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7-电解质溶液图像题-学案

专题7-电解质溶液图像题-学案

专题7-电解质溶液图像题-学案
专题7-电解质溶液图像题-学案

专题7-电解质溶液相关图像题

本讲座的核心内容索引:

(1)中和反应的电导率规律;(2)交叉图速解;(3)中和滴定全程离子浓度比大小;(4)基元法快写质子守恒式;(5)中和反应的四个点。

一、知识梳理

1.溶液中有关离子平衡的基本思路

看清坐标轴的含义,弄清楚曲线上的起点,交点,拐点,终点的而特殊意义

根据信息明确涉及到那些反应,并与数据结合分析。

2.规律方法

1.计算弱酸碱的平衡常数,找起点,交叉点;起点用于粗略计算,交叉点处两种离子浓

度相等。

2.酸式盐,比较电离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看pH比较。弱酸与弱酸盐;弱碱与弱碱盐

等量混合,也要看溶液酸碱性判断。

3.离子浓度大小的相关判定,需要根据离子浓度的变化趋势,并合理用韵三大守恒,等

量代换。

4.借助电离常数,水解常数进行分析。

5.注意对数与负对数与浓度大小关系的关系。

二、中和反应的电导率的变化

【诠释】:(1)等浓度强酸加强碱,导电离子数不变,体积增大,故电导率减小。中和完成后,继续添加电导率趋于强酸的电导率,故电导率又增大。

(2)弱碱中加弱酸,弱碱部分电离,生成的盐完全电离,故导电性增强。中和完成后,继续添加弱酸,逐渐趋于弱酸的电导率,故导电性又减弱。

(3)强酸中加弱酸,导电离子数不变,总体积增大,故导电性减弱。继续添加弱酸,电导率趋于弱酸的电导率。故继续减弱。

(4)弱酸中加强碱,弱酸电导率小,生成盐的电导率大,故电导率逐渐增大。中和后继续添加强碱,电导率趋于强碱的电导率,故电导率继续增大。

三、典例分析

【例1】

(北京理综)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

C.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

D.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答案】C

【解析】本题符合,强加强,先弱后强的图像。①1给拐点,说明为一步完成的反应,拐点导电能力最弱,应为H2SO4+Ba(OH)2=BaSO4↓+2H2O;②有两个拐点,分两步完成,故应为NaHSO4+Ba(OH)2=BaSO4↓+NaOH+H2O,NaHSO4+NaOH=Na2SO4+H2O,即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故A正确;B.根据图知,a点为Ba(OH)2溶液和H2SO4恰好反应,H2SO4、NaH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b点溶液溶质为NaOH,所以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故B正确;C.c点,①中稀硫酸过量,溶质为硫酸,②中硫酸氢钠过量,则溶质为NaOH、Na2SO4,因为硫酸根离子浓度相同,②中钠离子浓度大于①中氢离子浓度,所以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不同,故C错误;D.a点①中硫酸和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含水;d点②中溶质为Na2SO4,水和硫酸钠溶液都呈中性,故D正确。

【例2】.(2019·全国Ι·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2A 的K a1=1.1×10?3 ,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b点的混合溶液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答案】C

【解析】本题符合“弱加强,越来越强”,滴定至终点时发生反应:2NaOH+2KHA=K2A+Na2A+2H2O。溶液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离子种类有关,离子浓度越大、所带电荷越多,其导电能力越强,A项正确;图像中纵轴表示“相对导电能力”,随着NaOH溶液的滴加,溶液中c(K+)、c(HA-)逐渐减小,而Na+、A2-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大,由题图可知,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逐渐增强,说明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B项正确;本实验默认在常温下进行,滴定终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邻苯二甲酸钠和邻苯二甲酸钾,由于邻苯二甲酸是弱酸,所以溶液呈碱性,pH>7,C项错误;滴定终点时,c(K+)=c(Na+),a点到b点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大于b点到c点的,故c点时c(K+)>c(OH-),所以c(Na+)

>c(K +)>c(OH -

),D 项正确。

三 物质的量分数与pH 的关系交叉图问题速解

【例3】(2017·全国II ·12)改变0.11mol L -?二元弱酸H 2A 溶液的pH ,溶液中的H 2A 、HA -、A 2-的物质的量分数(X)δ随pH 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22(X)(X)(H A)(HA )(A )

c c c c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pH=1.2时,2(H A)(HA )c c -=

B .22lg[(H A)] 4.2K =-

C .pH=2.7时,22(HA )(H A)(A )c c c -->=

D .pH=4.2时,2(HA )(A )(H )c c c --+==

【答案】D

【解析】 pH=1.2时,H 2A 和HA ?曲线相交,c (H 2A)=c (HA ?),A 正确;B 、pH=4.2时,c (A 2?)=c (HA ?),根据第二步电离HA ?H ++A 2?,得出:K 2(H 2A)=c (H +)×c (A 2

?)/c (HA ?)= c (H +)=10?4.2,故B 说法正确;C 、根据图像,pH=2.7时,H 2A 和A 2?相交,则有

22(HA )(H A)(A )c c c -->=,故C 说法正确;D 、由图知,pH=4.2时,c (HA ?)=c (A 2?),H 2A 电离出一个HA ?时释放出一个H +,电离出一个A 2?时,释放出2个H +,同时水也会电离出H +,因此c (H +)>c (HA ?)=c (A 2

?),错误。

【例4】(2017·全国I ·13)常温下将NaOH 溶液滴加到己二酸(H 2X )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 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来

A .K a2(H 2X )的数量级为10–6

B .曲线N 表示pH 与2(HX )lg (H X)c c -的变化关系

C .NaHX 溶液中(H )(OH )c c +->

D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2(Na )(HX )(X )(OH )(H )c c c c c +---+>>>=

【答案】D

【解析】分析,先找出横坐标对数值对应的等于0的点做垂线,交于两条线,与交点

的pH 越小,对应的氢离子浓度分别为10-4.4和10-5.4左右,约为K a1,K a2的值,可知N 线为一

级电离,M 线为二级电离。因此K a2(H 2X )的数量级为10–6,A 正确;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曲线N 表示pH 与lgc (HX -)/c(H 2X)的关系,B 正确;C.两个交点pH=4.4和pH=5.4的中间

的pH 约为4.9,大致代表NaHA 溶液的pH ,所以NaHX 溶液显酸性,即c (H +)>c (OH -),C

正确;D.中性时,对应的对数值于0,即lgc (X 2-)/c(HX -)>0,即c (X 2–)>c (HX –),D 错

误;答案选D 。

一种图像两种表达方式,图像不同,表达意义相同,注意 比较:

四、中和滴定全程离子浓度比大小

【例5】(2010·江苏·12)常温下,用 0.1000 mol·L 1-NaOH 溶液滴定 20.00mL0.1000 mol·L 1-CH 3COOH 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点①所示溶液中:

()()()()33CH COO OH CH COOH H c c c c --++=+

B .点②所示溶液中:()()()

33Na CH COOH CH COO c c c +-=+ C .点③所示溶液中:

()()()()3Na OH CH COO H c c c c +--+>>>

D .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33CH COOH CH COO H Na OH c c c c c -++->>>>

【答案】D

【解析】A 项,处于点①时,为半中和点,质子守恒式为2c(H +)+c (CH 3COOH )=2c (OH -)

+c (CH 3COO -),A 错。B 项,在点②时pH=7,碱不足,酸仍没有完全反应,即c (Na +)< c(CH 3COOH) + c(CH 3COO -),B 错;C 项,当V(NaOH)=20mL 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由于CH3COO-的

的水解,溶液呈碱性,但水解程度是微弱的,即c(Na +)>c(CH 3COO -)>c(OH -)>c(H +),C 错;D

项,根据“单四首尾同电性,中间两个不确定”,可知当溶液显酸性时,若在滴定过程中,

当NaOH 的量很少时,溶液中最少的离子是OH -,最多的离子是CH 3COO -,中间存在c(H +)大于等

于小于c(Na +)的3种不同情况。若醋酸的量占绝对优势,可能存在D 存在的这种情况。本题

选D 项。

四 基元法快速书写质子守恒式

五中和滴定中四个点的意义及其应用

【例6】(2016·天津·6)室温下,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1 mol·L -1的三种酸(HA、HB和HD)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关系:K HA>K HB>K HD

B.滴定至P点时,溶液中:c(B-)>c(Na+)>c(HB)>c(H+)>c(OH-)

C.pH=7时,三种溶液中:c(A-)=c(B-)=c(D-)

D.当中和百分数达100%时,将三种溶液混合后:

c(HA)+c(HB)+c(HD)=c(OH-)-c(H+)

【答案】C

【解析】A项,根据图像知,在未滴加NaOH溶液时,0.1 mol·L-1的三种酸(HA、HB 和HD)溶液的pH,说明三种酸均为弱酸,且HA的pH最小、酸性最强,HD的pH最大、酸性最弱,因酸性越强,电离常数越大,故K HA>K HB>K HD,正确; B项,滴定至P点时,溶液中未反应的HB与生成的NaB的浓度相等,且溶液呈酸性,说明HB的电离程度大于B-水解程度,故c(B-)>c(Na+)>c(HB)>c(H+)>c(OH-),正确;C项,pH=7时,三种离子的浓度分别等于c(Na+),然而三种溶液中阴离子水解程度不同,加入的NaOH的体积不同,故三种阴离子的浓度也不同,错误;D项,根据质子守恒即可得出,三种溶液混合后溶液的质子守恒关系:c(HA)+c(HB)+c(HD)=c(OH-)-c(H+),正确。

【例7】(2016·江苏·14)H2C2O4为二元弱酸。20℃时,配制一组c(H2C2O4)+ c(HC2O4–)+ c(C2O42–)=0.100 mol·L–1的H2C2O4和NaOH混合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pH=2.5的溶液中:c(H2C2O4)+c(C2O42–)>c(HC2O4–)

B.c(Na+)=0.100 mol·L–1的溶液中:c(H+)+c(H2C2O4)=c(OH–)+c(C2O42–)C.c(HC2O4–)=c(C2O42–)的溶液中:c(Na+)>0.100 mol·L–1+c(HC2O4–)

D.pH=7的溶液中:c(Na+)>2c(C2O42–)

【答案】BD

【解析】A.根据图像知pH=2.5的溶液中,c(H2C2O4)+ c(C2O42-)< c(HC2O4-),错误;B.根据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分析,c(Na+)=0.100 mol·L-1的溶液中:c(H+)+c(H2C2O4)=c(OH-)+c(C2O42-),正确;C.根据图像可知c(HC2O4-)=c(C2O42-)的溶液中:c(Na+)<0.100 mol·L-1+c(HC2O4-),错误;D.由图像知pH=7的溶液为草酸钠溶液,草酸根水解,c(Na+)>2 c(C2O42-),正确。

电解质溶液图像专题 例题+练习

电解质溶液图像专题 电解质溶液的图像题,从知识载体的角度看:一可用于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二可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守恒问题;三可考查有关电解质溶液的各种计算;四可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考查分离和提纯等具体的化学应用问题。 常见的图像题类型: 1.pH(或pOH)—体积的变化曲线 2.微粒分布分数(或系数)—pH(或pOH)的变化曲线 3.浓度—浓度的变化曲线 4.对数的变化曲线 5.导电能力(或电导率) —体积(或浓度)变化曲线 【练1】分布分数图:可以表示溶液中各种组分随pH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1.25℃,c(CH3COOH)+c(CH3COO-)=0.1mol·L-1的一组醋酸和醋酸钠混合 溶液,溶液中c(CH3COOH)、c(CH3COO-)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离 子浓度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pH=5.5溶液中:c(CH3COOH)>c(CH3COO-)>c(H+)>c(OH-) B.W点表示溶液中:c(Na+)+c(H+)=c(CH3COOH)+c(OH-) C.pH=3.5溶液中:c(Na+)+c(H+)-c(OH-)+c(CH3COOH)=0.1mol·L-1 D.向W点所表示的1.0L溶液中通入0.05molHCl气体(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 c(Na+)+c(H+)=c(CH3COOH)+c(OH-) +c(Cl-) 2.草酸(H2C2O4)是一种易溶于水的二元中强酸,在水中它的存在形态 有H2C2O4、HC2O4-、C2O42-,各形态的分布系数(浓度分数)α随溶液pH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1)图中曲线1表示的分布系数变化;曲线3表示 的分布系数变化. 现有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溶液:①Na2C2O4 ②NaHC2O4 ③H2C2O4 ④(NH4)2C2O4 ⑤NH4HC2O4 已知NaHC2O4溶液显酸性. (2)Na2C2O4溶液中,c(Na+)/c(C2O42-) 2 (填“>”、“=”、“<”),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常温下,向10mL 0.1mol/L H2C2O4溶液中滴加0.1mol/L NaOH溶液,随着NaOH溶液体积的增加,当溶液中c(Na+)=2c(C2O42-)+c(HC2O4-)时,溶液显性(填“酸”、“碱”或“中”),且V(NaOH) 10mL (填“>”、“=”或“<”). (4)下列关于五种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②中,c(C2O42-)<c(H2C2O4)

专题七电解质溶液

专题七 电解质溶液 一、选择题 1.在一定温度下,Na 2CO 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O 2-3+H 2O HCO -3+OH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c (HCO -3)c (CO 2-3) 减小 B .通入CO 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稀释溶液,Na 2CO 3水解程度增大,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D .加入NaOH 固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pH 减小 2.有4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0.1 mol·L -1的2种溶液混合而成:①CH 3COONa 与HCl ;②CH 3COONa 与NaOH ;③CH 3COONa 与NaCl ;④CH 3COONa 与NaHCO 3下列各项排序正确的是( ) A .pH :②>③>④>① B .c (CH 3COO -):②>④>③>① C .溶液中c (H +):①>③>②>④ D .c (CH 3COOH):①>④>③>② 3.某温度下,pH =11的氨水和Na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0倍, 溶液的pH 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 A .a 的数值一定大于9 B .Ⅱ为氨水稀释时溶液的pH 变化曲线 C .稀释后氨水中水的电离程度比NaOH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 D .完全中和相同体积的两溶液时,消耗相同浓度的稀硫酸的体积V (NaOH)c (CH 3COO -)> c (H +)>c (OH -) B .将0.1 mol·L -1 CH 3COOH 溶液加水稀释,在此过程中,醋酸的电离程度、溶液的pH 都逐渐增大 C .在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与其等物质的量的烧碱,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CO 2-3和OH - D .常温下,将pH =12的烧碱溶液与pH =2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7 5.已知某温度时CH 3COOH 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 。该温度下向 20 mL 0.1 mol·L -1 CH 3COOH 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 -1 NaOH 溶 液,其pH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a 点表示溶液中c (CH 3COO -)=10-3 mol·L -1 B .b 点表示的溶液中c (CH 3COO -)>c (Na +) C .c 点表示CH 3COOH 和NaOH 恰好反应完全 D .b 、d 点表示的溶液中c (CH 3COO -)·c (H +)c (CH 3COOH) 均等于K 6.已知:25 ℃时,K sp [Mg(OH)2]=5.61×10-12,K sp [MgF 2]=7.42×10-11 。下列说法

电解质溶液的图像题集

电解质溶液的图像题集

————————————————————————————————作者:————————————————————————————————日期:

电解质溶液图像表格题集 一、选择题 1.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c向b的变化 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3 C.该温度下,加入FeCl3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 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 2.如图曲线a和b是盐酸与氢氧化钠的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B.P点时反应恰好完全,溶液呈中性 C.曲线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的滴定曲线 D.酚酞不能用作本实验的指示剂 3.常温下,向20 mL某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的氨水,溶液pH的变化与加入氨水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B.在①、②之间的任意一点:c(Cl-)>c(NH+4),c(H+)>c(OH-) C.在点②所示溶液中:c(NH+4)=c(Cl-)>c(OH-)=c(H+),且V<20 D.在点③所示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7 mol·L-1 4.室温下向10 mL 0.1 mol·L-1 NaOH溶液中加入0.1 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所示溶液中c(Na+)>c(A-)>c(H+)>c(HA) B.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pH=7时,c(Na+)=c(A-)+c(HA) D.b点所示溶液中c(A-)>c(HA) 5.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五点的K w的关系:b>c>a>d>e B.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少量的酸 C.若从a点到c点,可采用: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适量的 CH3COONa固体 D.处在b点时,将0.5 mol·L-1的H2SO4溶液与1 mol·L-1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

(完整版)有关电解质溶液图像题的解题技巧Word版无答案

有关电解质溶液图像题的解题技巧 分析解答此类图像问题要注意几点: ①读图,弄清图像含义,通过观察弄清横坐标、纵坐标的含义及单位;搞清特殊点的意义,如坐标轴的原点,曲线的起点、终点、交叉点、极值点、转折点等;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如斜率的大小及升降。 ②识图,进行信息提取,挖掘隐含信息、排除干扰信息、提炼有用信息,在统摄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或运用数据计算。 ③用图,联想化学原理解答问题。 图像问题分析— ? ? ? ?定 ? ? ? ?―→关键点 ―→曲线 变 ? ? ? ?――→ 原因分析 曲线走势 ――→ 计算推理 浓度等关系 纵观历年高考试题,电解质溶液图像题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题型一强、弱电解质加水稀释的变化曲线【解题策略】 强、弱电 解质加 水稀释 — ? ? ? ? ? ?――→本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不同 ――→ 图像 pH变化幅度大小 延伸 ? ? ? ?―→弱电解质盐溶液酸碱性变化 ―→判断弱电解质强弱的方法 ―→ 弱酸溶液中加入强碱、强酸或水后 的pH变化 1 室温下,将10.00 mL 5.000 0 mol·L-1醋酸滴入100.00 mL 蒸馏水中,溶液中c(H+)和温度随着醋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醋酸电离过程为放热过程 B.c~d段,c(H+)增加,醋酸电离度增加 C.c点时,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则:c(Na+)= c(CH3COO-)+c(CH3COOH) D.d点时,c(H+)>c(CH3COOH) 式题在体积均为1 L,pH均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中,分别投入0.12 g镁粉充分反应后,图中比较符合反应事实的曲线是() 题型二中和滴定曲线【解题策略】 1.思路分析

【金版教程】2015届高考化学(全国)大二轮课后评估:专题七 电解质溶液

K课后作业评估 1. [2014·内蒙古模拟]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10-13 mol·L-1,该溶液可能是() ①二氧化硫水溶液②氯化铵水溶液③硝酸钠水溶液 ④氢氧化钠水溶液⑤硫酸氢钠⑥碳酸氢钠 A. ①④⑤ B. ①②⑤ C. ②③⑥ D. ④⑥ 解析:该题考查电解质的电离、盐的水解。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10-13 mol·L-1,说明水的电离受到抑制,在水中加酸或加碱都可抑制水的电离。①二氧化硫水溶液即亚硫酸溶液,⑤硫酸氢钠电离出H+呈酸性,故选A。 答案:A 2. [2014·江西三校联考]把Ca(OH)2放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Ca(OH)2(s)Ca2+(aq)+2OH-(a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恒温下向溶液中加入CaO,溶液中Ca(OH)2的浓度增大 B. 给溶液加热,溶液的pH升高 C. 向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Ca2+浓度减小 D.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Ca(OH)2固体质量不变 解析:该题考查溶解平衡。A.恒温下饱和溶液中Ca(OH)2的浓度不变,A错误。B.给溶液加热,氢氧化钙溶解度降低,溶液的c(OH -)减小,pH降低,B错误。C.向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由于CO2-3与Ca2+结合成溶解度更小的CaCO3,Ca2+浓度减小,故C正确。D.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溶液中OH-浓度增大,Ca(OH)2固体增加,D错误。

答案:C 3. [2014·湖北联考]25 ℃时,已知弱酸的电离常数:K(CH3COOH)=1.8×10-5;K1(H2CO3)= 4.4×10-7;K2(H2CO3)=4.7×10-11;K(HClO)=4.0×1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5 ℃时,0.1 mol·L-1的醋酸溶液比0.01 mol·L-1的醋酸溶液的K值小 B. 25 ℃时,甲基橙滴入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溶液呈黄色 C. 新制氯水与碳酸氢钠不反应 D.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溶液、醋酸钠溶液、次氯酸钠溶液的pH: pH[Na2CO3(aq)]>pH[NaClO(aq)]>pH[CH3COONa(aq)] 解析:该题考查电离平衡常数、指示剂变色范围、水解的程度比较。A项因为温度不变,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与0.01 mol·L-1的醋酸溶液的K值相等;B项甲基橙滴入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溶液呈红色,黄色是pH>4.4;C项新制氯水主要有盐酸、次氯酸、氯气,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D项根据酸越弱,对应盐的水解程度越大,因为醋酸酸性强于次氯酸强于碳酸氢根离子,则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溶液、醋酸钠溶液、次氯酸钠溶液的pH:pH[Na2CO3(aq)]>pH[NaClO(aq)]>pH[CH3COONa(aq)],正确。 答案:D 4. [2013·北京高考]实验:①0.1 mol·L-1 AgNO3溶液和0.1 mol·L -1 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 ②向滤液b中滴加0.1 mol·L-1 KI溶液,出现浑浊; ③向沉淀c中滴加0.1 mol·L-1 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

电解质溶液学习知识的图像问答

专题一电解质溶液知识的图像问题电解质溶液知识的综合应用是高考必考的热点之一,近几年来,以图像问题分析考查电解质溶液的题目频频出现。考查知识主要涉及: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酸碱混合液pH的变化,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大小比较、溶液的导电性变化、水的离子积、水的电离程度变化等。侧重考查考生数形结合、提炼关键信息等综合分析能力、数据处理与计算能力、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顺利解答该类试题要注重以下两点: 1.“有序思维”破解弱(强)酸与强(弱)碱混合的若干问题 向弱酸(或强酸)溶液中逐滴滴入强碱(或弱碱)溶液,离子浓度、pH有一定的变化规律。现以向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为例进行分析,以能够对该类试题有一个整体把握。 上图一目了然,可以很清楚地得出不同情况下溶液中的pH、离子浓度的关系。2.掌握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判断的方法思路

【解题技巧】 抓“四点”巧析酸碱混合或滴定图像题 (1)抓反应“一半”点,判断是什么溶质的等量混合。 (2)抓“恰好”反应点,生成什么溶质,溶液呈什么性,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3)抓溶液“中性”点,生成什么溶质,哪种反应物过量或不足。 (4)抓反应“过量”点,溶质是什么,判断谁多、谁少还是等量。 【例题1】、25 ℃时,将0.1 mol·L-1 NaOH溶液加入20 mL 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所加入溶液的体积(V)和混合液的pH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①点时,c(CH3COO-)+c(CH3COOH)=c(Na+) B.对曲线上①、②、③任何一点,溶液中都有:c(Na+)+c(H+)=c(OH-) +c(CH3COO-) C.③点时,醋酸恰好反应完,溶液中有:c(CH3COO-)=c(Na+)>c(H+)=c(OH-)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H+)>c(Na+)>c(CH3COO–)>c(OH–)

化学基本理论 专题七 电解质溶液 考点15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含解析)1

考点15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考点15】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溶液的导电性:溶液的导电性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强,相反,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弱。 (2)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能水解盐的水解程度与电解质浓度间的关系:弱酸或弱碱的浓度越大,则其酸性或碱性越强,但其电离程度越小;强酸弱碱盐或弱酸强碱盐的浓度越大,则其酸性或碱性越强,但其水解程度越小。 【例16】医院里用HgCl2的稀溶液作手术刀的消毒剂。HgCl2熔融时不导电,熔点低。HgS难溶于水和稀的强酸,却易溶于饱和的NaCl溶液中。关于HgCl2的描述合理的是( ) A.是难溶的共价化合物B.是离子化合物 C.是一种强电解质D.是一种弱电解质 【答案】D。 【点拨】认知信息物质是在理解指导下展开进行的。区别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还是离子化合物就是看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HgS和NaCl反应没有气体、没有沉淀,就只能归结于HgCl2为弱电解质。类似的反应:PbSO4+2CH3COONH4==(CH3COO)2Pb+(NH4)2SO4,(CH3COO)2Pb为弱电解质。【例17】现有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溶液:①硫酸、②醋酸、③氢氧化钠、④氯化铵、⑤醋酸铵、⑥硫酸铵、⑦硫酸氢铵,⑧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④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2)④、⑤、⑥、⑦、⑧五种溶液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 (3)将③和④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已知t℃时,K w==1×10-13,则t℃(填“>”“<”“==”) 25℃。在t℃时将pH==11的NaOH溶液aL与pH==1的H2SO4溶液bL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a︰b== 。 【答案】(1)④②③①。 (2)⑥⑦④⑤⑧。

电解质溶液知识的图像问题

专题一电解质溶液知识的图像问题 电解质溶液知识的综合应用是高考必考的热点之一,近几年来,以图像问题分析考查电解质溶液的题目频频出现。考查知识主要涉及: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酸碱混合液pH的变化,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大小比较、溶液的导电性变化、水的离子积、水的电离程度变化等。侧重考查考生数形结合、提炼关键信息等综合分析能力、数据处理与计算能力、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顺利解答该类试题要注重以下两点: 1.“有序思维”破解弱(强)酸与强(弱)碱混合的若干问题 向弱酸(或强酸)溶液中逐滴滴入强碱(或弱碱)溶液,离子浓度、pH有一定的变化规律。现以向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为例进行分析,以能够对该类试题有一个整体把握。 上图一目了然,可以很清楚地得出不同情况下溶液中的pH、离子浓度的关系。 2.掌握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判断的方法思路

【解题技巧】 抓“四点”巧析酸碱混合或滴定图像题 (1)抓反应“一半”点,判断是什么溶质的等量混合。 (2)抓“恰好”反应点,生成什么溶质,溶液呈什么性,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3)抓溶液“中性”点,生成什么溶质,哪种反应物过量或不足。 (4)抓反应“过量”点,溶质是什么,判断谁多、谁少还是等量。 【例题1】、25 ℃时,将 mol·L-1?NaOH溶液加入20 mL mol·L-1?CH3COOH溶液中,所加入溶液的体积(V)和混合液的pH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①点时,c(CH3COO-)+c(CH3COOH)=c(Na+)

B.对曲线上①、②、③任何一点,溶液中都有 :c (Na +)+c (H +)=c (OH -) +c (CH 3COO - ) C.③点时,醋酸恰好反应完,溶液中有:c (CH 3COO -)=c (Na + )>c (H + )=c (OH - )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 (H + )>c (Na + )>c (CH 3COO – )>c (OH – ) 【例题2】.(2017新课标1)常温下将NaOH 溶液添加到己二酸(H 2X )溶液中,混合溶 液的pH 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K a2(H 2X )的数量级为10-6 B .曲线N 表示pH 与2(HX ) lg (H X) c c 的变化关系 C .NaHX 溶液中c(H +)>c(OH - ) D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 + )>c(HX -)>c(X 2-)>c(H +)=c(OH -) 【例题3】.(2016新课标1)298 K 时,在 mL mol ·L -1 氨水中滴入 mol ·L -1 的盐酸,溶液的pH 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mol ·L -1氨水的电离度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 .M 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 mL

电解质溶液知识的图像问题

专题一电解质溶液知识得图像问题 电解质溶液知识得综合应用就是高考必考得热点之一,近几年来,以图像问题分析考查电解质溶液得题目频频出现。考查知识主要涉及:电离平衡与水解平衡、酸碱混合液pH得变化,溶液中微粒浓度得大小比较、溶液得导电性变化、水得离子积、水得电离程度变化等。侧重考查考生数形结合、提炼关键信息等综合分析能力、数据处理与计算能力、知识得迁移应用能力。顺利解答该类试题要注重以下两点: 1.“有序思维”破解弱(强)酸与强(弱)碱混合得若干问题 向弱酸(或强酸)溶液中逐滴滴入强碱(或弱碱)溶液,离子浓度、pH有一定得变化规律。现以向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为例进行分析,以能够对该类试题有一个整体把握。 上图一目了然,可以很清楚地得出不同情况下溶液中得pH、离子浓度得关系。 2.掌握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判断得方法思路

【解题技巧】 抓“四点”巧析酸碱混合或滴定图像题 (1)抓反应“一半”点,判断就是什么溶质得等量混合。 (2)抓“恰好”反应点,生成什么溶质,溶液呈什么性,就是什么因素造成得。 (3)抓溶液“中性”点,生成什么溶质,哪种反应物过量或不足。 (4)抓反应“过量”点,溶质就是什么,判断谁多、谁少还就是等量。 【例题1】、25 ℃时,将0、1 mol·L-1NaOH溶液加入20 mL 0、1 mol·L-1CH3COOH溶液中,所加入溶液得体积(V)与混合液得pH得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得就是( ) A、①点时,c(CH3COO-)+c(CH3COOH)=c(Na+) B、对曲线上①、②、③任何一点,溶液中都有:c(Na+)+c(H+)=c(OH-) +c(CH3COO-) C、③点时,醋酸恰好反应完,溶液中有:c(CH3COO-)=c(Na+)>c(H+)=c(OH-)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H+)>c(Na+)>c(CH3COO–)>c(OH–)

2020届高考化学课标版二轮习题:专题七 电解质溶液

专题七电解质溶液 一、选择题 1.(2019山西高三下学期3月考前适应性测试)室温下,向10 mL 0.1 mol·L-1 HX 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1 YOH溶液,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温度和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HX为一元强酸,YOH为一元弱碱 B.M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N点水的电离程度 C.N点对应溶液中粒子浓度:c(YOH)>c(Y+)>c(X-)>c(OH-)>c(H+) D.25 ℃时pH=4的YX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0×10-4 mol/L 答案 C A项,0.1 mol·L-1 HX溶液的pH=1,则HX是强酸,HX与YOH恰好完全中和生成盐,需要YOH溶液5 mL,如果YOH为强碱,则此时溶液pH=7,结合图像可确定YOH 为弱碱,正确; B项,M点溶液呈中性,水电离的c(H+)为10-7 mol/L,N点溶液呈碱性,YOH抑制水电离,水电离的c(H+)小于10-7mol/L,所以M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N点水的电离程度,正确;C项,N点为YOH与YX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混合液,YOH Y++OH-、Y++H O 2 YOH+H+,因为pH>7,所以YOH电离程度大于Y-水解程度,即 c(Y+)>c(X-)>c(YOH)>c(OH-)>c(H+),错误;D项,pH=4的YX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c(H+)=1.0×10-4 mol/L,正确。 2.(2019上海单科,13,2分)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用酚酞代替指示剂 B.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不影响滴定结果 C.若氢氧化钠吸收少量CO 2 D.当锥形瓶内溶液由橙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到滴定终点

2020高考化学二轮题专题七电解质溶液

专题七 电解质溶液 一、选择题 1.(2019山西高三下学期3月考前适应性测试)室温下,向10 mL 0.1 mol·L -1 HX 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 -1 YOH 溶液,混合溶液的pH 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温度和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HX 为一元强酸,YOH 为一元弱碱 B.M 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N 点水的电离程度 C.N 点对应溶液中粒子浓度:c (YOH)>c (Y +)>c (X -)>c (OH -)>c (H +) D.25 ℃时pH=4的YX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 (H +)=1.0×10-4 mol/L 答案 C A 项,0.1 mol·L -1 HX 溶液的pH=1,则HX 是强酸,HX 与YOH 恰好完全中和生成盐,需要YOH 溶液5 mL,如果YOH 为强碱,则此时溶液pH=7,结合图像可确定YOH 为弱碱,正确; B 项,M 点溶液呈中性,水电离的c (H +)为10-7 mol/L,N 点溶液呈碱性,YOH 抑制水电离,水电离的c (H +)小于10-7 mol/L,所以M 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N 点水的电离程度,正确;C 项,N 点为YOH 与YX 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混合液,YOH Y ++OH -、Y ++H 2O YOH+H +,因为pH>7, 所以YOH 电离程度大于Y -水解程度,即c (Y +)>c (X -)>c (YOH)>c (OH -)>c (H +),错误;D 项,pH=4的YX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 (H +)=1.0×10-4 mol/L,正确。 2.(2019上海单科,13,2分)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用酚酞代替指示剂 B.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C.若氢氧化钠吸收少量CO 2,不影响滴定结果 D.当锥形瓶内溶液由橙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到滴定终点 答案 C 若NaOH 吸收少量CO 2,发生反应:2NaOH+CO 2 Na 2CO 3+H 2O,滴入盐酸,盐酸先和 NaOH 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 ++OH - H 2O,再与Na 2CO 3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 O 32-+2H +

电解质溶液——滴定图像分析

电解质溶液——滴定曲线图像分析 一、酸碱滴定 2.(2015·山东理综,13)室温下向10mL0.1mol·L-1NaOH溶液中加入0.1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所示溶液中c(Na+)>c(A-)>c(H+)>c(HA) B.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pH=7时,c(Na+)=c(A-)+c(HA) D.b点所示溶液中c(A-)>c(HA) 答案 D 解析A项,a点NaOH与HA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pH为8.7,呈碱性,说明HA为弱酸,NaA发生了水解反应,则溶液中:c(Na+)>c(A-)>c(OH-)>c(HA)>c(H+),错误;B项,a点NaA发生了水解反应,促进了水的电离,b点主要由于HA的电离而使溶液呈酸性,抑制了水的电离,所以a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b点水的电离程度,错误;C项,根据电荷守恒:c(Na +)+c(H+)=c(A-)+c(OH-),pH=7,则c(H+)=c(OH-),可得c(Na+)=c(A-),错误;D项,b点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NaA和HA,溶液呈酸性,说明HA的电离程度大于NaA的水解程度,所以c(A-)>c(HA),正确。 常温下,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①所示溶液中: c(CH3COO-)+c(OH-)=c(CH3COOH)+c(H+) B.点②所示溶液中:

c(Na+)=c(CH3COOH)+c(CH3COO-) C.点③所示溶液中: c(Na+)>c(OH-)>c(CH3COO-)>c(H+)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 c(CH3COOH)>c(CH3COO-)>c(H+)>c(Na+)>c(OH-) 解析点①溶液中的溶质为0.001molCH3COOH和0.001molCH3COONa,据物料守恒:c(CH3COO-)+c(CH3COOH)=2c(Na+),根据电荷守恒:c(Na+)+c(H+)=c(CH3COO-)+c(OH -),整理后得c(CH COOH)+2c(H+)=c(CH3COO-)+2c(OH-);点②溶液的pH=7,据电荷 3 守恒有:c(Na+)+c(H+)=c(CH3COO-)+c(OH-),又c(H+)=c(OH-),则c(Na+)=c(CH3COO -);点③溶液中的溶质为0.002molCH COONa,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CH3COO-) 3 >c(OH-)>c(H+)。 答案 D 6.(2017届湖南益阳一调,13)常温下,用0.100 0 mol/L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 盐酸和20.00 mL 0.100 0 mol/L 醋酸溶液,得到2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若用HA 表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2 B.达到B、D状态时,两溶液中离子浓度均为c(Na+)=c(A-) C.达到B、E状态时,反应消耗n(CH3COOH)>n(HCl) D.当V(NaOH溶液)=20.00 mL 时,两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c(Na +)>c(A-)>c(OH-)>c(H+) 【答案】B 【解析】A项,常温下0.100 0 mol/L 盐酸的pH=1,显然图1是滴定盐酸的曲线,图2是滴定醋酸的曲线,错误。B项,图中B、D两点溶液的pH均为7,则有c(H+)=c(OH-),结合电荷守恒推知,溶液中c(Na+)=c(A-),正确。C项,B、E两点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均为a mL,据CH3COOH~NaOH及HCl~NaOH可知,反应消耗n(CH3COOH)=n(HCl),错误。D项,当V(NaOH溶液)=20.00 mL 时,两混合液中酸、碱均恰好完全反应,滴定盐酸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NaCl,溶液呈中性,则有c(Na+)=c(A-)>c(OH-)=c(H+);滴定醋酸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CH3COONa,由于CH3COO-发生水解而显碱性,则有c(Na+)>c(CH3COO-)>c(OH-)>c(H+),错误。

2018高考化学闯关导练:专题七 电解质溶液【能力卷】

专题七电解质溶液 能力卷 时间:60分钟满分:85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O 16Na 23S 32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导学号:71224082)(2017·安康模拟)一定温度下,加水稀释一定浓度的醋酸溶液,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c(H+) B.c(CH3COOH) c(CH3COO-) C. c(CH3COO-)×c(OH-) c(CH3COOH) D. c(CH3COO-) c(H+) 2.(2017·合肥模拟)下图表示室温时水溶液中M2+的存在形式与pH的关系,其中纵坐标为M2+或M(OH)24-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OH)2属于两性氢氧化物 B.沉淀分离M2+需控制pH在8~12之间 C.升高温度,可以实现从b点移动到a点 D.室温时,M(OH)2(s)的溶度积常数为1×10-17

3.(导学号:71224083)(2017·兰州模拟)已知25℃时CH3COOH的电离常数K=1.6×10-5。该温度下向20 mL 0.01 mol·L-1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01 mol·L-1KOH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c(H+)为4.0×10-5 mol·L-1 B.c点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K+)>c(CH3COO-)>c(H+)=c(OH-) C.V=20 D.a、b、c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c点 4.(2017·郑州模拟)常温下向20 mL 0.1 mol·L-1H2A溶液中滴加0.1 mol·L-1的NaOH溶液时,pH、p c(粒子)(粒子浓度的负对数)随V(NaOH)的变化曲线如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常温下H2A的第二步电离平衡常数K a2=1×10-6.2 B.当V(NaOH)=20 mL时,c(H2A)·c(OH-) c(HA-) =1×10-9.98 C.当V(NaOH)=40 mL时,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9.1 D.当pH=6.2时,有c(H+)-c(OH-)=3c(HA-)-c(Na+) 5.常温下,浓度均为0.10 mol·L-1,体积均为V0的HA和HB溶液,分别 加水稀释至体积为V,pH随lg V V0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易错题电解质溶液图像含解析

电解质溶液图像 【易错分析】 电解质溶液属于高中化学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因而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电解质溶液是高考必考知识,主要涉及强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水的离子积、溶液的酸碱性或pH、盐类水解及其应用、酸碱中和滴定、微粒浓度大小比较、三大原理(物料守恒、电荷守恒、质子守恒)等内容。解答有关试题时,要分门别类地考虑电离、水解、过量等内外因素,充分利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几大常数之间的计算关系、电荷守恒关系式、物料守恒关系式、质子守恒关系式进行分析和解答。 【错题纠正】 例题1、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未知浓度的二元酸H2A溶液。溶液中,pH、分布系数随滴加NaOH溶液体积V NaO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比如A2?的分布系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①代表,曲线②代表 B.H2A溶液的浓度为0.2000 mol·L?1 C.HA?的电离常数K a=1.0×10?2 D.滴定终点时,溶液中 【解析】根据图像,曲线①代表的粒子的分布系数随着NaOH的滴入逐渐减小,曲线②代表的粒子的分布系数随着NaOH的滴入逐渐增大,粒子的分布系数只有1个交点;当加入

40mLNaOH 溶液时,溶液的pH 在中性发生突变,且曲线②代表的粒子达到最大值接近1;没有加入NaOH 时,pH 约为1,说明H 2A 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部分电离,曲线①代表δ(HA -),曲线②代表δ(A 2-),根据反应2NaOH+H 2A=Na 2A+2H 2O ,c (H 2A)= =0.1000mol/L ,据此分析作答。 A .根据分析,曲线①代表δ(HA -),曲线②代表δ(A 2-),A 错误; B .当加入40.00mLNaOH 溶液时,溶液的pH 发生突变,说明恰好完全反应,结合分析,根据反应2NaOH+H 2A=Na 2A+2H 2O ,c (H 2A)= =0.1000mol/L ,B 错误; C .根据曲线当δ(HA -)=δ(A 2-)时溶液的pH=2,则HA -的电离平衡常数 K a ==c (H +)=1×10-2,C 正确; D .用酚酞作指示剂,酚酞变色的pH 范围为8.2~10,终点时溶液呈碱性,c (OH -)>c (H +), 溶液中的电荷守恒为c (Na +)+c (H +)=2c (A 2-)+c (HA -)+c (OH -),则c (Na +)>2c (A 2-)+c (HA - ),D 错误; 答案选C 。 例题2、常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相同浓度的 HCOONa 和NaF 两溶液,前者的pH 较大,则 a a K (HCOOH)>K (HF) B .相同浓度的CH 3COOH 和CH 3COONa 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 约为4.7,则溶液中()()()()-++-3c CH COO >c Na >c H >c OH C .FeS 溶于稀硫酸,而CuS 不溶于稀硫酸,则sp sp K (FeS)>K (CuS) D .在-121mol L Na S 溶液中,()()()2-- -12c S +c HS +c H S =1mol L 【解析】A .HCOONa 和NaF 的浓度相同,HCOONa 溶液的pH 较大,说明HCOO -的水解程度较 大,根据越弱越水解,因此甲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较小,即K a (HCOOH)<K a (HF),故A 错误; B .相同浓度的CH 3COOH 和CH 3COONa 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 约为4.7,此时溶液呈酸性,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浓度,说明溶液中醋酸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则醋酸根浓度大于钠离子浓度,则溶液中c (CH 3COO -)>c (Na +)>c (H +)>c (OH -),故B 正确; C .CuS 的溶解度较小,将CuS 投入到稀硫酸溶液中,CuS 溶解平衡电离出的S 2?不足以与H +

专题7-电解质溶液图像题-学案

专题7-电解质溶液相关图像题 本讲座的核心内容索引: (1)中和反应的电导率规律;(2)交叉图速解;(3)中和滴定全程离子浓度比大小;(4)基元法快写质子守恒式;(5)中和反应的四个点。 一、知识梳理 1.溶液中有关离子平衡的基本思路 看清坐标轴的含义,弄清楚曲线上的起点,交点,拐点,终点的而特殊意义 根据信息明确涉及到那些反应,并与数据结合分析。 2.规律方法 1.计算弱酸碱的平衡常数,找起点,交叉点;起点用于粗略计算,交叉点处两种离子浓 度相等。 2.酸式盐,比较电离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看pH比较。弱酸与弱酸盐;弱碱与弱碱盐 等量混合,也要看溶液酸碱性判断。 3.离子浓度大小的相关判定,需要根据离子浓度的变化趋势,并合理用韵三大守恒,等 量代换。 4.借助电离常数,水解常数进行分析。 5.注意对数与负对数与浓度大小关系的关系。 二、中和反应的电导率的变化 【诠释】:(1)等浓度强酸加强碱,导电离子数不变,体积增大,故电导率减小。中和完成后,继续添加电导率趋于强酸的电导率,故电导率又增大。 (2)弱碱中加弱酸,弱碱部分电离,生成的盐完全电离,故导电性增强。中和完成后,继续添加弱酸,逐渐趋于弱酸的电导率,故导电性又减弱。 (3)强酸中加弱酸,导电离子数不变,总体积增大,故导电性减弱。继续添加弱酸,电导率趋于弱酸的电导率。故继续减弱。 (4)弱酸中加强碱,弱酸电导率小,生成盐的电导率大,故电导率逐渐增大。中和后继续添加强碱,电导率趋于强碱的电导率,故电导率继续增大。 三、典例分析 【例1】 (北京理综)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电解质溶液的图像题集

电解质溶液图像表格题集 一、选择题 1.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c向b的变化 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3 C.该温度下,加入FeCl3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 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 2.如图曲线a和b是盐酸与氢氧化钠的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B.P点时反应恰好完全,溶液呈中性 C.曲线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的滴定曲线 D.酚酞不能用作本实验的指示剂 3.常温下,向20 mL某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的氨水,溶液pH的变化与加入氨水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B.在①、②之间的任意一点:c(Cl-)>c(NH+4),c(H+)>c(OH-) C.在点②所示溶液中:c(NH+4)=c(Cl-)>c(OH-)=c(H+),且V<20 D.在点③所示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7 mol·L-1 4.室温下向10 mL 0.1 mol·L-1 NaOH溶液中加入0.1 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a点所示溶液中c(Na+)>c(A-)>c(H+)>c(HA) B.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pH=7时,c(Na+)=c(A-)+c(HA) D.b点所示溶液中c(A-)>c(HA) 5.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五点的K w的关系:b>c>a>d>e B.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少量的酸 C.若从a点到c点,可采用: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适量的 CH3COONa固体 D.处在b点时,将0.5 mol·L-1的H2SO4溶液与1 mol·L-1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 6.室温下,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三种酸(HA、HB和HD)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关系:K HA>K HB>K HD B.滴定至P点时,溶液中:c(B-)>c(Na+)>c(HB)>c(H+)>c(OH-) C.pH=7时,三种溶液中:c(A-)=c(B-)=c(D-)

2021高考化学二轮电解质溶液中的图像分析

1、弱酸H2A 溶液中,存在H2A、HA-和A2-三种形态的粒子,其物质的量分数δ(X)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δ(X)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中:a=1.25、b=4.27)() A. 已知pK a=-lgK a,则pK a1=1.25 B. 0.1mol·L-1的NaHA溶液显碱性 C. 0.1mol·L-1Na2A溶液中:2c(H2A)+c(HA-)=c(OH-)-c(H+) D. 0.1mol·L-1NaHA溶液中:c(Na+)+c(A2-)+c(H2A)+c(HA-)=0.2mol·L-1 2、常温下,向20mL0.2 mol·L-1H2A溶液中滴加0.2 mol·L-1NaOH溶液。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其中Ⅰ代表H2A,Ⅱ代表HA-,Ⅲ代表A2-),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V( NaOH )= 20mL时,pH<7 B. 当V(NaOH)= 20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A2-)>c(OH-)>c(HA-)>c(H+) C. 当V(NaOH)= 10mL时,有c(Na+)=2[c(HA-)+c(A2-)+c(H2A)] D. 当V(NaOH)= 30mL时,2c(H+)+3c(H2A)+c(HA-)= 2c(OH-)+c(A2-) 3、25℃时,向H2CO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溶液中H2CO3、HCO3-及CO32-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溶液pH 的变化如图所示{δ(X)=[c(X)/c(H2CO3)+c(HCO3-)+c(CO32-)]×10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H2CO3的一级电离平衡常数的对数值lgK1(H2CO3)=-6.38 B. pH=13时,c(Na+)十c(H+)=c(OH-)+2c(CO32-) C. 25℃时,反应CO32-+H2O HCO3-+OH-的平衡常数对数值1gK=-3.79 D. pH=7时,c(HCO3-)>c(H2CO3)> c(CO32-) 4、室温下,1mol·L-l的某二元酸H2A溶液中,存在的HA-、A2-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H2A的电离方程式为:H2A==H++HA-HA-A2-+H+ B. 室温下,电离平衡HA-A2-+H+的平衡常数Ka=10-3 C. 等物质的量浓度NaHA和Na2A溶液等体积混合,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HA-)>c(A2-) D. 在Na2A溶液中存在c(Na+)=2c(A2-)+2c(HA-) 5、室温下,用0.1000mol/L盐酸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00mol/L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滴定过程中溶液pH随加入盐酸 体积V[HCl(aq)]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