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部控制学复习要点

内部控制学复习要点

内部控制学复习要点
内部控制学复习要点

内部控制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内部控制概论

1、内部控制学的发展阶段:五阶段

①内部牵制阶段------起步阶段两个设想是:(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的错误机会较少;(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单独一个或部门舞弊的可能性。

②内部控制制度阶段-----进化阶段

③内部控制结构阶段----提高阶段(内部控制结构是指为了实现特定公司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建立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构成的有机总体,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及控制程序三个部分。)

④内部控制框架阶段----演进阶段

⑤风险管理阶段------提升阶段

2 、内部控制框架(COSO报告):(COSO委员会提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1)三目标提高经营效率,取得好的经营效果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遵循有关的法规制度

(2)五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察

3、风险管理模型:是一个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参与的,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和企业内部各个层次和部门的,用于识别可能对企业造成潜在影响的事项并在其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的,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具有多目标驱动、全员、全过程、合理保证的特性。)

(1)四目标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合规目标

(2)八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

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

4、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1)定义内部控制定义: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2)目标是合理保证单位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单位实现发展战略。

(3)五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cc息与沟通、内部监督

(4)原则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

(5)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

《基本规范》的作用规定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基本要素、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是内部控制的总体框架,在内部控制标准体系中起统领作用。

《应用指引》的作用是对企业按照内部控制原则和内部控制“五要素”建立健全本企业内部控制所提供的指引,在配套指引乃至整个内部控制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

《评价指引》的作用是对企业按照内部控制原则和内部控制“五要素”建立健全本企业“事后控制”的指引,是对企业贯彻《基本规范》和《应用指引》效果的评价与检查。

5、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①人为错误:在决策时人为判断可能出现错误和由于人为失误而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②串通舞弊:由于两个或更多的人员进行串通或共谋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③滥用职权:管理层的凌驾。

④非常性事项:例外事项。

⑤制度失效:环境系统的改变。

⑥成本效益原则。

第二章内部环境

1、内部环境的构成内容:主要包括治理结构、内部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内部审计机制、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和法治环境等。

2、企业处理“三重一大”问题的程序

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大额资金使用。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联

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监督检查中发现任何内部控制缺陷,应按照内部审计工作程序进行报告。如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属于重大缺陷,内部审计机构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

3、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职责

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

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监督企业董事会、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经理层负责组织实施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事项,主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审计委员会审查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监督内部控制有效实施;领导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与中介机构就内部控制设计和其他相关事宜进行沟通协调等。

4、人力资源政策包含的内容以及有关选拔、聘用、轮岗、退出原则

人力资源政策概念:是指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而录用的各种人员,包括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

选拔、聘用(1)企业应根据人力资源总体规划,结合生产经营实际需要,制订年度人力资源需求计划,完善人力资源引进制度,规范工作流程。

按人力资源能力框架要求,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和工作要求

遵循得才兼备、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多种方式选聘优秀人才,重点关注选聘对象的价值取向和责任意识。

(2)企业应当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等主要内容。(3)企业应设法招聘最具资格的人选、核实潜在雇员的背景,证实他们的学历和工作经验。

(4)通过对应聘者的面试,深入了解应聘者,并向潜在的雇员传递信息,使他们了解企业的价值观、文化和经营风格。

(5)企业确定选聘人员后,应当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用工关系。

对于在产品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掌握或涉及关键技术、知识产权、商业秘密或国家机密的工作岗位,企业应当与该岗位员工签订有关岗位保密协议,明确保密义务。

5、轮岗制定各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员工定期轮岗制度。明确轮岗范围、轮岗周期、轮岗方式等,形成关键岗位员工的有序流动,可体现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及提升员工素质。

6、退出原则企业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企业实际,明确退出的条件和程序,确保员工退出机制得

到有效实施。对于考核不能胜任岗位要求的员工,应当及时暂停其工作,安排再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安排转岗培训;假若仍不能满足岗位职责要求的,应当根据法律法规的权限和程序解除劳动合同。

7、企业应当与退出员工依法约定保守关键技术、商业秘密、国家机密和竟业限制的期限,确保知识产权、商业秘密和国家机密的安全。企业关键岗位人员离职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工作交接或离任审计。

5、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及报告程序

职责:当结合内部审计监督,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

内部审计机构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当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程序进行报告;

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重大缺陷,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

程序

1、审计准备与审计计划

2、内部控制环境与业务流程分析

3、审计测试:穿行测试、控制设计测试、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

4、确认与评估审计发现

5、审计报告

6、企业文化缺失的风险、坚持诚信和道德观是强化内部环境的关键因素。

(1)诚信和道德观是企业建立内部环境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

(2)企业应制定商业行为守则。商业行为守则应强调诚信和道德观,并且所有利益相关者都遵守守则,那么,这意味着企业已拥有相当高的道德观。

管理层应该明确向员工传达职业道德规范;

管理层的言行与行动方面必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可以防止不正当竞争、内幕交易等情况的发生。

(2)行为守则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守则中的内容应当具体、全面及具权威性。

(3)所有管理者及股东都应对企业行为守则的内容、应用和传达方式有充分的了解。

(4)已经过时的行为守则可能不能解决企业面临道德方面的重要问题;如果公司管理者不能反复向所有利益相关者传达行为守则,将会削弱企业内部环境的健全性。

第三章风险评估

1、风险评估的定义、企业内部风险因素

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和评价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

企业内部风险因素:

A、人力资源因素,如董事、监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员工专业胜任能力等;

B、管理因素,如组织机构、经营方式、资产管理、业务流程等;

C、自主创新因素,如研究开发、技术投入、信息技术运用;

D、财务因素,如现金流量、经营成果;

E 、安全环保因素,如营运安全、环境保护等。

2、风险评估的主要环节(四个)以及程序(两步式程序)

主要环节(四个)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

程序(两步式程序)第一步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频率,以及为企业带来的影响程度;第二步是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排序。之后企业可利用风险分析的结果为依据,考虑如何对重要风险进行管理及采取适当的应对风险行动。企业可以综合运用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担等风险应对策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3、风险识别主要方法:定性方法

分两个阶段:一是辨别风险,即寻找各种风险及其所在领域;二是分析风险,即分析引起风险事故的各种原因和可能的后果。

风险识别主要有七种方法:现场调查法、风险清单分析法、财务状况分析法、组织结构图分析法、流程图法、事故树法、可行性研究。

4、风险分析的方法:定性方法、定量方法

定性方法:访问、集体讨论、专家咨询、问卷调查以及标杆分析等。定性分析法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管理层的风险知识和判断能力、对潜在事项的了解等。

定量方法:概率技术、情景分析、压力测试、敏感性分析、计算机模拟等。

5、风险应对策略:4个

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承受、风险分担

第四章控制活动

1、常见的控制活动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营运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

2、不相容职务控制:包含授权审批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等。

3、授权控制控制:

类型:常规授权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既定的职责和程序的授权,用以规范办理经济业务的权力、条件和有关责任,其时效性一般较长

特别授权是企业在特殊情况、特定条件下对办理例外的非常规性交易和事项的权力、条件和责任的应急授权

授权的形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

(1)书面形式的授权:制度、备忘录、授权书、委托书等

(2)制度形式存在的岗位职责说明书就是典型的书面形式的常规授权

4、会计系统控制的主要内容

a依法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从业人员,建立会计工作的岗位责任制,对会计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使之相互监督和制约。

b选择适用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c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

d根据企业具体情况,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e采用业务流程图的方式编制业务流程手册

f会计凭证控制(1)按照规定取得和填制原始凭证。(2)设计良好的凭证格式。(3)对凭证进行连续编号。g合理设置会计账簿,登记会计账簿,进行复式记账。

H按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要求编制、报送、保管财务会计报告。

(1)财务报告编制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2)对外提供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3)财务报告分析利用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i建立会计档案管理

5、财产保护控制以及措施

财产保护控制是指为了确保企业财产物资安全、完整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措施。包括建立财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包括采用财产记录、使用保险箱储存现金和重要文件、为大楼或其内的区域设立门禁系统、为贵重资产采取双重保管方法(即必须两人同时出现才能取得某些资产)、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雇用保安和利用闭路电视摄像头等措施,确保财产安全。

主要措施:(1)财产记录和实物保管。(2)定期盘点和账实核对。(3)限制接近。

6、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的目的是明确责任单位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权限,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强化预算约束。

7、运营分析控制:方法

定性分析法可以有专家建议法、专家会议法、主观概率法和特尔菲法(通过函询的方式收集专家意见,对未来进行直观预测的一种定性方法)。

定量分析法可以有对比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8、绩效考评控制

绩效考评对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的绩效定期考核和客观评价,将考评结果作为确定员工薪酬以及职务晋升、评优、降级、辞退等依据。对企业内部环境具有支持作用。

第五章信息与沟通

1、内部信息、外部信息以及获得信息的渠道

内部信息—会计信息、生产经营信息、资本运作信息、人员变动信息、技术创新信息、综合管理信息。

外部信息—政策法规信息、经济形势信息、监管要求信息、市场竞争信息、行业动态信息、客户信用信息、社会文化信息、科技进步信息。

渠道:1)企业可以通过财务会计资料、经营管理资料、调研报告、专项信息、内部刊物、办公网络等渠道,获取内部信息;

(2)还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组织、社会中介机构、业务往来企业、市场调查、来信来访、网络媒体以及有关

监管部门等渠道,获取外部信息。

2、反舞弊工作的重点内容

(1)未经授权或者采取其他不法方式侵占、挪用企业资产,牟取不当利益;

(2)在财务会计报告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等;

(3)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滥用职权;

(4)相关机构或人员串通舞弊。

3、内、外部沟通

内部沟通

(1)高级管理层应向员工传达清晰的信息,使其明白必须认真履行控制责任。

(2)管理层与董事会及董事会下设的委员会之间的沟通尤为重要。

外部沟通企业还需与外界投资者、债权人、客户、供应商、中介机构和监管部门等保持有效沟通。

(1)客户和供应商可在产品或服务的设计与质量方面提供非常有用的意见。

(2)与诸如外聘审计师和监管机构的外界各方进行沟通,能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运作情况提供非常宝贵的意见。

(3)与股东及财务分析师进行坦诚的沟通,能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

第六章内部监督

1、内部监督的类型

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于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加以改进,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

类型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

2、日常监督的常见方式包括

日常监督是指企业对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常规、持续的监督检查。

(1)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获得能够判断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情况的信息;

(2)在与外部有关方面沟通过程中获得有关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情况的验证信息;

(3)在与员工沟通过程中获得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执行的证据;

(4)通过账面记录与实物资产的检查比较对资产的安全性进行持续监督;

(5)通过内部审计活动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持续监督。

3、缺陷的报告程序

1、所有可能影响企业实现目标的内部控制缺陷,均应向能采取必要行动的人员汇报。

雇员从事常规运营活动时产生的信息,通常通过正常的渠道向他们的上级报告,再由后者向上汇报。

此外,还有另一渠道供汇报非常敏感的信息,比如违法或不当举动。

2、通常,有关缺陷的调查结果不仅应向负责有关职能或活动的个人汇报,还应向比其至少高一级的管理层汇报。

此程序可使更高级别的人员监督及采取补救行动,同时有助于向在企业中可能受此活动影响的其他人员传达。

第七章内部控制评价

1、内部控制评价的原则:三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评价应当包括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涵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对实现控制目标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综合评价。

(二)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评价应当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以风险为导向,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对实现控制目标的影响程度,确定需要评价的重要业务单位、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三)客观性原则:内部控制评价应当结合企业的行业环境、发展阶段、经营规模、业务特点等经营实际;

2、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评价人应具备的条件

一般程序为:a设置内部控制评价部门b制定评价工作方案c组成评价工作组d实施现场测试e汇总评价结果f编报评价报告等

评价部门应具备的条件

1、能够独立行使对内部控制系统建立与运行过程及结果进行监督的权力。----授权与独立性

2、具备与监督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相适应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能力

3、与企业其他职能机构就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保持沟通协调,在工作中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在效率上满足企业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监督与评价所提出的有关要求--- 组织协调

4、能够得到企业董事会和经理层的支持,有足够的权威性来保证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权威性

评价人应具备的条件具备独立性、业务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

3、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8种

个别访谈是指企业根据检查评价需要,对被查单位员工进行单独访谈,以获取有关信息。该方法主要用于了解企业及其所属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情况。

调查问卷常见于内部环境评价

专题讨论通常用于控制活动评价

穿行测试又称重复检查,就是抽取一定数量的业务,按照被审计单位规定的业务处理程序从头到尾重新执行一次,以检查这些经济业务在实际处理过程中是否按规定的控制程序进行。

实地查验是指企业对财产进行盘点、清查,以及对存货等实物资产的出入库环节进行现场查验,主要用于对资产安全性目标的实现情况所作的评价。通常与抽样法结合运用

抽样针对具体的业务流程,按照业务发生频率及固有风险的高低,从确定的样本库中抽取一定比例的业务样本,对业务样本的控制水平进行判断,进而对整个业务流程的内部控制有效性作出评价。

比较分析指通过分析、比较数据间的关系、趋势或比率等来取得评价证据的方法。

审阅与检查也是业务层面评价的常用方法,通过核对有关证据而获得有关控制的运行状况

4、内部控制缺陷的分类:三种分类

a内部控制缺陷按其成因分为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

b 内部控制缺陷按其表现形式分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

c内部控制缺陷按其严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5、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重大、重要、一般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由该缺陷可能导致财务报表错报的重要程度来确定,这种重要程度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

第一,该缺陷是否具备合理可能性导致内部控制不能及时防止、发现并纠正财务报表错报;

第二,该缺陷单独或连同其他缺陷可能导致的潜在错报金额的大小。

重大缺陷

重要缺陷

一般缺陷

6、内部控制缺陷的报告

信息管理学教程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管理: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管理功能,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设备、技术、信息诸种因素,促使它们密切配合,发挥它们最高的效率,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2、信息管理:是在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指导下,对信息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包括信息、人员、资金、设备、技术等,进行科学地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3、MIS:管理信息系统。 4、IRM:信息资源管理。 5、SCM:供应链管理。 6、BPR:企业过程再工程。 7、ERP:企业资源计划。 8、CRM:客户关系管理。 9、信息:是事物的状态、特征及其变化的客观反映,是客观事物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传递。 10、信息资源:是信息与资源两个概念整合衍生出来的新概念,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才能称之为信息资源,作为资源的信息,也就是所谓“有用的信息”或“可以利用的信息”。也就是可以利用的信息的集合。 11、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本身或信息内容,即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者有用数据。 12、广义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包括信息、技术、设备、资金和人等要素),是将信息资源作为系统概念看待。 13.信源:发出信息的来源

信道:信息传递的通道 信宿:信息接收者 14、信息资源管理: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本身即信息内容实施管理的过程。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内容及与信息内容相关的资源如设备、设施、技术、投资、信息人员等进行管理的过程。 15、信息高速公路: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实际上是软件、硬件、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不断发展与集成的结果。 16、信息系统:输入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输出信息的系统。 17、EDPS: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18、DSS:决策支持系统 19、ES:专家系统 20、EIS:主管信息系统 21、OAS:办公自动化系统 22、SIS:战略信息系统 23、信息采集:是信息资源能够得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基础。 24、信息组织:是对所采集的信息实施有序化的过程,是信息管理过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25、内源信息流:是指来源于经营系统内部的或经营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动。27、外源信息流:是指来自经营部门之外,但与经营部门的经营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外部社会环境和经营内部的信息流。 28、信息流:人类管理和控制下的信息的有序流动。 29、信息处理:一切为更好地利用信息而对信息所实施的处理工作过程。

解读内部控制讲义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培训 一、第一部分内部控制概念 (一)萨班斯法案产生之背景 安然,世通等知名公司相继暴露出严重的管理层欺诈丑闻,使美国上市公司深陷信用危机。会计系统的漏洞、管理层的失职、内部控制的缺乏以及外部审计人员的道德风险是导致管理层欺诈丑闻的根本原因。重建公司信用,规范高级管理层与注册会计师关系和职业道德的要求刻不容缓。 2002年6月,布什总统签署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正式生效,该法案由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奥克斯利和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萨班斯联合提出,故简称《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该法案对美国《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作了不少修订,在会计职业监管、公司治理、证券市场监管等方面作出了许多新的规定。 (二)出台目的 - 重建公司信用,培育公众信心,振兴证券市场。 - 加强公司监管,规范业务运作。 - 增加财务报告与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 确保公司管理层可以从有效监控的系统中获取重要信息。 - 公司管理层必须对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要求存档的材料和向投资者公布的信息承担责任。 (三)萨宾斯法案(Sarbanes-Oxley Act)要求 –以强化内部控制为核心的要求 二、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 2006年,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起成立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 2006年,11月8日,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个具体规范的征求意见稿 2008年6月28日,五部委(没有国资委)联合发布了我国首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于2009年7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 2010年4月15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等18项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汇总

社会保障学总结资料 温馨提示: 单选30个、多选5个、名词解释5个、简答5个、论述2个 个人总结,仅供参考。好好复习,祝亲们考个好成绩!!! 名词解释: 1、现收现付制:是一种以近期内横向收支平衡原则为指导的资金筹集模式。 2、部分积累制:是将近期横向收支平衡原则与远期纵向收支平衡原则结合起来的筹资模式。 3、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征集社会保险税(费),并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当劳动者及其亲属因劳动者年老、疾病、工伤、残疾、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引起经济损失、收人中断或减少时以社会保险给付支付给受益人,保证其基本生活需求的社会保障制度。 4、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实施的,以国民收入再分配为手段,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的社会行为及其机制、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5、工伤保险:指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或在规定的某些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在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或其遗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以保证劳动者或其遗属的基本生活,以及为受工伤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和康复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6、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政策和本企业经济状况,经过必要的民主决策程序建立的,享受国家税优支持的补充养老保险计划。 7、社会救助:是国家通过国民收人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制度。它是保障社会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8、累进费率制:指因收入高低不同而规定不同的,对低收入者征收的低,对高收入者征收的高,并且随着收入的递增,保险也随之按级递增。对低收入者采用低费率,对高收入者征收的费率依次递增。 9.差别比例费率制:按照被保险人薪资的一定比例征收保险费,但雇主和雇员负担的比重有

奥鹏东财网考2020年3月课程考试《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单选题 1.()与信息系统相结合,产生了专家系统。 A.信息技术 B.计算机技术 C.专家技术 D.人工智能 【参考答案】: D 2.信息管理活动的首要任务是()。 A.信息分类 B.信息分析 C.信息采集 D.信息存储 【参考答案】: C 3.信息调查的要求是准确性和()。 A.完整性 B.及时性 C.真实性 D.科学性 【参考答案】: B 4.按照控制来源划分,控制可以分为()、群体控制和自我控制三种类型。 A.正式组织控制 B.非组织控制 C.专家控制 D.自动控制 【参考答案】: A 5.按照信息源传播形式来划分,信息源分为口传信息源、()和实物信息源。

A.网络信息源 B.多媒体信息源 C.超文本信息源 D.文献信息源 【参考答案】: D 6.为开发网络上的电子商务提供了关键的安全环境的是()协议。 A.HTTP B.TCP/IP C.SET D.FTP 【参考答案】: C 7.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提出了“企业再造理论”。 A.霍顿 B.哈默 C.马钱德 D.莫尔斯 【参考答案】: B 8.按时间性分类,信息可分为历史信息、()和预测信息。 A.自然信息 B.现实信息 C.社会信息 D.有用信息 【参考答案】: B 9.信息检索的概念最早是由()在1950年首次提出。 A.莫尔斯 B.霍顿 C.马钱德 D.香农 【参考答案】: A 10.按管理层次分类,信息管理分为宏观、()和微观信息管理。

A.战略 B.中观 C.战术 D.决策 【参考答案】: B 11.战略规划强调分析、选择和制定方案,而战略管理强调()。 A.战略方案选择 B.战略实施 C..战略规划 D.技术系统构建 【参考答案】: B 12.信息动机形成后可能会产生()和指向作用两种作用。 A.刺激作用 B.凝聚作用 C.激励作用 D.约束作用 【参考答案】: C 13.按社会性分类,信息可分为()和自然信息。 A.科学信息 B.现实信息 C.社会信息 D.有用信息 【参考答案】: C 14.我国目前最常用的文献信息分类标准是()。 A.《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B.《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C.《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D.《国家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参考答案】: A 15.软件维护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维护,重点是()的维护。

企业内部控制10425重点资料

企业内部控制10425 重点资料

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10425重点资料 ——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战略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的特点 1、是一个过程 2、需要企业全员参与 3、只能合理保证 企业内部控制的分类 1、组织架构——作业控制、管理控制、治理控制 2、控制对象——人事、财务、会计、生产 3、控制依据——制度、预算 4、进程时序——事前、事中、事后 5、控制范围——战略、经营 内部控制的演进 1、萌芽:内部牵制(《周礼》两个人犯错的可能性小;双人记账……) 2、发展期: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 3、成熟期: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架构 4、COSO报告下的内部控制新发展(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 历史上最著名的欺诈:庞氏骗局 企业欺诈的具体行为迹象 1、公司在多加银行开立了新账户,并且已经超出所需 2、不负责现金交易的人不会按照惯例核对哪些银行账户

3、银行账户的收支差额非常大,或者与银行来往非常糟糕 4、紧急借款成为常有的事情 5、现金的流入与支出不断让管理人员大感意外 6、短期投资的收益低于市场水平 欺诈三角理论(压力、机会、合理化借口。三者此消披长) 薯条欺诈理论(得逞之后会上瘾,直至东窗事发) 烂苹果欺诈理论(上梁不正下梁歪) 白领犯罪理论 4个因素 1、为社会所尊重者所为的破坏刑法的行为 2、行为人打多拥有较崇高的社会与经济地位 3、违法行为是在行为人职业领域或职业活动中实施的 4、通常情况下违法行为会造成对职责的侵犯 冰山一角理论(不看到的多得多) 企业内部控制防范企业欺诈的核心内容 1、企业内部控制防范于企业欺诈的源头 2、企业高层树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3、构建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 风险 ——就是不确定性及其带来的期望值的变动 企业风险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状况和经验成果与预期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有蒙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机会或可能性

信息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信息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信息:香农概念——信息是二次不定性之差,不定性就是对事物认识不清楚,不知道,信息就是消除人们认识上的不定性。 哲学概念——信息时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特征或运动状态在人脑中的 反映,它体现出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管理: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功能,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物力、设备、技术、信息诸种因素,促使它们密切配合,并发挥最高效率, 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信息管理:狭义上认为信息管理师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即采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存储,检索和规划的等,并将其引向预定 目标。 广义上认为信息管理是对信息活动诸要素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 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信息资源: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但信息并非全部是资源,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才能称之为信息资源。 狭义的信息资源:指信息本身或信息内容,即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者有用的数据 广义的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包括信息、技术、设备、资金和人等要素) 信息资源管理:是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等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一种 人类管理活动。 信息经济学:把信息和信息活动当做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的学科。信息源:信息的来源 内部信息:来自组织内部,一般比较可靠,容易掌握 外部信息:从其他地方收集或买来的,要注意其正确性,需要花大力气去搜集 一次信息源:由现场直接采集的信息 二次信息源:各种文件或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 静态信息: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一定时期内不发生根本变化的信息 动态信息:反映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实际进程和实际状态的信息。 信息采集:是信息资源能够得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基础。指一切信息工作的信息采集,不只是指信息服务部门为用户的需求所进行的信息采集。信息组织:是对所采集的信息实施有序化的过程,是信息管理过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信息流:具有动态含义,它是一种定向运动着的信息所形成的流 信息处理:一切为更好地利用信息而对信息所实施的处理工作过程,都称为信息处理。信息处理过程要经过几个环节:收集、加工、传递、存储、检 索、使用、反馈等 内源信息流:指来源于经营系统内部的或经营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动 外源信息流:来自经营部门之外,但与经营部门的经营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外部社会环境和经营环境流入经营内部的信息流。

如何持续深入推进内控管理工作学习资料

“以内控加强管理,以管理带动发展” ------深入推进**公司内控建设的措施 企业管理水平高低与企业的效率、效益直接相关,加强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而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实现规范化管理、防范经营风险,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经营过程中实现自我约束、自我调节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内控工作既是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各项业务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因此,内部控制体系也需要不断优化、逐渐适应的过程。 下面我从内控工作的内容及重要性出发,结合**公司内控建设的现状,谈一下2010年如何深入加强**公司的内控建设: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及重要性 企业实行内部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 一是保证将企业所有经营活动都纳入计划轨道,完成计划规定的任务,实现预定的经营目标; 二是改善经营管理,完善经营管理体制,消

除和防止各种经营管理弊病的发生,保障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避免不必要的财产损失;三是提高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效果和效益,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有效的内部控制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水平和防止错误舞弊的重要基石。企业内部控制的好与坏,关系到企业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企业竞争力高低。内控的目的不是消除风险,也不是降低风险,而是将其控制在可承担的风险范围内,因此对于企业来说最主要的是预防,而不是等着风险来了,再采取措施。有效的内部控制能为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从理论角度讲:企业的内部控制具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对偏离计划行为的检查,第二层含义是对偏离行为进行纠正。两者结合,就能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二、**公司内控建设的现状 2009年是**公司的“内控管理年”,在**审计事务所提出的“管理建议书”的具体内容基础上,对内控推进的具体工作事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整理和提炼并编制了内控工作计划,同时对工作计划内容的责任部门、工作时限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企业内部控制资料清单

资料清单 一、企业历史沿革 1、企业及控股子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2、企业简要发展过程及改制、分立、重大资产重组情况; 3、股东持股情况说明,股权关系图,并说明股东之间的关联关系及涉及股东单位的实 际控制人。 二、战略规划 4、企业未来3-5年的战略规划(行业发展设想、业务组合变动、重大战略举措等); 5、企业未来3-5年的业务发展目标(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 6、" 7、企业重大资产投资计划(项目进度、规模、建设周期、投资方式、资金需求量及来 源); 8、企业顺利实现以上发展目标所依据的重要条件; 9、企业过去近三年的年度经营计划和下一年度的年度经营计划; 10、企业其他辅营业务的基本情况及发展规划。 三、企业管控模式与组织结构 1、企业现有组织结构图、部门职责、岗位设置及其权责、职位等级图等; 2、企业领导分工及责权划分的相关文件; 3、企业关于组织结构变动及部门职责、岗位设置调整的相关文件。 ~ 四、人力资源管理 1、企业目前的人力资源状况如何(企业管理、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情况、年龄、学历 年龄层次、文化层次、技术水平、实践经验等); 2、近三年企业人力成本的基本情况; 3、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薪金制度和激励机制; 4、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五、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1、企业现有管理制度汇编文件(行政、财务、人力资源管理、销售、运营、采购、技

术研发等); 2、企业现有流程汇编(运营、研发、销售等)(包括输入的信息--完成该流程需要的各 种资源或条件,内部转换--该流程所需要的主要操作,输出的结果--流程的直接结果); 3、¥ 4、企业的员工手册; 5、企业领导近三年的年度工作总结报告、职工代表大会上的发言等; 6、企业内部刊物(报纸、杂志、通讯)。 以上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文件。 公司章程;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等)议事规则; 董事会、监事会下设的各委员会工作细则; · 高管层信息报告制度; 董事、监事选任制度; 董事会股东会决议;监事会决议; 高级管理人员考评及薪酬激励办法; 投资者关系管理办法; 信息披露管理制度; 关联交易管理相关制度; 公司员工(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制度及规范; . 企业文化建设纲要; 劳动合同管理办法; 公司员工(管理人员)违纪违规处理规定; 公司组织结构图及各部门职责说明; 员工岗位职责描述及编制说明; 权限指引及其编制说明; 决策评估评价管理办法;

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自学考试

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自学考试

7月《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可分为五种:单选30分(共30题每题1分)、多选20分(共10题每题2分)、判断改错10分(共5题每题2分)、简答20分(共4题每题5分)、论述20分(共2题每题10分),选择题以练习册为主。名词解释: 1.P1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经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而建立的一种安全制度。 2.P46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单位及个人统筹而积积累起来的专项基金,当受益人出现生、老、病、死、失业等情况,提供给她们一的一定的社会物质帮助。3.P74社会保险制度:是国家经过立法的形式,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以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获得国家和社会补偿和帮助的各种制度的总称。 4.P98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们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5.P118失业保险:是指国家立法强制实行,经过社会统筹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资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6.P134医疗保险:是指由国家立法,经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和方法筹集医疗资金,保障人们平等地获得适当的医疗照顾的一种制度 7.P167工伤保险:是国家和社会经过立法强制性实施的,为在生产,工作中遭受意外事故或职业病伤害的劳动者及其家属提供医疗服务、生活保障,经济补偿等物质帮助的制度。 8.P187生育保险:是指女职工因怀孕和分娩所造成的暂丧失劳动能力,中断正常收来源时,从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9.P243社会优抚:是指国家以立法的形式,经过政府行为,对社会有特殊贡献者及其家属的具有褒扬和优待抚恤性质的社会保障措施。 10.P26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在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 11.薪资比例制:即按照被保险人薪资的一定比例征

信息管理学复习提纲简要

信息管理学基础复习提纲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 1.1信息的含义 本体论层次: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认识论层次: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1.2数据、信息、知识及关系P10 1.3信息的特征(基本属性)P6(理解,选择题其中选择解释) 1.4信息管理的定义(广义)P19(基本管理对象:信息资源、信息活动) 第二章信息交流 2.1信息交流含义 信息交流的含义:信息交流是指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上的认知主体(人或由人组成的机构、组织)之间借助于相应的符号系统所进行的知识、消息、数据和事实等信息的传递与交流的过程。 ……信息交流分为共时信息交流和历时信息交流。(理解) 2.2信息交流的条件和要素 信息发送者、信息接收者、交流通道、符号体系、知识信息库、支持条件 2.3信息交流的模式(理解+重点理解个别第一模型里的含义)P48 2.4信息交流和传播中的栈 有信息栈参与的社会信息传播过程,我们可以称之为“栈交流”(间接交流,社会代理交流),而S与R的直接交流则可称为“零栈交流”(直接交流)。 2.5信息传递模式(四种) 2.6论述Web2.0环境下有哪些常用信息交流工具及其对你生活学习的影响。(论述) 第三章信息分布 3.1马太效应的表现和作用形式 在用户信息需求中的表现 3.2信息离散分布规律 1.布拉德福定律:“如果将科学期刊按其刊载某个学科主题的论文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列起来,就可以在所有这些期刊中区分出载文率最高的‘核心’部分和包含着与核心部分同等数量论文的随后几区,这时核心区和后继各区中所含的期刊数成1:a:a2的关系”这就是布拉德福定律的区域表述形式。 2.齐夫定律:如果将一篇较长文章(约5000字以上)中每个词按其出现频次递减排列起来(高频词在前,低频词在后),并用自然数给这些词编上等级序号,出现频次最高的为1级,其次为2级……这样一直到D级,如果用f表示词在文章中出现的频次,用r表示词的等级序号,则有:fr = c (齐夫定律)式中c为常数。 3.3信息生产者的分布规律 1.洛特卡定律:在论文数X和作者数Y x之间,存在着下列一种关系:X n Y x = C (此式中,Y x是发表了论文X篇的作者数,n和c是对应于这一典型数据集合而估计出来的两个常数,n的数值在2上下波动。指数n近似为2。则上式可改为:Y x = C / X2 2.普赖斯定律:即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全部论文的半数系由该领域中全部作者的平方根的那些人撰写的。“那些人”无疑是核心或高产作者。 3.4 信息对时间的分布规律 1.指数增长率:

学校内部控制培训资料全

海则滩九年制学校 内部控制 海则滩九年制学校 2016.2.18

目录 单位层面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领导小组 (1) 内部控制工作机制 (2) 权力运行机制实施方案 (10) 权力运行监督 (15) 学校管理内控制度.(预算、收入、支出、采购、资产、建设项目、合同、经费报销、申购验收、报废报损、会计档案).17 不相容职务分离办法 (22) 账务处理程序制度 (24) 财务公开制度 (25) 会计工作交接制度 (26) 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27) 票据管理制度 (29) 会计员岗位职责 (29) 审核岗位职责 (31)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32)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 支出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34) 预算编制内部控制制度 (35) 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制度 (36)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39) 资产清查制度 (41)

海则滩九年制学校内部控制领导小组 为贯彻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方针,为尽快建立符合规范要求和我校自身特点,权责明确、运行有效、执行有力、管理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快推进管理学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实施,经研究决定由工会为内部控制牵头部门并成立学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胡耀荣 副组长:杨炜 成员:艾春文张翔宇高云郑渊 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内部控制建设、实施和评价工作,内部控制坚持问题导向和共同治理原则,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和监督的相互作用,形成监管合力,优化监督效果,确保内部控制覆盖学校经济业务活动的全范围,贯穿学校内部权力运行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 海则滩九年制学校内部控制工作机制 为深入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根据《靖边县财政局关于全面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内部控制工作机制。 一、领导决策机制 (一)学校内部控制(以下简称内控) 领导小组职能:

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Word版

1、社会保障制度可分为五种模式:救助型、保险型、福利型、国家保障 型和自助型。P4 2、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 四个部分组成的。P7 3、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P16-17 ①1984年中国各地开始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1997年,国务院颁 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开始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该文件规定: A养老制度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 B覆盖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所有企业及企业必须履行缴纳义务。 C企业缴20%左右,个人8%。 D企业缴纳的一部分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个人缴纳的计入个人账户。 E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为职工月社会平均工资20%)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为个人账户基金积累额的1/120,可以继承)组成。 F对于新制度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的职工,要加发过渡性养老金。 ②2005年12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 度的决定》,即国发【2005】38号文件。其主要内容包括: A完善制度主要思想和主要任务; B确保按时足额发放;C扩大覆盖范围;D逐步做实个人账户; E加强征缴与监管;F改革计发办法;G建立正常调整机制; H加快提高统筹层次;I发展企业年金; J做好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 K不断提高社会保险管理服务水平等。 4、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三大流派:新老自主主义学派、民主社会主义学 派以及“中间道路”学派。P25 5、 单位及个人统筹而积累起来的专项基金,当受益人出现生、老、病、死、失业等情况时,提供给他们的一定的社会物质帮助。P46 6、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形式表:P55-56 7、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类型有三大类:P60 ①DB型现收现付制;②DC型完全积累制; ③各种不同形式的混合模式。 第四章社会保险制度 8、 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以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获得国家和社会补偿和帮助的各种制度的总称。P74-75 9、社会保险的内容:P75①养老保险;②医疗保险; ③失业保险;④工伤保险;⑤生育保险。 10、社会保险的特征:P75-76 ①保障性;②法定性;③互济性;④福利性;⑤普遍性。 11、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区别:P76 ①实施范围和对象不同。社会保险在一定时期只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实 行,它主要以社会劳动者为对象;社会保障是在全社会范围实行, 经济发展决定其保障水准高低,它是以全体国民为保障对象,无论 其是否参加过社会劳动。 ②职责不同。社会保险对丧失劳动能力和推动劳动机会的劳动者承担 生活保障责任;社会保障不但包括所有国民一切可能遇到的普遍危 险、困难和损失的保障责任,还包括社会发展方面的责任。 ③分配原则和保障水平不同。社会保险的分配和劳动者对保险基金的 贡献直接相关;社会保障分配在多数情况下是国家或社会对国民的 单方面援助,它保障的是最低生活需要。 总之,社会保险是以社会劳动者为对象,在劳动危险损失前提下发挥作用的保障制度;而社会保障是以全体国民为对象,在任 何危险损失以及满足社会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作用。 12、社会保险具有的五大功能:P77 ①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安定社会; ②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增进劳动者体质; ③促进生产发展,保证经济正常运行; ④为社会、基层服务,方便群众生活; ⑤实行收入再分配,适当调节劳动分配,保证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13、社会保险的意义:P77 ①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②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有利于推进劳动制度改革; ③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有利于启动失业机制,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 置。 14、社会保险产生的主客观条件:P79-82 ①社会保险行为产生的主观条件,主要是指人们的社会保险需求意识 的产生和不断转变与深化。 A人们对既定社会经济环境依赖的心理的转变; B人们对劳动为限可能造成的寂静收入损失所持的侥幸心理的转变; C人们对自身利益的比较选择结果的不同。 ②社会保险的客观条件: A劳动危险的客观存在及其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危害程度。表现在:由于生理原因、意外事故、劳动环境、劳动资源与生产资料配置失衡等因素所导致的劳动能力(机会)丧失和经济收入损失。 B社会经济发展是事先保险的经济基础。表现在: a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剩余产品大量增加,国家和社会因此有能力全面承担广大劳动者的保障职责。 b社会分工细密使协作更加具有连锁反应关系,因此人们充分理由实行互助互济。 c商品经济在社会化大生产化下获得蓬勃发展,商品交换无所不在。

信息管理学基础知识点(马费成、宋恩梅)说课材料

信息管理学基础知识点(马费成、宋恩梅)

一、信息与信息管理 1、信息 信息(本体论):信息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信息(认识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全信息:我们把同时考虑到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在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 而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把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 2、信息的特征: (1)信息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2)信息产生的广延性和无限性 (3)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性 (4)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 (5)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 (6)信息对利用者的共享性 (7)信息的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 (8)信息产生和利用的时效性 3、信息链、数据、信息与知识 由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智能五个要素构成“信息链”。

“事实”是人类思想和社会活动的客观映射;“数据”是事实的数字化、编码化、序列化、结构化;“信息”是数据在信息媒介上的映射;“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吸收、提取和评价的结果;“智能”则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4、信息流 当信息生产出来后(产生)之后,便要流向特定的利用者,于是在信息生产者和利用者之间形成源源不断的“流”,即信息流。 5、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的实质就是人类采用技术的、经济的、政策的、法律的、人文的方法和手段对信息流进行控制,以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效用价值为目的的一种活动。 6、信息管理的视角

(1)从技术视角,信息管理主要研究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使之有序化存储、便于快速检索并传递给特定的利用者。这一直是信息管理研究的重点和目标。(2)从经济视角,主要研究以信息的生产、流通和利用为基础的信息市场,包括信息产业、信息经济的形成、发展、特征和运行模式,信息资源和优化配置,信息技术的评价选择以及信息经济效益评价等方面的问题。信息经济学是该视角下信息管理与经济学相互交叉的研究领域。 (3)从行政和法律视角,立足于政府职能,运用行政手段(政策、计划、规划)和法律手段,对信息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着眼于协调和解决社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冲突、新的利害关系,促进社会更充分地利用信息,更好地发挥信息的社会功能,为实现某种发展目标服务。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是该视角下的典型研究领域。 (4)从人文角度,立足于研究信息流控制中道德、伦理、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建设。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人们的信息行为仅仅依靠行政和法律手段是难以有效约束的,必须通过人文精神的培养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对信息活动进行管理。在此视角下,信息伦理、网络伦理的研究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7、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企业内控指引(全套1-18)

附件1: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优化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所称组织架构,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股东(大)会决议和企业章程,结合本企业实际,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职责权限、人员编制、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 第三条 企业至少应当关注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中的下列风险:(一)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失败,难以实现发展战略。 (二)内部机构设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 第二章组织架构的设计 第四条 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确保

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形成制衡。 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可按照股东(大)会的有关决议,设立战略、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等专门委员会,明确各专门委员会的职责权限、任职资格、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为董事会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监督企业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经理层对董事会负责,主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应当明确。 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产生程序应当合法合规,其人员构成、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应当满足履行职责的要求。 第五条 企业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等,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 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的具体标准由企业自行确定。 第六条 企业应当按照科学、精简、高效、透明、制衡的原则,综合考虑企业性质、发展战略、文化理念和管理要求等因素,合理设置内部职能机构,明确各机构的职责权限,避免职能交叉、缺失或权责过于集中,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 第七条 企业应当对各机构的职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确定具

内控制度培训讲义

内控制度培训讲义 1

目錄 1.總則 2. 進貨及付款的管理 2.1進貨流程的職責與權限 2.2進貨流程控制 2.3廠商對帳付款管理 3. 銷售及收銀管理 3.1銷售及收銀的職責與權限 3.2銷售及收銀管理 4. 盤點與核算的管理 4.1盤點與核算的職責與權限 4.2盤點的控制管理 4.3報損的控制管理 5.報表與單據管理 5.1報表與單據管理的職責與權限 5.2 報表與單據管理的重要性 5.3 報表與單據清單 5.3 管理規則

第一章總則 1.1本制度控制範圍:商品在企業內流通循環及與商品有關的資金 循環。 1.2凡與商品流通管理有關的權限均由本制度規定。 1.3凡與商品流通管理有關的表單管理均由本制度規定。 1.4凡進貨,包括外購﹑贈品及內部調撥均屬本制度控制管理。1.5凡出貨,包括正常銷售、報損等均屬本制度控制管理。 1.6凡商品價格核算及成本核算均屬本制度控制管理。 1.7對商品的盤點、報損的核算均屬本制度管理。 1

第二章進貨及付款 2.1 進貨流程的職責與權限 2.1.1採購職責與權限 店長提出進貨,並對一般貨品的合理申請及新鮮貨品的進貨 負責。 督導核准進貨,並對合理申請負責。 商品部批准進貨申請並對廠家及時送貨負責。 商品部對廠商資料的及時送交財務負責。 商品部批准進貨權限:以設定的單品進貨金額為准。 商品部對所有採購商品的成本確認負責。 最終進貨權屬總經理。 2.1.2驗收 店舖驗收人對點驗貨品結果負責。 店長對點驗貨品的結果負責。 2.1.3調撥 調入店對合理提出進貨申請負責。 督導對調撥負責。 調出店對貨品的安全出店送達驗收負責。 調入店對貨品的正確驗收負責。 商品部對所有調撥商品的成本確認負責。 2

大学本科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同名39114)

大学本科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同名39114)

2.社会保障是以( A )为主体,依法律或政策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力予以保障的一种制度。 A.国家B.团体C.机关D.企业 3、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是(C )的建立 A.社会福利制度 B.社会救助制度 C. 社会保险制度 D.失业救济制度 10、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为了改革原先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社会保障体系,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D ),提出: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保持社会稳定,顺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B.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 C. 《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 D.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6、贝弗里奇于1942年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A)研究报告,对英国乃至西方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福利国家论。 A.《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B.《福利经济学》 C.《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D.《福利国家论》 2.( A )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低层次的保障措施,是保障社会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1.缴费单位未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税务机关或劳动保障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除补缴欠缴数额外,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所欠款额( B )的滞纳金。 A.1‰、B.2‰、C.3‰、D.5‰ 6.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73年第一次中东石油危机爆发的20多年间,是社会保险制度的(C )。 A.创立时期 B.巩固时期 C.发展时期 D.调整时期 1.医疗保险是指劳动者因身体伤残、疾病需要医疗费用支出时,提供一次给付或定期给付的各种保险的统称。它包括(A )以及意外死亡伤残保险。 A.意外保险 B.疾病保险 C.医疗费用保险 D.工伤保险 E.生育保险 4.我国规定,女职工的退休年龄为( A ) A.50 B.55 C.60 D.65 7. 在现收现付制下,养老保险的人均缴费或征税率决定于(ABCDE )等因素。 A.制度提供的养老金替代率 B.制度内人口抚养比 C.人均寿命 D.通货膨胀率 E.投保人数 简答题

补完《信息管理学》复习大纲

《信息管理学》复习大纲 1.哈特莱、香农、维纳和钟义信对信息的定义。P2~3 哈特来:信息是他从通信符号表中选择符号的具体形式 香农:信息被看作是消除信宿对信源发出何种消息不确定性的东西。 维纳:信息是我们对外界进行调节并使我们的调节为外界所了解时而与外界叫唤来的东西。 钟义信:信息是食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的形态,以及这种方式或状态的直接或简介的表述。2.简述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P3 信息与物质的关系:物质是信息存在的基础。 信息与能量的关系:能量是信息运动的动力。 3.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和主体的认识层次,信息如何分类?P4 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分类:消息,资料,知识。 按照信息的认识层次分类: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 4.简述信息的层次如何划分?哲学层次、认识论层次和社会层次。 5.信息的特征。P5 6.普遍性。表征性。动态性。相对性。依存性。可传递性。可干扰性。可加工性。 7.简述信息的功能。(注意各要点的细节)P8~10 认知客体的中介。人类思维的材料。科学决策的依据。有效控制的灵魂。系统秩序的保证。 社会发展的资源。 8.广义与狭义信息管理概念。 9.信息管理发展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特征。P28~29 古代信息管理时期:信息交流是自发的无组织的,信息记载材料是天然的,信息记录方法是手工的。信息活动几种在个体层次上,社会信息量不大,信息管理活动零星、片段,对信息载体进行封闭式的物理管理。 近代信息管理时期:以文献信息为中心,以图书馆为主要阵地,以解决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与传播报道问题为主要任务,管理手段基本上是以人力和手工为主并辅之以部分机械化作业,主要管理者是图书管理员。 现代信息管理时期:面向技术的信息管理阶段: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管理信息系统为主要阵地。以解决大数据量信息的处理和检索问题为主要任务,管理手段计算机化,主要管理者是mis经理。面向竞争的信息管理阶段:以信息资源为中心,以战略信息系统为主要真滴,以解决信息资源对竞争战略决策的支持问题为主要任务,管理手段网络化,主要管理者是信息主管(cio) 10.广义的信息资源包括哪几个方面?P30信息,信息技术,信息人员。 11.人类社会的信息活动都包括哪几个层次?P30个人的,组织的,社会的。 12.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上分析信息管理包括哪些内容?信息管理学主要研究哪些内容?P31 微观:狭义信息资源管理。中观:广义信息资源管理。宏观:广义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上再加上信息产业管理。信息管理主要研究内容:信息管理的基础理论。信息产品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产业管理。

《社会保障学第二版》复习资料

《社会保障学(第二版)》复习资料 1、“社会保障学”一词最早出现在1935年美国的《社会保障法案》(Social Security Act)(P1) 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趋势:1)立足基本国情,加快完善中国特色 的社会保障制度;2)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3)加快社会保障立法步伐,增强社会保障的强制性、权威性和稳定性;4)加强社会保障管理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P24) 3、贝弗里奇主张在实施社会保障计划时,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 所谓“福利国家”,就是国家应该消除国民的五大“毒瘤”,即贫困、疾病、失业、无知(教育)和陋隘(住房和环境)。第二,作为解决贫困对策的社会保障是一种缴费型的社会保险方式。第三,国家应该积极、努力实现完全雇佣。第四,在医疗、教育和住房方面,国家应该承担起系统而综合地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的责任。第五,国家的介入应该停留在适当的最低标准上,更高保障水平应该由个人努力和民间活动来承担。另外,以社会互助精神和社会良心为基础,活跃自发性民间活动。(P33) 4、新福利经济学的贡献主要在于:一是提出了社会福利函数理论;二是 提出了社会选择理论;三是对市场失效和政府作用进行了研究。(P44) 5、社会保障是国家(政府)通过立法集聚社会力量,形成专门的社会保 障基金,并采取多种政策和措施,多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再分配,保障全体国民的生存安全和基本生活,特别对弱势群体和处于危境的国民以倾斜照

顾。同时根据可能逐步提高国民大众的福利水准,使更多国民及其家庭都能过上健康的辛福生活。(P49) 6、社会保障理念的取向(五大强调):强调收入保障、强调公共福利、强调社会安全、强调社会公平、强调基本人权。(P52) 7、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普遍原则、公平原则、统一原则、适度原则和多重原则。(P52) 8、社会保障的主要特征:普享性、互济性和福利性。(P55) 9、社会保障的重要功能:政治性功能、经济性功能、社会性功能(P56) 10、社会保障的典型模式:1)“全民福利型”社会保障模式的典范——英国;2)“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的典范——德国;3)“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模式的典范——前苏联;4)“强制自保型”社会保障模式的模式——新加坡;5)“基本保障型”社会保障模式的典范——中国。(P61)11、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的基本内容包含:法规管理(第一,政府根据立法制定社会保障方面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具体由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实施和落实。第二,建立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和监督机构)、具体事务管理(保障费用的征缴、待遇给付、基金管理、办理保障关系变更手续、其他相关服务)。(P75) 12、社会保障管理成本的内容:第一,构建社会保障管理组织结构成本;第二,社会保障管理组织运行成本;第三,监督与激励成本;第四,其他管理成本。(P79) 13、社会保障费用的征收方式:税收方式和保险方式。(P80) 14、社会保障的水平管理(无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社会保障水平,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