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大学水土保持规划学复习原题.doc

贵州大学水土保持规划学复习原题.doc

贵州大学水土保持规划学复习原题.doc
贵州大学水土保持规划学复习原题.doc

水土保持规划:为防止水土流失,做好国土整治,合理利用并保持水土*物资源,促进农林牧业生产力的发展,根据水保原理、生态平衡及经济规律,制左的水保综介治理开发总体部署和实施女排。研究对象:地球表而发4:水土流失广人地区,区域流域城市开发建设项目区。

水土保持区划:综合分析不同地区水土流失发牛发展演化过程及地域分界规律基础上,区划原则依据和冇关指标,按照区内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把侵蚀区划分为具特色区块,阐明水土流失综介特征,不同区域农业生产和水保治理方向、途径原则,直接服务于土地利用和水保规划。A大而积水保总体规划中进行B水保区为规划両期工作a重点防护区b监督c治理土地资源评价:通过对土地口然经济属性的综合鉴定,将土地按质量差界分为若T相对等级或类别,表明在科学技术水平下,将评土地对某种特定用途生产能力价值大小(土地适宜性,生产潜力,经济评价)

土地经济评价:从土地的经济属性出发,在不同口然和社会经济下,分析不同质量土地&产耗费量与提供产品量对比关系,或在同投入下,分析不同产出量经济指标

数学规划:依据调含提供的苹础资料,建立数学模型,反映上地利用活动与经济因索相互关系,借助计算机技术求解得多个可供选择解式,揭小土地利用活动对各项政策措施反应,得到数个公选方案C求解法:线性加权法、约束法

水丄流失综介评价指标:度量水上流失综介治理规划方法牯?施在自然经济社会系统中发生作用的人小范围的数量单位,表示各项数屋的棊木含义和数量人小。

地域分卅规律??????

土地单元:一种特殊的土地特征或土地成分组合型相关联的一种地貌综合体土地:是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植被口然要素组成的口然综合体,也有人类活动的烙卬土地利用类型:一定土地类型经过长期开发改造而形成的具特定土地用途利用方式的地域讥位,土地利用相同的单元土地

土地类型结构:土地类型在区域空间组合方式质和量対比关系,彼此联系形成格局

水保规划研究内容:A生产发展方向,确定农林牧用地比例,改广种薄收为少种高产多收,改单一农业经营为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健康运行B水土保持治理途径,确定水土保持措施的如局位置,使工程措施、牛物、农业技术措施及治坡治沟紧密结合,达到集中连片连续治理互相促进C规划的科学依据,确宅主要技术经济指标D通过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而产生的蓄水保土生态经济社会等效益问题E 研究新理论技术的应用。

水保规划在国民经济地位作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水保规划直接关系着山、丘陵、风沙区水土资源、江河湖泊利用与整治以及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等问题,冇着特殊的地位。可使水火治理和水保工作按照客观自然规律规划和社会经济规律运行,避免盲H性,达到多快好省的H的。具冇节约消耗和创造价值作用地域分界规律:地理环境各组成部分及整个口然综合体分界的客观规律,口然地理现象综合特征形成原因来看包括地带性/非地带性/垂直带性规律,

水保规划意义:A明确地区或流域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发展方向及水保主攻方向B对各项治理扌占施的具体配置要求和实施步骤做到心中冇数,使水保冇条不紊按计划进行提高工作效率C山于水保工作是-?项综合性强工作,涉及行业多工作量大宽,具艰巨和长期性,规划可以协调和解决水保各项工作相辅相成又相互矛盾

水土保持规划任务: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方针,综合调查基础上,据农村经济发展方向,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和农村产业结构,针对?水土流失特点,因地制宜配置水保防治措施,捉出各项措施技术要求,分析各项措施所需劳工物资经费,在规划期内安排好治理进度,预测规划实施效益提出保证规划实施的各方面扌吿施水保规划主要内容:水保综介调杳,上地利用规划,水保捲施规划,水保规划专题制图,水保措施进度按排,水保措施效益分析与估算,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评价

水保综合调查内容:A 口然囚素调杳:地质/地貌/土壤/气候/矿场资源/半物资源冰资源B补会经济因索调杳:人口和劳动力/农村各业生产/农村能众生活7社会经济环境C水上流失与水丄保持调杳(水上流失危害成因,水保现状(发展过程成绩和经验、存在问题意见)D资料整理(检杳,小班外业勾绘图透绘和调查材料整理,而积量算与统讣,图幅编制,调杳结果分析,调杳报告编写(血言、口然地理概况、补会经济概况、土地利用概况、水土流失情况、水上保持综合治理情况、附录)

土地利用配置:a根据用地要求在土地类型上进行配置b以土地类型为单位,将土地利用方式

配査在规划小班上

水土保持规划种类:A坡面治理I】程规划B沟壑治理I??程规划C河道整治及水沙资源利用工程规划水保措施:水土保持T?程措施.水土保持&物措施.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水上保持规划的巫要性????利

用所学知识喀斯特与常态地貌水保规划的异同????

水保耕作措施A坡地拦蓄式改变微地形a等高耕作b沟垄耕作、垄作区III、坑HI、B以增加地而覆需度为主:包括合理轮作、间作、套种混播、等高带状间作、等高带状轮作,覆盖耕作(残株、秸秆、砂石、地膜、青草覆盖)C减免四少耕(含少耕深松、少耕覆盖、驶卷播种耕作)、免耕水保规划图编图方法

水土保持工程学复习

水土保持工程 绪论 1、水土流失 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走人呢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能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土壤侵蚀 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土壤或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地质侵蚀(正常侵蚀或自然侵蚀):指不受人为影响土壤侵蚀 加速侵蚀:指人为影响的侵蚀过程 2、水土保持 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减轻洪水、干旱和风沙灾害,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3、水土保持工程: 水土保持工程是防治水土流失的一项措施。是应用工程学原理,防治山区、丘陵区、风沙区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并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一项措施。 4、水土保持工程学 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而兴建的治坡、治沟、治沙、治滩等工程措施的规划和设计等的一门学科。 5、水土保持措施 是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工程、植物和耕作等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的总称。 在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中,水土保持措施主要有三大类: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水土保持耕作措施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包括:坡面治理工程(坡改梯工程、蓄水工程、坡面截流和排水工程、坡面道路工程);沟道治理工程(沟头防护工程、谷坊工程、淤地坝工程、拦砂坝工程、山塘水库工程、引洪漫地工程、山洪与泥石流排导工程);河流护岸工程;水力综合治沙工程;边坡防护工程 第一章流域坡面治理工程 流域坡面治理工程? 第一节坡面治理工程措施的类型及其适用条件 一、梯田 梯田是在坡地上沿等高线修筑的水平台阶或坡式断面的田地。 1、梯田的作用 (1)减缓坡面坡度,缩短坡长,拦截径流和泥沙; (2)增加水分入渗,提高土壤含水量,蓄水保墒,保肥,提高地力,增加

2021年贵州大学822生态学考研精品资料之尚玉昌《普通生态学》考研核心题库之名词解释精编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名词解释 1.限制因子定律(Liebig’s Law of limitation) 【答案】又称木桶理论,任何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叐性极限,就会影响生物的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 2.营养级 【答案】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呾。 3.生态位 【答案】物种在群落呾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呾角色. 4.生物圈 【答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 5.生物多样性 【答案】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不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呾。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群落多样性呾生态系统多样性等。 6.临界温度 【答案】生物低于或高于一定的温度时会叐到伤害的温度。 7.生态学 【答案】是研究生物不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8.内分布型 【答案】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一般分为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呾聚集分布。 9.耗散结构 【答案】是指在远离平衡的非平衡状态下,系统可能出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 10.生态幅 【答案】一种生物对一种生态因子耐叐性的上下限之间的范围,为生态幅。 11.种群 【答案】同一时间一定空间内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12.协同进化 【答案】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个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

13.食物网 【答案】丌同的食物链间相互交叉而形成网状结构。 14.可持续发展 【答案】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丌会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収展。 15.生态位 【答案】是指生物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来的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彾,是一个生物在物种呾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不地位。 16.冷害 【答案】喜温生物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叐害或死亡。 17.群落演替 【答案】即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秱,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出现了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的収展发化过程。 18.生态型 【答案】同一物种内因适应丌同生境而表现出具有一定结构或功能差异的丌同类群。 19.生态位 【答案】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呾角色。 20.生态入侵 【答案】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呾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丌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21.生态平衡 【答案】生态系统通过収育呾调节达到的一种稳定状态,它包括结构、功能、能量输入输出上的稳定。 22.原生演替 【答案】开始于原生裸地(以前完全没有植物的地段,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甚至植被下的土壤条件也丌复存在)的群落演替。 23.次级生产 【答案】消费者利用初级生产的产品进行新陈代谢,经过同化作用形成自身的物质,称为次级生产,亦称第二性生产。 24.生物圈 【答案】地球上全部生物呾一切适合生物栖息的场所。 25.生活型 【答案】丌同物种对于相同生境进行趋同适应而形成的外貌上相同或相似的类型。

水质工程学复习题整理

BOD —容积负荷率:为单位曝气池容积m3,在单位时间d 内接受的有机物量. 单位:[质量][体积] [时间] = = = 2 污泥沉降比 SV :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 30 分钟后所形成沉淀污泥的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率。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MLSS :在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质量。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 MLVSS :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有机性固体物质部分的浓度。 BOD 污泥负荷率:曝气池内单位重量(kg )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d )内接受的有机物量(kgBOD )。有时也以 COD 表示有机物的量,以MLVSS 表示活性污泥的量。 单位:kgBOD/(kgMLSS·d ) 公式Ns=F/M=QS 0/VX 污泥容积指数:从曝气池出口处取出的混合液,经过 30min 静沉后,每克干污泥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有的容积。 单位 mL 公式 SVI=SV/MLSS 氧转移效率 (EA):通过鼓风曝气转移到混合液中的氧量占总供氧量的百分比。 活性污泥的比耗氧速率: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消耗的溶解氧量, 单位为mgO 2/(gMLVSS·h)或mgO 2/(gMLSS·h) 污泥龄:在反应系统内,微生物从其生成到排出系统的平均停留时间,也就是反应系统内的微生物全部更新一次所需要 的时间。从工程上来说,在稳定条件下,就是曝气池内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量之比。 污泥回流比:污泥回流比(R )是指从二沉池返回到曝气池的回流污泥量 QR 与污水流量 Q 之比。 -1 d -1 污泥解体:当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处理水质浑浊,污泥絮凝体微细化,处理效果变坏等为污泥解体现象。 污泥膨胀:污泥的沉降性能发生恶化,不能在二沉池内进行正常的泥水分离的现象。 污泥上浮:污泥(脱氮)上浮是由于曝气池内污泥泥龄过长,硝化进程较高,但却没有很好的反硝化,因而污泥在二沉池 底部产生反硝化,硝酸盐成为电子受体被还原,产生的氮气附于污泥上,从而使污泥比重降低,整块上浮。另,曝气池 内曝气过度,使污泥搅拌过于激烈,生成大量小气泡附聚于絮凝体上,或流入大量脂肪和油类时,也可能引起污泥上浮。 氧垂曲线:水体受到污染后,水体中的溶解氧逐渐被消耗,到临界点后又逐步回升的变化过程。 同步驯化法:为缩短培养和驯化时间,把培养和驯化这两个阶段合并进行,即在培养开始就加入少量工业废水,并在培 养过程中逐渐增加比重,使活性污泥在增长过程中,逐渐适应工业废水并具有处理它的能力。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处理废水就是使废水与生物膜接触,进行固、液相的物质交换,利用膜内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使 废水获得净化,同时,生物膜内的微生物不断生长与繁殖。 生物转盘:一种好氧处理污水的生物反应器,由许多平行排列浸没在氧化槽中的塑料圆盘(盘片)所组成,圆盘表面生 长有生物群落,转动的转盘周而复始地吸附和生物氧化有机污染物,使污水得到净化。 生物转盘容积面积比(G):又称液量面积比,是接触氧化槽的实际容积 V(m3)与转盘盘片全部表面积 A(m2)之比, G=(V/A)*1000 (L/m2)。当 G 值低于 5 时,BOD 去除率即将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所以对城市污水,G 值以介于 5 至 9 之间 为宜。 稳定塘:是人工适当修正或人工修建的设有围堤和防渗层的污水池塘,主要依靠自然生物净化功能。污水在池塘内流动 缓慢,贮存时间较长,以太阳能为初始能源,通过污水中存活的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和包括水生植物在内的多种生物的综 合作用,使有机污染物的易降解。 污水土地处理:污水有节制的投配到土地上,通过土壤-植物系统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吸附、过滤与净化作用和自 我调控功能,使污水可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得以降解净化,氮磷等营养物质和水分得以再利用,促进绿色植物增长并获得 增产。 慢速渗滤处理系统:将污水投配到种有作物的土地表面,污水缓慢的在土地表面流动并向土壤中渗滤,一部分污水直接 为作物所吸收,一部分则渗入土壤中,从而使污水达到净化目的的一种土地处理工艺。 消化池的投配率:投加量和总量的比数,每天需要投加的投加量和消化池的有效容积的比就是投配率。 熟污泥:消化污泥。在好氧或厌氧条件下进行消化,使污泥中挥发物含量降低到固体相对不易腐烂和不发恶臭时的污泥。 污泥含水率(计算公式):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污泥含水率。 P1,V1,W1,C1—污泥含水率为 p2 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 P2,V2,W2,C2—污泥含水率变为 p2 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团体物浓度; 有机物负荷率( S ):有机物负荷率是指每日进入的干泥量与池子容积之比。 V 1 V 2 W 1 W 2 100 p 2 100 p 1 C C 1 挥发性固体和灰分:挥发性固体, 即 VSS ,通常用于表示污泥中的有机物的量;灰分表示无机物含量。 湿污泥比重:湿污泥比重等于湿污泥量与同体积的水重量之比值。 填空 活性污泥法有多种处理系统,如 传统活性污泥法、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 完全混合性污泥法、 分段进水活性污泥法、 渐减曝气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如下,BOD 5:N:P =100:5:1。 活性污泥微生物增殖分为 适应期、对数增殖期、稳定期、内源呼吸期。

《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学》习题解 习题2-1 解:⑴ 小时交通量: h Q /2493195190210195201205220219232217208201辆=+++++++++++= ⑵ 5min 高峰流率: h Q /27845 60 2325辆=? = ⑶ 15min 高峰流率: h Q /268415 60 )220219232(15辆=? ++= ⑷ 15min 高峰小时系数: 929.04 6712493 15=?=PHF 习题2-2 解:已知: % 26.131326.0082.03086.17082.086.1730 ,/h 1500C ,/d 50000AADT 3 .13.11==-?=-====--x K x 辆辆 设计小时交通量: h K AADT DHV /66301326.050000100辆=?=?= 车道数: 42.41500 6630 1=== C DHV n 该道路需修6车道。 注:此题5.0=D K 。 如果6.0=D K ,3.5=n 。

习题2-3 解: 1000606 100 =?= Q 辆/h 车头时距:6.31000/3600/3600===Q h t s/辆 车头间距:206.36 .3206.3=?== t s h V h m/辆 车流密度:5020/1000/1000===s h K 辆/km 第一辆车通过时间:2.120 24===V S t h 习题2-4 解: s t n t i i 5)3.56.47.44.53.59.42.51.58.47.40.52.50.59.41.58.4(16 1 1161=+++++++++++++++==∑= h km s m t ns V n i i S /72/2080 100 161 ==?= = ∑= h km V n V i i t /16.726.1154161 )9.673.786.767.669 .675.732.696.700.756.760.722.690.725.736.700.75(16 1 116 1=?=+++++++++++++++==∑=

水土保持工程学复习材料

第一章绪论 1.水土流失:在水力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的流失,亦称水土损失 2,土壤侵蚀的形式:雨滴溅蚀,片蚀,细沟侵蚀,浅沟侵蚀,切沟侵蚀,山洪侵蚀,泥石流侵蚀,滑坡侵蚀 3,水的损失:植物截留损失,地面及水面蒸发损失,植物蒸腾损失,深层渗透损失。坡地径流损失 4水土流失的危害:A破坏土地资源,蚕食农田,威胁群众生存 B削弱地力,加剧干旱发展 C泥沙淤积沟床,加剧洪涝灾害 D泥沙淤积水库湖泊,降低其综合利用功能 E影响航运,破坏交通安全 F水土流失与贫困恶性循环同步发展 5,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对山丘区,风沙区,水土资源的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 6,水土保持的作用:江河上游水土保持,即以小流域为单位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包括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林草措施,工程措施,农业措施,以及监督管理措施,山区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作用。 A增加蓄水能力,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B削洪补枯,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C降低干旱,半干旱地区沟川径流总量 D控制土壤侵蚀,减少河流泥沙 E改善水文环境,保护水质 F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7,水土保持的基本原则: A把防治和调节地表径流放在首位 B提高土壤的抗蚀能力 C重视植被的环境保护作用 D在已遭受侵蚀的土地上防止水土流失 E采用综合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F因地制宜 G生态—经济效益兼优的原则 H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知道区域的综合整治和经营 8,水土保持工程学的研究对象:山丘区及风沙区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防治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 9,水土保持工程学内容:侵蚀的控制,排水,灌溉,防洪,土壤水土保持,水资源开发 10,水土保持类型:山坡防护工程,山沟治理工程,山洪排导工程,小型蓄水用水工程 11,水土保持工程学:应用工程的原理,防治山区,丘陵区,风沙区水土流失,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科学

水质工程学计算实例

3 物理处理单元工艺设计计算 3.1格栅 格栅用以去除废水中较大的悬浮物、漂浮物、纤维物质和固体颗粒物质,以保证后续处理单元和水泵的正常运行,减轻后续处理单元的处理负荷,防止阻塞排泥管道。 3.1.1 设计参数及其规定 ○ 1水泵前格栅栅条间隙,应根据水泵要求确定。 ○ 2污水处理系统前格栅栅条间隙,应符合:(a)人工清除25~40mm ;(b)人工清除16~25mm ;(c)最大间隙40mm 。 污水处理厂亦可设置两粗细两道格栅,粗格栅栅条间隙50~150mm 。 ○ 3如水泵前格栅间隙不大于25mm ,污水处理系统前可不再设置格栅。 ○ 4栅渣量与地区的特点、格栅的间隙大小、污水流量以及下水道系统的类型等因素有关。在无当地运行资料时,可采用:(a)格栅间隙16~25mm ,0.10~0.06m 3/103m 3 (栅渣/污水); (b)格栅间隙30~50mm ,0.03~0.01m 3/103m 3 (栅渣/污水)。 栅渣的含水率一般为80%,容重约为960kg/m 3 。 ○5在大型污水处理厂或泵站前的大型格栅(每日栅渣量大于0.2m 3),一般应采用机械清 渣。 ○ 6机械格栅不宜少于2台,如为1台时,应设人工清除格栅备用。 ○ 7过栅流速一般采用0.6~1.0m/s 。 ○ 8格栅前渠道内水流速度一般采用0.4~0.9m/s 。 ○ 9格栅倾角一般采用45o~75o。国内一般采用60o~70o。 ○ 10通过格栅水头损失一般采用0.08~0.15m 。 ○ 11格栅间必须设置工作台,台面应高出栅前最高设计水位0.5m 。工作台上应有安全设施和冲洗设施。 ○ 12格栅间工作台两侧过道宽度不应小于0.7m 。工作台正面过道宽度:(a)人工清除不应小于 1.2m (b) 机械清除不应小于1.5m 。 ○ 13机械格栅的动力装置一般宜设在室内,或采取其他保护设备的措施。 ○ 14设置格栅装置的构筑物,必须考虑设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 15格栅间内应安设吊运设备,以进行格栅及其他设备的检修和栅渣的日常清除。 3.1.2 格栅的计算 【例题】 已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最大污水量Q max =0.2m 3 /s ,总变化系数K z =1.50,求格栅各部分尺寸。 【解】 (1) 栅条的间隙数(n) 设栅前水深h=0.4m ,过栅流速v=0.9m/s ,栅条间隙宽度b=0.021m ,格栅倾α=60o。 max 260.0210.40.9 Q n bhv ==≈??(个) (2) 栅槽宽度(B) 设栅条宽度S=0.01m 。 B=S(n-1)+bn=0.01×(26-1)+0.021×26=0.8(m) (3)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

交通工程学期末复习计算题合集

作业 ?一、某路段,交通流量为360辆/小时,车辆到达符合泊松分布。求 ?1.在95%的置信度下,每60s的最多来车数。

?2.在1s、2s、3s时间内无车的概率。 ? 排队论又称随机服务系统理论,是研究系统由于随机因素的干扰而出现排队(或堵塞)现象规律性的一门学科。 排队单指等待服务的顾客(车辆或行人),不包括正在被服务的顾客; 排队系统既包括等待服务的顾客,又包括正在被服务的顾客。 排队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 (1)输入过程是指各种类型的顾客按怎样的规律到来。

①定长输入 ②泊松输入 ③爱尔朗输入 (2)排队规则 指到达的顾客按怎样的次序接受服务。 ①损失制 ②等待制 ③混合制 (3)服务方式 指同一时刻有多少服务台可接纳顾客,为每一顾客服务了多少时间。 ①定长分布服务 ②负指数分布服务 ③爱尔朗分布服务例 已知:一已有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100km/h ,单向高峰小时交通量VP =1800veh/h ,大型车占40%,车道宽3.50m ,侧向净空1.75,紧挨行车道两边均有障碍物,重丘地形。分析其服务水平,问其达到实际通行能力之前还可增加多少交通量。实地观测的平均速度为56km/h 。请比较理想条件下区间平均速度与实测速度的大小,并分析原因。 解 为求服务水平要计算V/C : (1) 查表(9-4、9-5)得诸修正系数 f W =0. 97,E HV =2.5, f HV =1/[1+0.40×(2.5-1)]=0.625, f P =1.0 (2) 计算V/C (3) 查表9-3 得:该公路服务水平属三级服务水平 (4) 求算达到实际通行能力前可增加的交通量 达到实际通行能力前可增加的交通量V : V =2425-1800=625veh/h (5) 求理想条件下之速度及密度 单车道:1440veh/h 查图9-2、得平均行程速度为78km/h ,观测到的速度56km/h 小于理想条件下的速度,这由于有大型车及非平原的重丘地形所致。 74.0]0.1625.079.022000/[1800] /[//=????=????==P HV W P P P f f f N C V C V C V 74.0/=C V 2880625.0/1800f /f /HV HV e ====P V V V

交通工程学题库11版(计算题)

1、已知行人横穿某单行道路所需的时间为9秒以上,该道路上的机动车交通量为410辆/小时,且车辆到达服从泊松分布,试问:①从理论上说,行人能横穿该道路吗为什么②如果可以横穿,则一小时内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有多少(提示:e=,保留4位有效数字)。 解:①从理论上说,行人不能横穿该道路。因为该道路上的机动车交通量为:Q=410Veh/h ,则该车流的平均车头时距=== -410 36003600Q h t Veh ,而行人横穿道路所需的时间t 为9s 以上。由于-t h ()9s 的数量,即可得到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按均匀到达计算,1h 内的车头时距有410个(3600/),则只要计算出车头时距t h >9s 的概率,就可以1h 内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 负指数分布的概率公式为:3600/)(Qt t e t h P ->=,其中t=9s 。 车头时距t h >9s 的概率为:025.136009410718.2718.2)9(-÷?-=>=t h P = 1h 内的车头时距t h >9s 的数量为:3588.0410?=147个 答:1h 内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为147个。 2、某信号控制交叉口周期长度为90秒,已知该交叉口的某进口道的有效绿灯时间为45秒,进口道内的排队车辆以1200辆/小时的饱和流量通过交叉口,其上游车辆的到达率为400辆/小时,且服从泊松分布,试求:1)一个周期内到达车辆不超过10辆的概率;2)周期到达车辆不会两次停车的概率。 解:题意分析:已知周期时长C 0=90 S ,有效绿灯时间G e =45 S ,进口道饱和流量S =1200 Veh/h 。上游车辆的到达服从泊松分布,其平均到达率=400辆/小时。 由于在信号控制交叉口,车辆只能在绿灯时间内才能通过。所以,在一个周期内能够通 过交叉口的最大车辆数为:Q 周期=G e ×S =45×1200/3600=15辆。如果某个周期内到达的车辆数N 小于15辆,则在该周期不会出现两次停车。所以只要计算出到达的车辆数N 小于10和15辆的概率就可以得到所求的两个答案。

水土保持工程学试卷

水土保持工程学试卷A卷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2分) 1.水窖;3.渡槽;4.蓄水池; 二、填空(每空2.分,共48分) 1.梯田的断面要素、、、 2.淤地坝工程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 3.护岸工程一般可分为、两种工程。 4.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根据兴修目的及其应用条件,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5. 特征水位包括、、、。 6. 特征库容包括、、、。 三.简述山坡防护工程措施。(10分) 水土保持工程学试卷B卷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9分) 1.谷坊 2.整治线 二、填空(每空1.5分,共39分) 1.拱坝的应力计算主要有、、。 2、水库的特征水位有、、、四个。水库的特征曲线包括、。 3.坡面集水工程的种类有、、、 4、谷坊的种类、、、、 三. 列举山坡防护工程措施。(15分) 四. 试述护岸工程的种类与作用。(15分) 五. 试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作用。(22分) 水土保持工程学C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52分) 1.梯田按断面形式可分成、、、、等五种类型。 3.水库的特征水位有、、、四个。 4.山坡固定工程种类 5.护岸工程一般可分为、两种工程。 二、简答题:(每个15分,共30分) 1.简述淤地坝调洪演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5分) 2.简述谷坊工程的种类与作用。(15分) 水土保持工程学D 一、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1、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根据兴修目的及其应用条件,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2、为防止斜坡岩石土体的运动,保证斜坡稳定而布置的工程称之为。 3、淤地坝的库容由两部分组成:、。相应于该两部分库容的坝高为、。另外,为了保证淤地坝工程和坝地生产的安全,还需增加一部分坝高,称为。 4、水库一般有三个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 5、沟壑治理工程的基本类型有:、、、。 二、简述水土保持坡面工程的种类与作用。(15分) 三、简述作用在拦砂坝上的作用力有哪些?(15分) 四、简述谷坊的种类与作用。(15分) 五、简述护岸工程的种类与作用。(15分) 水土保持工程学试卷E卷

交通工程学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交通工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工程技术科学诞生于()A.1921年年年 D. 1981年 2.世界上最先创办交通工程(道路交通)专业的学校是()A.哈佛大学 B.京都大学 C.牛津大学 D. 同济大学3._________时间是驾驶员控制汽车行驶性能最重要的因素()A.知觉 B.判断 C.知觉—反应 D. 感应 4.各种感应器官中给驾驶车辆中的驾驶员提供信息最多的是()A.听觉 B.触觉 C.视觉 D. 嗅觉 5.各种感应器官中给驾驶车辆中的驾驶员提供信息最多的是()A.听觉 B.触觉 C.视觉 D. 嗅觉 6.利用中央分隔带把车行道一分为二,分向行驶。这种道路称为()A.一块板 B. 二块板 C. 三块板 D. 四块板 7.AADT指() A.平均日交通量 B. 平均工作日交通量 C.年平均日交通量 D. 年平均工作日交通量 8.在交通管理上用做路段的最高限制车速是() A.15%位车速 B. 50%位车速 C. 第30位小时车速 D. 85%位车速 9.由各种交通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干扰而引起的延误称为()A.运行延误 B. 停车延误 C. 固定延误 D. 干扰延误10.某双向道路,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分别为400辆/小时和600辆/小时,该道路的方向不均匀系数Kd应为() A.40% B.60%C.50% D.% 11.某双向两车道乡间公路,2002年3月20日测得三月份星期一平均日交通量为15800辆/日,月变系数为,星期一的日变系数为,第30位小时系数为%,方向不均匀系数为,单车道通行能力取800辆/小时,则该公路需________ A.不需扩建B.至少修建4车道 C.至少修建3车道D.至少修建5车道 12.下列通行能力中,何者不受道路及交通条件影响( ) A.基本通行能力B.可能通行能力 C.实用通行能力D.设计通行能力 13.服务水平用服务等级来表示。美国将服务水平分为六级,其中“稳定车流”指道路服务水平为()。

水土保持工程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一座小型水库的完整典型的堰流式溢洪道一般由进口段、、、 和等五段组成。其中主体部分指段段和段。 2、斜坡固定工程是指 ,主要类型包括挡墙、、、反压填土、、、和等 3、谷坊设计的任务包括合理选择谷坊类型、确定谷坊、、及溢 水 口尺寸。 4、拦砂坝在外力作用下遭到破坏,破坏的形式一般有三种,分别为坝基摩擦力不足以抵抗 水平推力而发生,在水平推力和坝下渗透压力的作用下坝体绕下游坝趾的,和坝体强度不足以抵抗相应的应力而发生。 5、在土坝的稳定计算中,计算坝体自重时,一般是侵润线以上的土体按计算,侵 润线以下、下游水面以上的土体按计算,侵润线以下、下游水面以下的土体按计算。 6、治滩造田工程中,整治线的形式一般分为和等三种 7、梯田需功量是指。8河道演变的基本形式分为两种,分别是和河道演变的根本原因在于 9工程上对土坝稳定分析计算的方法主要有和复合滑动面法10溢洪道设计包括和结构设计等任 务 11水库的特征水位包括四种 12淤地坝坝系的形成顺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 和 13在山洪与泥石流排导工程中,排导沟的平面布置形式主要有 和等四种,根据挖填方式和建筑材料的不同,常用的排导沟可分为三种,分别为和 14整治建筑物分为和两种 15、土坝渗流分析的目的是确定坝体和下游渗流的位置,确定坝体和坝基 的,从而估算水库和确定坝体,确定坝坡 和下游地基表面的,确定库水位降落时上游坝壳内自由水面的位置。 16、一座小型水库的完整典型的放水建筑物包括进水口和、和出水段三部分,其中进水口又分为卧管式等形式 17、设计抛石护脚工程时主要考虑、抛石范围和等因素 18、在梯田的其它设计条件相同时,粘性土壤的田坎一般比砂性土壤的(陡、缓、相等) 田坎的密度越大,则田坎越(陡、缓、不变), 19、一个合理的淤地坝系布设方案应满足、、的要求,使、 和三者紧密结合为完整的体系。 20、在坝体稳定力学设计计算中,应根据具体条件及各种作用力同时作用的可能性,确定 作用力组合 21卧管的水力计算主要是确定涵洞尺寸和

贵州大学822生态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贵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822/生态学 一、考试基本要求 本科目考试着重考核考生掌握生态学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的程度,要求考生对生态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生态学理论知识分析自然生态环境的生态问题。二、考试形式 闭卷,180分钟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林学和生态学专业 四、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1.绪论  生态学基本概念及发展趋势,生态学的基本层次,生态学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学派特点等。 2.生物与环境 环境、生境的概念;生态因子的概念及其一般特征、限制因子定律、最小因子定律和耐受性定律的异同点;内稳态及其保护机制;光、温、水、土等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与生物的适应性及其适应类型等。 3.种群生态 种群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种群空间格局、年龄结构、动态生命表与静态生命表、内禀增长率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密度有关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模型、逻辑斯蒂方程存在的条件和生物学意义;主要种群调节学说观点及优缺点;环境容纳量的概念;种群竞争排斥原理及竞争模型;种群生活史、繁殖格局、繁殖策略与繁殖成效等基本概念;r选择与K选择、R-C-S选择生活史式样;生物种内和种间关系的基本类型、最后产量恒定法则、-3/2自疏法则;生态位的概念及内涵。种群波动与种群稳定性、种内种间关系等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4. 群落生态 群落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群落基本特征及性质、群落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特征;个体论与机体论的主要观点;群落组成中的优势种与建群种、伴生种等基本概念;群落数量特征的数量指标、优势度、重要值、综合优势比的概念;频度及频度定律;种间关联性、群落交错区边缘效应的概念;生活型及生活型谱、生活型分类;叶面积指数、层片的概念;影响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因素;干扰的概念与中度干扰假说;群落演替的概念、演替类型、原生演替、次生演替、旱生演替系列和水生演替系列及各阶段特点;单元顶级理论、多元顶级理论与顶级格局假说的异同点;影响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经典演替观和个体论演替观;植物群落分类体系,植被型、群系、群丛的概念,群落的命名方法;生物多样性概念及其维持机制、生态入侵的概念及途径等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5.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基本概念及基本组成,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时空结构特征;营养级的概念、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食物链类型,生态金字塔类型;生态效率概念、同化效率、生长效率消费效率的概念,林德曼定律;生态系统的正、

水质工程学考试复习题

水质工程学考试复习题 一、选择题: 1 给水工程的规划应在服从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进行设计。近期设计年限宜采用( )年,远期规划年限宜采用( )年。 ( A ) A.5~10;10~20 B.5~10;15~20 C.5~10;10~15 D.10~20;20~30 2 设计供水量应根据下列各种用水确定( C )。 (1)综合生活用水 (2)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 (3)消防用水 (4)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 (5)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 (6)公共建筑用水 A.全部 B.(1)、(2)、(4) C.(1)、(2)、(3)、(4)、(5) D.(1)、(2)、(3)、(4)、(5)、(6) 3 药剂仓库的固定储备量,应按当地供应、运输等条件确定,一般可按最大投药量的( B )天用量计算。其周转储备量应根据当地具体条件确定。 A.5~10 B.7~15 C.15~30 D.10~20 4 设计沉淀池和澄清池时应考虑( A )的配水和集水。 A.均匀 B.对称 C.慢速 D.平均 5 设计隔板絮凝池时,絮凝池廊道的流速,应按由大到小的渐变流速进行设计,起端流速一般宜为( B )m/s,末端流速一般宜为0.2~0.3m/s。 6 异向流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的清水区保护高度一般不宜小于( A )m;底部配水区高度不宜小于1.5m。 A.1.0 B.1.2 C.1.5 D.0.8 7 快滤池宜采用大阻力或中阻力配水系统。大阻力配水系统孔眼总面积与滤池面积之比为( C )。 8 地下水除铁一般采用接触氧化法或曝气氧化法。当受到硅酸盐影响时,应采用( A )氧化法。 A.接触 B.曝气 C.自然 D.药剂 9 当采用氯胺消毒时,氯和氨的投加比例应通过( C )确定,一般可采用重量比为3:1~6:

交通工程学题库11版计算题

. 1、已知行人横穿某单行道路所需的时间为9秒以上,该道路上的机动车交通量为410辆/小时,且车辆到达服从泊松分布,试问:①从理论上说,行人能横穿该道路吗?为什么?②如果可以 横穿,则一小时内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有多少?(提示:e=2.718,保留4位有效数字)。 解:①从理论上说,行人不能横穿该道路。因为该道路上的机动车交通量为:Q=410Veh/h,36003600?而行人横穿道路所需的时间t为则该车流的平均车头时距8.7805s/Veh,???h t Q410?h(8.7805s)9s 的数量,即可1h说并不是每一个内的车头时距都是8.7805s。因此,只要计算出tt得到行人可 以穿越的间隔数。按均匀到达计算,1h内的车头时距有410个(3600/8.7805),h>9s的概率,就可以1h则只要计算出车头时距内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t?Qt/3600P(h?t)=e,其中t=9s负指数分布的概率公式为:。t?410?9?3600?1.025718?(h9)=2.718?2.P h=0.3588 的概率为:>9s车头时距tt h410?0.3588=147个1h内的车头时距>9s的数量为:t答:1h内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为147个。 2、某信号控制交叉口周期长度为90秒,已知该交叉口的某进口道的有效绿灯时间为45秒, 进口道内的排队车辆以1200辆/小时的饱和流量通过交叉口,其上游车辆的到达率为400辆/小时,且服从泊松分布,试求:1)一个周期内到达车辆不超过10辆的概率;2)周期到达车辆不会两次停车的概率。 解:题意分析:已知周期时长C=90 S,有效绿灯时间G=45 S,进口道饱和流量S=1200 e0Veh/h。上游车辆的到达服从泊松分布,其平均到达率=400辆/小时。 . .

2016年贵州大学数学分析考研真题

贵州大学 2016年硕士生入学考试式题 考试科目:数学分析 注:题大多数为靠回忆写的,个别题可能与真题不一样,但类型相同。 一、(共90分) 1、每小题6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设0()lim () x x f x g x →存在,0lim ()x x g x →存在,则存在。 (2)、设有数列{}n a 满足1lim()0n n n a a +→∞-=,则极限lim 0n n a →∞ =。 (3)、若()f x 在开区间(,)a b 上连续,则()f x 在(,)a b 上一致连续。 (4)、若()f x 在[,]a b 上严格单调递增,则()f x 在(,)a b 内必有()0f x '> 2、求极限dt t dt t x x x ??+→tan 0 sin 00sin tan lim 。(6分) 3、设)(00cos sin 1)(2x f x x x x xe x f x '>≤?????--=-,求。 (6) 4、设()f x 为区间[,]a b 上的连续函数,且12,,,n x x x (,)a b ∈. 证明: 存在(,)a b ξ∈,使得211()(21)()n k k f k f x n ξ==-∑.(6分) 5、证明:当x x x x 3sin 2tan 20>+< <时,π。(6分) 6、求数列{}n n 中的最大项。(6分) 7、求dx x ? 2cos 。(6分) 8、设()()dy y x f dx dy y x f dx I x x x x ????---+-+=22422204220 2,,,请改变I 的积分次序。 (7分) 9sin cos sin sin cos ,1,;(2),x R y R z R R z z x y x y θφθφθθθ===????????、设,,为常数, 求()。(8分)

水土保持工程学复习题模板

1、一座小型水库的完整典型的堰流式溢洪道一般由进口 段、、、 和等五段组成。其中主体部分指段段和段。 2、斜坡固定工程是指 , 主要类型包括挡墙、、、反压填 土、、、和 等 3、谷坊设计的任务包括合理选择谷坊类型、确定谷 坊、、及溢水 口尺寸。 4、拦砂坝在外力作用下遭到破坏, 破坏的形式一般有三种, 分别 为坝基摩擦力不足以抵抗水平推力而发生, 在水平推力和坝下渗透压力的作用下坝体绕下游坝趾的 , 和坝体强度不足以抵抗相应的应力而发生。 5、在土坝的稳定计算中, 计算坝体自重时, 一般是侵润线以上的 土体按计算, 侵润线以下、下游水面以上的土体按 计算, 侵润线以下、下游水面以下的土体按 计算。 6、治滩造田工程中, 整治线的形式一般分为和

7、梯田需功量是指。 8河道演变的基本形式分为两种, 分别是和河道演变 的根本原因在于 9工程上对土坝稳定分析计算的方法主要有 和复合滑动面法 10溢洪道设计包括和结构设计等任务 11水库的特征水位包括 四种 12淤地坝坝系的形成顺序主要有三种, 分别是 和 13在山洪与泥石流排导工程中, 排导沟的平面布置形式主要有和等四种, 根据挖填方式和建筑材料的不同, 常见的排导沟可分为三种, 分别为和14整治建筑物分为和两种 15、土坝渗流分析的目的是确定坝体和下游渗流的位置, 确定坝体和坝基 的, 从而估算水库和确定坝体, 确定坝坡

和下游地基表面的, 确定库水位降落时上游坝壳内自由水面的位置。 16、一座小型水库的完整典型的放水建筑物包括进水口和、 和出水段三部分, 其中进水口又分为卧管式 等形式 17、设计抛石护脚工程时主要考虑、抛石范围 和等因素 18、在梯田的其它设计条件相同时, 粘性土壤的田坎一般比砂性土 壤的( 陡、缓、相等) 田坎的密度越大, 则田坎越( 陡、缓、不变) , 19、一个合理的淤地坝系布设方案应满足、、 的要求, 使、 和三者紧密结合为完整的体系。 20、在坝体稳定力学设计计算中, 应根据具体条件及各种作用力同 时作用的可能性, 确定 作用力组合 21卧管的水力计算主要是确定涵洞尺寸和 22沟头防护工程根据其对沟头上部来水的处理方式不同可分为两种, 即 和, 当沟头上部来水较少, 具有适宜的地方修建沟埂和蓄水池, 能够全部拦蓄来水时采用, 当沟头上部来水较多,

水质工程计算题

水质工程学(上) 考试试卷一 1、平流沉淀池设计流量为720m 3/h 。要求沉速等于和大于0.4mm/s 的颗粒全部去除。试按理想沉淀条件,求: (1)所需沉淀池平面积为多少m 2? (2)沉速为0.1mm/s 的颗粒,可去除百分之几?(10’) 解:已知 Q=720m 3/h=0.2m 3/s u 0=0.4mm/s u i =0.1mm/s 1) 所需沉淀池平面积为2 3 05010 4.02.0m u Q A =?== - 2) 沉速为0.1mm/s 的颗粒的去除率为25.04 .01.00=== u u E i 2、原水泥砂沉降试验数据见下表。取样口在水面180cm 处。平流沉淀池设计流量为900m 3/h ,表面积为500m 2,试按理想沉淀池条件,求该池可去除泥砂颗粒约百分之几?(0C 表示泥砂初始浓度,C 表示取样浓度)。(20’) 取样时间(min ) 0 15 20 30 60 120 180 C /0C 1 0.98 0.88 0.70 0.30 0.12 0.08 解:已知 h=180cm Q=900m 3/h A=500m 2 沉速计算 取样时间(min ) 0 15 20 30 60 120 180 u=h/t(cm/min) _ 12 9 6 3 1.5 1 沉速分布见下图。

2 46810 12 00.10.20.30.40.50.60.70.8 0.91沉降速度(cm/min ) 小于该沉速的颗粒组成分数 截留沉速u 0= A Q =60 500100900??=3cm/min 从图上查得u 0=3cm/min 时,小于该沉速的颗粒组成部分等于p 0=0.30。从图上,相当于积分式 ? p u dp 的面积为 0.506。因此得到总去除百分数为: P=(1-0.30)+ 3 1 (0.506)=86.9% 水质工程学(上)考试试卷二 1、河水总碱度0.1mmol/L (按CaO 计)。硫酸铝(含Al 2O 3为16℅)投加量为25mg/L ,问是否需要投加石灰以保证硫酸铝顺利水解?设水厂日生产水量50000m 3,试问水厂每天约需要多少千克石灰(石灰纯度按50℅计)。(处理水剩余碱度要求不得低于0.47 mmol/L (按CaO 计)) 解:投入药剂量折合Al 2O 3 为25mg/l ×16%=4mg , Al 2O 3 的分子量为102 。 故投入药剂量相当于4/102=0.039mmol/l , 剩余碱度取0.37mmol/l ,则得[CaO]=3×0.039+1×0.37=0.487(mmol/l), CaO 的分子量为56, 则石灰投量为0.487×56×50000/0.5=2.3×106(g)=2.3×103(kg) 2、(2)设初沉池为平流式,澄清部分高为H ,长为L ,进水量为Q ,试按理想沉淀理论对比: ①出水渠设在池末端 ②如图所示,设三条出水渠时,两种情况下可完全分离掉的最小颗粒沉速u o 。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 1、尽管各国学者对交通工程学的理解、认识不完全一样,但在两个方面是基本 共同的:交通工程学是从分化出来的,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交通工程学主要解决道路交通系统中的科学问题。 2、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人包括、、和。 3、汽车基本特性包括:、、和。 4、交通量是一个随机数,的交通量都是变化的。交通量随时间 和空间而变化的现象,称之为。 5、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全部车辆的15%是在此车速以下行驶,此速度称为,可用此车速作为道路的。 6、出行分布一般指各交通小区相互间的人或车的。 7、交通设施从广义上被分为与两大类。 8、高速公路通常均采用,不控制进入的汽车车道公路路段在平原微丘的地区采用,在重丘山岭地形及在近郊采用。 9、交通标志的三要素是。 10、人们通常称交通工程学科为“五E”学科,“五E”指的是:、、、、。 11、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从、、和等几个方面体现。 12、根据美国的研究,第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13、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有15%的车辆行驶速度高于此值,有85%的车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以下,此速度称为,交通管理部门常以此速度作为某些路段的。 14、设计小时交通量是作为的每小时交通量。 15、OD调查,是一项了解交通的和在有关区域里所做的调查。

16、M/M/N排队系统是指、、 N个服务台的排队系统。 17、不控制进入的汽车双车道公路路段采用,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采用。 18、交通标志分为和两大类。 19、城市公共交通站点分为:、和中间停靠站三种类型。 20、根据服务对象划分,停车场可分为:和。 二、名词解释 1、交通工程学; 2、高峰小时交通量; 3、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 4、临界车速; 5、车头时距; 6、道路通行能力; 7、交通量; 8、高峰小时系数; 9、设计车速; 10、车头间距; 11、服务水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