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柳永慢词的风格特色

柳永慢词的风格特色

柳永慢词的风格特色
柳永慢词的风格特色

柳永慢词的风格特色

内容提要:柳永是北宋词坛的伟大创造者,在词体和词调方面的开创,为宋词在表现功能和艺术风格的拓展奠定了基础,他以接近市民文艺的俚俗色彩而著名。对于后世诗词文艺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关键词:柳永慢词“以俗为美”风格特色

词起源于民间,盛唐流行的民间歌词即曲子词,是词体在民间的孕育和形成,晚唐五代经文人手雅化成为一种成熟的文体,在宋代进入黄金时代。作为一种新兴的音乐文学样式,词经历了一个长期的酝酿和发展过程。

一、柳永与慢词

词有两大体式“令词和慢词”,一般认为令词的发展较早,其实慢词出现并不迟于令词。文人词中的慢词,其正式冠以“慢”字者,始于钟辐的《卜算子慢》。而在民间词中,则实际上的慢词起源可能更早些,敦煌曲辞中《云谣集》即收录有《内家娇》、《倾杯乐》以及《凤归云》、《拜新月》等长调,这类慢词多涉艳情关系甚密。

慢词长调在北宋得到发展,与当时“太平盛世”密切相关。宋翔凤《乐府余论》载:“慢词盖起宋仁宗朝。中原息兵,汴京繁庶,歌台舞席,竞赌新声。耆卿失意无俚,流留坊曲,遂尽收俚俗语言,编入词中,以便伎人传习,一时动听,散播四方。其后东坡、少游、山谷辈相继有作,慢词遂盛。”新的“大一统”的时代已非前代“衰世”可比,它渴求着一种既“大”且“新”的艺术格局和审美气度,于是便催生了“新声”和慢词的勃兴,这就是“慢词遂盛”的根本原因。慢词长调,因着“世运”的“日开”,靠着新声的竞繁,在北宋词坛上便有了一个速度较猛,规模较大的发展。再加上令词的繁衍滋生,一时间便形成了“词山曲海”的壮观。而在其间,尤以柳永的慢词最为影响广泛。

柳永出生于儒家传统深厚的仕宦之家,同时深受了故乡福建崇安武夷山的道家文化,形成了积极进取与追求自由的精神。他“以俗为美”的慢词是在“官场失利”与“情场得意”之间逐渐创制出来并发展的。

柳永早年醉心于功名,但仕途艰难,屡遭失意。年轻时期沉溺于追欢买笑的风流生活,使他科举考试落第,此时在激愤之下他写了盛传一时的《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

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

换了浅斟低唱。”

这首词惹恼仁宗,在临轩放榜之时被删名。但还是不甘心,结果屡屡碰壁,屯田郎终其一生。不过这倒成就了他“凡有饮水处,即有柳词”的神话。

功名上的失意,更促使他到烟花巷里寻求慰藉和刺激,他深入市井,与民间艺人和歌儿舞女结下了不解之缘,有过不少风流韵事,逐渐成为纵情风月的浪子才人,成为著名的流行歌词作家。

柳词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世俗化”。这种“世俗化”表现了下层市民的生活状况和生活理想,繁华都市的这些小民百姓更渴望平庸甜蜜、琐细快活的生活。这种平庸的生活理想消解了封建士人“建功立业”的企盼,“青史留名”的志向,集中体现为“男恋女爱”、“偎香依暖”的甜蜜与享受,如“况已结深深愿,愿人间天上,暮云朝雨长相见”(《洞仙歌》),“怎生得依前,似恁偎香依暖,抱着日高犹睡”(《慢卷袖》),“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

年年今夜”(《二郎神》)。这些作品中所言之情,和士大夫“正统”文学中所言之情,就简直有着“天上人间”的差别。虽然其所表现的文学主题,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比较不入流的。但是自古以来,在各种文章的表达上,恋情始终是最大的主题,从《诗经》中,可以窥见大量描写艳情的篇章,我们知道,在唐代的诗歌和小说的创作中,爱情始终是贯穿文学的一大主题,描写爱情的题材始终是经久不衰的。同时,柳永也更关注世俗社会的“纭纭众生”中的歌妓,《木兰花》:“心娘自小能歌舞”,“佳娘捧板花钿簇”,“虫娘举措皆湿润”,“酥娘一搦腰肢软”。《昼夜乐》:“秀香家住柳花径”,《凤衔杯》:“有美瑶卿能染翰”,《征部乐》:“但愿我,虫虫心下,把人看待,长似初相识。”等等。柳永的慢词把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物描写的淋漓尽致,这是一种文艺的突破,也是另类文人价值观对下层群体的倾向。

柳永在科举考试失败后,遂以偏激的态度鄙视功名利禄,走上了通俗文学的创作道路,其个体的文化性格最突出地表现在对时代文化的选择中。作为浪子文人,柳永沉缅于歌舞享乐,在花柳温暖的烟花世界寻找到精神的归栖,他的词在“官场失利”与“情场得意”中呈现为“以俗为美”的特质,柳永与俗世的乐工歌女们密切合作,开启了慢词长调创作的新天地。

二、词作风格

创体和创调是有关联的,欧、晏小令所用词牌与唐五代几乎没有差别;柳永慢词则多用新调,即使他所用的词牌与唐五代的名称相同,在词的长短与分句形式上都相异。柳永的创体之功是基于他的创调,据今人统计,在宋词880多个词调中,有100多个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词的体制至柳永而始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都蔚然成风。柳永在词体和词调方面的开创,为宋词在表现功能和艺术风格的拓展奠定了基础,他以接近市民文艺的俚俗色彩而著名。

1. 清劲奇丽文采风流

柳永的才华艳发,英俊风流,潇洒浪漫中带有一种读书人所特有的清雅气质,这样的气质展现在词中,便是“清劲奇丽,文采风流”。所谓清劲奇丽,文采风流,便是以沉雄之魄、清劲之气,写奇丽之情,作挥绰之声。如《望明月》: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虽是写无限今昔的起兴情绪,但文采风流,清劲之气横溢,在清朗的月色中展现了一颗黯淡的心,而能够更引人入胜。

2. 通俗易懂雅俗具蕴

柳永的词多为白描文字、通俗文句,所以市井小民皆可喜而歌之,他能够将有趣的白话加到词中,构成一种很平民化的表述风格,如《玉女摇仙佩-佳人》:“拟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细思算、奇葩艳卉,惟是深红浅白而已。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又如《满朝欢》:“别来岁久,偶忆欢盟重到。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朱扉悄悄。尽日伫立无言,赢得凄凉怀抱。”言情道爱,本以含蓄为贵,而柳永所表现的却是尽而又尽,浅而又浅,如《小镇西》:“意中有个人,芳颜二八。天然俏、自来奸黠。最奇绝。是笑时、媚颜深深,百态千娇,再三偎著,再三香滑。”也有写得活泼真率的,如《少年游》:“层波潋滟远山横,一笑一倾城。酒容红嫩,歌喉清丽,百媚坐中生。墙头马上初相见,不准拟、恁多情。昨夜怀阑,洞房深处,特地快逢迎。”把一见倾心,表现得急不可耐。柳永完全不顾及其他士大夫文人的轻视和排斥,以俚语合俗曲,与传统雅词分庭抗礼。他将词作为流行歌曲来写,还其曲子词的本色,确不失为一种积极的表现法;所以他的作品能投千万人之所好,无论上等人还是下等人,读书的还是不读书的,都喜欢它,至于“凡有井水饮处都能歌柳词”。

3. 旖旎近情尽态描绘

为了适应市井生活和舞榭歌台的题材,柳永把他漂泊的生涯、旅中的愁绪和颓废纵欲的享乐,都大胆而赤裸裸的写进词中,这就突破了五代以来,保守而拘谨的词风,而创出旖旎抒情的作风。《四库提要》评柳词:“盖词本是管弦冶荡之音,而柳所做旖旎近情,使人易入,虽颇以俗为病,然好之者终不绝矣!”可见其旖旎近情之风人。除此之外,他在歌妓情态上作了相当细腻的描写,使人不仅能从词中想见歌妓栩栩如生的模样,还能完全体会他们沦落的心情,这更有别于词发展早期,那含蓄委婉的描写之风。如《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

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

使年少,光阴虚过。

4. 曲折委婉浑沦气韵

柳永的词曲折委婉中蕴含一种浑厚雄沦的气魄,这就是“浑沦之气”,而这样曲折中带有浑沦的表现,尤其展现在羁旅行役的词作之中。如《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别离,更

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

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在委婉中有浑沦绵密的感受,不仅加强了委婉心情的描写,更展现了浑沦的另一种气魄。此词的章法、句法和用字都很有讲究,能体会到唱曲换气的精神,在语气转折处,用领字和对句来承上转下,创造了情景递进的铺叙模式。在铺叙中,将叙事、写景、抒情三者适当的结合安排,善于点染,逐层推进,层次清晰而有波澜,传达出作者复杂的内心情感和心理流程。在柳永这几种风格之中,有些是配合生平转捩而有的转变,有些是他个人性格之展现,但无论如何,都还是他个人凝炼出来的文学展现。

总之,柳永的慢词,是北宋“新声”竞繁之后的勃兴,是“官场失利”和“情场得意”尴尬产物,是词从贵族的“文艺交流”引向市井的坊曲,是“承平气象”与市井情爱的热情歌唱,是词进入北宋以后,与令词“双锋并峙”的黄金时代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①贺新辉.《宋词鉴赏词典》[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6年10月版.

②谭德晶.《唐诗宋词的艺术》[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8月版.

③谢桃坊.《柳永词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④谢桃坊.《柳永词赏析集》[M]成都:巴蜀出版社,1996年8月版.

⑤唐圭璋.《词话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10月版.

柳永苏轼对词的贡献

柳永苏轼对词的贡献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对后来词人的影响很大,苏轼就是其中的一位。柳词在词调的创作、章法的铺叙、景物的描写、意向的组合和题材的开拓上都给苏轼以启示。苏轼作词,既力求在“柳七郎风味”之外自成一家,又充分吸收了柳词的表现方法和革新精神。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苏轼受到柳永的影响,苏词对柳词有承袭的地方,亦有其创新之处。 柳永是词学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从整个词学的发展史来看,柳永、苏轼、周邦彦分别代表着词学发展的三个高峰。柳永是首要的一环,他奠定了词体的生命基调,但是柳永的成就是阶段性的而非总结性的。词没有柳永,不一定能进一步开拓文学生命,但词如果没有苏轼的杰出革新成就以及周邦彦的“集大成”,那么词就不能提到与诗文相提并论的地位。论开拓和创造成就,柳永首膺其功,他为词打下基本的规格。宋翔凤曾云:“柳词……高处足冠群流……以屯田一生精力在是,不似东坡辈以余事为之也。”不止是苏东坡,北宋词家大都未能冲破“文以载道”的观念,作家填词,总给人遮遮掩掩的感觉,词很难登入大雅之堂。柳永的性格纵放自傲,政治上的遭遇使他向“专业词人”的方向发展,为词开辟了新的天地。 柳词在形式方面,衍小令为长调,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局面,使慢词和小令平分秋色。柳永创作了大量成功的作品,具有相当高的示范意义,对词的继续发展是功不可没的。在技巧方面,独辟“柳词家法”,以赋为词,铺叙展衍,成为后代学慢词着必学的门径。柳永还“变旧声,作新声”,柳词除七分之一承袭旧调,其余的都是柳永创的新调,即使是承袭旧调的作品,柳永也能根据词情的需要,在词的长短和分句方面做调度。如《浪淘沙》,唐五代词牌字数28字,柳词133字,形式分句也有很大差异。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制词调最多的词人。苏轼的作词技法尽管也有新变,但是追根溯源,还是出自柳词。柳永在格律体制上的开拓精神是最为突出的,然而在词风的全面革新,词境的全面扩大,词品的进一步提升,其“变革”之功是由词学史的第二里程碑苏轼完成的。苏轼作为词的杰出革新家,已经得到学术界的一致公认。苏轼成就在于对词风、词境、词品的革新。从词的本体出发,实质上这种革新精神是与柳永有一定渊源的,苏轼对柳词的排斥只是针对柳词“卑俗”的一面,而非全盘否定。柳苏两家词风有别,但从“变革”精神来讲是如出一辙的。 柳词雅俗共赏,变“雅”为“俗”。“凡能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说出了柳词在市民阶层的影响。柳词既有“俗”的一面,又有“雅”的一面。柳永作品中俗词主要表现在意俗,毫不避讳地描写情场生活,主题也大多与歌妓有关,着力刻画她们的声貌容态,充满色相的、世俗化的描写。如《柳腰轻》“英英妙舞腰肢软。章台柳,昭阳燕。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或正面描写,或侧面烘托,整首词对歌妓舞姿刻画的淋漓精致,主题思想狭隘、低俗。但这并不是说柳永的词全部都是俗词,宋翔凤《乐府余论》云:“柳词曲折委婉,而中具浑沦之气,虽多俚语,而高处足冠群流。”道出了柳词“雅”的一面,如《八声甘州》,王国维将《八声甘州》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念奴娇》等量齐观,曰:“若屯田之《八声甘州》,东坡之《水调歌头》,则伫兴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之。”无论是从章句、情调还是词境,此词都是柳词的典范之作。其实,将柳词分为“俗”和“雅”两方面是不符合实际的,“俗”和“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俗中有雅,雅不避俗的,柳永是词史上第一位真正做到雅俗共赏的作家。如《雨霖铃》:以一个“凄”字带出全词凄凉的基调,继而写帐饮践行,泪眼惜别,下阙词锋一转,“多情自古伤离别”,揭示人间离合自古就有,从个别写一般。晓风残月,只添愁情,纵有痴言爱语,却不知向谁倾诉。此词在语言方面通俗、自然、流美;在情感表达方面铺叙而又含蓄,婉约缠绵又不艳不俚,通俗之中又

论柳永词对对宋词的影响

论柳永词对宋词的影响 摘要 宋词在形成新脱圆倩、纤丽峭拔的语体风格的过程中,柳永词在宋代大文化背景的濡染下,由对传统辞章进行历史整合的书卷气、按词体的规定性组合渊雅博炼词汇的音乐性,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相当稳固的词体语言系统所构成的语体风格,对后世词体特别是宋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柳永词宋词慢词 。 引言 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现存213首词用了133 种词调,在宋代所用八百百十多个词调里,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词至柳永,体质始备,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如果没有柳永对慢词的探索创造,后来的苏轼,辛弃疾等人也许只能在小令的世界里横冲直撞,而难以创造出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那样辉煌的慢词篇章。 一.慢词的发展与词调的丰富 整个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到了宋初,词人擅长和习用的仍是小令。与柳永同时而略晚的张先、晏殊和欧阳修,仅分别尝试写了17首、3首和13首慢词,慢词占其词作总数的比例很小,而柳永一人就创作了慢词87首调125首。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二.市民情调的表现与俚俗语言的运用,羁旅行役之感与抒情的自我化 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北宋陈师道说柳词“骫骳从俗,天下咏之”(《后山诗话》),王灼也认为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碧鸡漫志》卷二),都揭示出柳词面向市民大众的特点。柳永由于仕途失意,一度流落为都市中的浪子,经常混迹于歌楼妓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妓和市民大众的生活、心态相当了解,他又经常应歌妓的约请作词,供歌妓在茶坊酒馆、勾栏瓦肆里为市民大众演唱。因此,他一改文人词的创作路数,而迎合、满足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用他们容易理解的语言、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着力表现他们所熟悉的人物、所关注的情事。 另外,柳永词还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柳永长期生活在都市里,对都市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箫鼓”(《迎新春》)的(《瑞鹧鸪》)的苏州,也使他赞叹不已。柳记不仅创造和发展了词调、词法,并在词的审美趣味方面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变化,在题材取向上朝着自我化的方向发展。晚唐五代词,除韦庄、李煜后期词作以外,大多是表现离愁别恨、男欢女爱等类型化情感,柳永词则注意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他早年进士考试落榜

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

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 一、从形式上看,柳永的贡献首先在于把不少小令扩展为慢词,并发展了慢词,使词调构成发生了重要转变 柳永长期生活在市民阶层中,接受了当时歌妓、乐工们的影响,大量地创制慢词。他一方面“变旧声,作新声”,将旧调名翻新,由小令、中调衍为慢词;另一方面“奏新曲,谱新词”,自己创制了大量新调慢词。这就为词家在小令之外提供了可以容纳更多内容的新形式。柳永的贡献更在于,他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把慢词的艺术表达功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慢词因篇幅长,字数多,在表现手法上自然要有别于小令。一般说,小令以含蓄蕴藉、言简意丰见长,慢词则以铺叙取胜。 慢词铺叙之法,在后来周邦彦和豪放派苏、辛等人手中,得到充分发展,但作为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词人,柳永实在是功不可没。在柳永的带领下,词人们才大量创作慢词,并取代了旧有小令的地位。 二、开拓了词的题材 词从晚唐以来,主要作为娱宾遣兴的工具,其内容总不出男欢女爱、离别相思。北宋前期词坛,文人填词大致承袭唐五代花间词风,而以晏殊、欧阳修为盟主。与晏、欧几乎同时,以柳永为代表的“歌者之词”,却另辟蹊径,把汉魏乐府中游子思妇题材同唐五代词中男女情爱与离愁别绪的描写结合起来,从词的内容、表现手法到语言风格,都令人耳目一新,给文人词输进了新鲜的血液。 首先,柳词多写当时市民的生活情景,涉及时事政治与人民疾苦者很少。但他或抒写身世遭遇与对功名利禄的感慨,或反映妇女的生活愿望和男女恋情,或描摹城市繁华和旅途风光,或咏史、咏物及游仙,都抛开了五代宋初的“烂醉花间,徘徊香径”,能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写出真情实感。 其次,柳永词中数量最多、艺术成就最高的,是反映妇女生活愿望和男女恋情的词。柳永曾落拓不羁,常出入于秦楼楚馆,与妓女、乐工交往。所以这类词多数是写妓女生活的,或写她们的绮罗香泽、柳腰花态,如《斗百花》之三;或写她们期望摆脱烟花巷陌,如《迷仙引》;其中虽有一些近于色情的描写,但大多数还是能如实反映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妓女们的苦难生活和思想感情。还有少数描写劳动妇女的,如《河传》,以生动的笔调勾画出水乡姑娘的健美身姿和活泼情趣,意境清新。描写男女恋情之作,或写相见之欢,或写离别之苦,都咨意渲染,层层铺排,写得情意深浓,缠绵悱恻。如最为传诵的《雨霖铃》,凄楚、伤感的情调,正是作家仕途坎坷、失意情绪的反映。“杨柳岸”一句,用晓风、疏柳、残月的凄清景象,烘托别后的寂寞、凄凉情绪,被称为“古今俊句”,更是成了柳永词的象征。 柳永的词突破了传统的题材范围,纳入了新的内容,为提高词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以后苏轼在词中“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先导。

柳永慢词特征论

柳永慢词特征论 (2007-05-23 17:11:42) 柳永,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专业词人,对慢词有突出的贡献.现存 词作213首,共130个词调,其中慢词就占了125首87调.用他自己的词来形容,可说是“才子词人”.慢词,一般篇幅较长,利于扩充词境,提高词的表现力.加之柳永仕途不济走向市井、游历江南的经历.他的慢词在很多方面都体现出“翻旧为新”之特征.具体如下: 叙事手法 叙事详尽,善于完整展现事情发生的整个过程.在展现过程中,注意各方面的协调.做到外部世界充实、完美、细致、有序,内心情感真实、细腻、生动.比如:《雨霖铃》上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里写景叙事,50字,及其详尽地写出了赶赴长亭、长亭别宴、兰舟催发、江岸送别的整一个过程,细致而完美.故事的时间、地点、环境、过程、场面,都点的清楚明确.通过对整个过程的详尽的纪录,时间似乎被拉得更长,于是,不多的字眼,再现了情人离别时的情绪低落、难舍难分、磨磨蹭蹭的心理.此时此刻,真可谓是片刻值千金啊!“念去去”,去而又去,此一别,山远水遥,往后的日子可怎么逃脱这相思之苦啊?“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更是渲染了离别时情感的深沉与浓重.点染之间,内心的情感通过外在行为动作表现得真实、细腻而且生动. 我们试图取王观的一首词作比较。《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他整首词只不过44字,虽然也写送别,但是差别很大。他并没有写出送别的整个过程。虽然也透露出离别时的低落情绪,但运用了轻松活泼的笔调、巧妙别致的比喻、风趣俏皮的语言,将人的主观情感移入景物,化无情为有情,情感变得含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两个“送”字递进,需要通过想象才能完全进入离别的情境,去感受作者“黯然销魂”的愁苦之情。 柳永写出了离别的整个过程,而王观则只写离别时话别的一个片段、一个瞬间。柳永用“寒蝉凄切”来烘托离愁,送别双方的形象清晰具体,犹在眼前,而王观只是通过对山水的描述,将情感隐于其中,含蓄而模糊。柳永展现的外部世界有寒蝉、长亭、都门、兰舟、烟波等,像一幅画,充实而细致,而王观的词相对就略显粗糙了,只有山水,而且像送春和祝福,很难在画中表现。 绘画手法 柳永的词讲究绘画效果。在景物的空间布局,颜色搭配等方面都十分讲究。描景状物,往往追求全方位的空间,讲求远景、中景、近景的搭配,亦或地面、 空中、天上的组合,给人立体空间感,充实完整而有序,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而且善于以勾勒的笔调,连缀全文。

柳永词的贡献

柳永词的贡献 柳永对于宋词的主要贡献可概括为两点,即“屯田蹊径”和“柳氏家法”,具体的表现如下: 一、变旧声为新声: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得慢词和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柳永最长的慢词《戚氏》,长达212字,慢词篇幅体制扩大,相应的扩大了词的内容含量,也增强了词的表现功能。 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可以说“词至柳永,体制始备” 二、变雅为俗 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在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a)在题材上,歌唱普通民众的心声,首先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而 泼辣的爱情意识。其次表现了被遗弃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 心声,在词史上,柳永也许是第一次将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 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和忧愁,如他的《满江红》; 再次,表现了北宋繁荣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 情,如他的《望海潮》;最有他还工于对于羁旅行役内容的描 写。

b)在语言表达上,大胆革新,充分利用日常口语和俚语,富有表 现力的口语入词,不仅生动活泼,而且像直接与人对话,诉说 时使读者与听者感到亲切有味,又易于接受 三、以赋为词 1,善于用铺叙和白描的手法,从景入事,因事牵情,情因景系,情景交融。柳永使用慢词,将“敷陈其事而直言 之”的赋法移植入词,铺陈描绘事情的发生,发展的场 面和过程,以及人的情感心态的变化。 2,巧妙利用时空的转换来叙事,布景,言情,而自创出独特的结构方式,即从自我思念对方到对方思念自我的多 重空间结构。 3,与铺陈相配合,柳永大量使用白描手法,写景状物,不用假借替代,言情叙事,不需烘托渲染,而直抒胸臆。 综上所述,柳永的词作对后世的影响甚大,一方面后人力求在“柳七郎风味”之外,自成一家;另一方面,他们又充分吸收了柳词的表现手法和革新精神,从而开创词的一代新风。

张先对宋词的贡献

张先对宋词的贡献 陈敏 摘要 宋词与唐诗平分秋色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并最终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取得了与唐诗并重的地位。在词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如温庭筠、韦庄、李煜、张先、柳永、苏轼、周邦彦等,然在这一链条中有一个环节往往被人所忽视,这一环节就是张先。李清照《词论》中:“张先虽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这有失偏颇,使后人对张先也不够重视。张先在北宋词坛的作用是积极的,他对词境有所开拓,使词逐渐雅化又未失古意,不似“豪苏腻柳”,开始创制慢词并用题序,使词从应歌转向应社。对苏轼、周邦彦有很大影响,是北宋词发展中的一个转折关头,可谓是一大家。 关键词:张先;雅化;开拓;创新;影响

Studies on Zhang Xian’s contribution to the Ballad of Song Dynasty Chen Min Abstract I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hinese poetry, Song Ballad (in Chinese, ci) has won the same preeminence as Tang Poem. In the history of The Ballad, a number of great poets, such as Wen TingYun, Wei Zhuang, Li Yu, Liu Yong, Zhou Bangyan and so on, all made huge contributions to its development. But one great poet, who was an excellent pusher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llard, Zhang Xian was often unsatisfactorily ignored by the academic inquiry, as Li Qingzhao made a negative comment on his writing in her book of “On The Ballard”. But in fact, Zhang enlarged the vision, intellectualized the genre, and began to compose slow Ballard. This paper will conclude that Zhang, who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Su shi and Zhou Bangyan, was a great Ballard-composer who pushed the tur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ng Ballard. Keywords: Zhangxian; Elegant; Develop; Create; Affect

柳永对宋词的全面改革

柳永对词的全面变革 柳永是开一代词风的宋词名家,是我国北宋词坛上一位卓有建树的词人。他是第一个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人,对宋初词坛的发展和后来词人的创作影响巨大。他大力创作慢词,一改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他对词调的创用,章法的铺叙,意象的组合,景物的描写,题材的开拓等方面都有创造性的建树,对宋词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下面以《戚氏》为例,谈谈柳永对宋词的全面变革:一、大量创制新的词调。 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其词一向以“创”字为挈领,他自创词牌,不拘一格,如《迎新春》《黄莺儿》……这首《戚氏》就是柳永的首创,前后三叠,二百一十二字,是《乐章集》中最长的一首词。 二、大力创作慢词,使慢词与小令平分秋色。 唐五代时期,词主要以“小令”为主,慢词在柳永之前出现甚少,在词的总数中占有很小的比例。柳永生活的那个年代,慢词只在市井艺人口中传唱,柳永勇于摒弃传统的偏见,大量创作慢词、填写慢词。柳永大力推广并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打破唐五代以来小令统治词坛的单一局面,使慢词与小令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比如柳永的慢词长调《戚氏》“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 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全文长达200多字,因此,作者可以游刃有余的把所表达的内容最大限度的表现出来。肆意的展开联想与想象,联系到大自然的万物生灵,广泛的描绘到“槛菊”、“井梧”、“飞云”、“蝉、蛩”等事物,因而作者可以更自然地融入感情,以达到情景交融的表现效果。极大限度的扩展了词的容量,提高了词的表现范围。柳永对慢词的推崇,打破了唐五代以来小令统治词坛的单一局面,促进了宋词的发展与繁荣。 三、语言表达方式上的革新。雅词多从书面语汇中提练高雅绮丽的语言,而俗词则充分运用日常口语和俚语,生动活泼。 柳永的词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柳永对词的贡献_柳永的词有哪些

柳永对词的贡献_柳永的词有哪些 柳永是北宋时期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柳永对宋代词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面是为你搜集柳永对词的贡献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柳永虽然本人地位卑微,一生历经坎坷,而且还经常出入秦楼楚馆之类的烟花之地,与当时社会最低层的青楼歌女相交。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柳永没有社会地位,甚至于可说是受人鄙视的。但是柳永作的词,在当时虽为靡靡之音,但对后世却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在词的形式上,他将小令发展到了长调慢词。在柳永之前,慢词虽早已在民间流行,但是却不被文人之士认可。柳永从官宦之家的少爷到成为市民阶层中的一员,他常年与当时的歌女乐师交往,受他们的影响,他大量的创作慢词。一方面,他将旧调名翻新,把小令和中调变为慢词;另一方面,他还自己创作出了许多的新调慢词。此外,在单调和双调之上,他还创造了三叠的形式。他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将毫不起眼的民间慢词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柳永开拓了词的题材。自晚唐以来,诗才是上层社会的主流方向,词只是人们娱乐消遣的一项工具。诗论政治,词谈风月。而柳永却另辟路径,他将乐府诗中的各种情感题材,比如男女之间的爱恨别离,游子思乡的羁旅之愁等等。转而融入词牌之中,脱离了五言、七言、绝句等的束缚,可以被歌唱的词进入大众的生活,令人觉得耳目一新,

给当时已经僵硬的文学融入了新鲜的血液。 柳永在形式、内容和艺术上都作出了很大的变革,他的词标志着宋词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变时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词人柳永的词有哪些柳永是北宋时期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词大多是婉约秀丽的。词人的作品总是与他们自身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柳永写的词虽以婉约为主,但他家道中落之后,仕途又极为不顺,他在考取功名之上花费了大半辈子的时间,为了追逐名利,他几乎踏遍了整个大江南北。所以他的词又带有许多人生哲理,对生活无奈的感慨。 柳永的词的意象大多是高远的,他的词突破了自晚唐以来陷于闺阁亭园之间的狭小空间。如他的名作《八声甘州》,这首词,以一个“对”字起头,领起后面的十三个字,笔力遒劲,文字洗练,读之便令人觉得深处在刚刚被雨水清洗过后的干净澈然的寥廓江天全景图之中。 他的词在境象的表现上,总是生动而高远寥阔。不仅能表现开阔博大的景物形象,还能将那雄浑矫健的声音一同勾勒出来。在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之中,以文字描写状物是相对容易的,但若要用文字将一首诗词描绘得此时无声胜有声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对于在文字的表达上,听觉是相对弱势的,而柳永的词在表达景物形象之后,对于声音也有不错的表现力。 对都市生活的繁华盛况的出色描写也是柳永词的另一特色,他长

浅谈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浅谈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平玉霞张瑞静 内容提要柳永虽然社会地位低微,但他扩展并发展了慢词,开拓了词的题材,并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大量吸收市井口语入词,对推动宋词的转变和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关键词柳永慢词铺叙贡献 柳永,出身于福建崇安县世代官宦之家,从小就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不到20岁就作出《望海潮·东南形胜》这样脍炙人口的名篇。但他落拓不羁,常出入于秦楼楚馆,与妓女、乐工交往。因此屡试不第,还落了个“奉旨填词柳三变”的称号。 对柳永词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我们认为,惟有用文体发展的眼光,在北宋前期两种词风的对立并存之中,考察柳词从内容到形式所体现的革新意义,才能恰当地评价它在词史上的地位和发展贡献。 一、从形式上看,柳永的贡献首先在于把不少小令扩展为慢词,并发展了慢词,使词调构成发生了重要转变 从敦煌曲子词看,慢词早就在民间流行,但文人却很少染指。柳永长期生活在市民阶层中,接受了当时歌妓、乐工们的影响,大量地创制慢词。他一方面“变旧声,作新声”,将旧调名翻新,由小令、中调衍为慢词;另一方面“奏新曲,谱新词”,自己创制了大量新调慢词。这就为词家在小令之外提供了可以容纳更多内容的新形式。翻检一下《乐章集》,与唐五代词同调名的词作不少,但篇幅却长得多。如《定风波》,在敦煌曲子词中是六十字的小令,柳词“自春来惨绿愁红”已衍为一百字的长调。《女冠子》由原来的四十一字衍为一百十一字。他的《夜半乐》词描写“绣阁轻抛,浪萍难驻”的惆怅心情,就可以在长达一百四十四字的篇幅中,大开大阖,恣意铺张。属于这种情况的还有《十二时》、《长相思》、《望远行》等。柳永还因精通音律,能自创新调。如《笛家弄》、《满朝欢》、《迎新春》、《解连环》诸调,都是柳永新制的慢词。他还在单调、双调之外,创造了三叠的形式,如《戚氏》、《夜半乐》等,可说是词体中的“鸿篇巨制”。但是,柳永的贡献更在于,他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把慢词的艺术表达功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慢词因篇幅长,字数多,在表现手法上自然要有别于小令。一般说,小令以含蓄蕴藉、言简意丰见长,慢词则以铺叙取胜。 慢词铺叙之法,在后来周邦彦和豪放派苏、辛等人手中,得到充分发展,但作为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词人,柳永实在是功不可没。在柳永的带领下,词人们才大量创作慢词,并取代了旧有小令的地位。 二、开拓了词的题材 词从晚唐以来,主要作为娱宾遣兴的工具,其内容总不出男欢女爱、离别相思。北宋前期词坛,文人填词大致承袭唐五代花间词风,而以晏殊、欧阳修为盟主。与晏、欧几乎同时,以柳永为代表的“歌者之词”,却另辟蹊径,把汉魏乐府中游子思妇题材同唐五代词中男女情爱与离愁别绪的描写结合起来,从词的内容、表现手法到语言风格,都令人耳目一新,给文人词输进了新鲜的血液。 首先,柳词多写当时市民的生活情景,涉及时事政治与人民疾苦者很少。但他或抒

试论柳永对宋词内容题材的开拓

[收稿日期]2007-03-10 [作者简介]倪新(1969-),男,湖北荆州人,武汉商业服务学院讲师,硕士。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WuxiInstituteofCommerce 2007年08月第7卷第4期 Aug,2007Vol.7No.4 试论柳永对宋词内容题材的开拓 倪 新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摘要]文章分析了柳永对宋词内容题材的开拓,认为柳永对宋词内容题材的开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都市繁华的全面反映,新的人生价值取向,对歌妓和市井女性思想感情的表现,表现羁旅行役之感,以词咏物。 [关键词]柳永;宋词;内容题材;开拓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06(2007)04-0103-04 自晚唐至五代,受特定的创作环境———“花间”、“尊前”和创作观念———“娱宾遣兴”的影响,文人词在题材内容上形成了两种相近而又有所区别的传统:一是以温庭筠为代表的“ 花间”词派,多写男女爱恋相思、倚红偎翠、闺中幽怨、伤离惜别,主要是表现对爱欲恋情的渴望与失望、追求与失落以及由此带来的苦闷、孤独、寂寞、惆怅之情;一是以冯延巳、李煜为代表的南唐词人,由现实人生的不完满上升到对人生短暂、生命有限的哲理性思索,特别是李煜,在亡国破家,本人也被俘入宋之后,由于个人命运的巨大转折、荣辱的巨大落差而体悟到人生命运的悲剧性,并在他的后期词作中把这种对人生悲剧的忧思表现到了极致。“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乌夜啼》)“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见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这些词,摆脱了花间词的情感世界的单一狭窄,拓展了词的情感空间,正如王国维所评:“词至李后主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人间词话》)。 宋初词坛,经历了约半世纪的沉寂后,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开始热闹起来。在晏殊、欧阳修继承沿袭花间、南唐词的传统题材发展的同时,柳永却另辟蹊径,为词引入了新的题材,丰富了词的内容,并表现了新的思想感情。 一、对都市繁华的全面反映 柳永生活的宋真宗后期和仁宗朝,正是北宋盛 世。在结束了前代干戈纷争的分裂状态后,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商业经济日益兴盛起来,商业经济的繁荣又促进了城市的发达,整个社会,尤其是都城和一些商业中心城市,呈现出一派升平景象,读者从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对都城汴京的描述中可略见一斑: “ 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歌舞;班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朱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方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萧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 这种都市的繁华,富贵豪侈的生活在柳永之前虽已经有所反映,如潘阆的《酒泉子》“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描绘杭州,夏竦的《喜迁莺》歌颂帝皇生活,李遵勖的《滴滴金》写汴京元宵之景和游赏活动之盛,但数量既少,所反映的内容也窄。柳永的都市词则大大丰富了这一题材,这主要体现在一是数量多,《全宋词》共计收入柳永该题材词作21首,约占柳永全部词作的10%,为同时代词人中所仅见;二是描写的范围广,有对帝皇的歌颂,如《倾杯乐》“禁漏花深”咏京城元宵节,《破阵乐》“露花倒影”咏京城春季赛龙舟,还有对商业中心城市的描 103

苏轼对词的贡献

苏轼对词的贡献 苏轼是豪放派的开创人。苏轼完全成就了一派豪放天然、飘逸豁达的词风,对人生的富泰穷通充满谅解,表现出一种“成固欣然,败亦同样有所作为”的胸怀。这应当是人生境界的一个新的拓展,表现了人类智慧大大前进了一步。苏轼对词进行了多方面的革新,建立了“新天下耳目”的豪放派,取代了传统婉约词派的统治地位,成为北宋词坛豪放派的开创者。苏轼在中国词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他对词的发展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建立了宋词的历史地位 词最初在民间产生,内容原是很广阔的,它与诗的不同主要在于配合音乐,能够歌唱。但后来文人词的大量发展,却把描写爱情或色情作为词的专业,自晚唐五代以来,词被称为“小道”、“艳科”,在人们心目中比诗“体卑”。词要继续发展,就必须扩大内容,开拓题材,打破诗词的界限。苏轼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 苏轼以创作诗的态度来作词,使人发现了词这种文学形式的内在潜力。它除了适应音乐曲调,更重要的是可以从自身的格式变化,发展成为一种独立抒情诗体,这样,苏词的抒情言志突破了“诗尊词卑”、“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确立了词的独立抒情诗体的地位。如: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遗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这是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词中写出猎盛况,有声有色,使人如临其境,一扫过去那种语娇声颤,柔婉妩媚的普遍倾向,词的下片气慨尤为豪迈:“鬓微霜,又何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苏轼的自负与豪情。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他打破诗词有别的人为界限,促使词成为真正独立的抒情诗作,从而提高了词的艺术品位,把词堂堂正正地引入文学殿堂,使词从“小道”上升到与汉赋、唐诗、元曲的同等地位,使宋词在中国历史文学的长河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夯实了词的内容,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 苏轼扩大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苏轼不仅用词写爱情、离别、旅况等传统题材,而且还用词抒写报国壮志、农村生活、贬居生涯等,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任何一种文学形式,它只有植根于社会生活的沃土,才能生长成为枝繁叶茂的大树。在以“花间派”为代表的传统词作开始衰落之际,苏轼登上了词坛。词的创作这才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题材内容上,苏轼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以诗为词,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藩篱,以词怀古、感旧、记游、说理,将触角伸进了诗的题材范围,“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促使词从“樽前”、“月下”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大大开拓了词境。借用写诗的某些方法作词,拓宽了词的题材,深化了词的内涵。苏词的内容和题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 民族斗争是宋代主要的社会问题,在词史上,苏轼较早把民族矛盾引入词中,扩大了词的题材,增强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力。苏轼忧国忧民,具有远大的报负,即使在遭遇人生“低谷”时,他那种欲有所为、欲有所“伸”的政治抱负也在词中时时可见。苏轼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泛舟赤鼻矾,写下了那首声震词坛,千载传响的热情向往英雄事业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以祖国雄伟壮丽的江山和悠久的历史作背景,借对历史舞台上曾导演过的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的周瑜的怀念,塑造了一个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而抒发了作者强烈渴望为祖

柳永的慢词研究

柳永的慢词研究 摘要 慢词是宋词的主要体式之一。北宋前期最负盛名的词人柳永,是最早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之一,其对宋词,特别是慢词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柳永的慢词内容丰富,他把笔投向了现实生活,写国家的繁荣昌盛,写世俗民情,咏史咏物。柳永的慢词注重写实,浅近直白,音律和谐,还具有真实、自然、形象生动等特点。柳永慢词的创新性对后世影响很大,而柳永和其创作的慢词也在中国词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柳永;慢词;内容;艺术

目录 一、慢词的界定 (4) 二、柳永的慢词创作 (5) 三、柳永慢词创作的内容考察 (9) 四、柳永慢词词作的艺术特色 (10) 五、柳永慢词创作在词史上的地位 (12) 参考文献 (13)

柳永的慢词研究 柳永是北宋前期最负盛名的词人之一,对宋词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尤其是他对北宋慢词发展的积极作用更不容人忽视。清代宋翔凤说:“按词自南唐以后,但有小令。其慢词盖起宋仁宗朝,中原息兵,汴京繁庶,歌台舞席,竞赌新声。耆卿失意无俚,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言,编入词中,以便伎人传习。一时动听,散播四方。其后东坡、少游、山谷辈,相继有作,慢词遂盛。”1前人对柳永的慢词创作有过不同角度不同程度的研究,但是有的过于概括没有论述清楚,有的只局限于其中的一两个方面,人们还没有对柳永的慢词进行一个整体性的关注。柳永的词作中哪些属于慢词?对这些慢词如何分类?它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们体现出哪些艺术特征?柳永的慢词创作对宋词的发展到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这些问题都是全面分析研究柳永慢词创作所必须关注的。 一、慢词的界定 据张炎《词源》的记载,宋代的词体有令、引、近、慢之分,曲子的节奏按韵拍区分,短的为令,稍长为引、近,更长一些为慢。2“慢”即是“慢曲子”的简称,它与“急曲子”相对,我国近代从敦煌石窟中发现的唐代写本琵琶乐谱中就有标明急曲子和慢曲子的。宋人作词,有在某一词调名前加“促拍”二字,以表示其有别于本调,如:柳永的《促拍满路花?香靥融春雪》。“促”就是“急促”,“促拍满路花”就是用急促的节奏来演奏及歌唱“满路花”词调,这就是所谓“急曲子”了3。给慢曲子填的词就叫慢词,慢词与小令相比,就具有音乐上的变化繁多、悠扬动听的特点。但是宋词的乐谱在宋亡后基本上失传了,若词调标明“慢”的,如《声声慢》等自然可知道它们是慢词,至于那些没有标明“慢”的词调,就很难判断它们是急曲子或是慢曲子了。 明代的顾从敬编《草堂诗余》,将词体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五十八字以下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这种分法以后便相沿下来,人们就时常将慢词和长调并提。4但是慢词并不等于长调,顾从敬是从字数上进行分类的,字数多的并不代表是慢曲子,也就不能叫慢词,如:柳永的《采莲令》91字,它属于长调,是小令,而不是慢词;慢曲的乐曲较小令长一倍或数倍,旋律较为复杂而富于变化,填词的字数也就要多,慢词的字数通常在九十字以上,慢词中最短的是《卜算子慢》八十九字,比四十四字的小令《卜算子》已加长一倍以上5,最长的是《莺啼序》,达二百四十字,所以尽管长调与慢 1曾枣庄:中华大典?文学典?宋辽金元文学分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461。 2胡星林:阅读与写作杂志,南宁:阅读与写作杂志编辑部,2001年03期:36。 3参施蛰存:词学名词释义,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6月:60。 4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1425。 5夏承焘、吴熊和:读词常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4月:26。

柳永对宋词发展贡献及作用

柳永对宋词发展的作贡献和作用 摘要:柳永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无论是其当世还是其后世,柳永都算得上是一个“誉满天下,谤满天下”的不能被忽略的人物,这样的结果,当然多数情况下来自于文化话语结构的时代局限,柳永的俗词使他备受争议,却也形成了一个“凡有市井饮处,即能歌柳词”的独特现象,可以说,这几乎是前无古人,迄今为止也是后无来者的,而柳永作为这样一个虽备受争议却永远不能被忽略的历史人物,其对词坛的贡献和影响也是不可磨灭的,本文试从词风、词体、词境等方面分析柳永词对宋词的发展的影响和贡献。 关键词:柳永宋词影响贡献 引言: 柳永,出身于官宦之家,从小就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但他落拓不羁,常出入于秦楼楚馆.与妓女、乐工交往.因此屡试不第,还落了个“奉旨填词柳三变”的称号。对柳永词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但我认为,柳永虽在社会地位上是个平民,但在词史上,也真个应了他的那句词“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惟有用文体发展的眼光,考察柳词从内容到形式所体现的革新意义,才能恰当地评价它在词史上的地位和发展贡献. 一:从形式上看.柳永的贡献首先在于把不少小令扩展为慢词.并发展了慢词.使词调构成发生了重要转变 词,最初原是配合隋、唐以来燕乐而创作的歌辞,后来才脱离音乐关系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词体的分类中一种是以词的字数而加以区分,即:小令、中调和长调。唐五代至北宋前期,词的字句不多,称为令词。北宋后期,出现了篇幅较长,字句较繁的词,称为慢词。整个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到了宋初,词人擅长和习用的仍是小令,慢词占其词作总数的比例很小。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相比同时期的词人,柳词的内容、特点均呈现出独特的特色。这一点在:关于宋仁宗朝四位杰出的词人,即柳永、晏殊、欧阳修和张先的现存作品,比较他们各自所用词牌,即可看出各种各样的差异。如下列表格所示:(现存作品据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 年版) 现存作品数所用词牌数六首以上作品 词牌数及其作 品总数八十字以上作品 柳永212首126调3调,31 首87调,122 首晏殊136首36调7调,67 首1调,3 首 欧阳修240首69调8调,147 首10调,12 首张先165首96调2调,19 首16调,18 首从上表格我们可以看出:一、柳词中长调在词集中的数量,在四个词人中位居首位,其长篇之作特多,而其他三位词人长篇则甚少;二、相比较于欧词与晏词的作品词牌集中于有限的几个词调,柳词与张词则没有此种倾向,特别是柳词,其

浅析柳永慢词独特的艺术个性

浅析柳永慢词独特的艺术个性 [内容摘要]柳永在宋词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在当时已有的成就不高的慢词中发现其生命力并大量创作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慢词。柳词以燕乐配乐,同时词调新增,容量扩充,且采用铺叙手法抒情,语言上流于口语民俗而突破了小令的界限,几方面的艺术个性从不同角度对慢词产生巨大推动,使慢词始行于世,受到文人的重视而出现众多辉煌的篇章。 [关键词]柳永慢词艺术个性 慢词早就在民间流行,但数量不多,成就不高。柳永是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作家,其生活经历使他能够看到民间慢词的生命力,大量使用慢词进行创作,扩大了词的体制,增加了词的内容涵量,也提高了词的表现力,从而为宋词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艺术形式和文本规范,改变了宋初以来以小令为主的单一格局。如果没有柳永对慢词的探索创造,后来的苏轼和辛弃疾等人或许只能在小令世界中左冲右突难以创造出辉煌的篇章。柳永在使慢词成为能与小令分庭抗礼的成熟文学样式的同时,奠定了宋词昌盛的基础。 研究柳永的慢词创作要从“词之法”分析。扬守斋所撰《作词五要》云:“一曰择腔,二曰应律,三曰按谱,四曰详韵,五曰立新意。”[1]而“慢”的本意是“调长拍慢,盖古曼声之意”[2],兼指体制和音乐上的特征。依此两说,柳永作慢词具体表现在与音乐的紧密联系、体制创新、铺叙写法、以白话入词等等艺术特色上。 一、慢词合燕乐之音 北宋中叶歌曲繁荣,音乐变化很大,新声流行,而当时的文人词,多沿用晚唐五代以来的旧调,与民间音乐的关系较疏远。而柳永与别的、使歌词逐渐诗化的作家不同,柳永走的是“词”真正以歌曲性质为主的、与当时俗乐更为紧密结合的道路。据宋叶梦《避暑录话》载“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3]柳永的《玉蝴蝶》词中也提及歌妓向他索词的情形:“珊瑚筵上,亲持犀管,旋叠香笺,要索新词,殢人含笑立尊前。”[4]可见柳永有着精深的音乐修养,又与民间艺人关系密切,其词与燕乐自然相合。 燕乐兴起于隋唐时期,如宋沈括《梦溪笔谈》所说:“自唐天宝十三载,始诏法曲与胡部合奏,自此乐奏全失古法,以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者为宴乐。”[5]“宴乐”,亦即“燕乐”。广义上的“燕乐”,是经过雅乐、清乐的洗涮形成的具有民间性质的燕乐。从唐代到北宋,燕乐的音乐体系逐渐完善,然而由于令词的雅性及体式上与燕乐不合,而张先等创造的少量慢词还部分局限于令词,对音乐也没达到与词融会贯通的层次,燕乐仅仅在市井中或特殊场合下演奏。当时少量出现的慢词,并没受到重视。直到柳永时期,燕乐已经在民间有一定地位和影响,柳永把慢词与燕乐融合,即是词的客观要求也是燕乐歌词形式的需要。现在所说的“慢词”便是填入燕乐部分乐曲演唱的歌词。 燕乐,是一种大别于传统音乐系统的新型音乐,它脱离了传统的儒家功利主义音乐学理论的束缚,成为与慢词相配的、多元的音乐聚合体。具有世俗性、娱乐性、抒情性等特点。因此慢词也可称慢曲子,显示出调长拍缓,在音乐上变化繁复的特点。同时,慢词体现词所追求的阴柔之美,以女声唱,以燕乐配乐。燕乐以柔美舒缓之调著,柳词之慢,正符合了“倚声填词”尤显“词之为体如美人”[6],此“美人”能摆脱庄雅束缚,尽显其媚,王炎道:“曲尽人情,惟婉转妩媚为善。”[7]慢词之合曲合情,尤为词中之首。 燕乐身为俗乐,与民间联系紧密的慢词的产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它融合了民间各民族的

浅析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浅析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摘要:柳永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无论是其当世还是其后世,柳永都算得上是一个“誉满天下,谤满天下”的不能被忽略的人物,这样的结果,当然多数情况下来自于文化话语结构的时代局限,柳永的俗词使他备受争议,却也形成了一个“凡有市井饮处,即能歌柳词”的独特现象,可以说,这几乎是前无古人,迄今为止也是后无来者的,而柳永作为这样一个虽备受争议却永远不能被忽略的历史人物,其对词坛的贡献和影响也是不可磨灭的,本文试从词风、词体、词境等方面分析柳永词对宋词的发展的影响和贡献。 关键词:柳永宋词影响贡献 引言: 柳永,出身于官宦之家,从小就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但他落拓不羁,常出入于秦楼楚馆.与妓女、乐工交往.因此屡试不第,还落了个“奉旨填词柳三变”的称号。对柳永词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但我认为,柳永虽在社会地位上是个平民,但在词史上,也真个应了他的那句词“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惟有用文体发展的眼光,考察柳词从内容到形式所体现的革新意义,才能恰当地评价它在词史上的地位和发展贡献. 一:从形式上看.柳永的贡献首先在于把不少小令扩展为慢词.并发展了慢词.使词调构成发生了重要转变 词,最初原是配合隋、唐以来燕乐而创作的歌辞,后来才脱离音乐关系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词体的分类中一种是以词的字数而加以区分,即:小令、中调和长调。唐五代至北宋前期,词的字句不多,称为令词。北宋后期,出现了篇幅较长,字句较繁的词,称为慢词。整个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到了宋初,词人擅长和习用的仍是小令,慢词占其词作总数的比例很小。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相比同时期的词人,柳词的内容、特点均呈现出独特的特色。这一点在:关于宋仁宗朝四位杰出的词人,即柳永、晏殊、欧阳修和张先的现存作品,比较他们各自所用词牌,即可看出各种各样的差异。如下列表格所示:(现存作品据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 位,其长篇之作特多,而其他三位词人长篇则甚少;二、相比较于欧词与晏词的作品词牌集中于有限的几个词调,柳词与张词则没有此种倾向,特别是柳词,其作品涉及的词牌最多。 从敦煌曲子词看,慢词早就在民间流行,但文人却很少染指。柳永长期生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