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龙河学校九年级数学公开课

龙河学校九年级数学公开课

龙河学校九年级数学公开课
龙河学校九年级数学公开课

龙河学校九年级数学公开课

课题:《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教师:金春发老师

时间:2018.10.26

地点:龙河初中902教室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的内容及证明,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2、能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来解决有关问题。

3、通过与“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线段相等”进行类比,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和谐美,并进一步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l 并能初步运用

教学难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l 的证明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某技术工人准备按照比例尺3:4的图纸制作三角形零件,如图,图纸上的△ABC

表示该零件的横断面△A ′B ′C ′,CD 和C ′D ′分别是它们的高.

(1) 各等于多少?

(2)△ABC 与△A ′B ′C ′相似吗?如果相

似请说明理由,并指出它们的相似比.

∵ ∴ △ABC ∽△A ′B ′C ′

(3)图中还有其它相似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

△ ACD ∽ △ A ′C ′D ′ △ BCD ∽ △ B ′C ′D ′

(4) 等于多少?你是怎么做的?

探索

已知△ABC ∽△A ′B ′C ′, △ABC 与△A ′B ′C ′相似比为k ,如果CD 和C ′D ′分别是它们的高,那么等于多少?

43

===''''''A C CA C B BC B A AB ''B A AB ''C B BC ''A C CA

''D C CD

43

==''''D C CD A C CA

结论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

议一议

已知△ABC∽△A′B′C′,△ABC与△A′B′C′相似比为k.

如果CD和C′D′分别是它们的对应角平分线,那么等于多少?

议一议

已知△ABC∽△A′B′C′,△ABC与△A′B′C′相似比为k.

如果AD和A′D′分别是它们的对应中线,那么等于多少?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定理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课堂练习

(1)△ABC与△A'B'C'的相似比为3:4,若BC边上的高AD=12cm,则B'C'边上的高A'D'=_____ 。

(2)已知△ABC∽△A’B′C′,如果AD和A′D′分别是它们的对应角平分线, AD =8cm,A’D’=3cm,则△ABC与△A′B′C′对应高的比

(3)如图,△ABC∽△A’B′C′,对应中线AD=6cm,A’D’=10cm,若BC=12cm,则B’C′=______ 。

例题解析

'

'D

C

CD

'

'D

C

CD

如图所示,在△ABC中,底边BC=80cm,高 AD=60cm,四边形PQRS是矩形.且两边之比为2:1 (1)△ASR与△ABC相似吗?为什么? (2)求矩形PQRS的边长.

解: (1) △ASR∽△ABC.理由是:

四边形PQRS

是矩形

(2)由(1)可知, △ASR∽△ABC

设矩形PQRS的边长PS=x cm, 则RS=2x cm,AE=(60-x)cm,

解得,x=24 2x=48 所以矩形PQRS的边长为24cm和48cm

巩固练习

如图所示,正方形DEFG内接于Rt△ABC, ∠C=90°点D、E在BC上,点F,G分别在AC,AB上,AC=4,BC=3,求正方形DEFG的边长。

拓展延伸

(1)如图(2)若三角形内有并排的两个全等的正方形,它们组成的矩形内接于△ABC,则正方形的边长为

(2)如图(3)若三角形内有并排的三个全等的正方形,它们组成的矩形内接于△ABC,则正方形的边长为

(3)猜想图(4)若三角形内有并排的n个全等的正方形,它们组成的矩形内接于△ABC,则正方形的边长为

五、本节内容小结

本节主要学习了性质定理1及其证明,重点要掌握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思维方法,解题运用时要注意“对应”。

*教师指出:相似三角形的其他对应线段的比也都等于相似比,如:对应中位线的比,今后要学习的外接圆半径的比,内切圆半径的比等等。

六、作业:

七、教学反思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

初三数学公开课

22.4扇形的面积计算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扇形的概念; 2、理解扇形面积、弧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通过练习记住公式; 3、通过等分的方法,体验扇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能用公式解决问题,训练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扇形面积公式、弧长公式的推导和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扇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设计说明】本课时时二十四章《圆》的《弧长和扇形的面积》内容,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从中截取《扇那形面积计算及其应用》内容,本设计面向全班大多数学生,从具体实例到理论,由浅入深,点滴深化。 教学过程 1、新知引入 1、用多媒体课件引入扇形的应用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扇形面积的计算。扇形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图形。最常见的当属夏天用来消暑的扇子,我们也常用扇形统计图来进行数据分析。自然界中也有很多扇形的踪影,例如孔雀开屏,银杏树叶还有人们爱吃的扇贝。扇形还可以围成圆锥体,构成生活中的很多物品,例如,冰淇淋圆桶、路锥。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到处找到扇形与其他图形的组合,例如房屋的拱形屋顶,著名的石拱桥赵州桥。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学习扇形的面积计算具有重大的意义。 2、让学生列举生活中扇形与扇形组合图。 2、探究新知 (1)扇形的定义:由组成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圆心角所对的弧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半圆与直径的组合也是扇形),如下图的扇形AOB。

判断题:下列各图中,哪些是扇形,为什么?

扇形是(写序号) (2)扇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归纳 1、圆的面积公式是。 2、圆的面积可以看作度圆心角所对的扇形的面积。 3、以R为半径的圆的面积是,整个圆周所对的圆心角是,即相当于把整个圆周均分为360等分, 则弧所对的扇形的面积为:; 弧所对的扇形的面积为:; 弧所对的扇形的面积为:; 弧所对的扇形的面积为:。

初中数学九年级《旋转》公开课教学设计

旋转 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平移、轴对称等图形的变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图形变换旋转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生活中的旋转(播放PPT图片,边放边解释) 1、过山车 2、旋转木马 3、摩天轮 4、海盗船 师:上面是我们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下面请同学们观察思考一下 (1)钟表的指针在不停地旋转,从3点到5点,时针转动了多少度? (2)风车车轮的每个叶片在风的吹动下转动到新的位置. 师:那么这些现象有哪些共同特点? 共同特点:如果把时针、风车当成一个图形,那么这些图形都可以绕着某一固定点转动一定的角度.(钱诗怡回答)(教师评价:很好) 师:像这样,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__________,点o叫做__________,转动的角叫做__________. 如果图形上有一点P经过旋转变为点P′,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个__________. 师:注意,图形的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师:刚才我们感受了生活中的旋转,你还能举出一些现实生活中旋转的实例吗?并指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胥利峰回答,冯秋香补充,教师点评,很好) 师:现在老师请两位同学用肢体语言做个演示,有那两位同学愿意。(胥利峰、赵晨豪) 1、以肘关节逆时针旋转90度、以肩关节逆时针旋转90度 2、以肩关节逆时针旋转45度、以肩关节逆时针旋转90度 3、以肩关节逆时针旋转90度、以肩关节顺时针旋转90度 (教师总结)确定一次旋转时必须明确: 1、旋转中心 2、旋转角 3、旋转方向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现在我们来试一试,我请一位同学回答下面的问题 1、△ABO绕点O旋转得到△CDO,则: 点B的对应点是________; 线段OB的对应线段是________; 线段CD的对应线段是________; ∠AOB的对应角是________; ∠B的对应角是________; 旋转中心是________; 旋转角是_________________;(教师点评:很好) 师:下面请同学们完成一下导学案的合作探究部分,然后小组讨论。 在硬纸板上,挖一个三角形洞,再挖一个小洞O作为旋转中心,硬纸板下面放一张白纸.先在纸上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图案(△ ABC),然后围绕旋转中心转动硬纸板,再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 A′B′C′),移开硬纸板. 连结OA﹑OB﹑OC﹑OA′﹑OB′﹑OC′, 讨论:⑴线段OA与线段OA′间有什么关系? ⑵∠AOA′与∠BOB′有什么关系? ⑶△ABC与△A′B′C′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师:通过你的讨论,你能总结一下旋转有哪些性质吗?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________。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_______。 旋转前、后的图形________。图形的旋转是由_______、 _______ 、_______决定。 师:请同学们利用旋转解决数学问题 如图1,E是正方形ABCD中CD边上任意一点,以点A为中心,把△ADE顺时针 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分析:关键是确定△ADE三个顶点的对应点,即它们旋转后的图形。 想一想:有几种做法? 方法1、由∠EAE′=90°,AE′=AE确定点E′. 方法2、由∠ABE′=90°,AE′=AE可知,以点A为圆心,AE为半径画弧,和 CB的延长线的交点即是点E′. 方法3、由∠ABE′=90°,∠EAE′=90°可知,过点A和AE垂直的直线与CB的延长线的交点即是点E′.巩固提高 1. 以下现象:①荡秋千;②呼啦圈;③跳绳;④转陀螺.其中是旋转的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如图2,△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OCD的位置,已知∠AOB=45°,则∠AOD的度数为() A、55 B、45 C、40° D、35° 3、如图3,在Rt△OAB中,∠OAB=90°,OA=AB=6,将△OAB绕点O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OA1B1.线段OA1的长是______,∠AOB1的度数是______; 4、如图4,已知正方形ABCD中的△DCF可以经过旋转得到△ECB。 (1)图中哪一个点是旋转中心?(2)按什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3)如果CF=3cm,求EF的长. 5、按要求画图形: (1)画△ABC绕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A′B′C′; (2)把四边形ABCD绕O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四边形A′B′C′D′. A 3 图 4 图 1 图

初中数学九年级《锐角三角函数:正弦》公开课教学设计

28.1 锐角三角函数(教案) 第1课时正弦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定值的事实; 2.掌握正弦函数意义,能依据正弦函数定义进行有关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30°和45°与其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的比值之间关系的探讨,可以获得“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一定时,这个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是固定值”这一重要结论,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在探索正弦函数概念的过程中,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增强由特殊到一般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正弦函数定义,理解当锐角一定时它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的比固定不变这一事实.【教学难点】加深直角三角形中,当它的某一锐角固定时这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是个定值”的理解.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问题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喷灌.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为 使水管出水口到水平面的高度为35m,那么需准备多长的管? 【教学说明】对所提示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如何将这一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获得结论.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获取结论的过程,即是否运用 “30 的对边 斜边= 1 2”这一结论。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探究1 如果将上述问题中出水口到水平面的高度改为50m,那么需准备多长的水管? 思考1通过对前面问题和探究的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教学说明】在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结论后,让他们相互交流各自体会,为掌握本节知识积累感性认识.最后教师与学生一道进行简要总结. 【归纳结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为30°,那么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 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等于1 2 ,是一个固定值. 思考2如图,在Rt△ACB中,∠C=90°,∠A =45°,计算∠A的对边BC与斜边

九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九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九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课题: 23.5 位似图形 执教人:胡来勇 日期:xx年11月3日 23.5位似图形 教学目标: 1、了解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 2、了解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相似比。 3、利用图形的位似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 在有关的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通过探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 兴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位似图形的定义和性质。 难点:运用定义和性质进行简单的位似图形的证明和计算。教具:三角尺、投影仪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观察法、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多媒体课件学生活动一 问题:请同学们观察这几个图形,每个图形中的多边形都是相似 图形,那么每个图形中的两个多边形各对对应点的连线有什么特征呢?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每组对应点的连线交于一点 二、共同探究,获取新知展示课件,提出定义: 怎样把四边形ABCD放大2倍教师板演一种做法学生活动二 所得的四边形相似吗?相似比是多少?

给出位似图形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图形上的点A1,B1,C1,D1……P1和另一个图形上的点A,B,C,D,……P分别对应,并且满足下列两点:①直线AA1,BB1,CC1,……PP1都经过同一点O;② OA1OB1OC1OP ??????1?K OAOBOCOP 那么,这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点O叫做位似中心。K是位似图形的位似比也是相似比。 提出问题上述作图还有其他方法吗?请尝试完成。学生活动二 请说明位似图形和相似图形的联系与区别?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得出结论: 位似图形都是相似图形但相似图形不一定是位似图形三、继续探究,层层推进 教师提问,判定位似图形或者确定位似中心的方法?学生思考,教师选取学生回答,教师纠正。学生活动四

龙河学校九年级数学公开课

龙河学校九年级数学公开课 课题:《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教师:金春发老师 时间:2018.10.26 地点:龙河初中902教室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的内容及证明,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2、能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来解决有关问题。 3、通过与“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线段相等”进行类比,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和谐美,并进一步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l 并能初步运用 教学难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l 的证明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某技术工人准备按照比例尺3:4的图纸制作三角形零件,如图,图纸上的△ABC 表示该零件的横断面△A ′B ′C ′,CD 和C ′D ′分别是它们的高. (1) 各等于多少? (2)△ABC 与△A ′B ′C ′相似吗?如果相 似请说明理由,并指出它们的相似比. ∵ ∴ △ABC ∽△A ′B ′C ′ (3)图中还有其它相似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 △ ACD ∽ △ A ′C ′D ′ △ BCD ∽ △ B ′C ′D ′ (4) 等于多少?你是怎么做的? 探索 已知△ABC ∽△A ′B ′C ′, △ABC 与△A ′B ′C ′相似比为k ,如果CD 和C ′D ′分别是它们的高,那么等于多少? 43 ===''''''A C CA C B BC B A AB ''B A AB ''C B BC ''A C CA ''D C CD 43 ==''''D C CD A C CA

结论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 议一议 已知△ABC∽△A′B′C′,△ABC与△A′B′C′相似比为k. 如果CD和C′D′分别是它们的对应角平分线,那么等于多少? 议一议 已知△ABC∽△A′B′C′,△ABC与△A′B′C′相似比为k. 如果AD和A′D′分别是它们的对应中线,那么等于多少?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定理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课堂练习 (1)△ABC与△A'B'C'的相似比为3:4,若BC边上的高AD=12cm,则B'C'边上的高A'D'=_____ 。 (2)已知△ABC∽△A’B′C′,如果AD和A′D′分别是它们的对应角平分线, AD =8cm,A’D’=3cm,则△ABC与△A′B′C′对应高的比 (3)如图,△ABC∽△A’B′C′,对应中线AD=6cm,A’D’=10cm,若BC=12cm,则B’C′=______ 。 例题解析 ' 'D C CD ' 'D C CD

优秀公开课:九年级数学《四边形(一)》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第二轮复习 四边形(1) 一、考情分析 二、复习目标 1. 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重点) 2. 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有关性质。(重点、难点) 3.探索并掌握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条件。(重点、难点) 三、知识梳理 (一)特殊四边形的性质(请打√)

四边相等 角 对角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对角线 对角线互相平分 对角线相等 对角线互相垂直 对角线平分对角 对称性 中心对称 轴对称 特殊四边形的面积=___________, 菱形、正方形的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对角线去思考) (二)特殊四边形的判定 3. 矩形 正方 形 菱形 四 边形 平行 四边形 1. 2. 3. 4. 5. 1. 2. 6. 1. 2. 9. 3. 1. 2. 3. 4.

四、基础练 ?考点1:对称性 (2016年广东第3题)下列所述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1. A.直角三角形 B.平行四边形C.正五边形 D.正三角形2.(2015年广东第5题)下列所述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矩形B.平行四边形C.正五边形 D.正三角形 ?考点2: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判定——选择题、填空题 1.(2014年广东第7题)如图,?ABCD中,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AC=BD B.AC⊥BD C.AB=CD D.AB=BC 2.(2019湘潭)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若AB=CD,则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得到平行四边形ABCD.(不添加辅助线,任意添加一个符合题意的条件即可) 3.(2019宁夏)如图,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且互相平分.添加下列条件,仍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菱形的是( ) A.AC⊥BD B.AB=AD C.AC=BD D.∠ABD=∠CBD 4.关于?ABCD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B⊥BC,则?ABCD是菱形 B.若AC⊥BD,则?ABCD是正方形C.若AC=BD,则?ABCD是矩形 D.若AB=AD,则?ABCD是正方形 第1题图第2题图第3题图

初三数学公开课教案

初三数学公开课教案 ——孝泉中学龙跃辉 课题:解直角三角形 教学目标: 1、理解直角三角形五个元素的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2、选择简便解法解直角三角形,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材分析及重、难点: 锐角三角函数是在直角三角形的基础上加以定义的,在学习概念之后又用于解直角三角形,不仅是知识的循环,还突显出三角函数在实际测量中的重要作用,在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之后,就是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的。本节课内容就是介绍解直角三角形知识,是三角函数知识运用的最基础部分。 教学重点: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教学难点:三角函数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问题;1、在三角形中共有几个元素?(6个,三个角,三条边) 2、中(),除了直角外,还有几个元素?(5个,a、b、c、A、B) 3 、a、b、c、A、B这5个元素之间有哪些等量关系呢? (1)三边之间的关系: (勾股定理) (2)锐角之间的关系? (互余) (3)边、角之间的关系: 思考;对于锐角B,也有上面的边角关系吗? 4、有了上面的关系,可以发现,如果知道了五个元素中的两个元素(其中至少有一边)就可以求出其余的三个元素,为什么至少有一个是边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因为已知两个锐角的直角三角形不是唯一确定的,而是一系列的相似三角形。 5、如果对一个直角三角形(除了直角外),知道两个元素(至少有一条边),这个直角三角形就唯一确定,那么如何求出其余元素?有哪些关系式可以运用呢?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探讨的课题:解直角三角形。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由已知元素求出未知元素的过程叫解直角三角形。 提问:已知两个元素有几种情况? 学生活动:交流、讨论、回答 教师点评:有两种情况:①已知两边②已知一边、一角 例1:在中,,,C=287.4,解这个直角三角形。

九年级数学公开课椭圆的标准方程

九年级数学公开课椭圆的标准方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前面研究了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介绍了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以及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即曲线的已知条件求曲线方程;通过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 本节研究通过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使学生掌握推导出这一类轨迹方程的一般规律和化简的常用的方法。 教材是以椭圆为例,详细的说明在解析几何中怎样利用方程研究曲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等几何性质。为今后的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双曲线和抛物线时,就可以练习使用这些方法,从而在掌握解析几何基本方法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通过对圆锥曲线方程的学习,初步理解求曲线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步骤,但是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弱,特别是两个根式的化简,给学生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带来一定的困难。 教学对象为农村普通学校高中学生,数学基础较 三、教学设计思想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是学生学习了直线和圆有关知识后学习的第二种圆锥曲线,因此这一节的教学既可以是对前面所学知识情况进行检查,又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其它两种圆锥曲线打好基础,所以学好本节课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我们在教学中采用自主探索法,讲授发现法等教学法,具体做法如下: (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画出椭圆,由学生通过观察、猜想,从而使学生参与知识的获取、抽象、归纳的全过程,得到了椭圆的定义及其应注意条件,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由演示出发,问题思考→研究讨论→点拔引导→抽象概括,得到椭圆标准方程.教师边演示边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并从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和谐美和获取知识的喜悦.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椭圆定义、掌握标准方程及其推导。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椭圆概念的引入与椭圆方程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探索能力,熟练掌握解决解析几何问题的方法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