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

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人们不难意识到,社会主义归根结底是亿万人民群众活生生的创造活动和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的历史进程。“共建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理念的提出和形成,这是一个重要标志,表明我们党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中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水平。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而搞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的深刻内涵,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政治前提。

从社会主义学说研究史上看,《十九世纪的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是最早系统研究和叙述社会主义思想和运动的综合性社会主义史著作之一,它的作者德国人威纳尔·桑巴特在他的专著《德意志社会主义》中曾这样提出问题:

“何谓德意志社会主义?”他认为,“德意志社会主义”这个名词正确的意义,“不应当把它当做德意志人的社会主义讲(思考、著作、要求)”。他强调的是,德意志社会主义不是国族的社会主义,不问其主张之人为德意志人或非德意志人,而“是一个单独并专门适用于德意志国的社会主义,并且是为我们时代的德意志国,因为它是按照德国情形而制订的,所以这社会主义好比是一袭按照德意志国身材裁制的衣服,即是定做的(不是成衣)。”(《德意志社会主义》第145页)这里,桑巴特所说的“德意志社会主义”不是成衣、而是按照德意志国度身定做的衣服;不仅是人口、心灵和民族精神的需要,而且更重要是把整个民族“导出经济时代的沙漠”的目标与途径等寓意,对于我们今天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的精神实质,不是没有启迪意义的。建设社会主义,要从国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

社会主义不是成衣、必须度身定做的思想,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思考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原则的。

众所周知,与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理想的设想,不是教条式地预测未来,而是在批判旧世界的过程中发现新世界,在揭露

和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预测新社会。他们丝毫没有制造一个社会乌托邦的幻想,或从理性原则出发来预定未来社会的模式,过早地描绘未来社会的具体细节。尽管他们没有严格区分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界线,并没有专门对我们今天所称的社会主义的特征作更多的描述,但他们也曾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同共产主义社会一样,生产资料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人们结成平等合作关系有计划地为全社会进行联合劳动,在个人消费品分配上实行按劳分配,逐渐消灭阶级差别,国家政治职能渐渐消退等。(李忠杰等主编《社会主义改革史》,第21页)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观点,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革的历史过程,坚决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倾向。恩格斯明确表示:

“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43页)他一再强调: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406页)《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制定了建设未来社会的一系列基本原理。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却郑重指出:

“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28页)当有人要把马克思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时,马克思声明说,这是对他的

历史理论的误解,这样做会给他过多的荣誉,也会给他过多的侮辱。他强调,想用一般历史哲学理论这一“万能钥匙”来解决一切复杂的历史现象,那是永远达不到这种目的的。这些论述,为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方法论武器。

对于中国人来说,社会主义不是成衣、必须度身定做的历史进程,具体表现为对社会主义的四次历史性认同,这是一个从民族意识到国家意识、执政党意识和人民意识四个层面上的步步深入的认同。

第一次是民族意识层面上的认同。辛亥革命后,中华民族向何处去成为一个大问题。当时代表中华民族表示对社会主义认同的主要有孙中山和李大钊。孙中山是一个真诚的社会主义者,他认定“社会主义能够解除中国的疾苦”、“中国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李大钊则提出“社会主义理想要尽量适用于环绕他的实境。”第二次是国家意识层面上的认同。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思考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他宣布“中国共产党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共产党国际执委会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党国际的决定》,《解放日报》

1943年5月27日)他还强调“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

现。”“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499-500页)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肯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艰辛探索社会主义规律的宝贵经验”,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第三次是执政党意识层面上的认同。十年动乱后,中国向何处去又一次成为全党思考的问题。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指出,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吹响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创立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同志强调“过去搞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3页)在党的十二大的开幕词中,他郑重声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页)从而开创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指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严峻考验面前,依靠党和人民,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对21世纪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将改革开放推进到新的历史阶段。第四次是全体社会成员即人民意识层面上的认同。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挑战?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指出,“十六大以

来,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战略思想,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求真务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深入人心,开创了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新局面。

社会主义不是成衣、必须度身定做的思想,突出表现在“共建共享”的历史创造精神和历史主人翁精神上。

2007年3月7日,在全国政协工、青、妇委员联组讨论会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了“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的理念,他强调:

“一定要在党的领导下,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这一理念标志着13亿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达成一种前所未有的共识,标志着当代中国人的发展理性和公正理性的高度融合。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调: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段话完整地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的实质与核心,指明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和基本途径,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主体的观点。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体不是别人,就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行使国家行政管理权或者司法权的国家机构和国家公职人员,只是在人民授权范围内行使国家管理某些权力的执行者,任何机构和个人决不能未经人民授权或者超越人民授权,成为人民之外或者人民之上的治理国家的主体。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的就是在价值观念层面上确立人民群众权利本位的目标取向,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性基础。换言之,就是要唤起人们的价值主体意识、公民权利意识,就是要使人们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独立人格、自由、尊严和切身利益。总结近30年的改革开放史,使我们对于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的重要性,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体会。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家庭联产承包制是农民群众的发明创造,我们不过是把人民群众的经验智慧集中起来加以总结,形成政策,再到人民群众中去推广执行而已。

还有乡镇企业也是如此,不一而足。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史,人们不难意识到,社会主义归根结底是亿万人民群众活生生的创造活动和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的历史进程。

虽然社会主义在世界上处于低潮,但是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风景这边独好。由此可见,党的群众观念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持续执政的生命线和不二法宝。

近年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十分重视党的群众观念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创新。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同时,胡锦涛同志强调“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这句话从根本上指明了党的群众观念的本质和核心。在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时,胡锦涛同志强调,激发社会活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和基本原则。在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候,他的着眼点也还是进一步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他一再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事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地去做。他重申,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在思想感情上贴近人民群众,下大力气做好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他非常重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时时处处强调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2007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更是强调“政府的一切权力都

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政府工作人员除了当好人民的公仆以外,没有任何权力。”他还说,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应该说,“共建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理念的提出和形成,这是一个重要标志,表明我们党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

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中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水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