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滇池湿地报告(数字室)

滇池湿地报告(数字室)

滇池湿地报告(数字室)
滇池湿地报告(数字室)

1.3.3 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进展(数字环境室)

1.5.1 滇池水域与湖滨湿地近期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力分析研究(数字环境室)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以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卫星遥感影像为基础,通过对不同时期卫星影像的处理、分类、解译,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功能解读不同时期滇池湖泊水域变化及湖滨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作为自然净化能力研究的基础数据源。

影像资料的准备:购置20世纪50-60、70-80、80年代-2008年三个时期各一期代表性的高精度影像数据(分辨率为2.5m),第一时期和第二个时期为航空正射影像,第三期使用googl e earth2008年的截图数据。

滇池水域时空变化:根据水体光谱特性,水域研究主要通过目视解译上述三期影像信息的湖泊水域时空分布,利用GIS地理分析功能分析湖泊水域时空变化。

湖滨土地利用类型演变: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采用目视解译方法,通过对典型地段的实地研究,分析研究范围内土地利用的光谱特征,研究土地利用类型与影像数据的相互关系,建立土地利用卫星影像数据的解译体系,获取研究区三个时期土地利用状况图,并建立20世纪50年代以来近60年滇池湖滨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完成滇池湿地研究区域图、三个时期内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土地植被覆盖图。该研究结果将结合自然净化能力研究要求进一步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

收集资料(50-2008年间):滇池周围植被覆盖数据、气象数据、水文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后,完成三个时期内湿地植被覆盖变化图、研究时段内昆明市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气温变化曲线图、滇池水位变化曲线图,结合湿地演变历史分析湿地演变驱动力,进行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5.3 滇池水域及湖滨湿地数据库构建(数字环境室)

将原始高清影像、校正影像、解译成果、植被覆盖、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变化和滇池水位变化数据和图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滇池水域及湖滨湿地数据库。

1.8.1 滇池及周边地区相关历史及现状资料收集

(1)自然状况历史及现状资料及图件(数字环境室)

①自然状况历史及现状

滇池位于云南省高原中部,东经102°37′—102°48′、北纬24°40′—25°02′之间。处于长江、红河、珠江三大水系分水岭地带,属金沙江水系。集水面积2920 km2,湖面多年平均水位高程1886.2m,与此相应的湖面面积298.4km2,容积12亿m3,是云南高原面积最大的高原淡水湖。

昆明盆地属断陷盆地。在云南多层性山原山貌中,它处于海拔1600—1900m 的第二级阶梯上,因受南北向构造控制,盆地南北狭长,由北东向南西倾斜。滇池就坐落在盆地西南部,是盆地内主要的地表水体,也是该地区最低侵蚀基准面。盆地四周有大小数十个山峰层层环抱,以东部2820m的梁王山最高。湖盆西部是由西山断块山地构成的西分水岭,盆地北、东、南三面是由南、北梁王山断块山等中高山构成的分水岭。滇池西部昆靠西山,其它三面为河流冲积和湖积平原,构成了滇池区域以湖为中心,平坝和丘陵、山地围绕滇池呈半环形分布的自然地理特征。湖面、平坝、山地(包括丘陵)的面积约为1:2:10。滇池区域基本上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

滇池古称滇南泽,又名昆明湖。在它形成至今的几万年的漫长岁月中,几经变迁,湖泊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滇池湖面面积在水位高程1886.2m时为298.4 km2,湖长39km,平均湖宽7.65km,湖岸线长151.3km,最大水深5.7m(西南部海眼处局部最大水深约10m),平均水深4.1m,容积12亿m3。湖体北部由横亘东西,长3.5km,宽300m的障壁沙坝—海埂将湎体分隔为南、北两个部分,中间有一航道相通。海埂以南称外海,是滇池的主体部分,面积290.1 km2,占滇池部面积的97.2%,容积11.98亿m3,占滇池总容积的99%。海埂以北称草海,面积8.3 km2,平均水深1.44m,容积0.118亿m3。草海的水质、底质条件与外海不尽相同,因而形成滇池两个不同水域。

汇入滇池的常年河流有20余条,流域面积100 km2以上的有9条,即东大河、柴河、梁王河、呈贡大河、洛龙河、马料河、宝象河、盘龙江、西白沙河。这些河流出湖的南、东、北方向呈放射状排列。此处,还有纳污河系:运粮河、新河、大青河、船房河、大观河、大家堆渠。

滇池仅有一出口河道螳螂川(又名海口河)。螳螂川经普渡河汇入金沙江。多年平均出流量4.515亿m3,最多年9.88亿m3(1996年),最少0.24亿m3(1960年)。

滇池水位受人工控制,计划控制水位1885.5—1887.3m。近年实际运行水位在1885.9—1887.0m之间。主要湖泊特征值见表1。

滇池区域具有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特征。冬半年受西风急流南支控制,气候温凉、干燥;夏半年受西南季风控制,气候温热、湿润。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000ml 左右,最多年份达1549.7ml,最少年份仅562.7ml。全年雨量分配不均,干、湿季分阶段明,80-90%的雨量集中于5-10月份的雨季。多年平均气温14.8℃,最冷月是1月,平均气温7.8℃,极端低温-6.8℃。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19.8℃,极端高温31.5℃。全年月平均气温差仅12℃,是我国季节性气温变幅最小的地区之一。该区域地处高原,年温差虽小,日温差却较大,通常可达12—20℃。因此有“夏季不热,冬季不冷”,“稍阴如秋,一雨即冬”的高原季风气候特征。区域内不同地方气候也有很大差异,湖滨区因受滇池水面调节作用,与其它地方相比冬暖夏凉。

湖泊区域日照2486h/n,≥10℃年积温4561℃,日辐射374.8k/cm2·日。

滇池湖区总面积3897 km2(包括西山区、官渡区、晋宁县滇池汇水以外的部分面积),山地、丘陵占78%,平坝14.3%,湖面7.6%。湖区主要土壤类型为红壤、紫色土、水稻土,还有少量沼泽土。

区域主要植被类型为森林及灌丛草地。森林覆盖率16.5%,低于全省平均值(全省森林覆盖率24.9%)。森林植被主要是以云南松、华山松为标志的针叶林,其次是以元江栲、高山栲、黄毛青冈、滇青冈为代表的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

②影像收集

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原设定的影像数据年代为上个世纪70年代、80年代以及90年代至现在三个时期,但是有关影像资料部门包括测绘资料档案馆1977年以前所有时段的航空摄影资料都没有,1977年的航空摄影资料也不全(缺晋宁县城以南的区域)。项目小组经多渠道了解后才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测绘中心有1957年和1972年的两期航空摄影资料,这两期航空摄影资料正好处在滇池“围湖造田”之前和之后,也就是说这两期航空摄影资料很能反映滇池及其湖滨带“围湖造田”前后的历史变化情况,所以决定从成都军区测绘中心购买此两期数字航空影像数据;由于Google earth上已经有高清晰的90年代以来的影像资料,所以第三期影像采用Google earth的近期高清晰影像,分辨率为2.5m。

1.8.3 滇池水域与湖滨湿地演变过程及驱动力分析(数字环境室)

1.8.3.1 航片、卫星影像数据处理

(1)航空影像

①数字航空正射影像的比例尺

滇池及其湖滨带1957年和1972年两期数字航空影像数据的航摄比例尺分别是1:25000和1:20000,为了确保两期数字航空正射影像的可比精度,两期数字航空正射影像的比例尺均定为1:25000。

②数字航空正射影像的空间分辨率

因两期航空影像数据的航摄比例尺分别是1:25000和1:20000,两期数字航空正射影像的比例尺均定为1:25000,所以数字航空正射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只能达到2.5m。

③数字航空正射影像的坐标系

两期数字航空正射影像的坐标系统一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56年黄海高程系,最后统一转成项目需要的投影系统Albert Equal-Area Conic。

④数字航空正射影像的处理

1)技术标准

数字航空正射影像制作执行的技术标准有:

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CH/T

1009-2001。

2、《1:50000基础测绘成果质量评定》,CH/T1017-2008。

3、《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3-1995。

4、《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1995。

5、《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 1001-2005。

6、《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 18316-2001。

7、《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2005。

2)技术流程

数字航空正射影像处理技术流程见图1。

3)操作步骤

1、特征点、线提取。基于1:5万DRG和数字航空影像,利用全数字化空三加密软件,提取数字航空正射影像处理需要的特征点和线。

图1 数字航空正射影像处理技术流程

说明:DRG——数字栅格地形图,DEM——数字高程模型,DOM——数字正射影像。

2、区域网接边和平差。利用全数字化空三加密软件的接边和平差功能对镶

嵌的数字航空影像进行区域网接边和平差。

3、DEM生成。利用航摄资料和空三加密成果恢复立体模型,检查模型定向精度,生成核线影像,进行影像匹配、编辑等视差曲线生成DEM。

4、单模型DOM生成。基于DEM数据生成单模型DOM。

5、DOM处理。对单模型DOM进行匀色、镶嵌、裁切、接边和影像处理。

6、成果DOM获取。通过整饰加工后就可得到成果DOM。

4)质量要求

1、产品成果质量符合有关技术标准中的规定。

2、DOM影像清晰,分辨率正确,无明显的影像变形、影像信息损失等缺陷。

3、影像拼接处色调过渡自然,无明显的模糊、重影等镶嵌痕迹。

4、对DOM影像的色调、亮度、反差、划痕或毛刺等进行必要的处理后,使制作区内影像的色调和亮度基本一致。

(2)Google earth截图

由于截下来的Google earth截图本身带有北京54坐标,所以只需把坐标转换成项目研究所需要的投影像系统Albert Equal-Area Conic即可。

Albert Equal-Area Conic投影参数

1.8.3.2 数据输入、编辑与集成

(1)影像解译

A、影像分类方法

遥感影像真实、直观地记录了地物及其环境特征。由于这些特征是电磁波透过大气层被传感器所接收到的信息,因此有许多物理过程,所形成的影像也就不同于地面上人们通过普通摄影所取得的照片。人们通过对遥感影像的分析和识别,从遥感影像上获取地物信息,实现地物分类的过程称为遥感影像判读,也称遥感影像解译。所以说,遥感影像是传递信息的手段,而遥感影像判读是信息提取的方法。

在遥感影像判读中,有计算机判读和人工目视判读两种。数字遥感影像上不用像元的灰度值,反映了不同地物的光谱特性。通过计算机对像元灰度值进行统计、运算、对比和归纳,将像元分为不同的类群,以实现地物分类的过程称为计算机判读。而人们运用丰富的专业背景知识,通过肉眼观察,经过综合分析、逻辑推理和验证检查,把地物信息提取和解析出来,以实现地物分类的过程称为人工目视判读,一般简称为目视判读。因为技术人员在目视判读时,可以充分使用遥感影像判读标志和分析有关资料,利用专家智能进行推理、综合取舍和判断,实现遥感影像上的地物分类,这是计算机无法实现的,也就是说目视判读是人们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目标信息最直接、最基本的方法,所以滇池及其湖滨带的航空影像判读采用目视判读方法施行。

B、影像解译标志的建立

航空影像是地物光谱特性和空间特征的综合记录,它直观反映了地物的空间结构和区域分布规律,所以航空影像为土地利用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综合信息。航空影像上那些能够作为分析、判断地物的影像特征称为判读标志,也称为解译标志。航空影像常用的判读标志有色调、形状、大小、阴影、图型、纹理、相关性等。因航空影像判读标志是地物本身属性在影像上的表现,它反映了地物固有的物理特性和空间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可以直接从影像上辨认出相应的地面物体,所以,在土地利用研究中,土地利用判读标志是土地利用判读的重要依据,必须加强土地利用判读标志的建立工作。

虽然1957年的航空影像资料离现在已有52年,1972年的已有37年,两期航空影像上的地物与现在的Google earth 高清晰影像相比,肯定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到野外去作一些适当的调查工作,对于了解地形和地物的一些分布规律和分布特点是非常有用的,特别是对了解水域和农地的分布和变化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通过两期航空影像特征与现地地物的对照和比较,加上对村民的适当访

问,就可以基本掌握两期航空影像特征与当年地物之间对应关系,从而建立起两期航空影像的土地利用判读标志,所以,2009年4月14日湿地研究中心的技术人员,沿昆明—西山—海口—昆阳—晋宁—晋城—呈贡—昆明线路,环滇池一周开展了土地利用判读标志建立的野外调查工作。通过野外调查和影像特征分析,就初步建立起了三期航空影像的土地利用判读标志。

C、土地利用类型(景观类型)上图单元

土地利用类型直接涉及遥感判读的精度和判读结果的可用性。本项目在初步分析项目区的自然环境概况后,根据全国和云南省土地利用二级分类系统、遥感判读可达到的精度,以及滇池湖滨湿地特有的土地利用类型特点,以二级分类为依据并做适当的调整,分类系统及含义见下表。

滇池湖滨湿地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2)图斑分类面积

对目视解译的成果在Arcview进行分类统计。

1.8.3.3 滇池水域演变研究

滇池水域演变情势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人与水对土地的争夺是滇池水域发生变迁的主要历史动因。自元代开始,人类疏浚滇池出水口,围海造田,降低水位,获取大量农业用地,筑堤建坝,填湖建房,不断扩展城市建设用地。同时,滇池也在极力与人争夺土地,使滇池周边时而为农田,时而为水域,使昆明城不时受到水患的侵扰。本项目主要根据1957~2008年资料系列,按不同年段进行分析统计滇池水域的演变过程,揭示研究区内人类活动对滇池水域变化的根本原因,为滇池治理和水资源优化配置、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提供参考。

1.8.3.4 滇池湖滨土地利用类型演变研究

本项目主要利用1957年、1972年和2008年三个时期的高清影像解译出三个时间段的土地利用类型,统计其面积,分析土地利用转化的规律。

1.8.3.5 滇池湖滨湿地演变研究

湿地演变是本项目研究的重点,利用1957~2008年资料系列,分析40多年来湿地空间分布和面积的变化。

1.8.3.6 滇池水域与湖滨湿地驱动力分析研究

滇池水域与湖滨湿地驱动力因子是指对其演变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素。人类活动是滇池水域与湖滨湿地的主要驱动力。

2.4 滇池湖滨湿地状况(数字环境室)

滇池湖滨带湿地是陆地和滇池湖泊水体的缓冲区,主要分为水生植物湿地、苗木湿地、景观湿地、鱼塘湿地和荷塘湿地。湿地主要分布在东部的福保村附近,主要物种为柳树、乌龙大河入湖口周边、小河家旁边的800亩荷塘、东大河的入湖口周边、海口的南部和北部、观音山附近、西华湾的天然湿地,主要物种为茭

草、晖湾的景观湿地、东风坝堆场和云南省渔业研究所旁的鱼塘湿地,面积约为9.195km2。

3滇池水域与湖滨湿地近四十年的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力分析研究(数字环境室)

3.1 航片、卫星遥感影像及历史资料收集及处理

3.2 近四十年滇池水域时空变化分析

3.2.1 变化特征曲线

3.2.2 变化特点分析

3.3 近四十年滇池湖滨带土地利用类型演变分析

3.4 近四十年滇池湖滨湿地演变分析

3.5近四十年滇池水域及湖滨湿地演变驱动力分析

3.6 滇池水域及湖滨湿地演变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3.7 小结

5滇池湖滨湿地数据库构建(数字环境室)

5.1 滇池湖滨湿地数据子库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5.1.1 滇池湖滨湿地分布动态航片和遥感解译

根据项目研究的需要和目前影像资料的收藏限制性,本项目的航片影像为三期:20世纪50-60、70-80、80年代-2008年三个时期各一期代表性的高精度影像数据(分辨率为 2.5m),第一时期和第二个时期为航空正射影像,第三期使用googl e earth上的高清影像。根据三期影像的特性,本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采用目视解译方法,通过对典型地段的实地研究,分析研究范围内土地利用的光谱特征,研究土地利用类型与影像数据的相互关系,建立土地利用卫星影像数据的解译体系,获取研究区三个时期土地利用状况图,并建立20世纪50年代以来近60年滇池湖滨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过程。

5.1.2 滇池湖滨湿地背景环境

1)自然环境北景

滇池湖滨湿地位于云贵高原中部,地处长江、红河、珠江三大水系分水岭地带。具有湖滨湿地面积小、水资源量少、无过境水补给、降雨集中、气候温和,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大等特点。

湖滨湿地面积908.94km2,整个区域为南北长,东西窄的湖盆地,地形可分山地丘陵、淤积平原和滇池水域三个层次。平地居多,约占44.17%,滇池水域占37.91%,山地丘陵占15.92%。滇池湖滨湿地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4.7℃,平均降雨量935毫米,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409毫米,具有低纬山原季风气候特征,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干夏湿、干湿分明。湖滨湿地内的自然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次生植被以云南松及华山松为主,森林覆盖率达16.06 %。

滇池属于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位于昆明市西南,属断陷构造湖泊,是云贵高原湖面最大的淡水湖泊,滇池在1887.4米高水位运行下,平均水深5.3米,湖水面积为309km2,总蓄积量15.6亿m3。多年平均水资源量8.9亿m3,扣除多年平均蒸发量4.4亿m3,实有水资源量4.5亿m3。

滇池水域自1996年修建了船闸以后就被分割成滇池北部,外海为滇池的主体,面积约占全湖面积的97%。草海、外海各有一人工控制出口,分别为西北端的西园遂洞和西南端的海口中滩闸。《云南省水环境功能区域》将外海定为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用水区、工农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将草海功能定为工农业用水、景观娱乐用水区。

入滇池的主要水系有12个:新河、运粮河、盘龙江、海河、宝象河、马料河、洛龙河、捞鱼河、大河、柴河、东大河与古城河。

2)社会经济背景

滇池湖滨湿地是云南省经济最发达、人口最集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区域。改革开放以来昆明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滇池湖滨湿地在昆明主城建成区规模迅速扩大,城市集聚效应、分工协作效应的催化作用和辐射带动下断发展。昆明市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十五”期间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年均达到10.2%。

滇池位于昆明城市下游,是昆明人民繁衍生息的摇篮,被誉为“母亲湖”,是国家重点保护和治理的水域之一,同时是昆明市的城市饮用水源地之一,具有工农业生产用水、调蓄、防洪、旅游、航运、水产养殖、调节气候和水力发电等多种功能,对昆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1.3 滇池湖滨湿地属性外业调查

为了在解译的过程中更好地辨别特征地物,本次研究共进行了两次外业调查。第一次外业调查在解译影像的前期2009年4月14日进行,目的是为了对研究进行全面了解,第二次外业调查在影像解译的后期2009年8月25日,目的是为了对解译的结果进行验证和解决解译过程的疑点。

调查过程中携带研究区遥感影像、地形图对研究区进行全面调查。利用GPS 定位,拍照、记录确定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并与三期高清影像图比较分析。每种二级类型至少有3个考察点。

⑴外业调查验证

实施外业以前,针对不同区域的季节、土地利用特点等,预先制定了比较详细的考察与验证计划,在调查路线布局、长度、验证土地类型等方面,提出希望获得的结果内容。

为掌握比较全面的情况,在调查区内尽可能平均分布调查路线。连片林区和耕地,由于土地利用类型相对简单,可适当放宽调查点间距离。

在开展土地利用类型验证的同时,利用GPS方法定点调查,对滇池湖滨的湿地、城镇周边和新开垦地区给予足够重视。GPS的野外定点调查在调查路线中选择通视条件好,地类比较典型的区域将GPS确定的训练样本区位置及其编号标于地形图上或土地利用图上。同时,每一个验证点拍摄不少于2个方向的景观实况照片,并标明摄影方向角和注记必要的内容。

⑵判读标志的建立

在外业调查的基础上,将遥感影像上的不同地物与这些地物的实际情况相比较建立判读标。主要在于发现不同地物的影像特征差异与归纳同类地物的影像特征一致性。通过对外业考察与综合分析,按照不同地土地利用类型所处的不同地貌部位、生长的植被类型季节特征、利用方式的差异等方面进行归纳,分区域建立判读分析的参考标志。

⑶景观照片库建设对于判读标志的补充

外业调查期间已经利用GPS获得各个照片的准确地理位置,记录了类型、所处环境、方位角等相关内容。以GPS定位数据获取的各点坐标形成准确的路线图,各个点位附以景观照片,可以进行查询,在本项工作中,已作为室内解译判读分析的参考依据。

5.1.4 人类活动对滇池湖滨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5.1.5 各个时期滇池湖滨湿地分类及演化航片、遥感影像成果

5.1.6 各个时期滇池水域及湖滨湿地状况综合分析

5.2 数据库建立(含湿地的空间分布、变化动态、背景环境及其属性特征信息)

7结论

7.1 不同典型时期滇池水域及湖滨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动态变化过程(数字环境室)

7.2 不同典型时期滇池水域及湖滨湿地演变的驱动力及未来发展趋势(数字环境室)

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支撑 技术研究与平台建设课题申请指南

附件1: 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支撑 技术研究与平台建设课题申请指南 一、指南说明 本课题采取公开发布指南,择优评审的方式选择课题承担单位。 此次发布的课题申请指南为根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湖泊富营养化控制主题《滇池流域水污染治理与富营养化综合控制技术及示范》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编写。 1、项目总体目标 滇池流域水污染治理与富营养化综合控制技术及示范项目的总体目标为:滇池为我国云贵高原重污染湖泊的典型代表,面临着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双重压力。针对滇池水动力条件差、水环境恶劣、水生态严重受损和富营养化程度与蓝藻水华频发的严重问题,在流域层次上,开展水污染治理与富营养化综合控制技术研究,并进行规模化工程示范;以科技进步引导建立严格、有效的全流域污染控制的管理体系。示范区污染负荷入湖量削减20%以上,为实现“十一五”期间滇池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10%以及滇池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提供技术支撑;达到逐步改善湖泊水质,提高水环境等级,加强水生态健康,为湖周

经济建设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服务,为我国高原重污染湖泊的水环境、水生态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支撑的目标。 2、总体研究内容 针对滇池的湖沼学特征和现状,围绕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滇池水环境保护的相互作用机理与调控途径,识别营养物在滇池流域系统中迁移转化的关键过程,制定滇池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水污染防治中长期战略规划与系统方案设计,开发科学有效的高原湖泊容量总量控制管理技术体系,揭示滇池富营养化特征和蓝藻水华周年发生的特殊规律,发展适应滇池流域的节水、控源技术方法体系,建立水环境、水土资源、水生态、经济社会数据库和系统管理的技术平台。最终以科技进步引导建立严格、有效的高原湖泊流域污染控制的管理体系,实现示范区污染负荷入湖量削减20%以上,为实现“十一五”期间滇池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10%以及滇池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3、课题分解 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分解为6个课题,课题名称如下: 课题1-流域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及水污染综合防治中长期规划研究 课题2-滇池北岸重污染排水区控源技术体系研究与工程示范 课题3-城市重污染河流入湖负荷削减及水环境改善技术与

水污染调查报告范文三篇

水污染调查报告范文三篇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生产规模急剧扩大,人口迅速增加,从自然界获得的资源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同时排入环境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容量,出现了全球性的资源耗竭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水污染就是尤为严重的一个,我用休息时间对重庆市璧山县水质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并查询了国内有关资料,对于水污染这一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一、调查方法: 1、查阅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水污染的严重性。 2、询问相关部门了解水污染问题。 3、通过各种渠道,水污染问题的解决措施。 二、调查的目的: 1、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更好地了解重庆市的污染情况和一系列环节问题。 2、为文化部门、环保部门提供更为详细的资料,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治理污染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而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家乡,热爱美丽的大自然,珍惜人们的宝贵生命之源—水。 3、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

三、水污染基本状况: (一)何谓“水污染”? 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 __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水的污染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江流总量的14%以上,而近年来,我国城市水污染问题严重,1998年监测的176天城市河段中,52%的河段污染较重,据统计,1999年全国城镇废污水排放总量为606亿吨,其中工业废水量占67%,废水污水排放总量较1980年增加了近一倍。根据水利部门监测结果。1980年全国受污染的河长比例为21%,1999年增加到38%。据监测,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关于滇池污染及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

关于滇池污染及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 报告 水质是南水北调工程成败的关键。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一直受到各界的关注,其水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此之外,南水北调东中线沿线还有众多调蓄湖泊。如何保护这些湖库的水质,避免发生蓝藻水华等问题,是工程通水后的重要关注点之一。 滇池的污染及治理过程是淡水湖泊保护的一个深刻教训。为借鉴滇池的污染教训,掌握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以保障南水北调水源及调蓄湖泊的水质安全,我于2018年8月对滇池的污染和治理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交流咨询,对滇池污染治理情况有了总体认识。 一、滇池的基本情况 滇池流域位于云贵高原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2o29′—103o01′北纬24o29′—25o28′,地处长江、红河、珠江三大水系分水岭地带,属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滇池海拔1887.4米,平均水深5.3米,库容15.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9.7亿立方米,扣除多年平均蒸发量4.4亿立方米,实有水资源量5.3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920平方公里,整个流域为南北长、东西窄的湖盆地。山地丘陵居多,面积2030平方公里,约占69.5%;湖滨平原面积590平方公里,占20.2%;滇池水域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占10.3%。 滇池水域分为草海、外海两部分,现由人工闸分隔,草海位于滇池北部。外海为滇池的主体,面积约占全湖的96.7%。草海、

外海各有一人工控制出口,分别为西北端的西园隧道和西南端的海口中滩闸。据滇池水利志记载,1969年到1978年间围海造田使滇池湖面积缩小23.3平方公里。 注入滇池的主要河流有29条,水量较大的有**江、宝象河、新运粮河、老运粮河、船房河等。滇池水经螳螂川、普渡河流入金沙江。 滇池全流域均在**市辖区内,包括**市五华、**两城区和西山、官渡、呈贡、晋宁、嵩明五个区县的38个乡镇。流域是云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2012年,流域总人口为375万,人口密度达到1284人/平方公里,流域地区生产总值2387亿元,人均63653元。 二、滇池的污染过程 1986年以前,滇池水质为Ⅲ类水,按国家标准可作为饮用水水源。1987年到1988年**工业得到迅猛发展,大量工业污水开始直排滇池,1988年蓝藻爆发,滇池水质全面恶化,水体发绿。1994年后成为Ⅴ类水,仅可作为农业用水。1998年至2000年,连续三年是劣Ⅴ类水,几乎失去了作为水的各种功能,成为一池废水,1999年、2000年发生了蓝藻、水葫芦大规模爆发。 2000年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增加和经济快速发展,滇池面临的污染形势愈发严峻。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进入滇池的污水总量为2.4亿立方米,其中城镇生活污水1.8亿立方米,占75%。 到2005年时,全流域共排放污水2.61亿立方米,其中城镇

第十五届中国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

第十五届中国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 作者:郝亚鑫邹鹏 来源:《云南农业》 2019年第9期 9月5-9日,第十五届中国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展会期间,市民可免费进场观展,一同感受云南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变化、新成果、新希望。 本届农博会以“绿色发展·美好生活”为主题,共设7个展馆、2800个展位,展览面积7 万m2,邀请国内外2000余家企业参展,集产品展示、商贸洽谈、文化交流、美食品鉴为一体。主会场设9个展馆,分别是国际及港澳台馆,云南绿色食品牌馆,世界坚果馆,昆明都市现代 农业馆,国内农业示范馆,智慧农业成果馆,乡村振兴展示馆,健康生活馆,食尚生活馆。同时,在昆明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还设有花卉展销专业分会场。 打响云南绿色食品牌的绿色风。云南省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组织16个州市知名餐饮企业承包10号馆,展示展销绿色食材调料、云南名宴名菜名美食,打响云南餐饮,绿色为先第一枪。未来的餐厅长什么样?进店扫码、点菜下单,找到对应取餐柜取餐,入座就餐,这套智慧餐厅 黑科技和大数据屏幕已经在昆明实行一年的用餐流程,在农博会上亮相。这是阿里巴巴旗下口碑、饿了么、阿里云、支付宝、钉钉、盒马等阿里业务板块带来的阿里在绿色餐饮上的新思考 和新技术。 本届农博会首设乡村振兴展示馆,展示云南扶贫开发工作成效和农业文明、农耕文化,并 设置非遗手工艺互动体验活动,集中展现云南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举措和成效。 云南绿色食品牌馆和昆明都市现代农业馆,重点展示茶叶、花卉、蔬菜、水果、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等产业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展现云南省及昆明市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成 果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工作成效。 展会期间,举办有2019云南乡村振兴论坛、优质农产品评选、招商引资签约、专业买家对接会暨农产品推介、云南省绿色餐饮展示展销会等系列活动。同时在五华区、西山区、晋宁区、富民县、宜良县设分会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农民丰收节活动。 本届农博会吸引43万人次逛展,销售收入突破6255万元。据统计,在5天时间中,进馆人 数合计433 079人;销售额达到6255万元,签订意向性销售协议651项,协议金额2.853亿元。 在各方支持下,中国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到本届共举办了十五届,已成为促进中国和世界 各国共商、共建、共享开展多边交流,深化人文交流的重要桥梁,成为全方位展示国内外农业 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的重要窗口和交流平台。 (郝亚鑫邹鹏)

滇池的调查报告

滇池的调查报告篇一:滇池环保调研报告 滇池环保调研报告 指导教师:顾波老师 活动组长:李章奎XX02180212 摄影班底:尤芳燕XX02180251 活动报告:杨春艳XX02180246 毛婷婷XX02180238 赵玉梅XX02180252 李克珍XX02180234 材料整理:谢官华XX02180222 杨学友XX02180225 李进 XX02180211 组织助手:尤芳燕XX02180251 毛婷婷XX02180238 道具安排:赵玉梅XX02180252 吴情娟XX02180241

目录 引言 ................................................ .. (3) 一、滇池概况 ................................................ .. (3) (一)、滇池简介................................................. (3) (二)、滇池对昆明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 二、滇池的水质逐年下降 ................................................ . (5) 三、滇池保护治理进程................................................. . (9) 四、滇池治理六大工程

(一)、环湖截污及交通工程................................................. . (10) (二)、外流域引水及节水工程................................................. 11 (三)、入湖河道整治工程................................................. (12) (四)、农业农村面源治理工程................................................. .12 (五)、生态修复与建设工程................................................. ..13 (六)、生态清淤工程................................................. .. (14) 五、保护滇池,从一点一滴做起 (14)

昆明市西亮塘湿地公园游赏区工程可行性报告

1 总论 1.1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昆明市西亮塘湿地公园游赏区建设 责任单位:云南长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滇池北岸官渡区西亮塘 项目投资:38839.82万元 实施时间:2006年12月-2008年12月 1.2 项目提出的背景 湖滨湿地作为陆地与湖泊水体之间的生态交错带,是湖泊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滨湿地既是湖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场所,也是湖泊自净作用有效的区域,同时也是控制污染入湖的最后一道屏障。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和《环滇池生态保护规划》,都将湖滨生态带工程建设作为滇池保护与生态恢复的重要建设工程项目。《环滇池生态保护规划》构筑包括环湖截污、环湖道路、污水处理工程和湖滨生态带建设在内的水污染物排放控制体系,是未来滇池保护与生态恢复建设的重要内容。 党中央、国务院、云南省委、省政府、昆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滇池污染治理工作,通过各方面多年不懈的共同努力,在滇池流域经济迅速增长、人口增加和污染负荷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基本遏制住了滇池水质迅速恶化的势头,滇池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然而,目前实施的低投入、低产出的发展和保护模式面临着众多的矛盾冲突,迫切需要探索环湖生态保护的新模式,加快滇池治理的进程,改善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使滇池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1.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1.3.1滇池社会经济概况 昆明市主城区是滇池流域居民最密集,人为活动最为活跃的区域,是全省全市经济、文化、商贸活动的中心。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调查统计,流域总人口308.4万人(包含居住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 根据2000年昆明市土地局《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结果》,滇池流域土地总面积为2920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212175公顷,占总面积的72.66%;建设用地34200公顷,占11.71%;未利用地45625公顷,占15.63%。 1.3.2 滇池北岸湖滨带存在问题分析 湖滨带湿地是处于陆生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具有独特的水文、土壤和植被特征的生态系统,它在蓄洪防旱,控制土壤侵蚀,截留和降解入湖污染物质,改善入湖水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滇池近几十年来,随着工农业的迅猛发展,人口的大量增加和城市化不断加快的进程中, 对湖滨带湿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如:围湖造田等使湖滨带湿地发生

肇庆导游词

肇庆七星岩 讲解线索: 【天柱岩】—【千年诗廊】—【水月宫】—【阆风岩、玉屏岩】—【阿坡岩】— 【湿地公园】 七星岩位于肇庆城北约3公里处,是个历史悠久的风景区,游人到此游览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一千多年前。1982年,取七星岩的“星”和鼎湖山的“湖”,合称为“星湖风景名胜区”,这是旅游行业界定的,广义的“星湖”,它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当时全国首1999年、2000年星湖先后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十大文明风景区示范点”、“国家4a级景区” 我们前面的这个湖,是狭义的“星湖”。是当地俗概念的“星湖”。古时候它叫沥湖,原来是西江古河道的余沥,后来经过文人墨客的渲染,成了“天上银河的余沥”,美誉为“星湖”,“星湖”一名最早见诸文字是在明代崇祯年间,距今已有350多年历史了。星湖由中心湖、波海湖、青莲湖、东湖(仙女湖)和里湖组成。总面积约为6049万平方米。 清代陈恭尹写了一首《七星岩题名歌》:“娲皇未补星辰漏,神人驱石如云走。赭(zhě)鞭鞭断云不前,天风吹落西江口。”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也说:七星岩“盖帝车之精所成”。这就是七星岩得名之由来。从东到西,依次为阆(làng)风、玉屏、石室、天柱、蟾蜍、仙掌及北边的阿坡这七座岩。 【天柱岩】 各位游客,我们已经进入七星岩景区了,整个景区的面积共8.227平方公里,今天我们只能游览其中的几个景点。 面前这座岩山就是天柱岩,高约114米。峰顶上的摘星亭,是七星岩最高的建筑物。 天柱岩犹如独柱擎天,半山上的天柱阁,曾住过陈毅、罗瑞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也曾在此就餐。当年郭沫若十分欣赏此阁,曾作诗留记:“七星落地上,天主立中流。山多红豆树,窗对白凫(fú)洲。月下开菱镜,云间结彩楼。勾留过一宿,灯火是端州。” 我们在附近找找,看谁能捡到散落在地上的红豆——相思豆。 【千年诗廊】 1962年2月,外交部长陈毅元帅来游七星岩,曾写下一首古体长诗,其中对石室岩的摩崖石刻有这样的赞美:“壁上题词句,千年成诗廊。” 什么叫“摩崖石刻”?中国人自古习惯把刻有图文的方形石板称为“碑”,圆形的则称为“碣”;对于镌刻在天然岩石上的图文,则称为“摩崖石刻”,也简称为“摩崖”或者“石刻”。“摩崖石刻”原来是为了铭功和记事的,发展至后来,也加入了选刻诗文、佛经、佛像等内容。 七星岩的摩崖石刻主要集中在石室岩的龙岩洞内外及莲花洞。自唐宋以来,历代诗人墨客在此赋诗题字者,络绎不绝,现存有摩崖石刻410余件。这些石刻,有古今体诗、长短句、四言韵语、四六骈文、歌行、散文、游记,还有对联题名、题榜及经文。论字体,篆、隶、真、行、草,样样俱全。使人恍如置身于碑刻书法艺术的宫殿,浏览于诗文荟萃的长廊。 在这些摩崖石刻中,最有价值的,就是我们眼前的这幅李邕(yōng)的《端州石室记》了。 像初唐其它散文一样,这篇文章仍沿袭汉魏六朝赋体骈文的句式,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可惜由于年代久远,有些文字已残缺难辨了。宋朝时,这里又多了个马蹄形的损痕,所以后人又称它为“马蹄碑”。 这篇《端州石室记》的价值,在于它是七星岩现存摩崖石刻中年代最早的一篇,刻于唐代开元十五年(727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了。还在于它的作者“文名满天下”!连李白和

滇池环保调研报告

滇池环保调研报告

滇 池 生 态 环 境 调 研 班级:2011级生科1班 学院:生命与技术系 专业:生物科学 姓名:任迎春 学号:2011140140148

引言 滇池是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兼有城市供水、工农业用水、旅游、航运、水产养殖、气候调节等功能,在昆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20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加重了流域生态环境压力,水体受到污染,导致湖泊严重富营养化,滇池面临着水环境污染与水资源短缺的双重困境。滇池污染问题得到了国家及云南省、昆明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九五”期间滇池被列为中国湖泊环境治理的重点。1998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云南省政府组织实施了《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至“九五”末期,在流域经济增长、人口增加的情况下,滇池污染迅速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水体严重富营养化、生态系统被破坏的状况难以在短期内根本扭转,治理工作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特点十分突出。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充分地利用周末深入实地,了解相关情况,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是以实际行动关注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2013年4月7日—4月8日,我们到滇池流域的部分区域展开了为期一天的实地调查。我们组选择了海埂,对滇池流域的水质进行了简单的检测。调查中,我们发现草海水体呈黑色,有非常难闻的气味,污染状况特别严重;而外海水体则呈绿色,污染状况较草海轻一点。 一、滇池的介绍 滇池是我国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位于昆明市西南,流域总面积2920km2,年径流量为5.7×10^8m3。滇池南北长40km,东西宽12.5km,湖面面积为298km2,平均水深4m,最大容积12km3,是典型的浅水湖泊。滇池包括“草海”和“外海”两部分,湖面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7%和97.3%。滇池流域覆盖了昆明市的五华、盘龙两城区和西山、官渡、呈贡、晋宁、嵩明五个区县的38个乡镇,是昆明市主要社会经济活动区和未来发展的重要空间资源。2000年流域内

昆明市情 基本情况

2011年昆明市市情、基本情况 昆明市位于云南中部。 气候特征:昆明属北纬亚热带 辖区:14个。昆明共辖6个区、7个县、代管安宁一市,另管辖3个国家级开发区。其中主城区包含盘龙区、五华区、西山区、官渡区、呈贡新区、安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滇池旅游度假开发区。 面积 昆明东西最大横距140千米,南北最大纵距220千米,全市面积21473平方公里,市区面积450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330平方公里,呈贡新区120平方公里)。 海拔 市中心海拔约1891米。拱王山马鬃岭为昆明境内最高点,海拔4247.7米,金沙江与普渡河汇合处为昆明境内最低点,海拔746米。 人口 全市人口721万,常住人口629万,人口密度294.76人/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320万,全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6岁。 民族 昆明市人口以汉族为主,占全市常住人口的 86.52%。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 13.48%。

国内生产总值 2120.3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14%.(2010年数据) 城市标志 市花:云南山茶 市树:玉兰树 建筑:金马碧鸡坊 行政区划 昆明市辖盘龙区、五华区、西山区、官渡区、东川区、呈贡新区六个市辖区和晋宁县、富民县、嵩明县、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宜良县、石林彝族自治县、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七个县,代管安宁市(2010年数据) 。 托管区域 下列区域不由所属行政区域直接管理,而直接由市政府派出机构管理,并建有公安局,环保局等行政机构。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2年8月成立,管理呈贡新区马金铺街道办事处75%的区域及五华区人民西路以北,昌源路以东,海屯路以南,二环快速以西的八个社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年5月成立,管理官渡区小板桥街道经济园社区、阿拉街道办事处及呈贡新区洛羊街道办事处。

滇池污染调查报告

滇池污染调查报告

滇池水污染调查报告 级化学教育班第四组 指导教师:马宁 成员:杨猛 姚洪彪 何文波 胡春丽 施红娟 贾丹丹 曩陵丽 摘要 滇池:亦称昆明湖、昆明池。中国云南省大湖,在昆明市西南,连同湖西侧的西山是著名游览、疗养胜地。由构造陷落而成。有

盘龙江等河流注入。湖面海拔1,886米,面积33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米,最深8米。湖水在西南海口洩出,称螳螂川,为金沙江支流普渡河上源。 名称由来 滇池名称的由来可归纳为三种说法。一是从地理形态上看,晋人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中说:“滇池县,郡治,故滇国也;有泽,水周围二百里,所出深广,下流浅狭,如倒流,故曰滇池。”另一种说法是寻音考义,认为“滇颠也,言最高之顶。”也有的认为是彝族die(甸)即大坝子。第三种说法,是从民族称谓来考查,《史记·西南夷列传》有记载:“滇”,在古代是这一地区最大的部落名称,楚将庄蹻进滇后,变服随俗称滇王,故有滇池部落,才有滇池名。 地理概况 滇池呈南北向分布,湖体略呈弓形,弓背向东,东北部有一天然沙堤,长4千米,将滇池分为南北两部分,称为外湖和内湖;海拔1887.5米,总面积311.338平方公里,其中内湖面积10.67平方公里,外湖面积287.1平方公里,湖长41.2千米,最大宽度13.3千米,平均宽度7.56米,最大水深11.3米,平均水深5.12米,容积15.931亿立方米;底质内湖肥,有很厚的淤泥,动植物残体、黑色,有极臭味,外湖较肥,褐黄色,有骸泥;上游河流主要有盘龙江、宝象河、新河、运粮河、马料河、大青河、洛龙河、捞渔河、梁王河……

滇池位于昆明市南的西山脚下,其北端紧邻昆明市大观公园,南端至晋宁县内,距市区5公里,历史上这里一直是度假观光和避暑的胜地,居云南旅游省首位。滇池古名滇南泽,又名昆明湖,距昆明市约20公里。滇池东南北三面有盘龙江等20余条河流汇入,湖水由西面海口流出,经普渡河而入金沙江。形似弦月,南北长39公里,东西宽13.5公里,平均宽度约8公里。湖岸线长约200公里;湖面面积300平方公里,居云南省首位,湖水最大深度8米,平均深度5米,蓄水量15.7亿立方米,素称“五百里滇池”。是中国第六大内陆淡水湖。 从西山远眺滇池。滇池是受第三纪喜马拉雅山地壳运动的影响而构成的高原石灰岩断层陷落湖,海拔1886米,滇池周围有大小数十个山峰,山环水抱,天光云影,构成一幅美丽的天然画卷。 滇池,湖光山色十分壮丽,水面宽阔。站在龙门上,居高临下,滇池尽收眼底,有“高原明珠”之称。其迷人之处更在于它一日之内,随着天际日色、云彩的变化而变幻无穷。滇池水面宽阔,不可是旅游的好去处,还极有经济价值,航运、渔业、灌溉、供水等。滇池周围风景名胜众多,与西山森林公园、大观公园等隔水相望,云南民族村、国家体育训练基地、云南民族博物馆等既相联成片又相对独立,互为依托,是游览、娱乐、度假的理想场所。 1988年,滇池以昆明滇池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生态环境调研分析报告

生态环境调研报告

————————————————————————————————作者:————————————————————————————————日期: 2

重庆交大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社会调研”报告 关于重庆市涪陵区城区建设生态环保型社会 的调查 学院:土木建筑学院B 专业: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社会调研”分工说明及“诚信书” 分工 姓名 社会调查分工 诚信书 到福建省采访当地的几个店铺、超市,依 次提问对生态环保的了解认知,周遭环境的优劣,月平均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数 量,客人使用布袋或者塑料袋的倾向,并 记录数据得出结论。 本人按照拟定计划,如实完成了调查任务,独立撰写了调研报告,如有调查作假、报告复制等,愿接受“作弊”处理。 承诺签字: 到内江市对当地的居民进行采访,依次了 解居家生活环境以及周边生态环境的具 体相关情况。 到重庆市涪陵区主城区各大超级市场统 计一定时间内使用自带购物袋顾客数量所占总顾客数量的百分比,从而得出当地居民对于超市塑料购物袋收费政策发布 及国家和政府鼓励人民自带购物袋的号 召以来的落实程度和对环保意识的重视 程度。 注:(分工由团队调研者填写,个人调研者勿填;本表仅供教师评定成绩参考!) “社会调研”综合成绩评定表 申请书 (思路、可行、格式) 活动表现 (态度、反馈、守时) 活动成果 (观点、论证、格式) 成绩 20% 20% 60% 注:(本表由指导教师填写,务必综合考虑选题、调研难度、申请书等因素!) 2014年 10 月 13日 关于重庆市涪陵区城区建设生态环保型社会的调查

滇池的调查报告

滇池的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滇池环境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滇池环境调研报告 作者:刘yunhong 单位:lnkjdx 时间:2013-4-30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摘要 二.滇池简介 1.滇池地理位置简介 2.滇池历史背景说明 第二部分:调查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时间 三.调查方法 四.调查目的 五.调查过程 六.调查体会 七.调查结果

八. 结果分析 第三部分:基本结论 第四部分:参考资料及文献 第五部分:附件 第一部分前言 一.摘要 随着农村人口逐步迈向城市居住,以及昆明旅游业的膨胀和工 业的迅猛发展,滇池的水资源状况迅速恶化, 近年来,滇池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不容乐观。 作为当代大学生,有责任和义务保护环境和倡议更多的人们参与环境保护行动。近日,通过对滇池环境进行了一些简单的调查,深入了解了昆明市民对滇池的看法和感受,并了解到国家以及云南省政府对滇池治理的一些政策和法律保护。因此通过这次的调研,我们调研小组提出一些治理滇池的方法和建议,希望能借此机会,能引起社会的共鸣和高度关注。最终,在我们党和人民的带领下,以环境与人文共同和谐发展

为指向,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奋斗,保护和恢复滇池的生态环境,创建和谐文明生态环境。 二.滇池简介 1.滇池地理位置 滇池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的西南古名滇南泽,又称昆明湖、昆明池。由构造陷落而成。有盘龙江等河流注入。湖面海拔1,886米,面积33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米,最深8米。滇池西面毗邻西山脚下,其北端紧邻昆明市大观公园,南端至晋宁县内,距市区5公里,历史上这里一直是度假观光和避暑的胜地,居云南旅游省首位。滇池东南北三面有盘龙江等20余条河流汇入,湖水由西面海口流出,经普渡河而入金沙江。形似弦月,南北长39公里,东西宽公里,平均宽度约8公里。湖岸线长约200公里,蓄水量亿立方米, 素称“五百里滇池”。是中国第六大内陆淡水湖。 2.滇池历史背景说明滇池原居住着

滇池流域水环境改善技术集成及应用

xx流域水环境改善技术集成及应用 示范 一、研究目标 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流域治理和水专项的实施,已基本构建滇池流域截污治污体系,“十三五”期间,以改善滇池水环境质量、实现“水十条”考核为核心,按照“技术研发与集成-规模化示范-流域推广”的设计思路,在滇池水污染治理“六大工程”基础上,按照巩固完善、提升增效、精准治理、精细管理要求,聚焦完善滇池流域水污染治理体系、提升湖滨湿地生态功能和蓝藻水华预警与综合防控能力,完善滇池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并推广应用。着眼滇池未来保护和治理,提出滇池流域及云南其他高原湖泊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管理策略。 二、考核指标 1、科技考核指标 针对已完成的“六大工程”运行问题,构建昆明主城排水系统联动治理增效技术体系,建设片区排水系统联动运行和在线监控、运行绩效评估和决策支持平台,使得片区多年平均降雨条件下年合流制溢流量降低8%。系统研究滇池湖滨湿地定位及功能,研究滇池湖滨湿地生态环境功能提升技术,建立滇池湖滨湿地长效运行管理机制,实现湖滨湿地水污染治理效果提升,雨季对雨污混合污水的调蓄能力提升20%。升级滇池蓝藻水华监控预警管理平台,集成滇池蓝藻水华防治成套技术和监控预警体系,并得到应用。着眼滇池未来保护和治理问题,系统诊断和评价滇池水污染问题,综合应用水专项技术及管理成果,形成高原湖泊水治理系统技术推广应用方案和滇池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中长期行动战略。 2、治理考核指标 到2020年,昆明水环境质量阶段性改善,实现滇池草海片区入湖河流水质稳定达标,确保滇池草海水质恢复到V类(TN除外),生态服务功能大幅提升。

三、研究内容 课题1、滇池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升级及推广应用 研究内容:在“十一五”、“十二五”滇池污染治理工程基础上,量化评估外来水对昆明市主城区污水系统入流的影响,开展排水系统精准化运行调控技术体系构建研究与应用示范;开展耦合运行模式与精细化控制的污水处理厂多维运行优化集成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研发城市污水资源化与景观环境安全利用保障关键技术;开展高原地区城市径流截污系统完善与低影响开发技术集成及示范;构建草海片区水循环系统及优化调度治理技术体系。 考核指标:构建昆明主城排水系统联动治理增效技术体系,选择50km以上的排水片区,建设片区排水系统联动运行和在线监控、运行绩效评估和决策支持平台,使得片区多年平均降雨条件下年合流制溢流量降低8%;集成运行模式与精细控制相结合的污水处理厂多维优化运行技术,在总规模不低于3万m/d 已有污水处理厂开展技术应用,实施后出水TN稳定达标前提下能耗降低10%;揭示污水景观环境利用对滇池典型藻生长与生态安全的影响机制,提出安全利用保障技术体系;集成示范城市径流截污系统完善与低影响开发治理技术,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程合计5 km,典型示范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80%,提交技术指南或导则1部;构建草海片区水循环系统及优化调度治理技术体系,提出优化调度方案;申请发明专利5项以上。 课题2、滇池湖滨湿地功能提升技术研究及应用 研究内容:在“十一五”、“十二五”滇池生态修复工程基础上,总结滇池流域“四退三还”工作的经验,剖析湖滨湿地构建、运行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湖滨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和动态绩效评价,并系统研究滇池湖滨湿地定位及功能,开展滇池湖滨湿地功能区划,形成滇池湖滨带湿地功能分区方案;基于入湖河口土著微生物菌群生态调控研究,开发入湖口强化反硝化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湖滨湿地物种优化配置与多样性提升技术,集成多功能高原湖滨湿地修复技术,并进行工程示范;研发湖滨湿地水网疏通2 32

昆明市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昆明市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按照邵局长对云南省昆明市旅游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全面调研的指示精神,中国旅游研究院组成了以戴斌院长为组长的专题调研组,对昆明市旅游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为期3天的全面调研。期间,专家组先后考察了滇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世博集团、石林5A级旅游区以及阳宗海旅游度假区等景区(点)和企业,并召开3次座谈会广泛征询和听取了昆明市各级领导、主要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调研组又在中国旅游研究院召开了2次内部研讨会,最终形成了《昆明市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昆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成就与经验(一)主要成就 1、旅游业确立了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 “十一五”期间,昆明市接待旅游者突破1亿人次大关,旅游总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分别是“十五”时期的1.51倍和1.52倍,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8%以上,旅游总收入约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三分之一。2011年,昆明市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次突破百万大关,累计接待海外旅游者100.4万人次,同比增长16.66%;接待国内旅游者突破4000万人次大关,达4002.1万人次,同比增长15.29%。旅游总收入达到367.2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8.95%,旅游直接就业人员达到12.8万人。旅游业已经成为昆明市名副其实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2、旅游业在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综合作用稳步加强 在“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工作思路导向下,昆明市培育了一大批以石林、阳宗海为代表的具有较好发展前景和市场竞争力的精品旅游区和以世博旅游集团为代表的具有较好投融资能力的产业主体,洲际、豪庭、豪生、希尔顿、索菲特、温德姆华美达等国际酒店品牌也相继落户昆明,昆明市成为全国五星级酒店最多的城市之一。截至2012年3月,全市投资额3亿元以上的开工在建重大旅游项目达23个,计划投资额62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额146.37亿元。有力地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当地老百姓的就业,旅游业在昆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凸显。 3、旅游业对“春城”城市形象品牌的提升发挥了关键作用

到天的云南旅游攻略最详细的攻略

火车车次K230/K231 D1 昆明(不打算去大理则下车就准备买去丽江的火车票45) 7:30昆明站下车先找旅馆 昆明倾城国际青年旅舍地址:昆明市华山西路92号电话: 交通:步行至昆明站乘坐2路, 在文庙站下车 7天连锁酒店昆明青年路店地址:昆明市青年路87号 9:00在附近找吃的或者直接去看圆通寺,看完下午去滇池。 12:00 地点:滇池湖(门票8元)云南民族村(门票70元) 交通:在金马坊乘73路到海埂公园下车(询问司机最晚回去时间)回程坐73在弥勒寺站下车转乘坐95路, 在华山南路站下车转步行至华山西路埂公园 在周边游玩有翠湖公园,云南大学等云南大学在翠湖公园左上角一二一大街143号 18:00地点:金马坊 交通:在华山西路坐1特色专到得胜桥下车 到祥云街找吃的,有昆明最出名的云平罐罐米线,罐罐脑花,南强街口的南强卤面,最出名的九河火锅,过桥米线选桥香园,建新园,福华园味道不错~~~ 吃完东西之后坐双层公交车夜游昆明 上图:青年旅馆右图:7天连锁左图:海埂公园回程图

下图一为去金马坊出发图图二为金马坊周边路线图

D2 早上起床吃过早餐出发游玩圆通寺,地址在旅馆右上方的圆通街步行可以到达 中午:前天下车前询问好前往大理的发车地点和时间,可以在火车站广场搭车,90每人,大概6小时到达。最好找到高快客运站,在昆明市关上路民航路663号(地图没标注) (如果能在4点左右赶到大理客运站就可以把洱海公园玩完再从洱海公园到洋人街找住) 18:00 抵达大理在古城周围消遣 著名的有洋人街和三月街 旅馆:大理洱海一休小院(近洱海)地址:云南省大理市才村码头15社13号 旅馆:大理梦心谷客栈地址:云南省大理古城南门鹤拓路69号 旅馆:大理天涯驿栈地址:大理古城南门绿玉路5号价格:25到161不等 步行至建设商场站乘坐8路(6:30-20:30), 在博爱路口站下车大理古城洋人街。询问路人如果要去一休小院则转乘博爱路口站步行至玉洱路口站乘c2, 在才村码头站下车步行至一休小院 晚上饮食:洋人街小饭馆苍洱春的“苍螺肉”品思来的砂锅鱼,乳扇,土鸡。洋人街早上有烤洱块,梅子井酒家旁边的菜场有家卖糊糊和冻冻不错。晚上在洋人街有很多家卖烤串的,可以适当喝点小酒来点烤蘑菇和烤鲫鱼,卷粉和洱块。

关于水污染的调查报告三篇

关于水污染的调查报告三篇 篇一:关于水污染的调查报告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生产规模急剧扩大,人口迅速增加,从自然界获得的资源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同时排入环境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容量,出现了全球性的资源耗竭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水污染就是尤为严重的一个,我用休息时间对重庆市璧山县水质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并查询了国内有关资料,对于水污染这一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一、调查方法: 1、查阅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水污染的严重性。 2、询问相关部门了解水污染问题。 3、通过各种渠道,水污染问题的解决措施。 二、调查的目的: 1、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更好地了解重庆市的污染情况和一系列环节问题。 2、为文化部门、环保部门提供更为详细的资料,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治理污染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而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家乡,热爱美丽的大自然,珍惜人们的宝贵生命之源—水。 3、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 三、水污染基本状况: (一)何谓“水污染”? 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下

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水的污染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江流总量的14%以上,而近年来,我国城市水污染问题严重,1998年监测的176天城市河段中,52%的河段污染较重,据统计,1999年全国城镇废污水排放总量为606亿吨,其中工业废水量占67%,废水污水排放总量较1980年增加了近一倍。根据水利部门监测结果。1980年全国受污染的河长比例为21%,1999年增加到38%。据监测,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我国的现行措施自70年代以来,我国的水污染防治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采取了许多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建立了管理机构,加强了监测和监督建设了一批污水处理设施,推广洁水和清洁生产工艺,如治理淮河污染的“零点行动”等。

城市绿道景观照明设计——以肇庆星湖绿道为例 刘益溦 刘业

城市绿道景观照明设计——以肇庆星湖绿道为例刘益溦刘业 发表时间:2018-02-26T15:25:16.030Z 来源:《建筑科技》2017年第21期作者:刘益溦刘业[导读] 文章通过对肇庆星湖绿道进行调研,以绿道景观的照明设计为研究对象,讨论了星湖绿道照明现状以及其所面对的问题,并据此讨论了科学的绿道景观照明设计模式的三个原则,以及绿道景观照明设计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刘益溦刘业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东广州 510641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绿道一直各相关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绿道运动蓬勃发展,至今已经涌现出大量成果。随着休闲社会的到来,尤其是在都市中,休闲游憩功能已经成为了绿道的重要功能之一。文章通过对肇庆星湖绿道进行调研,以绿道景观的照明设计为研究对象,讨论了星湖绿道照明现状以及其所面对的问题,并据此讨论了科学的绿道景观照明设计模式的三个原则,以及绿道景观照明设计时 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绿道,滨水空间,景观照明,照明设计 1绿道 绿道一词在1959年首次出现并被Whyte所用,之后在1987年首次被美国户外游憩总统委员会官方认可,将绿道定义为提供人们接近居住地的开放空间,连接乡村和城市空间并将其串联成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Little将其定义为沿着自然廊道的线性开放空间;以及任何为步行或自行车设立的自然或景观道;一个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区、文化景观或历史遗迹之间及其聚落的开放空间;一些局部的公园道或绿带。 2研究区域 肇庆星湖绿道是珠三角绿道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肇庆市中心城区,为广东省立绿道1号线起点所在。星湖绿道为城市绿道类型,环绕七星岩风景区、仙女湖湿地公园而建,全长19.1km。2011年,肇庆星湖观景休闲绿道被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评定为“中国最美的绿道”。 3照明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颁发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 163-2008),提出了“夜间景观”和“夜景照明”的概念。夜间景观指夜间通过自然光和灯光塑造的景观;夜景照明亦称景观照明,泛指除道路照明、体育场场地和建筑工地等功能性照明以外的所有室外景物或者公共活动空间的夜间景观的照明。 4案例现状分析 星湖绿道中现存的照明设施主要包括步行道路灯、台阶照明灯、树灯以及庭院灯四种形式,功能单一,且整个照明系统还处于各个照明单位分散性设计与管理的阶段,让人感觉无重点、无层次、无影响、无感召。置于这“四无”环境中,城市景观照明不仅无法发挥相应的美观与感染职能,还会使得整个城市的功能分区不够明确。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缺乏有效的合作与沟通。星湖绿道景观照明忽视了设计与施工不同阶段的合作与沟通,无法有效地将设计理念真正融入到整体设计当中去。(2)对设计阶段过于感性认识。现代绿道景观照明的设计过于地关注景观照明效果图的表现,而对将要实际落地的照明设施的质量选择、色彩搭配、照明时间、照明方式等往往避而不谈。(3)缺乏新颖性与创新性。部分现代城市绿道景观照明在设计上存在生搬硬套、模仿复制的问题,造成很多绿道照明设计出现“千城一面”的问题。(4)后期管理功能缺失。景观照明在管理及维修方面的缺失最终会导致大量的景观照明装置杂乱、线路老化及表面污秽沉积。大量的投光灯、照明灯更是因为年久失修而提前报废。 5绿道景观照明设计模式探讨所谓科学的绿道景观照明设计模式,就是一种在充分遵循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绿道建设相互原则的基础之上,以满足城市绿道景观照明设计与生态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基本需求为出发点,对整个绿道景观照明区域内的各类景观进行合理的照明布局,使各个景观照明单体都能够在整个空间景观照明系统中有重点、有层次的得以凸显出来。科学的绿道景观照明设计模式应建立在以下三个原则的基础上:(1)整体性与连续性原则。类似星湖绿道这样与江河湖接壤的城市绿道,同时兼具陆地边缘与水体边缘的特性,在进行照明设计时应坚持维持河流的整体性与连续性原则,充分尊重绿道空间既定的自然环境与生态基础,将绿道视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进行统一考量。(2)保持生态环境特性。人类各种类型的建设活动都是以不同程度的生态系统破坏为代价的,绿道建设虽然依托自然环境,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要确保整个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自我修复和还原能力。在进行照明设计时,需要将区域内原有的生态环境特征纳入整个照明系统的考虑范围之内,包括气候、植被、地质结构、地貌以及水文特征等,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3)功能复合原则。现代城市绿道景观照明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次生态绿色再现。照明设计需要突出绿道生态绿地价值、景观价值以及防洪价值。 6绿道景观照明方案设计(1)实地考察 对绿道进行实地考察,观察的重点是空间的整体风格和布局,以及水体污染程度。对场地内各类要素进行总结和归纳,提炼出场地特征。 (2)景观照明方案设计通过对绿道实地考察的初步照明设想进行深化设计,确定各类照明设施的类型、数量以及安装位置,以及照明回路的控制方式以及各方面综合论证,经过调整与修改后最终确定景观照明的方案设计,方可进入到下一步的施工图设计阶段。 (3)景观照明施工图设计景观照明施工图应包括如下内容:照明平面施工图;灯具基础安装详图;构筑物照明立面、剖面图;配电干线平面图;配电箱系统图;接地平面图;电气设备材料表;电气施工设计总说明等。 (4)景观灯具的选择及安装 a.泛光灯:多安装在树干、墙上、搁置于屋顶上或者悬垂于屋檐下,设计时需考虑灯具的具体安装方式,以及电线如何隐蔽、电源如何达到灯具所在位置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