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慈溪市附海镇生态建设规划

慈溪市附海镇生态建设规划

慈溪市附海镇生态建设规划
慈溪市附海镇生态建设规划

工程师考

https://www.doczj.com/doc/ad13692278.html,试资料来自--

慈溪市附海镇生态建设规划

(初稿)

浙江大学

二OO四年十月

更多环评报告书、工程师考试资料来自--环境技术论坛:h ttp://https://www.doczj.com/doc/ad13692278.html,

慈溪市附海镇生态建设规划

慈溪市附海镇生态建设规划

目录

1 总论 (1)

1.1 项目由来 (1)

1.2 编制依据 (2)

1.3 规划范围及时限 (3)

2 基本情况 (4)

2.1 自然地理概况 (4)

2.1.1 地理位置 (4)

2.1.2 地形地貌 (4)

2.1.3 气象气候 (4)

2.1.4 水文水利 (5)

2.1.5 土壤植被 (5)

2.1.6 滩涂资源 (5)

2.2 社会经济发展 (6)

2.2.1 行政区划 (6)

2.2.2 人口组成 (6)

2.2.3 经济结构 (6)

一、总体情况 (6)

二、工业情况 (6)

三、农业情况 (7)

四、第三产业情况 (7)

2.2.4 基础设施 (8)

一、给水 (8)

二、排水 (8)

四、交通设施 (8)

五、其它基础设施 (9)

2.2.5 风景名胜 (9)

2.2.6 各村概况 (9)

2.3 生态环境现状 (10)

2.3.1 生物多样性 (10)

一、生态系统多样性 (10)

二、物种多样性 (11)

2.3.2 环境质量 (12)

一、水环境质量 (12)

二、空气质量 (12)

三、声环境质量 (13)

四、土壤环境质量 (13)

2.3.3 污染源 (14)

一、工业源 (14)

二、农业源 (15)

三、生活源 (17)

2.3.4 绿化 (17)

2.3.5 自然灾害 (17)

一、旱灾 (17)

二、洪涝 (17)

三、潮害 (18)

四、风灾 (18)

2.4 城镇发展规划 (18)

2.4.1 城镇性质 (18)

2.4.2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18)

2.4.3 城镇总体规划 (19)

一、村镇体系规划 (19)

二、特色工业园区规划 (20)

3 有利条件与限制因素 (21)

3.1 有利条件 (21)

3.1.1 群众热切盼望 (21)

3.1.2 自然要素齐全 (21)

3.1.4 交通条件良好 (22)

3.2 限制因素 (22)

3.2.1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22)

3.2.2 环境污染日益加重 (22)

3.2.3 经济结构矛盾突出 (22)

3.2.4 农居环境有待改善 (23)

4 规划目标 (24)

4.1 指导思想 (24)

4.2 基本原则 (24)

4.3 总体目标 (24)

4.4 阶段目标 (25)

4.5.1 基本条件现状 (26)

4.5.2 考核指标现状 (27)

一、社会经济发展类指标 (28)

二、城镇建成区和中心村环境类指标 (29)

三、辖区生态环境类指标 (30)

4.5.3 目标可达性 (32)

一、发展趋势有利条件分析 (32)

二、发展过程中不利条件分析 (32)

三、小结 (33)

5 生态功能分区 (34)

5.1 生态功能总体分区 (34)

5.2 水环境功能分区 (35)

5.3 环境空气功能分区 (35)

5.4 声环境功能分区 (35)

6 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 (36)

6.1 建设循环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打造家电之镇、花卉之乡 (36)

6.1.1 发展生态工业,强化家电之镇 (36)

6.1.2 发展生态农业,创建花卉之乡 (39)

一、优化农业结构,发展花卉产业 (39)

二、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 (40)

三、扩大围涂面积,调整农业布局 (40)

6.2 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打造绿色附海 (42)

6.2.1 完善基础设施 (42)

一、加快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42)

二、完善垃圾收运及处理系统 (42)

三、完善交通道路系统 (43)

6.2.2 控制污染源头 (43)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减少工业污染 (43)

二、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业面源 (45)

三、推进现代化服务业,防治第三产业污染 (46)

6.2.3 调整能源结构 (46)

一、调整燃煤结构 (46)

二、推广使用燃气 (47)

三、开发清洁能源 (47)

6.2.4 整治水系河道 (47)

一、河道现状 (47)

二、整治目标 (48)

三、整治措施 (48)

6.2.5 整理土地资源 (49)

一、整理建设用地 (49)

二、保护农业用地 (50)

6.2.6 改善绿化系统 (50)

6.2.7 防御自然灾害 (50)

6.3 建设和谐优美的生态家园体系,打造谐美附海 (51)

6.3.1 全面实施新村改造工程 (51)

6.3.2 彻底改善集镇环境形象 (51)

一、高起点绿化主要道路 (51)

二、高标准搞好环境卫生 (52)

6.3.3 加快建设农村基础设施 (52)

6.3.4 积极打造生态示范村庄 (52)

6.4 建设先进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打造文明附海 (53)

7 重点工程 (54)

7.1 重点工程简介 (54)

7.1.1 生态经济 (54)

一、生态工业与清洁生产 (54)

二、生态农业建设 (55)

三、现代服务业建设 (55)

7.1.2 生态环境 (55)

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56)

五、污染源治理 (56)

六、河道整治 (57)

七、绿化 (57)

7.1.3 生态家园 (58)

八、村居布局调整 (58)

九、集镇环境形象建设 (58)

7.1.4 生态文化 (59)

十、环境宣传与教育 (59)

7.2 部门职责 (59)

7.3 资金估算 (60)

8 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62)

8.1 组织保障 (62)

8.2 资金筹运 (62)

8.3 公众支持 (62)

8.4 地区协作 (62)

附表1附海镇生态建设规划指标现状及规划目标

附表2 附海镇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及投资方案

附图1附海镇区位图

附图2附海镇行政示意图

附图3附海镇生态功能区划图

附图4附海镇环境功能区划图

附图5附海镇水环境治理主体项目规划图

慈溪市更多环评报告书、工程师考更多环评报告书、工程师考试资料来自--环境技术论坛:https://www.doczj.com/doc/ad13692278.html,试资料来自--环境技术论坛:https://www.doczj.com/doc/ad13692278.html,镇生态建设规划1 总论

1.1 项目由来

党的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努力建设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生态省。”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以生态省建设为载体,全面推进绿色浙江建设的重大举措”,要求各地、市、县开展生态建设,以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

慈溪市是位于沪杭甬经济金三角中间地带的新兴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综合实力连年位居中国百强县(市)。但在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响应省委、省政府建设生态省的号召,顺利完成宁波市建设生态市的各项举措,切实解决主要环境问题,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慈溪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开展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活动。为科学合理地开展各项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市政府要求各镇编制相应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

附海,素有“家电之镇,花卉之乡”之美誉,是全国小家电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丝瓜络生产、加工基地,浙江省首批绿色小城镇。改革开放以来,附海镇注重发挥工业集聚效应,通过抓园区集聚,外向带动和品牌战略,形成了以小家电为主导的工业区域特色经济。该镇抓住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按照“统一规划,企业集聚,资源共享,整体提高”的要求,规划建设了总面积3000余亩的家电特色工业园区。该项目已被列为省重点特色园区,为今后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附海镇在农业上,按照发展效益农业的要求,附海走“一村一品”之路,目前全镇已形成了以花木村、东海村、东港村、四界村为主的,以花卉、丝瓜络、滩涂养殖、蔬菜为内容的四大特色农业基地。2003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40.6亿元,国内生产总值7.99亿元,工业总产值38.1亿元,镇财政可用收入470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450元,人均GDP达3100多美元,

全镇经济综合实力跨入宁波市50强乡镇。

受慈溪市环境保护局和附海镇人民政府委托,我们在现场调查与监测的基础上,根据浙江省生态办《关于生态市、生态县(市、区)、生态镇(乡)建设与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编制了本规划。

1.2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

(3)国家环保总局:关于调整《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实施细

则的通知,环保[2002]132号;

(4)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印发《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验收暂行规定》的

通知,环办[1998]272号;

(5)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印发《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

的通知,环发[2003]91号;

(6)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深入开展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活动的通知,环发

[2002]101号

(7)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浙政

发[2003]23号;

(8)浙江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进生态镇(乡)建设

工作的通知》,浙生态办发[2004]9号;

(9)浙江省环保局:关于印发《浙江省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导则》的通

知,浙环发[2002]116号

(10)浙江省生态办:关于生态市、生态县(市、区)、生态镇(乡)建设与规

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浙生态办函[2003]7号;

(11)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

(12)宁波市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2010年目标纲要;

(13)慈溪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14)慈溪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15)慈溪生态市建设规划,2004;

(16)慈溪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2003;

(17)慈溪市农业综合开发规划,2003

(18)慈溪市统计年鉴,2003;

(19)慈溪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03;

(20)慈溪市附海镇城镇总体规划(2002-2020年);

(21)慈溪市附海镇河道整治规划;

(22)附海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2-2010年);

1.3 规划范围及时限

规划范围:镇域21.2 km2。

基准年:2003年。

近期:~2007年;中期:2008 ~ 2012年;远期:2013~2020年。

2 基本情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附海镇位于杭州湾南岸,浙东宁绍平原北部,慈溪市区东北17 km处,东南与观海卫镇接壤,西南与桥头镇交界,西以洋浦为界与新浦镇相邻,镇城区距329国道7km。地理坐标东经121°30′,北纬30°70′。镇域总面积21.2 km2。

镇区位于附海镇域中央,包括海晏庙和东海村部分地段,西起韩家路,东至郑家浦,北起建附公路,南至牛泥塘,南北为1600m,东西向1260m,总面积2.0 km2。镇政府现驻地花塘路5号。

2.1.2 地形地貌

附海镇呈东北至西南长条形,南北纵距长约11 km,横距在中部(镇区)宽约6 km,两头较窄,最窄处不足1km。附海镇地处冲积平原,土质属碱性沙质颗粒土壤。地势较平坦,整个地势平均高差仅0.7m,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面高层一般在2.3~3.1m(黄海标高)之间,其中镇区内地面高程在2.4~3.5m之间,农田标高在1.5~2.5m之间,水准标高为黄海标高4.51 m。

附海镇域范围内地质构造属新华夏系,平原地层属第四纪浅海相沉积物,地层情况大致有杂填土、粘土、亚粘土,不同的地带夹杂有淤泥、淤泥质粘土、泥炭层、粉砂层,一般地耐力为6-8 t/m2。镇域地下基本无矿藏分布。震级为6级。

2.1.3 气象气候

附海镇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侯区,具有过渡性、海洋性、季风性特点。气侯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以少雨而寒冷干燥天气为主,春秋二季干湿、冷暖多变。受海洋性季风影响,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260.4 mm,最大日降水量达165.4 mm,年平均湿度81%。热量资源丰富,多年平均晴天日数215.3 天,年平均日照2076.8小时。因此,多年平均蒸发量较大,达1472.6 mm。多年平均气温16℃,最冷月(一月)均温3.9℃,最热月(七月)均温28.2℃,常年无霜期245天。总体来讲,附海镇气侯较适合农作物生长,但也会受寒潮、大雪、伏旱、台风等影响,尤其是夏秋季节,常有

台风、冰雹、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发生。

2.1.4 水文水利

附海镇属慈溪市东河水系,河网正常水位1.53 m,水流流向由南向北。镇内约有大小河渠30余条,总计长约80km,河道虽多,但小而浅,大都属支流网络,河床淤积严重,排灌不畅,拦蓄能力差,径流形成快。每年二、三月水位最低,四月雨季开始后,河湖水位开始上涨。现主要排涝河道横向有炮台江、新塘河、四塘横江、花塘河、八塘横河、九塘横河;纵向有蛟门浦、郑家浦、蒋家江、韩家江、界河等。雨洪排泄方向主要经镇内河网排入郑家浦、蛟门浦等纵向河道,通过出海闸排入杭州湾。

2.1.5 土壤植被

镇内土壤类型主要有盐土、潮土、水稻土和红壤等4个土类,质地以重壤和粉砂壤土为主。北部海涂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所覆盖,属海相或冲海相沉积,由黄灰、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砂质粉土、淤泥质粘土、粘土等组成。大部分地区土壤类型单一,为典型的平原土壤,土层深厚,肥力稳定,生产利用率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附海镇属甬萧绍平原片,土地利用率高,绝大部分被人工栽培植物所覆盖。遗存的天然植被极少,主要为草本植被,群落结构简单,组成种类单纯,分布在田塍地隙和河道两岸。人工植被主要有农作物,如小麦、丝瓜、棉花、梨树、葡萄、榨菜、莴苣、大白菜、花生、西瓜、毛豆、雪菜、玉米、甘蓝菜、辣椒、青花菜、雷竹、茶叶、百合、蔺草等及房前屋后、公园里的一些绿化树种。此外附海是花卉之乡、花卉基地面积6000多亩,也是较大的丝瓜络生产基地。

2.1.6 滩涂资源

慈溪市北部沿海东自龙山雁山大岙闸西至余姚曹娥九塘闸是我国最大滩涂之一,滩涂面积达62.51万亩,占浙江省总量的16.1%,而且还以每年20-30 m 的淤涨速度向外推进。附海镇北部滩涂是其中的一部分,2003年滩涂养殖面积约200公顷,有近百种小水产,主要为泥螺、弹涂鱼、沙蟹、泥蟹、螯蟹、青蟹、蛤类、蛏子等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

2.2 社会经济发展

2.2.1 行政区划

三百多年前,这里还是杭州湾海域的一部分,1751年筑塘造地,以塘下小庙命名为海晏庙跟,属观海卫管辖。此后居住人口不断扩大,1934年,当时的附场地(原东海乡)和海晏庙跟新建一个乡,择二地名之首字,取名附海乡。1956年山前、东海两乡合并称东海乡,1961年11月设附海公社,1983年9月又改为附海乡,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原东海乡并入附海镇。2001年,附海镇村级行政区域进行了整合,组成了七个行政村:海晏庙村、东海村、花木村、花塘村、四界村、东港村、南圆村。

2.2.2 人口组成

2003年全镇总人口42747人,其中农村人口23554人,居委人口585人,外来人口18607人;本地住户8833户,外来住户6118户。从业人员29872人,其中外来从业人员11924人。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总数分别为:6658、19898、3316人。

附海镇平均人口密度为2006人/km2,但分布相对集中,约75%的人口集中在镇区范围内。

附海镇高学历人口较少,以初中、小学学历人口为主。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大专及以大专以上学历人口约占0.5%;中专高中学历人口约占6.5%;初中学历人口约占45.8%;小学学历人口约占44.5%;不识字或识字很少人口约占2.6%。

2.2.3 经济结构

一、总体情况

附海工业、农业发展并重,第三产业为辅。2003年,附海镇国内生产总值达7.99亿元,人均国内生产值达33100元;工业总产值38.1亿元,农业产值1.1亿元,三产附加值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450元。财政总收入为4729万元。

二、工业情况

附海镇的工业企业发展呈良好的势头,工业经济成了全镇国民经济的支柱,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左右,全镇有大小企业1014家,平均每8户家庭就有1家工业企业。形成了以家用电器为支柱产业、金属制品、电子仪表、旅游用品等多业并进的工业体系。家电产业无论是企业总量、产品数量,

还是生产能力、配套能力、研发能力等方面都已形成一个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板块,是全国主要的小家电生产基地,电风扇、取暖器、吸尘器、饮水机、洗衣机等小家电畅销海内外。素有家电之乡之称。工业是附海镇的主要经济来源,已基本形成开放式、外向型、多功能、综合性全面发展的格局,各类企业超过1000家。2003年工业总产值38.1亿元,少量规模较大企业相对集中,多数小型个私企业分布较为散落,家庭作坊较多。

附海镇工业园区位于附海镇中南部、镇区的西南侧,园区东通规划中的杭州湾跨海大桥连接线、北接沿海北线(七塘公路)、南临中横线、西接杭甬高速公路连接线延伸段,规划面积3000余亩,入园企业已有近30家,园区用地布局分为先锋家电企业园区、家电配件专业园区、村级工业园区、外商投资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园区五个相对独立的功能板块。

三、农业情况

附海镇现有耕地17828亩,皆为旱地。另外,有海涂地2183亩,2003年农业经济总收入10734万元,其中种植业8113万元、渔业2400 万元、畜牧业221万元。可见,种植业依然是附海镇的农业经济的主要来源,其次是渔业。

种植业以花卉苗木、粮食作物为主,2003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17798亩,其中花卉苗木8690亩、粮食4228亩、蔬菜2110亩、油料2510亩,其余为药材、棉花、各类水果等播种用地。实现粮食总产量2016吨、水果蔬菜2000吨、油料528吨、棉花38吨、水果195吨;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和豆类。花卉园艺产值5832万元。丝瓜络种植面积1513亩,产值384万元。

畜牧业规模较小,品种主要有猪、牛、羊、家禽、兔、蜂6种,2003年饲养量分别为20头、9头、21只、1510只、350只、18900箱。无规模化养殖场(蛋禽存栏2000只以上、肉禽年出栏5000只以上、奶牛存栏50头以上、生猪存栏1000头以上)。

四、第三产业情况

附海镇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03年完成三产收入1.4亿,比上年增长23.54%,占全镇GDP的17.8%。三产从业人员总数达到3316人,占全镇从业人员总数的11.1%。有关重点三产项目初步完成,有海晏庙、东海农贸市场,并计划新建新城菜场;慈客隆附海连锁店等三产重点企业的运营促进了商贸业的发展;1家房地产公司和1家物业管理公司的建立使房地产和物业管理迈出了新步伐;规划海中路为商用一条街,建立中心商业区,金融发展以信用社、银行为主。

2.2.4 基础设施

一、给水

附海镇现状用水主要来自观海卫水厂,水源水为位于观海卫镇的杜湖。由800mm输水管进入观海卫镇、由400mm输水管到东山头,再由250mm输水管进入附海镇,最后由200mm、150mm至各村。日供水约5000吨。

居民的生活自来水供给率接近100%,但随着工业企业的发展、城镇人口的增加,附海供水能力已不能完全满足使用要求。附海规划引进2条400mm供水管,实现联网供水,供水规模远期达9800吨。

二、排水

附海镇尚未建设雨污分流排水体系,所有雨水、污水,包括工业废水,一般未作处理,就近排入水体。排水管道只在主要道路上敷设,次要道路上缺少排水系统,雨天常有积水现象,污水常常排放不畅,污染周围环境。在工业园区,规划铺设雨污分流体系,污水纳入慈溪市政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三、垃圾处理

附海镇无垃圾处理设施,所有生活垃圾统一运往位于范市镇的慈东垃圾填埋场作填埋处理。该填埋场使用年限还有约10年,但未建设垃圾渗滤水处理设施。全镇设有垃圾中转站1个,环卫人员38人,配备2辆垃圾运输机动车。每户村民均设有1个垃圾桶,环卫人员每日上门收集,收集后运往中转站,经压缩后装车送往填埋场。但居民特别是农村偶有垃圾焚烧及乱弃现象,特别是建筑垃圾随地堆放现象较严重。

四、交通设施

附海镇外围交通较发达,对外交通主要通过观附公路同329国道相连(距离7km),七塘公路在镇域北部穿过,建附公路位于城镇北边,建设中的中横线(贯通慈溪市域)紧贴城区南面,将要实施的杭州湾大桥连接线穿越城镇东北。

附海镇域内村庄的联系也较为方便,存在之间及村庄与镇区之间的通达性也较好,交通网络结构基本构成。但道路交通的等级较低,观附公路东海以南段已成为附海镇对外交通的“瓶颈”;村庄之间的交通大多穿越村庄中心,且道路宽度低,通行能力较差。现状道路有观附公路、七塘公路、郑家浦路、海中路、海霞路、兴海路、海熙路、蛟门浦路、花塘路等。规划建设金桂路、丹桂路、镇西路、镇东路等。由横向的兴海路、金桂路和纵向的观附公路、海中路、镇东路为主干道,构筑“双井”字型道路交通网络,韩家路、翠柏路、海晏路、花塘中路、

牛泥塘路等次干道作为连接各功能区的生活性、交通性次干道,构筑附海镇内部道路体系。

附海镇道路总长21km,用地面积约13.8 ha,人均道路用地面积17.5 m2。五、其它基础设施

附海镇建有一个35KV的变电站,规划扩容到110KV,并在工业区新建110KV变电站,村庄由镇变电站10KV出线供应。2003年供电量达到10999万度,其中工业用电10500万度。

附海镇设有电信分局与邮政分局,移动和联通也设有客服中心。2003年,附海镇固定电话用户数达6600户,电话普及率为27.2部/百人,移动电话9700部,互联网用户1700户。

附海镇有线电视传输网络与慈溪市有线电视台联网运行,传输28套电视节目,实行广播、电视共缆传输。广电站设在镇行政中心区。7个行政村村村通光缆,每个村都建立了标准化的村广播室。

附海镇现有初中1所,小学1所,各类幼儿园5所,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1所。镇政府规划建设融初中、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于一体的教育园区。此外还建有镇文化中心综合活动楼,内设图书馆、培训中心、活动室等;新建了各村文化宫,内设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室外活动场地、教育培训室、黑板报、宣传窗等,还建设了村落小公园。

全镇现有1所卫生院,建筑面积3000 m2,是集医疗预防、妇幼卫生于一体的镇级综合性医院。

2.2.5 风景名胜

附海镇只有300余年历史,系滩涂围垦造地而城,故无特别有名气的风景名胜区。但其生态农业、滩涂可作为旅游资源开发。

2.2.6 各村概况

附海镇共有7个行政村,各具特色,已形成了以花木村、东海村、东港村、四界村为主的,以花卉、丝瓜络、滩涂养殖、蔬菜为内容的四大特色农业基地。各村经济发展水平总量相差不多,但人均经济收入以花塘、四界、东海三村较高,参见表2-1。

表2-1附海镇7个行政村概况

2.3 生态环境现状

2.3.1 生物多样性

一、生态系统多样性

1、森林生态系统

附海属平原地区,镇内无大面积森林覆盖。

2、农田水网生态系统

附海镇内以农田水网系统为主,土地肥沃。目前,农田面积共约1.8万亩,主要种植花卉苗木、油、菜等农作物。区内水系纵横交错,河流、池塘等湿地面积较大,有大小河渠30余条,总计长约80 km。东西向河流主要有炮台江、新塘河、四塘横河、花塘河、八塘横河、九塘横河;南北向有蛟门浦、郑家浦、蒋家江、韩家江、界河等。另外,本区也是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区域,分布有7个行政村和全镇的工业企业。目前,附海居住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工业区主要分布在观附公路两侧和工业园区内。

3、滩涂湿地生态系统

该系统是指杭州湾潮间带滩涂与陆地相接地区,实际上是海陆间的群落交错区,分布在七塘公路以北。目前,区内有人工养殖面积约200公顷,有近百种小水产,主要为泥螺、弹涂鱼、沙蟹、泥蟹、螯蟹、青蟹、蛤类、蛏子等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

二、物种多样性

附海镇基本无特有物种,大多生物物种属全国或全省共有种;典型物种少,物种比较单一。其物种类型分布与市域相似,无特有动、植物。

1、动物

附海镇动物属东洋界动物区系,陆生动物资源丰富,脊椎动物约292种,无脊椎动物种类繁多,昆虫更是数不胜数。

有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兽类等森林动物(不含昆虫)共56科158种(也有部分活动于中部平原),其中两栖类4科9种、爬行类9科20种、鸟类30科100种、兽类14科29种。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9种。

家养畜禽主要有猪、牛、羊、兔、鸡、鸭、鹅、鹌鹑、家犬、猫等。

常见海洋水生动物5类108种,其中腔肠动物1种,多毛类2种,软体动物21种,甲壳动物31种,鱼类53种。常见淡水水生动物4类102种,其中软体动物18种,甲壳动物10种,爬行动物3种,鱼类9目71种。

昆虫类有121科653种,农、林、仓库害虫计80科531种。常见天敌昆虫41科122种。

2、植物

附海镇植被系浙皖山丘青冈苦槠林栽培植被区第一亚区,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始植被在人类长期活动影响下已基本消失,大多被次生林或人工栽培林所代替。常见植物共计169科896种,其中菌类植物5科7种、苔藓植物19科22种、蕨类植物18科32种、裸子植物7科41种、被子植物120科79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种:水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3种:银杏、杜仲、鹅掌秋;国家三级保护植物2种:厚朴、凹叶厚朴。

中部平原植被大多是人工栽培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棉花、蚕豆、大小麦、油菜及绿肥、果蔬等。在四旁和行人道上还有人工栽培的林木,如二球悬玲木、水杉、白榆、女贞、柏类、水果等。自然植被有路边、河边、田头地角、村庄四周滋生的禾本科、菊科、苋科、蓼科、茄科、豆科等草本植物。

北部沿海植被稀少,近年栽植少量珊瑚树、绒毛白蜡、柏木、刺槐、紫穗槐等树木。自然草本植物大多为灰绿碱蓬及菊科、禾本科、藜科等耐盐碱植物。

2.3.2 环境质量

一、水环境质量

市环保局在附海的郑家浦设有一个水质常规监测点2003年监测结果见表2-2。结合监测结果及现场调查,可以发现镇域地表水水质普遍较差,大部分属超V类水体,污染因子主要为氨氮、COD Mn、BOD5、总磷等,以有机污染为主。另外,部分河段杂质较多,水面漂浮物随处可见,严重影响了当地景观。

表2-2 附海地表水水源水质(单位:mg/L)

慈溪附近海域无常规监测站位,采用浙江省环科院进行杭州湾大桥环评时的监测结果评价慈溪近海海域水质(见表2-3)。慈溪市近海海域属二类环境功能区,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中的二类标准。从表2-3可知,慈溪近海海域已受到一定程度污染,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等已超四类标准。

表2-3 慈溪近海海域水质现状

二、空气质量

附海镇未设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但可参照市区监测数据来评价附海镇的环境空气质量。

慈溪市环境空气监测点位设在环保局、供电局,降尘监测站设在峙山公园(对照点)、冷冻厂(工业区)、环保局(居住区)、五交化公司(商业区)。2002年慈溪市SO2、NO2、TSP、降尘和降水pH值的四季度及年平均值统计结果见表2-4。从中可知,慈溪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水平较好,除降水酸雨外各项指标均

满足GB3095-1996二级标准(不含降尘)要求;SO2和NO2 的日平均浓度基本未超标,TSP和降尘的日均浓度超标率为3.4%和4.2%。可见,慈溪市的空气污染以降尘和TSP为主,但“九五”以来,NO2浓度上升趋势明显,而TSP和SO2略呈下降,说明慈溪市大气污染类型目前仍是煤烟型,但有向煤烟型污染与汽车尾气型污染混合型转变的趋势。

表2-4 环境空气质量(单位:降尘t/km2·月,其余除pH外为mg/m3)

注:SO2、NO2、TSP标准为GB309-1996,降尘标准为省定标准

三、声环境质量

据慈溪市环境监测站的区域环境噪声及功能区环境噪声的监测结果,2002年慈溪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6.5 dB,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2类区标准要求。但交通噪声平均值达70.2dB(超标0.2 dB),超70 dB 的路段占总监测路段的36.6%。2003年各功能区噪声监测结果:居民文教区全年昼间等效声级为55.6 dB(超标率为50.0%),夜间等效声级为45.6 dB(超标率为31.2%);混合区全年昼间等效声级为56.7 dB(达标),夜间噪声等效声级为52.4 dB(超标2.4 dB);交通干线全年昼间等效声级为68.6 dB(达标),夜间为61.3 dB(超标6.3 dB);工业区昼、夜等效声级分别为57.0 dB和52.2 dB,全部达标。可见慈溪市的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交通噪声。附海镇工业与生活均较集中,且主要生活居住区与工业区分开,企业主要集中在观附公路两侧和工业区内。因此,工业噪声不会对居住区产生较大影响,但道路交通交通繁忙,来往来辆多,且货车、卡车等各式车辆都有,交通噪声影响较大,今后要注意防治交通噪声污染。

四、土壤环境质量

慈溪市农业局于2003年6月至2004年4月期间组织调研了市域土壤环境质

量,共采集了284个土壤样品,其中水稻土59个、潮土188个、滨海盐土37个,分析评价了土壤中的重金属(铅、铬、镉、汞、砷、铜)和农药(六六六和滴滴涕)的含量。评价标准在归纳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168-1995)、无公害蔬菜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GB/T18407.1-2001)和国家农业行业标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391-2000)的基础上分为三级:一级为自然背景值,二级为绿色食品产地限量值(重金属)和无公害蔬菜产地限量值(六六六和滴滴涕),超过二级限量值的定为三级。单因子评价结果表明:284个土壤样品中有260个点符合绿色食品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占91.5%;24个点污染物超标,其中有21点汞超标、3点镉超标、1点滴滴涕超标。可见慈溪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但局部地区已受到重金属的污染。

附海镇共设了4个采样点,皆为潮土。分析结果汇总见表2-5。从中可以看出,附海镇大部分土壤质量指标较好,在背景值范围之内或满足绿色食品土壤环境质量要求。若按单因子评价,其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为100 %。

表2-5附海镇土壤环境质量汇总表

注:表中数据指满足相应标准的采样点数,共21个采样点;一级标准指土壤自然背景值,二级标准指绿色食品产地限量值(重金属)和无公害蔬菜产地限量值(六六六和滴滴涕),三级标准指超标(超过二级标准)。

2.3.3 污染源

一、工业源

附海镇没有企业列入慈溪市排污申报登记,这与附海镇工业特点相思,家电企业为主,大型企业和重污染企业较少,但也导致难以开展工业污染源的统计工作。本次污染源分析以慈溪市的平均水平来估算附海镇工业“三废”的排放情况。

1、工业废水

据慈溪市2003年排污申报登记,市域万元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3吨,COD Cr平均排放浓度约52 mg/L。总体来讲,慈溪市的这两个数据横向比较相对偏低,这可能与慈溪市排污申报登记企业数量偏少有关,另外也反映出慈溪市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管理较好,能切实使其达标排放。附海镇废水排放大户较少,本

关于如何做好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探讨

关于如何做好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8-08-27T17:21:21.62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9期作者:陈善婷 [导读] 生态城市的内涵包涵很广,它与绿色城市、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环保城市这些发展模式联系紧密。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新疆伊宁 835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周围环境的认识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城市作为人们生活、工作的主要环境,对于人类发展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同时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主要对象。城市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程总是同步进行。在环境保护理念日渐强烈的今天,生态城市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要求和发展方向。文章围绕关于如何做好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规划;设计方法 一、生态城市的特征 生态城市的内涵包涵很广,它与绿色城市、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环保城市这些发展模式联系紧密,但是也有一定区别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它具有以上城市发展模式的一些特征,但是以上各种发展模式都不足以表现生态城市发展的全部特征。具体而言,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1生态城市应当使城市的发展与自然和谐 生态城市的建设应当使人和自然都能够和谐发展,使人的生活能够与自然联系更加紧密,城市的发展中应当有更多的自然因素,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系统中的转化二氧化碳功能、多种生物之间共生共赢、优化改善水资源环境功能、适度自动调节容量功能和生态风尚功能。在环境的到有效保护的情况下,不影响经济的发展,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良性发展。使生态城市的环境优美,空气质量良好,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科学合理利用,满足人的发展需求,同时还能使人文气息浓厚,使这两者之间互惠互利,充满活力地共同互相促进发展。 1.2生态城市的发展是可持续而又高效的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资源与能源的消耗,但是生态城市应当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城市的发展不能只注意周围自然环境的保护,还应当在注意资源和能源高效利用的基础上注意更多的使用可再生资源,加强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能力,注意保护自然界中的自我循环系统和物种生态多样性,使人类活动科学合理的使用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能够使子孙后代也能够有一个满足其发展需求的资源环境与自然环境,而不是只顾眼前的欲望需求而不顾后果的满足一时的繁荣而造成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损害的后果。 1.3生态城市系统应当达到整体协调 生态城市的发展并不能只追求环境或者是经济的单一保护或发展,应当是使经济、社会与环境这三个方面作为一个系统来整体考量效益,在整体协调的视角下处理经济发展、人类生活质量提高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城市是一个在更大地域空间的整体,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这个地域中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支持,所以应当运用整体系统的生态理念来指导发展符合这个地区特点及本地人类特点的城市,从而使这个城市的发展能够与这里的人口、物质、资源和文化良好的联系起来,使城市能够真正的实现生态型发展。 二、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内容 2.1自然生态环境规划设计 生态环境是现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现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要对自然生态基础进行充分利用,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现象。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要对其进行保护,避免对城市原有生态自然环境产生破坏,然后根据区域性特征,对生态环境进行针对性的规划设计。 同时,也要改善和管理现代城市生态环境,借助生态学原理和设计原理,合理改造原始生态环境,更好的将其应用到现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并提升其生态价值,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以西北为例,牧草充足,可以在生态城市规划中对其进行应用,既能够优化该地区生态环境,又能够对人们的居住环境进行充分绿化。 2.2人口容量规划设计 近年来,城市发展迅速,大量资源和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建设规模逐渐增加,人口数量越来越多,城市用地、能源使用以及城市用水压力越来越大,对于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城市人口容量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借鉴国内外先验经验,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城市空间布局、交通体系以及基础设施等对产业以及人口碳排放量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合理规划土地分配方式、交通发展模式以及城市布局,减少城市碳排放量。 2.3生态建筑规划设计 生态建筑注重自然能源的高效利用,生态建筑技术也追求高效、环保、无污染的能源利用技术,从而创造出舒适的、和谐的、与自然共存的生态建筑。生态建筑不仅与环境相融合,而且主动的利用生态环境与气候效应带来的有利条件,充分使用自然环境及气候所适合的适宜技术改善生态建筑的舒适度及减少对于资源的浪费及提高对于自然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所以在生态建筑规划设计时,一方面为城市原有地区改造建设及城市向周边延伸建设。在这两个方面加强发展利用生态建筑技术,将有效改善城市建设与土地资源紧张关系、城市水资源循环及城市建设及改造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在城市原有城区改造方面,根据建筑特点,探索和引进合理的绿色建筑改造技术加快现有城区建筑的节能改造,并且在城市建筑拆除过程中,推广使用建筑垃圾资源回收技术和设备。在新城区的建设中,以公共建筑及公益建筑为突破口推广绿色建筑标准,在新城市建筑中推广利用绿色节能建筑材料,并且在新城区建设中注意排水管道的设计建造,在城市建筑中加强节水及用水设施的普及,提高城市水资源流通及利用率。 2.4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积极推广使用清洁型的公共客车、出租汽车,并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提高新能源公共汽车的数量及普及率和传统燃油公共汽车的替换速度。在良好的基础上发展智能交通,利用当代高新技术提高交通系统中人、交通工具和交通设施之间的有机联系,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真正意义上提高公交的吸引力,促进公交的发展,并且注重自行车及人行的设施、站点及道路规划设计。在新城区的建设中,加强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联系,引入TOD等绿色交通理念,合理配置土地及城市功能,以减少城市内部的长途交通,形成以交通节

2016-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3分)下列微信图标(不包括文字)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朋友圈B.易信好友 C.短信D.微信 2.(3分)在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上的点是() A.(﹣1,4)B.(2,0)C.(1,0)D.(2,1)3.(3分)游客询问服务人员景点A怎样走?下列回答能确定景点A位置的是() A.在目前位置的北偏东B.在目前位置的东南方向 C.距离目前位置900m D.向东走200m,再向北走500m 4.(3分)如图,若△ABC与△DEF全等,且BC=DF,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D=66°B.EF=5cm C.∠E=60°D.DE=5cm 5.(3分)用16cm长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则腰长可以是()A.3cm B.4cm C.7cm D.9cm 6.(3分)在国内投寄平信应付邮资如下表: 下列表述:①若信件质量为27克,则邮资为2.40元;②若邮资为2.40元,则信件质量为35克;③p是q的函数;④q是p的函数,其中正确的是()A.①④B.①③C.③④D.①②③④7.(3分)能说明命题“若x(x+1)(x﹣2)=0,则x=0”是假命题的反例是()

A.x=0B.x=﹣2C.x=1D.x=﹣1 8.(3分)已知直线y=mx+n(m,n为常数)经过点(0,﹣2)和(3,0),则关于x的方程mx+n=0的解为() A.x=3B.x=﹣2C.x=2D.x=0 9.(3分)实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A.a﹣c>b﹣c B.ac>bc C.a+c<b+c D.< 10.(3分)△ABC的三边分别为a,b,c,满足下列条件的△ABC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c2﹣a2=b2B.∠A﹣∠C=∠B C.a:b:c=20:21:29D.∠A:∠B:∠C=2:3:4 11.(3分)已知不等式组有解,则m的取值范围字数轴上可表示为() A.B. C.D. 12.(3分)如图,在等腰Rt△ABC中,∠ABC=90°,A(p,0),B(0,r),点C 在第四象限,BC与x轴交于点D(q,0),x轴恰好平分∠BAC,则点C的坐标为() A.(r,)B.(﹣,)C.(r,p+q)D.(2q,)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重点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一、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概述 1.如何理解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内涵?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是运用生态系统整体优化的特点,对规划区域内的自然生态因子和人工生态因子的动态变化过程及相互作用特征予以相应的重视,研究区域内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生态过程及相互关系,提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对策,以促进区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共生、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和生态的和谐。 与传统规划思维的不同点: (1)以人为本; (2)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基础; (3)规划标准从量到序; (4)规划目标从优到适。 2.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与环境规划有什么异同? 环境规划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或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在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不同于环境规划,环境规划侧重于环境,特别是自然资源的检测、评价、控制、治理、管理等,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则强调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的和谐与生态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不仅关注区域或城市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利用与消耗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影响,也关注系统结构、过程、功能等的变化和发展对生态的影响。同时,还考虑社会经济因子的作用。 3.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与国土规划有什么异同? 国土规划是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进行全面规划。 国土规划主要是进行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合理发展的战略布局,是经济建设综合开发方案性的规划,给国民经济带来长远计划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提供可靠依据。 1 / 15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是国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国土环境综合整治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4.简述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目的及其在国家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目的:依据生态控制论和系统论的原理,调节系统内部各种不合理的生态关系,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在有限的外部投入条件下,通过各种技术的、行政的、行为的诱导手段实现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在国家生态建设中的地位: (1)保障生态环境建设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体现了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以预防为主方针的落实; (3)是各级政府和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有效的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 (4)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规划、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城市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5.什么是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它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报批? 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建议书是对准备建设项目的设想和建议,是项目主管部门或项目法人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水土资源,经全面调查研究,掌握基本资料,分析项目建设的技术、经济等条件后,以项目建议书的形式,向国家推荐建设项目的报告。 内容: (1)项目名称、承办单位、项目负责人; (2)项目提出的依据、必要性、目标和任务; (3)项目区概况; (4)建设规模及防治措施布局; (5)技术支持; (6)项目实施; (7)项目组织管理; (8)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2 / 15

中国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课题名称 本科专业 本科班级 姓名 评分 指导老师(签名) 20 年月日 湖北工业大学

1)所选课题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状况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兴起了生态城市建设热,生态产业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完整的生命周期、高效的代谢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型产业。它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谋求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害废弃物的零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规划起步比较晚,所以我国生态产业的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 国外的生态城市研究更注重具体的设计特征和技术特征, 强调针对西方国家城市现实问题( 如低密度、小汽车方式为主导和生活高消费) 提出实施生态城市的具体方案, 其理论与生态城市实践结合的十分紧密。如雷吉斯特提出了针对美国城市低密度现状的改造措施。但总的来说, 国外生态城市理论的实践性相当强。 与国外研究相比, 国内的生态城市研究更多地强调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征, 注重整体性,理论更加系统, 而且国内生态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学界和规划界, 此外还有环境学科和其它领域。总的来说, 虽然国内生态学界在建设生态村、生态县和生态市规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虽然国内各学科也进行了一些理论研究, 但国内生态城市的已有实践和理论对当前城市规划的影响还是相当有限的。生态城市理念所包含的可持续发展特征和城市与自然平衡的目标, 对国内今后的城市规划工作有着显而易见的意义。不论规划是广义的, 还是狭义的, 在当今科学技术相当发达、人类改造自然即干预自然的能力远远超出以往的情形下, 人类必须意识到任何人居环境( 包括城市) 的人类活动都是全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存在着人类活动 的生态极限, 人类必须克制自身的某些行为, 并充分地体现在规划之中,这是真正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也是建立生态城市的根本保证。 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的物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自己的居住和工作环境要求更是严格,生态城市建设已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态城市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谋求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示范地、主抓手。这是因为:从国内城市化进程看,未来社会必将发展为城市社会,而生态城市可以比农村更好地结合自然、社会与文化要素形成一种更容易传承和发展的文明形式。从国际趋势看,联合国发表的一系列环境报告更加明确地关注城市、生态与人类福祉间的相互关联,造成环境恶化的驱动因素——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等成为问题解决重点,生态城市将是世界潮流所趋。 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难点及关键技术; 在追求高品质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往往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在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和节约,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生态城市建设不仅要有一个科学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态城市规划,而且要精心的做好生态城市设计,同时,在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本文从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入手展开论述,结合国外具有较高发展水平的生态城市的成功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从中获得有利于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启示。

宁波慈溪较大型企业名录

宁波慈溪较大型企业名录茅忠群(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总经理) 陆汉振(金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建杰(浙江卓力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建华(宁波兴业电子铜带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新华(宁波新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忠良(宁波兴瑞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 沈国强(慈溪宏一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启惠(宁波惠康国际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沈东平(宁波凯峰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 严杰波(宁波凯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宁波惠康国际工业有限公司(周巷镇) 宁波凯峰电器有限公司(观海卫镇) 宁波卓成化纤有限公司(龙山镇) 宁波凯波集团有限公司(周巷镇) 宁波金帅集团有限公司(横河镇) 浙江福达轴承有限公司(横河镇) 先锋电器集团有限公司(附海镇) 宁波戴尔浪木电器有限公司(新浦镇) 宁波特克轴承有限公司(横河镇) 华裕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周巷镇) 慈溪冬宫电器有限公司(观海卫镇) 宁波华星轮胎有限公司(三北镇)

慈溪市贝士达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横河镇) 耐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庵东镇、慈溪经济开发区) 浙江双羊集团有限公司(附海镇) 宁波辰佳电器有限公司(新浦镇) 宁波四维尔汽车装饰件有限公司(匡堰镇) 慈兴集团有限公司(横河镇) 海通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供销联社) 慈溪市西贝乐电器有限公司(范市镇) “二十强”企业突出贡献企业家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长河镇) 浙江卓力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周巷镇、慈溪经济开发区) 宁波兴业电子铜带有限公司(宗汉街道、慈溪经济开发区) 金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宗汉街道) 康鑫集团有限公司(宗汉街道、慈溪经济开发区) 宁波兴瑞电子有限公司(长河镇) 宁波盛泰电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宗汉街道、慈溪经济开发区) 宁波新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崇寿镇) 慈溪宏一电子有限公司(观海卫镇) “十强”企业 2006年,慈溪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实施发展模式转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不断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水平,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50.2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2亿元,工业总量突破1600亿元,亿元以上企业162家,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分别跃居全国第5位和第14位。借此机会,特向长期关心慈溪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向获奖的企业和企业家表示热烈祝贺! 2006年度新获得浙江名牌产品企业2006年度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企业

慈溪市中心城区金轮北侧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中国加入WTO后慈溪市的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引导城市健康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建立起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合理空间结构,顺利实施慈溪市中心城区金轮北侧地块开发,特编制本次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坚持以土地使用为控制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强化规划设计与管理相结合,重视编制工作的整体性与延续性,指标数据定量的科学性,指标的规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协调发挥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 第三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5、《慈溪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6、《慈溪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7、《慈溪市道路综合交通规划研究》; 8、《慈溪市骨干河网总体规划》; 9、国家相关规范及慈溪市和规划部门相关规定和设计要求。 第四条规划区内规划人口约6487人。 第五条规划范围和期限 本规划用地南临宗汉大道,北界宗兴路,东至西二环路,西抵鸣山路江,总用地面积约为51.34h a。 本规划期限:2006-2011年 第六条本规划由文本、图则、说明三部分内容组成,自批准之日起生效,文本与图则具有法律效力,且两者不可分割,说明则是对文本、图则作进一步解释。

第七条慈溪市中心城区金轮北侧地块范围内各类建设项目,均应符合文本和分图图则的规定和要求;本规划由慈溪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章用地布局及规划控制原则、要求 第八条用地布局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 根据地块区位条件、自然环境等特点进行规划布局,同时充分考虑交通、地形等和水文地质条件,统筹规划。 2、可持续发展原则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3、以人为本原则 充分考虑人的不同需求和居民的居住生活习俗,协调居住区与绿地系统、河湖水系,营造生活便利、富有地方特色的人居环境,力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和全面推进。 4、节约投资原则 在发挥区块正常功能的基础上,力求集中紧凑,减少道路和各类管线的长度,以节省土地和基础设施与能源的建设投资,区内应满足建设投资最少、效益最高的原则,使区域资源得到合理的配制。 5、成片保护原则 地块中的马宗汉故居和钟楼是保护建筑,在保留其正常功能的基础上,进行成片保护,使周边环境得到改善以及配套设施齐全。 第九条用地布局结构 1、规划片区根据地形结构的不同划分5个区:A区北至宗兴路、南到宗汉大道、西达鸣山路江、东抵史家路; B区北至宗兴路、南到规划横路、西达史家路、东抵庙山江;C区北至规划横路、南到宗汉大道、西达史家路、东抵庙山江;D区北至宗兴路、南到规划横路、西达庙山江、东抵西二环线;E区北至规划横路、南到宗汉大道、西达庙山江、东抵西二环线。五个区块以居住开发与村庄内部整理相结合。 2、A区由住宅、沿街商业组成。在地块中部设置了一个公共停车场,商业位于宗汉大道北侧。河流南侧区块布置多层,河流北侧区块以村庄内部梳理为主。

六安市十三五工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六安市“十三五”工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六安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6 年 3 月


第一节 规划依据 按照市委、 市政府提出的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 大力实施工业化核心战略、坚持绿色发展的总体要求,根据 国家、省、市关于“十三五”规划的相关精神,结合我市工业 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主要依据如下:b5E2RGbCAP 1.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 2.国家《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 3. 国 家 《 高 端 装 备 制 造 业 “ 十 二 五 ” 发 展 规 划 (2011-2015)》 4. 国 家 《 “ 十 二 五 ”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发 展 规 划 (2011-2015)》 5.《中国制造 2025》 6.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
1 / 33

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 指导意见 9.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 意见 10.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2015-2020) 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2011 1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 见 13. 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 意见 14.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15.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 年) 16.《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3-2020)》 17.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2011-2015)》 18.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19.安徽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20.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省开发区转型升 级的实施意见 2015 21.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家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 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 22.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
2 / 33

2019-2020年宁波市慈溪市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和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七年级(上) 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3分)下列各数中无理数是() A.﹣1 B.C.D.0.83641 2.(3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2)3=﹣6 B. ﹣1÷2×=﹣1 C.8﹣5x=3x D.﹣(﹣2a﹣5)=2a+5 3.(3分)代数式xy2﹣y2() A.它是单项式B.它是x,y的积的平方与y平方的差 C.它是三次二项式D.它的二次项系数为1 4.(3分)已知3a=5b,则通过正确的等式变形不能得到的是() A. =B.2a=5b﹣a C.3a﹣5b=0 D. = 5.(3分)选项中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的是() A.(﹣1)2与|﹣1| B.a与|a|(a<0)C. 1﹣3与 D.﹣3×(﹣3)5与(﹣3)6 6.(3分)如图所示,线段AB上一点C,点D是线段BC的中点,已知AB=28,AC=12,则AD=() A.16 B.18 C.20 D.22 7.(3分)已知关于x的方程4﹣2ax=2a+x的解为﹣2,则a=() A.0B.﹣1 C.1D.﹣3 8.(3分)如图所示,点P是直线AB上的一个运动点,点C是直线AB外一固定的点,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使直线PC⊥AB的点P有两个 B.若∠CBA>90°,当点P从A出发,沿射线AB的方向运动时,∠CPB不断变大 C.若AB=2AP,则点P是线段AB的中点 D.当∠CPA=90°时,线段CP的长度就是点C到直线AB的距离 9.(3分)已知:2y=x+5,则代数式(x﹣2y)2﹣4y+2x的值为() A.0B.15 C.20 D.﹣35 10.(3分)现有一个长方体水箱,从水箱里面量得它的深是30cm,底面的长是25cm,宽是20cm.水箱里盛有深为acm(0<a≤8)的水,若往水箱里放入棱长为10cm的立方体铁块,则此时水深为()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初稿二-征求意见稿)

东至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初稿) 第一章生态文明建设背景 生态文明是更高层次的人类文明。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省委、省政府把建设生态强省作为建设美好安徽的重大战略,市委、市政府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加快池州发展的重大决策。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作出的重大部署。 第一节优势条件 多年来,我县一直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形成一系列良好的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先后荣获“中国金融生态县”、“安徽省科学发展县”、“全国绿化先进县”等称号,为加快推进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1亿元,三次产业比为24.6:45.2:30.2。财政收入突破8亿元。工业强县步伐加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9.7 亿元。第一产业稳定发展,第三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商贸业、房地产业、文化产业等发展迅速。。

2.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11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6972元和6947元。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城乡救助体系逐步建立,人口与计划生育、文化教育事业、残疾人事业、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3.交通区位优势逐步显现。安庆长江大桥、铜九铁路、沿江高速、济广高速建成通车,望东大桥开工建设,铁路、公路、水运的综合交通体系正在形成。东至已成为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要的节点区域,具有突出的交通区位优势。 4.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东至是首批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二十一世纪》试点地区,山清水秀,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58.7%。境内有国际重要湿地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升金湖、风景胜地历山、森林公园天台山、文化古镇东流镇、皖南山区最大的东坞山瀑布群等自然景观和名胜古迹。 5.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全县建成省级以上生态乡镇4个,建成国家绿色食品(稻谷)标准化原料基地、省级农业生态示范县、2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63个农产品获“三品”认证。主城区污水处理厂及香隅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场投入使用。农村建成“三池一改”沼气池 1.45万口,沼气服务网点115个,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实施节能降耗工

慈溪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慈溪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附件1 名词解释 1.容积率:一般指建筑物地面以上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值。详细计算方法见附件2容积率计算规则。 2.建筑密度:指建筑物底层占地面积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率(用百分比表示)。 3.建筑高度:指建筑室外地面至建筑物檐口(包括女儿墙)顶的高度。如建筑室外地面标高不一致时,以周边最近的城市道路标高为准加0.2米作为室外地面标高。具体计算规则详见附件2第3条。建筑高度用作计算建筑间距时,可从被遮挡建筑室内地坪开始计。 4.绿地率:一般指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绿地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率(用百分比表示)。 5.用地兼容:在不影响城市规划实施的前提下,在规划编制和实施阶段,对不同类别性质用地进行合理选择、调配的弹性规定。 6.带征用地:随规划建设用地一并从农村集体土地连带征收为国有土地的用地。 7.公共开放空间:指在建设用地内,全天候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广场、绿地、停车场、通道等公共使用空间。 8.建筑间距:指建筑外墙面之间的正向最小垂直距离除去 —1 —

遮挡建筑挑檐宽度。具体计算规则详见附件2第3条。 9.低层建筑:指高度小于、等于10米的建筑,低层居住建筑为一层至三层。 10.多层建筑:指高度大于10米,小于、等于24米的建筑,多层居住建筑为四层以上(含四层),高度小于、等于24米的建筑。 11.高层建筑:指高度大于24米的建筑。 12.塔式高层建筑:指面宽小于36米的高层建筑或各面长高比均小于0.45的高层建筑。 13.板式高层建筑:指非塔式高层建筑的其他高层建筑。 14.遮挡建筑:指对现状或规划居住建筑的日照条件产生影响,且与日照受到影响的居住建筑的主要采光面存在正向间距的建筑。 15.老年人居住建筑:指专门为老年人设计建造的建筑,如敬老院、老年公寓等。 16.双拼式村民住宅:指两户相互拼接建设的村民住宅。 17.联排式村民住宅:指三户或三户以上相互拼接建设的村民住宅。 18.成片改造村民住宅区:对旧村原有居住用地进行结构调整、优化布局、改善和更新基础设施、保护村庄风貌等活动,改造涉及村民住宅超过50户的地区。 19.新选址村民住宅区:在旧村和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集中新建村民住宅的地区。 —2 —

浙江省宁波慈溪市土地面积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浙江省宁波慈溪市土地面积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序言 宁波慈溪市土地面积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专题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分析,以更为客观、真实的角度,对宁波慈溪市土地面积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剖析和阐述。 宁波慈溪市土地面积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专题报告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土地面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对宁波慈溪市土地面积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宁波慈溪市土地面积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需注明出处。 宁波慈溪市土地面积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专题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最大化,是了解宁波慈溪市土地面积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重要参考渠道。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 第一节宁波慈溪市土地面积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 (1) 第二节宁波慈溪市土地面积指标分析 (3) 一、宁波慈溪市土地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土地面积现状统计 (3) 三、宁波慈溪市土地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比重统计 (3) 四、宁波慈溪市土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宁波慈溪市土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土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土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宁波慈溪市土地面积同全省土地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宁波慈溪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分析 (7) 一、宁波慈溪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7) 二、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宁波慈溪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统计分析.7 四、宁波慈溪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宁波慈溪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9)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文如下: 生态环境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得基本条件,就是经济、社会发展得基础。保护与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得一项基本方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得优越性,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建设生态农业,经过一代一代人长期地、持续地奋斗,建设祖国秀美山川,就是把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得重大战略部署。全面实施这项跨世纪得宏伟工程,既就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得伟大壮举,也就是履行有关国际公约得实际行动与对世界文明作出得重要贡献。为此,国家制定具有长期指导作用得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得实际出发,本规划仅对全国陆地生态环境建设得一些重要方面进行规划,主要包括:天然林等自然资源保护、植树种草、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草原建设、生态农业等。 一、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概况 建国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并积累了大量宝贵得经验。特别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开展黄河、长江等七大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加强草原与生态农业建设,使我国得生态环境建设进入了新得发展阶段。40多年来,全国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7万平方公里,修梯田、建坝地、治沙造田1067万公顷,人工造林保存面积3425万公顷,飞播造林2533万公顷,封山育林340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百分之十三点九二(按郁闭度大于0、3计算,如按国际通行得郁闭度大于0、2计算,相当于百分之十五点二五)。建成50个生态农业示范县与2000多个生态农业示范点,人工种草与改良草地保留面积1482万公顷。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作出得各种努力正在并将继续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得影响。但就是,应当清醒地瞧到,我国自然生态环境仍很脆弱,生态环境恶化得趋势还没有遏制住。主要表现在: ——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得百分之三十八。近年来,很多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侵蚀强度、危害程度呈加剧得趋势,全国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 ——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得速度扩展。 ——大面积得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大大降低其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毁林开垦、陡坡种植、围湖造田等加重了自然灾害造成得损失。 ——草地退化、沙化与碱化(以下简称“三化”)面积逐年增加。全国已有“三化”草地面积1、35亿公顷,约占草地总面积得三分之一,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得速度增加。一些地区为了短期利益,不合理开垦草原,加剧土地得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我国已有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得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得平均水平。 日益恶化得生态环境,给我国经济与社会带来极大危害,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一就是加剧贫困程度。目前,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生活在生态环境比较恶劣得地区。恶劣得生态环境就是当地群众贫困得主要根源。二就是加剧经济与社会发展得压力。我国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匮乏,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将严重影响我国得可持续发展。三就是加剧自然灾害得发生。由于降雨量减少与水土流失等原因,黄河河道淤积越来越严重,加之超量用水,断流时间越来越长,长此下去,黄河有可能成为间歇性河流;

六安总规产业布局

第一条经济发展战略 坚持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强化合肥经济圈副中心经济职能,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为承接产业转移和工业园区建设,充分考虑工业园区用地预留配置;依托六安优势资源,加大对农业产品深加工,新型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的培育和扶持,着力打造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乃至长三角经济区的加工制造配套基地,冶金工业转移承接基地,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及供应基地,能源输出基地,人力资源输出基地,原生态休闲度假及红色旅游等六大基地。第二条重点城镇发展指引 (1)六安中心城区 发展定位:六安城区是南京-武汉两大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合肥经济圈副中心城市,安徽省加工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产业链承接基地,具有滨水园林特色的现代化宜居城市。 城镇规模:城镇人口规模为2015年68万人,2020年80万人,2030年12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015年68平方公里,2020年80平方公里,2030年120平方公里。 发展指引:中心城区第二产业重点发展综合加工业,成为安徽省重要的加工制造业配套基地之一;第三产业重点壮大商贸流通业,强化科技教育、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服务、文化娱乐和旅游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成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中心城市。 (2)霍邱城关镇: 发展定位:霍邱城关镇是霍邱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铁矿经济区的服务中心,市域六大城镇集聚区中霍邱城关镇—霍邱钢城集聚区的核心之一。 城镇规模:2030年城镇人口规模为35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35平方公里。 发展指引:霍邱城关镇应强化其在市域西北部的核心功能,依托铁矿经济区,大力发展对铁矿经济区的服务功能和商贸流通功能。 (3)寿春镇: 发展定位:寿春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域六大城镇集聚区中寿春-正阳关集聚区的核心。 城镇规模:2030年城镇人口规模为35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35平方公里。 发展指引:寿春镇应强调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在第二产业方面,寿春镇应构建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积极发展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化工建材、新能源利用、机械制造等重点产业;在第三产业方面,寿春镇应依托其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推进新型服务业,以打造旅游休闲基地为目标,走资源整合、发挥优势的旅游发展道路。 (4)叶集镇: 发展定位:叶集镇是叶集改革试验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安徽省西部门户,以市场为先导的312国道与宁西铁路线上重要工贸城镇,是市域六大城镇集聚区中金寨-叶集-姚李集聚区的核心之一。

浅谈城市规划与生态建设

浅谈城市规划与生态建设 摘要:当今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也同时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如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交通拥挤、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等等问题。生态城市是人与自然交流的整体协调,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又能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模式,就城市生态规划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重点和注意事项,提出个人看法。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规划;生态建设;生态系统;环保理念 一、引言 城市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生产、积累和传播的中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自然环境变化最大的地方。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化也进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阶段,城市化一方面对社会经济、交通、生产以及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和高度集中,消耗水平的不断增长,城市特有的代谢功能正在对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产生重大的影响和冲击,并对人类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 城市的规划、设计、建设是百年大计,关系到城市的未来,联系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与每个人、每个家庭息息相关,不合理的规划设计,既浪费大量资金,又占居了大量土地面积,妨碍居民生活,给后人留下极大的缺憾。个别城市的规划、设计方面与现代化城市生态建设极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用地结构不合理、用地效率低。多数城市更注重经济的增长、而忽视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表现在工业用地比例偏高,公共绿地及公共配套设施用

地比例偏低,用地结构不合理。 2、城市发展目标的盲目性。改革开放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机遇,增加了城市发展的期望值,但同时也出现了不顾客观条件,热衷于城市发展的泡沫现象,盲 目照搬别国的布局模式和建筑风格,结果搞得乌七八糟、不伦不类,脱离了本城市自身的实际,抹杀了本身的发展潜力。 3、城市环境不断恶化。一些地方乱占耕地、违法批地,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资源流失;过度采用地下水,水资源面临污染和枯竭。 三、对城市规划的几点认识: 经过20 多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人们从过 去追求温饱转向追求高素质的生活。人们当前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便利的交通、清新的空气、良好的秩序、整洁优美的市容市貌,具有时代特色的、以人为本的、高品位的城市艺术,在更好的环境下生活和工作,保持健康的身体素质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制定好切实符合有本城市特点的规划设计思路和方法; 城市规划用地起到引导和控制作用,达到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一是城市规划与土地政策衔接,以繁荣土地市场和土地交易,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土地出让制度为目标;二是在城市规划的编制上,要综合考虑土地供给和土地需求,要重视市场经济下来自土地需求方面的拉力, 避免城市规划受到市场的扭曲和破坏;三是要将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土地利用的一种调节控制手段,作为调节土地市场的政策杠杆,强化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导向性。 2、抓好高标准规划的制定,严格按照规划分步建设,注重质量。城市规划的重要性、权威性、长远性决定了在制定规划过程中对建设大业、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高标准、高起点、克服只顾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要确保城市规划落到实处,严格按规划办事,以规划大局为重。

浙江省宁波慈溪市土地面积和年末常住人口数量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浙江省宁波慈溪市土地面积和年末常住人口数量数据分析报 告2019版

序言 本报告针对宁波慈溪市土地面积和年末常住人口数量进行深度分析,并对土地面积和年末常住人口数量主要指标即土地面积,年末常住人口等进行了总结分析。 借助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宁波慈溪市土地面积和年末常住人口数量整体状况,从全面立体的角度了解宁波慈溪市土地面积和年末常住人口数量现状,把握行业前景。 本报告借助权威多维度数据分析,客观反映当前宁波慈溪市土地面积和年末常住人口数量趋势、规律以及发展脉络,相信对了解宁波慈溪市土地面积和年末常住人口数量现状具有极高的参考使用价值,亦对商业决策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宁波慈溪市土地面积和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分析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数据公正、客观。

目录 第一节宁波慈溪市土地面积和年末常住人口数量现状 (1) 第二节宁波慈溪市土地面积指标分析 (3) 一、宁波慈溪市土地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土地面积现状统计 (3) 三、宁波慈溪市土地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比重统计 (3) 四、宁波慈溪市土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宁波慈溪市土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土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土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宁波慈溪市土地面积同全省土地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宁波慈溪市年末常住人口指标分析 (7) 一、宁波慈溪市年末常住人口现状统计 (7) 二、全省年末常住人口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宁波慈溪市年末常住人口占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宁波慈溪市年末常住人口(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宁波慈溪市年末常住人口(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年末常住人口(2016-2018)统计分析 (9)

慈溪附海镇生态建设规划

慈溪市附海镇生态建设规划 (初稿) 浙江大学 二OO四年十月

慈溪市附海镇生态建设规划 目录 1 总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项目由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规划范围及时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基本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自然地理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地理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地形地貌.............................................................................................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 气象气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4 水文水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5 土壤植被.............................................................................................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6 滩涂资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社会经济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行政区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人口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 经济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总体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业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农业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第三产业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4 基础设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给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排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垃圾处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交通设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其它基础设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5 风景名胜.............................................................................................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6 各村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生态环境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生物多样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生态系统多样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