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教案)

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教案)

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教案)
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教案)

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相互转化方法及区分方法。

能力培养:通过引导学生对碳酸钠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探究物质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碳酸钠的性质

难点碳酸钠的性质

辅助手段多媒体、演示实验、学生探究实验

科目化学授课人朱瑞瑾学校五中时间2006.10.16

教学内容与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引言]大家都知道的在我国北宋时期的苏洵、苏轼、

苏辙在文学史被并称为“三苏”,可你们知道吗?在化学界也有“三苏”!

[投影]化学界“三苏”的化学式,化学名称及相应的俗称。

[介绍] 化学界“三苏”的化学式、化学名称、相应的俗称及碳酸钠的用途

[投影]碳酸钠的用途图片

[过渡]由于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因此我们十分有必要了解碳酸钠的性质

[板书]一、碳酸钠的性质

[引导]今天我们将通过实验探究来学习碳酸钠的性质,下面我们先来了解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

序。

[投影] 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

[引导]探究物质的性质一般是从观察物质的外观开始,通过观察物质的外观了解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现在请大家来观察这两瓶药品。

[展示碳酸钠样品]

[板书]1、物理性质

[过渡]通过观察碳酸钠的外观我们了解了碳酸钠的部分物理性质,下面我们来根据碳酸钠的所属物

质类别,预测碳酸钠可能有那些化学性质?[引导]Na2CO3俗称“纯碱”,它属于“碱”吗?

[引导] Na2CO3属于盐类,那它可能具有那些性质?[板书]可能

①与酸②与碱③与盐

[引导]碳酸钠属于盐类,为什么会被称为“碱”呢?[板书]④水溶液呈碱性

[过渡]那么,碳酸钠是否能与酸、碱、盐反应呢?请大家根据学案上的提示,通过实验逐一验证我倾听

倾听

观看

通过[投影]了解探究物质性质的一

般程序。

观察、总结出碳酸钠的部分物理性

质: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回答:不属于“碱”,属于“盐”。

思考、回答

能够与酸、碱、盐反应…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充分运用电教手段,

增加学生的感性认

识,使学生感到碳酸

钠与生活的关系密

切。

回忆已有知识,建立

新旧知识的联系。

引导学生学会知识

迁移。

们的预测。

[投影]友情提示:

1、为节约实验时间,请大家先做学案上的【实

验四】,在等待“静置2min”时,同时做其它

实验。

2、实验时请大家注意规范操作,以保证实验

安全

[指导学生探究活动]

[投影]碳酸钠的性质

[引导学生整理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

[板书]2、化学性质

[过渡]通过刚才的实验验证了我们对碳酸钠性质的预测,下面我们将研究Na2CO3与NaHCO3的相互转化。[板书]二、Na2CO3与NaHCO3的相互转化。

[演示实验]同时加热Na2CO3与NaHCO3的固体

[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

[引导]学生从分析实验现象推测产物和反应过

程,得出结论。

[投影]2NaHCO3 = Na2CO3+CO2↑+H2O

[讲解]我们除了通过加热的方法实现NaHCO3转化为Na2CO3,还可以通过加氢氧化钠的方法实现。[投影]NaHCO3 +NaOH = Na2CO3+H2O

[提问]A试管内澄清石灰水为什么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

[转引]碳酸钠与碳酸钙都是碳酸盐,组成相似,如果碳酸钙能与H2O和CO2反应生成Ca(HCO3)2,那碳

酸钠是否也可以通过与H2O和CO2反应生成

NaHCO3

[投影] Na2CO3+CO2+H2O=2NaHCO3

[总结] Na2CO3与NaHCO3相互转化的条件

CO2+H2O

[板书] Na2CO3NaHCO3

或NaOH

[过渡]大家请看,我手中的这两瓶药品它们分

别是Na2CO3和NaHCO3,从外观上你能区

分吗?

[引导]现在请大家根据学案上提供的Na2CO3和

NaHCO3的性质,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区分

这两种物质。

请同学们将讨论的成果展现给我们大家

[组织学生分组验证]

[引导]学生小结实验现象,讨论方案的

可行性,总结出可行性方案和最佳实验方案思考、回答

它的水溶液可能呈碱性。

【活动与探究、】

Na2CO3的化学性质

整理实验形象,总结出碳酸钠的化学

性质。

观察实验现象,

回答:小试管内壁有无色液滴出现,A

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澄

清;加热后具支试管内无明显变化,

B试管内的澄清石灰水无变化。

通过分析现象得出,碳酸钠受热不易

分解,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的结论,

及了解相应得化学反应。

倾听,记忆

回答:Ca(OH)2+CO2 =CaCO3↓+H2O

CaCO3+H2O+CO2=Ca(HCO3)2

思考、回答,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高课堂效率,加强

学生实验安全意识。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

力,学会合作学习,

并运用科学方法进

行探究。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

力、观察能力,思维

能力,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知识

迁移。

[总结]区别Na2CO3和NaHCO3的方法

[投影]区别Na2CO3和NaHCO3的方法:

实验方案1:各取少量固体置于两支试

管中,再逐滴加入少量水

用手触摸试管底部,有明显放热现象的

原样品Na2CO3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Na2CO3的应用]

[结束]

[提问]这节课我们主要掌握哪些Na2CO3的性质[练习]

[作业]完成学案回答:不能

以实验小组为单位,思考、讨论、设

计实验方案

给出实验方案

分组实验,验证试验方案

讨论、总结

阅读、记忆

总结概括。

引导学生学会知识

迁移,学会合作学

习,并运用科学方法

进行探究

突出学习要点

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相互转化方法及区分方法

3.通过对碳酸钠性质的探究,培养探究物质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碳酸钠的性质

【活动与探究1】碳酸钠的性质

1、记录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的分析填写下表:(表一)

项目试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Na2CO3

的物理性

质观察试剂瓶中的Na2CO3固体和溶液

颜色_________状态____________

水溶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CO3 的化学性

质【实验一】取一小片PH试纸放在放在玻

璃片上,用胶头滴管吸取Na2CO3溶液滴

一滴在PH试纸上

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PH值_______

【实验二】在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加

入1~2ml的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钙溶液,

再分别向上述两支试管中滴加Na2CO3溶

液,振荡,观察现象

与CaCl2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Ca(OH)2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按教材P50图2-11所示组装

仪器,在广口瓶中放入约10mL的碳酸钠

溶液,将滴管中的浓盐酸加入瓶中,观

察气球体积的变化情况。

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四】①将一块有油污的铜片放入

到试管中,向其中加入3mL 的碳酸钠溶

液。

②用酒精灯将碳酸钠溶液加热至接近

沸腾,静置约2min,用镊子将铜片从溶

液中取出后,用水冲洗干净。比较浸入

碳酸钠溶液前后铜片表面的情况

蘸有油污的铜片在从热的碳酸钠溶液取出再用水冲洗干净

后,其表面的油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依然存在、消失)

2、交换讨论上述现象和结论

3、小结碳酸钠的性质

(1)碳酸钠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资料

1.PH试纸的使用方法:

检验溶液的性质时:取一小块试纸放在洁净的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在试纸的中部,待试纸变色后,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来确定溶液的pH。注意:(1)试纸不可直接伸入溶液。(2)试纸不可接触试管口、瓶口、导管口等。(3)测定溶液的pH时,试纸不可事先用蒸馏水润湿,因为润湿试纸相当于稀释被检验的溶液,可能会导致测量不准确。

2.液体试剂的取用取用少量液体,可用滴管取用,取液时,先取出滴管,捏紧胶头,排除空气和液体,再吸取液体,滴管取出后不可平放和倒放,滴试剂时下端不可接触接受器皿,用后立即插入原试剂瓶中,滴液时滴管保持垂直,避免倾斜。滴管不可两用。量大时应采用倾倒法,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使瓶上的标签对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使液体沿试管内壁流下,用完后塞好瓶塞。

3.固体试剂的取用把少量粉末或细小颗粒固体加入试管,可用洁净的药匙或条形纸槽,取用后将药匙擦干净。块状或大颗粒的固体取用,用镊子将固体送入平放的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地竖起,让块状固体沿试管内壁慢慢地滑下到底部。

4.试管的加热试管可直接在火焰上加热,但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以防止沸腾时液体外溢,加热前,试管外壁应该擦干,保持干燥。用试管夹夹住,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加热时,试管与桌面成45度角,试管口不能对着人,以免液体外喷伤人。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加热液体的中上部再慢慢向下移,不时的移动试管,以免局部过热而爆沸。用酒精灯加热时要用外焰加热,试管底部不能与灯心接触,热的试管不能立即用水冲洗或防在桌面上,防止骤冷炸裂。

5.烧杯的加热

对较多的液体加热可用烧杯,液体的量应以容积的1/3~2/3为宜,加热前外壁应该擦干,保持干燥。烧杯须采用石棉网。

6.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至少生成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H2O)三者之一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教学设计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对比的方法,探究归纳Na2CO3和NaHCO3的主要性质。 过程与方法:在问题情境的驱动下,通过学生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让学生自主采集信息,形成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心和求知欲;注重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实验研究中体会合作、互助的重要性;鼓励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Na2CO3和NaHCO3的主要性质,学习方法的引导。 三、教学难点: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良好实验素养的养成;探究能力的培养提高。四、教学设计思路: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的教学设计中思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设计始终围绕“情境”、“协作”、“会话”、“意义构建”四要素展开,希望通过设计,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创设情境和问题驱动促成师生的有效协作会话,从而实现“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的意义构建。 本节教学设计的主线是:创设情境—猜想设疑—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总结内容,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观察能力、对比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一系列猜想、实验、讨论、归纳等活动中完成知识与能力的建构,体验探究实验的无穷乐趣。 五、教学用品: 实验药品:Na2CO3(固体、溶液)、NaHCO3(固体、溶液)、CaCO3(s)、稀盐酸、石灰水、B a(OH)2溶液、CaCl2溶液、酚酞试液等; 实验仪器:药匙、试管、试管夹、酒精灯、胶头滴管等。

碱和碱的化学性质说课稿

碱和碱的化学性质说课稿(3)三十五中学 刘建峰

《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碱和碱的化学性质》的第三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首先我说说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1. 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碱和碱的化学性质》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一第三课时。本节内容在本课程的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学内容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简单用途及碱酸的化学性质几个部分,是在学习了指示剂、几种常见的酸及酸的化学性质等的基础上,完善学生们对酸、碱、盐的看法。本节课十分鲜明的体现了新教材的特点,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获得感性认识,代替了枯燥的概念性的文字,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创新能力。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我对教材的理解,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2. 教学目标:

a.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碱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思考、归纳等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b.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性质的探究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学会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大胆的猜测。 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碱的性质探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同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远离的学习态度。根据教学目标和我对学生的了解,我确立了以下重、难点: 3. 重点、难点: 重点:常见碱和碱的化学性质。 难点:如何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非金属化合物和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接下来我说说本节课的教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教学,另外结合多媒体辅助法。 二、说教法: 1. 实验探究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给学生带来只管深刻 的认识,对本节课,我采用的是学生分组探究及个人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能让人人参与,极大提高每个人的探究积极性和热情,实验现象非常明显,充分发挥实验对学生认知、情感、态度、方法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有助于做到实验、引导和启发思维相统一。 2. 多媒体辅助法:用投影仪展示有关知识点,极大的弥补了在合作探究中的不 足。 好的教法一定要辅以好的学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下面我讲讲学法指导: 三、说学法: 让学生主动的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设计实验:让学生根据疑问设计实验,例如你能通过设计什么实验来验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来完成探究,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思维方式。 (2)实验验证:通过推测、实验、观察、记录、归纳总结获得知识。例如:碱酸溶液能和非金属氧化物如何进行反应?反应会有什么现象?据此进行探究,并进一步了解化学探究的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 (3)课堂反馈:及时地把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到教师,有助于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提高自己。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本节课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厨房管道疏通剂的神奇效果引入新课,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第二环节:重视实验,体验探究 1.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认识 (1)展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样品,观察颜色、状态,并合作或独立完成学案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9:10.1 碱及其性质

10.1碱及其性质教案

一:导入新课 你已经知道哪些碱?了解它们的性质吗?它们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学生回答: 1、石灰水是碱,在实验室中用来检验CO2气体 2、炉具清洁中有氢氧化钠,可以清洗油污。 3、用作花肥的氨水(NH3.H2O) 引入新课:播放《石灰吟》这首诗的视频 1、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手接触石灰浆时间久了手会怎么样?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2、你知道什么是烧碱吗?为什么这种物质叫做烧碱?而且有人把这种物质叫火碱,苛性钠。 3、你见过氨水吗?它有些什么性质。 二、小组合作,指导自学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并给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NaOH的性质及用途 1.NaOH固体表面溶解的原因。 2.如何保存NaOH固体? 3.它能做干燥剂吗? 4.所有的物质都能用它来干燥吗? 演示实验:观察用20%NaOH溶液浸泡过的鸡爪。问题: 1.鸡爪为什么变“难看了”? 2.使用NaOH时应注意什么? 3.NaOH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如下: 1.吸收空气中水分而潮解 2.密封。 3.能。 4.不能干燥酸性的物质。如:CO2,HCl,SO2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小结如下: 1、NaOH有很强的腐蚀性。所以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使用它应十分小心,防止眼睛,皮肤,衣服被它腐蚀。 3.作用:化工原料、做肥皂……等等。 三、教师点拨 Ca(OH)2的性质及用途 材料引入: 1.公路两旁的树木为什么用石灰浆将树干底部刷白。 2.用石灰沙浆砌砖抹墙很牢固。 3.装石灰水的试剂瓶用久后瓶壁上有一层白色的膜。 问题:上述材料中涉及到的物质的哪些性质。 演示实验10-7:取生石灰加水观察现象。 问题:1.实验现象及反应。 2.Ca(OH)2的用途是什么? 3.使用它有哪些注意事项? 有以上材料学生小结如下: 1、用石灰浆将树干底部刷白,说明Ca(OH)2有腐蚀性。 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久后会变白变硬,以及石灰水瓶壁的白膜,是因为Ca(OH)2与CO2发生了反应,生成了坚硬的CaCO3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1、放热 2、CaO+H2O= Ca(OH)2 3、消毒、建筑材料等 4、具有腐蚀性,使用时注意安全 分组实验活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新问题的能力,也方便及时反馈信息,兼顾课堂资源的预设性和生成性。并用调动学生思辨,培养自我反思的能力和共享合作意识。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学习碱的性质。

碳酸钠的性质和应用教学目标

碳酸钠的性质和应用 晋江养正中学化学组洪良腾 一、设计理念 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体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实验的功能,重视化学实验及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科学方法和合作精神。化学教学内容必须加强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拓宽学生的视野。根据“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性质,本节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以下特点:拓展视野内容较多,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从内容中获取关于碳酸钠的信息;活动较多,如Na2CO3性质的推测、验证,以及利用博客进行交流。 Na2CO3和NaHCO3的性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教师只要稍加引导,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作为科学探究的“Na2CO的性质”,教材中所设计的实验都是简单易做的实验,学生可以通过努力独立完成或者小组合作完成。根据以上特点,我将本节的教学目标定位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且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自然的融入教学当中。特别是拓展视野的设计和使用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建构,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又可充分发掘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 二、学情分析 新教材在元素化合物部分的教学中设计了很多实验、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猜想推断、实验设计、归纳总结的科学研究能力。学生在前两章的学习中已经对实验基本操作有了一定的认识,对物质分类的分析、化合物性质的分析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在此基础上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将会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清晰、有条理、系统化。学生自身的能力将得到较大的提高。 三、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a.了解碳酸钠的性质。 b.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上的异同点和如何区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C.了解碳酸钠及碳酸氢钠的应用。 ⑵过程与方法: a. 通过对碳酸钠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学会利用化学实验探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b. 通过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学习中,学会比较,归纳等信息加工的方法。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与同学的交流合作能力。 b. 通过候氏制碱法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化学史,激发其爱国主义热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探究及区别方法。 难点:根据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五、教学用具 a.实验准备:试管、PH试纸、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澄清石灰水、氯化钙溶液、盐酸溶液、酒精灯、铁架台、 镊子、烧杯、铜片 b.多媒体准备:教学博客平台、ppt课件 六、教学方法及教学流程 1.教学方法:对比法、类比法、实验探究法 2.教学流程

酸和碱的性质教案

酸和碱的性质教学模式介绍 一、教学模式: 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模式是:“科学引导——自主探究”模式 二、理论依据: “探究式”学习是由美国教育家萨奇曼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生来具有一种好奇倾向,这种本能的倾向会使人们在面对陌生的现象时尽力找出其发生的原因。他坚信儿童具有自然而又旺盛的探索精神和强烈的求知欲,会想方设法弄清楚这些新鲜事物,这是一种进行科学研究的可贵的动力和资源。 “引导——探究”教学模式是以布鲁纳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探究性学习模式。布鲁纳认为,学习就是建立起一种认知结构。通过对新材料、新情境的不断探究,它赋于我们经验中得到的规律性认识。《课程标准》中提到,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生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如果新课程在实施中依然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那将违背课程改革的本意,使课程改革失去意义。学习就是同化(把新经验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而获得新的认识)和顺应(对原有的认知结构加以改造,从而产生重大影响,有利于知识技能迁移,并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以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 三、教学流程: 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归纳总结→能力提升→挑战自我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从生产、生活、科技等现象等入手,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经验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与该问题相关的知识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在探究中进行交流与合作,从而达到复习巩固已有知识的目的。 三:归纳总结、构建知识网络 教师在学生原有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构建出本节课的知识网络。 四:巩固练习,能力提升 通过巩固练习题的训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并在练习中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 五:课堂检测,挑战自我 让学生通过挑战自我检测一下自己掌握的情况,以便查漏补缺,并通过挑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初中化学优质教案 碱及其性质

10.1碱及其性质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碱的主要性质,举例说明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 2、继续练习试管和滴管进行物质(溶液)性质试验的操作。 3、了解强碱使用的注意事项 4、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重点难点:碱的性质、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 药品器材:稀硫酸、熟石灰、氢氧化钠、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白醋、碳酸钠溶液、氯化铁、氢氧化铜、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滴管、澄清石灰水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课堂引入:在上一节中介绍了一些生活中酸性的食物,其实很多食物成碱性的。 常见食物的酸性:牛肉、猪肉、鸡肉、金枪鱼、牡蛎、目鱼、奶酪、米、麦、面包、酒类、花生、薄肠、糖、饼干、白糖等。火腿、鸡蛋、龙虾、章鱼、鱿鱼、奶油、豌豆、鳗鱼、河鱼、巧克力、葱、粉、炸豆腐等。 常见食物的碱性:牛乳、茶、柿子、黄瓜、胡萝卜、萝卜、菠菜、柑橘类、葡萄、芋头、海带、葡萄干、马铃薯、卷心菜、笋、香菇类、油菜、南瓜、豆腐、苹果、梨、香蕉、樱桃等。 食用碱性食品时会感到涩味,洗澡时不小心有肥皂泡溅到嘴里也有这种感觉,此外碱还有哪些性质呢? 一、碱有哪些性质 演示1: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与碱的作用 试液酚酞试液紫色石蕊试 液 pH试纸 氢氧化钠溶液 澄清石灰水 结论:碱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变蓝,无色酚酞变红. 一、什么是碱? 学生:书写NaOH、Ca(OH) 2、Ba(OH) 2 KOH、Cu(OH) 2电离方程式,并思考它们电离产物的共同之处 碱的涵义: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演示2:氢氧化钠溶液与酸反应 演示实验②:氢氧化钠溶液与酸反应.

1、在2支分别盛有3毫升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试管里,各滴入1滴酚酞试液,分别向2 支试管里逐滴加稀盐酸和稀硫酸,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刚好变成无色。这时酸和碱没有剩余,恰好完全反应。这说明溶液的酸碱性发生了什么变化?――变成中性。 2、用滴管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蒸发皿中,在小火上烘干,蒸发皿上留下了什么?―――白色的晶体。 化学反应方程式: NaOH + HCI = NaCI + H 2 O 2NaOH + H 2 SO 4 = Na 2 SO 4 + 2H 2 O 结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跟硫酸反应生成硫酸和水,氯化钠和硫酸钠都属于盐。像这种碱跟酸作用生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结论:中和反应:碱+酸――盐+水 实质:H++OH-=H 2 O 应用:改良酸性土壤、中和酸过多等 思考:用什么办法能够知道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过程中,酸和碱没有剩余,恰好完全反应?―――使用指示剂。 演示3:向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让学生来完成) ――现象: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 2=CaCO 3↓+H 2 O 结论:碱可以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介绍:工业上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硫(提问:二氧化硫排入大气有何危害?)SO 2+2NaOH=Na 2 SO 3+H 2 O 介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为什么不能用玻璃塞?而是用橡皮塞或木塞。 SiO 2+2NaOH=Na 2 SiO 3+H 2 O 介绍: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钠溶液不能敞口放置,为什么? CO 2+2NaOH=Na 2 CO 3+H 2 O 演示4: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注入2-3毫升氯化铜溶液和氯化铁溶液,观察有何变化? CuCl 2+2NaOH=2NaCl+Cu(OH)2↓――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FeCl 3+3 NaOH=3NaCl+Fe(OH)3↓――产生红褐色絮状沉淀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是新教材中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金属在自然界基本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因此第一节介绍金属单质的性质后,第二节重点讲述了钠、铝、铁的化合物性质。在这一节内容里,新教材安排了精彩的图片和丰富的实验探究。旨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学习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对提高学生全面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本节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以下特点:图画较多,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活动较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时,采用科学探究的形式,突出实验引探功能;利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填写表格,可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习。教学重点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这些现象的本质,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作出正确的判断。 二、教学设计思路: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这部分内容,其性质并不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知识层面要求不高。教材的设计是以列表的形式提供信息,由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且实验都是简单易做,学生可以通过努力独立完成或者小组合作完成。 根据以上特点,我淡化了Na 2CO 3 和NaHCO 3 化学性质的教学,将本节的教学目 标定位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且将科学精神、探究精神融入教学当中。从生活引入,以实验探究、讨论式教学法的形式展开,特别是设计学案,辅助教学,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主动建构,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又可充分发掘教师的辅导作用,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 本节教学设计的主线是:创设情境—猜想设疑—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总结内容--习题巩固。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引导-实验探究、对比的教学方法进行边讲边实验教学。这在教学中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观察能力、对比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一系列猜想、实验、讨论、归纳等活动中完成知识与能力的建构,体验探究实验的无穷乐趣。 三、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碱及其性质教案

《第二节几种常见的碱》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见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主要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认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腐蚀性及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 3、能由探究实验知道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过程和方法 1、运用实验、观察等方法进行探究,并比较、归纳和概括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2、能应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解释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的探究,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 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讨论、实验进一步发展善于合作、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与用途以及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魔术表演引入:“清水变牛奶”,让学生通过已知的化学知识解释,并 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再表演“不吹自大的气球”。 提问:气球为什么不吹自大哪?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通过今天的学习就能解释出其中 缘由。今天外面学习的内容是——常见的碱。 首先来认识氢氧化钠,让学生观察氢氧化钠固体。 提问:如何取用氢氧化钠,能直接用手拿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观察被氢氧化钠腐蚀的 鸡爪。正是由于氢氧化钠的强的腐蚀性,由此我们俗称氢氧化钠为?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沾 到皮肤上该如何处理呢?引导学生观察,然后互相交流。 观察、思考并对已学知识的回顾Ca(OH)2+CO2=CaCO3↓+H2ONaOH有强烈的腐蚀性在使用NaOH时必须十分小心。

进行化学药品的安全知识教育。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的热情。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到水中溶解,让学生触碰试管外壁,让学生知道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 热的现象。 氢氧化钠放入水中溶解放热,把它放在空气中又会如何?用两只表面皿把氢氧化钠固体 颠换,让学生观察氢氧化钠不久就沾在表面皿上,从而得知氢氧化钠会潮解。 提问:潮解是不是化学反应呢?为什么? 氢氧化钠还有哪些用途呢?引导学生阅读氢氧化钠的用途。其实氢氧化钠还可以做叶脉 书签,课本有制作叶脉书签的家庭小实验。 认识完氢氧化钠,我们再来认识另外一种常见的碱——氢氧化钙。在检验二氧化碳时用到的澄清石灰水就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提问:同学知道氢氧化钙是如何制取的吗?它俗称什么? 实验展示:氧化钙和水反应,并要求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提问:除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之外,常见的碱还有哪些,并写出他们的化学式?这些 碱都具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呢?我们通过化学实验进一步进行探究。 请一位学生来完成实验,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并进行相应指导。 实验:NaOH、Ca(OH)2溶液中分别滴加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 引导学生归纳实验的结论。 结论:(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提问:细心的同学应该发现两只试管内的溶液颜色深浅有所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问题我们留作课后思考。 氢氧化钙可做建材,利用到它什么性质呢?同学们能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吗?氢 氧化钠密封保存仅仅是因为潮解的原因吗?展示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提问:氢氧化钠溶液试剂瓶口有一些白色固体,请同学分析一下白色固体可能是什么?其中又 涉及到什么化学反应呢?注意把碱的一些性质联系起来。 上面两个化学反应有什么共同之处?三氧化硫与碱的反应与上面两个反应相似,试写出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2)碱溶液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问题:硫酸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为了周围居民的安全,利用我们已知的化学知识帮居民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刚才的学习,谁能揭晓“不吹自大的气球”的秘密?注意联系一些已学的物理知识

高中化学《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教学设计

鲁科版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教学设计 一、课标、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鲁科版化学必修1中第三章第一节《碳的多样性》第二课时的内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基本要求:“能通过实验研究碳酸钠的性质,能通过实验对比研究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并知道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这一要求正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基本观念,性质决定用途。 二、教学对象分析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学生在初中阶段已有初步的认识,但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性质实验探究和分析,教师授课应在学生已有认知基础上进行,注重学习研究方法的指导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同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过程中,能充分体现对比的学科思维来认识问题。最为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生活中充满化学,用化学看懂生活”的基本学科理念,完成教学目标和要求,激发学生通过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并应用所学知识解释两者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2、能利用比较学习方法,分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其相互转化和鉴别方法。 3、理解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 经历对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实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通过讨论、探究与归纳,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思维能力,逻辑推理和综合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敢于质疑,勤于思索的良好品质,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 四、教学策略 四重表征:运用四重表征,让学生从多角度认识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的分步过程。 第一重为宏观表征:学生实验:等浓度的盐酸滴入同浓度同体积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中,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分步过程。 第二重为微观表征:学生对现象进行解释,盐酸滴入碳酸氢钠溶液中,立即产生气泡,说明碳酸氢根与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一开始无明显现象,说明碳酸根结合氢离子生成碳酸氢根,过一会产生气泡,应该是碳酸氢根与氢离子的反应。 第三重为符号表征:盐酸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中: CO 32- + H+ = HCO 3 - HCO 3 - + H+ =H 2 O +CO 2 ↑ 第四重为曲线表征:数字化实验精确测量并绘制出溶液PH随滴入盐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图,并展示给学生。 五、课前准备 (1)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 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鲁科版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课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2、达成目标:通过观看微课视频,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掌握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 3、学习方法建议:阅读教材,根据微课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单中的任务,如果遇到困难可以暂停或回放,直到完成为止。 学习任务: 任务1:阅读教材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知识 任务2:观看微课视频,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任务3: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教学设计

2006年广东省高中化学说课比赛《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案设计 郑裕彤中学孙垂鑫广东顺德 本教案设计是现行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一、教案内容分析 1、课标中的内容 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教材中的内容 本节内容既是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为化学2介绍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通过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学习,能使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二、教案对象分析 1、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已经知道了物质的溶解性和溶解度的概念,能正确区分酸碱盐,能正 确选用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能力方法基础:学生具有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初步能力,具有使用常见仪器进行实验操作 的初步能力,具有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的初步能力。 3、情感态度基础:学生具有开展实验探究的欲望和热情,具有合作学习的意识与体验。 三、教案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有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实验探究,课本中的实验都比较简单,学生已经具备独立操作该节课内容中所有的化学实验的能力。因此,本节课采取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学习过程的教案方法,即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实验对比探究为主的教案方法,着重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在学生实验探究之后再播放一段录象,介绍侯德榜及其制碱法,既可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又可起到使学生体验到科学知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水溶性和热稳定性)的运用价值。 四、教案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以及对比学习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培养学生严谨求是 的态度和善于合作的品质;通过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侯德榜及侯氏制碱法的介绍,对学 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的教育。 五、教案重点与难点 重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难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的鉴别 六、教案过程 【引课】碳酸钠俗名纯碱,也叫小苏打,碳酸氢钠俗名小苏打。为什么家庭厨房常备有这两种物质 呢?今天我们来探究一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有哪些主要性质。 1 / 6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第7单元《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教案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第7单元 《第二节几种常见的碱》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见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主要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认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腐蚀性及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 3、能由探究实验知道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过程和方法 1、运用实验、观察等方法进行探究,并比较、归纳和概括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2、能应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解释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的探究,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讨论、实验进一步发展善于合作、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与用途以及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魔术表演引入:“清水变牛奶”,让学生通过已知的化学知识解释,并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再表演“不吹自大的气球”。 提问:气球为什么不吹自大哪?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通过今天的学习就能解释出其中缘由。今天外面学习的内容是——常见的碱。 首先来认识氢氧化钠,让学生观察氢氧化钠固体。 提问:如何取用氢氧化钠,能直接用手拿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观察被氢氧化钠腐蚀的鸡爪。正是由于氢氧化钠的强的腐蚀性,由此我们俗称氢氧化钠为?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该如何处理呢?引导学生观察,然后互相交流。 观察、思考并对已学知识的回顾Ca(OH)2+CO2=CaCO3↓+H2ONaOH有强烈的腐蚀性在使

用NaOH时必须十分小心。 进行化学药品的安全知识教育。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的热情。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到水中溶解,让学生触碰试管外壁,让学生知道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的现象。 氢氧化钠放入水中溶解放热,把它放在空气中又会如何?用两只表面皿把氢氧化钠固体颠换,让学生观察氢氧化钠不久就沾在表面皿上,从而得知氢氧化钠会潮解。 提问:潮解是不是化学反应呢?为什么? 氢氧化钠还有哪些用途呢?引导学生阅读氢氧化钠的用途。其实氢氧化钠还可以做叶脉书签,课本有制作叶脉书签的家庭小实验。 认识完氢氧化钠,我们再来认识另外一种常见的碱——氢氧化钙。在检验二氧化碳时用到的澄清石灰水就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提问:同学知道氢氧化钙是如何制取的吗?它俗称什么? 实验展示:氧化钙和水反应,并要求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提问:除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之外,常见的碱还有哪些,并写出他们的化学式?这些碱都具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呢?我们通过化学实验进一步进行探究。 请一位学生来完成实验,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并进行相应指导。 实验:NaOH、Ca(OH)2溶液中分别滴加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 引导学生归纳实验的结论。 结论:(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提问:细心的同学应该发现两只试管内的溶液颜色深浅有所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问题我们留作课后思考。 氢氧化钙可做建材,利用到它什么性质呢?同学们能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吗?氢氧化钠密封保存仅仅是因为潮解的原因吗?展示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提问:氢氧化钠溶液试剂瓶口有一些白色固体,请同学分析一下白色固体可能是什么?其中又涉及到什么化学反应呢?注意把碱的一些性质联系起来。 上面两个化学反应有什么共同之处?三氧化硫与碱的反应与上面两个反应相似,试写出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2)碱溶液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问题:硫酸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为了周围居民的安全,利用我们已知的化学知识帮居民解决这个问题。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碱的性质 教案

1.3 探索碱的性质 一.什么是碱 碱的涵义: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二、碱的性质 1.碱能跟酸碱指示剂反应 [实验1]在四支盛有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再取两片PH试纸,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在试管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观察颜色变化,现象填入下表中。 结论: 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变红色. 【思考】:这里为什么要说成“碱溶液”,而不直接说成“碱”? 因为有些碱不能溶于水,如氢氧化铜、氢氧化铁,由于不溶于水,它们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碱能与酸反应 [实验2]氢氧化钠溶液与酸反应 1)、在2支分别盛有少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试管里,各滴入1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分别向2支试管里逐滴加稀盐酸和稀硫酸,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刚好消失。 这说明溶液的酸碱性发生了什么变化?变成中性 2)、用滴管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蒸发皿中,在小火上烘干,蒸发皿上留下了什么? 白色的晶体。 化学方程式:NaOH + HCl =NaCl + H2O 2NaOH + H2SO4 =Na2SO4 + 2H2O 中和反应: 1)定义:碱跟酸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2).中和反应的应用: 农业上用熟石灰降低土壤的酸性,达到改良酸性土壤的目的.石油工业上用氢氧化钠中和过量的硫酸;医学上用氢氧化铝中和过多的胃酸 3)中和反应的实质: 实质是酸电离的H+与碱电离的OH-结合成中性的水 3、碱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实验]:向一支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海水制碱》说课稿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海水制碱》说课稿 Lecture draft of seawater based soda producti on for Grade 9 chemistry of junior high school published by Shandong Education Press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海水制碱》说课稿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说课稿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教师在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遵循整体构思、融为一体、综合论述的原则,分块 写清,分步阐述教学内容,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本教案根据幼儿园说课稿标准的要求 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 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盐的性质: 1.盐溶液与指示剂反应 2.盐溶液与某些酸溶液的反应 3.盐溶液与某些碱溶液的反应 4.盐溶液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 开场白:各位评委好,我是X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题目是《海水制碱》,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根据新课标理论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设计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说一下我对教 材的认识。 一、说教材 《海水制碱》这节课是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3单 元第3节的内容,纯碱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是

初中化学遇到的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本单元以海洋为背景,引领学生认识海洋化学资源,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本节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 一、氨碱法制纯碱; 二、纯碱的性质。”在第一部分,主要内容:一是通过认识氨碱法制纯碱的工艺流程,引导学生从元素守恒的角度思考原料选择的问题,树立元素守恒观;二通过自主学习,了解纯碱、小苏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体会学习化学的必要性。在第二部分,通过用分类的方法探究纯碱的性质,总结盐类性质的一般规律,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通过复分解反应实质的学习,引导学生从微观本质上认识和思考宏观的现象和变化,突出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 二、说学情 学生的起点知识、能力和思维障碍: (1)学生虽然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但是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质量守恒”的层面上,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元素守恒观。 (2)学生虽然有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的意识,但是还不能完全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的现象与变化。

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教案

课题: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县级公开课教案) 学校:五沟中心学校 教师:祝彦君 时间:2013年3月12 日

课题: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教案) 濉溪县五沟中心学校祝彦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了解其腐蚀性并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2、掌握有关碱的两个基本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发展实践与探索的精神,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对知识的迁移应用,并进一步培养团队合作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会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特点。 2、通过设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方案,体会学习的乐趣, 树立严谨的科学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碱的化学性质及其反应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实验方案的设计。 【实验准备】 学生实验仪器药品: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钙固体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吸管药匙烧杯(100ml)(2 瓶)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2瓶)胶头滴管玻璃棒白色点 滴板 演示实验仪器药品:烧瓶锥形瓶导管弹簧夹胶头滴管氢氧化钠溶液【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前几天,小华的妈妈说厨房的下水道有些堵塞了,让小华去超市买一瓶管道疏通剂,小华见说明书上介绍说“能快速分解菜渣、油脂、皂垢、毛发等堵塞污物,以疏通管道”。哇,是什么物质这么厉害呢……(由此引起学生的兴趣,设置悬念) (提问)是什么物质这么厉害呢?大家使用过管道疏通剂吗? (学生回答)有、没有……(投影)投影有关管道疏通剂的主要成分。 (提问)这位同学,请你帮大家看一下,成分里排在第一位的是什么物质?(学生回答)氢氧化钠 (讲解)氢氧化钠是一种很常见的碱,我们已经初步领教了它的“厉害”,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两张图片。(投影) (讲解)说明氢氧化钠有强烈腐蚀性,也正因如此,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大家在使用时一定要小心哦。同样和氢氧化钠类似的还有氢氧化钙 (设问)那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还有哪些物理性质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进一步认识它们吧。 【活动探究1】目标:认识“两碱”的物理性质。任务: A组:观察NaOH的颜色、状态及溶解性。 B组:观察 Ca(OH)2的颜色、状态及溶解性 注:1. 教师要强调实验的安全性,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导学案装订线 化学必修1 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化学物质编号21 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先使用15分钟完成预习自学本节知识,规范完成导学案,用红色的笔做好疑难标记 2.联系课本知识,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学案内容,组长负责,拿出讨论结果,准备展示和点评 3.及时整理展示,点评结果,规范完成课堂检测,改正完善并落实好学案所有内容 学习要求: 1.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2.运用对比实验方法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3.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生产、生活中用途。 【学海导航】 1.碳酸钠的性质 2.Na2CO3与NaHCO3的性质与比较 3.侯制碱法 【主干知识】 一.碳酸钠的性质 碳酸钠俗名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色_________状;碳酸钠晶体含结晶水,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在空气里碳酸钠晶体很容易_____________,并逐渐碎裂成粉末. 【实验探究1】在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钙溶液,再分别向上述 两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2】按图组装仪器,将滴管中的浓盐酸加入瓶中,观察实 验现象.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3】用pH试纸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4】在一只烧杯中加入50ml0.5mol·L-1碳酸钠溶液,用酒精灯将碳酸钠溶液加热至接 近沸腾.将一块油污的铜片浸入碳酸钠溶液中,静置约2min.用镊子将铜片从溶液中取出后,用水冲洗 干净.比较浸入碳酸钠溶液前后铜片表面的情况.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碳酸钠被称为“纯碱”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酸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碳酸氢钠相互转化 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Na2CO3与NaHCO3的性质与应用比较 碳酸钠碳酸氢钠性质比较 组成------------- 俗名------------- 晶体色态------------- 水溶性 热稳定性 与HCl反应 (写方程式) 与NaOH溶液 (写方程式) ----------------- 与CO2反应 (写方程式) ------------------ 与BaCl2 (写方程式) ------------------ 水溶液碱性 主要用途------------------- 三.侯氏制碱法原理 工业上以_____________为原料生产纯碱 将__________通入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饱和溶液中,使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从溶液中 析出,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滤得到碳酸氢钠晶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 过滤后的母液中加入氯化钠粉末、通入氨气,搅拌,经降温后副产品氯化铵晶体析出. 【巩固练习】

《碱的性质》课堂教学设计

《碱的性质》课堂教学设计 (刘国燕白银市第九中学) 一、教学内容 1、课标中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属于科学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中的内容之一,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涉及的物质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用途,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有密切的联系,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有趣的探究实验,享受到探究物质的乐趣,体会到研究身边的化学物质对提高人类的生活和质量、促进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教材中的内容 本节课是科学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章课题2“常见的酸和碱” 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常见的酸后来认识常见的碱。 本节教学内容包含知识点比较多,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常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等,需要三个课时来完成。本节课是第三课时,主要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二、教学对象分析 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学习了常见的酸——盐酸和硫酸的性质和用途后, 具备了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的基础和能力,为学习碱的性质奠定了基础和 方法。 2、学习方法方面:通过阅读-实验-观察-归纳等多元化学习方法 三、设计思想 总的思路是先设置情景,通过“活动与探究”,让学生归纳总结常见碱的性质。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氢氧化钙的制取。 (2)了解氢氧化钠的潮解性和腐蚀性。 (3)碱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用碱的有关性质解释有关生活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养成从观察现象到抽象思维,再到归纳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通过学生亲身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