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最新

高中地理-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最新

高中地理-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最新
高中地理-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最新

1.3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教学目标】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及人口迁移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2)掌握并会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了解中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成因

(4)理解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重点难点】

1·重点:人口迁移的概念,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2·难点:推拉理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人口迁移: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点的空间流动行为。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1)国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2)国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一个地区人口状况的变动表现为两种:一种是人口自然变动,即由出生和死亡所引起的人口数量的增减;另一种是人口机械变动增长,即人口迁移变动。

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推拉理论)

下图是以城乡迁移为例的“人口的推力和拉力因素示意图”。

城市

(拉力因素)人口迁移乡村

(推力因素)

工作机会多

赚钱机会多

医疗服务和社会福相对理想

教育与升迁机会多休闲机会多

现代建筑居住舒适职业与致富机会多社会地位高城

农村生活困难

就业机会不多

升学与升迁机会不多

生活质量低

就医不便

公共设施不足

老式房屋生活不便

社会地位低

人口密度大

失业率高

犯罪率高

建筑物密集

房地产价格高交通拥挤人口流失

人口总量少

劳动力老化

农业投资少

农业生产条件差农田荒废

环境质量差(推力因素)人口迁移环境质量好

(拉力因素)

1)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2)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3)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4)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根本原因:人口的发展常常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处于互不适应的状态,这种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导致了人口的迁移。

3、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及图示

世界人口迁移的现状: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从贫穷落后国家到富裕国家;从人口稠密国家到人口稀少的国家。

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总体表现为从农村到城市和工矿区、从内地到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主要人口流出省区是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主要流入省区是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原因:以务工和经商为主,多为自发

性迁

移。

4.我国当代人口迁移

(1)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口的意愿性迁移比较少;60年代有组织的移民支援边疆省份,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80年代知识青年大量返城,这一阶段是从东部向中部以及从东部、中部向西北、东北、西南方向的移动。

(2)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口迁移中组织性迁移逐渐下降,自发性迁移迅速上升,这一阶段的主流是中部向东部迁移。同时,西南、西北向中部和东部的迁移也有所增加的趋势。

(3)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①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②从城市流向农村

③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④从东部地区流向

西部地区

[典型例题]

1、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五·一”节到美国旅游

B、上海人出差到北京

C、广州某同学去北京上大学

D、某市领导下乡检查工作

解析:人口迁移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人口迁移首先表现在空间位置的变化,但是,并不是说空间位置的变化就一定是人口迁移。一般来说,行政区域的界线被用来区分是否发生人口迁移的重要标准之一。其次,人口迁移还有时间上的特定含义,通常是指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地改变。住所不变更的空间移动,如季节移动、短期旅行等,不属于人口迁移。所以,不能把人们任何形式的空间流动都看作是人口迁移。本题中,A、B、D都是未长期改变其原有的居住地,只能说是属于人口的空间流动。只有C符合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答案:C

2、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读图并分析:

(1)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乡村

C、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D、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2)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直接结果。

解析:人口迁移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的有意识的行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而目前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的经济因素又是最为主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我国目前的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由西部经济落后地区流向东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是由农村流向城市。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从而能有更高的生活质量。人口的流动对流出地区来说,可以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及人口压力,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土地资源,更好地保护农村自然环境,同时也促进了当地与外界和交流和使用;对流入地来说,

043.基于居留意愿的京津冀地区流动人口流动特征研究

基于居留意愿的京津冀地区流动人口流动特征研究 邓智超,朱青,佟鹏,张顺顺,丁俊翔,马秋琛 摘要:改革开放40年以来,流动人口规模在持续扩大后表现出放缓的态势,而不同城市流动人口的发展趋势不尽相同。长期居留意愿是流动人口研究的重点,既有研究已相当充分,但对居留意愿与流动人口流动特征关联的研究较少。本文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基于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服务管理2011年和2014年、2015年、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分析得到个人层面上教育程度、居留时间、生育子女数、住房属性等始终是影响居留意愿的重要因素;又通过预测5年内市级流动人口,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评价了京津冀地区城市层面上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与实际流动行为的相关性,强化了收入条件、住房条件等客观条件与对城市的喜欢、对城市的关注、对本地的融入等主观因素,在影响流动人口个人居留意愿和最终决定城市流动人口流动行为中的关键作用。本文还结合京津冀城市群流动人口位序规模分布规律的变化和分布特征,提出为合理控制京津流动人口发展和促进京津冀中小城市吸纳流动人口能力持续增强,应当继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致力于实现面向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关键词:居留意愿,京津冀地区,流动人口,流动特征 1引言 近年来,“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加入给流动人口的整体特征带来了新变化。一方面,许多“新生代农民工”长期在城市中生活,对城市生活有更多的偏好;另一方面,随着农民工在城市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一部分农民工对于长期居留在大城市的意愿逐渐加强。另外,大中小城市对流动人口吸纳能力的时空差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流动人口给城市发展带来的裨益。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然而最新的户籍制度改革才刚刚起步,城市中不均等的医疗、就业、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对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居留提出了心理挑战。居留意愿的增强与实际居留的困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王桂新,潘泽瀚的研究发现我国流动人口分布主要以省内为主、省际为辅,并且人口规模对省内流动人口分布影响较大而流入地城镇可支配收入对省际流动人口影响较大[1]。盛亦男的研究发现居留意愿在不同城市类型中也有差异,而经济收入、社会融入、身份认同等是影响新生代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重要因素[2]。劳昕,沈体雁对我国2020年的流动人口进行了预测,并对不同户籍松紧程度下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3]。刘涛,齐元静,曹广忠的研究也得到省内流动将会取代省际流动成为中国城镇化的主导模式[4]。 大部分对于流动人口流动特征的研究都是对流动人口呈现的现象进行分析,而从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出发进行的探究较少。意愿是指导人行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此通过分析流动人口的居住意愿特征,探究流动人口的流动时空特征,预测城市体系结构的响应,对我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报告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研究报告 初一地理 唐倩颖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研究报告 最新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是在新时期新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实现全面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理论纲领性文件,它在课程理念、评价机制、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与现行地理教学大纲有较大的不同,是与时俱进的产物。 一、《课程标准》体现了最新的教育理念 1.《课程标准》依据情感心理学的教学论思想和罗杰斯的“人本化教学”思想,取代了赫尔巴特的“学科三中心论”。在基本理念方面强调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论思想,以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共同发展;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设置课程目标,以培养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未来公民。 2.《课程标准》基于布鲁纳“认知结构教学理论”的发展观,淡化、粗化具体知识内容,强化、细化地理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倡导以技能和能力培养的详尽要求或建议带动地理知识的学习,特别倡导探究式学习和以实践活动为主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致力于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构建,以形成学生终生学习、探索新知的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品质。改变现行教学大纲过分注重教师“教”而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弊端,转而注重师生互动和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教育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教育思想具体化。 3.《课程标准》突出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地理学科特点,既重视学科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又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充分发挥地理学科文理兼备的综合优势,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人—地”系统相互作用的科学原理为基础,以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对象,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的支撑下,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我国国情的地理课程。 4.《课程标准》大幅度增加了课程的选择性,7个选修模块给了学生很大的课程选择空间。既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要,又给地方、学校、教师留下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余地。 5.基于“提供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的课程理念,突现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增强生活能力,《课程标准》突出了一些应用性强的领域,如设置“旅游地理”、“城乡规划”、“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等三个应用性强的模块。 二、《课程标准》改变了单一的评价方式 1.在《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提出“在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价中要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这一思想将逐渐改变我国当前把考试成绩作为惟一标准的评价方式,改正“应试教育”的一些弊病。通过对地理知识理解与应用的评价、对地理技能形成与运用的评价、对地理科学方法掌握及探究活动质量的评价、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形成的评价以及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等全方位、多角度、综合的评价机制,充分体现现代教育心理学“三维度认知心理”理论,有利于学生形成金字塔型的健全人格结构。 2.学分制的实施和必修、选修模块的设置,有助于教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便于“因材施教”,也有利于学生“发自兴趣的学习”,同时对教师和学生的主动发展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课程标准》构建了多维度的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选择地理科学知识体系中,基础的且“有用”的知识为学习内容,关注地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2.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所学知识整理、分析、综合、归纳、解释地理信息,并将地理信息应用于地理学习、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中,“在做中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以激发兴趣为主,包括“理解周围的世界”、“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等情感观念。渗透点具体、广泛、可操作性强。 四、《课程标准》调整了内容标准

流动人口迁移分布预测

青岛高校信息有限公司 流动人口迁移分布预测 数学模型设计 2017年1月12日

目录 数学模型设计 (1) 1.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因素分析 (2) 1.1地区间的比较利益驱动了人口流动 (2) 1.2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口流动 (2) 1.3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人口流动的影响 (2) 1.3.1国际经济环境的新变化对人口流动的影响 (2) 1.3.2国际经济环境的新变化对人口流动的影响 (3) 1.4其他制约人口流动的因素 (3) 2.模型建立 (3) 2.1 多元线性回归计量模型 (4)

1.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因素分析 目前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增加主要是由省内跨县、市流动人口数量增加造成的,但由于无法获得各省内县、市流动人口的具体数据,因此,我们在此就跨 省流动人口数量进行探讨。 人口迁移和流动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表明,劳动力的工作收入是影响劳动 力在地区之间流动的最重要、最直接的经济因素。因而,一个省份的农民均纯 收入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高低必然对流入该省人口数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还存在着资本和劳动相互影响甚至替代的现象。人均固 定资产投资量与劳动力的关系。另外,徒弟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在农民的 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耕地面积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农村劳 动力对流动和外出务工问题的判断。因此有必要分析人均耕地面积对人口流动 的影响。 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因素可具体化为以下几个方面: 1.1地区间的比较利益驱动了人口流动 人口迁移规律指出,绝大多数人选择流动或迁移到其它地区,是由于经济 上的考虑,追求更广阔的生活发展空间、更多的创造财富的基于。一个地区的 经济越发达、更多的创造财富的机遇。一个地区经济越发达,人们收入水平越高,就越能吸引其他地区人口的嵌入。 1.2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口流动 事实上,这种相互替代的现象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着。若一个地 区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量较大,用资本替代劳动的可能性必然上升。因此,在 资本能对劳动进行替代的情况下,一个地区外来人口流入数量会与该地区的人 均固定资产投资量成反比关系。 1.3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人口流动的影响 1.3.1国际经济环境的新变化对人口流动的影响 我国加入WTO以后,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将随之发生新的变化。从长期看,WTO提供的最惠国待遇原则有利于发挥我国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企业及第三

2020新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本模块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地球科学基础,自然地理实践,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地球科学知识,理解一些自然地理现象的过程与原理,增强对生活中的自然地理现象进行观察、识别、描述、解释、欣赏的意识与能力,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 【内容标准】 1.1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1.3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1.4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1.5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大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1.6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1.7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1.8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9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1.10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11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1.12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本模块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人口,城镇和乡村,产业区位选择,环境与发展。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树立绿色发展、共同发展、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内容标准】 2.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2.2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特征,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2.3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2.4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2.5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2.6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2.7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举措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 2.8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2.9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2.10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2.11通过探究有关人文地理的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习题

考点13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对应学生用书P029 (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 [夯基础—确保大本营] 甲、乙、丙是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1~2题。 1.[考向人口的迁移]有关甲、乙、丙三地区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 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答案 D 解析根据经纬度数值可以推测出:甲、乙、丙三地分别位于我国的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沿海地区,图中人口主要是从四川盆地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沿海地区。 2.[考向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收入差距B.家庭婚姻 C.工程建设D.文化教育 答案 A 解析人口从四川盆地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沿海地区主要是由沿海和内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即收入差距引起的。

[2018·南昌调研]读我国某地区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图,完成3~4题。 3.[考向人口分布]造成B地区主要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是() A.人口密度超过地区承载力 B.土质疏松 C.夏季暴雨集中 D.本区合理承载力较大 答案 A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B地区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是其主要环境问题。从图中可明显看出,该处的人口密度为47人/平方千米,已远超出30人/平方千米的合理人口密度,故导致生态破坏严重,进而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 4.[考向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本区北部合理承载力低的原因是() ①土地资源质量差,以沙地、草原为主②降水较少,水资源较少③科技水平低④对外开放程度低⑤人口受教育水平低 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答案 B 解析图中北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干旱,经济、科技水平较低,对外开放程度较低,故合理承载力低。 [2018·广州模拟]下图为2010年上海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是在中国户籍制度条件下的一个概念,指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居住的人口,但目前尚无明确、准确和统一的定义。国际上,类似的群体被称为“国内移民”(internal migration)。 目录 简介 流动人口 recurrent population ,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国外一般称为人口流动。流动与迁移是两种相似但又有区别的现象,流动人口与迁移人口虽然都进行空间的位移,但迁移是在永久变更居住地意向指导下的一种活动。 人口流动主要是由农村流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 流动人口可以分为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流入人口是指来到该地区的非户籍人口,流出人口是指离开该地区到其他地方居住的户籍人口。流动人口根据流动性可以分为常住流动人口和短期流动人口,常住流动人口一般指在该地区居住较长的一段时间(如5年)。目前流动人口的行政管理以公安部门为主,主要抓流动人口的治安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教育,计划生育等部门分别管理流动人口的不同方面。 目前中国没有制定流动人口管理的法规,流动人口管理的法规主要是省市一级。最早的省一级的流动人口立法是1987年的《广东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 由于户籍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挂钩,离开了户籍所在地流动人口就权益得不到保障,比如流动人口中学龄少年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 流动人口的政治权利,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下列人员除外 (一)因出差、就医、上学、旅游、探亲、访友等事由异地居住、预期将返回户籍所在地居住的人员; (二)在直辖市、设区的市行政区域内区与区之间异地居住的人员。 而流动是短期的、往复的,不导致当事人常住地的改变。 衡量标准 衡量流动人口的基本尺度是流动涉及的空间及其持续的时间。在空间尺度上,可以按流动距离对流动人口进行分类,或按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

高中地理人口增长模式教案

1.1 人口增长模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增长的概念及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理解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人口增长快慢的决定因素。 2.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理解、掌握各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 3.通过比较分析人口统计资料数据,培养学生分析、运用地理数据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数据信息来分析整理影响人口增长的原因。 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 2.通过分析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资料、案例,使学生了解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3.通过分析环境对人口的影响,树立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1.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及其分布; 2.中国人口增长状况。 [教学难点] 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媒体与教具]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收集人口的有关资料,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和反思。如:查找有关资料,了解艾滋病对人类的危害;引导学生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 [课时安排] 2课时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1999年10月12日,第60亿位居民诞生,联合国将地球村这一天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世界人口达到60 亿标志着世界人口在40年内翻了一番。世界人口增长走过怎样的历程?人类的家园到底能容纳多少人口?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将会怎样演变?这些都是我们极其关心的问题。 【板书】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一、人口增长 【讲解】人口增长的快慢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有关。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某地区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出生率是指指一年内一定地区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广东省流动人口素质结构和年龄结构研究

?人力资源研究? 广东省流动人口素质结构和年龄结构研究 吴森富(华南师范大学经管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内容提要]广东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省份,经济持续高速地增长,与此同时广东也成为我国吸引流动人口最多的省份。本文分析广东省流动人口的素质结构和年龄结构,广东流动人口的特征,并且对这种特征进行了评价。 [关 键 词]流动人口;素质结构;年龄结构 [中图分类号]C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249(2003)03-0034-03   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省份,经济获得了持续高速的增长,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总量和经济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全国各地的劳动力开始向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大规模流动,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广东省的流动人口超过2500万,其中省外流动人口超过1500万,占全国省际流动人口的3515%。对此,国内学者对广东省的流动人口的迁移机制和特征(李玲,1995;广东省外来农民工联合课题组, 1995)、珠三角劳动力市场(李若建,1994)、流动人口管理(广东省外来农民工联合课题组,1995)、省外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赵文琛,2001)等方面进行过研究,而对广东省流动人口的素质结构和年龄结构以及影响这种结构特征的因素方面研究的比较少,而这正是本文要研究的内容。 一、广东省流动人口的总量与构成概况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沿海省市经济持续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的劳动力开始向沿海省市流动且逐年增加,于1988年形成了以广东省为代表的国内外瞩目的“百万民工下广东”的现象,到了20世纪末期已经变成了“千万民工下广东”,而且人数还正逐年增加。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到1990年广东省流动人口已经达到392186万人,其中省外流入广东省的流动人口(以下简称省外流动人口)为125175万人,省内流动人口267111万人。根据全国1%的抽样调查,1995年广东省流动人口已达804122万人,比1990年增加了近115倍,其中省外流动人口增加到314154万人,省内流动人口增加到489168万人。到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广东省的常住人口已达8522150万人,户籍人口为7498154万人。流动人口已达2530143万人,其中省外流动人口1506149万人,省内流动人口为1023194万人,它们分别是1990年时的6144倍、11198倍、3183倍;又分别是1995年时的3115倍、4179倍、2109倍。在年均增长率上分别由1990-1995年的20111%、20111%、12185%上升到1995-2000年的25179%、36179%、15189%。 表1:广东省流动人口情况单位:万人 省外流动人口省内流动人口总流动人口1990年第四次人口四普125175267111392186 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314154489168804122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150614910231942530143 注:在统计口径上,1990年第四次普查数据只包括跨县市的流动人口,而1995年1%抽样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还包括了县市内流动的人口,因而1995年1%抽样和2000年第五次普查对流动人口的调查口径要宽于1990年第四次普查。 二、广东省流动人口素质结构 人的素质是指由先天的遗传条件及后天的经验所决定和产生的身心倾向的总称。一般来说,谈到人的素质主要指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人的身体素

2013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的两个显著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由必修课程与选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建立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埂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2、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习探索扑克然奥秘、认识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 3、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索。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4、注重信息技术在地理课程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

高中地理高考试题—— 人口

高考试题解析地理学科分项版专题6 人口 (高考山东卷)图3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回答7-8题。 200010000 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 0M N 30 60 距市中心距离(km ) 常住人口密度(人/k m 2) 年1990年1982年楼高 2000 5000 10000150002000025000 3000035000 年1990年1982年楼高 常住人口密度(人/k m 2) P Q 5 10 15 距市中心距离(km ) 甲城市 乙城市 图3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 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D. 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8.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 处 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 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 处 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 处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中央商务区具有交通最优和市场最优的原则,甲图中的N地形成二级商务区。 (高考江苏卷)表2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图8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15~16题。 表2 图8 15.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 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 【答案】B 【解析】根据表中2000年和2010年的数据变化,苏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因为江苏省总人口在增加,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不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与江苏省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造成的。

高三地理核心素养:人口迁移统计图的判读

2020届高三地理核心素养:人口迁移统计图的判读素养材料 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 探讨1.(地理实践力)此统计图的主题是什么? 提示:反映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 探讨2.(地理实践力)该统计图的构成是什么? 提示:竖轴表示百分比,横轴表示时间变化,用迁入率和迁出率两条曲线的时间变化反映主题内容。 探讨 3.(综合思维)图示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以迁入为主还是迁出为主?为什么? 提示:人口以迁入为主,因为在图示时间范围内,人口迁入率始终大于人口迁出率。 读图方法 人口迁移统计图的判读方法 采取“读轴—看线—抓点”三个步骤,具体如下: (1)读轴:如上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迁移率。 (2)看线:迁入率曲线波动变化上升,迁出率曲线波动下降。迁移差额率即两曲线之间的垂直差值呈波动上升,意味着人口净迁入,且净迁入人口比重上升。 (3)抓点:抓住特殊点。如迁入率峰值、谷值等。 素养达标 下图为甲、乙两国的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与图中B箭头所示人口迁移相符的是() ①北宋末年,由战争引起的中原人口大规模南迁 ②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③明清时期,广东、福建等省的人口移居东南亚 ④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若甲国为中国,A箭头表示中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其含义正确的是() A.从中、西部流向东部 B.从沿海流向内地 C.从城市流向农村 D.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1.C 2.A[第1题,从图中信息看,箭头B代表了国际人口迁移,选项中只有我国明清时期人口移居东南亚和来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第2题,箭头A代表的是国内人口迁移,目前我国国内的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是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迁移。]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数之比。下图为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完成3~4题。 3.上海市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A.2003年B.2008年 C.2010年D.2012年

【地理】鲁教版必修2 第一单元 第二节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教案)

第二节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教材分析 “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这一节主要讲过了三个主题: 1、人口迁移 2、人口流动 3、人口移动的动因和效应 人口迁移的原因;人口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作为我们这节课的重点。 教学目的 1、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分析人口迁移造成的影响,并能针对具体实例,说明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2、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的特点,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影响。 3、通过本地人口迁移情况的讨论,学会全面、客观地分析某一具体的人口移动现象。教学重点 人口迁移的原因 人口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教学难点 人口迁移的概念 人口移动的动因 【教学过程】 引言:1979年以前,深圳市只是一个拥有2万人口的小镇,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后,全国各地的人口源源不断地迁入,人口迅速增长,到1999年底,该市人口达到119万,深圳市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商贸和旅游城市,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深圳市总人口700.9万,其中户籍人口124.9万,外来人口577万,占总人口的82.1%。请思考:深圳市的人口增长如此之快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对深圳市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导入:从全球来看人口的增长只取决于人口的出生和死亡,但对一个地区来说,人口增长除了受出生率、死亡率的影响外,还受人口迁移的影响。 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 一、人口的迁移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移动。 1.人口迁移的定义 人口移动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两个方面,人口迁移人口居住地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人口流动则指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 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人们总是不断地进行空间移动,但不能把所有的空间移动都当做人口迁移,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和“长期”变化的运动,才被当做人口迁移。这就是人口迁移的时间性。强调人口迁移的时间性,就是要把人口迁移与人们每天在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通勤往返、外了购物、出差等活动区分开。另处,按照这一定义,游牧民的迁徙、季节的季节流动、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的流动等,也不应包括在人口迁移之中。 第二、人口迁移的必须以居住地的改变为条件,即迁移发生前后,人们的居住地各不相同,而居住地的改变包含有人口迁移必须超过“一定距离”。 2.不同阶段的人口迁移特征、原因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阅读P8~10,思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哪些因素影响了人口迁移?不同阶段有什么特点?

2020年高中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精选三篇

2020年高中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精选三篇 签订时间:XXXXX

2020年高中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刻不容缓。党的十九大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的教育方针,高中地理课程承载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教育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法和教学方向,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感悟。 一、教学设计新颖 新课标解读中给了一系列案例,其中《水循环》一节给我很大的感悟,教学分四个环节,分别为:创设驱动式问题情境;发现并提出地理问题;项目合作,寻找地理解决方案;成果展示,总结评价。 问题情境以济南七十二名泉展开,先叙述济南因泉城而美,又叙述泉水开发矿泉水后,过度开发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泉城已经快名不副实,泉水停喷的次数越来越多,停喷的时间越来越长;进而提出问题:泉水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济南的泉水主要分布在哪里?济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泉水,泉水是如何形成的?泉水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泉水为何会停喷?我们应如何保泉护泉?一系列问题的提出,贴近生活,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开展探索性学习;项目合作,寻找地理解决方案中,以水滴的旅行探泉之成因感泉城发展展开,设计一系列问题与探究,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体现了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成果展示中,学生对水循环的过程、环节和原理等问题及泉的相关知识等都有了深刻的理解,既完成了教学目标中内容的学习,又完成了对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的培养,感悟颇深。 二、教学内容灵活 近段时间,辅导学生做练习题时,碰到过这样一道题,学生出现问题比较大,看似一道简单的问题,结果却是问题百出,问题如下:

2020高考地理 冲刺 第18讲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学案 鲁

第18讲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考点整合】 【要点热点探究】 探究点一人口迁移的判别与影响因素 属于人口迁移的人口流动一般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改变居住地。我国曾以户口是否发生变迁作为人口迁移的判别标准,这将随着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发生变化。二是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例如,旅游、探亲等短期人口流动就不属于人口迁移。三是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有时候常常把这作为判断是否发生人口迁移的重要标准。人口迁移按地理范围可分为国际迁移及国内迁移,按迁移方向可分为农村到农村、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农村、城市到城市的迁移。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有: 1.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2.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以及个人动机和需求等,也能影响人口的迁移; 3.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例1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下图表示2000-2005年我国各省(市、区)实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以5 年为统计单位,不包括)回答⑴-⑵题。 迁入率迁入率(%)迁出率(%)601 2 3457 268101214161820 4=地区迁入人口/地区总人口×100%迁出率=地区迁入人口/地区总人口×100%净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A B ⑴造成图中A 点所示省(市、区)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的是当地 A .收入水平高 B .远离东部 C .人口数量少 D .经济落后 ⑵图中能够反映的省际人口迁移状况是 A .迁入率最大值小于迁出率最大值 B .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市、区)多 C .净迁移率打于10%的省(市、区)少 D .所有省(市、区)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 解析:⑴读图,可看出A 省(市、区)迁出率远远大于迁入率,人口迁出多,造成该省人口迁出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落后。⑵根据图中信息,迁入率最大值为18%,迁出率最大值为 6.5%,迁入率最大值大于迁出率最大值,选项A 错误;根据净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结合图可看出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市、区)只有2个,选项B 错误;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市、区)只有3个,选项C 正确;图示省区既有净迁入省区,也有净迁出省区,选项D 错误。 答案:⑴D ⑵C 探究点二 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流向和原因

2019届高三一轮地理复习练习:18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Word版含解析

限时规范训练18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8·葫芦岛市六校联考)据2015年9月8日《联合早报》报道,因中东地区战乱,2015年以来,通过西巴尔干路线以及希腊东部的东地中海路线进入欧盟各国的中东难民较往年增长了10倍,并多为过境难民。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引起这次人口大规模迁入欧盟各国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 C.社会文化因素D.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解析:材料中显示“因中东地区战乱”,导致人口大规模迁入欧盟各国,属于政治因素。 答案:A 2.大量人口迁入欧盟国家对其产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扩大环境人口容量B.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C.增加了公共设施负担D.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 解析:大量人口迁入欧盟国家会增加各国的公共设施负担。 答案:C (2018·山西省高考测试)2014年2月7日(正月初八)至2月18日(正月十九),杭州市某区共登记流动人口21 285人,同比去年增加2 741人,上升14.78%,该区流动人口数量和增长较往年有所提升。下表为该区2014年节后部分流动人口调查问卷汇总情况。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该区节后流动人口的特点是() A.就业结构性矛盾明显 B.以返城、返乡目的为主 C.流动人口持续增加 D.流动人口中少年儿童占比最低 解析:根据表中统计数据,可知该区流动人口中无16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因此D项正确。 答案:D 4.导致该区节后流动人口比往年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旅游人口增多B.市内交通设施完善 C.就业环境改善D.返城的本地人口增加 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节后流动人口在该区大部分有了工作,说明该区就业环境改善,外来流动人口节后回该区就业的意愿增强了。 答案:C 5.节后流动人口的变化对该区带来的影响是() A.加快城市化进程B.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C.增加当地人均收入D.缓解“民工荒”问题 解析:据表格数据可知流动人口大多数就业了,而且材料中提到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教案

1.3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教学目标】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及人口迁移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2)掌握并会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了解中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成因 (4)理解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重点难点】 1·重点:人口迁移的概念,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2·难点:推拉理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人口迁移: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点的空间流动行为。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1)国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2)国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一个地区人口状况的变动表现为两种:一种是人口自然变动,即由出生和死亡所引起的人口数量的增减;另一种是人口机械变动增长,即人口迁移变动。 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推拉理论) 下图是以城乡迁移为例的“人口的推力和拉力因素示意图”。 城市 (拉力因素)人口迁移乡村 (推力因素) 工作机会多 赚钱机会多 医疗服务和社会福相对理想 利 教育与升迁机会多休闲机会多 现代建筑居住舒适职业与致富机会多社会地位高城 市 化 农村生活困难 就业机会不多 升学与升迁机会不多 生活质量低 就医不便 公共设施不足 老式房屋生活不便 社会地位低 人 口 与 集 中 郊 区 化 人口密度大 失业率高 犯罪率高 建筑物密集 房地产价格高交通拥挤人口流失 人口总量少 劳动力老化 农业投资少 农业生产条件差农田荒废 环境质量差(推力因素)人口迁移环境质量好 (拉力因素)

我国流动人口空间格局及流场分析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流动人口的规模急剧增长,2010年的六普数据显示,我国的流动人口规模已经达到2.2亿。制度变革释放出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入城市非农业部门,带来一次“空前”的大规模人口流动。这是一场追求经济机会的自发型流动,是我国历史上乃至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人口流动,决定我国能否顺利完成工业化、现代化。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人口流动的流向存在自身的特点,且经过30年的变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特点也在发生着变化。 一、研究回顾 我国人口迁移流向向东部地带“集中”,逐步形成了北京、上海两大全国级强势吸引中心和广东、新疆两大地区级强势吸引中心[1]。流动人口空间格局分为“3带、5区”,包括东部带、中部带、西部带、京津区、东北区、皖赣区、新疆区、云南区[2];已经形成三大城市流动人口圈:京津连流动人口圈、沪宁杭流动人口圈、广深厦流动人口圈[3]。流动人口规模最大两个城市是东莞市和深圳市;其次是浙江、江苏、北京和上海等五个省(直辖市)的城市,流动人口多向大城市集中,1/2的流动人口流向超大城市;有近 经过30多年的变迁,流动人口空间分布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中、西部地带人口主要选择迁向东部地带的基本区域模式十分稳定,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省际人口迁移选择呈进一步向东部地带的集中化趋势,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尤以珠三角为极点[5]。2005年的数据又表明:珠三角地区吸引的流动人口出现相对衰退和减少趋势,长三角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加[6]。 目前的流动人口分布是区域人口数量、区域面积、经济发展水平和一、二、三产业发展状况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7]。中国流动人口的“拉力”要素是流动人口规模与经济增长要素、投资要素相关显著,与社会发展要素、消费要素相关不显著[1]。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迁入率基本呈“阶梯”模式,1996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0元和6000元,分别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省际人口迁移比较有意义的人口迁入、迁出收入“门槛”线[4]。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口的聚集,人口的集聚带来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进步。 在现有研究中,学者们总结了我国人口流动流向特征,但流动人口空间格局的研究需要大型宏观数据,数据的获取十分困难,由于数据限制,现有研究往往基于省级单位来分析流动人口分布的格局,相对 我国流动人口空间格局及流场分析 □杨舸 摘要:本文使用地级市层次的人口流动数据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空间格局及流入中心的 流场范围。我国已经形成了“4大5小”流入中心和以川渝皖赣湘豫为核心的 流出圈。长三角地区辐射范围广,有明显的圈层结构;珠三角地区的辐射呈 “漏斗”状,覆盖中南部省份;京津冀地区的流场辐射广大东北、华北地区;海 峡西岸地区吸引力的辐射范围集中在邻近的中南省份;其他小流入中心辐射范 围小,却也因历史、地理和经济特点呈现不同形态。流场分析发现,经济发展 水平是吸引人口流入的最重要因素;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动力源。 关键词:流动人口;空间格局;流场

高中地理人口知识.doc

高中地理人口知识 高中地理人口知识: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万年来人口增长 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 指某地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平均总人口之比,它反映人口死亡的强度 环境污染、生产力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水平、生育政策、生育观念、婚姻制度、宗教因素、政治因素、传统习俗、社会风气等 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因素、受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水平、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等 5、人口发展不同于人口再生产,还包括了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改变三方面的内容。 高中地理人口知识:人口出生率 人口出生率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生的活产婴儿数与当年平均人口数的比率,一般用千分率表示。 近30多年来,全世界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从1950-1955年的3.59%降至2005年的2.65%.长期以来,发达地区出生率一直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且不断下降,从1950年的2.33环降至2005年的1.2%,几乎每隔5年就下降0.1%. 发展中地区出生率仍然很高,但也呈现出下降趋势。从1950-1955年的4.24%降至2005年的3%.非洲出生率自二次大战以来下降幅度最小,从4.8%降为4.4%,而有些国家出生率高达5%,如肯尼亚((5.2%)、卢旺达(5.3%)、马拉维((5.3%)、尼日尔和贝宁(5.1%),是世界人口出生率最高的国家。亚洲出生率下降幅度较大,特别是东部地区下降更快,这主要受中国出生率迅速

下降的影响。欧洲是世界上人口出生率最低的地区,为1. 3%,德国1%,丹麦1.1%,更有国家是人口负增长。 高中地理人口知识:人口死亡率 人口死亡率也是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一定地区死亡人数与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也用千分率表示。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死亡率一直呈下降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30年,死亡率从1.85%降为1肠,在21世纪前5年里停滞在1. 1%的水平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已逐渐接近。 2005年以北美洲〔0.8%)、拉丁美洲((0.7%)为最低,以非洲为最高(1. 6%)。人口死亡率最高的国家是非洲的塞拉利昂(2. 6%)与冈比亚(2. 4%),最低的国家是科威特(0. 3%)、阿拉伯联合酋长国(0.4纬)等。我国200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表明,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已降到0.613%,远低于新中国成立前的2.5%,成为世界上死亡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