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土保持工程学试卷

水土保持工程学试卷

水土保持工程学试卷
水土保持工程学试卷

水土保持工程学试卷A卷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2分)

1.水窖;3.渡槽;4.蓄水池;

二、填空(每空2.分,共48分)

1.梯田的断面要素、、、

2.淤地坝工程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

3.护岸工程一般可分为、两种工程。

4.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根据兴修目的及其应用条件,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5. 特征水位包括、、、。

6. 特征库容包括、、、。

三.简述山坡防护工程措施。(10分)

水土保持工程学试卷B卷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9分)

1.谷坊

2.整治线

二、填空(每空1.5分,共39分)

1.拱坝的应力计算主要有、、。

2、水库的特征水位有、、、四个。水库的特征曲线包括、。

3.坡面集水工程的种类有、、、

4、谷坊的种类、、、、

三. 列举山坡防护工程措施。(15分)

四. 试述护岸工程的种类与作用。(15分)

五. 试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作用。(22分)

水土保持工程学C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52分)

1.梯田按断面形式可分成、、、、等五种类型。

3.水库的特征水位有、、、四个。

4.山坡固定工程种类

5.护岸工程一般可分为、两种工程。

二、简答题:(每个15分,共30分)

1.简述淤地坝调洪演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5分)

2.简述谷坊工程的种类与作用。(15分)

水土保持工程学D

一、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1、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根据兴修目的及其应用条件,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2、为防止斜坡岩石土体的运动,保证斜坡稳定而布置的工程称之为。

3、淤地坝的库容由两部分组成:、。相应于该两部分库容的坝高为、。另外,为了保证淤地坝工程和坝地生产的安全,还需增加一部分坝高,称为。

4、水库一般有三个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

5、沟壑治理工程的基本类型有:、、、。

二、简述水土保持坡面工程的种类与作用。(15分)

三、简述作用在拦砂坝上的作用力有哪些?(15分)

四、简述谷坊的种类与作用。(15分)

五、简述护岸工程的种类与作用。(15分)

水土保持工程学试卷E卷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2分)

1.拦砂坝;

2.水窖;

3.挡土墙;

4.水平阶;

二、填空(每空2分,共48分)

1.梯田按断面形式可分成,,,,,等五种类型。

2.山坡固定工程种类

3.特征水位包括

4.特征库容包括

三、简答题(共25分)

1.简述谷坊工程的种类与作用。(10分)

2.试论水土保持沟道工程措施的作用。(15分)

水土保持工程学试卷F卷

一、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1.梯田的断面要素

2.坡面集水工程的种类有

3.拱坝的应力计算主要有、

4.淤地坝工程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

二、简述谷坊工程的种类与作用。(10分)

三、简述小型水库的功能及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10分)

四、试述河道侵蚀的机理及护岸工程的种类与作用。(20分)

水土保持工程学复习

水土保持工程 绪论 1、水土流失 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走人呢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能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土壤侵蚀 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土壤或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地质侵蚀(正常侵蚀或自然侵蚀):指不受人为影响土壤侵蚀 加速侵蚀:指人为影响的侵蚀过程 2、水土保持 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减轻洪水、干旱和风沙灾害,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3、水土保持工程: 水土保持工程是防治水土流失的一项措施。是应用工程学原理,防治山区、丘陵区、风沙区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并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一项措施。 4、水土保持工程学 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而兴建的治坡、治沟、治沙、治滩等工程措施的规划和设计等的一门学科。 5、水土保持措施 是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工程、植物和耕作等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的总称。 在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中,水土保持措施主要有三大类: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水土保持耕作措施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包括:坡面治理工程(坡改梯工程、蓄水工程、坡面截流和排水工程、坡面道路工程);沟道治理工程(沟头防护工程、谷坊工程、淤地坝工程、拦砂坝工程、山塘水库工程、引洪漫地工程、山洪与泥石流排导工程);河流护岸工程;水力综合治沙工程;边坡防护工程 第一章流域坡面治理工程 流域坡面治理工程? 第一节坡面治理工程措施的类型及其适用条件 一、梯田 梯田是在坡地上沿等高线修筑的水平台阶或坡式断面的田地。 1、梯田的作用 (1)减缓坡面坡度,缩短坡长,拦截径流和泥沙; (2)增加水分入渗,提高土壤含水量,蓄水保墒,保肥,提高地力,增加

应知应会-水土保持

水文应知应会水土保持复习大纲 1、水土保持、土壤侵蚀、土壤侵蚀强度、土壤侵蚀程度等概念;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是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中国水利百科全书水土保持分册》水土保持(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减轻洪水、干旱、风沙灾害,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支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益事业。 土壤侵蚀: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或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土壤侵蚀强度是指常用单位面积上在一定时间内土壤及其母质被侵蚀的重量,土壤侵蚀强度是根据土壤侵蚀的实际情况,按微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剧烈等分为不同级别。 土壤侵蚀程度:土壤侵蚀程度(degree of soil erosion)是指任何一种土壤侵蚀形式(侵蚀形式主要有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混合侵蚀)在特定外营力种类作用和一定环境条件影响下,自其发生开始,截止到目前为止的发展状况。 2、水土保持监测站点类型 按照监测目的和作用,水土保持监测点分为常规监测点和临时监测点。 常规监测点是长期、定点定位的监测点,主要进行水土流失及其影响因子、水土保持措施数量、质量及其效果等监测。山东监测站点为水蚀和风蚀监测,其中水蚀监测点主要有观测场、小流域控制站、坡面径流场。 临时监测点是为某种特定监测任务而设置的监测点,其采样点和采样断面的布设、监测内容与频次应根据监测任务确定。临时监测点应包括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点,崩塌滑坡、泥石流和沙尘暴等监测点,以及其他临时增设的监测点。

水质工程学复习题整理

BOD —容积负荷率:为单位曝气池容积m3,在单位时间d 内接受的有机物量. 单位:[质量][体积] [时间] = = = 2 污泥沉降比 SV :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 30 分钟后所形成沉淀污泥的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率。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MLSS :在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质量。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 MLVSS :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有机性固体物质部分的浓度。 BOD 污泥负荷率:曝气池内单位重量(kg )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d )内接受的有机物量(kgBOD )。有时也以 COD 表示有机物的量,以MLVSS 表示活性污泥的量。 单位:kgBOD/(kgMLSS·d ) 公式Ns=F/M=QS 0/VX 污泥容积指数:从曝气池出口处取出的混合液,经过 30min 静沉后,每克干污泥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有的容积。 单位 mL 公式 SVI=SV/MLSS 氧转移效率 (EA):通过鼓风曝气转移到混合液中的氧量占总供氧量的百分比。 活性污泥的比耗氧速率: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消耗的溶解氧量, 单位为mgO 2/(gMLVSS·h)或mgO 2/(gMLSS·h) 污泥龄:在反应系统内,微生物从其生成到排出系统的平均停留时间,也就是反应系统内的微生物全部更新一次所需要 的时间。从工程上来说,在稳定条件下,就是曝气池内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量之比。 污泥回流比:污泥回流比(R )是指从二沉池返回到曝气池的回流污泥量 QR 与污水流量 Q 之比。 -1 d -1 污泥解体:当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处理水质浑浊,污泥絮凝体微细化,处理效果变坏等为污泥解体现象。 污泥膨胀:污泥的沉降性能发生恶化,不能在二沉池内进行正常的泥水分离的现象。 污泥上浮:污泥(脱氮)上浮是由于曝气池内污泥泥龄过长,硝化进程较高,但却没有很好的反硝化,因而污泥在二沉池 底部产生反硝化,硝酸盐成为电子受体被还原,产生的氮气附于污泥上,从而使污泥比重降低,整块上浮。另,曝气池 内曝气过度,使污泥搅拌过于激烈,生成大量小气泡附聚于絮凝体上,或流入大量脂肪和油类时,也可能引起污泥上浮。 氧垂曲线:水体受到污染后,水体中的溶解氧逐渐被消耗,到临界点后又逐步回升的变化过程。 同步驯化法:为缩短培养和驯化时间,把培养和驯化这两个阶段合并进行,即在培养开始就加入少量工业废水,并在培 养过程中逐渐增加比重,使活性污泥在增长过程中,逐渐适应工业废水并具有处理它的能力。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处理废水就是使废水与生物膜接触,进行固、液相的物质交换,利用膜内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使 废水获得净化,同时,生物膜内的微生物不断生长与繁殖。 生物转盘:一种好氧处理污水的生物反应器,由许多平行排列浸没在氧化槽中的塑料圆盘(盘片)所组成,圆盘表面生 长有生物群落,转动的转盘周而复始地吸附和生物氧化有机污染物,使污水得到净化。 生物转盘容积面积比(G):又称液量面积比,是接触氧化槽的实际容积 V(m3)与转盘盘片全部表面积 A(m2)之比, G=(V/A)*1000 (L/m2)。当 G 值低于 5 时,BOD 去除率即将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所以对城市污水,G 值以介于 5 至 9 之间 为宜。 稳定塘:是人工适当修正或人工修建的设有围堤和防渗层的污水池塘,主要依靠自然生物净化功能。污水在池塘内流动 缓慢,贮存时间较长,以太阳能为初始能源,通过污水中存活的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和包括水生植物在内的多种生物的综 合作用,使有机污染物的易降解。 污水土地处理:污水有节制的投配到土地上,通过土壤-植物系统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吸附、过滤与净化作用和自 我调控功能,使污水可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得以降解净化,氮磷等营养物质和水分得以再利用,促进绿色植物增长并获得 增产。 慢速渗滤处理系统:将污水投配到种有作物的土地表面,污水缓慢的在土地表面流动并向土壤中渗滤,一部分污水直接 为作物所吸收,一部分则渗入土壤中,从而使污水达到净化目的的一种土地处理工艺。 消化池的投配率:投加量和总量的比数,每天需要投加的投加量和消化池的有效容积的比就是投配率。 熟污泥:消化污泥。在好氧或厌氧条件下进行消化,使污泥中挥发物含量降低到固体相对不易腐烂和不发恶臭时的污泥。 污泥含水率(计算公式):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污泥含水率。 P1,V1,W1,C1—污泥含水率为 p2 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 P2,V2,W2,C2—污泥含水率变为 p2 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团体物浓度; 有机物负荷率( S ):有机物负荷率是指每日进入的干泥量与池子容积之比。 V 1 V 2 W 1 W 2 100 p 2 100 p 1 C C 1 挥发性固体和灰分:挥发性固体, 即 VSS ,通常用于表示污泥中的有机物的量;灰分表示无机物含量。 湿污泥比重:湿污泥比重等于湿污泥量与同体积的水重量之比值。 填空 活性污泥法有多种处理系统,如 传统活性污泥法、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 完全混合性污泥法、 分段进水活性污泥法、 渐减曝气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如下,BOD 5:N:P =100:5:1。 活性污泥微生物增殖分为 适应期、对数增殖期、稳定期、内源呼吸期。

《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学》习题解 习题2-1 解:⑴ 小时交通量: h Q /2493195190210195201205220219232217208201辆=+++++++++++= ⑵ 5min 高峰流率: h Q /27845 60 2325辆=? = ⑶ 15min 高峰流率: h Q /268415 60 )220219232(15辆=? ++= ⑷ 15min 高峰小时系数: 929.04 6712493 15=?=PHF 习题2-2 解:已知: % 26.131326.0082.03086.17082.086.1730 ,/h 1500C ,/d 50000AADT 3 .13.11==-?=-====--x K x 辆辆 设计小时交通量: h K AADT DHV /66301326.050000100辆=?=?= 车道数: 42.41500 6630 1=== C DHV n 该道路需修6车道。 注:此题5.0=D K 。 如果6.0=D K ,3.5=n 。

习题2-3 解: 1000606 100 =?= Q 辆/h 车头时距:6.31000/3600/3600===Q h t s/辆 车头间距:206.36 .3206.3=?== t s h V h m/辆 车流密度:5020/1000/1000===s h K 辆/km 第一辆车通过时间:2.120 24===V S t h 习题2-4 解: s t n t i i 5)3.56.47.44.53.59.42.51.58.47.40.52.50.59.41.58.4(16 1 1161=+++++++++++++++==∑= h km s m t ns V n i i S /72/2080 100 161 ==?= = ∑= h km V n V i i t /16.726.1154161 )9.673.786.767.669 .675.732.696.700.756.760.722.690.725.736.700.75(16 1 116 1=?=+++++++++++++++==∑=

水土保持工程学复习材料

第一章绪论 1.水土流失:在水力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的流失,亦称水土损失 2,土壤侵蚀的形式:雨滴溅蚀,片蚀,细沟侵蚀,浅沟侵蚀,切沟侵蚀,山洪侵蚀,泥石流侵蚀,滑坡侵蚀 3,水的损失:植物截留损失,地面及水面蒸发损失,植物蒸腾损失,深层渗透损失。坡地径流损失 4水土流失的危害:A破坏土地资源,蚕食农田,威胁群众生存 B削弱地力,加剧干旱发展 C泥沙淤积沟床,加剧洪涝灾害 D泥沙淤积水库湖泊,降低其综合利用功能 E影响航运,破坏交通安全 F水土流失与贫困恶性循环同步发展 5,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对山丘区,风沙区,水土资源的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 6,水土保持的作用:江河上游水土保持,即以小流域为单位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包括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林草措施,工程措施,农业措施,以及监督管理措施,山区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作用。 A增加蓄水能力,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B削洪补枯,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C降低干旱,半干旱地区沟川径流总量 D控制土壤侵蚀,减少河流泥沙 E改善水文环境,保护水质 F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7,水土保持的基本原则: A把防治和调节地表径流放在首位 B提高土壤的抗蚀能力 C重视植被的环境保护作用 D在已遭受侵蚀的土地上防止水土流失 E采用综合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F因地制宜 G生态—经济效益兼优的原则 H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知道区域的综合整治和经营 8,水土保持工程学的研究对象:山丘区及风沙区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防治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 9,水土保持工程学内容:侵蚀的控制,排水,灌溉,防洪,土壤水土保持,水资源开发 10,水土保持类型:山坡防护工程,山沟治理工程,山洪排导工程,小型蓄水用水工程 11,水土保持工程学:应用工程的原理,防治山区,丘陵区,风沙区水土流失,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科学

水质工程学计算实例

3 物理处理单元工艺设计计算 3.1格栅 格栅用以去除废水中较大的悬浮物、漂浮物、纤维物质和固体颗粒物质,以保证后续处理单元和水泵的正常运行,减轻后续处理单元的处理负荷,防止阻塞排泥管道。 3.1.1 设计参数及其规定 ○ 1水泵前格栅栅条间隙,应根据水泵要求确定。 ○ 2污水处理系统前格栅栅条间隙,应符合:(a)人工清除25~40mm ;(b)人工清除16~25mm ;(c)最大间隙40mm 。 污水处理厂亦可设置两粗细两道格栅,粗格栅栅条间隙50~150mm 。 ○ 3如水泵前格栅间隙不大于25mm ,污水处理系统前可不再设置格栅。 ○ 4栅渣量与地区的特点、格栅的间隙大小、污水流量以及下水道系统的类型等因素有关。在无当地运行资料时,可采用:(a)格栅间隙16~25mm ,0.10~0.06m 3/103m 3 (栅渣/污水); (b)格栅间隙30~50mm ,0.03~0.01m 3/103m 3 (栅渣/污水)。 栅渣的含水率一般为80%,容重约为960kg/m 3 。 ○5在大型污水处理厂或泵站前的大型格栅(每日栅渣量大于0.2m 3),一般应采用机械清 渣。 ○ 6机械格栅不宜少于2台,如为1台时,应设人工清除格栅备用。 ○ 7过栅流速一般采用0.6~1.0m/s 。 ○ 8格栅前渠道内水流速度一般采用0.4~0.9m/s 。 ○ 9格栅倾角一般采用45o~75o。国内一般采用60o~70o。 ○ 10通过格栅水头损失一般采用0.08~0.15m 。 ○ 11格栅间必须设置工作台,台面应高出栅前最高设计水位0.5m 。工作台上应有安全设施和冲洗设施。 ○ 12格栅间工作台两侧过道宽度不应小于0.7m 。工作台正面过道宽度:(a)人工清除不应小于 1.2m (b) 机械清除不应小于1.5m 。 ○ 13机械格栅的动力装置一般宜设在室内,或采取其他保护设备的措施。 ○ 14设置格栅装置的构筑物,必须考虑设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 15格栅间内应安设吊运设备,以进行格栅及其他设备的检修和栅渣的日常清除。 3.1.2 格栅的计算 【例题】 已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最大污水量Q max =0.2m 3 /s ,总变化系数K z =1.50,求格栅各部分尺寸。 【解】 (1) 栅条的间隙数(n) 设栅前水深h=0.4m ,过栅流速v=0.9m/s ,栅条间隙宽度b=0.021m ,格栅倾α=60o。 max 260.0210.40.9 Q n bhv ==≈??(个) (2) 栅槽宽度(B) 设栅条宽度S=0.01m 。 B=S(n-1)+bn=0.01×(26-1)+0.021×26=0.8(m) (3)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

交通工程学期末复习计算题合集

作业 ?一、某路段,交通流量为360辆/小时,车辆到达符合泊松分布。求 ?1.在95%的置信度下,每60s的最多来车数。

?2.在1s、2s、3s时间内无车的概率。 ? 排队论又称随机服务系统理论,是研究系统由于随机因素的干扰而出现排队(或堵塞)现象规律性的一门学科。 排队单指等待服务的顾客(车辆或行人),不包括正在被服务的顾客; 排队系统既包括等待服务的顾客,又包括正在被服务的顾客。 排队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 (1)输入过程是指各种类型的顾客按怎样的规律到来。

①定长输入 ②泊松输入 ③爱尔朗输入 (2)排队规则 指到达的顾客按怎样的次序接受服务。 ①损失制 ②等待制 ③混合制 (3)服务方式 指同一时刻有多少服务台可接纳顾客,为每一顾客服务了多少时间。 ①定长分布服务 ②负指数分布服务 ③爱尔朗分布服务例 已知:一已有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100km/h ,单向高峰小时交通量VP =1800veh/h ,大型车占40%,车道宽3.50m ,侧向净空1.75,紧挨行车道两边均有障碍物,重丘地形。分析其服务水平,问其达到实际通行能力之前还可增加多少交通量。实地观测的平均速度为56km/h 。请比较理想条件下区间平均速度与实测速度的大小,并分析原因。 解 为求服务水平要计算V/C : (1) 查表(9-4、9-5)得诸修正系数 f W =0. 97,E HV =2.5, f HV =1/[1+0.40×(2.5-1)]=0.625, f P =1.0 (2) 计算V/C (3) 查表9-3 得:该公路服务水平属三级服务水平 (4) 求算达到实际通行能力前可增加的交通量 达到实际通行能力前可增加的交通量V : V =2425-1800=625veh/h (5) 求理想条件下之速度及密度 单车道:1440veh/h 查图9-2、得平均行程速度为78km/h ,观测到的速度56km/h 小于理想条件下的速度,这由于有大型车及非平原的重丘地形所致。 74.0]0.1625.079.022000/[1800] /[//=????=????==P HV W P P P f f f N C V C V C V 74.0/=C V 2880625.0/1800f /f /HV HV e ====P V V V

水保监测实施方案最新版

承张高速公路承德至承张界(大滩)段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 建设单位:河北承德承张高速公路管理处 编制单位: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

目录 1综合说明 (1) 1.1监测任务缘由及实施组织 (1) 1.2项目概况 (1) 1.2.1项目建设意义 (1) 1.2.2工程规模与特性 (2) 1.3项目区概况及水土保持背景状况 (5) 1.4监测范围和监测分区 (7) 2建设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7) 2.1项目概况 (7) 2.1.1工程规模与特性 (7) 2.1.2工程组成 (12) 2.1.3工程占地 (23) 2.1.4土石方平衡 (25) 2.1.5施工工艺与进度 (25) 2.2项目区概况 (28) 2.2.1自然概况 (28) 2.2.2社会经济概况 (32) 2.3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 (35) 2.3.1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 (35) 2.3.2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概况 (35) 2.3.3连接线原有公路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 (37) 2.3.4同类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经验 (37) 2.4水土流失防治布局 (40) 2.4.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分区 (40) 2.4.2防治目标 (44) 2.4.3水土保持措施体系 (45) 3水土保持监测 (46) 3.1监测依据 (46) 3.2监测目的 (46) 3.3监测原则 (46) 3.4监测范围和监测分区 (47) 3.5监测方法 (48) 3.6监测时段及频次 (48) 3.6.1监测时段 (48)

3.6.2监测频次 (49) 3.7监测内容和方案 (49) 3.7.1监测内容 (49) 3.7.2水土保持监测设计 (51) 3.7.3监测设施及设备 (51) 3.8监测制度 (53) 4监测内容和方法 (55) 4.1监测内容 (55) 4.1.1本底值监测 (55) 4.1.2施工期(含施工准备期) (55) 4.1.3试运行初期 (56) 4.2监测指标及方法 (57) 4.2.1监测指标 (57) 4.2.2监测方法 (58) 4.3监测设施、设备 (62) 5预期成果及其形式 (64) 5.1数据记录 (64) 5.2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64) 5.3附件 (64) 6监测工作组织与质量保证体系 (65) 6.1监测人员组成 (65) 6.2监测质量控制体系 (65)

交通工程学题库11版(计算题)

1、已知行人横穿某单行道路所需的时间为9秒以上,该道路上的机动车交通量为410辆/小时,且车辆到达服从泊松分布,试问:①从理论上说,行人能横穿该道路吗为什么②如果可以横穿,则一小时内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有多少(提示:e=,保留4位有效数字)。 解:①从理论上说,行人不能横穿该道路。因为该道路上的机动车交通量为:Q=410Veh/h ,则该车流的平均车头时距=== -410 36003600Q h t Veh ,而行人横穿道路所需的时间t 为9s 以上。由于-t h ()9s 的数量,即可得到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按均匀到达计算,1h 内的车头时距有410个(3600/),则只要计算出车头时距t h >9s 的概率,就可以1h 内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 负指数分布的概率公式为:3600/)(Qt t e t h P ->=,其中t=9s 。 车头时距t h >9s 的概率为:025.136009410718.2718.2)9(-÷?-=>=t h P = 1h 内的车头时距t h >9s 的数量为:3588.0410?=147个 答:1h 内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为147个。 2、某信号控制交叉口周期长度为90秒,已知该交叉口的某进口道的有效绿灯时间为45秒,进口道内的排队车辆以1200辆/小时的饱和流量通过交叉口,其上游车辆的到达率为400辆/小时,且服从泊松分布,试求:1)一个周期内到达车辆不超过10辆的概率;2)周期到达车辆不会两次停车的概率。 解:题意分析:已知周期时长C 0=90 S ,有效绿灯时间G e =45 S ,进口道饱和流量S =1200 Veh/h 。上游车辆的到达服从泊松分布,其平均到达率=400辆/小时。 由于在信号控制交叉口,车辆只能在绿灯时间内才能通过。所以,在一个周期内能够通 过交叉口的最大车辆数为:Q 周期=G e ×S =45×1200/3600=15辆。如果某个周期内到达的车辆数N 小于15辆,则在该周期不会出现两次停车。所以只要计算出到达的车辆数N 小于10和15辆的概率就可以得到所求的两个答案。

水土保持工程学试卷

水土保持工程学试卷A卷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2分) 1.水窖;3.渡槽;4.蓄水池; 二、填空(每空2.分,共48分) 1.梯田的断面要素、、、 2.淤地坝工程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 3.护岸工程一般可分为、两种工程。 4.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根据兴修目的及其应用条件,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5. 特征水位包括、、、。 6. 特征库容包括、、、。 三.简述山坡防护工程措施。(10分) 水土保持工程学试卷B卷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9分) 1.谷坊 2.整治线 二、填空(每空1.5分,共39分) 1.拱坝的应力计算主要有、、。 2、水库的特征水位有、、、四个。水库的特征曲线包括、。 3.坡面集水工程的种类有、、、 4、谷坊的种类、、、、 三. 列举山坡防护工程措施。(15分) 四. 试述护岸工程的种类与作用。(15分) 五. 试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作用。(22分) 水土保持工程学C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52分) 1.梯田按断面形式可分成、、、、等五种类型。 3.水库的特征水位有、、、四个。 4.山坡固定工程种类 5.护岸工程一般可分为、两种工程。 二、简答题:(每个15分,共30分) 1.简述淤地坝调洪演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5分) 2.简述谷坊工程的种类与作用。(15分) 水土保持工程学D 一、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1、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根据兴修目的及其应用条件,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2、为防止斜坡岩石土体的运动,保证斜坡稳定而布置的工程称之为。 3、淤地坝的库容由两部分组成:、。相应于该两部分库容的坝高为、。另外,为了保证淤地坝工程和坝地生产的安全,还需增加一部分坝高,称为。 4、水库一般有三个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 5、沟壑治理工程的基本类型有:、、、。 二、简述水土保持坡面工程的种类与作用。(15分) 三、简述作用在拦砂坝上的作用力有哪些?(15分) 四、简述谷坊的种类与作用。(15分) 五、简述护岸工程的种类与作用。(15分) 水土保持工程学试卷E卷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细则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细则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内容提要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细则》是由承担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单位,根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用于规范监测活动的技术文件。为了指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保证监测工作质量,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编制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细则技术指南》,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法律法规依据,规范性文件依据,技术标准依据,技术文件与相关文件依据,以及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服务合同等编制依据。(2)项目建设规模、工程布局、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布局以及水土保持防治目标等概况。 (3)项目区水土保持影响因素、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状况。 (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目标、原则。 (5)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及其指标、方法、监测样点布设和设施设备等。 (6)监测工作组织、监测数据与成果质量保证制度等组织管理。(7)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预期成果及其形式。 (8)有关内容的说明。

目录 1总则 (3) 2编制依据 (4) 2.1法律法规 (4) 2.2规范性文件 (4) 2.3技术标准依据 (4) 2.4技术资料及其批复文件 (5) 2.5技术合同 (5) 3建设项目概况 (6) 3.1开发建设项目概况 (6) 3.2项目建设规模与工艺流程 (6) 3.3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 (6) 4 项目区水土保持状况 (7) 4.1水土保持影响因素概况 (7) 4.2社会经济概况 (8) 4.3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状况 (8) 5 水土保持监测目标和原则 (10) 5.1监测目标 (10) 5.2监测原则 (11) 6监测内容和方法 (12) 6.1监测内容 (12) 6.2监测方法 (15) 7组织管理 (18) 8预期成果及其形式 (19)

交通工程学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交通工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工程技术科学诞生于()A.1921年年年 D. 1981年 2.世界上最先创办交通工程(道路交通)专业的学校是()A.哈佛大学 B.京都大学 C.牛津大学 D. 同济大学3._________时间是驾驶员控制汽车行驶性能最重要的因素()A.知觉 B.判断 C.知觉—反应 D. 感应 4.各种感应器官中给驾驶车辆中的驾驶员提供信息最多的是()A.听觉 B.触觉 C.视觉 D. 嗅觉 5.各种感应器官中给驾驶车辆中的驾驶员提供信息最多的是()A.听觉 B.触觉 C.视觉 D. 嗅觉 6.利用中央分隔带把车行道一分为二,分向行驶。这种道路称为()A.一块板 B. 二块板 C. 三块板 D. 四块板 7.AADT指() A.平均日交通量 B. 平均工作日交通量 C.年平均日交通量 D. 年平均工作日交通量 8.在交通管理上用做路段的最高限制车速是() A.15%位车速 B. 50%位车速 C. 第30位小时车速 D. 85%位车速 9.由各种交通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干扰而引起的延误称为()A.运行延误 B. 停车延误 C. 固定延误 D. 干扰延误10.某双向道路,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分别为400辆/小时和600辆/小时,该道路的方向不均匀系数Kd应为() A.40% B.60%C.50% D.% 11.某双向两车道乡间公路,2002年3月20日测得三月份星期一平均日交通量为15800辆/日,月变系数为,星期一的日变系数为,第30位小时系数为%,方向不均匀系数为,单车道通行能力取800辆/小时,则该公路需________ A.不需扩建B.至少修建4车道 C.至少修建3车道D.至少修建5车道 12.下列通行能力中,何者不受道路及交通条件影响( ) A.基本通行能力B.可能通行能力 C.实用通行能力D.设计通行能力 13.服务水平用服务等级来表示。美国将服务水平分为六级,其中“稳定车流”指道路服务水平为()。

水土保持工程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一座小型水库的完整典型的堰流式溢洪道一般由进口段、、、 和等五段组成。其中主体部分指段段和段。 2、斜坡固定工程是指 ,主要类型包括挡墙、、、反压填土、、、和等 3、谷坊设计的任务包括合理选择谷坊类型、确定谷坊、、及溢 水 口尺寸。 4、拦砂坝在外力作用下遭到破坏,破坏的形式一般有三种,分别为坝基摩擦力不足以抵抗 水平推力而发生,在水平推力和坝下渗透压力的作用下坝体绕下游坝趾的,和坝体强度不足以抵抗相应的应力而发生。 5、在土坝的稳定计算中,计算坝体自重时,一般是侵润线以上的土体按计算,侵 润线以下、下游水面以上的土体按计算,侵润线以下、下游水面以下的土体按计算。 6、治滩造田工程中,整治线的形式一般分为和等三种 7、梯田需功量是指。8河道演变的基本形式分为两种,分别是和河道演变的根本原因在于 9工程上对土坝稳定分析计算的方法主要有和复合滑动面法10溢洪道设计包括和结构设计等任 务 11水库的特征水位包括四种 12淤地坝坝系的形成顺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 和 13在山洪与泥石流排导工程中,排导沟的平面布置形式主要有 和等四种,根据挖填方式和建筑材料的不同,常用的排导沟可分为三种,分别为和 14整治建筑物分为和两种 15、土坝渗流分析的目的是确定坝体和下游渗流的位置,确定坝体和坝基 的,从而估算水库和确定坝体,确定坝坡 和下游地基表面的,确定库水位降落时上游坝壳内自由水面的位置。 16、一座小型水库的完整典型的放水建筑物包括进水口和、和出水段三部分,其中进水口又分为卧管式等形式 17、设计抛石护脚工程时主要考虑、抛石范围和等因素 18、在梯田的其它设计条件相同时,粘性土壤的田坎一般比砂性土壤的(陡、缓、相等) 田坎的密度越大,则田坎越(陡、缓、不变), 19、一个合理的淤地坝系布设方案应满足、、的要求,使、 和三者紧密结合为完整的体系。 20、在坝体稳定力学设计计算中,应根据具体条件及各种作用力同时作用的可能性,确定 作用力组合 21卧管的水力计算主要是确定涵洞尺寸和

水土保持监测常识

水土保持监测常识 1 (水土保持监测)是指对水土流失发生、发展、危害及水土保持效益进行长期的调查、观测和分析的工作。 2 水土保持监测是(把脉山河)的基本国情调查。 3 水土保持监测点的布设可分为(常规监测点)和(临时监测点)。 4 水土保持监测时段一般通常分为(建设期)和(运行初期)。 5 水土保持监测成果应报(上一级监测网络统一管理)。 6(水土保持监测预报)是国家生态建设宏观决策的基本依据,是水土保持事业的重要组成,是提高水土保持现代化水平的关键基础。 7 (水土保持监测费)就是对某区域进行水土流失监测所需要的费用。 8 对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监测费据监测内容及工作量定,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对主体工程具备水土保持功能工程按其投资的(0.2%)计算,二是对水保方案新增措施按其一至三部分投资的(1%—1.5%)计算。 9 制定S L 277-2002《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和水利部第12号令(《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 10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共(七章)内容分别是1> 总则

2> 监测站网 3> 监测项目与监测方法 4> 遥感监测 5> 地面观测 6> 调查 7>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 11 沿坡面向下运动的水流称为(坡面径流)。 12 坡面径流包括(地表径流)和(壤中流)。 13 坡面径流小区是1877年由德国土壤学家(沃伦)设计的,用于观测和研究森林植被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14 (径流小区)是观测坡面水土流失量的常用方法。 15 利用径流小区观测坡面的水土流失量,是将在微小面积测定的结果扩展到整个坡面,属于(尺度扩展)。 16 石油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通常采用的监测方法有(调查监测、地面定点观测与巡查监测) 17 监测资料实行报送制度分为(季报)和(年报)每季度末当月的(20号),对本季度监测情况进行汇总上报,年报时间为当年(12月25号)。 18 植被是覆盖地表的(植物群落)的总称,有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之称,也可分为(林草植被)和(作物植被)。 19 郁闭度等于(有林冠覆盖的点数)/(布点总数)×100%

水质工程学考试复习题

水质工程学考试复习题 一、选择题: 1 给水工程的规划应在服从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进行设计。近期设计年限宜采用( )年,远期规划年限宜采用( )年。 ( A ) A.5~10;10~20 B.5~10;15~20 C.5~10;10~15 D.10~20;20~30 2 设计供水量应根据下列各种用水确定( C )。 (1)综合生活用水 (2)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 (3)消防用水 (4)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 (5)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 (6)公共建筑用水 A.全部 B.(1)、(2)、(4) C.(1)、(2)、(3)、(4)、(5) D.(1)、(2)、(3)、(4)、(5)、(6) 3 药剂仓库的固定储备量,应按当地供应、运输等条件确定,一般可按最大投药量的( B )天用量计算。其周转储备量应根据当地具体条件确定。 A.5~10 B.7~15 C.15~30 D.10~20 4 设计沉淀池和澄清池时应考虑( A )的配水和集水。 A.均匀 B.对称 C.慢速 D.平均 5 设计隔板絮凝池时,絮凝池廊道的流速,应按由大到小的渐变流速进行设计,起端流速一般宜为( B )m/s,末端流速一般宜为0.2~0.3m/s。 6 异向流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的清水区保护高度一般不宜小于( A )m;底部配水区高度不宜小于1.5m。 A.1.0 B.1.2 C.1.5 D.0.8 7 快滤池宜采用大阻力或中阻力配水系统。大阻力配水系统孔眼总面积与滤池面积之比为( C )。 8 地下水除铁一般采用接触氧化法或曝气氧化法。当受到硅酸盐影响时,应采用( A )氧化法。 A.接触 B.曝气 C.自然 D.药剂 9 当采用氯胺消毒时,氯和氨的投加比例应通过( C )确定,一般可采用重量比为3:1~6:

交通工程学题库11版计算题

. 1、已知行人横穿某单行道路所需的时间为9秒以上,该道路上的机动车交通量为410辆/小时,且车辆到达服从泊松分布,试问:①从理论上说,行人能横穿该道路吗?为什么?②如果可以 横穿,则一小时内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有多少?(提示:e=2.718,保留4位有效数字)。 解:①从理论上说,行人不能横穿该道路。因为该道路上的机动车交通量为:Q=410Veh/h,36003600?而行人横穿道路所需的时间t为则该车流的平均车头时距8.7805s/Veh,???h t Q410?h(8.7805s)9s 的数量,即可1h说并不是每一个内的车头时距都是8.7805s。因此,只要计算出tt得到行人可 以穿越的间隔数。按均匀到达计算,1h内的车头时距有410个(3600/8.7805),h>9s的概率,就可以1h则只要计算出车头时距内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t?Qt/3600P(h?t)=e,其中t=9s负指数分布的概率公式为:。t?410?9?3600?1.025718?(h9)=2.718?2.P h=0.3588 的概率为:>9s车头时距tt h410?0.3588=147个1h内的车头时距>9s的数量为:t答:1h内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为147个。 2、某信号控制交叉口周期长度为90秒,已知该交叉口的某进口道的有效绿灯时间为45秒, 进口道内的排队车辆以1200辆/小时的饱和流量通过交叉口,其上游车辆的到达率为400辆/小时,且服从泊松分布,试求:1)一个周期内到达车辆不超过10辆的概率;2)周期到达车辆不会两次停车的概率。 解:题意分析:已知周期时长C=90 S,有效绿灯时间G=45 S,进口道饱和流量S=1200 e0Veh/h。上游车辆的到达服从泊松分布,其平均到达率=400辆/小时。 . .

水土保持工程学复习题模板

1、一座小型水库的完整典型的堰流式溢洪道一般由进口 段、、、 和等五段组成。其中主体部分指段段和段。 2、斜坡固定工程是指 , 主要类型包括挡墙、、、反压填 土、、、和 等 3、谷坊设计的任务包括合理选择谷坊类型、确定谷 坊、、及溢水 口尺寸。 4、拦砂坝在外力作用下遭到破坏, 破坏的形式一般有三种, 分别 为坝基摩擦力不足以抵抗水平推力而发生, 在水平推力和坝下渗透压力的作用下坝体绕下游坝趾的 , 和坝体强度不足以抵抗相应的应力而发生。 5、在土坝的稳定计算中, 计算坝体自重时, 一般是侵润线以上的 土体按计算, 侵润线以下、下游水面以上的土体按 计算, 侵润线以下、下游水面以下的土体按 计算。 6、治滩造田工程中, 整治线的形式一般分为和

7、梯田需功量是指。 8河道演变的基本形式分为两种, 分别是和河道演变 的根本原因在于 9工程上对土坝稳定分析计算的方法主要有 和复合滑动面法 10溢洪道设计包括和结构设计等任务 11水库的特征水位包括 四种 12淤地坝坝系的形成顺序主要有三种, 分别是 和 13在山洪与泥石流排导工程中, 排导沟的平面布置形式主要有和等四种, 根据挖填方式和建筑材料的不同, 常见的排导沟可分为三种, 分别为和14整治建筑物分为和两种 15、土坝渗流分析的目的是确定坝体和下游渗流的位置, 确定坝体和坝基 的, 从而估算水库和确定坝体, 确定坝坡

和下游地基表面的, 确定库水位降落时上游坝壳内自由水面的位置。 16、一座小型水库的完整典型的放水建筑物包括进水口和、 和出水段三部分, 其中进水口又分为卧管式 等形式 17、设计抛石护脚工程时主要考虑、抛石范围 和等因素 18、在梯田的其它设计条件相同时, 粘性土壤的田坎一般比砂性土 壤的( 陡、缓、相等) 田坎的密度越大, 则田坎越( 陡、缓、不变) , 19、一个合理的淤地坝系布设方案应满足、、 的要求, 使、 和三者紧密结合为完整的体系。 20、在坝体稳定力学设计计算中, 应根据具体条件及各种作用力同 时作用的可能性, 确定 作用力组合 21卧管的水力计算主要是确定涵洞尺寸和 22沟头防护工程根据其对沟头上部来水的处理方式不同可分为两种, 即 和, 当沟头上部来水较少, 具有适宜的地方修建沟埂和蓄水池, 能够全部拦蓄来水时采用, 当沟头上部来水较多,

水质工程计算题

水质工程学(上) 考试试卷一 1、平流沉淀池设计流量为720m 3/h 。要求沉速等于和大于0.4mm/s 的颗粒全部去除。试按理想沉淀条件,求: (1)所需沉淀池平面积为多少m 2? (2)沉速为0.1mm/s 的颗粒,可去除百分之几?(10’) 解:已知 Q=720m 3/h=0.2m 3/s u 0=0.4mm/s u i =0.1mm/s 1) 所需沉淀池平面积为2 3 05010 4.02.0m u Q A =?== - 2) 沉速为0.1mm/s 的颗粒的去除率为25.04 .01.00=== u u E i 2、原水泥砂沉降试验数据见下表。取样口在水面180cm 处。平流沉淀池设计流量为900m 3/h ,表面积为500m 2,试按理想沉淀池条件,求该池可去除泥砂颗粒约百分之几?(0C 表示泥砂初始浓度,C 表示取样浓度)。(20’) 取样时间(min ) 0 15 20 30 60 120 180 C /0C 1 0.98 0.88 0.70 0.30 0.12 0.08 解:已知 h=180cm Q=900m 3/h A=500m 2 沉速计算 取样时间(min ) 0 15 20 30 60 120 180 u=h/t(cm/min) _ 12 9 6 3 1.5 1 沉速分布见下图。

2 46810 12 00.10.20.30.40.50.60.70.8 0.91沉降速度(cm/min ) 小于该沉速的颗粒组成分数 截留沉速u 0= A Q =60 500100900??=3cm/min 从图上查得u 0=3cm/min 时,小于该沉速的颗粒组成部分等于p 0=0.30。从图上,相当于积分式 ? p u dp 的面积为 0.506。因此得到总去除百分数为: P=(1-0.30)+ 3 1 (0.506)=86.9% 水质工程学(上)考试试卷二 1、河水总碱度0.1mmol/L (按CaO 计)。硫酸铝(含Al 2O 3为16℅)投加量为25mg/L ,问是否需要投加石灰以保证硫酸铝顺利水解?设水厂日生产水量50000m 3,试问水厂每天约需要多少千克石灰(石灰纯度按50℅计)。(处理水剩余碱度要求不得低于0.47 mmol/L (按CaO 计)) 解:投入药剂量折合Al 2O 3 为25mg/l ×16%=4mg , Al 2O 3 的分子量为102 。 故投入药剂量相当于4/102=0.039mmol/l , 剩余碱度取0.37mmol/l ,则得[CaO]=3×0.039+1×0.37=0.487(mmol/l), CaO 的分子量为56, 则石灰投量为0.487×56×50000/0.5=2.3×106(g)=2.3×103(kg) 2、(2)设初沉池为平流式,澄清部分高为H ,长为L ,进水量为Q ,试按理想沉淀理论对比: ①出水渠设在池末端 ②如图所示,设三条出水渠时,两种情况下可完全分离掉的最小颗粒沉速u o 。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 1、尽管各国学者对交通工程学的理解、认识不完全一样,但在两个方面是基本 共同的:交通工程学是从分化出来的,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交通工程学主要解决道路交通系统中的科学问题。 2、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人包括、、和。 3、汽车基本特性包括:、、和。 4、交通量是一个随机数,的交通量都是变化的。交通量随时间 和空间而变化的现象,称之为。 5、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全部车辆的15%是在此车速以下行驶,此速度称为,可用此车速作为道路的。 6、出行分布一般指各交通小区相互间的人或车的。 7、交通设施从广义上被分为与两大类。 8、高速公路通常均采用,不控制进入的汽车车道公路路段在平原微丘的地区采用,在重丘山岭地形及在近郊采用。 9、交通标志的三要素是。 10、人们通常称交通工程学科为“五E”学科,“五E”指的是:、、、、。 11、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从、、和等几个方面体现。 12、根据美国的研究,第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13、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有15%的车辆行驶速度高于此值,有85%的车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以下,此速度称为,交通管理部门常以此速度作为某些路段的。 14、设计小时交通量是作为的每小时交通量。 15、OD调查,是一项了解交通的和在有关区域里所做的调查。

16、M/M/N排队系统是指、、 N个服务台的排队系统。 17、不控制进入的汽车双车道公路路段采用,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采用。 18、交通标志分为和两大类。 19、城市公共交通站点分为:、和中间停靠站三种类型。 20、根据服务对象划分,停车场可分为:和。 二、名词解释 1、交通工程学; 2、高峰小时交通量; 3、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 4、临界车速; 5、车头时距; 6、道路通行能力; 7、交通量; 8、高峰小时系数; 9、设计车速; 10、车头间距; 11、服务水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