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层住宅楼给水排水消防系统设计_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高层住宅楼给水排水消防系统设计_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高层住宅楼给水排水消防系统设计_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高层住宅楼给水排水消防系统设计_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摘要

根据题目要求设计了17层高层综合楼的建筑给水系统、建筑排水系统、建

筑消防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设

计。

给水系统采用分区供水,低区负一到三层,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中区四到

十一层;高区十二到十七层。中区和高区采用无负压变频供水。排水系统采用污、

废水合流制,底层单独排放,排水立管设伸顶通气管,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向

市政污水管网。消防系统分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屋面雨水排水

系统采用檐沟内排水。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防系统

ABSTRACT

Baised on the synthesis analysis, the water supply system, the drainage system,

fire system(fire hydrant system and automatic sprinkler system) and roof drainage system for the level 17th high complex building are designed.

The water supply system is applied by vertical division block. The floors from

the negative to the third are the low areas, water of which is supplied directly by the municipal pipe network. The floors from the 4th to the 11th are the middle areas and

the floors from the 12th to the 17th are the high areas,water of which are all supplied

with the frequency conversion pump group. The drainage system is an interflow system of sewerage and waste water. Water of the first floor drains separately, the upright draining pipes are equipped with the ventilating pipes, and then the sewerage

is disposed by the septic tanks and drains to the municipal waste pipe network. The

fire system includes the fire hydrant system and automatic sprinkler system. The roof drainage system is an outside drainage system.

Key Words: high building;water supply system;wastewater system;fire system

目录

第一章引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设计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设计题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目的和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设计原始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工程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建筑给水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给水系统方案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 水源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 用水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 分区和供水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4 给水管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5 管网形式及敷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管道的水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生活贮水量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水表选型及水表水头损失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对室内管网所需水压进行校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生活水泵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1 中区水泵的确定:(4~11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2 高区水泵的选择:(12~17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3 实验室部分水泵选择:(4~16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生活水箱有效容积可按下式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生活排水系统的有关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室内排水系统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排水体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管材及连接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建筑排水水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1 按经验及有关规定确定某些排水管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2 按公式计算各污水管的管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3 主通气立管及结合通气管管径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4 化粪池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消火栓消防给水系统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消防给水系统方案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 消火栓的布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 消火栓口所需的水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3 校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4 水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5 其他设施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自喷系统的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自喷系统水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消防水池容积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40)

7.1建筑雨水的排放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雨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溢流口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谢辞....................................................................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法和步骤

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法和步骤 1.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及给定的设计依据。确定室内与室外的给排水方案。 2.在建筑图上布置给排水立管位置。(原则:沿柱、墙角、墙面布置)布置给水干管位置。 3.在建筑图中从给水立管引水到各用水点。从各用水点将排水引入排水立管。 4.在建筑图上布置消火栓箱、消防立管、水平干管及连接消防栓管道和连接消防水泵接合器;消防水箱;消防水泵出水管。 5.绘制给水、消防管网的总系统图和排水、雨水系统图;绘制给排水详图。 6.确定最不利点的配水点及最不利点消火栓。 7.绘制计算简图——总系统图,删去部分连接管。(使得环状管网变成枝状管网计算) 8.确定计算管路,进行管段编号和确定管段流量。 9.列表进行水力计算: 10.确定系统的总水压:H=△Z+∑h+hч 11.排水(雨水)管径按最小管径法和负荷流量法(负荷面积法)查表确定。最后将计算结果标注于图纸上。並按规定布置灭火器。 12.选择生活及消防水泵,满足:Qp>Qx;Hp>H 并使工作点落在高效区内。 13.确定生活及消防水箱容积Vx=10min的室内消防水量(住宅≥6立方米;一般高层≥12立方米;大于50米的高层≥18立方米)並绘制水箱配管图。 14.确定消防水箱的高度(可提供给土建参考)若水箱出口到最不利点消火栓出口高差(高层<7m;超高层<15m)需要增设加压稳压设备(泵)。 消火栓系统Q≤5L/S,H——满足最不利点消火栓的灭火要求; 自喷系统Q≤1L/S, H——满足最不利点喷头出水要求。

15.确定生活水池容积;消防水池容积V=(Q内+Q外) X T 並绘制水池配管图 注:Q内—室内消防水量 Q外—室外消防水量 T—火灾持续时间 16.作水泵房工艺设计:①作平面布置②绘制管路系统图③统计材料表④写设计说明 17.整理设计图纸,统计总材料表,编写给排水工程设计说明及图纸目录。 18.整理设计计算说明书。 相关规范:《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教学楼消防系统设计说明书

教学楼消防系统设计 说明书 教学楼的总体布局 1总平面布局与平面布置 XX教学楼为一类民用建筑,建筑高度为13m,层数是4层,每层高3.5米,建筑总面积为16002 m。该教学楼是框架结构,使用设计年限为50年,耐火等级是二级,建筑美观、实用,适合现代城市规划布局的要求。 该教学楼位于衡阳市区一所大学内,处于常胜西路,交通便利,人口密度大,地理位置优越,主体建筑与周围临近建筑的防火间距均大于13m,符合规范要求。 1.2消防车道设计 常胜西路周边环道构成了主体建筑的消防环道,总体设计消防车道宽度 5.0m,实际主要车道达到10m,消防通道上空没有任何的障碍物,消防车道与本建筑物之间没有妨碍登高消防车操作的树木和架空管线。 2安全疏散设计 2.1安全疏散的规定 多层教学楼的安全疏散要求较简单,疏散楼梯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1米,不超过6层的单元式住宅中一边设有栏杆的疏散楼梯,其最小宽度可不小于1米。本次设计的教学楼高度为4层,其各层楼梯宽度都相同,略小于2米,满足安全疏散的规定 2.2安全疏散的路线设计 为保证楼内人员在火灾造成的各种危险中能够安全疏散,此教学楼安全疏散的基本条件和《建筑防火规范》的要求,本教学楼设计参数如下: 1.限制使用影响疏散的建筑材料,以避免火灾发生时可能成为疏散障碍的因

2.保证安全的疏散通道,疏散通道必须具有足以使这些人疏散出去的容量、尺寸和形状,同时必须保证疏散中的安全,在疏散过程中不受到火灾烟气、火和其他危险因素的干扰。 3.布置合理的安全疏散路线,力求简便,便于寻找,辨认,疏散楼梯位置要明显。一般要设置明显的指示标记,应急灯及安全出口指示标记,便于人员的安全疏散。 本教学楼的疏散通道附近不存在影响安全疏散的长期堆积物品和大量的易燃物品,并且消防楼梯和防火门的宽度尺寸符合安全疏散的规定。安全疏散的路线图如下图所示:(详图见附图1) 图1 教学楼2层安全疏散路线图 注:由于教学楼4层布置一样,所以只给出2层的安全疏散路线图。 4消防给水系统 水作为灭火剂对扑灭建筑物中的一般物质火灾,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而输送这种灭火剂的系统主要有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系统。该教学楼为多层民用建筑,而且地处市中心,人口密集,学生数量多,消防水源来自城市的自来水管网。所以本次设计采用了消火栓给水和自动喷水系统相结合的消防给水方

办公楼消防系统设计论文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课题名称某科技园A栋准甲级办公楼消防系统设计学号1010631221 学生颜佳怡 专业、年级安全工程、2010级 所在院系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高洁陈茜荑 提交时间2014年5月20日 某科技园A栋准甲级办公楼消防系统设计

设计总说明:设计对象为某准甲级办公楼,项目为某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一个集商业、办公楼、LOFT办公的综合性房地产项目。其中27层准甲级办公楼每单元70-120m2,建筑高度99.9m,建筑面积33395 m2。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1)国内外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分析;(2)设计重点;(3)办公楼总平面防火设计;(4)办公楼防排烟设计;(5)办公楼安全疏散设计;(6)办公楼灭火器配置设计;(7)办公楼消火栓给水系统设计;(8)办公楼自动喷水灭火系统;(9)办公楼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本设计设计依据主要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防火设计规范》GB50067-9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本设计对象为一类公共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设计对象与周边建筑距离9m,项目内高层建筑之间距离13m,办公楼周围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建筑平面耐火设计根据建筑的结构和用途以及相应的规范,将建筑每层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并把每层划分为两个防烟分区。 安全疏散路线为房间→走道→前室→楼梯间。在各防火分区设两个疏散口,走道宽度为2.2m,两个安全出口距离大于5m,安全疏散距离为12.7m。本设计每个塔楼设两部防烟楼梯,一部消防电梯。 设计对象危险等级为严重危险级,火灾类型主要为A类火灾,同时存在E类火灾。设计配置磷酸铵盐干粉手提式灭火器(MF/ABC5),最小配置灭火级别为3A,最大保护距离为15m。确定一到二十七层的灭火器设置点每层均4处,地下室设置点17处,一、三到二十七层每层灭火器均为8具,第二层4具,地下室17具。 消火栓给水系统的设计计算主要包括室外、室内消火栓系统这两个部分。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30L/s,设置3个室外低压地上式消火栓。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40L/s,消火栓保护半径28m,布置间距26.7m,建筑共设置5根立管。总水头损失为0.12932MPa,最不利点消火栓与消防水池最低水位之间高程差为1.0335MPa,最不利点处灭火设备的工作压力为0.20309MPa,消防水泵扬程150m,流量44.55L/s,选用XBD16.8/75-200×8型号消防泵一台,一用一备,消防水泵接合器4台。设计设置一个消防水池,有效容积为435m3,设置消防水箱,有效容积为28m3,不设增压设施。 自动喷水系统选用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照规范,确定其属于中危险级中的I 级危险等级。设计使用正方形喷头布置方式,确定最不利点处作用面积的位置及形状后计算得出最不利点处作用面积内喷头数14个,作用面积161.84m2,最不利点处喷头的出流量69.36L/(min ? m2)。系统设计流量为29.76L/s,管道总损失为0.51708MPa,最不利点消火栓与消防水池最低水位之间高程差为 1.0545MPa,最不利点处喷头的工作压力

给排水设计说明

给水排水 一、工程概况: 二、设计依据: 1.设计招标文件。 2.建筑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 3.国家现行的有关给水排水及消防设计规范 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1 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7)《汽车库、修理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8)《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三、设计内容: 红线范围内的给水系统、排水系统、中水系统、雨水系统及消防系统。 四、给水系统: 1.水源: 本工程水源采用城市自来水,分别从学府大道及20米规划路各引入一根DN200给水管,供基地内生活及消防用水。市政供水压力按照0.15MPa考虑。 2.生活用水量估算: 最高日生活用水量约为1230m3/d,最大时生活用水量约125m3/h。 生活用水定额见下表

3.生活给水系统: 本工程地下一和地上一、二层利用市政给水管网压力直接供水,地上二层以上用水由无负压供水设备加压供水。无负压供水设备设于地下室的水泵房内。 4.热水供应: 根据各单体建筑功能,综合考虑初期投资、年管理费用,并尽可能的利用太阳能,本工程热水供水方案如下: 1)酒店考虑集中热水系统,热媒为锅炉房热水,经容积式换热器换热后供给客房卫生间及厨房等需用生活热水的地方。 2)办公、公寓等其他建筑考虑太阳能热水系统,并配以电辅设加热系统和贮热水罐,为卫生间和厨房等地提供所需用的生活热水。 3)热水系统分区与给水一致,热水采用机械循环方式。 5.饮水供应 自饮水供应由小型一体式直饮水供水设备在各供应点直接供应。 五、排水系统: 1.本工程各建筑室内采用生活污废水分流制排水的管道系统。 2.室内地面层(±0.000m)以上的生活污废水重力流排入室外污水管道或中水处理间的调节水箱;地面层(±0.000m)以下的污废水采用管道汇集至地下室的集水坑内,用潜水排污泵提升后、排入室外污水管道(厨房排水须经过隔油处理); 3.室外污水管道统一排至室外化粪池,所有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方可排入20米规划路污水管道。 六、中水系统: 为节约用水,保护环境,本工程设有中水处理系统。中水水源为各单体建筑的盥洗用水,中水回用主要用于基地的冲厕、绿化、道路洒浇和车库地面冲洗。中水工艺流程为: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修订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相比,本规范主要有以下变化: 1.合并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调整了两项标准间不协调的要求,将住宅建筑的高、多层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划分; 2.增加了灭火救援设施和木结构建筑两章,完善了有关灭火救援的要求,系统规定了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要求; 3.补充了建筑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4.将消防设施的设置独立成章并完善了有关内容;取消了消防给水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和防烟排烟系统设计的要求,这些系统的设计要求分别由相应的国家标准作出规定; 5.适当提高了高层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技术要求; 6.补充了有顶商业步行街两侧的建筑利用该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的防火要求;调整、补充了建材、家具、灯饰商店营业厅和展览厅的设计疏散人员密度; 7.补充了地下仓库、物流建筑、大型可燃气体储罐(区)、液氨储罐、液化天然气储罐的防火要求,调整了液氧储罐等的防火间距; 8.完善了防止建筑火灾竖向或水平蔓延的相关要求。 【条文说明】修订后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了厂房、仓库、堆场、储罐、民用建筑、城市交通隧道,以及建筑构造、消防救援、消防设施等的防火设计要求,在附录中明确了建筑高度、层数、防火间距的计算方法。主要修订内容为: 1、在“建筑构造”一章中补充了建筑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2、为便于建筑分类,将住宅建筑原按层数划分多层和高层住宅建筑,修改为按建筑高度划分,并与原规范规定相衔接;修改、完善了住宅建筑的防火要求,主要包括: 1)住宅建筑与其他使用功能的建筑合建时,高层建筑中的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防火分隔处的楼板耐火极限,从1.50h修改为2.50h; 2)小于等于100m的高层住宅建筑套内宜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对公共部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提出了要求; 3)规定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可兼具使用功能的避难房间,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避难层; 4)明确了住宅建筑疏散楼梯间的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的条件; 5)规定高层住宅建筑的公共部位应设置灭火器。 3、适当提高了高层公共建筑的防火要求: 1)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楼板的耐火极限,从1.50h修改为2.00h; 2)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与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不能按照有关要求减少; 3)完善了公共建筑避难层(间)的防火要求,高层病房楼从第二层起,每层应设置避难间; 4)规定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应设置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 5)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中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从30min修改为90min。

建筑物消防系统设计说明书

建筑物消防系统设计 说明书 第一章工程概况 本次设计主要针对的是某教学楼的消防技术的设计。该教学楼总建筑面积1600 m2,高13 m,共4层,属于一类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全框架结构,中等装修。 建筑物位于某市市中心,该出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位置和各种服务设施集中的地方,因此人口集中。由于该建筑物是一栋教学楼,主要是用于教学办公,学生的数量庞大,人口的流量大。因此,设计一个安全可靠合理的消防系统是发挥其功能的正常运行的保证。 在本项工程中,防火设计主要是按照的程序如下: 1.教学楼的中平面布局防火设计,建筑筑防火分区平面布置、安全疏散; 2.消火栓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布置、水力计算等; 3.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4.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5.防烟排烟技术、消防电气、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 这个工程所采用的消防设计方案,通过分步设计,最后在整合的方法,从而达到消除危险降低风险的目的。先从细节扼杀火源然后再从各个部分的有机结合,相互配合设计出一个最安全,最合理,最经济的建筑消防方案。 第二章平面布局防火设计,筑防火分区平面布置、安全疏散 合理的进行城市的总体布局,对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有直接联系。在进行某楼的总平面防火设计中,应该首先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其次还要根据建筑物的使

用性质、建筑结构、火灾危险性、地理环境等因素,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合理设置进行合理布局。 2.1教学楼的总体布局 2.1.1总平面布局与平面布置 该建筑属于公共场所,工作人员加来往人员较多,在其内部还有各种贵重设备、资料、文献等,所以一定要做好防火等工作。该楼共8层,其中1到6层都带有副附楼,建筑物高度为36m。每层主楼建筑面积为2468m2,附楼楼面积为274m2依据《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该建筑为二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消防系统采用消火栓灭火系统、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和水幕系统相结合的方式,消火栓灭火系统管网布置成环状,共设四根消防立管,在裙房设置五根消防立管,每层设四个消火栓,在建筑外侧设两个水泵接合器,当水量不足时可由室外消防车通过水泵接合器供水。 自动喷淋灭火系统采用独立的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该系统具有灭火及时,效率高的优点,但也存在缺陷,由于管网中充有有压水,当渗漏时会损坏建筑和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在系统设在每根立管上各设一组湿式报警阀,在建筑外侧也设两个水泵接合器,当水量不足时可由室外消防车通过水泵接合器供水。 2.1.2消防车道设计 常胜西路周边环道构成了主体建筑的消防环道,总体设计消防车道宽度 5.0m,实际主要车道达到10m,消防通道上空没有任何的障碍物,消防车道与本建筑物之间没有妨碍登高消防车操作的树木和架空管线。 2.2安全疏散设计 2.2.1安全疏散的规定 多层教学楼的安全疏散要求较简单,疏散楼梯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1米,不超过6层的单元式住宅中一边设有栏杆的疏散楼梯,其最小宽度可不小于1米。本次设计的教学楼高度为4层,其各层楼梯宽度都相同,略小于2米,满足

办公楼给排水工程设计【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办公楼给排水工程设计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我国是世界缺水国家。南水北调也在进行,但是我们要明白:调水是手段,节水是前提,环保是方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给排水的管材,水质的防污染等等方方面面都要求也在不挺的提高。 1993年我国引入塑料管新型管材,当前我国重点推荐6种,这六种不是随意定的,而是实践的总结。它们是:PE-X,PE,PP-R,PP-B,PAP和PAP-X 。这里没有出现PVC-U,原因很多。国外用在室内给水的没有,而且它耐压强度不够,安全不好,很难保证50年的使用寿命,而且现在又有关于PVC-U的衍生物内分泌干扰素的问题。所以PVC-U不包括在内。另外,PB也没有提到,因为化学生产过程中有多次裂解合成过程,价钱太贵,而且原材料不能保证。塑料与钢的复合管也是一个趋势,但是必须中试离层问题,如果这种复合管解决不了离层问题,将是致命的。现在新型的复合管不断涌现,离层问题逐渐得到了解决。 现在随着节水的呼声的高涨,水表的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什么远传水表,投币式水表,IC卡预付费水表,代码交换水表,而且有的还可以透支,等等。可见,现在的给排水设备发展很快。 建筑给排水水质问题,标准也很多,什么杂用水标准,中水标准,直饮水标准等等。不管什么标准,什么水质都要避免二次污染。防间接污染,防回流污染,水箱注意消毒,水箱淹没出流二次污染,止回阀,防污隔断器等环节和设备需要注意,以防止二次污染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大潮中,建筑给排水不仅要完成其本身固有的基本功能,还要向人们提供舒适、卫生、安全的生活和生产环境。其服务内容和功能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的拓展和变化。其中,人性化的服务、节水与开源、舒适与安全以及给排水的整合管理问题是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代表者建筑给排水的发展趋势。 一般来说,任何建筑都必须进行给排水设计,给排水设计关乎建筑使用的舒适性与安全性。高层建筑因其建筑层数以及使用人员较多使得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显的尤为重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论文高层建筑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浅谈高层建筑防火设计 [摘要]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外观体量庞大的现代摩天建筑。虽然高层建筑满足了我们生活和审美的需要,但是其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防火安全设计,这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本文提出了防火设计的目标和一些防火设计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 高层建筑防火措施防火设计 一、防火设计的目标 建筑防火设计最终应达到的安全目标是:1.防止起火及火势扩大,减少财物损失;2.保证安全疏散,确保生命安全; 3.保护建筑结构不致因火灾而损失或波及邻房; 4.为消防救援提供必要的设施。为此,建筑物防火安全设计须对建筑规划、结构耐火性能、防火分区划分、内部装修、防火设备、防排烟系统及避难对策等方面做出考虑。 二、防火设计的方法措施 1.保证建筑主体结构有足够的耐火稳定性 目前国内外高楼多依赖钢结构,虽然它的整体性和稳定性都很好,但耐火性能很差。钢材的抗拉和承重等性能均会因温度的升高而急剧下降,通常在摄氏450~650度就会失去承载能力,发生变形,钢柱、钢梁弯曲,不能继续使用。一般情况下,不加保护的钢结构耐火极限只有15分钟。因

此,建筑界和消防界在解决这个问题方面仍任重道远。 (1)耐火等级和材料选择。中国按建筑常用结构类型的耐火能力划分为四个耐火等级(高层建筑必须为一或二级)。建筑的耐火能力取决于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在不同耐火等级中对二者分别作了规定。构件的耐火极限主要是指构件从受火的作用起,到被破坏(如失去支承能力等)为止的这段时间(按小时计)。构件的材料依燃烧性能的不同有燃烧体(如木材等)、难燃烧体(如沥青混凝土、刨花板)和非燃烧体(如砖、石、金属等)之分。 (2)建筑物应根据其耐火等级来选定构件材料和构造方式。如一级耐火等级的承重墙、柱须为耐火极限3小时的非燃烧体(如用砖或混凝土作成180毫米厚的墙或300×300毫米的柱),梁须为耐火极限2小时的非燃烧体,其钢筋保护层须厚30毫米以上。设计时须保证主体结构的耐火稳定性,以赢得足够的疏散时间,并使建筑物在火灾过后易于修复。隔墙和吊顶等应具有必要的耐火性能,内部装修和家具陈设应力求使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如采用经过防火处理的吊顶材料和地毯、窗帘等,以减少火灾发生和控制火势蔓延。 2.做好防火分隔与安全通道设计 高层建筑中,因有毒烟气窒息死亡的人员占死亡人数的70%左右,烟气是火灾中的隐形杀手。所以,要充分考虑在

教学楼消防系统设计.

1绪论 1.1设计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高层、超高层建筑、地下建筑以及大型综合性建筑日益增多,火灾隐患也大大增多。现阶段火灾的特点是。由于认为的因素导致火灾的信息泄露、迟报,报警设备出现故障没有及时恢复开通,造成火灾蔓延,酿成无法估计的损失。根据用户对火灾自动报警及火灾监控系统的建立提出了更好更高的要求,海湾公司结合我国城市大中型建筑及重点公共场所已安装的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在使用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按照《城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监控网络通信协议》的要求研制了GST-119NET城市火灾自动报警监控管理网络系统。 课程设计主要完成本校南区教学楼的火灾消防监控系统设计。要求运用已学过的各种火灾探测器、控制器的知识,完成火灾消防监控系统中监测系统、灭火系统、消防电话系统、消防广播系统等各分系统的设计,以便进一步理解火灾探测与控制的基本原理,了解火灾监测监控系统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初步设计小型火灾监测监控系统方案的能力。利用所设计的楼消防监控系统保护学校和学生的安全。 1.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2.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是:被保护场所的各类火灾参数由火灾探测器或经人工发送到火灾报警控制器,控制器将信号放大、分析、处理后,以声、光、文字等形式显示或打印出来,同时记录下时间,根据内部设置的逻辑命令自动或由人工手动启动相关的火灾警报设备和消防联动控制设备,进行人员的疏散和火灾的扑救。 1.2.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触发器件、火灾报警装置、火灾警报装置、电源以及具有其他辅助控制功能的装置所组成。它能在火灾初期,将燃烧产生的烟雾、热量、光辐射及变化的空气组分等物理量,通过感温、感烟、感光及气体浓度等火灾探测器变成电信号,传输给火灾报警控制器,并同时显示出火灾发生的部位,记录火灾发生的时间。一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防烟排烟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防火门、防火卷帘门、挡烟垂壁等相关系统联动,通过自动或手动方式发出指令,控制外围联动装置的启停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某办公楼消防系统设计

《公共安全技术》 课 程 设 计 专业:13级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姓名:武振国 学号: 1309151032

摘要 本论文是对一栋办公楼进行消防自动报警与联动系统的设计,系统的解释了消防系统的设计原则、依据和具体方案的实施等.本次设计针对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展开,主要是消防系统的感应机构,即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报警器、警报器、消火栓按钮等报警系统,和其执行机构,即消火栓灭火系统、火灾事故广播、防排烟系统、防火卷帘门等灭火系统及各种联动控制系统的具体设置和产品选型。充分考虑实际现场的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并根据设计说明书要求绘制了总的系统图。 关键词:办公楼火灾自动报警灭火

目录 1绪论 (1) 1.1智能建筑与消防系统 (1) 1.2消防系统工作原理 (2) 1.3消防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3) 2消防系统设计 (4) 2.1建筑概况 (4) 2.2设计依据 (4) 2.3消防控制室 (4) 2.4系统设计 (5) 2.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5) 2.5.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 (5) 2.5.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三种基本形式 (6) 2.5.3报警区域、探测区域及防火分区的划分 (8)

2.5.4火灾探测器 (9) 2.5.5手动报警按钮 (17) 2.5.6消火栓按钮 (18) 2.6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19) 2.6.1水流指示器 (19) 2.6.2短路隔离器 (19) 2.6.3消防广播 (19) 2.6.4消防电话 (20) 小结 (21) 谢辞 (21) 参考文献 (22)

1绪论 1.1智能建筑与消防系统 智能建筑是现代建筑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可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信、办公、建筑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想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的建筑环境,因此,智能建筑成为当代建筑的主要特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口的密集增长,各类建筑的快速发展,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建筑的标准也越来越高。新建的各类大厦具备人员密集、设备先进、功能众多、装饰豪华等特点,而一旦火灾发生,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已成为智能搞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效检测建筑火灾、控制火灾、迅速扑灭火灾,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保障国民经济建设,是建筑消防系统的任务。而消防作为一门专门学科,正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到高科技综合学科行列,是现代建筑中的重要内容。 消防是防火和灭火的总称。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主旨是以防为主,防消结合。其功能是对火灾发生进行早期探测和自动报警,并能根据火情位置,及时对建筑内的消防设备、配电、照明、广播以及电梯等装置进行联动控制,灭火、排烟、疏散人员,确保人身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财富的损失。由于微电子技术、检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在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使得火灾探测与自动报警技术、消防设备联动控制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扩大了消防自动化系统的功能范围,增加了系统自检、报警复核、探测器灵敏度自动调节、及探测器维修预报等功能,使故障能及时确认及修复,减少误报,形成了具有智能化水平的火灾报警和联动控制系统,因此也称之为智能防火系统。

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要点实用版

YF-ED-J7311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要 点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要点实用 版 提示:该操作规程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高层住宅建筑的火灾隐患特点及防火 原则 高层住宅建筑由于其建筑内部实体隔墙较 多,纵向和横向防止火势蔓延扩大的功能都比 较好,加之这类建筑的内部装修比较简单和内 含人员较少,国内火灾实例不多,所以在其消 防功能方面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忽视,建设中从 设计、施工到管理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思想和 技术准备不足。这种不足主要反映在高层住宅 建筑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对《高层民用建筑

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的不遵循、不落实上;同时也反映在我们公安消防部门对高层住宅建筑防火工作的宣传、教育与监督管理工作的疏漏和玩忽职守上。这种不足与日新月异超常发展的城市建设速度形成了尖锐矛盾,直接造成了先天性火灾隐患的产生。一般地说,住宅建筑防火主要应考虑三个原则:一是从设计上保证建筑物内的火灾隐患降到最低点;二是最快地知晓和最及时地依靠固定的消防设施消除火灾火警;三是保证建筑结构具有规定的耐火强度以利于建筑内的居住者在相应的时间内有效地安全撤离。基于以上的原则,可将建筑防火设计分为主动防火系统和被动防火系统两大部分。所谓主动防火系统是由自动(或手动)控制的报警、灭火、防排烟以

给排水设计方案说明(模板)

给排水方案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1.项目规模:用地面积:213913m2,建筑面积:299940m2,地下室面积:86000m2 ,住宅户数:998户。 2.建筑单体分布情况: 二、项目特点 1、地形复杂,地面标高变化较大: 建筑单体首层地面绝对标高情况:

2、项目定位较高,高层住宅装修标准较高;别墅立面要求较高: 三、给排水设计方案 1、室外给水设计: (1) 水源: 本工程的供水水源为城市自来水。迎宾北路和翠微东路上分别有DN800和DN1000的给水管,地块周围预留有 DN200的市政给水接口,绝对标高23.5m 处的供水压力为 0.175MPa 。市政水压仅能供至南区地下室,其它地方均采用加压供水。 (2) 用水量: 本工程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为 2209 m 3/d ,最大时生活用水量为 330 m 3/h 。其中广场、道路浇洒、绿化及人工湖的补水采用回收雨水及山泉水,该部分水量为: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为 485 m 3/d ,最大时生活用水量为 90 m 3/h 。 主要项目的用水量标准及用水量计算见下表:

(3)室外给水系统: 室外生活给水与消防给水管道系统分别设置。根据实际情况、南区地下室、公共泳池用水采用市政直接供水;住宅、别墅及幼儿园、会所、北区地下室等采

用加压水泵变频供水系统(详见室内给排水部分);小区内的室外消火栓采用加压供水系统,管道压力由稳压泵和气压罐维持。(会所:为了维持冷热水平衡是否需要单独设置加压需要讨论?) (4)管材及接口: 室外生活给水管道DN≥100时采用内衬水泥砂浆的球墨铸铁给水管,承插接口,橡胶圈密封;DN<100时采用钢塑复合管,丝扣连接。绿化及水景用水采用UPVC给水管,粘接。 2、室外排水设计: (1)市政条件: 沿小区东侧的迎宾北路上设有DN400的污水管道,管底标高为17.16m~ 18.56m;有1000mmx1000mm及4000mmx2000mm的雨水暗沟,沟底底标高为21.5m~ 18.30m。本地块已预留多处雨水检查井和污水检查井,均能够满足本工程的排水要求。 (2)排水制度: 采用雨污分流体制。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场地雨水经雨水口收集后排入雨水管或排水暗沟,并最终排至周边的市政雨水管道。化粪池考虑分散设置。 (3)暴雨强度公式: 1536.1988(1+0.1579lnT) q= ————————————(L/s.ha) (t+1.5254)0.6012 雨水量:Q=Φ.q.F。(Φ为径流系数,F为流域汇水面积) (4)排水量: 设计最高日生活污水量:1130 m3/d,最大时生活污水量:120 m3/h。 场地雨排水设计考虑附近山区的洪水汇入。设计降雨历时t=14.5min,重现期T=100年时的雨水量为17.0 m3/s。 (5)管材及接口: 室外排水管道采用UPVC双壁波纹管,承插接口,橡胶圈密封。室外排水沟

高层建筑消防设计的问题意见(doc 8页)

高层建筑消防设计的问题意见(doc 8页)

高层建筑消防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意见 在近几年的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多发性的问题,看法往往不一致,现就以下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关于高位水箱中消防储量的意见 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7.4.7.1规定:高位消防水箱的消防储水量,一类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8m3。 GBJ84-8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第3.2.3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时,应设消防水箱……,但可不大于18m3。 从现行的规范及笔者所见到的资料里都没有明确消防水箱中的消防储水量是一个18m3还是两个18m3。即一般的将GB50045-95中的18m3的理解为消火栓系统室内10分钟消防用水(故近日有将高位水箱中之10分钟消防储水量定为24m3,因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40L/s);

作用。这是因为:(1)初起火灾不大可能出现火灾层的上、下层同时“灭火”;(2)不大可能有多人同时灭火,如有,那么在消火栓启用同时定会按启动消防泵之按钮,这样就不存在储量不够的问题了。这个时期(5~10分钟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一般不会动作,故18m3储水量即使是有4股水柱工作,则10分钟也只用去12m3。仍有6m3未动用。另外,有的设计者在高位水箱的消火栓系统出水管上设置水流指示器(设置与否有争论),当消火栓动用后,即使无人按消火栓箱处启动水泵按钮,则因水流指示器动作,在消防控制室有灯光和音响信号,值班人员可依据情况启动或“延时”启动消防泵。笔者不主张设水流指示器,更不主张由水流指示器信号经控制柜直接启动消防泵。 第二,当发生火灾时无人在现场,如娱乐场所、仓库等等,则只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工作,并且该系统只要有一个喷头动作,压力开头将在60秒内动作发出电信号,向控制中心报警,并经控制箱切换启动消防泵。即使几个喷头动作,18m3储水量也仅仅动用约三分之一。

给排水设计规范(修订版的)

《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课程是道路桥梁施工与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城市管道工程的基本知识,掌握城市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管道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各种管道工程及其附属构筑物的施工、维护和管理。使学生初步具备城市管道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素质与能力,具有处理、解决城市管道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城市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管道系统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根据管道工程的施工特点,掌握城市各种管道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要点及日常维护、质量管理,通过学习,具备一定施工和施工组织管理的能力,能解决城市管道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实际问题。 三、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例如,对于排水工程的任务要求达到了解;对于常见附属构筑物结构、种类等达到熟悉;对于管道的土石方工程以及管道开槽法施工达到掌握。 四、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基础》、《建筑力学》、《建筑制图基础》、《建筑测量》、《建筑材料》、《地基基础》和《水力水文基础》等。在学习本课程时要求能综合运用先修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与《道路工程技术》同时开设,使学生全面掌握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管理方法。 五、学习方法和建议 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本课程的教学特点是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 1.以课堂教学为主,根据不同章节,布置课外作业方式完成教学内容。根据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组织学生去工地参观实习,加深消化和理解。 2.教学过程中,采用少而精,讲授与自学相结合,讲重点和难点、讲概念和方法、讲学生自学中难以理解的内容。 第二部分多种媒体教材一体化总体设计方案 一、学时分配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为48学时,开设一学期。 二、媒体使用 文字教材为主要教学媒体,包括教材、复习参考资料和作业;另外还有配套的音像教材和IP课件。IP课程是本课程的主要重要媒体之一,针对本课程特点,IP课程以课程的知识点为线索,采用系统讲授、重点精讲与交互式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制作,与文字教材相配合。录像教材是本课程学习的强化媒体,是文字教材、IP课程的重要补充。 三、教学管理 本课程采用集中辅导、个别化学习、形成性考核和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以学生自学为主,学习中首先阅读各章节的学习指导,了解其中的重点、难点及学习方法,按照教学要求完成各章的作业,并计入平时成绩。集中面授,则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四、考核 本课程考试以期末理论考核成绩与形成性考核成绩为考查学生获得学分与否的依据。期末考试内容侧重于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形成性考核侧重于考察学生对综合性的内容掌握情况。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一)绪论 教学内容: 1.管道工程施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2.管道工程施工发展概况。

教学楼消防专篇

海淀区实验小学苏州街分校改扩建工程 消 防 设 计 说 明 圣帝国际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2010年8月

法定代表人:(盖章)或签字技术总负责人:(盖章)或签字项目总负责人:(盖章)或签字建筑负责人:(盖章)或签字结构负责人:(盖章)或签字设备负责人:(盖章)或签字电气负责人:(盖章)或签字

目录 一、建筑专业消防设计说明 (4) 二、给排水专业消防设计说明 (6) 三、电气专业消防设计说明 (8)

一、建筑专业消防设计说明: 1、工程概况及功能 海淀区实验小学苏州街分校改扩建工程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厂洼街4号,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苏州街分校内。东侧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西侧为厂洼街8号院,南临昆玉河支线绿化隔离带,北侧为现状住宅楼。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1870㎡,其中总建设用地面积约10620㎡,腾退绿化用地面积约1250㎡。 本工程为新建教学楼,地上五层,局部四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8605㎡,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105㎡,地下建筑面积1500㎡。建筑高度19m。地下一层为厨房及餐厅;一至三层为普通教室及办公;四层为专业教室及礼堂;五层为阅览室、书库、活动室及琴房。 2、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JGJ 99-86) 3、总平面图 新建教学楼分别与现状北楼及西配楼相互连通,连通处设甲级防火门。校园内道路结合三个出入口设消防车道,道路高度及宽度均满足4mX4m的要求,道路尽端处场地均满足12mX12m的回车场要求。 4、建筑分类与防火等级 本工程为多层公共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承重构件耐火极限均大于2.5h,楼板为最薄12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耐火极限大于1.0h。四层局部网架屋面,钢屋架采用钢丝网抹灰粉刷做法,厚度≥30mm,耐火极限大于1.0h。本建筑地上部分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部分耐火等级为一级。 5、本工程消防措施 a. 新建教学楼地下一层设两个防火分区,面积分别为900 m2、600 m2,设自动喷淋系统,两个防火分区之间设甲级防火门;地上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最大投影面积为1556.44 m2,每层面积均不超过2500m2。 b.每个防火分区设三个人员疏散口,两个疏散口之间最远距离均小于70m,各层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满足规范要求。 c.各层设封闭楼梯间,楼梯间设有乙级防火门。 d.设计人数按每班40人计,单层人数最大层是四层,该层总人数为580人,疏

某办公楼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某办公楼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摘要: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扑救、控制建筑初期火灾的最为有效的灭火设施,是应用最为广泛、用量最大的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是以水为介质,用于灭火、控火和冷却防护等功能的消防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其组件的技术参数选定直接关系到自动灭火系统扑救、控制建筑初期火灾的成功率,是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效能发挥的关键。本文将以一栋办公楼为例,简述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中的参数选取及计算方法。 关键词: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水压、水量 某十二层的办公楼,总高60.45米。地下一层为汽车库及设备用房,消防水池及消防泵房设置在地下一层,其消防储水池总容积594m2,消防水箱间设在顶层。整座大楼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一、室内消火栓系统 本工程室内消防水量40L/S。储存火灾延续时间3小时用水。建筑物各层设置消火栓,各层均成环状管网布置。消防泵房和消防水池设在地下一层,消防泵选用(Q=40L/S H=100m N=75Kw)两台,一用一备,选用智能型工频控柜。消防水箱间设在屋顶机房层,消防水箱储存10分钟的消火栓用水量,水箱间内同时设置一套消防稳压装置,以满足消火栓系统的顶部若干层火灾初期压力不足。本工程消火栓采用单出口,栓口DN65、水枪φ19、水龙带长度为25m。消火栓箱内设置启动水泵按钮及消防卷盘,且设有保护按钮的设施。 消火栓加压泵选型计算: 消火栓栓口水压计算: 公式:Hxh=Hd+ Hq+ Hsk=Ad *Ld* q2xh+ q2xh/B+ Hsk 式中Hxh——消火栓栓口的最低水压(Mpa); Hd——消防水带的水头损失; Hq——水枪喷嘴造成一定长度的充实水柱所需水压; Ad——水带的比阻,水带口径65mm时衬胶水带的比阻值为0.00172; Ld——水带的长度(m),取25m; qxh——水枪喷嘴射出流量(l/s),取5(l/s); B——水枪水流特性系数,喷嘴直径19mm,取值1.577;

给排水设计手册(完整版)

给排水设计手册 目录 壹、设计原则 2 贰、设计内容.2 叁、初步设计.3 A 设计说明.3 (一)设计依据 3 (二)设计范围 3 (三)室外给水设计 3 (四)室外排水设计 3 (五)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4 Ⅰ、说明.4 Ⅱ、给水系统.4 Ⅲ、消防系统13 Ⅳ、热水系统29 Ⅴ、排水系统37 Ⅵ、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53 (六)节水、节能措施.53 B 设计图纸53

(一)给水排水总平面图.53 (二)建筑给排水平面图54 C 主要设备表57 肆、施工图设计.58 (一)设计内容.58 (二)图纸目录.58 (三)设计总说明.58 (四)给水排水总平面图.58 (五)水泵房平、剖面图.59 (六)水塔(箱)、水池配管及详图.59 (七)建筑给水排水图纸.59 (八)系统图.60 (九)局部设施.61 (十)主要设备材料表61 (十一)施工图图纸设计61 (十二)给排水专业与其它专业协调内容61 五、设计图纸校对63 六、给排水工程师任职能力74 七、工作职责说明75 六、设计流程76

给排水施工图目录及内容 项 施工图名称内容 图纸次比例 1 接入公共下水道、管渠的位置及高程的详细尺寸。 1 基地排水管 2 排水横主管 3 排水立主管 4 横支管 5 器具排水管 6 通气主立管 7 通气支管 8 管道间2 管路转向的检查井清扫口位置,每个节点的高程及管段的坡度。 1 穿越地下室的外墙位置及防水措施的做法 2 管道位置,相关尺寸、坡度 3 管道转向或与其它横干管连接位置 4 清扫口位置详细尺寸 5 与排水立管底端接点位置、高程等。 1 管道转向位置及高程 2 通气立管廷伸位置、高程及与邻墙尺寸 3 各排水横支管接入位置、高程与邻墙尺寸 4 伸顶接通气立管位置 5 伸顶管的通气帽位置及高程 6 辅助通气管出入位置及与邻墙尺寸 1 管道位置相邻尺寸、坡度及高程 2 接卫生器具排水管的位置相邻尺寸 3 伸廷通气管的位置 4 管道转向或与其它横支管连接的位置 5 清扫口的位置 6 埋在找平层中的位置及相邻尺寸 1 通气管的位置上下接法 2 与背部通气管的接法,位置 3 管路转向与相邻墙的尺寸 4 与存水弯的接法位置与相邻墙的尺寸 1 管道转向位置 2 环状通气管、汇合通气管、通气支管接入处位置 3 通气辅助管接入位置 1 坡度 2 3 立管与支管的接入点 4 管路转向位置 1 所有管道的位置与固定方式(包括消防、空调、电气)。 2 与结构的相邻尺寸 3 维修口的详细尺寸 4 屋顶泛水 5 屋顶盖、百叶窗、通风等施工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