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技术进出口许可制度

技术进出口许可制度

技术进出口许可制度
技术进出口许可制度

2010报关员考试《技术进出口许可制度》重要考点

一、禁止进出口管理:(掌握有具体列名的禁止进口的商品)

(一)禁止进口管理

1、禁止进口货物管理规定,禁止进口货物主要包括

(1)列入《禁止进口货物目录》的商品。(有6批)(2009年有变动,注意第六批商品)

①《禁止进口货物目录》第一批、第六批,根据我国是所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需要禁止进口的货物名称。例如:四氯化碳、犀牛角、麝香、虎骨等。

②《禁止进口货物目录》第二批:旧机电产品类

③《禁止进口货物目录》第三、第四、第五批,所涉及的是对环境有污染的固体废物类。

④《禁止进口货物目录》(第六批):保护人的健康,维护环境安全,淘汰落后产品,例如:长纤维青石棉、二恶英等。

单选题(08年考题)

某报关企业接到客户关于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旧汽车有关政策的咨询,下列答复正确的是:

A.申领进口许可证和入境货物通关单

B.申领自动进口许可证和入境货物通关单

C.只须申领入境货物通关单

D.禁止进口

答案:D

(2)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进口的商品(记忆,第⑤点是新增加的内容)

①来着动植物疫情流行的国家和地区的有关动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检疫物。

②动植物病原及其他有害生物、动物尸体、土壤

③带有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内容的货物及其包装

④以氯氟羟物质为制冷剂、发泡剂的家用电器产品和以氯氟羟物质为制冷工质的家用电器用压缩机。

⑤滴滴涕、氯丹等

(3)其他(记忆)

①以CFC-12为制冷工质的汽车及以CFC-12为制冷工质的汽车空调压缩机

②右置方向盘的汽车

③旧衣服

④VIII因子制剂等血液制品

⑤氯酸钾、硝酸钾

2、禁止进口技术管理,主要包括:(了解)

根据《对外贸易法》、《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以及《禁止进口、限制进口技术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国务院外经贸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禁止进口的技术目录。属于禁止进口技术的,不得进口。

(二)禁止出口管理

1、禁止出口货物管理,主要包括:

(1)列入《禁止出口货物目录》的商品(2009年有变动。第三批,第五批)

《禁止出口货物目录》(第一批):保护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根据我国是所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需要禁止出口的货物名称。例如:四氯化碳、犀牛角、麝香、虎骨、发菜、麻黄草等。

②《禁止出口货物目录》(第二批):保护我国匮乏的森林资源,例如:木炭

③《禁止出口货物目录》(第三批):保护人的健康,维护环境安全,淘汰落后产品,例如:长纤维青石棉、二恶英等。

④《禁止出口货物目录》(第四批):主要包括:硅砂、石英砂及其他天然砂。

⑤《禁止出口货物目录》(第五批):包括无论是否经化学处理过的森林凋落物以及泥炭(草炭)。

多选题(07年考题)

目前,列入我国《禁止出口货物目录》的商品有:

A.麝香

B.麻黄草

C.木炭

D.硅砂

答案:ABCD

(2)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出口的商品

①未定名的或者新发现并有重要价值的野生植物

②原料血浆

③商业性出口的野生红豆杉及其部分产品

④劳改产品

⑤以氯氟羟物质为制冷剂、发泡剂的家用电器产品和以氯氟羟物质为制冷工质的家用电器用压缩机。

⑥滴滴涕、氯丹等。

判断题(06年)

目前,我国对属于世界濒危物种管理范畴的犀牛角和虎骨仍列入禁止进出口的商品范围。

答案:对

2、禁止出口技术管理,主要包括:(了解)

根据《对外贸易法》,《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以及《禁止进口、限制进口技术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国务院外经贸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禁止出口的技术目录。属于禁止出口技术的,不得出口。

二、限制进出口管理(掌握)

(一)限制进口管理

1、限制进口货物管理

我国限制进口货物管理按照其管理方式划分为:许可证件管理和关税配额管理。

(1)许可证件管理

许可证件管理包括:

①进口许可证

②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口许可证

③濒危物种进口

④限制类可利用固体废物进口

⑤药品进口

⑥音像制品进口

⑦黄金及其制品进口

(2)关税配额管理

指一定时期内,国家对部分商品的进口制定关税配额税率并规定该商品进口数量总额,在限额内,经国家批准后允许按照关税配额税率征税进口。如超出限额则按照配额外税率征税进口的措施。关税配额管理是一种相对管理的限制。

2、限制进口技术管理

实行目录管理。属于目录范围内的限制进口技术,实行许可证管理,未经国家许可,不得进口。经营限制进口技术的经营者在向海关申报进口手续时,必须主动递交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口许可证”,凭以向海关办理进口通关手续。

(二)限制出口管理

1、限制出口货物管理

国家规定有数量限制的出口货物,实行配额管理;其他限制出口货物,实行许可证件管理。

申请者取得配额证明后,凭配额证明到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发证机关申领出口许可证。

2、限制出口技术管理

对于出口属于列入限制出口技术的,应当向商务主管部门提出技术出口申请,获得审核批准后取得技术出口许可证件,凭以向海关办理通关手续。

三、自由进出口管理(掌握)

除国家禁止、限制进口货物、技术外的其他货物、技术,均属于自由进出口范围。

※国家对部分属于自由进口的货物实行自动进口许可管理

※对自由进出口的技术实行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管理

(一)货物自动进口许可管理

自动进口许可管理是在任何情况下对进口申请一律予以批准的进口许可制度。在进口前的向有关主管部门提交自动进口许可申请,凭相关部门发放的“自动进口许可证”向海关办理报关手续。

(二)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管理

属于自由进出口的技术,应当向国务院外经贸主管部门办理合同备案登记,国务院外经贸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规定的文件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对技术进口合同进行登记,颁发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证,申请人凭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证,办理外汇、银行、税务、海关等相关的手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中英对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中英对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 Regulations on Technology Import and Export Administ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第一章总则 Chapter I General Provisions 第一条为了规范技术进出口管理,维护技术进出口秩序,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以下简称对外贸易法)及其他有关法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Article 1. These Regulations are hereby formula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Foreign Trade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Foreign Trade Law) and relevant provisions of other relevant laws with a view to regulat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technology import and export, maintaining the order of technology import and export, and enhancing the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development.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技术进出口,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或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通过贸易、投资或者经济技术合作的方式转移技术的行为。 Article 2. The technology import and export as referred to in these Regulations means acts of transferring technology from outside the terri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to the terri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r visa versa by way of trade, investment, or economic and technical cooperation. 前款规定的行为包括专利权转让、专利申请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技术秘密转让、技术服务和其他方式的技术转移。 The acts mentioned in the preceding paragraph include assignment of the patent right, assignment of the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licensing for patent exploitation, assignment of technical secrets, technical services and transfer of technology by other means. 第三条国家对技术进出口实行统一的管理制度,依法维护公平、自由的技术进出口秩序。 Article 3. The State adopts a uniform system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echnology import and export, and maintains the order for fair and free technology import and export according to law. 第四条技术进出口应当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有利于维护我国经济技术权益。 Article 4. Import and export of technology shall be conducted in compliance with the national policy of industry, the polic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policy for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hall be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 progress in China, enhancing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征税管理办法(2017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征税管理办法(2017修正) 【法规类别】海关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令第235号 【修改依据】海关总署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海关总署第240号令) 【发布部门】海关总署 【发布日期】2017.12.20 【实施日期】2018.02.01 【时效性】已被修改 【效力级别】部门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征税管理办法 (2005年1月4日海关总署令第124号发布根据2010年11月26日海关总署令第198号《海关总署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4年3月13日海关总署令第218号《海关总署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7年12月20日海关总署令第235号公布的《海关总署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证国家税收政策的贯彻实施,加强海关税收管理,确保依法征税,保障国家税收,维护纳税义务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以下简称《关税条例》)以及其

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海关征税工作,应当遵循准确归类、正确估价、依率计征、依法减免、严肃退补、及时入库的原则。 第三条进出口关税、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税的征收管理适用本办法。 进境物品进口税和船舶吨税的征收管理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规定执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未作规定的,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海关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承担保密义务,妥善保管纳税义务人提供的涉及商业秘密的资料,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不得对外提供。 纳税义务人可以书面向海关提出为其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并且具体列明需要保密的内容,但不得以商业秘密为理由拒绝向海关提供有关资料。 第二章进出口货物税款的征收 第一节申报与审核 第五条纳税义务人进出口货物时应当依法向海关办理申报手续,按照规定提交有关单证。海关认为必要时,纳税义务人还应当提供确定商品归类、完税价格、原产地等所需的相关资料。提供的资料为外文的,海关需要时,纳税义务人应当提供中文译文并且对译文内容负责。 进出口减免税货物的,纳税义务人还应当提交主管海关签发的《进出口货物征免税证明》(以下简称《征免税证明》),但本办法第七十条所列减免税货物除外。 第六条纳税义务人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海关规章关于商品归类、审定完税价格和原产地管理的有关规定,如实申报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名称、税则号列(商品编号)、规格型号、价格、运保费及其他相关费用、原产地、数量等。 第七条为审核确定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完税价格、原产地等,海关可以要求纳

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前景分析摘要 近年来,随着国内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日益成熟,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都一直处于稳固增长状态。然而,这其中依旧存在如出口种类单一、出口市场集中、低价竞争等诸多咨询题。通过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其比较优势与劣势的分析,引出了产生这些咨询题的缘故。提出了应该加大对国际农产品市场及国际贸易规则的了解,调整好出口结构,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规范为先、品质为本,树立国际品牌形象,对其进出口贸易进行战略性调整,以促进中国农产品贸易健康稳固的进展的差不多应计策略。并结合实际情形,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中国,现状,应计策略,前景展望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domestic productive f orces level and the policy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become maturi ng day by day,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 import and export volume are both in continuously growth condition.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 many questions, such as the exportation types are rare, the markets of exportatio n are centralism, the low price competition and so on. Through the analy 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 trade and the c omparison advantage and the disadvantage, drew out the reason of there q uestions. suggested that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 ernat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 market and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rule, adju sts the exportation structure well, displays own comparison advantage full y, take standard and quality 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setting up good

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竞争力的一个文献综述

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竞争力的一个文献综述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贸易产品的类型也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发展变化着。并且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以及进出口每一个环节都备受关注。不过在这里我们主要研究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竞争力问题。那么这里就包含了两个方面的理论研究:一、高新技术理论;二、竞争力理论。 高新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扩散理论,增长极理论,苗床理论、创新理论和企业家能力理论,三元参与理论,高新技术区域发展战略理论等五大类理论的提出与扩展上,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空间扩散理论 扩散(diffusion)是创新进行空间传播或转移的过程。最早对扩散现象进行开创性研究并奠定了空间扩散理论基础的,是被誉为第四代区位大师的瑞典德隆大学哈格斯特朗教授[1]。之后,一大批美英区位学者对之又做了深入的研究。扩散理论认为,一项创新由于能够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和创造出更高的价值,或者能节约劳动和节约资本,或者提供系统的功能(质量)而创造新的市场,促使在创新者与其周围的空间里产生“位势差”。为了消除这种差异,一种平衡力

量就会促使创新者向外扩散和传播,或者周围地区为消除差异而进行学习,模仿和借鉴。扩散可以发生在人群之间,厂商之间、地区之间或企业与地区之间等,经常是通过技术转让、信息交流、人才流动及国际贸易等方式加以实现。技术扩散按照扩散过程中空间区位的变化特征来分,有三种类型:一是扩展扩散,即围绕创新起源点向周围地区扩散,在空间上表现出连续扩展。扩展扩散主要受距离因素控制,邻近效应明显;二是等级扩散,即创新循着一定的等级序列顺序扩散,如规模顺序、文化层次、社会和经济地位等,其决定因素为接受者的为势;三是位移扩散,即扩散接受者随时间产生非均衡的位移,它主要是由于移民或其他形式的人口流动而引起的。高新技术的扩散主要是第二种,或三种类型的组合,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也更为复杂多样。 高新技术扩散在不同的空间层次上表现出不同的方式。在微观尺度上,由于剧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对信息的严重依赖,企业围绕高新区的空间聚集使得企业立于有利区位。技术空间扩散是科学园形成的重要基础。罗杰斯[2](E.Rogers)在其《硅谷热》一书专门论述了硅谷的影响和扩散。他说:“硅谷的成功也促使高新技术工业区在美国其他地扩散。”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扩散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科技园在扩散初期处于能量积蓄阶段,技术和产业的空间扩散很慢,而当积累到一定规模后则增长速度急剧加快,一个系统只有内部

进出口工业品风险管理办法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7365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进出口工业品风险管理办 法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进出口工业品风险管理办法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进出口工业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促进贸易便利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进出口工业品的风险信息收集、风险信息评估、风险预警及快速反应和监督管理等工作。 本办法不适用于食品、化妆品、动植物产品的风险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风险即质量安全风险,是指

进出口工业品对人类健康和安全、动植物生命和健康、环境保护、国家安全以及对进出口贸易有关各方合法权益造成危害的可能和程度。本办法所称风险信息,是指进出口工业品在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健康、反欺诈等方面形成或者可能形成的系统性、区域性危害或者影响,以及为限制、减少或者消除上述危害或者影响需要进行收集、评估、处置的进出口工业品质量安全方面的信息。 本办法所称生产经营者,是指进口工业品的收货人及其代理人,出口工业品的生产企业、发货人及其代理人等。 第四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统一管理全国进出口工业品风险信息收集、风险信息评估、风险预警及快速反应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

进出口业务管理办法

进出口业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公司进出口业务,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的进出口业务包括货物进口业务、货物出口业务、外汇业务、出口退税业务和信息安全等业务。 第二章进出口业务管理职责 第三条公司进出口业务由采购部、销售部、总经理办公室、财务部、计划调度部、人力资源部及安保部共同管理。 第四条各部门管理职责 (一)采购部负责公司的进口采购业务,负责进口单证的保管,主管采购部的业务副总负责进口事项。 (二)销售部负责公司的货物出口业务,负责出口单证的保管以及退税申请,主管销售部的副总负责公司的出口业务。 (三)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公司进出口业务合同法律审查,公司信息系统安全及用印管理工作。 (四)财务部负责进口付汇,出口收汇,外汇核销及出口退税工作,负责进出业务的内审工作。 (五)计划调度部负责生产计划安排及协调,同时负责库房的管理及产品的运输。 (六)人力资源部负责进出口业务的培训工作。 (七)安保部负责公司财产安全工作。 第三章进口业务管理 第五条采购部负责公司在海关的注册登记工作。公司信息有变动时,要及时到海关进行相关的变更工作,保证公司在海关的注册登记内容与实际相符。 第六条采购部按照《供应商评估程序》来确定合格供应商,并在建立的合格供应商名单中选择国外进口商。在筛选供应商时要对其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对其守法合规和贸易安全的评估。进口货物前要按照公司的相关规定,签订采购合同。

第七条进口货物涉及进口许可证的,采购部需事先办妥有关手续,并领取许可证后,方可组织货物进口。 第八条公司委托报关企业进行进口货物的报关工作。在委托申报前由负责进口的采购员对进口单证涉及的价格、归类、原产地、数量、品名、规格等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规范性进行审核。单证到达报关公司后,由报关公司对进口单证的一致性、规范性等进行复核。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国外出口商和运输商,及时更正。 第九条报关的货物出税后,尽快网支税款,并打印税单、记录登记交税日期、交税金额等。采购员和税务核销人员向报关公司跟催海关的正本关税、增值税发票。待正本发票到达后连同报关单复印件一起送财务部对税款进行抵扣。同时登记税单返回日期。 第十条货物经海关放行后,联系运输公司确定货物送达的时间,安排库房人员接货并核对货物名称、数量。按采购部入库流程对进口货物检验、登记、入库。发现进口货物与实际来货实物或数量不相符的情况,库房人员第一时间电话或书面通知采购员,采购员第一时间联系国外出口商,确认发货情况,商量解决方案,必要时启动索赔程序。 第十一条每票货的报关单证需要在采购部存留一份。采购员在整理报关单据时将合同、发票、箱单、提单按要求存放于采购部报关资料文件夹中。每月底集中打印当月报关单,并将报关单存放在报关资料文件夹中的相应的其他报关单证后。进口单证文件存档3年。 第十二条采购人员必须按国家法律法规及合法途径采购进口货物,不得非法采购走私进口货物。 第十三条按照合同约定的付款方式进行对外付汇工作。 第四章出口业务管理 第十四条销售部将客户提供的产品规范发送给规范评审小组进行评审,并将评审小组提出的审核意见反馈给客户。销售部和客户确认产品规范后,签订合同; 第十五条合同的付款方式必须为电汇,不接受信用证和支票付款的方式;如需客户预付款,则销售部在收到合同约定的预付款后才能下发实施单; 第十六条业务员必须根据合同下达实施单给计划调度部,并在实施单上明确货物的入库期限、对应的产品规范、包装要求等信息。 第十七条计划调度部根据实施单要求,评审无误后根据交货期和生产能力合理向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数据分析

精心整理 2016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数据分析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出炉,文件指出,要创造良好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统筹利用国际市场,优化国内农产品供给结构,健全公平竞争的农产品进口市场环境。健全农产品贸易反补贴、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法律法规,依法对进口农产品开展贸易救济调查。鼓励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大海外推介力度。 如今我国农产品却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供求不平衡,出现农产品需求量剧增,价格猛涨多亿同比增 1-1263.633.6%。 万吨,同比减39.5万吨,37.9%。 万棉花、食糖进口量及金额双双下滑 棉花:1-12月,进口124.0万吨,同比减29.5%;进口额17.8亿美元,同比减34.7%。此外,棉花替代性产品棉纱[1]进口196.8万吨,同比减16.1%。 食糖:1-12月,进口306.2万吨,同比减36.8%;进口额11.7亿美元,同比减34.0%。 食用油籽、食用植物油贸易逆差同比均下降

食用油籽:1-12月,进口8952.9万吨,同比增2.2%,进口额370.4亿美元,同比减3.5%;出口87.4万吨,同比增3.8%,出口额14.2亿美元,同比减3.0%;贸易逆差356.2亿美元,同比减3.5%。其中,大豆进口8391.3万吨,同比增2.7%;油菜籽进口356.6万吨,同比减20.2%。 食用植物油:1-12月,进口688.4万吨,同比减18.0%,进口额50.5亿美元,同比减15.6%;出口11.5万吨,同比减16.0%,出口额1.6亿美元,同比减16.9%;贸易逆差48.9亿美元,同比减15.5%。其中,棕榈油进口447.8万吨,同比减24.2%;菜油进口70.0万吨,同比减14.1%;葵花油和红花油进口95.7万吨,同比增47.0%;豆油进口56.0万吨,同比减31.5%。 水果出口额增加进口额下滑 141.9 13.3 差177.6万 ;奶粉进口 差113.6 供给、经营特性、盈利能力、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进出口情况和市场需求特征等,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各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分析与预测。中商行业研究报告是企业了解各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资料。 中商行业研究方法 中商拥有10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利用中商Askci数据库立了多种数据分析模型,在产业研究咨询领域利用行业生命周期理论、SCP分析模型、PEST分析模型、波特五力竞争分析模型、SWOT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研究

经济研究 中国高新技术产 一、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利用 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庞大的市场规模 和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引进外资、参 与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分工.迅速增大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 1、规模不断扩大.但出口产品种 类单一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 速,规模不断扩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还有很大差距。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 额从1995年的100.91亿美元增长到 2005年的2182.5亿美元.在2004年 首次出现顺差,顺差金额为44.1亿美 元。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种类单一,计 算机与通讯技术产品和电子技术产品 占到了绝大多数。据2005年我国高新 技术产品出口分类统计.计算机与通 讯技术产品和电子技术产品的出口额 为2016亿美元,占到总出口额的 91.3%,而其他7项只占到总额的7.7% 2、出口企业以三量为主.对外依 赖度较大 从高新技术出口企业性质来看,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内资企业竞争 力不强,对外商的依赖程度过高。从口口口 出口的现状研究蒋树军 2002年到2005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主体是三资企业。其占高新技术产品总出口额的八成多,并且这个比重还在上升;相反,国有企业所占的比重在不断下降,从2002年的15.07%下降到7.4%:私营企业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增长速度较快,但总量不大。 3、出口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 从贸易方式来看,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加工贸易为主。据2004.年中国海关统计,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为1479亿美元,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89.3%;同期,一般贸易出口121.9亿美元,占高新技术产品的5.6%。且从2004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13额排前15名的商品来看我国加工生产的技术含量不高,即属于两头在外的加工方式。从国外进口中间产品及关键零件,出口成品。 综上我国高新技术出口产业位于国际高技术产业分工的低端。整体来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拥有较少的自主产权.处在以外资为主体,以加工贸易为主要方式的发展阶段。 二.爱国近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制约因素 1)知识产权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制约因素。 就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结构来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加工贸易比重高.近年来,加工贸易比重一直保持在90%左右的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较少。尤其是近两年频繁出现的如DVD、路由器等众多产品知识产权纠纷,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造成制约。据分析.2002年机电产品出口企业因专利赔偿的损失近200亿元人民币,占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1.5%,按我国当年工业产值利润率计算,约占机电产品出口利润的30%。随中国加入全球化分工的深人,知识产权的影响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仍比较突出。 2)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高新技术产品出1:7结构产生影响。 2003年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出口货物退税率的通知>.退税率的调整在短期内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造成一定影响。如2004年l-6月。出121退税率保持17%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13.3亿美元,增长94.6%, 于一身,按照大数法则原理和保险经营规律。必须通过再保险方式。在更大范围内分散风险,分摊损失.在农业风险频繁发生的情况下.农业再保险显得更为重要。 ..6.农业保险的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立法都相时健全 皿宣!查竺苎垫塑:皇 美国的农业保险原则上实行自愿 保险,但由于1994年美国<农业保险 修正案>明确规定,不参加政府农作物 保险计划的农民不能得到政府其他福 利计划,如农产品贷款计划、农产品价 格补贴和保护计划等;必须购买巨灾保 险,然后才能追加购买其他的保险。这 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事实上的强制 保险。日本通过法律明确规定,对具有 一定经营规模的农民实行强制保险对 达不到规模的农户,实行自愿保险。 f作者单位:长春税务学院\ 、责任蝙辑:耿午,

报关员复习指导:第二章 第二节 进出口许可制度

第二节我国货物、技术进出口许可管理制度 ★进出口许可是国家对进出口的一种行政管理制度,作为一项非关税措施。 ★货物、技术进出口许可管理制度是我国进出口许可管理制度的主体,其管理范围包括: 多选题(06年考题) 货物、技术进出口许可管理制度是我国进出口许可制度的主体,其管理范围包括: A.禁止进出口货物和技术 B.限制进出口货物和技术 C.自由进出口的技术 D.自由进出口中部分实行自动许可管理的货物 答案:ABCD 多选题(08年考题) 货物、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制度是我国进出口许可管理制度的主体,其管理范围包括: A. 禁止进出口的货物和技术 B. 限制进出口的货物和技术 C. 自由进出口的技术 D. 自由进出口中部分实行自动许可管理的货物 答案:ABCD 一、禁止进出口管理:(掌握有具体列名的禁止进口的商品) (一)禁止进口管理 1、禁止进口货物管理规定,禁止进口货物主要包括

(1)列入《禁止进口货物目录》的商品。(有6批) ①《禁止进口货物目录》第一批、第六批,根据我国是所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需要禁止进口的货物。例如:四氯化碳、犀牛角、麝香、虎骨等。 ②《禁止进口货物目录》第二批:旧机电产品类(结合教材P62、P69页复习) ③《禁止进口货物目录》第三、第四、第五批,所涉及的是对环境有污染的固体废物类。 ④《禁止进口货物目录》(第六批):保护人的健康,维护环境安全,淘汰落后产品,例如:长纤维青石棉、二恶英等。 (2)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进口的商品(记忆,第⑥点是新增加的内容) ①来着动植物疫情流行的国家和地区的有关动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检疫物。 ②动植物病原及其他有害生物、动物尸体、土壤 ③带有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内容的货物及其包装 ④以氯氟羟物质为制冷剂、发泡剂的家用电器产品和以氯氟羟物质为制冷工质的家用电器用压缩机。 ⑤滴滴涕、氯丹等(09年新增) ⑥莱克多巴胺和盐酸莱克多巴胺(2010年新增) (3)其他(记忆) ①以CFC-12为制冷工质的汽车及以CFC-12为制冷工质的汽车空调压缩机 ②右置方向盘的汽车 ③旧衣服 ④VIII因子制剂等血液制品 ⑤氯酸钾、硝酸钾 2、禁止进口技术管理,主要包括:(了解) 根据《对外贸易法》、《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以及《禁止进口、限制进口技术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国务院外经贸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禁止进口的技术目录。属于禁止进口技术的,不得进口。 (二)禁止出口管理 1、禁止出口货物管理,主要包括: (1)列入《禁止出口货物目录》的商品(有第五批) 《禁止出口货物目录》(第一批):保护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根据我国是所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需要禁止出口的货物名称。例如:四氯化碳、犀牛角、麝香、虎骨、发菜、麻黄草等。 ②《禁止出口货物目录》(第二批):保护我国匮乏的森林资源,例如:木炭

2017年中国农产品月度进出口数据分析(1月)

2017年中国农产品月度进出口数据分析(1月)

2017年中国农产品月度进出口数据分析(1月)

2017年1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167.5亿美元,同比增9.6%。其中,出口65.0亿美元,增3.0%;进口102.5亿美元,增14.4%;贸易逆差37.5亿美元,增41.4%。

2016-2017年1月国内农产品进出情况一览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谷物进口量同比增8.2% 1月,谷物共进口199.7万吨,同比增8.2%,进口额4.8亿美元,减12.9%。出口11.3万吨,增1.9倍;出口额0.5亿美元,增65.8%;净进口188.4万吨,增4.3%。 2016-2017年中国谷物进口情况一览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6-2017年中国谷物出口情况一览表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另外,小麦:进口34.1万吨,同比增39.5%。出口0.5万吨,减34.4%。玉米:进口15.9万吨,同比增18.4倍。出口4.9吨,减87.3%。大米:进口24.8万吨,同比减14.8%。出口9.3万吨,增3.2倍。大麦:进口66.6万吨,同比增83.9%。出口11.1吨,同比增1.3倍。高粱:进口57.0万吨,同比减38.3%。出口0.6万吨,同比增2.3倍。 另,玉米酒糟(DDGs)进口3.6万吨,同比减87.6%。木薯(主要是干木薯)进口61.4万吨,同比减4.7%。 棉花、食糖 棉花:1月,进口13.9万吨,同比增7.7%;进口额2.2亿美元,增28.0%。此外,棉花替代性产品棉纱[1]进口17.4万吨,增7.9%。 食糖:1月,进口41.0万吨,同比增42.0%;进口额2.0亿美元,增1.1倍。 食用油籽、食用植物油 食用油籽:1月,进口817.8万吨,同比增37.2%,进口额36.0亿美元,增52.3%;出口10.8万吨,增16.1%,出口额1.6亿美元,增4.5%;贸易逆差34.4亿美元,增55.7%。其中,大豆进口765.5万吨,增35.3%;油菜籽进口39.3 万吨,增1.8倍。

最新-2019年1-9月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情况及工作总结 精品

2019年1-9月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 出口情况及工作总结 一、2019年1-9月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基本情况 2019 年1-9月,全省机电产品进出口累计38.79亿美元,同比增加39.45%,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7.66%。机电产品出口累计18.51亿美元,同比增加55.98%,占全省外贸出口总额的33.61%。机电产品进口累计20.28亿美元,同比增长27.14%,占全省外贸进口总额的 42.28%。9月当月进出口额4.96亿美元,同比增加26.5%,环比增加5.53%。其中出口2.3亿美元,同比增加 39.66%,进口2.66亿美元,同比增加16.98%。 2019年1-9月,全省高新技术产品(97版,下同)进出口总额7.66亿美元,同比增长43.55%,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 7.43%。其中出口3.73亿美元,同比增加81.66%,占全省外贸出口总额的6.77%;进口3.93亿美元,同比增长19.67%,占全省外贸进口总额的 8.19%。 9月当月进出口1.16亿美元,同比增长59.17%,环比增加18.07%。其中出口0.53亿美元,同比增长52.74%;进口 0.63万美元,同比增长64.92%。 二、进出口运行特点 (一)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持续恢复 2019年前三季度机电和高新产品进出口额,分别超过09年全年进出口总额。其中,机电产品1-9月进出口总额达38.79亿美元,超过了09年全年进出口总额38.11亿美元,同时也超过08年同期的32亿美元,成为机电产品进出口额历史最高水平;高新技术产品1-9月进出口额达7.66亿美元,超过 09年全年总额7.26亿美元,同时也是我省高新技术产品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二)电子电器类产品出口大幅增加 从机电六大类产品出口来看,电器及电子产品是最主要的出口商品,排在六大类商品中的第一位,出口金额为6.63亿,占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为35.8%,同比增加131.52%;排名第二位为机械及设备产品,出口3.42亿美元,增长

办理“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流程

最新关于办理“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流程(2011.05.04) 一、适用范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1〕第331号)和《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09〕第3号),对属于自由类的技术进出口,实行合同备案登记管理。 根据《条例》规定,技术进出口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或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通过贸易、投资或者经济技术合作的方式转移技术的行为。技术进出口的行为包括专利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技术秘密转让、技术服务和其他方式的技术转移。 二、登记流程 1、网络注册 申请备案登记单位在递交合同资料前,须先向北京国富安公司申请开通网络用户(申请电子钥匙)。国富安公司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a87582810.html,/ 2、在线登记 申请备案登记单位将合同有关内容录入商务部“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管理系统”中,系统提交后,打印出“技术进(出)口合同申请表”和“技术进(出)口合同数据表”。 3、报送相关材料 申请备案登记单位须向市商务局服务贸易处(建邺路148号)报送以下材料: (1)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申请书; (2)技术进(出)口合同申请表(注明:需负责人签字)和技术进(出)口合同数据表(3)合同副本(外文合同需附中文译本) (4)签约双方法律地位的证明文件复印件(外文文件需附中文译文) (5)如涉及提成的进口合同,须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提成费计算依据。 (6)项目批复文件(主管部门立项批复或董事会决议或总经理办公会决议)及需要提供的相关材料及证明。 注:所有材料需加盖报送单位公章 4、核准登记

外贸公司进出口管理制度

外贸公司出口管理制度(会计资料下载) 一、出口贸易统计制度 第一条出口贸易统计是一项反映公司经营业绩、影响公司发展决策、出口计划以及有关配额、许可证、审批证能否得到批准的重要工作。 第二条要专人负责出口贸易的统计工作。统计人员应按业务管理部的要求如实填报各项统计数据,并报公司业务管理部备案。 第三条统计报表以及时、准确为原则。各种报表应严格按下列规定的时间报送: 1.周报内容为一周内货物实际出口情况,应于每星期六下午报至主管。 2.季报内容为季末月28日到本季末月的27日的实际出口情况,月报应于每季末的28日报至总公司业务管理部。 3.年报应于每年12月25日报至总公司业务管理部,业务管理部累加整理后,于12月30日前报至市政府经济发展局统计处。 第四条已上报表如遇节假日影响,不能当期完成的,影响应提前填报。 第五条商品名称应规范具体,数量和金额应整数填写;金额一律以美元为统计单位。 第六条统计人员若未能按照上述规定填写报表或漏报、延期填报而造成不良后果,应由统计人员负责。业务经理有权对其通报批评,责令其按照要求填报。 二、出口报关管理规定 (一)目的

第一条为加强货物出口报关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规定。 (二)出口报关 第一条总公司各部门及下属企业虚办理一般贸易出口货物报关的,须凭其财务部门开出的调拨单到业务管理部门办理有关手续,无调拨单的,业务管理部有权拒绝报关。 第二条在一般情况下,星期日和节假日停止报关出货。如影情况紧急确需报关出货的,须由业务部门经理于星期三提出书面申请,经业务管理部及主管副总裁同意后,方能报关出货。 第三条报关员在报关出货后,须妥善保管盖有海关印章的报关单,并由报关员到代理报关单位办理报关手续,其他人不得直接到代理报关单位办理报关手续。其他人员直接办理报关的,公司不付报关代理费。 三、一般贸易出口收汇核销管理规定 (一)目的 第一条为加强出口收汇管理,健全出口收汇制度,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规定。 (二)核销单的领用及管理 第一条公司的一般贸易出口收汇核销单由外贸经理统一向外汇管理局申领,集中保管。 第二条各有关出口企业应配备核销单领用登记本,登记本由财务部保管。 第三条领取核销单须凭财务部开具的调拨单及核销单领用登记本到总公司业务管理部领用,由业务管理部在核销单领用登记本上对领用情况登记后,由领用人将领用登记本交还财务部。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近年出口状况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已经成为国际贸易新的增长点,成为推动国际贸易高速发展的主导力量。高新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反过来又有力地促进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基于这样的认识与判断,我国政府先后启动了一系列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政策,导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年均46.8%的速度高速增长,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所以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 1.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 自1998年我国实施科教兴贸战略以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不断加快。1999~2008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由247亿美元增长到4156.1亿美元,增长了16.8倍。与此同时,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在我国外贸出 口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攀升,高新技术 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的比重由12.7% 增长到29.1%,为我国外贸出口发展 做出了重要贡献。 2.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结构与 出口方向的现状 (1)出口市场结构。我国高新技术 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香港 和欧盟四个国家和地区。我国高新发 技术产品向四个市场的出口额占到高 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50%到70%。 2008年,对美国和欧盟的高新技术产 品出口额分别高达781.3亿美元和 980.8亿美元,合计占我国高新技术产 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42.4%。由此可 见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上述四个 国家市场的依赖性较大。 (2)出口产品结构。在高新技术产 品所在的9个技术领域中产品的出口 规模及其增速相差甚远。其中计算机 技术与通信技术产品出口的量最大, 增长的速度也最快。1999年出口量为 172.51亿美元,2008年达到3084.5亿 美元,9年间增长了17倍多。计算机 技术与通信技术产品在我国高新技术 产品出口中所占比重很大,2008年达 到72.4%。仅次于计算机技术与通信 技术产品的是电子技术产品,1999年 电子技术产品出口为42.06亿美元, 2008年达到554.02亿美元,占我国高 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13.3%。这两 项产品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量 的85%以上。 (3)出口企业结构。三资企业是我 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力,外资企 业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具有重 要作用。2005—2008年三资企业高新 技术产品出口量分别占我国高新技术 产品出口总量的88%、88.5%、87.3%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近年出口状况分析 张叶叶 重点发展以包头、银川、金川为中心的稀土、有色金属深加工基地;宁夏的钽、铌、铍加工生产基地;金昌镍钻生产基地、铂族贵金属提炼中心。在西南,有色金属发展带主要集中在四川南部、云南、贵州、广西一带。要加强对西部有色金属资源的开采和管理力度,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对冶炼企业进行整合,尽可能地搞冶电联营。西部地区要重视引进先进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产品深加工,以获取较高的附加值,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4.适当加快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 我国是世界上陆地边境线最长、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而与我国 接壤的周边国家中,大部分相邻西部 地区。从我国外商投资分布来看,出于 投资安全性需要,外商投资往往考虑 近域性,西部地区由于缺乏东部地区 所具有临近港、澳、台及日本等经济发 达国家的地段优势,选择余地十分有 限,因此,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将是其发 展开放战略的重要通道。西部地区周 边国际环境的缓和与改善以及新亚欧 大陆桥的开通使西部地区能够在贸易 成本较低的情况下有效地参与国际分 工,将极大地改变西部地区的区位劣 势和投资环境,使西部地区的对外经 济交流由单纯的边境贸易向多元化方 向发展。 5.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培养高素 质人才 加大中西部地区公共教育的投入, 为本地区国民索质的提高和人才成长 提供条件,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远 程教育、电视教育;鼓励企业对其员工进 行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 积极培育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为求 职者提供就业信息服务,逐步实现企业 招聘人员信息公开化,清除人才流动的 体制障碍。对中西部自己培养出来的人 才要给予充分的重视,提供良好的工作 环境与物质保障。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京 8内蒙古统计2010·5 ()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 【法规类别】进口许可与管理 【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31号 【修改依据】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 【法宝提示】国务院关于第四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2001.12.10 【实施日期】2002.01.01 【时效性】已被修改 【效力级别】行政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33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已经2001年10月31日国务院第4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总理朱镕基 2001年12月1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技术进出口管理,维护技术进出口秩序,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以下简称对外贸易法)及其他有关法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技术进出口,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或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通过贸易、投资或者经济技术合作的方式转移技术的行为。 前款规定的行为包括专利权转让、专利申请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技术秘密转让、技术服务和其他方式的技术转移。 第三条国家对技术进出口实行统一的管理制度,依法维护公平、自由的技术进出口秩序。 第四条技术进出口应当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有利于维护我国经济技术权益。 第五条国家准许技术的自由进出口;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六条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国务院外经贸主管部门)依照对外贸易法和本条例的规定,负责全国的技术进出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外经贸主管部门根据国务院外经贸主管部门的授权,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技术进出口管理工作。 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履行技术进出口项目的有关管理职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