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抽样推断计算题及答案

抽样推断计算题及答案

抽样推断计算题及答案
抽样推断计算题及答案

5、某工厂有1500个工人,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出50个工人作为样本,调查其工资水平,资料如下:

要求:

(1)计算样本平均数和抽样平均误差;

(2)以%的可靠性估计该工厂的月平均工资和工资总额的区间。

6、采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在2000件产品中抽查200件,其中合格品190件。

(1)计算合格品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

t=)对合格品的合格品数量进行区间估计;

(2)以%的概率保证程度(2

(3)如果极限差为%,则其概率保证程度是多少

7、某电子产品使用寿命在3000小时以下为不合格品,现在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5000个产品中抽取100个对其使用寿命进行调查。其结果如下:

根据以上资料计算:

(1)按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计算该产品平均寿命的抽样平均误差;

(2)按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计算该产品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

t=)对该(3)根据重复抽样计算的抽样平均误差,以%的概率保证程度(1

产品的平均使用寿命和合格率进行区间估计。

8、外贸公司出口一种食品,规定每包规格不低于150克,现在用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其中的100包进行检验,其结果如下:

要求:

(1)以%的概率估计这批食品平均每包重量的范围,以便确定平均重量是否达到规格要求;

(2)以同样的概率保证估计这批食品合格率范围;

9、某学校有2000名学生参加英语等级考试,为了解学生的考试情况,用不重复抽样方法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所得资料如下:

试以%的可靠性估计该学生英语等级考试成绩在70分以上学生所占比重范围。

11、对一批成品按重复抽样方法抽选100件,其中废品4件,当概率为%

t=)时,可否认为这批产品的废品不超过6%

(2

14、某乡有5000农户,按随机原则重复抽取100户调查,得平均每户纯收入12000元,标准差2000元。

要求:

t=)估计全乡平均每户年纯收入的区间;

(1)以95%的概率( 1.96

(2)以同样概率估计全乡农户年纯收入总额的区间范围。

16、某企业生产一种新型产品共5000件,随机抽取100件作质量检验。测试结果,平均寿命为4500小时,标准差300小时。试在90%概率保证下,允许误差缩小一半,试问应抽取多少件产品进行测试

19、从某年级学生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方式抽取100名学生,对某公共课的考试成绩进行检查,及格的有82人,试以%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全年级学生的及格率区间范围。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将允许误差缩小一半,应抽取多少名学生检查

21、假定某统计总体被研究标志的标准差为30,若要求抽样极限误差不超

过3,概率保证程度为,试问采用重复抽样应抽取多少样本若抽样极限误差缩小一半,在同样的条件下应抽取多少样本单位

22、调查一批机械零件合格率。根据过去的资料,合格品率曾有过99%、97%和95%三种情况,现在要求误差不超过2%,要求估计的把握程度为%,问需要抽查多少个零件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将极限误差缩小一半,应抽取多少零件

23、某汽车配件厂生产一种配件,多次测试的一等品率稳定在90%左右。用简单随机抽样形式进行检验,要求误差范围在3%以内,可靠程度%,在重担抽样下,必要的样本单位数是多少

5.解:列表计算如下:

28000

56050

xf x f ∑=

==∑(元)

样本方差32.45σ===(元)

抽样平均误差 4.59

x μ=

=(元)

抽样极限误差2 4.599.18x x t μ?==?=(元) 总体月平均工资的区间:x x X x -?≤≤+? 即元

总体工资总额的区间:1500××

即826230-853770元

7.解:根据样本资料列表计算如下:

样本平均数434000

4340100

xf x f ∑=

==∑(小时)

样本标准差731.0267σ===(小时)

样本合格率1980.98100

n p n =

== (1)平均寿命的抽样平均误差 重复抽样73.1

x μ=

=

=(小时)

不重复抽样73.10.9972.37

x μ===?=(小时)

(2)合格率的平均抽样误差

重复抽样0.014p μ=

==

不重复抽样0.0140.990.01386p μ==?= (3)区间估计

当()68.27%F t =时,查概率表得1t =故极限误差x x t μμ?=?= 平均寿命的区间为:

下限434073.14266.9x x =-?=-=(小时) 上限434073.14413.1x x =+?=+=(小时)

合格率的置信区间:

下限0.980.0140.966x p =-?=-= 上限0.980.0140.994x p =+?=+=

故以%的概率保证程度估计该批产品的平均使用寿命在小时之间,合格率为%%。

8.解:根据样本资料列表计算如下:

(1)样本平均数15030

150.3100

xf x f =

=

=∑∑克

样本标准差0.872()σ=

=

=克

抽样平均误差10.0868x n N μ=-== 当3t =时

30.08680.26150.30.26x x x t x μ?==?=±?=±

即 150.4150.56-(克)

可以以%的概率保证,该批食品平均每包重量在150.4150.56-克之间,表明这批食品平均每包重量达到规格要求。

(2)样本合格率1700.7100

n p n === 抽样平均误差

0.70.3111%0.4560.3

p n N μ?=

-

=-=

3t =时

30.4560.137

0.70.137p

p p

t p μ==?=±

即56.3%83.7%-

以%的概率保证,这批食品包装的合格率在%—%之间。 9、解:60

60%100

p =

=

0.048p μ=

== 20.0480.096

0.60.096p

p p t p μ==?=±=±即50.4%

69.6%

在%的概率保证程度下,该校学生成绩在70分以上所占毕生为%~%之间。 11、解:4

100,4%,2100

n p t ==

==

0.0196p μ=

== 20.01960.039

0.40.039p

p p t p μ==?=±=±即0.1%7.9%

14

、解:200x μ=

=

= 1.96200392

12000392p

p p t p μ==?=±=±即1160812392%(元)

全乡农户年纯收入总额为

[58040000,60012392][5804,6001.24]

x x N x x ??-+=??=元 16、解,已知50001004500300()90% 1.64N n x F t t σ======

抽样平均误差x μ=

29.7=

= 允许误差

1.6429.749x

x t μ==?=

平均使用寿命的区间

下限=4500494451()x x -=-=小时 下限=4500494549()x x -=+=小时

当()95%( 1.96)F t t ==、

49/224.5x

==时

2222

222222

5000 1.96300516500024.5 1.96300x Nt n N t σσ??===+?+?(只) 19、解:(1)0.82(10.82)

0.0384100

x p p n μ--=

== 20.38420.0768p

p t μ==?=

及格率区间为0.820.0768p p ±± 即[]74.32%,89.68%≥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允许误差缩小一半,应抽取

222

2

(1)20.82(10.82)4000.076822t p p n p -?-=

=

=??

?? ? ???

??

(名)

21、解:22

2222

3309003x

t n σ?=

==

若抽样极限误差缩小一半,则应抽取的样本单位数为

22222

2

3303600322x t n σ?=

=

=???? ? ???

??

22、解:根据提供的三种合格率,总体方差取大值计算,故用

95%,()0.9545,2p F t t ===

2222

(1)

20.95(10.95)4750.02p

t p p n -?-=

==

在其他条件不变,极限误差缩小一半,应抽取

222

2

(1)20.95(10.95)1900(0.01)(

)

2

p t p p n -?-=

==

23、解:22

(1)

()p t p p n -=

22

30.90.10.03??=

=900(只)

抽样推断计算题及答案

5、某工厂有1500个工人,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出50个工人作为样本,调查其工资水平,资料如下: 要求: (1)计算样本平均数和抽样平均误差; (2)以95.45%的可靠性估计该工厂的月平均工资和工资总额的区间。 6、采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在2000件产品中抽查200件,其中合格品190件。 (1)计算合格品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 t=)对合格品的合格品数量进行区间估(2)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2 计; (3)如果极限差为2.31%,则其概率保证程度是多少? 7、某电子产品使用寿命在3000小时以下为不合格品,现在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5000个产品中抽取100个对其使用寿命进行调查。其结果如下: 根据以上资料计算: (1)按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计算该产品平均寿命的抽样平均误差; (2)按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计算该产品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 t=)(3)根据重复抽样计算的抽样平均误差,以68.27%的概率保证程度(1对该产品的平均使用寿命和合格率进行区间估计。 8、外贸公司出口一种食品,规定每包规格不低于150克,现在用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其中的100包进行检验,其结果如下:

要求: (1)以99.73%的概率估计这批食品平均每包重量的范围,以便确定平均重量是否达到规格要求; (2)以同样的概率保证估计这批食品合格率范围; 9、某学校有2000名学生参加英语等级考试,为了解学生的考试情况,用不重复抽样方法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所得资料如下: 试以95.45%的可靠性估计该学生英语等级考试成绩在70分以上学生所占比重范围。 11、对一批成品按重复抽样方法抽选100件,其中废品4件,当概率为95.45% t=)时,可否认为这批产品的废品不超过6%? (2 14、某乡有5000农户,按随机原则重复抽取100户调查,得平均每户纯收入12000元,标准差2000元。 要求: t=)估计全乡平均每户年纯收入的区间; (1)以95%的概率( 1.96 (2)以同样概率估计全乡农户年纯收入总额的区间范围。 16、某企业生产一种新型产品共5000件,随机抽取100件作质量检验。测试结果,平均寿命为4500小时,标准差300小时。试在90%概率保证下,允许误差缩小一半,试问应抽取多少件产品进行测试? 19、从某年级学生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方式抽取100名学生,对某公共课的考试成绩进行检查,及格的有82人,试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全年级学生的及格率区间范围。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将允许误差缩小一半,应抽取多少名学生检查?

第七章 统计指数作业试题及答案

第七章统计指数 一、判断题 1.分析复杂现象总体的数量变动,只能采用综合指数的方法。() 2.在特定的权数条件下,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有变形关系。() 3.算术平均数指数是通过数量指标个体指数,以基期的价值量指标为权数,进行 加权平均得到的。() 4.在简单现象总量指标的因素分析中,相对量分析一定要用同度量因素,绝对量 分析可以不用同度量因素。() 5.设p表示单位成本,q表示产量,则∑p1q1-∑p0q1表示由于产品单位成本 的变动对总产量的影响。() 6.设p表示价格,q表示销售量,则∑p0q1-∑p0q0表示由于商品价格的变动对 商品总销售额的影响。() 7.从指数化指标的性质来看,单位成本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 8.如果各种商品价格平均上涨5%,销售量平均下降5%,则销售额指数不变。() 1、× 2、√ 3、√ 4、× 5、× 6、× 7、× 8、×。 二、单项选择题 1.广义上的指数是指()。 A.价格变动的相对数 B.物量变动的相对数 C.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D.简单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2.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3.综合指数是()。 A.用非全面资料编制的指数 B.平均数指数的变形应用 C.总指数的基本形式 D.编制总指数的唯一方法 4.当数量指标的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采用特定权数时,计算结果与综合指数相同, 其特定权数是()。 A.q1p1 B.q0p1 C.q1p0 D.q0p0 5.当质量指标的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采用特定权数时,计算结果与综合指数相同, 其特定权数是()。 A.q1p1 B.q0p1 C.q1p0 D.q0p0 6.在由三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A.都固定在基期 B.都固定在报告期 C.一个固定在基期,一个固定在报告期 D.采用基期和报告期交叉 7.某市1995年社会商业零售额为12000万元,1999年增至15600万元,这四年物 价上涨了4%,则商业零售量指数为()。 A.130% B.104% C.80% D.125% 8.某造纸厂1999年的产量比98年增长了13.6%,总成本增长了12.9%,则该厂1999 年产品单位成本()。 A.减少0.62% B.减少5.15% C.增加12.9% D. 增加1.75% 9.已知某工厂生产三种产品,在掌握其基期、报告期生产费用和个体产量指数时, 编制三种产品的产量总指数应采用()。

统计指数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12章 相对数和指数练习 参考答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编制单位成本指数时,同度量因素一般应采用: ( A ) (A )报告期销售量(B )基期销售量 (C )基期销售价格 (D )报告期销售价格 2、 最常用的加权调和平均数是: ( D ) (A )∑∑= 00 0q p q p k k q q (B )∑∑= 0001q p k q p k q p (C )∑∑= 0001q p k q p k p p (D )∑∑= 1 11 11q p k q p k p p 3、 ∑∑-0 1 p q p q 表示: ( D ) (A ) 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产值增减数 (B ) 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产量增减数 (C ) 由于产量变动引起的价格增减数 (D ) 由于产量变动引起的产值增减数 4、 某企业销售额增长了5%,销售价格下降了3%,则销售量: ( C ) (A )增长8% (B )增长% (C )增长% (D )增长% 5、下列各项中属于指数的是: ( C ) (A )人均粮食产量 (B )平均价格 (C )发展速度 (D )人口数 二、计算题: 1、某工厂生产三种化肥,其2009年和2010年的单位成本以及产量资料如下所示: (1) 计算各种产品的个体成本和产量指数 (2) 计算三种产品的成本和产量总指数。(拉式和派许指数) (3) 用相对数和绝对数分析单位成本和产量的变化对于总成本的影响。 解:(1)单位成本个体指数为:110%,%,%;产量个体指数为:1200%,115%,90% (2)

(3) 一般地,产量用拉式指数分析,因此相对数为%,绝对数36600-34000=2600元。 单位成本用派许指数分析,相对数为%,绝对数37600-36600=1000元。 2、某商店的报告期销售额以及各种商品的销售价格报告期比基期升降幅度资料如下: 商品名称 报告期销售额(万元) 销售价格的升降(%) 螺纹钢 568 上升 不锈钢 464 上升 圆钢 336 下降 特种钢 788 下降 请计算该四种钢材的物价总指数。 解:1111 1p p p q k p q k = ∑∑568464336788 100.94%568464336788 1.095 1.0730.9550.946 +++= =+++ 3、已知某百货商场销售的五种家电产品的个体物价指数以及基期销售额资料如下: 商品名称 个体物价指数 基期销售额(万元) 电冰箱 50 洗衣机 30 电风扇 3 空调 40 热水器 10 (1)请计算五种商品的物价总指数(2)计算由于物价变动导致的销售额的变动数额。 解:50 1.04300.973 1.1400.9810 1.02133.8 100.6%503034010133 p k ?+?+?+?+?= ==++++ 变动额为:=万元。 4.某市肉蛋类商品调价前后的零售价格以及比重权数资料如下。试计算该市肉蛋类商品零售物价指数 解:这是食品大类中的肉禽蛋种类物价指数的编制,利用固定权数法。

统计学(计算题部分)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计算题) 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 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 (1) 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3)根据整理表计算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 (4)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平均成绩: 77403080 ==∑∑= f xf x (分) (4)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 正态分布"的形态,平均成绩为 77分,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 要求:⑴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⑵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1) 50.29100 13 45343538251515=?+?+?+?= = ∑∑f xf X (件)

986.8) (2 =-= ∑∑f f X x σ(件) (2)利用标准差系数进行判断: 267.036 6 .9===X V σ 甲 305.05 .29986 .8== = X V σ 乙 因为 > 故甲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3.采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在2000件产品中抽查200件,其中合格品190件. 要求:(1)计算合格品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 (2)以%的概率保证程度(t=2)对合格品率和合格品数量进行区间估计。 (3)如果极限误差为%,则其概率保证程度是多少 解:(1)样本合格率 p = n1/n = 190/200 = 95% 抽样平均误差: n p p p )1(-= μ = % (2)抽样极限误差Δp= t ·μp = 2×% = % 下限:-x △p=95%% = % 上限:+x △p=95%+% = % 则:总体合格品率区间:(% %) 总体合格品数量区间(%×2000=1838件 %×2000=1962件) (3)当极限误差为%时,则概率保证程度为% (t=Δ/μ) 4.某单位按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式抽取40名职工,对其业务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平均分数77分,标准差为10。54分,以%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全体职工业务考试成绩的区间范围。 解: 34 .367.1267 .140 54.10=?=Z =?===x x x n μσμ计算抽样极限误差:计算抽样平均误差: 全体职工考试成绩区间范围是: 下限=分)(66.7334.377=-=?-x x 上限=(分)3.8034.377=+=?+x x

抽样推断计算题及答案

抽样推断计算题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5、某工厂有1500个工人,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出50个工人作为样本,调查其工资水平,资料如下: 要求: (1)计算样本平均数和抽样平均误差; (2)以%的可靠性估计该工厂的月平均工资和工资总额的区间。 6、采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在2000件产品中抽查200件,其中合格品190件。 (1)计算合格品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 (2)以%的概率保证程度(2 t=)对合格品的合格品数量进行区间估计; (3)如果极限差为%,则其概率保证程度是多少 7、某电子产品使用寿命在3000小时以下为不合格品,现在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5000个产品中抽取100个对其使用寿命进行调查。其结果如下: 根据以上资料计算: (1)按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计算该产品平均寿命的抽样平均误差; (2)按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计算该产品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 (3)根据重复抽样计算的抽样平均误差,以%的概率保证程度 (1 t=)对该产品的平均使用寿命和合格率进行区间估计。

8、外贸公司出口一种食品,规定每包规格不低于150克,现在用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其中的100包进行检验,其结果如下: 要求: (1)以%的概率估计这批食品平均每包重量的范围,以便确定平均重量是否达到规格要求; (2)以同样的概率保证估计这批食品合格率范围; 9、某学校有2000名学生参加英语等级考试,为了解学生的考试情况,用不重复抽样方法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所得资料如下: 试以%的可靠性估计该学生英语等级考试成绩在70分以上学生所占比重范围。 11、对一批成品按重复抽样方法抽选100件,其中废品4件,当概率为%(2 t=)时,可否认为这批产品的废品不超过6% 14、某乡有5000农户,按随机原则重复抽取100户调查,得平均每户纯收入12000元,标准差2000元。 要求: (1)以95%的概率( 1.96 t=)估计全乡平均每户年纯收入的区间; (2)以同样概率估计全乡农户年纯收入总额的区间范围。

随机抽样练习题

随机抽样练习题 1.抽签中确保样本代表性的关键是( ) A.制签 B.搅拌均匀 C.逐一抽取 D.抽取不放回 2.已知总容量为106,若用随机数表法抽取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下面对总体的编号正确的是( ) A. 1,2,…,106 B. 0,1,…,105 C.00,01,…,105 D. 000,001,…,105 3.某单位有老年人28人,中年人54人,青年人81人,为了调查他们的身体状况,从中抽取容量容量为36的样本,最合适的抽取样本的方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先从老年人中剔除1人,再用分层抽样4.某工厂生产的产品,用速度恒定的传送带将产品送入包装车间之前,质检员每隔3分钟从传送带上是特定位置取一件产品进行检测,这种抽样方法是( ).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其它抽样方法 5.有50件产品,编号从1至50,现从中抽取5件检验,用系统抽样的方法确定所抽取的编号可能是() A 8,18,28,38,48 B 5,10,15,20,25 C 5, 8,31,36,41 D 2,14,26,38,50 6.为了调查某产品的销售情况,销售部门从下属的92家销售连锁店中抽取30家了解情况, 若用系统抽样法,则抽样间隔和随机剔除的个体数分别为( ) A . 3,2 B. 2,3 C. 2,30 D. 30,2 7.为了解1200名学生对学校教改试验的意见,打算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0的样本,考虑采用系统抽样,则分段的间隔k为( ) A.40 B.30 C.20 D.12 8.某厂生产A、B、C三种型号的产品,产品数量之比为2:3:5,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样本容量为m的样本,样本中A型号的产品有16件,那么m的值是() A 60 B 80 C 100 D 160 9.我校高中生共有2700人,其中高一年级900人,高二年级1200人,高三年级600人,现采取分层抽样法抽取容量为135的样本,那么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级抽取的人数分别为( ) A.45,75,15 B. 45,45,45 C.30,90,15 D. 45,60,30

第六章统计指数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统计指数 一单项选择 1、与数学上的指数函数不同,统计指数是( C ) A、总量指标 B、平均指标 C、一类特殊的比较相对数 D、百分数 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A )。 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3、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B )。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4、数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般是( A ) A、基期质量指标 B、报告期质量指标 C、基期数量指标 D、报告期数量指标 5. 以个体指数与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指数是( D )。 A.综合指数 B.平均指标指数 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6.在设计综合指数的形式时,最关键的问题是( C )。 A.确定指数的公式形式 B.确定对比基期 C.确定同度量因素 D.确定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 7、若居民在某月以相同的开支额购买到的消费品比上月减少了10%,则消费价格指数应该为( C ) % % % % 8.销售量指数中指数化指标是( C )。 A.单位产品成本 B.单位产品价格 C.销售量 D.销售额 9.若物价上涨20%,则现在100元()。 A.只值原来的元 B.只值原来的元 C.与原来的1元等值 D.无法与过去比较 10.已知劳动生产率可变构成指数为%,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则劳动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为( )。 1.商品销售额实际增加400元,由于销售量增长使销售额增加420元,由于价格( C)。 A.增长使销售额增加20元 B.增长使销售额增长210元 C.降低使销售额减少20元 D.降低使销售额减少210元 2.某企业生产的甲、乙、丙3种产品价格,今年比去年分别增长3%、6%、%,已知今年产品产值为:甲产品20400元、乙产品35000元、丙产品20500元,则3种产品价格总指数为( C )。 A. 103%106%107.5% 3 p I ++ = B. 103%20400106%35000107.5%20500 204003500020500 p I ?+?+?= ++ C. 204003500020500 204003500020500 103%106%107.5% p I ++ = ++

统计学 第五章 抽样推断课后答案

第五章 抽样推断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A D B D C B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C A D C A C B D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ABCE ABDE BCE ABCE ABDE 6 7 8 9 10 ACE ADE ACD ABE CDE 11 12 13 14 15 BDE CD BC ABCD ABCDE 16 17 18 19 20 AD AC BCE ABDE ACE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四、填空题 1、变量 属性 2、正 反 3、重复抽样 不重复抽样 4、抽样总体 样本 5、大于 N n - 1 N n 6、标准差 7、样本 总体 抽样平均误差 抽样平均误差 △x = Z x σ 8、合适的样本估计量 一定的概率保证程度 允许的极限误差范围 9、随机抽样 统计分组 10、增大 增大 降低 11、大数定律 中心极限定理 12、样本容量不小(不小于30个单位) 13、大 0.5

14、缩小 3 3 (即0.5774) 扩大 1.1180 15、估计量(或统计量) 参数 五、简答题(略) 六、计算题 1、已知条件:P = 0.5 ,n = 100 且重复抽样 求:p ≤0.45的概率 解: Z = 1100 ) 5.01(5.05.045.0)1(=-?-= --n P P P p 则F (Z = 1) = 0.6827 所以p ≤0.45的概率为: 2 6827 .01-= 0.15865 2、解 E (x 1) = E (0.5X 1 + 0.3X 2 + 0.2X 3) = 0.5 E (X ) + 0.3 E (X ) + 0.2E (X ) = E (X ) = X E (x 2) = E (0.5X 1 + 0.25X 2 + 0.25X 3) = 0.5 E (X ) + 0.25 E (X ) + 0.25E (X ) = E (X ) = X E (x 3) = E (0.4X 1 + 0.3X 2 + 0.3X 3) = 0.4 E (X ) + 0.3 E (X ) + 0.3E (X ) = E (X ) = X 所以x 1、x 2、x 3都是X 的无偏估计量。 D (x 1) = D (0.5X 1 + 0.3X 2 + 0.2X 3) = 0.25 D (X ) + 0.09 D (X ) + 0.04D (X ) = 0.38 D (x 2) = D (0.5X 1 + 0.25X 2 + 0.25X 3)

统计抽样计算题(有计算过程)

抽样计算题: 1、某乡水稻总面积20000亩,以不重复抽样方法从中随机抽取400亩实割实 测得样本平均亩产645公斤,标准差72.6公斤。要求极限误差不超过7.2公斤。试对该乡水稻的亩产量和总产量作出估计。 (1))亩产量的上、下限: (公斤)98.63702.7645=-=?-x x (公斤)652.0202.7645=+=?+x x 总产量的上下限: (万公斤)96.12752000098.637=? (万公斤)1304.0420000652.02=? (2)计算该区间下的概率() t F : 抽样平均误差 ()(公斤)3.59 2000040014006.72122=?? ? ? ?- =?? ? ?? -= N n n x σμ 因为抽样极限误差 x x z μ=? 96.159 .302 .7所以≈= ? = μ z 可知概率保证程度()t F =95% 2.某地有8家银行,从它们所有的全体职工中随机性抽取600人进行调查,得知其中的486人在银行里有个人储蓄存款,存款金额平均每人3400元,标准差500元,试以95.45%的可靠性推断: (1)全体职工中有储蓄存款者所占比率的区间范围;(2)平均每人存款金额的区间范围。 (1)全体职工中有储蓄存款者所占比率的区间范围: %81600 486 1=== n n p ()()%23.39%811%811=-?=-= p p p σ

抽样平均误差 %6.1600 3923.0== = n P p σμ 根据给定的概率保证程度()t F ,得到概率度z () %45.95=t F ? 2=z 则抽样极限误差%2.3%6.12=?==?p p t μ 估计区间的上、下限 %8.77%2.3%81=-=?-p p %2.84%2.3%81=+=?+p p (2)平均每人存款金额的区间范围: 抽样平均误差() (元)41.02600 5002 2 ===n x σμ 概率度z=2 则抽样极限误差 (元)82.4041.202=?==?x x z μ 平均每人存款额的上、下限: (元)18.335982.403400=-=?-x x (元)82.440382.403400=+=?+x x 3..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工人有1000人,采用不重复抽样从中随机抽取100人调查当日产量,得到他们的人均日产量为126件,标准差为6.47件,要求在95﹪的概率保证程度下,估计该厂全部工人的日平均产量和日总产量。(F (t )=95%,t=1.96) 抽样平均误差 () (件)61.010********* 47.612 2 =??? ? ??-=??? ? ??-=N n n x σμ 概率度z 或t=1.96 则抽样极限误差 (件)20.161.096.1=?==?x x z μ 全部工人的日平均产量的上、下限: 件) 2.1278.124()2.1126(-=±=?±x x

统计学原理第七章_统计指数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 统计指数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5 BBBCD 6—10 BCACD 11—15ABDDB 二、多项选择 1.BCE 2.BC 3.A B 4.ABE 5.ABE 三、判断题 1—5√ × × √ √ 6—10×× × × × 四.简答题 略。 五、综合题 1、解:(1)个体产量指数和个体单位成本指数见计算表 (2)产量总指数%21.130144 5 .1870 01 == = ∑∑p q p q k q 单位成本总指数%87.1055 .1875 .1980 1 11== =∑∑p q p q k p (3)总成本的变动分析 总成本指数%85.137144 5 .1980 11== = ∑∑p q p q k pq 总成本增加额=198.5-144=54.5(万元) 137.85%=130.21%×105.87% 54.5万元=43.5万元+11.5万元 其中:由于产量增加42.98%使总成本增加43.5万元,单位成本上升使总成本增加11.5万元。 2、(1)销售量总指数%32.1053060 7 .32220 0== = ∑∑p q p q k k q q

销售价格总指数%19.1057 .32223390 1 1 11 111== = = ∑∑∑∑p q k p q p q p q k q p (2)销售额的总变动分析 销售额指数%78.1103060 3390 011 == = ∑∑p q p q k pq 增加的销售额= 1 1 q p ∑-0 q p ∑=330(万元) 其中:销售量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 100 q q p K q p = ∑∑=105.32% 由于销售量上升增加的销售额= 1 q p ∑-0 q p ∑ =162.7(万元) 分析价格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 111 p q p K q p = ∑∑=105.19% 由于价格上升增加的销售额= 1 1 q p ∑ -1 q p ∑ =167.3(万元) 3、(1)价格指数%10282 .558570 1 1 11== = ∑∑p p k p q p q k (11.18万元) (2)成交量指数%42.1160 01== ∑∑p q p q k q (78.82万元) (3)成交额指数 %75.118480 570 11 == ∑∑p q p q (90万元) 118.75%=102%×1116.42% 90万元=11.18万元+78.82万元 4、设用q 、p 分别表示销售量、价格 万元) (8001 1 =∑p q 万元) (70010080000 =-=∑p q %1150 01 == ∑∑p q p q k q 则万元)(80515.170001=?=∑p q (1)销售额指数= %29.114700800 11 == ∑∑p q p q (2)价格指数%38.99805 800 1 11== = ∑∑p q p q k p

第四章 抽样估计(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抽样估计 一、判断题部分 1.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2.在抽样推断中,全及指标值是确定的、唯一的,而样本指标值是一个随机变量。(√) 3.抽样平均误差总是小于抽样极限误差。(×) 4.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则降低了抽样估计的精确程度。(√) 5.抽样平均误差反映抽样误差的一般水平,每次抽样的误差可能大于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 于抽样平均误差。(√) 6.在抽样推断中,抽样误差的概率度越大,则抽样极限误差就越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二、单项选择题 1.抽样平均误差是(A )。 A、抽样指标的标准差 B、总体参数的标准差 C、样本变量的函数 D、总体变量的函数 2.抽样调查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B )。 A、准确性原则 B、随机性原则 C、可靠性原则 D、灵活性原则 3.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当抽样极限误差缩小为原来的1/2时,则样本单位数为原来的 (C )。 A、2倍 B、3倍 C、4倍 D、1/4倍 4.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组织形式是( A)。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5.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 称为(C )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6.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A )。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7.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C )。 A、平均数离差 B、概率度 C、抽样平均误差 D、抽样极限误差 8.以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要求抽样指标值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值本身,这一标准 称为( A)。 A、无偏性 B、一致性 C、有效性 D、准确性 9.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估计的概率保证程度,其估计的精确程度( B)。

第4章审计抽样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审计抽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对误差的定义正确的是()。 A、A公司要求订购单必须事先连续编号,注册会计师进行此项控制测试时将订购单未经过被授权人 员签字作为偏差 B、B公司要求验收部门对已收货的商品编制验收单,注册会计师将未编制验收单的情况作为一项误 差 C、注册会计师核对C公司应收账款明细账与总账,将总账和明细账中金额不符的情况作为错报 D注册会计师核对销售商品的发票和账面金额是否相符时,将发票未进行审核的情况作为偏差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统计抽样的优点的是()。 A、统计抽样能够客观地计量抽样风险 B、统计抽样有助于注册会计师高效地设计样本,计量所获证据的充分性 C、统计抽样通过调整样本规模精确地控制风险 D统计抽样可能发生额外的成本 3、下列各项中,不直接影响控制测试样本规模的因素是()。 A、可容忍偏差率 B、注册会计师在评估风险时对相关控制的依赖程度 C、控制所影响账户的可容忍错报 D拟测试总体的预期偏差率 4、在控制测试中,确定样本规模时一般不需要考虑()。 A、预计总体误差 B、可容忍误差 C、可接受的抽样风险 D总体变异性 5、下列关于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A、总体变异性在控制测试中无需考虑 B、在既定的可容忍误差下,预计总体误差越大,所需的样本规模越大 C、抽样单元超过5000个的总体视为大规模总体 D无论是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注册会计师必须对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进行量化 6、X注册会计师在对Y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测试的同时,一并对应收账款进行了测试。假定Y 公司2012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明细账显示其有 2 000户顾客,账面余额为10 000万元。X注册会 计师拟通过抽样函证应收账款账面余额,抽取130个样本。样本账户账面余额为500万元,审定后

统计指数习题及答案

指数分析 一、填空题 1.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现象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和,按其反映指标性质的不同可分 为和。 2.总指数的编制方法有和两种。 3.编制综合指数的原则是: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是以为同度量因素,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是 以为同度量因素。 4.在指数体系中,总量指标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 5.平均指标指数等于标志水平指数乘以指数。 二、单选题 1.甲产品报告期产量与基期产量的比值是110%,这是()。 A.综合指数 B.总指数C.个体指数 D.平均数指数 2.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 A.物价指数 B.平均工资指数 C.销售量指数 D.销售额指数 3.某企业总成本报告期比基期增长30%,产量增长20%,则单位成本增长()。 A.10% B.8.33% C.50% D.80% 4.某企业产品物价上涨,销售额持平,则销售量指数() A.增长 B.下降 C.不变 D.不能确定 5.我国股票价格指数采用的计算方法是()。 A.平均指数 B.综合指数C.固定权数平均指数 D.实际权数平均指数 三、多选题 1.综合指数是()。 A.总指数的一种形式 B.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 C.可变形为平均指数 D.由两个平均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 E.一切现象的动态相对数2.某市商品物价指数为108%,其分子与分母之差为100万元,这表明()。 A.该市所有商品的价格平均上涨8% B.该市由于物价上涨使销售额增加100万元 C.该市商品物价上涨108% D.该市由于物价上涨使商业多收入100万元 E.该市由于物价水平的上涨使居民多支出100万元 3.零售物价总指数是()。 A.综合指数 B.平均指数C.固定权数物价指数 D.实际权数物价指数 E.质量指标指数 4.指数体系的作用有()。 A.对现象进行综合评价 B.进行指数之间的相互推算 C.对现象的总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D.可以测定复杂现象的综合变动 E.分析总体数量特征的长期变动趋势 5.我国证券交易所股价指数包括()。 A.上证综合指数 B.深圳综合指数 C.上证30指数 D.深圳成分指数 E.股价平均指数 四、判断题 1.总指数使反映复杂现象综合变动的相对数,具有平均的意义。() 2.综合指数使计算总指数的基本形式。() 3.若某企业的产量指数和单位成本指数都没有变,则该企业的总成本指数也没有发生变化。()4.已知销售量指数是100%,销售额指数108%,则价格指数是8%。()5.指数体系包括相对数形式和绝对数形式两种。()

【免费下载】第八章抽样推断【思考练习】题与答案

【思考练习】 一、判断题 1.抽样平均误差总是小于抽样极限误差。( ) 2.所有可能的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 ) 3.类型抽样应尽量缩小组间标志值变异,增大组内标志值变异,从而降低影响抽样误差的总方差。( ) 4.计算抽样平均误差,而缺少总体方差资料时,可以用样本方差代替。( ) 5.整群抽样为了降低抽样平均误差,在总体分群时注意增大群内方差缩小群间方差。( ) 6.抽样估计的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 7.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对象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 答案:1.×、2.√、3.×、4.×、5.√、6.√、7.×。 二、单项选择题 1.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 A.用样本指标来推算总体指标 B.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研究 C.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D.广泛运用数学方法 2.抽样调查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准确性原则 B.随机性原则 C.可靠性原则 D.灵活性原则 3.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 A.抽样平均误差 B.抽样误差系数 C.概率度 D.抽样极限误差 4.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 A.实际误差 B.实际误差的绝对值 C.平均误差程度 D.可能误差范围 5.抽样误差是指( )。 A.调查中所产生的登记性误差 B.调查中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 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D.由于违反了随机抽样原则而产生的误差 6.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称为( )。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允许误差缩小为原来的 ,则样本容量( )。12A.扩大为原来的4倍 B.扩大为原来的2倍 B. C.缩小为原来的 D.缩小为原来的1214 8.一次抽样调查,同时对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成数进行推断,计算两个样本容量 ,样本容量应为( )。 220.25,408.02p x n n ==A.220 B.408

推断统计习题及参考答案

抽样与抽样估计习题 5.1单选题 1.不重复随机抽样的误差比重复随机抽样的误差( ) ①大②小③相等④有时大,有时小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与总体标准差的大小( ) ①成正比②无关③成反比④以上都不对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与样本容量方根的大小( ) ①无关②成正比③成反比④以上都不对 4.对重复随机抽样,若其他条件不变,样本容量增加3倍,则样本的平均抽样误差( ) ①减少30% ②增加50% ③减少50% ④增加50% 5.抽样成数P值愈接近1,则抽样成数平均误差值( ) ①愈大②愈小③愈接近于0.5 ④愈接近于1 6. 抽样结果的估计值与总体指标之间误差允许的限度称为:( ) ①极限误差②抽样误差③抽样平均误差④代表性误差 7. 在确定样本容量时,若总体成数方差未知,则P可取( ) ①0.2 ②0.3 ③0.4 ④0.5 8. 用重复随机抽样的平均抽样误差公式计算不重复随机抽样的平均抽样误差,将会( ) ①高估了误差②低估了误差③既没高估也没低估④以上都不对 9. 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抽样指标与其估计的总体指标之差的绝对值小于任意小的正数的 可能性趋于100%,称为估计的( ) ①无偏性②一致性③有效性④充分性 10. 在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下,当抽样极限误差为0.06时,则抽样平均误差等于( ) ①0.02 ②0.03 ③0.12 ④0.18 5.2对批量为10000单位的产品随机抽取100单位为一样本,以推断其产品质量。 ⑴在计算抽样平均误差时,需要使用有限总体修正系数吗?为什么? ⑵如果总体标准差σ=8,试分别使用与不使用有限总体修正系数计算抽样平均误差。 5.3 对一批4000件的产品按不重复随机抽样方式进行抽样检查,抽取了该批产品的1/20作为样本,检验结果有8件废品。试问这批产品的废品率在1.3%~ 6.7%的可能性有多大? 5.4某市场调查公司在一次调查中,询问250人关于获得某知名企业产品的主要途径,其 中有140人认为他们是通过电视广告了解的。(1)试求总体中通过电视广告认识该厂家产品的人所占比率的95%置信区间;(2)若以95%把握程度,允许误差为0.01时,为估计总

抽样调查习题

抽样调查练习 适合对口升学 一.单选题 1. 随机抽样的基本要求是严格遵守( )。 A.准确性原则 B.随机原则 C.代表性原则 D.可靠性原则 2. 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 A.广泛运用数学的方法 B.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C.修正普查的资料 D.用样本统计量推算总体参数 3. 抽样总体单位亦可称为( )。 A.样本 B.单位样本数 C.样本单位 D.总体单位 4. 抽样误差产生于( )。 A.登记性误差 B.系统性误差 C.登记性误差与系统性误差 D.随机性的代表性误差 5. 在实际工作中,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采用重复抽样的公式的情况是( )。 A.样本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小时 B.样本本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大时 C. 样本单位数目很少时 D. 样本单位数目很多时 6. 在同样条件下,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与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大小关系是( )。 A.两者相等 B.前者小于后者 C.两者有时相等,有时不等 D.后者小于前者 7. 在抽样推断中,样本的容量( )。 A.越小越好 B.越大越好 C.取决于统一的抽样比例 D.取决于对抽样推断可靠性的要求 8. 用简单随机抽样(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50%,则样本容量需扩大到原来的( )。 倍倍倍倍 9. 在重复简单随机抽样下,抽样平均误差要减少1/3,则样本单位数就要扩大到( )。

倍倍倍倍 10. 某企业今年5月试制新产品,试生产60件,其中合格品与不合格品各占一半,则该新 产品合格率的成数方差为( )。 %%%% 11. 点估计( )。 A.不考虑抽样误差即可靠程度 B.考虑抽样误差及可靠程度 C.适用于推断的准确度要求高的情况 D.无需考虑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12. 反映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抽样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 A.概率 B.允许误差的大小 C.概率保证程度 D.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 13. 在区间估计中,有三个基本要素,它们是( )。 A.概率度、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数目 B.概率度、统计量值、误差范围 C.统计量值、抽样平均误差、概率度 D.误差范围、抽样平均误差、总体单位数 二.多选题 1. 抽样技术是一种( )。 A.搜集统计资料的方法 B.对现象总体进行科学的估计和推断方法 C.随机性的非全面调查方法 D.全面、准确的调查方法 2. 抽样调查的特点有( )。 A.只调查样本单位 B.抽样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 C.遵循随机原则 D.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 3. 适用于抽样推断的有( )。 A.连续大量生产的某种小件产品的质量检验 B.某城市居民生活费支出情况 C.具有破坏性与消耗性的产品质量检查

统计学概论课后答案第8章统计指数习题解答.

第八章 对比分析与统计指数思考与练习 一、选择题: 1.某企业计划要求本月每万元产值能源消耗率指标比去年同期下降5%,实际降低了 2.5%,则该项计划的计划完成百分比为( d )。 a. 50.0% b. 97.4% c. 97.6% d. 102.6% 2.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是( b )。 a..产值利润率 b.基尼系数 c. 恩格尔系数 d.人均消费支出 3.编制综合指数时,应固定的因素是(c )。 a .指数化指标 b.个体指数 c.同度量因素 d.被测定的因素 4.指出下列哪一个数量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恒等于综合指数形式的拉氏数量指标指数(c )。 a . 1 010p q p q k q ∑∑;b. 1 111p q p q k q ∑∑;c. 000p q p q k q ∑∑; d. 101p q p q k q ∑∑ 5.之所以称为同度量因素,是因为:(a )。 a. 它可使得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数量上可以加总; b. 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 c. 是我们所要测定的那个因素; d. 它必须固定在相同的时期。 6.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所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a ) a . 质量指标 b .数量指标 c .综合指标 d .相对指标 7.空间价格指数一般可以采用( c )指数形式来编制。 a .拉氏指数 b.帕氏指数 c.马埃公式 d.平均指数 二、问答题: 1.报告期与基期相比,某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10%,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了20%,试问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了多少?

解:(1+20%)/110%-100%=109.10%-100%=9.10% 2.某公司报告期能源消耗总额为28.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所耗能源的价格平均上升了20%,那么按去年同期的能源价格计算,该公司报告期能源消耗总额应为多少? 解:28.8÷(1+20%)=24万元 3.编制综合指数时,同度量因素的选择与指数化指标有什么关系?同度量因素为什么又称为权数?它与平均指数中的权数是否一致? 解:(略) 4.结构影响指数的数值越小,是否说明总体结构的变动程度越小?一般说来,当总体结构发生什么样的变动时,结构影响指数就会大于1。可结合具体事例来说明。 解:(略) 5.为什么在多因素指数分析中要强调各因素的排列顺序?“连锁替代法”是否适用于任一种排序的多因素分析? 解:(略) 6.某厂工人分为技术工和辅助工两类,技术工人的工资水平大大高于辅助工。最近,该厂一位财务人员对全厂工人的平均工资变动情况进行了动态对比,他发现与上年相比,全厂工人的平均工资下降了5%。而另一人则通过分析认为,全厂工人的工资水平并没有下降,而实际上工人的工资平均提高了5%。你认为这两人的分析结论是否矛盾?为什么? 解:不矛盾。前者依据的是可变构成指数的计算结果;后者依据的是固定构成指数的计算结果。 三、计算题 1. 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报告期和基期产量、出厂价格资料如下 要求:(1)用拉氏公式编制产品产量和出厂价格指数;(2)用帕氏公式编制产品产量和出厂价格指数;(3)比较两种公式编制的产量和销售量指数的差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