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5.5.26--双电层超级电容器资料

15.5.26--双电层超级电容器资料

15.5.26--双电层超级电容器资料
15.5.26--双电层超级电容器资料

双电层电容器(ElectricalDoule-LayerCapacitor)又叫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型储能装置,它具有充电时间短、使用寿命长、温度特性好、节约能源和绿色环保等特点。双电层电容器用途广泛。用作起重装置的电力平衡电源,可提供超大电流的电力;用作车辆启动电源,启动效率和可靠性都比传统的蓄电池高,可以全部或部分替代传统的蓄电池;用作车辆的牵引能源可以生产电动汽车、替代传统的内燃机、改造现有的无轨电车;用在军事上可保证坦克车、装甲车等战车的顺利启动(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作为激光武器的脉冲能源。此外还可用于其他机电设备的储能能源。

原理折叠编辑本段

双电层电容器是建立在德国物理学家亥姆霍兹提出的界面双电层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全新的电容器。众所周知,插入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电极表面与液面两侧会出现符号相反的过剩电荷,从而使相间产生电位差。那么,如果在电解液中同时插入两个电极,并在其间施加一个小于电解质溶液分解电压的电压,这时电解液中的正、负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会迅速向两极运动,并分别在两上电极的表面形成紧密的电荷层,即双电层,它所形成的双电层和传统电容器中的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的极化电荷相似,从而产生电容效应,紧密的双电层近似于平板电容器,但是,由于紧密的电荷层间距比普通电容器电荷层间的距离更小得多,因而具有比普通电容器更大的容量。

双电层电容器与铝电解电容器相比内阻较大,因此,可在无负载电阻情况下直接充电,如果出现过电压充电的情况,双电层电容器将会开路而不致损坏器件,这一特点与铝电解电容器的过电压击穿不同。同时,双电层电容器与可充电电池相比,可进行不限流充电,且充电次数可达106次以上,因此双电层电容不但具有电容的特性,同时也具有电池特性,是一种介于电池和电容之间的新型特殊元器件

基本原理为:当向电极充电时,处于理想极化电极状态的电极表面电荷将吸引周围电解质溶液中的异性离子,使这些离子附于电极表面上形成双电荷层,构成双电层电容。由于两电荷层的距离非常小(一般0.5nm以下),再加之采用特殊电极结构,使电极表面积成万倍的增加,从而产生极大的电容量

工艺折叠编辑本段

超级电容器的工艺流程为:配料→混浆→制电极→裁片→组装→注液→活化→检测→包装。

超级电容器在结构上与电解电容器非常相似,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电极材料。早期的超级电容器的电极采用碳,碳电极材料的表面积很大,电容的大小取决于表面积和电极的距离,这种碳电极的大表面积再加上很小的电极距离,使超级电容器的容值可以非常大,大多数超级电容器可以做到法拉级,一般情况下容值范围可达1-5000F。

超级电容器通常包含双电极、电解质、集流体、隔离物四个部件。超级电容器是利用活性炭多孔电极和电解质组成的双电层结构获得超大的电容量的。在超级电容器中,采用活性炭材料制作成多孔电极,同时在相对的两个多孔炭电极之间充填电解质溶液,当在两端施加电压时,相对的多孔电极上分别聚集正负电子,而电解质溶液中的正负离子将由于电场作用分别聚集到与正负极板相对的界面上,从而形成双集电层。

分类折叠编辑本段

超级电容器的类型比较多,按不同方式可以分为多种产品,以下作简单介绍。按原理分为双电层型超级电容器和赝电容型超级电容器:

双电层型超级电容器,包括

1.活性碳电极材料,采用了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材料经过成型制备电极。

2.碳纤维电极材料,采用活性炭纤维成形材料,如布、毡等经过增强,喷涂或熔融金属增强其导电性制备电极。

3.碳气凝胶电极材料,采用前驱材料制备凝胶,经过炭化活化得到电极材料。

4.碳纳米管电极材料,碳纳米管具有极好的中孔性能和导电性,采用高比表面积的碳纳米管材料,可以制得非常优良的超级电容器电极。

以上电极材料可以制成:

1.平板型超级电容器,在扣式体系中多采用平板状和圆片状的电极,另外也有Econd公司产品为典型代表的多层叠片串联组合而成的高压超级电容器,可以达到300V以上的工作电压。

2.绕卷型溶剂电容器,采用电极材料涂覆在集流体上,经过绕制得到,这类电容器通常具有更大的电容量和更高的功率密度。

赝电容型超级电容器:包括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与聚合物电极材料,金属氧化物包括NiOx、MnO2、V2O5等作为正极材料,活性炭作为负极材料制备的超级电容器,导电聚合物材料包括PPY、PTH、PAni、PAS、PFPT等经P型或N型或P/N

型掺杂制取电极,以此制备超级电容器。这一类型超级电容器具有非常高的能量密度,除NiOx型外,其它类型多处于研究阶段,还没有实现产业化生产。

按电解质类型可以分为水性电解质和有机电解质类型:

水性电解质,包括以下几类

1.酸性电解质,多采用36%的H2SO4水溶液作为电解质。

2.碱性电解质,通常采用KOH、NaOH等强碱作为电解质,水作为溶剂。

3.中性电解质,通常采用KCl、NaCl等盐作为电解质,水作为溶剂,多用于氧化锰电极材料的电解液。

有机电解质

通常采用LiClO4为典型代表的锂盐、TEABF4作为典型代表的季胺盐等作为电解质,有机溶剂如PC、ACN、GBL、THL等有机溶剂作为溶剂,电解质在溶剂中接近饱和溶解度。

另外还可以分为:

1.液体电解质超级电容器,多数超级电容器电解质均为液态。

2.固体电解质超级电容器,随着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液的发展,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电解质也对凝胶电解质和PEO等固体电解质进行研究。

缺点折叠编辑本段

第一︰电化学电池(3-5·W·H /千克为一个标准的超级电容器每单位重量储存的能量是一般较低,尽管85瓦时/公斤已在实验室中实现[4] 2010年相比,

30-40·W·H /公斤的铅酸电池,100-250·W·H /公斤,锂离子电池,约1/1

万分之一体积的汽油的能量密度;

第二︰具有最高的任何类型的电容器的介质吸收;

第三︰高自放电 - 率大大高于电化学电池高;

第四︰最大的低电压 - 系列连接需要,以获得更高的电压,电压平衡可能需要;

第五︰与实际的电池,在任何电容,包括双电层电容器,电压显著下降,因为它的排放。能源的有效存储和恢复需要复杂的电子控制和开关设备,随之而来的能量损失。一个多电压5.3 W EDLC的医疗设备电源的详细论述了详细的设计原则。它使用在约150秒共55 F的电容,收费,运行约60秒。电路采用开关模式稳压器,线性稳压器的清洁和稳定的电力,减少约70%的效率。开关稳压器,降压,升压,降压 - 升压类型的讨论,并得出结论,大不相同跨EDLC的降压 - 升压电压是最好的,增加第二个最好,降压不宜;

第六;非常低的内部电阻允许极快速放电时短路,导致类似的任何其他类似的电压和电容(一般比电化学电池)电容火花危险。

优点折叠编辑本段

第一︰寿命长,有点退化了数以十万计的充电周期。由于电容的充放电循环(百万或更多的200至1000大部分市售的充电电池相比)的高数量将持续为大多数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这使得环保设备。充电电池通常穿了几年了,和他们的高活性化学电解质提出了处理和安全隐患。可以只收取了有利的条件下,一个理想的速度,对于一些化学物质,尽可能少地优化电池寿命。双电层电容器与电池结合作为电荷调节,存储从其他来源的能量负载均衡的目的,然后使用充电电池,在适当的时间,任何多余的能量可以帮助;

第二︰每个周期的成本低;

第三︰良好的可逆性;

第四︰充电和放电率非常高;

第五︰非常低的内部电阻(ESR)和随之而来的高周期效率(95%以上)和极低的加热水;

第六︰高输出功率;

第七︰比功率高。根据ITS(交通研究学院,戴维斯,加利福尼亚)的测试结果,双电层电容器的具体功率可超过6千瓦/千克,95%的效率[13];

第八︰提高了安全性,无腐蚀性的电解质和低毒性的材料;

第九︰简单的收费方法,没有充分充电检测是必要的,没有滥收费用的危险;

第十︰配合使用充电电池时,在某些应用中EDLC的很短的时间提供能量,减少电池自行车税和延长寿命。

物料折叠编辑本段

在一般情况下,双电层电容器通过了纳米材料的使用,代替传统的绝缘层,通常活性炭提高存储密度。活性炭是一个非常多孔,“海绵”碳形式有一个非常高的比表面积 - 一个共同的近似是1克(铅笔橡皮擦般大小的量),有一个大约250平方米的表面面积大小 - 一个网球场。它通常是极其精细,但很“粗糙”的粒子,其中,散装,形成许多小孔的低密度堆粉末。由于这种材料甚至是一层薄薄的表面积是许多倍,比传统材料,如铝,越来越多的电荷载体(电解质的离子或自由基)可以存储在一个给定的体积。由于碳是不是一个很好的绝缘体(与传统设备所使用的优良绝缘体),一般双电层电容器限于低2-3至五为了潜力,因此必须是“堆叠”(串联),只是作为传统电池必须提供更高的电压。

活性炭是不是“完美”的申请材料。其实运营商的收费(效果)相当大,特别是由分子的包围时,往往大于木炭留下的洞,这是接受他们太小,限制了存储。

截至2010年,几乎所有的商业超级电容器用粉末活性炭由椰子壳制成的。[引证需要]性能更高的设备是可用的,在一个显着的成本增加,合成碳与氢氧化钾(KOH)激活的前体的基础上。

在双电层电容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进的材料,提供更高的可用表面积。

石墨具有优异的表面面积每单位重量或体积密度,高导电性,可以在各个实验室生产的,但不是在批量生产。特定的能量密度为85.6瓦/公斤,在室温和136

瓦时/公斤,在80℃(所有总电极重量计算),在电流密度为1 A / G来衡量,已观察到。这些能量密度值是镍氢电池媲美。设备的充分利用,最高的内在表面电容及单层石墨比表面积预备弯曲不重新堆叠面对面的石墨薄片。弯曲的形状,使访问和对环境无害的离子液体能够在电压> 4可湿性孔形成五。

碳纳米管具有优良的nanoporosity属性,使聚合物的微小空间,坐在管中,并作为介质。碳纳米管可以存储大约每单位面积,但碳纳米管(这几乎是纯碳作为木炭相同的电荷)可以安排在一个更经常的模式,公开更多合适的表面积。[16]电容器的碳纳米管除了可以大大改善和提高双电层电容器的性能。由于高表面积和高导电性的单壁碳纳米管,这些碳纳米管除了允许这些电容器优化。[17]多壁碳纳米管在电极孔,方便离子允许存在/电解质界面。碳纳米管薄薄的墙壁,允许在双电层电容器的高电容。通过添加多壁碳纳米管,这些电容器,电极的电阻可以降低。电容与多壁碳纳米管纤维细胞有较高的电子和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比没有这些碳纳米管的细胞。这些纳米管也有所改善电力电容器的能力。

ragone图表显示各种能源存储设备能量密度vs.power密度

一些聚合物(如polyacenes和导电聚合物)随着高表面积氧化还原(氧化还原)的存储机制。

碳气凝胶提供了极高的表面积约400-1000平方米/克的重量密度。气凝胶超级电容器的电极通常由碳纤维制成,并涂上有机气凝胶,然后经过裂解无纺纸的一种复合材料。碳纤维结构的完整性和气凝胶提供所需的表面积大。小气凝胶超级电容器被用作微电子备份的电力储存。气凝胶电容只能工作在几伏的高电压电离的碳和损坏电容。碳气凝胶电容已经达到325焦耳/克(90·W·H /公斤)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20 W / G。

固体活性炭,也称为综合的无定形碳(CAC)。它可以有一个表面面积超过2800平方米/克,可能更便宜比气凝胶碳生产。

可调多孔碳具有系统的孔径控制。 H2的吸附处理,可用于增加能量密度高达75%以上是2005年商业。

矿物基碳1 nonactivated碳,合成金属或非金属碳化物,如碳化硅,议会,Al4C3。合成纳米多孔碳,通常被称为碳化物衍生碳(CDC),有一个2000平方米/克,共约400平方米/克的表面面积比电容高达100架F /毫升(有机电解液)。截

至2006年使用这种材料在超级电容器具有体积135毫升和200克的重量有1.6 KF电容。能量密度超过47千焦耳/ L,在2.85 V和功率超过20 W / G 密度

2007年8月研究人员结合与定向碳纳米管的可生物降解的纸电池,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称为bacitor)旨在充当。该设备采用本质上是一种液体盐,离子液体作为电解液。可以卷起的纸张,扭曲,折叠,切或不完整或效率损失,或堆积,像普通的纸(或伏打电堆),来提高总产量。他们可以在各种尺寸,从邮票到大报。其重量轻,成本低,使他们有吸引力的便携式电子设备,飞机,汽车,玩具(如模型飞机),而他们的能力,使用血液中的电解质,使他们潜在的有用的医疗器械,如心脏起搏器。

其他球队正在尝试与活化聚吡咯定制材料,碳纳米管浸渍文件。

属性

双电层电容器的性能正在改善,新的研究进展。

电容

双电层电容器的电容高达数千法拉2011年。

电压

截至2011年,额定功率高达约5最大工作电压双电层电容器至五。[

%%%%%%%%%%%%%%%%%%%%%%%%%%%%%%%%%%%%%%%%%%%%%

黄金电容编辑词条

B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查看详细规范>>

黄金电容(法拉电容、超级电容器)是利用电子导体活性炭与离子导体有机或无机电解液之间形成感应双电荷层原理制成的电容器,它具有体积小、容量大、电压记忆特性好、可靠性高等特点,因为它容量大,所以可以储存较多电荷,故可在电子产品、工控设备、汽车工业等领域的一些产品中做后备电源和辅助电源。

30

本词条百科名片缺少图片, 无基本信息模块, 正文无图片, 欢迎各位编辑词条,额外获取30个积分。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黄金电容

?用于

电子产品、工控设备、汽车工业?别名

法拉电容、超级电容器

?特点

电压记忆特性好、可靠性高等

目录1定义

2应用领域

3原理

4分类

5优点

1 定义

2 应用领域

3 原理

4 分类

5 优点

回到顶部意见反馈

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百度贴吧人人豆瓣

定义折叠编辑本段

和充电电池相比,超级电容器具有充电时间短、功率密度高、使用寿命长、低温特性好及无环境污染等优势,故可在众多领域取代充电电池,并表现出在某些方面超越充电电池的特点,弥补了充电电池在使用中的不足,如:充电慢,充电电路复杂,使用寿命短等缺陷。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兴的能提供强大脉冲功率的理想环保型物理二次电源。

应用领域折叠编辑本段

1.可作为玩具电动机、语音IC、LED发光器等小功率电器的驱动电源。

2. 可在太阳能道灯、警示灯、航标灯等太阳能产品中代替充电电池做LED的电源。

3. 可用作小型UPS电源

4.可用于电子产品的时钟芯片、静态随机存贮器、数据传输系统等微小电流供电的后备电源。如:数码相机

5.掌上电脑、电子门锁、智能电表、远程抄表系统、仪器仪表、程控交换机、税控机、无绳电话等。

6.可在小型充电产品中代替充电电池。如:手摇发电手电筒。

7.可在水表、煤气表中作电磁阀的后备电源。

原理折叠编辑本段

超级电容原理并非新技术,常见的超级电容器大多是双电层结构,同电解电容器相比,这种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都非常高。同传统的电容器和二次电池相比,超级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比普通电容器高,并具有充放电速度快、效率高、对环境无污染、循环寿命长、使用温度范围宽、安全性高等特点。

其基本原理为:当向电极充电时,处于理想极化电极状态的电极表面电荷将吸引周围电解质溶液中的异性离子,使这些离子附于电极表面上形成双电荷层,构成双电层电容。由于两电荷层的距离非常小(一般0.5nm以下),再加之采用特殊电极结构,使电极表面积成万倍的增加,从而产生极大的电容量。

分类折叠编辑本段

黄金电容超级电容器超级电容器的类型比较多,按不同方式可以分为多种产品,以下作简单介绍。

按原理分为双电层型超级电容器和赝电容型超级电容器:

双电层型超级电容器,包括

1.活性碳电极材料,采用了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材料经过成型制备电极。

2.碳纤维电极材料,采用活性炭纤维成形材料,如布、毡等经过增强,喷涂或熔融金属增强其导电性制备电极。

3.碳气凝胶电极材料,采用前驱材料制备凝胶,经过炭化活化得到电极材料。

4.碳纳米管电极材料,碳纳米管具有极好的中孔性能和导电性,采用高比表面积的碳纳米管材料,可以制得非常优良的超级电容器电极。

以上电极材料可以制成:

1.平板型超级电容器,在扣式体系中多采用平板状和圆片状的电极,另外也有Econd公司产品为典型代表的多层叠片串联组合而成的高压超级电容器,可以达到300V以上的工作电压。

2.绕卷型溶剂电容器,采用电极材料涂覆在集流体上,经过绕制得到,这类电容器通常具有更大的电容量和更高的功率密度。

赝电容型超级电容器:

超级电容器包括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与聚合物电极材料,金属氧化物包括NiOx、MnO2、V2O5等作为正极材料,活性炭作为负极材料制备的超级电容器,导电聚合物材料包括PPY、PTH、PAni、PAS、PFPT等经P型或N型或P/N型掺杂制取电极,以此制备超级电容器。这一类型超级电容器具有非常高的能量密度,目前除NiOx型外,其它类型多处于研究阶段,还没有实现产业化生产。

按电解质类型可以分为水性电解质和有机电解质类型:

水性电解质,包括以下几类

1.酸性电解质,多采用36%的H2SO4水溶液作为电解质。

2.碱性电解质,通常采用KOH、NaOH等强碱作为电解质,水作为溶剂。

3.中性电解质,通常采用KCl、NaCl等盐作为电解质,水作为溶剂,多用于氧化锰电极材料的电解液。

有机电解质

通常采用LiClO4为典型代表的锂盐、TEABF4作为典型代表的季胺盐等作为电解质,有机溶剂如PC、ACN、GBL、THL等有机溶剂作为溶剂,电解质在溶剂中接近饱和溶解度。

另外还可以分为:

1.液体电解质超级电容器,多数超级电容器电解质均为液态。

2.固体电解质超级电容器,随着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液的发展,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电解质也对凝胶电解质和PEO等固体电解质进行研究。

超级电容器 - 工艺

超级电容器超级电容器的工艺流程为:配料→混浆→制电极→裁片→组装→注液→活化→检测→包装。

超级电容器在结构上与电解电容器非常相似,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电极材料。早期的超级电容器的电极采用碳,碳电极材料的表面积很大,电容的大小取决于表

面积和电极的距离,这种碳电极的大表面积再加上很小的电极距离,使超级电容器的容值可以非常大,大多数超级电容器可以做到法拉级,一般情况下容值范围可达1-5000F。

超级电容器通常包含双电极、电解质、集流体、隔离物四个部件。超级电容器是利用活性炭多孔电极和电解质组成的双电层结构获得超大的电容量的。在超级电容器中,采用活性炭材料制作成多孔电极,同时在相对的两个多孔炭电极之间充填电解质溶液,当在两端施加电压时,相对的多孔电极上分别聚集正负电子,而电解质溶液中的正负离子将由于电场作用分别聚集到与正负极板相对的界面上,从而形成双集电层。

优点折叠编辑本段

黄金电容超级电容器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电解质泄漏等现象;和铝电解电容器相比,它内阻较大,因而不可以用于交流电路;

1、黄金电容超级电容器不同于电池,在某些应用领域,它可能优于电池。有时将两者结合起来,将电容器的功率特性和电池的高能量存储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更好的途径。

2、黄金电容超级电容器在其额定电压范围内可以被充电至任意电位,且可以完全放出。而电池则受自身化学反应限制工作在较窄的电压范围,如果过放可能造成永久性破坏。

3、黄金电容超级电容器的荷电状态(SOC)与电压构成简单的函数,而电池的荷电状态则包括多样复杂的换算。

4、黄金电容超级电容器与其体积相当的传统电容器相比可以存储更多的能量,电池与其体积相当的超级电容器相比可以存储更多的能量。在一些功率决定能量存储器件尺寸的应用中,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更好的途径。

5、黄金电容超级电容器可以反复传输能量脉冲而无任何不利影响,相反如果电池反复传输高功率脉冲其寿命大打折扣。

6、黄金电容超级电容器可以快速充电而电池快速充电则会受到损害。

7、黄金电容超级电容器可以反复循环数十万次,而电池寿命仅几百个循环

超级电容器的研究进展

超级电容器的研究进展

超级电容器的研究进展 摘要: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型储能装置,它具有功率密度高、充电时间短、使用寿命长、温度特性好、节约能源和绿色环保等特点。近年来,各种新兴材料 的发展,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选取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条件,促进了超级电 容器的快速发展。本文总结了超级电容器的特点,重点介绍了超级电容器的工 作原理、分类以及超级电容器的材料。并简要展望了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发 展方向和前景。 关键词:超级电容器碳电极贵金属氧化物导电聚合物 Abstract: Super capacitor is a new type of energy storage device.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power density, short charging time, long service life, good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s, energy saving and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a variety of new materials, for the selection of the super capacitor electrode materials to provide more options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uper capacitor.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per capacitor, and introduces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super capacitor, classification and the material of the super capacitor. And briefly discussed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super capacitor electrode materials and prospect. Key words: Super capacitor Carbon electrode Precious metal oxide Conducting polymer 一、引言 超级电容器是建立在德国物理学家亥姆霍兹(1821~1894)提出的界面双 电层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全新的电容器,又叫电化学电容器(Electrochemcial Capacitor, EC)、黄金电容、法拉电容,通过极化电解质来储能。它是一种电化学元件,但在其储能的过程并不发生化学反应,这种储能过程是可逆的,也正因为此超级电容器可以反复充放电数十万次。超级电容器可以被视为悬浮在电

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电容器工作原理这得从电容器的结构上说起。最简单的电容器是由两端的极板和中间的绝缘电介质(包括空气)构成的。通电后,极板带电,形成电压(电势差),但是由于中间的绝缘物质,所以整个电容器是不导电的。不过,这样的情况是在没有超过电容器的临界电压(击穿电压)的前提条件下的。我们知道,任何物质都是相对绝缘的,当物质两端的电压加大到一定程度后,物质是都可以导电的,我们称这个电压叫击穿电压。电容也不例外,电容被击穿后,就不是绝缘体了。不过在中学阶段,这样的电压在电路中是见不到的,所以都是在击穿电压以下工作的,可以被当做绝缘体看。但是,在交流电路中,因为电流的方向是随时间成一定的函数关系变化的。而电容器充放电的过程是有时间的,这个时候,在极板间形成变化的电场,而这个电场也是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实际上,电流是通过场的形式在电容器间通过的。 电容 diànróng 1. [capacitance;electric capacity]:电容是表征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的物理量,非导电体的下述性质:当非导电体的两个相对表面保持某一电位差时(如在电容器中),由于电荷移动的结果,能量便贮存在该非导电体之中 2. [capacitor;condenser]:电容器的俗称 [编辑本段]概述 定义: 电容(或称电容量[4])是表征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的物理量。我们把电容器的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加1伏所需的电量,叫做电容器的电容。电容从物理学上讲,它是一种静态电荷存储介质(就像一只水桶一样,你可以把电荷充存进去,在没有放电回路的情况下,刨除介质漏电自放电效应/电解电容比较明显,可能电荷会永久存在,这是它的特征),它的用途较广,它是电子、电力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电子元件。主要用于电源滤波、信号滤波、信号耦合、谐振、隔直流等电路中。 电容的符号是C。 在国际单位制里,电容的单位是法拉,简称法,符号是F,常用的电容单位有毫法(mF)、微法(μF)、纳法(nF)和皮法(pF)(皮法又称微微法)等,换算关系是: 1法拉(F)= 1000毫法(mF)=1000000微法(μF) 1微法(μF)= 1000纳法(nF)= 1000000皮法(pF)。 相关公式: 一个电容器,如果带1库的电量时两级间的电势差是1伏,这个电容器的电容就是1法,即:C=Q/U 但电容的大小不是由Q或U决定的,即:C=εS/4πkd 。其中,ε是一个常数,S为电容极板的正对面积,d为电容极板的距离,k则是静电力常量。常见的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εS/d.(ε为极板间介质

电容工作原理

电容工作原理 电容串联可以隔直通交,并联可以滤波。 电容器就是两片不相连的金属板.电容器在电子线路中的作用一般概括为:通交流、阻直流。电容器通常起滤波、旁路、耦合、去耦、转相等电气作用,是电子线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滤波电路是把脉冲通到地去了,不是通到输出端。 正因为通交流,才能把交流成分通向地,保留直流成分. 一般情况下,电解电容的作用是过滤掉电流中的低频信号,但即使是低频信号,其频率也分为了好几个数量级。因此为了适合在不同频率下使用,电解电容也分为高频电容和低频电容(这里的高频是相对而言)。 低频滤波电容主要用于市电滤波或变压器整流后的滤波,其工作频率与市电一致为50Hz;而高频滤波电容主要工作在开关电源整流后的滤波,其工作频率为几千Hz到几万Hz。当我们将低频滤波电容用于高频电路时,由于低频滤波电容高频特性不好,它在高频充放电时内阻较大,等效电感较高。因此在使用中会因电解液的频繁极化而产生较大的热量。而较高的温度将使电容内部的电解液气化,电容内压力升高,最终导致电容的鼓包和爆裂。 其实主要是充放电的工作原理。其实电容就相当于 一个水库,让过来的有波动的水变的很平稳 电解电容的作用有滤波,一般用在整流桥的后面。 你可以看一下电容是并连还是串连在回路里,并联的话是率除高频,串联的话是率除低频。还有降压电容。还有隔直的作用,一般做保护用! 电容串联和并联在电路中各有什么作用? 电容的作用是储存、释放电荷,可起到隔直通交、滤波、振荡作用 电容在电路中:如串联使用一般作为交流信号隔离,如音频功放、视频放大器等 如并联使用一般作为滤波,如电源、信号处理电路中噪声去除等 如与电感或其他芯片并联可组成振荡回路,如无线信号发射、接收、调制、解调等 电容并联可增大电容量,串联减小。比如手头没有大电容,只有小的,就可以并起来用,反之,没有小的就可以用大的串起来用。 在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已经大行其道的今天,电容器作为一种分立式无源元件仍然大量使用于各种功能的电路中,其在电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 作贮能元件也是电容器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同电池等储能元件相比,电容器可以瞬时充放电,并且充放电电流基本上不受限制,可以为熔焊机、闪光灯等设备提供大功率的瞬时脉冲电流。 电容器还常常被用以改善电路的品质因子,如节能灯用电容器。 隔直流:作用是阻止直流通过而让交流通过。 旁路(去耦):为交流电路中某些并联的元件提供低阻抗通路。 耦合:作为两个电路之间的连接,允许交流信号通过并传输到下一级电路 滤波:将整流以后的锯齿波变为平滑的脉动波,接近于直流。 温度补偿:针对其它元件对温度的适应性不够带来的影响,而进行补偿,改善电路的稳定性。计时:电容器与电阻器配合使用,确定电路的时间常数。 调谐:对与频率相关的电路进行系统调谐,比如手机、收音机、电视机。 整流:在预定的时间开或者关半闭导体开关元件。

超级电容器的结构及其特点

超级电容器结构及特点 超级电容器( supercapacitor,ultracapacitor),又名电化学电容器(Electrochemical Capaci-tors)、黄金电容、法拉电容,超级电容器通过极化电解质来储能。它是一种电化学元件,但在其储能的过程并不发生化学反应,其储能过程是可逆的,可以反复充放电数十万次。超级电容器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储能装置。它是一种介于传统电容器与蓄电池之间、具有特殊性能的电源,主要依靠双电层和氧化还原原理储存电能,因而不同于传统的化学电源。 超级电容器其容量可达法拉级甚至数千法拉,它兼有常规电容器功率密度大,比普通蓄电池能量密度高的优点,并且具有充放电时间短,循环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使用温度范围宽,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超级电容器有着传统电容器和蓄电池的双重功能,弥补了两个传统技术间的空白,因此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超级电容器的准确名称是化学或双电屡电容器(具体名称取决于制造商),简称EDLC。超级电容器的表现与传统电容器(包括多层陶瓷电容器、钽电容器、电解电容器等)相似,但能量密度更高。这是由具有极大的电荷存储表面积的多孔炭电极与专门的电解质提供的极薄的板分离层相结合而形成的。 超级电容器属于双电层电容器,它是世界上已投入量产的双电层电容器中容量最大的一种,其基本原理和其他种类的双电层电容器一样,都是利用活性炭多孔电极和电解质组成的双电层结构获得超大的容量。 超级电容器可以被视为悬浮在电解质中的两个无反应活性的多孔电极板,在极板上加电,正极板吸引电解质中的负离子,负极板吸引正离子,实际上形成两个容性存储层,被分离开的正离子在负极板附近,负离子在正极板附近,如图3-6所示。 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储存在双电层和电极内部,当用直流电源为超级电容器单体充电时,电解质中的正、负离子取向聚集到固体电极表面,形成电极/溶液双电层,用以贮存电荷。 虽然,目前全球已有许多家超级电容器生产商,可以提供许多种类的超级电容器产品,但大部分产品都是基于一种相似的双电层结构,超级电容器在结构上与电解电容器非常相似,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电极材料。

电容补偿柜的作用与工作原理

电容补尝柜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一. 电容补偿柜之作用: 用于补偿发电机无功电流、减轻发电机工作负荷,增加发电机可使用容量,可减少工厂一定的用电量、节省工业电力,提高发供电设备的供电质量和供电能力。 二. 电容柜工作原理 用电设备除电阻性负载外,大部分用电设备均属感性用电负载(如日光灯、变压器、马达等用电设备)这些感应负载,使供电电源电压相位发生改变(即电流滞后于电压),因此电压波动大,无功功率增大,浪费大量电能。当功率因数过低时,以致供电电源输出电流过大而出现超负载现象。电容补偿柜内的电脑电容控制系统可解决以上弊端,它可根据用电负荷的变化,而自动设置。电容组数的投入,进行电流补偿,从而减低大量无功电流,使线路电能损耗降到最低程度,提供一个高素质的电力源。 三. 电容补偿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交流异步电动机,电焊机、电磁铁工频加热器导用点设备都是感性负载。这些感性负载在进行能量转换过程中,使加在其上的电压超前电流一个角度。这个角度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这个电流(既有电阻又有电感的线圈中流过的电流)可分解为与电压相同相位的有功分量和落后于电压90 度的无功分量。这个无功分量叫做电感无功电流。与电感无功电流相应的功率叫做电感无功功率。当功率因数很低时,也就是无功功率很大时会有以下危害:

?增长线路电流使线路损耗增大,浪费电能。 ?因线路电流增大,可使电压降低影响设备使用。 ?对变压器而言,无功功率越大,则供电局所收的每度电电费越贵,当功率因数低于0.7 时,供电局可拒绝供电。 ?对发电机而言,以310KW 发电机为例。 310KW 发电机的额定功率为280KW ,额定电流为530A ,当负载功率因数0.6 时 功率= 380 x 530 x 1.732 x 0.6 = 210KW 从上可看出,在负载为530A 时,机组的柴油机部分很轻松,而电球以不堪重负,如负荷再增加则需再开一台发电机。加接入电容补偿柜,让功率因数达到0.96 ,同样210KW 的负荷。 电流=210000/ (380x1.732x0.96 )=332A 补偿后电流降低了近200A ,柴油机和电球部分都相当轻松,再增加部分负荷也能承受,不需再加开一台发电机,可节约大量柴油。也让其他机组充分休息。从以上可看出,电容补偿的经济效益可观,是低压配电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员。 原理:把具有容性负荷的装置与感性负荷并联接在同一电路,当容性负荷释放能量时,感性负荷吸收能量;而感性负荷释放能量时,容 性负荷却在吸收能量,能量在两种负荷之间互相交换.这样,感性负荷 所吸收的无功功率可由容性负荷输出的无功功率中得到补偿,这就是他的补偿原理

超级电容器工作原理

超级电容器工作原理 超级电容器既拥有与传统电容器一样较高的放电功率,又拥有与电池一样较大的储存电荷的能力。但因其放电特性仍与传统电容器更为相似,所以仍可称之为“电容”。到现在为止,对于超级电容器的名称还没有统一的说法,有的称之为“超电容器”,有的称之为“电化学电容器”“双电层电容器”,有的还称之为“超级电容器”,总之名称还不统一。但是有人提出根据其储能机理,分为双电层电容器(靠电极 -电解质界面形成双电层)和赝电容器(靠快速可逆的化学吸-脱附或氧化-还原反应产生赝电容)两类。 (一)双电层电容器的基本原理 双电层电容器是利用电极材料与电解质之间形成的界面双电层 来存储能量的一种新型储能元件。当电极材料与电解液接触时,由于界面间存在着分子间力、库仑力或者原子间力的相互作用,会在固液界面处出现界面双电层,是一种符号相反的、稳定的双层电荷。对于一个电极-溶液体系来说,体系会因电极的电子导电和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导电而在固液界面上形成双电层。当外加电场施加在两个电极上后,溶液中的阴、阳离子会在电场的作用下分别向正、负电极迁移,而在电极表面形成所谓的双电层;当外加电场撤销后,电极上具有的正、负电荷与溶液中具有相反电荷的离子会互相吸引而使双电层变得更加稳定,这样就会在正、负极间产生稳定的电位差。 在体系中对于某一电极来说,会在电极表面一定距离内产生与电极上的电荷等量的异性离子电荷,来使其保持电中性;当将两极和外

电源连接时,由于电极上的电荷迁移作用而在外电路中产生相应的电流,而溶液中离子迁移到溶液中会呈现出电中性,这就是双电层电容器的充放电原理。 从理论上说,双电层中存在的离子浓度要大于溶液本体中离子浓度,这些浓度较高的离子受到固相体系中异性电荷吸引的同时,还会有一个扩散回溶液本体浓度较低区域的趋势。电容器的这种储能过程是可逆的,因为它是通过将电解质溶液进行电化学极化实现的,整个过程并没有产生电化学反应。双电层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二)法拉第准电容器的基本原理 法拉第准电容器是在双电层电容器后发展起来的,有人将其简称为准电容。这种电容的产生是因为电极活性物质在其表面或者体相中

电容式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电容式传感器——将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换为电容量变化的传感器。把被测的机械量,如位移、压力等转换为电容量变化的传感器。它的敏感部分就是具有可变参数的电容器。其最常用的形式是由两个平行电极组成、极间以空气为介质的电容器。下面就让艾驰商城小编对电容式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来一一为大家做介绍吧。 若忽略边缘效应,平板电容器的电容为εS/d,式中ε为极间介质的介电常数,S为两极板互相覆盖的有效面积,d为两电极之间的距离。d、s、ε 三个参数中任一个的变化都将引起电容量变化,并可用于测量。 因此电容式传感器可分为极距变化型、面积变化型、介质变化型三类,即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和变介质型电容传感器。极距变化型一般用来测量微小的线位移或由于力、压力、振动等引起的极距变化。面积变化型一般用于测量角位移或较大的线位移。介质变化型常用于物位测量和各种介质的温度、密度、湿度的测定。 典型的电容式传感器由上下电极、绝缘体和衬底构成。当薄膜受压力作用时,薄膜会发生一定的变形,因此,上下电极之间的距离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使电容发生变化。但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的电容与上下电极之间的距离的关系是非线性关系,因此,要用具有补偿功能的测量电路对输出电容进行非线性补偿。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配送,是一站式采购的工业品商城!具有10年工业用品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以强大的信息通道建设的优势,以及依托线下贸易交易市场在工业用品行业上游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传感器、图尔克传感器、变频器、断路器、继电器、PLC、工控机、仪器仪表、气缸、五金工具、伺服电机、劳保用品等一系列自动化的工控产品。 如需进一步了解图尔克、奥托尼克斯、科瑞、山武、倍加福、邦纳、亚德客、施克等各类传感器的选型,报价,采购,参数,图片,批发信息,请关注艾驰商城https://www.doczj.com/doc/a98308356.html,/

双电层理论

双电层理论 一.界面与相际 一个相的表面叫作“界面”,界面的轮廓清晰,他的范围不会超过一原子层,可以看成是与另一相相互接触的表面。 相际:指两相之间,性质变化的区域,窄宽不等,其范围小之两个分子直径,大到数千个埃以上;其性质与两相中任意一相的本体性质都有所不同。 一个电极系统,也从在界面和相际,如图1-1所示。相际内溶液的性质发生变化,例如溶液浓度与本体浓度不同。当溶液中含有表面活性物质时,表面活性物质的表面吸附使C表>C本体。相际内除了浓度随着距离改变外,各类双电层电位差在相际建立;各类吸附现象在相际发生;大多数电化学反应(电极反应)在相际进行。电极系统的各种特性都将在相际中充分反映出来。 图1-1 电极系统的相、相界和相际 M-金属相;L-电解质溶液二.双电层的形成 金属是由具有一定结合力的原子或离子结合而成的晶体。晶体点阵上的质点离开点阵变成离子需要能量,需要外力做功。任何一种金属与电解质

溶液接触时,其界面上的原子(或离子)之间必然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双电层。 1.界面电荷层 (1)当性质不同的相接触时,在相界面上形成了不同性质的电势差。 (2)出现电势差的原因是带电粒子或偶极子在界面层中的非均匀分布 双电层:由于电极和溶液界面带有的电荷符号相反,故电极/溶液界面上的荷电物质能部分地定向排列在界面两侧。 2.界面电荷层的形成 (1)自发形成的双电层 (a )离子双电层 (b )吸附双电层 (c )偶极双电层 (2)强制形成的双电层 金属电极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可以自发形成双电层,也可以在外电源作用下强制形成双电层。以如下电极反应为例: + + + + + M M

超级电容器原理介绍及实验分析

五、结果与分析 1、实验过程总结与知识点查阅 ○1超级电容器的结构:[1] 超级电容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电极、电解液和隔膜,其中电极由集流体和电极材料组成。本实验中,集流体为泡沫镍,集流体起到降低电极内阻的作用,活性物质为三维石墨烯-Co3O4复合材料。 ○2超级电容器的分类及原理 分为双电层电容器和赝电容器 双电层电容器:充电时,电解液中的带电粒子被吸附在电极表面,形成双电层结构,从而将能量储存起来。在双电层电容器工作的过程中,电解液中的粒子只发生电迁移、扩散、传质,完全是物理过程,不会和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充电时,接正极的电极集流体和活性物质带正电,活性物质吸附电解液中的负离子从而形成双电层结构。同样的,接负极的活性物质带负电,吸引电解液中的阳离子形成双电层结构。整个超级电容器相当于两个电容器串联。循环性能好,比电容较低。 赝电容器:由于电解液中粒子与电极材料发生高度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形成不稳定的产物,将能量储存起来。在充电时,活性物质与电解液中的粒子在电极表面或者电极表面及内部发生高度可逆的化学吸附;在放电时则进行解吸附的过程。循环性能差,比电容高。 ○3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2]: (1)炭材料:活性炭、碳纳米管、石墨烯等。主要用于双电层电容器,比容量较低,而且能量密度与功率密度也较低。 ( 2 )过渡金属氧化物和导电聚合物,主要用于赝电容器,比容量与能量密度较高,导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相对活性炭较差。 (3)改进材料:制备碳材料与金属氧化物或导电聚合物的复合材料,同时拥有比电容高和循环性能好的优点,如本实验中的三维石墨烯-Co3O4复合材料。 ○4循环伏安法测试及其原理 循环伏安法是指在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之间施加三角波扫描电压,记录工作电极上响应电流与施加电位之间的关系曲线,即循环伏安图。从伏安图的波形、氧化还原电流的数值及

双电层电容电解液

f Q/XZB 双电层电容电解液 Electrolytes for double-layer capacitor (电容级) 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双电层电容电解液又名超级电容电解液, 没有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因此本企业依据《标准化工作导则、指南和编写规则》GB/T1.2-2000和GB/T1.1-2000之规定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由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管部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周达文、郑仲天、高家勇、梅芬 本标准发布时期:2008年7月

双电层电容电解液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双电层电容电解液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要求。 本标准主要适用双电层电容电解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9282 透明液体—以铂钴等级评定颜色 GB/T 6283 化工产品中水含量测定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eqv ISO0760:1978) GB/T 9729化工试剂氯化物测定通用方法 GB/T 9728化工试剂硫酸盐测定通用方法 GB/T 3049化工产品中铁含量测定通用方法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GB/T 9735 化学试剂重金属测定通用方法 GB/T 2540 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比重瓶法 GB/T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79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6682 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eq ISO3696:1987) 3 技术要求 3.1 外观 双电层电容电解液外观应符合表1的要求

电容器基本原理

电容器基本原理 电容器的电路符号很形象的表明了它的根本功能:隔直通交。电容器的一切功用都源自于此。对于恒定直流电来说,理想的电容器就像一个断开的开关,表现为开路状态;而对于交流电来讲,理想电容器则为一个闭合开关,表现为通路状态。 在上面的图中详细描述了直流电受电容器阻隔的原因。事实上,电容器并非立刻将直流电阻隔,当电路刚接通时,电路中会产生一个极大的电流值,然后随着电容器不断充电,极板电压逐渐增强,电路中的电流在不断减小,最终电容器电压和电源电压相等且反向,从而达到和电源平衡的状态。 而在交流电方面,为方便记忆,我们可以不太严谨但形象的认为交流电能够“跳过”电容器这道“峡谷”,从而保持“正常传导”。 这里有很关键的一点需要明确:无论是直流环境还是交流环境,理想的电容器内部是

不会有任何电荷(电流)通过的,只是两极板电荷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从而产生了电场。 要想了解电容器的各种功用,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下傅立叶级数。各位苦于微积分的朋友不用头晕,我们不需要去研究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仅仅是需要一个简单的结论:任何一个波,都可认为是多个不同的波形叠加之产物。即,一个波可以拆分成多个振幅、频率都不相同的波(包括振幅和频率为零的波)。这其实正如一个数字也能被拆分成多个其他数字的组合一样,例如3 = 1+2 = 1+1+1 = 0+3。 振幅或频率为零的波是什么?直线。对于电来说,那就是直流电,即电压恒定不变。正如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直线一样,世界上也没有绝对的直流电。尽管人们在追求尽可能理想的直流电,但直流和交流总是同时存在的。直流电中含有交流成分,交流电中也包含直流成分。当直流成分占主导地位时,就认为其乃直流电;当交流成分占主导地位时,就认为是交流电。这很像太极所描述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直流和交流总是共存的 事物的具体应用都是由基本原理派生出的,哪怕你不理解只是死记硬背,同样也能够很容易得理解它的具体应用。毕竟,对于基本原理来说,往往仅仅需要知其然即可,例如1+1=2。对于电容器来说,我们需要明白两点:隔直通交和不走电荷。 基于电容器隔直通交和不走电荷的原理,其应用方式也就应运而生了。在目前我们在电脑板卡上常见的电容器应用主要有:电源滤波、耦合与去藕、信号滤波。 电容器的应用:电源滤波 正如之前所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直流电,为了给设备提供尽可能理想化的直流供电,我们需要一些途径将交流成分尽量剔除。因此,供电滤波电路成为了每一块主板和显卡必备的电路组成部分,没了它们,我们的电脑就无法正常工作。

15.5.26--双电层超级电容器资料

双电层电容器(ElectricalDoule-LayerCapacitor)又叫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型储能装置,它具有充电时间短、使用寿命长、温度特性好、节约能源和绿色环保等特点。双电层电容器用途广泛。用作起重装置的电力平衡电源,可提供超大电流的电力;用作车辆启动电源,启动效率和可靠性都比传统的蓄电池高,可以全部或部分替代传统的蓄电池;用作车辆的牵引能源可以生产电动汽车、替代传统的内燃机、改造现有的无轨电车;用在军事上可保证坦克车、装甲车等战车的顺利启动(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作为激光武器的脉冲能源。此外还可用于其他机电设备的储能能源。 原理折叠编辑本段 双电层电容器是建立在德国物理学家亥姆霍兹提出的界面双电层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全新的电容器。众所周知,插入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电极表面与液面两侧会出现符号相反的过剩电荷,从而使相间产生电位差。那么,如果在电解液中同时插入两个电极,并在其间施加一个小于电解质溶液分解电压的电压,这时电解液中的正、负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会迅速向两极运动,并分别在两上电极的表面形成紧密的电荷层,即双电层,它所形成的双电层和传统电容器中的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的极化电荷相似,从而产生电容效应,紧密的双电层近似于平板电容器,但是,由于紧密的电荷层间距比普通电容器电荷层间的距离更小得多,因而具有比普通电容器更大的容量。 双电层电容器与铝电解电容器相比内阻较大,因此,可在无负载电阻情况下直接充电,如果出现过电压充电的情况,双电层电容器将会开路而不致损坏器件,这一特点与铝电解电容器的过电压击穿不同。同时,双电层电容器与可充电电池相比,可进行不限流充电,且充电次数可达106次以上,因此双电层电容不但具有电容的特性,同时也具有电池特性,是一种介于电池和电容之间的新型特殊元器件 基本原理为:当向电极充电时,处于理想极化电极状态的电极表面电荷将吸引周围电解质溶液中的异性离子,使这些离子附于电极表面上形成双电荷层,构成双电层电容。由于两电荷层的距离非常小(一般0.5nm以下),再加之采用特殊电极结构,使电极表面积成万倍的增加,从而产生极大的电容量 工艺折叠编辑本段 超级电容器的工艺流程为:配料→混浆→制电极→裁片→组装→注液→活化→检测→包装。 超级电容器在结构上与电解电容器非常相似,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电极材料。早期的超级电容器的电极采用碳,碳电极材料的表面积很大,电容的大小取决于表面积和电极的距离,这种碳电极的大表面积再加上很小的电极距离,使超级电容器的容值可以非常大,大多数超级电容器可以做到法拉级,一般情况下容值范围可达1-5000F。

超级电容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超级电容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超级电容器的结构超级电容器结构上的具体细节依赖于对超级电容器的应用和使用。由于制造商或特定的应用需求,这些材料可能略有不同。所有超级电容器的共性是,他们都包含一个正极,一个负极,及这两个电极之间的隔膜,电解液填补由这两个电极和隔膜分离出来的两个的孔隙。超级电容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是由高比表面积的多孔电极材料、集流体、多孔性电池隔膜及电解液组成。电极材料与集流体之间要紧密相连,以减小接触电阻;隔膜应满足具有尽可能高的离子电导和尽可能低的电子电导的条件,一般为纤维结构的电子绝缘材料,如聚丙烯膜。电解液的类型根据电极材料的性质进行选择。图1 超级电容器的基本结构上图中各部分为:(1):聚四氟乙烯载体;(2)(4):活性物质压在泡沫镍集电极上;(3):聚丙烯电池隔膜。超级电容器的部件从产品到产品可以有所不同。这是由超级电容器包装的几何结构决定的。对于棱形或正方形封装产品部件的摆放,内部结构是基于对内部部件的设置,即内部集电极是从每个电极的堆叠中挤出。这些集电极焊盘将被焊接到终端,从而扩展电容器外的电流路径。对于圆形或圆柱形封装的产品,电极切割成卷轴方式配置。最后将电极箔焊接到终端,使外部的电容电流路径扩展。图 1、2超级电容器电极

2、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由于储能机理的不同,人们将超级电容器分为:(1)基于高比表面积电极材料与溶液问界面双电层原理的双电层电容器;(2)基于电化学欠电位沉积或氧化还原法拉第过程的赝电容器。赝电容与双电层电容的形成机理不同,但并不相互排斥。大比表面积准电容电极的充放电过程会形成双电层电容,双电层电容电极(如多孔炭)的充放电过程往往伴随有赝电容氧化还原过程发生,实际的电化学电容通常是两者共存的宏观体现,要确认的只是何者占主要的问题。实践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提高电容器的性能,降低成本的目的,经常将赝电容电极材料和双电层电容电极材料混合使用,制成所谓的混合电化学电容器。混合电化学电容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电容器的一个电极采用赝电容电极材料,另一个电极采用双电层电容电极材料,制成不对称电容器,这样可以拓宽电容器的使用电压范围,提高能量密度;另一类是赝电容电极材料和双电层电容电极材料混合组成复合电极,制备对称电容器。(1)双电层电容器一对浸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固体电极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在电极表面与电解质接触的界面电荷会重新分布、排列。作为补偿,带正电的正电极吸引电解液中的负离子,负极吸引电解液中的正离子,从而在电极表面形成紧密的双电层,由此产尘的电容称为双电层电容。双电层是由相距为原子尺寸的微小距离的两个相反电荷层构成,这两个相对的电荷层就像平板电容器的两个平板一样。Helmholtz首次提出此模型。如图2所示。能量是以电荷的形式存储在电极材料

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定义1:电容器,顾名思义,是‘装电的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英文名称:capacitor。电容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等方面。 定义2:电容器,任何两个彼此绝缘且相隔很近的导体(包括导线)间都构成一个电容器。 原理电容器是由两个电极及其间的介电材料构成的。介电材料是一种电介质,当被置于两块带有等量异性电荷的平行极板间的电场中时,由于极化而在介质表面产生极化电荷,遂使束缚在极板上的电荷相应增加,维持极板间的电位差不变。这就是电容器具有电容特征的原因。电容器中储存的电量Q等于电容量C与电极间的电位差U 的乘积。电容量与极板面积和介电材料的介电常数ε成正比,与介电材料厚度(即极板间的距离)成反比。 用途电力电容器按用途可分为8种:1、并联电容器。原称移相电容器。主要用于补偿电力系统感性负荷的无功功率,以提高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线路损耗。2、串联电容器。串联于工频高压输、配电线路中,用以补偿线路的分布感抗,提高系统的静、动态稳定性,改善线路的电压质量,加长送电距离和增大输送能力。3、耦合电容器。主要用于高压电力线路的高频通信、测量、控制、保护以及在抽取电能的装置中作部件用。4、断

路器电容器。原称均压电容器。并联在超高压断路器断口上起均压作用,使各断口间的电压在分断过程中和断开时均匀,并可改善断路器的灭弧特性,提高分断能力。5、电热电容器。用于频率为40~24000赫的电热设备系统中,以提高功率因数,改善回路的电压或频率等特性。6、脉冲电容器。主要起贮能作用,用作冲击电压发生器、冲击电流发生器、断路器试验用振荡回路等基本贮能元件。7、直流和滤波电容器。用于高压直流装置和高压整流滤波装置中。⑧标准电容器。用于工频高压测量介质损耗回路中,作为标准电容或用作测量高压的电容分压装置。

电容在不同的电路中的工作原理1

电容在不同的电路中的工作原理 1:无功补偿:工频电流和谐波电流是有本质区别的,一般常规设备不能测量谐波电流,且谐波的产生有随机性,就象心脏病一样,你测的时候不一定有,但你不测的时候却可能发生,只有连续化测量的数据才可用来谐波治理。 整流必然有谐波,但整流的方式不同,引起的谐波次数和大小也不同,如6脉动整流会产生5次和7次谐波,12脉动整流会产生11次和13次谐波。我想你拆掉一个变压器还能出直流,就是用二个接线组别不同的变压器,组成了12脉动整流,以消除低次谐波的影响;但你少了一个变压器,变成6脉动整流了,产生的谐波变了,但你的无功补偿柜还是原来补偿11次和13次谐波的,在5次和7次谐波下,当然不能用了。 你用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应该是一个具有滤谐波功能的电容器+电抗器组组成,内部由多个这样的单通滤波器组合而成,某个单通滤波器(一个电容器+电抗器)只能完成特定谐波的滤除,对其它次波反而有放大作用,如内部有11次滤波器,对5次谐波就有放大作用,你说的大谐波电流可能是放大后的谐波电流。 生产这个装置的厂家,估计技术力量也不强,很可能对上面的单通滤波器(一个电容器+电抗器)设计或生产组装产生问题,参数计算错误或元件参数分散性太大,如本设计的是滤11次谐波的,却变成了滤12次谐波的了,使11次谐波电流被放大,这也许就是变压器烧毁

的真正原因。(正规的滤波器设计应取电网参数,估计厂家根本作不到) 你改正电容器或电抗器参数是很复杂,没有意义的,只有恢复12脉动整流才是正确道路。即重新安装和烧毁变压器同接线组别,和未烧变压器不同接线组别的变压器,有可能降低系统运行电压,可能会解决这些问题。 2:电容器补偿器的作用:把具有容性负荷的装置与感性功率负荷并联接在同一电路,当容姓负荷释放能量时,感性负荷吸收能量;而感性 负荷释放能量时,容性负荷却在吸收能量,能量在两种负荷之间互相交换,这样,感性负荷所吸收的无功功率可由容性负荷输出的无功功率中得到补偿,这就是电容补偿器基本原理。 3:电容供储电的原理:电容(Capacitor)是第二种最常用的元件。电容的主要物理特征是储存电荷。由于电荷的储存意味着能的储存,因此也可说电容器是一个储能元件,确切的说是储存电能。两个平行的金属板即构成一个电容器。电容也有多种多样,它包括固定电容,可变电容,电解电容,瓷片电容,云母电容,涤纶电容,钽电容等,其中钽电容特别稳定。电容有固定电容和可变电容之分。固定电容在电路中常常用来做为耦合,滤波,积分,微分,与电阻一起构成RC 充放电电路,与电感一起构成LC振荡电路等。可变电容由于其容量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任意改变,所以当它和电感一起构成LC回路时,回路的谐振频率就会随着可变电容器容量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接受机电路就是利用这样一个原理来改变接收机的接收频率的。

法拉第准电容+双电层电容

法拉第电容(又称赝电容或准电容)和双电层电容是不一样的。 双电层超级电容器中的电极材料,通常为碳材料颗粒,不具有电化学活性。也就是说在双电层超级电容器充放电的过程中在电极材料上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而是在电极和电解液之间发生单纯的物理电荷聚集。 赝电容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通常为过渡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具有化学活性,赝电容超级电容器在充放电的过程中电极与电解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赝电容超级电容器能够在充放电的过程中直接储存电荷。 从本质上说,双电层电容仍属于静电电容,而赝电容是在电极表面或体相中的二维或准二维空间上,电活性物质进行欠电位沉积,发生高度可逆的化学吸脱附或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吸脱附机理一般过程为:电解液中的离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由溶液中扩散到电极溶液界面,而后通过界面电化学反应而进入到电极表面活性氧化物的体相中。 由于电极材料采用的是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氧化物,这样就会有相当多的这样的电化学反应发生,大量的电荷就被存储在电极中。放电时这些进入氧化物中的离子又会重新返回到电解液中,同时所存储的电荷通过外电路而释放出来,这就是法拉第准电容的充放电机理。 在电极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法拉第准电容的比电容可以是双电层电容的10~100 倍,人们的研究焦点目前已主要集中在法拉第准电容上。 参考文献: R. Kotz and M. Carlen, Electrochimica Acta, 2000, 45:2483-2498 肖芳 . 复合金属氧化物材料的电化学电容行为. [D] , 新疆大学, 2005, 13-14. Conway B E, Pell W G. Solid State Electrochem , 2003, 7(9): 637-644. 朱修锋, 景晓燕, 张密林.[J].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2002, 8(3): 325-329,

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电容器通常简称其为电容,用字母C表示。 定义1:电容器,顾名思义,是‘装电的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英文名称:capacitor。电容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等方面。 定义2:电容器,任何两个彼此绝缘且相隔很近的导体(包括导线)间都构成一个电容器。 原理 电容器是由两个电极及其间的介电材料构成的。介电材料是一种电介质,当被置于两块带有等量异性电荷的平行极板间的电场中时,由于极化而在介质表面产生极化电荷,遂使束缚在极板上的电荷相应增加,维持极板间的电位差不变。这就是电容器具有电容特征的原因。电容器中储存的电量Q等于电容量C与电极间的电位差U的乘积。电容量与极板面积和介电材料的介电常数ε成正比,与介电材料厚度(即极板间的距离)成反比。 用途 电力电容器按用途可分为8种: 1.并联电容器。原称移相电容器。主要用于补偿电力系统感性负荷的无功功率,以提高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线路损耗。 2.串联电容器。串联于工频高压输、配电线路中,用以补偿线路的分布感抗,提高系统的静、动态稳定性,改善线路的电压质量,加长送电距离和增大输送能力。 3.耦合电容器。主要用于高压电力线路的高频通信、测量、控制、保护以及在抽取电能的装置中作部件用。

4.断路器电容器。原称均压电容器。并联在超高压断路器断口上起均压作用,使各断口间的电压在分断过程中和断开时均匀,并可改善断路器的灭弧特性,提高分断能力。 5.电热电容器。用于频率为40~24000赫的电热设备系统中,以提高功率因数,改善回路的电压或频率等特性。 6.脉冲电容器。主要起贮能作用,用作冲击电压发生器、冲击电流发生器、断路器试验用振荡回路等基本贮能元件。 7.直流和滤波电容器。用于高压直流装置和高压整流滤波装置中。⑧标准电容器。用于工频高压测量介质损耗回路中,作为标准电容或用作测量高压的电容分压装置。

超级电容器基础知识详解

超级电容器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储能器件,并于80年代逐渐走向市场。自从1957 年美国人Becker申报的第一项超级电容器专利以来,超级电容器的发展就不断推陈出新,直到1983 年,日本NEC公司率先将超级电容器推向商业化市场,使得超级电容器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研究开发热潮席卷全球,不但技术水平日新月异,而且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一、超级电容器的原理 超级电容也称电化学电容,与传统静电电容器不同,主要表现在储存能量的多少上。作为能量的储存或输出装置,其储能的多少表现为电容量的大小。根据超级电容器储能的机理,其原理可分为: 1.在电极P 溶液界面通过电子和离子或偶极子的定向排列所产生的双电层电容器。 双电层理论由19 世纪末H elm h otz 等提出。关于双电层的代表理论和模型有好几种,其中以H elm h otz 模型最为简单且能够充分说明双电层电容器的工作原理。该模型认为金属表面上的静电荷将从溶液中吸收部分不规则的分配离子,使它们在电极P 溶液界面的溶液一侧,离电极一定距离排成一排,形成一个电荷数量与电极表面剩余电荷数量相等而符号相反的界面层。于是,在电极上和溶液中就形成了两个电荷层,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双电层。双电层有储存电能量的作用,电容器的容量可以利用以下公式来计算: 式中,E为电容器的储能大小;C为电容器的电容量;V 为电容器的工作电压。由此可见,双电层电容器的容量与电极电势和材料本身的属性有关。通常为了形成稳定的双电层,一般采用导电性能良好的极化电极。 2.在电极表面或体相中的二维与准二维空间,电活性物质进行欠电位沉积,发生高度可逆的化学吸附、脱附或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与电极充电电位有关的法拉第准电容器。 在电活性物质中,随着存在于法拉第电荷传递化学变化的电化学过程的进行,极化电极上发生欠电位沉积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充放电行为类似于电容器,而不同于二次电池,不同之处为: (1)极化电极上的电压与电量几乎呈线性关系; (2)当电压与时间成线性关系d V/d t=K时,电容器的充放电电流为一恒定值I=Cd V/d t=CK.此过程为动力学可逆过程,与二次电池不同但与静电类似。法拉第电容和双电层电容的区别在于:双电层电容在充电过程中需要消耗电解液,而法拉第电容在整个充放电过程中电解液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

电容的工作原理和类型

电容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类型 一、基本原理 电容器的基本原理可以用图1-1来描述 当在两个正对的金属电极上施加电压时,电荷将据电压的大小被储存起来基本公式: Q=C*V W=1/2* C*V^2; di=C*dv/dt; C[F]=ε0·ε·S/t Q:电量( C ) V:电压(V ) C:电容量(F) S:电极面积[m2] t:介质厚度[m] ε:相对介电常数 ε0:介质在真空状态下的介电常数(=8.85x10-12 F/M) 铝氧化膜的相对介电常数为7~8,要想获得更大的电容,可以通过增加表面积S或者减少其厚度t来获得。 表1-1列出了电容器中常用的几种典型的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在很多情况下,电容器的命名通常是根据介质所使用的材料来决定的,例如:铝电解电容器、钽电容器等。 介质 相对介电常数介质 相对介电常数 铝氧化膜7 ~ 8 陶瓷10~120 薄膜树脂 3.2 聚苯乙烯 2.5

云母 6 ~ 8 钽氧化膜10 ~20 二、常见电容类型 一般根据电极、电介质材料来分有如下: 1、铝电解电容 极性电容,它的正极、负极、电介质是什么呢?经常有人会混淆,其实分别是正极铝箔、三氧化二铝(附在正极铝箔的一面)、电解液(通过负极铝箔做引脚搭接) 2、钽电解电容 极性电容,正极、负极、电介质分别是:钽丝、二氧化锰MnO2(石墨、银层做引脚搭接)、五氧化二钽Ta2O5(在制造过程中形成) 3、片状多层陶瓷电容(MLCC) 无极性;贴片式;多层层叠;正负极为金属电极、电介质是陶瓷材料 4、引线式多层陶瓷电容(独石电容) 无极性;插脚式;是用MLCC电容焊接两个引脚,然后把芯用包封材料制造而成;CC41、CT41就属于这类 5、圆形陶瓷电容(瓷介电容) 无极性;单层;正负极为金属电极、电介质是陶瓷材料;个头比较大,一般为高压电容;CC81、CT81就属于这类 6、薄膜电容 无极性;多层层叠或卷绕;正负极为金属电极、电介质是有机薄膜材料;比如:聚乙烯、聚脂等 7、安规电容 实际上符合各国安规标准的圆形陶瓷电容或薄膜电容;常见的,Y1、Y2为圆形陶瓷电容;X1、X2为薄膜电容。 总之:依据C[F]= ε0·ε·S/t;以及实际制造中电容的正、负极、电介质材料选型和根据材料特点选择的制造工艺可以得知: 1、容量大的电容必须增加S,故个头大。耐压高的电容必须增加t,故一般较厚。 2、铝电解、钽电容相对来说S大,故容量可以做到很大。 3、MLCC电容的容量、耐压一般不大。 4、圆形陶瓷电容容值不大,但耐压可以做到很大。 5、薄膜电容容值不大,但耐压较高。 根据应用场合和作用可分: 1、旁路电容 故名思义,是给交流信号提供一个对地的低阻抗通路。也可以称做滤波电容。2、藕合电容 隔直流通交流,传递交流信号。根据di=C*dv/dt;不难理解。直流信号dv/dt=0,故无电流流过电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