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职业地位获得实证研究

大学生职业地位获得实证研究

大学生职业地位获得实证研究
大学生职业地位获得实证研究

 《青年研究》 2005年第12期 大学生职业地位获得实证研究

宛恬伊

内容提要:本文根据武汉市部分高校毕业生职业地位获得调查,采用Logistic 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研究分析了大学生人力资本对其职业地位获得所发挥的作用,

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职业地位获得进行了相关的探索性思考。

一、研究意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下,就业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包容性,同时也加剧了就业竞争。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素有”天之骄子”之称的中国大学生,在毕业之际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也变得十分巨大,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近些年来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探讨大学生职业地位获得的有关问题。

在社会学界,以往传统的地位获得研究均以出身(先赋性因素)和成就(自致性因素)分别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来考察某个群体地位获得的基本情况,并借此来分析整个社会流动的质性。然而以这种标准来划分两类不同变量的方法却不尽如人意,尽管文化程度被作为一种自致的教育资本被引入模型进行分析,但教育仍摆脱不了”世袭”的干系,这也即是说,传统研究思路中对出身和成就变量的操作化是有着明显的弊端的。如何找寻一种新的分析变量来研究地位获得,并进而揭示整个社会的机制运行特点,成为一个有待进一步发现和挖掘的问题。本文试图为地位获得的社会学分析提供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在丰富现有成果的同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属于定量研究,采用封闭式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在对人力资本和地位获得概念进行明确定义的基础上,对武汉市大学生人力资本与地位获得的关系进行较为深入的描述和探讨。本研究主要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和建立相应模型来研究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地位获得的影响。由于大学生地位获得是一个二项分类变量,在统计的过程中,我们可对其进行虚拟变量操作,以是否获得就业作为因变量,操作化的人力资本诸要素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

(二)核心变量的界定及其指标操作说明

许多经济学家都给”人力资本”下过各种不尽相同的定义。在本文中,笔者采用的是目

前理论界较为认可的一个定义:”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体力(健康状况)等质量因素之和”(靳希斌,2002)。因此笔者将人力资本这一核心变量操作为3个基本要素:知识要素、技能要素和健康要素。

此外,本文的另一个核心变量———地位获得,界定为职业地位的获得。因为,根据社会学的一般性解释,”就业即可视为职业地位获得的一个过程”(西奥多?W?舒尔茨,1992)。

具体的操作化如表1所示:

表1核心变量的指标操作说明

要素名称变量名称变量类型 对变量的说明

知识要素所学专业定类变量分为理、工、文、法、管理、农、医、外语、其他

学位情况定类变量分为双学位、辅修第二学位,未修读其他学位

学习成绩定距变量分为前1%,前10%,前25%,前50%和其他

获奖情况定距变量分为5次以上,3-4次,1-2次和没有

技能要素学生干部定序变量分为担任过校级、院系、班级干部和没有担任过

工作经历定距变量分为5次以上,3-4次,1-2次和没有

培训经历定距变量分为5次以上,3-4次,1-2次和没有

资格证书定距变量分为三项及以上,两项,一项和没有

健康要素身体状况定序变量分为很好,良好,一般,较差

患病情况定类变量分为是和否(注:此问题考虑的是患慢性病的情况)地位获得获得机会定类变量分为是和否

(三)样本抽取与资料收集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自填问卷式调查,并辅以个案访谈法。在调查样本的选取上,采用判断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式。根据武汉市高校分布的实际情况,我们抽取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湖北化工学院六所大学进入样本框,然后按照院系的分布情况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式在每所学校各抽取调查对象2005届大学毕业生25名,按照上述方式共抽取150名大学生作为最终调查对象。

本调查于2005年2月底到3月初进行,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41份,回收率为94%。实际调查样本的总体情况见表2。

表2样本构成情况

样本特征频数频率样本特征频数频率

性别男755312 N=141女664618

华中科技大学241710

中南政法大学241710学校华中师范大学211416 N=141中南民族大学241710

武汉科技学院251717

湖北化工学院231613

大城市14919家庭所在地中小城市332314 N=140乡镇322217

农村614313

工学513612

理学10711专业法学342411 N=141文学11718

外语13912

管理学12815

其他10711

中共党员412911政治面貌共青团员916415 N=383群众8517

其他1017

三、结果与分析(一)大学生地位获得情况的基本描述

如表3所示,调查中,4916%的大学生已经找到工作,5014%的大学生仍未找到工作。这一调查现状表明,大学生就业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

表3大学生职业地位获得情况

回答频数百分比

你的工作是确定是704916

否715014

合计14110010

(二)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地位获得的相关分析

根据对调查数据进行的相关分析,我们可以从表4中看到,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地位获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知识要素和技能要素上,而健康要素对大学生地位获得机会的影响并不显著。

表4人力资本对工作是否确定的影响

交互分类项目Lambda、Eta系数X2P

知识要素所学专业与工作是否确定0112511181101050

学位情况与工作是否确定010562133901310

学习成绩与工作是否确定010720195101566

所获奖励与工作是否确定010524114201387技能要素学生干部与工作是否确定0108615125601035

工作经历与工作是否确定0134812177601046

培训经历与工作是否确定010536119101185

英语证书与工作是否确定010483155101470

计算机证书与工作是否确定010384143001489

职业资格证书与工作是否确定010000119301908健康要素身体状况与工作是否确定011047144401059

患病情况与工作是否确定010320155901756

在知识要素的构成因素中,学位情况、学习成绩和所获奖励均未通过检验,仅有专业因素通过了显著性检验,Lambda值为01125(p=01050),即说明专业因素对大学生地位获得存在低度正相关的影响作用。如表5所示,理工科和外语类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超过了50%,而法学、文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大学生则未超过半数。尤以法学最低,仅有1716%的被调查者目前已有确定的工作。可见在就业市场中,对理工科专业的需求要高于文史类的专业。2005年2月在江苏省的一次就业统计中(徐宁、周静文,2005),也发现南京、苏州、无锡的几所综合性大学应届文科毕业生签约率都远远低于理科毕业生,有的高校文科学生的签约率只有总签约率的30%。

表5专业类别与工作是否确定(%)

专业类别工作是否确定合计

是否

工学39(7614)12(2316)51(10010)

理学6(6010)4(4010)10(10010)

法学6(1716)28(8214)34(10010)

文学3(2713)8(6217)11(10010)

外语8(6115)5(3815)13(10010)

管理学4(3313)8(6617)12(10010)

其他4(4010)6(6010)10(10010)

合计70(4916)71(5014)141(10010)

在技能要素中,培训经历、各类证书对大学生就业并不具有显著影响,而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以及是否有过工作经历则通过了显著性检验,Lambda值和Eta值分别为01086(p= 01035)和01348(p=01046)。由表6可见,在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较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表6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与工作是否确定的交互分类表(%)

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工作是否确定合计

是否

校级学生干部9(6413)5(3517)14(10010)

院系学生干部19(6313)11(3617)30(10010)

班级学生干部22(4518)26(5412)48(10010)

没有担任过20(4018)29(5912)49(10010)合计70(4916)71(5014)141(10010)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担任校级学生干部的大学毕业生中,目前的就业率已达到6413%,而从未担任任何学生干部的大学毕业生中,仅有4018%的人目前找到了工作,两者相差了20多个百分点。在用人单位的新人才标准中,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管理能力被认为是应聘者理想的能力(余凌功等,2002),而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往往通过组织活动、主持会议、参与决策等过程中,培养了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且在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再来看看培训经历。培训经历与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值超过013,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如表7所示,随着兼职或全职经历次数的增多,就业率也大为提高,尤其是具有5次以上工作经历的大学毕业生,对于工作是否确定这一问题回答“是”的高达7816%,有过3-4次工作经历的大学毕业生中,一半以上的已经找到了工作,4715%有过1-2次工作经历的大学生找到了工作,而没有工作经历的大学毕业生仅有3511%的人目前已确定了工作,两者之间相差更甚。对于有过多次兼职或全职经历的大学生,在工作过程中,他们较早地接触到了社会,对于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有一定的领悟,因而用人单位大多愿意接收有一定工作经历的大学毕业生来单位工作。此外,在工作的过程中,这些有过多次工作经历的大学生相对于其他大学生而言,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实际操作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的锻炼,而目前的大多数单位和企业看中的便是这种动手能力。

表7工作经历与工作是否确定的交互分类表(%)

大学期间有过几次兼职或全职的经历?工作是否确定合计

是否

5次以上11(7816)3(2114)14(10010)

3-4次17(5816)12(4114)29(10010)

1-2次29(4715)32(5215)61(10010)

没有13(3511)24(6419)37(10010)

合计70(4916)71(5014)141(10010)

(三)人力资本与大学生职业地位获得的模型分析

通过对人力资本知识要素、技能要素和健康要素的操作化变量与大学生职业地位获得机会的相关分析,笔者剔除了p值较大的学习成绩、职业资格证书和患病情况三个变量,将其余的9个变量作为自变量,以大学生工作是否确定为因变量,运用Enter方式做Logistic回

归分析,得出结论认为这9个变量对大学生职业地位获得具有1211%的解释力。具体结果如表8所示。

表8影响大学生职业地位获得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Log Likelihood2771320

Cox&Snell R Square01121

Nagelkerke R Square01161

Model Test Chi-square=181141df=13sig=1008<0105回归方程:

自变量B S1E1Wald df Sig Exp(B)

所学专业-1107109041416110351899

学位情况12351228110631130311265

所获奖励13821220311191105911465

学生干部14981143411881104111645

工作经历12731087316261105011314

培训经历1271131317501138611312

英语证书1114119111066113021821

计算机证书-1275120011899111681760

身体状况-113213231167116831876

Constant12321569317291104611262

整个模型的p值为01008,通过了显著性检验(p<0105),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个模型是有解释效力的。从表中的数据结果看,对大学生地位具有显著影响的变量为学生干部、工作经历和所学专业,发生比[EXP(B)]的分析显示,担任学生干部的情况每上升一个等级,地位获得机会就为原来的11645倍。举例说明,担任校级学生干部的大学生相对于担任院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而言,其求职机会要多出6415%。由此可见,学生干部在求职中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此外,工作经历对于大学生地位获得机会的影响也十分突出,其Ex p (B)系数为11314。即工作经历每上升一个等级,其求职的成功率将增长3114%。通过回归系数的分析,我们还发现:所学专业对大学生地位获得具有较大的负向影响作用,其Ex p (B)系数为01899,即文科和管理学科学生的就业机会要低于理工科。

四、总结与讨论

(一)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地位获得的影响

11在人力资本诸要素中,对大学生职业地位获得具有显著影响作用的变量是知识要素和技能要素,具体表现为所学专业、学生干部和工作经历。

从数据分析中,我们发现所学专业、学生干部和工作经历对大学生职业地位机会获得具有显著影响作用。在三个变量中,学生干部对大学生地位获得的影响最大,工作经历次之。这表明,在就业市场中,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协调能力成为单位或企业所关注的重点,具备了以上能力的大学生在求职中具有更大的优势,能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此外,专业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变量。曾有不少学者在讨论就业问题时提到这样一个观点:专业越专,就业选择面就越窄,导致了就业难度的增大。而笔者发现,实际调查结果显示,专业的专门性对大学生就业极少构成限制作用,相反,由于大学生所学的专业

知识可以说是大学生积累的特殊人力资本,这种专业的特殊人力资本,将形成一种准入机制,将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专业学习和培训的人排除在外,实际上提高了专业性人力资本就业的成功率。就业口径相对较宽的专业,由于受专业限制较少准入机制的门槛就越低,这部分大学生将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在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在就业市场中,业已形成理工科学生既做技术又做销售、管理等的情况,而文科生则成为被排挤的对象,技术活他们干不来,销售、管理职位还需与理工科学生分一杯羹。

21加入人力资本其他变量对大学生地位获得的影响

通过分析发现,性别、政治面貌、家庭出生地均未通过相关性检验,对大学生地位获得的影响不大。当然,这并不是说明在就业市场中就不存在对这些变量的限制与歧视。在个案访谈中,被访者的求职经历是很有说服力的,相对于理工科专业女生而言,文科专业女生就业难度较小,而男生的情况择恰恰相反。这说明性别歧视是专业选择的伴随产物。当然,如果从招聘方的聘用缘由来看,这种性别歧视仍然只是针对女性的。这是因为,对于理工科技术要求高的专业职业,多数单位会对女性的胜任能力持怀疑态度;而对于文科而言,企业之所以不选择男生并非怀疑其专业技能,而是由于女性在与人交往等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

政治面貌的限制主要来自于政府和国有企业。这类招聘需要应聘者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如在公务员招聘中,很多职位需具备党员条件,而在国企招聘时,也会较多的考虑政治面貌问题。但是为何政治面貌对大学生地位获得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呢?从招聘方的角度来看,毕竟政府和国企的招聘只是极小的一部分,从应聘方的角度来看,如陈成文在研究中所分析到的,大学生党员的绝对数量多,加之许多求职学生冒充党员,导致了党员身份的缩水。

再来看看户籍的影响。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课题组历时数年的调查发现,“1992年以来,户籍对就业的影响力格外显著,仅略次于受教育水平。这一现象反映了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对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流向高层职业的阻碍,也暴露出当前中国社会流动中市场驱动与计划体制残留壁垒的尖锐冲突”(陆学艺主编,2004)。而家庭出生地对大学生地位获得的影响在本调查中并未得到体现,这可能与因变量的操作化不完整有关,如果对工作的户口解决与否进行调查,则有助于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在访谈中,一些单位所在地为北京、上海、深圳等的企业在签订协议书时声明不帮助求职者解决户口问题,因而一些大学生即使获得了就业机会,仍然受到了这种户籍制度的限制,但是那些出生、居住在直辖市、省会城市等发展较好地区的学生则不需担心这个问题。

31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地位获得的解释力说明

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地位获得机会的模型解释力仅为1211%,剩下的绝大部分的解释力又靠什么来说明呢?大学生就业过程本身是复杂多样的,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根据传统社会学研究思路,对地位获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社会资本的探讨与分析上。因而,社会资本和社会制度在人力资本作用于大学生地位获得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社会资本和社会制度也成为我们研究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

(二)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关系

根据以往研究结果,社会资本在新旧体制的转轨过程中都是起重要作用的,而人力资本则主要在市场体制下才有较为显著的作用。可以看到,在当今的中国,市场作为一种正式的制度性资源配置方式,已经在收入分配和职业地位获得的许多领域里确定了它的地位,并开始稳定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因而我们也可以预见:当市场制度逐渐确立后,对就业水平起

决定性作用的将主要是个人的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本对地位获得的解释也愈有效力,“只有假定在一开放的、完全竞争的同质的市场过程中,个人的不同能力才会得到不同的报酬。也惟有在此情形下,我们才可以忽略除个人特质之外,那些可能影响个人的地位取得的结构性因素,例如市场特质(非完全竞争市场,双重或多重劳动力市场等)、政府干预、阶级控制等”(许嘉猷,1986)。

许多学者在对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进行研究时均认为,随着市场机制的最终确立,人力资本的经济回报将逐渐上升,而社会资本所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少。而笔者认为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地位获得的影响并非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因为人力资本解释力的上升很难反映出社会资本解释力的下降,在对地位获得具有影响作用的不仅仅只有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即使将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合并也无法概括个体的所具有的全部特质。由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这两个概念是在不同的学科背景下产生的,因而它们很难像先赋性因素和自致性因素一样,成为一对互补变量,当然,一些无法控制的交叉情形也时常存在于二者之间。所以,当我们在对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关系进行讨论时,学科概念的整合与调试成为一种必要的基础。笔者曾尝试找寻社会学者在进行人力资本研究时对“人力资本”所下的专业定义,然而却发现几乎所有的学者在进行这项研究时,不约而同地在引用着经济学的定义。

“人力资本”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它的提出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的,纵观社会学视野下的“人力资本”研究,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也是一种非物质资本。而社会资本与物质资本从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范畴,由此可以推论两种学科视角下的“人力资本”研究理应具有一定的差别。由于学科视角的不同,“人力资本”概念是否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成为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在经济学中,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是投资理论,即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形成的,这就从范围上限制了人力资本的内容:一些先赋性的因素将被完全排除在外,因为这些因素是先天形成的,而并非通过投资形成,诸如人的性别、容貌、户籍等等此类。再来看看社会资本,尽管社会资本包含了较多的先赋性因素,如家庭出身可能带来的社会关系网,但社会资本所关注的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若以网络的形式表示,社会资本就是连接各个个体所代表的接点的或长或短的直线。人力资本虽然内存于这些接点,却仅能部分的代表这些接点,因而无法与社会资本在范围和内容上取得完全的互补。

在对人力资本理论研究中,曾有学者指出(潘锦堂,2003):人力资本理论面临的一个理论难题就是如何解释人力资本投资的性别差异,即投资的性别差异、投资回报的性别差异、投资及投资回报性别差异的变动等。它之所以不能充分说明人力资本的性别差异,是因为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并不注意对人力资本”投资对象”和”投资环境”的研究。要说明人力资本的性别差异,就需要有性别人力资本理论。这实际上是对人力资本概念的扩展,即将性别纳入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视角中。无独有偶,在大学生地位获得研究中,陈成文教授借助经济学中人力资本的定义将其操作化为10个变量,其中包括了性别、生源地等先赋性非投资造成的因素。以上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概念不具有学科的普遍适用性,对于人力资本的定义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讨论,尤其在社会学学科研究中,需要对人力资本概念进行重新定义。

(三)研究的不足

西奥多?W?舒尔茨曾经指出:“就估算人力投资来说,原则上有另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就是用它的产量而不是用它的成本来进行计算”(西奥多?W?舒尔茨,1992)。在操作化的过

程中,我们也遵循这一原则,用产量的表现来计算个体的人力资本存量。由于大部分的操作化变量都是客观变量,因而不会影响到数据的真实度和准确性。但在对健康要素的操作化,则较难准确把握。一方面,尽管对于个体的身体状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操作化,但是被调查者对于自身身体状况的评价存在不同的判断标准,即身体状况是一个主观判断变量,这有可能会对数据的可信度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健康不仅仅是体魄的强健,它还应包括心理的健全,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本研究并未对其进行操作化的设计,这也是本次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靳希斌:《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西奥多?W?舒尔茨著,吴珠华等译:《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9页。

《中国首次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青年就业与和谐社会国际论坛,2005年5。

徐宁、周静文:《南京:高校文科生就业遭遇寒流》,《新华日报》,2005年2月24日第四版。

徐凌功、孙虹刚、吴坚编著:《未来十年热门职业》,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46页。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89页。

许嘉猷:《社会阶层化与社会流动》,台北:三民书局,1986年第218页。

潘锦棠:《性别人力资本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西奥多?W?舒尔茨著,吴珠华等译:《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23页。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专业(邮编:100875)

大学生职业理想的调查

大学生职业理想的调查 【论文摘要】本文在小组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参考大量文献,对大学生职业理想的教育、特点、意识发展、动力、择业等方面进行分折,大学生应客观地认识、分析自我和市场需求,不断探索、确立符合自身志向与特点的职业理想。 【论文关键词】职业理想理想职业择业观市场需求特点发展 一、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与择业观 这次问卷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35份,回收率90%。问卷发放范围涉及xx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体育学院、机械与运载学院、土木与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六个学院,问卷发放对象涵盖大一至大四等四个年级。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一、大一的学生中仅有30.3%的人能够清晰地定位好自己的理想职业,大二至大四的学生中这一比例依次为:35.2%,42.4%,56.8%。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知识水平的增加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越来越清晰,但不容忽视的是即便是大四的学生中能够明确自己理想职业的人也只有56.8%,说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总体偏弱。二、就理想职业的选择原因方面有67.7%的受访者选择了个人兴趣,23.6%的受访者选择了易取得较丰厚的经济效益,总体而言兴趣是学生选择自己理想职业的首要因素。三、56.6%的受访者认为工作能力是最重要的职业素质,40.4%的受访者认为社会关系最重要,认为学习成绩和学校好坏最重要的比例分别为:1.8%

和 1.2%。说明进入大学后随着应试压力的减小,学习成绩不再是学生最重视的事情,学生日益注重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但同时社会关系几乎和工作能力并驾齐驱,这反映在贫富差距加剧、社会等级拉大的现实下,“李刚门”等事件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产生了不良影响。 四、在工作待遇方面60.2%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所能接受的最低月薪为3000—4000元,仅3.3%的受访者选择了1500元。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为1700元。绝大多数的受访者的期望薪水远高于平均水平,这与学校好坏存在一定的关系。湖南大学作为全国“985”、“211”重点大学,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望,就业水平也高于一般大学。五、工作地点的选择方面67.5%的受访者选择了大城市,20.5%的受访者倾向于国外,12%的受访者倾向于中小城市。值得突出的是没有一位受访者愿意去基层工作。虽然大城市工作压力大,生活成本,但大多数人还是对其充满了向往。无人选择去基层一方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功利心理,另一方面反映了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缺失。六、在工作单位的选择方面45.5%的受访者选择了国家事业单位,20.5%的受访者选择了外资企业,选择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比例为24%和20%。这与当前的公务员热是想契合的。选择外资企业的比例高于民营企业和合资企业,这与外资企业较高的薪酬待遇是相联系的。 大学生能力分析调查显示:大学生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条件是表达能力,其次是职业素质,再次是协调沟通能力,专业知识反而不重要了,其实这是同学们的一个误解,很多大规模和专业型的

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调查报告

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调查报告 该大学生理想现状问卷调查由马啸,王德春,刘东升,董凤祥,梁启队,成方正,孟敏,杨玉枝,高轻燕共同完成;共计问卷80份,采用到宿舍中由学生匿名填写问卷的形式,其中42份由女生作答,38份男生由作答,未去处废卷。该次调查的目的:为本次作业提供简单的资料支持;使参与者初步掌握社会调查的方法,技巧,并提高兴趣度。资料统计如表格,仅供参与调查者及其余被授权者使用。问卷由马啸提供。 四川司法警院大学生理想问卷调查 (原创设计) 匿名作答,谢谢配合 1您大几?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2您来自? A农村B大城市C小城市D小城镇 3您每月可支配金额? A200以下B200-499 C500-799 D800-999 E1000-2000 F2000以上 4您? A文科B理工科C艺术类 5,是否经常想此类问题? A是B否 6您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东西?(选2) A健康B理想信念C金钱D名誉E权利F情感G其他 7您觉得自己应如何实现人生理想? A完全凭自己努力B自己努力的为主同时要结合别人的帮助C别人的 帮助为主D顺其自然, 8觉得自己现在?

A斗志昂扬充满希望B得过且过以后的事以后说C目标不明确无方向D 精神涣散生活空虚E不明确 9择业重视程度(选2) A社会地位B经济收入C地理区域D发展前景E家庭生活F兴趣爱好G其他 10“理想是人成才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A十分同意B比较同意C难以判断D不同意E没想过 11“现在最重要的是怎样赚钱,过好自己的生活,理想信念只是无意义的政治名词” A十分同意B比较同意C难以判断D不同意E没想过 12“现在的大学生少有理想信念” A十分同意B比较同意C难以判断D不同意E没想过 13 您会有意识地努力塑造自己成为想成为的人,并努力避免成为不想成为的人吗? A是的,一定会B我会努力,但结果不好说C我不会刻意,顺其自然 14 想改造社会之类的吗? A不需要,社会很好B想但觉得力量有限C自己过得好就行了 D其他 15 认为自己? A有明确理想B不明确C没D有无理想无所谓 16 您希望未来的经济状况: A个人资产可以进入福布斯富人榜,可以去想去的任何地方 B达到中产阶级,有房有车,可以到遥远的地方旅行 C达到温饱,能力范围内负担房贷,足够家人维持生活,偶尔有些精神享受D有固定的小收入或不固定收入,勉强度日 E无所谓,能过一天是一天 16题希望程度 A非常期待B比较期待C有所谓不过顺其自然D无所谓

大学生职业选择的调查报告

------------------------------------------------ 大学生职业选择的调查报告 90年代新好青年,独生子女第一代……现在的大学生们即将走上工作岗位。11月20日后,各招生单位将会蜂拥进入各高校抢人才。那么究竟大学生们最喜欢去什么企业?他们的就业价值观是什么?他们怎么找工作?大学生最希望从事什么职业? 不同单位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别,而同一个单位内部职位也是千差万别的。就像计划经济时代工厂里“坐办公室”与“进车间”一样,这中间不仅有工作环境、工作待遇的差别,同时还有工作地位的差别。这次调查的职业问卷栏中专业技术(26%)、管理(24%)和策划(19%)等位于前列,而这三种职业也是目前社会上比较吃香、发展前景较好的,现在大学生在职业的选择上更加趋于实际,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理想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职业价值观方面大学生对社会的趋同。其结果必然造成学生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择业与毕业生本身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前三位之下顺延为销售人员8%、行政人员8%、公关人员7%、财务人员4%和其他4%。 大学生选择职业的标准是什么? 高校学生职业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几年有了较大的变化。据1995年浙江大学学生就业价值调查和1996年《北京大学生毕业生的调查》,收入高是影响毕业生选择职业的第一因素。而对这次大学生首选企业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影响毕业生就业的第一因素为发展前景(19%),其次为施展才干(18%)、薪酬福利(16%)。虽然收入(薪酬福利)依然是影响毕业生选择就业的主要因素,但已退居第三位。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对学生来说,就业的心态理性化,心理上比较稳定;对用人单位来说,则个人事业发展前景上更多,变提供高薪福利为提供人才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从而迎合毕业生在事业成功和实现个人价值上的追求。 除前三位外,工作环境占13%、经济效益占11%、所在城市占9%、专业对口占 4%、出国机会占4%、解决户口占4%、知名度占2%。 ---------------------------------------------------------精品文档-------------------------

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研究(论文)

论文 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研究 第一章引言 1.1本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青年价值观研究历来是青年心理学研究中一个重要领域,大学生作为特定的青年亚群体,正处于个体价值观逐步稳定和定型的决定性阶段。在中国大学生是青年中文化水平最高、政治基础最好的一群,是社会中最具有超前性和先导性的价值群体,影响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 当前大学生所处的时代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从国内环境来看,社会正在全方位地从保守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经济体制改革、社会利益多元和社会结构重组,导致社会价值体系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出现价值观和价值标准的多元化;从国际环境来看,经济全球化及西方发达国家所推行的政治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使西方价值观念在全球蔓延。受这些因素影响,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文化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在理想信念、价值目标、价值手段、价值评价等方面出现空前的困惑与迷惘,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淡化、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失、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因而研究进而改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也就成为当前高校加强大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 1.1.2研究意义 当前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人们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形成与转变影响深远,作为肩负教育重任的高等学校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校教育加强针对性研究,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形成与社会变革要求相适应的生活态度和社会价值观念,全面提高学生应对社会变革的适应能力。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求我们培养一批又一批可靠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要求我们以科学的现代价值观念武装今日中国的大学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把先辈们开

浅谈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浅谈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浅谈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关键词:价值观大学生择业观 论文摘要:通过对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以及对策的分析,为进一步引导和加强大学生对职业价值的正确认识提供了依据。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意义。 价值观就是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人们的行为对个人、的意义。职业价值观反映了人们的需要与社会职业属性之间的关系。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对于职业评价、职业选择、职业价值取向等的总体看法,反映了大学生的需要与社会属性间的关系。它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活有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和高等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使得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职业价值观也随之发生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大学生对择业的评价、选择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内容和方法也面临新的挑战。 1.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的职业观教育就己在国内萌发并在实践中得到一定的,教育部门在国内很早就提倡择业观教育。2O 世纪90年代,国家教委成立了全国高等学校毕业就业指导中心,并要求各地和各高校也要建立起相应的就业指导机构并开展。大学生职业教育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教育体制和就业机制的变革,大学生对职业价值观的认识发生了一些扭曲。 1.1职业价值观教育取得的成效 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和职业观教育的不断深化,使我国大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体现出以下几方面“增强”:职业选择的自主性和承受能力增强。职业选择的自主性指大学生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判断、自我决策能力的大小。大多数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比较理性,在重视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个人综合

护士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现状

护士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现状 作者:陈天艳 作者单位:云南大理学院护理学院,671000 刊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QIHAR MEDICAL COLLEGE 年,卷(期):2007,28(17) 被引用次数:7次 参考文献(30条) 1.王美荣;庄玉芝护理文化在护理队伍建设中的作用[期刊论文]-工企医刊 2004(05) 2.Raths L;Harmin M;Merrill;Simon S Values and teaching 1966 3.Krathwohl D;Bloom B;Masia B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handbook II,affective domain 4.Kurtz R;Warry J Caring ethic:More human kindness,the care of nursing science[外文期刊] 1964(01) 5.Peters T;Waterman R In search of excellence 1982 6.Kluckhohn C Values and value-orientation in the theory of action:An exploration in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1951 7.Rokeach M 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 8.Schank MJ;Weis D Study of values of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 and graduate nurses from a secular and a nonsecular program[外文期刊] 1989(01) 9.Schwartz S H;Bilsky W Toward a universal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of human values[外文期刊] 1987 10.American Association of Nolleges of Nursing Essentials for baccalaureate Nursing 1998 11.Schank MJ;Weis D Exploring commonality of professional values among nurse educators in the U.S.and England 2000(01) 12.Mary Jane Shank;Darlene Weis Service and education share responsibility for nurse's value development 2001(05) 13.Elfrink V;Lutz 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 essential values:National study of faculty perceptions,practices,and plans[外文期刊] 1991 14.梁玉慧提高招聘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做法[期刊论文]-实用医药杂志 2003(09) 15.王美荣;庄玉芝护理文化在护理队伍建设中的作用[期刊论文]-工企医刊 2004(05) 16.高玉芳护理理念的制定[期刊论文]-现代护理 2002(10) 17.杨支兰;李秋萍护理专业价值观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护理研究 2006(03) 18.Weis D;Schank MJ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professional nursingvalues[外文期刊] 2000(02) 19.Schank MJ;Weis D A study of values of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 and graduate nurses from a secular and a nonsecular program[外文期刊] 1989(01) 20.Kelly B The professional values of English nursing undergraduates[外文期刊] 1991(07) 21.Martin P;Yarbrough S;Alfred D Professional values held by baccalaureate and associate degree nursing students[外文期刊] 2003(03) 22.关其英护理人员心身衰竭综合征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期刊论文]-现代护理 2004(12) 23.赵曙光;李晓予用理念指导护理实践、从实践中升华护理理念[期刊论文]-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06) 24.张利霞护理管理者领导行为和方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期刊论文]-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3(04)

在校大学生职业规划锦集五篇

在校大学生职业规划锦集五篇 在校大学生职业规划锦集五篇 时间象奔腾澎湃的急湍,它一去无返,毫不流连,我们又将会有新的际遇,这也意味着,需要开始写职业规划了。相信很多人都是毫无头绪、内心崩溃的状态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在校大学生职业规划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在校大学生职业规划篇1 对于这份创业职业规划的科学性暂且不论,王亚美能在大学期间就有意识的为自己毕业后的职业进行规划和思考这一点就是值得大力赞赏和肯定的。在这里还提醒广大在校大学生,无论是创业还是就业都要脚踏实地,而不能只停留在思想层面上,想创业的在校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就尝试一些小型创业对将来开始真正创业是非常有帮助的。理性的职业规划对大学生创业、就业起着导向性作用,在全民创业的大潮下大学生应该提前对自己的未来有所规划和思考。王亚美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一名工商管理系的在校大学生,对于在来来社会中自己到底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她从自身条件、外界因素、未来的目标及实施操作方面进行了思考和分析。一、自我认知优势:一、性格开朗,喜欢与人交往,相信自己,乐于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二、善于思考,关注细节,善于自我反省,责任心强三、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做过兼职销售,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了解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劣势:一、自我控制能力弱,有时马马虎虎二、不喜欢看书,有时会高估自己三、时间概念不强二、环境分析社会环境: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着良好的环境。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到各个高校都热情鼓励,支持大学生毕业自主创业,各级政府为大学毕业生创业制订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各高校为大学生创业也积极创造各方面的条件。自身环境:家人亲戚都是自主创业从商的,可以向他们学习经验,学习创业知识,有很好的创业背景。大学期间曾摆过地摊,向学生宿舍里推销过小饰品,做过服装兼职销售员,积累了些工作经验,这为以后自己创业打下基础。再则,大学毕业后可以通过大学生创业贷款,以及亲朋的帮助为创业提供资金。当然,大学是一个用知识武装自己的时期,因此大学里我可以学习有关管理和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了解经

关于理想信念的调查理想信念的调查报告

关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调查报告导言 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目的的体现,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谓“理想”通常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所谓“信念”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理论主张或思想见解及理想坚信无疑,并要努力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和左右人们活动的精神动力。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确立了共同的理想信念,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共同的理想都是保证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一、调查目的和任务 青年大学生关于人生及其价值的思考与理解,对他们的观念倾向,行为方式以至未来发展前途都具有密切的相关性。系统研究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目的是为了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新思路,新内容,新途径和新方法。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样本总量为100份,获得有效样本94份,有效问卷率为 94.0%。 二、综合分析 1. 人生目的不强,理想不够明确 人生目的,是人对“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价值观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实践活动的前提和起点,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总目标,不同的人生目的导出形形色色的人生。在被问及“现在对未来的想法如何?”这一问题时,仅有27%的同学认为自己现在对未来的目标“很明确”,大多数(53%)的同学是“比较模糊”的,而还有20%的同学则是“十分渺茫”。这样的回答不容乐观,一艘没有方向的航船是不会正确驶向胜利的彼岸的,现在看来寻回明确的人生目的和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对我们大学生来说确实非常重要。 2. 汗水浇灌理想,成功需要付出 在被问及“当确立了理想后,你会怎样做?”这一问题时,有45%的同学选择自己会“十分努力去实现”,41.4%的同学则表明会“比较努力”,而尚有13.6%的同学说“无所谓、随他去吧”。人生苦短,时光飞逝,岁月荏苒,对自己所追求的东西,确实需要青春热血和汗水的付出。否则,终将梦落空、事无成。当被问及“以前所确立的目标与理想的实现情况”时,有43.5%的同学选择了“多数实现”,32.6%的同学选择的是“一半左右实现”,而有22.1%的同学则说“很少实现”。至于“过去所确立的理想未能实现的原因”,有6.3%的同学认为是“自己能力不足”,29.5%的同学说是“没有毅力”,也有8.4%的同学将其失败归于是“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更多(55.8%)的则选择了是“多方面原因导致”。其实上帝是公平的,他给予每个人的时间、精力、资源和机遇等条件都是近乎平等的,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先天条件的差异和外界因素的干扰,但成功毕竟主要靠自己,爱迪生说过那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幸运。而那55.8%所谓的“多方面原因”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不大清楚自

关于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与分析

关于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与分析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心理健康;对策 论文摘要:面对全新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一方面呈现出市场意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逐步到位意识等特点,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指导、帮助和规范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力,是每一位高等教育者所必须承担的责任。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依据自身的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成套信息系统。它是个体一般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体现,是人们对社会职业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它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活起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不仅直接决定了他们的择业行为,而且对于他们今后的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如何结合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化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择业的教育,是国内高校面临的一项新的课题。为此,我们选取了绵阳三所高校(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和个别谈话的方式(本次调查共发放了6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46份),对大学生的择业意识、创业意识、职业价值评价标准以及大学生择业过程中所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并对结果加以分析。 一、高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

从总的发展趋向来看,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比以往更趋成熟,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环境,朝着积极、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1.市场意识进一步增强,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逐渐统一 2.“先就业、后择业”和“逐步到位”意识进一步加强 计划经济时代,人们从事某个职业就基本终生不变,调动一下工作比登天还难。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存环境。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根据职业的工作性质、地理环境、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劳动强度等综合价值和个人的兴趣爱好、发展要求等进行多次双向选择,直到找到自己最合适、最喜欢的职业为止。就业过程正从过去的“一步到位”到“逐步到位”,这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一种现实的择业方式。调查中有52.4%表示自己将“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他们对“短期过渡性择业”、“寻求性失业”、“工作后再回炉”的观点普遍认可。在这种观念下,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将通过职业转换寻求更好的发展机遇,也使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希望通过“自我成才”、“自我发展”来寻求“求职与成才”的协调统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把第一次职业选择作为终身选择的大学毕业生将进一步减少,“先就业、后择业”将成为大学毕业生的一种普遍的新观念。 3.大学生的择业竞争意识进一步增强,但自主创业意识不强 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积极主动的求职心态,主动地参与职业竞争,主动地了解人才需求信息和规格要求。绝大多数同学都承认一份比较理想的职业,是靠才华、靠良好的素质去竞争取得的。在面对“如果

关于大学生理想职业的调查问卷

关于石河子大学经管院本科生理想工作的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 您好! 首先不好意思占用您的学习和休息时间,我们是石河子大学经管院的学生,为了了解大学生对职业的要求,以便于更好的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为大学生就业提出一些合理建议,我们组织了这次对石河子大学经管院学生的调查。本次调查严格按照《统计法》的要求进行,不用填写姓名,所有回答只用于统计分析,只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每个问题选择一个合适的答案。请您务必认真填写,谢谢! 一、基本信息 1.您的性别①男②女 2.您目前的年级是①大一②大二③大三④大四 3.您的家在哪①城市②农村 4.请您留下您的电话,便于我们回访,谢谢配合! 二、理想就业情况 1.您毕业后想从事什么方面的工作 ①自主创业②证券③会计④公务员⑤考研 ⑥村官⑦银行⑧保险业⑨留校⑩其他 2.您会从事以上您选择的工作吗 ①会②不会 3.您喜欢什么类型的工作单位 ①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②外资企业③民营企业 ④政府机关⑤教育科研机构⑥其他 4.您希望您的工作地点在哪(如果选择家乡,请勾选对应项) ①在家里工作(不出门)②本校③一、二、三线城市④农村 ⑤户口所在地⑥国外⑦其他 5.您选择理想职业最重要的因素是 ①薪水高低②发展空间③专业对口④工作稳定,强度不大

6.您选择理想职业的态度是 ①满足自己兴趣②实现自己的价值③高薪④社会需要⑤其他 7.您希望以后的工作职位是 ①总裁或老板②高级职员③普通职员④无所谓⑤其他 8.您能接受的薪水最低限度是 ①3000以下②3000-5000 ③5000以上④无要求 9.您希望有什么样的工作环境 ①气氛紧张,工作气息浓厚②舒适,轻松③无所谓 10.您认为实现理想职业最需要什么 ①专业知识②实践经验③充足的资金④人脉资源 11.为实现理想职业,您认真做过规划吗 ①做过长期规划,并一直在实施②做过,但总不能实施 ③走一步算一步,没必要(跳到16题)④没有这个概念(跳到16题) 12.如果您做过规划,请问有哪些(多选) ①认真听每一节专业课 ②实习与理想工作相关的工作 ③考取相应的证件 ④在外报班 ⑤其他 13.当您的工作与您的理想职业不同时,您会 ①放弃自己的理想②继续工作,但时刻为实现自己理想奋斗 ③辞去工作④不知所措 三、排序 1.您能对以下因素对您的影响重要程度进行排序,最重要为1,最不重要为8: 2.请您对本问卷提些建议,谢谢! 谢谢您的支持,祝您学业有成、心情愉快!

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调研报告

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调研报告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时代,人们的理想不同,同一阶级,同一时代,人们的理想也各不相同。理想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产物。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人们对客观现实发展趋势的超前反应,即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基础上给自己构成的未来美好蓝图。因此,理想不是人们主观的臆造,不是空想或幻想,而是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符合科学的目标。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态度。 刚刚迈入大学校门的我们,有很多人会觉得生活很迷茫。的确在之前的十几年中我们都拥有明确的理想信念,从初中开始,我们的理想是考进好的高中,在高中,我们的理想更强烈一些,那就是考入自己向往的大学,我们的每一天在为那时我们认为的“终极”目标在奋斗,所以生活是充实而富有节奏的。并且对于那时高中的我们,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是现在多奋斗一些,到大学就会轻松了!而现在,我们完成了自己的“终极目标”,所以迷茫空虚是很多人的感受,尽管有的人拥有理想,但是面对大学的节奏慢的生活,往往会松懈,并且由于不了解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而对自己放松要求,因此我们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状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如下: 有28.4%的同学在大一有短期理想,且信念坚定;有20.2%的同学有短期理想,但信念不够坚定;有24.8%的同学有长远的理想,且信念坚定;有26.7%的同学有长远的理想,但信念不够坚定。从这道拥有理想和信念的问题中我发现大家都有短期和长期的理想,但是有46.9%的同学信念不够坚定,因为信念不够坚定通常会使人松懈,慢慢的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远。 有13.9%的同学的人生目标是追求真理,再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中创造出有价值的人生;有61.1%的同学的人生目标是有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幸福的家庭,干好本职工作,做一个正直的人;有16.7%的同学的人生目标是生活安乐,与世无争;有8.3%的同学是随遇而安,暂时还没有什么固定的信仰和目标。 对于是否有信心实现自己的理想或者目标,有26.9%的同学有十足的信心;有69.2%的同学不确定,但会努力去实现它;有2.9%的同学认为基本没什么可能;有0.9%的同学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由此可见,认为自己有十足信心的人是少数,这些同学只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就很有可能实现理想。那些会努力实现的同学同样坚持住也可以完成,对于那些认为基本上没什么可能的同学我认为应该思考一下自己的理想,它是否符合自己,从现实出发,稍稍修改一下自己的理想,这样才能更有目标更有动力。对于那些从未想过的同学我认为应该认真思考一下,只有知道自己的差距才能更好地实现它。 有37.9%的同学在过去的人生旅程中遇到挫折和坎坷时,向长辈或同龄人求助;有51.5%的同学自己勇敢面对,直到问题解决;有8.7%的同学尝试解决,无果之后放弃;有1.9%的同学任其发展,一蹶不振。对于那些只是尝试解决的同学我认为他们应该学会利用多种渠道解决问题,在失败后鼓励自己也许换一种方法可能就会成功,当自己真的解决不了时向他人求助要比放弃好很多。对于那些一蹶不振的同学我认为身边的人应该对他们多些关心,引导他们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不再觉得没有希望而任其发展。 有23.5%的同学希望今后的生活状态是每天都做计划,一步一个脚印;有41%的同学做短期的计划,并努力去实现;有31.4%的同学始终坚持自己的最终理想,试图向着它靠近;有2.9%的同学几乎不去想,只是应对现在的生活。我认为每天做个计划督促自己是很有帮 助的,对于理想,如果太大太远,就很有可能让自己松懈,而每天的规划会让自己能充实并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报告(最终)

前言 职业,与人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从“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到“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古往今来,人间处处皆留下了对敬业乐群的吟咏和感叹。而当今大学生正面临着就业的思考,对未来的职业总是充满了憧憬和担忧。然而不同的大学生对就业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职业价值观不一样。职业价值观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的观念。在当今的高校职业价值思考已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了。而且我国对高校大学生职业观也给予很多关注,这就使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思考更加“迫切”。本文欲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以期引导在校大学生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状况,树立积极、健康的职业价值观念,理性就业。 本次调查我们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调查样本的代表性。在排版上,问卷力求做到简洁、美观、适宜阅读,此外问卷采用A4纸打印,要求被试在自然环境下进行填写。问卷内容整合自网络,小组成员先后进行了三次讨论、校对,问卷设计比较科学。因此,我们避免了因问卷出现问题而影响调查结果;好的样本是调查成功的基础,因此在样本选取上,我们制定了科学可行的抽样方案(详见附件),确保我们的样本能够代表总体。 第二,调查数据的准确性。本次调查数据处理运用的是SPSS19.0统计软件包,在数据录入之前我们对不合格问卷进行了剔除,对合格问卷进行编码,在数据录入前对录入员进行了培训。数据录入采取全体集中、分工参与的形式,不仅确保了数据录入工作的及时完成,而且对数据录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数据合并后,我们对数据库进行了检查,确保了数据库数据准确无误,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为数据分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在数据分析之前,我们学习钻研了数据分析的相关知识,阅读了相关书籍。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可靠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差异性分析。我们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遇到不懂之处及时请教学长学姐,这样不仅避免了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少走弯路,也确保了数据分析的正确性,进而确保了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本调查报告分为报告主体和附件两大部分,其中报告主体又分为导言、研究综述、研究设计、调查结果与分析、结论及建议等部分;附录部分包括问卷、抽样设计等。具体分工情况:导言(刘英)、研究综述(任艳敏、肖伊)、研究设计(李丽萍、罗梅菊)、调查结果与分析(高蓉、刘莎、黄瑶、陈利娇等全体同学)、结果及讨论(艾博文、许璐、宋佩)、建议(刘烁),问卷整合(全体组员)。此外,小组全体成员共同参与了问卷修改、问卷发放与回收、数据录入、数据分析等工作。 本次调查从4月5日正式开始,4月28日正式结束,历时近一个月。由于调查时间仓促,我们在理论知识和技术层面上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在调查报告中存在的错误和不当之处,敬请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刘烁 2014年4月28日

关于大学生职业理想状况的调查报告(5000字)

关于大学生职业理想状况的调查报告(5000字)关于大学生职业理想状况的调查报告 (5000字) 关于大学生职业理想状况的调查报告 本次关于大学生职业理想的调查采取发放问卷的形式,共发放100份,收回100份,收回率100%,问卷发放主要是在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进行,调查对象主要是大一、大二的学生,有少数大三、大四的学生,其中女生占得比例较大。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一的学生仅有30.3%的人能够清晰地定位好自己的职业理想,大二至大四的学生中这一比例依次为35.2%,42.4%,56.8%,在我看来原因可能是因为大一的学生刚进入大学,对大学里的一切都很陌生、很新鲜,还没有就业的压力,因此在他们看来现在就开始考虑未来就业的问题还比较早,因此职业理想比较淡薄。但是从这一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知识水平的增加和对现实社会了解的加深,总体来讲大学生开始逐渐考虑自己的职业理想而且对自己的职业定位越来越明确和清晰。但不容忽视的是即便是大四的学生能够明确自己职业理想的也只有56.8%.说明大学生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的意识还是总体来讲还是偏弱。 二、就大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工作的标准方面,67.7%的学生还是希望未来的工作能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23.6%的同学认为取得较丰厚的经济效益也是很重要的。由此看来,自己的兴趣是大学生选择选择理想职业的重要因素。 三、在被调查的学生中,56.6%的学生认为在工作中工作能力是最重要的, 40.4%的学生认为社会关系最重要,而认为学习成绩和学校的好坏最重要的分别占 1.8%和1.2%,说明进入大学后随着应试压力的减小,学习成绩不再是学生最重视的事情,他们开始日益注重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但同时社会关系也被认为是工

关于大学生理想信念问题调查问卷

关于大学生理想信念问题调查问卷 同学: 您好!我们是北京体育大学学生,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状况,我们在老师的指导建议下在北京体育大学校进行调查活动。 首先非常感谢您能够作为您所在的学校学生的代表参加调查,提供您的意见和看法,本调查采取匿名形式,我们将严格保护您的个人隐私,希望能够如实填写您的状况,谢谢! 一、基本信息,请在适合您情况的选项上大“ ”。 A1.您的性别 a.男 b.女 A2.您的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及以上 A3.您的户籍 a.城镇 b.农村 A4.是否独生子女 a.是 b.否 A5.您的信仰 a.无 b.宗教信仰 c.马克思主义 d.不确定信仰什么二、以下是有关理想信念的一些基本问题,请在适合您情况的选项上大“ ”。 B1.您是否有过对理想信念的思考(单选) a.从来没有 b.有过一点 c.想过,并有些思考 d.很认真的思考过 B2.您对理想信念的了解程度(单选) a.没什么概念 b.有一些粗浅了解 c.基本了解,但不能系统的简述 d.可以系统的简述出来 B3.您觉得理想信念对一个人来说重要性如何(单选) a.很重要,个人价值实现的有力保障 b.比较重要,对个人存在影响 c.不是很重要,现实指导作用较小 d.无关紧要,毫无用处 B4.您现在的理想信念主要来自于(单选) a.与生俱来 b.家庭、亲友影响 c.学校教育 d.社会环境或政治氛围 B5.您是否在学校受过理想信念教育(单选) a.完全没有 b.接触较少 c.接触较多 d.到处都是理想信念教育 B6.您认为您周围的同学(单选) a.身边同学都没有理想信念 b.身边同学很少有理想信念 c.身边同学有无理想信念的人数对半 d.身边同学很多人都有理想信念 B7.您觉得理想信念最为接近的概念是(单选)

大学生应该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

谢谢主席。 先让我们来明确概念:社会需要的职业,是指某一段时间内,相对于其他大多数职业,人才更加紧缺的职业;而自己喜欢的职业,是指基于合理的自我认识与定位,个人因为兴趣爱好或理想追求而向往的职业。而今天大学生自己喜欢的职业,往往并非是社会需求的职业。基于使大学生更好的实现个人价值,推动社会进步的标准,我方坚持认为,当代大学生应该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理由如下: 首先,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有利于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达到个人与行业的双赢。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一书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对某种工作有兴趣,他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并且能长时间保持高效。相反,如果他对某种工作没有兴趣,则只能发挥全部才能的20%-30%,而且还容易精疲力竭。可见,大学生如果放弃喜好选择社会需要的职业,就很容易在工作中效率低下,缺乏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才能发挥才干,在工作岗位上创造更多价值。 其次,当代大学生处于有梦想,并且应该为了梦想奋斗的年纪,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是对梦想的追求。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显示,82.7%的社会中年人对自己的现状不尽满意,其中54.3%的人觉得这与自己年轻时候没有去挑战尝试自己喜欢的职业有关。由此可见,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才不至于日后感到遗憾。诚然,大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会受到阻碍遇到困难,但即便失败了,这依旧是对梦想的追求,他们这段为梦想奋斗的宝贵经历也将会是今后受用一生的财富。 最后,基于工作的社会性而言,当代大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有利于社会全面、健康地发展。社会需求高的职业几年一变,大学生对其的判断往往具有滞后性,以至于对热门行业蜂拥而至,许多职业无人问津,有些行业迅速饱和,有些行业人才缺乏。而且当今社会分工愈发精细,不再需要每个人像一模一样的螺丝钉去填补社会需求的空白,需要的是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各自喜欢的行业做深入,为社会创造不同的价值。社会不是死板的拼图,而是包罗万象的集合体,大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才能完善社会的深度与广度。 综上,我方坚持认为,当代大学应该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

关于工作价值观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工作价值观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对企业职工和管理人员工作价值观人口学特征的问卷调查现实:员工工作价值观与性别、年龄、职位和受教育程度均呈显著相关关系,并且员工工作价值观水平随年龄、职位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提高。这一结论表明:企业应根据员工新时期工作价值观极其个体差异调整以往管理理念和方法。 关键词:工作价值观、个体差异、因素分析、企业管理 一、工作价值观的基本论述 工作价值观是西方国家近20年来新兴的研究热点,但有很深的渊源。自马克思·韦伯(Max Weber,1930)和理查德·托尼(Richard Tawney ,1926)的著作发表以来,工作价值观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Weber曾在其组织理论中提出,人的信仰、传统习惯和道德观念等思想因素也是行为的一种重要的内在驱力,并冠以“传统的权力”,作为一项重要的组织手段。我国传统哲学也主张从工作价值观的角度来进行管理,例如儒家思想极力宣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崇尚绝对忠诚与服从的品德,提倡克己敬业等,可以视为是中国古代提倡的工作价值观。现代西方工作价值观研究大致可分为三大分支:结构研究、相关研究和文化差异。 工作价值观是与工作有关的目标,是个人内在从事活动时所追求的工作特性或属性,可以代表一个人想从工作中获得其渴望的东西。因此工作价值观指的是个人对一般工作的态度,而非对某一特定工作的态度,且是通过社会化过程逐渐积累而成的(Wollack,1971)。另外国内学者吴聪贤(1983)将工作价值观定义为“员工针对某一特定工作所反映的价值倾向、工作所具有的意义,以及工作中所关系的规范、道德伦理与行为准则”。由此可知,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于工作价值观的定义,仍难以界定。 工作价值观,是要在管理工作中通过树立正确的,积极的去引导员工的工作价值观向积极、健康的方向转变,改善员工的心态,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公认的工作价值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即核心工作价值观、辅助核心工作价值观、全面(且不断完善)的工作价值观,具体又指对工作的认识、明示好的标准和不好的表现、对错误的处理原则。 二、影响工作价值观的重要因素 影响工作价值观的因素很多,像员工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位等。另一方面,工作本身的性质、年薪等,也会对工作价值观产生影响。学者Jan 与Romie(2004)更进一步指出,工作价值观也会受到经济变动的影响,在经济衰退时,员工对于马斯洛层次理论的较低需求会提升,但较高需求反而会下降。 以性别来说,性别与工作价值观呈显著相关关系,女性较男性的工作投入为低。性别是工作价值观的区分变量。男性较女性偏重于外在价值,重视名利和社会地位的工作;女性职工偏重于内在价值,较重视人际互动,安全感和工作条件。因为男女两性在传统文化上有不同的认同,通常女性性别社会化角色造成工作投入比男性低。此外,女性双重角色的负荷也造成较低的工作投入。研究发现女性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分析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依据2007年6月淮阴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淮阴师范学院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描述了淮阴师范学院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倾向与影响因素,提出了大学生应树立的正确职业价值观,并对高校的价值观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越来越多,这所带来的就业压力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都会受到一定动机的支配,而择业的动机一般都是由价值观决定的。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就是“职业价值观”。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他们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学生的择业行为带有一定的选择性和指向性,对学生的择业决策起着指导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职业价值观也影响到学生在某个具体工作中的态度,影响着他们以什么样的姿态投入到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在日趋激烈的就业压力中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我国高校价值观教育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改变不再是某个高校的个案问题,而已演变为一个社会问题。价值观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人生方向,通过对大学生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适应就业形势,满足社会需要,以促进毕业生及时、充分、顺利就业,对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说来,本文将要集中研究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描述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状况,即大学生具有什么就业倾向?哪些因素会影响其择业方向?

第二,阐明大学生应树立的正确职业价值观,并对高校的价值观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二、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是以淮阴师范学院全体在校大学生为调查总体,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具体做法是:先在淮阴师范学院的所有系科中随机抽取5个系,在所抽中的每个系中,随机抽取2个班级,最后在每个抽中的班级里,按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10名学生,总共抽取了100人。这100人就构成本次调查的样本。 2、资料收集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问卷由三部分共20个问题构成,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主要询问了被调查者的性别、专业属性、专业兴趣、家乡、理想月收入、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第二部分为择业态度,主要调查了职业的社会地位、劳动强度、工资待遇、地理位置等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第三部分为择业方向与理想,主要调查了择业者理想中的单位性质,以及大学生对自主创业和未来就业形势的看法。所有问卷均由笔者本人发放与回收,实际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 3、资料整理与分析 全部问卷的数据经检查核实后编码,并录入电脑,利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析的类型主要是变量的描述统计和双变量的交互分类统计。 三、结果与分析 1、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