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动扶梯在商业建筑安全疏散中应用设计

自动扶梯在商业建筑安全疏散中应用设计

自动扶梯在商业建筑安全疏散中应用设计
自动扶梯在商业建筑安全疏散中应用设计

自动扶梯在商业建筑安全疏散中应用设计

https://www.doczj.com/doc/aa16454682.html,2013-04-02 13:57:46中国安全生产网

-

+

摘要:本文针对自动扶梯在安全疏散中不能作为安全出口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阐述商场、营业厅等公共建筑中的自动扶梯在安全疏散方面的可行性。本文从商场建筑中自动扶梯自身、交通空间、防火卷帘等方面出发,研究讨论了自动扶梯安全疏散的潜在功能和辅助作用的应用设计,进而在火灾初期时,自动扶梯可以辅助人员进行安全疏散,帮助人员逃生,减少火灾人员的伤亡,保证人员的安全。

关键词:自动扶梯安全疏散应用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put forward different views, according to the issues that the escalator can not be used as emergency exit in a safe evacuation, and expound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escalator in the safe evacuation in hopping malls, business and other public building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design of potential roles and auxiliary functions of the escalator from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scalator itself, space transportation, fire shutter, and other aspects, then the fire early, escalators can conduct safety evacuation, to help people to escape, to reduce the casualties and ensure person safety.

Key word: escalator; safety evacuation; application design

1 引言

自动扶梯发明于十九世纪,在二十世纪得到普遍应用。目前几乎所有大型公共建筑的交通组织中都会有自动扶梯的出现,尤其是人流量很大的商业建筑。我国虽在晚些时候才引进和推广应用,但是其发展速度也相当快,目前已风靡全国,成为建筑物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例如在商场、候车室、候机厅、会展中心等人员比较密集的公共建筑中,都普遍设有为数可观的自动扶梯,它在适用和美观等方面的兼容性和实效性,已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但是自动扶梯是否可以作为建筑的安全疏散设施呢?有人认为自动扶梯不能作为一种安全疏散设施来考虑,之所以会是如此,是因为大多数人认为自动扶梯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得不到充分的保证。甚至还联系到电梯的相应功能,认为两者的性质雷同,均不能作为安全疏散使用,所以一律被纳入封杀和禁止之列。然而世间万物都是出于发展变化中的,只有变化,才能有利于促使事物在不断发展,所以我认为自动扶梯未必不可作为安全疏散使用。

2 自动扶梯在安全疏散方面的可行性

近年来,国内商场建筑内设置自动扶梯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而且在人员比较密集的大中型公共建筑中,尤以商场建筑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其原因是:首先,商场建筑中应用自动扶梯的工程实例相对较多;其次,商场营业厅中的人员密度也相对较高,且波动辐度较大;第三,商场营业厅纯属人员不确定场所;第四,商场建筑在围绕安全疏散问题所涉及到的适用与安全、技术与经济、营业面积

与交通面积和楼梯功能与扶梯功能等方面的是非利害、得失取舍的判定和决策,也相对地比较突出和复杂。所以本文拟以此类建筑为重点,简单地讨论一下,自动扶梯在安全疏散方面的可行性[1][2]。

1)商场中的自动扶梯,多设置在在人员流动密集交通便畅的黄金地段,位置醒目,占据了主要的交通通道,不仅易于发现和便于通行,而且在人们的视觉感知和行为记忆方面,会给大家留下比楼梯更为深刻的印象,所以,正常状态下人员在这些场所各楼层内的移动绝大多数是通过自动扶梯,而作为疏散用的楼梯在正常状况下因使用频率较低,位置较偏,大多不为人所注意。因而在火灾状况下,人员将习惯性地从自己熟悉的自动扶梯处向外逃生。正如不少人说得那样:现在到商场购物,有时楼梯不太好找,但自动扶梯却不会找不到,用起来也比较方便舒服。所以有人认为:“安全法则中不将电梯作为逃生出口的一种方法是错误的。很明显,地下建筑中的大多数人将电梯作为进口,可以理解当他们在紧急情况下,会顺着来时的路线逃生。而禁止使用电梯将会引起人们的恐慌和延误逃生时间。为了使人员可以沿着他们熟悉的路线逃生,建议所有电梯均可作为辅助楼梯使用。”如上所述,如果地下建筑都可以考虑电梯在安全疏散方面的辅助作用,那么相对来说地上建筑考虑自动扶梯在安全疏散方面的辅助作用是不无可能的。

2)在设计安全疏散时,如果不考虑将自动扶梯作为安全疏散通道,其安全疏散总宽度和疏散楼梯数远远不能达到规范要求。因为在大型商场和超市中,如硬性要求达到消防技术规范要求,则楼梯数量必然太多过滥。如目前那些标准层面积在4 000 m2的大型多层商场,为了满足疏散宽度和楼梯数量而设置的许多疏散楼梯中,在平时就有大部分未用。这样不符合使用功能,也不是很合理。所以,自动扶梯在火灾时成为人们逃生的一条重要通道,是有利于安全疏散的。

3)自动扶梯的主体部件是金属制成的,系属不燃材料,其外覆的保护和装修装饰材料,也多是不燃或难燃材料。而且一旦发生火险,其受火条件(斜面受火)也与梁板、吊顶(水平受火)等构件的情况不尽相同,所以其耐火极限不会低于构造相似的吊顶构件的耐火极限(0.25 h),何况自动扶梯耐火极限的判定条件,也与吊顶构件有所区别,理应主要以失去支持能力为主。在火灾初期应能满足人员的安全疏散。

4)自动扶梯与电梯虽然同属交通设施,也都是用电设备,但与电梯比较有较好的安全性。因为电梯(包括消防电梯)是设在井道里的,而且如果是设有多台电梯时,也多是集中布置在一起,所以一旦发生火险,其电梯群体的烟囱效应所带来的影响和危害要比自动扶梯严重;电梯一旦停电,断电时,就会失去运行功能形同虚设,而自动扶梯即使停电、断电,只要尚未变形失稳还具备承载功能,人们照样可以从未变形的自动扶梯上走下去,从而进行疏散。除此之外,人在电梯里的感受和安全度等也与自动扶梯不同。总之后者优于前者这一点似乎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所以,我们在安全疏散时,不应把自动扶梯与电梯相提并论。

5)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超过5层的商业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即5层以下的商业建筑均可采用开敞式疏散楼梯,而设置在5层以下商业建筑中的自动扶梯是完全满足开敞式疏散楼梯的消防安全条件的。

6)符合一定的经济效益。从商场建筑中采用自动扶梯的技术经济分析来看,还应充分注意和重视以下两点:一是营业厅内设置的自动扶梯往往是不止一座,而是2~3座,甚至更多,而每座扶梯的本身再加上其周围的走道等交通面积,就要占去商场中一大部分宝贵的营业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种较大的付出;二是,目前所用的自动扶梯多是进口产品,每座扶梯大约需要几十万元,全部扶

梯再加上材料装修、防火卷帘等配套设计和施工安装等费用,其整个造价就非常可观了。应该说这是一项不菲的资金投入。从上述两点情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采用自动扶梯既要牺牲一部分营业面积,又要增加一大笔工程投资,到头来如果不能考虑其在安全疏散方面的潜在功能和辅助作用,似乎是不尽合理和不够妥当的。换句话说,付出的代价和所得到的实惠是不大相称的。因此有不少建设单位对此深感遗憾和难以理解与接受,认为这样做既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也不利于提高社会效益。

3 自动扶梯在商业建筑安全疏散的应用设计

在认同自动扶梯可以考虑作为商场建筑安全疏散使用的思想前提下,我们还可以深入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和保证扶梯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设计等问题,以把科学(认识世界)与技术(改造世界)、可行与可靠更好地统一起来落到实处。

3.1自动扶梯自身的安全设计

自动扶梯是一种安装在大型公共建筑物楼层间的活动扶梯。它实质上是一台倾斜安装单向运人的板式输送机。在链条上安装的不是板条而是一个个连续安置的活动梯级。用于向上或向下输送乘客。为了防止自动扶梯的运行中的事故,对其梯宽、梯高、扶手等都有相关的安全要求,就不需要多加说明,但我这里主要提出两点有关安全疏散的要求:

1) 楼梯间内踏步的高度要求一般为150 mm~180mm,宽度240 mm~300 mm,而自动扶梯的踏步高度,一般为220 mm~230 mm,宽度为400 mm,扶梯踏步高度太高,下行不便,不利于人员安全疏散,因此,设计人在设计自动扶梯时,要充分考虑自动扶梯的安全性及安全疏散,合理设计踏步的高度,从而使自动扶梯可以辅助进行安全疏散。

2) 自动扶梯的驱动装置应有逆止或制动机构,以便在断电时能作为普通扶梯使用。

3.2自动扶梯交通空间的设计[3]

自动扶梯及其周边空间的合理设计不仅对于商业建筑整体购物环境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安全疏散时也起着一定的作用。我们本着安全性和愉悦性的原则,对自动扶梯交通空间进行设计。

1) 自动扶梯的摆放位置设计

①扶梯的摆放形式

扶梯的摆放形式主要有两种:交叉式和平行式。调查分析:交叉式比平行排列式要更为合理。因为人的行走流线是连续的,也是高效的,而且这种布置方式能够使以自动扶梯为核心的交通空间限定在一个空间内,不与商场的购物空间发生重叠和混淆,人的流线清晰简洁、互不干扰。我们再从扶梯与人流的关系来看,扶梯平行于主要人流方向引导性更好,而不需要人绕一下或者几下才能到扶梯入口,显然垂直于主导人流的摆放方式不符合人的行为心理,所以在安全疏散时,平行于主要人流的自动扶梯才能对人流进行快捷地引导作用。

②扶梯的位置

位置应该具有明确的识别性和易达性,如摆放在入口附近或者中庭等标志性空间附近。如果不在人的视线范围以内应有明确的引导设施。

扶梯位置基本上有两种方式:正对主入口或靠近景观点(中庭、玻璃外墙),前者的优点在于位置明显识别性好,但一般光环境较差;后者在于人在扶梯运行过程中视觉景观比较丰富,光环境良好,但需注意设计时,尽量不要离主入口位置过远。

2) 出入口区域设计

①围合空间的色彩和图案应沉静稳定,如绿色或蓝色,不宜采用大红、明黄等过于刺激的色彩或者一些动势剧烈不安定的图案,以免人员在逃生过程中,加剧恐慌心情等。

②地面采用摩擦系数大的材料,增加安全系数,避免在疏散过程中滑倒。

③购物区在地面材质或色彩上有所区分,造成一种空间层次的差异,使人进入交通空间有明确的心理暗示,在疏散时可以增加人员逃生的信心。

④在扶梯与购物区最好不要有高差和台阶,以免在疏散时,会造成意外。

3) 光环境的设计

①尽量采用自然光线,在人员疏散时,即使有烟气或是无人工光源失效时,也可看清逃生路线。

②在采用人工光源应保证照度均匀,没有眩光,还应考虑当有烟气存在时,有足够的穿透能力。

③设计中强调踏步口、扶手、楼梯的警戒线和其他部分的可见度,可采用重点照明,如楼梯的警戒线,可用荧光的线,即使在无光或有烟的情况下,仍可以看见,避免坠落、碾轧河绊倒等情况。

4) 安全防护措施设计

①在发生火灾时,人员通常很恐慌,很容易碰到交叉处,所以需在楼层天花板下,在自动扶梯交叉处位置(包括与相邻自动扶梯的下部底板的交叉处),设置楔形护板,防止任何人或物碰到交叉处。

②在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时,通常很拥挤,所以应在自动扶梯之间或同建筑楼板间有间隙,提供进入防止板及安全护栏以防坠落;在相邻两台自动扶梯之间的间隙或自动扶梯同楼板间隙超过

2m,需提供防坠落安全网;扶梯的扶手外侧与围护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8mm。

5) 空间标识的设计

经过调查分析,商场中一般都是采用的图形标识,并且标识很少且与洗手间在一起,然而火灾初期,烟气较少,所以可以不用设置地面标识,只需多设一些指示电梯所在处的标识。标志的表面亮度和背景亮度的对比要鲜明,利用颜色对比也可提高易认性。扶梯的标志的位置要符合人的行为习惯、简明易懂、识别性强。

自动扶梯设置的场所属于建筑物内的跨层空间,按照现行《建规》等有关规范中划分防火分区的要求,应在自动扶梯的四周或上下串通的开口处,采用防火卷帘进行防火封隔,使之成为一个竖向的、独立的防火分区,在火灾时需降下来以实行防火分隔的。因此,自动扶梯可以作为建筑的辅助性疏散楼梯。

1) 防火卷帘系统是作为建筑物防火分隔或防火分区而设置的一种阻火设施,平时卷放在上方(或侧面)的转轴箱内,火灾时将其放下展开,用以阻止火势蔓延。防火卷帘主要由帘板、坐板、导轨、支座、卷轴、箱体、卷门机、限位器、控制箱、门楣、手动速放开关装置、按钮开关和保险装置等13部分组成,它们都有相应的安全要求。因此,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要求。

2) 防火卷帘的自动控制

GB 50116-19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第6.3.8条规定,消防控制设备对防火卷帘的控制要求为,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应按下列程序自动控制下降:(1)感烟探测器动作后,卷帘下降至距地(楼)面1.8 m;(2)感温探测器动作后,卷帘下降到底;用作防火分隔的防火卷帘,火灾探测器动作后,卷帘应下降到底[4]。

我们如果采用延时自动控制,据初步估算,从发生火情到卷帘完全降到地面的这段时间过程,与自动扶梯在火灾初期阶段,可供人员进行安全疏散的时间(也即自动扶梯保持支持能力的时间)是相差无几基本吻合的。

因此,自动扶梯处防火卷帘应延时分两步下降到底,延时长短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并设感温、感烟火灾探测器。当此处感烟探测器报警后,将防火卷帘下降到1.80 m高度后停留几分钟,保障大楼内部分人员从此通过。当感温探测器报警后,再将防火卷帘下降到底部,此时大楼人员从另外的疏散楼梯口撤出。同时,防火卷帘降到1.80 m高度后,相当于挡烟设施,能有效地阻挡烟气进入自动扶梯所在空间内。

3) 防火卷帘的耐火性能

《高规》第5.4.4条规定:在设置防火墙确有困难的场所,可采用防火卷帘作防火分区分隔。当采用包括背火面温升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时,其耐火极限不低于3.00 h;当采用不包括背火面温升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时,其卷帘两侧应设独立的闭式自动喷水系统保护,系统喷水延续时间不应小于3.00 h。

自动扶梯开口部位设置的防火卷帘虽然是用作防火分区分隔,但自动扶梯处可燃物相对较少,火灾从自动扶梯向上或向下蔓延必须穿透两个楼层的两道防火卷帘,火灾才会发生蔓延。而且,《高规》第7.6.3.3条规定:自动扶梯底部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所以,其阻火可靠性较高,火灾穿透卷帘的可能性较小,应与同一平面楼层用作防火分区分隔的情况区别开来。因此,自动扶梯处的防火卷帘可以采用不包括背火面温升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3.00 h的防火卷帘,并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①防火卷帘下将要降伴到底时应设有声音警报的同时,还应增设灯光警报标识装置,警示人员禁止入内。

②被防火卷帘封闭的自动扶梯空间内应设置火灾应急照明,防火卷帘靠自动扶梯一侧的控制盒应有灯光指示,以方便误入和滞留人员从内侧及时开启防火卷帘逃生。

3.4其他方面的设计

1) 在自动扶梯旁设有步行梯配伍,如两座自动扶梯中间夹有一座步行梯、一座自动扶梯旁配一部步行梯,或中庭式建筑的中庭内由步行梯和自动扶梯形成了自上而下贯通的螺旋形通道,成为人员上下的主要通道。即使当安全疏散时,防火卷帘已经放下,也可通过步行梯逃生。

2) 为了火灾时应全部停止运行或转为向下运行,这需要将自动扶梯的电源按消防电源设计。

3) 可在自动扶梯出入口处设置风幕,其电源按消防电源考虑,平时启动风幕可防止建筑内冷、暖气逸出,火灾时起到阻挡烟气进入自动扶梯空间的作用。

4) 基于作为安全疏散的潜在和辅助性措施的考虑,自动扶梯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的定位不宜过高,我个人认为:只要考虑能够满足在火灾初期阶段,或者说在防火卷帘尚未降到地面以前的这段时间里,室内人员能够借助扶梯进行疏散逃生的较低要求就可以了。必要时甚至可以考虑在扶梯的底面和侧面,增加防火(材料)保护或自动喷洒设施等。

4 结束语

目前,大家对于自动扶梯在安全疏散方面的地位和作用问题的认识和看法,还不尽统一,一部分人还坚持自动扶梯不能作为安全疏散使用的观点;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原则上可以适当的突破和考虑。我个人的观点是接近后者的。我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商场为“突破口”,先从商场建筑开始来摸索实际经验, 在商场建筑安全疏散方面的具体设计中,以“楼梯为主,扶梯为辅”的原则,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员的安全疏散,还是应该由符合规范要求的楼梯来承担,而自动扶梯是属于发掘潜能的性质,严格地说,还受着一些条件的局限和制约,因此只宜放在“为辅”的地位和起到补充的作用。

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随着城市规划和建筑布局的不断完善,以及商业网络的不断丰富和充实,到那时我们商场内的人员密度,很可能会下降不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目前在商场建筑安全疏散方面,采取适当考虑其潜在功能和辅助作用的做法,也可以说是一种临时性的应急措施.

参考文献

[1]何永波.自动扶梯在安全疏散方向的潜在功能和辅助作用.土木建筑文,2007,8:533~534.

[2]何沛,陈在兵.商业建筑中部分自动扶梯兼作辅助疏散楼梯的可行性.四川建

筑,2006,265):36~37.

[3]赵武征.商业建筑中自动扶梯交通空间设计.重庆建筑,2004,(5):65~67.

[4]张万宝.浅谈防火卷帘系统.山西建筑,2006,3(11):124~125.

(田春花)

关键词:自动扶梯疏散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关消防疏散的规定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关消防疏散的规定 提交日期:2003-09-29 浏览: 1559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关消防疏散的规定 4.1.5 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应设在首层或二、三层;当必须设在其它楼层时,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4.1. 5.1 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400m2。 4.1. 5.2 一个厅、室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4.1. 5.3 必须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4.1. 5.4 幕布和窗帘应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织物。 4.1.6 当高层建筑内设托儿所、幼儿园时,应设置在建筑物的首层或二、三层,并宜设置单独出入口。 6.1.1 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6.1.1.1 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m2,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 6.1.1.2 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且从第十层起每层相邻单元设有连通阳台或凹廊的单元式住宅。 6.1.1.3 除地下室外的相邻两个防火分区,当防火墙上有防火门连通,且两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之和不超过本规范第 5. 1.1条规定的一个防火分区面积的1.40倍的公共建筑。 6.1.2 塔式高层建筑,两座疏散楼梯宜独立设置,当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剪刀楼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6.1.2.1 剪刀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间。 6.1.2.2 剪刀楼梯的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实体墙分隔。 6.1.2.3 剪刀楼梯应分别设置前室。塔式住宅确有困难时可设置一个前室,但两座楼梯应分别设加压送风系统。 6.1.3 高层居住建筑的户门不应直接开向前室,当确有困难时,部分开向前室的户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 6.1.4 高层公共建筑的大空间设计,必须符合双向疏散或袋形走道的规定。 6.1.5 高层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表 6.1.5的规定。

民用建筑物的人员物资安全疏散设计

安全管理编号:LX-FS-A25330 民用建筑物的人员物资安全疏散设 计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民用建筑物的人员物资安全疏散设 计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安全疏散是建筑物发生火灾后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有效措施,是建筑防火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内外建筑火灾的统计分析表明,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火灾,大部分是因为没有可靠的安全疏散设施,人员不能及时疏散到安全的避难区域造成的.因此,如何根据不同使用性质、不同火灾危险性的建筑物,对楼梯及楼梯间、疏散门、疏散指示及其他安全疏散设施进行合理设置,是保证人员和物资的安全疏散的必要条件,是建筑防火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安全疏散时间要求

关于地铁的安全疏散设计

关于地铁的安全疏散设计 摘要简要分析国内外地铁消防标准、规范,认为在安全疏散设计方面,国内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通过对地铁各部位火灾危险性的分析,说明加强安全疏散设计的必要性。分别对列车车厢内的疏散,区间隧道内、车站站台层及车站站厅层的事故及安全措施进行论述。 关键词地铁火灾危险性安全疏散NFPA130 1关于地铁消防标准和规范 世界各国对于地下铁道的安全运营设计都非常重视。如美国的枟NFPA130枠,自1983年首次发布后,被公认为是解决地铁消防问题的最适宜及最完善的标准。经过实践,于1986、1988、1990、1997及2000年进行了多次修改并增添条文。最新一版的枟NFPA130枠也于2003年出版问世,对安全方面做了更加完善的补充。我国GB50157—2003枟地铁设计规范枠的实施,为近几年地铁设计起了决定性的指导作用。但作为设计规范,只能是对一般性、普遍性的问题给予规定说明,不可能对每一个具体的细节都考虑得面面俱到。特别是在消防紧急疏散设计措施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2地铁安全疏散设计的意义和目的 在具体的工程设计中,应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合理、恰当地做好安全疏散设计。由于处理方法的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建筑布置方案,将直接影响工程的投资。因此,设计人员应该以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把国家有限的资金用得更加合理。 地铁安全疏散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保护火患起源处(事故地点)的乘客,增加其生存机会;其次是保护非火患起源处的乘客安全。 3地铁火灾危险性分析 地下铁道是构筑于地下的大容量轨道交通系统,由于其运营环境和乘客构成的特殊性,疏散路线单一、环境陌生,因此一旦地铁内部突发火灾事故,乘客紧急逃生极其困难,群死群伤的可能性极大。据不完全统计,近20年发生在世界各地较严重的地铁灾害及死亡人数为:1977年前苏联莫斯科7人,1983年日本名古屋3人,1994年阿塞拜疆巴库12人,1995年阿塞拜疆巴库558人,1995年日本东京12人,1995年法国巴黎8人,1996年俄国莫斯科4人,1996年法国巴黎4人,2003年韩国大邱130人。2005年6月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地铁车站发生扶梯事故,约40人受伤,其中3人伤势严重。两个最为严重的事故是1995年阿塞拜疆巴库地铁死亡558人和2003年韩国大邱地铁死亡130人,前者发生于地铁区间隧道,后者发生于地铁车站站台且为两列车事故。 根据地铁运营环境特点,地铁火灾(事故)发生部位危险性和可能性从大到小的排列应该是:列车车厢内—区间隧道内—车站站台层—车站站厅层。因此,对应影响紧急疏散的部位就应该是:车厢之间—区间疏散口—站台疏散楼梯—进出站闸机口和出入口通道。根据地铁客流量大、疏散路径少、允许疏散时间短、乘客对环境陌生和缺乏逃生知识、火灾事故情况下烟雾扩散快等特点,对区间隧道内、车站站台层、车站站厅层三个重要部位进行重点分析。 4地铁安全疏散设计

办公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办公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653-54 办公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设置足够数量及规范的安全出口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2.0.17条规定建筑物的安全出口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凡是房间的疏散门、楼梯、直通室外地面的门都可视作安全出口。 1.1房间的疏散门设计 办公建筑中当房间位于2个安全出口之间,且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20m2;可设置1个疏散门,当房间位于走道尽端,且由房间内任一点到疏散门的直线距离小于等于15.0m、可设置1个疏散门,其它情况的房间疏散门不少于两个,且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见图1。 图1 房间的疏散门设计

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规范中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一二级为22m)。否则应增设安全出口。 1.2直通室外疏散门设计 公共建筑或公共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2个,一般情况下每个防火分区均须设置不少于两个安全出口,但当建筑规模较小时可根据面积、层数、疏散人数、楼层所处位置等因素设置一个安全出口,规范规定建筑面积小于等于200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的单层公共建筑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1.3疏散楼梯的数量 一二级办公建筑应当满足:层数在三层及三层以下、每层最大建筑面积500m2、第二层和第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100人时,可设置一部疏散楼梯。

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防火设计参考文本

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防火设计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防火设计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突飞猛进, 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特别是出现了不少大体量的 综合性的高层建筑,这对改善城市景观和人民居住条件起 到了积极作用。建筑能够发挥其正常的功能作用,除了合 理的功能分区之外,还必须有合理的安全疏散和交通组织 设计,尤其是高层建筑,特别是高层大型公共建筑,功能 多样,交通路线错综复杂。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 想。由于高层建筑的特殊性,安全疏散设计成了高层建筑 中的重要问题,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从已有的火 灾案例来看,高层建筑存在较大的火险隐患,特别是在安 全疏散方面问题突出,其防火设计必须受到重视。高层建 筑的安全疏散设计在满足《高规》规定的基础上,还应有

商业等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

商业等建筑疏散宽度的计 算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商业等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 1 GB50016-20145.5.21(人员密度是楼层,百人按总层数) 除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外的其他公共建筑,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5.5.21-1的规定计算确定。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内下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

内上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下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表5.5.21-1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每100人最小疏散净宽度(m/百人) 2地下或半地下人员密集的厅、室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确定。 3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建筑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确定,不供其他楼层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的疏散人数计算确定。 4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中录像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1.0人/m2计算;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0.5人/m2计算。 5有固定座位的场所,其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计算。 6展览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展览厅的建筑面积和人员密度计算,展览厅内的人员密度不宜小于0.75人/m2。

公共场所安全疏散设计与审核

公共场所安全疏散设计与审核摘要:本文根据几起特大火灾事故实例,分析出安全疏散设计不合理,安全出口管理不力,是造成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并系统地论述了安全疏散的设计与审核。 关键词公共场所安全疏散设计审核 1疏散人数的确定 1.1明确固定座位数的场所: 疏散人数N=该场所最大容纳人数N1(座位数)。 1.2没有明确固定座位数的场所: 其疏散人数的确定主要有二种方式。

1.2.1按面积乘以换算系数确定。 即N=S·μ式中S为每层营业厅和为顾客服务用房的面积总数。μ(人/㎡)的取值见表1.2.1 录像厅、放映厅μ=1.0 其它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μ=0.5 1.2.2按每人占有使用面积来确定。 即N=S/V 2疏散宽度的确定 2.1百人宽度指标

百人宽度反映标是指每百人在允许疏散时间内,以单股人流形式疏散所需的宽度。 百人宽度指标=N∕(A·t)·b 式中:N—疏散总人数 t—允许疏散时间,min A—单股人流通行能力,人/m b—单股人流宽度,m。 为便于操作,防火设计规范根据上式计算给出了相应的值。 2.2疏散宽度的计算

2.2.1 2.2.4高层公共建筑的疏散外门、走道和楼梯的各自总宽度,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 2.3疏散楼梯、走道和门的最小宽度 2.3.1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入场门、太平门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4m,室外疏散小巷的宽度不应小于3m。

2.3.3影院、剧场、礼堂、体育馆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内的疏散走道宽度及座位排列应满足下列要求: 观众厅内疏散走道宽度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60m计算,但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00M,边走道不宜小于0.80m。 横走道间的排数不宜超过20排,纵走道间的座位数,剧院、影院、礼堂每排不宜超过22个,体育馆每排不宜超过26个,当前后排距不小于90cm时,可增至50个。 3安全出口数量的确定 3.1建筑物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一般不应少于两个。 3.2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陈志康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陈志康 摘要:随着我国高层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加,社会各界对于高层建筑的居住安全 性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由于高层建筑在消防疏散方面具有特殊性,所以,消防问 题是高层建筑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做好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1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的必要性 (1)为了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经济,当今高层建筑的功能逐渐增加,建筑内部也存有大量的易燃易爆物品,并且许多装饰材料具有可燃性,有些原材料是可 燃性材料,这给后期的消防安全问题带来极大挑战,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可能。(2)如果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火灾产生的烟雾会顺着楼梯向上蔓延。高层建筑 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高,从所处楼层转移到地面的安全区域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此时建筑内部比较混乱,如果没有提前设定疏散路线,极大可能导致被困者受到 明火以及烟雾的伤害。(3)高层建筑内部设置的消防设备有许多不足,比如水 压不够,不能提供足够的水对火情进行控制,如果消防设备出现故障,就只能用 消防车进行室外抽水来灭火,这样灭火的效果将会大大降低。 2 高层建筑的消防疏散问题分析 2.1 高层建筑内部的规划缺乏合理性 任何建筑物在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建筑物内部规划是 否合理,将会对建筑物的安全性产生很大的影响。高层建筑物在规划内部结构时,要对诸多方面的问题进行综合性考虑,比如说,火灾、火灾所产生的浓烟、火灾 发生时的疏散等,争取用最短的时间将火势控制住,将人员伤亡的发生率降至最低。此外,还应制定多套火灾应急预案,为火灾发生时,尽快疏散群众提供有力 的保障。 2.2 消防所必需的装备在数量、质量上不达标 火灾事故发生后,消防人员的速度对火势的大小有很大的决定作用,也就是说,消防人员的速度对火势的控制及人民的生命安全具有直接影响。此外,影响 火势的控制及人民的生命安全的另一个关键就是———消防装备。在火势较小的 时候,消防装备可以将火势及时的控制住,不让火势进一步扩大。在高层建筑内,如果消防装备的数量、质量都不达标的话,灭火的效果将达不到预期,这也是导 致火势增大的重要原因。 2.3 高层建筑内的居民缺乏疏散能力 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及能力,我们要明白,任何事情都比不 上我们的生命安全更重要。相关报道显示,在火灾事故发生时,很多民众为了保 护财产,或者不懂这在浓烟环境下,如何保护自己,最终导致了生命的结束,也 有部分民众是在疏散时被踩压致死的。因此,我们必须要提高高层居民的疏散能力,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的培养。 3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3.1 安全疏散路线的科学布设 出现火灾问题的时候,人们进行紧急疏散的时候,每阶段安全性是不断增高的,人们自着火位置与房间,跑至公共通道,然后从公共走道至疏散楼梯,之后 转移到室外以及其余安全位置,越来越安全,不会出现逆流问题,此种疏散路线 就是安全疏散路线。所以,在进行疏散路线布设的时候,不仅需要简单明了,方 便辩查找寻,而且要不会由于一些阻碍逆向而行,而且应当尤其重视疏散楼梯位

商业建筑安全疏散距离的确定

商业建筑安全疏散距离的确定 1.营业厅内的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多层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内,柜架式营业厅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米。当室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以增加到米。 (2)高层建筑物内,柜架式营业厅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疏散(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米。 2.高层裙房和多层建筑内的商业营业厅当采用商铺式营业区域的布局方式时,商铺营业厅中疏散走道与商铺之间隔断应满足耐火极限不低于的不燃烧体,隔断应砌筑到楼板底。商铺内任何一点到最近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15米,当商铺位于两个安全出入口之间时,商铺出口到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为40米,当商铺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商铺疏散出口到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为22米。大于24米以上的高层商业建筑,当商铺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商铺疏散出口到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为20米。 注:(1)多层建筑商铺式营业区域里,当安全出口之间的走道为敞开式外廊时,商铺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可为45米。(2)二层商铺疏散门至最近非封闭楼梯间的距离,当商铺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商铺出口到最近非封闭楼期间距离为35米。当商铺位于袋形走廊两侧或尽端时,商铺疏散出口到非封闭楼梯间距离为20米。 3.商业建筑多层疏散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在首层采用扩大封闭楼梯间,当层数不超过4层时,可将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小于等于15米处;当确有困难时,其直通室外的距离超过15米不大于30米部分,应设安全疏散通道,安全疏

散通道应与安全出口相连,且安全疏散通道必须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的隔墙或乙级防火门与相邻的营业厅及首层其余区域完全分隔,安全通道不得通过其他房间通往室外。

2021地下商业建筑的防火和安全疏散设计

Enhance the initiative and predictability of work safety, take precautions, and comprehens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work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地下商业建筑的防火和安全 疏散设计

2021地下商业建筑的防火和安全疏散设计导语: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统筹规划,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综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文档可用作电子存档或实体印刷,使用时请详细阅读条款。 摘要:为了保证人们生活的安全性,现代建筑必须要对防火与安全疏散进行合理的设计,本文将简单的介绍与分析商业建筑的建筑特点以及这种特点下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的可行性方案,接着讨论了如何科学合理的使用防火设计与安全疏散设计方案。 关键词:地下商业建筑、防火、安全疏散 一、前言 商业建筑的形成与发展在社会经济水平与科学进步的前提下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传统的商业建筑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商品、娱乐、休闲、餐饮等的多种需求,因此现代的商业建筑发展为能为消费者提供多种体验的服务性建筑,备受喜爱。因此商业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它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业要不断地完善,才能保证发生火灾是能最快的将顾客疏散转移,确保安全。 二、地下商场建筑火灾的危险性 1、发生火灾概率较大

地下商场内部建筑结构一般较为复杂,用电设备繁多,存在着多种隐形火源和大量可燃物,人流量较大,如管理不善,很容易发生火灾。特别是一些建筑面积较大、有多层结构的地下商场,情况就更为复杂,存在大量的火险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将会造成严重后果。 2、烟气大温度高 地下商场空间封闭,排气通风条件较地上建筑较差,且易燃商品多,一旦发生火灾,商场内烟气很难及时向外排出,使得地下商场内烟气浓重,C0,SO:等有毒气体含量剧增,氧气含盆降低,商场内温度急剧升高,人员生存可能性降低。 3、疏散困难 地下商场通道多而窄且安全出口较少。疏散距离长而且容易出现拥堵情况。根据调查显示,当地下商场危险发生时,很容易找到出口的人仅占17%,而能在3min以内逃出去的人仅占13%,市民对地下商场逃生知识认知较低,给疏散工作加大了难度。 4、扑救困难 地下商场发生火灾时,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扑救的难度很大。火灾现场热辐射强、烟雾浓、火势蔓延的速度快、途径多,商场内的浓烟流向与消防人员扑救方向完全相反,消防人员难以到达着火点实施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的影响因素及逃生方法(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的影响因素及逃生方法(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的影响因素及逃生方法 (最新版)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日趋增多,已逐渐成为现代城市的主要标志。高层建筑层数多、规模大、人员集中、疏散困难、功能复杂、用电负荷大、配电线路密集、可燃材料多、火灾时烟囱效应显著,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在水平和垂直方向蔓延途径多,发展迅速。现阶段高层建筑火灾事故明显呈上升趋势,群死群伤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本文就高层建筑安全疏散的影响因素及逃生方法作了分析。 一、影响安全疏散的因素 (一)、火灾中人的行为因素 火灾发生后,建筑物内人员如何以最短的时间安全地疏散到安全地带,是人员疏散成功的重要标准。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

已开始了建筑物火灾时人员行为的研究。 火灾中人的行为被认为是人类在正常情况下所从事的各种活动的延续,它是人们根据已知情报和自我感知而对危险的形势做出的一种必然反应。建筑物的形状、平面布局、出口多少、火焰强度、消防设施的质量都会对人员的疏散安全带来重要的影响。而人员本身对火灾的生理反作用可以作为是否会产生危险的一个标准。人的生理要求会决定人的行为方式,当然人的行为不全是由生理因素决定的,同时也取决于所处的存在环境。这方面的因素包括:人对高热的忍耐程度;不同类型的人群对灾难的反应;人群疏散密度与速度的关系;烟气对人员疏散视觉的影响;毒性气体对人体的伤害。 (二)、火灾探测系统的探测时间因素 火灾探测系统能提前探测出火灾的地点范围,并通知管理人员。但探测头的反应灵敏度会影响系统反应时间,以至影响整个安全疏散过程。 火灾发生时,在着火房间上部将形成热烟气层,随着烟气量的不断增加,热烟气层逐渐加厚,且温度也越来越高。当烟气层的某

建筑安全疏散距离的设计

建筑安全疏散距离的设计 安全疏散距离包括两层含义: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的疏散距离,房门到疏散楼梯间或外部出口的距离对于人员密集场所如体育馆、影剧院等,室内最远点到疏散出口的距离是通过限制走道之间的座位数来控制的。对于非固定座位的场所是通过规定室内最远点到房门的最大直线距离来控制的。剧院、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在布置疏散走道时,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过20排。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剧院、电影院、礼堂等每排不超过22个,体育馆每排不宜超过26个,但前后排座椅的排距不小于90厘米时,可增至50个,仅一侧有纵走道时座位减半。多层民用建筑的疏散距离直接通向公共走道的房间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距离,应符合表5.3.8的要求注:?敞开式外廊建筑的房间门至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可按本表增加5.00m。?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规定增加25%。房间的门至最近的非封闭楼梯间的距离,如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应按表5.3.8减少5.00m;如房间位于袋形走道或尽端时,应按表5.3.8减少2.00m。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接对 1 / 2 外的出口,当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对外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 处。不论采用何种形式的楼梯间,房间内最远一点到房门的距离,不应超过表 5.3.8中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从房门到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表5.3.8中规定的至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最大距离的房门,是指直通公共走道的房门或直接开向楼梯间的分户门,而不是指套间里的隔间门或分户门内的居室门。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和阅览室等,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m;其它房间内最远一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15m。跃廊式住宅的安全疏散距离,应从户门算起,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分析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分析 摘要:一直是我国高层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重点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安全疏散问题。在我国高层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安全疏散问题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问题,也是设计人员开展设计工作中最容易疏忽的一项问题。因此,在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对一些细节和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通过多元化的设计方式,全面加强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质量,这样不仅加强了高层建筑的安全性能,也为住户的人生安全提供了最大程度上的保证。 关键词: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分析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楼梯、安全出口等地方相对不畅通 在高层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楼梯和安全出口是非常重要的设计部分。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由于设计相对较为模糊,不够明确,很多楼梯都会占位它用,仅仅只留下一个人可以通过的出口,这样一旦高层建筑工程内部发生火灾等事故,就会严重影响高层建筑安全疏散工作。这也充分说明了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其用途和正确使用的方式,没有详细地列出清晰的条例 [2]。另外,在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过程中,一些设计人员为了提升其工作效率,对一些细节和自动灭火装置的安全和设计,经常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问题,导致有些装置的功能无法充分地发挥。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中指示灯较为模糊 其实,在每一个高层建筑工程内部中都会有很多的指示灯,以便发生火灾以后人们进行紧急疏散工作。但是,往往在高层建筑安全疏散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对安全指示灯的设计形式,并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设计的数量相对较少,没有起到指示的作用,这样对人员的疏散是非常不利的。另外,在高层建筑工程安全指示灯设计的过程中,经常存在设计形式相对不规范的设计形式,导致安全指示灯相对不明显,这样在人员安全疏散的时候,就会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造成人员混乱,导致人员伤亡。 电梯设计 电梯是高层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经常会影响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质量。这主要是因为在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过程中,一些高层建筑工程开发商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往往增加了高层建筑工程的使用面积,有目的地减少了高层建筑工程的安全出口,或者安全疏散通道的宽度相对较为窄小,这样一旦高层建筑工程火灾发生的时候,就会严重降低高层建筑安全疏散的性能,很容易造成人员的伤亡。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方式方法 安全疏散路线的科学布设 出现火灾问题的时候,人们进行紧急疏散的时候,每阶段安全性是不断增高的,人们自着火位置与房间,跑至公共通道,然后从公共走道至疏散楼梯,之后转移到室外以及其余安全位置,越来越安全,不会出现逆流问题,此种疏散路线就是安全疏散路线。所以,在进行疏散路线布设的时候,不仅需要简单明了,方便辩查找寻,而且要不会由于一些阻碍逆向而

商业建筑安全疏散距离的确定完整版

商业建筑安全疏散距离 的确定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商业建筑安全疏散距离的确定 1.营业厅内的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多层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内,柜架式营业厅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米。当室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以增加到米。 (2)高层建筑物内,柜架式营业厅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疏散(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米。 2.高层裙房和多层建筑内的商业营业厅当采用商铺式营业区域的布局方式时,商铺营业厅中疏散走道与商铺之间隔断应满足耐火极限不低于的不燃烧体,隔断应砌筑到楼板底。商铺内任何一点到最近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15米,当商铺位于两个安全出入口之间时,商铺出口到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为40米,当商铺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商铺疏散出口到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为22米。大于24米以上的高层商业建筑,当商铺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商铺疏散出口到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为20米。 注:(1)多层建筑商铺式营业区域里,当安全出口之间的走道为敞开式外廊时,商铺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可为45米。(2)二层商铺疏散门至最近非封闭楼梯间的距离,当商铺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商铺出口到最近非封闭楼期间距离为35米。当商铺位于袋形走廊两侧或尽端时,商铺疏散出口到非封闭楼梯间距离为20米。 3.商业建筑多层疏散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在首层采用扩大封闭楼梯间,当层数不超过4层时,可将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小于等于15米处;当确有困难时,其直通室外的距离超过15米不大于30米部分,应设安全疏散通道,安全疏散通道应与安全出口相连,且安全疏散通道必须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的隔墙或乙级防火门与相邻的营业厅及首层其余区域完全分隔,安全通道不得通过其他房间通往室外。

安全疏散设计

安全疏散设计 一.设计规范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50016-2006 (2006年版)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5 (2005年版) 3.《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 (2001年修订版) 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40-2006 二.设计内容 1.疏散安全分区 2.疏散安全出口 3.疏散楼梯间 4.安全疏散距离 5.消防电梯 6.安全疏散时间 三.设计原则 1.合理布置疏散路线 所谓合理的安全疏散路线,是指火灾时紧急疏散的路线越来越安全。就是说,应该做到人们从着火房间或部位,跑到公共走道,再由公共走道到达疏散楼梯间,然后由疏散楼梯间到室外或其他安全处,一步比一步安全,不能产生“逆流”。 2.疏散楼梯的数量要足够位置要得当 为了保证人们在火灾时能顺利疏散,高层建筑至少应设两个疏散楼梯,并且设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上,最好是在靠近主体建筑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侧设置。这是因为人们在火灾时往往是冲向熟悉的楼梯或出口,但若遇到烟火阻碍就会掉头寻找出路,只有一个疏散路线是不安全的。两个疏散楼梯过于集中也不利于疏散。 3.疏散顺序 疏散顺序,就是指先疏散哪部分人员,后疏散哪部分人员。这是制定疏散预案首先要考虑的。一般原则是先疏散着火层,然后是着火层以上楼层,最后是着火层以下楼层。 4.疏散路线

疏散路线应选择离安全出口、疏散楼梯最近的路线,一般是沿疏散指示标志所指的方向疏散。但如果是着火层,应考虑着火的位置。着火房间附近房间的人,应向着火相反的方向疏散。竖向疏散一般先考虑向地面疏散,因为疏散到地面是最安全的。但也要考虑到竖向通道万一被封堵,也可以向楼顶疏散。设有避难间、避难层的高层建筑,可考虑向避难间、避难层疏散。 5.疏散指挥 整个疏散过程必须在统一指挥下,按照预定的顺序、路线进行,否则,就可能造成混乱,影响疏散。总指挥应当在消防控制室,各楼层或防火分区要有现场指挥员(或称引导员)。现场指挥员要及时向总指挥报告疏散情况。 6.避免设置袋形走道 袋形走道的致命弱点是只有一个疏散路线(或出口)。火灾时,一旦这个出口被火封住,处在这部分的人员就会陷入“死胡同”而难以脱险。因此,高层建筑应尽量不设置袋形走道。 7.辅助安全疏散设施要可靠、方便使用 消防安全疏散设施不完善往往影响疏散,因此,高层建筑应根据需要,除设置疏散楼梯外,增设相应的辅助安全疏散设施,如救生软梯、救生绳、救生袋、缓降器等。这些辅助安全疏散设施要构造简单,方便操作,安全可靠。 8. 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m) 名称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 的疏散门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 尽端的疏散门 耐火等级耐火等级 一、 二级 三 级 四 级 一、 二级 三 级 四 级 托儿所、幼儿园25.0 20. —20.0 1 5.0 — 医院、疗养院35.0 30. ─20.0 1 5.0 ─ 学校35.0 30. ─22.0 2 0.0 ─

商业建筑安全疏散距离的确定

商业建筑安全疏散距离的确定1.营业厅内的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多层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内,柜架式营业厅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米。当室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以增加到37.5米。 (2)高层建筑物内,柜架式营业厅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疏散(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米。 2.高层裙房和多层建筑内的商业营业厅当采用商铺式营业区域的布局方式时,商铺营业厅中疏散走道与商铺之间隔断应满足耐火极限不低于1.0h的不燃烧体,隔断应砌筑到楼板底。商铺内任何一点到最近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15米,当商铺位于两个安全出入口之间时,商铺出口到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为40米,当商铺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商铺疏散出口到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为22米。大于24米以上的高层商业建筑,当商铺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商铺疏散出口到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为20米。 注:(1)多层建筑商铺式营业区域里,当安全出口之间的走道为敞开式外廊时,商铺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可为45米。(2)二层商铺疏散门至最近非封闭楼梯间的距离,当商铺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商铺出口到最近非封闭楼期间距离为35米。当商铺位于袋形走廊两侧或尽端时,商铺疏散出口到非封闭楼梯间距离为20米。 3.商业建筑多层疏散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在首层采用扩大封闭楼梯间,当层数不超过4层时,可将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小于等于15米处;安全疏应设安全疏散通道,米部分,30米不大于15其直通室外的距离超过当确有困难时, 散通道应与安全出口相连,且安全疏散通道必须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隔墙或乙级防火门与相邻的营业厅及首层其余区域完全分隔,安全通道不得通过其他房间通往室外。.

办公建筑安全疏散设计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744 办公建筑安全疏散设计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办公建筑安全疏散设计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设置足够数量及规范的安全出口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2.0.17条规定建筑物的安全出口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凡是房间的疏散门、楼梯、直通室外地面的门都可视作安全出口。 1.1房间的疏散门设计 办公建筑中当房间位于2个安全出口之间,且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20m2;可设置1个疏散门,当房间位于走道尽端,且由房间内任一点到疏散门的直线距离小于等于15.0m、可设置1个疏散门,其它情况的房间疏散门不少于两个,且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见图1。 图1 房间的疏散门设计 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规范中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一二级为22m)。否则应增设安全出口。

大型商业建筑安全疏散设计(最新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大型商业建筑安全疏散设计(最 新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大型商业建筑安全疏散设计(最新版) 摘要:根据大型商业建筑的火灾危险性特点,可以得出安全疏散设计是此类建筑设计中的关键之所在;结合本人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的项目,分析了大型商业建筑中安全疏散设计的具体问题和安全出口宽度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大型商业建筑;防火分区;营业厅;安全疏散;安全出口宽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商业建筑的建设不但在数量上逐年递增,而且在规模上也呈现出了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除了原有的百货商店、超级市场外,又出现了大量的大型综合超市、购物中心等。大型商场、超市等由于其建筑自身的结构特点和经营需要,不仅容易引发火灾事故,而且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往往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近年来全国的重特大火灾、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也多发生在商业建筑内,如1993年2月14日唐山市林西百货大楼特大火灾,造成80人死亡,5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00万元;2000年12月25日洛阳东都商厦特大火灾,造成309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75万元;2004年2月15日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火灾,造成54人死亡,70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00多万元。国外的商业建筑火灾也是频频发生,2004年8月1日,巴拉圭首都亚松森北郊超市发生大火,死亡人数达到504人,512人受伤,超市疏通不畅是伤亡惨重的重要原因。可见大型商业建筑的防火设计十分重要,尤其是人员安全疏散设计更是重中之重,应当优先予以充分考虑,设计如不科学、不合理会造成先天缺陷,埋下隐患。 一、安全疏散设计的重要性 建筑物火灾时,为了避免建筑物内的人员因火烧、烟雾中毒和房屋倒塌而遭到伤害,使人尽快撤离,使物资尽快抢救出来,以最大限度减少火灾损失;同时让消防人员迅速接近起火部位进行抢救人命和火灾扑救,因此需要在建筑设计时充分考虑安全疏散问题。

办公建筑安全疏散设计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办公建筑安全疏散设计正 式版

办公建筑安全疏散设计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 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设置足够数量及规范的安全出口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2.0.17条规定建筑物的安全出口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凡是房间的疏散门、楼梯、直通室外地面的门都可视作安全出口。 1.1房间的疏散门设计 办公建筑中当房间位于2个安全出口之间,且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20m2;可设置1个疏散门,当房间位于走道尽端,且由房间内任一点到疏散门的直线距离小于等于

15.0m、可设置1个疏散门,其它情况的房间疏散门不少于两个,且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见图1。 图1 房间的疏散门设计 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规范中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一二级为22m)。否则应增设安全出口。 1.2直通室外疏散门设计 公共建筑或公共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2个,一般情况下每个防火分区均须设置不少于两个安全出口,但当建筑规模较小时可根据面积、

商业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的要点

商业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的要点 摘要:伴随着商业建筑的发展,火灾的发生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大规模、大空间、多功能给商业建筑的防火和安全疏散设计带来更多的困难。如何预防和减少火灾的损失,己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本文就作者在大学期间所学专业(武汉理工大学给水排水专业)知识和近几年建审实践对商业建筑防火设计方面等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期为战友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商业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设计要点 商业建筑的建设在发展中呈现出了数量多、体量大特点,而且功能也越来越复杂的特点。在经济呈现一派繁荣景象的同时,商场重大火灾时有发生。建筑火灾对人们的危害是最直接、最严重的,因为各种类型的建筑物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主要场所,也是财产高度集中的场所。可以说,建筑火灾一直是火灾防治的主要方面。研究大型商业建筑防火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1 、商业建筑防火设计的难点 防火规范与大型商场最突出的矛盾就是防火分区与商业大空间要求的冲突。虽然《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中对于设有自动防火系统防火分区最大面积可以达到5000平方米,但这对于几万,乃至于几十万的大型商业建筑还不能满足空间使用的需要。目前,在实际工程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往往采用防火卷帘来划分防火分区。如厦门SM商业城总建筑面75万平方米,一期建设面积24万平方米,为了满足内部空间要求就是用

防火卷帘分隔防火分区的同时现行的消防设施设计很难满足大型商业建筑的要求。在大空间的商业建筑中,一旦发生火情,烟气就会大范围的蔓延开,由于新风不断进入,烟气上升到高处时,温度和浓度都会下降,但大空间顶棚下如果有热气层,就会阻止烟气的上浮,而在水平方向弥漫开。在高度6米以下的房间,通常使用的点式感烟或感温火灾探测器,在大空间发生火灾时,烟气的温度或浓度达不到火灾探测的启动参数要求,或者温升`或烟浓度达到火灾探测器的启动阀值时,火灾已扩散成相当大的规模而达不到预警的目的。 2 商业建筑的防火设计要点 2.1 商业建筑的安全疏散 建筑的安全疏散的内容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消防通道的设置、防火分区的划分、疏散距离的确定、疏散楼梯的设置、安区出口的位置、数量及宽度的确定。大型商业建筑周围有条件的前提下应设置环行消防车道,而高层商业建筑则必须设置环行消防车道,且宽度不应小于 4米。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一、二级耐火等级的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为6米,也就是说6米就可以满足低层建筑之间的隔火要求,而大型商业设置6米的通道、内街也可以看作加强的隔火措施。 2.2 分区合理的划分防火 建筑内设置防火分区的意义在于 :建筑某部位起火后,能够将火势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使其不至于迅速蔓延至建筑的其它部位,避免建筑物内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