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纪律名词解释

劳动纪律名词解释

劳动纪律的重要性

劳动纪律是指在工作中应该遵守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安全规范等方面。在企业中,劳动纪律是保证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员工职业素养的体现。

劳动纪律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保障工作效率:遵守劳动纪律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规划工作时间和任务,提高工作效率。遵守劳动纪律的员工通常能够更好地协调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避免因为个人原因而影响工作进度。

2. 增强员工职业素养:劳动纪律是员工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遵守劳动纪律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养成遵守规则、尊重他人、认真负责等职业素养,从而提高员工的职业水平和职业竞争力。

3. 保障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企业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遵守劳动纪律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安全,避免因为安全事故而造成的伤害。同时,遵守劳动纪律也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降低生产成本。

4.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劳动纪律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遵守劳动纪律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从而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劳动纪律是企业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员工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劳动纪

律的培养和管理,帮助员工养成遵守劳动纪律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竞争力。

名词解释(劳动法)

1)劳动法:狭义的劳动法是指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1994年7月5日通过,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广义上的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劳动关系:劳动法中所称的劳动关系是指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所在单位(即用人单位)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劳动法所调整的这种劳动关系,也可以称之为狭义的社会劳动关系。 3)劳动法的体系:是指劳动法各项法律制度的结构体系。我国劳动法的体系由促进就业制度、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组成。 4)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劳动法制度和法律规范的指导思想,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某些关系的基本准则。劳动法的基本原则贯穿、体现在劳动法制度和法律规范之中。确立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应以我国宪法为基本依据。 5)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在实际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它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是劳动关系为劳动法律规范调整的结果. 6)劳动法律关系的要素:是指构成各种劳动法律关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任何一种劳动法律关系,都是由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劳动法律关系内容和劳动法律关系客体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7)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依照劳动法律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它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具有特定性。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是构成劳动法律关系的第一要素。 8)劳动权利能力:是指依法享有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资格或能力。只有同时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劳动者,才能充当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9)劳动行为能力:是指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的能力。只有同时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劳动者,才能充当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10)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它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是联结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媒介,也是劳动法律关系的核心和实质。 11)劳动法律关系客体:是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必须共同指向同一对象,才能形成劳动法律关系。客体是构成劳动法律关系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只能是劳动者的劳动行为。可分为完成一定工作成果的行为和提供劳务活动的行为。 12)劳动法律事实:是指劳动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它是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必要条件。分为行为和事件两大类。 13)行为:是劳动法律事实的一种。是指以行为人(包括单位)的意志为转移的法律事实。它是行为人根据劳动法律规范,按照自己的意志作出一定行为和不作出一定行为,或者要求他人作出一定行为和不作出一定行为,从而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它可以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70)社会保险:是指劳动者因年老、伤病、残废、生育、死亡造成劳动能力丧失或失去职业岗位等客观情况导致经济困难而从国家和社会获得补偿和物质帮助的保障制度。 71)劳动纪律: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劳动规则和秩序。它是保证劳动者按照规定的时间、质量、程序和方法,完成自己承担的工作任务的行为准则。

劳动法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劳动法的调查对象:是指其所调整的劳动关系及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 2.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指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 3.《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是1802年英国议会颁布的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劳动法规。该法规定了英国纺织厂18岁以下工人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禁止18岁以下工人晚上九时至翌日5时之间夜班工作。虽然这些规定的劳动条件仍然很苛刻,但就当时来讲,法律对工作时间限制可以看作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雇主的剥削。继1802年英国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之后,欧洲一些工业化发展较早的国家,也开始制定了改善劳工条件的法律。 4.劳动法体系:使之构成劳动法律部门中不可缺少的相互之间有内在联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体系。 5.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包含在整个劳动法体系之中,集中体现劳动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贯穿于各项劳动法律制度之中,贯穿于劳动法的立法,执法,司法的全过程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准则。 6.劳动者的劳动权利;是指任何具有劳动能力且愿意工作的人都有获得有保障的工作的权利。 7.狭义上理解的劳动权利;是指劳动者获得和选择工作岗位的权利,与工作权,就业权同义,具体包括职业获得权,平等就业权和择业权。 8.广义上理解的劳动权利;是指劳动者依据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所获得的一切权利,包括工作权,报酬权,休息权,职业安全权,职业培训权,社会保障权,结社全,集体协商的权益,民主管理权,劳动争议权等。 9,劳动者的基本义务;是指根据劳动法律规范的要求,劳动者在劳动和工作过程总履行的基本劳动义务。 10.劳动法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上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 11.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依劳动法的规定,能够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参加者。 12.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是指劳动者根据劳动法的规定,能够像有劳动的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能力。 13.劳动者的劳动行为能力:是指劳动者能够以自己行为行使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从而使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 14.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时至劳动法律关系双方洗发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15.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时至劳动法律对反确认的劳动关系主体享受权利和获得利益的可能性。 16.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法承担的义务:使之富有义务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照劳动法律规范,为满足权利主体的要求,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的必要性。 17.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劳动法律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18.劳动法律事实:是指劳动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生产,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 19.职业介绍:市直相关部门或机构依法为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和劳动者求职与就业所提供的就业中介服务。 20.职业介绍机构:是指依法设立的,从事职业介绍服务工作的专门机构。 21.境外就业中介:市值为中国公民境外就业国者为境外雇主在中国境内招聘中国公民到境外就业提供相关服务活动。

2013年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名词解释汇总06089

三。名词解释: 1.劳动关系:它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统称。 2.劳动关系意义上的劳动:专指职工为谋生而从事的、履行劳动义务的、有组织的、岗位 相对固定的集体劳动。 3.雇主协会:是由雇主组成,旨在维护雇主利益,并努力调整雇主与雇员以及雇主与工会 之间关系的组织。 5。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些关系的法律。 6。劳动就业权:是具有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的有劳动愿望的劳动者,依法从事有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劳动的权利。 7。平等就业权:是指劳动者再就业方面一律平等,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8。休息休假权:是指劳动者在参加一定时间的劳动(工作)之后所获得的休息休假的权利。 休息休假:指劳动者在国家规定的法定工作时间意以外自行支配的时间。 9。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上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关系,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是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符合劳动法律规范、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关系。 10。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就是依劳动法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参与者。11。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具体而言,是共同指向的劳动活动。 12。劳动就业: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两大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的过程;从劳动法的角度看,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并有就业愿望的公民获得有报酬的职业。13。劳动就业具有以下特点其主体必须是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在我国境内,具有我国国籍的公民一般应满16周岁,包括能够参加劳动的残疾人;外国的公民应年满18周岁。 14。下岗:指劳动力与劳动岗位相剥离的状态。 15。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之间关于确立、变更和终止劳动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16。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17。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上只规定该合同生效的起始日期,没有规定其终止日期。 18。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指劳动者按照国家法定工作时间,从事全职工作的劳动合同。19。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指劳动者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从事部分时间的劳动合同。20。劳务派遣用工劳动合同:指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订立的劳动合同。(劳动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1。按照劳动合同存在的不同形式,可分为书面和口头两种劳动合同。 22。书面劳动合同:又称要式劳动合同,是指以法定的书面形式订立的劳动合同。 23。要约:在签订劳动合同前,劳动者或用人单位提出订立劳动合同的建议,称为要约。25。劳动合同鉴定:是指劳动行政管理部门对劳动合同的内容、程序合法性和真实性以及可行性进行审查予以证明的制度。 26。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指依法赋予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及相关第三人的法律约束力。27。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事实真相或制造假象,以使对方当事人在上当受骗的情况下表示同意签订合同。 28。胁迫:是指一方当事人以暴力或其他手段相威胁,强迫对方当事人与自己订立合同。29。无效劳动合同:指当事人违反法律、法规或违背平等、自愿原则签订的不具有法律约束

劳动法名词解释

劳动法的渊源:由我国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劳动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 平等就业权是劳动者就业???律平等不因?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受歧视。 劳动安全技术规程是指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防?伤亡事故发?所采取的各种安全技术保护措施的规章制度。 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上 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表现,是当事 ?之间发?的符合劳动法律规范、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义务。 劳动就业:是具有劳动权利能?和劳动?为能?并有就业愿望的公? 获得有报酬的职业。 劳动就业权:是指公?享有的使??的劳动?与?产资料结合实现职 业劳动的权利。 劳动合同:只劳动?的提供?劳动者雇员和劳动?的使????单位雇主确?劳动关系,明确双?在劳动?的使?和被使?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于??单位或雇主事先约定合同,终?时间的劳动合同。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劳动者和??单位实?不约定合同的终?时间在合同的履?过程中,只要不发?法定的单?解除情形,劳动合同关系就?直持续到劳动者退休,或者??单位或雇主作为主体,不存在之? 竞业限制:指用人单位对负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知识产权、权利归属协议或技术保密协议中约定的竞业限制条约。 劳动合同无效:指劳动合同虽然订立,但由于订立的主体和订立的内容,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而被认为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劳动合同的履行终止:职责劳动合同的旅行中出现了法定或者当事人商定的合同,履行暂时停止的事由,当事人双方暂停履行各自承担的义务,带暂停事由消失后继续履行 劳动合同解除:指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双方或单方的法律行为,在合同的有效期届满或者履行完毕之前,结束劳动合同效力的法律行为。 经济补偿金:指法律规定的,当劳动合同由于劳动者行为过错以外的其他原因而解除或终止是由用人单位一次性的支付给劳动者的一笔金钱。 劳务派遣:指依法受理的劳务派遣机构与接受派遣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约定由派遣单位根据用工单位的用工需求招聘劳动者,并把劳动者拍到用工单位去劳动的一种用工方式。 集体合同:又称团体协议或集体协议。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集体合同是企业、事业单位和工会之间就各项具体劳动标准协商谈判而缔结的协议。 专项集体合同:是指在企业中定制的专为解决某一方面问题的集体合同。 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指合同成立之后所具有的约束力。 工作时间:是指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在一昼夜或一周内从事生产或工作的时间,即劳动者每天应工作的时数或每周应工作的天数。 “三工一休制”即工作三天,休息一天 标准工作日:是指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在一般情况下,劳动者从事工作或劳动的时间。缩短工作日:是指法律规定的少于标准工作日时数的工作日,即劳动者每天工作的时数少于8小时或者每周工作的时数少于40小时。 不定时工作日:又称为无定时工作日,是指没有固定工作时间限制的工作日。 休息休假:又称为休息时间,是指劳动者在国家规定的法定工作时间外自行支配的时间。年休假:是指法律规定的职工满一定的工作年限后,每年享有的保留工作带薪连续休假。探亲假:是指与父母或配偶分居两地的职工,每年享有的与父母或配偶团聚的假期。 公休假日:是指劳动者满一个工作周后的工作时间。

自考 劳动关系学 名词解释

雇员:是指在就业组织中,本身不具有基本经营决策权利并从属于这种决策权利的工作者,劳动关系中的雇员,指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由雇主雇佣并在其管理下从事劳动以获取工资收入的法定范围内的劳动者。 雇主:也称为“管理方”或资方,是指雇佣他人为其工作,并需支付工作或报酬的法人或自然人 合作:是指在组织中,管理方与雇员要共同生产产品和服务并在很大程度上遵守一套既定制度和规则的行为。 雇员团体:是指因为共同利益、兴趣或目标而组成的雇员组织,包括工会和类似于工会组织的雇员协会和专门的职业协会。 雇主组织:雇主组织的主要形式是雇主协会,他们以行业或贸易组织为纽带,一般不直接介入雇员与雇主的具体劳动关系事务之中 工会性:是指工会参加劳工运动并利用这种力量的程度。 工会的内涵:工会是由工人组成的旨在维护并改善其工作条件的连续性组织 工资的法律含义:劳动法中,工资是雇主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规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对“劳动”的理解:劳动是人们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劳动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过程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劳动具有自然性质和社会性质. 劳动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调整特定劳动关系及其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总称。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目前我国劳动关系的具体含义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经济社会关系. 劳动争议的定义:也称劳资争议,是指劳资关系当事人之间因为对薪酬、工作时间、福利、解雇及其他待遇等工作条件的主张不一致而产生的纠纷。 劳动争议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在查明事实、明确是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依法做出的裁决的活动。 劳动合同的概念: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变更和终止劳动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本单位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管理、指挥、监督下提供有偿劳动的协议。 劳动合同的条款:分为法定条款和约定条款。法定条款主要有,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社会保险、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约定条款主要有,试用期、培训、保守商业秘密、敬业限制条款、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其他事项如对第二职业的限制,对规定物品的约定等 无效劳动合同的概念: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的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时起就不具有法律效力,不受法律保护。 劳动争议诉讼的概念:是指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程序,依法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的活动。劳动争议的诉讼,还包括当事人一方不履行仲裁委员会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或调解书,另一方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活动。 不当劳动行为的概念:又称为不公正劳动行为或不公正劳动措施,是指工会在组建过程之中或组建之后,任何一方采取不法手段试图对抗对方的措施或行为。 个别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的基本形态,是劳动者个人与雇主之间通过书面或口头的劳动合同,来确定和规范双方的权利义务,比如建立、变更或解除劳动关系等。 集体劳动关系:是在个别劳动关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劳动者通过行使团结权,组成工会来实现自我保护,并进而平衡和协调劳动关系。 集体谈判结构的概念:是指不同层次、不同等级、不同类别的谈判单位的集中或分散程度,以及相互间的内在联系。 集体谈判结构的概念:是指不同层次、不同等级、不同类别的谈判单位的集中或分散程度,以及相互间的内在联系。 集体协议的含义:集体协议是个人劳动合同的对称,是指工会代表劳动者与雇主或雇主团体之间签订的,有关劳动条件、劳动标准及劳动关系问题的书面协议。 集体协议的当事人:有协约能力者为协约当事人,在劳动这一方主要应以工会为限,在雇主方则不仅雇主组织有协约能力,单个的雇主也具有谈判签约的能力。因此集体协议可以区分为工会与雇主组织之间的协约,以及工会与单个雇主之间的协约。 集体协议的效力:集体协议是劳资自治的契约形式,是一种对劳资双方及其成员都具有规范效力的协约。 集体协议的期限:是指协议的有效存续期间。按照期限形式的不同,分为不定期集体协议和定期的集体协议。各国一般采用定期集体协议,并在立法中限制其最短期限(通常为1年)和最长期限(通常规定为3~5年),规定协议的最短期限,是为了保证协议的相对稳定性,而规定协议的最长期限,则是为了使协议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现行立法只就定期协议作了规定,期限为1~3年) 集体协议的变更的概念:是指因订立集体协议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变化,当事人依法对尚未履行或尚未完全履行的集体协议进行修改和补充。(我国法律规定。提出变更协议的要求。另一方答复,7日内协商。协商一致后7日内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审查)集体协议终止的含义:是指由于一定法律事实的发生而导致集体协议效力消灭。 罢工的法律含义:罢工是劳动者为改善工作条件而实施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集体暂时停止工作的行为。罢工是已工会为主体而展开的,是集体谈判中的一种压力手段。罢工权是劳动者为改善劳动条件,缔结或变更集体协议而集体停止工作的权利。 诚信谈判责任的含义:是指工会一旦获得承认,赢得选举,无论工人是否签字,都取得代表所有工人的“排他代理权”,雇主负有“诚实”谈判的法律义务 三方机制主体中工会的概念:工会是由工人自愿组织起来的团体或联合体。在三方协商机制中,工会是工人的代表,以维护和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提高工人的经济地位,保护工人的权益为目的。 三方机制主体中雇主组织的概念:雇主组织是雇主依法组成的,旨在代表、维护和增进雇主在劳动关系中的共同利益而与工会抗衡和交涉的团体。在三方机制中,它是雇主一方的代表。劳动争议调解的概念:是指调解委员会对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的基础上,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依法制定的企业规章和劳动合同,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推动双方互谅互让,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活动。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国家授权的,依法独立处理劳动争议的专门机构。采用“三方性”的组织原则。 冲裁时效制度:是指劳动争议发生后,争议当事人如果不在法定的期限内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则丧失通过仲裁程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制度(自争议发生之日起60 劳资合作:是指任何为提升劳资双方的期待,所采取的协商或参与决策的模式。 劳动合同变更:指劳动合同在履行过程中,经双方协商一致,对劳动条款进行的修改、补充或废止,具体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资福利的变更等 劳动合同解除:是指劳动合同在期限届满之前,双方或单方提前终止劳动合同效力,解除双方劳动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行为。 劳动合同终止:是指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或双方当事人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以及劳动合同一方当事人消失时,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即行消灭的制度 劳动合同续订是指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后,经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继续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行为 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劳动合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劳动合同,以及违反《劳动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集体谈判的进程 分配谈判:是指劳资双方由于资源有限需要分配而进行的谈判,把谈判当作是一种不赢即输的情景,自己得到的同时意味着对方失去;一方资源的增加,就意味着另一方资源的减少,是单方获益的谈判 整合谈判:是指双方都能从解决方案中获取潜在利益的谈判,把谈判当作是一种双赢的情景,追求双方均有所的,反映了劳资双方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达成了共识,通过合作能够同时增加可分配的资源。 三方协商机制:是指政府(通常以劳动部门为代表)、雇主和工人之间,就制定和实施经济与社会政策而进行的所有交往和活动。即由政府、雇主组织和工会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机构共同处理所有涉及劳动关系的问题。 集体谈判:集体谈判是工会和资方确定就业条件和待遇的交涉过程,它是雇员以公会这种团体形式所进行的交涉。在我国现行法规文件中,通常将“集体谈判”表述为“集体协商、平等协商”。集体协商是企业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企业代表,为签订集体合同进行商谈的行为。集体谈判的目的是签订集体协议,规范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解决工作场所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非全日制用工:在我国,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5小时,累计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30小时的用工形式

劳动争议名词解释

劳动争议名词解释 1 劳动纠纷也称劳动争议,是指劳动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或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就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关系所产生的争议。 2、劳动关系是指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使用者)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狭义的劳动关系,专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 3、劳动法调整的对象是指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其中,劳动关系是我国劳动法调整的主要对象。 4、劳动者的劳动权利是指任何具有劳动能力且愿意工作的人都有获得有保障的工作的权利。狭义:指劳动者获得和选择工作岗位的权利;广义:劳动者依据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所获得一切权利。 5、劳动者的基本劳动义务是指根据劳动法律规范的要求,劳动者在劳动和工作过程中应当履行的基本劳动义务。其内容包括: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职业道德。 6、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是指劳动者根据劳动法的规定,能够享有有劳动的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能力。是劳动者作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之一。 7、劳动者的劳动行为能力是指以劳动者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的能力。 8、劳动法律关系消灭是指劳动者同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律规范,终止其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其包括:合法行为、违法行为及事件。 9、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年龄内自愿从事某种有一定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活动。 10、工资总额的宏观调控,是指国家对全国工资总额从宏观调控上进行调节和控制,确保工资总额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协调。 11、工资,是指基于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按照法律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劳动法:劳动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指调整特定劳动关系及其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均衡型劳动关系:指劳动关系双方的力量相差不大,能够相互制衡。 技术环境:内容包括产品成产的工序和方式,以及采用这些工序和方式所必需的资本密度(人均资本投资量)的程度,产品和工序是否容易受到新技术的影响,工作是否复杂和需要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观念,是企业制度,企业精神,企业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的总和。 举证责任后果:指当事人在诉讼中对自己的主张加以证明,并在自己的主张最终不能得到证明时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责任。 劳动关系:指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关系的总和,它别于一定社会中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的背景的影响。 倾斜型劳动关系:指劳动关系双方的力量相差悬殊,一方在组织运行中起主要作用,并支配另一方行为。 管理方:指在生产组织中通过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职能,率领其隶属人员完成既定工作的各级管理人员。广义上,管理方不仅包括企业中的各级管理人员,还包括各类正式与非正式的雇主协会。 工资:劳动法中,是雇主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能本管理:是一种以能力为本的管理,是人本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它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并把能力这种最重要的资源作为组织发展的推动力量,实现组织发展的目标以及组织创新。 集体谈判:指雇主和工会之间针对工作报酬、工作时间及其他雇用条件,在适当的时间以坦诚的态度所进行的协商和交涉。 产生行动:指在集体谈判过程中由雇员(无论是否通过工会)或雇主以施加压力为目的,单方面引起正常工作安排暂时停止的一种活动。主要表现罢工、怠工、关闭工厂等。 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模式的一种,它是指整个企业共同努力来满足顾客的需要及经常性的超出顾客的期望要求,并通过引进新的管理体制和企业文化来大幅度消减因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成本因素。 集体协议:指工会代表员工与雇主或雇主团体之间签订的,关于劳动条件,劳动标准及劳动关系问题的书面协议。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变更和终止劳动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凭证,是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形式,是维护双方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 沟通:就是主体之间交换信息的过程,﹤在劳关中﹥特指管理方向员工及其组织传达信息的过程。 共同协商:指资方为协调与员工的关系而在指定决录之前,先征求员工的意见或态度,但是不需要征得员工或其代表同意的决录程序。 雇主协会:是由雇主组成,旨在维护雇主利益,并努力调整雇主与雇员以及雇主与工会之间关系的组织。 企业管理模式:是指管理方对待雇员和处理特殊问题的一种参考原则,是管理方的行动指南。工会:是由雇员组成的组织,主要通过集体谈判方式代表雇员在工作场所以及整个社会中的利益。 劳资合作:是指工会与管理方寻求实现共同利益的一种方式。 社会倾销:指跨国公司利用各国劳动力市场的差别,将本国的就业机会转移到国外以获取更大的利润。

劳动与社会保障名词解释

1.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指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 之间管理与被管理性质的社会劳动关系。 2.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自愿从事有一定劳动报酬的 社会劳动。 3.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依法协商达成的明确双方权 利和义务的协议。 4.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5.其他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是指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 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 6.职业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各种职业需求以及要求就业的失业者和在职劳动者的从业 意愿和条件,对其进行的培养和提高其专业技术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教育和训练。 7.集体协商,是指用人单位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用人单位代表,就劳动标准和劳动 条件进行商谈,并签订集体合同的行为。 8.工作时间,是指劳动者根据国家的法律规定,在一个昼夜或一周之内从事本职工作的时间。 9.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 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 10.劳动保障监察,是指由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的劳动法监督检查活动。 11.劳动法律事实,是指劳动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 12.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依法协商达成的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13.计时工资,是指按照劳动者技术熟练程度、劳动繁重程度和工作时间的长短支付工资的一种形式。 14.职业安全卫生,是指直接保护劳动者在劳动或工作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法律 制度。 15.劳动保障监察是指由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的劳动法监督检查活动。 16劳动法体系,是指构成劳动法律部门中不可缺少的相互间有内在联系的法律规范的 统一整体。 17.津贴,是对在特殊情况下工作的职工所付出的额外劳动消耗和生活费用进行合理补 偿的附加劳动报酬,是工资的一种补充形式。 18.标准工作时间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正常情况下的工作时间,分为标准工作日和标准工 作周。 19.社会保险,是指国家依法对遭遇劳动风险的劳动者,提供一定物质补偿和帮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水平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20.集体争议,是指劳动者一方的人数达到法定人数以上并且基于共同理由与用人单位

(劳动法)名词解释

(劳动法)名词解释 1.劳动法 广义上的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劳动关系有紧密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狭义上的劳动法,一样指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制定颁布的全国性综合性的劳动法,即法典式的劳动法。 2.劳动关系 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指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使用者)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 3.休息权 休息权是我国宪法以及劳动法律法规给予劳动者的一项差不多的权益。 4.劳动法律关系 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上的劳动权益和劳动义务关系。 5.劳动法律关系主体 指按照劳动法享有权益与承担义务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参与者。 6.劳动法律关系客体 是指劳动法律关系双方权益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7.劳动法律关系内容 是指劳动法律关系双方依法享有的权益和承担的义务。 8.劳动权益能力 依法享有劳动权益和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资格或能力。 9.劳动行为能力 是指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劳动权益和履行劳动义务的能力。 10.劳动法律事实 是指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形。 11.劳动就业 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自愿从事有一定劳动酬劳或经营收入的社会劳动。

12.劳动就业服务企业 是指承担安置城镇失业人员和企业富余人员任务,由国家和社会扶持, 进行生产经营自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组织。是 13.职业介绍机构 是指依法设置的,从事职业介绍服务工作的专门机构。 14.劳动合同 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依法协商达成双方权益和义务的协议。 15.录用合同 是用人单位与被录用劳动间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益义务 的协议。 16.聘用合同 亦称聘任合同,是指聘用单位与被聘用劳动者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益义务的协议。 17.劳动合同的解除 是指劳动合同签订以后,尚未履行完毕之前,由于一定事由的显现,提早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行为。 18.集体协商 亦称集体谈判,是指用人单位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用人单位代表, 就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进行商谈,并签订集体合同的行为。 19.集体合同 是指集体协商双方代表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酬劳、工作时刻、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20.工资 又称“薪水”,是指基于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按照法律规定或劳动合同规定,以货币形式直截了当支付给劳动者 的劳动酬劳。 21.最低工资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争议适用劳动法的是 A.某企业职工与该企业就年休假问题发生争议 B.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与该公司就分红问题发生争议 C.张某雇佣下岗职工李某照顾自己患病的母亲;张某与李某就报酬发生的争议 D.某企业与职工因加班费问题而发生的争议 2.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用工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 何时起建立 A.劳动合同订立之日 B.用工之日 C.劳动合同公证之日 D.双方当事人口头协议订立劳动合同之日 3.我国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是 A.国家与用人单位负担 B.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负担 C.国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负担 D.国家和劳动者负担 4.李某到某餐馆做服务员已满1年;双方尚未签订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双方未建立劳动关系 B.双方已基于口头形式的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 C.视为李某与餐馆已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D.双方补签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5.赵某在甲公司工作满15年;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甲公司应支付给赵某的经济补偿金为 A.相当于赵某1个月的工资 B.相当于赵某6个月的工资 C.相当于赵某12个月的工资 D.相当于赵某15个月的工资 6.下列不属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范围的是 A.城镇职工 B.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中小学阶段的学生 C.少年儿童 D.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 7.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原用人单位以新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侵权为由 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被告应该为 A.新的用人单位 B.劳动者 C.新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D.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8.根据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 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 A.6 个月 B.12 个月 C.18个月 D.24个月 9.我国生育保险基金来源于 A.企业职工 B.政府补贴 C.城镇企业缴纳的生育保险费 D.妇联机构补贴 10.星雨公司招聘前台服务员;要求应聘者具有大专以上学历;高中毕业生王某伪造了大专学历应 聘;星雨公司与之签订了2年期劳动合同;王某工作认真负责;2个月后公司人力资源部发现王 某的大专学历系伪造;下列关于王某与公司的劳动合同的效力说法正确的是

劳动法名词解释

1、劳动法:狭义的劳动法是指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1994年7月5日通过,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广义上的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劳动关系:是指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使用者)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 3、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指其所调整的劳动关系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 4、劳动法体系,是指构成劳动法律部门中不可缺少的相互间有内在联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整体。 5、劳动法学体系:劳动法学体系,是指在劳动体系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综合分析所形成的体系. 6、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包含在整个劳动法体系之中,集中体现劳动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贯穿于各项劳动法律制度之中,贯穿于劳动法的立法、执法、司法的全过程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准则.它是劳动法的核心和灵魂。 7、劳动者的劳动权利:是指任何具有劳动能力且愿意工作的人都有获得有保障的工作的权利; 8、劳动者的基本劳动义务:是指根据劳动法律规范的要求,劳动者在劳动和工作过程中应当履行的基本劳动义务。 9、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上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关系.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是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符合劳动法律规范、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10、劳动法律关系要素,是指构成各种劳动法律关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任何一种劳动法律关系,都是由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劳动法律关系内容和劳动法律关系客体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11、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是指依照劳动法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 12、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是指劳动者根据劳动法的规定,能够享有劳动的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能力; 13、劳动者的劳动行为能力,是指劳动者能够以自己的行为行使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从而使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能力; 14、用人单位用人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用人单位享有用人的资格或能力. 15、用人单位的用人行为能力,是指用人单位依法行使招收录用劳动者、变更和解除及终止劳动关系等行为的能力。 16、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劳动法律关系双方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17、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劳动法律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18、劳动法律事实,是指劳动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 19、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是指劳动者同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律规范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明确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形成劳动法律关系

劳动法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劳动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题 1.劳动权利能力:公民依法能够享有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资格 2.工作时间:是劳动者为履行劳动义务,在法定限定内应当从事劳动或工作的时间 3.用人单位: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使用一名以上职工并且向职工支付工资的单位。 4.劳务派遣:指派遣单位按照用工单位(要派遣单位)或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招收劳动者并与之订立劳动合同,按照其与用工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将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劳动,劳动过程有用工单位管理。 5.工资:薪金。广义,职工劳动报酬,指劳动关系中,职工因履行劳动义务而获得的,由用人单位以法定方式支付的各种形式的物质补偿。其狭义,仅指职工劳动报酬中的基本工资(或称标准工资)。 6.休假:带薪休假,是法定的劳动者得免于上班劳动并且有工资保障的休息时间。 7.非全日制用工 8.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依据劳动法律规范所形成的实现劳动过程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9.劳动法主体:是指劳动法中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即享有和承担劳动法所规定的权利(职权)和义务(职责)的公民、组织和机关。 二、简答题 1.简述我国《劳动法》的立法指导思想。(不确定) 《劳动法》第1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①充分体现宪法原则,突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②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③规定统一的基本标准和规范; ④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尽量与国际惯例接轨。 2.劳动者享有哪些基本劳动权利? 《劳动法》第3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议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3.简述劳动合同的特征。 (1)诺成合同:只需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劳动合同即可成立 (2)附和合同:当事人就劳动合同内容意思表示一致的过程,实践中通常表现为由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提出的劳动合同主要条款附和表示同意的过程 (3)双务合同: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负有义务,各方所负义务既是与各自享有权利对应的代价,又是实现对方相应权利的保证 (4)有偿合同:劳动者一方面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另一方面向用人单位取得劳动报酬等

劳动法名词解释

2、劳动关系是指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使用者)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狭义的劳动关系,专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采集者退散 3、劳动法调整的对象是指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 其中,劳动关系是我国劳动法调整的主要对象。 4、劳动法体系是指构成劳动法律部门中不可缺少的相互间有内在联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体。其内容包括就业促进制度、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职业培训制度、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劳动争议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等。 7、劳动者的劳动权利是指任何具有劳动能力且愿意工作的人都有获得有保障的工作的权利。狭义: 指劳动者获得和选择工作岗位的权利;广义: 劳动者依据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所获得一切权利。其内容包括: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获得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结社权、集体协商权、民主管理权。 8、劳动者的基本劳动义务是指根据劳动法律规范的要求,劳动者在劳动和工作过程中应当履行的基本劳动义务。其内容包括: 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职业道德。 10、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依照劳动法律规范

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当事人。也即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劳动法律关系一 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构成劳动法律关系的第一要素。 19、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年龄内自愿从事某种有一定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活动。 23、就业服务是指为劳动力供需双方提供的一系列服务活动。具体说,就是通过市场这种中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进行双向选择,用人单位行使用人自主权,劳动者形式择业自主权。 25、集体合同,亦称集体劳动合同是指集体协商双方代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28、职业技能鉴定,是指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依法进行技术等级资格的考核和认定。 31、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约定,依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货币报酬。 34、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时间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工资报酬。 35、最低工资标准,亦称最低工资率是指单位劳动时间的最低工资数额。 36、工资集体协商,是指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 38、休息时间,广义上指劳动者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不从事工作而自

常用安全生产领域名词解释100条

常用安全生产领域名词解释100条 1.“三违”: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2.四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被处理不放过。 3.三同时: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6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素养)、安全。 5.新工人的三级教育: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岗位(班组)教育。 6.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 7.安全标志:禁止标志(红色)、警告标志(黄色)、指示标志(蓝色) 8.车辆保养制度的“三检”:出车前检查、行车中检查、回场后检查。 9.十大不安全心理因素:侥幸、麻痹、偷懒、逞能、莽撞、心急、烦躁、赌气、自满、骄傲。 10.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1.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12.我国消防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13.车辆“三交一封”:交准驾证、交行车证、交车钥匙、停封车辆。 14.三品:易燃品、易爆品、化学危险品 15.八懂:懂规章制度和责任;懂岗位技术的规定;懂安全生产的方针和政策;懂设备构造和性能;懂工艺流程和原理;懂防火常识和规定;懂尘毒危害和治理;懂伤亡事故报告的规定。 16.四会:会操作维护和保养;会排除故障和预防;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会防火救火和报警。 17.事故构成四要素:人、物、环境和社会环境、管 18.民用爆炸物品:爆破器材,包括各类炸药、雷管、导火索、导爆索、非电导爆系统、起爆药和爆破剂等;黑火药、烟火剂、民用信号弹和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