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案231动物的生命周期

教案231动物的生命周期

教案231动物的生命周期
教案231动物的生命周期

第三章第一节动物的生命周期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类比、绘图、讨论,进一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人、青蛙、蝗虫生命周期的特点及其共同性;理解生命周期与生命代代相传的关系;了解环境的变化对动物生命周期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关注生物的生存环境、提高社会责任感。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目标:

领会生物作为自然界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也在不断运动、不断变化着。

教学重点人、青蛙、蝗虫生命周期的共同性

教学难点对生命周期的循环、生命代代相传的理解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讲解法为主

教学准备

①.“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视频资料及浸制标本;

②. 蝗虫、蝴蝶的生长发育过程浸制标本;

③.人的生命周期教学挂图;

④.课前野外采集蝌蚪并试着培养。

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新课引入春天,万物苏醒,候鸟迁徙、树木发芽开花、、、、、、在冬去春来、花开花落之间,生命的运动有什么规律呢?一只蝴蝶只能活几个月、一只海龟可以活100年以上,但最终都会死去,可为什么地球上的蝴蝶和海龟没有灭绝呢?(引出生命运动具有周期性)

新课学习:

动物的生命周期

1.人的一生

学生活动一:读图3-1,以小组为单位说出图中不同生长时期人的特点,并根据人的生长过程正确排列顺序: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

学生活动二:(1)小组讨论:人类通过什么方式使种族得以延续的?(通过成年男女组织家庭、生育子女的方式)

(2)小组讨论,根据活动一的结论填写图3-2,人的生命周期中所缺的部分

承转:其它动物是否也像人一样有生命生长、衰老、死亡与生命延续的特点呢?

2.青蛙的一生

学生活动三:观察采集到的蝌蚪以及“青蛙的一生”浸制标本,讨论:

青蛙的一生分为哪几个生长发育时期?填写教材82页图3-3空格。

青蛙的幼体(蝌蚪)与成蛙有哪些不同?列表比较。

根据(1)的讨论结果,将不同生长时期的蛙填写在教材83页相应的空格内。

观看视频资料: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

引导分析、得出结论:青蛙的一生从受精卵开始,经过蝌蚪、具有后肢的幼体、具有前后肢的幼体、尾消失的成体青蛙等发育阶段。成体与幼体的主要区别如下:

青蛙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别,这样的发育类型,叫做变态发育。

3.蝗虫的一生

学生活动四:观察蝗虫与蝴蝶的生长发育过程浸制标本及挂图,小组思考:

蝗虫的一生分为哪几个生长发育时期?

绘制蝴蝶生长发育过程示意图。

引导小结:蝗虫的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且若虫(幼体)与成虫(成体)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大致相似,这种发育类型为不完全变态发育。蝴蝶的一生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且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方面显著不同,这种发育类型为完全变态发育。

思考交流:人、青蛙、蝗虫、蝴蝶的一生都要经历哪些阶段?它们在发育过程中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为什么动物的种类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绝?

师生共同小结:人、青蛙、蝗虫、蝴蝶的一生都要经过出生、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等生长时期,这些生长时期构成了动物的生命周期。生命就在这种周而复始的运动中不断延续,所以,动物的种类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绝。

动物的寿命

介绍动物生命周期的时间就是这种动物的寿命,但是,动物的寿命往往会受生活环境的影响。

引导学生讨论并举例说明:影响动物寿命的生活环境因素有哪些?(气候、食物、敌害等等)

我们应该怎样珍惜生命、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

小结巩固略

【板书设计】

第一节动物的生命周期

一.动物的生命周期:由动物一生经历的出生、生长发育、死亡等生长时期构成。

人的一生:受精卵、胎儿、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死亡

青蛙的一生:受精卵、蝌蚪、幼体青蛙、成体青蛙→死亡

蝗虫的一生:卵、幼虫(若虫)、成虫→死亡

二. 动物的寿命:某一物种生命周期的时间

影响因素:气候、食物、敌害等等。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教案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教学设计 一、教材版本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 二、教学目标 (一)知道动物生命周期的特点;能够对常见动物的发育类型进行辨别;知道常见动物的繁殖方式。 (二)培养学生识图、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动物。 三、科学概念 (一)动物都有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二)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 (三)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变态。 (四)有些动物是通过卵孵化的方式出生的,这样的出生方式叫卵生,因此这样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五)有些动物是通过妈妈直接生出的,这样的方式叫胎生,因此这样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四、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蚕、蝴蝶、蜻蜓、青蛙、鸡、山羊等动物生命周期的特点。

五、教学难点 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生命有着不同的发育类型以及不同的繁殖方式。 六、教学准备 PowerPoint课件、动物相关图片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蚕的生命周期 1、幻灯片图片导入。 2、提问:其他动物的一生也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吗? 3、导出课题并板书 二、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1、出示幻灯片文字:羊、蝴蝶、蜻蜓、鱼等 2、每个小组选择两个动物,利用图片制成循环图。 3、小组汇报,教师出示幻灯片订正答案。 三、生命周期的相同点 1、提问:动物们的生命周期有什么相同点? 2、学生自由回答 3、板书: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 四、变态和不变态,胎生和卵生 提问:动物的生命周期有什么不同点? (一)变态和不变态 (1)出示幻灯片图片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动物都有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2、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 1、查阅和交流资料,了解更多动物的生命过程。 2、从多种动物的生命过程中发现共同的规律,提高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 3、用流程图和循环图表示动物的生命周期。 4、按卵生还是胎生、变态还是不变态给动物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动物的生长发育都有自己的规律。 2、培养研究生命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观察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教学难点 不同的生命周期。 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器材:学生课前收集的一些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

片和资料。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资料和课件。 一、导入新课 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其他动物的一生也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吗?这个过程的各个阶段是怎样 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学习新课 1、让学生观察书中的图,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分小组选择其中一种动物,讨论这种动物一生中必须要经历哪些生命阶段,用流程图表示这种动物的生命周期,并查阅资料了解 它的生命周期的时间(即寿命)。(在查阅资料中还要注意:动物的寿命问题较复杂,它同环境关系极大,尽量采用人工饲养条件下取得的数据。) 2、不同的生命周期 (1)比较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让学生能总结出它们相同的地方) (2)指导学生给动物分类。分类的标准就是是否经过变态,以及卵生还是胎生。 3、观察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1)课前要求学生收集鸡、蝴蝶、蜻蜓、山羊、熊猫、鱼等动物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6.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教材分析】 本课将指导学生对一些常见动物的生命周期现象进行观察、交流和讨论,发现不同的动物,尽管各自的生命周期长短不同、变化不同,但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观察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第一部分:观察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这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是了解其他动物的一生要经历什么样的过程。由于课堂教学的局限,教学的方式主要以查阅资料和交流讨论为主,了解的动物种类也比较有限。教科书第33页图片中的动物分别是鸡、蝴蝶、蜻蜓、山羊、熊猫、鱼等,这些动物都是平时比较熟悉的,包括了鸟类、昆虫、哺乳动物、鱼类。它们的生命周期和寿命如下表所示。 第二部分,不同的生命周期。这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是比较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通过对不同动物生命周期的比较,希望学生能总结出它们相同的地方是: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不同的是有的要经过变态,有的不经过变态;有的是卵生,有的是胎生。【学生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们已经认识了蚕的生命周期。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其他动物也存在这样的生命周期吗?动物的生命周期长短、变化一样吗?本课将指导学生对一些常见动物的生命周期现象进行观察、交流和讨论,发现不同的动物,尽管各自的生命周期长短不同、变化不同,但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动物都有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2.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 过程和方法: 1.查阅和交流资料,了解更多动物的生命过程。 2.从多种动物的生命过程中发现共同的规律,提高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 3.用流程图和循环图表示动物的生命周期。 4.按卵生还是胎生、变态还是不变态给动物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动物的生长发育都有自己的规律。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说明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一、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指导学生认识动物的生命周期为日的,让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从卵中孵化,经过生长变化成蛾,然后产出卵,最后死亡这一生长变化的生命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动物生命周期的模型,并运用这个模型去认识各种动物以及人的生命周期现象。 教学内容是这样安排的。 1—5课指导学生认识蚕的生命周期。通过亲自养蚕,观察、记录蚕一生的生长变化,学生初步认识生命周期现象。 第6课认识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从常见的鸡、蝴蝶、蜻蜓、熊猫、山羊、蟾蛛等动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指导学生归纳发现:其他的动物尽管具体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但和蚕一样,一生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些阶段构成了动物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经历的时间就是动物的寿命。 第7课将指导学生认识人的生命周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长经历和对人的身体特点的观察,知道人从刚出生的婴儿到成年人,身体要经历很多变化。人变化的阶段分为出生婴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死亡。每一个人的变化尽管和其他人不完全相同,寿命有长有短,但都要经过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都有生命周期现象。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2、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 . 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3、.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对蚕的身体变化进行比较和测量,并进行记录和描述。 . 4、.认识到较长时间坚持不懈进行观察记录的必要。 5、.认识到动物和人的生长变化、生命周期是有规律的,是不可违背的。 .6、人和动物的生命周期与环境因素及其疾病有关。 7、养蚕缫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值得我们自豪。 三、单元重点 了解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四、单元难点 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对蚕的身体变化进行比较和测量,并进行记录和描述。 五、单元课时8课时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 动物的生命周期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教材修改个人意见》:北方的老师在教学这一单元的时候,可以用黄粉虫代替蚕的观察。因为北方的气候不适合蚕生长,而且北方没有桑叶,即使有柞树蚕但造价也很高,很不适合我们的教学,黄粉虫既经济又好购买,而且黄粉虫的一生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这就是黄粉虫的生命周期。并且能够让学生经历养黄粉虫的过程, 黄粉虫一生形态变化的观察和描述过程;了解黄粉虫的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我已经实验一年了,如果哪位老师感兴趣也可以试一试。 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科学概念 1、了解蚕卵的颜色、形态、大小等。 2、蚕卵里孕育生命,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 3、在气温、湿度适合的时候,小蚕才会孵出,小蚕孵出后就要吃食物。 过程与方法 1、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 2、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3、用放大镜对蚕卵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2、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 3、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教学难点]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过程。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 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桑叶、莴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养上学期饲养过蜗牛,那么蜗牛的一生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呢?它们的寿命有又多长呢?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呢?同学们你们观察过蚕吗?你知道他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吗? 二、学习新课 1、观察蚕卵 (1)让我们来饲养蚕,观察蚕 A、学生分组观察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说明: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 5毫米。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2天变成淡红、浅褐,再经3 —4天变成灰绿或紫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学生观察的应该是滞留到第二年春天的卵,颜色应该是紫黑色的。) B、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 (2)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比如蚕卵的中心处是凹下去的等。学生也可能会发现有黄色的卵,那可能是未受精的卵,是不会孵出小蚕来的。如果是白色的,那是已经孵出小蚕的空卵壳,如果仔细观察,在空卵壳上还会发现有小孔。) 2、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 (1)小蚕什么时候从卵里出来,小蚕是怎样从卵里出来的,出来以后会干什么?(让学生预测一下,目的激发学生继续观察的兴趣。) (2)小蚕就要出来了,我们要为它准备什么呢? (学生分组讨论) (3)为什么要在盒盖上扎小孔呢?

科学-三年级下-动物的生命周期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单元分析 一、单元教材、学生情况分析 动物具有生命周期。不论是我们身边常见的蚂蚁、蝴蝶、金鱼,还是南极的企鹅、北极的熊;不论是凶猛的野兽,还是温顺的家禽,包括人类自己,都具有生命周期。尽管生命周期的长短不一样,但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过程。有了这样的过程,生物的个体虽然死亡了,但其物种不会灭亡,通过繁殖,它们能一代代地延续下去。 本单元以指导学生认识动物的生命周期为日的,让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从卵中孵化,经过生长变化成蛾,然后产出卵,最后死亡这一生长变化的生命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动物生命周期的模型,并运用这个模型去认识各种动物以及人的生命周期现象。 二、教学要求 科学概念: 1.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2.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 3.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4.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5.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 6.人和动物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过程与方法: 1.养蚕并对蚕的一生形态变化进行观察。 2.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对蚕的身体变化进行比较和测量,并进行记录和描述。 3.对蚕的生长发育进行预测,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 4.用流程图和循环图表示蚕及其他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规律。 5.查阅资料了解其他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归纳和比较它们生命周期的相同和不同。 6.从自己的生长经历和对周围不同年龄段的人的观察比较中,了解人的生命周期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较长时间坚持不懈进行观察记录的必要。 2、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 3、认识到动物和人的生长变化、生命周期是有规律的,是不可违背的。 4、人和动物的生命周期与环境因素及其疾病有关。 5、养蚕缫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值得我们自豪。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知道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2.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 3.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4、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

小学科学6、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一、导入新课 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其他 动物的一生也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吗?这个过程的各个阶段是 怎样 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讨研究 1、让学生观察书中的图,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分小组选择其中一种动物,讨论这种动物一生中必须要经历哪些生命阶段,用流程图表示这种动物的生命周期,并查阅资料了解 它的生命周期的时间(即寿命)。(在查阅资料中还要注意:动物的寿命问题较复杂,它同环境关系极大,尽量采用人工饲养条件下取得的数据。)学生交流汇报。学生汇报时,教师把大家认可的结果写在黑板上。 师生小结 2、不同的生命周期

6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I I I I I动物名称丨生命周期(流程图)门生命周期的时间丨1 1 1 1 1 1 1 1 鸡I卵--雏鸡--成鸡I约14年

知识链接: 生命周期最短的动物 蜉蝣身体细长,头部能自由转动,翅膀两对,前翅发达,后翅很小;腹部细长,有一对比身体还长的丝状尾毛。成虫寿命依种类而定,有些极短只有数小时,最长的可达八?廿一日,通常为二?三日。所以成语中「朝生暮死」指的是蜉蝣由稚虫变成成虫后的生命。蜉蝣交尾后即产卵于水中,通常一?二周即孵 化,稚虫长得很像「衣鱼」,也有的很像「蝌蚪」;腹部有气管鳃,生活在水中, 以水中的微生物及植物组织碎片为生。幼生期很长,有的要脱皮二十余次才成虫。 你也许以为昙花是寿命最短的花吧?不是。南美洲亚马逊河的王莲花,在清晨的时 候露一下脸,半个小时就萎谢了。世界上寿命最短的花是小麦的花,它只开五分到 十分钟就谢了。 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斯宾塞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doc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教材修改个人意见》:北方的老师在教学这一单元的时候,可以用黄粉虫代替蚕的观察。因为北方的气候不适合蚕生长,而且北方没有桑叶,即使有柞树蚕但造价也很高,很不适合我们的教学,黄粉虫既经济又好购买,而且黄粉虫的一生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这就是黄粉虫的生命周期。并且能够让学生经历养黄粉虫的过程,黄粉虫一生形态变化的观察和描述过程;了解黄粉虫的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我已经实验一年了,如果哪位老师感兴趣也可以试一试。 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科学概念 1、了解蚕卵的颜色、形态、大小等。 2、蚕卵里孕育生命,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 3、在气温、湿度适合的时候,小蚕才会孵出,小蚕孵出后就要吃食物。 过程与方法 1、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 2、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3、用放大镜对蚕卵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2、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 3、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教学难点]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过程。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 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桑叶、萬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养上学期饲养过蜗牛,那么蜗牛的一生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呢?它们的寿命有又多长呢?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呢?同学们你们观察过蚕吗?你知道他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吗?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教学设计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教学设计 长源教学点刘仁翠 教学目标: 1、动物都有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2、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各不相 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 3、从多种动物的生命过程中发现共同的规律,用流程图和 循环图表示动物的生命周期。按卵生还是胎生、变态还是不变态给动物分类。 教学重难点 观察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不同的生命周期。 教学准备 学生:学生课前收集的一些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和资料。 教师: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资料和课件。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出示蚕的生命周期循环图)。其他动物的一生也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吗?这个过程的各个阶段是怎样的呢?这节课

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学习新课 1、学生自由说说生活中都认识那些动物,将名字至少写5个在书上,指名回答。 2、在这么多动物中,青蛙大家都比较熟悉,(出示青蛙图片)那么青蛙的生周期怎样?它的一生经历了哪些阶段?谁来说说。科学家们也经历了观察与研究,记录了青蛙的一生,我们来通过一段视频了解,看是不是和我们同学们说的一样呢?(指名回答青蛙一生的变化,教师板书) 青蛙:卵-------蝌蚪------幼蛙-----成蛙 3、比较青蛙的一生 出示蝌蚪和青蛙的图片(比较发现,指名回答)————发生很大变化 4、那么像这样发生很大变化的,我们把它们统称变态动物,像这样的动物你还知道哪些?(指名回答)教师请学生板书出来:蝴蝶、蜻蜓、鱼、鸡、鸭子、鹅等 5、出示熊猫幼崽和大熊猫的图片 (指名说说熊猫的生命周期,并比较前后的变化)——————发生变化不大。 板书:幼崽————成年熊猫 像这样从出生到生长发育到死亡都没有发生很大变化的动物,我们称之为不变态动物。(指名举例)

三年级科学下册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教案 教科版 (2)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动物都有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2.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 1.查阅和交流资料,了解更多动物的生命过程。 2.从多种动物的生命过程中发现共同的规律,提高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 3.用流程图和循环图表示动物的生命周期。 4.按卵生还是胎生、变态还是不变态给动物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动物的生长发育都有自己的规律。 2.培养研究生命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观察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教学难点】不同的生命周期。 【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器材:学生课前收集的一些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和资料。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资料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其他动物的一生也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吗?这个过程的各个阶段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学习新课 1.让学生观察书中的图,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分小组选择其中一种动物,讨论这种动物一生中必须要经历哪些生命阶段,用流程图表示这种动物的生命周期,并查阅资料了解。 它的生命周期的时间(即寿命)。(在查阅资料中还要注意:动物的寿命问题较复杂,它同环境关系极大,尽量采用人工饲养条件下取得的数据。)

2.不同的生命周期 (1)比较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让学生能总结出它们相同的地方)(2)指导学生给动物分类。分类的标准就是是否经过变态,以及卵生还是胎生。 3、观察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1)课前要求学生收集鸡、蝴蝶、蜻蜓、山羊、熊猫、鱼等动物生命周期和寿命的资料,并带到课堂上来。(活动方式主要以小组查阅资料和大组汇报交流的方式进行。) (2)布置任务并提出要求:每组从上述动物中选择两种,了解其生命周期及经历的时间,并把 它们的生命周期用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3)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查阅资料,并用流程图或循环图表示它们的生命周期。为节约时间, 流程图或循环图都用文字和箭头表示。(鼓励学生能查找出某种动物的每个生命阶段的形态、行为、食物和生活环境。) (4)小组汇报交流。在某个小组汇报的时候,查阅相同资料的组,可以补充和提出不同意见。 (学生汇报时,教师要把大家认可的结果,填写在班级大表上。) 4.教师小结:虽然动物个体最终会死亡,但是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绝,并得以不断延续。 【板书设计】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 │动物名称│生命周期(流程图) │生命周期的时间│ ├─────┼─────────┼─────┤ │鸡│卵。雏鸡。成鸡│约14年│ ├─────┼─────────┼─────┤ │蝴蝶│卵。幼虫。蛹。成虫│约20年 ├─────┼─────────┼─────┤ │蜻蜓│卵。幼虫。成虫│约1年 ├─────┼─────────┼─────┤ │山羊│小羊。成羊│约15年 ├─────┼─────────┼─────┤ │熊猫│幼仔。成年熊猫│约20年 ├─────┼─────────┼─────┤

三年级科学下册-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教案-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动物都有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2.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 1.查阅和交流资料,了解更多动物的生命过程。 2.从多种动物的生命过程中发现共同的规律,提高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 3.用流程图和循环图表示动物的生命周期。 4.按卵生还是胎生、变态还是不变态给动物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动物的生长发育都有自己的规律。 2.培养研究生命奥秘的兴趣。 3、学科法制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教学重点】观察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教学难点】不同的生命周期。 【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器材:学生课前收集的一些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和资料。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资料和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其他动物的一生也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吗?这个过程的各个阶段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学习新课 1.让学生观察书中的图,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分小组选择其中一种动物,讨论这种动物一生中必须要经历哪些生命阶段,用流程图表示这种动物的生命周期,并查阅资料了解。 它的生命周期的时间(即寿命)。(在查阅资料中还要注意:动物的寿命问题较复杂,它同环境关系极大,尽量采用人工饲养条件下取得的数据。) 2.不同的生命周期 (1)比较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让学生能总结出它们相同的地方) (2)指导学生给动物分类。分类的标准就是是否经过变态,以及卵生还是胎生。 3、观察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1)课前要求学生收集鸡、蝴蝶、蜻蜓、山羊、熊猫、鱼等动物生命周期和寿命的资料,并带到课堂上来。(活动方式主要以小组查阅资料和大组汇报交流的方式进行。) (2)布置任务并提出要求:每组从上述动物中选择两种,了解其生命周期

2.《动物的生命周期》教案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科学概念 1、了解蚕卵的颜色、形态、大小等。 2、蚕卵里孕育生命,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 3、在气温、湿度适合的时候,小蚕才会孵出,小蚕孵出后就要吃食物。 过程与方法 1、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 2、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3、用放大镜对蚕卵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2、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 3、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教学难点]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过程。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 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桑叶、莴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养上学期饲养过蜗牛,那么蜗牛的一生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呢?它们的寿命有又多长呢?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呢?同学们你们观察过蚕吗?你知道他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吗? 二、学习新课 1、观察蚕卵 (1)让我们来饲养蚕,观察蚕 A、学生分组观察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说明: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 5毫米。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2天变成淡红、浅褐,再经3 —4天变成灰绿或紫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学

生观察的应该是滞留到第二年春天的卵,颜色应该是紫黑色的。) B、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 (2)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比如蚕卵的中心处是凹下去的等。学生也可能会发现有黄色的卵,那可能是未受精的卵,是不会孵出小蚕来的。如果是白色的,那是已经孵出小蚕的空卵壳,如果仔细观察,在空卵壳上还会发现有小孔。) 2、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 (1)小蚕什么时候从卵里出来,小蚕是怎样从卵里出来的,出来以后会干什么?(让学生预测一下,目的激发学生继续观察的兴趣。) (2)小蚕就要出来了,我们要为它准备什么呢? (学生分组讨论) (3)为什么要在盒盖上扎小孔呢? 一是指导学生为小蚕准备好家(这个活动的重点是为蚕的出生做准备。具体来说要准备一个盒子作为蚕的“房子”,还要在盒盖上扎些小孔,“如果天气干燥,可以在蚕卵上洒一些水”。) 二是课外观察蚕卵的变化; (指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蚕卵的变化。具体来说观察小蚕是怎样孵出的,刚孵出的小蚕是什么样的。)要求学生记录小蚕孵出的日期和气温,思考小蚕的孵化和什么条件有关。活动的是让学生明白蚕的孵化还需要另一个环境条件,即需要一定的温度。 三是指导学习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养蚕窍门 教师小结:小蚕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是需要一定生活条件的,我们要满足它的生活条件,它才会生长得好。 板书设计: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颜色 观察蚕卵大小 形状 教学反思: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教案

6、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动物都有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2、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 1、查阅和交流资料,了解更多动物的生命过程。 2、从多种动物的生命过程中发现共同的规律,提高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 3、用流程图和循环图表示动物的生命周期。 4、按卵生还是胎生、变态还是不变态给动物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动物的生长发育都有自己的规律。 2、培养研究生命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观察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教学难点】 不同的生命周期。 [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器材:学生课前收集的一些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和资料。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资料和课件。 一、导入新课 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其他 动物的一生也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吗?这个过程的各个阶段是怎样 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学习新课 1、让学生观察书中的图,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分小组选择其中一种动物,讨论这种动物一生中必须要经历哪 些生命阶段,用流程图表示这种动物的生命周期,并查阅资料了解 它的生命周期的时间(即寿命)。(在查阅资料中还要注意:动物的寿命问题较复杂,它同环境关系极大,尽量采用人工饲养条件下取得的数据。) 2、不同的生命周期 (1)比较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让学生能总结出它们相同的地方) (2)指导学生给动物分类。分类的标准就是是否经过变态,以及卵生还是胎生。 3、观察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1)课前要求学生收集鸡、蝴蝶、蜻蜓、山羊、熊猫、鱼等动物生命周期和寿命的资料,并带到课堂上来。(活动方式主要以小组查阅资料和大组汇报交流的方式进行。) (2)布置任务并提出要求:每组从上述动物中选择两种,了解其生命周期及经历的时间,并把它们的生命周期用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3)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查阅资料,并用流程图或循环图表示它们的生命周期。为节约时间,流程图或循环图都用文字和箭头表示。(鼓励学生能查找出某种动物的每个生命阶段的形态、行为、食物和生活环境。) (4)小组汇报交流。在某个小组汇报的时候,查阅相同资料的组,可以补充和提出不同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复习题(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教科版) 清原满族自治县实验小学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蚕卵的颜色:刚产下卵时是淡黄色或黄色,经1天~2天变成淡红色、浅褐色,再经过3天~4天变成灰绿色或紫黑色,以后不在发生变化。 2、蚕卵的形状:蚕卵近似圆形。 3、蚕卵的大小: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 4、蚕卵中心凹下去;黄色的卵可能是未受精的卵,是不会孵出小蚕的;如果是白色的,那是已经孵出小蚕的空卵壳,如果仔细观察,在空壳上还会发现有小孔。 5、蚕的生命是从卵里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6、养蚕窍门:1、小蚕爱吃桑叶。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2、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细条。 3、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 4、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洒杀虫剂。 7、蚕卵里孕育生命,新的小蚕将从卵里孵出。 8、在气温、湿度适合的时候,小蚕才会孵出,小蚕孵出后就要吃食物。 9、蚕在生长过程中,身长、体重、食量等方面都会不断发生变化。 10、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 11、蚕的生长情况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12、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蚕的一生要蜕好几次皮。(6次) 13、蚕的外形:蚕的形态是圆筒形,分头、胸、腹三部分。 14、蚕的头小,两侧各分布着6只黑褐色的单眼;下方具咀嚼式口器;下唇中间有1小孔,为吐丝孔。 15、蚕的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各具1对胸足。进食时,胸足能协助口器把持桑叶。 16、蚕的腹部由10个体节组成,第3、4、5、6节各生1对腹足,为蚕的运动器官。第10节有1对尾足,可用来挟持他物,并固着身体。第8节背面,生有一尖形肉质突起,称尾角。 17、在胸部第1节和腹部前8节每节两侧各生有1个黑点是气门,是蚕的呼吸器官的开口。 18、蚕用腹足爬行。 19、吐丝前的蚕:身体缩短,发黄而透明;吐丝后的蚕:身体大大缩小;蚕开始时以“S”形方式吐丝,茧腔变小后蚕体前后两断向背方弯曲,成“C”字形;蚕继续吐丝,由“S”形改为“∞”形。 20、变蛹前的蚕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幼虫,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的另一个形态。蛹的外形和幼虫区别很大。 21、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22、蚕茧是由一根丝组成的,蚕丝可以织成丝绸或被加工成各种丝织品。 23、蚕蛹的体形粗短,像一个纺锤,分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胸足和翅;腹足、尾足消失。鼓鼓的腹部长有9个体节,从第2个~7个腹节两侧都有发达的气门。蚕蛹的身体与蚕比较,身体缩短,颜色由白色变成了深褐色,还能找到眼睛和胸足,身上的环节减少,腹部的足消失,但气门还在。已有翅的雏形,长出了复眼,出现了触角。 24、蚕茧是椭圆形,白色,茧长3厘米~3.5厘米,茧幅2厘米~2.5厘米。一条蚕吐的丝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二 动物的生命周期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公开课教学设计_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动物都有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2、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 1、查阅和交流资料,了解更多动物的生命过程。 2、从多种动物的生命过程中发现共同的规律,提升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水平。 3、用流程图和循环图表示动物的生命周期。 4、按卵生还是胎生、变态还是不变态给动物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到动物的生长发育都有自己的规律。 2、培养研究生命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准确区分动物的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形态的不同变化。 【教学难点】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不同,但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器材:学生课前收集的一些相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和资料。 教师演示器材:相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资料和课件。 一、导入新课 1、在前面的课上我们了解了蚕的生命周期,谁能说一下蚕在它的生命周期里纪念馆里了那四个阶段?(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 2、蚕在不同阶段里生命形态是怎样变化的? 3、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里也要经历这个过程吗?在这个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形态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了解蝴蝶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心态事怎样的。(课件出示蝴蝶卵、幼虫、蛹、成虫图片。) 教师提问:蝴蝶的各个形态分别属于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蝴蝶的一生也要经历像蚕这样的四个阶段吗? (2)用生命流程图表示蝴蝶生命不同阶段形态变化的过程。

师:我们能够把动物生命不同阶段的形态箭头表示出来,这样的图我们称之为生命周期流程图。(课件演示蝴蝶生命周期流程图)通过蝴蝶生命周期流程图能够直观的了解蝴蝶一生必须经历哪些阶段。 (3)生命周期时间的理解 师:根据你们的经验,谁知道蝴蝶的生命周期时间有多长? 师:动物的生命周期时间的计算方法:是动物经历的生命各个阶段时间的总和。 2、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1)布置任务并提出要求:请同学们看教材33页中刘中国动物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图片,结合自己对他们的了解,以小组为单位重点选择一种动物,在5分钟之内交流他们的生命周期及经历的时间,最后像蝴蝶这样用生命周期流程图表示出来。(将六种动物生命周期表格粘在黑板上,鼓励学生能查找出某种动物的每个生命阶段的形态、行为、食物和生活环境。) (2)小组汇报交流。在某个小组汇报的时候,查阅相同资料的组,能够补充和提出不同意见。(学生汇报时,教师要把大家认可的结果,填写在班级大表上。)(二)、不同的生命周期 (1)结合六种动物的生命流程图,比较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让学生能总结出它们相同的地方: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从出生到死亡经历的时间段是寿命。) (对比不同动物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形态的变化找出不同:幼年和成年形态、生活习性的差异,生命周期长短不同) (2)课件演示青蛙的一生,总结:有一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形态的变化叫做变态。 课件演示小猫从出生到63天大的生长发育过程照片,总结: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身体各部分结构基本相同,仅仅身体大小发生了变化,这种形态的变化叫做不变态。(板书:变态不变态) (3)比较六种动物的出生方式是否相同,看他们是如何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总结:从卵孵化而来,卵生;由母亲直接生下来,胎生。(板书:胎生卵生) (4)指导学生给动物分类。分类的标准就是是否经过变态,以及从卵孵化而来还是有母亲直接生下来。 师:各小组利用老师下发的图表给你熟悉的动物分类,包括我们这节课研究过的动物。先按照变态、不变态的标准分;再按照卵生、胎生的标准分。 (5)小组汇报。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 的生命周期教案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教材修改个人意见》:北方的老师在教学这一单元的时候,可以用黄粉虫代替蚕的观察。因为北方的气候不适合蚕生长,而且北方没有桑叶,即使有柞树蚕但造价也很高,很不适合我们的教学,黄粉虫既经济又好购买,而且黄粉虫的一生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这就是黄粉虫的生命周期。并且能够让学生经历养黄粉虫的过程, 黄粉虫一生形态变化的观察和描述过程;了解黄粉虫的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我已经实验一年了,如果哪位老师感兴趣也可以试一试。 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科学概念 1、了解蚕卵的颜色、形态、大小等。 2、蚕卵里孕育生命,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 3、在气温、湿度适合的时候,小蚕才会孵出,小蚕孵出后就要吃食物。 过程与方法 1、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

2、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3、用放大镜对蚕卵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2、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 3、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教学难点]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过程。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 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桑叶、莴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养上学期饲养过蜗牛,那么蜗牛的一生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呢?它们的寿命有又多长呢?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呢?同学们你们观察过蚕吗?你知道他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吗? 二、学习新课 1、观察蚕卵

动物的生命周期教案集

教学设计 动物的生命周期 杭州风帆中学徐红 教材分析 《动物的生命周期》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浙江版)七年级第二册。 教材是在学生对动物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体验、观察,进行探究。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了解人、青蛙、蝗虫、蚕、蝴蝶的生长发育过程,得出变态发育、生命周期的概念。了解环境对生命周期的影响,明白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为后面的内容做铺垫。 教学设想 学生对动物本身有着较浓厚的兴趣,对动物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生殖、死亡等阶段有比较多的感性认识,但缺乏理性认识。所以教学尽可能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原则。设计思路一是让学生从体验中探究,课前收集代表自己成长历程的照片、长辈的照片,体验人的一生所经历的生长时期;从养蚕的体验中探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二是设置各种情境,如录象、图片、文字等,让学生从中获取信息,归纳总结。使学生通过求异比较明白了生物形态结构的改变是为了适应环境;通过求同比较明白什么是生命周期;通过环境影响动物生命周期的例子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目标 1、了解人、青蛙、蝗虫、蝴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知道生命周期的共同性; 2、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3、了解环境变化对动物寿命的影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重点:了解人、青蛙、蝗虫、蝴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知道生命周期的共同性。 难点:1、变态发育;2、变态是为了适应环境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电脑、课件、成长链接图片。 2、学生准备:收集代表自己成长历程的照片、长辈的照片。 教学流程: 一、营造探究的氛围 师:让我们来看看我们同学的成长历程。 (投影某个组学生搜集的可代表“人的一生”不同阶段的系列照片。) 学生观看欣赏。 师:猜猜这是谁。 学生猜测。 师:请提供照片的同学介绍照片中的人是多大的时候拍的。

2019-2020学年度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动物的生命周期6.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教科版知识点练习十四

2019-2020学年度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动物的生命周期6.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教 科版知识点练习十四 第1题【单选题】 如图所示,蜻蜓正处于( )期。 A、交配-产卵 B、产卵-幼虫 C、幼虫-成虫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有哪种小动物的生命周期和蚕一样,经历了四种形态。( ) A、螳螂 B、蚂蚱 C、青蛙 D、蝴蝶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动物不需要变态的是。( ) A、鸡 B、蚕 C、蚊子 D、苍蝇 【答案】: 【解析】: 第4题【判断题】 所有的动物生命都是有卵开始的。(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狗和猫是不需要变态而来的。(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所有的动物生命周期都是相同的,所以它们的寿命也是一样的。(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7题【判断题】 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阶段不一定相同,周期长短也不一定相同。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8题【判断题】 只有昆虫会经历变态。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9题【判断题】 山羊属于变态动物。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0题【判断题】 所有的动物都要经历变态过程。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各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自然界中有很多动物,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______变成?______,这种变化叫做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3题【填空题】 根据蚕的生命周期可知,蚕属于______(填“变态发育”或“不变态发育’’)生物。 【答案】: 【解析】: 第14题【填空题】 如图所示是蝴蝶的生长周期,据图可知,蝴蝶的一生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形态。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其他动物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第6 课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一)背景和目标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们已经认识了蚕的生命周期。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其他动物也存在这样的生命周期吗?动物的生命周期长短、变化一样吗?本课将指导学生对一些常见动物的生命周期现象进行观察、交流和讨论,发现不同的动物,尽管各自的生命周期长短不同、变化不同,但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观察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第二部分,不同的生命周期。 科学概念 1.动物都有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2.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 1.查阅和交流资料,了解更多动物的生命过程。 2.从多种动物的生命过程中发现共同的规律,提高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 3.用流程图和循环图表示动物的生命周期。 4.按卵生还是胎生、变态还是不变态给动物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动物的生长发育都有自己的规律。 2?培养研究生命xx的兴趣。(二)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器材:学生课前收集的一些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和资料。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资料和课件。 (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观察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这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是了解其他动物的一生要经历什么样的过程。由于课堂教学的局限,教学的方式主要以查阅资料和交流讨论为主,了解的动物种类也比较有限。教科书第33 页图片中的动物分别是鸡、蝴蝶、蜻蜓、山羊、熊猫、鱼等,这些动物都是平时比较熟悉的,包括了鸟类、昆虫、哺乳动物、鱼类。它们的生命周期和寿命如下表所示。 I I I I I动物名称I生命周期(流程图)生命周期 第1 页共4 页 的时间 I ------ 1 --------- 1 ---- 1— I鸡卵、雏鸡、成鸡约14年I I ----- 1---------- 1 ----- 1— 蝴蝶卵、幼虫、蛹、成虫约20年 I ----- 1---------- 1 ----- 1— I蜻蜓卵、幼虫、成虫约1年 I ----- 1---------- 1 ----- 1— I xx小羊、成羊约15年 I ----- 1---------- 1 ----- 1— XX |、成年XX约20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