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经络常用配穴法,难得好文,必须看!

各经络常用配穴法,难得好文,必须看!

各经络常用配穴法,难得好文,必须看!
各经络常用配穴法,难得好文,必须看!

各经络常用配穴法,难得好文,必须看!

导读:配穴是在选穴的基础上,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治相同或相近,具有协同作用的腧穴加以配伍应用的方法。其目的是加强腧穴的治病作用,配穴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治疗效果。配穴的方法很多,今天就来分享一篇各经络常用的配穴法,好文难得,仔细看哟!一、本经配穴由于本经气化功能异常而导致人体的虚、实、寒、热状态,常用本经选穴配穴法,以调整本经,恢复其正常气化状态,主要使用五输、原、络、募穴等。(一)原合配穴原穴可以从三焦经调动原气,以增强本经的行阳能力。合穴可以调畅经气运行,使原穴中的原气充分运行起来。两者配合可以增强本经的气化作用。原合穴配合治疗脏病较多,可用于虚证和郁证。临床常用尺泽、太渊,阴陵泉、太白,神门、少海,曲池、合谷,曲泉、太冲,阴谷、太溪,曲泽、大陵等。(二)郄合配穴郄穴有降逆、疏利、行气、止痛的作用,与合穴长于调节本经经气逆乱的功效相配,适用于本经气机瘀滞所致的实证及疼痛性疾患。临床常用如尺泽、孔最,曲泉、中都,少海、阴郄,阴谷、水泉,阴陵泉、地机等。(三)合络配穴络穴是本经经气所分出的地方,经气由此进入本经细小络脉或走向表里经。与合穴配合,可以增强本经行气的作用,用于经脉气血运行失调及络脉瘀

阻的各种疾患。临床常用如尺泽、列缺,曲泉、蠡沟,少海、通里,阴谷、大钟,阴陵泉、公孙,足三里、丰隆,委中、飞扬等。(四)原郄配穴郄穴是本经经气深聚的位置,具有强大的疏通气机作用,适合于由于邪气壅盛而使经气郁结不通的急性痛症、炎症、血症等。郄穴与原穴配合用于治疗正气不足、邪气盛的虚实夹杂病症。临床常用的如太渊、孔最,太冲、中都,神门、阴郄,太溪、水泉,太白、地机等。(五)合井配穴井穴为脉气所发之处,合穴可以调整本经的气机。经脉气机运行不畅时可以取合井配合,有泻实、疏导气机的作用。如肝经气机闭阻,胁肋撑胀,可用曲泉配大敦;阳明经有实热,可用曲池配商阳。(六)五输子母配穴五输穴分属五行,阴经五输穴为井木、荥火、输土、经金、合水;阳经五输穴为井金、荥水、输木、经火、合土。在脏腑、经络发生病变时,可视病情虚实予以补母或泻子的配穴方法。《难经·六十九难》曰:“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如肝经五行属木,肝经虚证,可补本经母穴曲泉(水);肝经实证,可泻本经子穴行间(火),余者以此类推。五输穴配穴法历来被医家所推崇,经临床检验疗效较好。但在实际运用时变化较多,常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本经配穴法对病症针对性强,如临床运用得当,效如桴鼓。二、表里经(阴阳经)配穴表里经配穴方法是指选用互为表里经的穴位进行配伍。常用以下几种。(一)原合配穴

一般为阴经的原穴配伍阳经的合穴。合穴可以调节气机,使阳经的气机通畅以促进阴经所联系的五脏,将所产生的代谢产物转输出去,从而提升五脏化生精微的能力。常用于五脏机能下降(正气虚),同时兼有病理积滞(邪气瘀滞)的病症。比较典型的是脾胃病症,患者脾气不足,同时存在舌苔厚腻、食欲不振等饮食积滞的现象。临床常用配穴如太白、足三里,太冲、阳陵泉等。(二)原络配穴一般为阴经的原穴配合阳经的络穴,也可用阳经的原穴配合阴经的络穴。原络配穴主要用于治疗五脏六腑虚损不足的病症。

如脾虚湿盛,湿浊入络,选太白补益脾气;提升化湿能力则配合阳明经络穴丰隆,以化痰通络。或者阳经出现虚弱或寒证症候,取其相表里的阴经,调动五脏的原气转输到相表里的阳经,补充其阳气之不足。临床常用配穴如合谷、列缺,阳池、内关,太渊、偏历,太白、丰隆,太溪、飞扬,神门、支正等。(三)合井配穴一般为阴经合穴配伍阳经井穴。当阴阳经同病、虚实并存的时候,常在选用阴经合穴调理气机的同时,配合阳经的井穴放血。如患者有咳嗽、气短,但又有实证咽痛、黄痰,则选太渊配尺泽,配合商阳放血。表里经配穴法在临床运用较灵活,有阳病取阴、阴病取阳、阴阳经并取等多种变化,适用于或虚、或实、或虚实夹杂等复杂病变。三、同名经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是指选用手足同名经的腧穴进行配伍。同名经的穴位配合

应用具有很强的协同增效作用,临床常用的对穴很多都是同名经配穴。(一)原穴与原穴配伍原穴是各经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对于人体的原气有重要的补益和调节作用。同名经原穴相配,加强了同名经气化的功能,使所联系脏腑的原气得到提升和补益。通常在本脏气虚、阳虚、劳损,尤其是经络诊察在原穴发现异常的情况下应用。原穴配伍临床使用较多,如太渊、太白,神门、太溪,大陵、太冲,腕骨、京骨,阳池、丘墟。(二)络穴与络穴配伍络穴是络脉在经脉上分出的地方,经气由此进入本经细小络脉或走向表里经。同名经的络穴相配,用于病机为络脉瘀阻的各种疾患。临床常用的有内关、蠡沟,通里、大钟,支正、飞扬。(三)合穴与合穴配伍合穴具有很强的调理本经所联系脏腑气机的作用。同名经合穴的配合使用非常广泛,如尺泽、阴陵泉,少海、阴谷,曲泽、曲泉,曲池、足三里等。四、奇经八脉配穴法元代窦汉卿在《标幽赋》中对奇经八脉的功效有很好的概括:“阳跷阳维并督带,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症;阴跷阴维任冲脉,去心腹胁肋在里之疑。”奇经八脉主治的疾病,除了十二经、五脏六腑的疾病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疾病种类。如脑病,包括脑性痴呆、偏瘫、癔病、癫痫、神经官能症,常与督脉、阴跷、冲脉、任脉相关。又如脊髓病,包括神经脱髓鞘病、神经元疾病,常与阴跷、阳跷、阴维、阳维相关。另有属于经络—脏腑综

合性疾病,如某些精神性疾病、心脏官能症,与阴维脉密切相关;胃肠官能症与冲脉密切相关;生殖系统疾病与督、任、阴跷、冲脉密切相关;妇科病与任、冲、阴维、阴跷密切相关;免疫系统疾病,与督脉、冲脉、任脉密切相关。(一)传统奇经八脉配穴1列缺、照海(任脉、阴跷脉)功效:利肺气、宁神志、清虚热、滋阴利咽。主治:以阴虚为主的咽、肺、胸膈部位病症。临床上主要治疗咽痛、咽喉不利、失音、咳嗽、胸满、小便不利等症。穴性分析:列缺穴属于手太阴肺经之络穴,通于任脉,具有通行表里阴阳之气,疏风解表,宣肺理气,止咳平喘的作用。《甲乙经》记载:主治热病先手臂瘛疭,唇口聚,鼻张目上,汗出如转珠,两乳下二寸坚,胁满,悸。《千金要方》记载:主治男子阴中疼痛,溺血精出,小便热痛。照海穴通阴跷,具有滋阴利咽,止痉的作用。《针灸大成》记载:痫病夜发灸阴跷。《通玄指要赋》记载:治四肢之懈惰。列缺与照海相合,含金水相生之意,可滋养肺肾之阴,治疗以阴虚为主的咽、肺、胸膈等部位的疾患。2内关、公孙(阴维脉、冲脉)功效:宽中消积、理气健脾。主治:由于气结脾呆所引起的胸膈痞闷、停食不化、脾胃不运等症。穴性分析: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阴维脉的交会穴,有清泄心包积热、理气镇痛的作用。《针灸聚英》记载:主治失志、心痛。《循经考穴编》记载:主治翻胃、膈气、中

满痞胀、癫痫、狂妄。《针灸学》记载:主治胸痛、胃痛、腹痛、膈肌痉挛、偏头痛、癫痫、癔病。公孙为足太阴脾经的络穴,有调理脾胃、升清降逆的作用。《针灸聚英》记载:主治不嗜食、腹中切痛、气上逆、喜呕、多饮胆虚、烦心多言。《循经考穴编》记载:主治水肿、痞积、胃脾疼痛。《针灸学》记载:主治胃痛、急慢性胃肠炎、呕吐。内关、公孙为古代八脉交会穴中一组,主治范围极广。其主治可总结为,胸、脘、腹的有形之邪所致疼痛;无形之郁结出现的烦心、痞满。3外关、足临泣(阳维脉、带脉)功效:清泻肝胆风热。主治:由于肝胆相火冲逆、风火上攻引起的呕逆、头痛、目赤、鼻衄、齿痛、喉痹等症。穴性分析:外关为手少阴三焦经的络穴、阳维脉的交会穴。有解热疏风、清泻肝胆的作用。《针灸学》记载:主治高热、腮腺炎、耳聋、耳鸣、偏头痛、咽肿、便秘。足临泣为足少阳胆经的输(木)穴、带脉的交会穴。有疏泄肝胆、通调带脉的作用。《针灸学》记载:主治头晕、头痛、结膜炎、颈淋巴结核、颈胀、目痛。临床用此对穴治疗风热头痛,肝胆火盛的目赤肿痛、目干涩、羞明、眩晕等。4申脉、后溪(阳跷、督脉)功效:通调督脉、清心安神。主治:主要用于癫痫和脊髓病变引起的肢体感觉异常、运动障碍,如脊髓空洞症、癔病性瘫痪等。穴性分析: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输土穴、八脉交会穴之一;申脉为足太阳膀胱

经腧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阳跷脉所生。有通达阳跷、清心敛神的作用。《针灸聚英》记载:主治风眩、腰痛。《针灸学》记载:主治头痛、腰痛、眩晕、癫痫、精神分裂症等。(二)根据八脉交会穴理论临床发现总结出的新配穴1列缺、公孙(任脉、冲脉)功效:宣发在表在上之热;化利在里在络之湿;通调冲任之浊。主治:头面湿热眩晕,目赤肿胀,咽中不利;月经不调,经血色浊,经期身重疼痛,带黄浊等症。2列缺、后溪(任脉、督脉)功效:宣散在上之阴,升聚在下之阳,使督脉之阳升、任脉之阴降。主治:风寒结于上焦,症见耳鸣、项强、鼻塞、头目沉重等。气功出偏,任、督脉气失常,气机阻塞,症见头昏、胸膈满闷、腰肌胀痛、腑气不畅等。3内关、照海(阴维脉、阴跷脉)功效:调理阴维,滋养阴跷。主治:内脏(腑)功能失调(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神经性心脏病、心悸、呃逆、嗳气、梅核气、喉神经官能症等。4外关、申脉(阳维脉、阳跷脉)功效:调理阳维,畅达阳跷。主治: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如肌肉风湿痛、筋膜代谢障碍、癔病性肢体失调。(三)其他与奇经八脉有关的穴位配伍1大椎、后溪主治阳虚外感、汗腺功能异常。2大椎、身柱主治呼吸系统免疫功能低下,如久咳不愈、体虚易感冒等。3大椎、足三里主治体弱贫血。4关元、三阴交主治内分泌功能低

下、紊乱。5气海、照海主治肠功能低下,便秘;遗尿、尿频、尿失禁。6至阳、内关主治胸阳不足之胃痛、胸痛、胸闷等。7建里、足三里主治单纯性吸收障碍。8后顶、后溪主治颈椎筋脉失调。本文选自《经络医学概论》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王居易著

董氏奇穴常用穴位地霸道而显奇效

霸道而显奇效的董氏奇穴常用穴位 料来源:董景昌先生著《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 一、手指部 1.还巢穴 部位:在无名指中节外侧(靠近小指之侧)正中央。 解剖:肝副神经、肾副神经。 主治:子宫痛、子宫瘤、子宫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输卵管不通、子宫不正、小便过多、阴门发肿、安胎、通鼻气。 取穴:当无名指外侧正中央点是穴。 手术:五分针,针深一至三分。 注意:禁忌双手同时取穴。 2.心膝穴 部位:在中指背第二节中央两侧。 解剖:正中神经,心脏分支神经。 主治:膝盖痛、肩胛痛。 取穴:当中指背第二节两侧之中央点共二穴。 手术:针深半分。 3.木火穴 部位:在中指背第三节横纹中央。 解剖:正中神经、心脏及肝分支神经。 主治:半身不遂(此穴曾用于治疗高棉国总统龙诺元帅之半身不遂,奇效。) 取穴:当中指背第三节横纹中央点是穴。 手术:横针皮下半分。 注意:第一次限用五分钟,五日后限用三分钟,又五日后限用一分钟。时间及次数均不可多用。 4.胆穴 部位:在中指第一节两侧中点。 解剖:桡尺神经皮下枝,胆神经。 主治:心惊、小儿夜哭。 取穴:当中指第一节两侧之中点,共二穴。 手术:以三棱针扎出血。 5.木穴 部位:在掌面食指之侧。 解剖:正中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肝神经。 主治:肝火旺、脾气躁、鹅掌风。 取穴:当掌面食指之侧,距中央线二分之直线上,上穴距第二节横纹三分三,下穴距第二节横纹六分六,共二穴。 手术:针深半分。 6.眼黄穴 部位:在掌面小指第二节之中央点。 解剖:尺神经、胆神经。 主治:眼发黄、黄疸病。 取穴:当掌面小指第二节之中央点是穴。 手术:针深半分。 7.妇科穴 部位:在大指第一节之外侧。

针灸治疗配穴法

针灸治疗配穴法 配穴是在选穴的基础上,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治相同或相近,具有协同作用的腧穴加以配伍应用的方法。其目的是加强腧穴的治病作用,配穴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常用的配穴方法主要包括本经配穴、表里经配穴、上下配穴、前后配穴和左右配穴等。配穴时应处理好主穴与配穴的关系,尽量少而精,突出主要腧穴的作用,适当配伍次要腧穴。 1、本经配穴法 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而末涉及其它脏腑时,即选取该病变经脉上的腧穴,配成处方进行治疗。如肺病咳嗽,可取肺募中府,同时远取本经之尺泽、太渊。 2、表里经配穴法 本法是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为依据。即当某一脏腑经脉有病时,取其表里经腧穴组成处方施治。如,肝病可选足厥阴经的太冲配与其相表里的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 3、上下配穴法 是指将腰部以上或上肢腧穴与腰以下或下肢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上下配穴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如胃病取内关配足三里,牙痛取合谷配内庭,脱肛或子宫脱垂取百会配长强。此外,八脉交会穴配合,

如内关配公孙,外关配临泣,后溪配申脉,列缺配照海等,也属于本法的具体应用。 4、前后配穴法 前指胸腹,后指背腰。选取前后部位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称为前后配穴法,亦名“腹背阴阳配穴法”。凡治脏腑疾患,均可采用此法。例如,胃痛前取中脘、梁门,后取胃俞、胃仓;哮喘前取天突、膻中,后取肺俞、定喘等。 5、左右配穴法 是指选取肢体左右两侧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临床应用时,一般左右穴同时取用,如心病取双侧心俞、内关,胃痛取双侧胃俞、足三里等;另外,左右不同名腧穴也可同时并用,如左侧面瘫,取左侧颊车、地仓,配合右侧合谷等;左侧偏头痛,取左侧头维、曲鬓,配合右侧阳陵泉、侠溪等。 总而言之,在临床上只要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及腧穴的主治作用,适当地选择腧穴并合理地进行配伍,就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中医综合-317模拟题

中医综合-317 一、A型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 1.任脉的络穴为 A.关元 B.鸠尾√ C.气海 D.膻中 2.手太阴肺经“其支者”分出穴为 A.太渊 B.鱼际 C.列缺√ D.经渠 3.下列腧穴治疗高血压宜选 A.三间 B.二间 C.曲池√ D.手五里 4.足太阴脾经“大络”分布于 A.胸部 B.腹部 C.胸胁部√ D.胸腹部 5.下列腧穴治疗痔疾宜选 A.足通谷 B.委阳 C.承山√ D.昆仑 6.手少阳三焦经的原穴为 A.液门 B.中渚 C.阳池√ D.外关 7.下列属于八脉交会穴的为 A.地五会 B.丘墟 C.足临泣√ D.侠溪 8.下列腧穴治疗精神、神志病症的为 A.至阳 B.灵台 C.神道√ D.中枢 9.下列腧穴治疗急性胃痛宜选 A.上脘 B.梁门 C.大横 D.梁丘√

10.下列腧穴治疗口眼歪斜宜选 A.腕骨 B.阳谷 C.天容 D.颧髎√ 11.足厥阴肝经的络穴为 A.中都 B.太冲 C.中封 D.蠡沟√ 12.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穴为 A.阳溪√ B.合谷 C.曲池 D.温溜 13.足阳明胃经的经穴为 A.解溪√ B.足三里 C.内庭 D.冲阳 14.足少阴肾经的原穴为 A.太溪√ B.大钟 C.水泉 D.阴谷 15.耳屏上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的穴位为 A.耳门√ B.听宫 C.听会 D.翳风 16.下列须斜刺或平刺,以免伤及内脏的穴位为 A.期门√ B.肾俞 C.大肠俞 D.中脘 17.下列腧穴治疗急危症、神志病证应选 A.会阴√ B.石门 C.中脘 D.膻中 18.手少阴心经“其支者”联系的器官为 A.气管 B.食管√ C..舌 D..鼻 19.手太阳小肠经的经穴为 A.后溪 B.阳谷√ C.少泽

常用穴位歌诀-整理版(精校版本)

重要经穴定位歌诀十四经360个穴位,选取常用的重要的100余个穴位,编成歌诀() 一手太阴是肺经,中府乳上三肋平。 尺泽肘纹拇指取,孔最腕上七寸明。 列缺侧腕上寸五,太渊掌后纹头中。 少商拇指爪根处,鼻衄喉痹刺可轻。 二手阳明属大肠,食指爪后叫商阳。 二间食指节前陷,合谷虎口岐骨祥。 阳溪腕上两筋内,偏历腕上三寸量。 三里曲池下二寸,曲池屈肘纹头藏。 肩髃肩端举臂取,鼻旁五分是迎香。 三足阳明是胃经,承泣目下七分应。 地仓吻旁四分取,颊车曲行端上行。 下关耳前颧弓下,头维四五旁神庭。 梁门中脘旁二寸,天枢其旁二寸平。 归来天枢下四寸,膝上二寸梁丘名。 犊鼻膝眼陷中取,三里膝下三寸称。 三里下三上巨在,再下三寸下巨攻。

踝上八寸丰隆位,解溪跗上居腕中。内庭二三趾缝处,历兑次趾爪外停。 四是脾经足太阴,隐白大趾内甲根。太白核骨下陷取,节后寸半是公孙。三阴交踝上三寸,地机膝下五寸临。阴陵泉居内辅下,血海膝上二寸寻。大横脐旁四寸取,腋下六寸大包针。 五是心经手少阴,极泉腋窝动脉深。少海肘端五分取,通里去腕一寸匀。阴郄腕后五分取,锐骨端下号神门。少冲穴在小指内,距离爪甲整一分。 六手太阳是小肠,少泽小指爪后详。后溪握拳节处取,腕骨腕前骨前藏。小海肘端五分取,肩贞腋上一寸量。秉风胛上骨边陷,肩外陶道三寸旁。听宫耳珠前缘陷,耳病鸣聋效非常。 七足太阳是膀胱,目内眦角睛明当。

攒竹眉头陷中取,天柱项后哑门旁。脊旁寸半一大杼,二风三肺五心量。七膈九肝十胆络,十一十二脾胃藏。十三三焦十四肾,十六大肠九膀胱。志室肾俞旁寸半,四椎旁三寸膏肓。次髎第二骶后孔,委中腘窝纹中央。承山腨肠分肉处,昆仑踝后五分详。申脉踝下四分取,小趾爪外至阴藏。 八是肾经足少阴,涌泉穴在足掌心。太溪内踝后跟陷,照海踝下一寸临。踝上二寸复溜取,腘窝纹内阴谷深。阴都中脘五分取,锁骨下陷俞府存。 九心包络手厥阴,天池乳后一寸临。曲泽肘窝纹中陷,间使腕纹三寸匀。内关腕纹上二寸,腕纹中央大陵寻。中冲中指指端上,距离爪甲整一分。 十手少阳属三焦,关冲四指爪后晓。液门四五指缝取,阳池表腕纹中央。

经络与腧穴期末题库完整

第七节足太阳经络与腧穴 一、选择题 1. 与眼眦有关的经脉是() A. 足太阳膀胱经 B.足少阳胆经 C.手少阴心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阴脾经 2. 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第二侧线位于() A. 脊柱椎体横突外侧缘 B. 肩胛骨缘线上与脊柱平行 C. 脊柱正中与肩胛骨缘连线的中点处 D. 肩胛骨下角与脊柱正中连线中点处 E. 肩胛骨下角缘垂直线上 3. 足太阳膀胱经的络穴是() A. 委阳 B.委中 C.昆仑 D.丰隆 E.飞扬 4. 关于风门穴,下列正确的是() A. 位于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 B. 位于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 3 寸 C. 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 1.5 寸 D. 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 3 寸 E. 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 5. 命门穴旁开 3 寸为() A. 腰阳关 B.关元俞 C.肾俞 D.志室 E.秩边 6. 与命门穴相平的穴位是() A. 大肠俞 B.肾俞 C.小肠俞 D.秩边 E.腰阳关 7. 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 2.5 寸,旁开 1.3 寸,平枕外隆突上缘凹陷处是() A.凤池 B.脑户 C.玉枕 D.风门 E.风府 8. 阳跻郄穴附阳为何经穴位?()

A. 膀胱经 B.肾经 C.脾经 D.肝经 E.小肠经 9. 次髎穴主治下列何种病症() A.月经不调 B.腹泻 C.便秘 D.痔疮 E.头痛 10. 下列足太阳膀胱经穴不位于背部第一侧线的是() A.膈俞 B.督俞 C.膏肓 D.厥阴俞 E.气海俞 11. 第 2 胸椎棘突下,旁开 3 寸的穴位是() A.附分 B.风门 C.魄户 D.肩中俞 E.肝俞 12. 第 5 腰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的穴位的是() A.气海俞 B.大肠俞 C.关元俞 D.小肠俞 E.三焦俞 13. 天柱穴主治除下列什么证以外的各证() A.项强 B.后头痛 C.鼻塞 D.癫狂 E.手痛 14. 膈俞穴除下列什么证以外的各证() A.呃逆 B.瘾疹 C.潮热盗汗 D.气喘 E.牙痛 15. 足太阳膀胱经在小腿部循行的部位是() E.侧中间 A.外侧前缘 B.外侧中间 C.外侧后缘 D.胫骨与腓骨之间 16. 足太阳膀胱经入合腘窝的穴位是() A.会阳 B.浮郄 C.委阳 D.阴谷 E.委中 17. 不位于小腿部的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是() A.承筋 B.承山 C.昆仑 D.飞扬 E.束骨 18. 下列治疗眼病的穴位位于目眦的是() A.瞳子髎 B.攒竹 C.承泣 D.丝竹空 E.睛明 19. 承山穴主治除下列什么证以外的各证() A.癫痫 B.便秘 C.阳痿 D.痔疮 E.腰腿疼痛 20. 足太阳膀胱经的原穴是() A.京骨 B.委中 C.昆仑 D.飞扬 E.束骨

配穴方法参考

配穴方法参考 配穴是指在选穴的基础上,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治相同或相近、具有协同作用的腧穴加以配伍应用的方法。配穴的目的是加强腧穴的治疗作用,配穴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治疗的最终效果。 配穴时应处理好主穴与配穴的关系,尽量少而精,突出主要腧穴的作用,适当配伍次要腧穴。常用的配穴方法主要包括本经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和左右配穴法等。 配穴方法1.本经配穴法 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而未涉及其他脏腑时,即选取该病变经脉上的腧穴,配成处方进行治疗。如肺病咳嗽,可取肺募中府穴,同时远取本经之尺泽穴、太渊穴。

配穴方法2.表里经配穴法 本法是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为依据。即当某一脏腑经脉有病时,取其表里经腧穴组成处方施治。如肝病可选足厥阴经的太冲穴配与其相表里的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穴。 配穴方法3.同名经配穴法 本法是以同名经“同气相通”的理论为依据,以手足同名经腧穴相配的方法。如矛痛可取手阳明经的合谷穴配足阳明经的内庭穴;头痛取手太阳经的后溪穴配足太阳经的昆仑穴等。 配穴方法4.上下配穴法

本法是指将腰部以上或上肢腧穴与腰以下或下肢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上下配穴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如胃病取内关穴配足三里穴,牙痛取合谷穴配内庭穴,脱肛或子宫脱垂取百会穴配长强穴。此外,八脉交去穴配合,如内关穴配公;孙穴,外关穴配临泣穴,后溪穴配申脉穴,列缺穴配照海穴等,也属于本取穴方法的具体应用。 配穴方法5.前后配穴法 前指胸腹,后指背腰。选取前后部位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称为前后配穴法,亦名“腹背阴阳配穴法”。凡治脏腑疾患,均可采用此取穴方法。例如,胃痛前取中脘穴、梁门穴,后取胃俞穴、胃仓穴;哮喘前取天突穴、膻中穴,后取肺俞穴、定喘穴等。 配穴方法6.左右配穴法 本法是指选取肢体左右两侧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临床应用时,一般左右穴同时取用,如心病取双侧心俞穴、内关穴,胃痛取双侧胃俞穴、足三里穴等;另外,左右不同名腧穴也

十二经络及原穴、络穴、输穴

原穴12、络穴15个要记牢原络配穴法 一、原穴,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腧穴。十二经在人体的腕、踝关节处各有一个原穴,又称:十二原。 阴经的原穴,就是本经五输穴的输穴;阳经则另有穴位。 原,根源。先天之气与遗传之气,为原气。导源于肾(包括命门),藏于丹田(关元穴),是人体活动的原动力,也是十二经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根本。人身的十二经脉与三百六十五穴,接受五脏之气的灌溉与滋润,五脏的原穴乃五脏的原气集中与汇聚之处,所以各经的原穴,对各经的脏腑乃具有重要作用。 选穴时选用原穴,可以激发原气,调动体内的正气以抗御病邪,从而调整脏腑经络的虚实病变。如:咳嗽取肺之原穴太渊、心痛心悸取心包之原穴大陵,都有很好的效果。人体某一脏腑发生病变,邪气首先在其所属本经上流溢,当邪气不断增多,本经容纳不下时,邪气就会通过络穴流向与本经相表里的经脉。 1、太渊穴为肺经腧穴。肺朝百脉,脉会太渊;该穴位处手内横纹凹陷地,动脉搏动处(中医在此把脉)。功能为止咳化痰,扶正祛邪,通调血脉。主治咳嗽,气喘,咯血,胸痛,咽喉肿痛,无脉症,手腕痛。呼吸系统疾病:扁桃体炎,肺炎。 冲阳穴,针灸穴位名,乃是足阳明胃经的原穴。在足背最高处,当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在趾长伸肌腱外侧;有足背动、静脉及足背静脉网;当腓浅神经的足背内侧皮神经第二支本干处,深层为腓深神经。冲阳。冲,穴内物质运动之状。阳,阳气。该穴名意指本穴的地部经水气化冲行天部。功用:和胃化痰,通络宁神。主治: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眩晕;消化系统疾病:胃痉挛,胃炎;运动系统疾病:风湿性关节炎,足扭伤;牙痛等。 2、太白穴:脾经上的原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主治胃痛,腹胀,呕吐,呃逆,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脚气,痔漏等。指压太白穴可治疗湿疹。 公孙:脾经的络穴,位于人体的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即太白穴的下一个穴位。主治呕吐,胃痛腹痛,泄泻痢疾。配中脘穴、内关穴治胃酸过多、胃痛。 3、腕骨穴:简便取穴法:沿后溪穴赤白肉际向上推,有高骨挡住,凹陷中即是。主治:头痛,项强,耳鸣耳聋,目翳,肩臂疼痛麻木,腕痛,指挛,胁痛,热病汗不出,口腔炎,黄疸,消渴,糖尿病,瘛疭,惊风,疟疾。 支正:小肠经络穴,位于前臂背面尺侧,当阳谷与小海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主治头痛,目眩,热病,癫狂,项强,肘臂酸痛。 4、京骨:膀胱经之原穴。位置在足外侧,第5跖(zhi)骨粗隆下缘赤白肉际处。取法:正坐垂足着地或俯卧位,在足跗外侧,第五跖骨粗隆下,赤白肉际处取穴。功用:清热止痉,明目舒筋。主治:头痛,项强,目翳,癫痫,腰痛。 5、大陵:心包经的输穴和原穴,位于手掌的太渊和神门之间,腕掌横纹的中点处。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惊悸,癫狂,痫证,胸胁痛,腕关节疼痛,喜笑悲恐。 6、阳池(三焦经原穴):在腕背横纹中,主治头痛、目赤肿痛、耳聋、喉痹等头面五官疾患;腕痛;消渴、疟疾;女性手脚冰凉。 7、丘墟:胆经原穴,位于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丘墟据历代针灸文献记载,丘墟穴主治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疟疾、疝气、目赤肿痛、目生翳膜、中风偏瘫等。 光明穴:胆经的络穴,光明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编辑本段解剖在趾长伸肌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腓浅神经。编辑本段主治疾病目痛,夜盲,乳胀痛,膝痛,下肢痿痹,颊肿。 8、偏历:大肠经络穴,两手虎口交叉,当中指尽处是穴。主治:鼻衄,耳聋,耳鸣,目赤,齿痛,咽

[整理版]董氏奇穴常用穴位的强横而显奇效

[整理版]董氏奇穴常用穴位的强横而显奇效霸道而显奇效的董氏奇穴常用穴位料来源:董景昌先生著《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 一、手指部 1.还巢穴 部位:在无名指中节外侧(靠近小指之侧)正中央。解剖:肝副神经、肾副神 经。 主治:子宫痛、子宫瘤、子宫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输卵管不通、子宫不正、小便过多、阴门 发肿、安胎、通鼻气。 取穴:当无名指外侧正中央点是穴。手术:五分针,针深一至三分。 注意:禁忌双手同时取穴。 2.心膝穴 部位:在中指背第二节中央两侧。解剖:正中神经,心脏分支神经。主治:膝 盖痛、肩胛痛。 取穴:当中指背第二节两侧之中央点共二穴。手术:针深半分。 3.木火穴 部位:在中指背第三节横纹中央。解剖:正中神经、心脏及肝分支神经。主治:半身不遂(此穴曾用于治疗高棉国总统龙诺元帅之半身不遂,奇效。) 取穴:当中指背第三节横纹中央点是穴。手术:横针皮下半分。 注意:第一次限用五分钟,五日后限用三分钟,又五日后限用一分钟。时间及 次数均不可多用。 4.胆穴

部位:在中指第一节两侧中点。 解剖:桡尺神经皮下枝,胆神经。主治:心惊、小儿夜哭。 取穴:当中指第一节两侧之中点,共二穴。手术:以三棱针扎出血。 5.木穴 部位:在掌面食指之内侧。 解剖:正中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肝神经。主治:肝火旺、脾气躁、鹅掌风。取穴:当掌面食指之内侧,距中央线二分之直线上,上穴距第二节横纹三分三,下穴距第二节横纹 六分六,共二穴。 手术:针深半分。 6.眼黄穴 部位:在掌面小指第二节之中央点。解剖:尺神经、胆神经。 主治:眼发黄、黄疸病。 取穴:当掌面小指第二节之中央点是穴。手术:针深半分。 7.妇科穴 部位:在大指第一节之外侧。 解剖:桡神经、正中神经、子宫神经。 主治:子宫炎、子宫痛(急、慢均可)、子宫瘤、小腹胀、妇人久年不孕、月经不调、经痛、月经过多或过少。 取穴:当大指背第一节之中央线外开三分,距前横纹三分之一处一穴,距该横纹三分之二处一穴,共二穴。 手术:五分针,针深二分,一用两针。 8.制污穴 部位:在大指背第一节中央线上。

取穴原则和配穴方法

取穴原则和配穴方法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取穴原则和配穴方法 1 取穴原则 腧穴,是针灸处方的主要内容之一。人体有361个经穴,另有众多的经外奇穴。要想选好腧穴,首先应了解穴位的特性及其主治功能。只有依据经络、腧穴理论,结合临床具体实践,才能合理地选取适当的腧穴,为正确拟定针灸处方打下基础。针灸处方中腧穴的选择,是以阴阳、脏腑、经络和气血等学说为依据的,其基本原则是“循经取穴”,这是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原理而来的。因此,在“循经取穴”的指导下,取穴原则可包括近部取穴、远部取穴和随证取穴。 近部取穴:近部取穴是指在病痛的局部和邻近的选取腧穴,它是以腧穴近治作用为依据的。其应用非常广泛,大凡其症状在体表部位反映较为明显和较为局限的病证,均可按近部取穴原则选取腧穴,予以治疗。例如,眼病取睛明、球后、攒竹、风池等,鼻病取迎香、巨髎,面瘫取颊车、地仓,胃痛取中脘等,皆属于近部取穴。 远部取穴:远部取穴在距离病痛较远的部位选取腧穴,它是以腧穴的远治作用为依据的。这是针灸处方选穴的基本方法,体现了针灸辨证论治的思想。远部取穴运用非常广泛,临床上多选择肘膝以下的穴位进行治疗,在具体应用时,既可取所病脏腑经脉的本经腧穴(本经取穴),也可取与病变脏腑经脉相表里的经脉上的腧穴(表里经取穴)或名称相同的经脉上的腧穴(同名经取穴)进行治疗。例如,咳嗽、咳血为肺系病证,可选取手太阴肺经的尺泽、鱼际、太渊(本经取穴),也可选择与足太阴脾经的太白(同名经取穴);胃脘疼痛属

胃的病证,可选取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同时可选足太阴脾经的公孙(表里经),面部疾患选取合谷,目赤肿痛取行间,久痢脱肛取百会,急性腰扭伤取水沟等,均为远部取穴的具体应用。 随证取穴:随证取穴,亦名对证取穴,或辨证取穴,是指针对某些全身症状或疾病的病因病机而选取腧穴,这一取穴原则根据中医理论和和腧穴主治功能而提出的。因在临床上有许多病证,如,如发热、失眠、多梦、自汗、盗汗、虚脱、抽风、昏迷等全身性疾病,往往难以辨位,不适合用上述取穴方法,此时就必须根据病证的性质,进行辨证分析,将病证归属于某一脏腑和经脉,再按照随证取穴的原则选取适当的腧穴进行治疗。如因心肾不交的失眠,辨证归心、肾两经,故取心、肾经神门、太溪等腧穴。 对于各别突出的症状,也可以结合临床经验而选穴。如,发热者可取大椎、曲池,痰多者取丰隆等,也可归于随证取穴的范畴。 2 配穴方法 配穴是在选穴的基础上,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治相同或相近,具有协同作用的腧穴加以配伍应用的方法。其目的是加强腧穴的治病作用,配穴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常用的配穴方法主要包括本经配穴、表里经配穴、上下配穴、前后配穴和左右配穴等。配穴时应处理好主穴与配穴的关系,尽量少而精,突出主要腧穴的作用,适当配伍次要腧穴。

足厥阴肝经起于大敦穴

足厥阴肝经起于大敦穴、止于期门穴,左右各14穴。 本经循行路线: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背毫毛部,向上沿足背内侧,经离内踝1寸处上行于小腿胫侧,至离内踝8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后上行膝腘胫侧,沿大腿内侧进入阴毛部,环绕阴部上至少腹,夹胃旁过,属肝、络胆,再向上通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气管后侧向上进入颃颡部(即喉头部)连接目系,再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由目系分出支脉1下行向颊里,环绕于唇内。由肝中分出支脉2通过膈肌向上流注于肺,接手太阴肺经。 本经所主病候:外经——疝气,女子少腹肿,腰痛,胁痛,咽干,头晕目眩,面色灰暗。 内脏——胸闷,胁胀痛,痞块,黄疸,目疾,腹胀,呕吐,泄泻,遗尿,癃闭。 本经主治病证:肝脏及与肝脏有密切关系的胆、肾、心、脾、肺等各脏之疾病。(肝、前阴、妇科等病。) 大敦(足厥阴肝经穴;井穴) 位置:足大趾末节外侧,趾甲角外展0.1寸。 主治:疝气,缩阴,阴中痛,月经不调,血崩,尿血,癃闭,遗尿,淋疾,癫狂,痫症,少腹痛,经闭,崩漏,阴挺。 行间(足厥阴肝经穴;荥穴) 位置:足背侧,第1趾与第2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月经过多,闭经,痛经,白带,阴中痛,遗尿,淋疾,疝气,胸、胁满痛,呃逆,咳嗽,洞泄,头痛,眩晕,目赤痛,青盲,

中风,癫痫,瘈,失眠,口歪,膝肿,下肢内侧痛,足跗肿痛,崩漏。 太冲(足厥阴肝经穴;俞穴;原穴) 位置:足背侧,第1跖骨间隙后方凹陷处。 主治:头痛,眩晕,疝气,月经不调,癃闭,遗尿,小儿惊风,癫狂,痫症,胁痛,腹胀,黄疸,呃逆,咽痛嗌干,目赤肿痛,膝、股内侧痛,足跗痛肿,下肢痿痹。 中封(足厥阴肝经穴;经穴) 位置:足背侧,足内踝前,商丘穴与解溪穴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肌腱内侧凹陷处。 主治:疝气,阴茎痛,遗精,小便不利,黄疸,胸、腹胀满,腰痛,足冷,内踝肿痛。 蠡沟(足厥阴肝经穴;络穴) 位置: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展5寸,胫骨内侧面中央。 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阴痒,疝气,小便不利,睾丸肿痛,少腹满,腰、背拘急不可俯仰,胫部酸痛。 中都(足厥阴肝经穴;郄穴) 位置: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展7寸,胫骨内侧面中央。 主治:胁痛,腹胀,泄泻,疝气,少腹痛,崩漏,恶露不尽,胫寒痹痛。 膝关(足厥阴肝经穴)

杨维杰如何学好董氏奇穴

《董氏奇穴讲座-治疗学》 董氏奇穴最新著作2006年版《董氏奇穴讲座-治疗学》 杨维杰在美国最新出版的《董氏奇穴讲座-治疗学》。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由增生的子宫平滑肌细胞与纤维缔组织掺杂而成,故又有纤维肌瘤、肌纤维瘤及纤维样瘤等不同名称。按肌瘤生长的部位可分为壁间肌瘤、粘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三类。本病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单发或多发。好发于30岁以上的育龄妇女。临床所见部分妇女绝经后不再生新的肿瘤,原有肿瘤亦可自然缩小。子宫肌瘤在中医学中属“胞宫瘀结”范畴。 (一)临床表现 (1)月经增多,经期延长,周期缩短,有不规则的子宫出血,这是典型症状。 (2)出现贫血,尿频,尿急,便秘等一系列继发症状。 (3)下腹部疼痛,坠胀感,腰酸背痛,出现痛经。 (4)白带增多,粘膜下肌瘤尤其悬吊在阴道内的有蒂肌瘤,于感染、坏死、溃疡、出血时可产生血性白带或脓臭性白带。 (5)盆腔肿块,双合诊检查可扪及与子宫相连的实质性肿瘤。此外,因子宫肌瘤的压迫可以引起输卵管位置改变或造成扭曲,常成为不孕症的重要因素。 2.实验室检查 B超、宫腔碘油造影术对子宫肌瘤的诊断可确定位置及肿瘤大小。 (二)病因病机 本病系由气滞,血瘀,湿热瘀结,痰积所致。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外因寒气客于子宫,与内湿相合,瘀血凝结,蕴蓄化热,胞宫日渐增大。日久则出现崩漏淋漓,面色白光白等气血两虚现象。 (三)中医辨证 (1)气滞型:小腹胀满,积块不坚,推之可移,或上或下,痛无定处,经前乳房胀痛,易怒,舌苔薄白,脉沉弦。 (2)血瘀型:积块坚硬,固定不移,疼痛拒按,面色晦黯,口干不欲饮,舌

针灸治疗学之配穴方法

配穴是在选穴的基础上,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治相同或相近,具有协同作用的腧穴加以配伍应用的方法。其目的是加强腧穴的治病作用,配穴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常用的配穴方法主要包括本经配穴、表里经配穴、上下配穴、前后配穴和左右配穴等。配穴时应处理好主穴与配穴的关系,尽量少而精,突出主要腧穴的作用,适当配伍次要腧穴。 本经配穴法: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而末涉及其它脏腑时,即选取该病变经脉上的腧穴,配成处方进行治疗。如肺病咳嗽,可取肺募中府,同时远取本经之尺泽、太渊。 表里经配穴法:本法是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为依据。即当某一脏腑经脉有病时,取其表里经腧穴组成处方施治。如,肝病可选足厥阴经的太冲配与其相表里的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 上下配穴法:是指将腰部以上或上肢腧穴与腰以下或下肢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上下配穴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如胃病取内关配足三里,牙痛取合谷配内庭,脱肛或子宫脱垂取百会配长强。此外,八脉交会穴配合,如内关配公孙,外关配临泣,后溪配申脉,列缺配照海等,也属于本法的具体应用。 前后配穴法:前指胸腹,后指背腰。选取前后部位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称为前后配穴法,亦名“腹背阴阳配穴法”。凡治脏腑疾患,均可采用此法。例如,胃痛前取中脘、梁门,后取胃俞、胃仓;哮喘前取天突、膻中,后取肺俞、定喘等。

左右配穴法:是指选取肢体左右两侧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临床应用时,一般左右穴同时取用,如心病取双侧心俞、内关,胃痛取双侧胃俞、足三里等;另外,左右不同名腧穴也可同时并用,如左侧面瘫,取左侧颊车、地仓,配合右侧合谷等;左侧偏头痛,取左侧头维、曲鬓,配合右侧阳陵泉、侠溪等。 总之,在临床上只要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及腧穴的主治作用,适当地选择腧穴并合理地进行配伍,就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针灸配穴的基本规律有:①循经取穴。根据经脉循行、腧穴分布及其主治作用,选取相应腧穴加以组合应用。②经验取穴。根据临床经验,选择专病(症)的有效腧穴加以组合应用。其中包括对某病症有显效的经穴、奇穴,以及“以痛为腧”的阿是穴。③按时取穴。根据针灸的时间,以经脉气血流注为指导原则,选择相应腧穴加以组合应用。其中,子午流注以十二经脉的五腧穴和原穴为取穴范围;灵龟八法和飞腾八法,则以八脉交经八穴为取穴范围。 腧穴选取主要是根据经络脏腑辨证和临床实践选用针对病证治疗需要的相应腧穴的具体方法,又称选穴法。包括:①近部取穴。根据病变所在,选择其局部或邻近部位的腧穴进行针灸治疗。②远部取穴。根据经络循行及其同脏腑的络属关系,选用远端腧穴进行针灸,包括本经选穴和异经选择两种。③对症选穴。选取针对主症有效的腧穴进行针灸治疗。 腧穴配伍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腧穴按一定规律和治疗要求进行配伍组合。又称配穴法。腧穴配伍主要有6种方法:①前后配穴法。胸腹(前部)腧穴与背腰(后部)腧穴的 配伍的方法。②上下配穴法。人体上部(上肢和腰以上)与下部(下肢和腰以下)的腧穴配伍组合的方法。③左右配穴法。根据经脉循行交叉的特点,将人体左右侧腧穴配伍的方法。 ④表里配穴法。根据腑与脏存在着表里对应关系,将阴经与阳经的相应腧穴配伍的方法。⑤远近配穴法。根据病变部位与经络相通的特点,将距离病位较近和较远的腧穴配伍组合的方法。⑥子母补泻配穴法。根据五腧穴与五行相配的关系,以五行生克理论为原则,在五腧穴范围内,将选穴与补泻结合起来的配伍的方法。

3第三节 配穴法

第三节配穴法 配穴是针灸治病的处方,可单用一穴,也可用多穴配伍, 与药物治病的单方和复方一样,要根据病情的需要而定。 一、远隔配穴法. 是在病症的远隔部位循经选穴治病的方法。适用于全身各 种病症,对剧烈疼痛和痉挛效果好。 1.循经配穴:是循病变本经穴位配穴的方法,全身各症都 可使用。如心悸不安配神门、内关;咳嗽气喘配尺泽、太渊。 2.异经配穴:是本经有病,取其互为表里或其它有关经 穴位配用的方法。多用于复杂的病症。如肺热咳喘,口干咽痛 配大肠经合谷、商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配肾经阴谷、复 溜。 3.原络配穴:详见特定穴中原络穴一节。 4.上病取下,下病取上配穴:是上面有病取下面,下面 有病取上面穴位配穴的方法。如胃脘痛取足三里、内庭;牙痛 取合谷;下肢瘫痪取肾俞、关元俞、秩边;手指无力取肩锅、 曲池。 5.左病取右,右病取左配穴法:通常称为健侧取穴。《内 经》有巨刺和缪刺之称。多用于治疗急性疼痛。《素问·调经论 勘说: “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痛在于左而右脉 病者,巨刺之。”《针灸大成》巨刺论说:“巨刺刺经脉,缪刺 刺络脉,所以别也。”指出病侵络脉,邪浅症轻,需缪刺;病 犯经脉,邪深症重,需巨刺。笔者根据这一理论,在临床上治 疗落枕、颈项强痛,针悬钟或后溪,左病取右,右病取左,浅 刺;肩关节周围炎针条口透承山,左病取右,右病取左,深 刺。有明显效果。 - 二、局部配穴法 是在病症的局部或邻近部位选穴治病的方法。适用于全身各处病症。对麻痹无力、红肿热痛和脏腑功能失调效果好。 1.前后配穴:是俞穴和募穴配用的方法。亦称俞募配穴 法。详见特定穴中俞募穴一节。 2.邻近配穴:是在病变附近配穴的方法。亦称局部配穴 法。治疗麻痹无力、红肿热痛效果好。如手指麻木取后溪、合 谷;目赤肿痛取攒竹、睛明。 · 3.阿是穴、“天应”穴配穴法:是取病症周围的压痛点或 “减痛点’’(用手指押按疼痛消失或减轻的部位)治病的方法。 如腰肌劳损,取压痛点或在结节肿物周围取穴;颈淋巴结核,

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 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 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 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 廉,循股阴,八毛中,环阴器, 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 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 上入颃颡(1),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 环唇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注 肺。 [本经穴]大敦(井)、 行间(荥)、太冲(输、原)、 中封(经)、蠡沟(络)、中 都(郄)、膝关、曲泉(合)、 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 章门(脾募)、期门(肝募)。 [交会穴]三阴交、冲门、 府舍(足太阴),曲骨、中极、 关元(任脉) 【注释】 (1)颃颡——同吭嗓.此指喉 头和鼻咽部。喉咙则指下连气 管部分。 【语译】 足厥阴肝经:从大趾背毫毛部开始(大敦),向上沿着足背内侧(行间、太冲),离内踝一寸(中封),上行小腿内侧(会三阴交;经蠡沟、中都、膝关),离内踝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膝腘内侧(曲泉),沿着大腿内侧(阴包、足五里、阴廉),进入阴毛中,环绕部,至小腹(急脉;会冲门、府舍、曲骨、中极、关元),夹胃旁边,属于肝,络于胆(章门、期门);向上通过膈肌,分布胁肋部,沿气管之后,向上进入颃颡(喉头部),连接目系(眼球后的脉络联系),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 它的支脉:从“目系”下向颊里,环绕唇内。 它的支脉:从肝分出,通过膈肌,向上流注于肺(接手太阴肺经)。 【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頽疝(1),妇人少腹肿(2),甚则嗌干,面尘脱色。 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3),狐疝,遣溺、闭癃。 【注释】

(1)疝——与颓同,又写作“颜”。疝,为七疝之一,发病时阴囊肿痛下坠。(2)飧泄——飧音孙。大便稀薄,完谷不化叫飧泄。 (3)狐疝——为七疝之一,其证为阴囊疝气时上时下,象狐之出入无常。张子和说:“狐疝,其状如瓦。卧则入少腹,行立则出少腹入囊中此疝出入上下,往来正与狐相类也。”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腰痛得不好前俯后仰,男人可出现小肠疝气,妇女人可出现小腹部肿胀,严重的则咽喉干,面灰尘,脱了血色。 足厥阴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1)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循经(2)上睾,结于茎(3)。 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 【注释】 (1)去内踝——躁下《甲乙》《脉经》均有“上”字。 (2)循经——原作循胫,据《甲乙》《脉经》改。 (3)茎——指阴茎。 (4)睾肿——《素问·缪刺》王注:“睾,阴丸也”。 (5)长——《甲乙》《脉经》《太素》此下有“热”字。 【语译】 足厥阴络脉,名蠡沟。在离内踝上五寸处分出,走向足少阳经脉;其分支经过胫骨部,上行到睾丸部,结在阴茎处。 其病症:气厥逆则睾丸肿胀,突发疝气。实证,见阳强不倒;虚证,见阴部暴痒。取足厥阴络穴治疗。 足厥阴经别【循行】《灵枢·经别》:足厥阴之正,别跗上,上至毛际,合于少阳,与别俱行。 【语译】 足厥阴经别,从足背上足厥阴经分出,向上到达外阴部,和足少阳经别会合并行。 足厥阴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趾)之上,上(1)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结内辅骨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2)。 其病:足大指支,内踝之前痛,内辅痛,阴股痛,转筋,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 【注释】(1)上——《甲乙》无。(2)筋——《甲乙》作经。 【语译】 足厥阴经之筋,起始于足大趾的上边,向上结于内踝前方,向上沿胫骨内侧,结于胫骨内髁之下,再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阴器部位而与诸筋相联络。 足厥阴经筋发病,可见足大趾支撑不适,内踝前部疼痛,内辅骨处亦痛,大腿内侧疼痛转筋,前阴不能运用,若房劳过度,耗伤阴精则阴萎不举,伤于寒邪则阴器缩入,伤于热邪则阴器挺长不收

(完整版)80个针灸最常用穴位定位及主治

常用针灸穴位的掌握与操作技能 1、手太阴肺经(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 2、手阳明大肠经(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 3、足阳明胃经(地仓、下关、头维、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条口、丰隆、内庭) 4、足太阴脾经(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 5、手少阴心经(通里、神门) 6、手太阳小肠经(后溪、天宗、听宫) 7、足太阳膀胱经(攒竹、天柱、肺俞、膈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 8、足少阴肾经(涌泉、太溪、照海) 9、手厥阴心包经(内关、大陵、中冲) 10、手少阳三焦经(外关、支沟、翳风) 11、足少阳胆经(肩井、风池、环跳、阳陵泉、悬钟) 12、足厥阴肝经(行间、太冲、期门) 13、督脉(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神庭、水沟) 14、任脉(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 15、经外奇穴(四神聪、太阳、印堂、定喘、夹脊、十宣) 附录1:常用的取穴体表标志 脊柱椎体定位时常用的几个标志: 1、第7颈椎棘突:头俯下时,平肩处可摸到的显著突起。(对 应“大椎”) 2、肩胛冈的内侧端:平第3胸椎棘突。(对应“肺俞”) 3、肩胛骨的下角:对第7肋或平第7肋间隙。(对应“膈俞”) 4、髂嵴:位于皮下,其最高点约平第4腰椎棘突。(对应“大 肠俞”、“腰阳关”) 5、髂后上棘:在皮下脂肪较多的人身上,为一皮肤凹陷,瘦的 人则为一骨性突起,此棘平对第2骶椎棘突。((对应“次髎”)

6、胸骨角:为胸骨柄与体交界处,略为隆起,其两侧接第2肋软骨,可依次查找其他肋和肋间隙。胸骨角相当于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对应“膻中”) 附录2:十四经脉的主治规律 下面的图表是十四经脉主治规律列表,每一条经脉的功能和它的气血阴阳以及循行、脏腑等都是密切相关联的,这个表可以和具体的穴位功能来对应着比较和记忆,这样效果最好。后面分经脉介绍穴位时还会再有所提及。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规律同样也是笔试的考试内容。 附录3: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腧穴的主治是第三站的一种主要题型,而这部分的背诵难度最大,所以有必要掌握其中的规律。 腧穴的治疗规律按照传统的描述是“经络所通,腧穴所在,脏腑所属,主治所及。”“经络所通”是指穴位主治会涉及到所在经脉循行的不同部位,也就是归经作用;“腧穴所在”是指其能治疗穴位所在位置附近的病症,也就是局部作用;“脏腑所属”是指穴位治疗所在经脉对应的脏腑的病症,比如肺经的穴位治疗肺系病症,也就是脏腑作用。从这几方面入手,再看一个穴位的主治,或许就不是那么纷乱无序了。 腧穴的主治规律基本可以被下面五点涵盖。这里要注意实践技能考试和笔试的区别:实践考试基

取穴原则和配穴方法

取穴原则和配穴方法 1 取穴原则 腧穴,是针灸处方的主要内容之一。人体有361个经穴,另有众多的经外奇穴。要想选好腧穴,首先应了解穴位的特性及其主治功能。只有依据经络、腧穴理论,结合临床具体实践,才能合理地选取适当的腧穴,为正确拟定针灸处方打下基础。针灸处方中腧穴的选择,是以阴阳、脏腑、经络和气血等学说为依据的,其基本原则是“循经取穴”,这是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原理而来的。因此,在“循经取穴”的指导下,取穴原则可包括近部取穴、远部取穴和随证取穴。 近部取穴:近部取穴是指在病痛的局部和邻近的选取腧穴,它是以腧穴近治作用为依据的。其应用非常广泛,大凡其症状在体表部位反映较为明显和较为局限的病证,均可按近部取穴原则选取腧穴,予以治疗。例如,眼病取睛明、球后、攒竹、风池等,鼻病取迎香、巨髎,面瘫取颊车、地仓,胃痛取中脘等,皆属于近部取穴。 远部取穴:远部取穴在距离病痛较远的部位选取腧穴,它是以腧穴的远治作用为依据的。这是针灸处方选穴的基本方法,体现了针灸辨证论治的思想。远部取穴运用非常广泛,临床上多选择肘膝以下的穴位进行治疗,在具体应用时,既可取所病脏腑经脉的本经腧穴(本经取穴),也可取与病变脏腑经脉相表里的经脉上的腧穴(表里经取穴)或名称相同的经脉上的腧穴(同名经取穴)进行治疗。例如,咳嗽、咳血为肺系

病证,可选取手太阴肺经的尺泽、鱼际、太渊(本经取穴),也可选择与足太阴脾经的太白(同名经取穴);胃脘疼痛属胃的病证,可选取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同时可选足太阴脾经的公孙(表里经),面部疾患选取合谷,目赤肿痛取行间,久痢脱肛取百会,急性腰扭伤取水沟等,均为远部取穴的具体应用。 随证取穴:随证取穴,亦名对证取穴,或辨证取穴,是指针对某些全身症状或疾病的病因病机而选取腧穴,这一取穴原则根据中医理论和和腧穴主治功能而提出的。因在临床上有许多病证,如,如发热、失眠、多梦、自汗、盗汗、虚脱、抽风、昏迷等全身性疾病,往往难以辨位,不适合用上述取穴方法,此时就必须根据病证的性质,进行辨证分析,将病证归属于某一脏腑和经脉,再按照随证取穴的原则选取适当的腧穴进行治疗。如因心肾不交的失眠,辨证归心、肾两经,故取心、肾经神门、太溪等腧穴。 对于各别突出的症状,也可以结合临床经验而选穴。如,发热者可取大椎、曲池,痰多者取丰隆等,也可归于随证取穴的范畴。 2 配穴方法 配穴是在选穴的基础上,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治相同或相近,具有协同作用的腧穴加以配伍应用的方法。其目的是加强腧穴的治病作用,配穴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常用的配穴方法主要包括本经配穴、表里经配穴、上下配穴、前后配穴和左右配穴等。配穴时应处理

常用经穴与奇穴详解

常用经穴与奇穴 一、头面部 百会 【位置】两耳尖直上,头顶之正中是穴。 【主治】头痛,眩晕,中风,癫痫,耳鸣,耳聋,鼻塞,脱肛,阴挺等。 【应用】百会又名三阳、五会、天满、维会、泥丸宫。是练功和外气治疗的重要穴位。 (一)头为诸阳之会,该穴又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交会穴,有沟通经气,升阳益气,健脑醒神的作用。练气功意守百会,可使气虚下陷之阳气上升,能治疗子宫脱垂、胃下垂、脱肛、遗尿等症。练小周天气功,气达玉枕关而不上行可以意守百会,再微仰头,并与呼吸等配合,有通关运气的作用。 (二)百会与会阴划一直线,是人身体前后、左右阴阳的分界之处,故在练功和外气治疗上占有重要的位置。用发气手法打通百会与会阴或涌泉的气脉,有激发气机,平衡阴阳,驱除邪气的作用。用震颤手法或推拉手法向百会穴发气,有安神益脑、镇静、安眠、通阳的作用。 天庭 【位置】印堂至前发际之间。 【主治】前额凝贴,头痛、头晕,健忘,惊悸等。 【应用】天庭又称天门、天目、天根、天心。其位置有云稍上,有云稍下,为神识所聚、所发之处,练功丹成光照前庭即指此。练功气足,天庭穴开,可以与外界之气交流,并有内视、透视、遥感等功能。用特殊方法向此处发放外气可以激发气机,诱发功能,俗称“开天目”。向本穴发放外气慎用三点拉线法,因易导致气机紊乱、昏厥、头晕等症。 印堂 【位置】两眉之间。 【主治】头痛,头晕,癫痫,惊风,目赤痛,失眠,目眩。 【应用】印堂穴居少阳经之位,是调节天庭、百会、胆经气脉的要穴。对于气功偏差之泰山压顶、前额凝贴、偏头痛以及头晕、目赤等症,以本穴与百会、印堂等相配合发放外气,疏通任、督、少阳各经之气脉有较好的效果。 颔厌 【位置】额角发际之后上部,试着咀嚼食物状而微动处是穴。

足厥阴肝经:经络循行图穴位图用药歌诀及主治疾病

足厥阴肝经:经络循行图、穴位图、用药歌诀及主治疾病 足厥阴肝经丑时(凌晨1:00~3:00)血气流注于肝,称为「足厥阴肝经」,本经有疏利三焦,通调水道的作用,且由于肝胆互为表里,相互影响,休息才能使血回流滋养肝,否则就不利肝脏排毒功能。肝经具有调节全身的血液疏导全身,使气血调和,宜在精神愉快下入眠,以免过度压抑致气血不畅。1、足厥阴肝经主要病症丑时(凌晨1:00~3:00)肝经当令,最旺。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不能入睡,肝脏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未能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怠慢而躁,易生肝病,脸色晦暗长斑。肝属木,肾属水,肝肾一家,肾水不足,枯木易生风,燥热;血压高、中饭患者,首要保肝肾。由于肝胆相互影响,最好在23点前入睡,肝主血,人体休息时才能使血液回流滋养肝。虚火旺盛者,此时熟睡,能够降虚火。此外,情志舒畅为养肝第一要务,肝主疏泄,过度压抑致气血不畅,阻塞可生肿瘤。总之,肝藏血,保肝需早睡,保持心情舒畅,切莫压抑、动气。虚症:易疲劳、视力减退、性功能减退、头晕眼花、皮肤枯黄等。实症:肝火旺、脾气不好、头晕腰痛、月经失调、失眠、肋间神经痛等。2、足厥阴肝经用药歌诀滋补肝经枣仁巧,薏仁木瓜与贡胶。泻肝柴胡并白芍,青皮青黛不可少。

胡黄连、龙胆草,车前甘菊凉肝表。温肝木香吴萸桂;引用青皮川芎好。3、足厥阴肝经经络循行图从足出发,沿着下肢内侧,绕过生殖器,循着两胁,上达头顶。开窍于目。4、足厥阴肝经穴位歌诀图 5、足厥阴肝经取穴视频详解[本经穴]大敦(井)、行间(荥)、太冲(输、原)、中封(经)、蠡沟(络)、中都(郄)、膝关、曲泉(合)、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脾募)、期门(肝募)。[交会穴]三阴交、冲门、府舍(足太阴),曲骨、中极、关元(任脉) 6、足厥阴肝经穴位(14穴)大敦(足厥阴肝经穴;井穴)位置:足大趾末节外侧,趾甲角外展0.1寸。主治:疝气,缩阴,阴中痛,月经不调,血崩,尿血,癃闭,遗尿,淋疾,癫狂,痫症,少腹痛,经闭,崩漏,阴挺。行间(足厥阴肝经穴;荥穴)位置:足背侧,第1趾与第2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主治:月经过多,闭经,痛经,白带,阴中痛,遗尿,淋疾,疝气,胸、胁满痛,呃逆,咳嗽,洞泄,头痛,眩晕,目赤痛,青盲,中风,癫痫,瘈,失眠,口歪,膝肿,下肢内侧痛,足跗肿痛,崩漏。配合太冲穴向行间方向推,可起到消除肝脏郁积的作用,使肝血源源不断地供到心脏。太冲(足厥阴肝经穴;俞穴;原穴)位置:足背侧,第1跖骨间隙后方凹陷处。主治:头痛,眩晕,疝气,月经不调,癃闭,遗尿,小儿惊风,癫狂,痫症,胁痛,腹胀,黄疸,呃逆,咽痛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