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前中国社会分层的想象

当前中国社会分层的想象

当前中国社会分层的想象
当前中国社会分层的想象

当前中国人的社会分层想象

一、当前中国人的阶级、阶层意识

阶层意识定义:

陈天柱、苏祥:阶层意识所指的是居于一定社会阶层地位的个人对社会不平等状况及其自身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的主观意识、评价和感受。

沈贯力:所谓阶层意识,是指某个社会阶层的成员对本阶层的归属感、认同感,也就是全体成员对本阶层共同处境和共同利益的共同认识。它所强调的是个体的心理和意识状态,其基础也并非仅仅建立在物质经济利益的基础之上,各种经济、权力、文化、技术资源的不平等分配,都可以成为这种意识的基础。它包括三个内容: (1)人们是否有阶层认知,也就是人们是否意识到自己懂得社会存在着不平等的地位结构。(2)如果有阶层认知的话,那么在人们观念中划分阶层地位高低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3)人们是否把自己归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

中国人的阶层意识:

《阶级或阶层意识中的心理因素:公平感和态度倾向》翁定军《社会学研究》2010. 1 本文按照“客观社会位置→公平感→态度倾向→阶级意识”这一思路探讨个体的公平感和态度倾向等心理因素在阶级阶层意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在研究方法上,以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手段作为建立态度倾向等主观变量的工具,以多项逻辑斯蒂回归(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模型验证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公平感强的人在社会态度上容易出现“嫌富怜贫”等倾向,公平感等心理因素具有分解来自客观社会位置影响的作用,导致在客观社会位置的维度下,人们的阶级意识呈现“碎片化”特征;进而认为,阶级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2005年1月10日,世界知名调查机构“盖洛普”正式对外发布一项调查结果:在迅速发展并日渐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中国,富裕阶层和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也在迅速加大,1月,北京市统计局的一个报告显示,北京高低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由2000年的3.1∶1扩大到2003年的4.7∶1。)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认为:中国社会目前尚能承受较高的收入差距,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的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增长,这给了民众一个良好的心理预期。但这并不等于,可以暂时将收入差距问题放在一边。因为这种预期要求中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不能发生宏观政策的重大调整或者失误。

根据国际惯例,一般认为,当基尼系数小干0.2时为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

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水平;0.4—0.6之间为不平均;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往往认为超过这条警戒线,就容易产生社会的动荡。

目前,对于中国全国的基尼系数,说法各异。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为0.4左右,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的数据是0.454,南开大学的研究成果是已经超过0.5。但是考虑到最高收入阶层中有不少没有经过统计的灰色收入,因此很可能事实上中国已经超过警戒线。尽管国家统计局一再表明: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总体上是合理的,不能以基尼系数的一般标准来看待中国。尤其是中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基尼系数要放大一些才管用。但是必须看到的是,差距在不断拉大的事实。

199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在0.34左右,目前已经逼近0.45(按照中国社科院的口径);其中,1990年中国城乡收入差系数为2.57,2003年差距扩大为3.23;1990年行业收入差为1.76,至2003年行业收入差系数飞速扩大为4.63。

郑晨,《阶层归属意识及其成因分析——中国广州市居民的一项调查》浙江学刊2001 年第3 期

(一)阶层归属意识类型分析

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有关阶层归属意识的两类问题:(1)如果今天的社会人们可以分为五层——上层、中上层、中层、中下层、下层,您认为自己属于哪一层? (2) 您认为您15岁时,您的家庭属于哪一层? 要求被访者就上述两类问题分别作出选择。调查结果表明,80. 8%认定自己今天处于中层和中下层两个层次上,而在追溯本人15 岁时,74. 5%认定自己那时的家庭处在中层和中下层,前者比后者的比例高出6.3%。如果仅以主观评价为中层的相比较,前者比后者更高出10%。可见,从总体上,阶层的归属意识是呈现“向上”发展的趋势。《主观阶层认同研究综述》侯静:

二、研究现状:李培林等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公众的自我阶层认同呈明显“向下偏移”趋势,表现为自认为处于社会中层的人偏少,自认为处于社会底层的人较多。收入、教育和职业等客观分层指标与主观阶层认同存在一定联系,但关联强度不大,在各种影响因素中,决定人们主观阶层认同的最主要因素是父辈社会地位[14 ] 。李春玲研究发现,处于社会顶层与底层的阶层其内部身份认同率较高。此外,成员较稳定阶层其身份认同率较高,流动性、变动性较大的阶层和新生阶层其身份认同率较低[15 ] 。卢福营和张兆曙认为,主观阶层认同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心理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与客观分层结构体系存在一定偏差[16 ] 。它是人们从自身视角来审视自己的阶层归属,虽然这种“自己眼中的自我”可能不是真实的自我,但共同的主观阶层认同容易形成共同的阶级意识和行为取向,直接影响一个人对社会阶层的态度和群体价值观。当社会成员对自我社会阶层认同率较高时,往往对该阶层的归属感较强,阶层意识较清晰。因此,主观阶层认同不一定源于个人对客观地位差异的直接体验和认知,文化传统、心理因素、思维方式、现有社会结构体系或权力分配及由非制度化运作而造成的相对剥夺感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人们的认同产生一定偏移。

阶层意识成因:

郑晨,《阶层归属意识及其成因分析——中国广州市居民的一项调查》浙江学刊2001 年第

3 期

(二)阶层意识归属原因分析

决定一个人属于某一个阶层的原因是什么? 哪一个原因认为是最重要的? 调查结果表明,人们首先选择的是权力(26. 3 %) ,其次是收入(24. 9%) ,第三是教育程度或文化水平(20%) ,第四是职业(13. 1%) ,接下来依次为财产(5.8%) 、家庭背景(4. 2%) 、社会声望(1. 4%) 、其它(0. 3%) ,另有4. 1%的人表示“不知道”。

不过如果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不同的阶层归属意识,对决定社会分层形成的原因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不难看出,层次越高者越倾向于看重“教育程度”的因素,而层次越低者越倾向于看重“权力”因素及“家庭背景”因素,至于“收入”因素则在各个层次均占据重要地位。

个人的阶层归属意识直接影响到决定一个人属于某一个阶层的原因的认识。但总的来看,那些认为自己为中上层的,认为“教育程度”是最重要原因,而主观评价自己为中层以下的,则把“权力”视为一个人从属某一阶层的最重要原因。这种对权力的崇拜心理,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权力在社会现实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有关阶层归属意识的相关因素分析的两个表格)

根据上面的有关资料和相关分析,我们对当今广州居民的阶层归属意识以及形成的原因有了一定的认识,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阶层归属意识中的“层次”也在相应提高。

第二,对于社会分层的形成原因,在阶层归属意识中那些“层次”较低者更多地归结为权力或家庭背景的原因,而那些“层次”较高者,则更多归结为教育因素。、

第三,多元回归分析模型揭示了“本人15 岁时的家庭阶层属别”对阶层归属意识的影响力最大。

第四,对社会公平程度的判断,也是与阶层归属意识相关的一个指标,换言之,对社会不公平、不平等反映强烈的,往往是那些阶层归属意识中“层次”较低者。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社会分层的实质就是社会资源的分配问题。

第五,正如我们预计的那样,个人的收入水平与阶层归属意识有明显关连。同时,具体表现为居住状况的物质生活条件都会影响到个人的阶层归属意识。

第六,生活变化的好坏也直接影响个人的阶层归属意识。调查表明,中国的改革开放,给大多数广州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当问及“您的生活在过去5 年中发生了如何变化”时,回答“变好了”占27. 3 % ,“有些变好”占44. 7 % ,“没有变化”占15. 5 % ,回答“有些变坏”或“变坏了”分别占7. 3 %和3. 2 % ,表示“不知道”占2 %。不言而喻,生活水平的总体提高,也令广州居民阶层归属意识向高的“层次”发展。

第二,当前中国人的自我阶层定位

案例分析:

刘波《“第五代”青年阶层意识研究》: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至今已经30多年,出生在1978 年至1988 年的“第五代”青年已逐渐成长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第五代”青年对自己所属阶层的主观阶层意识

调查显示,五成“第五代”青年认为自己属于社会中层,四成“第五代”青年认为自己属于社会中下层及以下,总体呈现出纺锤型。

(四)“第五代”青年的客观阶层地位

以“个人受教育程度”、“上个月的总收入”、“上个月各项支出”、“拥有奢侈品数量”、“主要交往人群类型”、“家庭人均居住面积”、“房屋属性”、“所在单位性质”、“职业身份”、“政治面貌”等变量作为观测变量,通过因子分析,形成“单位与收入因子”、“个人才能因子”、“居住条件因子”和“交际消费因子”。通过将4 个因子快速聚类,将“第五代”青年聚合成3个群体。也就是中上层(6.4%)、中层(37%)、中下层群体(56.6%),金字塔形结构仍然较为明显。

(五)主观阶层意识和客观阶层地位的差异

客观处于中上层的“第五代”青年中,31.9%自认为属于中上阶层,43.8%认为自己属于中层,21.9%认为自己属于中下层;客观处于中层的“第五代”青年中,5.6%自认为属于中上阶层,49.6%认为自己属于中层,41%认为自己属于中下层;客观处于中下层的“第五代”青年中,8.3%自认为属于中上阶层,44.8%认为自己属于中层,43.1%认为自己属于中下层。产生主客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群体看中的划分标准存在差异,例如低估的群体更看重收入而忽视了自己的高消费,这就是所谓“穷忙族”被扩大化的原因。此外,总体看不同阶层(客观、主观)的“第五代”青年都表现出积极向上的趋势。这种积极向上表现在维持现状和积极进取上为更倾向选择积极进取,在个人兴趣满足和收入满足上更倾向收入的满足,可见“第五代”青年关于阶层向上流动的内在动机还是非常强烈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对收入满足的追求随主观社会地位的上升而下降,这与近些年来的舆论导向不无关系,青年人更多

地表现出对个性的追求。自我高估的群体(自认为是高层的青年)则表现出安于现状和满足个人兴趣的趋势,因此可以估计这部分群体的家庭可能相对富裕,他们不太愿意工作,更愿意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影响因素:

《主观阶层认同研究综述》侯静:

三、影响因素

在对以往相关研究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影响主观阶层认同的因素分为主、客观两方面。其中客观因素包括个体(收入,权利,消费,职业,教育性别)、家庭(父辈社会地位,婚姻)及环境因素(静态环境和动态环境);主观因素包括个体“相对剥夺”感和观念固着因素。

2. 观念固着

指长期以来社会上存在的客观社会阶层划分给阶层成员造成的一种身份固着观念,属身份壁垒遗留问题。尽管该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受父辈社会地位影响,但它更多强调的是个体自身感受,体现了个体的心理感知。较典型例子是农民阶层,依据陆学艺十大社会阶层的划分,许多农业劳动者阶层已转变为产业工人、商业服务人员、个体工商户阶层等。但他们在职业身份改变后,仍认为自己是农民的有24 %的个体工商户,2314 %的工人,1217 %的商业服务人员,1012 %的办事人员,615 %的私营企业主,419 %的专业技术人员,218 %的经理人员,7 %的失业半失业者[15 ] 。

除上述主、客观因素外,社会交往、宗教信仰、年龄等因素也对主观阶层认同产生一定影响,如“党员”对自己的主观阶层认同程度一般高于“非党员”,年龄越大主观阶层认同越高等。正如人们的主观阶层认同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将会出现一些新的影响因素,而各因素的影响强度也可能发生改变。

自我阶层定位:

《态度、认同与社会分层的主观建构——基于2008CGSS 的描述性分析》陆益龙《湖南社会科学》2011 /5

较多居民觉得中国阶层结构呈金字塔型,而个人的阶层认同则具有宝塔型特征。居民的相对剥夺感处于中等程度,而对收入差距拉大非常关注。从个人的阶层认同情况来看,当前的阶层结构则属于“宝塔型”,也就是中层及以下阶层为主的认同,这一结果显示人们的阶层认同已经发生变迁,从“偏低层”的认同转向中层及以下阶层为主的认同。调查结果显示,居民的相对剥夺感处于中等程度,不过收入差距拉大问题已受到广泛关注,由此说明人们对收入分配机制的合理性提出了挑战。

图1 反映的是居民对自身阶层地位的判断和认同,其中从1 -10 分别表示从最高层到最底层。由数据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当前中国居民的阶层认同形态与表2 中的五种典型结构类型都有一定差异。也就是说,国际上常用的五种典型阶层结构类型并不能反映当前中国居民的阶层认同状况。而且当前的阶层认同结构特征也呈现出与以往的“偏低层”阶层认同特征有所不同,“偏低层”的认同则是更多的人偏向于将自己认同为中下层及社会底层。从类型的角度看,当前的阶层认同特征可描绘为“宝塔型”,其特点是认同中上层的人数很少,为宝塔的顶部和塔尖,而中层、中下层和底层比例较高且基本相当,构成宝塔的主体。

从图1 的数据来看,有47.1%的人属于“中层”( 5、6) 认同,25.5%的人将自己认同为“中下层”( 7、8) ,16% 的人认同为“底层”( 9、10) ; 属于“上中层”( 3、4) 认同的占9.9%,认同为“上层”的占1.5%。根据这一结果,我们可将这种“宝塔型”认同结构特征概括为中层及以下阶层的认同,也就是人们以中层认同为主,且中下层和底层认同的人仍较多。出现中层及以下阶层的认同格局,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客观现实,即是客观现实在人们观念世界的反映。因为当前中国社会,虽然社会经济经历了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但是总的看来,仍有较多的民众尤其是农村居民实际处在中层及以下阶层,只是少数人通过市场得到很好发展,经济收入达到中上层以上。另一部分原因则是源于社会快速转型过程中人们相对剥夺感的增强,也就是说,较多的人倾向于横向比较,在横向比较中,人们往往感觉自己的地位很一般,甚至比其他人要低。

第三,当前中国人阶级阶层意识的评析

《东南沿海县域居民阶层意识比较分析———基于福建省福清市和龙海市的调查》程丽香《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 年第11期

摘要:文章以抽样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对福建省福清市和龙海市居民的阶层意识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两县域居民在主观分层标准中都突出了金钱/财富在社会分层中的地位,同时,福清居民还强调权力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性,而龙海则强调社会地位和教育水平的重要性;在阶层地位的自我认同中,两县域居民的“中等认同”比例较高,且不同的地位认同对个人年总收入有显著差异。研究还发现,两县域居民在对经济地位获取的实然判断中既突出了能力主义的地位又强调了权力资本和经济资本的重要性;在对经济地位获取的应然

判断中则充分体现了能力主义的价值观。

(一)阶层差异的主观判断标准比较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社会阶层的划分有三重标准:即财富———经济标准,权力———政治标准和声望———社会标准,被称为三位一体的分层理论[7]。运用SPSS13.0的多选项分类法对调查问卷中的“您认为阶层之间的最大差别在哪些方面?”进行数据处理后显示:福清、龙海两县域居民观念中阶层差异的主观判断标准大致相同。福清居民认为阶层差异的最大差别依次是金钱/财富(33%)、权力(13.3%)、社会地位(12.8%)、消费水平(8.1%)、教育水平(7.3%)、生活方式(7.1%)、职业(5.5%)、住房(5%)、道德修养(3.9% )、家庭出生(3.1% )及其他(1%);而龙海居民则认为是金钱/财富(28.2%)、社会地位(13.8%)、教育水平(10.4%)、权力(9.7%)、职业(9%)、消费水平(7.3%)、道德修养(6.4%)、生活方式(6.1% )、住房(4.2% )、家庭出生(4% )及其他(0.8%)。可见,两地居民对阶层差异的主观判断标准基本符合韦伯的分层理论,都凸显了金钱/财富在阶层差异中的绝对影响力。

(二)阶层地位的自我认同比较

日本国际价值事务局于1979年对美国、法国、巴西、韩国、印度等13国家的公众进行的阶层认同的调查表明,各国认为自己处于社会“中层”的公众比例都在50%-70%之间。日本总理府1965年进行的“关于国民生活的舆论调查”中,当时日本认为自己处于“中层”的公众比例达到了52.6%。运用SPSS13.0的频数描述法对调查问卷中的“在您所在的市/县里,如果把人分成五个等级,您认为您属于哪一等级的人?”进行数据处理后显示:福清和龙海居民自认为属于“上等”的分别占有效样本0.9%和0.2%,“中上等”的分别占7.4%和14.6%,“中等”的分别占63.3%和56%,“中下等”的分别占22.5%和23.2%,“下等”的分别占4.7%和4.2%,回答“不清楚”的占1.3%和1.8%。可见,两县域居民分别有超过半数的人自认为属于“中等”,有接近1/4的人自认为属于“中下等”。这是一组十分令人鼓舞的数据,它说明两县域居民中有“中层认同”的人口比例是比较高的,龙海达56%,福清更是高达63.3%。

(三)经济地位获取的实然及应然判断比较

《态度、认同与社会分层的主观建构——基于2008CGSS 的描述性分析》陆益龙《湖南社会科学》2011 /5

调查分析结果给我们的实践启示是: 首先,在提高分层的正当性,促进社会公平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创新,降低家庭代际资本和关系资本对不平等所起的作用,提高个人人力资本的激励作用; 其次,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要改革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有较快增长; 最后,为形成温和的社会分层意识,需要建立和完善社会文化机制,如发展社会保障、福利、慈善和社会工作事业,调和贫富阶层以及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以构建起和谐的社会关系。

关于微信公众平台使用情况的数据分析

关于情况的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样本总数:30 份 数据与分析: 1、您的性别( ) [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A男1550% B女1550%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0 2、您的年龄( ) [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A18岁以下1 3.33% B18--25岁1653.33% C26--30岁516.67% D30岁以上826.6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0 3、您目前的最高学历是( ) [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A初中及以下413.33%

B高中或高职(包括在读) 826.67% C大专或本科(包括在读) 1860% D研究生及以上(包括在读) 00%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0 4、您目前从事的职业( ) [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A学生516.67% B销售人员413.33% C市场\公关\广告310% D财务\税务\金融1 3.33% E行政\人事\后勤826.67% F高级管理人员1 3.33% G秘书\文员00% H物流\贸易00% I公务员1 3.33% J教师00% K其他723.33%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0 5、您的平均月收入( ) [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A无收入516.67% B1080元以下310% C1081--3500元1446.67%

D3500元以上826.6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0 6、您使用微信主要是因为( )此题可多选[多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A省流量省资费826.67% B周围人都在用930% C好玩有趣1033.33% D打发时间620% E微信很“潮”310% F其他1136.6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0 7、您使用微信有多长时间了?( ) [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A 3个月以内2 6.67% B 3--6个月413.33% C 6个月--12个月2 6.67% D一年以上2273.33%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0 8、您使用微信的频率( ) [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有人说它是中国社会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有人说它是当代中国思想解放的鲜明标志,有人说中国当代艺术已步入世界艺术强国之林。也有人说,中国当代艺术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而精神文明严重滞后的具体表现,也有人说它是中国痞子文化的最典型代表,也有人说那些都是垃圾。面对这些截然不同的观点,我们如何做出自己的判断,如何给它一个全面公正的评价,如何思考其价值和弊端,这一切都需要在历史中进行寻找、分析、梳理、定位。 一、发展初期的中国当代美术状况 上世纪70年代末,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宣告结束,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正值此时,国家在思想领域中的解禁以及更为广泛的对外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为中国学术思想的开放提供了绝好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的文化介入获得了成熟的条件,于是启蒙主义就漂洋过海进入了敞开的国门。正是在这样一个发生学意义上的被动发生或刺激应变的过程中,启蒙主义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发展。 这股思潮从诗歌界开始,很快波及了整个文学艺术界。与此同时,美术界开始了一系列重要发展:星星画会,85美术新潮,黄山会议,89现代艺术大展等。现代主义的欢呼,打破了传统的保守与陈旧。各种标榜西方绘画先验的群体,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这种波澜壮阔的景象汇成一股洪流,冲击着我们的思维与观念。一场以青年人为主的美术新潮运动,以其独特的活力与锐气,开始向中国传统官方艺术

挑战。 热情一直持续到1989年的北京中国现代艺术大展。这次大展是80年代中国当代美术运动的大阅兵,现代和后现代主义的大集结。而颇具意味的是,展出场地是中国美术界最高殿堂的中国美术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中国当代艺术在地位与认同上取得的巨大成功。 二、随之而来的中期发展阶段 80年代出现在中国大地上的当代艺术虽然天生带来了某些缺陷和弊端,但它也展现了一片崭新的艺术天地,它的“当代性”是一种时代精神的体现,因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带着迷茫、激情和喧闹,中国当代艺术步入了90年代。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过程中,随着真正的商业化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到来,现代化和城市化带来的中国社会的剧烈转型,使得中国社会发生了诸多变化,个人主义思想愈演愈烈,集体意识逐渐淡薄。在艺术上表现为从集体主义经验到个人经验的转换,大众文化和微观政治时代的来临。 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一种被称之为“玩世现实主义”、“政治波普”、“艳俗绘画”等的架上绘画开始活跃起来。1990年的刘晓东、俞红画展,王劲松、宋永红画展,1991年的方力钧、刘炜画展,新生代画展,曾凡志画展等让我们意识到一种新的表达内容开始出现,并迅速形成一种风气。加之刘震云的新现实主义文学,崔健吼出的“在雪地上撒点野”等摇滾之声,这种种文艺界的响应,使当代艺术进入一个泼皮艺术的时期。无聊成为他们对当下生存状态唯一的体验,意义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消遣,用荒唐、无意义、平庸、幽默

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现状

浅论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体系 摘要:毫无疑问,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这里,很多人在高兴之余也不免会产生出这样的疑问:究竟什么是社会分层?社会是怎样进行划分的,为什么这样划分?社会分层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怎么样……等等不一而足。为此,本文主要从读者有疑问的地方写起,将本文大致分为三部分:亦即首先介绍一下社会分层的概念;然后阐明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现状,以及为什么这样划分;最后针对当今的社会分层理论提出自己的一点评价。而对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现状进行阐述时,我会进一步选取当代两个比较有影响李强和陆学艺的观点简要介绍,最后再一一对应着进行相应的点评。 关键词:当代社会;社会分层;分层原因;分层影响 正文: 社会分层的概念:众所周知,无论是介绍科学知识,还是日常与人打交道,首先都离不开对所要说明事物的具体介绍,以增强认知者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而社会分层作为社会结构中最重要的社会现象,社会学的核心领域,对他的研究更是如此。所以,我会在进入正文之前,大致介绍一下什么是社会分层。根据《社会学教程》介绍:(1)所谓社会分层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的过程。“分层”原为地质学家分析地质结构时使用的名词,是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学家发现社会存在着不平等,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

层次,因而借用地质学上的概念来分析社会结构,形成了“社会分层”这一社会学范畴。在西方社会学中社会分层是使用比较广泛的一个专有名词,常常与阶级、阶层同义,尤其在苏联解体之前甚至有替代,淡化阶级概念的学术倾向。我国在建国初期也曾经出现过类似现象,后来在国家正确引导下才慢慢走上正轨。简而言之,(2)社会分层概念的实质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社会利益关系及其不平等的利益分配格局的观念反映。尽管西方的社会分层理论是建立在与我国截然不同的两种社会制度之上,但是马克思主义的以阶级划分的社会分层理论,韦伯的以财富,权力,声望,划分的多元社会分层理论,以及涂尔干主义社会分层理论……依旧对我国学者研究社会分层提供了借鉴意义。 社会分层现状: 当代中国介绍社会分层现状的理论比较多,在此我谨选择李强和陆学艺的观点进行介绍。 李强在《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一文中采用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的方法分析五普数据,发现现在中国社会是倒丁字型的社会结构,而且认为造成该结构的主要原因是城乡的分隔。他使用的具体方法是,采用社会经济地位指标测量全国就业人口,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处在很低社会经济地位上的群体,该群体内部的分值是一致的,在形状上类似于倒过来的汉字"丁"字型的一横,而丁字型的一竖代表一个很长的直柱型群体,该直柱型群体是由一系列处在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上的阶层构成。(3)根据调查显示:丁字型社会结构反映的是

发挥联想和想象

发挥联想和想象

《发挥联想和想象》作文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发挥联想和想象》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编语文教材上册第六单元的写作训练。本次写作训练是在“说真话、抒真情、文从字顺、突出中心、条理清楚”的基础上对作文的进一步提升,地位至关重要,很好地体现了人教版中学语文系统训练的这一大亮点。本次训练旨在让学生通过发挥联想和想象,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多维度发散思维,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起来,提升文章内涵。 二、学情分析 崇文学校七年级共8个班,共404人,男生208人,女生196人。学校是按片区划分招生,生源大部分来自东源县第一小学及新源学校。学生学习基础一般,多数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课堂上思维不够活跃,发言不是很踊跃;阅读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写作兴趣不是很浓;语文综合素养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在此之前,学生学习过了许多饱含联想和想象的文章,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吴承恩笔下的《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等等。 三、教学预设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先哲庄子以“鲲鹏展翅,扶摇而上九万里”形象地告诉人们“大物”“有所待”的道理;诗仙李白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绘了瀑布的气势磅礴和壮观绝妙的景象;伟人毛泽东用“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赞颂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精神和豪迈气概。无论是写景,还是状物;无论是言理,还是抒情,我们都会感受到他们的诗文给了我们一种美的享受。那是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将他们推到了一种新高度,上升到了一种新境界。那么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呢? (二)速读文本内容,了解相关知识 1.联想 (1)什么是联想?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出示PPT:联想是由某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 (2)联想有哪些方法?

中国当代艺术媒体的现状和未来

中国当代艺术媒体的现状和未来 今年下半年以来,不断听说艺术媒体仙逝的消息。对于我来说,从事艺术媒体的工作已经成为了过去,但是我对它的某种情结一直存在,总希望艺术媒体行业自身的专业性和艺术的专业性结合的更好,以在艺术商业大潮中更好的独立发展。记得在08年初的时候,韩国《月刊美术》的主编来采访我,问我当时《美术焦点》是如何半年多的时间变成艺术圈的知名艺术媒体时,我简单地回答了几点:一,艺术市场需要,这是客观的;二,艺术媒体的数量有限,而且大多数媒体过于含蓄;三,《焦点》杂志社当时的编辑多是80后,比较有激情和活力,能够胜任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也打破一些常规,加上负责人对当代艺术的“介入”欲,这些是客观的。从五月份离开杂志社,我对自己在杂志社的经历少有谈起。不管《焦点》杂志现在何去何从,都不能否认它曾经在一年多以来对艺术圈的事件和其他媒体有过或多或少的影响,杂志运作模式抑或内容选题。如果说它是错的,那么艺术圈给了它错的土壤。前些日子看到《中国证券报》的尧晓峰写了关于艺术媒体的危机分析,言辞比较犀利。这让我又想起以前对媒体的看法,一直想写,只是耽搁了。以上是我写这个文章的开始。 艺术媒体的现状 目前活跃在当代艺术界的媒体还是有限的,几个杂志,几个网站。

其实仔细从网站上搜索就会发展艺术圈的媒体不下百种,每个媒体都有自己的存活方式,在这里我只想讨论比较活跃几个艺术媒体的现状。艺术媒体从艺术市场衰弱以来,不断出现关门或者闭关停业,这也是符合艺术市场发展的,因为这些媒体的出现本来就是市场促生的产物。08年以前的艺术媒体更多是艺术界的人士怀着各自的目的来筹办的,08年以后社会上的资金不断涌入到艺术媒体领域中,谁都想分一杯羹。从天禄琳琅的高调介入到宣布破产,虽然是个个案,但是也极具代表性地说明艺术媒体不仅仅需要商业上的技术操作,更主要的是艺术上的专业判断,两者缺一不可。而那些有着学术能力但是依然倒闭的杂志,就是缺乏传媒能力。艺术杂志不是组织几个批评文章和发表几个艺术家作品赏析,以及发布展讯就可以获得长久生命力的;艺术网络也不是发布更多的艺术新闻和弄几个论坛就可以赢得艺术界认可的。从媒体自身到媒体与读者、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从内而外,应运而生且不成熟的艺术媒体一直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点。 当下艺术媒体的不足有大概以下几点:一,内容杂乱。纸媒对重点的把握不准,网媒对新闻事件的梳理不足。纸质媒体之所以存活在这个网络时代的理由是它对内容的筛选有着犀利的判断和定位,目前更多的纸媒只是将一些知名批评家的文章简单罗列,并没有经过编辑、筛选和归类,网络媒体通过自身稿件写作和转载其他文章已经达到一定的广度,只是在对这些繁多的事件上没有系统的整理,对一些应该介入的艺术事件并没有给予深度的关注。这就使得我们看十个媒体跟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特点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特点 在现代社会学理论中,阶级或阶层都是指按一定标准区分的社会群体,这些不同的社会群体拥有不同的社会地位,美国著名学者戴维?波普诺教授认为,这种社会地位是指在社会中所界定的社会位置,从社会分层的意义上讲,社会地位具有更具体的含义,它是指在一个社会等级体系或分层系统中的等级位置。同时,因为个人的大部分生活是以社会等级为基础的,所以识别人的社会地位也就十分重要。确定不同人群的社会地位,就成为划分社会阶层的主要目的。 是什么决定了阶层的划分?有二种最基本的经典理论模式和分析框架:一是马克思依据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来界定阶级;二是马克斯?韦伯认为分层体系中除了经济之外,还有二个重要的维度:权力和声望。 当代中国社会的分层研究,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种: 1.“十大阶层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陆学艺主持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提出:一个现代化社会分层结构在现阶段的中国社会已现雏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正在向与现代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方向转变;并且这种结构正在趋于稳定;中国城市的社会等级结构正在向橄榄性现代社会阶层结构演变,而乡村地区或城乡结合的县级行政区的社会阶层结构要转变为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则还要走很漫长的路的基本判断。课题组提出了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划分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理论框架,并据此勾画了当代中国社会十大阶层和五种社会地位等级组成的社会分层结构。十个社会阶层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在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中约为2.1%)→经理人员阶层(1.5%)→私营企业主阶层(0.6%)→专业技术人员阶层(5.1%)→办事人员阶层(4.8%)→个体工商户阶层(4.2%)→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12%)→产业工人阶层(22.6%)→农业劳动者阶层(44%)→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3.1%)和五种社会等级:社会上层、中上层、中中层、中下层和底层。 2.“十二阶层说”:零点调查基于数据提出当前中国社会的十一个分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管理人员(0.6%)、私营企业主(1.4%)、企业管理人员(0.6%)、专业技术人员(5.2%)、高级行政人员(2.8%)、初级教育文化工作者(2.5%)、办事人员(4.9%)、工商服务人员(10.4%)、个体户(14.3%)、工人(14.7%)、农业劳动者(31.8%)、无业、失业人员(10.7%)。 3.“七阶层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培林、张翼将国际上通行的衡量消费水平的恩格尔系数作为消费分层的划分依据,划分了七个阶层:最富裕阶层,占家庭百分比为7.2%、富裕阶层,占家庭百分比为10.6%、中上阶层,占家庭百分比为为17.7%、中间阶层,占家庭百分比为为22.0%、中下阶层,占家庭百分比为为19.7%、贫困阶层,占家庭百分比为12.9%、最贫困阶层,占家庭百分比为9.9%。 4.“四大利益集团说”:清华大学李强、孙立平、沈原教授提出。根据改革以来人们利益获得和利益受损的状况,将中国人分为四个利益群体或利益集团,即特殊获益者群体、普通获益者群体、利益相对受损群体和社会底层群体。特殊获益者群体是在改革20余年中获益最大的人,如民营企业家、各种老板、公司董事长、高级经理、工程承包人、市场上的各种经纪人、歌星、影星、球星等明星,以及与外资、外企结合的外企管理层、技术层等等;普通获益者群体是改革以来在经济以及各种社会资源方面获得了明显的利益的群体,包括各个阶层的人,其中既有知识分子、干部,也有普通的经营管理者、办事员、店员、工人、农民等;利益相对受损群体是指在改革的现阶段利益受到损害者,包括在改革前期获益的前两个群体中的一部分,如城镇中的失业、下岗人员;社会底层群体指贫困地区的农民等等。在此基础上,李强教授将第一个群体称为上层,第二个群体称为中层,第三个群体称为中下层,第四个群体称为底层。同时,李强教授认为对目前各个社会群体之所以难以命名,恰恰反映

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微信公共平台在提供校园化服务方面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背景分析 1微信的发展 作为众多社交软件中的一款,微信的发展如日中天。从上述的微信发展图来看,微信已然成为国内第一大移动社交应用平台,并且还在迅速发展中,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微信会成为未来移动互联网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应用工具。 2智能手机的普及

据以上资料分析显示: 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保有量达到5亿,增速为38.9%,智能手机得到进一步普及。特别是受到低端Android智能机的推动,智能手机保有量大幅增长,这意味着使用智能手机的用户数量取得了非常快的增长,智能手机已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载体。预计,未来智能手机对功能手机的取代将进一步持续,但增速将逐渐趋缓,智能手机保有量在2016年将超过7亿。 3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注:内容来自百度2012Q4移动互联网报告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开始进入一个高潮期,各大互联网站点都开始了移动布局,相继推出客户端和专用于手机的移动站点,比如网易新闻客户端等。其中微信又是这些移动app中佼佼者,用户量和平台成熟度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 4微信与其他社交工具的比较 QQ、微信、飞信、人人、贴吧、微博是当下大学校园内最为常见的社交工具,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每一个软件却也都有着自己的不足。微信作为一种社交软件,却也不仅仅具有社交的功能,同时还可以作为一种新兴的传媒方式,在目前的社交工具中应该算作是最方

便、最实用,最理想的传媒方式。首先从注册验证来说,微信公众平台的注册验证需要真实的姓名或者官方的证明,相比人人、微博等其可信度更高,信息的传播要求更精准、更真实;其次从用户心理体验过程来看,用户关注该公众平台之后对其推送信息的关注是主动的,相比QQ、飞信的工具来说,避免了被动接收的情况,这样就使用户具有了更多选择的权利,更加尊重了用户的体验;第三从便捷性来看,微信相比贴吧等需要搜索的平台来说,只需轻轻一点进入主页面,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为用户节省了更多的时间。 二、微信公众平台之于我校的现状分析 目前,微信在大学生中已非常普及,使用率也很高。但我校尚未出现基于校园化服务的微信公众号,缺少一个相对完善、便捷的资源整合平台,因此校园内的信息都是相对闭塞的,同学们很难及时了解学校及其周边的动态;其次,新闻中心作为我校最具代表性的校园传媒,其当前的发展模式已经显得力不从心,缺少发展后劲,与时俱进,创新改革发展模式势在必行;第三,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其他高校中,相对完善、先进的校园传媒已经走向成熟的阶段,在服务学校、服务师生等方面做的游刃有余。例如聊城大学的“honeytime”、吉林大学的“同学,还睡呀!”等。 三、“新闻中心”微信公众平台的定位、发展目标及前景分析 1定位/性质 “新闻中心”微信公众平台是集励志性、服务性、传媒性等功能于一体的公众平台,其主要以励志性和服务性为主,兼有传媒性。推

作文训练发挥想象和联想

发挥联想和想象 【文题再现】 本单元的作文题目是: 一、故事接龙,小组同学围坐一圈,由第一个同学开始写一句话作为故事的开头,比如:“那一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其他同学依次写下去。 二、由遮雨的荷叶、温煦的春风联想到母亲,由雪想到柳絮,由大风中的树林想到面团,这种种由此及彼的联想,带给我们新鲜的体验。你也可以尽情放飞思绪,来一番心灵漫游。下面的这些事物,引起你怎样的联想? 小溪烈日椅子数字“1”三角形 请从中选择一个,自由发挥联想和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三、以“假如我……”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如“假如我也有七十二变”“假如我有一双翅膀”等),写一篇想象作文。不少于500字。写出初稿后,要认真修改。 【思路点击】 一、1.注意故事情节的一贯性、传承性。不管前一句话多么荒诞离奇,后一句话都要仅仅衔接前一句话的思路。 2.努力发挥联想和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既要做到出人意料,又要符合内在的逻辑要求。 二、1.选定某一事物后,可以先尽情展开自由联想和想象,并用一些关键词语记录下来;然后从中选择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再看看刚才所联想到的哪些可以保留,哪些应该去掉。 2.联想和想象与事物之间一定要有内在的关联性,切忌脱离了具体事物去空想。 三、1这是一篇典型的想象作文。联想和想象既要大胆,又要合理,既要高于现实,又不能脱离现实。 2.可以运用夸张的手法。写作中,我们可以将某个人物或某件事物的特点进行夸张,看看会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我们还可以将自己进行“夸大”或“缩小”夸张,看看寻常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甚至设想自己发生了“变形”,让自己进入有别于人类社会的世界去冒险。 3.。我们可以借鉴自己熟悉的童话或神话故事,对其故事情节进行改造,让“我”适当的角色出现在故事情节之中。 【写法举要】 所谓想象作文,就是作者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借助想象的翅膀,超越生活实际构思出从未见过的或者根本不曾出现过的生活图景,并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文章。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联想模式。 一、由现在联想到过去,按现代生活的模式构思故事情节。对于已经发生的、不曾见过的事情,或者没有生命的东西,例如一块石头、一个玩具,都可以通过想象,让今天的故事在过去的环境里表演,让“死”的东西“活”起来。随着这些故事的演出、“死”物的复“活”,作者想象的双翅也就展开了。 二、由现在联想到未来,把假设的内容写成真实的情节。假设的内容固然是假的,但它在生活中还是有可能出现的,不过是还没有发生罢了。人类天空翱翔在一百多年前还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儿,但今天谁都可以买张飞机票上天一游。所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联想和想象,明确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2.在多种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明确联想与想象须注意的要点;通过创设情境进行话题训练,力求运用合理、新奇而大胆的想象来表达。 3.在写作实践中,深入体会联想和想象对于拓展写作思路和丰富表达等方面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联想和想象,明确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2.运用合理、新奇而大胆的想象来构思文章。 教学难点: 1.想象如何做到合理、新奇而大胆。 2.在写作实践中,深入体会联想和想象对于拓展写作思路和丰富表达等方面的作用。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法、发现法和创设情境法等教学方法,在多种教学活动中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多种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联想和想象,这一目标可以通过比较分析法和发现法来完成。 2.运用合理而大胆的想象来构思文章,需要教师创设合适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合理而大胆的想象活动,在此基础上再落实到写作实践中。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一幅充满新奇想象力的图片,教师解说:请同学们看这幅图片,在小孩子的世界里,太阳、月亮和星星都已经拟人化了,添上了人性的色彩。在太阳和月亮上面架上了阶梯,小朋友们手拉手在月亮和太阳之间通过,是不是很特别的

想象呢?无论是绘画还是写作,都离不开丰富的想象,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几篇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来创作的文章,是不是也让同学们度过了一段奇妙的思想之旅呢?今天,让我们再一起聊聊联想与想象,并把他们应用到我们的写作中吧!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本节课学习目的。 (二)辨一辨──明确联想与想象的区别 1.了解联想与想象。 多媒体出示联想与想象的概念。 联想: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 想象:在头脑中创造出未曾有过的新的形象。 2.由课本引入,说二者的区别。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诗人把彼此相似或者相关的事物连在一起,做了许多美丽的联想,例如:远远的街灯天上的明星无数的街灯美丽的街市。接着诗人又发挥想象,描绘牛郎织女骑着牛,提着灯笼,涉过天河,自由逛街的画面。 由此,引导学生发现,联想是由实到实,想象则是由实到虚。但在实际写作中,二者往往交织在一起,结合着用。 【设计意图】由课本中直观的示例引入,总结为简单的对比,有助于学生理解联想与想象的区别。 (三)说一说──联想与想象注意的要点 1.联想要自然贴切,请同学们说说下列由“伞”引发的联想是否合适呢? 图1 学生辨析,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明确:前四个合适,由外形相似或寓意相似可得;后四个则不合适,虽然也是从外形或谐音等角度联想,但这三个联想与“伞”的关联没有那么紧密,显得牵强附会了。 2.想象要合情合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他身上有着猴子的特点:长毛,有尾巴,机灵,顽皮,就是这个道理。想象是虚构的,但一定要在真实生活基础上创造出来,有着现实生活的影子。请同学们用“根”和“花”的关系来说说现实和想象的关系。 学生思考,交流看法。

中国社会分层与标准(讲稿)

中国社会分层与标准(讲稿) 一,社会分层的定义 二,社会分层理论 整个社会分层理论就是两大派,卡尔·马克思和马克思·韦伯。 马克思用社会阶级理论来解释整个社会结构,他认为工业化以后,整个 社会就是两个极端的阶级:一个无产阶级,一个资产阶级。马克思理解这个社 会就是阶级社会,这个阶级社会中生产资料很重要,马克思重视的是生产过程,拥有了生产资料,就可以支配劳动者的劳动,就可以剥夺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和 剩余价值,造成社会不平等。这种社会不平等是由生产资料的占有不平等造成的,所以产生了一个两极矛盾对立的社会、异化的社会,要推翻这个异化的社会、不公平的社会,就需要工人阶级组织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韦伯进行了三点修正,把阶级的概念拓宽了,不仅仅是个生产资料,还有 一个市场机会,市场机会也能影响你的阶级地位,市场机会的多寡也能决定你 的社会地位。这是第一点修正;第二点修正是,他认为马克思忽视了权力对社 会地位的影响;第三点修正就是他认为马克思忽视了社会声望对社会地位的影响。所以韦伯提出的社会分层理论是多元的,称为多元分层理论。个人的社会 地位不仅仅是经济基础的问题,不仅仅是经济收入的问题,社会声望还是非常 重要的。多元分层理论经济标准:财富,政治标准:权力,社会标准: 声望 三,社会分层的特点 (一)每一层次内的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大致的相同的地位,在经济关系、政治倾向、收入水平、教育程度、社会声望等方面表现出一定 的相似性 (二)不同的层次之间在纵向上存在着高低有序的等级关系。 (三)三是制度化的社会不平等。 社会分层是“建立在法律或规则和结构基础上的、已经制度化的、比较 持久的社会不平等的体系。”当特定的社会利益分配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 不平等体系固定下来,并为社会的主流文化所认同时,这种不平等就被制度化。社会不平等的制度化,提供了社会分层的产生机制。 (四)现象和过程的统一。

发挥联想和想象

发挥联想和想象 一、明确教学目标 1.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联想和想象,明确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2.在多种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明确联想与想象须注意的要点;通过创设情境进行话题训练,力求运用合理、新奇而大胆的想象来表达。 3.在写作实践中,深入体会联想和想象对于拓展写作思路和丰富表达等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联想和想象,明确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2.运用合理、新奇而大胆的想象来构思文章。 教学难点: 1.想象如何做到合理、新奇而大胆。 2.在写作实践中,深入体会联想和想象对于拓展写作思路和丰富表达等方面的作用。 二、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法、发现法和创设情境法等教学方法,在多种教学活动中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多种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联想和想象,这一目标可以通过比较分析法和发现法来完成。 2.运用合理而大胆的想象来构思文章,需要教师创设合适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合理而大胆的想象活动,在此基础上再落实到写作实践中。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一幅充满新奇想象力的图片,教师解说:请同学们看这幅图片,在小孩子的世界里,太阳、月亮和星星都已经拟人化了,添上了人性的色彩。在太阳和月亮上面架上了阶梯,小朋友们手拉手在月亮和太阳之间通过,是不是很特别的想象呢?无论是绘画还是写作,都离不开丰富的想象,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几篇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来创作的文章,是不是也让同学们度过了一段奇妙的思想之旅呢?今天,让我们再一起聊聊联想与想象,并把他们应用到我们的写作中吧! (二)辨一辨──明确联想与想象的区别 1.了解联想与想象。 多媒体出示联想与想象的概念。 联想: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 想象:在头脑中创造出未曾有过的新的形象。 2.由课本引入,说二者的区别。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诗人把彼此相似或者相关的事物连在一起,做了许多美丽的联想,例如:远远的街灯天上的明星无数的街灯美丽的街市。接着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联想和想象的含义及相似联想、相关联想、因果联想和反向联想。 2.通过练笔,鼓励学生主动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创作,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 3.进行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主动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创作实践。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诗文导入 同学们,先哲庄子以“鲲鹏展翅,扶摇而上九万里”形象地告诉人们“大物”“有所待”的道理;诗仙李白借“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抒发对人生短暂的慨叹;伟人毛泽东用“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赞颂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精神和豪迈气概。 无论是言理还是抒情,也无论是抒壮怀还是写悲情,我们都会感受到他们的诗文给了我们最美的享受。是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将他们带到了最美的地方。(板书课题) 那么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呢? 二、速读课文,了解知识 1.什么是联想和想象? 2.联想有哪些方法? (纵向:相似联想、相关联想、因果联想、反向联想;横向:过去、现在、未来) 3.由“伞”你联想到什么? 相似联想——蘑菇、亲人的爱、老师的爱。 相关联想——雨伞的来历(鲁班发明);与雨伞相关的人、物、事(买卖伞的人、歌曲、故事白蛇传) 因果联想——有伞不被雨淋 反向联想——伞阻碍了人与雨水的亲近,父母的溺爱

过去——现在——未来…… 三、经典回放 在我们的文学领域中,许多经典的作品就运用了多种联想的方式,从而使作品散发出独特的韵味。不妨来回顾学过的课文,感悟联想的运用。 1.下面的例子,分别用了哪些联想的方法?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相似联想)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相似联想) (3)冰心《荷叶?母亲》由雨中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想到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相似联想) (4)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相似联想)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果联想) (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反向联想) (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果联想) (8)看到他,使我联想起许多往事。(相关联想) (9)中考作文《低头是一种智慧》写了不懂低头的项羽: 纵然你的决定是于过往的回顾,于尊严的维护,于耻辱的对抗,但是如果你懂得低头是一种智慧,渡过乌江,以你的才能,以你的勇敢,卷土重来,历史或许会被改写。(反向联想) (补充资料: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宋朝女词人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0)家里养的一盆仙人掌,一年四季都是那模样,我常常想象它的过去会是什么样子呢?或许是漫天黄沙中独一无二的那一抹绿,静静等待一颗露珠的滑落。或许是植物园间紧靠墙角默默生长的一隅。每日的凝望是如此寂静,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现在我每天给它浇浇水,它亦默然不语,只是静静陪伴我,我想它终有一天会开出灿烂的花,和我一同共同成长吧。(纵向联想) 2.教师小结:联想和想象被人们称为写作的翅膀。现在,让我们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双翅,放飞思维,抒写华丽的篇章。

微信公众号平台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的分析

98 传媒观察 第1卷第9期 随着移动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日趋成熟,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 一、新媒体时代 (一)新媒体下的微信公众号平台 2015年4月20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在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首次将微信阅读纳入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手机阅读群体的微信阅读使用频率为每天两次,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超过40分钟。其中,源于微信公众号的信息占据了较大的比重。 腾讯发布的《2017年微信数据报告》显示,微信公众号月活跃账号数量350万,比2016年增长了14%,月活跃粉丝数量7.97亿,与2016年相比增长了 19%。 因此微信公众号基于新媒体的背景,运用图文推送、视频语音等方便快捷的方式备受用户青睐。 (二)微信公众号的模式微信公众号自诞生以来,就有着一句口号:“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所以一个拥有高关注度的微信公众号离不开多样化的营销模式。 1.精准化营销模式 与微信公众号相类似的新媒体微博,虽然具有信息开放、传播迅速等优势,但其喧杂的环境和大量碎片化信息极易导致传播效果减半,而微信公众号为避免信息困扰,采用的手段是让受众自主选择公众号进行订阅,从而可用信息能够最大化地精确到达每一位受众。 2.情感服务化营销模式 目前微信公众号将账号分为两种类型:订阅号和服务号,订阅号可以每日推送一篇文章,服务号每月推送一篇。服务营销更加注重受众满意度和受众忠诚度,与受众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信任和互惠的情感关系,而不是成为一个没有温度和感情的机器。因此微信公众号会以后台回复的形式积极地与订阅者完成一对一、“面对面”的真诚交流和互动,为受众答疑解惑。 (三)微信公众号平台的优势 1.“订阅式”传播,信息最高到达化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可以实现与受众的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的全方位交流和互动,同时由于受众自主选择公众号订阅,极大减少了受众的排斥心理,信息可以最大程度上抵达受众。 2.营销定位精准,服务最大个性化 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可以每日推送一篇文章,亲民而不扰民,并且可以根据微信公众号后台数据,进行收集分析,进一步获知受众的喜好、审美等,从而让营销和服务更加个性化和人性化。 3.营销成本较低,可持续性更强 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可以随时随地浏览信息,同时利用微信的“朋友圈”功能,进行分享、转发,建立联系,从而无形之中增加潜在受众数量,实行二次营销宣传,微信公众号可持续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微信公众号——《干货加工厂》(一)《干货加工厂》创立背景及目的1.创立背景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是国家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 摘 要:在新时代的发展形势下,新媒体已经逐步占据传统媒体的市场,成为大家普遍使用的一种了解时事的媒介。而微信公众号作为新媒体的一种,更是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媒介平台。微信公众号可以供大众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内容进行关注和订阅,从而对该知识领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许多公司和个人都利用微信公众号这一平台进行重要信息的传播。本文主要是通过研究我们自己创办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干货加工厂》(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实现影视制作及其外延内容的传播与推广),对微信公众号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下,怎样促进微信公众号的更进一步发展。关键词:新媒体;微信公众号平台;《干货加工厂》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2018)09-0098-02微信公众号平台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的分析 岳秀芳 辛 月 杨淑棠 马璐瑶 王兴隆 (西安工程大学新媒体艺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 作者简介:岳秀芳,女,汉族,山西长治人。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编导、新媒体。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科目:语文周次:15

搬进宽敞明亮的楼房从前低矮潮湿的小屋 某人的自私自利先进人物的大公无私 3、联想的贴切 《世说新语》中有一个故事: 东晋著名的政治家谢安有一次和他的家人一起吃午饭,窗外纷纷扬扬下起了雪,这么大的雪南国还是少见的,孩子们都瞪在眼睛向外看着。谢安乘机问他的侄子谢朗和他的侄女道韫道. 谢安:白雪纷纷何所似 谢朗:空中撒盐差可拟 道韫道:未若柳絮因风起 那么,分析谢朗与谢道韫的联想,沉甸甸的盐粒除了形状、颜色与雪花相似以外,再无共同之处,谢朗的联想非常一般。而“柳絮因风起”则传神地描绘出了雪花轻柔飞旋之状,轻灵而美丽,谢道韫的联想的确深刻独到。所以说联想人皆有之,但深度、广度、强度、层次很不一样,人们对生活感悟力的不同决定了这一点。 4、思考:现在请大家思考:由“绿”,你会想到什么? 小草、草坪、森林、环保 春天、希望、青春 唐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映阶碧草自春色”等。 刘禹锡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修辞中的比喻就是利用联想来完成的。 绿——草、树、森林、军人、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相似联想) 绿——生命,和平、希望、朝气、青春…… (相关联想) 绿——枯黄、污染…… (对比联想) 二、什么是想象呢? 有位作家说:“没有一篇真正的文学作品不创造新形象,没有一首真正的诗歌不是想象的产物,如果我们把我们对生活的感受比作金子,不管这生活多美,如果没有想象,也只不过是一座沉默的金矿。想象就是点金术,能使我们把对生活的感受化成文学,化成诗歌。”那什么是想象呢?(联想:是由此想到彼) 1、想象:是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没有经历过的,甚至是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事物形象。 例如:月亮上有什么?天上有什么? 当你们看见这个圆圈时,你会想到什么呢? 眼睛、瓶盖、地球仪。 月亮、月饼、太阳。 耳环、轮胎、团圆。 修辞中的比拟就是靠想象来完成的。 2、练习:如果是同一道作文题,我们如果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联想和想象,就可以使思路宽阔,文思如泉水般往外涌。那么我们如何借“联想和想象”来拓宽我们的思维,从而运用到写作中来呢?请以“时间”为题,展开联想和想象。大家先从题目到教材展开联想,看能想到什么。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陶渊明的“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从名言警句方面你能想到哪些呢? 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莎士比亚说:“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 聚萤读书”的故事,?车胤,是晋朝时候的人,本是富家子弟,后来家道中落,变得一贫如洗。可是,他在逆境中却能自强不息。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 1.了解联想和想象这两种思维活动的特点,培养自己的想象能力。 2.拓展自己的思维,学会写作时多角度、多方位立意。 3.运用联想和想象,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 运用联想和想象,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 2课时 一、导入 “如果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这是联想集团的广告,这则广告发人深思。的确,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联想和想象,我们的世界是多么枯燥乏味,今天,让我们进入联想和想象的世界。 二、请同学们阅读写作指导,交流学习心得,教师小结。 1.联想 (1)触类旁通,注意从事物的相关方面去联想。这种联想的特点是作者由对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发对跟它在时间或空间上相近或相关的其他事物的联想。 (2)逆向思维,朝着事物相反的方向去联想。这种联想的特点是作者由对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发与它在性质或特点上相对或相反的事物的联想。 (3)寻找特点,抓住事物相似的特点联想。这种联想的特点是作者由对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发对跟它在性质或形态上有某种相似点的事物的联想。 2.想象 (1)立足生活,巧妙编织。想象作文,作者可以上天入地、探奥搜奇;可以和草木交往,与鸟兽倾谈,可以历洪荒远古、访古人来者。 (2)合理组合,移花接木。这种想象也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事物拼凑在一起,形成新的人物形象,新的事情。 (3)大胆扩展,添枝加叶。所见所闻可能是简单、抽象或粗糙、模糊的,可借助想象,使其变得清晰、细腻、生动、形象。 (4)借助梦幻,更富魅力。借助梦境或幻觉描绘出眼前并不存在的情景,以表达某种愿望或抒发某种情感。 一、写作实践(一) 1.导语: 小时候的我们,也曾异想天开,你有过哪些奇特的想象?不管它多么荒诞不经,都曾在我们的头脑中缤纷灿烂过,今天,我们来进行故事接龙,讲一讲你头脑中那些奇异的想象。 2.学生讲故事。

阶级分层:对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另一种解读(一)

阶级分层:对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另一种解读(一) ——基于学理层面思考的中国阶级分层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改革,在使国力得到极大的增长,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的情况下,财产分配产生较大的差距。社会矛盾尖锐,社会问题丛生,社会阶层(阶级)分化,曾经一度淡忘的阶级现象又开始出现。韦伯对于社会分层的解释,为我们研究中国的社会分层提供了新的思考,即他认为从阶级分化到阶层分化是一个历史的变迁过程,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社会变迁阶段。因此,根据什么样的社会分层理论分析社会分层状况,首先取决于社会变迁或者社会分化处于哪个阶段。本文试图讨论的问题主要有三个:第一,在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体系的条件下,如何解读我国的社会阶级或阶层状况?第二,从什么意义上理解新的社会阶级分化?第三,阶级的产生是否会导致阶级对抗? 一、从阶级分层到阶层分层:一个历史过程仔细阅读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人们不太注意的是,韦伯把阶级和阶层(阶层在社会学分层研究中一般是指地位群体)的分析方法看作是一个历史过程,即从阶级分化到阶层分化本身是一个社会变迁过程。他指出:“货物获得和货物分配的基础某种程度上(相对的)稳定,有利于等级划分,而任何技术的-经济的动荡和变革就威胁着它,并把'阶级状况'推到首位。赤裸裸的阶级状况具有重要意义的时代和国家,一般都是技术的-经济的变革的时代;而每当经济的变革进程缓慢立即就会导致'等级的'形成的增长,社会的'荣誉'又会恢复其重要性。”2]根据笔者所见,韦伯是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分析等级的社会分层和阶级的社会分层两者的相互交替,从而在社会变迁中,社会分层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且阶级分层和等级(地位)分层不会同时出现,或者说在社会变迁的特定阶段,社会分层或者是表现为地位分层或者表现为阶级分层。用现在的话语表述,在社会转型时期,即“技术-经济动荡和变革”时期,社会分层主要表现为阶级的分层。一方面,技术和经济的变革瓦解了原有的地位分层,社会地位(分层)处于不稳定时期;另一方面,这一时期正如马克思分析的那样,是阶级斗争非常尖锐的时期,因为所有人都想在这样的社会变革时期获取最大的利益。而在社会稳定时期,主要表现为地位分层,此时“蛋糕”已经瓜分完毕,阶级之间的紧张趋于松弛,一种新的社会资源分配的规则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阶级对抗开始走向阶级合作,甚至阶级本身也不存在了。②根据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笔者认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中国社会分层在理论上或在历史发展的逻辑上应该是从阶级分化到阶层分化再到阶级分化的历史过程。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新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社会,因而这个社会仍然是一个阶级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一方面,仍然存在着旧的封建买办阶级势力的残余,这是行将归于灭亡的东西;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四个民主阶级,这就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自由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四个阶级在经济上都是必要的,在政治上也都是进步的、要求民主的,它们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阶级。在这四个阶级当中,工人阶级是主要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而自由资产阶级也将拥有一定的领导权。3]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和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完成,中国的阶级状况发生了根本意义上的变化,财富的重新分配已经完成,经济意义上的阶级被消解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成为中国社会主要阶层。按照历史的逻辑,中国理应进入阶层社会,但是各种政治运动,使得中国的财富分配一直处于一个不稳定状态,③并且以政治因素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在当时的条件下,市场经济是不溶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系的,更不用说能够达到成熟市场经济下的社会阶层的稳定,从而使人们原有的经济资源能够对他的社会地位产生持久的影响。因此,在毛泽东阶级理论的指导下,经济意义上的阶级被消灭了,但是政治意义上的阶级分层一直存在。在中国的改革过程中,财富的重新分配一直处于不稳定、非均衡、非制度化状态。从20世纪80年代的“双轨制”一直到90年代开始的国企改革、“圈地运动”、证券市场(圈钱运动)以及房改、教改、医改等,暴富现象不断产生,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