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默顿经验功能主义

默顿经验功能主义

默顿经验功能主义
默顿经验功能主义

默顿吸收了B.K.马林诺夫斯基在社会人类学中所倡导的功能主义思想和É.迪尔凯姆等人对社会进行结构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他的结构功能理论。他把社会看作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一个结构系统,各部分之间依某种相对稳定的形式结成一定的关系,这些关系表现为功能并对社会现象有决定性影响。默顿所发展的结构功能分析方法被人称为经验功能主义,它有3个特点:①把结果层次的功能分析转变为方法层次的功能分析;②把功能分析中理性主义的、抽象的方法转变为更具经验性的中层理论指导的方法;③把社会的静止图景转变为动态图景。

第三节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

一、背景

罗伯特·默顿(Robert K. Merton,1910—2003)于1910年7月5日生于美国费城。默顿被公认为是20世纪最杰出的社会科学家之一,科学社会学的创始人。倡导“中层理论”。主要著作有《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1949/1968)、《科学社会学》(1973)等学术经历:默顿出生于美国费城南部贫民区的一个工人家庭,父母是东欧移民,有犹太人血统。在本地公立学校读完小学和中学。他从小聪颖好学,经常到当地的一家图书馆去看书,尤其喜欢阅读传记作品。默顿于1927年进入费城的坦普尔(Tample)大学,先学习哲学,后受其年轻老师辛普森(G. E. Simpson) 的影响而转向了社会学。1931年毕业后进入哈佛大学新成立的社会学系深造,受教于索罗金、萨姆等一代名师。1936年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39~1941年到士兰大学社会学系任教。1941年起到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任教,1941年默顿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之后,开始了其学术发展的新阶段。其中最有意义的事件是他与著名的经验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费尔德(Paul Lazarsfeld)开始的、富有成效的长达近35年的密切合作。正是在他们的这一密切合作的基础上,形成了著名的“哥伦比亚学派”。默顿和拉扎斯费尔德自然是这一学派的核心人物,他甚至被认为是从1950-197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最有影响的社会学家。由于他的突出成就,1974年获得该校位数极少的“大学教授”资格,1979年被列为特殊服务教授和荣誉退休教授。默顿曾任美国社会学学会主席(1956~1957年)、科学的社会研究学会主席(1975~1976)。他是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文理研究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

默顿最突出的社会学研究成就表现在如下三个表现:第一,社会学理论。针对帕森斯的抽象大理论,默顿提出了“社会学的中层理论”策略,倡导首先重视对经验性的具体问题的研究,建立“适中”的理论。第二,科学社会学。默顿始终感兴趣的一个专门领域就是对科学和知识的研究。科学社会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默顿。第三,对应用社会学研究的推动。由于默顿适中强调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结合,所以从20世纪40年代起,他与拉扎斯菲尔德在哥伦比亚大学创立的“应用社会研究所”为基地,开展了一系列有广泛影响的应用研究。

二、默顿的中层功能理论

1、对宏观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原则的批判

默顿指出以往的功能主义存在三个有问题的假定:社会系统的“功能一体性”(Functional Unity)假定——社会系统的各个部分是协调一致和相互促进的,不会产生不可协调的持久冲突。默顿借助于经验事实提出了他的反对意见。他认为,功能性质决不能靠超强的推理来解决,更不能根据未经检验的假设来断定。它是一个需要在特定范围内借助经验才能加以确定的问题。因为事实表明,这一假设并不总是正确的。在一个社会中,某种风俗或制度,可能促进了某个群体的团聚或整合,但是对于整体的

各个部分而言也可能具有相反的功能。宗教制度即为一例,宗教制度在促进宗教群体内部团结的同时,也造成了不同群体间的争斗,以及宗教群体与社会其他部分之间的紧张。

社会事件的功能普遍性(Universal Functionalism)——默顿认为在进行功能分析之前社会学家不能预先做出任何假设,即假定任何标准化行动模式都有利于系统生存,都实现了系统的功能要求。默顿认为经验的调查时必要地,通过经验分析表明有些标准化的行动模式会产生减少或增加协调的后果。或者,他们产生的后果与系统毫不相关。因此,这种从功能普遍性假设推到出具体文化、社会模式的功能的分析思路是站不住脚的。

功能事件对社会系统的不可或缺性(Indispensability)——在一种文明类型中,任何风俗、观念和信仰都满足一些重要功能,都有一定需要完成的职责,在整体运行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默顿认为这一假设本身就是含混不清的,它混淆了两个相关但又不同的观点。首先,它假设任何社会或群体为了生存必须满足某种功能;其次,它假定某些文化形式对满足特定的社会功能来说是必不可少。针对这个假设的第一层意思,默顿部分承认有些功能的存在时必不可少的,但是坚持这些必要功能不能随意确定,而必须先进行经验检测才能将某种功能纳入理论。而对于假设的第二层意思,默顿则持反对态度。他认为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某一文化项目对满足一定功能是必不可少的。相反,经验表明某种一定的功能需求可以通过集中不同的文化项目得到满足。

2、默顿对功能主义的贡献(1)显功能和潜功能

默顿通过区分主观态度和客观后果提出了显功能和潜功能的概念,他坚持认为,实践的功能是可以观察到的效果,因而应当与成为实践基础的动机区别开。默顿承认有些实践具有的功能,既是由参与实践的个人与其的也是由他们认识到的,他把这种功能称作“显功能”。然而另外有一些功能既不是参与其中的个人所与其的,也不是他们所认识到的,默顿把这种功能称作“潜功能”。

(2)反功能

针对早期主义者仅关注社会事项对其所处的社会系统的积极功能,默顿提出了反功能的概念。他告诫功能主义者不应假设所有制度化行为模式都具有促进系统调试的后果,被分析的项目很可能具有减少系统调试的后果,即反功能。默顿指出,反功能的研究应当放在历史框架中进行,任何项目都可能有连续性的多重后果,应当引进时间的维度对这些后果进行观察。反功能可能在短期内暴露,也可能需要一个长期的显露的过程。

(3)功能替代物

针对功能必要性假设,默顿提出了“功能替代物”的分析概念。默顿主张对系统的功能先决条件作审慎的经验研究,他认为即使承认某种功能要求也不能因此而断言实现这些需求的社会项目就是必要地,而必须用“功能替代”的概念进行分析。因为在跨文化研究中可以清楚地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同一功能可以有多种供选择的项目作为“功能替代物”,所以早起功能主义者坚持的特定结构是实现系统功能要求的唯一项目是毫无依据的。

3、中层理论及其功能分析的基本原则与步骤在默顿看来,中层理论比宏大的功能理论提供了更广阔的理论前景,这些用不那么抽象的方式表达的中层理论,展现了定义清晰的操作化概念,并由此构成了对有限现象关系的陈述。

中层理论是处于下面两者之间的理论,一方面是在日常研究中大量发展了的微观的而又必要的研究假设,另一方面是发展统一理论的全面系统的努力,这种统一的理论可以解释“所有”

被观察到的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的一致性。

基本原则:

(1)中层功能分析方法是一种考察和解释社会行动及其后果的战略,即关于可感知的社会

活动及其后果的研究原则、方法和手段,而不是具有规范性的理论模式和系统性的理论体系;

(2)中层功能分析形成的理论应当有经验材料支持,仅靠概念演绎和逻辑推理形成的理论

是不可靠的,应当收到中层理论的批判和抵制;

(3)判断一种理论是不是中层理论,关键看它能否作为“产生经验的”;(4)强调分析客观的社会后果,不关心社会行动的主观取向。

步骤:

(1)功能分析的重点是制度化的行动模式(即结构)的客观后果;

(2)要充分认识这些客观后果的多重性,特别是注意那些意料之外的潜功能;

(3)结合时间性要素,根据特定后果与相应系统之间的关系对这一后果进行功能评价,即

确定其功能性质,并通过反功能考察社会问题和变迁现象;

(4)必须清楚地界定某一后果所涉及的系统范围和群体范围,认识到对不同群体来说,特

定后果的功能性质发生变化的可能性;

(5)认清在不同类型社会中功能替代的可能性,并通过对“结构制约因素”的考察来解释

这种功能替代。

4、中层功能分析的范例:越轨理论:默顿为社会学的发展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然而他的越轨理论确实他最著名的研究领域之一。在发展越轨理论的过程中,默顿运用了功能分析的经典分析要素,即文化目标和制度化规范。在这一过程中,他把失范当做主要的自变量。失范是指由文化目标和可资利用的合法手段之间的不连续性造成的。他运用这一观点对美国社会进行了分析。在美国社会中,在金钱方面多取得的成功被看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然而却没有相应的强调“达成这个目标的合法途径”。默顿认为这对美国社会尤其是那些缺乏致富门路的人将发挥反功能。因此,根据帕森斯的观点,这种现象是导致社会系统陷入紧张局面的原因之一,同时它将导致大量越轨行为的出现。

默顿划分出了三种理想的社会秩序:接受(+)、拒绝(-)、拒绝并代之以新的目标和标准(±),这些社会秩序是由文化目标与制度手段之间相交叉构成的,并表现为以下情况:行为类型文化目标制度化手段

Ⅰ遵从++Ⅱ创新+-Ⅲ仪式主义-+Ⅳ隐退主义--Ⅴ反叛

±

±

5、著作推荐

《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范岱年等译,商务印书馆,2000

《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于1938年发表,被看做科学社会学的奠基性著作。十七世纪的英格兰是世界科学与工业之都,当时在那里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转折性事件。作者在本书中对当时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进行了精辟的定性定量分析,涉及公众对科学技术的职业兴趣;清教伦理、文化价值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科学研究的动力,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科学文学及技术等许多问题。作者在本书中勾勒出了科学社会学这门学科的

基本轮廓,提出了它的基本命题。

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

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 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实证主义;二是科学主义。首先,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是一种很强的实证主义的科学观。这种实证主义主要体现在其根本原则,即“经验证实原则”之中。这个原则规定:知识必须依据经验。任何命题只有表述为经验并能够被经验所证实或证伪才有意义。“逻辑性”和“彻底经验论”是逻辑实证论区别于传统的实证论的关键点,也是逻辑实证论的实证性比一般实证论更强、更为严格的地方。 (1)在关于科学理论的结构或基础的问题上,强调科学知识存在着一个惟一确定的、可靠的基础。逻辑实证主义者提出了基础主义的科学结构理论。每个理论都具有自己概念的和经验的基础而孤立存在,理论之间的惟一关系是由中立的观察语言所提供的”[5]。 (2)在关于科学的方法和目标的问题上,强调存在着超越历史和科学内容的惟一可靠的方法和惟一确定的目标。与基础主义的科学结构理论相适应,逻辑实证主义将归纳法看作是科学的惟一可靠的方法。 (3)在关于科学进步的问题上,预设了一种“中国套箱式”的直线累积发展模式,在他们那里,科学完全成了一项累积性的事业。科学进步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真的经验命题”的积累、扩大或归并的过程。 由此可见,无论是关于科学理论的结构或基础,还是关于科学的方法、目标和发展模式,逻辑实证主义者都作了不折不扣的实证主义的理解。 其次,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也是一种很强的科学主义的科学观。这种科学主义的特征是,十分突出地强调科学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他们不仅完全用逻辑的、实证的观点来审视科学,而且也完全用逻辑的、实证的观点来审

视整个文化。于是,在逻辑实证主义者看来,自然科学不仅是惟一种类的科学,而且也是在认识上惟一有意义的文化。具体说来,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主义的科学观有以下几个要点: (1)强调真正的科学知识只有一种,那就是自然科学。除此以外,并不存在其他种类的科学。 (2)强调科学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存在着一条截然分明的界线,可将经验证实原则作为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 构建“科学的哲学”,拒斥形而上学。 哲学只不过是科学的逻辑,其任务是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科学,对科学作逻辑分析,或者说,对科学的语言系统作句法分析。 这样一来,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主义的科学观似乎提供给我们一幅关于科学世界和人文世界截然区分的清晰画面,并且告诫人们:科学世界在认识上是有意义的世界,而人文世界在认识上是无意义的世界。 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着这样一种观点,即用自然科学家的眼光来理解和审视科学、哲学及其科学与其他文化的区别。这种观点虽然有很大的片面性,但是,它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即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尤其是用数学与物理学的方法来研究科学及其哲学,并且进行了艰难的尝试。虽然这种尝试后来遭到了失败,但是,它对于推进和深化科学哲学及其认识论的研究还是颇有意义的。 。 然而,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的确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其中最根本的缺陷之一,就是对科学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的忽视。

官僚主义整改措施

官僚主义整改措施 目录 第一篇:官僚主义 第二篇:官僚主义存在问题 第三篇:官僚主义 第四篇:官僚主义 第五篇:官僚主义 正文 第一篇:官僚主义 1、群众意识不强,为民服务的宗旨不够 一是深入基层的主动性不强,只注重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未能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没有关心基层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没有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二是在工作上对基层情况的了解还不够全面、系统;与干部职工谈心交流少,直接听取基层群众意见不及时、不全面,对干部思想状况和基层干部生活情况了解不全面。这些都是宗旨观念淡薄,群众意识差的表现。 2、办事急躁、不稳重,目光短浅,从早到晚,忙忙碌碌,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工作计划不明确,盲目单干,不辨方向。犯了无头脑的、迷失方向的、事务主义的官僚主义错误

第二篇:官僚主义存在问题 官僚主义存在问题:(一)学习不深入。对于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识不到位。在学习中,表现为兴趣不浓、目的不清、方式不对、效果不好;满足于学习某些章节、段落,不能掌握思想理论体系,在理解、实践上带有一些盲目性、表面性;满足于对学习制度的坚持,实际效果不理想。 (二)调研不深入。满足于过得去,下基层了解情况少,靠经验主义办事,在心理上存“浮躁”、作风上存“浮漂。 (三)责任意识需进一步加强。宗旨意识有待加强,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敬业、勤政、廉政、务实、高效、为民的思想还不够牢固。 二、整改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历史学习、业务学习、前沿科技知识学习,以求规律、明古今、求作为、谋发展、求创新。 (二)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群众的满意不满意、称心不称心、如意不如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改进作风上的不实之处,以良好的心态对待生活、对待工作、对待事业、对待名利地位、对待升迁,把个人理想与党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努力培养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和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以兢兢业业的态度做好本职工作,多下基

逻辑实证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Logical positivism) 是一个哲学流派,其核心是维也纳学派,也叫经验主义,或称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新实证主义、逻辑经验主义。主要产生于1930年代~1950年代。 逻辑实证主义以维也纳学派为首,一般还包括德国哲学家赖兴巴赫为首的柏林学派,以波兰的塔尔斯基为首的华沙学派,以及英国的艾耶尔等人的观点和理论。 它是以经验为根据,以逻辑为工具,进行推理,用概率论来修正结论。它认为,科学的方法是研究人类行为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因此,它虽然以感性的经验为依据,但却否认了感性认识的积极作用,是不折不扣的理性主义。许多研究者们从经验角度认为外部客观世界是可以被认识、被量化的。 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观点大体可概括为:①把哲学的任务归结为对知识进行逻辑分析,特别是对科学语言进行分析。②坚持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强调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以消灭形而上学。③强调一切综合命题都以经验为基础,提出可证实性或可检验性和可确认性原则。④主张物理语言是科学的普遍语言,试图把一切经验科学还原为物理科学,实现科学的统一。 逻辑实证主义的中心问题是意义问题以及通过意义划分科学和形而上学的界限。他们的纲领是:捍卫科学而拒绝形而上学。 逻辑实证主义,又称逻辑经验主义,是分析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奥地利,其核心是以石里克(Moritz Schlick,1882~1936)和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1891~1970)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该派的主要成员还有纽拉特、魏斯曼、费格尔、克拉夫特、弗兰克以及英国的艾耶尔等。1929年卡尔纳普等人的《维也纳学派:科学的世界观》的发表,标志着该派的正式形成。逻辑实证主义是传统的经验主义和逻辑分析方法相结合的产物,其思想渊源于休谟哲学、实证主义、马赫主义和逻辑原子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哲学不是一种知识的体系,而是一种活动,一种澄清或确定命题意义的活动。石里克在《哲学的转变》一文中写道:我们现在认识到哲学不是一种知识的体系,而是一种活动的体系,这一点积极表现了当代的伟大转变的特征;哲学就是那种确定或发现命题意义的活动。哲学使命题得到澄清,科学使命题得到证实。科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理性,哲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正意义。逻辑实证主义把哲学问题归结为语言问题,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卡尔纳普指出,哲学只不过是科学的逻辑,借助逻辑分析,可以得到正反两个方面的结论:正面的结论是澄清科学的概念、命题的意义;反面的结论是清除形而上学。 一、拒斥形而上学 反形而上学并非逻辑实证主义的创举。诚如卡尔纳普所说:从古希腊的怀疑派起,到19世纪的经验主义者为止,有过不少反对形而上学的人,各式各样的批评都提出过。但是,逻辑实证主义反形而上学有它自己的特点。首先,逻辑实证主义之所以反对形而上学,不是因为它的学说是和我们的经验相矛盾的,也不是因为它的问题超出了人类理智的界限,而是因为形而上学的命题是无意义的。其次,在怎样反形而上学问题上,逻辑实证主义不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而是从逻辑学的角度出发,主张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清除形而上学。 什么是形而上学?对此,卡尔纳普的回答是:我将把所有那样一些命题叫做形而上学的,即这些命题宣称表述了某种在全部经验之上或之外的东西的知识,例如,表述了事物真实本质的知识,表述了自在之物、绝对者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的知识。艾耶尔也把形而上学定义为一种对实在的本性的探索。他认为,形而上学主要基于这样一个基本假设,即哲学能够给我们提供关于超越于科学世界和常识之外的实在的知识。可见,在逻辑实证主义看来,一切关于世界的本原、本质的命题,一切关于超验的实在的知识,都是形而上学。

超验主义及代表人物

超验主义(英文:Transcendentalism,也叫“新英格兰超验主义”或者说“美国文艺复兴”)是美国的一种文学和哲学运动。它兴起于1830年代的新英格兰地区,其领导人是美国思想家、诗人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经过不断发展成为美国思想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超验主义强调人与上帝间的直接交流和人性中的神性,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其社会目标是建立一个道德完满、真正民主自由的社会,表现了乌托邦式的理想色,其精神并成为美国文化中一个重要遗产。 超验主义的特点超验主义追求人的自由的精神成为美国文化中一个重要遗产。这种思潮发源于单一神教,同时又接受了浪漫主义的影响,强调人与上帝间的直接交流和人性中的神性,其结果是解放了人性,提高了人的地位,使人的自由成为可能。超验主义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其社会目标是建立一个道德完满、真正民主自由的社会,尽管带有乌托邦的理想色彩。 超验主义的核心观点是主张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认为人类世界的一切都是宇宙的一个缩影——“世界将其自身缩小成为一滴露水”(爱默生语)。它强调万物本质上的统一,万物皆受“超灵”制约,而人类灵魂与“超灵”一致。这种对人之神圣的肯定使超验主义者蔑视外部的权威与传统,依赖自己的直接经验。超验主义的主要思想观点有三。首先,超验主义者强调精神,或超灵,认为这是宇宙至为重要的存在因素。超灵是一种无所不容、无所不在、扬善抑恶的力量,是万物之本、万物之所属,它存在于人和自然界内。其二,超验主义者强调个人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个人是社会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的革新只能通过个人的修养和完善才能实现。因此人的首要责任就是自我完善,而不是刻意追求金玉富贵。理想的人是依靠自己的人。其三,超验主义者以全新的目光看待自然,认为自然界是超灵或上帝的象征。在他们看来,自然界不只是物质而已。它有生命,上帝的精神充溢其中,它是超灵的外衣。因此,它对人的思想具有一种健康的滋补作用。超验主义主张回归自然,接受它的影响,以在精神上成为完人。这种观点的自然内涵是,自然界万物具象征意义,外部世界是精神世界的体现。爱默生有句名言——“相信你自己”,这句话成为超验主义者的座右铭。这种超验主义观点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打破加尔文教的“人性恶”、“命定论”等教条的束缚,为热情奔放,抒发个性的美国式文化奠定了基础。正因为爱默生的超验主义观点摒弃了加尔文教派神为中心的思想,认为在某种意义上,“人”就上帝,才使得超验主义明显地烙上资本主义上升期的时代轰烈:“一个人一定能够成为他想成为的人。”而这种素来被称为美国平民宗教的自立自强,激励了美国民族精神的发展完善。因此,超验主义者的贡献就在于在理想主义的旗帜下重新审视了“美”的哲学命题,解放了美国思想,也使美国文学(包括散文创作)从模仿英国及欧洲大陆的风格中脱颖而出,开创了美国文艺复兴时期。其实,“超验主义”作为一种并不确切的戏称,也许只在认识论的意义上表现了这一思潮的一个特征,即崇尚直觉和感受,而这一思潮的意义也许更重要地是体现在它热爱自然,尊崇个性,号召行动和创造,反对权威和教条等具有人生哲学蕴涵的方面,它对于美国精神和文化摆脱欧洲大陆的母体而形成自己崭新而独特的面貌产生了巨大影响。 代表人物 美国超验主义也叫“新英格兰超验主义”或者说“美国文艺复兴”是美国的一种文学和哲学运动。与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和玛格丽特·富勒有关,它宣称存在一种理想的精神实体,超越于经验和科学之处,通过直觉得以把握。领导人是美国思想家、诗人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拉尔夫·爱默生 美国超验主义(American Transcendentalism)是美国的一个重要思潮,它兴起于十九世

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的贡献和局限性

逻辑实证主义哲学观的贡献与局限性 逻辑实证主义,又叫逻辑经验主义或新实证主义,它作为的一个哲学运动,形成于本世纪二十年代,本世纪上半叶盛行于西方哲学界,在科学界和知识界也有较大影响,其成员不少是兼有科学家与哲学家双重身份的学者。他们打着“科学的哲学”的旗号,企图以数理逻辑和自然科学为装器,否认研究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传统哲学(他们称之为“形而上学”),并提出自己的哲学观:“哲学的唯一正当的任务就是逻辑分析”。1以石里克和卡尔纳普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在整个逻辑实证主义中影响最大,一般把这一学派的形成当作逻辑实证主义作为一个哲学流派正式产生的标志,其代表人物的观点也被看作是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观点。 在哲学上,逻辑实证主义影响了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大部分流派,例如逻辑实用主义、波普尔学派、历史学派、科学实在论等,都是在批判或修改逻辑实证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任何理论都有它的局限性,不存在一种理论能完全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同样逻辑实证主义也是如此,我们既要对该思想在哲学上所带来的积极贡献做出肯定,也要在进行肯定的同时看到其中的一些局限性。以下,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逻辑实证主义哲学观的贡献与局限性。一、从哲学的性质问题上看 逻辑实证主义在哲学的性质问题上,认为哲学的唯一任务就是对语言的逻辑分析活动。哲学的目的在于为科学命题提供清楚的意义,它是一种授意活动。2哲学的授意活动是一切科学知识的开端和归宿,这种哲学观所强调的是哲学与科学的密切联系,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它把哲学的任务仅仅局限于逻辑分析,把哲学看成是一种分析活动,这是根本错误的。我们知道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的任务是研究存在和意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等根本问题。如果把哲学的任务仅仅归结为逻辑分析,那就否定了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大意义,也否定了哲学是一门科学,具有一定的理论形式,从而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哲学本身。 1卡尔纳普.《哲学和逻辑句法》[M].p.17 2唐歆.《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思想研究》.[C].2012.12

对官僚主义整改措施

对官僚主义整改措施 【篇一:官僚主义整改措施】 官僚主义整改措施 通过自已找、群众提、上级点、互相帮,多方征求意见,深入谈心 交流,经过认真梳理,自己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官僚主义方 面3条,享乐主义方面3条。按照市委和局党组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现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官僚主义方面 1、坐在办公室的时间多,到县区和直属单位的调研指导少,不能 及时发现县区工作和各单位的困难和问题,造成工作“灯下黑”。 整改措施:一是开展调研。坚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每年至少 有两个月的时间深入到县区司法局、司法所中的了解工作情况和发 现问题,做到心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二是大胆精细管理分管科室 工作的,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狠下功夫,做到事事有督办、件件有回音。三是将我局包抓的贫困村汉阴县酒店镇蒿坪村作为工作联系点、与联系点群众或代表结一个对子、每周至少深入一次基层、每年至 少撰写一份有质量的调研报告、培育出一个工作亮点。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2、主动研究工作少,被动完成工作任务多,遇到问题凭经验,有 时心浮气躁甚至于埋怨指责。 整改措施:一是认真钻研和学习司法行政工作业务知识,提升工作 能力和水平。做到每月读一本经典原著或法律知识读本,每年至少 撰写心得体会2篇。二是增强工作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立足 实际,大胆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是静下心、耐心仔细听取 群众的意见建议,和干部群众敞开心扉、真诚交谈,工作中注意处 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克服急躁情绪。四是认真履行党总支书记职责,经常深入到基层支部开展调研和检查指导,进一步提升局属党支部 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3、有时存在行政长官和官本位意识。 整改措施:一是加强个人修养提升领导能力,特别是提升与群众打 交道的能力,做到说话办事多为群众想,多为群众办实事。二是坚 持定期与干部职工谈心制度。每半年至少与干部群众谈心一次,关 心职工群众工作生活,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和批评,对群众的批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百日专项整治整改措施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百日专项整治整改措 施 针对自我在工作中存在种种问题,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反思,加以改善,时时开展自我批评,严格要求自我,坚持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动;增强奉献意识,不计得失,尽力尽心干好每一项工作,做到不抱怨、不计较、不拈轻怕重,待人宽,对己严,勇于奉献,正确对待领导交付任务,持续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提高自我综合素质。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自我改造,提高综合素质。首先,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务实基础,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更新自我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其次,进一步解放思想,适应工作需求。用新的思维去发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学习为载体,注意思想的解放,观念的创新,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以适应新时期农村工作的需要。最后,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志请教,以高度工作职责感和踏实工作作风,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是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公仆意识。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站在讲政治、讲正气的高度要求自我,敢于开展批评与

自我批评,自觉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的冲击。最后,要把为人民服务意识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以高度的职责感、事业心,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做好各项工作。 三是进一步提高政治职责感、XX感。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扎实工作作风完成党和人民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中多动脑子想办法,做到既坚持原则又灵活主动,不做“老好人”,发扬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斗争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开拓工作新局面。 四是廉洁奉公,从严律己。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严格要求,自我加压。始终持续用心向上、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工作中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大局,自觉地把自我的工作同全局联系起来,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围绕这次活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圆满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 五是要始终持续清醒的头脑,紧跟时代脉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高度的政治职责感和踏实的工作作风,淡薄名利,克己奉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方针、政策,做一名合格的公路事业的铺路石。 在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百日专项整治中,继续查摆自我在各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改正不足,提高自我,真正使自我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净

超验主义及代表人物

超验主义及代表人物

超验主义(英文:Transcendentalism,也叫“新英格兰超验主义”或者说“美国文艺复兴”)是美国的一种文学和哲学运动。它兴起于1830年代的新英格兰地区,其领导人是美国思想家、诗人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经过不断发展成为美国思想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超验主义强调人与上帝间的直接交流和人性中的神性,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其社会目标是建立一个道德完满、真正民主自由的社会,表现了乌托邦式的理想色,其精神并成为美国文化中一个重要遗产。超验主义的特点超验主义追求人的自由的精神成为美国文化中一个重要遗产。这种思潮发源于单一神教,同时又接受了浪漫主义的影响,强调人与上帝间的直接交流和人性中的神性,其结果是解放了人性,提高了人的地位,使人的自由成为可能。超验主义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其社会目标是建立一个道德完满、真正民主自由的社会,尽管带有乌托邦的理想色彩。超验主义的核心观点是主张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认为人类世界的一切都是宇宙的一个缩影——“世界将其自身缩小成为一滴露水”(爱默生语)。它强调万物本质上的统一,万物

皆受“超灵”制约,而人类灵魂与“超灵”一致。这种对人之神圣的肯定使超验主义者蔑视外部的权威与传统,依赖自己的直接经验。超验主义的主要思想观点有三。首先,超验主义者强调精神,或超灵,认为这是宇宙至为重要的存在因素。超灵是一种无所不容、无所不在、扬善抑恶的力量,是万物之本、万物之所属,它存在于人和自然界内。其二,超验主义者强调个人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个人是社会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的革新只能通过个人的修养和完善才能实现。因此人的首要责任就是自我完善,而不是刻意追求金玉富贵。理想的人是依靠自己的人。其三,超验主义者以全新的目光看待自然,认为自然界是超灵或上帝的象征。在他们看来,自然界不只是物质而已。它有生命,上帝的精神充溢其中,它是超灵的外衣。因此,它对人的思想具有一种健康的滋补作用。超验主义主张回归自然,接受它的影响,以在精神上成为完人。这种观点的自然内涵是,自然界万物具象征意义,外部世界是精神世界的体现。爱默生有句名言——“相信你自己”,这句话成为超验主义者的座右铭。这种超验主义观点强调人的主观能动

第4章 科学概述概要

第一篇科学篇 人类是通过科学来认识自然界的。 这部分内容依据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相一致的原理, 从对科学的本质与特征等基本问题的认识开始, 围绕科学认识的形成与发展,以科学问题为起点,研究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取科学事实的经验方法, 研究经由科学抽象、运用各种科学思维形式建立科学理论和检验、评价科学理论的方法和其中包含的深刻哲学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科学理论发展的多元模式。 第四章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对科学的含义的理解,是理解我们这个时代和社会的重要的视角。 科学也是整个科学技术哲学最基本的范畴之一。 但是,究竟什么是科学,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问题。 因此,我们从这一最基本的问题谈起。 第一节科学的含义及特征 一、科学的含义 贝尔纳: “科学作为一个历史性的范畴,本来就不能用定义来诠释,……故而必须用一种阐

明性的叙述来表达。” 词源:拉丁文“Scientia”,“知识”。(英、德、法语由此衍生) 作为一个历史性范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 12世纪,欧洲。威廉,“物质为基础的知识的一部分”。 17世纪,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作为知识:事实,现象的、经验的东西。 规律,反映了对象的本质,理性思考的结果。 反映,形式上的主观性。 -作为知识体系:零零散散的知识,还不能称其为科学。 2,科学不仅仅是知识体系,而且是特殊的认识活动。 “知识是探求的结果,而活动才是内容本身。” 齐曼:一般来说科学被理解为了解的艺术,它和研究几乎是一回事。 凯德洛夫:科学的概念既用于表示科学知识的过程,也用于表示获得由科学实验检验其客观真理性的知识的整个体系。 “研究”、“科学家” 主要涉及到“方法论”问题。是我们重点讨论的内容。 3 ,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17世纪中叶,开始其社会建制化进程, 19世纪后,科学家职业化, 20世纪以来,成为“大科学”,一种“社会建制”, 一项国家事业,是社会中的专业部门,新兴的社会产业,国家的战略产业。 一项国际事业。 科学,历史性范畴,只能采取阐明性叙述,从历史中把握。 广义: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思维科学, 狭义:特指自然科学(本门课程狭义)。 二、科学的特性

自然辩证法八个问题

1.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并对其进行评价。 答:逻辑实证主义,以经验为根据,以逻辑为工具,进行推理,用概率论来修正结论。它认为,科学的方法是研究人类行为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因此,它虽然以感性的经验为依据,但却否认了感性认识的积极作用,是不折不扣的理性主义。 逻辑经验主义标准:可证实性。逻辑实证主义拒斥形而上学,并不是简单的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和反对,而是认为形而上学不能区分科学与非科学,形而上学的命题甚至形而上学本身就是无意义的。他们提出,一个有意义的命题必须是可以用经验进行检验的命题,而所谓可检验就是“可证实”。这一标准也是他们所提出的意义标准,即科学命题应该是“可证实”的,不可证实的命题是没有意义的命题,就不是科学的命题在这个方面,还有一个程度的问题,有的哲学家对形而上学展开全面的批驳,认为形而上学一无是处,其所有的、整个体系都是毫无意义的,它们既不是分析的,又不能为经验所证实,没有任何真理性可言,是无谓的“伪命题”。因为科学理论都是全称命题,对科学命题的证实都是建立在归纳法的基础之上,但归纳法自身也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缺陷,这就是所谓的“休谟问题”,归纳法无法证明一个全称命题的正确性,无论多少个有利的科学事实,都无法证实一个科学理论。 因此,由于归纳法的不可靠性,逻辑经验主义以“可证实”作为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是成问题的。 2.波普尔的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并对其进行评价。 答:波普尔的划界理论是在逻辑实证主义的划界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但又批判了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性原则。波普尔的划界标准:“可证伪性原则”。他认为,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原则区别不在于它们是否可证实,而在于它们是否可证伪。科学理论必须具有可证伪性,即原则上能够被一个或一组可能的观察陈述所证伪(而不是指它们实际上被证伪)。在他看来,理论根本不可能被经验证实。他写道:“我建议以理论的可反驳性或可证伪性作为分界标准”。“一个命题只要它是可检验的,或可证伪的,就是科学的;反之,不可检验、不能被证伪的,就属于非科学的、形而上学的。”他同时指出,他所说的“可证伪”,是逻辑上的可证伪,而非事实上的可证伪。一个逻辑上有可能被证伪的命题或理论,就是一个科学的命题或理论,至于它是否已被经验所证伪,这从分界的观点看来是无关紧要的。从这个观点出发,他把在科学史上已被证伪的许多理论,如地心说、燃素说、热素说和日心说、氧化说、分子理论一起都列入科学之中。而把数学、形而上学、伪科学、宗教神学归入非科学之列,因为在他看来,这些领域的命题都是不可证伪的。 波普的可证伪性标准虽给人耳目一新。但是,“可证伪”标准也存在问题,一个反例的出现并不能决定性地证伪一个科学命题。一方面,一个反例的出现,只能说明作为反例的科学事实本身与科学理论之间存在着冲突,很可能科学理论本身是正确的,而科学事实是错误的。另一方面理论是有内部结构的,即一个科学理论是由硬核和辅助性假说组成的,一个假说并不是单独的接受科学事实的检验,而是诸多假说组成的理论系统作为整体接受科学事实的检验。一个反例的出现,并不能直接否证理论的硬核,而只是表明这个理论系统之中的某个假说是错误的,理论的支持者可以通过修改辅助性假说或者作出特设性假说来维护这个理

对官僚主义的整改措施

对官僚主义的整改措施 问题: 1.主动服务纳税人方面的创新措施和做法不多;班子成员有时沟通协调不够好,和区、县地方政府沟通解释 不到位。 2.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得不够深入,关心职 工方面做得不够好;为基层服务做得不够好,对基层的指导和帮扶不够实。 3.群众路线坚持不够好,群众工作能力有待加强。 整改: 1.转变职能,做好纳税服务工作。从整改纳税人有 意见、不满意的地方入手,加强税收宣传、辅导,简并 表证单书和申报资料,推广涉税事项免填单、网上申报,推进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开展办税人员礼仪培训, 完善大企业个性化服务办法,落实局领导联系重点企业 制度,最大限度方便纳税人,让纳税人满意;加大介入型监察的工作力度,要将监督工作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始终,确保纳税人合法利益得到切实保障。在加大监督力度的 同时,市局党组要从依法治税的角度,积极与地方政府 协调解决好服务地方经济与依法治税关系的问题,最大 限度地降低干部职工的执法风险和增强廉洁从税的自觉

性。 责任领导:许义阳 责任部门:监察室、纳税服务科 整改限时:2014年底。 2..改进机关作风,做好服务基层工作。从基层最需要、最关注的问题着手,统筹协调对基层的工作部署和检查考核,整合检查资源;简并、规范报表资料的报送工作,要求报送的必须为基层预留时间;对基层请示事项建立台帐,做到有问必答;关心基层干部成长,继续做好区县局机关党委书记(副科级)选拔工作、基层干部到乡镇挂职的协调工作,加强专门人才、后备干部的使用管理;加大对基层的经费倾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力度。 责任领导:市局党组所有成员 责任部门:市局所有部门 整改时限:2014年三季度 3..改进领导作风,做好联系群众工作。加强党性锻炼,增强宗旨意识,注重领导科学、领导艺术的修养,特别是增强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提升班子的凝聚力。完善和落实交心谈心制度,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提升班子亲和力。根据省局和市委的要求,认真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活动的相关工作。 责任领导:李洪勋

逻辑实证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 百科名片 编辑本段 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观点大体可概括为:①把哲学的任务归结为对知识进行逻辑分析,特别是对科学语言进行分析。②坚持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强调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以消灭形而上学。③强调一切综合命题都以经验为基础,提出可证实性或可检验性和可确认性原则。④主张物理语言是科学的普遍语言,试图把一切经验科学还原为物理科学,实现科学的统一。 逻辑实证主义的中心问题是意义问题以及通过意义划分科学和形而上 学的界限。他们的纲领是:捍卫科学而拒绝形而上学。 逻辑实证主义,又称逻辑经验主义,是分析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奥地利,其核心是以石里克(Moritz Schlick,1882~1936)和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1891~1970)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该派的主要成员还有纽拉特、魏斯曼、费格尔、克拉夫特、弗兰克以及英国的艾耶尔

解释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哲学不是一种知识的体系,而是一种活动,一种澄清或确定命题意义的活动。石里克在《哲学的转变》一文中写道:我们现在认识到哲学不是一种知识的体系,而是一种活动的体系,这一点积极表现了当代的伟大转变的特征;哲学就是那种确定或发现命题意义的活动。哲学使命题得到澄清,科学使命题得到证实。科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理性,哲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正意义。逻辑实证主义把哲学问题归结为语言问题,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卡尔纳普指出,哲学只不过是科学的逻辑,借助逻辑分析,可以得到正反两个方面的结论:正面的结论是澄清科学的概念、命题的意义;反面的结论是清除形而上学。 拒斥形而上学 反形而上学并非逻辑实证主义的创举。诚如卡尔纳普所说:从古希腊的怀疑派起,到19世纪的经验主义者为止,有过不少反对形而上学的人,各式各样的批评都提出过。但是,逻辑实证主义反形而上学有它自己的特点。首先,逻辑实证主义之所以反对形而上学,不是因为它的学说是和我们的经验相矛盾的,也不是因为它的问题超出了人类理智的界限,而是因为形而上学的命题是无意义的。其次,在怎样反形而上学问题上,逻辑实证主义不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而是从逻辑学的角度出发,主张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清除形而上学。 什么是形而上学?对此,卡尔纳普的回答是:我将把所有那样一些命题叫做形而上学的,即这些命题宣称表述了某种在全部经验之上或之外的东西的知识,例如,表述了事物真实本质的知识,表述了自在之物、绝对者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的知识。艾耶尔也把形而上学定义为一种对实在的本性的探索。他认为,形而上学主要基于这样一个基本假设,即哲学能够给我们提供关于超越于科学世界和常识之外的实在的知识。可见,在逻辑实证主义看来,一切关于世界的本原、本质的命题,一切关于超验的实在的知识,都是形而上学。 逻辑实证主义之所以拒斥形而上学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形而上学命题割断了和经验世界的联系,所以在经验上、理论上,即在认识上是无意义的。所谓形而上学命题没有经验意义,是指这类命题所涉及的对象不在感觉经验的范围之内,既不能通过经验予以证实,也不能通过经验予以否证。换一句话说,即形而上学命题不能在经验范围内确定其真假,而一个没有真假值的命题由于没有断定性的内容,因而不能给我们提供任何知识,即对增进我们的认识毫无帮助。在逻辑实证主义那里,意义一词总是从认识性的意义这个观点上来理解的。据此,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形而上学命题都是一些无意义的伪命题。所以,卡尔纳普说,我们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这些论题,我们是拒斥这整个问题。

官僚主义整改措施

官僚主义整改措施 1、群众意识不强,为民服务的宗旨不够 一是深入基层的主动性不强,只注重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未能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没有关心基层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没有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二是在工作上对基层情况的了解还不够全面、系统;与干部职工谈心交流少,直接听取基层群众意见不及时、不全面,对干部思想状况和基层干部生活情况了解不全面。这些都是宗旨观念淡薄,群众意识差的表现。 2、办事急躁、不稳重,目光短浅,从早到晚,忙忙碌碌,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工作计划不明确,盲目单干,不辨方向。犯了无头脑的、迷失方向的、事务主义的官僚主义错误 官僚主义存在问题:(一)学习不深入。对于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识不到位。在学习中,表现为兴趣不浓、目的不清、方式不对、效果不好;满足于学习某些章节、段落,不能掌握思想理论体系,在理解、实践上带有一些盲目性、表面性;满足于对学习制度的坚持,实际效果不理想。

(二)调研不深入。满足于过得去,下基层了解情况少,靠经验主义办事,在心理上存“浮躁”、作风上存“浮漂。 (三)责任意识需进一步加强。宗旨意识有待加强,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敬业、勤政、廉政、务实、高效、为民的思想还不够牢固。 二、整改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历史学习、业务学习、前沿科技知识学习,以求规律、明古今、求作为、谋发展、求创新。 (二)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群众的满意不满意、称心不称心、如意不如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改进作风上的不实之处,以良好的心态对待生活、对待工作、对待事业、对待名利地位、对待升迁,把个人理想与党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努力培养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和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以兢兢业业的态度做好本职工作,多下基层倾听老干部、老党员、信访者的呼声,多深入煤矿作业的深井进行现场查看,排查安生生产方面的隐患。 (三)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强化责任意识,破除“看客”心态,树立真抓实干思想,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紧紧围绕全市旅游发展大局,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全身心投入到具体工作中去,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以实际行动推动我镇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简述逻辑经验主义

简述逻辑经验主义 摘要:逻辑经验主义作为西方哲学的一种重要哲学形式,是在对传统哲学批判、拒斥形而上学的前提下,开启了哲学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方向,实现了“哲学的伟大转变”。它的产生深刻影响着现代西方哲学尤其是科学哲学。通过探寻其产生的根源方能把握其实质,通过探讨其主要思想旨在寻求其产生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逻辑经验主义;形而上学;确定性 一、逻辑经验主义的演化阶段 逻辑经验主义又称“逻辑实证主义”,是由孔德创立的实证主义,经过马赫主义演化而来的。从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历程看,逻辑经验主义的产生并非偶然,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逻辑经验主义就是秉承存在论中的经验论的路径并且以拒斥和清除形而上学为己任而形成的一种哲学思维。它是西方哲学存在论传统寻求确定性的过程中形而上学传统发生涅槃式革命的结果。 逻辑经验主义从产生、发展到衰落,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逻辑经验主义的形成阶段。1922 年,石里克被邀请到维也纳大学任“归纳科学哲学讲座”主持人,以他为中心,逐步形成了维也纳学派。1926 年,卡尔纳普来到维也纳,成为这一学派的另一领袖。1929 年,他们发表了名为《科学的世界观:维也纳学派》的宣言,标志着维也纳学派正式问世。第二,逻辑经验主义的鼎盛时期。维也纳学派的理论,在西方各国引起了普遍的反响,以致形成了一种国际性思潮。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二十年间,逻辑经验主义是西方最时髦的哲学之一。第三,逻辑经验主义的衰落阶段。逻辑经验主义的中心转移到美国以后,逐步同实用主义等哲学流派合流。由于自身理论上的困难和内外的批判,特别是由于批判理性主义和历史学派的相继兴起,原来意义上的逻辑经验主义便日益衰落了。 60 年代后,逻辑经验主义作为一个学派,已不复存在。但是,逻辑经验主义的研究内容、观点、方法,至今在西方哲学界仍然有很大影响[1]。 二、逻辑经验主义的内核 逻辑经验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马赫的观点,不仅重视经验的作用,而且把数理逻辑作为哲学分析和论证的主要工具。逻辑经验主义用数理逻辑分析的方法把形而上学拒斥在哲学之外,并且完成了哲学的转变问题。逻辑经验主义者认为,哲学不是一种知识的体系,而是一种活动的体系,哲学就是那种确定或发现命题意义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自查报告和整改措施 - -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 根据《上海市办公室关于开展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专项督查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场积极开展了自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是理论学习不主动,自觉性不高。往往以近期工作任务比较重或工作头绪多忙于事务工作为理由,不能自觉主动抽时光学习,利用工作空闲和业余时光学习也比较少。经常是上级要求学什么就学什么,与工作关系密切的学的多,与工作关系不大的学的少,常常是需要什么学什么,急用什么学什么,碰到材料才找依据、查资料。没有系统地学习一些专业知识和业务知识,不能高质量完成工作。个性是对政治思想学习不够重视,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尤其在理论联系思想,结合工作实际上不到位、不紧密,导致出现了政治意识不强的问题,存在能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就行了的畏难思想,没有更好地从学习理论重要性、必要性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是理论功底不够。 2 是工作被动落实多,主动超前少。大多是承办领导交办事项,工作中经常是处于奉命行事,落实任务,不能做到想领导之未想,超前思考、提前预测、及时准备;谋领导之所谋,深入调研,当好参谋。尤其是在多项工作同时进行,而且时光紧、任务重时,往往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疲于应付。工作的全局性、前瞻性、创新性不够,与领导要求有相当差距。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有时会采取逃避的方法,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不是自我力求寻找对策,而是等待办法自我出现,缺乏一种刻苦钻研的精神。 3 是存在好人主义、形式主义思想。少数状况下处理问题时的原则性有待加强,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碍于情面,能不提的就不提,能不管的就不管,好人主义。有时有只求形式,不求落实的问题,具体制度的落实不够严谨,工作时只求是否做了,不求做得好坏。 4 负责方便:是不负责任、有事不决、作风不实。企业生产出现困难时,政府帮扶少。“研究研究”“考虑考虑”,不给好处不办,给了好处就办。有的违心搞“形象工程”等等。四是不思进取、工作麻木,坐等提拔。 5 表现方面:是形式主义主要表现为知行不一、不求实效,文山会海、花拳绣腿,贪图虚名、弄虚作假。形式主义的东西,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结果、重印象轻实质,违背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有的习惯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热衷于造声势、出风头,最后却不了了之。形式主义的出发点,不是以党和国家的事业为重,以发展大局为重,而是以表面风光为标准,以个人利益为轴心。形式主义的价值准则,不是追求质量效益、珍惜人力物力,而是不惜无益耗费、不计成本代价。有的只要个人或小团体得好处,哪管国家、集体利益受损失。形式主义看上去很重“形式”,实际上重视的是“形式”下包藏的狭隘私利。 6 是学习的要求和动力不够。对学习的要求不够高,学习的资料较浅,学习的范围较窄,系统性、专业性、深入性不强,从而使得学习的效果不明显。动力不足,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逻辑经验主义科学哲学

逻辑经验主义 ?背景: –实证主义: ?科学主义(scientism):科学方法是获取知识的最可靠的方法 ?认识论的经验主义(empiricism):感觉经验是人类知识的唯一来源和依据 ?反形而上学:反对任何对超越感觉经验的东西的探究 ?科学统一性:科学具有统一的方法和经验基础 –数学基础和数理逻辑的发展: ?弗雷格(G. Frege, 1848-1925) ?罗素(Bertrand Russell, 1872-1970) ?关于数学基础的逻辑主义主张:数学可以还原为逻辑。 –新的哲学观:哲学作为语言分析 ?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1889-1951) ?《逻辑哲学论》(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哲学问题的产生是由于语言的误用,所以哲学问题的解决途径是语言分析–物理学危机与革命 ?马赫(Ernst Mach, 1838-1916),庞加莱(Henri Poincaré, 1854-1912),迪昂 (Pierre Duhem, 1861-1916)等对物理学概念基础的批判和分析 ?相对论;量子力学 弗雷格(G. Frege,1848-1925) ?1879: 《概念文字》(Begriffsschrift) ?1884: 《算术基础》(Die Grundlagen der Arithmetik) ?1893,1903: 《算术基本定律》(Grundgesetze der Arithmetik,两卷) 罗素(Bertrand Russell, 1872-1970) ?1910-13: 《数学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 3 vols.,与怀特海合著) ?1912:《哲学问题》(Problems of Philosophy) ?1914: 《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Our Knowledge of the External World) ?1921:《心的分析》 ?1927:《物的分析》 ?1945:《西方哲学史》 ?1948:《人类知识:其范围与界限》 维特根斯坦 (Ludwig Wittgenstein, 1889-1951) ?1921: 《逻辑哲学论》(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1953:《哲学研究》(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逻辑经验主义的基本主张 ?只有两种类型的有认知意义(cognitive meaning)的命题:分析的和综合的–分析的命题:命题的真理性或有效性(validity)只依赖于语词的意义; –综合的命题:语词的意义不足以决定命题的真理性或有效性的命题。 ?逻辑和数学命题是分析命题 ?经验科学命题是综合命题,其真理性需由经验检验决定 1 2 3 4 5 6

官僚主义产生原因及整改措施

官僚主义产生原因及整改措施 官僚主义:“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如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瞎指挥等。有命令主义、文牍主义、事务主义等表现形式。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和旧社会衙门作风的反映。” 产生原因 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从思想根源上除注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外,还强调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邓小平认为,我们对于“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这个任务”的“重要性估计不足”,“没有能够完成”肃清其影响的任务。江泽民亦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会上指出:“我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历史很长的国家,封建主义和其他剥削阶级影响将长期存在,总要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而官本位思想就是这种残余的突出反映。 二是邓小平、江泽民认为应从制度和体制的缺陷上,分析官僚主义现象产生发展的根本原因。要从根本上清除官僚主义,必须解决权力过分集中,健全法制法规,完善干部任用考核制度等问题,从源头上杜绝官僚主义的产生和滋长。

毛泽东和邓小平、江泽民对官僚主义产生发展的根本原因认识上有所不同,因而他们所选择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完全相同。毛泽东选择的是思想教育加群众运动;邓小平、江泽民选择的是思想教育加改革,包括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和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主要条件 1.私人财产所有制 政府和国家保护私人财产,实行完全的或者部分的私人财产所有制。如果没有私人财产所有制度,就没有权力寻租的动机和基础;不存在没有私有制的官僚资本; 2.政府或者立法机构权力高度集中 政府官僚能够比较容易地通过权利寻租来配置资源;政府或者立法机构能够相对容易的通过法律法规用优于一般条件来支持特定资本的发展; 3.政治体制与现代公民意识的落后国家无民主政体来限制政府或立法机构的的权力;社会无新闻舆论自。或者虽然存在民主政体和新闻自,但因为经济发展落后,公民意识不成熟,公民缺乏对民主的理解,所以致使分权监督机制缺位; 4.存在闲置资本和寻租故意 存在有闲置资本,存在有寻租能力的自然人,且这些自然人有寻租来发展的故意。 5。寻租资本以获得超额暴利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