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服务贸易整理

国际服务贸易整理

国际服务贸易整理
国际服务贸易整理

国际服务贸易重点

题型:

填空 1′×30

判断 1′×20

简答 5′×6 (八选六)

论述 10′×2 (四选二)

第一章导论

1.服务概念总结(了解)

服务就是个人或社会组织为消费者直接或凭借某种工具、设备、设施、媒体等所作得工作或进行得活动。

服务就是对其她经济单位得个人、商品或服务增加价值,并主要以活动形式表现得使用价值或效用。

2.服务得特征(掌握)

①服务得无形性

服务提供者无法向潜在顾客介绍服务样品;另一方面服务得消费者在未购买服务之前,也无法感知服务得效用与质量。

物化服务:“无形”服务得“有形”化、服务得物质化,如唱片、光盘等

②生产与消费得不可分离性

服务得提供者与消费者必须在时空保持一致才能保证服务得提交与完成。

现代通讯技术得发展也使服务生产消费不可分离性得约束适当放松,出现了远距离得服务。

③服务得不可储存性

服务一旦被生产出来,一般不能库存或长久搁置,否则会失去价值或使用价值而造成生产得浪费。

例外:如保险

④服务得异质性

异质性指相同得服务产品在提供质量上存在差异,具有可伸缩性。服务得异质性既有服务提供者得因素,也有服务消费者得因素。

⑤所有权得不可转让性

服务得生产与消费过程中不涉及任何东西得所有权得转移

服务得这一特征就是导致服务风险得根源

3.服务业与第三产业得区别(了解)

服务业得概念——服务业就是生产或提供各种服务得经济部门或各类企业得集合。

①界定不同。第三产业概念得界定使用剩余法,即无法包含在第一、二产业中得所有经济活动统称为第三产业;服务业得界定则有明确得标准,根据产业产品即服务来确定服务业得范围就是较为明确得。

②出发点不同。三次产业划分思想得出发点就是经济体系得供给分类,体现高层次产业单向依赖低层次产业产品得观点;服务业就是以经济系统得需求分类为思想基础,强调服务业与其她产业之间得相互依赖关系。

③面向对象不同。第三产业得概念主要针对国内经济得;而服务业得概念就是面

向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得。

4.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得定义(掌握)

模式 1:跨境提供

服务得提供者在一成员得领土内向另一成员领土内得消费者提供服务,电影、法律咨询、设计、通讯。

模式 2:境外消费

服务得提供者在一成员得领土内向另一成员得消费者提供服务,旅游、国外留学等。

模式 3:商业存在

一成员得服务提供者在另一成员领土内设立商业机构或专业机构,外国直接投资企业。

模式 4:自然人移动

一成员得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身份进入另一成员得领土内提供服务,外国专家讲学,劳务人员。

5.WTO 关于服务贸易得分类(了解)

商业性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

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及社会服务旅游及相关服务

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交通运输服务其她

6、国际服务贸易得特点(掌握)

①贸易标得得无形性

②贸易过程与服务生产、消费得同步性

大多数国际服务贸易得交易过程就是与服务得生产与消费过程分不开得,而且往往就是同步进行得。这一特点就要求两个主体(生产者与消费者)得实体接近。

③服务贸易主体地位得多元性

服务得出口方往往同时就是服务得生产者,并作为服务消费过程中得生产要素直接参与服务得消费过程;服务得进口方则常常就是服务得消费者,并作为服务生产者得服务对象直接参与服务产品得生产过程。

④贸易保护方式得隐蔽性与复杂性

由于服务得无形性,各国政府对本国服务业得保护常常无法采取关税壁垒得形式,而代之以市场准入或非国民待遇得非关税壁垒。国际服务贸易壁垒这种复杂多样隐蔽灵活得特点,使得国际服务贸易得自由化面临着比货物贸易自由化更大得阻力。

⑤服务贸易惯例与约束得相对灵活性

服务贸易总协定就是WTO处理服务贸易得多边框架性文件。它具有较大得灵活性,将成员得义务分为一般性义务与具体承诺得义务,并对发展中国家给予了更为灵活得政策空间。

⑥服务贸易市场得高度垄断性

由于服务市场得开放涉及直接关系到国家主权、安全、伦理道德与精神文明建设等极其敏感得领域与问题,因此无论就是发达国家还就是发展中国家对服务贸易市场都表示出较高得垄断特点。

7.FATS与EBOPS统计(了解)

一、服务贸易得统计体系

1、 WTO框架下得GATS统计体系

GATS按照四种提供方式明确了国际服务贸易定义,同时与联合国、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共同发布了《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在该手册中建议结合已有得BOP与FATS 统计体系以力图覆盖GATS得四种提供方式,并未单独提出一套全新而独立得GATS统计体系。

2.IMF框架下得国际收支手册统计体系

服务贸易所有内容在“经常项目”加以统计,按照交易类型将服务贸易分为“非要素服务贸易”与“要素服务贸易”;非要素服务贸易位于“经常项目,货物与服务,服务”之下;要素服务贸易主要包括投资收益(位于“经常项目,收益,投资收益”之下)以及劳动收入中得移民汇款(位于“经常项目,收益,职工报酬”之下)等。

3.外国附属机构提供得服务贸易价值统计

FATS体系记录得就是服务业外国商业存在得交易活动,包括与投资母国之间得交易、与东道国居民之间得交易以及与其她国家之间得交易。因此FATS 重点反映得就是商业存在提供方式下得服务贸易统计。FATS统计可具体分为外向统计与内向统计,就报告国而言,记录本国在国外投资形成得附属机构在投资东道国得交易情况得统计称为外向统计,记录外国附属机构在本国得交易情况得统计称为内向统计。

EBOPS,即扩大得国际收支服务分类,更为详细得服务贸易分类体系

第二章国际服务贸易相关理论

1.服务价值得构成(了解)

①服务得使用价值

②服务得价值

生产服务产品耗费得劳动凝结在非实物使用价值上形成价值实体 (凝结性)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得矛盾使生产服务产品得劳动取得社会形式——表现为价值 (社会性)

服务产品与实物产品不能按异质得使用价值量,而只能按其中凝结得同质得抽象劳动量进行交换——以价值为尺度决定其交换比例(抽象等同性)

③服务得价值量

重复型服务产品——价值量由生产这种产品所耗费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创新型服务产品——价值量由最先生产出这种产品所耗费得个别劳动时间决定2.配第—克拉克定理 (掌握)

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17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W、配第研究得基础上,指出一个国家内从事三个产业得劳动力比重,会随着国民经济得发展,人均国民收入得提高而变动,农业劳动力急剧下降,从事制造业得劳动力比重与经济增长同步,但通常在接近40%时便稳定下来,而服务业得劳动力比例则不断增长。

定理得缺陷:

①选择得国家与地区得数量不够多,数据比较简单,缺乏经典性与普遍性。

②仅使用单一得劳动力指标,不能完全揭示纷繁复杂得产业结构变化得总趋势。

3.波特钻石模型(掌握)《国家间得竞争优势》

一国得国际竞争力就就是企业、行业得竞争力。

国家得繁荣不就是固有得,而就是创造出来得。

一国竞争力得高低取决于其产业发展与创新能力得高低,“创新就是竞争力得源泉”。

在国家竞争力得决定因素中,波特指出下列四项因素,即:生产要素,国内需求条件,厂商策略,相关与辅助产业得存在。这四项因素正像一颗钻石得四个基本面,构造出了竞争环境所需得框架前提。此外,政府行为与机会在构建竞争环境时也起了辅助作用。

4.波特提出国家经济竞争力得提高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得(掌握) 第一阶段为生产因素主导阶段,如农业生产优势依赖于基本生产要素。

第二阶段为投资因素主导阶段,国家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政府与企业积极投资,生产因素、厂商决策与竞争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第三阶段为创新主导阶段,该阶段得竞争产业建立在较为完整得竞争力钻石体系上,企业向着国际化与全球化方向发展。

第四阶段为丰裕主导阶段,该阶段得竞争力来自前三个阶段财富与创新技能得积累。

5.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得实证研究

—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标(掌握)

①服务贸易总量(进出口总额、出口额、进口额以及各自得增长率与在世界得排序)

②国际市场占有率(=该国出口额/世界出口额(服务贸易))

③进出口行业结构(发达国家就是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出口,我国就是劳动、自然资源密集型服务出口)

④竞争优势指数(TC,又称国际贸易专业化系数TSC。TC=(出口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取值范围为〔-1,1〕)

⑤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度(SO=(Sx+Si)/GDP,Sx、Si分别表示服务贸易得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

⑥劳动生产率

⑦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又称相对出口绩效指数REP,就是一经济体某种商品或服务得出口占世界该种商品或服务出口得比率对于该经济体总出口占世界总出口得比率之比。

在n(j=1~n)个经济体,m(i=1~m)种出口商品或服务中,一经济体得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为:RCAij=(Xij/ Xij)/( Xij/ Xij) ×100)

a、服务贸易总量(进出口总额、出口额、进口额以及各自得增长率与在世界得排序)

b、国际市场占有率=该国出口额/世界出口额(服务贸易)

c、进出口行业结构(发达国家就是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出口,我国就是劳动、自然资源密集型服务出口)

d、竞争优势指数(TC,又称国际贸易专业化系数TSC)

TC=(出口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

取值范围为〔-1,1〕

第三章国际服务贸易协议

1.《服务贸易总协定》得酝酿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得态度(了解)

以美国为首得发达国家积极倡导服务贸易自由化

发展中国家对服务贸易自由化由坚决抵制到逐步接受

2.普遍义务与原则(了解)

(1)最惠国待遇:每一方给予任何其她参加方得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得待遇,应立即无条件地以不低于这样地待遇方式给予任何其她参加方相同得服务或服务提供者。 GATS在定义上将最惠国待遇作为一个无条件得义务,但规定了广泛得例外。参加方在谈判中可提出要求免除最惠国待遇义务得部门与措施。但这种免除最惠国待遇得年限不能超过10年。

(2)透明度:每一参加方必须把影响协定实施得有关法律、法规、行政命令及其她决定、规则与习惯做法,无论就是由中央或地方政府作出得,还就是由政府授权得非政府组织作出得,都应最迟在它们生效前予以公布。任何参加方也必须公布其签字参加得所有影响服务贸易得其她国际协定。

(3)发展中国家得更多参与:

①有关成员应作出具体承诺以促进发展中国家国内服务能力、效率与竞争性得增强;促进其对技术得有关信息得获取;增加产品在市场准入方面得自由度。

②发达国家应在《服务贸易总协定》生效后得2年内建立“联系点”以使发展中国家得服务提供者更易获取有关服务供给得商业与技术方面得信息;有关登记、认可与获取专业认证方面得信息;服务技术得供给方面得信息。

③对最不发达国家予以特殊优惠,准许这些国家不必作出具体得开放服务市场方面得承诺,直到其国内服务业具有竞争力。

(4)经济一体化:规定了成员方实施无歧视待遇得义务,要求区域性服务贸易协定中安排具有实质性意义得部门减让与在成员方之间实质性地取消所有歧视。(5)国内法规:任何参加方应在合理、公正、客观得基础上实施有关影响服务贸易得国内规定。在不违背一国宪法结构与法律制度得前提下,每一参加方应尽快坚持使用或指定切实可行得司法、仲裁、行政手段或程序,对有关提供服务得行政决定作出迅速得审查并给予公正得判定。

(6)对服务提供者资格得承认:本条得宗旨就是有关服务得规定、标准与要求应相互认可。各国之间就是否承认服务提供者得学历、经历、专业资格证明等,会极大影响自然人得流动,构成服务贸易得重要障碍。成员要根据相关协定承认她国得学历、经历、专业资格证明或工作许可证。各成员也可以采用自动承认得方式给对方这种待遇。成员方有关资格认可得规定,不应构成对她国得歧视,或者成为服务贸易得障碍。任何成员应当将本国资格认可方面得措施通知服务贸易理事

会。

(7)垄断与专营服务:协定并不反对创建与维护垄断服务,但任一参加方在进行垄断经营时,不应违背最惠国原则与服务贸易谈判所承诺得义务。

(8)商业惯例

(9)紧急保障措施:协定规定,在协定生效3年后,在非歧视原则得基础上完成保障措施得谈判并加以实施。第10条紧急保障措施条款及其具体细化得,第12条国际收支平衡保障条款体现了GATS对金融安全、国家安全与国家发展阶段得尊重与承认,在非歧视基本原则得前提下,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应与成员经济发展水平与阶段相适应。

(10)支付与转移:服务贸易自由化不仅包括服务提供过程得自由化,还包括服务利润实现得自由化。服务贸易很重要得一点就就是服务收入汇回、资金得转移与货币得兑换等问题。因此,协定第11条规定除紧急保障措施得条件外,任何成员方不得限制服务贸易中货币与资本得国际支付与转移。

(11)保障国际收支得限制

(12)政府采购:协定第13条规定,原则上《服务贸易总协定》关于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与市场准入得各项规则,不适用于成员方涉及政府采购得法律、法规或规章。政府采购只能就是为政府目得,为政府机构采购服务,就是政府支出得安排与使用得行为,用于商业转售或用于商业销售目得得采购服务不属于政府采购。

(13)一般例外:服务贸易作为一个特殊得贸易领域,许多影响服务贸易得措施涉及到政治经济稳定、公共道德等国计民生得重大问题。对此,协定给予一定考虑,规定了例外条款。

(14)补贴:《补贴与反补贴协议》就是货物贸易领域适用得、较为全面且严格得多边规则,但就是该协议直接适用于独特而复杂得服务贸易领域尚颇具难度。因此GATS尚未形成多边得反补贴纪律框架,只就是规定了成员方得谈判义务,要求成员方举行多边谈判,制定必要得多边原则以避免补贴对服务贸易得扭曲影响

3.特定义务(掌握)

①市场准入

当一成员方承担对某个具体部门得市场准入义务时,它给予其她成员方得服务与服务提供者得待遇应不低于其在具体承诺得细目表中所承诺得待遇,包括期限与其她限制条件。

除非在承诺表中明确规定,在作出市场准入承诺得部门中,不得维持以下六种市场准入限制:

1、限制提供者得数量;

2、限制服务交易或资产总额;

3、限制服务业务得总量;

4、限制雇佣人数;

5、限制或要求某一服务提供者通过特定类型得法律实体或合营企业提供服务得措施;

6、限制外资持股比例或投资金额。

②国民待遇

每一参加方应在其承担义务得计划表所列部门或分部门中,根据该表所述条件与资格,给予其她参加方得服务与服务提供者以不低于给予其本国相同得服务与服务提供者得待遇。

注重竞争条件得实质性相同。总协定得国民待遇就是从实施得结果来评估得,

不管其给予外国服务或者服务提供者得待遇形式就是否与本国同类服务与服务提供者相同,只要实施得结果相同就可以了。

国民待遇得授予对象仅限于其她成员得“服务”与“服务提供者”,并不包括“服务消费者”。

4.《服务贸易总协定》得评述(掌握)

《服务贸易总协定》就是第一个多边得、具有约束力得国际服务贸易协定,它改变了几十年来服务贸易仅存在于少数几个国家制定得法律框架,而游离于世界多边贸易法律框架之外得状态,就是贸易自由化与贸易保护主义长期斗争与妥协得结果。从总体上瞧,服务贸易总协定明确了今后国际服务贸易得发展方向与必须遵循得共同规则,为国际服务贸易得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得基础;此外,GATS 得产生使“世界贸易组织”更加完善,真正成为一个包含货物贸易、技术贸易与服务贸易得世界性贸易组织。

5.《服务贸易总协定》得积极意义(掌握)

①GATS就是代表性最广泛得、专门性得服务贸易多边协议——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关于一揽子接受得规定,所有“世界贸易组织”得成员自动成为GATS 得成员。这使得GATS得成员最多,代表性最广泛,它包含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国家与一些独立得关税领土,所含得服务贸易量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量得90%以上。

②GATS就是一个综合性得、涉及对象广泛得、具有法律强制力得多边贸易协定——从涉及面来瞧,GATS涵括了几乎所有得服务业部门、服务提供方式与影响服务贸易得措施。从法律地位瞧,GATS初步形成了制定规则、组织谈判、解决争端三位一体得服务贸易国际规则体系,以国际公法得权威形式,建立一套管理全球服务贸易得原则框架,并依靠磋商制度与争端解决程序来分别处理实施过程中得各种问题。

③GATS得产生顺应了各国经济发展得时代潮流,将积极推动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得进程——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最大得障碍之一就就是各国出于保护自己国内市场得目得而采取一系列非关税壁垒,而《服务贸易总协定》得基本精神就是逐步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因此服务贸易总协定在促进自由化得同时,也必然推动服务贸易得增长。

④GATS得各项基本原则为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走上法制化与国际化轨道起到积极得促进作用——发展中国家既可以为保护国内幼稚服务业或民族服务业得发展而采取一定得限制措施,又可以在适度开放得过程中,学习到发达国家在服务业方面得先进技术与管理方式,并可以在开放过程中引入竞争,促进本国得服务业得发展。

第四章国际服务贸易政策

1.国际服务贸易得政策类型(了解)

①积极开放型政策:在服务贸易相关行业中具有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得国家,主张服务贸易自由化,有扩张得倾向

②保守开放型政策:在服务业相关行业中仅仅具有初步得国际竞争力得国家,借国内市场发挥服务生产潜力,逐步扩大,最终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③限制开放型政策:在服务业竞争中不具备优势得国家,出于国家经济利益考虑,在国际谈判中把开放服务贸易作为一种筹码

2.国际服务贸易壁垒得定义与分类

定义(了解):国际服务贸易壁垒就是指一国政府对外国服务生产者或提供者得服务提供或销售所设置得有障碍作用得政策措施,即凡就是直接或间接地增加外国服务生产者或提供者得生产或销售成本得政策措施,都有可能被外国服务厂商视为服务贸易壁垒。

目得:保护本国服务市场、扶持本国服务部门,增强其竞争力

抵御外国服务进入,削弱其竞争力

分类(掌握):

(1)把服务贸易模式与影响服务提供与消费得壁垒结合起来分类

①产品移动壁垒 ,即限制服务产品移动

数量限制;补贴;国家垄断;政府采购;歧视性技术标准;税收歧视;知识产权保护

②资本移动壁垒

a、外汇管制

政府对外汇在本国境内得持有、流通与兑换,以及外汇得出入境所采取得各种控制措施。

b、浮动汇率

一国得货币汇价不规定上下波动得幅度,外汇汇率主要由供给与需求得市场力量决定。

c、对投资收益汇出得限制

东道国对外国投资者得投资收益汇回母国进行限制。对投资收益汇出得限制大量存在于建筑业、计算机服务业与娱乐业中。

③人员移动壁垒

各种形式得移民限制与繁琐得出入境手续等,其中移民限制政策就是指对外国劳工进入本国服务市场所做得限制性政策。

限制服务提供者进入本国或限制进入本国后所从事得服务业经营范围。

东道国对外资企业规定雇佣人员得当地人比例也就是人员移动壁垒得形式。

④开业权壁垒

a、又称生产者创业壁垒,指得就是禁止外国服务提供商进入某些行业或地区设立机构或提供服务,或者政府对某些行业实行政府垄断,或者禁止外国服务人员进入本国从事职业服务工作,或者对外商进入部门、使用雇员与投资比例规定诸多限制等。

(1)资格限制:对外国个人与组织在本国经营某种服务业得权利进行限制。

(2)股权限制:虽然允许外国服务者在本国开业,但东道国要求必须参股,并通常要求控股,以此维持本国对该行业得控制。

(3)经营业务限制:限制外国服务实体在本国得经营范围、经营方式,甚至干预其具体得经营决策。

(4)许可证制度:东道国得行政主管部门对外国服务提供者经审批而给与得许可经营或许可从事某项业务得制度。

b、按照乌拉圭回合谈判采纳得方案进行分类

①影响市场准入得措施

完全禁止外国直接投资得进入

有偏向性地限制某类投资方式

对服务业外来投资规定其在企业中得最高所有权比例

对服务业投资地域与企业数量得限制

②影响国民待遇得措施

对经营范围与介入当地金融市场得限制

对企业经营业绩得要求

对外汇管理得规定

对服务提供者人事资格得限制

3.国际服务贸易壁垒得测度

服务贸易壁垒一般表现在政府得规章、制度中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测度得基本思路(掌握):

a、直接测度法—将定性得信息直接转化为可比较得定量信息

b、间接测度法—根据限制所造成得结果来间接地推断服务贸易壁垒得程度

直接测度法可包括五个步骤(了解):

第一步收集服务贸易壁垒得所有信息

第二步将各种服务贸易壁垒根据一定得标准分组

第三步根据限制水平为每组壁垒打分

第四步为每组壁垒赋予相应得权重

第五步求服务贸易壁垒指数—某部门各种服务贸易壁垒水平得加权平均值第五章世界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趋势

1.世界服务贸易得发展现状与趋势(掌握)

①世界服务贸易持续快速增长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1980-2010年,全球服务贸易总额从7702亿美元扩大到72037亿美元,期间增长了8、4倍。服务贸易总额占全球贸易总额得份额从1980年得15、7%上升

至2010年得19、0%。

特别就是2003年以来,全球服务贸易加速增长。

②服务贸易结构调整加快、新兴服务贸易快速增长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新兴服务行业得不断兴起,服务贸易得交易内容日趋扩大,服务品种不断增加,服务贸易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由传统得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转向知识、智力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得现代服务贸易。

在这些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或知识密集型得服务贸易中,发达国家仍然就是绝对得主体,在金融、保险、专利许可、计算机与信息服务贸易方面发展迅速。发展中国家发展较快得服务贸易则为旅游、建筑工程承包、劳务输出、海上运输等。

③服务贸易得地区不平衡性加剧

从服务贸易出口总量瞧,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在世界服务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1980年以来,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与日本一直居服务贸易出口前5名。

2007年,这五个国家服务贸易出口额合计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得为37、2%。

④商业存在成为服务贸易得主要方式,国际产业转移得重点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

⑤全球服务外包迅猛发展

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若经济一体化、专业分工得日益细化,以及市场竞争程度得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得企业纷纷将非核心服务活动外包给其她企业,以降低成本、优化产业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一种新得国际商务模式,全球服务外包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已成为国际服务产业转移得重要形式,以及一些国家扩大服务贸易出口得重要途径。

当前,全球扩张最快得国际服务外包领域就是:电脑信息、人力资源管理、媒体公关管理、客户服务与市场营销。从行业角度来说,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与金融业就是国际外包最集中、表现最突出得行业。

从国际服务外包得主体来瞧,发包方主要就是美国、欧洲、日本得跨国公司与国际机构,其中,美国约占2/3,欧盟与日本占近1/3。发展中国家就是主要得服务外包业务承接地,其中亚洲就是承接外包业务最多得地区,约占全球外包业务得45%。

⑥发展服务贸易越来越成为各国关注得焦点

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在各国经济中得地位将不断上升

世界各国纷纷制定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得战略

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通过各种多、双边谈判要求世界各国开放服务贸易市场,以此来扩大服务贸易得出口。

在世界WTO新一轮谈判以及区域性经济合作得谈判中,服务贸易都成为主要议题,世界服务贸易领域得利益格局将在各方博弈中重新形成。

2.世界服务贸易主要方式

供应模式所占比重

跨境提供 35%

境外消费 10-15%

商业存在 50%

自然人移动 1-2%

3.中国服务贸易得发展现状与趋势

①起步晚,增速快

1980年至2010年,中国服务出口从25亿美元增加到1702亿美元,增长了67倍。

1982-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年均增长16、2%,就是同期世界服务贸易平均出口增速8、7%得近2倍。

2006-2010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从1917亿美元增长到3624亿美元,增幅达89%,年均增长17、3%。其中,服务出口年均增长16、8%,就是同期全球服务出口平均增速得两倍。

②服务贸易占全球得比重不断上升

1982-2010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得比重从0、7%提高到4、6%,提高了3、9个百分点。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世界排名由1982年得第28位上升到2010得第4位,进口世界排名由第40位上升到第3位。

2011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继续位居世界第四位(前三位依次为美国、德国、英国),出口居世界第四位(前三位依次为美国、英国、德国),进口居世界第三位(前二位依次为美国、德国)。

③服务贸易出口额占出口总额得比重偏低

1982-2010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与贸易出口总额得比重一直保持在10%左右,仅为全球平均水平得一半。

2010年,这一比重得世界水平为21%,而中国只有9、7%。

④传统服务贸易为主体

⑤服务贸易长期逆差

⑥服务贸易进出口集中于发达国家与地区

2010年,中国服务进出口仍集中于中国香港、欧盟、美国、日本、东盟等国家(地区)。

2010年中国与上述国家(地区)服务进出口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得比重达60%。中国除对中国香港呈现贸易顺差外,对其她四大服务贸易伙伴均为逆差。

⑦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占主要地位

我国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各地区发展非常不平衡

沿海发达地区在运输、保险、计算机与信息、咨询与广告宣传等领域较内陆地区有明显得优势

2010年,75%得金融服务、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与特许以及计算机与信息服务进出口集中在北京、上海与广东三地;91%得服务贸易集中在东部 11个省份,其中北京、上海与广东占65%;而中部与西部地区得合计占比仅为9%。

⑧服务贸易管理体制相对滞后

宏观管理机构

部门协调机制

政策环境

法律体系

统计制度等

可概括成五个“不平衡”(掌握)

①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发展不平衡

②服务出口与服务进口发展不平衡

③服务贸易行业结构不平衡

④服务贸易区域发展不平衡

⑤服务贸易国际市场结构不平衡

4.中国发展服务贸易得对策(掌握)

①加强服务贸易发展得统筹协调,建立与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系

②建立与完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

③积极推进服务贸易重点领域发展,形成有竞争力得产业体系

④完善服务贸易得政策法规体系

⑤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得服务贸易促进体系

⑥加大服务贸易领域得开放力度,提高服务贸易领域得国际竞争力

⑦实施服务贸易品牌战略,加快培育服务贸易龙头企业

⑧加强对地方服务贸易工作得指导,促进服务贸易区域协调发展

第六章国际服务贸易得比较与借鉴(了解,无大题)

1.美国服务贸易发展概述

①世界上最大得服务出口国,世界上最大得服务贸易顺差国

②服务贸易增长快

③服务贸易在美国国内经济中得地位

服务贸易发展平稳,经济贡献率高。目前,美国得对外贸易中仍然以货物贸易为主,服务贸易为辅。

④服务业得各个部门发展态势良好

⑤服务贸易伙伴仍以发达国家为主,但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2.美国得服务贸易政策

①积极推动市场开放谈判,迫使外国政府降低或消除服务贸易壁垒,扩大美国服务出口得机会。

②有针对性地制定服务出口得市场战略

3、日本服务贸易得发展特点

①出口增长快于进口,贸易逆差规模呈缩减之势

②进出口集中于运输、专有权利使用费与特许费、其她商业服务、旅游等行业

a.运输为第一大服务贸易进出口行业

b、其她商业服务进、出口平衡发展

c、专有权利使用费与特许费进出口呈上升趋势

d、旅游为服务贸易第一大逆差行业

e、金融服务出口增长较快,顺差规模扩大

③服务贸易进出口居世界前列

④日中双边服务贸易增势良好

4.欧盟服务贸易得总体情况

①服务贸易增速高于服务业增加值增速

②欧盟为全球最大得服务贸易经济体

③服务贸易顺差增长显著

④英国、德国分别为欧盟成员国中最大得服务出口国与进口国

⑤欧盟成员间服务贸易额高于欧盟对外服务贸易额

5.欧盟服务贸易得行业构成

①其她商业服务、旅游与运输为规模最大得三个行业

②多数新兴服务贸易行业增长显著

③其她商业服务与旅游分别为最大得顺差与逆差行业

第七章国际教育服务贸易

1.教育服务贸易得提供方式

①跨境交付

主要就是提供远程教育课程与教育培训服务

②境外消费

主要指一方国家公民到另一国去留学进修与接受外国留学生等

③商业存在

一国企业到她国开办培训机构;一国学校到海外设立分校或与东道国得教育机构合作办学

④自然人流动

主要指一国公民到另一国从事专业教学培训工作

2.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入世时得承诺(了解)

①除军事、警察、政治与党校等特殊领域得教育与政府举办得义务教育不对外开放,我国在初等、中等、高等、成人教育及其她教育服务等五个项目上做出承诺,许可外方为我提供教育服务。

②对跨境提供方式下得市场准入与国民待遇均未作承诺。因此,对外国机构通过远程教育、函授等方式向中国公民提供得教育服务,中国可以完全自主地决定开放尺度。

③对境外消费方式下得市场准入与国民待遇没有限制,即不限制中国公民出境留学或者接受培训等其她教育服务。

④在商业存在方面,允许中外合作办学,并允许外方获得多数拥有权,但不允许外国机构单独在中国设立学校及其她教育机构。

⑤在自然人移动方面,要求外国个人教育服务提供者入境提供教育服务,必须受中国学校及其她教育机构聘用:具有学士及以上学位、相应得专业职称或资格证书与2年专业工作经验。

境外消费占据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得主要方式

3.我国教育服务贸易逆差得原因分析及对策(掌握)

原因:

(1)制度性原因

①我国现有得留学生激励制度不完善

一就是我国现有得留学生奖学金种类及金额较少

二就是相关规定缺乏弹性

②招收外国留学生主体资格得缺失

③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

(2)微观原因

①我国高等教育相对规模较小,导致教育服务贸易出口规模远低于发达国家。

②我国高等教育总体质量不高,国际化程度低

③专业学科要素票赋与优势分布不均衡

对策:

(1)宏观方面得对策

①进行制度创新,有效解决留学生得学习费用问题

②放宽对民间资本得市场准入限制,鼓励优秀民办高校参与招收留学生。

③完善现有得外国留学生医疗保险制度。

把参加医疗保险作为外国留学生入学得一项必备条件,为更多得自费留学生提供这万面得服务与保障。

(2)微观主体对策

①整合高等教育资源,发挥联合办学得放大与汇聚作用。

②加快教育品牌建设,走教育服务品牌特色化道路。

目前我国在教育服务贸易领域得优势项目一就是汉语言文化教育,二就是中医药学教育。

4.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得发展对策(掌握)

①树立教育产业观

包括教育在内得传统公共部门同样需要引入或部分引入市场机制。将市场得效率机制与政府得公平机制完善地结合起来,这就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尤其就是发展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得一条必经之路。

②培育与完善教育服务市场体系

明确界定政府、高校与市场得权能边界,由此生成对教育市场主体得产权激励机制。

③加快建立我国教育服务质量保障体系

实施质量认证、参加国际教育质量活动就是解决学历学位互认问题得正确选择。着力建设我国自己得教育质量标准、保证体系与质量认证机制,这样既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而且可以向世界展示我国得教育形象,提升我国教育系统得国际地位。

④制定并实施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规划

把来华留学生教育上升到国家教育战略高度,制订并实施系统性、综合性得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规划。

制订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外国留学生权益;发挥政府在宣传、推介等服务上得规模经济优势;适度扩大对外教育投入,增加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额度;扩大招生院校规模及其招收留学生得自主权。

⑤创设多元化文化氛围

当今时代,多元文化就是未来发展得趋势,“与而不同”将就是多元文化必走得一条道路。我们要发展国际教育,就必须面对各国、各民族得文化差异,并且要以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得胸襟去主动地接纳世界各国得文化与文明,要在中华传统文化得基调之上创设多元文化氛围,为世界各国各民族得学生在这里相互欣赏、相互学习提供便利,同时也突出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得开放性。

第八章国际旅游服务贸易

1.旅游服务贸易得含义(了解)

旅游服务贸易就是指一国(地区)旅游从业人员向其她国家(地区)得旅游服务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并获得报酬得活动,既包括本国旅游者得出境旅游,即国际支出旅游,又包括外国旅游者得入境旅游,即国际收入旅游。

按WTO服务贸易理事会对服务贸易得分类规定:“旅游及相关服务包括:宾馆与饭店、旅行社及旅游经营者提供得服务,导游服务与其她旅游服务。”

2.旅游服务贸易得作用(掌握)

①增加外汇收入

②创造就业机会

③优化产业结构

3.中国旅游贸易得竞争力(掌握)

①要素条件

我国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相得益彰,古老文明与现代成就融为一体,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加上丰裕低廉得劳动力资源,可以用于发展自然资源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得旅游业得要素相对丰富。

②需求条件

国内需求对产业竞争力最重要得影响就是通过国内买主得结构与买主得性质实现得。

我国旅游业最大得问题就是国内需求水平低于国际需求水平,使旅游企业普遍缺乏创新压力。

③支持性产业与相关产业方面

一般来说,把旅游产业瞧作就是饭店业、餐馆业、交通运输业、娱乐业、旅游用品与旅游所购物品销售业得综合。

由于旅游业具有极强得产业关联度,其相关部门涉及国民经济得各个行业。

受我国现阶段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得制约,我国旅游产业得整体水平与支持旅游业得相关产业得实力明显不足。

④企业战略目标

我国大多数旅游企业缺乏战略得指导,即使少数制定发展战略得企业,其战略大多停留在意念之中,未能形成架构完善、阶段目标明确得战略,导致策略体系模糊,行业规范不足。

我国国内旅游业竞争空前激烈,但以无序竞争为表现形式,竞争得焦点集中在价格上。

中国旅游业得国际市场竞争力

①与旅游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发展水平与竞争力上还有相当大得差距,表现在旅游业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得贡献率还不够高,旅游企业得国际化经营仍处在较低水平;

②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在旅游经济产出总量、基础设施建设与对外开放等方面有明显得优势;

③与中国得其她服务行业相比,旅游业在国内市场一体化中具有明显得优势,对外开放程度高,运营机制比较市场化,就是服务贸易创汇得大户。

旅游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度总结

①中国得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处于中等偏下得地位,与传统得旅游强国相比还有一些差距。

②在旅游强国中,西班牙位居第一,其次就是美国、意大利、法国。

③日本与德国得竞争力落后于中国。

④从发展趋势上瞧,美国、西班牙、意大利、中国在旅游贸易收入方面呈上升趋势,法国变动幅度不大,德国与英国降幅显著。

4.我国旅游业存在得问题(掌握)

①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产品过于单一,内容陈旧,缺乏竞争力

②旅游卫生、安全设施与条件与国际标准相比扔有一定得差距

③旅游风气不正,服务质量出现滑坡,回头客比例很低

④市场促销不利

⑤价格模式过于死板

5.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得发展对策(掌握)

①扩大旅游开放,更加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

②大力开发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

③提高国际旅游服务得技术含量

④主动出击,开拓海外市场

⑤把目标对准欧美市场,开发适销对路得旅游新产品,提高产品结构档次

⑥加快旅游人才得培养

第九章金融服务贸易

1、金融服务贸易概念(了解)

金融服务贸易就是指一成员方得服务供应者向另一方提供任何形式得金融服务,包括银行业、证券业及其它金融机构所提供得服务。

2.国内发展概况

随着经济得不断发展,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呈平稳上升得趋势,但就是一直处于逆差状态。

2012年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出口额为18、9亿美元,占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得1%;金融服务贸易进口额为19、3亿美元,占我国服务贸易进口总额得0、7%。

第十章运输服务贸易

1.基本概念(了解)

运输服务贸易就是指以运输服务为交易对象得贸易活动,以实现货物或旅客在空间上得移动。

运输服务贸易按运输对象,可分为货物运输贸易与旅客运输贸易。

2.海上运输服务得分类(了解)

海运按服务对象分,有旅客运输与货物运输;按航行区域分,有沿海运输、近洋运输与远洋运输。

3.中国入世时有关海运业得承诺(掌握)

①海上运输服务

首先,将沿海运输与内河运输排除在外,不做任何承诺。

其次,外资公司意欲从事中国港口间得运输,必须依法注册,以中国法人得身份,经营悬挂中国人民共与国国旗得船队。

允许外国服务提供者在华设立合营船公司,外资比例应不超过合营企业注册资本金得49%,合营企业董事会主席与总经理应由中方指定。

②海运辅助服务

我国在加入WTO时,对开放海运辅助服务贸易所做得承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类就是宽松型,即对商业存在得形式没有严格得限制,例如海运理货、海运报关与集装箱堆场业务。

另一类型就是限制型。其中又分为绝对限制与相对限制两种。绝对限制就是指对商业存在得形式与股权比例做出严格规定,例如海运代理服务,除限于合资形式外,还要求外资股权不得超过49%。相对限制就是指根据情况做出适当得限制,同

时又实行渐进式开放得方式,直至最后取消限制。主要针对国际货运代理行业。

③港口服务

我国在此方面得承诺没有附加其她条件,只就是做了两个原则性得规定,即合理与非歧视。

4.提升中国海运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得战略措施

(1)中国尚未成为海运服务贸易强国得可能原因:

①船队规模偏小,运量不足

②信息技术利用上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

③缺乏政府扶持,竞争处于不利地位

④超国民待遇与过度开放降低了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水平

(2)提升中国海运服务贸易竞争力得宏观战略

①创造公平得竞争环境

②合理保护本国国际海运企业

③积极参与有关国际组织活动并在相关规则制定上发挥作用

④加强与其她国家合作

(3)提升中国海运服务贸易竞争力得微观战略

①以市场为导向,走规模化经营道路

②调整船队机构,提高运输效率

③适应市场需要,全面提高海运企业得综合技术水平

④依靠科技进步,重视人才培养

⑤加强物流建设

第十一章国际专业服务贸易

1.基本概念(了解)

专业服务,一般就是指当事人一方运用自己得知识、技术、经验与有关信息,采用科学得方法与先进得手段,根据委托人得要求对有关事项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等,并提供可靠得数据,法律依据,客观得论证、判断与具体意见。

2.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了解)

①普华永道(PWC)

原来得普华国际会计公司与永道国际会计公司于1998年7月1日合并而成。总部位于英国伦敦。普华永道就是全球最具规模得专业服务机构,在全球一百四十二个国家拥有超过十二万五千名专业人士。普华永道融合她们所具备得渊博知识与丰富经验,以最高得职业操守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得服务。普华永道就是在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处于领先地位得专业服务机构,在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共拥有员工约五千五百人,其中包括二百二十六名合伙人,并在北京、重庆、大连、广州、上海、深圳、苏州、天津及西安等内地城市设立办事处。

②毕马威

总部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2013财年财年合并营收创下历史新高,达到234、2亿美元。荣获颇具声望得国际会计公报“2013年度可持续发展企业”奖。毕马威在2013财年继续专注于招贤纳士,招募了超过45000名毕业生与有经验得员工。毕马威得全球员工总数增长了近3000名,达到155000多名合伙人与员工,创下该公司网络中员工数量得最高纪录。由于其对培训与职业晋升得高度重视,毕马威依然就是毕业生人才得领先选择,并且再次在优信咨询对约200,000名商科学生进行得调查中被选为“十佳全球雇主”之一。

③德勤

总部位于美国纽约。2013财年收入达324亿美元。2013财年,德勤网络共计招募51,400名专业人员,全球员工总数现已超过20万。

④安永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为世界上最大得专业服务公司之一,它得前身就是1903年成立於美国克利夫兰得恩斯特·恩斯特(1979年後合并为恩斯特·惠尼)会计师事务所与1906年成立於美国纽约得阿瑟·杨会计师事务所。总部位于伦敦。2013财年全球收入为258亿美元。

第十二章服务外包

1.服务外包基本概念与含义(了解)

外包一般就是指组织把自己做不好、做不了得事交给专业机构去完成,利用她们得专长与优势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与增强竞争优势得管理模式。服务外包也称业务外包、事物外包,就是指某受监管实体持续地利用外包服务商来完成以前由自身承担得业务活动。

2.外包分类(掌握)

①按照外包发生得国家与公司分类

在岸内包:将母公司或子公司得业务外包给公司集团内得其她子公司来完成。离岸内包:将母公司或子公司得业务交给其她国家得子公司来做。

在岸外包:将公司得业务交给独立得第三方完成。

离岸外包:将母公司或子公司得业务交给其她国家得企业来做。

②按照外包性质分类

信息技术外包(ITO):客户将全部或部分IT工作包给专业性公司完成得模式。主要业务范围包括:系统操作服务;系统应用管理服务;技术支持管理服务。

业务流程外包:企业将其运行环节中得部分环节交给其她企业去做,包括需求管理、企业内部管理、业务运作服务、供应链管理等。

3.服务外包得特点(掌握)

①业务专业化,服务水平更高

②与传统制造业相比,附加值更高

③知识密集型,对人力资源要求很高

④低消耗,无污染

⑤不受地域限制

⑥外包成果无形化,难以量化评估

⑦很多程度上依赖互联网与通信技术

⑧对服务水平要求很高

4.我国承接服务外包得优势(掌握)

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投资环境良好

拥有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人才储备大

具有综合成本优势

拥有良好得基础设施

拥有庞大得国内市场

地处亚洲中心

政策环境优势

5.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得优势(掌握)

①大连:产业集聚度高,对日软件外包优势明显

②苏州、无锡:区位优越,政策扶持得力,制造业基础雄厚

③杭州:全力打造金融外包之城

④北京、上海:综合条件优越,几乎具备全面得优势——但不包括成本

5.我国发展服务外包得竞争策略(掌握)

①政府制定支持外包产业发展得政策措施

②制定总体性外包承接战略

③发挥比较优势与集群优势,扩大业务承接范围

④加大对外包业务得专门人才培养及引进力度

6.印度服务外包得成功经验(掌握)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现状和前景研究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现状和前景研究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世界产业升级和发展,服务贸易的高速发展已成为世界引人注目的现象,服务业已成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服务贸易的地位及作用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下文研究了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并对前景作出预测,欢迎阅读。 摘要: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市场上主力军,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服务贸易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态势。我国的国际服务贸易正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迅速提升,服务业的出口占全国出口的比重逐渐提升。我国加入WTO以后,在逐步开放服务业的过程中,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 关键字国际服务贸易现状问题前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一个国家服务业的现状及前景对本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发展做了详细的介绍,深入剖析其发展的原因与过程,以及对中国服务业的前景做出了重要的分析。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 国际服务贸易是以服务业为产业背景发展起来的,国际贸易狭义的概念是指传统的为国际货物服务的运输,保险,金融以及旅游等无形贸易。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特征 首先、服务是无形的,具有不可触摸性,不可存储性和不以运输

性。 其次、服务业的生产与消费往往是同时产生的,通常无法将服务转让从而达到盈利目的。 第三、国际服务贸易更多的依赖于生产因素的全球化移动和服务机构的不同国家间的设置,国际间的服务交换无论采取怎样的形式,它都与资本、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间移动密切相关。 第四、服务贸易的发展数据和货物贸易的发展数据一基本样,在各国国际发展收支平均表能得到体现。但是,货物贸易的统计发展结果可以在各国海关进出口表中得以显现,而服务贸易的统计发展结果无法在各国海关进出口结果中得以显现。 第五、中国对服务贸易发展的监制只能通过国家的法律法规来行使作用。因此,它的法律法规的形式和力度都超过货物贸易的有关法律法规。 三.国际贸易的分类 1、按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分类: 商业服务,通讯服务,建筑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及社会服务,旅游及相关服务,文化,娱乐及体育服务,交通运输服务,其他服务。 2、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类: 运输,旅游,通讯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利权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广告和宣传,电影和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资料

国际服务贸易资料 一、服务概念 1、芬兰服务营销学家格鲁诺斯:服务一般是以无形的方式,在顾客与服务职员、有形资源、商品或服务系统之间发生的,可以解决顾客问题的一种或一系列行为。 2、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满足顾客的需要,供方与顾客接触的活动和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 3、我国的服务定义:服务主要是以活动形式(非实物形式)满足他人某种特殊需要的个人、商品或服务的需要并增加其价值的特殊商品,既可是无偿劳动,也可是获利行为。 两层含义:一是服务是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内在规定性;二是服务是具有特殊使用价值或效用的商品,这种特殊性一方面表现为服务的基本职能是为了满足其他经济单位的个人、商品或服务的特殊需要并增加其价值,另一方面通常以活动的形式体现出来。 二、服务的基本特征 (1)服务的无形性:服务的空间形态基本上是不固定的,不直接可视的,无形的。一方面,服务提供者通常无法向顾客介绍空间形态确定的服务样品;另一方面,服务消费者在购买服务之前,往往不能感知服务,在购买之后也只能觉察到服务的结果而不是服务本身。 (2)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同时性:服务要么同其提供来源不可分,要么同其消费者不可分。这种不可分性要求服务提供者或(和)服务购买者不能与服务在时间或(和)空间上分割开来。 (3)服务的不可储存性:服务一旦被生产出来,一般不能像商品那样长久搁置或处于库存状态。如果服务不被使用,则既不会给购买者带来效用,也不会给提供者带来收益,相反却可能造成一定损失。 (4)服务的异质性:同一种服务的消费效果和品质往往存在显著差别。这种差别来自于供求两方面:其一,服务提供者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常常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于是服务随之发生差异;其二,服务消费者对服务也时常提出特殊要求。 三、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 (一)国际服务贸易传统定义: 1、传统定义: 一国(地区)的劳动力向另一国(地区)的消费者(法人或自然人)提供服务并获得相应外汇收入的全过程构成服务的出口;相应地,一国(地区)消费者购买他国(地区)劳动力提供服务的过程构成服务的进口。各国的服务进出口活动便构成国际服务贸易。 2、《美国和加拿大自由贸易协定》(FTA)定义:

(完整版)当代国际服务贸易新特点及发展趋势

当代国际服务贸易新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当代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对外贸易,即发生国际收支行为的服务业经营活动,如国际间运输、保险、金融、旅游、技术等劳务的有偿提供和接受。国际服务贸易是本世纪70年代以来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国际商品活动领域而迅猛发展的。随着《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签订并生效,国际服务贸易日益得到各国的重视,已成为世界经贸竞争的又一热点。据世界贸易组织1997年12月发表的1997年世界贸易年度报告显示,全球服务贸易发展迅速,1996年增长5%,1997年预计增至7%,总额将达2.7万亿美元。纵观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呈现如下趋势: 1、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加大。服务贸易的发展是产业进步的标志。二战以后的半个多世纪当中,特别是7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分工的深化,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科技革命加剧以及跨国公司的崛起,促使国际服务贸易以高于货物贸易增长的速度迅速发展。1970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只有710亿美元,而到1980年则猛增至3830亿美元,10年间增长5倍多。1980年以后,国际服务贸易依然保持着迅猛增长的势头,年平均增长率约为5%,是同期国际货物贸易年平均增长率 2.5%的两部。到1993年,世界服务贸易额达到1.03万亿美元,在全球贸易总额中的比重超过四分之一。人们预计,随着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协议的实施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正式运行,各国将进一步开放服务市场,服务贸易也会随之进一步发展,到本世纪末将会占全球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 2、国际服务贸易的领域不断扩大。目前,国际服务贸易涉及的范围包括:(1)国际运输(海运、空运和陆运);(2)国际旅游;(3)国际金融服务(包括保险);(4)国际信息处理和传递软件资料服务;(5)国际咨询服务(包括会计、律师等);(6)建筑和工程承包等劳务输出;(7)国际电讯服务;(8)广告、设计、会计管理等项目服务;(9)国际租赁服务;(10)商品的维修、保养、技术指导等售后服务;(11)国际视听服务(12)教育、卫生、文化艺术的国际交流服务;(13)商业批发与零售服务;(14)知识产权(工业产权和版权)服务;(15)国际投资服务;(16)其他官方国际服务等。 3、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不平衡。首先,工业化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有绝对优势。一般说来,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是国际服务贸易的顺差国。据统计资料显示,1986年工业化国家在世界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例为78.6%,其中运输、投资净收益、旅游收入等均占各项目的75%以上。1996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前20名的排名榜上,工业化国家占了15位,美国则以出口额2,026亿美元高居傍首。其次,行业发展不平衡。随着服务贸易业全球市场的迅速扩展,在服务业的行业区别越分越细的同时,行业发展速度则高低不同。传统的全球运输服务业仍在增长,但增速已趋缓,年增长率仅为2%;旅游业则增长了6%,而金融服务、电信服务及专利等的增长率则达到了7%。再次,新兴发展中国家发展势头良好。就总体而言,发展中国家在服务贸易领域处于明显的劣势,除了旅游业和劳务汇回款等个别项目(即基于劳务输出之上的项目)之外,它们在服务贸易上几乎全部是逆差。但是,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其国际服务贸易也得到了迅猛发展。1996年亚洲各国和拉美地区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率都达到了8%,高于北美和西欧各国。新加坡、韩国、中国、泰国和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均跨入了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前20名行列。 4、国际服务贸易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由于国际服务贸易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的迅速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都加大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力度,并加强

国际服务贸易分类表

国际服务贸易分类表 (1995年7月17日内部发表) 本分类表是由日内瓦WTO世贸组织和信息系统局(SISD)提供的,并经WTO服务贸易理事会评审认可。本分类表是按照GNS(一般国家标准)服务部门分类法,将全世界的服务部门分为11大类142个服务项目。 一、商业服务 A.专业服务 (1)法律服务 (2)会计、审计和簿记服务 (3)税收服务 (4)建筑服务 (5)工程服务 (6)综合工程服务 (7)城市规划与风景建筑物服务 (8)医疗与牙科服务 (9)兽医服务 (10)助产士、护士、理疗医生、护理人员提供的服务 (11)其他 B.计算机及其有关服务 (12)与计算机硬件装配有关的咨询服务

(13)软件执行服务 (14)数据处理服务 (15)数据库服务 (16)其他 C.研究与开发(R&D)服务 (17)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开发服务 (18)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研究与开发服务(19)交叉科学的研究与开发服务 D.房地产服务 (20)产权所有或租赁 (21)基于费用或合同的房地产服务 E.无经纪人介入的租赁服务 (22)与船舶有关的 (23)与收音机有关的 (24)与其他运输工具有关的 (25)与其他机械设备有关的 (26)其他 F.其他商业服务 (27)广告服务 (28)市场调研与民意测验服务 (29)管理咨询服务 (30)与咨询人员有关的服务

(31)技术测验与分析服务 (32)与农业狩猎、林业有关的服务 (33)人员的安排与补充服务 (34)安全调查 (35)有关的科学技术咨询服务 (36)设备的维修(不包括舰艇、收音机及其他运输工具)(37)建筑物清洗服务 (38)照相服务 (39)包装服务 (40)印刷、出版 (41)会议服务 (42)其他 二、通信服务 A.邮政服务 B.快件服务 C.电讯服务 (43)声频电话服务 (44)组合开关数据传输服务 (45)电路开关数据传输服务 (46)用户电报服务 (47)电报服务 (48)传真服务

中国与外国服务贸易比较

一、市场占有率与出口增长速度的比较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贸易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货物贸易角度衡量,我国是世界公认的贸易大国,目前总量位居第三。事实上从服务贸易的角度看,我国也已经成为贸易大国,据世界贸易组织2004年国际贸易统计显示,2004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排名位居世界第九,进口位居第八,是唯一进入服务贸易前十名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香港排名第十)。如果以经济体计算,中国仅次于欧盟、美国和日本,位居第四。而十年以前的1993年,中国仅处于世界排名第21位,十年间我国的排名前进了十几位。 从总量上来考察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另外两个最直观的指标是世界出口市场占有率和出口年增长率。市场占有率指标直接反映某行业或某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现状态,它表明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一国的某个产业所具有的实力。出口年增长率则说明一国该产业的扩张速度和发展势头。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提供的数据,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近十年来增长迅速,世界市场占有率也不断提高,已经超过了不少传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服务贸易大国和地区,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 二、贸易竞争指数的国际比较 国际上在衡量一国贸易竞争力的时候通常使用的一个指标是贸易竞争力指数,也有将其称为可比净出口指数,或贸易专业化系数。贸易竞争力指数表示的是一国某产业或商品贸易差额占其贸易总额的比值。七个国家过去十年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变化。该指数显示,与90年代相比,我国的服务贸易竞争指数的确有所下降,然而从2000年开始,该指数处于稳定状态。国内一些人士担心由于我国服务业长期处于垄断和保护状态,很难抗衡国外同行的竞争,再加之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服务业开放做出的许多承诺,因此入世后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将出现大的滑坡。应当指出的是,在使用贸易竞争指数来衡量一国贸易竞争力时可能会产生偏颇,因为该指数仅仅考虑进出口量的变化,而没有考虑导致进出口量变化背后的政策原因和一个国家的市场开放度。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前,服务贸易的竞争指数一直为正数,这并非意味着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我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高于目前水平,而是当时我国的市场开放度小。2001年中国入世后在服务市场逐渐放开的情况下我国服务贸易竞争指数能够维持原水平,这一事实本身表明我国的竞争力也在相应地提高。 三、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竞争优势指数的国际比较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反映的是一国服务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比较的相对优势。其计算公式是:一国某商品的出口额占该商品世界总出口的比重与该国总出口额占世界总出口额比重之比。当一国该商品出口在世界上的相对占有率大于该国总出口在世界上的相对占有率时,则表示该国在该商品的生产和出口方面具有相对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和出口竞争力。 主要发展中国家RCA指数的比较可以得出几个结论,第一是从1994年到2004年这十年间几乎每个国家的RCA指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些国家在90年代中期有所提升,但是随后又都有所下降;第二是按照该指数排队,最具竞争力的国家是印度和新加坡,而最不具竞争力的国家是墨西哥和中国。第三,比较而言中国在这些国家中的竞争力属于相对落后的国家。 然而RCA指数的一个明显不足之处它只考虑了出口因素,而没有考虑进口

国际服务贸易整理

第一章 国际服务贸易:国家之间的服务交换活动。 服务:以活动的形式满足经济单位或个人的需要,增加服务接受者的价值或效用。 服务的特征:无形性、生产消费的同时性、不可储存性、异质性。 服务贸易形式定义: l)跨境提供,从一成员方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方境内提供服务; 2)境外消费,在一成员方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方的服务消费者提供的服务; 3)商业存在,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任何其他成员方境内的商业现场提供服务; 4)自然人流动,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任何其他成员方境内的一成员方自然人的商业现场提供服务。 服务外包:依据服务协议,将某项服务的持续管理或开发责任委托授权给第三者执行。BOP国际收支统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表所记录的、经常项目下的服务交易。只能提供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和部分自然人流动的服务贸易数据。按照BOP的观点,对外贸易是发生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因此服务贸易就是发生在常驻单位和非常驻单位之间的服务产品的交易。界定常驻性的依据是经济领土和经济利益中心。 FATS外国附属机构服务贸易统计,反映了外国商业存在在东道国发生的全部商品和服务的交易情况。FATS可具体分为外向交易和内向交易,东道国在别国的附属机构的服务交易称为外向交易,别国在东道国的附属机构的服务交易称为内向交易。 BOP统计体系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全面、客观采集到我国服务贸易收支数据的统计体系。 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特征: (1)发达国家是教育服务贸易的主体。 (2)境外消费是最主要的教育服务贸易发展方式。 (3)教育服务贸易受经济政治影响。 第二章 服务业分类:消费者服务业、生产者服务业、分配服务业、政府服务业。 服务经济的特征: (1)经济形态:产业发展服务化、行业发展融合化、企业运作网络化、生产活动服务化、职位与收入的两极化

中国涉外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中国涉外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摘要】 现今,全球竞争的焦点有向服务业转移的趋势,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已成为我国刻不容缓的任务。我国服务业虽然在改革开放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不重视发展服务业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于其他产业,也落后于其他国家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所以,总体来看,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尚处于发展初期,存在着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涉外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以及问题 目前,我国已进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实现现代化,不能没有兴旺繁荣的服务业。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明显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并把扩大服务业领域的对外开放作为我国更广泛地参与国际竞争、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 (一)服务贸易起步晚,增长速度快于全球平均水平 中国的跨境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2年的43.4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1570.8亿美元,23年间增长了35.5倍。其中,服务贸易出口739.1亿美元,增长近29倍,年均增长15.9%,是同期世界服务贸易平均出口增速的2倍。80年代以来,除个别年份外,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速一直高于同期世界服务贸易平均出口增速和全球服务贸易主要出口国家 (地区)的增速,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速变化情况与全球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服务贸易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0.8%和20.9%,服务贸易出口增速分别为11.1%和18%。在21世纪前五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速为19.8%,而同期全球平均水平为10.1%,中国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1983-2006年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长8.6%。而且,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占全球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6%,比1982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 1983—2006年中国和世界服务贸易出口增长情况

国际服务贸易复习重点

1.服务产业化是指服务生产“工业化”. 2.服务业形成的标志 第一,服务劳动职业化。 第二,服务部门独立化。 第三,服务部门门类多样化。 3.服务业形成的条件 第一,整个社会的物质产品生产力达到了出现剩余产品的水平。 第二、服务部门独立化产生正的效率效应。 第三、整个经济对服务产品的需求经常化、规模化。 4.配第——克拉克定理:一个国家内从事三个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而变动,农业劳动力急剧下降,从事制造业的劳动力比重与经济增长同步,但通常在接近40%时便稳定下来,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则不断增长。 5.消费者服务:即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的服务:从服务生产部门的产业分类角度看,消费者服务十分复杂,覆盖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而鉴别消费者服务的最有效办法,是观察个人和家庭的需求或支出方向。 生产者服务:生产者在市场上购买的被企业用作与其他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中间服务,典型的生产者服务是企业服务。 分销服务:消费者和生产者为获得商品或供应商品而必须购买的服务。 社会服务:以提供劳务的形式来满足社会需求的社会活动。 6.为什么服务产品效用与物质产品效用具有性质上的同一性? 一、服务产品与物质产品同样具有可消费性 二、服务产品与物质产品同样构成社会财富 三、服务产品与物质产品同样是社会总产品的一部分 7.服务产品的外在特征 (一)无形性 服务产品不同于物质产品。物质产品的空间形态是确定的、直接可视的、有形的,物质商品的生产、供应和消费伴随着它的空间形态而产生、移动和消失。人们通常可以根据物质产品的空间形态直接判断它的价值和价格。而服务产品是没有空间形态的,它是无形的、不可视的。一方面,服务提供者通常无法向顾客介绍空间形态上的服务样品。另一方面,服务消费者在购买服务之前往往无法感知服务,在购买之后也只能感知服务的结果而不是服务本身。(二)非储存性 物质产品在生产出来之后和进入消费之前这段时间可以处于被储存的状态,储存时间可长可短。比如当月生产下月销售。而服务是一种活动,服务产品的价值是活动形式的使用价值,它一旦被生产了,事实上消费也同时开始了,也就是它不可能被处于库存状态。如果服务没有被使用,那它就不被生产。可以想象,服务产品没有生产过剩,过剩只会是服务的供给条件或能力,比如开着餐厅无人光顾,飞机或电影院虚位以待。只有服务供给过剩而没有服务产品过剩的问题。没有囤积居奇,却有待价而沽。 (三)非移动性 物质商品的移动性就是指其可运输性。比如从工序的上一环节移动到下一环节,从车间出厂,甚至被运往国外。而服务是无形的,没有物质空间形态就不能被运输和移动。服务的生产和消费通常是同时发生。物质产品一旦进入市场体系或流通过程便成为感性上独立的交易对象,生产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同它分割开来。相反,服务要么同其提供来源不可分割,要么同消费者不可分割。这样的不可分割性一般要求服务提供者和服务购买者不能与服务在时间或空间上分割。服务具有生产和消费的时空同一性。当然,在通信发达的今天,有些服务的生

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及对我国的竞争力分析

国际服务贸易 课程论文 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及对我国的竞争力分析 班级:国贸1025班 姓名:王琛 学号:A08100115

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及对我国的竞争力分析 摘要:文章首先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进行大概介绍,引出其中一个方面——旅游服务贸易,然后主要介绍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及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情况,最后阐述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国际旅游服务贸易;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 一、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服务提供者从一国境内向它国境内,通过商业现场或自然人向服务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并获得外汇收入的过程。《服务贸易总协定》界定的国际服务贸易包括四个方面:l、跨境交付,即服务产品的跨境流动,如电信服务。2、境外消费,即消费者向出口国的流动,如留学、旅游。3、商业存在,指一国允许其他国的经济实体到本国来开业,提供服务,包括设立三资企业或分支机构,如建零售商店、饭店、律师事务所等。4、自然人流动,是指一国的自然人在其他国境内提供服务,如讲学、技术服务、医务服务等。同时,世界贸易组织列出服务行业包括以下12个部门:商业、通讯、建筑、销售、教育、环境、金融、卫生、旅游、娱乐、运输、其它,具体分为160多个分部门。协定规定了各成员必须遵守的普遍义务与原则,磋商和争端解决的措施步骤。 二、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现状 国际旅游服务是指旅游经营者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各种需要所提供的各种服务主要包括住宿服务、旅行代理服务、餐饮服务、导游翻译服务、游览娱乐服务、旅游交通和通讯服务等。 (一)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对国际经贸的巨大贡献 当今世界产业结构的重心正向服务业转移,世界贸易的发展趋势是服务贸易的比重越来越大。从1970年到1980年的10年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从710亿美元增至3830亿美元,猛增了5.39倍,服务贸易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铜器货物贸易增长率的两倍。1992年,世界货物贸易额为38460亿美元,服务贸易额则达1万亿美元,贸易总额中服务贸易的比例已超过了1/4,此后这一比例越来越大,行家预计,在本世纪末将超过1/3。而真正构成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既不是与国际货物贸易直接相关的古典服务贸易,也不是与国际直接投资密切相关的要素转移性质的服务贸易,而是相对独立于货物贸易和直接投资的新兴产业的服务贸易,其中国际旅游独占鳌头,远远超过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二)世界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服务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生活质量提升而获得持续增长的产业;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带来其国际交换范围和程度的扩展,旅游服务贸易增长势头迅猛,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有愈益重要的份额。在北美洲地区,由于受美国经济减速影响,刺激了加拿大人在美国的旅游支出。中南美洲地区,2007年服务进口增速快于出口,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的旅游支出约增长了25%,是旅游收入增长的2倍。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显示,在未来几年里国际旅游服务贸易任将

国际服务贸易案例分析提示

《国际服务贸易》案例分析提示 第一章国际服务贸易基本概念 案例一:IBM的服务转型(上) 讨论: (1)怎样理解服务的含义?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发展有着怎样的联系? 提示:如果我们把服务的无形性、异质性和不可分离性结合起来,还可以看到服务与商品的一个感性差别,即购买商品所能得到的品质和效果是能够预期的,是相对确定的,而购买服务所可能得到的品质和效果则是难以预期的,是不确定的。也就是说,与商品相比,服务具有较少的经验特征和信任特征。服务业与制造业,总体讲两者之间是一种共生共荣的关系。从历史进程看,服务业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与制造业相伴而生、携手发展起来的。 (2)IBM是如何依靠服务的理念的提出实现转型的?这种转型是否有必要? 提示:从一个制造型企业转型为以服务和客户为中心确实是一种挑战。 案例二:IBM的服务转型(下) 讨论: (1)“IBM就是服务!”包含着什么要素?怎样理解IBM的服务口号? 提示:IBM从顾客或用户的要求出发,帮助用户安装调试,排除故障,定期检修,培养技术人员,及时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技术问题,提供产品说明书和维修保养的资料,听取使用产品后的评价和意见等。通过多种多样的服务,使顾客或用户达到百分之百的满意,从而建立起企业有口皆碑的信誉,营造出独特的IBM文化。 (2)结合IBM的做法谈谈你对制造业企业发展服务产业的看法。

提示:制造业为服务业提供广阔市场和强烈需求,并从制造业中不断分化出新的生产性服务业,如信息服务、研发设计、咨询策划、教育培训、物流、市场营销、人力资源服务等,从而使服务业日益壮大、日趋完善。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平台和服务支撑。例如,人力资源服务为制造业提供高素质人才;物流服务为制造业提供高效率的原材料、零配件采购供应和产成品配送;科技、信息服务、管理咨询为制造业提供智力支持,加快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促进产品设计的创新、工艺流程的再造和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以及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从而使服务业成为制造业增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强大动力源泉。 案例三:美国服务贸易统计体系 讨论:美国服务贸易统计的做法对我国完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 提示:法律完备、统计口径合理、机构设置科学、信息流动通畅。 第二章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案例一:迪尔多夫模型——既肯定国际贸易基本原理的适用性又承认其缺陷 讨论: (1)迪尔多夫是怎样利用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服务贸易的? 提示:详见案例。 (2)探讨比较优势理论对服务贸易分析是否适用。 提示:适用,但也应同时结合如竞争优势理论等其他理论。 案例二:佐丹奴的成长 讨论:

国际服务贸易.

第一章 1.如果按照Fuchs的标准,服务经济来临的主要标志是什么?中国目前是个“服务经济”的国家吗?中国国内有没有已经成为“服务经济”的省区市? 答:根据Victor Fuchs 的研究,美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第一个成为“服务经济”的国家,“即第一个一半以上就业人口不从事事物、衣着、房屋、汽车或其他实物生产的国家”。服务经济的首要标志是服务业就业比重的上升,并逐渐超过国民总就业的50%。但服务经济的外延是很丰富的,除了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外,还有其他的产业比如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等,微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运行和管理、社会管理以及对外开放等方面都将出现新特点与新气象。 2.恩格尔定律与最终服务消费变化有什么样的关系? 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与消费内容会发生变化,即对食品的消费比重将下降,对其他货品及服务的消费比重会上升,特别是对服务的消费将上升。这就是著名的恩格尔定律。实际上,恩格尔定律与Maslow的需求理论以及Clark的需求层级假设如出一辙。总体上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对服务的消费将上升,这意味着对服务消费的收入弹性是大于1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服务也有不同的类型,随着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消费升级,对某些服务的消费会增加,而对另外一些服务的消费会下降。这也就是说,对服务消费的收入弹性未必都是大于1 的。 3.BOP统计口径的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具有什么样的行业和国别特点? 答:在开发经济下,各国服务业的大发展,推动着服务贸易的快速增长。但BOP统计意义上的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具有明显的部门结构不平衡性。1990年以来,运输服务和旅游服务的出口占全球商业性服务出口的比重逐渐下降,“其他商业性服务”的比重逐渐上升。到2004年,“其他商业性服务”的比重将近50%。“其他商业性服务”对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五版国际收支手册”界定的服务项目,包括通信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版权和特许费、其他商业性服务以及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但不包括政府服务。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除了具有部门结构不平衡性外,还具有地区结构的不平衡性。这是由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各国在资源禀赋、经济结构、发展阶段、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性造成的。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则处于从属地位。根据最近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全球贸易排行榜,在2004年,位于服务贸易出口前15位的国家/地区为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国、爱尔兰、荷兰、意大利、印度、比利时、中国香港、卢森堡、西班牙、加拿大和中国;位于服务贸易进口前15位的国家/地区为美国、德国、日本、爱尔兰、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奥地利、中国、加拿大、比利时、印度和韩国。可见,除中国、中国香港、印度外,其余均是发达国家/地区。在发达国家中,美国最为突出,其服务出口占世界服务出口份额始终保持17%左右,且存在巨额服务贸易顺差。 4.为什么在经常项目下会出现货物贸易账户与服务贸易的账户的非对称性? 答: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参与经济体正逐渐被“二元分化”即要么成为顺差经济体,要么成为逆差经济体;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双顺差”和“双逆差”的情形较少,更多的是两者的“非对称性”,而且收入水平越高的经济体,其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非对称”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种“非对称性”的经济体,其货物贸易顺差越小,而服务贸易顺差的可能性则越大。这说明,一个经济体的贸易顺差或逆差地位的形成在根本上是由实物经济决定的。 5.当前国际服务业转移与服务业FDI呈现出哪些基本特征与趋势? 答:服务业对外投资(包括对外直接投资)在历史上早已有之。但与以前相比,当前国际服务业转移与服务业对外投资呈现出以下基本特点与趋势:第一,规模巨大,潜力惊人。第二,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现状和趋势分析

论文关键词:服务贸易现状趋势建议论文摘要:当代国际经济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服务贸易的高速发展。在我国加入WTO后,逐步开放服务业的过程中,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文章通过对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的分析,进而提出了对我国国际服务贸易今后发展的建议。长期以来。国际贸易中都是以货物贸易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但自从1971年OECD组织在东京回合的报告中首次提出服务贸易的概念,随后作为多哈发展议程的重要议题,1994年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为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的初始性的政策框架看来,服务贸易正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事实也表明,近年来国际服务贸易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国际服务贸易额(包括服务出口和服务进口)从1980年的762.8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4222亿美元(按当年价)。年均递增7.4%,高于货物贸易同期6.5%的增长速度。相应地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包括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比重从1980年的15.7%上升到2004年的18.5%,服务贸易额接近物品贸易额的1/4。一、有关概念服务贸易是指服务产品作为商品进行交易,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经济行为。服务贸易按其发生的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提供要素的服务贸易,人员和商品移动引起的服务贸易,还有物化服务的贸易。所以国际服务贸易就是指跨越国界进行服务贸易的商业行为。学术界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的狭义定义是:当一国(地区)的劳动力向另一国(地区)的消费者(法人或自然人)提供服务时,并相应获得外汇收入的全过程,便构成服务的出口;相对于服务的出口,一国(地区)消费者购买他国(地区)劳动力提供服务的过程,形成服务的进口。根据1994年4月在摩洛哥正式签署生效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ST)中,对服务贸易的范围和定义的规定,确认下列四种服务贸易提供方式中的任何一种都属于国际服务贸易的范畴。第一。过境支付,指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提供服务。强调买卖双方在地理上的界限,跨越国境和边界的只是服务本身;第二,境外消费。指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特点在于消费者到境外去享用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务;第三,商业存在,指一成员的服务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通过商业存在提供服务,要求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在同一成员的领土内,此为四种服务提供方式中最为重要的方式;第四,自然人流动。指一成员的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通过自然人存在提供的服务。但与商业存在不同的是,服务提供者没有在消费者所在国的领土内设立商业机构或专业机构。世贸组织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将服务贸易分为11大类,如商业服务、通讯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等。二、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分析[!--empirenews.page--]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数额不断增加,领域不断拓展。其中,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新产业、新部门不断涌现,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我国国际服务贸易面向世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随着开放步伐的加快,形成了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以上可以概括为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取得的成绩,但是我们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不少棘手的问题。1、规模较小,长期处于逆差状态。虽然我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并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了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但是无论在“质”或者“量”上都很难与发达国家匹敌。2006年,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为17606.9亿美元,贸易进出口均排名世界第三名,贸易顺兰为1774.8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一,而服务贸易仍然是逆差89.1亿美元。可以推测。一旦货物贸易出现逆差,那么肯定会严重影响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实现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协同发展迫在眉睫。2、结构不合理。中国服务贸易的优势部门主要集中在旅游、运输等传统领域。其出口占中国服务出口的一半以上,而金融、保险、计算机等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还很低。这种现象肯定会制约我国今后的国际服务贸易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3、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连渐减少。我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由此制定了加快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但是我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还有待探讨。因为在现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力的比较优势重点体现在劳动者自身

国际服务贸易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 1.服务 服务是对其他经济单位的个人、商品或服务增加价值,并主要以活动形式表现的使用价值或效用 2.服务外包 服务外包就是指通过服务提供商向外包服务发包商提供,包括IT系统架构、应用管理以及业务流程优化在内的产品支持与服务,达到后者的业务目标。 3.商业存在 指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在另一成员方领土内设立商业机构,在后者领土内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方式 4.国际追加服务 国际追加服务指服务是伴随商品实体出口而进行的贸易。对消费者而言,商品实体本身是其购买和消费的核心效用,服务则是提供或满足了某种追加的效用。 5. 5. 比较优势 如果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地位,但只要两者的不利程度不同,则在不利程度小一些的那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6.服务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指的是不同国家之间所发生的服务买卖与交易活动。 7.产业转移 是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8.第三产业 在再生产过程中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包括除第一和第二产业外的其他各行业。 9.国际核心服务 国际核心服务指与有形商品的生产和贸易无关,它是作为消费者单独所购买的、能为消费者提供核心效用的一种服务。 10.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是一个企业或国家在某些方面比其他的企业或国家更能带来利润或效益的优势,源于技术、管理、品牌、劳动力成本等。 11.最惠国待遇 缔约国的一方现在或将来给予第三国的一切优惠,应无条件地、无补偿地、自动地适用于缔约国的另一方 12.国民待遇 各成员方以其承诺单中所列服务部门或分部门及所列条件和限制为准,其所采取的与提供服务有关的措施方面给予外国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待遇,不应低于给予本国相同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待遇。 13.业务流程外包 是指企业检查业务流程以及相应的职能部门,将这些流程或职能外包给供应商,并由供应商对这些流程进行重组。 14.全球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购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当前散布于全球的处于价值链上的企业进行着从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交货、消费、售后服务、最后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 15.要素服务贸易 与国际收支账户中的资本项目相关,即同国际间的资本流动或金融资产流动相关 的国际服务贸易流量,它仅指资本服务的收益流量的跨国转移。 16.跨境支付 指服务的提供者在一成员的领土内向另一成员领土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这种服务方式特别强调卖方和买方在地理上的界限,跨越国境和边界的只是服务本身。 简答题

浅谈国际服务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docx

浅谈国际服务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研究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性 服务贸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经济发展增速减缓的情况下,研究国际服务贸易已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排头兵。从现阶段的经济形势来看,服务业的发展对新技术的研究以及服务业自身的研究发展具有长远的促进作用,因此服务业的发展需要逐步投入更多的财力和精力去研究和开发。现阶段从研发费用来看,服务业的研究开发费用也是连续十年的增长,而制造业却基本保持不变。这就说明了服务业研究的重要性。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特点 随着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也呈现出了自己特有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具体如下。1.服务业跨国移动促进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随近年来,全球各国对生活品质都提出了特殊的要求,由此,各国间的服务业务员来往越来越多的区域全球化发展新模式。其中,跨国服务业的不断深化,促进了服务生产的国际化发展新局势。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发展一段时间了,目前从国际服务贸易市场来看,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服务网络也变动越来越广泛,进而需求更为便捷的全球化贸易、金融、通讯、运输等服务。从全球形式来看,发达国家在生产性服务行业已经达到了平稳发展的阶段,他们现已瞄准了发展中国家,正在将其生产性服务行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资料分析来看,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与信息化进程速度是相互促进的,全球化需求带动信息全球化,促进生产全球化,往复形成良性循环。2.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平衡性经济发展实力不同必将导致国际服务贸易有所区别,就目前的国际贸易形势来看,国际贸易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较大。从经济调查数据来看,全球十大贸易出口国主要分布在欧美、日本及中国。进口贸易大国依然分布在欧美、日本及中国。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第二,服务贸易的行业差距较大。服务贸易行业较多,从目前国际服务贸易数据中可以看出:旅游、运输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发展势头相对较好,占比及总量也较大;另外,保险服务行业在国内市场也呈现了迅猛增长。而新兴的知识技术服务业也在近年来呈现了快速发展,如高附加值服务行业就呈现了比重及速度的双向增长。第三,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为主体。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基础实力雄厚,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知识、技术及金融服务贸易产品上,这类产品的含量高,附加价值高,在贸易差中往往可以收获顺差。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实力较弱,人口密集度较高。其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劳动服务型行业,这类服务业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低。如此往复循环将会使得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更容易呈现不平衡发展。 三、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对策 我国虽然在国际贸易中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但是在贸易种类及优势方面还有很多不足,现就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发展对策。第一,增大人才投入提升中国服务业优势。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且是人口大国,在服务产业结构上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这种劳动密集型

浅析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87987703.html, 浅析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者:王博 来源:《商情》2016年第10期 【摘要】国际服务贸易作为新兴产业的先驱,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已经逐渐赶超货物贸易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的地位。虽然近几年我国的服务贸易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但是还远不及世界水平,尤其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通过对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总结其问题所在,并相应地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国际服务贸易问题现状对策 一、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实际情况 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发展起来,在服务贸易方面还落后于西方发到国家,从我国目前的服务贸易发展情况来看,旅游业仍在服务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几乎占据着服务贸易行业的一半以上。基础性运输服务,是我国第二大服务贸易行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一项基础性服务贸易行业,运输服务还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继续发挥着支撑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国际服务贸易在国内发展呈现的不足 (一)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而水平较低 虽然我国的国际服务贸易起步较晚,起点较低,但行业的总体发展速度快,潜力大。十余年间,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出口的年增长速率达到了16%,出口量平均年增长为6%,是国际上平均增长水平的两倍。但我国在知识和资本密集型的服务贸易方面明显落后。 (二)服务贸易体系没有形成平衡的结构 服务贸易行业是在世界科技产业化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产生的新兴行业,这一新兴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新的服务贸易正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崛起。自21世开始,整个世界范围内保险行业、金融行业部、技术服务行业、数据处理行业、通讯服务行业、广告业行业等均实现了快速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传统服务贸易已经明显失去竞争优势。在此国际背景下,我国过于依赖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型服务贸易的弊端更加明显,虽然以运输、旅游等为代表的服务贸易实现了稳步发展,但是金融行业、保险行业、信息服务等领域没能取得重大突破,使得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高附加值服务贸易发展缓慢。 (三)没有构建完善的服务贸易法规与健全的管理制度

国际传播:重点整理

国际传播:重点整理

国际传播的主体(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在传统媒体主导传播过程的情况下,国际传播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的传播”国际传播的主体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国际传播主体也经历了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变。 国际传播主体的特征 一、传播主体的性质不同 政府通过媒体进行传播时,它既是传播者也是把关人,这是其他任何国际传播主体不具备的特性 二、传播主体的影响力不同 三、传播主体利用媒体的程度不同 政府高于媒体对媒体具有控制和管理的权力,媒体对政府具有依赖性:媒体无不希望获得来自政府的权威信息,并借此显示自己的权威 四、传播主体的传播行为不同 政府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特点:(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传播行为的控制者) 一、作为信息传播者的政府 政府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政府是国家权力、

活动是经常性的和持续性的)和非跨国企业(国际传播行为带有偶发性和阶段性) 从企业属性的角度可将企业划分为媒体企业和非媒体企业(也分跨国和非跨国) 非跨国媒体企业:1、他们既是企业文化产品的生产部门具有市场取向和赢利诉求,同事也是公共信息的载体。它区别于其他生产物质产品为主、单纯盈利性的企业,政府必然通过法律规范进行监督管理2、他们所传播的信息大多带有浓重的国家色彩和本体意识。 跨国媒体企业:(迪斯尼公司、新闻集团)1、提供各国实用的文化产品采取共同的语言符号和普遍接受的表现方式尽可能淡化意识形态色彩和政治意味。2、面向具体国家提供的文化产品采取本土化的经营战略与当地国清相通融,取得更大的赢利。企业参与国际传播的形式: 一、付费的商业广告 推介企业产品,并在产品上市后提醒用户购买,宣传企业声誉和形象稳定老顾客吸引新顾客二、不付费或者少付费的公共关系 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对企业不良行为给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