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1.概念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并非一个特定的机构,而是一个包括要求急救机构、医院急诊科(室)和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或专科病房三个基本机构在内的有机联系起来的完整的现代化医疗系统,这三部分既各具独立职责和任务,又相互紧密联系,构成一个科学、高效、严密的组织和统一指挥的急救网络。其包括完善的通讯指挥系统、现场急救组织、有监护和急救装置的运输工具、高水平的医院内急诊服务机构、重症监护病房。

2.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发展简史了解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历史演变过程。

3.院前急救的任务及具备条件。

4.医院急诊科

(1)建制模式:独立型急诊模式、全科医学急诊模式、支援型急诊模式。

(2)设置与功能。

5.重症监护病房(ICU)

(1)ICU的模式。

(2)ICU的规模、设施与设备。

(3)危重病人的监测项目。

(4)ICU的管理。

现代信息技术在急诊中的应用

1.急诊医疗网络的建设。

2.现代通信技术在EMSS在的应用。

3.地理信息系统在急诊医疗在的应用。

4.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在急诊医疗在的应用。

5.地区中毒控制中心。

6.现代信息技术在急诊医疗中应用的展望。

院前急救的发展模式

1.院前急救发展模式:独立型急救中心、依托型急救中心、指挥调度型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型急救中心。

2.院前院内急救链(急救—一体化):急救中心收到在急、危、重症患者发出的呼救时,将医疗急救措施及时送到患者身边,立即进行迅速有效的医疗处理,然后将患者安全、迅速地转送到合适的接受急救中心(站)或医院急诊科进行进一步诊治,包括根据病情再作出立即手术、转送EICU或专科病房的决定,以便使患者尽可能地脱离危险、恢复健康的整个急救过程。上述过程需要由不同部门或单位组成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协同完成,并像生产流水线一样顺序接替,环环衔接良好,故称为急救一体化或院前院内急救链。

院前急救工作的质量控制

1.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的目的与目标。

2.院前急救工作质量控制的内容。

(1)急救中心、急救站、急救分站的建筑要求。

(2)急救中心、急救中心站、急救站的设置和配备。

(3)救护车的装备。

(4)院前急救人员的准入标准。

(5)急诊专业人员的培训与继续教育。

(6)急诊急救管理的规章制度及工作人员职责。

3.院前急救医疗质量控制的统计指标。

4.急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的评价标准。

急诊服务体系中相关部门的责任

急诊服务体系中相关部门的责任为保障重点病种(急性创伤、农药中毒、急诊分娩、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高危妊娠孕产妇与高危新生儿等)的患者能够获得连贯、及时、有效的救治,现制定与救治体系相关的部门:急诊科、各相关临床科室(心内科、呼吸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骨科、胸外科、普外科)、麻醉科、各医技检查科室、药剂科、挂号与收费等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遵守医院多学科协调机制,急危重症优先处置的原则开展急救患者诊疗活动。 一、急诊科:患者至急诊科先进行预检分诊,根据分诊标准进行分区救治。由首诊医师负责诊疗工作,执行首诊负责制。按照医院诊疗常规和诊疗流程以及医疗核心制度履行工作职责。迅速评估患者病情,按诊疗流程启动诊疗活动,需要急诊会诊的患者,相关临床专科按照急会诊制度执行,15分钟内到达。 二、临床科室:相关临床科室根据各病种最新诊疗规范进行救治。有诊治时限要求的病种须严格按照诊疗规范进行救治,开通“绿色通道”,各辅助检查优先进行,优先收住入院,对于需急诊手术的重点病种患者会诊医师应汇报科主任并通知手术室,优先安排急诊手术;对需夜间急诊介入手术的重点病种患者,可汇报总值班协调抢救工 作。 三、辅助检查科室:辅助检查科室提供24小时服务。重点病种患者因病情需要输血以及检验、影像、超声等检查,各科室积极协调配合,按“绿色通道”办理,在0.5小时内完成常规检查并报告,实

行急查急报。需要床旁检查的10分钟内到达现场进行检查。 四、医务处、护理部、药事科:根据自己的职责分工履行工作职责,做好临床医疗服务工作,调配好医护抢救人员,完备医疗抢救设 备及药品,必要时到现场指挥协调工作。【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 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1.概念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并非一个特定的机构,而是一个包括要求急救机构、医院急诊科(室)和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或专科病房三个基本机构在内的有机联系起来的完整的现代化医疗系统,这三部分既各具独立职责和任务,又相互紧密联系,构成一个科学、高效、严密的组织和统一指挥的急救网络。其包括完善的通讯指挥系统、现场急救组织、有监护和急救装置的运输工具、高水平的医院内急诊服务机构、重症监护病房。 2.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发展简史了解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历史演变过程。 3.院前急救的任务及具备条件。 4.医院急诊科 (1)建制模式:独立型急诊模式、全科医学急诊模式、支援型急诊模式。 (2)设置与功能。 5.重症监护病房(ICU) (1)ICU的模式。 (2)ICU的规模、设施与设备。 (3)危重病人的监测项目。 页脚内容1

(4)ICU的管理。 现代信息技术在急诊中的应用 1.急诊医疗网络的建设。 2.现代通信技术在EMSS在的应用。 3.地理信息系统在急诊医疗在的应用。 4.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在急诊医疗在的应用。 5.地区中毒控制中心。 6.现代信息技术在急诊医疗中应用的展望。 院前急救的发展模式 1.院前急救发展模式:独立型急救中心、依托型急救中心、指挥调度型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型急救中心。 2.院前院内急救链(急救—一体化):急救中心收到在急、危、重症患者发出的呼救时,将医疗急救措施及时送到患者身边,立即进行迅速有效的医疗处理,然后将患者安全、迅速地转送到合适的接受急救中心(站)或医院急诊科进行进一步诊治,包括根据病情再作出立即手术、转送EICU或专科病房的决定,以便使患者尽可能地脱离危险、恢复健康的整个急救过程。上述过程需要由不同部门或 页脚内容2

急救测试题

《急救护理学》期中考试题(1)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2、急救单元: 3、院前急救反应时间: 4、急诊绿色通道: 5、ICU: 6、氧分压: 7、心搏骤停: 8、基本生命支持期: 二、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1、院前急救的三大要素是()()()。 2、颜面部出血压迫()动脉。 3、()年国际上正式承认急诊医学为独立的医学学科。 4、分诊的PQRST公式中的R是指()。 5、颅内压正常值是()。 7、电击除颤时,标准电机板位置()() 8、脑复苏降温时,脑组织降温的温度是() 三、简答题(共40分) 1、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10分) 2、简述急诊分诊的SOAP公式含义?(4分) 3、监测心率的临床意义?(3分) 4、心肺脑复苏的三阶段九步骤含义(10分) 5、开放气道的手法有哪些?(3分) 6、心肺脑复苏有效指征?(5分) 7、如何理解“暂等并稳定伤情”这句话的含义?(5分) 四、经过前五章内容的学习,你的体会和收获有哪些?(10分)《急救护理学》期中考试题(2)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院前急救: 2、急救半径: 3、伤病员现场分类: 4、预检分诊: 5、人工低温术: 6、二氧化碳分压: 7、复苏体位: 8、高级生命支持期: 二、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1、广义院前急救和狭义院前急救的主要区别在于() 2、CPCR的三大要素是()()() 3、前臂出血压迫()动脉 4、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灵魂是()

5、在分诊的SOAP公式中,A是指() 6、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值是()。 7、心肺脑复苏时,首选的给药途径是()。 8、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是()。 三、简答题(共40分) 1、院前急救的特点?(10分) 2、预检分诊时,病情分级及处理意见?(5分) 3、监测心电图的临床意义?(4分) 4、生存链的内容有哪些?(4分) 5、电击除颤时,电机板的安置位置?成人首选除颤能量是多少?(5分) 6、心搏骤停的类型?(3分) 7、心搏骤停的诊断标准?(4分) 8、简述伤口包扎的目的?(5分) 四、经过前五章内容的学习,你的体会和收获有哪些?(10分) 成教学院《急救护理学》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10分) 1.急诊护理的特点是()较强,不能计划和预测什么时间有多少病人和多少种疾病。2.()是衡量急救医疗服务系统功效的重要指标。3.院前急救原则包括()()()()。4.()()和()被认为是院前急救的三大要素。 5.分诊的原则是(),以增加病人的存活率。 二、名词解释(10分)1.急诊护理学2.分诊3.CPCR 4.EMSS 5.院前急救 三、单项选择题(10分) 1.国际上正式承认急诊医学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哪一年? A 1972年 B 1982年 C 1979年 D 1980年 E 1966年 2.下列哪项不属于急诊医学的研究范围? A 危重病医学 B 灾害医学 C 流行病学 D 复苏学 E 急诊医疗体系 3.一位伤者触高压电倒下,心跳呼吸停止,立即采取的措施为: A 立即使伤者脱离高压电区 B 立即心肺复苏 C 立即拨打120电话 D 去叫人一同抢救 E 立即进行护理体检 4.院前急救与传统的就诊最大区别是: A医疗技术B 护理技术C 急救药品D 急救器材E 工作模式 5.一急诊创伤病人同时出现下列几种以上的病情,你首先抢救哪一种? A 伤口渗血 B 休克 C 内脏脱出 D 窒息 E 骨折 6.ICU病人最强烈的心理需求是: A 尊重 B 安全感 C 社交 D 饮食等基本生理需要 E 成就感 7.SLB的内容包括: A 判断心跳呼吸骤停 B 开放气道 C 人工通气 D 胸外心脏按压 E 以上都是 8.胸外心脏按压术哪项是错误的? A 下压比向上放松的时间长1倍 B 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 C按压深度4-5cm D按压频率80-100次/分E 放松压力时,手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定位点9.人工呼吸的方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首先必须畅通气道B 吹气时不要按压胸壁C 吹气时捏闭病人鼻孔 D 首次连续吹气2次 E 每次吹气不能超过500毫升 10.分诊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

德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ppt课件

德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小组成员:陈谋李旳梦向琼谢彦君唐承薇 龙跃楼鹏飞吉吾尔的莫杨敏

—德国急救系统‘ ?国际医学界普遍的一种看法:“美国的手术成功率最高,日本的医疗器械最好,而德国的急救水平堪称一流「

?翼霁誌有體騎院前急救服务模丸英、 ?前者强调在现场紧急处理后尽快把伤病员安全转运到医院再进行有效治疗——“将患者带到医院”; ?而后者强调由医院抢救小组尽快到达现场,在现场对伤痛员进行救治,然后再转运到医院继续治疗——“将医院带给现场患者”。在第一现场先把伤员的病情稳定下来,在患者到达医院前就提彳共高亲苹幽医疗憑护。然启倚急誠机扁的彳直班痈度人员汇报伤员诊断情况,由调度人员根据病情将患者分配到相关医院,即急救重在院前深入救治。

德国急救系统 德国是世界上应急管理体系高度发达怖国家之一,应急救援工作严谨而完善德国应急救援体系因其法律制度完善,机制协调有序,救援队伍众多, 分工布局合理,装备先进齐全等特点具有明显优势,值得学习和借鉴。

院前急救概况 ?1、急救电话。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应急电话。 2、急救人员接受培训情况:急救医师,医学院校本科毕业,在 医院工作两年后接受3个月ALS培训;护士,在护士学校毕业,在医院工作两年后接受3个月ALS培训;驾驶员, 接受标准EIS培训。 ?3、岗位要求,医护人员有相应执业资格证书及ALS合格证书,驾驶员有驾驶证书及BLS合格证书。 ?4、急救内容,:要求严格执行本地区规定的院前急救规范,规范定期更新。由于与院内治疗相衔接,所以不限于对症治疗。 、?5、送院情况,送就近医院或疾病有关的专科医院。

急诊医疗体系

急诊医疗体系:院前急救中心、医院急诊室、ICU或CCU或专科病房 急诊分诊: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区分病情轻重缓急及隶属科室,进行初步诊断,安排救治的过程 分诊程序: S 为评估主观信息,收集病人或陪诊人员叙述的病因、诱因、主诉等有关资料 0 为病人客观信息的评估 A 是对收集的主观、客观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判断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决定病人就诊的优先等级 P 和 I 是计划与实施必要的检查与护理措施 E为分诊准确性的评价 Glasgow 计分: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运动反应高级创伤十个要点: Airway/cervical spine (气道处理固定颈椎) Breathing/ventilation (呼吸处理) Circulation and bleeding Control (循环处理及控制出血) Disability (评估神经功能缺陷) Expose/Environment (暴露伤者做彻底检查) Fahrenheit (华氏温度-暴露伤者时保持温暖) Get a history (采集病史) Head-to-Toe (从头至脚的全身检查) Inspect back (检查背部) Jot down a note (记录) 阿斯综合症定义:病人意识丧失,昏迷或抽搐,此时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血压测不到,呼吸停止或发绀,瞳孔放大。 心肺脑复苏定义:对心脏停搏所致的全身血循环中断、呼吸停止、意识丧失等所采取的旨在恢复生命活动的一系列及时、规范、有效急救措施的总称。 休克类型、病因: 类型 / 低血容量休克、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病因: 1)出血 2)感染 3)过敏 4)强烈的神经刺激 5)急性心力衰竭 6)严重创伤灾害的黄金抢救时间: 72 小时 中毒气味, P,H2S 中毒分级: 轻度中毒 : 血胆碱酯酶活性 50%?70% 中度中毒 : 血胆碱酯酶活性 30%? 50% 重度中毒 : 血胆碱酯酶活性 30%以下 瞳孔变化 正常 3-4min 针尖样缩小:有机磷中毒,吗啡中毒双侧瞳孔扩大: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阿托品中毒 瞳孔先缩小继之进行性散大:小脑幕切迹疝双侧瞳孔时大时小变化不定:脑干损伤中毒气味:有机磷中毒:特殊蒜臭 乙醇:酒味氯化氯代胆碱:鱼腥 硫化氢:蛋臭味

急诊科急救医疗体系建设质控内容

急诊科急救医疗体系建设质控内容 1、建立了急救管理制度。I 2、制定了急救网络的管理制度。II 3、制定了院前急救管理制度。II 4、制定了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快速衔接的工作制度及流程。II 5、制定了“绿色通道”的流程。II 6、制定了院前现场救治流程。 7、制定了合理安全转运的流程(途中监测)。II 8、制定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急救管理流程。II 9、制定了医疗急救演练的管理制度。III 10、实施了食物中毒医疗救援演练、大型交通事故医疗救援演练、液化气泄露医疗救援演练。III 11、制定了急救知识继续教育培训规划和方案。 12、最新急救理论培训 (1)长托宁替换阿托品救治急性有机磷中毒; (2)气道-食道联合导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IV 13、急救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的改进。 14、新技术、新项目在急救工作中的应用。 (1)SC-II洗胃机的临床应用; (2)GX-100车队管理导航系统在120救护车上的应用; 15、三基培训(半月学习一次,季度考核一次)。

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一、目的 院前急救设施齐全,人员配备管理,利于院前急救患者的救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适用范围 急诊科一般情况下的院前急救过程控制(不包括灾害事故急救)。 三、职责 (一)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督促配置救护车上院前急救所需的设施及药品。 (二)由医务科、护理部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配置救护工作所需的医生、护士、司机。 (三)由护士长、护理责任护士认真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急救箱及常用急救器材完好率必须保证达到100%,并经常保持救护车箱内的卫生。 (四)由出诊医护人员实施院前急救工作,并做好记录。 (五)救护车司机要熟悉本区交通情况,保持车况良好,做好车辆的维护、保养和年审。 四、工作程序: (一)救护车设施策划及配置: 按《基本医疗管理制度》的救护车设施要求配置所需设施及通讯器材,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申请、领用。 (二)值班人员准时接班,熟悉了解上一班的救护情况,坚守岗位,认真作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 (三)值班人员接到呼救电话后,详细记录时间、地点、求救大致原因,并立即通知出诊医生、护士和司机(必要时派出护工)在3分钟内出诊,

急诊科医疗质量控制方案

急诊科医疗质量控制方案 为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促进急诊科工作上等级、创特色,强化急诊工作的质量意识何服务意识,提高急诊医疗服务质量,规范医疗行为,制定本方案。 一、急诊医疗质量控制目标: 1、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标准化体系是医疗质量科学化管理的 基础,是各级医护人员必须遵守的规范和达到的指标。 2、更新管理观念、用前瞻控制、过程控制、终末控制,实现从 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改变。 3、重视提高全体人员参与质量管理的自觉性,认识到提高医疗 质量是医院工作的中心任务。 4、推行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必须抓各种技术常规、岗位职责、 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的具体落实尤其是重点抓好基础质量 管理规范、临床科室质量规范,确保正常医疗秩序,使正常 工作步入规范有序的轨道。 5、通过质量控制,使急诊科的各项工作质量达到《福建省急救 中心急诊工作流程质量控制标准》(参考三级甲等医院作为 标准)。 二、成立急诊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质量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总住院、 科秘书、护士长等组成。由科主任任组长,分设病历质控员、 医疗质控员、护理质控员三个质控岗位。分别履行以下职责:

1、组长对质控工作负总责,负责质量控制的组织、协调工作;质 控制度的修订;质控工作岗位分工,职责的调整,确保质控各 项工作的落实何质控目标实现。 2、病历质控员负责急诊观察室病历及急诊住院病历质量的检查和 监督,应定期对科室病历进行检查并对质量进行评分,定期抽 查急诊门诊病历、急诊处方,着重对三级查房、合理检查、合 理用药、合理治疗及各种医疗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负责向组长汇报检查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并督促落实。 3、医疗质控员负责对急诊科相关法规、急诊科相关制度、急诊科 工作流程等在日常医疗行为中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向组长 汇报检查情况。负责对新上岗的轮转医师进行岗前培训及考核,定期对在岗的医务人员进行知识更新的培训及考核。定期组织 科室内业务学习、疑难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 4、护理质控员负责对急诊科各项护理制度的执行及达标情况进行 检查、监督,并向组长汇报检查情况,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 落实。负责对新上岗的轮转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及考核,定期对 在岗的护士、护师进行知识更新的培训及考核。 三、急诊科质量控制工作计划 1、建立并汇总急诊科医务人员规章制度及相关法规,建立科室工 作流程,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要求各级医护人员熟知以上 各项法规、制度、流程,贯彻至日常工作中。 急诊相关法规:《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

[--市120医疗急救网络体系建设方案] 德国医疗急救体系

[**市120医疗急救网络体系建设方案] 德国医疗急救体系 **市120医疗急救网络体系建设方案为了加强和完善我市医疗急救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市医疗急救和突发事件紧急救援能力,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市120医疗急救网络体系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贵州省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指导意见》、《贵州省院前医疗急救体系三级通讯调度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和《**市关于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将应急救治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及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加强院前医疗急救管理,规范院前急救行为,坚持就近、就急、医院专科特色和尊重病人意愿急救指挥原则,建立完善市、县、乡三级120急救体系,通过建立健全全市医疗急救指挥和各级急救站网络体系,积极开展我市及周边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灾害事故及急危重伤病员的急救工作,为保障公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努力打造健康**。 二、急救网络建设原则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合理配置、提高效能”,坚持就近、就急、医院专科特色和尊重病人意愿的急救原则,按照急救责任区,及时准确、公正有序地进行院前急救调度指挥工作,建立功能完善、反应迅速的医疗急救网络。构建较为完善、覆盖农村的医疗急救体系。 三、急救网络建设我市“120”医疗急救网络由市紧急救援中心和县级急救中心及各级急救站组成,即以市紧急救援中心为枢纽,五县区急救中心(急救分中心)为纽带,90家急救站为网点,形成覆盖全市城乡、功能完善、反应迅速、指挥统一的医疗急救网络体系。(一)急救中心设置全市设置市级急救中心一个,根据《贵州省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卫计发〔2016〕12号)文件精神,在市紧急救援中心加挂一块牌子市急救中心,实现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模式。县级急救中心设置4个,**县急救中心、**县急救中心、**县急救中心、**县急救中心; 分中心设置1个,**市急救中心**分中心; **区、开发区设置为市急救中心急救站; 黄果树风景区、龙宫风景区设置为市急救中心急救站。**县急救中心待县改区后设置为分中心,各县级急救中心(分中心)由县卫计局主管,应建立独立建制的县级急救中心,条件受限的县区急救中心可先挂靠在当地实力最强的综合性医院。 (二)“120”呼救电话接入根据《院前急救管理办法》、《贵州省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指导意见》,“120” 作为统一的院前医疗急救电话号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使用“120”院前医疗急救呼救号码或者其他带有医疗急救呼救性质号码开展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按照区域规划和急救半径最小原则,市急救中心受理**市两城区、**区、黄果树、龙宫风景区呼救电话,即**市两城区、**区、黄果树、龙宫风景区所有通信公司“120”呼救电话接入市级急救中心; 各县级急救中心受理本地呼救电话,即县级急救中心所有通信公司“120”呼救电话直接接入各县级急救中心。 (三)市急救中心职责 1.在市卫生计生委领导下,负责全市急救资源的组织、协调、调度和指挥工作,监督管理县级急救中心和各级急救站的急救工作。完善急救管理,保障急救

急诊科急救医疗体系建设质控内容

急诊科急救医疗体系建设质控内容

————————————————————————————————作者:————————————————————————————————日期:

急诊科急救医疗体系建设质控内容 1、建立了急救管理制度。I 2、制定了急救网络的管理制度。II 3、制定了院前急救管理制度。II 4、制定了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快速衔接的工作制度及流程。II 5、制定了“绿色通道”的流程。II 6、制定了院前现场救治流程。 7、制定了合理安全转运的流程(途中监测)。II 8、制定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急救管理流程。II 9、制定了医疗急救演练的管理制度。III 10、实施了食物中毒医疗救援演练、大型交通事故医疗救援演练、液化气泄露医疗救援演练。III 11、制定了急救知识继续教育培训规划和方案。 12、最新急救理论培训 (1)长托宁替换阿托品救治急性有机磷中毒; (2)气道-食道联合导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IV 13、急救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的改进。 14、新技术、新项目在急救工作中的应用。 (1)SC-II洗胃机的临床应用; (2)GX-100车队管理导航系统在120救护车上的应用; 15、三基培训(半月学习一次,季度考核一次)。

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一、目的 院前急救设施齐全,人员配备管理,利于院前急救患者的救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适用范围 急诊科一般情况下的院前急救过程控制(不包括灾害事故急救)。 三、职责 (一)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督促配置救护车上院前急救所需的设施及药品。 (二)由医务科、护理部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配置救护工作所需的医生、护士、司机。 (三)由护士长、护理责任护士认真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急救箱及常用急救器材完好率必须保证达到100%,并经常保持救护车箱内的卫生。 (四)由出诊医护人员实施院前急救工作,并做好记录。 (五)救护车司机要熟悉本区交通情况,保持车况良好,做好车辆的维护、保养和年审。 四、工作程序: (一)救护车设施策划及配置: 按《基本医疗管理制度》的救护车设施要求配置所需设施及通讯器材,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申请、领用。 (二)值班人员准时接班,熟悉了解上一班的救护情况,坚守岗位,认真作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 (三)值班人员接到呼救电话后,详细记录时间、地点、求救大致原因,并立即通知出诊医生、护士和司机(必要时派出护工)在3分钟内出诊,

急诊医疗体系

1.急诊医疗体系: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室、重症监护病房; 2.每辆急救车需配备医务人员及驾驶员各5人 3.院前急救的特点:随机性、紧急性、流动性、艰难性、多样性 4.实施院前急救应遵循的原则:阻断环境伤害、先救命后就伤、争分夺秒、就地取材、急 救与呼救并重、搬运与医护的一致性、加强途中监护并详细记录 5.院前急救最佳急救期:伤后12小时内;较佳:伤后24小时内;延期:伤后24小时后 6.市区的平均反应时间8分,郊区15-20分 7.院前急救的现场评估:瞳孔、意识、呼吸、循环 8.现场伤员情况标记:红色:重度,随时有生命危险者;黄色:中度,短时间内及时处理 一般不危急生命;绿色:轻度;黑色:死亡伤病员 9.现场急救区得划分:收容区、急救区、后送区、太平区 10.无意识、无呼吸、无循环仰卧位;神志不清有呼吸和循环侧卧位 11.到现场后做的院前急救的护理工作:呼救、现现场就护、转运与途中监护 12.基本急救技术:CPCR、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13.急诊科救护的三个基本急救技术:环甲膜穿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14.心肺脑复苏术:抢救心脏、呼吸骤停及保护恢复大脑功能的复苏技术 15.完整的心肺脑复苏术包括基本生命支持(BLS)进一步生命支持(ACLS)、延续生命支 持(PLS)三部分。BLS向心脑级全身重要器官供氧,ACLS在BLS的基础上应用辅助设备及特殊技术恢复及保持自主呼吸及心跳,PLS脑保护、脑复苏及其他复苏后疾病的防治 16.开放气道的方法:仰面抬颈法、仰头抬颏法、托合法、舌颌上举法 17.口对口人工通气为最常用的方法 18.人工通气的有效标志:吹气是可见胸廓升高,呼气复原;救护者吹气是可感觉病人气道 阻力呈规律性升高;听到及感受到胡扯气流 19.胸外心脏按压只用人工的方法促使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并将人工呼气后带有新鲜氧气的 血液从肺部血管流向心脏,在经动脉供给全身主要脏器 20.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100次/分,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30:2,按压深度成人4-5厘米; 并发症;肋骨骨折、血气胸和肝裂伤 21.婴儿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100次/分,比例是30:2,按压深度儿童为3—4厘米,婴幼 儿2-3厘米 22.复苏的有效指标:扪到大动脉搏动;色泽转红;散大的瞳孔缩小;自主呼吸;意识逐渐 恢复;有尿;心电图波形有改变 23.急诊科的急救任务:急诊、急救、培训、科研 24.急诊科的工作特点:急、忙、多科学性、易感染性、涉及暴力事件多 25.急诊护理工作流程:接诊、分诊、处理,分诊是最重要的工作环节 26.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员与全院病床之比1—1.5:100;急诊观察室护理人员与观察病床之比 1:2—3;EICU护理人员数与床位数之比2.5—4:1 27.观察分诊是护士运用知识和经验通过视、听、触、嗅等感觉器官及辅助工具获得急诊就 诊病人的客观资料,即主要体征及症状进行快速收集评估、判断,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迅速重点分析,分类,按轻重缓急按排就诊顺序,同时登记入册的过程 28.急诊病人护理观察分诊技巧SOAP,S主观感受;O客观现象;A估计;P计划。疼痛 病人PQRST,P诱因;Q性质;R放射;S程度;T时间。其中,0代表无痛,10代表病人能想象的剧烈的疼痛。外伤病人CRAMS,C循环,R呼吸,A胸腹部,M活动,S 语言

急救医疗站制度

值班救护人员管理制度 一、急救值班、驾、护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严格交接班制度。 二、调度员接到呼救电话时,根据病人自愿,就近救治,能力适宜的原则,及时派出救护车及出诊医、驾、护人员。 三、出诊医、驾、护人员在接到中心调度室指令时,应在规定时间内出车。 四、值班医、驾、护人员出车救护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佩戴胸卡,对病人或家属要态度热诚,文明礼貌。 五、对病人应有高度负责的精神,进入现场应立即检查病人情况,对危重病人如有必要,须病人家属签字。 六、抢救病人要严格遵守急救医疗工作程序及急救原则,按急救医疗规范豚服务标准处理病人,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 七、接送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在病人身旁密芭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便于及时处理,如遇危急情况,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就近医院抢救,杜绝责任事故的发生。 八、加强查对制度,不管在现场或是在途中救护,护士所执行的口头医嘱及所有操作,包括时间、药名、剂量、给药方法,要及时记入院前急救病历,所有药品安瓿及包装均需核对后带回中心。 九、保管好急救器材和药品,当班用完,当班补充,保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十、返回中心(站)后,医生及时地向中心调度室报告急救情况,认真填写院前急救病历。

站长职责 一、在上级领导及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全面负责急救医疗中心的医疗救护、教学、科研、人事、财务、车辆和总务等工作。 二、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令。 三、领导制定中心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按期检查、总结工作,定期向上级领导汇报。 四、负责组织、检查医疗急救工作,定期随车出诊,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证不断地提高急救质量。 五、遇有重大灾害、事故,必须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亲临现场,参与指挥抢救。 六、负责组织、检查急救教学和业务技术学习。 七、负责领导、检查中心科研工作计划的拟订和贯彻执行情况,采取措施,促进研究工作的开展。 八、教育职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良好的医德医风。督促检查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规章制度和急救操作规程的执行,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九、根据有关规定,主持中心工作人员的任免、提升、奖惩、职称评聘、调动、进修等工作。 十、加强对后勤工作的领导,督促检查财务收支工作,审查急救车及其它物资采购计划,审查预决算,审签发票,严格执行国家财会制度。 十一、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关心职工生活,及时研究处理人民群众对中心工作的意见。 十二、因事外出或缺勤时,应指定一位副职主持中心日常行政业务工作。 十三、副站长协助站长工作,受站长委托分管部分行政、业务工作,对站长负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