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

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

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
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

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

西方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产生了许多变化,具有了丰富多样的特征,但其主流文化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统一的趋势。

西方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重要时期,分别为:

古希腊、罗马时期,是西方文化的起源阶段,形成了希腊精神。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时期,西方文化发展的黑暗时期,但形成了西方文化的另一重要支柱——基督教精神。

近代文化时期,文艺复兴和改革,希腊精神得以复兴,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改革,促使走向市俗化,西方文化两大支柱共存、共荣。

现代文化时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科技革命的推动,西方文化走向了现代化,主义、科学主义、理性精神占居了统治地位。

下面是西方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精神。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西方文化

史家一般认为西方文明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古希腊是西方人的“家园”。爱?麦?伯恩斯与菲??拉尔夫在《世界文明史》中也认为:“在古代世界的所有民族中,其文化最能鲜明地反映出西方精神的楷模者是希腊人。没有其他民族曾对自由,至少是对其本身,有过如此炽烈的热心,或对人类成就的高洁,有过如此坚定的信仰”。伊迪斯汉密尔顿在谈到大希腊时也说,那时创造的艺术作品与所产生的思想观念,直到现在都没有被人们所超越,西方几乎所有的艺术与思想都有他们的烙印。也许这些说法多少有些夸,但整个西方文化深受古希腊文化的影响是肯定的,希腊精神成为了西方文化的重要精神支柱。

希腊精神的核心是精神、法治精神、科学精神和自由精神。

1、精神

古希腊精神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就是它的精神。古希腊精神的基本原则是主权在民,最高权力属于人民。定期举行的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国家大事都由人民的意志表决决定,任何个人不得凌驾于人民之上。“轮番为治”与公民大会是“主权在民”原则的落实处。人民轮流参加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处理国家事务,审理案件,调解纠纷是为“轮番为治”。

最能体现古希腊精神的是伯里克利的这段名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担负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正因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我们彼此间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样的。当我们隔壁邻人为所欲为的时候,我们不致于因此而生气;我们也不会因此而给他以难看的颜色,以伤他的情感,尽管这种颜色对他没有实际的损害。在我们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深使我们心服。”

这段名言包含着精神的许多重要原则:(1)政治在于全体公民执掌政权;(2)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用人惟才;(4)政务公开与自由;(5)私人生活自由与宽恕的原则。所有这些原则都体现着一种的精神、自由的精神和人文主义精神。所以这些均构成了使人心悦诚服的希腊精神,对西方社会影响深远,在当今西方的制度中,我们仍可以看到“希腊的灵魂”。

2、法治精神

与法治是不可分的,真正的必然是法治的,真正彻底的法治也只有在制度下才能通行无碍。希腊的精神与法治精神是当然地结合在一起的。

在古希腊法律被视作城邦安全的基础,具有女神般的尊严,可以说是城邦的真正保护神。在古希腊,城邦按法律治理,任何人的地位都不得高于法律。亦即如柏拉图所言,法律是决定国家兴衰的因素。“如果一个国家法律处于从属地位,没有权威,我敢说,这个国家一定要覆灭。然而,我们认为一个国家的法律如果在官吏之上,而这些官吏服从法律,这个国家就会获得诸神的保佑和赐福。”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谁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是希腊的普遍的准则与观念。梭伦立法使人人平等成为法律的本质。

罗马在法制方面对后世的贡献更大,它的“十二铜表法”,它的自然法观念、所有权观念、契约观念;它的万民法体系等,使法学理论走向成熟完备、丰富精深,西方现代立法理论的三个重要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自由和财产所有权不容侵犯——在古罗马法中均有充分体现。它们不仅仅在罗马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以后西方历史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这是古罗马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

3、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或理性精神是希腊文明中的重要容和最显著的特征。

希腊理性精神突出地表现在其哲学中,如逻各斯的学说,实体与存在的学说,原子论,共相说,理念论,还有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形式与质料学说,辩证法,形式逻辑等等。在这些理性精神的指导下,诞生了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毕达哥拉斯的数学、欧几里德的几何学;在这些学说的指导下,人们对自然界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分析,促进了科学的诞生和发展。

希腊的理性主义精神还表现在对理性以及知识和智慧的热爱与追求上。理性、知识和智慧在古希腊人的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具有神性的尊严。追求理性,服从理性,是人的崇高使命和神圣职责,也是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所在。安那克萨哥拉说:“在理性兴起的当时,一切事物处于一片混乱之中。理性规定了次序和条理。”这样的理性实际是世界的立法者。亚里士多德也说:“理性观念同人性相比较,理性观念是神圣的;那么,同人们的日常生活相比较,以理性观念为根据的生活也一定是神圣的。有人告诫我们说,我们是人,我们应该考虑人世间的事务,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生不可避免的死亡这一点上。不,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使自己升华到永生的境界,使自己无愧于我们身上所存在的最优秀的品质而生活。一个事物的性质中的特征是什么呢?它是那一个事物中最优秀的东西,它能带来最大的快乐。对于人来说,这就是以理性为根据的生活,因为它才使人成为人。”

希腊的理性主义精神深深地影响了2000多年来的欧洲哲学、与科学,从而深深影响了2OO0多年以来西方人的社会历史与生活。

4、自由精神

希腊精神,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自由,自由的精神。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或民族匍匐在暴君专制的淫威下惶恐不安之时,古希腊人已经走上了自主自治因而自由的道路。他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在爱琴海周围,好似那天中歌唱的小鸟。

希腊的自由精神在多方面表现出来。保家卫国,抵御专制大国的侵略是自由精神的表现;创建主权在民的制度、实行法律面前人人(公民)平等,保护财产所有权,以合理的方式安排自己的生活,既发展理性与追求智慧,又让感性和身体得到充分的发展,追求现实幸福与美的享受,无不体现自由的精神。

希腊的自由精神最集中地体现在对个性的追求和尊重上。希腊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独特价值,不可重复,不可替代;既然来到世间走一遭,总要干出—番轰轰烈烈的大事情,至少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主,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这样一种个性意识是野蛮人所没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鲜明个性,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让自己的个性充分发挥,这样—种观念在古希腊已表现得非常明显。希腊人的个性意识突出地表现在行为处事具有自己的独特判断力上。例如,希罗多德说,假如让所有人给自己选择最好的生活方式,他们都将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伯里克利也谈到:“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智者普罗泰哥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是哲学家从哲学角度对人的个性和个体性的肯定。

在、法治、科学(理性)和自由精神的主导之下,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人们建立了的政治制度,发展起了系统的科学,他们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文学、艺术、哲学等人文学科也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在文化上出现了被后人称之为“黄金时代”的巨大成就,奠定了整个西方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中世纪基督教文化

西方中世纪属于封建时代,在这一时期基督教占居了文化和意识形态上的统治地位,基督教的罪感意识和救赎意识、爱的精神、禁欲主义以及封建的骑士精神构成了中世纪西方文化的精神主流。

1、罪感意识和救赎意识

基督教认为人类的先祖亚当、夏娃由于违背了上帝的旨意,偷食禁果,被罚下界,因而人是生而有罪的,这种罪感意识是基督教的基本精神,甚至也是整个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

从基督教产生以来,西方人就时常受这样一种罪感意识所缠绕,认为每个人生来就有原罪,因此在尘世受苦受难,还有死亡之威胁。他们一心想摆脱这种威胁,使灵魂获得救赎,生命获得永生,因而产生对天国的渴望和对上帝的追求。

罪感意识,在基督徒那里有广狭两义,广义指一切人都生有原罪,这种原罪是从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那里继承来的,罪是普遍存在的,无人能外。狭义的指不信上帝之罪,这主要指异教徒及那些口是心非、作恶多端的恶人。他们不仅不

虔信上帝或基督,而且烧杀淫掠、狡诈、虚伪、残忍,连一般的社会公德都不讲,罪莫大焉。

有罪就有罚,就有苦,就有死;也就有了救赎的欲望,有对永生的向往和对不朽的追求。对每个普通人说来,只有摒弃现世,笃信基督,才有得救的希望,因此信仰耶稣,义无反顾,责无旁贷。基督教的基本精神正从此而来。这精神,统治欧洲人的心灵至少上千年。

救赎意识是罪感意识的又一面,这两方面的意识,—为正,一为负,构成基督教精神的主干。罪是否定性因素,有了“罪”才有“赎罪”的要求、拯救的希望和对永生的渴求。这种要求、希望和渴求,是维系基督教信仰的不竭源泉。

在基督教的这种终极关怀中,尘世生活是充满罪恶的,不值得留恋,更不用说为它去斗争了,造就了西方观念中向往彼岸的幸福、天国的永生,形成了一种与科学理性精神截然相反的消极的人生态度,这是西方人矛盾性格的根源。

2、禁欲主义

禁欲主义是基督教精神的一大特征。一个以罪感为基础,视尘世为粪土、肉体享乐为邪恶,以死后大国为极乐,做梦都盼着世界末日到来的不可能不是禁欲主义的。对它说来,尘世生活充满罪恶,人生来就有原罪,肉体对感观享受的种种爱好不过是人罪孽深重的表现,甚至是向魔鬼屈服的象征;只有攒弃或坚决摒弃肉体享受和尘世快乐,虔信上帝与基督,才可能获得灵魂的救赎与天国的永生。这种禁欲苦行、蔑视现世的精神,从基督教流行到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至少统治欧洲人的精神上千年。

基督教禁欲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导致其视尘世为粪土,视享乐为罪恶,把所有同人的感性、理性联系在一起的东西,如色、食、财、利、美、真理、知识都被当作邪恶。在这个基本的价值取向统治下的欧洲中世纪的一千多年中,科学、理性没有了发展的可能,所以中世纪也被称作“黑暗时代”。

3、爱的精神

基督教有三个基本的道德原则:仁爱、信仰、希望,爱居三德之首。在基督教看来,爱是信仰和希望的落实处。

爱在基督教那里分两个方面、四个层次。两个方面为神之爱与人之爱,神之爱包括上帝之爱与基督之爱,人之爱包括人对上帝之爱及对他人之爱。是为四个层次。上帝之爱不仅表现为创造天地万物和人类,赐予我们生命之身,而且表现

为他不忍心看到人类充满罪恶,从而遭受永罚和注定一死的命运。他看到人类罪孽深重又力量弱小,靠自身力量无力摆脱从始祖亚当那里继承下来的原罪。这些罪又不能一笔勾销,因为上帝是仁慈的,也是公义的,罪不受罚不合公义原则。于是他派自己爱子下凡,代人赎罪,从而显示对人类无尽的爱。基督的爱从根本上说也是上帝之爱,因为按基督教教义,基督作为上帝爱子与上帝本为一体。基督的爱是为人类赎罪,甘愿化成肉身,在尘世受请般苦,直至上十字架,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代人赎罪,此境界之博大令西方人引以为自豪。人的爱包括人对上帝之爱和对他人之爱,这两条被基督教认为是一切律法的总纲,核心的东西。上帝与基督是造物主,又是救世主,他们造出人类,又不愿让人类堕落,而让基督临凡为人类赎罪,显示了一种无尽的爱。人类当然应该爱上帝,爱基督。对上帝和基督之爱应该发自心深处,真正地忏侮罪过敬仰上帝。但心灵的东西必须表现在行动上,否则就是空的、假的,行动应该向善,或趋善避恶,向往真理与永生,不要迷恋尘世的享受和肉体的快乐,特别是爱人如己。于是,从对上帝之爱推出对他人之爱。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与根据,后者却是前者的体现和落实处。爱人如己就应该多做善事,多做对别人有益的事,能宽恕别人、原谅别人,甚至爱仇敌,用爱去化解恨。这种博爱的精神对西方的道德传统影响巨大。

4、骑士精神

骑士精神是一种世俗精神,是中世纪封建化过程的产物,直接体现了封建的传统,洋溢着封建的精神。骑士是封建贵族,处在封建体制中,是大贵族的附庸,必须向之效忠;同时又是自己领地的主子,有许多农奴依附于他,需要他的宝剑的保护。他有封建义务,也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他所遵循的道德如忠诚、荣誉、勇敢都是封建道德。

骑士精神的第一个要素是勇敢。中世纪是空前推崇勇敢的时代,勇敢成为骑士行为的第一信条;骑士精神的第二个要素是忠诚,对自己所臣服的领主忠心耿耿,为他服务,向他效忠;骑士精神的第三个要素是荣誉,为树立荣誉而战斗而冒险,把个人的声誉与人生价值的实现联系了起来,这种荣誉意识也显示了个性意识的崛起;骑士精神的第四个要素是行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急人所急,解人所难,而以强凌弱、欺压众生则受到谴责;骑士精神的第五个要素是护教,用武力捍卫基督教的信仰,为主的事业而战,为上帝而战;骑士精神的第六个要素是爱情,不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男女之爱,而是一位勇敢且忠心耿耿的骑士对

大三_英国文学史(绝对标准中文版)

英国文学源远流长,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对文学发生着影响,文学内部遵循自身规律,历经盎格鲁-撒克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阶段。下面对英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作一概述。 一、中世纪文学(约5世纪-1485) 英国最初的文学同其他国家最初的文学一样,不是书面的,而是口头的。故事与传说口头流传,并在讲述中不断得到加工、扩展,最后才有写本。公元5世纪中叶,盎格鲁、撒克逊、朱特三个日耳曼部落开始从丹麦以及现在的荷兰一带地区迁入不列颠。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给我们留下的古英语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是《贝奥武甫》(Beowulf),它被认为是英国的民族史诗。《贝奥武甫》讲述主人公贝尔武甫斩妖除魔、与火龙搏斗的故事,具有神话传奇色彩。这部作品取材于日耳曼民间传说,随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传入今天的英国,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诗是8世纪初由英格兰诗人写定的,当时,不列颠正处于从中世纪异教社会向以基督教文化为主导的新型社会过渡的时期。因此,《贝奥武甫》也反映了7、8世纪不列颠的生活风貌,呈现出新旧生活方式的混合,兼有氏族时期的英雄主义和封建时期的理想,体现了非基督教日耳曼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两种不同的传统。 公元1066年,居住在法国北部的诺曼底人在威廉公爵率领下越过英吉利海峡,征服英格兰。诺曼底人占领英格兰后,封建等级制度得以加强和完备,法国文化占据主导地位,法语成为宫廷和上层贵族社会的语言。这一时期风行一时的文学形式是浪漫传奇,流传最广的是关于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故事。《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1375-1400)以亚瑟王和他的骑士为题材,歌颂勇敢、忠贞、美德,是中古英语传奇最精美的作品之一。传奇文学专门描写高贵的骑士所经历的冒险生活和浪漫爱情,是英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成熟阶段一种社会理想的体现。 14世纪以后,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较快,市民阶级兴起,英语逐渐恢复了它的声誉,社会各阶层普遍使用英语,为优秀英语文学作品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杰弗利·乔叟(Geoffrey Chaucer, 1343-1400)的出现标志着以本土文学为主流的英国书面文学历史的开始。《坎特伯雷故事》(The Canterbury Tales)以一群香客从伦敦出发去坎特伯雷朝圣为线索,通过对香客的生动描绘和他们沿途讲述的故事,勾勒出一幅中世纪英国社会千姿百态生活风貌的图画。乔叟首创英雄诗行,即五步抑扬格双韵体,对英诗韵律作出了很大贡献,被誉为"英国诗歌之父".乔叟的文笔精练优美,流畅自然,他的创作实践将英语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文学水平,推动了英语作为英国统一的民族语言的进程。 二、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5世纪后期-17世纪初) 相对于欧洲其他国家来说,英国的文艺复兴起始较晚,通常认为是在15世纪末。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思想体系被称为人文主义,它主张以人为本,反对中世纪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提倡积极进取、享受现世欢乐的生活理想。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 1478-1535)是英国最主要的早期人文主义者,他的《乌托邦》(Utopia)批评了当时的英国和欧洲社会,设计了一个社会平等、财产公有、人们和谐相处的理想国。Utopia现已成为空想主义的代名词,但乌托邦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进行严肃思考的结果。《乌托邦》开创了英国哲理幻想小说传统的先河,这一传统从培根的《新大西岛》(The New Atlantis)、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Gulliver's Travels)、勃特勒的《埃瑞璜》(Erewhon)一直延续到20世纪

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教学提纲

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 西方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产生了许多变化,具有了丰富多样的特征,但其主流文化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统一的趋势。 西方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重要时期,分别为: 古希腊、罗马时期,是西方文化的起源阶段,形成了希腊精神。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时期,西方文化发展的黑暗时期,但形成了西方文化的另一重要支柱——基督教精神。 近代文化时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希腊精神得以复兴,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宗教改革,促使宗教走向市俗化,西方文化两大支柱共存、共荣。 现代文化时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科技革命的推动,西方文化走向了现代化,民主主义、科学主义、理性精神占居了统治地位。 下面是西方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精神。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西方文化 史家一般认为西方文明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古希腊是西方人的“家园”。爱?麦?伯恩斯与菲?李?拉尔夫在《世界文明史》中也认为:“在古代世界的所有民族中,其文化最能鲜明地反映出西方精神的楷模者是希腊人。没有其他民族曾对自由,至少是对其本身,有过如此炽烈的热心,或对人类成就的高洁,有过如此坚定的信仰”。伊迪斯汉密尔顿在谈到大希腊时也说,那时创造的艺术作品与所产生的思想观念,直到现在都没有被人们所超越,西方几乎所有的艺术与思想都有他们的烙印。也许这些说法多少有些夸张,但整个西方文化深受古希腊文化的影响是肯定的,希腊精神成为了西方文化的重要精神支柱。 希腊精神的核心是民主精神、法治精神、科学精神和自由精神。 1、民主精神 古希腊精神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就是它的民主精神。古希腊民主精神的基本原则是主权在民,最高权力属于人民。定期举行的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国家大事都由人民的意志表决决定,任何个人不得凌驾于人民之上。“轮番为治”与公民大会是“主权在民”原则的落实处。人民轮流参加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处理国家事务,审理案件,调解纠纷是为“轮番为治”。

(完整)最全面英国文学史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英国文学史 I. Old English Literature & The Late Medieval Ages 贝奥武夫:the national epic of the Anglo-Saxons Epic: long narrative poems that record the adventures or heroic deeds of a hero enacted in vast landscapes. The style of epic is grand and elevated. Artistic features: 1. Using alliteration Definition of alliteration: a rhetorical device, meaning some words in a sentence begin with the same consonant sound(头韵) Some examples on P5 2. Using metaphor and understatement Definition of understatement: expressing something in a controlled way Understatement is a typical way for Englishmen to express their ideas Geoffery Chaucer 杰弗里·乔叟1340~1400 (首创“双韵体”,英国文学史上首先用伦敦方言写作。约翰·德莱顿(John Dryden)称其为“英国诗歌之父”。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 The father of English poetry. writing style: wisdom, humor, humanity. ①坎特伯雷故事集: first time to use ‘heroic couplet’(双韵体) by middle English ②特罗伊拉斯和克莱希德 ③声誉之宫 Medieval Ages’popular Literary form: Romance(传奇故事)

百年中国的英国文学史书写研究

百年中国的英国文学史书写研究 本论文以中国大陆的英国文学史为研究对象,考察从民国时期到当前近百年间英国文学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哪些变迁?和西方的英 国文学史书写有何不同?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体现了哪些特征?等等。论文运用文学史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从文学观念、文学史观、文学史书写体例和文学史经典建构四个方面讨论了英国文学史在国内 的发展历程,最后选取了不同时期的四个个案,来进一步说明以上讨 论的问题。除绪论和结语,论文主体部分共分5章。绪论部分简略地介绍了英国文学史在中国书写的学科背景,英国文学史在中国的发展概况,研究现状,写作目的,写作思路等。第一章从文学观念的角度讨论英国文学史的书写问题,说明文学观念是如何影响和决定着文学史家对材料的选择和处理,并对比了西方的几部英国文学史来说明中国的英国文学史在文学观念上的书写特色和所受影响。近代意义上的文学观念是西方传入的纯文学观,纯文学观念对国人影响极大,国内的 大部分英国文学史都坚持纯文学观念,收入的是诗歌、小说、戏剧和散文。泛文学观念影响下文学史把历史、哲学、书信、日记、箴言、小册子都纳入文学史料的范围内。后理论时代的大文学观念对国内英国文学史书写最大的影响就是收入了原来的亚文学类属的文本,妇女文学、地区文学、族裔文学、通俗文学进入文学史,而跨学科性质的文学史在国内并未出现。第二章从文学史观的角度讨论了英国文学史书写问题,并分为二个主要的时期,即民国时期以进化论为主导的文 学史书写和建国后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为主导的文学史书写。无论是

进化论还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文学史观在进入中国后,和中国的社 会现实相结合,本着改变落后,争取富强的目的,被变形处理。以进化 论为指导的英国文学史书写强调文学与国民性的关系,以开民智,启 民力为目的,旨在改变中国国民素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文学史观最 初一度变成阶级论的文学史观,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被打上阶级的烙印。进入新时期后,文学史的书写则强调社会经济、政治背景,作家生平, 作品的思想内容,也适当强调作品的艺术特征。最后一节针对英国文 学史书写中的史观问题提出了以人性论为指导的文学史书写问题。第三章首先从文学史的书写体例角度讨论了英国文学史书写中的分期 和撰写体例问题,对比了西方的几部英国文学史,找出异同并阐明了 原因。在分期上,国人倾向于大杂烩式的分期模式,即政治朝代+世纪+文艺思潮等混合体模式。在撰写体例上,受传统史书书写的影响,作家纪传体模式盛行,其次便是分类合编体。而评论体和辞典体则凤毛麟角,应用极少。第二节针对国内分期问题提出了以文学思潮、文学传 播方式为依据的分期模式,针对撰写体例问题提出了以编年体、故事 体为模式的撰写方式。第四章从文学史经典建构的角度讨论了百年来中国的英国文学史经典演变过程和中国文学传统对经典建构的影响 问题。发现中国的英国文学史经典是一步步中国化的过程,是历史、 现实、文化和意识形态共同作用的产物,在经典的选择、经典作家的 评价和经典作品的阐释上都有异于英国本土的文学史。第五章选取了中国不同时期四个比较独特的英国文学史书写案例来进一步说明以 上问题,以期从中窥见出百年来英国文学史在中国(大陆)书写历程和

(完整)英国文学史知识点,推荐文档

一、The Anglo-Saxon period (449-1066) 1、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分类:pagan(异教徒) Christian(基督徒) 2、代表作:The Song of Beowulf 《贝奥武甫》( national epic 民族史诗) 采用了隐喻手法 3、Alliteration 押头韵(写作手法) 例子:of man was the mildest and most beloved, To his kin the kindest, keenest for praise. 二、The Anglo-Norman period (1066-1350) Canto 诗章 1、romance 传奇文学 2、代表作: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 是一首押头韵的长诗 三、Geoffrey Chaucer (1340-1400) 杰弗里.乔叟时期 1、the father of English poetry 英国诗歌之父 2、heroic couplet 英雄双韵体:a verse unit consisting of two rhymed(押韵) lines in iambic pentameter(五步抑扬格) 3、代表作:the Canterbury Tales 坎特伯雷的故事(英国文学史的开端) 大致内容:the pilgrims are people from various parts of England, representatives of various walks of life and social groups. 朝圣者都是来自英国的各地的人,代表着社会的各个不同阶层和社会团体 小说特点:each of the narrators tells his tale in a peculiar manner, thus revealing his own views and character. 这些叙述者以自己特色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无形中表明了各自的观点,展示了各自的性格。 小说观点:he believes in the right of man to earthly happiness. He is anxious to see man freed from superstitions(迷信) and a blind belief in fate(盲目地相信命运). 他希望人们能从迷信和对命运的盲从中解脱出来。 4、Popular Ballads 大众民谣:a story hold in 4-line stanzas with second and fourth line rhymed(笔记) Ballads are anonymous narrative songs that have been preserved by oral transmission(书上). 歌谣是匿名叙事歌曲,一直保存着口头传播的方式

西方文学发展脉络

一、西方文学发展脉络 古希腊-罗马文学 中世纪文学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十八世纪启蒙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自然主义与其他文学流派 现代主义文学(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黑色幽默、荒诞派、超现实、新写实、表现主义、存在主义等 从西方文学史的源头——两“希”传统——说起 1 古希腊-罗马文学(世俗人本主义) 海洋文明——“原欲型文化” 人与自然的关系:征服 人:原欲、身体、力量、智慧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瑞典学者认为:“全部希腊文明的出发点和对象是人。它从人的需要出发,它注意的是人的利益和进步。为了求得人的利益和进步,它同时既探索世界也探索人,通过一方探索另一方。在希腊文明的观念中,人和世界都是对另一方面的反映,都是摆在彼此对立面的、相互照应的镜子。” 2 古希伯来-基督教文学(宗教人本主义) 沙漠文明——“理性型文化” 神:理性、灵魂、顺从、虔诚 人是理性的动物 人与自然的关系:顺从 3 第三传统:北部游牧民族(日耳曼、凯尔特等)旺盛的生命力、好斗性、荒诞神秘 西方文学: 智慧 仁爱 力量三位一体 思考:两希传统特质是二元对立的吗? “神”其实是人性中的理性成分,是人对人的本质理性、精神层面的更高追寻,因此“神”与“人”两个层面共同成就了完整的人,希伯来文化与希腊文化蕴含着对立统一的二元。

两希精神在西方文学史上的碰撞、融合与提升是理解西方文学发展脉络的关键 二、填空 1. 2.神曲三部分:《地狱》、《炼狱》、《天堂》 3.原名《喜剧》,后被薄伽丘改为《神圣的喜剧》 4.荷马的史诗作品两部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5.《伊利亚特》贯穿线索是以阿基琉斯的两次愤怒为主线,奥林匹斯山诸神的斗争为副线。阿基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 6.世界最古老的英雄史诗是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 10.《变形记》作者卡夫卡是表现主义 11.十全十美的悲剧《俄狄浦斯王》 12. 13.希腊悲剧之父是埃斯库罗斯,代表作《波斯人》;《七将攻忒拜》;《祈援人》;《俄瑞斯忒亚》三部曲:《阿伽门农》、《奠酒人》、《报仇神》;《普罗米修斯》三部曲:《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被释的普罗米修斯》、《带火的普罗米修斯》(后两本亡佚) 14.《美狄亚》作者欧里庇得斯 15.西班牙第一部流浪汉小说《小癞子》 21.宙斯三兄弟有宙斯波塞冬哈德斯 22.阿基琉斯的两次愤怒:争夺女俘、帕忒罗克洛斯之死 23. 24.《奥德修记》——“一条绳子”结构 25.卢梭:浪漫主义文学精神之父 26. 27.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 28. 29. 30.古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颂歌队领队的即兴表演,又被称为“山羊之歌” 31.但丁设置的两个老师及象征维吉尔————人间、知识、理性贝娅特丽丝————天国、启示、信仰 名词解释 1. 2.哥特(Goth)的含义 1、哥特人的,哥特族的(指曾入侵罗马帝国的一支日耳曼民族); 2、哥特式建筑的(12至16世纪流行于西欧的建筑风格,以尖拱﹑拱顶﹑细长柱等为特点); 3、哥特派的,哥特风格的(18世纪的一种文学风格,通常以神秘、恐怖、凄凉、衰败为特征); 4、指字体,哥特字体的; 5、指颜色,红与黑。 3. 荷马史诗源于民间,是希腊神话传说集大成者,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和古代史诗的楷模。

整理英国文学史bysummer

Chapter1 Early and Medieval Literature Three stages of English literary development: The Roman Conquest(55BC——410AD) The Anglo-Saxon Period(410——1066AD) Three tribes:Jutes,the Angles,and the Saxons The Anglo-Saxon Chronicle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 The greatest literary achievement during this period is Beowulf。Beowulf贝奥武甫——epic,alliteration ★Epic: a long narrative poem telling about the deeds of a great hero and reflecting the values of the society from which it originated. Many epics were drawn from an oral tradition and were transmitted by song and recitation before they were written down. ★The whole epic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and tells of two major events in the life of Beowulf.①He kills a monster;②He fights a dragon. The Norman Conquest(1066-------1350AD) 下层:ballad民谣(ballads which are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English folk literature) 上层:chivalry骑士文学: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alliteration verse) ★Most of the English romances deal with three major themes: Ⅰ.The Matter of Britain——which is about the adventures of King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1.编号:01015065, 01015096 (翻译方向); 02015055,02015106 (教育方向) 2.层次与学制:本科, 四年制 3.总学时:68 4.学期与周学时:第五,六学期;周学时: 2 5.学分:2 6.执笔人:夏丹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为英语(翻译,教育方向)专业必修课。 该门课程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旨在使学生从英国历史、语言、文化发展的角度,掌握英国文学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文化思潮,文学流派,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同时帮助学生对英国文学的发展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并通过介绍一些最基本的文化理论和批评方法,对部分在思想上艺术上有代表性,有影响的作家及作品进行分析、导读,增强学生对英国文学的形成和发展的理解,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文学修养。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1.课程的要求:学完本课程,学生应该掌握如下能力: ①对于英国文学史有整体性的把握; ②掌握分析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③独立完成千字左右的文学作品评析的英文论文; ④掌握文学概念和相关文学流派的专业知识。 2.质量标准:在第五学期完成英国文学史中从中古时期到启蒙时期的文学流派及相关作家,完成两篇以上的英文作品分析论文;第六学期完成从浪漫主义时期到现代主义文学相关内容的学习,并整体把握整个英国文学史的脉络,完成三篇以上的英文作品分析论文。同时检验学生是否了解、认识英国文学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化、文学流派、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了解英国文学的发展历史,并能够用最基本的文化理论和批评方法,理解、分析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文学修养。 四、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五学期: 第一章序言 (2 学时) 使学生对英国文学史和主要流派具有提纲挈领的认识。 第二章中古世纪时期(2学时) 使学生掌握英国文学的起源及其形式和主要代表作品 第三章杰弗里?乔叟 (2学时)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__复习要点总结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第一册复习要点 1. Beowulf: national epic of the English people; Denmark story; alliteration, metaphors and understatements (此处可能会有填空,选择等小题) 2. Romance (名词解释) 3. “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a famous roman about King Arthur’s story 4. Ballad(名词解释) 5. Character of Robin Hood 6. Geoffrey Chaucer: founder of English poetry; The Canterbury Tales (main contents; 124 stories planned, only 24 finished; written in Middle English; significance; form: heroic couplet) 7. Heroic couplet (名词解释)8. Renaissance(名词解释)9.Thomas More——Utopia 10. Sonnet(名词解释)11. Blank verse(名词解释)12. Edmund Spenser “The Faerie Queene” 13. Francis Bacon “essays” esp. “Of Studies”(推荐阅读,学习写正式语体的英文文章的好参照,本文用词正式优雅,多排比句和长句,语言造诣非常高,里面很多话都可以引用做格言警句,非常值得一读) 14. William Shakespeare四大悲剧比较重要,此外就是罗密欧与朱立叶了,这些剧的主题,背景,情节,人物形象都要熟悉,当然他最重要的是Hamlet这是肯定的。他的sonnet也很重要,最重要属sonnet18。(其戏剧中著名对白和几首有名的十四行诗可能会出选读) 15. John Milton 三大史诗非常重要,特别是Paradise Lost和Samson Agonistes。对于Paradise Lost需要知道它是blank verse写成的,故事情节来自Old Testament,另外要知道此书theme和Satan的形象。 16. John Bunyan——The Pilgrim’s Progress 17. Founder of the Metaphysical school——John Donne; features of the school: philosophical poems, complex rhythms and strange images. 18. Enlightenment(名词解释) 19. Neoclassicism(名词解释) 20. Richard Steele——“The Tatler” 21. Joseph Addison——“The Spectator”这个比上面那个要重要,注意这个报纸和我们今天的报纸不一样,它虚构了一系列的人物,以这些人物的口气来写报纸上刊登的散文,这一部分要仔细读。 22. Steel’s and Addison’s styles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23. Alexander Pope: “Essay on Criticism”, “Essay on Man”, “The Rape of Lock”, “The Dunciad”; his workmanship (features) and limitations 24. Jonathan Swift: “Gulliver’s Travels”此书非常重要,要知道具体内容,就是Gulliver游历过的四个地方的英文名称,和每个部分具体的讽刺对象; (我们主要讲了三个地方)“A Modest Proposal”比较重要,要注意作者用的irony 也就是反讽手法。 25. The rise and growth of the realistic novel is the most prominent achievement of 18th century English literature. 26. Daniel Defoe: “Robinson Crusoe”, “Moll Flanders”, 当然是Robinson Crusoe比较重要,剧情要清楚,Robinson Crusoe的形象和故事中蕴涵的早期黑奴的原形,以及殖民主义的萌芽。另外注意Defoe的style和feature,另外Defoe是forerunner of English realistic novel。 27. Samuel Richardson——“Pamela” (first epistolary novel), “Clarissa Harlowe”, “Sir Charles Grandison” 28. Henry Fielding: “Joseph Andrews”, “Jonathan Wild”, “Tom Jones”第一个和第三个比较重要,需要仔细看。他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作家,另外Fielding也被称为father of the English novel. 29. Laurence Sterne——“Tristram Shandy”项狄传 30. Richard Sheridan——“The School for Scandal” 31. Oliver Goldsmith——“The Traveller”(poem), “The Deserted Village” (poem) (both two poems were written by heroic couplet), “The Vicar of Wakefield” (novel), “The Good-Natured Man” (comedy), “She stoops to Conquer” (comedy),

名著导读:《简爱》梗概、知识点和习题大集合

名著导读:《简爱》梗概、知识点和习题大集合 《简·爱》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传世之作。人们普遍认为《简·爱》以第一人称叙述,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的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 【作品简介】 《简·爱》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传世之作。人们普遍认为《简·爱》以第一人称叙述,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的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 这部带有浓厚自传色彩的作品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采取独立自主、积极进取态度,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小小说诠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书中弱小的简爱不仅具有坚强刚毅的个性、自尊自爱的品格,而且还拥有足够的才智和对自由平等爱情的追求。 当时已经驰名文坛的萨克雷评价说:”《简·爱》是一位伟大天才的杰作。” 【故事概要】 一、苦难的童年(1--4 章) 幼小的简·爱寄养在舅父母家里。舅父里德先生去世后,简·爱过了10年倍受尽歧视和虐待的生活。舅母把她视作眼中钉,并把她和自己的孩子隔离开来,从此,她与舅母的对抗更加公开和坚决了,简被送进了罗沃德孤儿院。 二、艰难中成长(5——10章) 洛伍德义塾,一个教规严厉、条件极为艰苦的地方。简.爱刚到这里的第一年便赶上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眼看着一个个同学在这里倒下,特别是好友海伦.彭斯的离去,使简爱幼小的心灵体会到了生命的残酷。在这里,简爱虽然历经磨难,却坚强地生存了下来。 度过第一年的难关后,学校改善了学生们的生活饮食条件。简爱在这里又做了六年学生、二年老师。期间的八年中,谭普尔小姐成为简爱敬仰和感激的至爱之师和人生挚友,因为“我获得的一些最宝贵的知识,都要归功于她的指导。”“她充当了我的母亲及家庭教师的角色,后来又成为我的伴侣”。“她的友谊及与她的交往始终是我的一种安慰”。因此,当谭普尔小姐要离开洛伍德义塾时,简.爱也在一番思索后决定要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担当新职务,过一种新生活”。 三、体验爱情(11--27章)

英国文学史复习资料(吴伟仁版上册)

英国文学史复习资料(上册) ★《贝奥武夫》Beowulf 它体现的是英雄叙事长诗,完成于公元九世纪。全诗长3183行,以斯堪的纳维亚(Sc andinavia)的英雄贝奥武夫(Beowulf)的英勇事迹构成主要内容。勇士贝奥武甫与怪物格伦德尔搏斗,使其断臂而死。怪物之母为子复仇,又被他追踪杀死。后来他做了国王。一次火龙来犯,他挺身斩龙,伤重而死,人民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本诗以西撒克斯(Wessex)方言写成,押头韵而不押尾韵,用双字隐喻而不用明喻。是现存古英语文学中最古老的作品,是流传至今的欧洲最完整的一部史诗,也是欧洲最早的方言史诗。在语言学方面也是相当珍贵的文献。(安格鲁-撒克逊时期) ★《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Sir Gaw ain and the Green Knight是英语韵文浪漫诗的杰出代表。全诗共2529行,作者不详,创作于诺曼时期向新时代过渡的14世纪它的题材属于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传说系列。作品以巨大的艺术表现力反映了骑士制度的理想,是中世纪封建贵族文化的精髓。在艺术上,此诗语言优美含蓄,情节完整紧凑,人物性格细腻丰满,诗中对大自然的精确而富于魅力的描写尤为引人注目,代表了中古英格兰北部头韵体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安格鲁-罗马时期) ★杰弗雷·乔叟(Geoffrey Chauc er,约1343~1400)率先采用伦敦方言写作,并创作“英雄双行体”,对英国民族语言和文学的发展影响极大,故被誉为“英国诗歌之父”。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Canterbury Tales,描写一群香客(pilgrim)聚集在伦敦一家小旅店里,准备去坎特伯雷城朝圣。店主人建议香客们在往返途中各讲两个故事,看谁讲的最好。故事集包括了23个故事,其中最精彩的故事有:骑士讲的爱情悲剧故事、巴斯妇讲的骑士的故事、卖赎罪券者讲的劝世寓言故事、教士讲的动物寓言故事、商人讲的家庭纠纷的故事、农民讲的感人的爱情和慷慨义气行为的故事。作品广泛地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英国社会生活,揭露了教会的腐败、教士的贪婪和伪善,谴责了扼杀人性的禁欲主义,肯定了世俗的爱情生活。《坎特伯雷故事集》的艺术成就

英国文学史简介

英国文学史简介 英国文学源远流长,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对文学发生着影响,文学内部遵循自身规律,历经盎格鲁-撒克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阶段。下面对英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作一概述。 一、中世纪文学(约5世纪-1485) 英国最初的文学同其他国家最初的文学一样,不是书面的,而是口头的。故事与传说口头流传,并在讲述中不断得到加工、扩展,最后才有写本。公元5世纪中叶,盎格鲁、撒克逊、朱特三个日耳曼部落开始从丹麦以及现在的荷兰一带地区迁入不列颠。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给我们留下的古英语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是《贝奥武甫》(Beowulf),它被认为是英国的民族史诗。《贝奥武甫》讲述主人公贝尔武甫斩妖除魔、与火龙搏斗的故事,具有神话传奇色彩。这部作品取材于日耳曼民间传说,随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传入今天的英国,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诗是8世纪初由英格兰诗人写定的,当时,不列颠正处于从中世纪异教社会向以基督教文化为主导的新型社会过渡的时期。因此,《贝奥武甫》也反映了7、8世纪不列颠的生活风貌,呈现出新旧生活方式的混合,兼有氏族时期的英雄主义和封建时期的理想,体现了非基督教日耳曼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两种不同的传统。 公元1066年,居住在法国北部的诺曼底人在威廉公爵率领下越过英吉利海峡,征服英格兰。诺曼底人占领英格兰后,封建等级制度得以加强和完备,法国文化占据主导地位,法语成为宫廷和上层贵族社会的语言。这一时期风行一时的文学形式是浪漫传奇,流传最广的是关于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故事。《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1375-1400)以亚瑟王和他的骑士为题材,歌颂勇敢、忠贞、美德,是中古英语传奇最精美的作品之一。传奇文学专门描写高贵的骑士所经历的冒险生活和浪漫爱情,是英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成熟阶段 一种社会理想的体现。 14世纪以后,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较快,市民阶级兴起,英语逐渐恢复了它的声誉,社会各阶层普遍使用英语,为优秀英语文学作品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杰弗利·乔叟(Geoffrey Chaucer, 1343-1400)的出现标志着以本土文学为主流的英国书面文学历史的开始。《坎特伯雷故事》(The Canterbury Tales)以一

西方思想文化发展历程

西方思想文化发展历程 文艺复兴:时间14-17世纪 背景:西欧文化为基督教会垄断。14世纪以来,意大利工商业城市兴起,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没有成熟思想体系因此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表达反封建思想。 代表人物及作品: 1、“文坛三杰” 薄伽丘《十日谈》贯穿人文主义思想(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矛头直指天主教会。 但丁《神曲》歌颂现世生活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设个,史作 2、“艺坛三杰”15世纪后期,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期现实主义艺术新时代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解破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运用于绘画,手法写实。 米开朗基罗《大卫》《摩西》专注人体,体现人的美感、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古典美术精神的典范,圣母像优雅和谐人性化。 3、16世纪英国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意义:欧洲历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宗教改革出现,推动资本主义发展,为近代科学的发展创造条件。 宗教改革:时间16世纪 新教路德宗(路德教):背景:天主教垄断西欧思想文化,讲究因行称义。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以修建教堂为名向教民兜售赎罪券。 内容:德国的马丁路德针《关于赎罪券的功效》(又名《九十五条论纲》),主张因信称义。教徒只要内心虔诚悔罪就能得到救赎。 影响:是反对天主教的社会和思想改革运动。新教登上历史舞台,拉开德国宗教改革的序幕,与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新教加尔文宗(加尔文教):内容:1536,加尔文出版《基督教原理》,主张信仰得救,反对天主教等级观念和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提出“先定论”(核心) 影响: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合理性,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本质: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启蒙运动:时间18世纪 背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反对封建统治与教会特权斗争深入展开,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启蒙运动拉开序幕。 人文精神:理性、科学、平等、民主 代表人物及思想: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 伏尔泰: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开明君主制、民主政治 卢梭:《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人民主权 德国康德:《纯粹理性的批判》人非工具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人类的主体地位。 影响: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阐释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制和三权分立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扩展到构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高度。具有鲜明政治革命性质,为资产阶级革命作出舆论准备,为人类社会创造宝贵精神财富。

英国文学史知识梳理教学内容

英国文学史知识梳理

一、The Anglo-Saxon Period (449-1066) The literature:Two divisions: pagan and Christian The Song of Beowulf:the events which took place on the Continen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6th Century,The poem tells of a hero, a Scandinavian prince named Beowulf, who rids the Danes of the monster Grendel, half man and half fiend, and Grendel's mother, who comes that evening to avenge Grendel's death. Fifty years later Beowulf, now king of his native land, fights a dragon who has devastated his people. Both Beowulf and the dragon are mortally wounded in the fight. The poem ends with Beowulf's funeral. Theme:the primitive people’s struggle against hostile forces of the natural world under a wise and mighty leader. 二、The Anglo-Norman Period(1066-1350) The Literature:The literature which they brought to England is remarkable for its bright, romantic tales of love and adventure (Romance), in marked contrast with the strength and somberness(朴实无华)of Anglo-Saxon poetry (Epic). Explanation of Sir Gawain and Green Knight:Two motifs(主题) 1.The test of faith, courage, purity2.The test of human weakness for self-preservation 三、Geoffrey Chaucer(1340?-1400)Characteristics①His allegories and symbols are already tinged with realistic images ②Chaucer’s poem is distinguished for its profound delineation of character and truthful description of human relations. The Canterbury Tales:The Host (Harry Baily) proposes a storytelling contest to pass the time; each of the 30 pilgrims (including the poet) is to tell four tales on the round trip.

英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Romance: a long composition, in verse or in prose, describing the life and adventures of a noble hero, especially for the knight. The most popular theme employed was the legend of King Arthur and the round table knight. 2.Renaissance: a revival or rebirth of the artistic and scientific revival which originated in Italy in the 14th century and gradually spread all over Europe. It has two features: a thirsting curiosity for the classical literature and keen interest in activities of humanity. 3.Sonnet: 14-line lyric poem, usually written in rhymed iambic pentameter. 4.Enlightenment: a revival of interest in the old classical works, logic, order, restrained emotion and accuracy. 5.Neoclassicism: the Enlightenment brought about a revival of interest in Greek and Roman works. This tendency is known as Neoclassicism. 6.Romanticism: imagination, emotion and freedom are certainly the focal points of romanticism. The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terature of romanticism include: subjectivity and an emphasis on individualism; freedom from rules; solitary life rather then life in society; the beliefs that imagination is superior to reason; and love of and worship of nature. 7.Byronic Heroes: a variant of the Romantic heroes as a type of character( enthusiasm, persistence, pursuing freedom), named after the English Romantic Poet Gordon Byron. 8.Realism: seeks to portray familiar characters, situations, and settings in a realistic manner. This is done primarily by using an objective narrative point of view and through the buildup of accurate detail. 9.Aestheticism: an art movement supporting the emphasis of aesthetic values more than socio-political themes for literature, fine art, music and other arts. 10.Stream-of-Consciousness: it is a literary technique that presents the thoughts and feelings of a character as they occur without any clarification by the author. It is a narrative mode. 11.Epic: a long narrative poem telling about the deeds of a great hero and reflecting the values of the society from which it originated. 一、The Anglo-Saxon period (449-1066) 1、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分类:pagan(异教徒) Christian(基督徒) 2、代表作:The Song of Beowulf 《贝奥武甫》( national epic 民族史诗) 采用了隐喻手法 3、Alliteration 押头韵(写作手法) 例子:of man was the mildest and most beloved, To his kin the kindest, keenest for praise. 二、The Anglo-Norman period (1066-1350) Canto 诗章 1、romance 传奇文学 2、代表作: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 是一首押头韵的长诗 三、Geoffrey Chaucer (1340-1400) 杰弗里.乔叟时期 1、the father of English poetry 英国诗歌之父 2、heroic couplet 英雄双韵体:a verse unit consisting of two rhymed(押韵) lines in iambic pentameter(五步抑扬格) 3、代表作:the Canterbury Tales 坎特伯雷的故事(英国文学史的开端) 大致内容:the pilgrims are people from various parts of England, representatives of various walks of life and social group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