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作业

音乐作业

音乐作业
音乐作业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加德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这三大系统是:制作系统、感受系统、知觉系统。2.幼儿园音乐作品表现性的二种依附性是形式性依附、再现性依附。

3.儿童艺术发展三阶段是:前符号阶段、符号运用阶段、继续进步与可能退步阶段。

4.音乐的句法因素是旋律、和声、节奏。

5.节奏的两个方面是拍子、节奏型。

6.幼儿拍感的两个方面是合拍、二拍、三拍。

7.音乐的非句法因素是音色、织体、速度、曲式结构、力度。

1.幼儿的三种身体动作类型非移动式的身体动作、移动式的身体动作、与物体一起做身体移动。

2.非移动动作可以从四个方面探究,它们是意识到身体的部分与整体、意识到空间、意识到层次、意识到重量。

3.3-4岁幼儿嗓音能达到的音区是d1----b1 。

4.4-5岁幼儿嗓音能达到的音区是d1----c2 。

5.5-6岁幼儿嗓音能达到的音区是d1-----d2 。

6.歌曲即兴的两种类型是即兴演唱、自发咏唱。

7.幼儿的音乐创作形式是即兴。

8.音乐制作的关键经验有身体动作制作的关键经验、歌唱的关键经验、演奏的关键经验。

9.幼儿音乐学习中的原有知识是音乐的音响听觉。

10.音乐再现性最重要特征是实践特性。

11.幼儿音乐感知有效性的两个制约条件是行动中知觉、知觉内容指向音乐形式样式。

1.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的主要取向是形式或类型。

2.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的四个层次是远目标、近目标、概括、具体。

3.学前儿童音乐课程内容组织的标准是连续性标准、顺序性标准、整合性标准。

4.幼儿园音乐课程评价的四个基本问题是评什么、谁来评、为什么评、怎么评。

5.学前儿童音乐技能类型有身体动作音乐技能、嗓音表达音乐技能、打击乐器音乐技能、即兴音乐技能。

6.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运用铺垫手法的两种目的为音乐审美经验铺垫、为生活经验本身铺垫。

7.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两种铺垫方式是围绕目的进行铺垫、以综合为视角进行铺垫。

1.节奏经验的年龄目标有稳定的节拍、节奏型。

2.节奏与节拍分离的二种音乐材料类型是童谣与常规游戏、一字一音并具有活泼风格的歌曲。

3.学习打击乐器音色所用的三类音乐材料是打击乐器演奏的音响材料、能够用打击乐器模拟生活中的声音、即兴创作打击乐作品。

4.学习人声所用的四类音乐材料是分辨说、唱、悄悄话与喊叫的音响材料、故事、歌曲、用于辨别的音响。

5.风格经验的年龄目标有摇篮曲、舞曲、进行曲。

6.进行曲的音乐特点是采用偶数拍子、节奏鲜明、重拍突出、结构整齐。

7.进行曲的二种类型是比较优雅的进行曲、比较喧闹的进行曲。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制作系统:制作系统的产物是行动,行动是指向目的的,而不只是单存的身体运动。

2.知觉系统:知觉系统的产物是识别,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这种识别是对各种音乐形式的辨认、确认。

3.音符单一的节奏型:这种节奏型往往只是由1---2钟音符组成,如主要由四分音符组成的节奏型、八分音符组成的节奏型、二分音符组成的节奏型,这类节奏型是幼儿最容易理解的。

4.音乐作品的再现性:是指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只要用来描绘或刻画人物、动物、地点、事件等客观现实的性质。

5.音乐作品的形式性:是指音乐作品中由句法与非句法因素组成的作曲或即兴的音乐设计。

1.故事性歌曲:故事性歌曲是指歌词内容有故事情节的歌曲。

2.音乐即兴:音乐即兴是音乐制作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中一人或多人自发地、同时地对一个音乐作品进行诠释、表演、创作。在现场由表演走向创造是即兴的特色。

3.创编歌词活动:歌词创编活动是利用幼儿语言发展的能力先于音乐发展的能力的优势,通过将歌唱的心理能量用于创编歌词的方式,促进嗓音控制能力的自动化。

4.自发咏唱:自发咏唱是指幼儿同时编词与编曲并演唱,这种即兴是发展幼儿独创性音乐思维的重要手段。

5.感受系统:感受系统的产物是情感,从音乐兴学习的角度来说,这种情感可以包括任何有关儿童情绪、情感反应。

1.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音乐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音乐教育活动的总和。2.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内容组织:是指在音乐价值观的指导下,将选出的课程内容要素妥协地组织成幼儿园教育活动结构,使教育活动要素在动态运行的教育活动结构系统中产生合力,以便有效地实现地实现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

3.音乐技能:音乐技能是指对感知到的音乐再现性与表现性作出符合音乐形式特性的表达,即音乐能力。

4.技能: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对音乐事件的反应或者说学生对音乐再现特性与表现特性的反应就是对音乐特性感知后用“技能”表达出来。5.意象:是由想象力形成的一种形象显现,经由感知、表象达到意情统一。

1.音乐作品的表现性:是指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对人类情感、情绪的表达性质。

2.自发咏唱:自发咏唱是指幼儿同时编词与编曲并演唱,这种即兴是发展幼儿独创性音乐思维的重要手段。

3.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内容组织:是指在音乐价值观的指导下,将选出的课程内容要素妥善地组织成幼儿园教育活动结构,使教育活动要素在动态运行的教育活动结构系统中产生合力,以便有效地实现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

4.技能:是指对感知到的音乐再现性与表现性作出符合音乐形式特性的表达。

5.直列舞是指以两直列队形为基本队形的集体舞。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1.幼儿节奏感发展特征是什么?1、18个月开始幼儿可以做出试图使身体动作与听到歌曲合拍的努力2、4—5岁时幼儿能成功地模仿出2—4个音符组成的简单节奏型3、6岁时幼儿大多数能准确地模仿3—4个音符组成的节奏型。

2.幼儿速度知觉的年龄特征是什么?3—4岁的幼儿能够用简单的身体合拍中速偏慢、中速稍快的音乐;4—5岁的幼儿可以辨认渐快、渐慢的音乐,并能够调节身体动作去合速度;5—6岁的幼儿能够辨认与理解快慢的所有变换关系。

3.符合幼儿趣味的歌曲特点有哪些?1、音量是幼儿对音乐感兴趣的第一个重要因素;2、运动是幼儿对音乐感兴趣的第二个重要因素、3、音乐作品类型是幼儿对音乐感兴趣的第三个重要因素。

4.学前儿童再现性音乐作品的类型有哪些?1、句式规整、童趣的再现性器乐曲;2、句式规整的再现性成人器乐曲;3、句式不规整的再现性器乐曲。

5.简述大脑神经系统发展领域对音乐学习关键期的二种解释。

1.在柯达伊歌唱教学中,准确音调歌唱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一、选择适合幼儿智力和身体发展程度的音域合适的短小歌曲进行教学

二、选择的歌曲具有合适的音高

三、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具有准确音调、正确发音吐字和带有愉快情绪的范唱

2.简述引发幼儿自发咏唱的策略。

一、在日常生活中教师经常与幼儿进行宣叙调式的对话,既有点像同音重复似的把要讲的话唱出来

二、当引导幼儿创编一首完整的曲子时,要求幼儿最起码说三件事或三样东西

3.进入音乐思维迁移环节有哪四种情况?

一、歌曲的动作表演与歌唱活动完成后进入音乐思维的迁移环节

二、舞曲的动作表演完成后进入音乐思维的迁移环节

三、器乐曲的动作表演完成后进入音乐思维的迁移环节

四、身体打击乐完成后进入音乐思维的迁移环节

4.学前儿童音乐经验获得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一、在听音乐的同时让幼儿“见”到音乐的再现内容(制作与感受系统)

二、用一种制作方式让幼儿去感知与其音乐经验相符的音乐形式(制作与知觉系统)

三、用其他类型的制作方式让幼儿去解释他们对音乐形式样式的理解(制作与迁移)

5.再现音乐内容的三项标准是什么?

一、形式规限标准:节奏、音色、力度、旋律、结构、速度、风格、等每种音乐形式都规定着一首曲子的再现内容,所以分析音乐形式是教师获得音乐再现内容的前提。

二、意象思维标准

理解音乐是无法通过语言的内容与音乐的直接对应来理解的,只能通过音乐的形式元素所汇集的音响的听觉“形态”或听觉“形象”与生活中的形象的联觉来达到,这种联觉是一种意象思维,是音乐理解的重要机制。

三、以身体动作的呈现方式为主,以其他的呈现方式为辅的标准

用身体动作来呈现音乐再现内容是最理想的,一方面是因为身体动作符合形式规限、意象思维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因为要符合幼儿在音乐中运动的兴趣爱好。

1.以音乐教育内容为结构框架的目标体系中组成体系的四部分内容结构与三个目标纬度各是什么?

答:四部分内容是:歌唱、唱歌、乐器演奏、欣赏。

三个目标纬度: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型目标

2.音乐表现性评价设计的三个步骤是什么?

答:第一、确定表现性任务。第二、设计表现性任务的情境。第三、确定评价标准。

3.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观。

答:教育的真谛在于张力:为了音乐性目标的达到,不能只考虑音乐性,必须找到能够发挥幼儿主体性的教学方法。幼儿主体性得到发挥,才是真正地达到音乐性目标;反之,当背离了音乐性目标,一味的强调让幼儿“积极主动”起来时,这种所谓的“积极主动”由于没有内核也就走向了无意义。

4.器乐曲动作意象有哪三种方式?

答:1、依据作品原意进行情节性的动作意象;2、离开作品原意,进入幼儿能够理解的生活情节的动作意象;3、带有舞蹈意味的无情节的动作意象。

5.简述动作意象的原则。

答:1、把握音乐形式结构,事先画出句段图的原则2、动作诠释遵循音乐重复、对比等音乐形式组织手法的原则3、动作和音乐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相吻合的原则4、动作简单的原则。

1.简述节拍音乐经验获得机制。P92

2.“雨落在草地上,雨落在树上,雨落在房顶上,就不落在我身上。”写出这首童谣的节奏型与节拍。

3.简述打击乐器音色经验的获得机制。P261

4.简述幼儿对声音高低进行感知与歌唱的特点。

5.简述人的音色经验的获得机制。P237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学前儿童的三大音乐趣味。

2.论述幼儿园音乐作品再现性的形式规限。

1.论述柯达伊教学法中幼儿歌唱教学的三个要点。(P67)

一、按照准确音调歌唱。1、选择适合幼儿智力和身体条件发展的音域合适的短小歌曲进行教学,2、选择的歌曲具有合适的音高3、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具有准确音调、正确发音吐字和带有愉快情绪的范唱

二、克服幼儿的不良音调

三、歌唱能力的发展步骤。

2.针对幼儿音乐经验,谈谈一个经验二个特征的含义。(P99)

1.阐述幼儿年龄阶段音乐关键经验目标中第一、二个层次的音乐形式经验目标。P123

2.阐述行为目标准确表述的要求,并举例。P129

1.论述幼儿提炼乐曲节奏型可能使用的四种方法。

2.具体描述单圈舞“彩带”的教学步骤。P173

五、音乐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10分)

分析“未出壳雏鸡的舞蹈”的曲式结构与再现主题内容。P27 分析“喜洋洋”的曲式结构与再现主题内容。(P28)

分析“水族馆”的曲式结构与音乐内容主题。P166

写出单圈舞“彩带”的动作说明。P173

音乐鉴赏作业

《音乐欣赏》作业 1、音乐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音乐的基本要素是节奏和旋律。 2、交响乐队的基本配置有哪些? 贝斯吉他(是最基本的) keyboard 3、交响乐《命运》的作者是哪位?作品表达了一种怎么样的情绪变化? 贝多芬体现英雄主义精神精神,具有强烈的英雄性格的杰出的代表。以“通过斗争,走 向胜利”深刻,鲜明的体现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革命人民的的伟大理想,而且在《第五“命运”交响曲》中贝多芬还完成了交响乐创作的一次革新,他使交响曲的复杂、庞大的结构服从于一个主题思想——通过斗争走向胜利有机的贯穿于戏剧性矛盾冲突的整个发展过程,各乐章之间也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4、交响乐《蓝色狂想曲》的作者是哪位?作品在古典音乐的基础上融入了什么样的新的音乐元素? 乔治·格什温《蓝色狂想曲》是为钢琴和管弦乐队而写的类似单乐章的协奏曲作品,其 中主题的即兴式表达同交响性的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黑人布鲁斯音乐的调式及和声因素、爵士音乐的强烈的切分节奏和滑音效果,都赋予这部构思独特的作品一种与众不同的色彩。格什温在这部作品中,对那些情绪全然不同的段落的安排,如抒情性与戏剧性,舞蹈性与歌唱性的对置,也颇具匠心。

5、歌唱的形式有哪些?每种列出一部作品。 独唱:一个人单独演唱歌曲,称为"独唱"。人声分类中的任何声部都可以担任独唱。演唱时一般用钢琴或小乐队伴奏,有时还可加入人声伴唱。独唱要求演唱者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较好的歌唱技巧,独唱者是音乐作品的解释者和表现者,他(她)直接运用"声"和"情"对音乐作品进行艺术的再创造。 (2)齐唱:很多人一起演唱单声部的歌曲,称为"齐唱"。齐唱的人数多少不限,可以是男女混声齐唱,也可以是男声齐唱或女声齐唱。齐唱时,可以用乐器伴奏,也可以不用乐器伴奏。齐唱要求歌声整齐、统一、宏亮。齐唱歌曲大都富于战斗性和号召力,是群众歌咏活动中的主要形式。 (3)合唱:将许多人分成几个声部,同时演唱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曲调的歌曲,称为"合唱"。常见的合唱形式有:混声二部合唱(由男女声混合组成),混声四部合唱(由女高、女低、男高、男低四个声部组成),同声合唱(分男声、女声、童声的二部、三部合唱)等形式。合唱一般用钢琴或乐队伴奏,但也有不用乐器伴奏的,称为"无伴奏合唱"。合唱有着丰富的表现力,讲究整体音响的谐和与协调,要求各声部的音色相应统一,音量相应平衡,各声部的出现有层次。另外,对各声部的音准、节奏、力度、速度都有严格的要求。 (4)领唱:在齐唱或合唱中,由一个人单独演唱一个乐段或一些乐句的,称为"领唱"。领唱部分一般与齐唱或合唱部分构成呼应,形成对比。 (5)对唱:两个人或两组人作对答式的演唱,称为"对唱"。对唱有男女声对唱,男声对唱,女声对唱等形式。对唱大多是单声部歌曲,气氛热烈而欢快。 (6)重唱:多声部的歌曲每声部只有一人(或二人)演唱的,称为"重唱"。重唱有男女声二重唱,男声或女声重唱(包括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等形式。重唱和对唱的主要区别,就在于重唱是以多声部(两个声部或两个声部以上)的形式出现。但是有的歌曲往往将对唱和重唱结合在一起。如黄河大合唱中的《河边对口曲》,先是甲、乙两两男声对唱,然后将甲、乙两个曲调叠置起来,组成重唱。 (7)轮唱:将许多人分成两个或三个、四个声部,各声部相隔一定的拍数,先后演唱同一曲调,称为"轮唱"。轮唱时,各声部形成此起彼落、相互呼应的热烈气氛。这种手法叫做"卡农",是复调音乐的一种。 (8)小组唱:一个小组的人同时来演唱一首单声部的歌曲,称为"小组唱"。小组唱实际上是齐唱的一种形式,只不过人数较少而已。如果演唱的是多声部歌曲,则称为"小合唱"。 (9)表演唱:演唱歌曲时,边唱边做动作,这种有动作表演的演唱,称为"表演唱"。表演唱在演唱方面往往采取对唱或小组唱形式。 (10)大联唱:围绕一个特定的专题,选择内容有关的歌曲,并采用诗朗诵或乐曲联奏等方法,将各歌曲连贯起来进行演唱,称为"大联唱"大联唱不一定局限于齐唱,可能还包括独唱、合唱、轮唱等多种声乐演唱形式。中西乐器知识骨哨、编钟、古琴。 6、各列举一位女中音、男高音歌唱家及其作品。 《被遗忘的时光》——蔡琴 恩里科·卡鲁索《塞维利亚理发师》 7、舞蹈《两棵树》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音乐鉴赏作业

理工学院药学王涵向 10L0152170 巾帼英雄——我心中的旋律 小学的时候,老爸给我买了由迪斯尼制作的动漫音乐剧《花木兰》,其幽默的故事情节,夸张的人物造型,优美、深情或激昂、活泼的旋律深深地吸引了我,喜欢音乐的我时不时哼上几句片中的音乐,其配音演员也有我们家喻户晓的人物,比如英俊的男主角李翔是由成龙配音的,滑稽搞怪的小龙木须是由陈佩斯配音的,而我们的女主角花木兰是由许晴配音的,从小到大我看了n遍,每一遍都会发现新的笑点,可谓让我百看不厌。 故事这样开始的,花木兰是个爽朗率真的女孩儿,她的家人一心张罗着给她找个好婆家,这不,她被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见媒婆,活泼大方的花木兰心里其实是很忐忑的,音乐响起,她唱的歌表达了其此刻的心情:“老祖先保佑我,千万不要让我出差错,不能有辱传统的家风,爹爹会以我为荣” 可惜天不遂人愿,由于一只蛐蛐从中捣乱,媒婆被整得很狼狈,从而迁怒于花木兰,使她在媒婆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最终导致安排相亲一事彻底泡汤,她非但没给家里争光,还让家人很丢面子。灰溜溜回到家里的花木兰不敢面对父亲期待的眼神,此时她唱了一首歌,我很喜欢这首《倒影》,深情婉转地唱出了自己的心声:看看我不是爹娘身旁的乖女儿难成温顺新娘,我不愿为出

嫁装模作样,可若是违背家族礼教三从四德定会使全家心伤,那是谁家姑娘在凝眸将我望,为何我的影子是那么陌生,无论怎么装扮无法将真心藏,何时才能见到我用真心歌唱何时才能见到我用真心歌唱。 父亲看了看失落的女儿,马上明白 了事情的结果,他没有直接安慰女儿让 其再接再厉,而是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 话:“看今年的花开的多好啊,可是你 看,那一朵还没开,我相信,它开了以 后一定是万花丛中最美的一朵。”是啊, 父亲对女儿的爱和信任表露无遗。 在他们一家人过着相安无事,其乐 融融的时候,战争的号角拉响了,匈奴 入侵北方边境,皇上下旨每家出一名男 丁应征入伍保家卫国,花木兰家里的男 丁是他那在以前在战争中负过伤的年 迈老父,让父亲上战场她有千万个不愿 意,看着父亲倔强的身影,她难过之心 溢于言表,晚上与父亲发生争执,明明父亲的身体已经不允许其上战场,可是屡劝无效,父亲坚持保家卫国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暴风雨中,花木兰伤心地跑出家门,那一晚她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 片中在该情节播放的是铿锵有力的旋律,当晚,他扮成男装,混入军营,花家的祖先为了保护木兰,便派出了心地善良的木须从旁帮忙。在军营里,各类人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指导(1)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评讲(1) (第1至2章) 责任教师洪雅君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统设必修课程。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把握作业中的内容,我将作业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整理如下,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本门课程的作业评讲分4次进行,今天先评讲第1次。 下文中,黑色部分是问题和答案,其他颜色是解释和说明。 一、简答题 1.幼儿节奏感发展特征是什么 考核知识点:第一章学前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特征第二节二、学前儿童音乐知觉与制作的发展特征(二)节奏知觉与身体动作的发展 答案要点: 3岁---4岁的幼儿可以通过大量的身体动作表演与打击乐表演获得稳定的节拍感。 4岁---5岁的幼儿可以通过快与慢的配合理解节拍,通过歌谣朗诵理解节奏型。 5岁---6岁的幼儿已经能够理解歌曲的节奏型。 2.幼儿速度知觉的年龄特征是什么 考核知识点:第一章学前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特征第二节二、学前儿童音乐知觉与制作的发展特征(三)音色、力度、速度知觉与制作的发展 答案要点: 3岁---4岁的幼儿能够用简单的身体动作合中速偏慢、中速稍快的音乐。 4岁---5岁的幼儿可以辨别渐快、渐慢的音乐,并能够调节身体动作去合速度。 5岁---6岁的幼儿能够辨别与理解快慢的所有变化关系。 3.符合幼儿趣味的歌曲特点有哪些 考核知识点:第二章学前儿童音乐特性(一)第一节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本体特征二、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再现特性(二)学前儿童再现特性音乐作品的类型 答案要点: (1)歌词本身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的口味,幼儿容易朗诵; (2)歌词所描述的主题突出、故事性强、幼儿容易动作表演; (3)旋律音调与词调吻合,幼儿容易歌唱。 4.学前儿童再现性音乐作品的类型有哪些 考核知识点:第二章学前儿童音乐特性(一)第一节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本体特征二、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再现特性(二)学前儿童再现特性音乐作品的类型

音乐特色课程设置

音乐特色课程设置 一、音乐艺术特色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1、培养音乐艺术人才,为高等艺术院校输送人才,也为学生拓宽考试渠道,开辟升学路子的需要。高等院校招收音乐艺术专业的特长学生,必须加试考查音乐艺术特长。音乐特色课程的设置,保证了音乐艺术教育的实施,使之严格按照要求科学地进行训练,提高音乐素质,提高专业水平。 2、建设音乐艺术特色学校的需要。建设音乐特色学校,培养特长生,实现特色教育,就必须落实到课程上。有了设置科学的课程,才能保证特色学校的顺利有效的进行。 3、弘扬民族文化,推广民歌艺术的需要。 音乐艺术特色课程的设置,确保民歌艺术特色教育的实施,为培养音乐艺术人才提供保证,为弘扬民族文化做贡献。早在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就明确指出:“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由此看出,国家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创建音乐艺术特色学校,设置音乐艺术特色课程,将音乐特色课程设置纳入教学科研工作中、就能在教学和科研体系中建立音乐学习、传播、研究和创新的架构与平台,发挥学校教学、科研的职能和优势就能积极实施民族优秀文化的广泛传承、深入研究和不断创新。 二、音乐特色课程的资源开发利用。 (一)、结合学校特色,大力开发校园音乐资源。 校本课程开发与创建特色学校是相辅相成的。学校要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就必须在课程开发上下功夫,要有体现音乐特色的课程设置。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际上就是在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而课程的编制反过来也应根据学校自己的性质、需要、特点和条件进行。开展特色教育,要遵循“合格+特色”的学生培养模式。合格就是按照高考要求,培养高等院校音乐艺术类招生合格的人才。特色,就是要培养学生在音乐专业中有特长,有一门强项。根据音乐高考纲要,开设相应的试唱课、器乐课、乐理课,利用校园橱窗、黑板报、广播、校园电视,展示音乐专业班学生的演出,举行音乐会,开展各种音乐比赛,如校园歌手大奖赛、革命歌曲大奖赛。促进校园音乐资源的利用,培养学生音乐专业特长。 (二)、结合学生实际,挖掘学生自身资源 学生的学习渠道是多方面的,他们联系着一个庞大的社会资源。学生的学习经验来自他们的家庭生活,来自他们与其他孩子的游戏与交往,来自他们与社区环境、及文化的体验与影响,他们往往会把这些渠道获得的知识带到课堂上,通过合作学习把教材、教师、学生三方面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增大教育的信息量,丰富教学容。这些经验与经历,都是教学中宝贵的资源。教师应针对不同特点,善于挖掘学生的智慧和学习性,为教学所用,使教学更生动更有效的开展。学生家庭中往往也有不少音乐课堂教学中可利用的资源。另外,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对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它能直接而强烈的影响人的情感,触及人心灵深处。音乐特色课程课程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教育。(三)、结合地方特色,收集当地民间娱乐活动民歌民谣等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特色的地方资源作为开发校本课程的素材,既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也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1.民歌民谣 《十送红军》《采红菱》《回娘家》等这些民歌歌谣都是非常喜爱的歌曲,当地也有许多群众喜爱的,广泛流传的民歌民谣,教师可选取比较短小、精悍、易唱易记、积极向上的民歌编辑进教材,学生学起来一定非常有兴趣。 2.民间娱乐活动

音乐鉴赏课作业

欧洲音乐巴洛克时期两位音乐家部分音乐的比较 《D大调为三把小提琴和巴松管创作的卡农和吉格》与 《g弦上的咏叹调》之对比 音乐的巴洛克时期通常认为大致是从1600年至1750年,即从蒙特威尔地开始,到巴赫和亨德尔为止。之所以称这一时期为巴洛克,是由于一时期音乐表达的技术及方式基本上有它一定程度的共同点,所以用此名词来标志,并无特殊的意义。巴洛克(Baroque)一词来自法语,追本溯源是葡萄牙语,意谓形态不圆的珍珠。是巴洛克末期评论家们在评论此一时期的音乐时所首先使用的,而且一般含有贬意,指粗陋曲、奇异的、夸张的音乐。巴洛克之后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家们趋于将音乐语言简化和规范化,在他们看来,巴洛克音乐过于夸饰而不够规范。因此巴洛克一词被评论家用来指十七世纪及十八世纪前期的艺术及音乐作品。 关节词:巴洛克卡农帕赫贝尔巴赫咏叹调 先介绍一下第一位作者。1653 年9 月,在德国东南部的美丽小城——纽伦堡,诞生了一个名叫约翰?帕赫贝尔的可爱小男孩。尽管这个小男孩天资聪明,对音乐极富灵性,但谁也没想到他会对德国音乐乃至西方音乐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小帕赫贝尔先后师从于海因里希?施威默和克尔学习管风琴与作曲。23 岁时出任埃森纳赫宫廷乐师,显示了非凡的才华。在埃森纳赫,他结识了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父亲,并很快成为巴赫家族的亲密朋友。1695 年,再次回到故乡纽伦堡,直至1706 年逝世。帕赫贝尔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管风琴教学和创作上。他是西方管风琴中德学派的代表人物,尤其是其众赞歌自成一体,对巴赫以及以后的音乐家影响深远;然而历史却和大家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这位多产作曲家可能也没有想到,在众多的作品中,流传至今并为世人奉为经典的却是他的悠然之笔——《D大调卡农》。这首卡农曲的全称是《D大调卡农与吉格》,作曲家还在乐谱的扉页注明“为三把小提琴与通奏低音或弦乐队而作”。事实上,这部作品是由卡农和吉格两支曲子而组成,最为著名和广为流传的还是卡农部分。即虽然该作曲家可能曾写过不少音乐,但是只有这首《D大调卡农》流传下来,所以我这里也只介绍《D大调卡农》以代表他。 这首音乐目前通称为《卡农》。如果你到互联网上搜索,打上“卡农”这个关键词,就能搜到这首歌。 实际上卡农并非曲名,而是一种曲式,字面上意思是“轮唱”,原意为“规律”。指的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随着另一声部,数个声部的相同旋律依次出现,交叉进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逐和缠绕,而声部几乎是单调意义上的重复。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部分作业章全部答案

第八章学前儿童音乐经验(一)节奏 综合复习题 一、填空题 1.节奏经验的年龄目标有稳定的节拍、疏密节奏型。 2.用不移动与移动动作合拍的五种音乐材料类型是常规游戏、童谣动作模仿歌曲、不移动动作与歌词对应的歌曲、移动动作与歌词对应的歌曲、移动动作与歌词对应的游戏。 3.节奏与节拍分离的二种音乐材料类型是童谣与常规游戏、一字一音并且活泼风格的歌曲。 二、简答题 1.简述节拍音乐经验获得机制。 答:1、幼儿通过模仿教师的身体动作制作方式来感知拍子2、用同样的身体制作方式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表达对拍子的理解3、对同一音乐作品通过打击乐制作方式来表达对拍子的理解。 2.在语言节奏中让感知节拍教师需要具备的二个条件是什么 答:1、教师的示范准确并一以贯之2、教师的评价准确并一以贯之 3.简述节奏型音乐经验获得机制。 答:1、幼儿通过模仿教师的身体动作制作方式来感知节奏型2、用同样的身体制作方式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表达对节奏的理解3、对同一音乐作品通过打击乐制作方式来表达节奏的理解。 4.“雨落在草地上,雨落在树上,雨落在房顶上,就不落在我身上。”写出这首童谣的节奏型与节拍。 答:节奏型:A xAxcA xAxcA A’A xAxcA A A’A xAxcA A’ xAxcA A xAxcA/ 节拍:A A A A’A A A A’A A A A’A A A A/ 三、论述题 1.论述幼儿提炼乐曲节奏型可能使用的四种方法。 答:1、提炼出节拍,用打击乐演奏出来2、提炼出音符简化后的节奏型,即出掉附点、切分等难的音符,只留下四分、八分、二分等简单音符,并组织成节奏型。3、基本上也是提炼节拍,但在延续音上又保留了节奏。4、完全根据重拍提炼节奏型。 第九章学前儿童音乐经验(二)旋律 综合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旋律经验的年龄目标有声音的高与低、旋律的上行与下行、旋律的级进与跳进。 2.进行声音的高低感知的三类音乐材料类型是能让幼儿分辨并模仿的带有声音高低的生活音响材料;内容含有视觉高低形象的歌曲、儿歌;能用高低身体动作表达音的高低的乐曲。 二、简答题 1.简述声音高低经验获得机制。 答:1、幼儿通过对空间高低的探究来知觉声音的高低2、幼儿通过教师手势的提示来理解声音的上与下3、用嗓音模拟生活环境中的高低声音 2.简述旋律轮廓线经验获得机制。 答:1、用身体动作的制作方式来感知旋律的轮廓线2、通过嗓音模拟生活环境中的高

音乐程序课程设计520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设计题目:音乐演奏程序设计 学生贾高强 班级 09(秋)大专电子学号 指导教师王文珍 理工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指导教师 班级职称 一、课程设计题目 音乐演奏程序设计 二、主要设计参数及技术指标 本程序应用了BIOS中断功能的字符显示和乐曲演奏程序。并利用计算机控制发声原理,在计算机中有一个可编程时间间隔定时器,它能根据程序提供的记数值和工作模式,产生各种形状和各种频率的记数定时脉冲,提供给系统各个部分使用。该乐曲点播程序曲一个主程序和4个子程序组成。其中前三个子程序为乐曲演奏子程序,接着是发声程序和清屏子程序,最后是一个回车换行程序。 利用计算机控制发声的原理,可以编写演奏乐曲的程序。PC机上的大多数都是由主板上的8255(或8255A)可编程序外围接口芯片(PPI)管理的。PPI包括三个8位寄存器,两个用于输入功能,一个用于输出功能。输入寄存器分配的I/O端口号60H和62,输出寄存器分配的I/O端口号位61H。由PPI输出寄存器的0或1两位来控制扬声器的驱动方式 三、课程设计容及工作量 (一)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0.8-1.0万字

(二)、图纸部分 1、程序流程图 A0一 2音乐演奏程序设计电路图 A0一(选做) 四.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能按时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规定的全部容,方案选择正确,论据充分,对设计中的主要问题分析深入,解决合理,有独立见解,能很好运用所学理论和提供的资料解决设计中的问题,能独立查阅和正确引用中外文参考资料,说明书文字通顺、清楚、选用数据论证合理、计算准确,图面整洁。 五、进程安排 课程设计进度检查表

电影音乐赏析作业

《勇敢的心》电影音乐赏析 《勇敢的心》这部影片以13-14世纪英格兰的宫廷政治为背景,以战争为核心,讲述了苏格兰起义领袖威廉华莱士与英格兰统治者不屈不挠斗争的故事。 影片开头便响起了深邃、宽旷、荡气回肠、悲壮的苏格兰风笛声,引导着我们穿越于苏格兰高地的如史诗般的景色之中。广阔的湖面,高低起伏的山地上覆盖着一层蔚蓝的天空,点缀着朵朵壮阔的白云,音乐与画面相辅相成、润物无声、不留痕迹地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空背景。短短的不到2分钟时间里,导演将画面、背景音乐、旁白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历史沉重感的意境。 当小威廉看到父亲的尸体被车运回来时,苍凉的背景音乐渲染出淡淡的悲怆、伤感的气氛,表现出了小威廉懵懂年少时失去父亲的悲惨痛苦的感情。小威廉想哭却极力忍住眼泪,坚强且坚韧。 父亲葬礼结束时,参加葬礼的小女孩小美挣脱母亲的手,摘下一朵紫色的茉莉花给小威廉。此时优美而恬静的苏格兰风笛声响起,深情而又富有浪漫,并带有浓郁的英伦风情,没有一句台词,只有单纯而清澈的音乐在空气中飘荡,带有丝丝颤抖。小威廉失去父亲后的忧伤和两小无猜的纯真友爱在风笛声中蔓延,带给了人们对爱情的渴望,旋律中也蕴涵了人们对自由的向往。 当人们向小威廉的父亲告别并火葬他时,片头的风笛旋律又响起,清脆而哀伤,表现了人们对亡人的怀念之情和人们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自由的渴望。小威廉睡梦中与父亲的对话的主题正是让其勇敢抗争到最后的动力——自由。 多年后,长大后的威廉与小美在一个乡村聚会上又一次相逢,并很快熟识起来。威廉在一个“小风细雨”的傍晚约美伦——葬礼上的女孩出来“转转”,在欢快、愉悦的《Wallace Courts Murron》音乐中,梅伦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跳上了威廉的马,和他一同奔向美丽、一望无际的绿意葱葱的大草原。此时,欢畅、轻盈的苏格兰风笛再一次响起,把这对重逢男女激动、快乐的心情衬托的淋漓尽致。这两处苏格兰风笛曲的运用,恰如其分的抒发了威廉威廉与梅伦之间相互爱恋之情,将他们两个人内心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使我们体会到了一段没有杂质的纯洁爱情。而当梅伦被杀害后埋葬梅伦的场面,风笛曲哀怨,悠长,低沉。再加上画面上悲痛的人们,使得这部影片对于爱情的宣扬达到了极致。起初爱情的美好、甜蜜、温馨、纯洁,后来爱情终结的突然、无情与悲惨。这两个场面强烈的对比突出了一个悲剧爱情的故事。苏格兰风笛的运用恰恰为这种强烈对比的营造出了单凭画面无法达到的氛围和情感,深化了悲情爱情的主题。 王妃伊莎贝拉被国王委派和威廉进行谈判,当谈到威廉以前的爱人时,背景音乐———苏格兰风笛又再一次响起,表达出了华莱士对他以前爱人深沉的爱,并反衬出了威廉这个英雄人物内心的脆弱,同时也表达出了其对于自由的渴望,对于英王残暴统治的不满。在苏格兰风笛的衬托之下,威廉的身上体现出了两种不同的情感——爱与恨。 当英格兰骑兵出现的时候,影片中马蹄声被放大,用沉重的音响效果预示着一场残酷、惨烈战争,同时影片背景中灰暗的天空和云层,淋漓尽致地衬托出了英格兰军队那种咄咄逼人的气势,渲染出一种恐怖的气氛。 最后影片结尾的一曲《Freedom》令人震撼。当威廉使尽全身力气,高喊出“自由”的时候,音乐激情且激荡。而后罗伯重新带领苏格兰人民开始了为自由而战的序幕,当威廉的自由之剑划过天空,当悠长、高昂的苏格兰风笛再次响起时,苏格兰人民都感受到了悲痛和激励,渲染出一种纯粹的英雄精神和它的影响力,激励着他们每一个人为了自己、为了苏格兰的自由而去争斗,去献出自己的生命。

音乐鉴赏答案

给我最爱的老婆音乐鉴赏答案 音乐鉴赏的误区 1 音乐不能直接传达思想概念是因为音乐不具有:() A、视觉性 B、语义性 C、表达性 D、标准性 正确答案:B 2 下列哪一项是音乐音响的基本属性:() A、语义性 B、视觉性 C、非视觉性 D、美学性 正确答案:C 3 中国音乐教育和普及工作中基本以下列哪一项为核心:() A、音乐解说 B、音乐感知 C、音乐内化 D、音乐创作 正确答案:A 4 欣赏音乐是指能够用文学化和美术化的形式解说音乐。() 正确答案:× 5 听不懂音乐不一定是因为我们不具备音乐细胞和音乐修养。()正确答案:√ 音乐的艺术本质 1 《音乐通论》是下列哪一位音乐大家的著作:() A、廖辅叔 B、莫扎特 C、廖尚果 D、萨利埃里 正确答案:C 2 下列那哪部作品是青主先生的音乐专著:() A、《乐话》

B、《大江东去》 C、《我住长江头》 D、《清歌集》 正确答案:A 3 音乐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途径与人类情感产生共鸣:() A、视觉 B、语言 C、听觉 D、情绪 正确答案:D 4 音乐仅仅是听觉的艺术。() 正确答案:× 5 音乐可以细腻、微妙、直接、及时地表达人类情感。()正确答案:√ 音乐审美的基本观念 1 体验音乐欣赏最重要的方式是:() A、认真聆听音乐 B、参照解说体会音乐 C、体验微妙的情绪变化 D、学好理论知识 正确答案:C 2 哪一种方式可以描摹人类情绪的变化:() A、文学 B、语言 C、音乐 D、美术 正确答案:C 3 《鲍列罗舞曲》是哪位作曲家的著作:() A、拉威尔 B、亨德尔 C、巴赫 D、莫扎特 正确答案:A 4 音乐可以表现出人类多种多样的情绪。()

小学音乐课作业方式的探索与反思

小学音乐课作业方式的探索与反思 长期以来,小学音乐课因为课程本身的特点和教师认识上的误区,几乎所有教学任务都是在课堂中完成的,音乐课后不布置作业似乎是天经地义。其实,在此之前,我和许多教师一样,错误地认为:音乐课的所有任务应该在课堂40分钟里完成。至于家庭作业,那是语数学科的事情,根本和音乐无关。 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给课堂教学带来显著的变化,其中之一是课堂教学必须由封闭走向开放。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开放,必须实现课堂教学的空间和时间的开放,而科学合理地设计音乐课后作业就是将封闭的课堂拓展至课外、将封闭的教学时间延伸至课后的一种有效手段。许多音乐教师逐渐开始尝试布置课后作业,但存在唯技能练习和无评价反馈两种倾向,大多是将课堂中的内容作技能的复习而已。 面对这个意外的小故事和这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我开始思考:该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音乐课后作业呢? 艺术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鉴于这一特征,“新标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通过“突出情感体验、强调对音乐兴趣、审美能力、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培养,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作业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通过作业教学,使学生巩固、内化学得的知识、技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产生新的学习欲望。音乐因其学科的独特性,在作业的布置上也表现了它的独特性。音乐作为一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的教育门类,就应该有别于其他学

科,使其更具愉悦性、趣味性、生活性,所以音乐作业的布置形式应该是多样的。于是,我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大胆地将情感引导式音乐作业引入了音乐教学中。 所谓情感引导式音乐作业,就是以情感作为主线的,富有思考和探究的开放性作业。,与传统的音乐作业相比,情感引导式音乐作业的形式更多样,内容更有趣,更加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 在教学中,为了消除学生对作业的厌恶感与恐惧感,让他们真正喜欢上音乐作业。那么,在作业设计时,必须做到推陈出新,努力让作业不再是“枯燥”的代名词,不再为做题而做题。通过积极的实践,我们有了殷实的收获。我认为在布置音乐作业时应注意以下四方面。 一、设计要新,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我们可以改变过去的作业本形式单调,内容统一的形式,从心理上给学生“要我做”的感觉。对此,我们可以从小处入手,根据学生年龄段的不同特点来设计作业本活页。例如根据不同内容,可将题目设计为“你来当小老师”“我的图片最精彩”“家庭音乐会节目单”“你能行”“你来当设计师,给1、2、3、4、5、6、7、i编队整形。”等时尚而又童趣化的名字让学生耳目一新、跃跃欲试。同时,根据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在作业活页中增加一些精致而健康的图案,添入了精彩的音乐家生平,图文并茂、新意呈现,使作业变得有情、有趣、有味。 二、内容要实,才能坚守学生的音乐阵地。 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以音乐为本”是音乐学科赖以存在的理由之一。所以,在布置音乐课外作业时,我们要坚持

课程设计-数字音乐盒

单片机课程设计-数字音乐盒 课程设计要求:1.利用I/O口产生一定频率的方波,驱动蜂鸣器,发出不同的音调,从而演奏乐曲(最少三首乐曲,每首不少于30秒)2.采用LCD显示信息 3.开机时有英文欢迎提示字符,播放时显示歌曲序号(或名称) 4.可通过功能键选择乐曲,暂停,播放。 5.选作内容:显示乐曲播放时间或剩余时间 硬件电路:本设计中用到了89C51单片机,4*4键盘,蜂鸣器,16*2 LCD,七段 显示数码管LED。 原理说明:当键盘有键按下时,判断键值,启动计数器T0,产生一定频率的脉冲,驱动蜂鸣器,放出乐曲。同时启动定时器T1,显示乐曲播放的时间,并动LCD,显示歌曲号及播放时间。也可在LED显示歌曲号。 (1)硬件电路中用P1.0~P1.7控制按键,其中P1.0~P1.3扫描行,P1.4~P1.7扫描列。 (2)用P0.0~P0.7,P2.0~P2.7控制LED,其中P0.0~P0.7控制七段码a,b,c,d,e,f,g,用P2.0~P2.7为数码管位选信号。 (3)用,P2.0~P2.2作为LCD的RS,R/W,E的控制信号。用P0.0~P0.7作为LCD的D0~D7的控制信号。 (4)用P3.7口控制蜂鸣器。 (5)电路为12MHZ晶振频率工作,起振电路中C1,C2均为30pf。

电路图: 【试验时请仔细阅读后文说明!此图仅为我站制作,并不代表原作者意愿;若您制作成功,望在网络推广。】实验控制流程图如下:

S BIT P2.0 ;定义液晶显示端口标号 RW BIT P2.1 E BIT P2.2 ;******************************************** L50MS EQU 60H L1MS EQU 61H L250MS EQU 62H SEC EQU 65H MIN EQU 64H HOU EQU 63H ;*******************************************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000BH LJMP TT0 ORG 001BH LJMP T1INT org 1000h main: ;-----------------------;液晶初始化 MOV SP,#70H MOV P0,#01H ;清屏 CALL ENABLE MOV P0,#38H ;8位,2行显示

音乐欣赏作业

音乐欣赏作业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音乐欣赏作业 一:简答 1.什么是音乐欣赏? 答:音乐欣赏是欣赏者通过听觉去感觉音乐,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得到精神的愉悦和认识的满足.它是音乐作品与表演的最后的归宿. 2.知觉欣赏的层次是指 3. 答:知觉是指受到音乐的音响刺激时,所产生的情绪性生理反映,属于感官的直觉获得快感,是听觉正常的人天生的本能,无论年龄、性别的差异或智力水平的高低。严格的说知觉层次属于低级音乐反应,还不能算是欣赏。 4.情感欣赏层次是指? 答:情感欣赏是在音乐知觉的基础上,对音乐内容和形式的进一步认知,通过丰富的想象力,领会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从音响讯号中捕捉到作曲家和演奏家所传达的感情内容。进入情感体验的境界才算是步入了音乐欣赏之门,但至此也仅仅是达到了从外貌认识音乐的浅层次,并未深入到内核。 5.专业欣赏层次是指? 答: 专业欣赏是在音乐知觉和领会音乐情感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音乐的内涵加以考察,这种考察包括对音乐多方面信息的统一分析,是将感觉和理智融会贯通的历程。专业欣赏是对音乐真髓的揭示,是从高层次对音乐艺术乐趣的享受,这种境界是难以言表的,是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应具有的能力。 6.常用的谱号有哪几种?举例说明. 答:高音谱号,低音谱号. 7.什么是音名? 答:以C D E F G A B七个字母命名的音叫音名,也叫基本音级。它们在键盘上的位置是固定的. 8.什么叫唱名? 答:歌唱时,我们把音阶唱成do re mi fa sol la si ,这称为唱名. 9.什么是全音? 答:两个音之间的距离有两个“半音”的,就叫“全音”. 10.什么是半音? 答:把C D E F G A B 这一组音的距离分成十二个等分,每一个等分叫一个“半音”. 11.什么是变音号有哪几种 12. 答:升记号(#),降记号(b),重升记号(※),重降记号(bb),还原记号(n).它们是用来表示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的记号. 13.拍号中上面和下面的数字各表示什么意思? 答:例如:2/4拍子解释为:每小节两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14.什么是单拍子?常用的举例说明. 答: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的就叫单拍子,如二拍子和三拍子. 15.什么是复拍子?常用的举例说明. 答: 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拍子联合起来就叫复拍子,如两个二拍子合起来便构成四拍子;两个三拍子合起来便构成六拍子. 二、请用五线谱、简谱写出下列音符及拍数。

音乐作业

1.第1题 集体舞蹈的教育重点在于适应空间变化和 A.人际交流合作 B.掌握基本舞步 C.感受音乐节奏 D.体验舞蹈风格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2.第2题 为3-4岁儿童选择配器方案时,一般宜在 A.乐句之间变化音色 B.乐段之间变化音色 C.乐句之中变化音色 D.乐段之中变化音色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3.第3题 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的第一步骤是 A.选择教育目标 B.确定教学方法 C.制定教育目标 D.创设教育环境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4.第4题 在演奏打击乐器的过程中,使奏出的音响和音乐相协调一致的能力是 A.乐器操作能力 B.随乐能力 C.合作协调能力 D.创造性表现能力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5.第5题 系列歌唱教学方案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让幼儿较好地理解歌曲 B.让幼儿熟练地掌握歌曲

C.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 D.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获得实际发展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6.第8题 1900年创立“体态律动”学说及其音乐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 A.达尔克罗兹 B.柯达依 C.铃木 D.奥尔夫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7.第9题 幼儿园音乐角的活动目的主要是 A.进行系统音乐学习 B.进行自发音乐实践活动 C.进行音乐共享交流活动 D.进行音乐表现活动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8.第13题 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音乐作品是教育的媒介,审美感动是教育的 A.内容 B.目标 C.技能 D.手段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9.第14题 音乐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其基本特征之一是 A.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B.音乐是视觉的艺术 C.音乐是语言的艺术 D.音乐是空间的艺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

音乐欣赏作业

音乐欣赏作业 一:简答 1.什么是音乐欣赏? 答:音乐欣赏是欣赏者通过听觉去感觉音乐,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得到精神的愉悦和认识的满足.它是音乐作品与表演的最后的归宿. 2.知觉欣赏的层次是指? 答:知觉是指受到音乐的音响刺激时,所产生的情绪性生理反映,属于感官的直觉获得快感,是听觉正常的人天生的本能,无论年龄、性别的差异或智力水平的高低。严格的说知觉层次属于低级音乐反应,还不能算是欣赏。 3.情感欣赏层次是指? 答:情感欣赏是在音乐知觉的基础上,对音乐内容和形式的进一步认知,通过丰富的想象力,领会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从音响讯号中捕捉到作曲家和演奏家所传达的感情内容。进入情感体验的境界才算是步入了音乐欣赏之门,但至此也仅仅是达到了从外貌认识音乐的浅层次,并未深入到内核。 4.专业欣赏层次是指? 答: 专业欣赏是在音乐知觉和领会音乐情感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音乐的内涵加以考察,这种考察包括对音乐多方面信息的统一分析,是将感觉和理智融会贯通的历程。专业欣赏是对音乐真髓的揭示,是从高层次对音乐艺术乐趣的享受,这种境界是难以言表的,是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应具有的能力。 5.常用的谱号有哪几种?举例说明. 答:高音谱号,低音谱号. 6.什么是音名? 答:以C D E F G A B七个字母命名的音叫音名,也叫基本音级。它们在键盘上的位置是固定的. 7.什么叫唱名? 答:歌唱时,我们把音阶唱成do re mi fa sol la si ,这称为唱名. 8.什么是全音? 答:两个音之间的距离有两个“半音”的,就叫“全音”. 9.什么是半音? 答:把C D E F G A B 这一组音的距离分成十二个等分,每一个等分叫一个“半音”. 10.什么是变音号?有哪几种? 答:升记号(#),降记号(b),重升记号(※),重降记号(bb),还原记号(n).它们是用来表示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的记号. 11.拍号中上面和下面的数字各表示什么意思? 答:例如:2/4拍子解释为:每小节两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12.什么是单拍子?常用的举例说明. 答: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的就叫单拍子,如二拍子和三拍子. 13.什么是复拍子?常用的举例说明. 答: 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拍子联合起来就叫复拍子,如两个二拍子合起来便构成四拍子;两个三拍子合起来便构成六拍子. 二、请用五线谱、简谱写出下列音符及拍数。 1、全音符 2、二分音符 3、四分音符 4、八分音符 5、十六分音符 6、全休止符 7、二分休止符 8、四分休止符

音乐校本课程设计

音乐校本课程设计.doc 简要内容 主题 奏奏跳跳唱唱我心自由飞翔 音乐校本课程设计 浦东新区洋泾实验小学 一,设计背景 1 学生呼唤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 音乐在孩子的人生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音乐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个小小的启发、 点拨往往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你在家听音乐了吗,除了听音乐还喜欢什么音乐活动?“跳舞、指 挥、敲节奏、唱卡拉OK,我经常看CCTV音乐台节目……”,成功的课堂教学会延伸到学生的 生活中,会让学生从小养成聆听的习惯,强化生活中处处有音乐的意识,久而久之,音乐丰富 了学生的生活,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他们会随着老师的指点去主动关心音乐各种信息, 从而为终身喜欢音乐打下扎实的基础。 校本课程开发音乐教育音乐感学生积极作用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发展纲要校本化应试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操作新课程 音乐校本课程部分设计思路 《玻璃中的音乐》 吴子力 这是生活之音的一个拓展,题材是玻璃,利用玻璃(主要是试管和玻璃杯),至少可以用三种方式发出声音:吹奏、敲击和摩擦,各

自又有不同的发音规律。而这些规律是老师在平时的生活中总结归纳的。课堂上以老师介绍展示和学生亲身做实验相结合,三个实验中,老师展示玻璃试管排箫实验,玻璃杯的实验请两位学生代表动手做,然后在老师展示讲解完摩擦高脚玻璃杯实验之后,全体学生一起动手操作,并排练出简单的曲子,每个实验完毕学生分别总结其发音规律。最后再来对真正玻璃乐器的欣赏。 在通过了几次公开课的实践之后,该构思成为了音乐校本课程的一节,放在生活之音后面,在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方面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广东地方舞蹈(3节)》 付康、吴子力 《龙舟饭》、《快乐的佛山陶公公》都是很能体现佛山独特岭南风情的地方舞蹈,该两个舞蹈都是在06年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上面的得奖节目。 《快乐的佛山陶公公》体现了佛山的岭南陶瓷文化,这也是一个很有地方特色的话题。舞蹈由一群小学生表演,通过可爱的面部表情,夸张的造型,活泼的动作,营造出风趣幽默、富有童真的舞蹈场景,充分模仿出木偶的动作和佛山石湾陶瓷公仔的神韵,其中更加入舞台设计、画框、摄影等现代元素,使舞蹈更加引人注目。其伴奏音乐由带有广东音乐风格的乐曲改编而成。 《龙舟饭》是一种民间传统活动,指在端午节龙舟比赛过后庆祝

音乐赏析100分作业1

一、单选题 1. (5分) ? A. 汉代苏武 ? B. 唐代高适 ? C. 唐代文成公主 ? D. 汉代蔡文姬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音乐赏析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2. (5分) ? A. 古琴曲 ? B. 古筝曲 ? C. 琵琶曲 ? D. 二胡曲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音乐赏析 展开解析 《胡笳十八拍》据传是()所作。 《梅花三弄》是()。

答案A 解析3. (5分) ? A. 二 ? B. 四? C. 五 ? D. 三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音乐赏析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4. (5分) ? A. 变奏曲 ? B. 奏鸣曲? C. 序曲 ? D. 艺术小品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音乐赏析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巴赫的《F大调勃兰登堡协奏曲》共分()个乐章 《牧童短笛》属于钢琴独奏体裁中的()。

5. (5分) 被誉为十七十八世纪复调音乐“百科全书”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是()的作品。 ? A. 海顿 ? B. 贝多芬 ? C. 巴赫 ? D. 亨德尔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音乐赏析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6. (5分) 琵琶是在秦代的()和西域的曲项琵琶和五弦琵琶的基础上演进的。 ? A. 阮咸 ? B. 弦鼗 ? C. 柳琴 ? D. 月琴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 音乐赏析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7. (5分) ? A. 哨 子 ? B. 管子 ? C. 笛 ? D. 唢呐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音乐赏析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8. (5分) ? A. 浪漫乐派 ? B. 民族乐派 ? C. 古典乐派 ? D. 巴罗克时期 纠错 乐曲《百鸟朝凤》最显著特征是,用()模拟了百鸟的叫声。 亨德尔是()的音乐家。

最新小学音乐作业的设计(1)

小学音乐作业的设计 1、课内作业,每周一次。 2、个性化作业,每两周一次,一学期不少于8次。 (一)练习型作业 音乐课本身是一种技能课,所以课后作业必定包含练习型作业。低年级的孩子特别适合这项作业。 例1:人音版一年级第二册《两只小象》中,学习认识新朋友四分休止符“0”后,在作业本上完成一道填空题:0()分音符停()拍。 例2:学了《拉勾勾》《母鸡叫咯咯》等一些有趣的歌曲,让学生回家边唱边演给家长看,让家长加入到学习评价中。也可以增强作业的趣味性,让学生回家把自己的歌声录制下来,学生可以对比自己的歌声,合理评价自己。 这一类型的作业是目前很多音乐老师普遍采用的作业设计方式。不可否认它是整个音乐作业环节中的基础,但作业集更需要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升华或锦上添花的其他方式。 (二)体验型作业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悟和体验,而音乐课后作业也应该从单纯的练习型作业中走出来,体验型作业就是加深学生的音乐感悟和体验。

布置这一类作业,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的音乐感受,增加学生的音乐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这种反馈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文字、绘画或者音乐,不同表达方式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也加强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例1:上完欣赏课,教师可让学生回家把自己的体会写出来,一来可以强化课堂的有序性,二来可以让学生对音乐作品体验得更深刻、更具体,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音乐情感的培养得到更大的提高。如在欣赏完《黄河大合唱》后,让学生写一篇听后感。 例2:在低年级《龙咚锵》《小青蛙找家》等歌曲中,让学生学完后,把自己所理解的歌曲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三)创造型作业 新课标教材在每一课都安排了“编创与活动”这一块内容,目的就是要求学生在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基础上更要学会创造美。音乐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孩子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很难得到全面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借助身边鲜活的课程资源设计出创造性的作业,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让学生体验到完成作业的快乐;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升华了知识的覆盖面,更好地让学生体验到音乐的美。

音乐赏析作业

音乐赏析作业 1、西贝柳斯属()乐派。 A.古典乐派 B.浪漫乐派 C.民族乐派 D.印象派 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C 2、里姆斯基—柯萨科夫《谢赫拉查达》(《天方夜谭》)交响曲的题材取自()。 A.《古代波斯故事集》 B.《罗摩衍那》 C.《坎特伯雷故事集》 D.《一千零一夜》 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D 3、交响曲《天方夜谭》是()国作曲家()创作的。 A.俄国柴科夫斯基 B.俄国里姆斯基—柯萨科夫 C.波兰里姆斯基—柯萨科夫 D.波兰柴科夫斯基 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B 4、西贝柳斯是()的音乐家。 A.挪威 B.瑞典 C.芬兰 D.丹麦 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C 5、德彪西和拉威尔的音乐属于()。 A.古典乐派 B.浪漫乐派 C.民族乐派 D.印象派 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D 6、前奏曲《牧神午后》是()音乐家()创作的。 A.法国,拉威尔 B.法国,德彪西 C.德国,德彪西 D.德国,拉威尔 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B

7、《达菲尼与克罗埃》第二组曲是()创作的。 A.德彪西 B.拉威尔 C.门德尔松 D.威尔第 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B 8、《达菲尼与克罗埃》第二组曲原是()。 A.歌曲音乐 B.民间音乐 C.舞剧音乐 D.歌剧音乐 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C 9、()是印象派音乐的奠基人。 A.舒伯特 B.李斯特 C.德彪西 D.拉威尔 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C 10、以下关于印象派音乐的说法哪一句是正确的:() A.印象派音乐的创作思想,实际上是巴罗克音乐的延续 B.在创作题材上,印象派音乐往往选取自然景物和诗情画意 C.印象派音乐视音乐的描绘作用重于叙事,理性力量重于感性,结构功能重于色彩 D.印象派音乐是一种色调庄重,气氛肃穆的音乐 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B 11、古筝在()时已非常流行。 A.先秦 B.宋代 C.汉代 D.唐代 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A 12、琵琶是在秦代的()和西域的曲项琵琶和五弦琵琶的基础上演进的。 A.阮咸 B.弦鼗 C.柳琴 D.月琴 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B 13、古代称作篪的乐器是与()同样横吹的乐器。 A.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