过渡期间教育的“真空期”。

(二)先修课程在我国的尝试。

2013年1月11日,北京大学宣布开始与部分中学合作试水“中国大学先修课程”,首批将在2013年春季学期时在部分试点中学针对部分高二年级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5门课程,并于当年7月组织统一考试,考试成绩将作为北大自主招生录取时的重要依据之一[10]。而在此之前,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都有与高中联合开展先修课程的

先例。

2015年11月28日,由全国40余所高水平大学和重点中学联合发起的“中国慕课大学先修课”(简称MOOCAP)在清华大学正式启动,MOOCAP理事会也正式成立。首批6门“学术志趣类”课程目前已在“学堂在线”平台推出[11]。这是高校联合发起中国大学先修课程的大胆尝试,合作模式从之前的“一对多”转变为“多对多”,即所有参与大学都认可先修课程,打破了某一大学限定认可的模式,课程的开设也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然而,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在兴奋与迷茫的交织中向前推进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包括机会不均等、学生负担增加、师资不充裕等,而最大的障碍是其受制于“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模式。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忙于复习迎考,不会有什么心思选修先修课程;对于高

中来说,担心影响学生高考,不愿也不敢真正参与先修课程的实施和教学工作;对于大学来说,忙于自己的事务,参与先修课程的开发与名师选派工作的积极性不高[12]。表面上看高中和大学各司其职,实际上无论是高中,大学还是学生,投入和学生参与度还远远不够,致使中国大学先修课程难以深入推进,最终有可能使先修课程的试点工作演变成名牌大学的“掐尖”。

四、创新先修课程模式,完善专业选择指导和信息反馈机制

(一)创新先修课程模式,增强专业选择指导的实效性。

如前文所述,国内高校跟学美国开设的中国大学先修课程由于缺乏动力机制和实施氛围,效果难以保障,实施难以铺开,先修课程模式亟待创新。现阶段,结合我国高中教育特点,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先修课程“OAO”(Online And Offline)模式是一条可行路径,即一方面在线上开设学生自主选修的包括专业指导课程在内的先修课程,所有高中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参与其中,这与美国相似。另一方面,在线下专门开发针对高考或者高中毕业生专业选择的指导课,纳入中学生的课堂教学中,强化大学专业选择指导的普适性。

事实上,无论是站在衔接教育还是教育公平的视角,先修课程不应该是大学课程通过线上的简单下放。笔者提出的

“OAO”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将大学先修课在线自主选学和传统课堂专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有机结合。更重要的是,“OAO”模式从让“学有余力”者“学早学深”的视角转向了提高更广大学生群体的“学术素养”、“专业志趣”上,而不是英才教育的“独角戏”,这与我们要建设面向所有“准大学生”

的高考专业选择指导与信息反馈机制的目标不谋而合。

其一,系统开发高考专业选择指导线上课程。利用“慕课”、“微课”等平台开展的在线学习模式具有弹性化学习、多元化授课、海量资源选择的特色,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13],能迎合高中生学业压力大和缺乏弹性学习时间的特点,弥补线下指导的不足,增强专业选择指导的实效性。具体实施过程中,大学将课程内容上传到在线学习平台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教师指导下搜索相关课程并自主学习。在线学习平台搜集学生的选课信息,并通过问卷、考核等方式调查学生初次选择专业的情况,将相关数据反馈给大学。

需要强调的是,为了提高先修课程的吸引力和扩大学生的选择面,保证实施过程的公平性,需要一个所设课程大学都认可且学生可自由选择的独立的第三方先修课程平台[14]。高校间应深化民间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更多教育资源和教育选择,而不是“集团圈地”式的结盟,不是抢生源。

其二,科学开发指导学生高考专业选择的线下课程。先修课的线下专业指导课程的开发要注重科学性、浓缩性与适

用性。需根据课程的授课特点和需达到的专业指导目标专门开发该类课程,同时纳入高中阶段课堂教学。基于高中生课程繁多、学业压力大的特点,线下的专业选择指导课程不能太多,最好融合为一门课程,否则会增加学生负担,适得其反。此类课程也可与线上课程相呼应,但不必完全一致。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构建了一个基于高考专业选择指导与信息反馈的“OAO”模式先修课程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这对于MOOCAP计划建设的“专业导论类”课程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二)注重先修课程的信息反馈,倒逼高校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现阶段,高校尽管有了一定的专业调整权限,但高校专业调整仍普遍存在“不想调”、“不能调”及“不敢调”的情况。高校办学往往追求高、大、全,追求高校排名,认为专业多、专业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层次。在这一过程中,创办综合性大学成为许多高校的首选,使得学校学科专业的布局在宏观上失去控制,学科专业的布点大幅度增加,势必降低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15]。例如很多市场需求萎缩且学生不感兴趣的专业仍大量存在于招生计划之中,只能通过调剂招生,对于这些收益甚微的专业,高校往往想调又不能调、不敢调,这可能是学校的传统专业、特色专业,动不得,也可能与上级政策有关,“因人设庙”、“因

人保庙”的现象大量存在。

通过开展“OAO”模式先修课程,大学的深入参与能使其从高考学生和家长面对面的交流中了解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在大学学科和专业发展中,反思现行专业增设和调整工作的盲目性。从大学办学功能和办学效益看,必须注重先修课程的信息反馈工作,以此促进高校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和专业优化调整,着手处理政策规定、市场需求与学生现实需要的关系。

(三)构建大学―中学先修课程联动体系,强化试点工作的条件保障。

与中学联合开展“OAO”模式先修课程、进行学生专业选择指导工作是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办学效益的问题。现阶段,我国借鉴美国模式的创新试点工作,需要大学―中学的双主体联动,要多方协调、协同创新,确保大学和中学在实施过程中“不缺位”。MOOCAP理事会的成立,对于大学

中学共同参与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建设,已经又前进了一步。具体而言,在合理开设线上课程,积极开发线下课程等主要工作之外,还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科学安排指导时间。

一方面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选择指导的专业性。基于目前对学生专业选择指导“不专业”的现状,对指导教师的专业性就提出了更高要求。可采取中学和大学合作的模式,在线上课程的开发和教学中,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课程

开发工作主要由大学教师做,中学教师能更好地把握高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同时兼顾答疑的工作。线下课程的师资,可聘请一些大学专业指导教师,和中学教师联合教学,既能化解当前无专人指导学生高考专业选择的尴尬,又有利于推进全程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指导工作。另

一方面需科学安排指导时间,充分发挥先修课程的效能。可将学生进行专业选择指导的过程以高考为界一分为二,处理好学生“既紧迫又放松”的矛盾。考前指导不应距离高考太近,以免影响学生正常复习,而考后指导则要“分秒必争”。高考前,指导学生初步确定自己的目标和方向;高考后,重点指导学生依据估算或确定取得的分数修改之前确定的目

标学校和专业,最终做出一个最理性的选择。总之,这两个阶段的时间安排,需要科学的设计,并且专业选择指导和信息反馈工作应贯穿始终。

五、结语

在我国先修课程的开展尚未成熟时,要求融合专业选择指导与信息反馈的工作无疑是新上加新,在开展试点工作时,需要协调各方关系,权衡各方利益,是“雪上加霜”还是“雪中送炭”,往往就一步之遥。我们必须站在未来人才培养探

索的大局角度,从提升高校办学效益的现实问题出发,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现实需求,抓住先修课程改革的契机,努力推进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邓晖.慕课大学先修课:能否跑好人才培养的“接力赛”[N].光明日报,2015-12-03(5).

[2]樊明成.当前我国大学生专业选择理性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6-99.

[3]李栋栋,等.大学生入学期望落差对专业承诺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14(14):1964-1966.

[4]肖灿,等.基于商务智能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系统设计与实现[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89-90.

[5]汪晓村,等.我国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历史演变和现实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35-36.

[6]杨二辉.我国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7-28.

[7]Arthur W. S.,Walter K. L.. Advanced Placement:Helping to Achieve Systematic Reform in Urban Schools. NASSP Bulletin[J],1996(80):96-103.

[8]李骐.美国AP课程教育理念对我国大学自主招生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4(12):145.

[9]赵红霞,张小芳.美国高中AP课程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9(4):39-40.

[10]王庆环.北大试水“中国大学先修课程”――让有余力的学生提早接触大学课程[N].光明日报2013-1-18(6).

[11]万玉凤.在线大学先修课,”先修”什么?[N].中国教育报,2015-11-30(3).

[12]邬小撑,阎亚军.大学与高中在先修课程实施中的职责及其实现[J].教育发展研究,2014(11):21.

[13]杨永林,等.从”慕课”到”小微课”,看大数据在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4(12):47-48.

[14]熊丙奇.大学先修课是结盟抢生源?非也![N].中国教育报,2015-12-2.

[15]雷炜.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现状分析与对策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2(11):51-52.

思修课程实践教学实施设计方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教育部在2012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形式,也是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该门课程核定为36学时,按照教育部教改的新要求,其中理论讲授为24学时,实践教学12学时。依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加强本课程的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特制定如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一、实践教学目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人生,加强道德修养,树立应有的法治观念,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一方面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理论到理论单一的模式,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另一方面,通过给学生提供自学、思考、研究、创新的时间和空间,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他们以健康向上的道德、法治精神实践人生,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加强生活体验,感悟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升华思想境界,铸造优良思想品德;在实践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认知能力、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实践教学设计思路 1.与理论教学形成良性互动,增强教学实效性。针对课堂教学内容,有意识、有目的地安排体现理论运用的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实现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方面的“知”“行”统一。 2.充分体现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我教育。通过实践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体个性的彰显、主体能力的提升、主体精神的培养、主体人格的完善,自觉地对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规范、自我调控,使学生在实践中实现自我教育。 3.丰富人文社科知识,完善学生知识结构。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大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方面问题的重视和兴趣,从而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功能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其人文教育功能,帮助大学生有计划地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 4.通过实践教学,切实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感染力、说服力。通过教改,积极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提升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强集体

中国大学先修课(CAP)第五次线下考试微观经济学原理科目 - 学堂在线

中国大学先修课(CAP)第五次线下考试 微观经济学原理科目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与考查目标 微观经济学原理先修课线下考试是由中国大学先修课理事会组织,由清华大学学堂在线负责实施,面向学习过大学先修课的优秀中学生的考试。 考试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微观经济学原理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利用微观经济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试卷题型结构为: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分析题。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要考察基本概念,简答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原理的运用。 (三)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禁止使用规定之外的辅助工具。 三、考试范围与参考教材 考试范围与https://www.doczj.com/doc/a014201971.html, 平台上的微观经济学原理课程内容一致。 参考教材是曼昆著,《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 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附:微观经济学原理教学内容 第一章稀缺和机会成本 1.1 稀缺 1.2 机会成本 1.3 生产可能性前沿 第二章比较优势和贸易 2.1 比较优势 2.2 专业化、贸易与市场

第三章供给与需求 3.1 需求 3.2 供给 3.3 需求和供给的结合 第四章弹性及其应用 4.1 需求弹性 4.2 需求弹性应用 4.3 供给弹性及应用 第五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5.1 价格上限 5.2 价格下限 5.3 税收 第六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6.1 消费者剩余 6.2 生产者剩余 6.3 市场效率 第七章市场效率应用 7.1 税收 7.2 国际贸易 第八章外部性 8.1 外部性与市场效率 8.2 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8.3 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法 第九章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 9.1 公共物品 9.2 公共资源 第十章生产成本

高校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和推广策略

高校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和推广策略 一、前言 2021年,我国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1号),指出“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这一举措把精品课程建设作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推动了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为保证精品课程的有效开发和扩大共享,2021年11月,“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首批上线,这是精品课程经过8年打造之后首次以视频课程形式在网络上向公众亮相,目的在于提升在校大学生和社会大众科学文化素质水平为重点,而后有266门课程陆续上线共享,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赢得了各界的普遍好评。但由于技术水平以及课程形式受限,课程推广力度与效果并不能达到预期。2021年,教育部又制定了《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以及《2021年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体系》等政策意见,其目的是通过鼓励与指导精品课程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嵌入信息技术、整合优质资源,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021年6月26日,首批120门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正式通过爱课程网,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这是继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之后,中国开放教育成果的又一次大规模亮相。目前已有近5000门精品课程改造升级并在爱课程网上线,网站按课程内容分:“中国大学MOOC”、“中国职教MOOC”、“中国大学先修课”、“教师教育”四个课程板块;按课程形式分:“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三种;另按建设主体分由130所高等学校独立课程网站汇总而成“学校

思修课心得体会2020【精选】

通过学习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这门课程,我体会到这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触及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针对性都很强。在学习中要求我们在面对题目时要虚心请教,仔细观察。同时综合性和实践性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份,任何能力都是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加上大学活动特别多,所以要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学习完这门课程我认为,我们应该: 第一,我们要建立正确科学的理想信念,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时间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为实现理想而奋斗。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再大一对于自己的人生做一个很好的规划,并朝着这个目标一步一步前进。 第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良好传统,作为一位当代大学生,“以酷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这是我们的职责。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尽自己所能,为国家和人民作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努力学习,用自己的真才实学报效国家。 第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观,而人生观主要通过人生目标,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的。我们要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人生,严厉思考人的生命应有的意义,明确我们的生活目标和肩负责任。大学生要正确熟悉和处理人生中碰到的各种题目,不能得过且过,放纵生活,否则会虚度光阴。要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自觉承当应尽的义务,投身于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四,道德影响着我们的意志,行为和品格,也深入影响着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它是一种更高的精神境地,为此应当以“八荣八耻”为座右铭,时时处处对比检查自己的言谈举止,不做有为道德的事。公共生活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是我们的义务。我们要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加强我们的道德修养。例如不说脏话,乘车注意给需要的人让座,不无理抢座。 第五,职业活动是我们人生必须实践的一项活动,而职业道德是我们工作中必须遵守的,爱岗敬业,老实取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我们要建立正确恋爱婚姻观,这当中要尊重人格同等,做到相亲相爱,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等家庭美德,塑造一个完善幸福家庭生活。日前有新闻说一名大学生用斧头砍死情敌,这显然是没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近几年此类新闻经常出现在报上,在这里我们要引以为鉴,树立正确健康的恋爱婚姻观。 第六,既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应具有相应的法律素质,建立“以遵纪遵法为荣,以作奸犯科为耻”的观念。前段时间看一法制类节目,内容是上海一高校硕士研究生取款时,看到取款机里有一张忘记取走的信用卡,张望了一会就取走里面的钱,心理紧张,知道道德上不正确,但是认为是捡的,应该不犯法,知道警方找到他才后悔不已。法律是最低的道德底线,虽然我们不是学习法律的,但是如果我们不做违背道德的事情,一般也不会犯法。 以上就是,我学习这门课程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想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它帮我们塑造良好的思想,帮我们了解我们人生的经历,带领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我希望大家都能够好好学习这门课程,没好好学的可以再回头复习复习。

“思修”课社会实践方案(1)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修”课社会实践方案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思修”课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思修”课社会实践活动撰写调查报告的具体要求 第三部分:马克思主义学院“思修”课社会实践报告格式要求 第四部分:附件(封面和记录表)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修”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思修”课 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根据我院“思修”课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除课堂理论教学外,特别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和考核力度。为了搞好这项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使大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培养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走正确成长的道路,并在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全面素质。 二、基本原则 1、学科特点与学生学习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2、启发自觉、自我教育的原则。 3、社会实践与为人民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4、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成才之路相结合的原则。 三、实践内容 1、开展科技服务、协助实践单位解决科研、生产中的某些技术或管理问题等。 2、开展人员培训或进行科技、管理、法律等方面的咨询服务等。 3、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开展专题调查,了解国情,接触工农,向工农学习。 4、开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走访革命胜地、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艰苦朴素的革命作风。

四、注意事项与要求 1、选题要切合实际,有条件、有能力完成。 2、态度要认真,注重实践效果,提高实践报告质量。 3、利用好社会关系,为自己完成任务创造条件。 4、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注意选择交通工具和实践地点。 五、成绩考核 1、2016年12月递交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实践报告; 2、成绩评定:百分制; 3、经过老师催交而不交,取消考试; 4、若有雷同、抄袭的,按作弊处理。 六、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的质量保证措施 为保证“思修”课社会实践课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真实、准确地反映其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及成果,要求学生认真填写《马克思主义学院“思修”课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并对以小组形式完成的社会实践活动做出以下具体要求: 1、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前,以小组为单位向指导老师上交集体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的主题、时间、地点、组织者、参加者、可行措施、有利条件等),得到指导老师认可后方可进行集体活动。 2、实践报告上交时一并上交集体合作的有力证明(集体实践活动的标志性照片、车票、门票等),证明实践报告是集体合作成果。(车票、门票,以及拍照、洗照片的费用由小组自己负责) 3、指导老师有权抽查小组全体成员,或以答辩的形式证明实践报告真实性。 七、参考选题(也可自行选题): 1.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学习、生活、安全) 2.农村独居老人生活状况调查 3.外出务工农民收入情况调查 4. 农村看病情况调查 5民众幸福感状况调查 6.家乡村容村貌状况调查 7.家乡社会治安状况调查 8.发展农村清洁能源状况调研 9.改革开放30多年家乡巨变调查 10.家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状况调查

“成长课程”成就梦想

“成长课程”成就梦想 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办学品牌或办学特色的核心表现都是课程。北外附中紧紧围绕“传统奠基外语助力”的办学特色,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和终身发展,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促进学校特色形成为原则,构建了“成长(grow)课程”体系。 1.荣耀课程 学校以传统文化教育为切入点,丰富德育形式、拓宽德育途径,构建特色德育体系,培养学生成为“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中国人。围绕荣耀课程目标,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支持下,学校各年级开展的京剧体验课程、初一年级的声律启蒙系列国学课和初二年级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导读课等,都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和对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2.根基课程 根基课程体系由北外专家依据附中学情,对接国际认可的“欧洲语言共同体框架(CEFR)”标准体系精心设计,是“国内标准课程+国际标准课程+分级阅读课程”的英语课程综合体系。为了打好英语基础,北外为附中设计了外教必修课,着力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了凸显外语特色,在初中、高中起始年级,开设多语种必修课,让每一位附中学子都至

少掌握一门小语种的基本会话技能;同时,为了满足学生们对于语言学习的不同需求,还开设了剑桥五级、有氧系列等英语强化课程。 大学专家始终与附中通力合作,进行教材选编。以多语系列课程为例,大学为各语种学生配备了《你好,法语》《走遍俄罗斯》等小语种入门级教材,在课程跟踪中,我们发现,教材适用于每天连续使用该书的学生,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内容过多且偏难。因此,我们组织任课教师进行了小语种校本教材研发,将课程目标定位为“日常用语+语言国文化”,选定了问候、交通、旅游等十多个主题。 3.创视洽学课程创视洽学课程开拓更广阔的学习渠道,开拓学生视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学习需求。大力开展实验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实验,尝试开展STEAM教育、创客教育,探索跨学科课程整合。举办外语主题活动、对外交流活动;让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的外事接待活动,把课堂所学有效地应用于课外实践。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将语言类课程、文化类课程有机融合。 4.生涯规划课程 “大使进校园”“外交官训练营”“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解、感知、体验外国优秀文化的机会,让学生深入了解外交官职业要求及特色。引进健康与幸福课程,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安全防护等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掌握拥有健康与幸福的能力。

大学生思修课心得体会

大学生思修课心得体会 大学生思修课心得体会(一) 这学期开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通过这学期对思修的系统的学习在思想认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从开学到现在来经院差不多已经有一年了,而在这一年里由刚开始对经院的陌生到现在的熟悉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挫折坎坷,而这些经历让我在心理上对大学生活渐渐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是对大学生活的初体验。这学期的思修课让我在学初体验的总结和对接下来三年大学生活的计划与期望。从初中以来我就觉得不管什么时候都有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必要,虽然大学以前我们不叫它"思修"而叫它"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尽管叫法不同但始终都没有离开过"思想"这一主题。思修总是会教我如何去正确理性地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压力和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思想上总能让我找到正确的方向引领我前进。而这学期的思修课程也不例外,让我更了解了大学生活以及以怎样的心态来度过美好的大学生活,更让我明确了我的大学乃至人生的目标和理想。 在这学期的思修课程中,最开始上的绪论部分就是"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记得我刚进大学时还是以一个中学生的心态来看待这里的一切,总是觉得差异太大了。显然与高中生活相比,大学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首先,是学习要求的变化。大学阶段的学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大大增加,

专业方向基本确定,需要大力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大学图书资料和各种信息丰富,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样化,所以要学会熟练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搜集资料和掌握信息。其次,是生活环境的变化。虽然高中时也是住校,但一个月总能回家一次,而现在只有寒暑假才能回家,所以一切都要求自己更加独立。而且同学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都会存在差异,所以要有较强的交际沟通能力。最后,是社会活动的变化。进入大学后各种组织活动大大增加,所以要学会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和锻炼组织和交往能力。通过这些,我知道了要如何去适应大学这个人生新阶段。除了适应大学生活外,还要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将自己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历史发展对我们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同时,还要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所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以我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祖国尽一份力。 当初高中时的理想就是考上大学,所以不断努力。而现在自己已经身处大学校园时却不再有动力,发现自己慢慢越来越迷茫了。现在我知道了,因为我没有了理想,所以才没有了动力。理想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有无理想,有什么样

思修课程介绍复习课程

思修课程介绍

《思修》课程介绍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一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道路的课程。 该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是,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统领,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紧密联系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一系列人生课题,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逐渐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使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本课程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系统的知识性,又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和教育性,更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因此,它在高校育人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高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具体落实和现实体现,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必经环节,党中央和教育主管部门一直予以极大的关注。 1998 年,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发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要求把“两课”教育列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把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的重点课程加以建设。 2006 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 [2004]16 号)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 [2005]5 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 [2005]9 号)的要求,在全国高校普遍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即“ 05 方案”。根据“05方案”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开设两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主要思想概论”课(简称“概论”课),其中,“基础”课是“ 05 方案”的开篇之作,从06年秋季开学起在大学新生中开始实施。

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微积分》课程纲要

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微积分》课程纲要 一.课程目的: 1.让学生在中学微积分的基础之上对微积分学有一个比较高的认识; 2.培养学生尽可能早地了解与把握微积分的基本思想,掌握最核心、最有用、最生动的部分; 3.通过本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微积分是如何从朴素、自然变得复杂的原因,更加深刻地理解其数学本质,逻辑方面经受一次比较严格的训练,使得直觉与理性完美结合起来。二.授课对象: 高二年级学生中对微积分对数学感兴趣的同学。 三.授课时间: 用两个学期的时间,完成教材前四章的教学。内容分别是:第一章函数与极限,第二章微积分的基本概念,第三章积分的计算及应用,第四章微分中值定理与泰勒公式。 本学期从小高考结束开始上课,本学期完成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的教学,下学期完成第二章的教学。 上课时间安排在每周五下午4:00~6:00。 下学期时间安排待定。 四.评价方法: 考试由北京大学统一出题,本学期考试时间在7月份,具体时间待定。 本课程的考试结果经北京大学认定后,可以计入北京大学非数学专业学分。 五.教材: 北京大学物理系使用的课本《高等数学》上册(第二版,李忠、周建莹编著)。 六.授课教师: 王刚 七.课程内容 第一章:函数与极限 §1 实数; §2 变量与函数; §3 序列极限; §4 函数的极限;

§5 连续函数; §6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第二章:微积分的基本概念 §1 微商的概念; §2 复合函数的微商与反函数的微商; §3 无穷小量与微分; §4 一阶微分的形式不变性及其应用; §5 微分与近似计算 §6 高阶导数与高阶微分 §7 不定积分 §8 定积分 §9 变上限定积分 §10 微积分基本定理 第三章:积分的计算及其应用 §1 不定积分的换元法 §2 分部积分法 §3 有理式的不定积分与有理化方法 §4 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与换元积分法则§5 定积分的若干应用 第四章:微分中值定理与泰勒公式 §1 微分中值定理 §2 柯西中值定理与洛必达法则 §3 泰勒公式 §4 关于泰勒公式余项 §5 极值问题 §6 函数的凸凹性与作图

上思修课的感悟(1)

思修课的感悟 记得第一节课周老师就告诉我们遇见老师我们该如何称呼。现在的一些学生看见老师都躲着走,他们会小声地和身边的人说这是教什么的老师,讲课如何,脾气如何等等,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当然遇见老师说声老师好也不错,但是如果前面加上老师的姓就会让老师感觉你是一个很有心的孩子,他们也会因为自己被得到了认同而高兴。所以,以后当我们在校园里遇见老师时,不要再小声嘀咕,大胆的去和老师问好,这是对一个学生最基本的要求。 思修课上我得到了很多训练,我原来不敢在那么多人面前说话,在一次关于人生的自我实现结果重于过程还是过程重于结果的辩论赛中我勇敢地站了起来,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虽然也有点小紧张,但是有了很大的进步。我错过了第一次上台演讲的机会,那个演讲可以是任意主题。一开始就没打算上去,但是后来看人们都那么积极,讲的都挺好,我开始动摇了,而且我开始有主题了,我打算上去尝试一下。可是到后来人们都抢着上,再加上我的胆小,最终我也没有上台演讲。这让我懂得机会都是靠自己争取的,当机会来的时候不要总是犹豫,否则它会很快在你身边溜走,及时抓住它,要不你会后悔。所以我抓住了辩论赛的机会,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证明了过程重于结果。这是一个历练自己的机会,根据对方所说的话,你的大脑要急速运转,想想自己该如何去反驳他。我在慢慢地改变自己,慢慢地让自己去适应,慢慢地变得有自信。 听思修课让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人的面向、人生金字塔、人生的圆。 关于人的面向。课上老师给我们画了一个图,同学们集思广益,根据这个图来发表自己的见解。人的面向有四个方面:天、人、物、我。在我看来,首先要做好自己,做好一个人,撑得起这一撇一捺。作为人,在社会生活中要做到求善、有德行、遵守伦理秩序;当我们面向物的时候,要懂得求真,学会去研究;当我们面向天的时候,要虔诚,有宗教信仰;当面向我的时候,要有求美的意识,有直觉感悟。这是一个立体的画面,我们应该像各个方面发展,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生。 关于人生的金字塔。人生是不断积累的过程,当你达到人生金字塔的顶端时,你便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生存、安全、归属、自尊、自我实现,去一步一步地实现自我。使我们的社会从温饱到小康再到富裕。 关于人生的圆。我对这个感触颇深,我不理解当人们看到孕妇躺倒地上却不去帮助。

口碑最好的马来西亚大学top10

口碑最好的马来西亚大学top10 根据华一留学专家考察发现,马来西亚留学由于无担保金,学费生活费低廉,与英美澳等国的联办课程授予学生第三方国家的学士文凭,学校认证度高,此外,学生前往第三方较为便捷,享有第三国黄金跳板之称。下面就来看看雇主口碑最好的马来西亚留学大学top10。 1. 马来西亚泰莱大学Taylor's University College 马来西亚泰莱大学学院创立于1969年,是马来西亚历史悠久及最杰出的私立大学学院,享有崇高的信誉。它拥有超过三十年卓越的教学经验,向以优良的学术传统着称。大学学院一贯秉承的信念,就是为本区提供最高素质的高等教育。在1998年四月泰莱大学在品质管理的保证及加强下也因此赢取了由马来西亚颁布的ISO 9001/2000 品质管理证书,品质涵盖大学先修课程,大学课程,与支援服务包括图书馆,电脑设施,学生服务等等。此证书绝对必须在品质管理及实施、行政及支援系统各方面充分的配合下,才通过审核,获此高效能的资格。其着名的商科以及酒店管理专业在亚洲以及国际上享有盛誉,酒店管理专业在亚洲也是几乎到了“如果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的地步。 2. 马来西亚思特雅大学UCSI University 思特雅大学(University College Sedaya International,简称UCSI ),成立于1986年,是马来西亚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中国教育部及全球承认的可以授予大学本科及硕士文凭的海外普通高等院校。她是马来西亚教育部批准的三所私立大学之一,并于2003年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所被马来西亚教育部批准开设医学类课程的私立大学。UCSI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第一批承认的马来西亚的大学,同时也是全马唯一一所提供多元化课程的私立大学。 3. 马来西亚英迪大学INTI University College 英迪大学在马来西亚是极受尊重的大学,以优异的教学质量和优秀的学校管理而闻名,其在0商科等领域有突出成就,英迪大学有诸多分院,是马来西亚办学规模较大的学府之一。荣获众多奖项,办学规模大,设施资金到位,师资一流。 4. 马来西亚亚太科技大学UCTI University College 马来西亚亚太科技大学(简称UCTI/APIIT)坐落于马来西亚商业与信息中心-马来西亚科技园,UCTI的毕业生受到广泛的接受和好评,被世界各大知名公司聘用。UCTI的文凭被英国及澳洲的许多知名大学承认,学生可以转学到海外继续深造。其在IT计算机等领域有突出表现,荣获诸多奖项,据悉,马来西亚参赞的孩子也就读于该校。 5. 马来西亚林国荣大学Limkokwing University of Creative Technology 该学院是第一间拥有马来西亚多媒体超级走廊资格的学院,属下设有3间分院,每年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学生报读,在校学生近3000名,提供10多种学位和专业课程,包括世界着名大学的学士学位课程,并可将学分转移至澳大利亚继续深造,资格及学术水平广受世界承认(全球超过五十所着名大学)。学院有10多年的教学经验,教职员素质高,工作积极负责,教学质量一流。国际留学生60%,中国学生40%。 6. 马来西亚汝来大学Nilai University College

我对思修课的感悟

对思修课的心得与体会 从现在大学生上思想道德课一些现状引起我的思考。 一、大学生上思想道德课的重要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针对性都很强。它有助于我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它让我摆正了“德”与“才”的位置,避免走入“重智轻德”的误区,在现在的社会只有德才兼备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 刚入大学的我们都或多或少会遇到问题,因为环境变了,生活?方式也变了,人与人交往的方式也变了,可以说就是一个小社会,好多事情会让你不知道怎么处理,不知道怎么面对,而这本书就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好多问题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让迷茫的我们找到方向,找到自信,使我们为追求远大理想而奋斗,让我们坚定的信念,让我们更好的走完这大学的四年。 尽管我们这些大学生中多数都已经年满十八岁,可以说在生理上、法律上已经成年,但并非每个人都已经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具有独立的人格。而且,作为学生,大家的人生阅历应该都较浅,还只是年少不谙事理,较多时候仍需要经验丰富的师长给予指导。 通过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我感触很深,学到好多对我们实际有用的东西,我觉的这门课就是大学生的一个指向标.它能引导你怎么样过大学的生活,让你不会迷失方向,让你坚定信心。它让我认识到了大学生活的特点,让我树立了新的学习理念。 二、大学生上思想道德课的必要性

以前总觉得思修课没有专业课重要,但学习之后才明白,思想品德是人的灵魂,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础.思修课是不可缺少的.它与我们的学习、生活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它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走入了生活.它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关注了时代的脉搏,同时也解决了许多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 学了这门课程,我明白了很多: 1.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做人应该有信仰,应该有理想.,成功的道路得由自己去开辟、去铺平,世事变幻莫测,没有永远的一帆风顺,只有永恒的信心与毅力,才有可能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达,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甘于寂寞,立下自己的理想,探索自己的人生道路.心在哪里,路就在哪里. 2.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黑格尔曾经说过"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的固定要素时,才可以说他是有德的."其次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把困难当作机会,有积极的心态每天鼓励一下自己,并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你越是往前,你的机会就越多. .四、对思修课的感悟 我认为,也许思想道德这门课在形式或内容上不一定能让每个人都满意,但是在我看来,思修课的开设是相当有意义、有必要的。 大学校园有其独有的特性,大学生活是一个人由学生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过渡阶段,学校里也不再只是单纯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它还映射出更加复杂的社会关系。这中间彼此的差别想必会令不少学生产生心理的失衡,我想这

高校思修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高校思修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方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形式,也是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该门课程核定为36学时,按照教育部教改的新要求,其中理论讲授为24学时,实践教学12学时。依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加强本课程的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特制定如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一、实践教学目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人生,加强道德修养,树立应有的法治观念,经过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一方面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理论到理论单一的模式,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另一方面,经过给学生提供自学、思考、研究、创新的时间和空间,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她们以健康向上的道德、法治精神实践人生,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加强生活体验,感悟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升华思想境界,铸造优良思想品德;在实践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认知能力、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实践教学设计思路 1.与理论教学形成良性互动,增强教学实效性。针对课堂教学内容,有意

识、有目的地安排体现理论运用的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经过实践教学活动,实现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方面的“知”“行”统一。 2.充分体现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经过实践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体个性的彰显、主体能力的提升、主体精神的培养、主体人格的完善,自觉地对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规范、自我调控,使学生在实践中实现自我教育。 3.丰富人文社科知识,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经过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大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方面问题的重视和兴趣,从而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功能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其人文教育功能,帮助大学生有计划地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表示能力、社交能力等。 4.经过实践教学,切实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感染力、说服力。经过教改,积极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提升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强集体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自觉践行道德和法律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做事。 三、实践教学原则 1.衔接性原则。一方面坚持切入大学生的人生课题,遵循大学生的人生发展逻辑,实现:承前与中学德育的有机衔接,启后与成人、成才的有机衔接;另一方面实现实践教学内容与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并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延伸至社会大舞台。 2.针对性原则。大学生不但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而且思想活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但她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

思修课实践教学活动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实践教学活动内容 【实践主题】大学生与大学生活 【实践方式】小组完成:10人一组,自愿组合,组员分工合作。【调查参考主题】: 1、本校一年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2、本校大学生消费观念调查与分析 3、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4、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调查与分析 5、大学生上网络情况调查与研究 6、大学生恋爱观调查与分析 7、本校大学生环保意识调查与分析 8、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与分析 【实践步骤】: 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拟定调查方案、设计调查内容、制作调查问卷。 分小组开展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考核方法】各组小组在课堂上就调查的情况进行汇报,教师与各组小组长组成评委,现场评定各组实践教学排名。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设计的调查问卷、撰写的调查报告、汇报排名及其他相关材料给出实践教学环节的成绩。 【实践学时】:本学期本课程教学实施计划中共安排实践教学6课时。 【考核方法】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设计的调查问卷、撰写的调查报告及其他相关材料给出实践教学环节的成绩。 【提交材料】调查问卷、调查报告、活动照片以及其他相关真实材料。 任课教师:郭秋玲 2016年10月17日

调查报告格式要求 一、标题要求 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 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xx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调查》等。 二、列出调查的主要内容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 调查人及分工: 三、报告正文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内容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附:调查问卷

工程热力学教学大纲-山东大学课程中心

山东大学 “工程燃烧学I”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号:0183100310 课程名称:工程燃烧学I 英文名称:Engineering CombustionⅠ 总学分:2 总学时:34 授课学时:30 实验学时:4 上机学时:0 适用对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热工学流体力学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汪军,工程燃烧学,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7 2、霍然等,工程燃烧概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9 3、岑可法等,高等燃烧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12 4、严传俊,范玮等,燃烧学(第2版),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7。 5、刘联胜,燃烧理论与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6 6、黄勇,燃烧与燃烧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9 7、(美)特纳斯著,姚强,李水清,王宇译,燃烧学导论:概念与应用(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 8、C. K. Law, Combustion Phys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9、Poinsot, T. and Veynante, D., Theoretical and Numerical Combustion, 2005. 10、Irvin Glassman, Richard A. Yetter, Combustion, 4th Edition- Elsevier,2008 11、徐通模,燃烧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7 * 在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中第1项为教材,其它为主要参考资料。 一、课程教学目的 工程燃烧学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也是该专业的必修主干课。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属热动类专业基础必修课。课程主要任务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对燃烧现象和基本理论的认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燃烧技术中所必须的热化学、燃烧动力学及燃烧过程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掌握热能与动力机械工程中典型燃料的特性、燃烧特点和规律,包括着火的形式和条件、火焰的传播、燃烧产物的生成机理、新型燃烧技术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对锅炉、内燃机、涡轮机、火灾、家用炉灶、焊枪等燃烧现象从宏观上能有所认识,微观上能有所解释。为改进燃烧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分析有害排放物的生成机理和过程、避免不正常的燃烧现象、控制和降低有害排放物的生成,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科学研究及开拓新技术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由燃烧热力学、燃烧反应动力学、着火理论、火焰传播与稳定性、煤燃烧原理与技术、燃烧污染物控制技术、新型燃烧技术等部分组成。学完本大纲规定的内容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思修课的收获与感想

思修课的收获与感想 人生在世,立世之本,是财富,名利,权利,还是······ 人,一撇一捺。一撇是品德,一捺是知识, 德才兼备,才能顶天立地。一撇是扬,一捺是抑;一撇是阳,一捺是阴;一撇是进,一捺是退……做人的艺术,全在一撇一捺中。简单的事情,需要深刻化;复杂的事情,需要简单化。要想做一个简单的人,就要明白一撇一捺的道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传而不习乎?” 在思修结课后,我深深地感悟到思修课是一门融汇了法律、个人修养、人生、国家、道德等知识的人文艺术学科,在这里,我邂逅了众多的道德仁义。 思修课,是知识的天地,在这里我自由的翱翔,贪婪地吮吸着残留古人笔墨之香的空气;在这里我自由地翔游,吐纳着融合了当今知识之精髓的水。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不仅要有健全的法律体系,还要至死不渝地守护着它,捍卫它。否则,制定的法律只能是一纸白书。思修则作为一个载体,一种平台向未来将去往社会各个阶层的大学生输入基础性的知识。让法律、个人修养、人生、国家、道德等方面知识,和基本的道理深入人心。 在法律大讲台,思修课本犹如大法官沉默着,却控制着整个课堂。思修老师就像律师为我们讲述商业法、行政法······《民法》包括《合同法》、《物权法》、《公司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商业法》,建立这些法律的目的是调整商业经济关系,维护劳动人民的基本权利,让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真正落实。为了明确行政管理者的职责,我国成立了《行政法》来调整行政管理关系,行政法制监督关系,行政救济关系和内部行政关系。思修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有关法律道德的典型案例,故事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在众说纷纭时,谁又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用理性的声音去诠释对错。此时此刻,不正是法律施展才华的时候?只有法律的公平公正公开才足以让人们信服。在课堂上,我们才知道法律一直在我们身边。从此,法律的身影在我的世界日益清晰。在思修课上,老师不断强调:你们早已不是孩童,你们要为打翻的牛奶负责。至今,这句话还萦绕在我的耳边。我不会忘记,不管是现在,过去还是未来。法律的条条框框,公正无私,让我们对法律的禁区产生了敬畏。法无儿戏,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一直在耳边响起,从未间断过。这对我们大一新生在以后的行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鞭策着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思修课上不仅有法律常识,也涉及一些基本的政治制度。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思修课让理科生从高中那几乎隔绝社会的教育模式中脱离出来,融入到了小社会之中。思修将政治知识不断地输入到理科生的大脑中,使原本空空荡荡的大脑,装下了一个偌大的政治体制。也正是这种互动让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关注国家大事,它弥补了应试教育的某些不足。 在法律和国家政体之间饕餮之后,便旅行到了道德之林。在这里漫步可以感受到刚正不阿的性格,兢兢业业工作的态度。古人云:“做人难”,于是古人十分注重对自我身心的锻造,把做人作为万事之首,强调修身的重要性。顾炎武曾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赤诚的爱国之心,简单的言语阐述了平民对国家应有的担当。责任与义务是统一的,每个中华儿女应当永怀爱国之心,并为之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但是,我们应该理性爱国,而不是像在中日钓鱼岛事件时期盲目的“爱国”,将爱国行为变成暴力的抢砸。盲目的暴力不是爱国,爱国是理

(完整word版)最新思修课实践教学手册2016版

南阳师范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实施手册 学院: 专业: 班级: 上课时间:星期第节 第组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修教研室制

教学目标: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教学内容:教材各章节 教学方式方法:1、学生全员参与,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网络课程互动及答疑。网址:http://115.158.18.67/sxdd/ 一、课内教学操作流程 (一)教师 事先设计好课本各个章节的实践教学课题或项目,并将学生参与课题或项目的方式方法及要求布置给学生。 (二)学生 1、分组 以“专业班级”为单位,以每6-10人为标准将“专业班级”分成若干小组。 2、选题 “小组”同学根据老师给定课题,选定其中一个作为“小组”的研讨课题;各“小组”选定的课题不能重合。 3、论证与讨论 “小组”选定课题后,严格按照以下操作步骤进行: ①小组成员根据所选课题,写出自己的“论证报告”; ②小组成员持“论证报告”参与小组讨论; ③小组成员从讨论中集体得出结论,形成小组“讨论报告”。 ④在课堂上,小组将课题讨论过程、结果以PPT形式展示,由专人向全 班同学讲解并回答质疑。 4、注意事项:每位同学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发言)不得少于3次。

二、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形式 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采取小组形式进行,也可以单独开展。鼓励参与社团、协会、学生会、团委等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活动,撰写社会实践活动计划和社会实践活动感想。每位同学一学期社会实践不少于3次。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专业班级班长:负责督促本专业班级各小组组长的工作,负责小组材料的收集和上交,负责与老师、其他班级班长的沟通协调工作;负责督促本班级同学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工作;完成老师布置的其他工作。 小组组长:负责开展本小组整体工作。填写《操作手册》相关表格、收集和上交小组材料;与老师、班长沟通协调;完成老师布置的其他工作。 四、考核内容及办法 1、考核内容: 小组“讨论报告” 个人“主题论证” 社会实践活动计划 个人社会实践感想 课堂讲解及讨论质量、出勤率、课堂表现。 2、考核办法 讨论报告20分。每小组提交1份。 论证报告20分。每位同学提交1份。 课堂ppt讲解10分。 出勤率10分。 课堂表现(参与讨论情况)10分。 课外社会实践活动30分:其中个人社会实践计划10分;社会实践活动感想20分(附活动内容的照片或视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