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秦始皇陵简介

秦始皇陵简介

秦始皇陵简介
秦始皇陵简介

秦始皇陵简介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的陵墓,它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

大家知道,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而中国的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秦始皇陵不仅规模宏达,而且它的结构非常奇特,随葬品也极为丰富。秦始皇陵充分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才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和骄傲。

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7年(秦王政元年),竣工于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历时39年。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陵园按照“事死如事生”的思想建造,它仿照了秦国的国都咸阳的格局建造,大致呈“回”字形。

秦始皇陵陵区包括陵园区和从葬区两大部分,其中的陵园区占地约8平方千米。陵墓的形状近似方形,顶部较为平坦,四周略呈阶梯形,高约76米,东西长约345米,南北宽约350米,占地面积大约120750平方米。整个陵园大体以封土堆为中心,四周分布600多座陪葬墓和陪葬坑。

下面对秦始皇陵的城垣、封土、地宫、宫墙、宫殿群分别简单介绍一下。

1、城垣

秦始皇陵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外城廓都有高约8到10米的城墙,它的内城呈长方形,周长约3.8千米,北面的墙有2个门,东、西、南的墙各有1个门,内城里封土所在;它的外城也为长方形,周长大约6.2千米,外城的四个角各有门址一处。秦始皇陵的墓葬区在南边,寝殿和便殿建筑群在北边。

2、封土

秦始皇陵的封土呈三级阶梯,底部近似正方型,底面积大约25万平方米,高约115米,但经历200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之后,已经不复原样,现存封土底面积约为原来的二分之一,高度也只有87米。

3、地宫

秦始皇陵的地宫是秦皇陵建筑的核心,是放置嬴政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秦始皇陵其他建筑都是以地宫为中心。地宫主体和墓室均呈长方形,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位于封土堆顶台及其周围以下,地宫面积约18万平方米,距离地面约35米深。墓室位于地宫中央,高约15米,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大小。

4、宫墙

所谓的宫墙,就是在封土堆下墓室周围的一圈很厚的土墙。宫墙东西长大约168米,南北大约141米,南墙的宽约16米,北墙的宽约22米。宫墙是用多

层细土夯实而成,每层细土大约有5~6厘米厚,非常坚固,宫墙顶面高出了当

时地面很多,整个墙的高度约30米,非常壮观。这种宫墙是前所未有的发现。

5、宫殿群

秦始皇陵有10座城门,内垣南门与南北城门在同一中轴线上。坟丘的北面是秦始皇陵的中心部分,东西北三面都有墓道通向墓室。

在秦始皇陵封土以北还有3组大型宫殿建筑群遗址,南北长大约750米,东西宽大约250米,占地面积18.75万平方米,建筑密集,规模宏阔。

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始皇陵更代表了秦代文明的最高成就,秦始皇把他生前的荣华也都带入地下寝宫。

《史记》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秦始皇,宫观百官,奇器异怪徙藏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陵园以封土堆为中心,四周陪葬分布众多,规模空前,除闻名遐迩的兵马俑陪葬坑、铜车马坑之外,又新发现了大型石质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600余处,数十年来秦陵考古工作中出土的文物多达10万余件。相信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肯定还会有更大的意想不到的发现。

秦始皇陵墓简介

秦始皇陵墓简介 秦始皇陵南依层层叠嶂、山林葱郁的骊山,北临逶迤曲转、似银蛇横卧在渭水之滨。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陵园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的大小。 骊山皇陵复原图陵上封土原高约115米,现仍高达76米,陵园内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周长3840米,外城周长6210米。内外城廓有高约8—10米的城墙,内城里面修建了堂皇的地下宫殿,顶上有用明珠做的日月星辰,地下布置了用水银做的江河湖海。今尚残留遗址。墓葬区在南,寝殿和便殿建筑群在北。1974年1月29日,在秦始皇陵坟丘东侧1.5公里处,当地农民打井无意中挖出一个陶制武士头。后经国家有关组织的挖掘,终于发现了使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现代考古证明,秦始皇陵地宫完整的保存在封土堆下,几千年来未被盗掘。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之首。陵园按照秦始皇死后照样享受荣华富贵的原则,仿照秦国都城咸阳的布局建造,大体呈回字形。陵区内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为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遗址。据史载,秦始皇陵陵区分陵园区和从葬区两部分。陵园占地近8平方公里,建外、内城两重,封土呈四方锥形。秦始皇陵的封土形成了三级阶梯, 秦始皇陵建造图状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型,底面积约25万

平方米,高115米,但由于经历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封土底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高度为87米周长2000米,(另一资料:陵园初高120米,“高大若山”,后经风化侵蚀及人为破坏,降低了40多米)。整座陵区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建筑材料是从湖北、四川等地运来的。为了防止河流冲刷陵墓,秦始皇还下令将南北向的水流改成东西向。 陵园的南部有一个土冢,高43米。筑有内外两道夯土城墙。内城周长3890米,外城周长6249米,分别象征皇城和宫城。在内城和外城之间,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葬马坑、陶俑坑、珍禽异兽坑,以及陵外的人殉坑、马厩坑、刑徒坑和修陵人员的墓室。已发现的墓坑有400多座。 秦始皇帝陵是中国第一座皇家陵园,在中国近百座帝王陵墓中,以其规模宏大,埋藏丰富著称于世。1956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把秦始皇帝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2002年秦始皇帝陵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秦始皇陵导游词介绍5篇

秦始皇陵导游词介绍5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秦始皇陵导游词介绍(1) 游客们,我们现在到了秦始皇陵,让我们一起游览秦始皇嬴政的安息之地吧。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它位于美丽的骊山脚下,距离西安35公里。陵园占地近8平方公里,建有外、内两城,封土是四方锥形。 我们首先看看它的外部结构。陵园按照秦始皇死后照样享受荣华富贵的原则仿照秦国都城咸阳的布局建造,大体呈回字形,陵墓周围筑有内外两重城垣。陵园内城垣周长3870米,外城垣周长6210米,陵区内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为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遗址。 看完了秦始皇陵的外部结构,再来看看它的内部结构。秦始皇陵的封土形成了三级阶梯,状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形,底面积约25万平方米,高115米。但由于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封土底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高度为87米。 讲完了结构,我再讲两个小故事:一、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的棺木以铜铸成,始皇陵地宫里布满了宫殿及楼台亭阁的模型,藏满了各种奇珍异宝。为了防止陵墓被盗,还安装了能自动发射的暗箭,工匠们还用水银制作出能够流动的江河湖海,如黄河、长江等以象征大地;用鲸鱼膏点的灯可以长明不灭。 二、秦二世下令凡是他父亲的没有生儿育女的妃子应该全部随他

父亲而去。这些妃子被殉葬后,一个大臣建议那些布置陵墓暗道机关的工匠太多,于是当秦始皇在墓室被安葬好,那些奇珍异宝刚刚被封好后,墓门立即被关闭,里面的工匠一个也没逃出。然后在陵墓封土上种植草木,以使它看起来像一座自然形成的小山。 故事讲完了,我们就能感受到:秦始皇陵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为了保护它,请游客们除了美丽的照片和美好的回忆什么也别带走;除了轻轻的脚步和由衷的赞叹什么也别留下,谢谢! 至此,我们的秦始皇陵之旅结束了,再见! 秦始皇陵导游词介绍(2)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西安,今天我们所要参观的历史悠久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陪葬坑,可称作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它南依骊山,北临渭水,环境优美,地势险峻。在1978年,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因此,1978年12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秦兵马俑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是啊,世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让我们进去看看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总面积14260平方米,兵马俑数最多,有六千多个。 快看!站在最前面的是将军俑。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鹖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简介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简介 秦始皇兵马俑坑位于西安市临潼区城东6公里的西杨村南,西距秦始皇帝陵1225米,是秦始皇陵园中最大的一组陪葬坑,坑中所埋藏的浩大俑群是秦王朝强大军队的缩影.它是由三个大小不同的坑组成,分别编号为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坑内共有同真人、真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马约8000件,实用兵器数以万计。 位于西安市临潼区,距市区约35公里,是秦始皇嬴政的陵墓。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陵园从秦始皇即位到去世修建时间已达37年之久,到完工共用时38年。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有内外两城,南部是陵园的中心。内城方形,周长米,外城长方形,周长6294米,今墓冢为四方锥形,底部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高55米。全部陵园面积为218万平方米。陵园里有大规模的宫殿楼阁建筑。由于陵墓尚未发掘,墓内实况还是一个谜。据《史记》记载,秦二世登基后,曾命工匠在他父亲秦始皇的墓内“以水银为百川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有关部门对秦始皇墓进行了初步探测,果然发现很强的汞异常。1982年,在封土中间部位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圈出了万平方米的汞异常区,从而证实了中国史书的

有关记载。 兵马俑多用陶冶烧制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先烧后接,有的先接再烧。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当年工匠犯了一个错,他们在烧制过后才上色。我们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但是出土后由于被氧气氧化,颜色不到一个小时瞬间消尽,化作白灰。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健壮、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艺术魅力。

秦兵马俑简介

秦兵马俑简介 秦始皇兵马俑从葬坑位于临潼宴寨乡,在秦始皇陵园东侧1500米处。这是一个浩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秦俑坑坐西向东,3座坑呈品字形排列。3座坑计有陶俑陶马8000余件。自从一号坑开放以来,秦俑博物馆以接待国内外观众近3000万,数十个国家的元首亲临参观,无不赞不绝口。法国前总理希拉克1979年来这里参观,称赞秦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认为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埃及;不看兵马俑,不算真正到中国。 一号坑为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为62米,平均深度为5米,面积为14260平方米。地下坑道为土木结构,东西两侧各有斜坡门道5个,南北两侧各有便门两个,立木封堵门洞,坑上以棚木、芦席、泥土覆盖。坑内每隔3米有一道夯土墙,墙间空当处陈列兵马俑,底部铺以青砖。一号坑计有陶俑陶马6000余件,形同真人真马,以挖出1000余件。坑内是由步兵俑和骑兵俑组成的长方形军阵。东端是3列面向东的步兵俑横队,每列70件,共计210件,为军阵的前锋。其后是骑兵和驷马战车,前后共38列纵队,每路长180米,战车与步兵相间排列,这是军阵的主体。军阵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列分别面向南北横队,每队均有武士俑180余件,为军阵的侧翼卫队。西端有3列横队,两列面东,一列面西,是军阵的后卫。整个军阵布局严密,酷似整装待发之势。武士俑分别执有不同的青铜兵器,近战的有刀、矛、剑、戟,射击兵器有弓弩和箭镞。其中箭长97厘米,八棱面。荆柯刺秦王曾用匕首,秦王就是用这种利剑砍伤刺客的。虽经两千多年的剥蚀,剑仍保持坚固锋利的本色。 为了保护文物和便于参观。一号坑建有拱形陈列大厅,总面积为1.6 万平方米,采光良好,观众可从检阅台一睹坑内兵马俑的雄姿。 二号坑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呈曲尺形方阵,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二号坑建有1.7 万平方米的陈列大厅,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陈列厅。秦兵马俑博物馆官长袁仲一解释说:“一来,为的是更好地保护文物,二来,因

临潼简介

临潼,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素有“华夏源脉”之城,是古城西安的东大门,从周,秦到汉,唐,一直是京畿之地,历史遗迹众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秦始皇陵,唐华清宫等世界文化遗产和著名景区,临潼区距西安市中心20多公里,境内公路、铁路纵横交错,西潼高速公路、108国道穿境而过,到咸阳国际机场40分钟;陇海、西延等数十条铁路交汇成西北最大的新丰铁路编组站,物流畅通,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便捷。临潼区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区内有标缝、陕鼓、骊山微电子公司、西北化工研究院等国有大中型企业,银桥、伊利泰普克、伊利冷饮乳制品加工,汉兴、秦唐、秦兴造纸,大秦重型化工,同乐游乐设备制造厂,北京蓝海洋太阳能标准化厂房等等,这些企业将会为临潼的经济发展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西安临潼旅游商贸开发区是1994年5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1997年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在其基础上又设立了西安临潼私营经济园区,享有市级经济管理权限。经过十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依托商贸开发区,建设代新工业园和能源物流园的“一体两翼”式空间发展格局。开发区已引进了延长集团、陕鼓集团、银桥集团、伊利集团、陕缝集团等大型知名企业,入区企业近百家,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04亿元。2010年1月,代新工业园被陕西省政府批准为全省重点发展的装备制造业县域工业园。商贸开发区主要引进商贸服务、房地产开发、乳制品加工等产业,能源物流园主要引进新能源、石化配套等工业产业以及物流、信息等现代服务业,代新工业园主要引进陕鼓、标缝配套产业、装备制造、机械加工、太阳能、新材料等产业。开发区实行“一体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为入区企业提供最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项目备案、土地、规划、建设等手续办理均在开发区办公大楼内办结。产业导向为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能源物流业,机械加工业,乳制品加工及配套产业, 生物医药业, 旅游商贸业等。

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日文介绍~

秦始皇帝兵馬俑博物館 兵馬俑坑は世界遺産に登録され、「世界八大奇跡」と呼ばれ 始皇帝陵から東へ 1.5キロの地点に、世界八番目の不思議とも呼ばれる兵馬俑坑がある。1974年3月、かんばつに窮した地元農民が井戸を掘り始めたところ、二、三メートル掘ると変わった陶器の破片が見つかった。考古学者の鑑定により、ここに始皇帝の地下近衛軍団が配置されていることが初めてわかった。この偶然の発見によって、地下に二千年も眠っていた世界を驚愕させる兵馬俑がようやく日の目を見た。坑は発掘順序に基づき一合坑、二号坑、三号坑と名づけられた。 最大の一号坑は長さ230メートル、幅62メートル、深さ5メートル、総面積14260平方メートル、兵馬俑の数は約六千体、二号坑は6000平方メートル、俑の数は千体余り、三号坑は500平方メートル、俑の数は58体に過ぎず、規模が一番小さいが、地下軍の司令部に当たる。一号坑は今なお発掘を続けているが、中は土掘によって区切られ、上に丸木を掛け、その上にゴザを敷き、表は2メートルの土で覆われている。前衛部隊とその四方に立っている警備隊に守られ、主力軍は38列に分けられ、東に向かい整然と列を組んでいる。 兵隊俑の平均身長は180センチ、上半身は空洞だが下半身は空洞ではない。顔の表情はそれぞれ異なり、身分により服装もまちまちでだが、共通しているのは、いずれも手に武器を握っていることだ。一部の俑にはまだ色彩が残っている。馬の高さは1.5メートルで西域の大宛の馬に似て、足が速いと言われている。兵馬俑はこの場所の付近の粘土を材料にして、彫刻などの手法を施し、最後に窯に入れて焼いて作られた。殉死制度のあった時代に人間に代わって陶製の人形を殉死品とすることから、人類文明の進歩を窺うことができる。 彩色兵馬俑 兵馬俑とは、陶などを素材とする将軍や兵士、軍馬などの人形だ。その兵馬俑多数を収めた巨大な地下室が兵馬俑坑で、普通は中国陝西省にある秦始皇帝(前259~210)の墓所に伴うものを指す。1974年に発見され、世界的ニュースになった。五つの兵馬俑坑には約8000体もの兵馬俑があるといわれている。それぞれ等身よりやや大きいという。 現在知られる兵馬俑はほとんどが無彩色の状態で出土した。彩色がほどこされたことは分かっていたが、幾たびも襲ってきた土石流の影響など、地下にあった2000年の歳月は容赦なくその色を奪っていった。

秦兵马俑介绍

秦兵马俑介绍 1974年,在陕西省临潼县晏寨公社西杨村发现了秦始皇陵兵马俑从葬坑,坑址距秦始皇陵陵园外城东城坦约1.5公里。 公元前247年,年仅十三岁的嬴政即秦王位。他先后平定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秦王朝,自称始皇帝。秦始皇一生做了许多有利于统一的重大事业。他废封建,置郡县、统一法律、统一度量衡和统一文字等等。 秦始皇初即王位就开始修建陵园。统一全国后,他征发来修筑骊山陵园的民夫,最多时达七十多万人。直到他五十岁去世时,陵园还未全部竣工,秦二世胡亥又接着修了两年,前后共费时近三十九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后葬入骊山。公元前206年,项羽入关火烧阿房宫等秦宫室,秦始皇陵园也被焚毁。原建筑虽然早已毁坏,但仍可看到遗迹。陵园周围还有许多遗址,现在已经知道的有:陪葬墓、马厩坑、石料加工场、弄徙墓地、杀殉坑、兵马俑坑和铜国马坑等。 1974年春,当地群众在打井时挖出大型陶俑。经考古工作者钻探试掘,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陶俑坑,并定名为一号兵马俑坑。以后又相继发现了二号、三号兵马俑坑。一号兵马俑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面积约14.260平方米。坑的东部为一条南北长60米、东西宽3.45米的长廊,里面站着三排陶俑,每排68个,组成一个横队。横队后面夯筑隔墙十堵,将坑分为东西向的十一个过洞。南、北两个过洞较窄,各站两排俑。中间九个过洞里各站四排俑,均为面向东的纵队。陶俑按服装不同可分为铠甲俑和战袍俑。陶俑中间有木质战车(已朽),每乘战车前有四匹战马,车后并排站三个铠甲俑,他们是车上的甲首、参乘和驭者。这些陶俑身高-1.97米,手执戈、矛、剑、吴钩、弓、戟等兵器。陶马高1.5米,长2米。几年来,一号坑已挖掘了五个探方,面积约2.000平方米,出土陶俑件、陶马32匹、战车8乘、鼓3面。根据排列密度推算,一号坑全部挖掘后可出土陶俑、陶马余件。二号兵马俑坑在一号坑东部以北约20米处,平面呈曲尺形。东西最长处为124米,南北最宽处为98米,深5米,面积约6.000平方米。坑内用隔墙分为四个单元。二号坑以战车为主,坑内约有战车、陶马、陶俑等件。三号兵马俑坑平面呈凹字形,东西长17.6米,南北宽4.8米,面积约520平方米。坑内有陶俑68件、驷马战车一乘。 秦俑坑中兵俑的排列形式,反映了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特别是秦代的军队编制状况。一号坑内以车兵为主,车步兵相间:二号坑里车兵较多,步骑也占一定数量,形成车、步、骑联合编队的形式;三号坑似为指挥机关。

秦兵马俑介绍资料

秦兵马俑介绍

秦兵马俑介绍 1974年,在陕西省临潼县晏寨公社西杨村发现了秦始皇陵兵马俑从葬坑,坑址距秦始皇陵陵园外城东城坦约1.5公里。 公元前247年,年仅十三岁的嬴政即秦王位。他先后平定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秦王朝,自称始皇帝。秦始皇一生做了许多有利于统一的重大事业。他废封建,置郡县、统一法律、统一度量衡和统一文字等等。 秦始皇初即王位就开始修建陵园。统一全国后,他征发来修筑骊山陵园的民夫,最多时达七十多万人。直到他五十岁去世时,陵园还未全部竣工,秦二世胡亥又接着修了两年,前后共费时近三十九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后葬入骊山。公元前206年,项羽入关火烧阿房宫等秦宫室,秦始皇陵园也被焚毁。原建筑虽然早已毁坏,但仍可看到遗迹。陵园周围还有许多遗址,现在已经知道的有:陪葬墓、马厩坑、石料加工场、弄徙墓地、杀殉坑、兵马俑坑和铜国马坑等。 1974年春,当地群众在打井时挖出大型陶俑。经考古工作者钻探试掘,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陶俑坑,并定名为一号兵马俑坑。以后又相继发现了二号、三号兵马俑坑。一号兵马俑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面积约14.260平方米。坑的东部为一条南北长60米、东西宽3.45米的长廊,里面站着三排陶俑,每排68个,组成一个横队。横队后面夯筑隔墙十堵,将坑分为东西向的十一个过洞。南、北两个过洞较窄,各站两排俑。中间九个过洞里各站四排俑,均为面向东的纵队。陶俑按服装不同可分为铠甲俑和战袍俑。陶俑中间有木质战车(已朽),每乘战车前有四匹战马,车后并排站三个铠甲俑,他们是车上的甲首、参乘和驭者。这些陶俑身高1.75-1.97米,手执戈、矛、剑、吴钩、弓、戟等兵器。陶马高1.5米,长2米。几年来,一号坑已挖掘了五个探方,面积约2.000平方米,出土陶俑1.087件、陶马32匹、战车8乘、鼓3面。根据排列密度推算,一号坑全部挖掘后可出土陶俑、陶马6.000余件。二号兵马俑坑在一号坑东部以北约20米处,平面呈曲尺形。东西最长处为124米,南北最宽处为98米,深5米,面积约6.000平方米。坑内用隔墙分为四个单元。二号坑以战车为主,坑内约有战车、陶马、陶俑等1.500件。三号兵马俑坑平面呈凹字形,东西长17.6米,南北宽4.8米,面积约520平方米。坑内有陶俑68件、驷马战车一乘。 秦俑坑中兵俑的排列形式,反映了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特别是秦代的军队编制状况。一号坑内以车兵为主,车步兵相间:二号坑里车兵较多,步骑也占一定数量,形成车、步、骑联合编队的形式;三号坑似为指挥机关。 出土的陶俑是按照秦军将卒形象塑造的。众多的陶俑给人的印象是:体格魁伟,比例匀称,造型逼真,形象生动。步兵俑大都是单独编列,往往位于每一兵力单位的前部。有的跟随在车、骑后面,即"徙卒"。他们挟弓挎箭,身著战袍,凝目聆听,显得镇静而机警。同车、骑混编的甲俑都执长兵器,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13历11 唐奕130021039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据史籍记载∶陵丘高五十余丈,周围五里有余,墓内建有各式宫殿,陈列各式奇珍异宝,工程之浩大为史所罕见。 其间经项羽火烧破坏,刘邦安排守陵人保护,东汉末年赤眉起义军、魏晋后赵时期统治者石勒和石季龙、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军等盗掘,以及各朝各代的统治者对秦代帝王陵墓下令保护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考古工作者对秦始皇陵进行了探察和保护,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秦始皇陵定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兵马俑一号坑址上建成的拱形展厅,设立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向中外广大旅游者开放。二十世纪的今天,在一代又一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懈探索中,古老的兵马俑焕发出了新的生命,走向了新的辉煌。 秦始皇陵开古代帝王陵寝制度之先河,是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相媲美的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而它的发现本身就是20世纪中国最壮观的考古成就。它们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法国总统希拉克对它的“世界第八奇迹”的赞誉,使秦始皇陵为更多的世人所知。世界文化遗产的桂冠,为秦始皇陵更增光彩。 吴哥窟 吴哥窟又称吴哥寺,中国古籍称为“桑香佛舍”,位在柬埔寨,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庙宇,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其中大石佛头的典范表情——高棉的微笑,更是吴哥窟雕刻艺术的象征,也是柬埔寨文化的象征。 12世纪时,吴哥王朝国王苏耶跋摩二世希望在平地兴建一座规模宏伟的石窟寺庙,作为吴哥王朝的国都和国寺。因此举全国之力,花了大约35年建造。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建筑,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吴哥古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此后吴哥窟作为吴哥古迹的重中之重,成为了柬埔寨一张亮丽的旅游名片。吴哥窟的造型,已经成为柬埔寨国家的标志,展现在柬埔寨的国旗上。澳大利亚考古学家达米安·埃文斯率领的考古团队2015年使用机载激光雷达探测了大约1900平方公里的区域,经过图像和数据分析,还原出这片热带雨林下的数座城市遗迹。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简介

秦始皇兵马俑坑位于西安市临潼区城东6公里的西杨村南,西距秦始皇帝陵1225米,是秦始皇陵园中最大的一组陪葬坑,坑中所埋藏的浩大俑群是秦王朝强大军队的缩影.它是由三个大小不同的坑组成,分别编号为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坑内共有同真人、真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马约8000件,实用兵器数以万计。 位于西安市临潼区,距市区约35公里,是秦始皇嬴政的陵墓。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陵园从秦始皇即位到去世修建时间已达37年之久,到完工共用时38年。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有内外两城,南部是陵园的中心。内城方形,周长米,外城长方形,周长6294米,今墓冢为四方锥形,底部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高55米。全部陵园面积为218万平方米。陵园里有大规模的宫殿楼阁建筑。由于陵墓尚未发掘,墓内实况还是一个谜。据《史记》记载,秦二世登基后,曾命工匠在他父亲秦始皇的墓内“以水银为百川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有关部门对秦始皇墓进行了初步探测,果然发现很强的汞异常。1982年,在封土中间部位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圈出了万平方米的汞异常区,从而证实了中国史书的有关记载。 兵马俑多用陶冶烧制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先烧后接,有的先

接再烧。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当年工匠犯了一个错,他们在烧制过后才上色。我们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但是出土后由于被氧气氧化,颜色不到一个小时瞬间消尽,化作白灰。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健壮、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艺术魅力。

兵马俑简介

兵马俑简介 兵马俑(Terracotta Army;Terra-cotta Figures;soldier and horse figures),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tóng)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的兵马俑坑内。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xùn),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用陶土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1974年3月11日,兵马俑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先后已有200多位国家领导人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

一、基本信息 二、基本简介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区城以东的骊山之北,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过洞中。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74年7月15日,省文物局派出了秦俑考古队开赴发掘现场。随后,西北大学考古专业的师生也前来支援,他们在965平方米的试掘方内清理出与真人真马相仿的陶俑500余件,陶马24匹,木质战车6乘和大批青铜兵器、车马器。通过试掘和钻探,一号兵马俑坑总面积14260平方米,内含陶俑、陶马约6000件。1978年,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从此秦俑被世界誉为“八大奇迹”目前已挖掘出3个俑坑。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秦始皇陵简介

秦始皇陵简介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的陵墓,它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 大家知道,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而中国的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秦始皇陵不仅规模宏达,而且它的结构非常奇特,随葬品也极为丰富。秦始皇陵充分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才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和骄傲。 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7年(秦王政元年),竣工于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历时39年。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陵园按照“事死如事生”的思想建造,它仿照了秦国的国都咸阳的格局建造,大致呈“回”字形。 秦始皇陵陵区包括陵园区和从葬区两大部分,其中的陵园区占地约8平方千米。陵墓的形状近似方形,顶部较为平坦,四周略呈阶梯形,高约76米,东西长约345米,南北宽约350米,占地面积大约120750平方米。整个陵园大体以封土堆为中心,四周分布600多座陪葬墓和陪葬坑。 下面对秦始皇陵的城垣、封土、地宫、宫墙、宫殿群分别简单介绍一下。 1、城垣 秦始皇陵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外城廓都有高约8到10米的城墙,它的内城呈长方形,周长约3.8千米,北面的墙有2个门,东、西、南的墙各有1个门,内城里封土所在;它的外城也为长方形,周长大约6.2千米,外城的四个角各有门址一处。秦始皇陵的墓葬区在南边,寝殿和便殿建筑群在北边。 2、封土 秦始皇陵的封土呈三级阶梯,底部近似正方型,底面积大约25万平方米,高约115米,但经历200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之后,已经不复原样,现存封土底面积约为原来的二分之一,高度也只有87米。 3、地宫 秦始皇陵的地宫是秦皇陵建筑的核心,是放置嬴政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秦始皇陵其他建筑都是以地宫为中心。地宫主体和墓室均呈长方形,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位于封土堆顶台及其周围以下,地宫面积约18万平方米,距离地面约35米深。墓室位于地宫中央,高约15米,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大小。 4、宫墙 所谓的宫墙,就是在封土堆下墓室周围的一圈很厚的土墙。宫墙东西长大约168米,南北大约141米,南墙的宽约16米,北墙的宽约22米。宫墙是用多 层细土夯实而成,每层细土大约有5~6厘米厚,非常坚固,宫墙顶面高出了当 时地面很多,整个墙的高度约30米,非常壮观。这种宫墙是前所未有的发现。 5、宫殿群 秦始皇陵有10座城门,内垣南门与南北城门在同一中轴线上。坟丘的北面是秦始皇陵的中心部分,东西北三面都有墓道通向墓室。 在秦始皇陵封土以北还有3组大型宫殿建筑群遗址,南北长大约750米,东西宽大约250米,占地面积18.75万平方米,建筑密集,规模宏阔。

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介绍

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介绍 秦始皇兵马俑又称秦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园东侧1500米处,它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是一个浩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974年3月,陕西临潼县的村民在秦始皇陵东1.5公里处打井时,意外地发现了许多碎陶人,经考古工作者探测,这是一个长方形的秦代兵马俑坑。按照被发现的时间,它们分别定名为一、二、三号坑。这一发现震惊中外,1975年国务院批准在一号坑原址上建一座占地16000平方米的博物馆,并于1979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二号和三号展坑也陆续于1989年和1994年正式展出。1999年6月,又奇迹般的发现彩色兵马俑。 兵马俑坑的规模宏大,三个坑共约有2万多平方米,坑内共计有陶俑马近八千件,木制战车一百余乘和青铜兵器4万余件。其中一号坑规模最大,面积12000平方米,有俑马六千余件;二号坑次之,面积是前者的一半,有俑马千余件;三号坑只有500余平方米,内有武士俑68个。根据考古判断,这几座从葬坑象征着始皇生前的宿卫军守卫着陵园,而三座坑是按兵法布阵的,其中三号坑是总指挥部统帅三军。 这是世上无与伦比的地下军阵,站在一号坑前最令人感到强烈的震撼:最前面的是前锋,二百一十名武士俑,横列三队,手持弓驽,背负箭囊;后面紧紧跟随的是身穿铠甲的步兵,间杂着驷马战车组成四十路纵队从十几条坑道里涌出;军队左右各有侧翼,末尾又有三列后卫。整个军阵布局严密,酷似待发之势,令人联想到当年始皇帝金戈铁马,横扫六合,所向披靡的声威。

兵马俑身高在1.75米至1.85米间,根据装束、神态、发式的不同,分为将军俑,武士俑,车士俑等。兵马俑通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炼,每个陶俑的脸型、发型、体态、神情都各不相同。陶俑、陶马原本都有彩绘,但由于后来的火烧和浸泡,大多已剥落变色。坑内还出土有剑、矛、戟、弯刀等青铜兵器,虽然埋在土里两千多年,依然刀锋锐利,闪闪发光,可以视为冶金史上的奇迹。

陕西西安简介

陕西西安简介 西安[xīān] 西安,古称长安、京兆,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华文明的发祥 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国古都之首,历史上最为强盛的周、秦、汉、隋、唐等十三个朝代均建都于此。西安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早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和国务院最早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世界著名旅游胜地,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 今天的西安是陕西省省会,中国六大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科技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2011年国务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西安确定为“全国历史文化基地”,着力打造西安为国际化大都市。 西安市行政区划: 辖区:?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未央区?灞桥区?长安区?阎良区?临潼区辖县:?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 简介: 西安,古称“长安”或“常安”,是陕西省省会。 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建都最早、影响力最大的都城,也是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更是中华文明的发扬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1],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曾于2011年成功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2]。 西安,在《史记》中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从古到今曾用名中,以“长安”最为长久和著名。长安,是中华文明史及东方文明史上最负盛名的都城之一。西安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之一,据《广博物志》、《述异志》、《山海经》等记载,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等故事都发生在这里。据考古证实,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是蓝田猿人的聚居区,新石器时代早期,这里就已经形成了原始聚落“华胥古国”、“半坡”、“姜寨”、“灰堆坡”等。西安高陵杨官寨遗址发现,将中国城市历史推进到了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同时确定了西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座城市。“秦州自古帝王都”,公元前12世纪,周文王在这里建立丰京、镐京两京,从此,西安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200多年(不计陪都),先后有21个王朝和政权建都于此,是13朝古都,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代周、秦、汉、隋、唐均建都西安。汉唐时期,西安是中国对外交流的中心,是世界上最早超过百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都城,在其发展的极盛阶段,一直充当着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国使节与朝拜者的到来,“西罗马,东长安”是其在世界古代历史地位中的写照。西安向世界展现了文明中国拥有自信、开放、大度、包容的民族精神,铸造了炎黄子孙为之自豪的文化高地。著名的丝绸之路以西安为起点;秦始皇陵兵马俑则展示了这座城市雄浑、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中国古代鼎盛王朝的首都,帝陵是首都的必要条件之一,围绕在西安周围的著名帝王陵有黄帝陵、周文王陵、周武王陵、秦始皇陵、汉高祖长陵、汉文帝霸陵、汉景帝阳陵、汉武帝茂陵、隋文帝泰陵、唐太宗昭陵、武则天乾陵等等,“秦皇汉武、隋文唐宗”,西安是中国

秦始皇陵导游词介绍5篇

秦始皇陵导游词介绍 5 篇 --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秦始皇陵导游词介绍 (1) 游客们,我们现在到了秦始皇陵,让我们一起游览秦始皇嬴政的安息之地吧。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它位于美丽的骊山脚下,距离西安 35公里。陵园占地近 8 平方公里,建有外、内两城,封土是四方锥形。 我们首先看看它的外部结构。陵园按照秦始皇死后照样享受荣华富贵的原则仿照秦国都城咸阳的布局建造,大体呈回字形,陵墓周围筑有内外两重城垣。陵园内城垣周长 3870 米,外城垣周长 6210 米,陵区内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为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遗址。 看完了秦始皇陵的外部结构,再来看看它的内部结构。秦始皇陵的封土形成了三级阶梯,状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形,底面积约 25 万平方米,高 115 米。但由于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封土底面积约为 12万平方米,高度为 87 米。 讲完了结构,我再讲两个小故事:一、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的棺木以铜铸成,始皇陵地宫里布满了宫殿及楼台亭阁的模型,藏满了各种奇珍异宝。为了防止陵墓被盗,还安装了能自动发射的暗箭,工匠们还用水银制作出能够流动的江河湖海,如黄河、长江等以象征大地; 用鲸鱼膏点的灯可以长明不灭。 二、秦二世下令凡是他父亲的没有生儿育女的妃子应该全部随他 父亲而去。这些妃子被殉葬后,一个大臣建议那些布置陵墓暗道机关的

工匠太多,于是当秦始皇在墓室被安葬好,那些奇珍异宝刚刚被封好后,墓门立即被关闭,里面的工匠一个也没逃出。然后在陵墓封土上种植草木,以使它看起来像一座自然形成的小山。 故事讲完了,我们就能感受到:秦始皇陵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为了保护它,请游客们除了美丽的照片和美好的回忆什么也别带走 ; 除了轻轻的脚步和由衷的赞叹什么也别留下,谢谢 ! 至此,我们的秦始皇陵之旅结束了,再见 ! 秦始皇陵导游词介绍 (2) 各位游客,大家好 ! 欢迎来到美丽的西安,今天我们所要参观的历史悠久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陪葬坑,可称作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它南依骊山,北临渭水,环境优美,地势险峻。在 1978 年,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 ;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 因此,1978年12月 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秦兵马俑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是啊,世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让我们进去看看吧 !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总面积14260平方米,兵马俑数最多,有六千多个。 快看! 站在最前面的是将军俑。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鹖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 经沙场,重任在肩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