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作曲线法

工作曲线法

工作曲线法
工作曲线法

工作曲线法

工作曲线法是先配制一系列标准有色溶液,用最大吸收波长的单色光分别测出它们的吸光度。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出标准曲线或工作曲线,见下图。在测定被测物质溶液的浓度时,用与绘制标准曲线时相同的操作方法和条件测出该溶液的吸光度,再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浓度或含量。

示例:

测定溶液中磷的含量(实验十七),需要以下步骤:

1.配制标准系列

比色管: 1 2 3 4 5 6 样品1 样品2 样品3

标准溶液ml 0 2 4 6 8 10 10(样液)10 10

c=5ug/ml

显色剂ml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定容ml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计算浓度根据公式c标*v标=c25*v25

c25=c 标*v1标/v25 (样品溶液的浓度不计算) 第一支浓度为零(空白溶液),第二支比色管浓度=5ug/ml*2ml/25ml, c(ug/ml) 0 0.4 0.8 1.2 1.6 2.0 (做标准曲线横坐标使用)

2. 绘制光吸收曲线

取标准溶液中的第一支和第二支,到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A 值,记录数据。(第一支为参比溶液,用于调仪器零点)

λ(nm) λ1 λ2 λ3 λ4 λ5 λ6 λ7 λ8 λ9 λ10

A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A10 以波长λ为横坐标,以A 为纵坐标,做光吸收曲线,在曲线上查出A 值最大的点所对应的横坐标上的波长,即为最大吸收波长。

3. 绘制标准曲线

将仪器的波长调整到最大吸收波长处,以第一支空白液为

参比溶液,分别测定2-6比色管中溶液的吸光度A 值。

以A 为纵坐标,以溶液浓度c 为横坐标,做图,得一直线。

4. 求样品浓度

(1)在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出三个样品溶液的吸光度A 值。

(2)在标准曲线的纵坐标处找出相应的A 样值。

(3)从A 样处画一条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至与标准曲线相交。

(4)从相交处往下画垂直于横坐标的线,相交于横坐标,

这一点所对应的浓度读数即为样品溶液的浓度。

5.转换成原液的浓度

从图上查出来的浓度,是用10.00ml 原液配成的25.00溶液的浓度。最后要得到原溶液的浓度。

根据公式:c 原液*v 原液= c 样*v 样

c 原液 = c 样*v 样/v 原液= c 样*25ml*10ml

c(ug/ml)

c 样

软件的建立定量分析方法工作曲线的操作说明

建立定量分析方法工作曲线的操作说明 软件版本:SpectraEDX V2.1 2007年11月28日

1、双击Spectra EDX Launcher。 2、如果没有登录过,会弹出如图的窗口。 3、点击OK。

1、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不同的用户级别有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 最高级别的用户是“管理员Administrators”。 用户名:admin 密码:pass 2、点击Tools中的S2Browser可以搜索仪器,建立计算机与仪器的连接。

1、点击Browse搜索仪器。 2、选中仪器,将仪器内部的硬盘映射为外部计算机的盘,如Y盘。映射时要求输入: 用户名:s2 密码:s2 3、点击Connect连接。

点击Launcher上的Application,建立工作曲线。 1、屏幕的左边是建立工作曲线的向 导;右边是具体的要求。 2、建立工作曲线,主要有4个步骤: A、定义分析方法;包括分析方法的名 称,要分析的成分,已有的标准样 品的名称及含量。 B、定义制样方法 C、测量;包括三个部分: 定义测量方法(定义测量的 Regions,及每个Region的测量条 件和测量时间。); 根据已定义的测量条件和测量时间 测量每个标准样品,将信号强度采 集下来。 选择每条谱线的条件(信号范围); D、绘制工作曲线

定义分析方法 1、定义材料组(Material groups)的名称,相当于定义一个目录。 2、定义材料(Materials)的名称,即分析方法的名称。 注意:新建的分析方法,不能建在下列材料组内:Addiitve,Contamination,Foils。

标准曲线与工作曲线在不同分析方法中的使用

标准曲线与工作曲线在不同分析方法中的使用 金筱青 (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苏 苏州 215004)中图分类号:X830 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2009(2005)04004501 校准曲线是描述待测物质浓度或量与相应测 量仪器响应值或其他指示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曲线。 校准曲线包括工作曲线(绘制标准曲线的溶液需 与样品分析步骤完全相同)和标准曲线(标液的分 析步骤有所省略,如不经过前处理等)。至于何时 用标准曲线,何时用工作曲线,须经实验确定。若 标液的某些前处理步骤省略后,所绘制的曲线与工 作曲线经数理统计检验无显著性差异时,则可在测 试中使用标准曲线,否则应用工作曲线。 测定总磷时,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 版)要求,标液系列须与水样同时经过硫酸钾氧化并 消解,而对于挥发酚、总氰化物的测定,标液系列则 不要求蒸馏,可直接加显色剂显色,比色,绘制曲线。 现分别绘制总磷、挥发酚和总氰化物测定方法 的标准曲线和工作曲线,其多次测量(n=6)的斜 率均值见表1。 表1 总磷、挥发酚和总氰化物标准曲线和工作曲线的比较 项 目方 法标准曲线 斜率 工作曲线 斜率 总磷钼锑抗分光光度法0 1000 100挥发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0 4040 386总氰化物异烟酸比唑啉酮分光光度法0 1480 137 由表1可见,总磷标液经消解和不消解绘制成的曲线,即工作曲线与标准曲线相比,其斜率间无显著性差异。由此看来,总磷标液系列的高温高压消解操作步骤可以省去,即采用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时,可以使用标准曲线代替工作曲线。 对于挥发酚和总氰化物的测定,由于绘制标准曲线简单方便,且标准曲线稳定、灵敏度高,相关性好,实际工作中多采用标准曲线,但实际样品在蒸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一定损失。由表1可见,测定挥发酚和总氰化物的工作曲线与标准曲线相比,斜率有所下降,使用标准曲线计算,结果偏低。使用工作曲线,则可以保证标液系列与样品处于完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避免引入系统误差。 总之,在经数理统计检验后,若标准曲线与工作曲线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可以使用标准曲线,若两者之间存在差异,则应使用工作曲线。 收稿日期:20031111;修订日期:20050517 作者简介:金筱青(1974 ),女,江苏苏州人,工程师,硕士,从事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本栏目责任编辑 李延嗣 张启萍 (上接第9页) 件,2002年查处965件,2003年查处1161件;2000年 2003年查处案件数增长近5倍,但2004年查处案件数与2003年基本持平。违法施工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从环保12369投诉情况看,2000年全年共受理施工噪声污染投诉4900件(次),以后每年以20%~30%的速度递增,至2003年全年达到8940件(次)。但2004年全年受理施工噪声投诉7648件(次),比2003年减少1292件(次),下降了14.5%。南京市施工噪声投诉在近年持续大幅上升的情况下,2004年首次呈现下降态势。 4 结语 南京市通过实行夜间施工噪声总量控制,改变了建设施工单位盲目赶工期、不科学安排施工作业,随意到环保部门申请夜间施工作业的现象,探索出一条可行的缓解噪声扰民问题的新路子,把大量可能产生的环境噪声污染纠纷与矛盾解决在未发之时。这一举措,既维护了市民的环境权益,又保证了施工单位的合法施工权。 本栏目责任编辑 李文峻 45 第17卷 第4期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5年8月

曲线图的规范表达

曲线图的规范表达 函数曲线图的构成 在科技论文中,函数曲线图应用得最多。精确的函数曲线图用于计算,图中给出了密集的纵横向坐标标值线。但是在科技论文中,发表时常常被简化成简易函数曲线图。这种图的图面简洁。篇幅小,绘制容易,说明性也强。函数曲线图的构成要素。 函数曲线图要素设计 1.图序与图题 (1)图序按照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如“图1”,“图2”……仅有一个图的论文,也要标注“图1” (2)图题是插图的名称。图题的拟定与题名相似,有同样的要求:准确得体,简短精练。(3)图题应该避免泛指性的词语,如“函数曲线图”、“框图”等缺乏具体对象的名称,应该根据图的内容加上特指定语,如“曲柄-连杆的动力学模型示意图”。 (4)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无图题。如果作者考虑实在给不出合适的名称,那么全篇统一,都不给图题。 (5)图题一般应该排在图的下方,居中排,如果长度超过图幅,则应转行排。 (6)必要时可以分图。 2.标目、标值线和标值 标目简介:目录款目上指引目录排检线索的项目。通常是文献内容或形式的某一主要特征,如题名、责任者(著者)、主题词、分类号等,一般著录于款目之首。标目确定款目在目录中的排列次序,并决定款目的性质。 标目由单位符号、名称和量纲组成,之间一般用“/”线隔开。 标目应当与坐轴平行,一般情况下居中排。 标值线即坐标轴上的刻度线,与标值线对应的数字为标值。 应该避免标值线过密。 3.坐标轴 坐标轴coordinate axis 用来定义一个坐标系的一组直线或一组线;位于坐标轴上的点的置由一个坐标值所唯一确定,而其他的坐标轴上的点的位置由一个坐标值所唯一确定,而其他的坐标在此轴上的值是零。 如果坐标轴给出的是定量的标值线,标值,可以画出箭头,也可以不画出箭头;如果坐标轴表达的是定性的变量,则在坐标轴尾端按变量增大的方向画出箭头。 对于要求精确反映试验结果的曲线图,要正确合理地选择坐标轴比例尺。 不管选择什么样的比例尺,当在图中确定试验点后,需要考虑其误差范围。

标准曲线法与标准加入法的区别

1 标准曲线法 1.1标准曲线法的计算公式 在一定条件下,标准曲线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可以用最小二乘法求得。现在好多仪器软件都能自动生成标准曲线,所以一小部分版友不清楚标准曲线的具体计算方法。本人查找了一些资料,找到标准曲线的斜率和截距的计算方法,和大家分享。 工作曲线可以用一元线性方程表示: y=a+bx (1) 式中,x为标准溶液的浓度,y为相应的吸光度。 使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的直线称为回归线,a,b称为回归系数。 b 为直线的斜率,可由下式求得:

1.2 灵敏度 灵敏度是指该方法对单位浓度或单位量的待测物质的变化所引起的响应量变化的过程。一般用标准曲线的斜率b为方法的灵敏度,b越大,灵敏度越高。 不要小看灵敏度,用处可大了。灵敏度由于仪器的不同,实验条件等的不同,在不断的变化。但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灵敏度相对还是比较稳定的。所以,建议对灵敏度也做个质量控制图,具体做法见我另一个帖子。 每次标准曲线做好以后,观察灵敏度是否在一定的范围内维持稳定。如果发现灵敏度突然降低,就需要考虑,是否是仪器出问题了。火焰首先考虑雾化器是否堵塞,石墨炉首先考虑石墨管是否是烧坏。解决方法是用通丝清理雾化器,更换石墨管后继续测定标准曲线,带灵敏度稳定后进行样品测定。还有,在打开一瓶新的标准溶液的时候,在仪器进行维修以后,一定要注意灵敏度的变化。 1.3线性范围 线性范围这个大家都比较清楚,主要从相关系数r看,一般要求r大于等于三个九。我在这里和大家分享的是,我想了好久才想开的一个问题。之前看好多书上

后来专门做了好多次实验,还是一直是直线在,只是有时候浓度高时,线性不好,高浓度点不在标准曲线上,而是在标准曲线的下面,而且离拟合的标准曲线比较远。遇到这种情况,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就很差,有时候才一个九,如图2所示。最后我终于想明白了,如果自己用手动拟合的话,用平滑的曲线去连接所有点的话,你就会发现,如果在线性范围内,连接起来就是直线,如果超出了线性范围,连接起来就是一条弯曲的曲线。从弯曲的拐点开始,就已经超出了线性范围,如图3所示。 所以,判断是否超出线性范围,个人觉得不是看是否弯曲,软件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的一次曲线,永远是直线。要看你的高浓度点是否在拟合的标准曲线上或离得比较近,相关系数是否在三个九以内。如果不在,从拐点开始的那个点,就超出了线性范围,应该删除,从新拟合。 1.4检出限 检出限是指对某一特定的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水平内可以从样品中检测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一、ROC曲线的概念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最初用于评价雷达性能,又称为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曲线是根据一系列不同的二分类方式(分界值或决定阈),以真阳性率(灵敏度)为纵坐标,假阳性率(1-特异度)为横坐标绘制的曲线。 传统的诊断试验评价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必须将试验结果分为两类,再进行统计分析。ROC曲线的评价方法与传统的评价方法不同,无须此限制,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允许有中间状态,可以把试验结果划分为多个有序分类,如正常、大致正常、可疑、大致异常和异常五个等级再进行统计分析。因此,ROC曲线评价方法适用的范围更为广泛。 二、ROC曲线的主要作用 1.ROC曲线能很容易地查出任意界限值时的对疾病的识别能力。 2.选择最佳的诊断界限值。ROC曲线越靠近左上角,试验的准确性就越高。最靠近左上角的ROC曲线的点是错误最少的最好阈值,其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总数最少。 3.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诊断试验对疾病识别能力的比较。在对同一种疾病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诊断方法进行比较时,可将各试验的ROC曲线绘制到同一坐标中,以直观地鉴别优劣,靠近左上角的ROC曲线所代表的受试者工作最准确。亦可通过分别计算各个试验的ROC曲线下的面积(AUC)进行比较,哪一种试验的AUC最大,则哪一种试验的诊断价值最佳。 三、ROC曲线分析的主要步骤 1.ROC曲线绘制。依据专业知识,对疾病组和参照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确定测定值的上下限、组距以及截断点(cut-off point),按选择的组距间隔列出累积频数分布表,分别计算出所有截断点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假阳性率(1-特异性)。以敏感性为纵坐标代表真阳性率,(1-特异性)为横坐标代表假阳性率,作图绘成ROC曲线。 2.ROC曲线评价统计量计算。ROC曲线下的面积值在1.0和0.5之间。在AUC>0.5的情况下,AUC越接近于1,说明诊断效果越好。AUC在0.5~0.7时有较低准确性,AUC在0.7~0.9时有一定准确性,AUC在0.9以上时有较高准确性。AUC=0.5时,说明诊断方法完全不起作用,无诊断价值。AUC<0.5不符合真实情况,在实际中极少出现。 3.两种诊断方法的统计学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比较时,根据不同的试验设计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①当两种诊断方法分别在不同受试者身上进行时,采用成组比较法。②如果两种诊断方法在同一受试者身上进行时,采用配对比较法。 四、ROC曲线的优点 该方法简单、直观,通过图示可观察分析方法的临床准确性,并可用肉眼作出判断。ROC 曲线将灵敏度与特异性以图示方法结合在一起,可准确反映某分析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的关系,是试验准确性的综合代表。ROC曲线不固定分类界值,允许中间状态存在,利于使用者

成本分析三法(挣值)-横道图图表曲线

成 本 分 析 --横1 费用偏差分析表 号 项费用数额(千元)费用偏差进度偏差 (千元)(千元) 2.40 2.40 0010 平整场地 2.40 0.92 002 夯填土 0.83 0.83 -0.09 27.0 003 垫 层 21.60 0 -5.4 152.0 004 缸砖面结合 106.40 -19.6 -45.6 21.95 005 踢脚 15.39 15.68 -0.29 -6.56 204.27 146.62 -19.89 合计-57.65 166.50 注 :因空间 所 限,表中各 项工作的 横道比例尺同 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S)已完工作预算费用(ACWP) 成本分析 --2 费用偏差分析表 码(1)041042043 项(2)木 门钢门铝合金门窗安装 (3) 预算(计划(4) 计划工作量(5) 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 )S (6)=(5)×(4) 已完成工作量( 7) 已完成工作预算费用(BCWP) (8)=(7)×(4) 实 (9) 其他款项(10) 已完成工作实际费用(ACWP)(11)=(7)×(9)+(10) 费用局部偏差(12)=(8)-(11) 费 用 数CPI (13)=(8)÷(11) 费用累计偏差(14)=∑(12) 进度局部偏差(15)=(8)-(6) 进度数SPI (16)=(8)÷(6) 进度累计偏差(17)=∑(15)

成本分析—曲线法3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以上三个参数可以形成三条曲线,即计划工作时间预算费用(BCWS),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曲线,如下 图所示 100% ACVEAC 检测时间 BAC预 测 金 额或ACWP BCWS ΔH 预 测完 成百SVCV 完 工 时分 间 比 BCWP 计划完工时间日历时间 赢得值法评价曲线 用曲线法表明该项施工任务在第三个月末时,其费用及进度的偏差情况见下图。用曲线法分析时,由于假定各项工作均是等速进行,故所绘曲线呈直线形。 费用(千元) CV--费用累计偏差 SV--进度累计偏差 250 200 9 8 . 9 1 - = V C 5 6 . 7 5 - = V S 150AC 100 B50 时间(月) 123 注;A-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已完工作预算费用;C-已完工作实际费用。 费用及进度的偏差情况

工作曲线法

工作曲线法 工作曲线法是先配制一系列标准有色溶液,用最大吸收波长的单色光分别测出它们的吸光度。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出标准曲线或工作曲线,见下图。在测定被测物质溶液的浓度时,用与绘制标准曲线时相同的操作方法和条件测出该溶液的吸光度,再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浓度或含量。 示例: 测定溶液中磷的含量(实验十七),需要以下步骤: 1.配制标准系列 比色管: 1 2 3 4 5 6 样品1 样品2 样品3 标准溶液ml 0 2 4 6 8 10 10(样液)10 10 c=5ug/ml 显色剂ml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定容ml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计算浓度根据公式c标*v标=c25*v25

c25=c 标*v1标/v25 (样品溶液的浓度不计算) 第一支浓度为零(空白溶液),第二支比色管浓度=5ug/ml*2ml/25ml, c(ug/ml) 0 0.4 0.8 1.2 1.6 2.0 (做标准曲线横坐标使用) 2. 绘制光吸收曲线 取标准溶液中的第一支和第二支,到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A 值,记录数据。(第一支为参比溶液,用于调仪器零点) λ(nm) λ1 λ2 λ3 λ4 λ5 λ6 λ7 λ8 λ9 λ10 A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A10 以波长λ为横坐标,以A 为纵坐标,做光吸收曲线,在曲线上查出A 值最大的点所对应的横坐标上的波长,即为最大吸收波长。 3. 绘制标准曲线 将仪器的波长调整到最大吸收波长处,以第一支空白液为 参比溶液,分别测定2-6比色管中溶液的吸光度A 值。 以A 为纵坐标,以溶液浓度c 为横坐标,做图,得一直线。 4. 求样品浓度 (1)在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出三个样品溶液的吸光度A 值。 (2)在标准曲线的纵坐标处找出相应的A 样值。 (3)从A 样处画一条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至与标准曲线相交。 (4)从相交处往下画垂直于横坐标的线,相交于横坐标, 这一点所对应的浓度读数即为样品溶液的浓度。 5.转换成原液的浓度 从图上查出来的浓度,是用10.00ml 原液配成的25.00溶液的浓度。最后要得到原溶液的浓度。 根据公式:c 原液*v 原液= c 样*v 样 c 原液 = c 样*v 样/v 原液= c 样*25ml*10ml c(ug/ml) c 样

工作曲线法测定Fe含量

分光光度法(四) 实验内容:工作曲线法测定试液中的铁含量 复习工作曲线的概念:根据朗伯-比耳定律,溶液的 吸光度值与溶液的浓度和液层的厚度呈正比: A=εbC ,当液层的厚度一定时,b 是常数,溶液的 吸光度值只与溶液的浓度呈正比:令K /=εb ,A=K /C , 这时,溶液的A 与C 的函数关系是正比例函数,在 直角坐标系上,A~C 的关系曲线应该是一条通过原 点的直线,这就是工作曲线。工作曲线是描述溶液的 吸光度值与溶液浓度关系的曲线。 操作步骤 1、工作曲线的绘制 (1)配制一系列浓度不同的铁标准溶液,浓度由低到高,显色。 容量瓶只mL 505?→?,按照下表加入mL mg Fe /10.03+ ?→?,摇匀,各加入盐酸羟胺 mL 00.1%10?→ ?mL 00.2%15.0,各加入邻二氮菲?→?,摇匀 ,各加入mL L mol NaAc 00.5/1?→?定容 标准溶液 未知 溶液 1 2 3 4 5 V/mL 0.20 0.40 0.60 0.80 1.0 10.0 Fe/mg 0.02 0.04 0.06 0.08 0.10 0.05 A (2)在510nm 波长下,用1cm 的比色皿,以蒸馏水为参比溶液,测定A 。 (3)绘制标准曲线(A~C 曲线)绘图时,尽量使各点均匀地分布在直线的两边。曲线应该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直线的斜率就是K /=εb 。本实验中,工作曲线的横坐标是每份溶液中含有铁的质量,单位是mg 。纵坐标是A 。 2、铁含量的测定 (1)配制溶液 试液mL 00.10?→?容量瓶mL 50?→?,摇匀,加入盐酸羟胺mL 00.1%10?→?mL 00.2%15.0,加入邻二氮菲?→?,摇匀 ,加入mL L mol NaAc 00.5/1?→?定容 (2)在510nm 波长下,用1cm 的比色皿,以蒸馏水为参比溶液,测定试液A 。 (3)在标准曲线上查出10mL 试液中铁的质量,计算出试液中铁的含量(mg/mL )。 计算方法,查工作曲线得到,在10.00mL 的试液中含有X mg 铁,所以试液中铁含量为: Fe 含量 == mL Xmg 0.10 c A

线性回归标准曲线法不确定度(检验检疫)

仪器分析中线性回归标准曲线法分析结果不确定度评估 一、前言 对测试方法制定不确定度评估程序是ISO/IEC 17025对实验室的要求[1],也是检验工作的需要。由ISO 等7个国际组织联合发布的《测量不确定度表达指南》[2]采用当前国际通行的观点和方法,使涉及测量的技术领域和部门可以用统一的准则对测量结果及其质量进行评定、表示和比较,满足了不同学科之间交往的需要[3]。采用《测量不确定度表达指南》对测试结果不确定度进行评估,也是检验工作同国际标准接轨的需要。 线性回归标准曲线法是仪器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这类仪器包括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发射光谱仪、分光光度计、气相(液相)色谱仪等。这类分析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都有相似的来源,可概括为仪器精密度、标准物质不确定度及溶液制备过程中带来的不确定度等。因此,可用相似的方法对它们进行评估。本文以ICP-AES 法测定钢铁中磷为例,推导了仪器分析中线性回归标准曲线法测定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并提供了计算过程所需的各参数的采集和计算方法,评估了标准不确定度、自由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的数值。 二、测定过程和数学模型 仪器分析中线性回归标准曲线测定方法,利用被测物质相应的信号强度与其浓度成正比关系,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溶液(即标准溶液)的信号强度,回归出浓度-信号强度标准曲线,从标准曲线上得到被测定溶液信号强度相应的浓度。计算过程的数学模型如下: 用yi 和y t 分别表示标准溶液和被测溶液的信号线强度,以xi 和x t 分别表示第i 个标准溶液和被测样品溶液的浓度,i=1~n ,n 表示标准溶液个数,则: y a bx t t =+ (1) 其中, b x x y y x x i i i n i i n = ---==∑∑()() ()1 2 1 (2) a y bx =- (3) (1)式也可表示成: x y a b t t =- (4)

岗位职责及工作考核标准

岗位职责及工作考 核标准

岗位职责及工作考核标准 一、总经理工作标准 职权 在董事会授权下,主持公司全面工作。 1.组织指挥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 2.以法人代表的身份代表公司签署有关协议、合同、合约和处理有关事宜。 3.决定组织体制和人事编制,决定公司员工的聘请、辞退、任免、薪酬、奖惩。 4.审批各项财务支出。 5.审批公司方针、目标、发展规划和各部门业务计划、规划;原材料计划和大型设备购置计划;审批采购物质价格。 6.审批公司产品标准、管理手册、管理程序、公司行政公文和有关人事、财务的管理制度。 职责 1.主持制订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并组织实施,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 2.指导协调公司各职能部门工作,考核教练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完善公司各项管理制度,保证公司管理体系科学、有效、高速运行。 3.致力于培育公司核心竞争力,建设保证公司永续经营的企业文化。

4.主持办公例会、管理评审会议、年终总结会议、厂庆大会。 5.及时处理好职权范围内的各项日常事务 二、副总经理兼管理者代表工作标准 职权:经总经理授权 1.协助总经理主持公司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直线领导生产部、技术质保部、人事部、综合办公室。 2.审核分管部门的工作计划,人员配置方案。审核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行政公文、人事管理制度 3.审批技术文件、质量记录、除人事、财务外的管理文件;审批生产用品用具申购。 4.提名所分管部门人员的任免、奖惩。 职责 1.协助总经理制定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及实施。 2.在总经理领导下,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运行、维护、监控、持续改进。 3.组织制(修)订公司各种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技术文件、管理文件并监督执行。 4.组织协调生产、技术品保部工作,保证生产计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组织协调人事部、综合办工作,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