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属钠、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金属钠、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金属钠、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金属钠、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第一课时 金属钠、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

[课标要求]

1.了解钠单质的生产原理及钠的保存、存在和用途。

2.了解钠的物理性质,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3.了解Na 2O 、Na 2O 2的性质。 4.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5.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

1.钠与O 2、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 +O 2===2Na 2O(白色) 2Na +O 2=====点燃

Na 2O 2(淡黄色) 2Na +2H 2O===2NaOH +H 2↑ Na 与水反应现象可概括为浮、游、熔、响。

2.Na 2O 是碱性氧化物,Na 2O 2不是碱性氧化物,Na 2O 2可作漂白剂和供氧剂。2Na 2O 2 +2H 2O===4NaOH +O 2↑、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3.Na 2CO 3俗称纯碱或苏打,NaHCO 3俗称小苏打。它们的水溶液都呈碱性,且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Na 2CO 3溶液的碱性更强。

4.Na 2CO 3与NaHCO 3相互转化的反应: Na 2CO 3+CO 2+H 2O===2NaHCO 3。 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 NaHCO 3+NaOH===Na 2CO 3+H 2O 。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1.钠的存在:在自然界中钠元素都以化合态存在,如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等。 2.钠的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质地 密度 熔点 银白色

固态

较软

比水小

较低

3.钠与氧气的反应 反应条件 室温 加热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新切开的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在

空气中很快变暗 钠先熔化成小球,然后剧烈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 4Na +O 2===2Na 2O

2Na +O 2=====△

Na 2O 2

结论 钠是非常活泼的金属,与O 2反应,条件不同时,现象不同,产物也不同

4.钠与水的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钠浮在水面上 钠的密度比水小 钠

熔成小球

钠熔点

较低,且反应放热

小球在水面上迅速游动,逐渐变小,

最后消失

反应产生的

气体推动小球

运动

与水反应发出“嘶嘶”声

钠与水

剧烈反应,反应放热并生成气体 反应后溶液的颜色逐渐变红

有NaOH 生成

化学方程式 2Na +2H 2O===2NaOH +H 2↑

[特别提醒] (1)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反应容易失去,表现还原性且性质活泼。

(2)钠与水(滴有酚酞)反应的现象概括为“浮、熔、游、响、红”。 (3)钠易与空气中O 2、H 2O 反应,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5.钠的制备

工业上电解熔融的NaCl :2NaCl 通电,2Na +Cl 2↑。 6.钠的用途

(1)钠可以用来制取一些钠的化合物如过氧化钠。

(2)冶炼金属,如可以从钛、锆、铌、钽等金属的氯化物中置换出金属单质。钠与四氯化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Cl 4+4Na700~800 ℃,Ti +4NaCl 。

(3)可制作高压钠灯,其特点是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

(4)钠钾合金:常温下是液体,可用于原子反应堆作热交换剂。

1.钠与O2在不同条件下生成产物有何不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钠与O2在常温下反应生成Na2O,加热条件下生成Na2O2,化学方程式分别为4Na+O2===2Na2O,2Na+O2△,Na2O2。

2.将一块钠投入到少量的盐酸中,发生哪些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钠先与盐酸反应,过量的钠再与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Na+2HCl===2NaCl+H2↑;2Na+2H2O===2NaOH+H2↑。

3.把一小块钠投到CuSO4溶液中,可观察到哪些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观察到钠浮在液面上,熔化成一闪亮的小球到处游动,有蓝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合并后可得2Na+2H2O+CuSO4===Na2SO4+Cu(OH)2↓+H2↑。

1.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的主要变化

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终完全转变为Na2CO3粉末,此过程中的主要变化与现象有:

银白色金属钠(Na)――→

O2

表面变暗

(生成Na2O)

――→

H2O

出现白色固体

(生成NaOH)

――→

H2O

表面变成溶液(NaOH潮解)――→

CO2

白色块状物质(生成

Na2CO3·10H2O)

――→

风化

白色粉末状物质

(生成Na2CO3)

发生的主要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4Na+O2===2Na2O;

②Na2O+H2O===2NaOH;

④2NaOH+CO2===Na2CO3+H2O,

Na2CO3+10H2O===Na2CO3·10H2O;

⑤Na2CO3·10H2O===Na2CO3+10H2O。

2.钠与水、酸溶液、碱溶液和盐溶液的反应

(1)钠与水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还原剂:Na,氧化剂:H2O。

(2)钠与酸溶液的反应

①钠与酸溶液反应时先与酸反应生成H2。

②如果钠过量,钠把酸消耗尽之后,再与水反应。

(3)钠与碱溶液的反应

实质就是钠与水的反应。

(4)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钠与盐溶液反应时,首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然后NaOH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若氢氧化钠不与盐反应,则只有钠与水的反应)。例如:

(1)Na与Fe2(SO4)3溶液的反应

2Na+2H2O===2NaOH+H2↑,

6NaOH+Fe2(SO4)3===2Fe(OH)3↓+3Na2SO4。

(2)Na与K2SO4溶液的反应

2Na+2H2O===2NaOH+H2↑(仅此一步反应)。

1.取一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金属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

A.②⑤B.①②③

C.①④⑤D.④⑤

解析:选C钠燃烧时,先受热熔化成闪亮的小球,然后燃烧,燃烧时火焰为黄色,燃烧后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固体。

2.金属钠分别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气体又有沉淀产生的是()

A.BaCl2溶液B.K2SO4溶液

C.FeCl3溶液D.NH4NO3溶液

解析:选C钠与盐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NaOH和H2,故每种溶液中均有气体产生。

A、B、D中均无沉淀生成,C中FeCl3与NaOH反应生成Fe(OH)3沉淀。

3.将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A.MgCl2B.K2SO4

C.CuCl2D.HCl

解析:选A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与盐反应产生沉淀。A 项,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正确;B项,氢氧化钠与硫酸钾不反应,错误;C项,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产生蓝色沉淀,错误;D项,无沉淀产生,错误。

钠的氧化物的性质与应用

1.氧化钠

(1)物理性质:Na2O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

(2)化学性质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①Na2O+H2O===2NaOH;

②Na2O+2HCl===2NaCl+H2O;

③Na2O+CO2===Na2CO3。

2.过氧化钠

(1)物理性质

颜色:淡黄色;状态:固体。

(2)化学性质

①与水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

②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

(3)用途

①供氧剂: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②强氧化剂。

③漂白剂:用于漂白某些物质。

[特别提醒](1)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Na2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Na2O2与水、CO2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2)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是1∶2而不是1∶1。

1.Na2O2属于碱性氧化物吗?为什么?

提示:不是碱性氧化物;原因是Na2O2与酸反应时,除生成盐和水外,还生成O2,因此,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而属于过氧化物。

2.2.24 L的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Na2O2反应,能得到相同条件下的气体多少升?

提示:根据CO 2与Na 2O 2、H 2O 与Na 2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2.24 L CO 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与足量Na 2O 2反应生成1.12 L O 2。

3.7.8 g Na 2O 2与足量水反应时转移电子的个数是多少?

提示:0.1N A ;由Na 2O 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0.1 mol Na 2O 2与水反应转移0.1 mol 电子。

Na 2O 2与CO 2、H 2O 反应的三大关系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① 2Na 2O 2+2H 2O===4NaOH +O 2↑② 1.物质的量关系

不论是CO 2还是H 2O ,通过足量的Na 2O 2时,放出O 2的物质的量与CO 2或H 2O 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2。

2.电子转移关系

在Na 2O 2与CO 2或H 2O 的反应中,Na 2O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每生成1 mol O 2都转移2 mol 电子。

3.固体质量关系

(1)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Δm (固体) 2×78 g 2 mol 2×106 g 56 g (2 mol CO 的质量)

即发生反应①时,固体增加的质量等于与CO 2等物质的量的CO 的质量。 (2)2Na 2O 2+2H 2O===4NaOH +O 2↑ Δm (固体) 2×78 g 2 mol 4×40 g 4 g (2 mol H 2的质量)

即发生反应②时,固体增加的质量等于与H 2O 等物质的量的H 2的质量。

1.下列关于Na 2O 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Na 2O 2是淡黄色固体,久置于空气中变成Na 2CO 3 B .Na 2O 2与水的反应中,Na 2O 2只作氧化剂 C .Na 2O 2属于碱性氧化物

D .Na 2O 2与CO 2或H 2O 反应,1 mol Na 2O 2参加反应,转移1 mol 电子

解析:选AD Na 2O 2久置空气中发生的转变过程为Na 2O 2――→H 2O

NaOH ――→CO 2

Na 2CO 3,A 正确;Na 2O 2与水反应时,Na 2O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 错误;Na 2O 2属于过氧化物,

而不属于碱性氧化物,C 错误;Na 2O 2与CO 2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

为 ,由此可知,D 正确。

2.CO 和H 2的混合气体21.2 g ,与足量O 2反应后,通过足量Na 2O 2,固体质量增加( ) A .21.2 g B .14 g C .6.78 g

D .不能确定

解析:选A 已知有关反应:2H 2+O 2=====点燃

2H 2O,2CO +O 2=====点燃

2CO 2,2Na 2O 2+2H 2O===4NaOH +O 2↑,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将上述化学方程式合并可得:Na 2O 2+H 2===2NaOH ,Na 2O 2+CO===Na 2CO 3即反应结果相当于CO 、H 2恰好被Na 2O 2吸收,固体增加的质量就是CO 和H 2的总质量。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与应用

1.物理性质 名称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化学式 Na 2CO 3 NaHCO 3 俗名 纯碱、苏打 小苏打 色态 白色粉末 细小白色晶体

溶解性 水中易溶

水中易溶,相同温度下,Na 2CO 3的溶解度大于NaHCO 3

2.化学性质 (1)溶液的酸碱性 ①Na 2CO 3溶液呈碱性。

②NaHCO 3溶液呈碱性,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Na 2CO 3溶液的pH 比NaHCO 3溶液的大。 (2)热稳定性

①Na 2CO 3性质稳定,受热不易分解,Na 2CO 3·10H 2O 易风化。 ②NaHCO 3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 (3)与酸(足量盐酸)反应

①Na 2CO 3:Na 2CO 3+2HCl===2NaCl +H 2O +CO 2↑。 ②NaHCO 3:NaHCO 3+HCl===NaCl +H 2O +CO 2↑。 (4)与碱(氢氧化钠)反应

①Na 2CO 3:与NaOH 不反应;

②NaHCO 3:NaHCO 3+NaOH===Na 2CO 3+H 2O 。 (5)相互转化

Na 2CO 3③CO 2+H 2O

①固(加热)②液(NaOH )NaHCO 3

③的化学方程式:Na 2CO 3+H 2O +CO 2===2NaHCO 3。 3.碳酸钠的制法——侯氏制碱法 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NaCl +NH 3+CO 2+H 2O===NaHCO 3+NH 4Cl ; ②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 4.用途

(1)碳酸钠: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玻璃、肥皂、合成洗涤剂、造纸、纺织、石油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2)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医疗上可以做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

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比较

利用下图装置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其中小试管内有沾有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

[问题思考]

(1)实验时,小试管内棉花球上的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成蓝色,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提示:小试管内的NaHCO 3受热分解生成了水。

(2)实验时,烧杯A 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而烧杯B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依据该实验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提示:Na 2CO 3受热不易分解,而NaHCO 3加热分解生成CO 2气体,因此,热稳定性:Na 2CO 3>NaHCO 3。

(3)若将大小试管中的Na 2CO 3和NaHCO 3位置互换,能否得出相同的实验结论? 提示:不能;因为大试管中加热温度高,而小试管中温度较低,NaHCO 3受热分解的

原因也可能是温度高造成的。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

[问题思考]

(1)分别向等浓度的Na2CO3、NaHCO3的稀溶液中滴加同浓度的CaCl2溶液,(如图1、图2所示),产生的实验现象相同吗?原因是什么?

提示:不相同;图1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发生的反应为

Na2CO3+CaCl2===CaCO3↓+2NaCl。

图2中无明显现象,因为NaHCO3与CaCl2不反应。

(2)实验中若用盐酸替代CaCl2溶液,能否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溶液?

提示:能;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Na2CO3溶液中开始无气泡,过一会才会有气泡产生;NaHCO3溶液中一开始即有大量气泡产生。

1.Na2CO3与NaHCO3的鉴别方法

依据原理结论

热稳定性2NaHCO3=====

Na2CO3+

CO2↑+H2O;

Na2CO3受热不易分解

加热有气体产生的是

NaHCO3,无变化的是

Na2CO3

与CaCl2、BaCl2的反应CO2-3+Ca2+===CaCO3↓,

CO2-3+Ba2+===BaCO3↓;

HCO-3与Ca2+、Ba2+不反应

有沉淀生成的是Na2CO3,无

变化的是NaHCO3

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Na2CO3+2HCl===

2NaCl+H2O+CO2↑;

NaHCO3+HCl===

NaCl+H2O+CO2↑

生成气体剧烈的是NaHCO3,

相对不剧烈的是Na2CO3

盐酸逐滴加入时的现象CO2-3+H+===HCO-3;

HCO-3+H+=== CO2↑+

H2O

逐滴加入盐酸立即产生气体

的是NaHCO3,开始不产生气

体,滴加一会才产生气体的是

Na2CO3

[注意]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原因是二者均会与Ca(OH)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2.Na2CO3与NaHCO3的分离与提纯

混合物(括号内的为杂质) 除杂方法及试剂

Na2CO3固体(NaHCO3) 加热

NaHCO3溶液(Na2CO3) 通入足量CO2气体

Na2CO3溶液(NaHCO3) 加入适量NaOH溶液

1.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热稳定性:NaHCO3>Na2CO3

B.与同浓度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HCO3>Na2CO3

C.相同温度时,在水中的溶解度:NaHCO3

D.等物质的量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CO2的物质的量:NaHCO3

解析:选AD A项,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碳酸钠不易分解,错误;B项,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更剧烈,正确;C项,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正确;D项,两者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CO2的物质的量相等,错误。

2.有两试管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溶液,下列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判断

A 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产生沉淀者为Na2CO3

B 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较剧烈者为Na2CO3

C 分别加入CaCl2溶液产生沉淀者为Na2CO3

D 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立即产生气泡者为Na2CO3

解2323↓+2NaOH,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两者现象相同均产生白色沉淀;B项滴加等浓度的稀盐酸时,NaHCO3溶液反应更剧烈;C项Na2CO3与CaCl2发生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产生白色沉淀,NaHCO3与CaCl2不反应;D 项逐滴加入盐酸时,NaHCO3立即产生气泡,Na2CO3开始无气泡产生,过一会儿才产生气泡。

[方法技巧]

互滴法检验Na2CO3和稀盐酸

互滴法是指当两种溶液反应时有两个不同的反应过程,且这两个过程的实验现象各不相同,

则可以通过滴加顺序不同,利用产生的现象不同进行鉴别。

如:(1)盐酸逐滴加入到Na2CO3溶液中

①现象:开始无明显现象,后有无色气体放出。

②原理:CO2-3+H+===HCO-3(无明显现象),

HCO-3+H+===H2O+CO2↑(无色气体放出)。

(2)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稀盐酸中

①现象:有无色气体放出。

②原理:CO2-3+2H+===H2O+CO2↑。

[三级训练·节节过关]

1.下列关于金属钠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钠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B.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时,若氧气的量较少,则生成氧化钠

C.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变成碳酸钠

D.钠是金属,其密度比水的大

解析:选C钠能与水反应,着火时可用沙土扑灭;钠与氧气在加热时生成过氧化钠,与氧气量的多少无关;钠在空气中放置,先生成氧化钠,进一步转化成氢氧化钠,最后变成碳酸钠;钠的密度比水的小。

2.下列关于Na2O和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白色固体

B.都是碱性氧化物

C.都能和水反应形成强碱溶液

D.都是强氧化剂

解析:选C Na2O是白色固体,Na2O2是淡黄色固体;Na2O是碱性氧化物,Na2O2是过氧化物;它们都能和水反应形成氢氧化钠溶液;Na2O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无氧化性,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具有氧化性、还原性,是强氧化剂。

3.下列有关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通常状况下,都是白色固体

B.它们都易溶于水

C.在通常状况下,受热都易分解

D.都可以和盐酸反应并生成CO2气体

解析:选C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一个显著的区别是热稳定性,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而碳酸钠受热难分解。

4.一小块金属钠长时间置于空气中,可能有下列现象,这些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变成白色粉末 ②变暗 ③变成白色固体 ④变成液体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②③①④ D .③②④① 解

B

Na →Na 2O →NaOH →Na 2CO 3·10H 2O →Na 2CO 3。反应现象为:钠由银白色变暗,之后变成白色固体(NaOH),白色固体潮解变成液体,与空气中的CO 2、H 2O 结合形成白色晶体(Na 2CO 3·10H 2O),最后晶体风化,变成白色粉末(Na 2CO 3)。

5.有4种钠的化合物W 、X 、Y 、Z ,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①W ――→△

X +H 2O +CO 2↑

②Z +CO 2―→X +O 2 ③Z +H 2O ―→Y +O 2↑ ④X +Ca(OH)2―→Y +CaCO 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W 、X 、Y 、Z 的化学式分别是:

W________,X________,Y________,Z________。

(2)以上4个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填反应序号),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还原剂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

(3)若反应④在溶液中进行,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①反应可认定为NaHCO 3的分解反应:2NaHCO 3=====△

Na 2CO 3+H 2O +CO 2↑,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由X(Na 2CO 3)逆推可知Z 为Na 2O 2,Y 为NaOH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2Na 2O 2+2H 2O===4NaOH +O 2↑,以上两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且Na 2O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这样,④反应为Na 2CO 3+Ca(OH)2===CaCO 3↓+2NaOH 。

答案:(1)NaHCO 3 Na 2CO 3 NaOH Na 2O 2 (2)②③ Na 2O 2 Na 2O 2

(3)Ca(OH)2+Na 2CO 3===2NaOH +CaCO 3↓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钠在自然界中可以以游离态存在

B .钠在燃烧时产生黄色火焰

C .钠与硫化合时可能发生爆炸

D .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

解析:选A 钠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2.下列关于碳酸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碳酸钠俗称纯碱,因为碳酸钠是一种碱 B .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呈浅红色 C .碳酸钠本身显碱性,所以不能与任何碱反应 D .用BaCl 2溶液不能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解析:选B 碳酸钠属于盐类,A 项错误;碳酸钠可与氢氧化钙反应,C 项错误;BaCl 2

溶液可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沉淀,而不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D 项错误。

3.下列关于Na 2O 和Na 2O 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Na 2O 与Na 2O 2颜色相同 B .均可与CO 2、H 2O 反应产生氧气 C .所含氧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 D .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

解析:选D Na 2O 为白色固体,Na 2O 2为淡黄色固体,颜色不相同,A 错误;Na 2O 与CO 2、H 2O 反应不能生成氧气,B 错误;Na 2O 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均为-1,C 错误;Na 2O 2

中含有Na +

、O 2-

2,个数比为2∶1,Na 2

O 中含有Na +

、O 2-

,个数比为2∶1,D 正确。 4.某学生将一小块钠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此实验能证明钠下面4点性质中的( ) ①钠的密度比水的小 ②钠的熔点较低 ③钠与水反应时放出热量 ④钠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

A .①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解析:选D Na 与水反应时,Na 融化成闪亮的小球,在水面四处游动,同时溶液变红色,体现了①②③④四点性质。

5.除去Na 2CO 3固体中少量的NaHCO 3的最佳方法是( ) A .加入适量盐酸 B .加入NaOH 溶液 C .加热分解

D .制成溶液后通入CO 2

解析:选C 根据NaHCO 3的不稳定性,通过加热分解除去NaHCO 3,并且又生成Na 2CO 3。

二、不定项选择题

6.对于反应:TiCl 4+4Na =====700~800 ℃

4NaCl +T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说明钠是强还原剂,可用于冶炼金属

B .该反应条件是TiCl 4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

C .Ti 是还原产物

D .TiCl 4是还原剂

解析:选AC 对于已知反应,钠是还原剂,TiCl 4是氧化剂,NaCl 是氧化产物,Ti 是还原产物,因为钠能与水反应,所以该反应条件只能是TiCl 4在熔融状态下。

7.下列实验方案鉴别Na 2CO 3和NaHCO 3两种白色粉末,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 .分别向等量的白色粉末中加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比较生成气体的快慢

B .分别向等量的白色粉末中加等体积适量的水,比较固体溶解量的多少

C .分别将等量的白色粉末配成溶液,然后加入澄清石灰水,比较是否有沉淀生成

D .分别将等量的白色粉末用如上图装置进行实验,比较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解析:选C A 项,向等量的Na 2CO 3和NaHCO 3中加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NaHCO 3

产生气泡迅速,Na 2CO 3反应较缓慢,正确;B 项,由于溶解度Na 2CO 3>NaHCO 3,能全部溶解的为Na 2CO 3粉末,不能全部溶解的为NaHCO 3粉末,正确;C 项,两种物质均有白色沉淀产生,错误;D 项,NaHCO 3不稳定,受热可产生CO 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Na 2CO 3加热没有此现象,正确。

三、非选择题

8.(1)在空气中切开一块金属钠,可看到断面呈______色,具有______,但断面很快变______,主要是由于生成一薄层______,若把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还原剂为__________________。

(2)若把1.15 g 钠放在足量的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银白 金属光泽 暗 Na 2O 钠熔成小球,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2Na +O 2=====△

Na 2O 2 Na (2)2.925 2Na +Cl 2=====△

2NaCl 9.A 、B 、C 是三种常见的化合物,A 为淡黄色固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完成下列空白:

(1)A 的化学式________,B 的化学式________。

(2)写出甲+B ―→C +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 的一种重要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A 为淡黄色固体推出A 可能为Na 2O 2,则由甲――→点燃

A(Na 2O 2),推知甲可能为Na ;由于Na 、Na 2O 2均与化合物H 2O 反应,可推知B 为H 2O ,则C 为NaOH ,乙为O 2,丙为H 2,经丙+乙――→点燃

B(H 2O)验证,上述推断合理。即A 、B 、C 分别为Na 2O 2、H 2O 、NaOH ;甲、乙、丙分别为Na 、O 2、H 2。

答案:(1)Na 2O 2 H 2O

(2)2Na +2H 2O===2NaOH +H 2↑ (3)呼吸面具中作供氧剂(或漂白剂)

10.已知A 、B 、C 是三种含钠元素的白色固体物质,D 是无色气体,E 是一种难溶物质,它们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写出A 、B 、C 、D 、E 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①②两个箭头所示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D 是无色气体,能和石灰水反应生成一种难溶物质E ,可推出D 是CO 2,E 是CaCO 3;A 既能和少量CO 2反应,又能和足量CO 2反应,可推出A 是NaOH ,B 是NaHCO 3,C 是Na 2CO 3。

答案:(1)NaOH NaHCO 3 Na 2CO 3 CO 2 CaCO 3 (2)①Na 2CO 3+Ca(OH)2===CaCO 3↓+2NaOH ②CO 2+Ca(OH)2===CaCO 3↓+H 2O

一、单项选择题

1.2.3 g 纯净的金属钠在干燥的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3.5 g 固体,由此判断其产物是

( )

A .只有Na 2O

B .只有Na 2O 2

C .Na 2O 和Na 2O 2

D .无法确定

解析:选C 若2.3 g 钠全部生成Na 2O ,质量为3.1 g ;若2.3 g 钠全部生成Na 2O 2,质量为3.9 g ,因为3.1 g<3.5 g<3.9 g ,故氧化产物应为Na 2O 和Na 2O 2的混合物。

2.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 3杂质的Na 2CO 3样品的纯度,现将w 1 g 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 2 g ,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

A.84w 2-53w 131w 1

B.84(w 1-w 2)31w 1

C.73w 2-42w 131w 1

D.115w 2-84w 1

31w 1

解析:选A 因NaHCO 3受热分解为Na 2CO 3、CO 2和H 2O ,导致固体质量减小,可利用差量法进行计算。设NaHCO 3的质量为x

2NaHCO 3=====△

Na 2CO 3+CO 2↑+H 2O m (减少) 2×84 106 62 x (w 1-w 2) 解得x =84(w 1-w 2)31,将其代入下式可得:w (Na 2CO 3)=(w 1-x )/w 1=84w 2-53w 1

31w 1

,A 项正确。

3.将金属钠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烧杯中,既有气体,又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 ) ①MgSO 4溶液 ②NaCl 溶液 ③Na 2SO 4溶液 ④浓CaCl 2溶液 ⑤CuSO 4溶液 ⑥饱和NaCl 溶液

A .①②⑤

B .①④⑥

C .①④⑤

D .①⑤⑥

解析:选B 钠与溶液中的水反应,水的量减少。①中MgSO 4+2NaOH===Mg(OH)2↓+Na 2SO 4;④中CaCl 2+2NaOH===Ca(OH)2↓+2NaCl ;⑤中生成的是蓝色的Cu(OH)2沉淀,不合题意要求;⑥中水减少,有NaCl 析出。

4.将2.48 g Na 和Na 2O 2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672 mL 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用电火花引燃恰好完全反应,则Na 和Na 2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2∶1

B .1∶2

C .1∶1

D .3∶1

解析:选A 设Na 和Na 2O 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 mol 、y mol 。 2Na +2H 2O===2NaOH +H 2↑ 2 1 x 0.5x

2Na2O2+2H2O===4NaOH+O2↑

2 1

y0.5y

2H2+O2===2H2O

2 1

0.5x0.5y

则有x=2y,即x∶y=2∶1。

5.将0.4 g NaOH和1.06 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 mol·L-1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是()

解析:选C向NaOH和Na2CO3的混合液中滴加盐酸时,盐酸首先和NaOH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当滴入0.1 L时,两者恰好反应完全;继续滴加时,盐酸和Na2CO3开始反应,首先发生反应:HCl+Na2CO3===NaHCO3+NaCl,不放出气体,当再加入0.1 L时,此步反应进行完全;继续滴加时,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此时开始放出气体,分析图像,可知C正确。

二、不定项选择题

6.下列各组内的两种物质发生反应时,其产物不随反应物用量比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是()

A.CO2和澄清石灰水B.NaOH溶液和CO2

C.Na2CO3溶液和盐酸D.NaHCO3溶液和盐酸

解析:选D A项,CO2不足量,生成CaCO3,CO2过量,生成Ca(HCO3)2;B项,CO2不足,生成Na2CO3,CO2过量,生成NaHCO3;C项,盐酸不足,生成NaHCO3和NaCl,盐酸足量,生成NaCl、H2O和CO2。

7.将金属钠投入到下列物质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HCl溶液B.K2SO4溶液

C.CuCl2溶液D.饱和NaOH溶液

解析:选CD Na投入溶液中都有H2放出,关键看溶液质量减轻这一条件。C中生成Cu(OH)2沉淀,D中析出NaOH晶体,使溶液质量减轻。

8.如图所示,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钠,加热至熔化时,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无水CuSO4粉末与熔化的钠接触,瞬间产生耀眼的火花,同时有红色物质生成。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是置换反应

B.上述反应放出热量

C.上述反应中CuSO4表现了还原性

D.加热且无水条件下,Na可以与CuSO4反应并生成Cu

解析:选C由题干条件知,钠与无水CuSO4接触产生火花说明反应放热;有红色物质生成说明有铜产生,由此可分析知熔融的钠与无水CuSO4发生了置换反应,钠表现了还原性。

三、非选择题

9.测定Na2O和Na的混合物中金属钠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所示的几套仪器组合:

(1)标出各仪器连接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量筒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块表面氧化成Na2O的金属钠,其质量为2.0 g,实验后在量筒中收集到0.5 L 水,则样品中金属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假设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解析:(1)B是反应发生装置,A是储存气体的装置,C是测量反应生成气体体积的装置,各仪器连接的顺序为gfeh。

(2)反应产生的气体将A中的水压到量筒中,量筒中水的体积即为氢气的体积,故量筒可以间接测量氢气的体积。

(3)2Na+2H2O===2NaOH+H2↑

46 g22.4 L

m(Na)0.5 L

m(Na)=46 g×0.5 L

22.4 L=1.03 g,

w(Na)=1.03 g

2.0 g×100%=51.5%。

答案:(1)gfeh(2)间接测量氢气体积(3)51.5%

10.某学生拟用50 mL NaOH溶液吸收CO2制备Na2CO3溶液。为防止通入的CO2过量生成NaHCO3,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25 mL NaOH溶液吸收过量的CO2,至CO2不再溶解;②小心煮沸溶液1~2 min;③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另一半(25 mL)NaOH溶液,

使溶液充分混合。

(1)他能否制得较纯净的Na2CO3?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他的设计,第①步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装置A使用的试剂是石灰石和盐酸溶液。能否使用纯碱代替石灰石?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B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有人认为实验步骤②、③的顺序对调,即先混合,再煮沸,更合理,你认为对吗?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反应原理是:一部分NaOH与过量CO2反应生成NaHCO3,使生成的NaHCO3恰好与另一部分NaOH反应生成Na2CO3:NaHCO3+NaOH===Na2CO3+H2O。

答案:(1)能实验①生成NaHCO3,其中过量溶解的CO2气体煮沸时已除去,在实验

③中NaHCO3恰好与NaOH完全反应,转化为Na2CO3

(2)①能该装置可适用于固体和液体反应不加热产生气体,Na2CO3也是固体②饱和NaHCO3溶液除去HCl③不对若不先除去溶液中溶解的CO2气体,实验③加入的NaOH溶液将有一部分消耗于与CO2的反应,使NaHCO3不能完全转化为Na2CO3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必修1《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从本节开始,学生将初步、系统地接触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钠是高中化学学习的第一种金属元素,典型的金属钠的性质学习,是系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开始,在引导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 (二)教材的前后联系 本节内容安排在氧化还原反应之后,一方面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做了进一步的巩固,为前面的理论知识补充了感性认识的材料,另一方面也为以后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材这一独具匠心的安排,说明本课时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着一个联系的作用。 (三)内容结构与特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化学1第三章第一节,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种典型的金属钠的结构、性质和用途。考虑到高中化学学科知识的连贯性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金属的结构决定其性质”这一主线,分别从“金属钠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钠与酸和水的反应”,“金属钠与盐的反应”这三个方面,系统地对金属钠的性质进行了学习。让学生初步尝试从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去探索物质(金属)的化学性质,从基本原理(如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去深化对这些性质的理解。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便可以驾轻就熟地学习好后一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一)分析学生具有的认知水平、能力基础、情感特点 1.认知水平: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金属的某些化学性质,高中化学前两章又学习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初步具备了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角度去分析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的认知水平。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作者: ————————————————————————————————日期: ?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知识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1.钠的物理性质与用途。 2.钠的化学性质(跟非金属、酸、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3.钠的生产原理。 4.过氧化钠的主要性质。 a b a a c b c 目标定位 1.掌握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了解钠的生产原理和主要用途。 3.理解Na2O 和Na 2O 2的组成、性质和应用。 一 钠的性质及应用 1.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 熔、沸点 密度 硬度 银白色块状固体 熔、沸点较低 比水小 硬度小、质地软 2.钠的化学性质 (1)钠与氧气反应 按表中要求完成实验,并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其原因解释填入表中。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原因解释 钠的新切面呈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在空气中很快变暗 钠是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生成Na2O 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中,加热 钠先熔化为银白色小球;然后燃烧,火焰呈黄色;最后生成淡黄色固体 金属钠熔点低,加热时与O2反应生成Na 2O2

①钠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a+O2==2Na2O,在加热点燃时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2Na+O2错误!Na2O2。由此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②通过以上实验过程,可以说明钠具有的性质有哪些?并分析说明在实验室中应怎样保存金属钠? (2)钠与水反应 在小烧杯中加入约1/2的水,滴入1~2滴酚酞溶液,将切好的钠投入到水中,盖上表面皿,观察实验现象。填写下表: 实验现象原因分析 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 钠熔成光亮小球反应放热且钠熔点低 四处游动生成气体 发出“嘶嘶”响声,且很快消失反应剧烈 溶液变红色反应生成物显碱性 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H2O==2NaOH+H2↑,氧化剂是H2O,还原剂是Na。3.钠的制备和用途 (1)制备 工业上电解熔融NaCl可以得到金属钠:2NaCl错误!未定义书签。2Na+Cl2↑(填电解方程式)。 (2)用途 ①钠和钾的合金常温下呈液态,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作热交换剂。 ②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常用作路灯。 ③金属钠还可以用于钛、锆、铌、钽等金属的冶炼。如Na与TiCl4反应:TiCl4+4Na\o(=====,700~800 ℃)Ti+4NaCl。 归纳总结 有关钠的反应 (1)钠在常温下与O2反应生成Na2O,加热条件下生成Na2O2,钠与O2的反应产物是由温度决定的,而不是由O2的量决定的。 (2)钠与水(滴有酚酞)反应的实验现象可概括为5个字——“浮”、“熔”、“游”、“响”、“红”。 (3)钠与酸反应是先酸后水;钠与盐溶液反应是先水后盐,并不能置换出不活泼金属。

碳酸钠的性质和应用教学目标

碳酸钠的性质和应用 晋江养正中学化学组洪良腾 一、设计理念 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体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实验的功能,重视化学实验及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科学方法和合作精神。化学教学内容必须加强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拓宽学生的视野。根据“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性质,本节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以下特点:拓展视野内容较多,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从内容中获取关于碳酸钠的信息;活动较多,如Na2CO3性质的推测、验证,以及利用博客进行交流。 Na2CO3和NaHCO3的性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教师只要稍加引导,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作为科学探究的“Na2CO的性质”,教材中所设计的实验都是简单易做的实验,学生可以通过努力独立完成或者小组合作完成。根据以上特点,我将本节的教学目标定位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且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自然的融入教学当中。特别是拓展视野的设计和使用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建构,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又可充分发掘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 二、学情分析 新教材在元素化合物部分的教学中设计了很多实验、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猜想推断、实验设计、归纳总结的科学研究能力。学生在前两章的学习中已经对实验基本操作有了一定的认识,对物质分类的分析、化合物性质的分析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在此基础上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将会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清晰、有条理、系统化。学生自身的能力将得到较大的提高。 三、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a.了解碳酸钠的性质。 b.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上的异同点和如何区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C.了解碳酸钠及碳酸氢钠的应用。 ⑵过程与方法: a. 通过对碳酸钠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学会利用化学实验探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b. 通过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学习中,学会比较,归纳等信息加工的方法。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与同学的交流合作能力。 b. 通过候氏制碱法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化学史,激发其爱国主义热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探究及区别方法。 难点:根据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五、教学用具 a.实验准备:试管、PH试纸、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澄清石灰水、氯化钙溶液、盐酸溶液、酒精灯、铁架台、 镊子、烧杯、铜片 b.多媒体准备:教学博客平台、ppt课件 六、教学方法及教学流程 1.教学方法:对比法、类比法、实验探究法 2.教学流程

金属钠的性质练习题一

高一化学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练习题 一、选择题 1.通过你的观察和推理,判断下列实验室中对于少量Na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A.保存在水中B.密封,保存在广口瓶中 C.用铝箔包裹,密封在广口瓶中D.密封,保存在煤油中 2.钠与水反应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A.钠的熔点较低B.钠的密度比水的小 C.钠的硬度小D.钠有很强的还原性 3.下列有关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钠的很活泼,可以用来冶炼金属钛、锆、铌等 B.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钠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 C.钠是一种灰黑色的固体 D.钠的质地软,可用小刀切割 4.关于钠原子与钠离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它们相差1个电子层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C.钠原子比钠离子稳定D.钠原子、钠离子均为钠元素 5.金属钠着火后,可用于灭火的物质和器材有()A.水B.泡沫灭火器C.干冰灭火剂D.干砂 6.取一小块钠放在玻璃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①金属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③燃烧时火星四射 ④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⑤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⑤D.①③⑤ 7.钠的下列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制过氧化钠B.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C.冶炼金属钛D.制取贵重金属钽 8.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5mL饱和石灰水的试管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钠熔成光亮的小球,在液面四处游动B.有气体产生 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的物质D.溶液变浑浊 9.(2002年上海春季考题)在烧杯中加入水和苯(密度:0.88g/cm3)各50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0.97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A 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 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 C 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动 10.将一定质量的钠投入到24.6g t℃的水中,得到t℃的NaOH饱和溶液31.2g。t℃时,NaOH 的溶解度是()

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

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2.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教学重点】: 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分析、归纳。 【教具准备】: 幻灯机 实验用品:金属钠、小刀、镊子、滤纸、酚酞试液、酒精灯、 铁架台、火柴、石棉网、稀盐酸、硫酸铜溶液 【教学过程】: ●[引言]:专题2的标题是“”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我们已 经学习了一些非金属的获取,那么从第二单元起,我们将要学习怎样获取一些金属。这堂课我们先来讲“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在海水中储量极为丰富。 ●[板书]: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 ●金属钠的性质 ..与应用 ●[指导语]:提到性质,我们在“原子的构成”那一节曾经提到一句,大家 来回忆一下“什么决定性质”。 ●[学生思考后回答]结构决定性质 ●[过渡]:大家的回答很好,请每位同学在笔记本上画一下钠原子的结构示 意图。 ●[提问]:观察你们所画的示意图,钠原子最外层有几个电子?化学反应中, 钠原子容易失去还是得到电子? ●[学生思考后回答]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 外层的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

●[指导语]:回答得很好。 ●[过渡]:在研究一种陌生物质的时候,我们通常先从它的哪种性质切入? ●[学生回答]:物理性质 ●[教师总结]:回答得很好。那么物理性质包括哪些呢? ●[学生回答]:色、态、味、密度、硬度、溶解度、熔沸点等。 ●[投影]:实验探究:观察金属钠的颜色、硬度等 ●[指导语]:回答得很好。 ●[提问]:为什么密封在煤油中的钠能保持光亮的银白色,而刚才我们切开 的钠却不能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煤油内钠与空气是隔绝的,而刚才切开的钠却与空气 充分接触,说明钠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以致变暗。 ●[教师总结]:回答得很好。事实上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在常温下与钠反应生 成了氧化钠,从而使金属钠失去光泽。纯净的氧化钠是一种白色粉末。 ●[投影]:常温下:4Na+O2=2Na2O ●[师]:刚才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怎么处理没有用完的钠的,我是把它放回 原瓶。这样操作有错误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有。 ●[教师总结]:同学们,这是钠回收的一个特殊性。钠非常活泼,放置在空 气中可能会引起爆炸,还容易变质,所以我们要将用不完的钠放回原瓶,这样也不会污染瓶中的钠。 ●[探究]:物理性质说完了,现在可以开始研究化学性质了吧。大家在初中 比较系统地学习过铁的化学性质。请大家回忆一下铁能与哪些物质反应。 ●[学生思考后回答]:铁能与氧气、氯气、盐酸、硫酸铜溶液反应。 ●[设问]:请根据以上探究学习方法猜想并设计探究金属钠的性质。 ●[学生讨论并提出设想]:1、通过肉眼观察金属钠的颜色及变化和动手切割 感觉其硬度;2、钠能否在空气中燃烧;3、钠能否与水反应;4、取钠与酸

金属钠的教案

金属钠的性质滦县一中 孔范丽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 滦县一中孔范丽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 (2)初步掌握钠的化学性质,能描述钠与水、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能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了解钠的工业制法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利用实验现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运用探究活动,在不断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运用讨论交流、使学生不断获取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重视实验的科学态度和对学科实验的兴趣,培养与人合作的 精神。 (2)通过根据钠的相关性质实验现象分析归纳钠的性质,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重点: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尤其是钠与水反应的探究性学习。 教学准备:课件;实验器材:保存在煤油中的金属钠、水、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小刀、镊子、滤纸、玻璃片、铁架台、铁夹、硬质玻璃管、烧杯、 酒精灯等。 教学策略:合作—---- 探究的自主学习模式。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引入: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刘谦表演的魔术深受大家的欢迎,今天我也给大家表演一个化学小魔术“滴水燃纸”(用胶头滴管在纸团上滴几滴水)。【引导】在刚才的魔术中,奇妙的现象产生是钠的功劳,那么为什么能滴水燃纸呢?在魔术中金属钠的作用是什么?具有哪些性质呢?要想知道其 中的奥秘,请大家动手完成下列实验。 【新课教学】(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强调】合作学习、关爱自己和他人 注重实验安全性! 1.钠的取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 2.煤油要用滤纸吸干 3.切割在玻璃片上进行 4.实验中剩余的钠必须放回原瓶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1:切下绿豆大的钠,观察钠表面的颜色、光泽以及在空气中表面的颜色变化。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苏教版(精品教案)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的教学设计 汪纪苗 宁波市鄞州中学 一、设计思想 、生活即化学,化学即生活的思想 新课程化学教材对元素化合物部分摒弃了传统的编写思路,倡导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的背景中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从自然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应用”的编写思路,表达了生活即化学,化学即生活的教学思想,化学不再只是一门科学性的高中课程,而是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联系的科学。因此在本教学设计中体现了“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新课程化学教材编写的意图。 、课堂的动态生成思想 走进新课程,教学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我们在组织教学时,考虑最多的往往是目标意识:这个课如何达到预定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却很少去想学生的体验,去了解他们关注什么、需要什么、希望接受什么,学生的思维与活动总是被限制在教案的束缚中。因此,课堂上,教师不要急于教给学生什么,也不要满足于教给学生什么。重要的是,要不断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时空,要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想关注的内容、希望接受的信息,从而产生动态课程效果。 、实验探究教学思想 现代化学教学观认为,化学教学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探索化学知识的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训练,以此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形成求学所必需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实验探究的教学是以实验为中心主题的探究教学。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等科学方法,对某些化学反应实质、现象以及化学实验装置从多角度、多层面做深入的研究探索,进行探究其规律的学习,有力地解释客观事实的实验属性,从而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在实验探究教学中,把实验作为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要求课堂教学尽可能用实验来开展,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使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实验的能动性,引导学生根据实验事实或实验史实运用实验的方法论来探究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 二、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 《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基本要求:①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索和理解钠的重要性质,②了解

《金属钠的性质》课后评课

《金属钠的性质》课后评课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促进学生学习方 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教室装设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重交流、评价与合作。要求确立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和谐均衡、个性化的发展。基于上述理念,刘老师的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以实验探究为主、多媒体辅助的方法进行教学,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从实验中获得感性认识(实验现象的观察),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金属钠的性质),再利用理性认识解决实际问题(金属钠的存在、保存及应用),从而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体验探索科学真谛的乐趣,考查学生 动手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滴水点灯小魔术、钠在氯气中燃烧实验的引入,激发兴趣。本节课刘老师用一个化学小魔术“滴水点灯”引入,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重难点的新理解。本节课刘老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的侧重点为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现象的能力,化学反应中有的现象稍纵即逝,有时会观察不全面,有时候学生由于实验时的过分喜悦而忘却了实验目的等,因此,在本节课上刘老师除了应有的通过实验认识钠的性质知识重难点外还让学生如何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很好地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及时全面观察,更考虑学生本身的认知水

平,慎重地为学生设计了实验报告,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少走弯路,使课堂结构更紧凑。 三、元素化合物教学的新思路。记得以往无论是随堂课还是一些评比性的课,很多教师就是从原子结构入手与学生分析结构特点从而根据结构推测可能的性质,然后用实验来验证推测的科学性,接着利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一句话引出物质的存在和应用。但,刘老师却采用隐形的方式将这种学习方法贯穿在课堂的始终,教师不明说但通过暗设埋伏使学生心神领会。这样教学更能让学生对化学感兴趣。 四、课堂实验的处理。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求知欲在兴趣中,在参与中,在求真中得到升华。如果只由教师单独操作完成,就会显得牵强、死板而且体现不了新课程的理念,达不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目的。考虑到一种新物质的研究方法先从表观的角度去认识,因此金属钠的质地、颜色、状态、密度等安排学生亲身经历,老师也没给学生太多的限制,只是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了引导;金属钠与氧气、水的反应扑朔迷离、新鲜有趣,又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钠取得太多已引起爆炸),所以此实验由学生分组完成但必须注重实验安全性教育;钠与氯气、硫磺的反应考虑到学校实验室没有通风橱由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演示实验;其余的课堂实验和补充实验考虑到课堂时间和有效性由师生共同完成。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 设计:罗银先福建师大附中 点评:王晓聪厦门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 一、概述 本节课是高一《化学·必修1》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的第二单元教学内容中的一部分,第一课时《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的学习。是通过原子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保存方式及制法和用途的学习,旨在向学生介绍金属钠的性质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在高中化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本节课的重点是钠的化学性质——钠与水反应,难点是实验的观察、分析、尤其是钠与水反应的探究学习。 点评:罗老师把钠与水的反应设计成探究学习任务。利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和操作的欲望。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知识,体验动手的乐趣。在课中设计的演示实验:把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并将反应过程投影在屏幕上,引导学生观察现象,讨论分析原理,这个教学环节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一节学教并重的课。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描述钠与水、氧气反应现象 (2)理解钠与水、氧气反应实质 (3)使学生知道化学反应是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而发生不同变化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以及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2)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实验方案设计的交流提高表达能力和筛选、优化实验方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明白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好文化知识,报效祖国的神圣的责任感。 点评:罗老师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设计明确具体,行为动词使用准确。但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行为动词的使用就有问题了,不应该用“培养”这个词,起行为主语显然是老师,这是不符合课程改革理念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还存在第二个问题,就是目标空泛,尤其是第一、第二个目标更甚,这两个目标基本上是无法测量的,所以不成其为目标!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设计上,罗老师存在同样的两个问题。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说课稿(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材的重难点、教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七个方面展开说课。首先我将对教材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专题2的第2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的第一课时《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钠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元素,也是高中阶段学习中的第一种金属元素,学习本节内容对以后其他金属的学习有指导性作用。这节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实验探究钠的性质、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这不仅为学生学习《化学2》中的元素周期表的知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而且学生在获取相关化学知识和实验研究技能的同时,激发学生为自我发展和社会生产进步学习化学的兴趣。 2、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四部分内容: (1)钠的原子结构及化学性质的推测。 (2)钠的物理、化学性质。 (3)钠的存在和制法。 (4)钠的保存和用途。 二、学情分析 在初中学生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领悟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特征的重要学科,而且在这节内容之前学生学习了原子结构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等基本知识,这更有利于学生深层次理解钠的性质,达到知识的前后联系和融会贯通。3、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我制定出以下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 ②掌握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③认识钠是一种活泼金属。 b、过程与方法: ①初步学会有序的实验观察方法; ②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训练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实验探究,养成认真、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 ②通过合作实验,养成团结合作的精神。 4、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基于我对本节教材价值的认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教学重点确定为: (1)重点是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尤其是与水反应 (2)难点是探究性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尤其是钠与水反应的探究学习。 三、教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本节课可尝试运用展示法、“实验-探究”教学法、结合发现法、讨论归纳法,或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 2、学法分析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本节课进行以下学法指导: 1、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强化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素质,增强合作的精神。 2、让学生学会分析: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方法——综合运用。 3、帮助学生抓住关键、掌握重点: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抓住“结构——性质——存在和用途”这条线。 四、教学过程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 (2)初步掌握钠的化学性质,能描述钠与水、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能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了解钠的工业制法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利用实验现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运用探究活动,在不断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运用讨论交流、使学生不断获取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重视实验的科学态度和对学科实验的兴趣,培养与人合作的精神。 (2)通过根据钠的相关性质实验现象分析归纳钠的性质,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准备:课件;实验器材:保存在煤油中的金属钠、水、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小刀、镊子、滤纸、玻璃片、铁架台、铁夹、硬质玻璃管、烧杯、酒精灯等。 教学策略: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模式。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引入: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刘谦表演的魔术深受大家的欢迎,今天我也给大家表演一个化学小魔术“滴水燃纸”(用胶头滴管在纸团上滴几滴水)。 【引导】在刚才的魔术中,奇妙的现象产生是钠的功劳,那么为什么能滴水燃纸呢?在魔术中金属钠的作用是什么?具有哪些性质呢?要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请大家动手完成下列实验。 【新课教学】(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强调】 合作学习、关爱自己和他人 注重实验安全性! 1.钠的取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 2.煤油要用滤纸吸干 3.切割在玻璃片上进行 4.实验中剩余的钠必须放回原瓶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1:切下绿豆大的钠,观察钠表面的颜色、光泽以及在空气中表面的颜色变化。 实验2: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硬质玻璃管中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3:将一小粒金属钠投入盛有滴了几滴酚酞溶液的水的小烧杯中,盖上玻璃片,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从反应的剧烈程度、反应中钠的状态、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及反应中颜色的变化这几方面进行观察)。 【实验现象】(学生记录)

(完整版)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一 钠的性质及应用 1.物理性质 2.钠的化学性质 (1) 钠与氧气反应 按表中要求完成实验,并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其原因解释填入表中。

①钠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a +O 2==2Na 2O ,在加热点燃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 +O 2=====点燃 Na 2O 2。由此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②通过以上实验过程,可以说明钠具有的性质有哪些?并分析说明在实验室中应怎样保存金属钠? (2)钠与水反应 在小烧杯中加入约1/2的水,滴入1~2滴酚酞溶液,将切好的钠投入到水中,盖上表面皿,观察实验现象。填写下表: 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 +2H 2O==2NaOH +H 2↑,氧化剂是H 2O ,还原剂是Na 。 3.钠的制备和用途 (1)制备 工业上电解熔融NaCl 可以得到金属钠:2NaCl=====通电 2Na +Cl 2↑(填电解方程式)。 (2)用途 ①钠和钾的合金常温下呈液态,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作热交换剂。 ②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常用作路灯。 ③金属钠还可以用于钛、锆、铌、钽等金属的冶炼。如Na 与TiCl 4反应:TiCl 4+4Na =====700~800 ℃ Ti +4NaCl 。 归纳总结 有关钠的反应 (1)钠在常温下与O 2反应生成Na 2O ,加热条件下生成Na 2O 2,钠与O 2的反应产物是由温度决定的,而不是由O 2的量决定的。 (2)钠与水(滴有酚酞)反应的实验现象可概括为5个字——“浮”、“熔”、“游”、“响”、“红”。 (3)钠与酸反应是先酸后水;钠与盐溶液反应是先水后盐,并不能置换出不活泼金属。 (4)钠与熔融的盐反应时可以置换出比其不活泼的金属。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导学案装订线 化学必修1 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化学物质编号21 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先使用15分钟完成预习自学本节知识,规范完成导学案,用红色的笔做好疑难标记 2.联系课本知识,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学案内容,组长负责,拿出讨论结果,准备展示和点评 3.及时整理展示,点评结果,规范完成课堂检测,改正完善并落实好学案所有内容 学习要求: 1.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2.运用对比实验方法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3.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生产、生活中用途。 【学海导航】 1.碳酸钠的性质 2.Na2CO3与NaHCO3的性质与比较 3.侯制碱法 【主干知识】 一.碳酸钠的性质 碳酸钠俗名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色_________状;碳酸钠晶体含结晶水,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在空气里碳酸钠晶体很容易_____________,并逐渐碎裂成粉末. 【实验探究1】在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钙溶液,再分别向上述 两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2】按图组装仪器,将滴管中的浓盐酸加入瓶中,观察实 验现象.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3】用pH试纸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4】在一只烧杯中加入50ml0.5mol·L-1碳酸钠溶液,用酒精灯将碳酸钠溶液加热至接 近沸腾.将一块油污的铜片浸入碳酸钠溶液中,静置约2min.用镊子将铜片从溶液中取出后,用水冲洗 干净.比较浸入碳酸钠溶液前后铜片表面的情况.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碳酸钠被称为“纯碱”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酸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碳酸氢钠相互转化 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Na2CO3与NaHCO3的性质与应用比较 碳酸钠碳酸氢钠性质比较 组成------------- 俗名------------- 晶体色态------------- 水溶性 热稳定性 与HCl反应 (写方程式) 与NaOH溶液 (写方程式) ----------------- 与CO2反应 (写方程式) ------------------ 与BaCl2 (写方程式) ------------------ 水溶液碱性 主要用途------------------- 三.侯氏制碱法原理 工业上以_____________为原料生产纯碱 将__________通入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饱和溶液中,使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从溶液中 析出,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滤得到碳酸氢钠晶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 过滤后的母液中加入氯化钠粉末、通入氨气,搅拌,经降温后副产品氯化铵晶体析出. 【巩固练习】

碳酸钠的性质和应用教学目标

碳酸钠的性质和应用教 学目标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碳酸钠的性质和应用 晋江养正中学化学组洪良腾 一、设计理念 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体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实验的功能,重视化学实验及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科学方法和合作精神。化学教学内容必须加强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拓宽学生的视野。根据“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性质,本节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以下特点:拓展视野内容较多,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从内容中获取关于 碳酸钠的信息;活动较多,如Na 2CO 3 性质的推测、验证,以及利用博客进行交流。 Na 2CO 3 和NaHCO 3 的性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教 师只要稍加引导,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作为科学探究的“Na 2 CO的性质”,教材中所设计的实验都是简单易做的实验,学生可以通过努力独立完成或者小组合作完成。根据以上特点,我将本节的教学目标定位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且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自然的融入教学当中。特别是拓展视野的设计和使用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建构,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又可充分发掘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 二、学情分析 新教材在元素化合物部分的教学中设计了很多实验、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猜想推断、实验设计、归纳总结的科学研究能力。学生在前两章的学习中已经对实验基本操作有了一定的认识,对物质

碳酸钠的性质和应用

第二单元课时2 碳酸钠的性质和应用 补充习题 1.106 g Na2CO3和84 g 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溶液反应,其中()A.Na2CO3放出的CO2多B.NaHCO3放出的CO2多 C.Na2CO3消耗的盐酸多D.NaHCO3消耗的盐酸多 2.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固体,不可以 ...采用的方法是() A.溶于水,加石灰水B.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C.配制成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测pH值D.滴加同浓度的盐酸3.下列化合物与小苏打溶液反应,没有气体或沉淀生成的是()A.烧碱B.硫酸氢钠C.氢氧化钡D.稀盐酸 4.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A.加热时有无气体放出B.滴加盐酸时有无气泡放出 C.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D.溶于水后滴加BaCl2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5.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其化学式、用途都相符的是( ) A.烧碱、Na2CO3、制玻璃B.小苏打、NaHCO3、治疗胃酸过多C.苏打、NaOH、造纸D.食盐、NaCl、化肥 6.向200克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反应后将所得溶液蒸干,得到固体13.7克,则通入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为() A.1.12升B.2.24升C.3.36升D.4.48升 7.下列关于碳酸氢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为碳酸钠 B.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立即产生沉淀 C.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反应为:NaHCO3+Ca(OH)2=NaOH+CaCO3↓+H2O 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澄清石灰水, 反应为:2NaHCO3+Ca(OH)2=Na2CO3+CaCO3↓+2H2O

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

“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碳酸钠性质,并了解它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2、通过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的学习,掌握其相互转化和鉴别方法; 3、了解“侯氏制碱法”原理及流程。 (2).过程与方法 1、由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对比研究来了解碳酸钠的性质。 2、训练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并设计可行实验来鉴别它们,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兴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3、通过侯德榜事迹介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树立努力学习为国争光的志向。

[教学重点] 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教学难点] 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和所需药品,投影仪 [设计理念] 碳酸钠属于盐,而盐的性质在初中阶段已经全面系统地研究过。本节教材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得到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基于教材特点,本教案设计“以人为本”,突出探究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力得到提升,体现化学教育在个性品质、好奇求知、质疑创新等方面的价值导向。 本课总体设计思想是:课堂通过简单易行的实验探究,经历交流实验结果和学生分析、讨论,让学生总结出碳酸钠是盐,具有盐的通性,它还具有碱性所以俗名为纯碱。在“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的教学中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学,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对同一课题提出不同的实验方案,同一小组也提出几套不同的方案。并引导学生对众多的实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和优化。以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敢于创新,构建生

苏教版高一化学《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

第2单元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一、学习目标 1.知道钠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3.建立钠原子结构决定金属钠的性质的思想。 4.在实验过程中,体验化学的魅力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方法 新授、实验 四、实验药品和器材 药品:金属钠、水、酚酞、硫酸铜溶液、过氧化钠 器材:250ml烧杯一个、50ml烧杯一个、表面皿、小刀、镊子、滤纸、玻璃片、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洗瓶 五、教学过程 [引入] 俗语说:“水火不相容”,教师演示“滴水生火”的实验,为什么刚才的实验中却用水点着了火呢?这是钠的功劳。 [学生] 写出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表现为还原性。 [教师] 那我们就通过实验来验证钠的还原性以及其他性质。 [投影] 实验1:用镊子从煤油中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端的表层,观察表面的颜色。将其放置在空气中,观察表面颜色的变化。 [学生] 两人一组,分组实验。用小刀切去一端的表层,观察表面的颜色。得出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质软。将其放置在空气中,观察表面颜色的变化—变暗,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了。写出方程式。 [板书]第2单元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一、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金属,质软

二、钠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 常温: [教师] 常温钠与氧气生成了白色的氧化钠。如果将钠点燃呢? [投影] 实验2: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 [学生] 两人一组,分组实验。钠先熔化,再燃烧,并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粉末。 [投影] 钠先熔化,再燃烧,并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粉末。 [板书]燃烧时:2Na+O2 Na2O2 (过氧化钠,淡黄色)。可标出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叙述] 同样是钠与氧气反应,但是反应条件不同时,现象不同,产物也不同,所以我们在以后书写反应方程式时更要注意写出正确的反应条件。 [教师]钠除了与氧气这种非金属单质反应,还能和氯气,硫磺反应,生成化合物。钠能与化合物反应吗? [学生]和水反应。 [教师] 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 [投影]实验3:向一只盛有水的250ml小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投入一小块(米粒大小)金属钠,盖上表面皿,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 两人一组,分组实验。钠先浮在水面上,熔成一个光亮的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最后消失。溶液呈红色。 [投影] 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提问]反应现象中能得出哪些结论? [学生]浮在水面上——密度比水小;熔成一个光亮的小球——此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有外界力量推动,有气体生成;溶液呈红色———有碱性物质生成。 [教师]发出“嘶嘶”的响声,是气体燃烧的轻微爆鸣声。 [教师] 碱性物质是NaOH,那气体是哪一种?此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钠元素化合价升高,则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 [学生] 是氢元素化合价降低。生成气体是H2 。 [板书](2)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高一化学:碳酸钠的性质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2.运用对比实验方法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3.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生产、生活中用途。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难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化学性质上的差异。 三、设计思路 由药片溶于水产生气泡的现象引入钠的碳酸盐,在比较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物理性质的基础上,通过类比碳酸钠与碳酸钙的方法学习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而通过对比实验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化学性质的异同,利用两者的性质介绍其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并解释药片溶于水产生气泡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用维生素C泡腾片溶于水,药片迅速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的实验现象,引起学生探究碳酸氢钠性质的兴趣。将主题引导到钠的碳酸盐性质的研究。(注:维生素C泡腾片中含有碳酸氢钠和酒石酸氢钾。) [板书]Na2CO3,俗名:纯碱。 NaHCO3,俗名:小苏打。(ppt 2) [活动与探究1]取适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样品于小烧杯中,进行溶解性实验。 一、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 Na2CO3:白色固体,可溶于水。 NaHCO3:白色固体,可溶于水。(ppt 2) [过渡]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碳酸氢钙同为碳酸盐,它们在化学性质上是否会有相似之处呢?现在以碳酸钠为例,进行研究。

[活动与探究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取2~3mL澄清的石灰水和氯化钙溶液,再分别向上述两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振荡,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在实验中训练实验的设计、操作、观察和分析能力。总结出碳酸钠的主要化学性质,并能归纳出碳酸钠与碳酸钙在性质上的异同。 [板书]二、碳酸钠的化学性质(ppt 3) 1.能与某些碱反应 Na2CO3+Ca(OH)2=CaCO3↓+2NaO H 2.能与某些盐反应 Na2CO3+CaCl2=CaCO3↓+2NaCl [活动与探究3]组装如P51实验2的装置,将滴管中的浓盐酸加入瓶中,观察实验现象。 [板书]3.能与某些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CO2+H2O=2NaHCO3 俗名:小苏打 [活动与探究4]用pH计或pH试纸测制得的碳酸钠溶液的pH值。 [活动与探究5]在一只烧杯中加入50mL 前面配置好的碳酸钠溶液,用酒精灯加热至接近沸腾。将一小块沾有油污(植物油或动物脂肪)的铜片浸入碳酸钠溶液中,静置约2min。用镊子将铜片从溶液中取出后,用水冲洗干净。与另一块沾有相同油污浸入清水的铜片作比较。 [板书]4.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热的纯碱溶液可以去除物品表面的油污。 [叙述]这是利用了油脂在碱性溶液中发生的水解反应,虽然这个反应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这个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却十分广泛。比如碳酸钠可以用来制肥皂、洗涤剂等,就是利用了它的去污能力。 [设问]碳酸钙和碳酸氢钙之间怎样实现相互转换呢? [思考与讨论]学生可能回答:碳酸钙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受热分解转换成碳酸钙。 [设问]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之间怎样实现相互转换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