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火山运动与火山岩简介

火山运动与火山岩简介

火山运动与火山岩简介
火山运动与火山岩简介

普通辉石﹑紫苏辉石)﹑角闪石和黑云母。基质主要为交织﹐由斜长石

安山岩中的斑晶

安山岩中SiO2含量变化较大(52~63%)﹐平均含量为58.17%。98.5%的安山岩的SiO2过饱和﹐出现标准矿物石英(多小于15%)。安山岩按SiO2含量可分为两种﹕含52~57%的为玄武安山岩﹔含57~63%的为安山岩﹐安山岩的里特曼指数﹐即(K2O+Na2O)2/(SiO2-43)比值﹐一般小于 3.3﹐属钙碱性﹐安山岩平均化学成分为SiO2=52.4%﹐Al2O3=17.17%﹐CaO=7.92%﹐Na2O=3.67%﹐K2O=1.11%﹐以SiO2较低﹐CaO较高﹐全碱小于 5.5%﹐Na2O>K2O为特征。安山岩与玄武岩常不易区别﹐一般认为﹐SiO2>52%﹐色率<40%的为安山岩﹔反之为玄武岩。

亚类区分

基本分类

安山岩类可划分为3个亚类:

1.含石英的安山岩,即英安岩,有时当作是独立的一类;英安岩含有原生石英,石英

矿矿床等有成因联系。

性质变化

由岩浆冷却形成的安山岩会在不同的环境下,会有不同的改变,将之归为两种途径,一种是化学成份上的改变,另一种方式则是物理结构上变化。

A、化学成份的变化:主要有溶解、取代及A、B成份上的互换。溶解就是所谓的淋溶

作用,溶液将某些离子从矿物中带走;取代作用则是矿物中当某些离子被带走后,又充填进来新的离子;A和B矿物内成份的互换,则是产生新的矿物。这就是一般所谓岩石风化、换质、变质等作用的原因了。

安山岩线

青磐岩化

又称变安山岩化(meta-andesitization)。它是由含二氧化碳、硫化氢等的中、低温热液,对安山岩、英安岩、玄武岩等中——基性火山岩以及中性、弱酸性浅成侵入岩等进行交代并产生由绿泥石、绿帘石、石英、方解石和黄铁矿等矿物组合的一种蚀变作用。这种蚀变,在中一基性火山岩地区,因受火山热液的影响常广泛发育。与青磐岩化有关的矿产,主要有铜、铅、锌、金、银、硒、碲及黄铁矿等。

玻基交织结构(hyalopilitic texture),

又称安山结构(andesitic texture),是安山岩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其特征是,基质具显微半晶质结构,自形,微晶斜长石呈定向或半定向排列,其间为玻璃质、隐晶质,反映流动现象。又称玻晶交织结构。

里特曼指数

是表示岩浆岩中全碱含量与二氧化硅含量之间关系的指数。具体表示为:[ω(K2O+Na2O)]²/[ω(SiO2-43)],其中使用去掉百分号的主量元素含量。适合于SiO2含量大于43%的岩石。根据计算结果,若里特曼指数<3.3称为钙碱性岩, 3.3-9称为碱性岩,>9称为过碱性岩。

国外火山岩油气藏特征及其勘探方法

1998年特 种 油 气 藏第5卷第2期 国外火山岩油气藏特征及其勘探方法 伊培荣Ξ 彭 峰 韩 芸 编译 前 言 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石油与天然气的勘探、开发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展。以往认为没有油气聚集价值的火山岩,如今也成为寻找油气不可忽视的领域之一。特别是夹于生油岩系中的火山岩,与沉积岩一样,同样有利于油气聚集和保存。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古巴、日本、阿根廷、美国等国家均先后发现火山岩油气藏。日本对火山岩油气竭尽全力进行勘探开发,从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已陆续发现了几十个中、小型火山岩油气藏。 火山岩储集层特征 11 岩石类型 前苏联C1B1克卢博夫综合分析世界各国含油气盆地的火山岩储集层,将其岩石类型归纳为三大类。 (1) 熔岩和熔岩角砾岩 熔岩按其化学成分可划分为玄武岩(SiO2<52%),安山岩(SiO2为57%~62%),英安岩(SiO2为6510%~68.5%),流纹岩(SiO2>78%);熔岩角砾岩指熔岩角砾被相同成分的熔岩所胶结的岩石。 在阿塞拜疆、格鲁吉亚陆续发现基性和中性火山熔岩中的油气藏较多。例如,阿塞拜疆穆腊德汉雷油气田产于白垩系的蚀变基性(玄武岩和玄武玢岩)和中性(安山岩和安山玢岩)火山岩及其风化壳中。古巴的克里斯塔列斯油气藏也产于破碎的基性和中性火山岩及其风化壳中。 在日本,酸性火山岩中的油气藏较多。例如,日本新泻县吉井—东柏椅气田、南长岗—片贝气田和见附油田产层位于上第三系的“绿色凝灰岩”的流纹岩中。 (2) 火山碎屑岩 按其碎屑大小可划分为凝灰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凝灰砾岩、砂屑凝灰岩和粉砂屑凝灰岩。 格鲁吉亚第比利斯萨姆戈里油田产于上—中始新统厚达100~150m的凝灰质砂岩和凝灰岩中。阿塞拜疆穆腊德汉雷油田除了在基性—中性火山熔岩中含油之外,在裂缝性安山凝灰岩中也具有工业性原油。美国内华达州伊格尔泉和特腊普泉油田则产于第三系流纹凝灰岩中。阿根廷门多萨盆地西部图平加托油田也是火山凝灰岩产层。 Ξ辽河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辽宁 盘锦 124010

原材料所需检测检验报告及合格证

厂家提供 (检验报告需厂家盖红盖) 1、钢筋产品质量证明书、焊条/剂合格证(注:需焊工上岗证) 2、水泥 3、28天出厂证明书、合格证 3、预拌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质量证明书 4、密目网(安全网)检验报告 5、地板砖检验报告、合格证 6、不锈钢管、扣件检验报告、合格证 7、电线电缆检验报告、合格证 8、配电箱、断路器检验报告、合格证 9、保温砂浆合格证 10、隔热板材检验报告、合格证 11、给水排水(PP-R)管材检验报告、合格证 12、外墙漆检验报告、合格证 13、窗(玻璃胶、铝合金窗轮、毛条、浮法玻璃、铝合金电泳漆型材检测报告)合格证 14、门检验报告、合格证 15、开关、插座、电表、水表、蹲便器、清洗剂(松节油)合格证 (所有厂家资质) 送检材料 (有质资的检验单位、实验室) 1、钢筋(力学、弯曲性能、重量偏差及 焊接)检测报告 2、水泥、砂、石检测报告 3、自拌混凝土、砂浆配合比 4、试块(同养、标养、砂浆)检测报告 5、砖(砌体)检测报告 6、植筋抗拉拔检测报告 7、电线电缆检测报告 8、钢筋保护层厚度、间距检测报告 9、保温砂浆检测报告 10、隔热板材检测报告 11、防水卷材检测报告 12、外墙漆检测报告 13、建筑外窗三性(气密性、水密性 及抗风压性)检测报告 (检验单位、实验室资质) 样品送样要求 1钢筋原材:每一规格送两根50cm,两根30cm 2盘条:每一规格送一根50cm,两根30cm 3钢筋焊接: 对焊(每一规格送三根50cm,三根30cm)30cm 的要磨平 电弧焊(每一规格送三根50cm,)单面焊大于22的钢筋长度大于50cm小于60cm 电渣压力焊(每一规格送三根50cm) 气压焊(每一规格送三根50cm,三根30cm)

浅谈火山喷发类型与火山岩相分类

浅谈火山喷发类型与火山岩相分类 xbs 内容提要:本文根据前人工作简要分析、整理并总结了火山的喷发类型,火山岩相及其分类,以及中国东南火山的火山-侵入岩相的分类三分方案。全文分为两个部分,即火山与火山喷发类型、火山岩相及分类方案。旨在共同学习和激发兴趣。 关键词:火山;火山喷发;火山岩相 火山岩是岩石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此项工作对寻找和开发相关矿产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火山岩的产生自然离不开火山与火山作用。现在讨论的问题是火山岩的喷发类型,火山岩相的含义、类型与识别。重点为后者。火山岩相研究方面,前苏联学者提出相、亚相分类(或成因类型),普遍的应用于古火山岩地区。美国学者对于近代火山喷发产物的研究提出了火山碎屑流相模式。但由于划分标准的不统一,不论是火山喷发类型,还是火山岩相的分类,都还众说纷纭。为了方便非专业人士的了解和参考,笔者就世界主流观点做了一些分析和总结,并以中国东部火山来进行分类。 一、火山与火山喷发类型 火山,炽热地心的窗口,是地球上最具爆发性的力量。早在东汉时的《神异经》中就有“荒外有火山,风吹不强,猛雨不灭”的相关描述。“火山”(volcano)这一名词来源于拉丁语vulcanus或volcanus,与希腊神话密切相关,意指地壳上的一个开口,炽热的物质通过它被抛出形成的“山”。而火山和火山喷发的现代定义为:高温的地下熔体流体经地下通道喷出地表,谓之火山喷发;由这些喷发出的喷出物形成的地貌景观,称之为火山,为火山作用产物。 一般说来,只有活火山(包括休眠火山)才会喷发。火山喷发(volcanic eruption)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因岩浆性质、地下岩浆库内压力、火山通道形状、火山喷发环境(陆上或水下)等诸因素的影响,使火山喷发的形式有很大差别。按岩浆的通道分为裂隙式喷发和中心式喷发两大类。 裂隙式喷发又称冰岛型火山喷发。岩浆沿地壳中的断裂带溢出地表。喷发温

火山岩作为石材的特点

火山岩作为石材的特点: 1、火山岩(玄武岩)石材性能优越、除具有普通石材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独特风格和特殊功能。与花岗岩等石材相比,火山岩(玄武岩)石材的低放射性,使之可以安全用于人类生活居住场所,而无放射性污染之虞。 2、火山岩(玄武岩)石材抗风化、耐气候、经久耐用;吸声降噪有利于改善听觉环境;古朴自然避免眩光,有益于改善视觉环境;吸水防滑阻热有益于改善体感环境:独特的“呼吸”功能能够调节空气湿度,改善生态环境。种种独特优点,可以满足当今时代人们在建筑装修上追求古朴自然、崇尚绿色环保的新时尚。 3、火山岩(玄武岩)石质坚硬,可用以生产出超薄型石板材,经表面精磨后光泽度可达85度以上,色泽光亮纯正,外观典雅庄重,广泛用于各种建筑外墙装饰,市政道路广场、住宅小区的地面铺装,更是各类仿古建筑、欧式建筑、园林建筑的首选石材,深受国内外广大客户的喜爱和欢迎。 4、火山岩(玄武岩)石铸石管具有极好的耐磨损、抗腐蚀性能,可作为电力、化工、冶金、矿山、煤炭等部门气力或水力输送磨损腐蚀性物料和浆料的管道系统的衬里。 5、火山岩(玄武岩)石经破碎后的碎石料(0.5~2厘米)广泛用于道路、桥梁、楼房、堤坝海塘等场合的基础施工。产品较之其他石料具有独特的高强度、高耐磨、高硬度的特性,尤其适用于高速公路和机场跑道的路基浇注,可大大提高道路基础的承重、抗压、耐磨损、抗疲劳等各项性能指标,有利于确保工程质量的百年大计,成为各建设项目单位和建筑设计部门在确定工程用料时的首选石材。? 吸光阻热火山岩产品源于火山熔岩喷发后冷凝而生成,因产生与绝对高温而具有明显的吸光阻热功能,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绝不会向花岗岩一样烫手,并没有铁板烘烤的感觉。在寒冷的动机也不会向花岗岩一样冰手。 ? 吸音降燥 火山岩独具的天然孔洞,是目前所有建材中唯一的一个天然吸音材料。适应与车站、地铁、地下工程及噪音较大的生产车间、广场等场所。 ? 呼吸功能 火山岩的天然孔洞,使其具备独特的呼吸功能,就是在雨天可以利用孔洞将水分吸足,晴天在阳光的照射下,使水分慢慢的释放来调解周边空气的温度。此功能多适用于步行街、广场、特别是花、草、树木的周边,使其天空的雨水渗入地下,与地下的水分沟通,保证植物有充分的水分,并且周边也没有阳光的强烈烘烤。? 防滑功能 天然的孔洞,使其形成泡沫体的材料,绵软防滑、耐磨耐酸碱。 ? 保健功能 天然的火山岩产品,具有三十余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火山孕育的无数的温泉,可想人们洗温泉浴能够治疗很多疾病。如关节炎、风湿痛及各种皮肤病等,都有较好的疗效及保健功能。

火山岩区域地质调查

【火山岩区填图方法体系】从火山地质特点出发,采取在纵向上研究火山层状喷发物的层序,横向上研究火山岩岩相的变化与产出特征,通过古火山机体的调查与恢复,深入揭示火山岩地区的地质矿产特征及其发展、演化历史的岩性-岩相双重填图法。 【火山岩系列】几个火山岩建造的组合。范围很广,但具有一定的演化规律,主要表现在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的变化具明显的规律性。火山岩一般分为三个系列:拉斑系列、钙碱性些列及碱性系列(包含碱性系列,但国际上常用过碱性系列而包含碱性系列)。 【双峰式火山岩】由地幔和地壳两种岩浆源区喷发形成的火山岩组合中的两种端员之间,无论是元素地球化学或者是同位素特征均存在极大差别,表明它们的岩石成因和物质来源都是分离的,如新生代裂谷带中局部地段出现的碱性玄武质和流纹质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另外,双峰式火山岩是以玄武岩质和富硅质岩浆近于同时喷发,且很少有中性岩石为特征。它们可以是拉斑玄武岩-流纹岩组合,也可以是碱性玄武岩-粗面岩组合。双峰式火山岩的两端员体积除个别情况外差别一般不大。但也有两端员体积差相当大的双峰式火山岩,如在埃塞俄比亚双峰式火山岩中,富硅质岩石一般要比镁铁质岩少的多。 【细碧岩-石英角斑岩】主要出现在海相或海陆交互相的火山岩系中,由细碧岩、角斑岩和石英角斑岩形成的岩石组合,而且往往同沉积岩相伴生。细碧岩含SiO245%-52%,主要矿物为钠长石或钠更长石和绿泥石等,不含石英或含量很低,贫钙,Na2O数倍于K2O,富钾的变种较少。角斑岩的SiO252%-63%,主要矿物为钠长石或更钠长石,其次为绿泥石、绿帘石、石英、钾长石等矿物,以钾长石为主的变种较少。石英角斑岩的SiO2>63%,主要由石英和钠长石组成,偶含钾长石。如果在上述岩石的钠长石中有拉长石和辉石交代残余,或者铁镁矿物以假象纤闪石为主,则不宜使用细碧岩、角斑岩和石英角斑岩的术语。该岩系在中国分布相当普遍,一般使用此类岩石名称。如果由于成因观点不同而不愿使用以上术语时,可用变玄武岩、变安山岩(或粗面岩)和变流纹岩(或变英安岩)的术语取而代之。 【火山碎屑岩】通过一定方式胶结成岩的火山碎屑集合体。它包括三大类:正常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物含量100%-75%)、沉积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物含量75%-25%)、火山碎屑沉积岩(火山碎屑物含量小于25%)。此外,按碎屑粒度可粗分为三种粒级:即集块级(集块岩),碎屑粒度大于64毫米;角砾级(火山角砾岩),64-2毫米;凝灰级(凝灰岩),小于2毫米。不同的碎屑岩类前冠以不同的前缀,如角砾岩、火山角砾岩、溶结角砾岩、凝灰质角砾岩和角砾熔岩。集块岩和凝灰岩也可以以此类推。目前对于把碎屑熔岩类归于火山碎屑岩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火山韵律】由火山活动本身变化而引起的火山岩重复出现和周期变化现象。它有别于沉积岩层中以物质或补给方式而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沉积韵律。火山韵律的级别规模相当于沉积地层中的“段”,作为火山岩地区的最小单位。 【火山旋回】在划分火山韵律的基础上,即可进行火山旋回的划分,它大于火山韵律,由数个火山韵律组成,相当于沉积地层中“组”一级的填图单位。 【火山岩相调查】在火山岩分布地区,依据岩石特征正确划分火山岩相的类别,研究各种火山岩相形成的地质环境,恢复古火山机构,提供寻找火山矿产的信息等工作总称。 【火山岩相】火山物质的喷发类型、搬运方式和定位环境与状态,即其形成方式的总和。可分为爆发相、喷溢相、侵出相、喷发-沉积相、火山通道相和潜火山相六个基本类型。 【爆发相】火山爆发时产生的各种火山碎屑物(如火山弹、火山集块、火山砾、火山灰等)或原地堆积,或经大气、重力、气液搬运、分选,并以不同比例混合,形成一系列不同类型的火山碎屑堆积物。这种特点的火山岩相为爆发相。可分为空落堆积、崩落堆积和碎屑流堆积三种。 【喷溢相】熔岩从地下深处经火山通道上升地表,自火山口向外溢流,形成各种类型的熔岩即为喷溢相。基性岩浆由于黏度小,流动速度块,流布面积大,主要形成岩被和岩流。它可

【精品】火山岩分类命名及肉眼鉴定

火山岩的分类与命名及肉眼鉴定 关键词:地壳/矿物/熔岩/碎屑岩/肉眼鉴定 主讲人:李丹 时间:2004.8。1 地点:大庆油田油田录井分公司资料采集第一大队五楼培训室 1。预备知识 1.1地壳 地球是个准旋转椭球体,形状象个梨子,极半径略短,赤道半径略长,与标准旋转椭球相比,北极凸出10km,南极约缩进30km. 地球赤道半径:6378.245km 极半径:6356。863km 表面积:5。1*108km2

体积:1。083*1012km3 质量:5。976*1027g 地球表面形态基本上分为大陆和海洋两大部分,大陆约占29。2%,平均高度0.86km,最高点珠穆朗玛峰达8848.13m;大洋约占70.8%,平均深度3。9m,最深马里亚纳海沟深11034m,抹平后,位于海平面以下2.44km处。 从地表往下,洋区:5—12km 大陆平原区:30—40km 大陆高山区:50—75km 在一莫霍面,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 大地表向下,大陆地下:80—250km 大洋地下:50—400km 在200Km外存在软流圈 670km为古登堡面,上部为上地幔,下部为下地幔 2900km以下为地核

5100km以下为内核 大陆区地热梯度为20-50℃/km 平均30℃/km 地壳的8种主要化学成分: 02SiAeFeCaMgNaK 46.5%25.7%7。65%6.24%5.79%3。23%1。81%1。34% 1。2岩浆作用 岩浆作用:分为火山作用和侵入作用,分别形成火山岩和侵入岩. 火山作用:包括地下岩浆的分异、运移、喷出、直至冷凝的全过程及其相关构造和产物的特征,包括由此形成的岩石、矿物组合和成矿特征。 火山作用有阶段性 次火山阶段:通常认为上地幔软流圈是形成岩浆的有利地段,温度达1200℃以上,熔融的岩浆向上运移,汇集到岩浆房,积蓄能量,沿地球内部薄弱地带(断层、裂隙)上升。在1200℃以下时,气液分异出来,从而加大了岩浆的活动性,向上运移时围岩的压力减少,气体膨胀,产生向上的作用力。在地表以下2—3km处沿破坏的通道喷出地表。 火山过程主阶段: 熔透式喷发:直接熔透地壳(大陆区几乎没有) 裂隙式喷发:沿地壳巨大裂隙溢出地表,表现为串珠状火山口现象。 中心式喷发:由喉管状通道喷出 中心式又根据喷发的激烈程度,分为: 爆发式:爆炸现象(产生酸性熔浆、火山灰、蒸气) 宁静式:岩浆从火山口涌出(产生基性岩浆) 中间式:有时激烈、有时宁静(产生基→酸性岩浆) 火山期后阶段:喷气、喷水 火山岩分为四大类,通常分为:

流动单元的划分方法

流动单元的划分方法 1.定义 流动单元是横向上和纵向上连续的,具有相似的渗透率、孔隙度和层理特征的储集带。流动单元定义的提出为砂岩的储集层的划分及作图提出了比较量化的定义,同时为油藏动态的数值模拟提供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基础。并且,流动单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宏观到微观的不同级次上的,影响流体流动的岩石特征和流体本身渗流特征相似的储集岩体,都可以称之为流动单元。随着开发阶段的深入,根据油田实际地质开发条件的需要,流动单元的级次应该不断细化,一般分为以下4个级次: 1)标志层法:用区域上稳定发育的泥岩或夹层进行划分,把泥岩或夹层纵向上分隔开的每一个层都称之为一个流动单元; 2)沉积相法:用沉积相进行划分,把某几个相带或某几个相带的组合称之为流动单元; 3)成因相法:把在沉积相带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出的成因相或岩相作为流动单元; 4)渗流单元划分:具有特定的影响流体流动的岩石物理特征,是一个成因砂体或砂体内部的次级要素,其外界与成因砂体和次级要素的边界相一致,不能穿相。渗流单元分析的目的是建立符合油藏精细数值模拟所需的三维地质模型。 2.描述储层流动单元的参数分类 描述储层流动单元的参数主要有以下几类:沉积特征参数、储层宏观参数、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参数、流体物性参数和综合参数。 表1-1 描述储层流动单元分类 参数类型典型代表 沉积特征参数层理构造、粒度中值、泥质含量、砂岩厚度、 砂岩有效厚度、净毛比、夹层厚度 储层宏观参数孔隙度、渗透率、渗透率变异系数、渗透率突进系 数、渗透率极差系数、垂直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之 比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参数孔隙结构类型、孔隙半径、平均渗流半径、流动带 指数 流体物性参数含油饱和度、原油粘度、原油密度、体积系数、胶 质沥青质含量 综合参数流动系数、存储系数 流动单元参数的选取要紧密的和油藏地质和油藏工程,以及生产区的研究目的联系起来,选取流动单元参数尤其重要,一般,这些参数主要有孔隙度、渗透率、粒度中值、泥质含量、地层系数、饱和度、传导系数、存储系数、孔喉半径、孔喉比等。其中,孔隙度和渗透率是反映宏观特征的主要参数,尤其是进行流动单元的研究,渗透率尤为重要;粒度中值和泥质含量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沉积环境,但是二者的相关性很好,只要选取其中一个参数,避免分析权重的影响;另外,一般还要选取孔喉半径等能反映微观孔隙结构的相关特征参数,只有全面考虑到地下流体相关的各种特征参数,才能准确的进行流动单元的划分。 3.流动单元划分方法 流动单元的划分方法已从最初定性的、宏观的以沉积相、夹层、隔层和断层等控制边界划分发展为当前的以定量的、微观的孔隙结构、渗流特征等差异为分类标准的研究划分,并

钢筋原材质量控制措施

钢筋原材质量控制措施 一目得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确保所有在施工程所用得钢筋原材均为合格品,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器材处、钢筋加工场、技术处、质量处以及所有结构施工(含二次结构)得项目部。 三管理职责 1.器材处 1、1负责提供有资质符合要求得供应厂商,原则上使用大厂,包括建设单位指定得厂家。 1、2淘汰质量不稳定且钢筋加工场或项目部评价差得厂家。 1、3每3个月至少汇总一次各项目部对供应商与厂家得评价,将汇总结果报技术处备案。 1、4确保所采购得钢筋原材均为合格品。并随车提供真实得钢筋材质证明单。 1、5采购人员至少每月一次不定期得去供应商跟踪检查货源地,检查钢筋原材情况。 2.钢筋加工场 2、1负责进场钢筋原材得外观检查,外观检查不合格得立即退货。 2、2无钢筋材质证明单得钢筋原材,严格拒收。 2、3负责及时提供给项目部合格得材质证明。 2、4负责对进场钢筋及时进行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加工。并将其中一份进场钢筋试验报告报技术处备案。同时,建立钢筋原材复试台帐,做到试验委托单与钢筋试验报告单能一一对应,有据可查。 2、5提前将传递单传给项目部,并及时通知项目部到加工场进行原材取样工作。项目部见证取样合格后方可将加工后得钢筋送项目部。 2、6特殊情况送原材试件到项目部得必须与项目部有交接手续。 2、7接到项目部不合格报告通知,要积极配合项目部做好双倍复试工作、

钢筋退场工作以及施工现场得处理工作。 2、8采购钢筋由器材处限定供货商与钢筋生产厂家,钢筋加工场无权使用限定以外得钢筋生产厂家生产得钢筋。 3.技术处 3、1负责有关部门得协调工作。 3、2监督有关部门对不合格报告得及时处理,并建立不合格台账,并报告质量处。 3、3负责对有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4.质量处 接到项目部或技术处不合格记录后,及时通知项目部或钢筋加工场及时做好封存处理。并跟踪处理结果。 5.项目部 5、1负责审核钢筋原材材质单就是否与本批进场钢筋一致。 5、2负责钢筋原材见证取样、送试等工作。 5、3钢筋见证取样复试合格后,方可将钢筋半成品用于工程中。 5、4负责对不合格报告得处理。 5、5如有不合格时及时报告技术处。 四质量控制 钢筋加工场在钢筋进入现场时,应检查产品合格证与出厂检验报告,建立钢筋进场验收台帐,按照钢筋入库单对不同厂家、不同牌号、不同规格、不同交货状态得钢筋均应取样检测,钢筋数量可不受限制。 每一验收批取试样1组:每组5根,每根长度不小于600mm,从每批中任选两根钢筋,从每一根钢筋距端头不小于500mm处切取拉伸试样与弯曲试件各1件(拉伸2个,弯曲2个,另取1件,共5件)。 根据现行规范要求,钢筋原材在进行钢筋力学性能检验同时,还需进行重量偏差得检验以防止“瘦身钢筋”得出现,对用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结构得钢筋,其力学性能还有特殊要求。 所有钢筋应无有害得表面缺陷,按盘卷交货得钢筋应将头尾有害缺陷部分切除。所选用得取样试件可以使用钢丝刷清理,清理后得重量、尺寸、横截面面积

滴西地区火山岩岩性_岩相分布特征研究

第12卷第35期2012年12月1671—1815(2012)35-9657-05 科学技术与工程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Vol.12No.35Dec.2012 2012Sci.Tech.Engrg. 滴西地区火山岩岩性、岩相分布特征研究 赵建芝 柴绪兵* 刘景山 别慧秋 (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地球物理勘探一公司研究院,大庆163000) 摘要滴西地区是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十分发育的地区。多个井区的石炭系气藏已探明。通过区域地质条件的分 析,基于地震资料、钻井、测井资料,在单井、联井相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波形聚类、分频属性、相位属性分析等手段,对火山岩岩性、岩相分析研究。预测有利火山岩储层发育区,指导下步勘探部署方向。关键词 火山岩岩性 岩相 单井相 地震相 地震属性 波形聚类 有利火山岩储层 中图法分类号 TE122.22; 文献标志码 B 2012年8月15日收到 * 通信作者简介:柴绪兵。E-mail :chaixubing19861216@https://www.doczj.com/doc/a99725309.html, 。 滴西地区位于陆梁隆起区东部的滴南凸起之上,受滴水泉南北断裂夹持的向西倾没的大型复式鼻状构造。目前研究区已发现千亿立方米储量规模的克拉美丽气田。随着对火山岩的勘探开发不断深入,进一步证明石炭系火山岩是滴西地区油气储集的有利层系。但火山岩储层是一种复杂而特殊的储集层,识别火山岩储层,首先要了解储层各方面的特征如岩性、岩相等[1]。因此,火山岩岩性、岩相的研究是火山岩有利储层预测的重中之重。本文旨在以滴西地区火山岩岩性、岩相研究为例,在井震结合的基础上,探讨利用波形聚类、分频属性、 相位属性、地震属性分析等手段,对火山岩岩性、岩相进行刻画分析,进一步预测有利火山岩储层有利区,指导井位部署。 1石炭系区域地质特征 研究区石炭系主要为海西中期沉积的一套浅 变质火山碎屑岩建造和局部岩浆侵入岩建造以及海陆过渡相、陆相沉积的碎屑岩建造,区域上,石炭系发育有上、下两个统3个组。自下而上为下统塔木岗组(C 1t )、滴水泉组(C 1d )、(C 2b )。下石炭统火山活动较弱,上统巴塔玛依内山组为火山岩夹沉 积岩,火山活动强烈。赖世新等(2009)对三南一滴水泉地区巴塔玛依内山组的划分成三段,分别为上序列火山岩组合、沉积岩层和下序列火山岩组合[2]。 从各井钻揭情况上看,DX1001、滴西10、滴西21等井为流纹质、火山角砾质、凝灰质的酸性岩,而滴西17井以沉积岩夹层为界将火山岩分为上下两个岩性段。从沉积学角度分析,该套沉积岩夹层是火山活动间歇期的沉积产物,因此该套沉积岩夹层在泥岩、砂岩、砾岩和煤线组合中含有大量的火山碎屑。而沉积岩夹层之上的火山岩段,其岩性在纵向上表现为底部发育玄武岩基性段。向上为安山岩中性段,区域上在安山岩中性段之上还发育一套流纹岩-凝灰岩酸性岩段。但后期的地壳抬升剥蚀作用使得滴西17井酸性岩段剥蚀殆尽,因此沉积岩夹层之上的火山岩在纵向上具备从基性-中型-酸性的正序列韵律性岩性变化特点。结合岩浆演化规律,将沉积岩夹层之上的火山岩总体划归同一个火山序列,命名为火山序列Ⅱ(或上序列)。滴西17井只钻遇了沉积岩夹层下伏火山岩段的顶部,其岩性以流纹质酸性岩为主。结合区域认识和岩浆演化规律分析,可将沉积岩夹层下伏的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段划归为同一火山序列,命名为火山序列Ⅰ(或下序列), 滴西17井钻遇的流纹质酸性岩是火山序列Ⅰ顶部的酸性岩段(图1)。

钢筋原材质量控制措施

钢筋原材质量控制措施 一目的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确保所有在施工程所用的钢筋原材均为合格品,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器材处、钢筋加工场、技术处、质量处以及所有结构施工(含二次结构)的项目部。 三管理职责 1.器材处 1.1负责提供有资质符合要求的供应厂商,原则上使用大厂,包括建设单位指定的厂家。 1.2淘汰质量不稳定且钢筋加工场或项目部评价差的厂家。 1.3每3个月至少汇总一次各项目部对供应商和厂家的评价,将汇总结果报技术处备案。 1.4确保所采购的钢筋原材均为合格品。并随车提供真实的钢筋材质证明单。 1.5采购人员至少每月一次不定期的去供应商跟踪检查货源地,检查钢筋原材情况。 2.钢筋加工场 2.1负责进场钢筋原材的外观检查,外观检查不合格的立即退货。 2.2无钢筋材质证明单的钢筋原材,严格拒收。 2.3负责及时提供给项目部合格的材质证明。 2.4负责对进场钢筋及时进行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加工。并将其中一份进场钢筋试验报告报技术处备案。同时,建立钢筋原材复试台帐,做到试验委托单与钢筋试验报告单能一一对应,有据可查。 2.5提前将传递单传给项目部,并及时通知项目部到加工场进行原材取样工作。项目部见证取样合格后方可将加工后的钢筋送项目部。 2.6特殊情况送原材试件到项目部的必须与项目部有交接手续。 2.7接到项目部不合格报告通知,要积极配合项目部做好双倍复试工作、钢

筋退场工作以及施工现场的处理工作。 2.8采购钢筋由器材处限定供货商和钢筋生产厂家,钢筋加工场无权使用限定以外的钢筋生产厂家生产的钢筋。 3.技术处 3.1负责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 3.2监督有关部门对不合格报告的及时处理,并建立不合格台账,并报告质量处。 3.3负责对有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4.质量处 接到项目部或技术处不合格记录后,及时通知项目部或钢筋加工场及时做好封存处理。并跟踪处理结果。 5.项目部 5.1负责审核钢筋原材材质单是否与本批进场钢筋一致。 5.2负责钢筋原材见证取样、送试等工作。 5.3钢筋见证取样复试合格后,方可将钢筋半成品用于工程中。 5.4负责对不合格报告的处理。 5.5如有不合格时及时报告技术处。 四质量控制 钢筋加工场在钢筋进入现场时,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建立钢筋进场验收台帐,按照钢筋入库单对不同厂家、不同牌号、不同规格、不同交货状态的钢筋均应取样检测,钢筋数量可不受限制。 每一验收批取试样1组:每组5根,每根长度不小于600mm,从每批中任选两根钢筋,从每一根钢筋距端头不小于500mm处切取拉伸试样和弯曲试件各1件(拉伸2个,弯曲2个,另取1件,共5件)。 根据现行规范要求,钢筋原材在进行钢筋力学性能检验同时,还需进行重量偏差的检验以防止“瘦身钢筋”的出现,对用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结构的钢筋,其力学性能还有特殊要求。 所有钢筋应无有害的表面缺陷,按盘卷交货的钢筋应将头尾有害缺陷部分切除。所选用的取样试件可以使用钢丝刷清理,清理后的重量、尺寸、横截面面积

火山岩认识培训

火山岩的分类与命名及肉眼鉴定 1. 预备知识 1.1 地壳 地球是个准旋转椭球体,形状象个梨子,极半径略短,赤道半径略长,与标准旋转椭球相比,北极凸出10km,南极约缩进30km。 地球赤道半径:6378.245km 极半径:6356.863km 表面积:5.1*108km2 体积:1.083*1012km3 质量:5.976*1027g 地球表面形态基本上分为大陆和海洋两大部分,大陆约占29.2%,平均高度0.86km,最高点珠穆朗玛峰达8848.13m;大洋约占70.8%,平均深度3.9km,最深马里亚纳海沟深11034m,抹平后,位于海平面以下2.44km处。 从地表往下,洋区:5-12km 大陆平原区:30-40km 大陆高山区:50-75km 在一莫霍面,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 大地表向下,大陆地下:80-250km 大洋地下:50-400km 在200Km外存在软流圈 670km为古登堡面,上部为上地幔,下部为下地幔 2900km以下为地核 5100km以下为内核 大陆区地热梯度为20-50℃/km 平均 30℃/km 地壳的8种主要化学成分: 02 Si Ae Fe Ca Mg Na K 46.5% 25.7% 7.65% 6.24% 5.79% 3.23% 1.81% 1.34%

1.2 岩浆作用 岩浆作用:分为火山作用和侵入作用,分别形成火山岩和侵入岩。 火山作用:包括地下岩浆的分异、运移、喷出、直至冷凝的全过程及其相关构造和产物的特征,包括由此形成的岩石、矿物组合和成矿特征。 火山作用有阶段性 次火山阶段:通常认为上地幔软流圈是形成岩浆的有利地段,温度达1200℃以上,熔融的岩浆向上运移,汇集到岩浆房,积蓄能量,沿地球内部薄弱地带(断层、裂隙)上升。在1200℃以下时,气液分异出来,从而加大了岩浆的活动性,向上运移时围岩的压力减少,气体膨胀,产生向上的作用力。在地表以下2-3km处沿破坏的通道喷出地表。 火山过程主阶段: 熔透式喷发:直接熔透地壳(大陆区几乎没有) 裂隙式喷发:沿地壳巨大裂隙溢出地表,表现为串珠状火山口现象。 中心式喷发:由喉管状通道喷出 中心式又根据喷发的激烈程度,分为: 爆发式:爆炸现象(产生酸性熔浆、火山灰、蒸气) 宁静式:岩浆从火山口涌出(产生基性岩浆) 中间式:有时激烈、有时宁静(产生基→酸性岩浆) 火山期后阶段:喷气、喷水 火山岩分为四大类,通常分为: 火山喷出的固体产物 火山灰<0.001mm 火山砂0.01-1mm 火山角砾1-50mm 火山巨砾>50mm 火山气体:CO2、CO、SO2、SO3、N2、H2、Cl2、水蒸气

火山岩的观察与描述

岩石的观察与描述及实例 (2011-06-10 15:26:47) 转载▼ 标签: 石英晶 安山 斜长石 斑状结构 黑云母 杂谈 岩石的观察与描述及实例 岩浆岩的观察和描述 对各类岩浆岩的观察和描述,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l.颜色 岩浆岩的颜色大致可分为浅色、中色和暗色几种。观察时,应分出原生色(即新鲜面的颜色) 及次生色(即经过次生变化后风化面的颜色)。原生色可反映岩石的成分及形成环境,次生色可 反映岩石的经历过程。 深成岩的颜色深浅,是暗色矿物含量和浅色矿物含量比率的反映。辉长岩、撖榄岩为深色; 闪长岩为中色;花岗岩、霞石正长岩为浅色。 浅成岩的颜色深浅,多受矿物拉度大小。结晶程度的影响,如微晶和隐晶质岩石比相同成分 的深成岩颜色深。 喷出岩的颜色深浅,则受到岩石成分、次生变化、结晶程度等方面的影响。此外,还受到强 烈氧化燃烧作用的影响。通常玄武岩类多呈黑、黑绿色、蚀变后呈中绿~浅绿色;安山岩类呈深 灰、暗紫~紫红色;流纹岩类呈浅灰~粉红色。 描述岩石颜色时,应分出新鲜面(原生色),风化面(次生色),分别加以描述。2.结构 显晶质岩石,其主要造岩矿物粒度大致相等时,应写出粒度与习惯用结构名称。如中粒辉长 结构、粗粒花岗结构、中粒二长结构、粗粒半自形结构等; 隐晶质至玻璃质岩石,应写明隐晶质结构或半晶质结构,或玻璃质结构。 具隐晶质至玻璃质的岩石,以及其它显微结构的岩石,只有在岩石薄片鉴定的情

沉下,才能 定出其具体结构。 3.构造 最常见的岩浆岩构造的种类不多,只须准确描述即可。侵入岩多具块状、斑杂状、条带状构 造;喷出岩则多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等。 4.矿物成分 对矿物成分的观察和描述应包括以下内容:矿物名称、物性特点、粒度大小、百分含量等。 对显晶质等粒结构的岩石,应描述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矿物、次生矿物。描述时应按含 量多的先描述,含量少的后描述,即“先多后少”的顺序。 对矿物特征的描述应包括以下几方面:颜色、形态及鉴定特征(包括可反映岩石的结构、构 造等特征)、粒度、目估百分含量等。 岩石具斑状或似斑状结构时,应首先指明斑晶矿物在整个岩石中的目估百分含量,然后以斑 晶矿物含量“先多后少”的顺序描述其特征。接着描述基质中矿物的特征,如矿物粒度呈细粒时, 其描述顺序与要求同前述。当基质粒度小于细粒时,只要求指明主、次要矿物.不要求作详细描 述。 2 玢岩和斑岩的区别:由基性斜长石和暗色矿物作斑晶的岩石称为:××玢岩;以钾长石和石 英作斑晶的岩石称为:××斑岩。 岩浆岩描述实例 1 .深成岩——橄揽辉长岩 肉眼描述:新鲜面暗灰色,风化面暗褐色。中粒辉长结构,颗粒均匀,颗粒直径在2-5mm。 块状构造。岩石比较新鲜。暗色矿物主要为黑色的辉石,呈近于短轴状的颗粒,有时可见解理。 其次,可见少量黄绿色(或暗绿),油脂光泽的橄榄石和具珍珠光泽的黑云母。暗色矿物含量约 50%。浅色矿物为斜长石,呈长板状,白色至灰色,玻璃光泽,含量约50%。镜下描述:岩石新鲜,未经蚀交。主耍矿物为普通辉石、基性斜长石,次要矿物为橄榄石、 黑云母。辉长结构。 岩石定名:橄榄辉长岩 2 .浅成岩——闪长玢岩 肉眼描述:浅灰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成分为灰白色板状斜长石和绿色柱状角闪石,

火山岩分类命名及肉眼鉴定

火山岩的分类与命名及肉眼鉴定 关键词:地壳/矿物/熔岩/碎屑岩/肉眼鉴定 主讲人:李丹 时间:2004.8.1 地点:大庆油田油田录井分公司资料采集第一大队五楼培训室 1. 预备知识 1.1 地壳 地球是个准旋转椭球体,形状象个梨子,极半径略短,赤道半径略长,与标准旋转椭球相比,北极凸出10km,南极约缩进30km。 地球赤道半径:6378.245km 极半径:6356.863km 表面积:5.1*108km2 体积:1.083*1012km3 质量:5.976*1027g 地球表面形态基本上分为大陆和海洋两大部分,大陆约占29.2%,平均高度0.86km,最高点珠穆朗玛峰达8848.13m;大洋约占70.8%,平均深度3.9m,最深马里亚纳海沟深11034m,抹平后,位于海平面以下2.44km处。 从地表往下,洋区:5-12km 大陆平原区:30-40km 大陆高山区:50-75km 在一莫霍面,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 大地表向下,大陆地下:80-250km 大洋地下:50-400km 在200Km外存在软流圈 670km为古登堡面,上部为上地幔,下部为下地幔 2900km以下为地核 5100km以下为内核

大陆区地热梯度为20-50℃/km 平均30℃/km 地壳的8种主要化学成分: 02 Si Al Fe Ca Mg Na K 46.5% 25.7% 7.65% 6.24% 5.79% 3.23% 1.81% 1.34% 1.2 岩浆作用 岩浆作用:分为火山作用和侵入作用,分别形成火山岩和侵入岩。 火山作用:包括地下岩浆的分异、运移、喷出、直至冷凝的全过程及其相关构造和产物的特征,包括由此形成的岩石、矿物组合和成矿特征。 火山作用有阶段性 次火山阶段:通常认为上地幔软流圈是形成岩浆的有利地段,温度达1200℃以上,熔融的岩浆向上运移,汇集到岩浆房,积蓄能量,沿地球内部薄弱地带(断层、裂隙)上升。在1200℃以下时,气液分异出来,从而加大了岩浆的活动性,向上运移时围岩的压力减少,气体膨胀,产生向上的作用力。在地表以下2-3km处沿破坏的通道喷出地表。 火山过程主阶段: 熔透式喷发:直接熔透地壳(大陆区几乎没有) 裂隙式喷发:沿地壳巨大裂隙溢出地表,表现为串珠状火山口现象。 中心式喷发:由喉管状通道喷出 中心式又根据喷发的激烈程度,分为: 爆发式:爆炸现象(产生酸性熔浆、火山灰、蒸气) 宁静式:岩浆从火山口涌出(产生基性岩浆) 中间式:有时激烈、有时宁静(产生基→酸性岩浆) 火山期后阶段:喷气、喷水 火山岩分为四大类,通常分为: 火山喷出的固体产物

浙江缙云中生代陆相火山岩沸石矿床地质特征_陈婉君

文章编号:1005-6157(2006)04-252-05 摘 要:浙江省缙云县是我国东部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型沸石矿床的重要产区。本文主要叙述了浙江缙云壶镇盆地及外围的沸石矿区-区域地质概况及矿床地质特征。关键词: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沸石矿石;浙江缙云中图分类号: P619.2; P588.2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06-07-27 责任编辑:李勇作者简介:陈婉君(1968-),女,江西上饶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找矿和研究工作。 沸石是一类具有奇妙孔道结构和独特晶体化学性质的含水架状硅铝酸盐矿物,具有优异的离子交换、吸附、催化及分子筛分性能,在农业、建材、化工、环保、医药、国防以及新材料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现实应用与巨大的应用潜力。浙江省缙云县是我国东部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型沸石矿床的重要产区。自20世纪70年代初在该地区发现沸石矿床以来,国内对沸石矿床的特征及应用研究从未间断,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和进展[1-2]。本文主要介绍了浙江省缙云县壶镇盆地及其外围一带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型沸石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 1 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处在中生代断陷型陆相火山盆地-壶镇盆地(沈宅矿区)及其外围(岱石东南矿区)。该区位于东南地洼区闽浙地洼系福州地穹列与浙粤地穹系绍广地洼列交替复合部位,主体处在福州地洼列。 壶镇盆地及其外围地层出露比较简单。除少量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分布冲沟和溪流及其沿岸外,盆地内部主要出露晚侏罗世和白垩纪地层,盆地外围仅出露晚侏罗世地层。 区域构造以断裂发育为基本特点。断裂构造主体可分为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尤以北东向者为著。延伸规模大、区域性控岩控矿作用显著的北东向断裂在区域西侧外围有江山-绍兴深断裂,区域东侧外围有温州-镇海大断裂,区域内部则有丽水-余姚深断裂直接通过壶镇盆地。延伸规模较大、具有一定区域控 第16卷第4期 2006年12月安徽地质Geology of AnhuiVol.16 No.4December 2006 陈婉君,杨智荣 (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研究院, 广东 广州 510080) 岩控矿作用的北西向断裂有区域南部的淳安-温州大断裂和区域北侧外围的嵊州-宁海大断裂。 本区燕山期岩浆活动非常强烈,岩浆活动方式主要为多期次多旋回陆相火山喷发。形成了广泛分布于本区的晚侏罗世、晚白垩世中期中酸性陆相火山岩建造,并伴有大量霏细岩、流纹斑岩、霏细斑岩等次火山岩浆侵入,呈脉状、筒状或小岩株状产出,对区域沸石矿床的矿化就位具有明显控制作用。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地层 2.1.1沈宅矿区赋矿地层 沈宅矿区出露地层包括第四系全新统(Q)、白垩系上统赖家组(K2l)、塘上组(K2t) 以及上侏罗统c段下亚段(J3c-1)。K2l和K2t是本小区所出露的地层主体,J3c-1仅出露于矿区南东角,亦无明显沸石矿化现象。其中塘上组(K2t)又分为7层(K2t-7、K2t-6 、K2t-5、 K2t-4、K2t-3 、K2t-2 、K2t-1),主要赋矿层位为K2t-6、 K2t-4、K2t-2三个亚层。上白垩统塘上组(K2t):以陆相酸性火山碎屑岩为主,岩性类型包括火山集块角砾凝灰岩、角砾凝灰岩、晶屑玻屑凝灰岩、含砾玻屑凝灰岩、流纹岩及珍珠岩。除陆相火山岩外,常有紫红色粉砂岩、含砾砂岩以及砂质砾岩夹层。该组地层分布广泛,是主要沸石含矿层位,并有珍珠岩、膨润土等矿化,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 2.1.2岱石东南矿区赋矿地层 浙江缙云中生代陆相火山岩沸石矿床地质特征

次火山岩

次火山岩 火山岩 全国火山岩地区铁铜矿经验交流会上,对次火山岩命名问题提出了建议: ①由于次火山岩为火山岩浆活动原产物,外貌似熔岩,而产状上又也侵入岩一样,多具斑状结构,为反映其特点,对于具熔岩外貌、斑状结构的次火山岩,认为可用火山岩作词头,以斑岩(玢岩)作词尾,如玄武玢岩、安岩玢岩、粗面斑岩、流纹斑岩等;也可在熔岩名称之前,加一个“次”字,如次玄武岩、次安山岩、次流纹岩等。 ②对无斑隐晶结构的次火山岩,无论在野外还是镜下常不能准确定出成分,因此,以相当于玄武岩、安山岩成分者(深色),可称为次隐晶岩,对相当于流纹岩、粗面岩成分者(浅色),可称为次霏细岩,待通过化学分析资料确定其成分后,再准确命名。 ③对侵入深度较大的次火山岩,可按浅成岩命名,但在词头上加一“次”字。对具斑状结构者,可分别称为次辉绿玢岩、次辉长玢岩、次花岗斑岩等。它与前者的区别是前者基质为显晶隐晶质,后者基质为是显微显晶质;前者斑晶较小,后者较大,常大于2毫米。对具等粒结构者可分别称为次辉长岩、次闪长岩等等(也可采用“次火山”字样)。 鉴别次火山岩与火山岩、普通浅成岩的主要标志有以下几点: ①一般的浅成侵入岩常与大的侵入体伴生,而次火山岩主要分布于火山岩地区,与火山岩同属一个构造控制,它侵入于火山岩系之中或其附近。在时间上是在火山活动过程中或略晚,间隔不太大。 ②次火山岩的产状和火山岩不同,大致有层状、脉状、似层状、钟状、透镜状、环状、柱状或筒状等,大小不等,有时呈小型岩株及岩颈。与火山岩的接触关系,有的界线不清,逐渐过渡,有的则比较清楚。但接触带的烘烤及蚀变现象一般不明显。次火山岩与火山通道为同一岩浆源,因此产状上与相应的火山岩密切共生。

火山岩相划分方案

火山岩相划分方案 “相”是地质体中能够反映成因的地质特征的总和。火山岩相一词由前苏联学者较早引入地质文献。早期主要指火山熔岩,即溢流相火山岩。火山岩相能够揭示火山岩空间展布规律和不同岩性组合之间的成因联系。不同岩相带的孔隙和裂隙及其组合不同。因此,岩相是火山岩成因和物性研究的重要内容。科普切弗- 德沃尔尼科夫把火山岩分为原始喷发相、次火山岩相和火山管道相。Lajoie 按成因将火山碎屑岩分为自碎屑岩相和火成碎屑岩相。李石和王彤划分3 相8 亚相,包括喷发相、次火山岩相和火山管道相。Fisher 和Schmincke 将火山碎屑岩分为火山碎屑流相、火山碎屑岩相、喷发冲积相和火山灰流相。Cas 和Wright 按物源特征和搬运方式将火山岩相划分为熔岩流相、火山碎屑岩相、火山碎屑降落沉积相、陆上碎屑流和涌浪相、凝灰岩相和水下碎屑流和深海火山灰相。陶奎元、邱家骧划分11 种火山岩相,分别为喷溢相、空落相、火山碎屑流相、涌流相、火山泥流相、崩塌相、侵出相、火山口- 火山颈相、次火山岩相、隐爆角砾岩相和火山喷发沉积相。金伯禄按火山物质搬运方式分为4 相11 亚相,包括爆发相、喷崩及喷溢相、侵出相及潜火山相和喷发- 沉积相。谢家莹等划分出13种岩相,包括喷溢相、爆发空落相、火山碎屑流相、爆溢相、基底涌流相、火山泥石流相、喷发沉积相、火山颈相、侵出相、潜火山相、隐爆角砾岩相、侵入相、火山湖相。刘祥将火山碎屑岩分为4 种岩相,包括火山喷发空中降落堆积物、火山碎屑流状堆积物、火山泥流堆积物、火山基浪堆积物。刘文灿把大别山火山岩划分为爆发相、喷溢相、喷发- 沉积相、潜火山岩相。谢家莹等对东南地区竹田头J 3 - K1 火山岩- 沉积岩序列进行剖析,划分出5 组岩相,包括喷溢相、火山碎屑流相、爆发空落相、喷发沉积相和火山沉积岩相。 近年来火山岩已成为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火山岩相识别和储层预测是油气勘探成败的关键。松辽盆地火山岩被分为爆发空落相、溢流相、火山碎屑流相、基底涌流相和喷发沉积相。溢流相再分为上中下3 个亚相。渤海湾盆地火山岩相分为熔岩相、角砾岩相和凝灰岩相及爆发相、溢流相和火山沉积相。 目前盆地火山岩相主要是沿用基于现代火山和剖面火山岩的岩相研究结果。这样的分类体系主要是依据火山作用方式或喷发/ 搬运方式,对于研究现代火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