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初二物理笔记学霸图片

整理初二物理笔记学霸图片

整理初二物理笔记学霸图片
整理初二物理笔记学霸图片

文件编号: A3-68-06-6C -4B

第 1 页 共 4 页 初二物理笔记学霸图片

A4打印 / 可编辑

最新整理初中语文期末复习语文学霸提分笔记: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字词识记与测试.docx

最新整理初中语文期末复习语文学霸提分笔记: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字词识记与测试精品学习资料总目录 期末复习语文学霸提分笔记: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字词 【知识清单】 《邓稼先》。 1.汉字注音。 元勋(xūn)鲜为人知(xiǎn)孕育(yùn)谣言(yáo) 昼夜(zhòu)鞠躬尽瘁(cuì)罗布泊(pō)曛(xūn) 选聘(pìn)至死不懈(xiè)邓稼先(jià)铤(tǐng) 殷红(yān)妇孺皆知(rú)无垠(yíng)萦带(yíng) 2.解释词语。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 当之无愧:毫无愧疚地接受(名声、荣誉等)。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 切。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瘁:辛劳。已,止。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喻,明白、了解。晓,知道。 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截然,分明地,显然地。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层,重迭,重复。穷,穷尽。 《说和做》

1.汉字注音。 典籍(jí)赫然(hè)仰之弥高(mí)锲而不舍(qiè) 慷慨(kǎi)淋漓(lí)目不窥园(kuī)兀兀穷年(wù) 无暇(xiá)迭起(dié)沥尽心血(lì)迥乎不同(jiǒng) 2.多音字读音。 校订(jiào)弹壳(ké)宝藏(zànɡ)行列(hánɡ) 校壳藏行 校规(xiào)地壳(qiào)躲藏(cánɡ)行动(xínɡ) 3.解释词语。 诗兴不作:写诗的兴致减少了。作,兴起。 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 目不窥园:形容专埋头读书。 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用心劳苦的样子。 沥尽心血: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尽心竭力。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群蚁排衙:文中指整齐地排列着。 迥乎不同:很不一样。迥,差得远。 一反既往:与以往完全不同。既,已经。 潜心贯注:全身心、全部精力集中做某事。潜,隐藏的。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回忆鲁迅先生》 1.汉字注音。 (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初中中考物理和化学状元笔记(284页)电子版大全

中考状元笔记 物理

初中学霸提升成绩的 16 个习惯 1、记忆习惯。一分钟记忆,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这里还含有注意的习惯。一分钟写多少字,读多少字,记多少字,时间明确的时候,注意力一定好。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通过一分钟注意、记忆来培养学习习惯。 2、演讲习惯。让自己会整理、表达自己的思想,演讲是现代人应该具有的能力。 3、读的习惯。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与高层次的思想对话,每天读一、两分钟,与大师为伍,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一旦形成习惯,自己会终生受益。 4、写的习惯。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通过日记可以看出一个人有没有能力,有没有思想,有没有一以贯之的品质。 5、定计划的习惯。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后进生毛病都出在计划性不强,让人家推着走,而优秀的自己长处就在于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 6、预习习惯。让自己学进去,感受学习、探索、增长能力的快乐。所以请各位同学一定要培养自己预习的习惯。 7、适应老师的习惯。自己同时面对各学科教师,长短不齐、在所难免。自己要适应老师,与老师共同进步,不要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8、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这也是非常要紧的一个习惯。尖子自己做尖子的事,后进自己别盲目攀比。大的目标够不到,赶快定小的目标。难题做不了,挑适合你的容易做的题去做。人生最可怕的就是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高不能成,低不肯就,上得去、下不来。所以要让我们的自己永不言败。 9、自己留作业的习惯。老师留的作业不一定同时适应所有同学。同学们要让自己做到脚踏实地、学有所得,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为自己布置作业。 10、错题集的习惯。每次考试之后,90 多分的、50 多分的、30 多分的同学,如何整理错题?扔掉的分数就不要了,这次30 分,下次40 分,这就是伟大的成绩。找到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知识点研究一下提高的办法。整理错题集是很多同学公认的好习惯。 11、出考试题的习惯。自己应该觉得考试不神秘。高中自己应该会出高考试题,初中自己会出中考试题。 12、筛选资料、总结的习惯。自己要会根据自己实际,选择学习资料。 十二个习惯,不要求齐头并进,每个同学要有自己的特点,让老师以教书为乐,让自己以学习为快乐。这快乐要建立在养成这些良好习惯的基础上。祝大家更多地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初中三年级学霸化学笔记-不看后悔

【3个老师】初中三年级学霸化学笔记,不看后悔第一章化学的魅力 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化学: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性质、制法的自然科学。 一、化学促进社会发展 ?古代:火药、造纸、冶炼青铜(商)、冶炼刚体(春秋战国)、瓷器、酿酒、制药 ?近代:炼钢、炼铝、建筑、联合制碱法(侯德榜)、人工合成蛋白质 ?现代:塑料、合成纤维(光纤)、半导体(电脑)、药物 ?未来:绿色化学、多学科应用 二、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形状、状态的变化,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折纸) 2、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如:呼吸作用、食物的变质、燃烧) 3、两种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着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区别(判断依据):有无新物质生成 ?判断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吹制玻璃器皿、蜡烛燃烧、铁在2000摄氏度时化成铁水、铁生锈、电灯通电变亮、煤气燃烧、火药爆炸、轮胎爆炸、植物的光合作用、橡胶老化 物理变化:1、3、5、8 化学变化:2、4、6、7、9、10 ?爆炸可为物理/化学变化 三、体验化学变化 ?实验一 ?步骤: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1~2mL)的澄清石灰水,通过吸管向石灰水吹气。 ?现象:石灰水变浑浊(产生了白色的沉淀) ?化学反应式 ?注解:Ca(OH)2俗称熟石灰、消石灰;碳酸钙俗称大理石、石灰石 ?实验二 ?步骤:取一支试管,放入少量大理石碎块,逐滴滴入盐酸溶液。 ?现象:大理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大理石逐渐溶解。 ?文字表达式:碳酸钙+盐酸→二氧化碳+水+氯化钙 ?化学反应式(复分解反应) ?实验三 ?步骤:取一小段镁带,用砂纸擦亮,再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上点燃。 ?现象:镁带剧烈燃烧,发现耀眼白光,产生白色固体。

部编语文七下第一单元 4.《孙权劝学》学霸笔记

第4课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省夏县)人。北宋(朝代)政治家、史学家。有《司马文正公集》。 2.字词(句)清单 (1)生难字 卿(q īng ) 岂(q ǐ) 涉猎(sh è) 孰(sh ú) 遂(su ì) 邪(y é) 更(g ēng ) (2)通假字 ①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道路的意思。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同“耶”,语气词) (3)古今异义 ① 治经为博士 古义:当时专掌经济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② 见往事耳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情。 3.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 蒙辞以军中多务: “蒙(以军中多务)辞”的倒装,译文是: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2)反问句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文是: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 本文通过孙权劝勉吕蒙学习的故事,体现了孙权关心下级,耐心说服,不以权势压人的品德,赞扬了吕蒙虚心听劝且努力学习并有所成就,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疑难探究 (1)孙权是怎样劝吕蒙学习的?从劝解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孙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孙权首先要求吕蒙:“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既表现 出对吕蒙的殷切爱护,又带有居高临下的王者权威。孙权 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不要求吕蒙“治经为博士”, 而是要他“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又联系自己在学习中 所受的教益劝解吕蒙:“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以自身为例,晓之以理、动之以 情地层层劝解。他可以和部将就非军事、非政治的话题进 行交谈。由此可见,孙权平易近人。他对部将严格要求, 为提高屡立战功的吕蒙的素质,而谆谆教导。他具有王者 的风范。 (2)文章中心既为劝学,为什么不详写吕蒙学习的具体 情况和通过学习后他的论议的高妙? 文章的中心在于表现通过学习使人发生巨大变化,只要能 表现出这种变化就能突出促进这一变化的动因——学习 的巨大作用。文章没有铺叙吕蒙学习的具体状况和他的论 议,但通过鲁肃的“大惊”、评价、做法,已非常明显地 表现出吕蒙的巨大变化,而这一变化正是学习促成的。这 已能突出学习的重要和功用。 (3)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 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 意合。 3.写法借鉴 (1)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其 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话,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 ,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2)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文章中心。文章开篇写孙权劝吕蒙学习时,从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功用入手劝说, 吕蒙借事务多推托。孙权用自己的状况和吕蒙的状况作对比驳斥他的托辞,说明没有理由不去学习。文章开篇写吕蒙找理由不学习,后来从鲁肃的话中可揣测吕蒙曾无“才略” ,与后文吕蒙的表现、鲁肃的评价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学习带给一个人的巨大转变。 4.诗文翻译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初三化学学霸笔记(上册)(1)

领红包:支付宝首页搜索“933314”即可领取支付宝红包哟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复习梳理归纳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基础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3.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4.绿色化学:向着环境友好发展。即环保低耗节能。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1、概念: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的是物质外形、物质状态的改变。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 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放热、颜色改变、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 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 3、相互关系:化学变化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二、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在描述时常有“会”“能”“可以”等出现。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3、它们的区别是:物理性质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物质运动状态中才能表现出来。 课题2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以实验为基础。学习化学的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2、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3产物:二氧化碳和水 检验: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变模糊或有水珠出现)4、熄灭蜡烛后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初三化学学霸笔记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初三化学学霸笔记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古代三大化学工业: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古代化学成就:商代—青铜春秋—冶铁战国—炼钢 4、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和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其内容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组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5、化学变化的本质: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 6、近代化学的基础: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也使化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7、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排了元素周期表。 8、绿色化学又叫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9、蛋壳、贝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 10、孔雀石又叫铜绿,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受热分解为: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11、水H2O 氧气O2 二氧化碳CO2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常伴随形状、状态、大小改变。 2、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常伴随着发光、发热、生成气体、沉淀、颜色改变等现象。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的生成。 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5、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不稳定性、毒性、酸碱性等。 6、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 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导热性、挥发性、延展性等。 7、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二氧化碳可以灭火,酒精(乙醇)可作燃料,石墨可作铅笔芯。 8、胆矾又叫蓝矾:CuSO4.5H2O蓝色固体 硫酸铜:CuSO4 白色固体,遇水变为蓝色固体,用以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水分。 课题二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科学 1、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 2、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用于加热,焰心温度最低。 3、蜡烛熄灭后的白烟是石蜡的小颗粒,可点燃。 4、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如果发现有黑色物质则是蜡烛没完全燃烧后生成的炭黑。

2020初三数学学霸笔记(中考复习版)

少侠 欢迎走上学而思学霸之路

学而思培优介绍 一、学而思培优简介 学而思培优是成立于2003年的中小学综合性学科教育品牌。2010年10月,作为好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NYSE:TAL)的前身,学而思培优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目前,学而思培优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六十多个城市开设500余个服务中心,共有员工30000余名,培养优秀学子数百万人次。 成立十余年来,学而思培优始终秉承“激发动力、培养能力”的教育理念,以学科教育为主要载体,采用多元创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孩子受益一生的能力,帮助他们收获身心健康、能力提升前提下的学习进步。 二、我们的特色 1.开放课堂——允许家长旁听,开放监督提升教学和服务质量; 2.随时退费——任何原因都可以随时退费,解除家长后顾之忧; 3.优质教学——严格选拔教师,精心打磨教学方式,课上所有环节历经严格设计及演练; 4.优势教研——千人专职教研团队,在统一标准的前提下支撑本地化教学内容; 5.科技赋能——“用科技推动教育进步”,自主研发 ITS教学系统 、云学习系统等先进教育科技产品。 三、教育理念 激发动力,培养能力 激发动力: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展现学习乐趣,实现自驱学习。 培养能力:从“学会”到“会学”。借助学习知识,学会学习本质。 四、授课形式 1.面授课程 作为学而思最早采用的授课形式,面授课程能够让学生和家长深入体验整个教学过程,并与教师实时互动,利用线下场景的浓郁学习氛围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2.在线课程 运用互联网直播技术,打破地点和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手机或Pad进行测评、选课、预习、上课和练习。 3.双师课堂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主讲名师线上高效授课、与学生实时互动,辅导老师线下指导答疑、跟进学生听课和学习情况。 五、高中学科产品 数学 物理 化学 语文 英语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初一数学学霸笔记(上册)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复习梳理归纳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常见的几何体及其特点 长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且各面都是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棱柱:上下两个面称为棱柱的底面,其它各面称为侧面,长方体是四棱柱。 棱锥: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 圆柱:有上下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曲面),两个底面是半径相等的圆。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相同的圆形和一个长方形连成。 圆锥:有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曲面)。侧面展开图是扇形,底面是圆。 球:由一个面(曲面)围成的几何体 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 棱柱有两个底面,n 个侧面,共(n+2)个面;3n 条棱,n 条侧棱;2n 个顶点。 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 6、截一个正方体: (1)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注意:①、正方体只有六个面,所以截面最多有六条边,即截面边数最多的图形是六边形. ②、长方体、棱柱的截面与正方体的截面有相似之处. 三个方向看:从正面看,从左面(或右面)看,从上面看看到几何体的形状图。 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 ①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注意:因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为分数,所以把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看作分数.

【最新推荐】初中化学学霸笔记大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最全教材配套视频课程,最精华的学习干货,尽在全品学堂微信公众号,欢迎大家关注哦!么么哒O(∩_∩)O~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3个老师】初中三年级学霸化学笔记,不看后悔之欧阳光明创编

【3个老师】初中三年级学霸化学笔记,不看后悔 欧阳光明(2021.03.07) 第一章化学的魅力 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化学: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性质、制法的自然科学。 ?古代:火药、造纸、冶炼青铜(商)、冶炼刚体(春秋战国)、瓷器、酿酒、制药 ?近代:炼钢、炼铝、建筑、联合制碱法(侯德榜)、人工合成蛋白质 ?现代:塑料、合成纤维(光纤)、半导体(电脑)、药物 ?未来:绿色化学、多学科应用 1、物理变化——没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形状、状态的变化,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折纸) 2、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如:呼吸作用、食物的变质、燃烧) 3、两种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着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区别(判断依据):有无新物质生成 ?判断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吹制玻璃器皿、蜡烛燃烧、铁在2000摄氏度时化成铁

水、铁生锈、电灯通电变亮、煤气燃烧、火药爆炸、轮胎爆炸、植物的光合作用、橡胶老化 物理变化:1、3、5、8 化学变化:2、4、6、7、9、10 ?爆炸可为物理/化学变化 ?实验一 ?步骤: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1~2mL)的澄清石灰水,通过吸管向石灰水吹气。 ?现象:石灰水变浑浊(产生了白色的沉淀) ?化学反应式 ?注解:Ca(OH)2俗称熟石灰、消石灰;碳酸钙俗称大理石、石灰石 ?实验二 ?步骤:取一支试管,放入少量大理石碎块,逐滴滴入盐酸溶液。 ?现象:大理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大理石逐渐溶解。 ?文字表达式:碳酸钙+盐酸→二氧化碳+水+氯化钙 ?化学反应式(复分解反应) ?实验三 ?步骤:取一小段镁带,用砂纸擦亮,再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上点燃。 ?现象:镁带剧烈燃烧,发现耀眼白光,产生白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镁+氧气→氧化镁 ?化学反应式 1、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的性质 e.g. 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

2020初中中考学霸状元提分笔记大全--物理篇

初中学霸提升成绩的 16 个习惯 1、记忆习惯。一分钟记忆,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这里还含有注意的习惯。一分钟写多少字,读多少字,记多少字,时间明确的时候,注意力一定好。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通过一分钟注意、记忆来培养学习习惯。 2、演讲习惯。让自己会整理、表达自己的思想,演讲是现代人应该具有的能力。 3、读的习惯。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与高层次的思想对话,每天读一、两分钟,与大师为伍,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一旦形成习惯,自己会终生受益。 4、写的习惯。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通过日记可以看出一个人有没有能力,有没有思想,有没有一以贯之的品质。 5、定计划的习惯。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后进生毛病都出在计划性不强,让人家推着走,而优秀的自己长处就在于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 6、预习习惯。让自己学进去,感受学习、探索、增长能力的快乐。所以请各位同学一定要培养自己预习的习惯。 7、适应老师的习惯。自己同时面对各学科教师,长短不齐、在所难免。自己要适应老师,与老师共同进步,不要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8、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这也是非常要紧的一个习惯。尖子自己做尖子的事,后进自己别盲目攀比。大的目标够不到,赶快定小的目标。难题做不了,挑适合你的容易做的题去做。人生最可怕的就是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高不能成,低不肯就,上得去、下不来。所以要让我们的自己永不言败。 9、自己留作业的习惯。老师留的作业不一定同时适应所有同学。同学们要让自己做到脚踏实地、学有所得,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为自己布置作业。 10、错题集的习惯。每次考试之后,90 多分的、50 多分的、30 多分的同学,如何整理错题?扔掉的分数就不要了,这次30 分,下次40 分,这就是伟大的成绩。找到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知识点研究一下提高的办法。整理错题集是很多同学公认的好习惯。 11、出考试题的习惯。自己应该觉得考试不神秘。高中自己应该会出高考试题,初中自己会出中考试题。 12、筛选资料、总结的习惯。自己要会根据自己实际,选择学习资料。 十二个习惯,不要求齐头并进,每个同学要有自己的特点,让老师以教书为乐,让自己以学习为快乐。这快乐要建立在养成这些良好习惯的基础上。祝大家更多地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学霸分享笔记------自用版本

分享流程 一、操作流程 1.提前群内预热(人物+分数+提分事例) 2.分享内容 ①学习方法、习惯 ②学习态度的摆正 ③答题套路、知识点干货 ④如何时间分配合理 ⑤笔记 ⑥答题套路在题目中的运用 3.对懂语文内在逻辑的理解(推课) 4.一些注意事项 5.和学生互动、答疑 6.心理辅导 7.鼓励大家

【懂语文全项班优秀学员分享季】 优秀学员: 分享内容: 分享时间: 所在班级: 语文从80提到12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话术: 北冥有鱼,起名为鲲(锟)我叫,李睿锟,睿是睿智,锟是宝刀,睿智的宝刀,象征文武双全,我姓李,但是,离不开你们。 今天给大家分享以下几点: ①学习方法、习惯 ②学习态度的摆正 ③答题套路的运用、知识点干货 ④如何时间分配合理 ⑤笔记 ⑥自己对懂语文内在逻辑的理解 ⑦鼓励 一、学习方法、习惯 文本: 分享的经验与方法有一点多,所以提前准备的word ,希望大家认真看完,因为我想告诉大家,我的理解。因为,我之前跟一些同学一样很迷茫,不知道如何下手,以下的分享,是自己十几年内的总结与反省,相信会对大家有很大的帮助以及引起共鸣。我走出来了,现在,是大家携手前进,摆脱学习不当之处的时候了,请大家、耐心、耐心,再耐心的翻阅,一个为了自己,一个请给我的辛苦给予以鼓励,不要让我付出的心血白费,在此,先谢谢大家耐心的翻阅。万分感激。 从初中开始语文成绩一直不是很高,都是80及格水平,在高中成绩一直保持着70不动摇·-·也算是不忘初心了。暑假听了一个月的课,开学高三第一次月考成绩达到110分,之后坚持着自己这段时间的一贯做法,第二次成绩120分,在两个礼拜前的第三次月考,成绩提高了三分,123分成绩到现在,不到五个月时间,成绩提高很快,而且已经平稳。 首先说一下消沉时期的状态,还记得半年前的我,除了背诵古文之外完全不知道语文还能学些什么,技巧?模板?对于那时的我来说,看到同类型的语文题,仿佛大街上惊鸿一瞥的双胞胎,像吗?像!哪里像?说不上来! 我还记得第一次听董腾老师的公开课,“你知道语文应该学什么吗?”那正是我当时最不解的。于是,我做了我语文学习生涯中自认为最正确的一次选择:跟着董腾老师学语文,董腾老师教你懂语文!

部编语文七下第一单元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学霸笔记

第3课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人,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散文集《牛车上》等。 2.字词(句)清单 (1)字音 舀(y ǎo) 揩(k āi) 阖(h é) 碟(di é) 捆(k ǔn) 咳嗽(k é sou) 调羹(ti áo g ēng) 绞(ji ǎo)肉 薪(x īn)金 校(ji ào)对 草率(shu ài) 洗澡(z ǎo) 悠(y ōu)然 吩咐(f ēn f ù) 抹(m ǒ)杀 疙瘩(g ē da) 深恶(w ù)痛绝 不以为(w éi)然 (2)词义 ①校对:按照原稿去审查订正排印或缮写的错误。 ②草率:马虎;不细致;粗略。 ③悠然:安闲、闲适的样子。 ④抹杀:也作“抹煞”,抹掉,勾销;完全去掉。 ⑤会心:领悟于心。 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厌恶痛恨到极点。恶:厌恶; 痛:痛恨;绝:极。 ⑥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然:是, 这篇回忆性散文通过细心的观察,捕捉鲁迅先生日常起居、待人接物、忘我工作等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以多个片段的形式组合在一起,烘托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借此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2.疑难探究 1. 文中主要描写了有关先生的哪些生活片段?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从饮食起居、待人接物、忘我工作等方面全方位展现鲁迅先生作为普通人的一面,这样写可以以小见大,再现鲜活生动、可亲可敬的鲁迅形象。 2. 萧红从先生的饮食起居写到待人接物等许多日常小事, 为什么单单从笑写起? 从笑写起可以让读者开篇就能感受到鲁迅先生乐观开朗的性格,让人觉得他亲切、可亲,拉近了伟人与读者的距离。 3. 文中第52段 “鲁迅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明亮亮的”这段环境描写好在哪里? 这段文字把太阳、 夹竹桃跟忘我工作的鲁迅完全融为一体,把读者带入一种奇特的充满情韵美的境界。 3.写法借鉴 1. 善于撷取生活琐事捕捉细节。选取日常生活细节,来折射鲁迅先生“伟大”的人格光彩,是本文的一大艺术特色。鲁迅的伟大在于他的平凡,他的伟大是由一件件平凡的小事积累起来。首先,鲁迅认真。夫人许广平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打一个包裹也要亲自动手, 弄的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或扁一点,而后拿着剪刀,把捆书的那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一丝不苟。其次,文中对鲁迅的勤奋多有描 绘,每天陪客人到夜里十二点,经常是下半夜开始工作,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2. 语言质朴浅白清新隽永。 用叙家常的语言叙家常琐事,让人感到很亲切,也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如“ 鲁 迅先生从下午二三点钟起就陪客人, 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 到十二点钟。”作者用近乎絮叨的低语式写作,使读者分明地感到作者在苦苦追忆一位精神之父。

苏教版初三化学学霸笔记整理

苏教版初三化学学霸笔记整理 1.用金属划分的年代 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钢铁时代 2.加热碳酸氢铵实验 (1)文字表达式: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 (2)化学表达式:NH 4HCO 3NH 3+H 2O +CO 2 (3)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招嗅法) 水:无色液体(干而冷的小烧杯) 二氧化碳:无色无味气体(澄清石灰水) (4)实验仪器:蒸发皿、铁架台、三脚架 (5)实验现象:白色固体逐渐消失,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内壁有小水滴生成,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Ps :①从表达式左侧开始描述,到右侧停止 ②描述时只能描述看到的情况,不能出现物质名称 (6)碳酸氢铵保存注意点: 低温、密封、避光 3.氮气 (1)无色无味的气体 (2)化学式:N 2 化学性质:很稳定(化学性质决定用途) (3)用途:医疗手术、制氮肥、灯泡填充气、粮食瓜果保护气 4.铁的锈蚀实验 (1)铁锈:红棕色、主要成分三氧化二铁 (2)三氧化二铁 ①颜色:红棕色 ②化学式:Fe 2O 3 ③结构:疏松多孔 (3)铁生锈是铁、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4)防锈:刷漆,涂油,镀金属、搪瓷等 (5)食盐作用:加速锈蚀 5.石蜡燃烧实验 (1)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2)物理变化:熔化、液化、汽化 化学变化:燃烧、生成水与二氧化碳 (3)火焰燃烧颜色为白色,白烟为石蜡蒸汽 6.物理反应:没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即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性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出现可能、能、可以等字眼为性质,其余为变化) ??→ ?加热 ??→ ?加热??→ ?点燃

中考语文学霸复习笔记2(pdf)

文学常识大全 一、重要作家作品 先秦时期 1,《诗经》,又称《诗》或《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500年的诗歌约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是各地的歌谣。形式以四言为主,手法多用“赋”“比”“兴”。《诗经》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它与《书》《礼》《易》《春秋》合为儒家“五经”。里面的名篇《关雎》《蒹葭》是我国最早的爱情作品,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2,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为孔门弟子编写,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南宋朱熹把这部书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相传,《诗经》为孔子删定。 3,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史官。相传《国语》《左传》为其所撰。《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以记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周,鲁等国贵族的言论为主。《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按照鲁国国君的世系纪年,记载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50多年的许多史料。也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4,《曹刿论战》:《左传》里的精彩章节,记述了齐鲁长勺之战,叙述了曹刿战前献策和战中协助鲁庄公。文章以简明的问答形式,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见解和军事才能。 5,《孟子》:孟子和弟子著,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今山东邹县)。是孔子以后的儒家代表,有“亚圣”之称,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后世“孔孟”常并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等都是里面的名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述了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表明作者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述逆境对人才成长、国家兴衰的重要性。两篇短文运用对比、举例的论证方法,充分证明了观点。《鱼我所欲也》也出自《孟子》,论述了“舍生取义”的重要主张。学习这篇文章,可以了解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强烈、生动活泼”的特点。 6,《公输》选自《墨子?公输》,《墨子》是一篇以对话为主的叙述性文章,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表现他“兼爱”“非攻”的主张。

初三化学学霸笔记(下册)

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梳理归纳 第八单元 金属 合金 金属资源 课题一 金属材料 一、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 合金 (几千种)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二、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注: 合金是混合物) 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 优点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课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Mg +O 2 点燃 2MgO 2Mg +O 2 == 2MgO 注:MgO :白色固体 1、金属材料

4Al +3O 2 点燃 2Al 2O 3 4Al +3O 2 == 2Al 2O 3 注:Al 2O 3:白色固体 3Fe + 2 O 2 点燃 Fe 3O 4 2Cu + O 2 △ 2CuO 注:CuO :黑色固体 注意:(1)虽然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但是在铝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反应 的进行,所以铝在常温下不会锈蚀。 (2)“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金的化学性质极不活泼。 2、金属 + 酸 == 盐 + H 2↑ 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金属>H ) H 2SO 4 + Mg == MgSO 4 + H 2↑ 2HCl + Mg == MgCl 2+ H 2↑ 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 3H 2SO 4 + 2Al == Al 2(SO 4)3 + 3H 2↑ 6HCl + 2Al == 2AlCl 3+ 3H 2↑ 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 H 2SO 4 +Zn == ZnSO 4 + H 2↑ 2HCl +Zn == ZnCl 2 + H 2↑ 现象:反应比较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 H 2SO 4 + Fe == FeSO 4 + H 2↑ 2HCl + Fe == FeCl 2+ H 2↑ 现象:反应比较缓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3、金属 + 盐 == 另一金属 + 另一盐 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参加反应的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 Fe + CuSO 4 == Cu + FeSO 4 (这也是“湿法冶铜”的原理) 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2Al + 3CuSO 4 == Al 2(SO 4)3 + 3Cu 现象: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u + 2AgNO 3 == Cu(NO 3)2 + 2Ag 现象: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出现,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注意:①CuSO 4溶液:蓝色 FeSO 4、FeCl 2溶液:浅绿色 ②Fe 在参加置换反应时,生成+2价的亚铁盐。 二、置换反应: 1、概念: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2、特点:反应物、生成物都是两种;物质种类分别是单质与化合物。 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元素(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 、Ca 、Na 除外) 课题三、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一、铁的冶炼: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C + O 2 点燃 CO 2 C + CO 2 2CO 3CO + Fe 2O 3 2Fe + 3CO 2 2、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书上图8-20需注意: (1)实验开始时先通CO 再加热的目的:排出装置内的空气,以免CO 与空气混合加热(可能会发生爆炸)。 高温 高温

苏教版初三化学学霸笔记

1.用金属划分的年代 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钢铁时代 2.加热碳酸氢铵实验 (1)文字表达式: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 (2)化学表达式:NH 4HCO 3NH 3+H 2O +CO 2 (3)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招嗅法) 水:无色液体(干而冷的小烧杯) 二氧化碳:无色无味气体(澄清石灰水) (4)实验仪器:蒸发皿、铁架台、三脚架 (5)实验现象:白色固体逐渐消失,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内壁有小水滴生成,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Ps :①从表达式左侧开始描述,到右侧停止 ②描述时只能描述看到的情况,不能出现物质名称 (6)碳酸氢铵保存注意点: 低温、密封、避光 3.氮气 (1)无色无味的气体 (2)化学式:N 2 化学性质:很稳定(化学性质决定用途) (3)用途:医疗手术、制氮肥、灯泡填充气、粮食瓜果保护气 4.铁的锈蚀实验 (1)铁锈:红棕色、主要成分三氧化二铁 (2)三氧化二铁 ①颜色:红棕色 ②化学式:Fe 2O 3 ③结构:疏松多孔 (3)铁生锈是铁、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4)防锈:刷漆,涂油,镀金属、搪瓷等 (5)食盐作用:加速锈蚀 5.石蜡燃烧实验 (1)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2)物理变化:熔化、液化、汽化 化学变化:燃烧、生成水与二氧化碳 (3)火焰燃烧颜色为白色,白烟为石蜡蒸汽 6.物理反应:没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即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性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出现可能、能、可以等字眼为性质,其余为变化) 7.(1)无色气体生成白烟 KI +AgNO 3AgI +KNO 3 ??→?加热 ??→?加热??→?点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