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宁夏酿酒葡萄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思考

宁夏酿酒葡萄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思考

宁夏酿酒葡萄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思考
宁夏酿酒葡萄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思考

行业观察S I N O -O V E R S E A S G R A P E V I N E & W I N E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992019.2宁夏酿酒葡萄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思考

李玉鼎1,马成斌2,李欣3,尹清雨4,张光弟1,5*,张倩倩1

(1. 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2. 宁夏农垦黄羊滩农场,宁夏永宁 750104;

3. 北方民族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

4. 宁夏华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宁夏银川 750001;5. 宁夏设施园艺(宁夏大学)技术创新中心,宁夏银川 750021)

Thought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ine grape planting industry in Ningxia

LI Yuding 1, MA Chengbin 2, LI Xin 3, YIN Qingyu 4, ZHANG Guangdi 1,5*, ZHANG Qianqian 1

(1. College of Agriculture,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21; 2. Ningxia Agricultural Reclamation Huangyangtan Farm, Yongning 750104; 3.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North Minzu Univesity, Yinchuan 750021, China; 4. Ningxia Huaj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Yinchuan 750021, China; 5.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enter of Protected Horticulture(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21, China )

摘 要:本文从酿酒葡萄埋土防寒增加了成本,气候变暖影响葡萄酒质量,晚霜冻危害频繁发生,葡萄病虫

害成灾规律变化,葡萄酒庄经营困难等五个方面,论述了贺东地区酿酒葡萄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短板。提出

要强化政府引导与政策扶持,增强产业活力;开展新品种区域化布局,应对气候变化;生产中贯彻轻简化栽

培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应用防寒、防晚霜保护仓新技术,实现酿酒葡萄种植业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关键词:宁夏产区;酿酒葡萄种植业;可持续发展;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S663.1;F061.3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3414/https://www.doczj.com/doc/ab14626031.html,ki.zwpp.2019.02.022

收稿日期:2019-01-15

基金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2018YBZD0753);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2018a )

作者简介:李玉鼎,男,果树学教授,主要从事葡萄栽培研究。E-mail: ndliyuding@https://www.doczj.com/doc/ab14626031.html,

*通信作者:张光弟(1963—),男,教授,主要从事果树采后生理与果树栽培研究。E-mail: zhangguangdi333909@https://www.doczj.com/doc/ab14626031.html,

Abstract :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wine grape industry in the eastern foot of Helan mountain

region wa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the work of bury soil to prevent cold

increases the cost, the climate warming a?ects wine quality, the late frost damages become frequently, the disast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ape pests and diseases is changing and the management of wine Chateau face dilemma.

It was proposed to strengthen government guidance and policy support, enhance industrial vitality, carry out

regionalization of new varieties to cope with climate change, implement light and simpli?e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to reduce production costs, use "protection warehouse" technology to anti-cold and anti-late frost,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of wine grape planting industry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Key words : Ningxia region; wine grape planting indust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宁夏视察时指出: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品质优良,葡萄酒市场潜力巨大,综合开发酿酒葡萄产业,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

去[1]。总书记对宁夏葡萄酒产业的肯定,让贺兰山东麓产区的发展前景更加光明。世界葡萄酒大师杰西斯·罗宾逊在品鉴了宁夏产区葡萄酒后说:毋庸置疑,中国葡萄酒的未来在宁夏。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琦认为:宁夏产区已经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可持续发展

,.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可持续发展 自然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是相对于人类和人类社会而言的自然。自然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素,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自然成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即成为人类社会历史的构成要素之一。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改造着自然,使其成为人类社会的构成要素,从而面临环境危机的严峻挑战。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把自然置于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的地位,表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物质基础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足够的自然资源。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他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恩格斯曾经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社会建设的资源,然而,由于掠夺式的开发,自然界已是不堪重负。大气污染、水资源危机、能源耗竭的威胁、物种灭绝加速、人类可以健康生活的空间越来越狭小,无不警示着人类,要遵循和利用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自然环境不能决定人类社会的性质、具体发展进程和道路。社会的性质,面貌,以及社会制度的变革,主要是由社会生产的方式所决定的。 自然进化与人类社会进步的统一马克思指出,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双向对象化过程,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在这种实践过程中,人类社会的进步与自然的进化就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体,任何有碍于自然进化的行为,都将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 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只有持续地发展下去,人类才能永恒地生存在地球上。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无限追求剩余价值的利益躯动,使生产者只求赚钱,而不顾对自然的保护;加上时代的局限,人们在19世纪的历史条件下,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还不能作出科学的预测。所以在当时人和自然的物质变换具有严重的不可持续性。对此,马克思在揭露资本主义雇拥劳动制度实质的同时,也深刻地揭露了这种不可持续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这就是说,在公有制社会里,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控制之下,根据人的需要按最集约化的方式来组织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就可避免浪费,从而有利于持续发展。我们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就已接近具备这种可能性。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之下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它既可以收市场竞争之利,又能设法避免市场竞争的盲目性。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经济运行中的问题还很多,预计要经过长期探索才能实现“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物质变换。” ;..

【毕业论文选题】戏剧戏曲学毕业论文题目

戏剧戏曲学毕业论文题目 上自古希腊、罗马、印度及中国古代戏曲的理论与实践,下至现当代世界各种戏剧流派,中国的戏剧戏曲现状及走向进行理论探讨,并用其指导创造实践。戏剧戏曲学以哲学、美学的研究成果为指导,与音乐学、美术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邻近互相参照、相互推动。下面是戏剧戏曲学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戏剧戏曲学毕业论文题目一: 1、豫西北唐宋民间戏剧史料述考 2、中国戏曲艺术的虚拟性原则 3、略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戏剧思想 4、世间法、戏剧法与中国戏曲的表演原则 5、黄梅戏的艺术特征研究 6、戏曲美学视域下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 7、黄梅戏《凤鸣宏村》之独到视角 8、提升河南曲剧文化品格的三个维度 9、当代戏剧延续性发展探究--从中国剧场观演关系的历史演变考察 10、“中国戏曲艺术思想史” 11、戏剧表演中对节奏的巧妙把握 12、河南戏曲电影的审美意蕴 13、民间音乐元素在吉剧舞台的传承与变异--有感于吉林省地方戏剧《额娘梦》的音乐创作 14、中国戏剧通史建构的百年转型与重构可能 15、刍议中国戏曲表演的技巧及意境的营造探索 16、中国地方戏外部生态环境及传承保护策略 1

17、中国戏曲文学的独特审美形态 18、戏曲丑角舞台表演的文化意蕴分析 19、试论民国时期戏剧书籍的出版 20、从导演本《慈禧与珍妃》看罗云的舞台呈现和追求 21、木偶皮影发展呈现新态势 22、贝克特《等待戈多》荒诞派戏剧的语言特色 23、满族曲艺中的悲剧精神 24、论任半塘戏剧研究的意义与影响 25、从艺术生产理论角度看英国戏剧与中国传统戏曲的异同 26、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显着特征 27、传统戏曲的导向模式 28、戏曲表演艺术的特点分析 29、莎士比亚经典戏剧的中国戏曲化呈现 30、从世界现代戏剧史的视角认知梅兰芳访美和访苏的意义 31、浅议“临川四梦”当代传播之地方化、全国化、国际化 32、浅析戏曲表演在话剧表演中人物塑造的借鉴与应用--以话剧《画皮》为例 33、《牡丹亭》中喜剧性因素研究 戏剧戏曲学毕业论文题目二: 34、戏曲舞台艺术创意--以晋剧现代戏《托起太阳的人》为例 35、陕南地方戏曲传承模式与发展路径探究 36、西方语境中徐慕云的戏曲双重定位与其戏剧史撰述 37、象征手法在民族歌剧中的运用--以歌剧《回家》中的“竹”为例 38、江苏地方戏曲旅游文化开发与研究 39、山西古代戏曲文物研析 2

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

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 【摘要】国有企业在国内经济市场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竞争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能否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已经成为困扰国有企业的难题,就此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方案摆在了企业的会议桌上。本文从哲学角度入手探讨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着重论述了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运动规律,国有企业成长发展的辩证关系,哲学思想在推进国有企业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哲学思考 一、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运动规律 1.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辩证观 在中国,国有企业是由国家掌握的,其各种行为直接受到党和国家的控制。国有企业由于其独特自身性质,在我国市场组成中占有重要的成分,具有营利性和公益性。其营利性主要表现如同其他类型企业一样,追求自身价值扩大化、利益最大化;其公益性包括维持市场稳定、为国家经济目标服务等方面,国有企业是政府控制市场发展的有效方式。国有企业的发展也是哲学思想发展的一个很好土壤,在这里有很多应用的空间,从企业结构建设到员工素质培养,甚至产品生产工艺都有哲学的影子。

针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我们要从一分为二的角度来看待,既从整体与局部入手,也从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探究,还要着眼于对自身问题在不同阶段的表现。把握企业内部的矛盾运动规律,正确的认识国有企业存在的不足,抓主要矛盾,以发展革新的眼光在原有国有企业体系的基础上引入哲学思想,推动国有企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将哲学思想应用于企业环境的营造、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企业文化的构建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改革的实行。 2.国有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矛盾的表现及解决 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又要保持企业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现在,国有企业都不是仅仅把目光放在“赢得经济利益”上面,而是在前面加上“长期”的形容词,将可持续发展提升到企业核心层次上去。因此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要承认矛盾是时刻存在的,是普遍且客观存在的,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其次面临不同的矛盾,要能够从各个方面来看待矛盾,既注意积极的一面又要重视消极的一面,避免主观性,保持客观性;最后需要以主要矛盾为突破口,针对核心问题提出合理的理论分析。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理清哪些是主要矛盾,哪些是次要矛盾,着

甘肃乳业发展的现状与思考

甘肃乳业发展的现状与思考 一、我国乳业发展历程和现状 综观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归结为四个发展阶段: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为萌芽期,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为高速发展期,九十年代初到本世纪初为结构调整期,2002年至今为行业整合期,进入了市场的重新分割及品牌的塑造阶段。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与营养知识的了解增加,对乳制品产生了很大需求,加上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使我国乳制品行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我国乳制品企业有1500多家,其中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有400多家,年销售额上亿元的有200多家,通过跨省和跨地区兼并和重组的资源有效配置,使乳制品企业的规模和实力逐渐壮大,涌现出一批具有相当规模和技术水平的乳品企业集团,行业集中度逐年提高。乳品企业和奶牛养殖业成为当前一大投资热点,不少外资企业和一些跨行业的知名企业纷纷加入到乳品生产行业中来。从市场格局来看,可以分成四大类:一是以蒙牛、伊利为代表的全国性品牌;二是以新希望、维维、夏进、光明、三鹿为代表的区域性品牌;三是以北京三元、济南佳宝、南京卫岗、西安银桥等以本地省会城市为大本营市场的地方品牌;四是以法国达能、瑞士雀巢等为代表的外资品牌。在竞争中形成了乳制品行业市场的基本格局,又因为受到消费习惯、交通运输、奶源供应等行业特点的限制,未来乳品市场的发展方向将以全国性名牌加区域性品牌和地方性品牌共生存的格局,并逐步形成了各自的发展特点。 目前,我国居民对奶类食品消费的支出日渐加大,乳制品已经成为食品行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并且每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5年乳制品行业总产值达到了886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4倍多,人均消费也从2000年的4公斤增长到了目前的21公斤,在我国13亿消费人口中,乐观地估计,真正的乳制品有效消费者只有6000万,这进一步说明我国乳品市场存在巨大的潜在消费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习惯的改变,这一消费需求将逐步得到释放。 随着我国乳制品行业的迅速发展,行业内外的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入,为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带来活力,促进了行业的发展,并且带动了奶牛养殖业、饲草饲料种植业、运输业、乳品机械制造业、包装印刷业、零售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解决社会就业、“三农”问题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但我们仍然要看到,我国乳制品还处于产业成长期,人均乳品消费与世界人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市场,乳制品消费尚未真正启动,制约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的因素依然很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数学建模--葡萄酒的分级(正式版)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 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 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 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 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 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A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西安理工大学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 郑晓东 2. 罗璐 3. 宫维静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 日期: 2013 年 05月 10 日

葡萄酒质量的综合评价分析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葡萄酒也随之受到人们的喜爱,加之食品科学技术的提高,人们对葡萄酒的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针对葡萄酒品质的相关问题进行建模,求解和有关分析。 对问题一,首先基于两组评酒员对同一批葡萄酒的评价分数数据,采用假设检验中的t检验法建立评估两组数据差异的模型,运用Spss软件求解,得到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的结论,其次,通过计算两组数据的方差,用以比较稳定性,得到第二组更可信的结论。 对问题二,首先对酿酒葡萄理化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经过主成分分析法将葡萄分为四个等级,其次,按可信度高的一组(第二组)得分将葡萄酒分为五级,综合两种分级,将酿酒葡萄分为了——级。 对问题三,首先同问题二对酿酒葡萄与葡萄酒的理化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用Matlab的曲线拟合得到葡萄酒的得分,分别与酿酒葡萄与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之间的函数关系,再进行反解即得到酿酒葡萄与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之间联系。

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与可持续发展思想6000字

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与可持续发展思想6000 字 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专题报告中,明确地界说了“可持续发展”以后,可持续发展思想便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特别是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二十一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战略便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话题。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和政府决策部门也相继对“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探讨。 我国政府于1994年便率先发布了《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提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的战略目标。但不可否认,无论是作为《我们共同的未来》专题报告给“可持续发展”界定的经典定义,还是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本质、内容、规律和特点等方面的认识均存在不足。有的学者认为,当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就是我国古代道家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人类久远以来就一再深入思考着的问题”,“道家、道教的思维方式为我们讨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学术研究1998年第3期“道家、道教思维方式与可持续发展”)有人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实质就是要强调“超越人类中心”的“自然界的价值主体地位”,认为自然界、生态环

境是独立的价值主体,人的行为要符合自然界的利益,尊重自然界的权利,要“以自然为中心”。还有些学者将“可持续发展”等同于生态发展。我们认为,陷入这些认识误区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高度来把握“可持续发展”,未能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为指引,从思维方式、方法论、本质和内容等方面厘清“可持续发展”与以往发展思想的区别。 一 “可持续发展”是基于对以往发展思想与实践的反思而问世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与以往发展思想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这是需要首先明晰的问题。任何发展观都是某种世界观的体现,而世界观实质上就是哲学思维方式。哲学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着社会发展思想的不同,以往的发展思想依赖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可持续发展”则以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实践的思维方式为指导。 在古代社会,由于物质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无力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得不依赖自然性的关系靠天去生存。这决定了人们的思维能力也是低下的,人们认为,外在的神秘的客观力量掌握着自己的命运。这便产生了以追求绝对真理、永恒本质为目标的前定论的思维方式,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未能正确处理主体(现实的人)与客体(自然环境与社会关系环境)的辩证关系。客体成为主客体的关系的绝对重心,主体则是客体的奴仆。人们热衷于探寻事物的先在本质,从先在本质出发去演绎、推论事物的现在和未来。建立在这种思维方式基础上的社会发展

曲艺小剧场的发展之路

曲艺小剧场的发展之路 董耀鹏 2012-12-5 17:40:11 来源:中国艺术报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党的一系列正确文艺方针政策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指引下,曲协工作和曲艺事业在改革创新中焕发生命力,在热情服务中提升凝聚力,在奋发有为中扩大影响力,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迎来一个繁荣兴盛的黄金发展期。根据中国文联关于开展大调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中国曲协围绕大家普遍关注、反应热烈同时评价不一、也不可回避的“曲艺小剧场”这一重大问题,组织力量,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并作了深入思考和理论概括。通过研讨,我们发现,曲艺小剧场的现实存在,在某种程度上集中体现了当前曲艺呈现出的许多新变化、新趋势、新特点和新挑战,曲艺小剧场的发展与曲艺研究、曲艺创作、曲艺表演、曲艺评论、曲艺生态、曲艺队伍建设等一系列事关曲协工作大局和曲艺事业全局的重要问题密切相关。 曲艺小剧场的由来和发展 当前,曲艺界对“曲艺小剧场”的探讨和争论一直在继续,其中,争论的一个焦点是:曲艺是否存在“小剧场”之说?争论的双方各执一词,似乎都有自己的道理和依据。问题出在“小剧场”这个概念,特别是“小”、“剧”这两个字。持否定观点的论者认为,曲艺从来就在比较小的空间里进行演出,不适合在大的地方作表演,“小”是针对“大”而言;曲艺不存在“剧”的问题,这里的“剧”是指戏剧、话剧。在我看来,曲艺小剧场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现实,只不过借用戏剧(话剧)“小剧场”的概念而已。二者的区别在于:话剧小剧场经常演出一些先锋、新锐、实验、探索性的作品,而曲艺小剧场经常演出的曲(书)目是一些经典作品,但融入了现实生活的元素、社会时代的特点,表演方式更具现代性;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可持续发展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可持续发展 摘要:当下,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要合理解决人类面临的自然环境问题,首先要正确认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一名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我想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思考可持续发展的哲学依据。 关键词:自然环境、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自然的概念 从严格意义上讲,自然概念有三个层次上的涵义。 1.自然是指一切存在物的总和,人类社会和人类创造的人化自然都是自然的一部分。 2.自然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是相对于人类和人类社会而言的自然。这一地理环境是由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构成,在它们交界处适合生物生存的区域称为生物圈。 3.自然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素,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自然成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即成为人类社会历史的构成要素之一。本文所论及的自然,主要是指第二个层次上的含义,即把自然视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这正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恶化”意义上的自然。此外还涉及到第三个层次上的涵义,正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改造着自然,使其成为人类社会的构成要素,从而面临环境危机的严峻挑战。 二、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及现状 1.自然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恩格斯曾经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因此可以说,人类是大自然的产儿。自然对于人类社会来说,一方面,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另一方面,它直接地影响着物质生产的发展,影响其发展速度和物质生产形式的选择。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社会建设的资源,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一切物质和能量都来源于自然界,然而,由于掠夺式的开发,自然界已是不堪重负。大气污染、水资源危机、能源耗竭的威胁、物种灭绝加速、人类可以健康生活的空间越来越狭小,无不警示着人类,要遵循和利用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自然环境不能决定人类社会的性质、具体发展进程和道路自然界对社会的发展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社会的性质,面貌,以及社会制度的变革, 主要是由社会生产的方式所决定的。不仅如此,自然环境对社会的影响必须通过社会的生产实践才能够发生作用,这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本身都是由物质生产的发展状况和社会制度所决定的.在社会和自然的矛盾中,社会是矛盾的主导方面。但是,也应该看到,自然环境在人类社会的具体发展进程和道路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很多地区,因为自然条件的破坏而被限制了发展。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当地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树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这些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曾经是一片繁荣昌盛,如今却不再属于发达地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自然环境的破坏。我国的黄土高原也是一个

2020年(发展战略)宁夏奶业发展规划

(发展战略)宁夏奶业发展规划

宁夏奶业发展规划 (2008—2012年) 奶业是以种植业为前提,奶牛养殖业为基础,原奶收购为纽带,乳制品加工业为龙头的长链条产业。加快奶业发展,对于优化我区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活跃城乡市场,增强国民体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号)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奶产业发展条例》,推进我区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壹、奶业发展现状 奶业是自治区确定的五大战略性主导产业之壹,近年来,于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养殖、产业化运营的发展思路,通过加快奶牛品种改良,推进规模化及标准化养殖,优化饲草料供给,规范原奶收购,扶持乳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等壹系列措施,我区奶业发展步入了新的阶段。(壹)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奶类产量持续增长。2007年全区奶牛存栏32万头,鲜奶总产量94万吨,和2002年相比,年均增长25.6%和25%。成母牛年均单产突破6000千克,居全国第4位。人均鲜奶占有量154千克,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之上。奶牛养殖业实现产值18亿元,占全区畜牧业产值的32%,形成了以银川、吴忠俩市为核心区的奶牛产业带,俩市奶牛存栏和产奶量分别占全区总数的88.1%和88.2%。 (二)奶牛群改良步伐加快,选育水平大幅度提高。2002年自治区开始实施《宁夏奶牛品种改良》项目,2006年又于8个县(区)启动了国家《奶牛良种补贴》项目。5年间自治区财政累计补贴2254万元,统壹筛选引进国内外优质荷斯坦牛冻精

国家葡萄酒标准

ICS 67.160.10 X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5037—2006 代替GB/T 15037—1994 葡萄酒 Wines 2006-12-11 发布2008-01-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 15037—2006 目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产品分类 (3) 5 要求 (4) 6 分析方法 (5) 7 检验规则 (6) 8 标志 (7) 9 包装、运输、贮存 (7) 附录A(资料性附录)葡萄酒感官分级评价描述 (8)

前言 本标准的第3章、5.2、5.3、5.4和8.1、8.2为强制性条款,其他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适用于实施日期之后生产的葡萄酒。 本标准的定义部分非等效采用了《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法规》(2003版)。 本标准是对GB/T 15037-1994《葡萄酒》的修订。 本标准代替GB/T 15037-1994。 本标准与GB/T 15037-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1)定义的描述,参照《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法规》(2003版)和《中国葡萄酿酒技术规范》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增加了特种葡萄酒——利口葡萄酒、冰葡萄酒、贵腐葡萄酒、产膜葡萄酒、低醇葡萄酒、无醇葡萄酒和山葡萄酒的定义; 2)产品的分类,除保留GB/T 15037—1994中按色泽和二氧化碳含量分类外,还增加了按含糖量进行分类; 3)要求 ——游离二氧化硫和总二氧化硫指标按GB 2758—2005《发酵酒卫生标准》执行; ——总酸不作要求,以实测值表示,以便于葡萄酒类型的判定; ——增加了柠檬酸、铜、甲醇、防腐剂限量指标;其中苯甲酸在发酵过程中可自然产生,并非人工添加,因此规定了上限; ——规定不得添加“合成着色剂”、“甜味剂”、“香精”和“增稠剂”; 4)增加了净含量要求; 5)检验规则中,对抽样表及有关条款进行了修改。 6)为便于对感官进行分级评价描述,特增加了附录A。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酿酒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烟台张裕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中法合营王朝葡萄酿酒有限公司、国家葡萄酒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新天国际葡萄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甘肃莫高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葡萄酒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康永璞、李记明、田雅丽、王树生、朱济义、陈勇、董新义、田栖静。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5037—1994

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专题报告中,明确地界说了“可持续发展”以后,可持续发展思想便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特别是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二十一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战略便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话题。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和政府决策部门也相继对“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探讨。我国政府于1994年便率先发布了《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提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的战略目标。但不可否认,无论是作为《我们共同的未来》专题报告给“可持续发展”界定的经典定义,还是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本质、内容、规律和特点等方面的认识均存在不足。有的学者认为,当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就是我国古代道家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人类久远以来就一再深入思考着的问题”,“道家、道教的思维方式为我们讨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学术研究1998年第3期“道家、道教思维方式与可持续发展”)有人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实质就是要强调“超越人类中心”的“自然界的价值主体地位”,认为自然界、生态环境是独立的价值主体,人的行为要符合自然界的利益,尊重自然界的权利,要“以自然为中心”。还有些学者将“可持续发展”等同于生态发展。我们认为,陷入这些认识误区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高度来把握“可持续发展”,未能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为指引,从思维方式、方法论、本质和内容等方面厘清“可持续发展”与以往发展思想的区别。一“可持续发展”是基于对以往发展思想与实践的反思而问世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与以往发展思想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这是需要首先明晰的问题。任何发展观都是某种世界观的体现,而世界观实质上就是哲学思维方式。哲学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着社会发展思想的不同,以往的发展思想依赖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可持续发展”则以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实践的思维方式为指导。在古代社会,由于物质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无力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得不依赖自然性的关系靠天去生存。这决定了人们的思维能力也是低下的,人们认为,外在的神秘的客观力量掌握着自己的命运。这便产生了以追求绝对真理、永恒本质为目标的前定论的思维方式,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未能正确处理主体(现实的人)与客体(自然环境与社会关系环境)的辩证关系。客体成为主客体的关系的绝对重心,主体则是客体的奴仆。人们热衷于探寻事物的先在本质,从先在本质出发去演绎、推论事物的现在和未来。建立在这种思维方式基础上的社会发展观实质上只能是一种生存现,表现为人们对自然界的盲目崇拜与屈从。中国古代道家的思维方式即是如此。他们提出的“天人合一”是指人与大自然的和一、统一或和谐,但这并不是凭借科学知识去认识自然得出来的结论。道家的“天人合一”就是追求无为的境界,他们认为自然的一切都是合理的,不应改变;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不合理的,都是对自然的破坏。这就取消了人类改造自然、谋求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是不利于社会进步的。近代以来,人们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的主体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人的个性得到极大发展,人文精神的兴起和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使人类认识到自身的巨大力量,人类不断扩展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深度与广度。在人的主体性不断得到张扬的同时,人类的思想与行为也走向了极端——人们错误地认为,自己是世界上至高无上的征服者、压迫者,人类可以摆脱自然与社会的任何限制。如培根认为,科学的目的就是“拷打出自然的奥妙”,对待自然必须“在她漫步时紧追不舍”,使她成为“奴隶”,“强制令她提供服务”。实质上,近代人的思维方式存着与古代人同样的局限性,也未能正确把握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他们虽然看到了主体对客体巨大的改造作用,却忽视甚至否认客体是主体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客体对主体也具有制约与改造作用。他们将主体作用于客体过程中凸现的主体力量加以抽象化、绝对化,顶礼膜拜,使之成为一种先验的外在权威力量,成为另一种“先在的本质”。古代人对客体力量盲目崇拜,而近代人则对主体力量盲目崇拜,同样陷入了由预设的本质去解释现存世界的前定论思维方式。以这种思维方式为指导,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思想便应运而生。近代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这一发

日处理500吨鲜奶综合乳品加工厂建设项目可研报告(修改)

2011年 第 页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名称及主办单位 1.1.1 项目名称 日处理500吨鲜奶综合乳品加工厂建设项目 北方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方乳业”) 1. 2 项目建设地点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望远工业园区 1.3 项目主办单位的情况 宁夏北方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1997年,位于银川市望远经济开发区,是宁夏自治区供销社参股经营的宁夏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经营和社会服务的公司。注册资金436万元,主要股东为:孙建京130.8万元,占30%;孙成彦126.44万元,占29%;宁夏回族自治区供销社90.0万元,占20.64%;孙建辉85.8万元,占19.68%。公司经过1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集奶牛养殖、原料奶收购、乳品及乳品饮料加工、牛奶配送、养殖科技服务和新农村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乳品加工企业。公司销售业绩直线上升,已成长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占地600多亩,总资产8500万元,自有三个千头奶牛场,管辖基层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12个,奶牛存栏数5500头,拥有一个年产能力6万吨液体奶的乳品饮料生产加工厂,公司设奶源部、生产技术部、财务部、营销部等部门,员工206人。 公司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和HACCP 认证,并通过国家无公害食品认证,计量合格认证,被评为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自治区食品卫生量化分级A 级单位。公司持有“银泉”牌商标被评为宁夏自治区著名商标,“银泉”牌液体奶也被评为自治区名牌产品。公司在宁夏率先引进国内先进的百利包灭菌奶生产线,日处理鲜奶150吨,年产液态奶50000

2011年 第 页 吨,产品以品质优良,奶香浓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畅销宁夏全区和甘肃、青海、陕西、山西、内蒙等周边地区。 为了控制优质安全的奶源基地,公司率先在宁夏引进世界先进水平的威斯伐里亚挤奶设备和饲料加工设备,奶牛大多数引进国际优质荷斯坦奶牛,已具备了纯繁纯育、高产奶牛养殖技术,奶牛单产稳居全国前列。公司采用独特的饲料配方、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全方位无遗漏的消毒手段以及更专业的畜牧师和兽医师,确保每一头优质奶牛的健康。公司秉承“只有最好的奶源才能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牛奶”,致力于做大做强宁夏奶产业。北方乳业以服务人类健康事业为己任,凭借一流的人才和一流的设备,拥有了国际一流的现代化生产流水线,生产车间完全按照GMP 、HACCP (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标准设计安装,经过先进的巴氏杀菌技术和超高温灭菌技术,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牛奶中的营养素。 本公司为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行业内发展最快的民营企业之一,已在乳品经营领域成为销售区域最广、销售规模最大的乳品销售商。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发展,公司已具有较为发达的零售网络体系、专业化的技术服务水平、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突出的人力资本优势,在行业内享有良好的品牌声誉,由此形成以下四大核心竞争优势: 1、零售终端网络布局优势 发展零售终端网络一直是公司的核心战略方向。十余年来,特别是最近两年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作为西北地区乳制品强势品牌号召力,通过重组与联合,实现行业内优秀人才和网络资源的同步整合,不断在广度和深度上加大乳制品零售终端的网络建设。公司以多年来培养的零售终端网络为依托,逐步提高公司的品牌形象,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为我区乳制品生产水平的提高做出重要贡献。 2、专业技术服务优势 随着现代人生活条件的提高,对高品质乳制品需求将越来越大,因此,市场对具备高新技术和生产能力的专业型乳制品品牌需求日益强烈。一直以来,公司坚持“高品质创造新价值”的核心经营理念,并一直把培养高

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一 “可持续进展”是基于对以往进展思想与实践的反思而咨询世的。可持续进展思想与以往进展思想的全然区别是什么?这是需要首先明晰的咨询题。任何进展观基本上某种世界观的体现,而世界观实质上算是哲学思维方式。哲学思维方式的别同决定着社会进展思想的别同,以往的进展思想依靠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可持续进展”则以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实践的思维方式为指导。 在古代社会,由于物质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无力掌握自己的命运,别得别依靠自然性的关系靠天去生存。这决定了人们的思维能力也是低下的,人们认为,外在的奥秘的客观力量掌握着自己的命运。这便产生了以追求绝对真理、永恒本质为目标的前定论的思维方式,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未能正确处理主体(现实的人)与客体(自然环境与社会关系环境)的辩证关系。客体成为主客体的关系的绝对重心,主体则是客体的奴仆。人们热衷于探找事物的先在本质,从先在本质动身去演绎、推论事物的如今和以后。建立在这种思维方式基础上的社会进展观实质上只能是一种生存现,表现为人们对自然界的盲目崇拜与屈从。中国古代道家的思维方式即是这样。他们提出的“天人合一”是指人与大自然的和一、统一或和谐,但这并别是凭借科学知识去认识自然得出来的结论。道家的“天人合一”算是追求无为的境地,他们认为自然的一切基本上合理的,别应改变;人类的一切活动基本上别合理的,基本上对自然的破坏。这就取消了人类改造自然、谋求进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是别利于社会进步的。近代以来,人们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的主体力量别断进展壮大,人的个性得到极大进展,人文精神的兴起和自然科学的迅速进展使人类认识到自身的巨大力量,人类别断扩展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深度与广度。在人的主体性别断得到张扬的并且,人类的思想与行为也走向了极端——人们错误地认为,自己是世界上至高无上的制服者、压迫者,人类能够摆脱自然与社会的任何限制。如培根认为,科学的目的算是“拷打出自然的奥妙”,对待自然必须“在她闲逛时紧追别舍”,使她成为“奴隶”,“强制令她提供服务”。实质上,近代人的思维方式存着与古代人同样的局限性,也未能正确把握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他们尽管看到了主体对客体巨大的改造作用,却忽视甚至否认客体是主体存在与进展的前提,客体对主体也具有制约与改造作用。他们将主体作用于客体过程中凸现的主体力量加以抽象化、绝对化,顶礼膜拜,使之成为一种先验的外在权威力量,成为另一种“先在的本质”。古代人对客体力量盲目崇拜,而近代人则对主体力量盲目崇拜,同样陷入了由预设的本质去解释现存世界的前定论思维方式。以这种思维方式为指导,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进展思想便应运而生。近代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这一进展思想最早的代表。他把社会进展简单地归结为单一的经济增长过程,而经济增长过程算是人类别断地征服和掠夺自然,猎取物质财宝的过程。本世纪七十年代往常,上述进展思想在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社会进展中向来占领支配地位。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经济增长已成为西方工业国家的“世俗宗教”和“政治溶剂”,成为个人动机的源泉、政治团体的基础,动员社会以实现共同目标的依照。(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295-296页)以这种进展思想为指导,西方工业化国家尽管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增长,但并且也产生了一系列严峻的负面妨碍。它引起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破坏生态平衡,又导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以享受为特征的腐朽、颓废的文化价值观念。 马克思恩格斯则既继承了前人的积极因素,又克服其局限性,立脚于时代特征,开创了实践的思维方式,从而实现了进展哲学的科学变革。实践概念在哲学史上早已提出,但惟独马克思恩格斯才赋予了科学诠释。在欧洲哲学史上,康德正式把实践概念引入哲学,并提出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概念。但康德的“实践”局限于伦理实践范围,其他实践活动则被排斥在外。黑格尔提出了“实践理念”的概念,但他说的“实践”在全然上是抽象的理念活动,现

宁夏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宁夏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内容摘要】文章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方针为指导,根据宁夏大学非物质遗产保护传承基地开展的具体实践,从自然传承、民间传承、教育传承等几个方面对主要流传于宁夏农村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进行了有益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旨在挖掘和整理本土民族民间音乐,注重文化传承,并提出了加强宁夏非物质遗产保护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民族民间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一、宁夏民族民间音乐主要内容及传承现状 宁夏是我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民间传承有本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民歌、民间器乐、曲艺、宴席曲等。在宁夏主要流传有以下民族民间音乐。 1.宁夏回族“花儿”,又名少年,在西北地区回、汉、东乡、撒拉、保安、裕固、土、藏等民族中广泛流传。花儿与少年是青春和爱情的象征,“花儿”中把歌颂青春爱情的歌统称为花儿或少年。在编词作歌时,以花喻人、以花状物、以花明事、以花抒情,成为资质天成、相沿成习的传统习惯。①宁夏回族“花儿”

的代表曲目有《上去高山望平川》《眼泪花花儿把心淹哈了》《花儿本是心上的话》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启动以来,花儿成了首批列入国家和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 2.宁夏回族民间器乐。宁夏民间广泛流传自娱性乐器口弦(口噙子)、羌笛(咪咪子)和埙(泥哇呜)等。②2008年,宁夏民间器乐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回族农村地区无论是年轻姑娘还是白发老人,人手一把小口弦,而回族尕娃、青年则是吹咪咪、哇呜。受宗教因素影响,传统回族妇女有“家女不见外男,青丝不见青天”的说法,口弦就成为回族妇女诉说情感、心中忧伤,消愁解闷的工具。头戴盖头、手弹口弦现已成为回族女性的典型形象代表。 3.宁夏坐唱艺术,又称“银川说书”,是宁夏土生土长的,也是宁夏至今唯一一种曲艺种类。由银川艺术剧院徐明智创立,他通过多年对宁夏小曲子、眉户以及宁夏方言的挖掘整理,创造出了具有宁夏本土风情的曲艺种类。这一曲种至今仍在宁夏各地经常演出,主要曲目有《数花》《年轻的老汉》等。 二、宁夏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对策 当代城市迅速发展,在农民“候鸟式”迁移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宁夏民族民间音乐也受到了巨大冲击,

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思考

21世纪中国的发展不可避免的要遭受以下六大基本挑战:第一、人口三大高峰在未来的三十到四十年将相继来临,也就是人口总量现在已经达到十三亿,而每年平均还要以一千万左右的新生人口在未来的二十多年当中增加,劳动就业人口的总量以及老年人口的总量都在一步一步的逼近中国历史上最高的台阶。 第二、能源和自然资源在中国这个发展阶段的超常规利用,2004年中国对世界经济的总贡献是 4.3%,但是我们消耗了全球30%的煤炭、27%的钢铁、25%的铝材和40%的水泥,这种高消耗使用资源的粗放形式,在未来的二、三十年还不可能一下子被遏制。 第三、生态环境状况在中国的整体恶化趋势还在延续。 第四、中国城市化的巨大压力,我们每年有一千二百到一千三百万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这种趋势将持续到未来三十到四十年。 第五、我们要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并且解决农民、农业和农村的根本问题。 第六、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建设与国家实力的培育。以上六大基本挑战将严重制约中国未来的发展,我们只能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之下,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健康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核心紧密的围绕两条基本的主线,第一条,努力寻求人和自然的平衡,寻求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人和自然关系的合理性成长,同时,我们必须把人的发展、资源的消耗、环境的退化和生态的协调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这种关系就体现了人和自然必须

走和谐与协同进化的道路。第二条主线,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通过制度的保证、舆论的导向、伦理的规范、道德的感召、法治的约束、社会的公正、文化的熏陶等等,人类活动的有效组织,去基本达到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公平。 归纳起来,全球可持续发展这样一个宏大的目标,从根本上体现了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之间的总协调。我们注意到,有效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保障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序组织和理性的体现。根据世界的发展进程,中国的人均GDP处在1000到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往往是人口与自然环境资源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也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重整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背景下,如果中国能够成功的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我们就能在发展的过程中走出一条健康的、有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途径。 国际、国内很多著名的学术团体,近年来都把目光关注中国的食物安全、环境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以及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当解决的核心问题,如何系统的、准确的把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整体关系约束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之中,并由此提出有价值的思考和战略,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关注要点。世界发展的走向和中国基本国情的结合,以及我国总体发展态势的大背景下,要求我们必须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战略,所以我们从1992年6月,中国政府在巴西里约会议上签署了《环境发展宣言》,其后又在全球各个国家当中率先制

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

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 (2008—2012年) 自2002年底,自治区制定实施《宁夏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2003—2007年》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围绕构建引黄灌区现代农业、中部干旱带旱作节水农业和南部山区生态农业“三大区域”产业体系,强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提质扩量增效,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全区特色优势产业的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80%以上,中宁枸杞、吴忠奶业、西吉马铃薯等主产区产业收入占到当地农民收入的30%以上。全区基本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新格局,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产业基础。但也必须看到,我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产业规模总体偏小,集中度不高,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低,支撑能力不强,产业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较低,产业链条短,缺乏强势龙头企业的带动;市场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大流通的格局尚未形成;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偏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品牌培育滞后,能带动整个产业发展、在国内外市场有影响的知名品牌稀缺,靠品牌开拓市场的力度不够;农业投融资渠道单一,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产业发展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等。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加快构建特色农业新体系、力促

设施农业新发展、推动产业化经营新突破、增强农业装备新实力”重大部署和“一个产业一个规划”的要求及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2年)》、《关于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特制定《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 一、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重大意义 (一)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走具有宁夏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受市场和资源双重约束,带动能力不强、组织化程度不高是制约我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多年的实践证明,优化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可以有效推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社会化服务,提升生产的组织化水平,带动产业链条延伸,形成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格局,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是探索发展具有宁夏特色现代农业之路的有效形式和必然选择。 (二)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大举措。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事关农产品有效供给和粮食安全。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在优势产区域发展主导产品,有利于资源、政策、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集聚,充分挖掘生产资料、品种、技术和物质装备等潜能,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发挥比较优势、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实行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形成优势产区和规模优势,是多数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增强农业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成功经验。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有利于把优势区域率先建成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名牌农产品生产基地、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