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单元笔记整理

第四单元笔记整理

第四单元笔记整理
第四单元笔记整理

二.第四单元笔记整理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丹麦·安徒生:生于1805年,1875年去世,家境贫困,当时的社会极其黑暗。

用环境描写,“——”表示解释说明,突出的作用,烘托了现实生活的不幸悲惨。

“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她可忘不了这个。”

“——”突出鞋子很大。

“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她可忘不了这个。”

“——”起转折作用。

“‘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就会不见的!”

独白表达了小女孩的渴望与期盼。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他终于抽出一根。”

作为一个乖女孩她这样做他会愧疚,而且她又害怕爸爸打她,可他冷到了极点才选择抽出一根,对于所有的美好景象小女孩都感到弥足珍贵。从“终于”可以看出小女孩做了很多的思想斗争。

“她俩在光明和和快乐中飞走了……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俺是小女孩死了,她死后就到了一个没有寒冷,也没有痛苦,没有饥饿的地方去了,言下之意是小女孩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寒冷,只有痛苦,只有饥饿,只有死了才能解脱,所以说小女孩是在美好的幻想中死去的。

“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上帝那而去了。”

承上启下,引出下文。

15.凡卡

俄·契诃夫:与列夫·托尔斯泰齐名,短篇小说十分出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当时的社会背景:当时在沙皇社会极其黑暗,老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

凡卡有两个名字:凡卡·茹科夫和伊凡茹科夫茹科夫。

(4~6)写爷爷守夜:里面写了爷爷的年龄、外貌、两条狗和景。这些景象在凡卡都是那么有趣、幸福。

(8)写凡卡在鞋匠家的待遇:吃不好,睡不好、挨打、招戏弄。

(10)写凡卡哀求爷爷把他接回去:里面还讲了凡卡穿不暖。

(11)写的是莫斯科的商品贵且多。

卢币:是俄国的货币单位,1卢币=100戈比

指望:生活的希望。

反卡的指望:

①指望学一门手艺,养家糊口。

②指望在城市生活会更好一些。

③指望有吃有住有穿。

凡卡的爷爷回来接他吗?

答:不会。因为:

1.凡卡的爷爷是个守夜人,没有能力养活凡卡。

2.在沙皇的统治下,不管走到哪儿,没有好日子。

3.凡卡是爷爷唯一的孙子,凡卡只有九岁,爷爷就把凡卡送到了这样的

环境里,说明爷爷实在养活不了凡卡了。

爷爷会收到凡卡的信吗?

答:不能。因为:

①他没有贴邮票,他没有写邮编,他写的地址不明确。

②邮差醉醺醺的,很可能把信弄掉。

“他等老板、老板娘……写起信来。”

“就从”可以看出他等老板、老板娘和伙计们一走就立刻起来了,还暗示了他在老板家受到了非人的待遇,而且他极度想离开这里。

“过了一个钟头……摇着尾巴……”

①这样的结尾会唤起读者对凡卡的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愤

怒。

②告诉读者,凡卡的愿望只能在梦里实现,梦醒了他又会回到残忍的现

实生活当中。

③梦醒之后凡卡的生活会更加悲惨,因为她唯一的希望破灭了,连梦都

没了。

准备写信——→写信——→寄信

1.三部分内容的插写,相互映衬。

2.邮箱有略安排材料。如写信作为本文的重点详写,其他的略写,而在

“写信”这部分中,把信的内容作为重点详写。

3.对比和反衬。信的内容突出一个“苦”,回忆突出“乐”,形成对比,

重点写苦,以乐相衬。

4.暗示。结尾写梦,暗示凡卡的愿望破灭,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激起

读者对饭卡的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愤怒。

16.《鲁兵逊漂流记》

简介:

鲁滨逊从小喜欢航海,在一次航海,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惟有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下来,并只身来到一座荒无人烟岛上。他从绝望的缝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启示,性格坚强的鲁滨逊在岛上独立生活了28年。他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生产水稻和小麦,年复一年与孤独为伴,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他盖起了房子,收获谷物,驯养山羊,用兽皮制作衣物。他曾与野兽斗智,也曾与吃人肉的野人斗勇。后来他搭救了一个土人,称他为“星期五”,把他收作仆人。他以非同寻常的毅力和勇气,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生存的家园。

一直到第28个年头一艘英国船来到该岛附近,鲁滨逊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才返回英国。

你从《鲁兵逊漂流记》的精彩内容中知道了什么?

答:鲁滨逊先生在荒岛上忧郁寂寞、缺少东西、干活吃力、食物短缺,但他还是坚强的在上面活了下来。因为他总是把好处和坏处对照着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东西。

17.《汤姆·索亚历险记》

简介:

汤姆·索亚是美国彼得斯堡小镇上的一个淘气包。他和镇上的孩子王哈克是盗墓地去试胆量,目睹乔埃杀人后嫁祸给彼得,之后他们和另一个伙伴乔奇到杰克逊到当海盗,后来又回到镇上。在审问彼得杀人案时,汤姆与哈克为彼得作证,吓的乔埃落荒而逃。汤姆和哈克到鬼屋探险,不巧得知乔埃抢来的金币藏起来的地点。之后汤姆和同桌贝琪野营时在默克托尔洞中迷了路,在洞中又遇乔埃,后来他们终于走了出来,而乔埃死在了洞里。最后哈克和汤姆再次回到洞里寻宝,找到了乔埃的金币,成了大英雄。

读“精彩片段”,回答你知道了什么?

答:汤姆是一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和勇敢。

三.微博

星期天

今天我和田田姐姐到沃尔玛去看电影,看到大家都在看《诸神之怒》就去看了。这个片子里讲的是:英勇的战胜北海巨妖的数年后,珀修斯,这位宙斯半神之子与他的10岁之子赫利俄斯正过着平静的渔民生活。另一方面,诸神与泰坦的正在进行战争。随着人类的虔诚日渐减少,诸神失去了对泰坦们控制,包括他们的领袖克洛诺斯,还有诸神之神宙斯的兄弟哈迪斯和波塞冬。这三位将他们的神宙斯推翻,将其囚禁在深渊。珀修斯对哈迪斯联合宙斯的神子阿瑞斯,与克洛诺斯绑架宙斯,感到他需要去营救。泰坦们的力量在逐渐增强,宙斯的神力也逐

渐减少,借助安德洛墨达女王,波塞冬的半神之子阿基纳和火神赫菲斯托斯的帮助,珀修斯将深入深渊营救宙斯,战胜泰坦,同时拯救人类。(外注:我还在电影院看到了韩龑,他也在看《诸神之怒》呢!)

星期一

最近我喜欢上了一部电视剧《守望的天空》,好感人的。里面讲的是:葡萄六岁时父亲袁卫国因为无法忍受儿子患所带给家庭的精神压力,而与妻子离婚,却和新欢墨慧雅结婚。狠心地抛弃了这一双儿女。母亲为了能全心全意地照顾袁望,不得不把葡萄送到了寄宿学校。出于对母亲和哥哥的不理解,葡萄改去了“袁心”这个名字,开始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

长大后的她勇敢自信,也有了自己的家。母亲带着袁望和被领养的“妹妹”小袁心的意外来访打破了原有的平静。母亲病逝,葡萄承担起了照顾袁望和小袁心的重任,她的人生发生了巨大改变……工作飞了,丈夫跑了,婆婆、小姑不理解,社会对孤独症的歧视。带着袁望和袁心一起活下去,成为葡萄唯一的信念。在袁望和袁心的影响下,面对袁卫国这样一个不称职的父亲,她学会了宽容和谅解。在生活的困苦和情感的磨砺中,葡萄理解了母亲无私的爱,明白了有爱才有家!

23岁,对于女孩来说,是一个生命怒放的美妙年纪,但是对于葡萄来说,却充满了荆棘。命运似乎一直爱同她开玩笑,要是我是葡萄肯定早就崩溃了。

星期二

今天去王怡阳家,她爸让我和她出去捕捉春天的影子(就是拿照相机去照相),咦,那些五彩的小斑点是什么?哦,原来那些都是小野花!它们争奇斗艳,把“绿地毯”打扮的格外美丽!草地中充满了生机,仔细一看,嫩绿中带了些许淡淡的黄色,水灵灵的。对么惹人喜爱啊!一微风吹过,小草又跳起了优美的舞蹈,有的舒展双肩,有得弯腰触地,有的左右摇摆,真是婀娜多姿。柳树又长出新的嫩叶,桃树也开出了粉红的花朵,绿油油的树叶从睡梦中醒过来了,金黄色的油菜花开了,仙子般的樱花环绕在你身边......这一切不都是春天美的象征吗?我让王怡阳干紧照下来。谁说春天只有四个月,现在春天会永远留在我身边。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堂笔记

一般现在时 (1)构成: 一般现在时主要用动词原形表示,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时,要用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即动词词尾加-s或-es。另外,be动词和 have有特殊的人称形式。 (2)用法:①表示经常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常和always,usually,often,sometimes,everyday,every week等时间状语连用。 如He is often late for meeting. 他常常开会迟到。 They take a rest on Sundays. 他们星期天休息。 ②表示客观真理。由于是众所周知的客观事实,所以一般不用时间状语。 如The earth moves around the sun. 地球绕着太阳转。 Americans speak English. 美国人说英语。 频率副词 频率副词在句中通常放在实义动词之前, be动词或助动词之后。 它们所表示的含义和频率是不同的,从高到低依次是: ●always意为“总是”,表示动作的重复或状态的延续。(always=all the time ) ●usually意为“通常”, 表示很少有例外。 ●often意为“经常”,表示动作的重复,但不如usually那么频繁,中间有间断。 ●sometimes意为“有时”,表示动作偶尔发生。 ●hardly意为“几乎不”,常和ever连用表示强调。 ●never意为“从未”。(hardly 和never 表示否定。)

Do you know their difference? ?sometimes = at times 有时(一般用于一般现在时)?sometime 某个时间(一般用于将来时)?some time 一段时间 ?some times 几次;几倍(表示次数或倍数) I sometimes go to school by bus. 我有时坐公共汽车去上学。 I will go to America sometime this year. 我将要在今年的某个时候去美国。 I have been to the Great Wall for some times. 我已经去过好几次长城了。 I watched TV for some time last night. 我昨天晚上看了一会儿电视。 根据汉语句子,用适当的频率副词或表示频率的词组完成英文句子。 1. 有钱人未必总是幸福的。 The rich are not always happy. 2. 他通常7点钟去学校。 He usually goes to school at seven o’clock. 3. 他上学经常迟到。 He is often late for school. 4. 天气忽冷忽热。 It is sometimes cold and sometimes hot. 5. 这些天我几乎不出门。 I hardly ever go out these days. 6. 我父母从不吵架。

中学综合素质考试知识点梳理

综合素质 第一章职业理念 第一节教育观 1、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目的。 ①以提高国民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 ②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观的内涵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创新教育是素质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教育的核心)⑤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外延: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终身的教育活动 3、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①国家政策保障 ②推进新课程改革 ③学校管理、课外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重要途径) 4、新课改带来的教学转变 ①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 ②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③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④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5、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①发挥教师的作用 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③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6、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①全面素质与片面素质的区别(德育为先,五育并举) ②价值取向的区别(培养符合社会进步所需要的人才) ③教育方针的区别(实施了党的教育方针) 应试教育素质教育 教育对象主要面向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面向所有学生 教育目的偏重知识传授,忽视德育、体育、美 育、心理教育和生产劳动教育 德育、体育、美育、心理教育和生产劳 动教育全面进行 能力培养只重视技能训练,忽视能力培养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以死记硬背和机械重复训练为主,使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使学生生动、活 泼、主动地学习,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学生评价筛选性评价,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 生的主要标准甚至唯一标准 发展性评价,评价方式多元,评价主体 多元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较难,过于偏重学科体系, 忽视综合性及应用性内容,存在着脱 离学生生活实际,忽视实践等问题 降低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弱化学科 体系,重视综合,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经 验、联系实际 教学着眼点局限于学校注重发展性,终身教育,终身学习 7、素质教育的实施障碍 ①对素质教育的误解 ②沉重的课业负担

2013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重点知识点归纳

Unit 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 1. comfortable adj. 舒适的,舒服的,安逸的 比较级:more comfortable 最高级:the most comfortable 副词:comfortab ly 2. seat n. 座位take a seat = have a seat 坐下 v. 作及物动词用,be seated 就座seat oneself 坐 e.g. (1) He seated himself comfortably on his chair. (2) They are seated there. 3. sound n. 声音,指自然界的一切声音(sound/ voice/ noise) v. 作为连系动词,sound + 形容词,听起来…… voice 人的“嗓音”。 noise 不悦耳的噪音 4. close adj. 接近的,亲密的v. 关闭 be close to…离…近be far from…离…远 closed adj. 关着的反义词:open 5. ticket n. 票,券 a ticket to/ for sth. 一张…的票 相似地:a key to the door 门的钥匙;the way to…去某地的路6. waiting time 等候时间动词的-ing形式作定语,修饰名词,表示被修饰词 的某种用途。 类似地:read-ing + room= reading room 阅览室 阅读房间 swim-ming + pool= swimming pool 游泳池 游泳水池 wait 不及物动词wait for sb. 等待某人 can’t wait to do sth.迫不及待做某事 7. choose v. 选择,挑选过去式:chose choose (not) to do sth.决定(不)做某事 choice n. 选择make a choice做选择 have no choice but to do sth.除了做…外别无他法8. carefully adv. 细致地,小心地 care n. 小心v. 在乎,关心 careful adj. 小心的,认真的反义词:careless 粗心的,马虎的 carelessly adv. 疏乎地 9. so far 到目前为止。本意可以理解为用so加强far的意思,表示“如此远”。

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学案 【理清时序、知识整合】 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中共七大日本无条件投降 1931-9-18 1936-12-12 1937-7-7 1945-4 1945-8-15 【单元知识网络】 开始标志:九一八事变 局部抗战 时间:1931年—1937年 中华民族开始标志:七七事变 的抵抗全面抗战时间:1937年—1945年 中华民族的重大战役: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抗日战争提出: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在中华民族 生死关头,中共提出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 正式建立:七七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共两党再 次合作 中共七大 时间:1945年8月15日 抗日战争的胜利 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 【考点梳理、随点巩固】 一、填空题 1.九一八事变: ①1931年9月18日,制造了。炮轰东北军驻地城。结果:蒋介 石采取政策,致使沦亡。日本在长春扶植清废帝建立 傀儡政权。 ②东北人民组织,中国共产党派等在东北组织抵抗日军的侵 略。

③九一八事变后,(标志)中国人民的开始了。 2、西安事变 ①背景:日本占领东北后,又企图占领,随着日本加紧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中 国共产党提出建立的方针,要求国民政府。国民政府爱国将领、接受中共主张,停止进攻红军。 ②目的:为 ③经过:年月日,和扣留蒋介石,进行“兵谏”,这就是震惊中 外的。又称“”。 ④结果: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得 到。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⑤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意义:基本结束, 形成。 3、全面抗日战争 ①全面爆发: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也叫“”。 中国驻军奋起还击,(标志)爆发。 ②国共第二次合作:卢沟桥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共两党实现了,正式建立。工农红军改编为、。 ③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制造,万中国人遇难。战时陪都是。 ④平型关大捷:事变后不久,一一五师伏击日军,歼敌一千多人,史称“”,这是抗战以来。 ⑤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在山东与日军展开激战。取得抗战以来的胜利。 ⑥、中国共产党领导、在敌人的后方,建立,中 共中央所在地是。⑦⑧⑨ ⑦百团大战: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八路军在指挥下,发动 了破坏敌人交通线的“”。它是中国军队 的战役。 ⑧1945年4月,中共在召开。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意义:为争取和实现准备了条件。 ⑨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年月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也回到祖国的怀抱。胜利的原因:中国人民;;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美国向日本的、投掷原子弹,苏联红军出兵中国)。 ⑩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胜利,中国人民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选择题 1、“我的家在东北的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歌词中“那个悲惨的时候”指的是:

Excel课堂笔记-课堂笔记

Excel课堂笔记:课堂笔记 上课笔记:一、快速整理表格:1、取消合并单元格:开始——合并并居中2、选择连续区域:选中首个单元格,按shift键,单击末尾单元格3、F5 定位空值4、CTRL+ENTER 同步录入5、选择性粘贴值右键-复制,右键-粘贴值6、查找与替换CTRL+H-打开替换对话框-输入查找内容和替换内容选择技巧1、CTRL+SHIFT +方向键在一个连续区内选择2、Shift+方向键一行行一列列选择3、CTRL+方向键在连续区内跳转4、CTRL+A 全选应用表格样式开始-套用表格样式序列的快速填充:①输入1,2——选中两个单元格-左下角出现实心十字标志时双击鼠标②开始-填充-系列——选择位置——输入步长值、终止值日期的快速填充:不更新的日期:①CTRL+;日期②SHIFT+CTRL+;时间更新的日期:=today()=time()“贵族表”的功能:①表头跟着走②自动扩充行与列③计算列的创建④汇总行的创建:表格设计选项卡-汇总行前面打钩⑤转换成普通区域:表格设计选项卡-转换成区域公式与函数三种引用方式相对引用(行标列标面前都没有$符号):公式与引用的单元格相对位置保持不变绝对引用(行标列标面前都有$符号):引用的位置绝对发生不变混合引用(行标列标面前只有一个有$符号):只有一个方向位置发生变化用F4键快速切换4种引用状态,原则:给谁前谁就不走函数的基本语法:=函数(参数)常用函数:=sum(范围)求和=average (范围)平均值=max(范围) 最大值=min(范围) 最小值=count(范围) 计数(只能对数字进行计数)=product(范围) 乘积=counta(范围) 对非空单元格计数If函数=if(条件判断式,真值,假值)条件统计函数countif(条件范围,条件)单条件计数countiFs(条件范围1,条件1,条件范围2,条件2.。。。。。)多条件计数sumif(条件范围,条件,求和范围)单条件求和sumifs(求和范围,条件范围1,条件1,条件范围2,条件2.。。。) 多条件求和查找函数:vlookup(查询对象,数据源,显示序列,匹配参数)数据源:1、首列必须包含查询对象#N/A2、显示对象必须位于数据源当中#ref3、必须选择一个连续区不让敲回车4、查询对象一定要位于显示对象左列查询对象:数据类型必须与首列数据类型保持一致匹配序列:必须是数字,位于数据源的第几列匹配参数:0、False 精确查询1、True:模糊查询模糊查询一定要升序排列四、辅助功能的应用1、数据有效性:序列的设置方法:选择需要设置的单元格——数据选项卡——数据有效性——序列——数据源的选择2、分列按符号分列按宽度分列分列的应用:强制转换格式(比如数字转换成文本,文本转换成数字)3、分类汇总:要求:必须要先排序排序后——数据选项卡——分类汇总4、数据透视表1、鼠标放在数据源中——插入选选项卡——插入数据透视表2、秘诀:①想看哪里拖哪里②右键修改格式3、应用场景每一个城市销售总金额每一个城市每一个销售的销售总金额每一个城市每一个销售每一个产品的销售总金额每一个城市的总订单数每一个城市的订单数百分比每一个季度的销售总金额不同范围价格内的总销售额6、合并计算两种方式:①按标签合并②按位置合并区别在于,如果是按照标签进行合并的话,需要把合并计算对话框中下方的标题行以及左列前面的勾勾上。

2021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口诀记忆汇总

2021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 识点口诀记忆汇总 2021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口诀记忆汇总一、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观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 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口诀:全面建设个性接班人 (二)新课改的教学观口诀:四个转向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二、学生观口诀:二独一发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三、教师观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口诀:“促进”“研究“开”“社区”或四者一社区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

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转变(即教师职业的责任) a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b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c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d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e 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五者一社区记忆技巧:学生不仅要在课上接受教育,还要去社区终身学。教师职业的价值对教师个人:可以满足教师作为个体自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他人:对国家,社会,集体和人类都有着巨大的贡献,为社会和进步提供精神财富,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或者①教师是文化传递者②教师是文明促进者③教师是智慧开启者④教师是道德塑造者) (二)教师行为转变口诀:你我他它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四、教师职业道德 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 (1)爱国守法——基本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为学生做出示范和榜样。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1.长征开始: (1)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时间:1934年10月?出发地:江西瑞金 2.遵义会议: (1)时间:1935年1月 (3)内容:①结束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领导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③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意义: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长征胜利: (5)主要军事行动:①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最能体现毛泽东军事思想); ②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③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④爬雪山、过草地、进入甘肃。 (6)胜利会师:①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②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大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7)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3.长征精神:大无谓的革命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团队精神,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1.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开始): (1)时间:1931年9月18日 (2)地点:沈阳 (3)借口:柳条湖事件 (4)蒋介石的态度:不抵抗,即不抵抗政策

(5)后果: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1945年抗战胜利光复) (6)抗日怒潮:①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②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③④⑤中共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开始局部抗战。 2.西安事变: (1)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各界的反映:①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②国民党爱国将领:发动西安事变 (3)西安事变: ①背景: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的影响 ②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③目的:逼蒋抗日 ④时间:1936年12月12日(又称双十二事变) ⑥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 ⑦被扣押者:蒋介石 ⑧中共的态度: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 ⑨结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⑩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1.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1)时间:1937年7月7日 (2)七七事变后,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先后为国捐躯的将领:佟麟阁、赵登禹 (3)影响:七七事变,标志着全国性抗战爆发,在民族危机空前危机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注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是抗战取胜的关键,即全民族抗战) 2.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日军在南京屠杀中国军民30万人以上。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复习知识点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中共七大日本无条件投降 1931-9-18 1936-12-12 1937-7-7 全面抗日战争 1945-4 1945-8-15 【单元知识网络】 开始标志:九一八事变 局部抗战 时间:1931年—1937年 中华民族开始标志:七七事变 的抵抗全面抗战时间:1937年—1945年 中华民族的重大战役: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抗日战争提出: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 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共提出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 正式建立:七七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中共七大 时间:1945年8月15日 抗日战争的胜利 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 单元小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时间行动 九一八事变 后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西安事变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卢沟桥事变 后民族危机空前高涨,国共再次合作,正式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体会: 1.中国军民在强敌面前,不怕牺牲、顽强抗战的爱国精

神; 2.认识在困难面前,只有团结一致才是民族唯一的出路,国共团结抗日,形成全民族的抗战是抗战胜利最主要的原因; 中日关系 1.中日关系:现在中日两国,以和为主;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未来中日关系应是和平共处,友好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2.中日如何妥善处理两国关系: (1)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战则两伤。 (2)日本应正视历史问题,积极、主动、妥善解决战后遗留问题,不要做伤害中国人民情感的事,发展中日两国互惠互利、友好合作的睦邻关系。 (3)中国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努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加强和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努力促进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 3.中日青少年对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应持的态度: (1)以史为鉴、面向未来。(2)相互尊重和理解(3)以开放的胸怀相互借鉴和交融。(4)继承和发展两国世代友好关系,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 4.日本侵华的启示、认识: (1)“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增强综合国力,才不会让历史重演。 (2)争取和平、反对战争,勿忘国耻,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增强国防意识,。 (3)我们应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准备报效祖国。

中学生如何做好课堂笔记

中学生如何做好课堂笔记 初中怎样做课前预习,怎样听好课,怎样做课后复习,怎样写考后总结等,那么,怎样做好学习笔记呢? 1、确定内容:记课堂笔记一定要明确记什么。一般要记好下面四个方面的内容: 1)是应抓住老师讲的“新”知识,“新”内容,记清记全,而对那些以前记过的,可以写上见何处就可以了。 2)是要集中精力记好自己所“缺少”的内容,通过记笔记来弥补自己知识的缺漏。 3)是要记好那些“实用”的内容,如自己训练或考试中容易出错的知识。 4)是要记“法”,即记好那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如怎样分析词的语境意、如何辩析同义词的细微差别等。还有那些与自己的爱好有关的、对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帮助的,或对自己的学习有启迪的知识,都是应该记录的。 2、抓住重点,提炼关键词:有的同学记笔记不善于抓重点,总以为老师的板书才是重点,便机械地一字不漏的照记不误,其实大可不必,应抓住重点内容记录,一是老师板书的课文的结构图解、关键性的内容等;二是老师特别强调的重点和难点;三是对你理解课文内容有帮助的一些关键性的知识。而不是从老师一开讲就埋下头来,结果是一节课下来,自己搞得头婚脑胀,对老师讲的知识很可能仍是糊里糊涂,不知所以,应该是以听为主以记为辅。 3、讲究方法:首先要注意记笔记的方式。记笔记有用笔记本的,有记在书上的,也有二者结合的。用笔记本结合书本的方式效果是比较好的。对老师板书的较为完整的、文字量比较多的内容,如课文结构图、人物及情节分析等,可记在笔记本上,使之一目了然;对字、词、句的分析,课文的段落层次以及有争议的地方,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等,可直接记在书中与之相应的地方,既省时,又方便复习。 其次要讲究方法。记笔记可以用符号法。符号有多种,最常见的是加圈点、划线以及标问号、叹号等。如用“|”或“||”表示段落层次,用“?”表示重点词语,用“”表示需要掌握的生词,用“~~”表示精彩的句子,用“——”表示中心句,用“?”表示疑问等。各种符号所表示的意思要始终一致。也可以用批注法。如对字词的注音解释,可以直接批注在字词的上面,也可以集中批注在书页上下的空白地带;对重点词句的分析,也可以批注在相应句段旁边的空白处,说明其含义或用法等。还可以用写意法,如对文章的段落大意和中心意思可以记在段末篇尾。 4、注意速度:老师讲课的速度一般是每分钟90字左右,而学生听课作笔记的速度是每分钟20—40字,不少同学埋怨老师讲的太快,记不下来。其实,老师讲课的速度是有一个制约的,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这就要求我们在记笔记的时候注意记的速度,掌握一些速记的方法,用符号法记笔记不失为一种快速的方法。此外还可以用压缩的方法来记,即抓住老师讲课中的一些关键性的话,用简短的词句去概括一段话的意思。要提高记的速度,专心致志听讲是关键,只有对老师所讲的内容真正听懂了,理解了,才能进行准确的压缩、记录。5,及时整理在课堂上作的笔记,为了跟得上老师的速度,难免有缺漏和笔误,因此,课后要趁热打铁,对照书本,及时回忆有关信息,对比出现的缺漏、跳跃、省略、简记等补充完整,对笔误的地方及时纠正,对错误之处或不够确切的地方进行修改。还可以编号分类,舍弃无关紧要的。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提高并巩固记忆的效果,而且可以培养我们严谨而周密的学习习惯,提高分析概括的能力。 每上一节课,把老师在课中教的概念、公式、法则、原理等记下来,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还可以通过查资料来说明。每学完一章,一单元,自己来一次小结,把一章,一单元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系统地归纳整理在笔记本上,这些在课本上虽然有,但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第4单元知识点总结

Unit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 话题:谈论喜好,作比较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语法形容词和副词的最高级 ○2句型 1.What’s the best someplace to go? 去……的最好地方时什么? 2.Which is the best …in town? 镇上最好的……是哪家? 3.How do you like…?=What do you think of…?你觉得……是哪家? 4.Why do you think so? 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5.I think …is the most talented person. 你认为……是最有天赋的人。 6.What can sb. do? 某人能做什么? ○3短语 1. 电影院cinema/movie theater 2. 广播站radio station 3. 等候时间waiting time 4. 离……近be close to 5. 服装店clothing/clothes store 6. 在镇上in town 7. 欢迎来到……welcome to 8. 由……决定be up to 9.没问题,没什么no problem 10. 编造(故事、谎言等) make up 11. 实现come true 12. 例如for example 13. 在……方面发挥作用play a role in 14. 取得好的奖品get a good prize 15. 到目前为止so far 16. 坐公共汽车10分钟的路程ten minutes’bus ride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比一比板书笔记+教学反思+课堂笔记

一年级数学上学期一单元比一比板书笔记 +教案+教学反思 (可编辑、打印) (页眉、页脚处可双击删除) (文字可随意改变) 【教学内容】 教材第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认识长短、大小、多少、轻重的含义,了解它们都是比较的结果。 2.在数一数、摆一摆、比一比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3.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比较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较完整、正确地表达比较结果。 4.培养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一些比较的方法,能正确比较长短、大小、多少、轻重。 难点: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比较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较完整、正确地表达比较结果。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启发思考:同学们,我们教室里有这么多的座位,为什么有的同学要坐前边,有的同学要坐后边呢? 生思考发现同学的身高有差异,教室座位是按高矮顺序安排的。 师小结:原来在我们的教室里,有的同学高些,有的同学矮些,你会比高矮吗?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一比”。 板书课题:比一比 二、探究新知 1.长短的比较。 (1)教师拿出不同长度的2把尺子。 师:谁能比出它们的长短?(让一位学生来演示一下,并说一说) 教师就此适时引导。 学生评价总结。 师小结:在比较的时候,要一端对齐,不能一前一后。(2)你能发现你周围的哪些事物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学生观察发言:黑板比课桌长,课桌比黑板短;铅笔有的长,

有的短;等等。 2.大小的比较。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的2个皮球。 师:谁大谁小?你是怎么比出来的? 学生一看就能看出哪一个大,哪一个小,但是可能会表达不清楚。 师点拨:小球没有大球高,也没有大球宽。 谁能比比这两只小猪的大小,这两个西瓜的大小?(图片出示大小不同的两只小猪、两个西瓜) 学生思考,讨论后发言。 3.多少的比较。 出示教材第5页多少的比较图。 师:什么多?什么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说一说。 4.轻重的比较。 (1)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小实验,有兴趣吗? ①一个学生站到讲台上,两臂侧平举。老师将不同重量的两个书包同时放到其手臂上。 ②提问:观察这位同学,你发现了什么?(一只手臂下降了。) ③问做实验的同学:你有什么感受?(一个重,一个轻。) ④请另一个学生到台上感受两个书包的轻重,并说出自己的感受。(重的往下沉。)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4单元 Unit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 【重点短语】 1. so far 到目前为止,迄今为止 2. no problem 没什么,别客气 3. have….in common 有相同特征(想法、兴趣等方面)相同 4. be up to 由…...决定/是…...的职责 5. all kinds of …各种各样的…… 6. play a role in doing sth./ sth. 发挥作用,有影响 7. make up 编造(故事、谎言等) 8. for example=e.g. 例如 9. take …..seriously 认真对待 10. not everybody 并不是每个人 11. close to 离..….近 12. more and more 越来越…… 【重点句型】 1. The DJs choose songs the most carefully. 流行音乐节目主持人最认真的选择歌曲。 2. How do you like it so far? = What do you think of it so far? = How do you feel about it so far? 到目前为止,你认为它怎么样? 3. Thanks for telling me. 多谢你告诉我。 4. Be up to you to do something

由你决定做…… 5. They play a role in deciding the winner. 他们在决定胜利者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6. He is much better than other actors at finding the most interesting roles. 他在发现最有趣的角色方面比其他演员要擅长得多。 7. I still don’t really know my way around. 我依然不认得周边的路。 8. How far is it from your home? 从你家去有多远? 9. However, not everybody enjoys watching these shows. 然而,不是每个人都欣赏这些表演。 10. Some think that the lives of the performers are made up. 有的人认为那些表演都的生活经历是编造的。 11. However, if you don’t take these shows too seriously, they are fun to watch. 然而,假如你不把这些表演看得太当真,它们还是值得看的。 12. And one great thing about them is that they give people a way to make their dreams come true. 有关它们的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是,它们给人们指明了一条让他们的梦想成真的道路。 【重点单词】 theater ['θ??t?] n.剧场;电影院;戏院 comfortable ['k?mft?bl] adj.舒适的;充裕的 seat [si?t] n.座位;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 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 1.什么是国家利益? 答:(1)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2)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其中,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2、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说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答:(1)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企盼就是人民的切身利益,它离不开国家利益。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2)(人民利益的维护离不开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3)国家利益的实现离不开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4)当代中国,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3、怎样做到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在思想上,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如何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 (1)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我们要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 (3)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要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 4.在行动上,捍卫国家利益(如何捍卫国家利益?) (1)当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要找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2)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3)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1.国家安全与我们的关系(国家安全的作用,国家安全重要性的表现,为什么国家安全一我们息息相关?) (1)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97页)

教资-综合素质-笔记整理

( 综合素质教资 5天:真题大题整理(上下午)→书(晚+上午)→作文(下午晚上+上午)→选择题文学常识外刷(下午晚上)→背(上下午)→文学常识(整理公务员历史文化艺术常识,两天,法律常识整理,其他来不及算了)。 加粗为常考点 一、单选(29题,2分/题) 1-5题,考查第一章职业理念,常见设问老师的做法正确的是、不恰当的是。6-12题考查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根据题干选择合乎法律的选项。13-16题考查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涉及职业道德、职业行为,常问老师行为正确的是。17-25题考查第四章文化素养,常见某学说的提出者、诗词作者、历史地名、历史典故、艺术、正确的理解等。26-29题考查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涉及word、Excel、PowerPoint的简单操作,逻辑关系是否一致、数学规律各设一道。 下面的是常考的点,侧重应用,不背。 第一章职业理念 一、教育观 ~ 1、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 2、素质教育观基本内涵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3、素质教育包括: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社会实践╳) , 4、素质教育基本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面向少数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统一);促进个性发展。 5、新课改的教学观/更新教育理念口诀:学习过人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关注过程、关注体验、评价多元化) 6、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因为素质教育主渠道还是教学,主阵地是课堂)。 、 二、学生观——“以人为本” 1、我国现代教育观的思想渊源: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材料题)

东财 《大学英语 1》第一单元 课堂笔记

东财《大学英语1》第一单元课堂笔记 Unit 1 wanting to find success! 讲解: 1.“no matter + 疑问词”为状语从句,表示“无论……”、“不管……”。可与之连用的疑问词有what, when, who, how, where等。但不包括why。 1)No matter who you are, you have to obey the law.(不管你是什么人都要服从法律。) 2)No matter where you go, I will follow you.(无论你去往哪里我都跟随你。) 3)No matter when they come back, I will wait for them.(无论他们什么时候回来我都等。) 2.seem为动词和系动词,后接to be+形容词、to be+名词或动词不定式,其中to be+形容词结构的to be可以 省略。 1)He seems (to be) unhappy.(他似乎不高兴。) 2)He seemed to know the secret.(他好像知道这个秘密。) 3.figure out:计算出, 解决, 领会到,弄明白。 1)We must figure out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我们必须想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2)I couldn't figure out who the lady with the sunglasses was.(我想不出那位戴墨镜的夫人是谁。) 4.this thing called:在这个短语中,called是过去分词,做thing的后置定语。英语中的名词后面可以跟短语 做后置定语,后置定语有四种形式: 一、介词短语。例如:the man in a black suit(穿黑衣服的男人). 二、非谓语形式,包括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和动词不定式。 例如:the fruit sold in the market(在市场上出售的水果); the fruit to buy(要买的水果); the man walking in the street在街上走路的男人). 三、定语从句。例如:the house that I bought last week(我上个星期买的房子). 四、某些具有特殊用法的形容词比如某些以字母a开始的形容词像alive,asleep等必须放在名词后面做定 语。例如:the man alive, the baby asleep ,其中定语从句可以简化为分词短语,当定语从句谓语动作表示主动时,将谓语改为现在分词;当定语从句谓语动作表示被动时,用过去分词。这种简化只保留谓语动词,去掉所有的助动词。此处的this thing called的完整形式是this thing which is called,经过简化就成了剩下了过去分词called。 5.as long as 等于so long as , 意思是“只要……”,后接从句 You may borrow this book as long as you promise to give it back.(只要你答应归还,你就可以把这书借走。)6.have a good idea of:非常清楚。have idea 的意思是“知道”。 1)Do you have any idea of his coming?(你知道他要来吗?)

(word完整版)2019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综合素质 模块一职业理念 (一)教育观(素质教育) 1. 素质教育观定义 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 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教育观的核心)指向“素 质”一一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1)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⑸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3. 素质教育观外延 素质教育是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 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素质教育是终生的_ 素质教育观的产生与发展 4. 素质教育观产生 20C 80-90年代末提出。初衷在于纠正“应试教育”现象,应试教育不仅背离了我国的教育 方针,也不利于培养社会进步与发展所需的人才。素质教育观扭转了应试教育观,把教育目的重新指向人本身,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 5. 素质教育观发展 1999年6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标志着素质教育观已经形 _ 成了系统的思想。 2006629,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 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标志素质教育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成为国家意志。 6. 中学素质教育 (1 )中学素质教育的一般性质 指国民素质教育的形式,与其他层次、形式相同的性质。中学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基础性, 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