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的应用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的应用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的应用当一个新生儿来到这个世界上之时,我们总是用各种方式来保护、照顾和检查他们的健康状况,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检查就是听力筛查。听力筛查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检测新生儿的听力是否正常,以尽早把握治疗时机。本文将介绍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的应用及其意义。

一、常规的听力筛查方式

常规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方式有三个:观察法、ABR法和OAE 法。其中,观察法是通过观察新生儿的听觉反应,例如他们是否能够对声音产生反应,或者是否愿意转向声源来确定他们的听力状况。ABR法(脑干听觉反应)则是通过电极测量脑干反应来检测听觉通路的功能,而OAE法(耳廓声反应)则是通过检测耳廓反射来确定是否有内耳损伤。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进行听力筛查,都需要专业人员来进行,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果有任何疑问或发现不正常的结果,则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二、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的优势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的使用有很多优点。首先,它可以检测出内耳损伤或各种听力障碍,例如耳聋或听力弱。如果这些问题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将会对孩子的语言、认知和学习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其次,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可以帮助医生识别可能存在的其他健康问题,例如遗传性耳聋或其他先天性缺陷,在这样的情况下,准确的初步评估可能会指导更深入的评估。

除此之外,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可以早期干预,即在孩子的听力问题出现之前便采取预防措施。例如在孩子的语言发育阶段使用助听器、进行听力康复等对于孩子的语言发育和认知能力均起到积极作用。其中,早期干预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带来最大的益处,减少听力问题对孩子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

三、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的现状和未来

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许多国家也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规定和标准,规定了新生儿必须要进行听力筛查,以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同时,听力筛查技术也

在不断发展和改善,新的技术、仪器和方法在不断涌现,以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例如,一些研究表明,使用声波成像技术来检查宝宝耳朵的结构和形态可以更准确地诊断耳部问题。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可能会更加高效和精确,并且无创性筛查技术(例如脐带血)也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实现。总之,随着我们对新生儿健康的深入探究,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将会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帮助我们更好地监测和保护新生儿的健康。

新生儿听力筛查仪的介绍

新生儿听力筛查仪的介绍 听力筛查仪是一种硬件与软件合一的仪器,具有客观性、敏感性和无创伤性等特点,在新生儿听力功能检测中具有其特别的应用价值,因此已成为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一项常规技术。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母婴保健法》规定的内容,听力筛查是卫生部规定的新生儿筛查项目之一。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通过耳声放射、自悦耳性脑干反应和声阻抗等电生理学检测,在新生儿诞生后自然睡眠或宁静的状态下进行的客观、快速和无创的检查。听力损失如不能被准时发觉,不但影响儿童(言语和认知发育、训练、就业、婚育)及家庭(沟通障碍、心理、经济负担),而且还会成为社会沉重的负担,影响社会经济进展。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可以对新生儿及婴幼儿进行早期听力检测和诊断,如能对明确诊断为永久性听力损失的婴幼儿在诞生6个月内进行科学干预和康复训练,绝大多数可以回归主流社会。 新生儿及婴幼儿听力早期检测及干预项目包括听力筛查、诊断、干预、随访、康复训练及效果评估,是一项系统化和社会化的优生工程,需要严格的质量掌握。目前我们国家使用的听力筛查仪器,主要

有耳声放射(OAE)和自悦耳性脑干反应(AABR)。筛查的结果都以“通过”或“未通过”表示。一般而言,OAE和AABR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可以达到95%以上,而OAE略低于AABR。 新生儿听力筛查仪技术 L耳声放射:耳声放射是通常声波传入内耳的逆过程,即产生于耳蜗的声能经中耳结构再穿过鼓膜,进入耳蜗的外毛细胞,然后由外毛细胞反射出能量,在外耳道纪录得到。耳声放射据其有无外界声刺激分为自发性耳声放射(SOAE)和诱发性耳声放射(EOAE),后者按刺激的类型分为瞬态诱发耳声放射(TEOAE)、畸变产物耳声放射(DPOAE)和频率刺激耳声放射(SFOAE)。耳声放射与内耳功能亲密相关,任何损害耳蜗外毛细胞功能的因素使听力损害超过40dBHL时,都能导致耳声放射明显减弱或消逝。而且,耳声放射是一项无创伤性技术,操作简便,测试两耳仅需要10分钟。由于几乎全部正常耳都能引出TEOAE 和DPOAE,而SOAE只有50-60%的正常耳能纪录到。因此,新生儿听力筛查常用TEOAE和DPOAEo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及对象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及对象 一、筛查意义 听力损害〈即听力下降或听功能障碍〉是人类最常见的生理缺陷,也是最主要的致残原因之一。听力残疾位居最常见的五种残疾之首〈智力、视力、肢体、精神及听力〉。我国有116万聋儿,且每年以2~4万的速度增加。新生儿听力损失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国外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普通新生儿护理病房的发病率是0.1%-03%,而在新生儿童症!监护病房的发病率是0.2%年一0.4%。 20~30%的小儿听力减退发生在新生儿及婴幼儿期。由此可见对发病率远远高于苯丙酣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对听损伤新生儿进行筛查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目的是尽可能早发现有听力障碍的个体,使其在语言发育的关键年龄段之前就能得到适当的干预,以使语言发育不受到损害。 早期发现听力障碍是预防听力损害儿童语言发育障碍的唯一重要因素。常规体检和父母识别几乎不能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内发现听力障碍,从而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唯有新生儿听力筛查才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的有效方法。 如新生儿或婴儿在早期及时发现听力障碍,可使用助听器、电子耳蜗等方式建立必要的语言剌激环境,使孩子的语言发育不受或少受损害,使孩子聋而不哑。国外是十聋九不哑,而我国还是十聋九哑。 二、筛查方法 现在用于新生儿听功能方法主要有听功能行为筛查法、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法、耳声发射法。 1、听行为测昕法:常用于大于六个月的婴幼儿。对于小于六个月的婴幼儿,因为有较高、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仅对好耳进行听力学评估,要求测试环境安静,并且不能辨别轻度的听力损失,不能作为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可靠有效的方法。 2、耳声发射法(OAE):快速、无创伤、客观的测试方法,适用于广泛的普查。耳声发射反应通过耳蜗内的外毛细胞产生,因此,它不能检查出神经〈即第四颅神经和脑干听觉通路〉的功能异常,其筛查"通过(pass)”气仅表示外周听力在剌激频率范围内正常。听神经病或者神经传导异常者,耳蜗外毛细胞可正常,而内毛细胞和/或蜗后异常,则。AE不能检查出来,造成假阴性。OAE 受外耳道和中耳的影响较大,当有外耳道堵塞、中耳渗液或中耳腔羊水残留时,可暂时性传导功能障碍,因此出现假阳性。听力损害4Odb以上耳声发射无法测出。 3、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Uz 该方法已经成为新生儿、婴幼儿与儿童听力评估的基础,是一种真实,可靠的评估耳蜗、听神经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操作和护理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操作和护理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依法开展的全国性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工作,听力损害是新生儿常见的异常 之一,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婴幼儿听力障碍,以便及早进行干预,减少听力损害对 婴幼儿各方面的影响。我院自2008年开始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 操作和护理上不断地得以提高,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对象对2008年1月~2009年4月以来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包括正常新生儿、高危新生 儿均进行了听力筛查。 1.2筛查模式的具体标准按卫生部《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实行两阶段筛查模式。新生 儿出院前进行初筛,未通过者于42天内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3个月再复查,仍未通过 者转听力检测中心进行诊断,确定有无听力损失,以及损失程度和干预方案。有高危因素的 新生儿,即使通过筛查仍应结合听性行为观察法,3年内每6个月随访一次。 1.3 具体方法 1.3.1 设备采用德国产手持式规格MAICO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瞬态声诱发性耳声发射。检 测仪器的准备主要包括:①检测仪器要进行定期保养和检查,每次测试前检查仪器是否正常、电量是否充足、探针孔的通畅性。②备好耳科专用棉签,用以清除外耳道阻塞物。③备好 探头专用细针及消毒液,以便探针孔被堵塞时能及时清理。 1.3.2 具体的时间和次数按卫生部“规范”实行两阶段筛查模式:新生儿出院前进行初筛,未 通过者于42天进行复筛。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最佳时机:选择为出生后48~72小时进行[1], 因出生随着时间的延长,耳道内的羊水与积液等逐渐被吸收,从而提高通过率。 1.3.3 测试环境的准备测试房间保持相对安静、噪音不超过40分贝为好[2]。操作时关闭周围的声源,以保证检测的顺利进行。家长的准备:充分尊重家长的的知情同意权,测试前向家 长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很多家长对新生儿听力筛查认知较少,部分父母认为孩子对外界声音 刺激有反应,听力不会有问题,不愿意做这项检查。这时应向家长耐心讲解新生儿听力筛查 已作为卫生部规定的新生儿筛查项目之一,让其明白筛查的目的、意义、方法和听力障碍的 的后果,使其了解,多数听力受损的新生儿能听到一些声音,但并不足以促进说话能力的良 好发育,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1.3.4 新生儿的状态这个很关键,婴儿如哭闹、烦躁不安,则容易影响测试结果,甚至测试 无法进行,因此最佳的测试应选择在婴儿喂饱后自然睡眠状态时进行;少数于喂奶中安静状 态下测试,并充分地抚摸婴儿头部使其安静熟睡。 1.3.5 具体操作耳塞的放置:新生儿侧卧或抱在怀中,测试耳朝上,轻轻地将耳廓向后牵拉 使耳道变直,用消毒干棉签清理双侧耳道后,根据耳孔的大小选择合适型号的耳塞,然后将 探头轻轻放入,将耳塞放置在新生儿耳道内,方向与外耳道方向一致,注意紧贴在外耳道内,之后用相同方法监测另一侧。预防交叉感染:测试婴儿前后均应洗手,在测试一个婴儿时, 如果没有可疑感染,两耳可用同一耳塞。疑有感染时则及时更换耳塞并进行消毒。整个过程 应保持探头清洁,使用过的耳塞每天进行清洁消毒后备用。本院听力筛查未出现交叉感染现象。 1.3.6 其它严格查对制度:严格核对新生儿母亲的姓名、床号,及时在测试结果单上做好记录;有些新生儿在测试一耳后哭闹烦躁,不能继续测另一耳,应及时做好标记,避免造成漏测;保持测试环境安静,安抚婴儿,尽量避免假阳性的出现。家长心理指导:针对不同的测 试结果要顾及家长的心理状态,减轻家长的心理负担,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使每个新生儿都 能完成筛查程序。

新生儿听力筛查操作指南

新生儿听力筛查操作指南 小儿听力筛选这一概念为Down及Sterrit(1964)提出,应用唤醒(arousal)反应对所有新生儿进行听行为筛选。1972年美国言语听力学会(ASHA)等联合会议推荐对听力高危儿进行筛选,并于1982年认定7项听力高危因素,建议这些高危儿应在生后3-6月进行筛选,对不能通过筛选者进一步作听力测试,并继续追踪观察。1993年美国NIH召开“婴幼儿听力减退早期确定”会议,一致认为只对听力高危儿筛选可能有50%~60%先天性耳聋被遗漏或误导,因而推荐对全部新生儿进行筛选。 第一节国内外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的概述 一、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发病率及早期发现、干预的意义。 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国外的研究表明,正常的新生儿中,双侧听力障碍的发病率在0.1%~0.3%,其中,重度至极重度听力障碍的发病率约为0.1%。国内尚缺乏完整的流行病学资料,但现有研究结果与次相仿。根据调查,每1000名出生的新生儿中,约有1名~3名听力障碍。我国现有0岁~7岁聋儿80万人,每年还以3万名的速率递增。世界各国的情况也大致相仿,为此,1994年美国儿科学会发

表声明,倡导新生儿听力筛查,要求至少在出生3个月内对所有新生儿或婴儿进行听力筛查。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专门成立了防聋机构,发起世界范围内的防聋运动。听力筛查的意义是对一个特定群体通过简单快捷测定方法,并根据特定指标来区分或发现其中有高度可疑病态的个体或亚群,并需要进一步行确定诊断或追踪观察。其目的是尽可能早地发现有听力障碍的个体,使其在语言发育的关键年龄段之前就能得到适当的干预, 以使语言发育不受到损害。那么,听力障碍发现的早与晚,与患儿最终的语言发育状况有什么关联呢? 研究结果发现:①听力障碍在6月龄前被发现者语言理解商(receptive language quotient)和语言表达商(expressive language quotient)明显高于6个月后被发现者,得分差值达20分,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②不管听力损害的程度是轻度或极重度,只要在6月龄前被发现,且患儿的认知能力正常,经过干预后,患儿的语言能力基本上能达到正常水平。 ③早期发现的轻度听力损害患儿和早期发现的极重度听力损害患儿相比,语言发育水平没有显著差别。我国由于以往听力障碍的患儿在新生儿期未行听力筛查,其听力问题未被及时发现,往往到了4岁~5岁尚不会说话时才被发现有听力问题,但已过了学习语言最佳时机,从而导致他们的言语和语言功能障碍,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常常有严重的行为问题,难以进行正常的学习。由此造成对国家的负担、对家庭的负担

新生儿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 (universal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UNHS) 一.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 (一)发病率: 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国内的统计报道,正常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为0.3%,其中中重度以上者0.05%。在经过重症监护病房抢救的新生儿中,听力障碍发生率高达22.6%,其中,重度以上者为1%。我国每年有2000万新生儿出生,这就意味着每年有2~6万严重听损伤儿出生,其致残比例超过任何常见的先天残病。 (二)听力障碍对言语发育的影响: 1 正常的听力是进行语言学习的前提,听力正常的婴幼儿一般在4-9月,最迟不超过11月呀呀学语,这是语言发育的重要阶段性标志。而严重听力障碍的儿童由于缺乏语言刺激和环境,在语言发育最重要和关键的2-3岁内不能建立正常的语言学习,最终重者导致聋哑,轻者导致语言和言语障碍、社会适应能力低下、注意力缺陷和学习困难等心理行为问题。 2 影响最终语言能力的唯一相关因素是听力障碍发现时间的早晚,而不是听力损害的程度。 3.如果能在新生儿期或婴儿早期及时发现听力障碍的儿童,可使用助听器等人工方式帮助其建立必要的语言刺激环境,则可使语言发育不受或少受损害。由此可见,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在预防聋哑和语言发育障碍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历史与现状 ㈠. 新生儿听力筛查历史: 发现用传统的高危家庭登录管理的办法只能发现约50%的先天性听力障碍儿童,通过常规体检和父母识别几乎不能在第一年内发现听力障碍患儿。唯有新生儿听力筛查才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的有效方法。 ㈡新生儿听力筛查现状

1999年,杭州会议,中国残联、卫生部等10个部委联合下发“关于确定爱耳日的通知”中,首次提出贯彻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把新生儿听力筛查纳入妇幼保健的常规检查项目,并将这项工作明确为卫生部门的工作职责之一。此后,在浙江省,上海市,北京先后开始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2004年10月南京会议部署全国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 三.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策略 1.新生儿听力筛查包含:全体人群筛查 universal screening;目标人群筛查targeted screening。当前所说是新生儿普遍筛查Universal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UNHS; 2.普遍筛查贯彻的原则: ⑴普遍筛查包括正常产房和NICU的所有新生儿都应在出院前接受听力筛查。 ⑵3个月内接受诊断所有未通过复筛的小儿,在三个月内开始相应的医学和听力学评价,最高转诊率为4%。 ⑶6个月内接受干预。 ⑷跟踪和随访。 ⑸权益保障 ⑹数据库和信息系统 ⑺质量控制 ⑻多学科合作从广义上说,新生儿听力筛查是一项系统化的社会优生工程,它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及运作模式等都应包含在内,涉及多个专业和学科,组织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要远远大于其它新生儿疾病的筛查,该项目的顺利开展有赖于多学科的协调与合作。 不同科系的医学任务及其责任简述如下: ⅰ.耳鼻喉-头颈外科:它的评估应当包括临床病史、家族史、体格检查,以及涉及到耳、头部、面部和颈部的检查,以及可能与儿童期听损伤相关的组织和器官,如皮肤(色素沉着)、眼、心脏、肾脏和甲状腺的实验室检查; 耳科学检查;另外,耳科学检查应作为常规检查。

2022听力筛查及基因检测在遗传性耳聋诊疗中的应用进展全文

2022听力筛查及基因检测在遗传性耳聋诊疗中的应用进展(全文) 摘要 新生儿耳聋发病率逐年升高,遗传因素是新生儿耳聋的主要病因之一。耳聋基因检测为遗传性耳聋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方向。本综述比较不同听力筛查和基因检测手段,介绍耳聋基因检测的现状、成本与效益,以及基因检测在耳蜗植入疗效预测中的价值,以期提高新生儿遗传性耳聋的检测效率及经济学效益。 耳聋是新生儿常见的出生缺陷,发病率1%。~3%。,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 )中达2%~4% [ 1 ]o根据2015 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共有5亿耳聋患者。在所有致残原因中,耳聋从2010年第11位上升至2015年第4位,其中儿童有3 200万[2, 3 ]O 我国新生儿耳聋发病率为2%o-3%o [ 4 ]o至2015年,我国0-14岁儿童中有262万中度及以上耳聋患儿[5 I O耳聋可由遗传因素(包括先天性和后天性)和环境因素(如感染性聋、药物性聋、老年性聋和噪音性聋)引起[6 ],由遗传因素或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所致的耳聋为遗传性耳聋, 主要为单基因病,占耳聋的50%以上[4, 5 ]0听力异常可影响儿童期语言发育和社会认知功能,导致学习困难和永久性残疾[7 ],如能在生后3 个月内明确诊断并在生后6个月内开始干预,患儿在发音、理解力、社会

适应和行为等方面得分将升高20%~40% ,故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对耳聋患儿十分重要[8 I o本文就新生儿听力筛查和耳聋基因检测方法的选择及对遗传性耳聋诊疗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一、新生儿听力筛查 L听力筛查方法:2018版(新版)婴幼儿听力损失评估的国际共识认为, 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n , OAE )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ABR建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首选方/9 ]0 OAE主要检测外耳道至耳蜗外毛细胞的功能,双耳筛查时长一般不超过5 min ,敏感度[93% ( 87%~96% )]和特异度[94% ( 84%~98% )]者B 很高,最为常用[10 ],但受外耳道内胎脂、中耳羊水、呼吸或环境噪声等影响可出现假阳性,且不能检出蜗后病变[11 L最有效的技术是瞬态诱发OAE和畸变产物OAE ,分别针对中频段(2 000-4 000 Hz )和中低频段( 500~1000 Hz)[12]0 AABR能检出听神经功能障碍、定位病变部位并判断耳聋性质,且不受患 儿意识及镇静剂影响[13 ],敏感度为70% ( 62%~77% ),特异度高达97% ( 92%~99% )[10]r更推荐用于NICU新生儿[8 L但AABR检测 费用高、耗时长,对操作人员专业技术要求更高[11 L 2 .听力筛查模式:听力筛查有一阶段(初筛)和两阶段(初筛与复筛)2 种模式,国际上更推荐两阶段模式。对无耳聋高危因素新生儿建议采用 OAE-OAE模式[14 ];对有耳聋高危因素的新生儿使用OAE-AABR或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的应用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的应用当一个新生儿来到这个世界上之时,我们总是用各种方式来保护、照顾和检查他们的健康状况,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检查就是听力筛查。听力筛查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检测新生儿的听力是否正常,以尽早把握治疗时机。本文将介绍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的应用及其意义。 一、常规的听力筛查方式 常规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方式有三个:观察法、ABR法和OAE 法。其中,观察法是通过观察新生儿的听觉反应,例如他们是否能够对声音产生反应,或者是否愿意转向声源来确定他们的听力状况。ABR法(脑干听觉反应)则是通过电极测量脑干反应来检测听觉通路的功能,而OAE法(耳廓声反应)则是通过检测耳廓反射来确定是否有内耳损伤。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进行听力筛查,都需要专业人员来进行,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果有任何疑问或发现不正常的结果,则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二、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的优势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的使用有很多优点。首先,它可以检测出内耳损伤或各种听力障碍,例如耳聋或听力弱。如果这些问题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将会对孩子的语言、认知和学习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其次,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可以帮助医生识别可能存在的其他健康问题,例如遗传性耳聋或其他先天性缺陷,在这样的情况下,准确的初步评估可能会指导更深入的评估。 除此之外,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可以早期干预,即在孩子的听力问题出现之前便采取预防措施。例如在孩子的语言发育阶段使用助听器、进行听力康复等对于孩子的语言发育和认知能力均起到积极作用。其中,早期干预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带来最大的益处,减少听力问题对孩子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 三、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的现状和未来 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许多国家也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规定和标准,规定了新生儿必须要进行听力筛查,以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同时,听力筛查技术也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乐凌[1]方仕婷[2] ( 1.宁波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2.宁波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010 ) [摘要] 目的探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丹麦 公司生产的手持式增强型耳声发射仪,对出生3天后的新生儿在同样的条件下,对同一只耳 朵分别行“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与“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的检测,并 对检测所需要的时间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与畸变 产物耳声发射(DPOAE)对新生儿听力测试的结果是一样的,无任何差异。而测试所需要 的时间则为TEOAE比DPOAE明显缩短(P < 0.01)。结论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 以更加快速、简便、安全、无创、具有客观性为优势,作为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一项常规技术 方法,值得在母婴同室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母婴同室耳声发射应用价值 Investigation of the technology of hearing sceen in newborns applicating in the mother-newborn room. LE Ling , YU Ai- ping , LI Wan- Zheng , et al . E. N. T. department , The Firt Hospital Ningbo , Zhejiang Province , Ningbo 315010 , China [Abstract] Objection: to investigation the value of hearing screen in newborns applicating in the mother-newborn room. Methods: the newborn which bearing after 3days were checked by TEOA T and DPOAE in the same condition and ear by the handset instrument of OAE mading by the company of Danmark .The checktion needing time and result was disposed by statistics.Result: the result of the newborns checking by TEOAE and DPOAE is same ,but the time of TEOAE checking is distincte short to the DPOAE checking (P<0.01).Conclusion: Be the general technology of hearing screen in newborns, the TEOAE is more quickly. more conveniently.more safely.more hurtly and impersonaly. It is worth spreading and applicating in the mother-newborn room. Key words:TEOAE DPOAE Neonate audition screening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20世纪90年代首先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的一项医学实用技术[1],我 国目前已将听力筛查纳入卫生部规定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之一。根据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表 明,我国0 ~ 6岁听力障碍儿有74万,而且每年以2 ~ 4 万的数量递增[2]。这种情况如不及 作者单位:315010 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病区 乐凌: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方仕婷:女,大专,讲师 本课题为宁波市医学科技局、卫生局立项课题(项目编号:2004027)

听力筛查仪——听力筛查

听力筛查仪——听力筛查 听力筛查仪——听力筛查 什么是听力筛查 是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和声阻抗等电生理学检测,在新生儿出生后安静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快速、安全的检查。国内外报道表明,正常婴儿和高危因素婴儿听力损失发病率的差异较大,正常婴儿约为1%o~3‰,高危因素婴儿约为2%~4%。 诊断性听力评估 未通过复筛的新生儿,应在3个月时接受听力学和医学评估,确保在6个月内确定是否存在先天性或永久性听力损失,以便实施干预。即复筛未通过的患儿应由听力检测机构进行耳鼻咽喉科检查及声导抗、耳声发射、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测、行为测听及其它相关检查,必要时并进行医学和影像学评估,做出诊断。对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儿童,应根据可能发生的迟发性听力损失状况,制定个体化的听力再评估的时间和次数。对于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但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婴幼儿,至少3岁内每6个月进行1次听力随访,若可疑有听力损失,应及时进行听力学评估。 1.测试时间:出生后3个月-6个月。 2.测试环境要求:环境噪声低于30dB(A)的隔声屏蔽室 3.客观听力检测项目包括:诊断性OAE,1kHz声导抗测试,短声及短纯音ABR,AERP,ASSR和骨导ABR等。 4.主观听力检测项目包括:小儿行为测听(BOA、VRA、PA、PTA),言语检测及听觉-言语发育评估表。 听损确诊后的干预 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和干预,这是一完整的听力康复系统工程。干预措施为最后环节,是显示先天性耳聋康复成果的关键。采用何种方法以及何时进行干预,对患儿的听力、言语及语言康复很重要。干预包括医学干预、听力补偿或重建、以及听功能训练和语言康复训练。 1.医学干预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性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性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07BAIO7A13) 摘要目的:在农村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筛出并尽早干预治疗听力有损伤的婴幼儿。方法:通过对来院分娩并知情选择,新生儿听筛的新生儿进行DTOAE 进行筛查,根据其结果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结果:6个月前婴幼儿中筛出1例聋儿,转诊至辽宁省聋儿康复中心,予有效治疗。讨论:农村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在婴幼儿语言学习期前筛出新生聋儿,尽早予以治疗。从而提高农村婴幼儿听力健康的保障。 关键词农村新生儿听力筛查聋哑 正常的婴儿在4~9个月,最迟不>11个月开始呀呀学语,这是语言发育的重要阶段性标志,此后将进入语言模仿期,听觉语言功能大大发展。有严重听力障碍的婴儿,不能在11个月之前进入学语期,在语言发育最关键的2~3岁如不能建立正常的语言学习,最终将导致聋哑或语言障碍,社会适应能力低下,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心理行为问题,如果能在新生儿期或婴幼儿早期及时发现听力障碍儿童,可用助听器等人工帮助,建立其必要的语言刺激环境,则可使语言发育不受或少受损害,由此可见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在预防聋哑,语言发育障碍中有举止轻重的作用,在新生儿期进行听筛就显的尤为重要。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6年12月4日以来到我院分娩并知情选择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近3000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作为研究及讨论资料。 仪器与方法:DTOAE法测定法,在新生儿入睡状态并清理耳道后,进行平持式诱发耳声测定,此法无创简便快捷。 程序:出生后1~5天初筛未通过者在以生42天~3个月返回我院复查,仍未通过者发出转诊通知到沈阳市辽宁省聋儿康复中心复查确诊;进行相应的治疗。 管理:对我院出生知情选择筛查的新生儿进行宣教登记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未通过者由专人负责通知复查并记录。 结果 自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以来,筛出1例新生聋儿,已到辽宁省聋儿康复中心接受进一步诊断与治疗。 讨论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流程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流程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 引言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一项重要的早期干预手段,旨在及早发现婴儿的听力问题,以便及时治疗,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和社交能力的正常成长。 •针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系列流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宣传和教育 •各级卫生部门、医疗机构以及相关专家团体应加强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向公众普及筛查的重要性和方法。•利用各种渠道传播健康知识,提高家长和保健人员的筛查意识和能力。 2. 负责机构和专业人员 •各级卫生部门应组织相关机构和专业人员,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 •专业人员需接受系统的培训,了解筛查的目的、方法、技术和流程,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和解读能力。

3. 筛查方法和工具 •目前主要采用两种常见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自动性脑干反应听力筛查(Automat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ABR)和自动耳该反应听力筛查(Otoacoustic Emissions, OAE)。•对于新生儿来说,这两种方法都无创且有效,可在婴儿安静或睡眠状态下进行。 自动性脑干反应听力筛查(AABR) •通过在婴儿的头部贴上电极,测量脑干对声音刺激的反应,从而判断听力是否正常。 •测量结果可快速显示在仪器屏幕上,并由专业人员进行解读。自动耳途反应听力筛查(OAE) •通过在婴儿的外耳道中放置微型耳机,向其发出声音刺激,然后检测回声反馈的声音。 •若婴儿的耳朵对声音产生反应,则表明听力正常。 4. 结果分析和干预 •筛查结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分析,根据婴儿的听力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干预。 •对于出现听力问题的婴儿,应尽早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以促进其语言发展和社交交流能力的正常成长。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标准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障碍,开展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的有效措施,是减少听力障碍对语言发育和其他神经精神发育的影响,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一、基本要求 (一)机构设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规划的实际情况,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和诊断治疗工作,指定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心或具有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听力障碍诊治工作。 1.筛查机构应当设在有产科或儿科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中,配有专职人员及相应设备和设施,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考核后指定。 2.诊治机构应当设在具有较强耳鼻咽喉科学和听力学技术水平的医疗机构中,至少配备1名新生儿听力障碍诊治高级技术职称医师和2名听力检测人员,并配置相应的设备和设施,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考核后指定。 (二)人员要求。 1.筛查人员。 (1)具有与医学相关的中专以上学历。 (2)接受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取得技术合格证书。 2.诊治人员。 (1)从事听力障碍诊治的人员必须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具有中级以上耳

鼻咽喉科临床专业技术职称。 (2)从事听力检测的人员应当具有与医学相关的中专以上学历,通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相关技术和技能培训并取得技术合格证书。 3.文案人员。 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且有档案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 (三)房屋与设备要求。 1.房屋。 筛查机构:设置1间通风良好、环境噪声≤45 dB(A)的专用房间,并配备诊察床。 诊治机构:至少设置2间隔声室(含屏蔽室1间),符合国家标准(GB/T16403、GB/T16296),设置诊室和综合用房各1间。 2.设备。 (1)筛查机构 (2)诊治机构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也日益发展。早期的 听力筛查方法主要采用听觉行为反应的方法,耗时较长,效率低,而且存在睡眠状态以及心理因素等干扰因素。 为了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准确性和效率,近年来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技术—— 自发性耳脑电图(ABR)技术。这种技术是利用电信号记录婴儿耳朵和大脑之间 的神经信号。当声音传入婴儿的耳朵时,这些信号被记录下来,并通过电脑分析。与传统的听觉行为反应相比,ABR技术无需等待婴儿进入特定状态,可以在婴儿 处于清醒、安静状态时进行检测,能够更加准确地检测婴儿的听力功能。 使用ABR技术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检测周期较短,只需要10分钟左右就可 以完成。同时,ABR技术对于各种噪声干扰能力较强,可以在噪声环境下准确地 识别和区分正常儿童和患有听力障碍的儿童。此外,ABR技术没有任何损伤性, 几乎没有产生任何副作用,婴儿可以在检测过程中保持舒适和安静的状态,不会产生任何疼痛或不适感。 在医院的实际应用中,ABR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现在 许多医院和诊所都提供ABR技术检测服务。而且,ABR技术在国外也被广泛应用,其检测效果和准确性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 除了ABR技术以外,还有一种新兴的听力筛查技术——OAE技术。该技术利 用高频声波向耳道中发射声音,并监测反射声波来判断听力功能是否正常。与 ABR技术相比,OAE技术更加快速和简单,但其准确性和灵敏度相对较低。因此,在实际应用中,OAE技术一般作为快速筛查工具,而ABR技术作为确诊工具。 总的来说,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早期的听力 筛查和干预,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许多听力障碍。而ABR技术作为一种高效、 准确、无创损的检测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受到广泛的赞誉和推

新生儿听力筛查实施方案

长春市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实施方案 为提高人口素质、保护儿童身心健康,对儿童的听力障碍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减少因听力障碍影响儿童语言发育和其他神经发育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和卫生部《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及《全国新生儿听力筛查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 (2009—2015)》,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筛查对象 凡在我市出生3天后的新生儿,均为筛查对象。具有下例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列为重点筛查对象: (一)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住院超过24小时; (二)有儿童期永久性听力障碍家庭史; (三)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梅毒螺旋体或弓形体等引起的宫内感染的患儿; (四)细菌性脑膜炎; (五)颅面形态畸形,包括耳廓和耳道畸形等; (六)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 (七)高胆红素血症具备临床换血治疗指征; (八)母亲孕期曾使用过耳毒性药物; (九)Apgar评分1分钟4分内或5分钟6分内; (十)机械通气时间5天以上; (十一)临床上存在或怀疑有与听力障碍有关的综合症或遗传病。 二、初筛单位的确定

按照卫生部《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要求,凡经长春市卫生局审批获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行许可证》(助产服务项目)的医疗保健机构,在达到《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的要求后,均应开展新生儿听力障碍初筛工作。 三、筛查单位设施基本要求 (一)初筛单位需配备筛查型耳声发射仪(OAE);复筛单位需配备快速脑干诱发电位仪(AABR)。 (二)初筛单位要求在产科疗区设一间相对安静、整洁、单独用于听力筛查的诊室,不需要做特殊的隔音处理,能够保持室内安静,配备诊查床和办公桌椅,面积应在15平米以上。 四、人员要求 从事听力障碍筛查的人员,须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经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在取得技术考核合格证后方能上岗操作。 五、筛查程序和要求 (一)初筛 1、新生儿出生3-5天内,产科的听力筛查人员对其进行听力障碍筛查,由新生儿家长填写“知情同意书”(见附件1),筛查后将“长春市新生儿听力筛查报告、转诊单”(附件2)一联粘贴在产妇病历(“粘贴辅助检查结果”)位置,并在《长春市新生儿听力筛查登记本》(见附件3)中做好相关登记,妥善保存,另一联由新生儿家长保存。 2、初筛未通过者,筛查人员应及时告知新生儿家长在新生儿出生后42-49天内到复筛单位进行复查,并做好耐心、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 听觉是人类的重要感觉之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力。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约为1‰~3‰。婴幼儿时期的听力损失,即使是轻度也可导致其在行为等方面明显的生理障碍。儿童听力和言语发育障碍程度与听力损失发病年龄密切相关,听力损失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发现和干预,不仅会导致聋哑、言语发育迟缓,还会造成儿童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的发育迟缓,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新生儿听力筛查在儿童出生后48小时即可用简便无创的方法及时发现听力障碍,为进行早期干预创造条件,因此,开展微创听力普查对于听力残疾的预防和康复,对于提高人口素质有着重大意义。 三、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背景及现状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的一项医学实用技术,以美国为代表,开始推荐高危因素登记筛查。1993年,美国国家卫生院建议,在出生3个月内,应对每个婴儿或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 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起,北京、山东、浙江、南京等省市相继开展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项目。2000年,中国残联、卫生部等10个部委在联合下发的《关于确定“爱耳日”的通知》中,首次提出把新生儿听力筛查纳入妇幼保健的常规检查项目。2004年,卫生部制订“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2007年12月,中国残联、卫生部等8部委联合印发了《全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规划(2007-2015年)》,提出2015年我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工作的目标:已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覆盖率在2005年基础上提高30%;新生听力障碍儿童助听器配戴(含人工耳蜗植入)率达90%。2009年,卫生部正式颁布《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在全国各地全面启动。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普及率依然较低,各地工作开展情况极不均衡,严重制约了我国听力残疾儿童的及时发现和康复。每对年轻父母都盼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可爱,如果太晚发现听觉障碍的问题,将会严重地影响到孩子日后的语言、身心发展,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听力筛检快速、方便、安全、无副作用。我们呼吁社会对新生儿听力筛查予以重视,呼吁所有的家长在您的孩子出生后,主动安排孩子接受听力筛查。 四、新生儿听力筛查后的干预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最终目的是使先天性听力障碍儿童得到早期、合理和有效的干预,最终能听会说,实现康复,回归主流社会。我国政府自1988年起开始制订实施聋儿康复的专项规划,通过四个五年规划的实施,已使30余万听力障碍儿童得到康复。“十一五”期间由中国残联牵头实施的全国抢救性聋儿康复项目,每年为500名重度听障儿童免费提供人工耳蜗产品及康复服务,为3000名听障儿童免费提供助听器与康复服务。“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听障儿童康复救助的力度,为更多听障儿童创造康复条件。 针对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应采取不同的康复手段。一般来讲,确诊为重度或极重度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患儿,建议在出生后3个月开始选配助听器;中度听力损失者,建议6个月龄时开始选配助听器;部分中度及轻度听力损失的小儿,随访至8~10个月,确定为永久性听力损失后,建议选配助听器。所有配戴助听器的患儿,均应定期进行听觉及言语康复训练,并定期进行听力和言语发育评估。对康复效果欠佳的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儿,建议1岁左右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术后继续进行听觉言语康复训练。五、新生儿听力筛查流程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运用客观、快速和简便的测试方法或手段对新生儿进行检测。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常用方法有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两种,根据设定的筛查标准,将可能有听力损失的新生儿筛查出来,之后进行进一步的确诊。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应用研究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的影响,提高筛查率和初筛通过率。方法以2014年1月~6月出生的1060例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未进行护理干预;以2014年7月~12月出生的1130例足月新生儿为观察组,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对两组听力筛查率和初筛通过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初筛率为100%,其通过率为92.30%;对照组初筛率为80.49%,通过率为80.75%。两组初筛率及其通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新生儿听力初筛率及通过率。 标签:新生儿;听力筛查;护理干预 听力障碍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发病率高达1‰~3‰ [1],位居各种新生儿疾病之首。听力障碍可直接影响患儿的语言-言语能力、智力及心理发育,造成其社会适应能力低下,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2]。因此新生儿听力筛查越来越受到家长及医院的重视,做好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提高筛查质量至关重要。我科通过对新生儿听力筛查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4年1月~6月出生的1060例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其中男婴551例,女婴509例,剖宫产674例,顺产386例,体重2230~4320 g。产妇平均年龄(27.4±5.6)岁。以2014年7月~12月出生的1130例足月新生儿为观察组,其中男婴623例,女婴507例,剖宫产704例,顺产419例,体重2320~4460 g。产妇平均年龄(26.4±4.6)岁。两组产妇在年龄、分娩方式、文化程度、孕周及新生儿体重、性别、出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均采用丹麦Madsen Capella型耳声发射仪,应用TEOAE技术进行听力筛查。显示“PASS”通过(阴性),表示新生儿目前外周听觉器官功能正常;如显示“REFER”未通过(阳性),未通过的新生儿需重复一次测试,仍未通过视为初筛阳性,表示新生儿外耳道未记录到耳声发射反应。检测人员由经过听力学培训并取得合格证的护师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 1.2.1对照组按常规检测方法进行,入院做常规宣教,告知家长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目的及意义,取得家属配合。新生儿出生后24~48 h医护人员到床旁进行检测,在新生儿安静情况下,将耳塞探头轻轻放入外耳道测试。 1.2.2观察组在常规检测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一些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①做好宣教:利用产前检查、孕妇课堂、入院宣教时,通过口头讲解、书面资料向孕妇及家属宣传听力筛查的意义、方法。取得孕妇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提高做好筛查前的准备工作。②专人筛查:专人操作,动作轻柔且注意操作技巧。③检测仪器:每天对仪器进行检测,注意探头有无堵塞,确保刺激声音物

DPOAE+AABR联合筛查在婴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DPOAE+AABR联合筛查在婴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章雪芹;顾春丽;陈澄;张慧;严双琴 【摘要】目的: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联合筛查在听力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月~2014年12月对6060 例婴儿运用DPOAE+AABR进行联合听力筛查,未通过者两周后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应用ABR和声导抗进行听力诊断。结果6060例接受DPOAE+AABR 联合听力筛查,5427例通过筛查,633例未通过;603例接受复筛,复筛未通过97例;经听力学诊断,听力异常58例,其中传导性听力损失7例,感音神经性 听力损失51例,听力损失检出率为9.57‰(58/6060)。DPOAE+AABR均未通过的44例中,7例听力正常,19例单耳听力异常,18例为双耳听力异常;DPOAE通过AABR未通过的21例中,17例听力异常,单耳11例,双耳6例,其中1例被诊断为听神经病;DPOAE未通过AABR通过的16例中,12例听力 正常,4例单耳听力异常。结论 DPOAE+AABR联合筛查可提高听力筛查的准确性、可靠性,有利于听力损失患儿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期刊名称】《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年(卷),期】2016(024)004 【总页数】3页(P397-399) 【关键词】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听力筛查 【作者】章雪芹;顾春丽;陈澄;张慧;严双琴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听力中心马鞍山 243000;安徽省 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听力中心马鞍山 243000;安徽省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

儿保科听力中心马鞍山 243000;安徽省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听力中心马鞍山 243000;安徽省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听力中心马鞍山 24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4.04 听力障碍不仅给患儿的语言、社交、学习和心理发展等带来严重危害,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不论听力损失程度如何,只要在出生后6个月前被发现并 及时干预,早期接受言语康复训练,大多数聋儿能在学龄前获得一定的言语能力[1]。因此,对婴幼儿进行听力筛查,以便尽早发现听力损失儿童,尤为重要。为进一步探讨DPOAE+AABR联合筛查在婴幼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价值,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听力筛查中心对6 060例婴儿运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进行联合听力筛查,报告如下。 1.1 研究对象以2014年1月~2014年12月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听力筛 查中心门诊接受DPOAE+AABR联合筛查的6 060例婴儿为研究对象,男3 194例,女2 866例,日龄36~58天,平均43.25±1.33天,其中403例有NICU 病史,2例有耳聋家族史。联合筛查均在家长知情同意后进行。 1.2 听力筛查流程出生时已通过DPOAE筛查者,42天时仅应用AABR进行筛查;出生时未通过和未进行DPOAE筛查者,42天时应用AABR+DPOAE进行联合筛查。AABR和/或DPOAE任何一项无论单耳或双耳未通过,两周后均需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进入听力诊断阶段。 1.2.1 DPOAE检查应用美国GSI-70耳声发射仪,进行DPOAE测试,测试强度:L1=65 dB SPL,L2=55 d B SPL,测试频率2、3、4 k Hz,重复性≥98%,敏 感性98%,选用快速筛查程序。检测室环境噪声≤45 dB A,婴儿处于自然安静或睡眠状态下进行测试,测试前先清洁外耳道,分别测试双耳。筛查通过标准为: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