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00029102285811_浅谈小学美术作业的多元化评价

1000029102285811_浅谈小学美术作业的多元化评价

1000029102285811_浅谈小学美术作业的多元化评价
1000029102285811_浅谈小学美术作业的多元化评价

○艺术教学与研究浅谈小学美术作业的多元化评价

张青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小学美术对于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针对美术作业采取多元化评价的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然而,因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小学美术作业的评价往往会走向误区.所以,必须通过采取正确的评价方法使学生所具备的才能可以更好地发挥出来.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小学美术作业的多元化评价.

关键词:小学;美术作业;多元化评价

小学美术教育能够让小学生在感知事物、表现艺术以及审美等方面具备较强的能力.而小学美术作业的评价对于美术教育又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有效的评价不但可以迅速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充分结合自己学习的具体情况,确定学习目标.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分析了小学美术作业的多元化评价.

一、自主评价

之前,笔者是让学生评价自己的美术作业,并将相应的评价语写在评价栏当中,但多数学生的评价都缺乏准确性. 之后,笔者便为学生设计了详细性较高的自评栏,让他们针对自己所画作品的造型、色彩、主题和构图等加以客观评价. 久而久之,班上的大部分学生基本上都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出了他们学生美术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更好地分享自己的美术作业. 二、相互评价

在每节课中,笔者都会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评价,让他们说出创作的基本思路,然后再让其他的同学各抒己见.为了能够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笔者便设计了相应的问题.比如“你喜欢自己的哪张作业,原因是什么呢?”“你认为其他同学的评价和你自己的观点相同吗?”以及“你觉得这张作业要怎样加以修改?”等.而对于不同的课程内容,笔者也分别设计了相应的评价.比如,在评价?我设计的杯子?和?拼贴天花?等类似的作业时,就侧重于装饰性、创意性和色彩感等方面;在评价与?会变的盒子?有关的作业时,就侧重于精细性、工艺性和装饰性等方面.另外,针对大家共同完成的作业还设置了合作奖、集体贡献奖和积极投入奖等.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其中.所以,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不仅可以提升他们在审美和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同时还能够使他们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家长评价

有些家长会对学生的作业给出“色彩非常丰富,但还需进一步把控”以及“孩子的想象力得到很大提高,让我们感觉到了惊喜”等.而这些评价就对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积极性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相比语文、数学和英语等学科的作业,美术作业更能表现出他们的个性.基于此,笔者便尝试让学生在每个月的月末将他们的美术作业交给家长进行评价.久而久之,学生作业的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很多过去画画不认真的学生也都变得认真了起来.而其中有些家长还对孩子的作业做出了优点和缺点的详细评价,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将自己的喜悦分享给了其他同学.在一次家长会中,有位家长特意告诉笔者:“老师,您的这种教学方式真的非常好.过去我一直没有意识到美术作业的重要性,觉得仅仅就是画图而已,只要按时完成就可以了,但现在通过美术作业我不仅看到了孩子的认真态度,同时也充分了解了他的梦想与希望.”由此看出,家长评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教师评价

笔者所在的班级中有一名胆子相对较小的随班就读生, 当她完成了?我的书包?作业时,不敢与我进行沟通和交流, 于是笔者便主动问她:“你的书包有好多功能啊,都能做什么呢?”尽管她用胆怯的声音回答了我,但我认为她已经做的很好了,接下来我又说

道:“同学们快看这位同学的作业,老师在她的作业当中看到了很多功能,而且颜色也非常暖,明显可以看出是女孩子的书包,你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时全班学生都用惊讶的表情看着她,猜想随班就读生能画出什么,接着笔者又解释道:“这位同学非常认真地设计出了这个书包,上面有许多实用的功能,她对自己所设计的书包上不够合理的地方进行了总结和修改,使用橡皮将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擦干净重新画,画了一遍又一遍,且每一次都有很大进步.我们所有同学都应该学习这位同学所具备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老师相信这位同学一定可以画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通过笔者的评价,该名学生向班级里所有的同学介绍了她自己画出的美术作品,并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得到了老师和全班同学的一致认可,使她变得更加自信.对于小学的美术教师而言,一定要态度诚恳地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 要全力支持他们,使他们能够更加充分地表现自己,从而提高小学美术的教学效率.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有效评价小学美术作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突出学生的个性思维,让他们更好地感受到美术作业的趣味性,提高他们完成美术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显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所以,小学的美术教师一定要重视美术作业的多元化评价,将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充分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整体效率,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

张青,江苏省淮安市,建淮乡中心小学.

189

论文《浅谈农村小学美术》原创

论文《浅谈农村小学美术》原创 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作为一名老师首先所具备的道德素质和行为修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一种为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己任,万不能抱着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态度来进行教学,常人言;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好学生不是没有,而是教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那下面我就以《小学美术课程》浅显地谈一下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德。 “美术”一词大家并不陌生,但其利用价值和意义也许就知之剩少,在教育改革翻天覆地的今天,农村教育正得到合理的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得到更新农村教育大有起色,这是令人欣慰的,然一些地方依旧存在不足,列如美术教育在小学教学中就无法起到教学作用甚至微乎甚微,农村教育依然存在弊端,然如何改进这一弊端是发人深思的,有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改进错误的决心和勇气。 美术在教学中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制力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传统的照搬照画似乎限制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在小孩子的内心世界里思维是不受任何的约束,天马行空似的设想让小学阶段的小孩子变得活泼童真,而在一堂附有趣味性的美术课上这些闪光点便能够得到体现,小孩子的内心及对某些事物的认知,例如在一次美学教学中我让学生对美术这个概念作一番解释,这时一个学生起来回答我的问题:美术就是画画。狭隘中的美术确实只是动动铅笔的画画课,然真正美术却是把生活中所见所闻所知所感及周围的客观事物通过自己的想象力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的一种内心情感,而这种情感却是一种真实自我的再现,而在农村美术教育在教学中却存在着诸多的漏洞,例如在小学版美术课程中涉及到许多实践的东西,版画,手工制作,多媒体绘画,国画及中国古建筑的欣赏,而这些课程却是农村美术教学力所难及的,多媒体的运用虽在发达的城市中较为普及,但是对于农村小学而言以现在的经济力度却如纸上谈兵不切实际,而本着实际的观念,农村美术教育若要得到改观的话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必须以学生的自身条件还有学校的硬件措施为根本,切不能本本主义以自己的主观意念去践行。 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附有天性的创造力 在美术教学教育中,学生浅藏的创造力不能忽视,而如何去培养学生的这种独具匠心的创造力是作为一名美术爱好者兼老师的职责,而我本着这一教育理念和热情将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美术教育的工作中,在以往践行的错误中寻找答案力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一种快乐的氛围中获知美术、学习美术,而非僵硬的模仿和刻板的照搬。 人常说;“学画画的是呆子,学音乐是疯子”而在这我们就不谈音乐了,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画画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静态的不变通,但在小学生的世界里他们的内心却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他们向往外面的世界还有童话一般的梦想,而这些在成人眼里看来是幼稚的事物,却是一种自我的彰显,虽稚气却不失其可贵之处,而教师应该本着实际的理念结合小学生的自身条件给与教学,在他们的画画课中会有许多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跃然纸上,在小孩子的世界里“鱼”再也不是普普通通的鱼,而是科学界未曾发现的飞鱼,大大的脑袋小小的身体穿着一身花衣,在他们的内心都有一扇窗户而这扇窗永远都是通向美丽的童话世界,而这些都只限于现年龄阶段的小学生,越过这一年龄阶段或许你再让他们去看奥特曼那是不可能的,万物都皆在变化更新,新的东西总而言之都得取代旧的事物,何况那些思维活跃且天真童趣的小学生呢?

浅谈小学美术作业展示方式

浅谈小学美术作业展示方式 【内容摘要】小学生美术课上的作业是小学生美术课所学美术技能技巧掌握程度的一面镜子,它能直观地反映教学目的要求是否顺利完成,完成的效果究竟如何等。所以美术课中作业展示部分往往成为美术课的高潮和画龙点睛部分,教师常常借助一节课中最后的几分钟通过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再次阐明本堂课的要求和精神。教师要根据作业的形式,用展览、情境表演、应用等方式,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学生在作品展示中展示自我,收获快乐。 【关键词】美术作业展示方式 美术作业展评活动作为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通过美术作业展评活动,可以及时的反馈各项信息,不断改进教学;为学生提供参与、协作、探讨、交流、发展的机会,提供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与肯定的平台,使每一位学生参与、体验美术创作的过程,达到美术教育的最总目的——审美能力的提高。美术作业又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成果之一,很多学生在完成作品后想把它展示给大家看,获得大家的认可。新课程重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以在展示学生作品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展出“自信与风采”,引导学生展出“个性与智慧”,还要鼓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在提问、质疑、讨论的快乐情境中,从而奇迹般地达到思维碰撞、提升智慧的理想效果。 以下是笔者根据多年的美术教学经验浅谈下小学美术作业展示方式。 一、搭建平台,多层次展示作品。 作业展示最直接最普遍的方式就是展览式。教师只要提供一个空间,学生就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 1、展示每一个学生的作品。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而对小学生来说,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出来,就意味着作品被同伴、老师认可,从而产生成就感,身心愉悦,树立自信心,积极地投入到下一次的创作活动中去。所以教师不要吝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及建议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及建议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人类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美术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培养提升学生内在修养和增加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越来越来显著的作用。通过对现代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调查,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受到师资、家长、老师、学校、经济和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导致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发展缓慢,实在令人担忧,本文通过了解身边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问题,就此问题开展论述,充分挖掘农村没事教育的乡土优势,提出发展现代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应进一步发展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教育观念 一、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小学中,美术教育没有得到重视,特别是在一些规模小、区域偏僻、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小学,基本上没有接受过什么正规的美术教育。百泉中心小学在河南省辉县属于村级小学,教育条件上不及城镇上的小学,环境和应急设备都严重缺乏。全校有六个年纪,每个年纪平均有100多个学生,全校只有一名美术教师也没有专门上美术课的画室,所有美术课程都在教室里完成,基本都在教室黑板上画个示范图,由学生照着画,由此看来美术教育在农村小学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来说,城镇的生活环境更好,刚毕业的美术师范类教师都不太愿意去农村。在这样的条件下,美术教师基本是由语文或者英语老师代教美术这样不受重视的学科。教师基本没有受到专业的美术基础培训,也没有认真学习过有关美术方面的专业知识。有的教师甚至占用美术课上语数外。从农村小学美术的听课中发现美术老师还是采取讲解示范,学生模仿并临摹出作品的方式,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们也大部分是机械的齐声回答,问题的答案老师也都是先再自己回答最后问“是不是”或者“对不对”,没有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机会。养成学生的惰性,对学生的成长学习不利。教学模式过于僵硬,学生绘画天赋得不到发挥。这样做严重阻碍了小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忽视了学生接受美术熏陶的重要性。

绘画的多元化教案完整版

绘画的多元化教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绘画的多元化》教案 仁寿县坝达初级中学李博 教学课题:《绘画的多元化》 教学类别:欣赏课教学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一、教学指导思想 艺术是精神产品,不同的世界观、创作观和审美观决定了人们对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审美选择是不同的,因而,艺术不可能有统一的审美标准。各种形式风格的作品都会得到不同人群的喜爱,这就决定了当今社会艺术的多元化。此外,让学生对美术及美术作品自身的一些特点,如作品的时代背景、主题思想、形式语言以及作者等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使学生对社会艺术的多元化有所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开拓视野、积累知识、提高艺术修养素质。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作为社会大家庭的成员之一,必须具备一定的普通知识。这些普通知识是一个人的快乐之源,它既是专业知识发展的基础,也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普通知识涉及广泛,美术知识就是其中之一。对经典美术作品的必要理解,是当今社会作为一个公民所应当具备的普通知识。 二、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以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域,以及不同流派艺术的介绍、欣赏与综合分析为主线,试图对艺术多元化形成的原因和对多元化的立场取向进行探索。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作品的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理解所表达的创作思想。了解世界各国的绘画都有其独特的面貌,就像各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语言文字一样。了解绘画作品独特的思维艺术创作主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古今中外美术作品多元化的现象和对现代艺术的欣赏,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的巨大变化,欣赏不同艺术流派的现代艺术作品和艺术特点,感受各自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在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坦诚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发表自我的观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和多元文化的态度,养成珍惜生命价值和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的人文精神。培养丰富的情感。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对艺术多元化的认识。对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以及同时期同民族地域不同流派绘画作品的欣赏,充分体会艺术的多元并存特点,并能正确认识和对待不同的艺术流派之间的差异。

第一课__绘画的多元化教案

第一课绘画的多元化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古今中外美术作品多元化的现象和对现代艺术的欣赏,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的巨大变化,欣赏不同艺术流派的现代艺术作品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在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坦诚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发表自我的观点。 教学重点:对艺术多元化的认识。 教学难点:如何对待艺术的多元化。 教学活动 1、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挂图,安排学生收集各种信息资料,出示预习提纲并让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搜集有关现代艺术流派资料、图片等,预习本课内容,做好笔记 教师先出师不同艺术流派图片,然后出示思考题 a.这些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各取决于什么?他们表现的艺术形式是否一样,为什么? b.不同时代的美术作品,在艺术创作主张上有没有发生变化?其变化与社会发展有无关系,为什么?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也可小组讨论,然后点评,引出主题 1.学生欣赏图片,并对作品逐一观察、分析、比较 2.学生可根据课本文字或收集的资料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3.学生自由讨论,并谈感受或观点通过大量图片欣赏,分析并回答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更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认识和了解“艺术是多元的”

合作学习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及思考题 a. 让学生自读课文文字和赏析图片 b. 艺术的多元化:①概念;②产生的社会背景;③发展时期; ④各流派及艺术主张 c. 如何看待艺术的多元化? d. 看课本、学习建议,及思考讨论 让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并作指导 1.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看内容、赏析图片,看思考题 2.教师提示,让学生根据问题积极动脑思考,认真自学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力求帮助学生整理自学思路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3.对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有: a .现代艺术多元化的“多元”、发展时期及各流派艺术主张 (教师可结合课本图片讲解) b .如何看待艺术的多元化 (组织学生讨论,教师点评). 对疑难问题,教师在讲解时可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去理解,如:广告、动画、漫画、工业美术等) 可让学生分组讨论,大胆陈述自己的好观点使学生认识到艺术的多元并存现象,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引导学生把艺术作品与当时的时代特征联系起来,这样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度性,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根据所学内容,布置学生创作

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摘要】面对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存在着大量主观和客观方面的问题。要想进一步促进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就要做好美术教育教学工作。本文结合笔者在农村小学美术任教一年半的切身体验,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浅谈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问题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其重要性显而易见。特别是在文化、艺术资源相对缺乏的农村地区,在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完善人素质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儿童时期受到的教育观念,伴随着在人的一生,是持续而深远的。小学美术教育针对的是有6~12岁左右的儿童,在这个年龄阶段,美术教育有助于儿童的智力开发、个性发展以及创造力品质的激发和养成。[1]由此可见,小学美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学科地位。 在经济条件相对发达的地区,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十分重视艺体类学科,特别是美术和音乐教育,大部分家长都认为孩子具备一项特长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美术已经成为大部分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而农村地区则略显遗憾,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以下的学生对美术普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随着年纪的升高,学生

逐渐对美术失去兴趣或者说“被迫”失去兴趣。[2]在当今教育如此重视教育均衡发展的今天,如何还会存在这些问题呢? 一、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主观原因。 思想观念的固着。在农村小学,学校学生60%以上为留守儿童,基本只有老人和孩子,文化的缺失和陈旧的观念注定在家庭教育观念中,美术是不被重视的。即使有一部分年轻家长关注美术教育,但身在千里之外。孩子也无法得接收到美术学习也是学习中重要一部分的意识。 对于学校来说,即便学校重视美术课程,可对于逐渐升高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学习任务的加重,学生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语文、数学等主要学科中,一边应对繁重的学业,一边面对教师和家长对于试卷上分数的强烈期盼,长期既往,学生自然就对美术失去了兴趣和热情。而又正因为如此,小学美术教育就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1、客观原因:经济和资源的匮乏。 农村地区的经济相对薄弱,而美术学习在大多数人眼中是长期而高额的消耗式投入。的确,美术学习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大量的纸、笔、上色工具等等。即使学生对美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天赋,许多农村家庭却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支持学生,甚者,一些年老的家长舍不得花上十多元为孩子买上一盒水彩笔,这是农村小妹美术教学中教师会遇到的常态。

小学美术课题结题报告

《在美术课中进行小学生想象力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宝贵财富。人的本性中都有想象力,只是开发与否。据网上报道,人类对想象力的开发是微乎其微的,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最好的办法之一。人类社会的每一个发展,都离不开想象。 小学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其性质是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其着眼点在教育,即由教育价值的角度看待美术教育,它以美术为媒介,在培养学生的本学科知识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美术教学过程对于提高儿童的各方面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儿童是天生画家”,儿童创作是自由的、自主的,其思维方式不同于成人,内容能反映出他们的喜、怒、哀、乐,纵观儿童美术作品,其表现形式的自由是我们成人所达不到的。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往往碰到很多儿童进入小学后,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的作业中越来越缺乏天真烂漫的童趣,缺少自己的想象。我们每次上完课批改作业时,发现大多是临摹的,有的只是改变一下原画的构图、色彩。有时上美术课学生也会尝试自己想象创作,当拿掉任何的参照图画,学生进行自由创作时,只有少数学生能较好完成作业,大部分学生画面十分简单,不能深入想象创作。培养想象力是美术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的这种现象告诉我们,他们是缺乏一种美术的想象能力。

国内外目前还没有此类课题研究的专著,查阅电脑虽然有一些教师撰写的论文或心得体会,如《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佚名)、《想象画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冯志萍)、《乘着想象的翅膀飞翔》(朱瑞晓)、《让孩子在绘画中放飞自己想象》(魏红)等等,这些论文或心得体会只提出一些各自做法或例子,但都不能给我校具体情况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有系统的以及可操作性的指导。 为此我们结合课题方案,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通过调查,掌握学生美术想象能力的现状,分析影响学生想象能力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学生美术想象能力的提高,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撰写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一个人的想象力必须得到发展,因为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 2、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有了想象力,人们就可以发明创造出千姿百态的物品,有了想象力,人类就会有更好的明天。如果没有想象力,人类还在刀耕火种,吮毛吸血,人和动物还有什么区别? 著名的儿童美术教育家杨景芝认为:“想象只是超出人们真实生活,具有浪漫色彩的艺术创作,有时显得神秘、虚幻甚至荒诞,然而想象和幻想是人类创造活动的集中体现”。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分析及策略初探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分 析及策略初探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开放教育教育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分析及策略初探姓名陆琳娜 学号 专业班级 2009年春开放教育管理 学历层次本科 学生工作单位平罗县沙湖九年制学校 学生注册学校宁夏电大双玉学校 指导教师何永春 学生联系电话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制 二0一一年三月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分析及策略初探 内容摘要: 基于对当前条件、文化背景与改革趋势的认识,针对当前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对当前农村小学美术课堂的重新定位和策略设置提出几点拙见和看法,以作借鉴。关键字:农村小学分析策略初探 正文: 基于对当前条件、文化背景与改革趋势的认识,针对当前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对当前农村小学美术课堂的重新定位和策略设置提出几点拙见和看法,以作借鉴。 一、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分析 新课改的声势已在全国中小学浩浩荡荡的展开,纵观九年制义务教育新教材,有其成功之处,比起旧教材来内容更加丰富,更切实际。但是美术教育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我认为在方向上没有根本的改变。而美术作为人类的一大社会精神行为,其本质从来就是以审美与实用共

存共荣的一门。美术教育也就必须适应于时代的要求,必须为化的需求和国家精神文化建设服务的同时为物质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而当前农村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美术教育,是提高整个国民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很长的时间里,农村美术基础教育总是没有起色,真正相当一大部分学校还没落实美术课,由于片面强调给语文、数学教师的作业课、自由课、轻松课;长期如此语文、数学成为老师的责任田,而艺术学科则成为被遗弃的一片荒土,无种无收。大部分农村学校老师将美术课视为负课,可上可不上,有美术活动任务就上一上,活动一过,学生就再也想不到上美术课,在各级各类美术竞赛活动中,农村学生获奖甚少。严重的是使学生失去一个最重要的培养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机,因为多数农村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毕业后就不升学了,他们再也没有机会接受应有的美术教育,于是许多人在艺术方面就成了终生“荒废”,造成农村人口素质低下,长期以来制约了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 针对上述种种现象,在当前农村小学美术课堂中,我觉得不例外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教学理念的陈旧 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农村教师因信息闭塞、教学设施等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教学磁场仍强于新课程的理念。因此,在教学观念上仍旧是:美术教学就是传统知识与技能,教室是唯一的教学场所,教材是唯一的教学内容;教学还是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的片面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各领域只重视语、数教学质量的评价,而忽视了美术等其它艺术学科的探索。其次,学生往往只通过一些简单方式参加美术活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和所需的最基础的“美感”,而忽略了发展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再者,因为美术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地位”不高,又不需要应付,从而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丢弃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培养;最后教师仍然是教学内容的决定者,教学方法的选择者,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教学效果的检测者;学生是美术作品的“复制者”,教师仍是应试教育的“效仿者”。 (三)教学方式的落后 美术教学不只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还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努力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持久的兴趣。而在农村小学的美术课堂中呈现出来的现象却是:教师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仍然只重视单纯的技能与技巧的训练,而且轻视美术文化的学习;只重视教师的示范演习,轻视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

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式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式的实践与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以其全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了过去传统的以单纯的学科知识体系所构建的课程,搭建了促进学生美术素养形成的课程平台,将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了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在这四个领域中【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设计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则注重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欣赏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面对新的目标要求,需要教师树立全新的学生评价观,需要拓展对学生美术评价的范畴,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重视对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需要我们针对我国基础教育美术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系统的、全面的评价方法。 评价不仅是个人之间交流的一种手段,而且也是群体间交流的一种必要手段。无可否认,美术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师生双边的交流活动,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准确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平,这种学习反馈形式—学业评价会促使教与学形成良性循环机制,从而完整地、准

确地体现出美术教育思想。因此,如何选择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式成为我们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们结合课题方案,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通过调查,掌握学生美术学习的现状,分析影响学生美术学习能力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提高,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美术课程标准(试行)》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小学生作业评价是美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美术教学评价应成为促进和激励学生上进的催化剂。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应树立多元化的评价观,重新定位评价,提出明确的、可操作性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我们的教育评价应该通过多渠道、采用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学习情景下进行。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审美情趣、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等,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闪光点,从而树立起学习信心,并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主要是针对小学美术作业评价设计的,欲对学生个性的形成发展与教师在美术作业评价中个性化指导及学生在美术学 习中的个性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中以课堂评价和课后

浅谈现代农村小学美术教育

浅谈现代农村小学美术教育 身为一位农村小学美术教师,对农村的美术教育的现状很了解。可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是其 他的学科中无法代替的,但当前美术教育现实可以说与我们想象的差距还很大,尤其在农村 基础教育中整个美术教育是严重缺失的,现阶段的农村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对美术这门学科 都不重视,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课程。现在乡村小学美教的现状,主要表现为: 第一,环境氛围与认识的不足,农村与城市的最大区别也体现在教育氛围的差异上,而教育氛围又包括社会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和家庭教育氛围几个方面,可以这么说:无论就哪一种 氛围而言,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更逊一筹!就美术教育情况来看,城市的小孩子基本上可以 受到较为正式美术教育,而校外的美术辅导班也成了学生的第二课堂了,可农村中小学一般第 一课堂都没有得到保证,更谈不上受到好的美的熏陶和教育了!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学校片面 的追求升学率,缺乏一个正确的教育导向;另一方面导致不少家长的不支持,也是一个错误 的教育理念!这两者交织在一起使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部分学校尚能把美术课列在课表上,这还是很不容易的,调查中,有的农村小学一学期一节美术课 都没有上过,而把美术搬到课堂上的就寥寥无几了。那些能够开设美术课的学校也并不等于 对美术课很重视,有的认为美术课不能没有,但是是可以不上的课.因此,对美术课堂教学及教具 的支持与投入几乎接近零,只有等到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达标检查时,通过购买小物件、借大 物件的方式来蒙混过关!由于学校的重视力度不够,使其他学科教师对美术课的认识也有偏见,常被挪用,学生根本就得不到连续的系统的美术教育?对哪些痴迷于美术的学生,天真 的以为在家里就能拥有一方静土,可是刚刚操起画笔,就听到家长的严厉训斥:“有时间不好好搞学习,总搞这些没有用的东西干什么?你还能成画家不成?”咔喳!画笔连同孩子的"美"梦,一同被扔得无影踪! 第二,设施落后,难以有效开展美术教学。多年来不少学校虽然有了美术教师,但学校从来 就没有配置专门的画室和有关美术教学的用具和材料,教师很难按学科特点进行规范的教学,就是示范也只能用粉笔在黑板上演习罢了,根本就没有起到示范的作用,象国粹----中国画没 有生宣纸、没有国画颜料、毛笔等怎能去画好国画,岂不是笑话吗?那学生又能怎样知道中国 画的博大精深呢?美术教学就是直观教学,需要教师亲自示范,不示范就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从工作以来十四年我都在农村小学里工作。以前,那里的学生一节美术课都没有上过, 像大城市上海曾在早些年的中小学就开始对美术教育实行学分制,达不到者不能结业,而在我 们这里连最基本的教学条件都达不到, 我们要想与沿海、北京各大中城市缩小这个差距的话:还必须对美术教育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主管领导、家长、社会同仁的 认识,加强管理等各种有效机制为美术教育创造条件,让美术教育奇葩之花在我们的学习生 活中放射出万道光芒! 对改善乡村中小学美术教育,我有了一些思考和建议。如今要想改变这种现状:第一、强化领导意识,转变教育观念。应提升决策者和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和领导水平,这样方能大力推 进素质教育,充分认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第二、改善教育资源不均衡、不 合理的投入现状。应加强农村小学的硬件、软件的设施配备,加大对乡村中小学的教育资金 的投入和配齐美术专业师资及专业师资的合理利用,这样才可以缩小城乡与偏远山区的教育 差距。第三、改革过去的教育评价方式:衡量一个学校的教育质量,习惯用“一把尺子管总”———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数。应树立以学生的整体素质为首与知识并重、注重学生的 个性特长发展的质量观,对学校进行多层次、多类别、多元化的全方位的综合考核来界定学 校的教育质量。第四、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来安排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正确对待基础教育 学科地位,改变过去的学校分大课小课或主课、副课之分,给美术等艺术教育应有的地位和 待遇。经常开展有关美术的教育教学活动、美术课评比和师生美术作品竞赛等形式,建立一 个正规的美术教育信息的网站,给每位美术教师提供交流平台、展示、互动天空,也可以采 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来加深教师相互间的了解,多与美术发展前沿阵地的机构联系, 扩大对外宣传力度。让每位美术教师最先了解美术发展新动态,改变消息闭塞、呆滞。有计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 内容摘要:基于对当前农村条件、文化背景与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认识,针对当前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对当前农村小学美术课堂的重新定位和策略设置提出几点拙见和看法,以作借鉴。 关键字:农村小学分析策略设置 一、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分析 新课改的声势已在全国中小学浩浩荡荡的展开,纵观九年制义务教育新教材,有其成功之处,比起旧教材来内容更加丰富,更切实际。但是美术教育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我认为在方向上没有根本的改变。而美术作为人类的一大社会精神行为,其本质从来就是以审美与实用共存共荣的一门艺术。美术教育也就必须适应于时代的要求,必须为现代化的需求和国家精神文化建设服务的同时为物质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而当前农村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美术教育,是提高整个国民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很长的时间里,农村美术基础教育总是没有起色,真正相当一大部分学校还没落实美术课,由于片面强调给语文、数学教师的作业课、自由课、轻松课;长期如此语文、数学成为老师的责任田,而艺术学科则成为被遗弃的一片荒土,无种无收。大部分农村学校老师将美术课视为负课,可上可不上,有美术活动任务就上一上,活动一过,学生就再也想不到上美术课,在各级各类美术竞赛活动中,农村学生获奖甚少。严重的是使学生失去一个最重要的培养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机,因为多数农村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毕业后就不升学了,他们再也没有机会接受应有的美术教育,于是许多人在艺术方面就成了终生“荒废”,造成农村人口素质低下,长期以来制约了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 针对上述种种现象,在当前农村小学美术课堂中,我觉得不例外为以下几种情况: 教学理念的陈旧 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农村教师因信息闭塞、教学设施等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教学磁场仍强于新课程的理念。因此,在教学观念上仍旧是:美术教学就是传统知识与技能,教室是唯一的教学场所,教材是唯一的教学内容;教学还是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绘画的多元化》教案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绘画的多元化》教 案 1、了解由于自然条件、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人类历史上的古老文明所孕育出的艺术作品表现出的多元化。 2、了解艺术作品随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的巨大变化。 3、欣赏不同艺术流派的现代艺术作品,感受各自的艺术特点。 4、学会尊重他人的审美选择。 教学重点:对艺术多元化的认识。 教学难点:如何对待艺术的多元化。 开首语:在世界各地,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出了各种各样的艺术,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和课题,本节课谨以美术的艺术形式对这个课题进行探讨。 本节课我们要了解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艺术多元化的现象?如何理解这个现象?对于不同主张、不同风格的各种各样的艺术流派,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 好,现在让我们步入不同的艺术时空,寻找一下在世界各地曾经出现过的著名的古代文明。 1、问题:你能举例说出几个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明吗? 课件:逝去的文明……

亚洲--中国、古巴比伦 非洲--古埃及 欧洲--古希腊 美洲--古玛雅文明 学生举例说明 2、课件展示各种古代文明的美术精品图片 3、小结:不同的民族文化,造就了不同的风格、不同样式、不同效果的美术作品。 问题:说一说这些作品是如何反映出民族、地域、宗教的艺术特征的? 引导分析: 1、民族特点:人种、服装 2、地域审美特点: 《朝元图》为道教壁画,表现的是一群神仙朝拜元始天尊的情景,这是其中的一个局部。中国传统重彩勾填的方法;人物气质闲雅,面部平和庄重;线条潇洒飘逸,色彩绚丽辉煌。 《水边的狩猎》反映出古代埃及人的审美观。画面表现丈夫、妻子、女儿的生活场面。埃及人认为绘画必须将每样东西以最能表现出 它们的特点的角度画出来,因此在表现人物时他们就把一只正面的眼睛画在侧面的头上,上半身画成正面的,下半

刍议初中美术作业的多元化评价

刍议初中美术作业的多元化评价 发表时间:2017-08-10T16:35:54.780Z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4期作者:张海红 [导读] 美术作业是检验教学结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美术作业是检验教学结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摘要】美术是一门特殊学科,学生的作业也具有特殊性,它带有学生个人的审美情趣和年龄特征。美术作业是检验教学结果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美术作业的评价是由教师单方面评价打分或略写评语,这种传统的作业评价方式从表面上看能显示教师的技术水平,也能使作业水平整齐划一,达到统一的标准,但存在以下几点弊端: 【关键词】初中美术;多元化;评价 1.扼制了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开始学习美术时,他们的认识不受真实生活约束,无论在造型表现方面、色彩运用方面或画面空间表现方面,他们一概按自己的主观认识去画。因此,他们的作业常常表现出具有非凡的创造力与丰富的想象力。对他们的画面中表现的不真实、不合理性,教师要以一种开放的、现代的艺术眼光去看待和品评。如果仅仅依照“像”与“不像”或“对”与“错”来评价,只会让学生受到压抑,使他们的创造力过早地消失。 2.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术教学以活动的形式进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比较容易引起的。但这种兴趣并不稳定,它由一次次成功的喜悦引起,随着成功的次数增加而加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不断地给予学生兴趣满足,使其学习兴趣得到延续和加强。在这个时候,教师如果以自己的水平、眼光去评价学生作业中的“对”与“错”,不仅不能提高兴趣,反而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失去兴趣,走到与我们的意愿相反的方向去。 3.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十一世纪的绘画是走向分析设计的时代,强调个人的自信。 学生能否成才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尊重他们的个性,学生的个性特征,教师应给予鼓励和保护。传统教育喜欢用统一标准要求学生,使他们形成循规蹈矩的思维模式。这样会造成学生的自卑感,容易使他们缺少信心。 一、针对以上弊端,我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采取多角度进行作业评价的方法予以应对,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评价 以往评判美术作业,参照标准就是“像”不“像”,像则给“优”,不像则给“良”、“及格”甚至“不及格”。旧的评价准则确实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导致部分学生不愿意上美术课。随着中学生课程改革的深入,我深深的意识到,我们培养的毕竟不是专业院校的学生,不能只凭技法优劣评价美术作业。 当教师遇到看不懂或“较乱”的作业,应该在辅导时努力去了解学生的创作意图,在肯定他们大胆创作的基础上,再提出中肯的意见,要有意识地去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 例如,初一某学生,美术课上特别爱说话,这是一个头脑聪明、反应敏捷的孩子,只是缺乏耐心和细心。他在创作《用线条表现》一课作业时,胡乱画几笔就完事了。我走过去,仔细看了看他的作业,指着他的条线问:“这是你创作的飞鱼吧?很特别,你能给老师讲讲你的画吗?”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这名学生立刻骄傲地讲起来:“是的,我的飞鱼正要冲出水面,展翅高飞呢!”话没说完,又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只是我的线条有些乱,您可能看不好,我改一改在给您讲。”埋下头塌实地画了起来。经过一段时间,不但美术作业有了很大进步,课上纪律也明显好了很多。 2.让学生参与评价,以自评、互评的方式评价 每次课堂作业评价我都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评,介绍创作思路以及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地方,不太满意的部分,还可以请其他同学来评价。学生是直接的参与者,对自己和他人的作业是最有发言权的。针对不同的课型,我又分别设计了各种单项评价内容。 例如,像《绘画中的空间》、《用线条表现》等这样的绘画课,可设为:构图好、立体感强、线条生动、有创意等;像《工益招贴设计》、《标志设计》等这样的设计课,可设为:装饰性强、创意新、色彩合理等;像《现代纸艺》这样的工艺课,可设为:做工精细、工艺好、有进步、装饰性强等。集体完成的作业还增加了合作奖、集体贡献奖、积极投入奖等。 自评与互评是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评价,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让学生参与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视觉感受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对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极其有益的。 二、教师以鼓励为主进行评价 教师的评价是对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结果的补充与修正。如在第十三册《有趣的地图》一课的作业中,学生评价发现画面中的房子、树近的小,远的大,不好看,而反之则好看。那么教师要补充评价这是“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使学生真正理解其中的原因,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表现力。另外,教师适当对学生的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将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采用多角度进行作业评价的方法以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作业优秀率也随之上升,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浅谈如何开展农村小学美术课教学

浅谈如何开展农村小学美术课教学 【摘要】美术教学就是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如今的美术课不再是以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进入美术教学,在课堂中以发展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美术课堂就好像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农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美术课堂的创造能力?应该采取些什么措施呢? 【In this paper】Art teaching is to make students learn painting and production ability; Can cultiva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give play to students in all aspects of talent; Can make students feel the beauty; Can make students love learning. Today's art is no longer as before, the teacher in the above picture, the students in the following picture; Quality education has entered the fine arts teaching,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make students become the master of learning; In the process of operation, pay more attention to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to explore, lets the student is easy to learn, to learn happily. The fine arts classroom is like a paradise,

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式的实践与研究 结题报告

《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式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以其全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了过去传统的以单纯的学科知识体系所构建的课程,搭建了促进学生美术素养形成的课程平台,将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了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在这四个领域中【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设计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则注重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欣赏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面对新的目标要求,需要教师树立全新的学生评价观,需要拓展对学生美术评价的范畴,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重视对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需要我们针对我国基础教育美术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系统的、全面的评价方法。 评价不仅是个人之间交流的一种手段,而且也是群体间交流的一种必要手段。无可否认,美术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师生双边的交流活动,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准确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平,这种学习反馈形式—学业评价会促使教与学形成良性循环机制,从而完整地、准确地体现出美术教育思想。因此,如何选择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式成为我

们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17 / 1 为此我们结合课题方案,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通过调查,掌握学生美术学习的现状,分析影响学生美术学习能力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提高,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美术课程标准(试行)》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小学生作业评价是美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美术教学评价应成为促进和激励学生上进的催化剂。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应树立多元化的评价观,重新定位评价,提出明确的、可操作性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我们的教育评价应该通过多渠道、采用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学习情景下进行。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审美情趣、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等,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闪光点,从而树立起学习信心,并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主要是针对小学美术作业评价设计的,欲对学生个性的形成发展与教师在美术作业评价中个性化指导及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 个性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中以课堂评价和课后作业评

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Word编辑

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新课改已在全国遍地开花,教育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但是由于长期的传统应试教育影响,我们的教育表面上来讲是在推行素质教育,实际上还是应试教育,可谓只吹来了春风看不到春雨。长期以来我们只是片面的重视语文、数学课业,而对提高国民文化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美术教育却没有自己的天地。美术课成了学校的“摆设”,素质教育成了“纸上谈兵”,导致了学生长期以来得不到全面、有益的素质发展。缺乏技能技巧,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从而大大制约了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长期来农村基础教育几乎毫无起色,特别是美术教育,对于农村教育来讲美术教育是一块荒土,无种无收。结合实际,我觉得农村美术教育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师资的缺乏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落后的根本点在于师资缺乏,绝大多数的农村小学都没有专业的美术老师,美术课都是其他科目老师越俎代庖,似乎人人都可以是美术老师。然而农村小学的教师队伍中又绝大多数老师是民师转正的,对于这样的专业课更是无从下手,于是大多都是敷衍、应付了事。甚至有的农村小学有美术教师,但担任的课业居然是语、数科而不是美术,简直是人力资源的浪费,令人瞠目结舌。 (二)教育观念的陈旧 农村教师由于条件的关系和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以及教学设备的限制,忽视了美术教育和美术学科的探索性。在新课程下,美术教学要求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观念上依旧是旧的美术技能技巧的训练,仅仅注重教师示范,而完全忽略学生的自主性及美术文化知识的传授。教室仍是教学的唯一场所,教材仍是教学的唯一内容。一个不变的教学场所一本不变的教学内容,致使很多学生在学习时只是单调的照课本临摹,没有有效地启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自主性,更没有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直接导致或影响了他们对这一科目的荒废。 (三)教学方式落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