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直以来伴随我的一些学习习惯(全四篇)--南方周末专栏

一直以来伴随我的一些学习习惯(全四篇)--南方周末专栏

一直以来伴随我的一些学习习惯(全四篇)--南方周末专栏
一直以来伴随我的一些学习习惯(全四篇)--南方周末专栏

【专栏】一直以来伴随我的一些学习习惯(一):学习与思考

1. Google&Wiki遇到问题做的第一件事情,也是学习某个东西做功课(homework)最先用到的东西。

2. 看书挑剔,只看经典(参见我的书单推荐[1])。如何选择经典,可以到网上做做功课,看看评价,综合分析一下。

3. 做读书笔记。一是将自己阅读的时候的思考(包括闪念)总结下来,二是将书中的好例子摘抄下来。(这个习惯是一年前才养成的,发现受益极大。)有了Google note,笔记可以加上Tag,非常便于回顾,加深理解。我觉得,人与人学习的差距不在资质上,而在花在思考的时间和思考的深度上(后两者常常也是相关的)。

4. 提到思考,我有一个小习惯。利用走路和吃饭的时候思考,还有睡觉前必然要弄一个问题放在脑子里面,在思考中迷糊入睡。发现这样一来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多出来大量的思考时间。

4a. 将思考成为习惯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避免焦虑。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2]讲了一个有效的做法来避免焦虑——底线思考。然而实际上还有另一个有效的做法,就是

投入地做另一件事情。不去想"喜马拉雅山上的猴子"的方法并不是使劲的告诉自己不去想"喜马拉雅山上的猴子",因为那样等于就是脑袋里想了那只猴子。正确的做法是真的不去想那猴子,而是想别的。用别的东西充满工作记忆,其他的神经活动自然会被抑制(神经科学基本事实)。所以,感到焦虑的时候不妨思考吧,甚至完全可以去理性分析和思考导致焦虑的问题本身,将其拆解,分析来源。在不知不觉中,大脑的工作重心就从情绪模块转向了推理模块了,而且这思考也可能顺带更有效地解决了导致焦虑的问题呢。

5. 重要的事情优先(参见《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要事第一》[3])。尽量避免琐事骚扰,不重要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有时候,紧急的事情往往只是当事人觉得必须马上做完才显得紧急或者干脆就是紧他人之急,最糟糕的就是纯属性格的原因觉得每件事情都得第一时间完成。很多看上去紧急的事情实际上并不是真的"不能再拖了",有的干脆就不需要或值得去做。有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先放一放甚至完全let go的,否则的话就整天被所谓"紧急"的事情牵着鼻子走了。

6. 重要的事情营造比较大的时间块来完成。比如一本好书,或者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最好不要切得太琐碎了看,否则看了后面忘了前面。不利于知识的组织和联系。

7. 多看心理学与思维的书。因为它们是跨学科的。知识分两种,一是我们通常所谓的知识,即领域知识。二是关于我们的大脑吸收知识的机制的知识,后者不妨称为元知识。虽说这也是领域知识,但跟其它的领域知识不同的是,它指导着我们学习其它所有的领域知识。

8. 学习一项知识,必须问自己三个重要问题:(1)它的本质是什么?(2)它的第一原则是什么?(3)它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

9. 获得的多少并不取决于读了多少,而取决于思考了多少、多深。

10. 善于利用小块时间。也就是《奇特的一生》[4]中所说的“时间下脚料”,如何利用前面有几个方法。同时,也善于创造整块时间(如通过要事优先)。

11. 关于习惯的养成,必须要说明的:经常看到有些人评论说,说说容易,做起来哪有那么容易啊。(另一个无关习惯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则是因为纸上谈兵不可能算计到所有现实中的因素,但那是另一个问题)。对此我要说的是,做起来当然不容易,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的性格和认识事物的框架是长期积累养成的,并且人们非常珍视自己的信念(英语里面表达不相信某个东西叫做“I don’t buy it”)。从进化心理学上这是有依据的,一个经过时间检验的信念往往更靠谱。只不过可惜的是靠谱不代表最佳,一个信念能让你活下来并不代表能让你活得最好(参见《欲望之源》《How we know what isn’t so》[5])。我们评判一个信念的标准是Satisficing原则(即足够,能行就好,大牛Herbert Simon提的),并不是Optimizing原则。话说回来,为什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是因为“说”只是理性上承认正确,并没有考虑到我们每个人大脑中居住的那个非理性自我(参见《自我》[6])。这个自我以强大的情绪力量为动机,以习惯为己任,每时每刻都驱使着我们的行为(参见《Predictably Irrational》[7])。因为它掌握了“情绪”这个武器,所以我们只能时时拿它当大爷。不记得是哪位哲学家说的了,理性是感性的奴隶。那么,是不是就是说无法克服既有习惯了?以我的经验和观察到的别人的经验,还是可以的。

第一条就是认识到习惯的改变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承认它的难度。第二条就是如果你真想改掉习惯,就需要在过程中常常注意观察自己的行为,否则习惯会以一种你根本觉察不到的方式左右你的行为让你功亏一篑。有一个认知技巧也许可以缓解更改习惯过程中的不适:即把居住在内心的那个非理性自我当成你自己的孩子,你要去培养他,或者你的对手,你要去打败他也行。总之不能当成自己,因为每个人都不想改变自己。

这里转一个认知技巧的例子:李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作朋友》[8]中提到他一个朋友用另一个认知技巧来克服背单词的枯燥的:

因为,一共要搞定20,000个单词,而因此可能获得的奖学金是每年40,000美元左右——并且连续四年没有失业可能(后来的事实是,他直到五年之后才获得了博士学位)。当时的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差不多是8:1,所以,大约应该相当于320,000元人民币。而如果一年的税后收入是320,000元人民币的话,那么税前就要赚取差不多400,000元人民币。那么,每个单词应该大约值20元人民币——这还只不过是这算了一年的收入而已。

所以,他终于明白背单词是非常快乐的。他每天都强迫自己背下200个单词。而到了晚上验收效果的时候,每在确定记住了的单词前面画上一个勾的时候,他就要想象一下刚刚数过一张20元人民币的钞票。每天睡觉的时候总感觉心满意足,因为今天又赚了4000块!

注意,这跟自我欺骗不同。一来,我们的情绪系统只能这般对付(《Synaptic Self》[9]中提到,大脑中的新皮层(Neocortex),所谓“理性”居住的地方,尤其是前额叶)。在进化历史上是较为新近的年代才进化出来的,跟底层较原始的模块(如主管情绪的杏仁核)之间的神经网络沟通并不是合作无间,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事情我们明明知道是对的,但就是不能说服自己,情绪还是在那里不依不挠的驱使你去做另一样事情。二来,我们知道在干什么,所以不能算欺骗。总之,对于习惯的更改,除了最重要的一日三省,加上一些认知技巧。(其实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心理学家,你可以自己看看能不能想出什么法子。)其实是没有什么速效银弹的。但是,知难而不退嘛,值得做的事情几乎总是如此。

(作者于2009年7月获得南京大学计算机系硕士学位,现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创新工程中心从事软件研发工程师工作。)

注释

[1] 作者书单推荐:心理类https://www.doczj.com/doc/ac9954429.html,/doulist/46003/

思维类https://www.doczj.com/doc/ac9954429.html,/doulist/127649/

[2]《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https://www.doczj.com/doc/ac9954429.html,/subject/2281382/

[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https://www.doczj.com/doc/ac9954429.html,/subject/1048007/

《要事第一》https://www.doczj.com/doc/ac9954429.html,/subject/1028372/

[4]《奇特的一生》https://www.doczj.com/doc/ac9954429.html,/subject/1115353/

[5]《欲望之源》https://www.doczj.com/doc/ac9954429.html,/subject/1128662/

《How we know what isn’t so》https://www.doczj.com/doc/ac9954429.html,/subject/2383735/

[6]《自我》https://www.doczj.com/doc/ac9954429.html,/subject/1193622/

[7]《Predictably Irrational》https://www.doczj.com/doc/ac9954429.html,/subject/2990015/

[8] 《把时间当作朋友》https://www.doczj.com/doc/ac9954429.html,/subject/5171244/

[9] 《Synaptic Self》https://www.doczj.com/doc/ac9954429.html,/subject/2345245/

【专栏】一直以来伴随我的一些学习习惯(二):时间管理1. 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常问自己的几个问题:

(1)你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提醒自己思考不要偏离问题。)

(2)OK,到现在为止,我到底有了什么收获呢?(提醒自己时不时去总结,整理学习的东西)。

(3)设想自己正在将东西讲给别人听(有声思:;能否讲出来是判断是否真正理解的最佳办法)。

(4)设想需要讲给一个不懂的人听。(迫使自己去挖掘知识背后最本质、往往也是最简单的解释)。

(5)时常反省和注意自己的思维过程。尤其是当遇到无法理解或解决的问题之后,最需要将原先的思维过程回顾一遍,看看到底哪个环节被阻塞住妨碍了理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并分析以后需要加强哪方面的思维习惯,才能够不在同样或类似的时候被绊住。对此,将思维的大致脉络写下来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6)养成反驳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在有一个想法的时候,习惯性地去反驳它,问自己“这个难道就一定成立吗?”、“有没有反例或例外?”、“果真如此吗?”之类的问题。(参见Critical Thinking[1])

(7)人的思维天生就是极易流于表面来理解事物的(参见《Psychology of Problem Solving》第11章[2])。觉得自己理解了一个问题了么?条件反射性地问自己:你真的理解了吗?你真的理解了问题的本质了?问题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目前我的理解是什么?我对这个理解感到满意吗?这样的理解到底有什么建设性呢?等等。

2. 重视知识的本质:对于程序员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程序员行业的知识芜杂海量,而且总是在增长变化。很多人感叹跟不上新技术。应对这个问题的办法只能是:抓住不变量。大量的新技术其实只是一层皮,背后的支撑技术其实都是十来年不变的东西。底层知识永远都不过时。算法数据结构永远都不过时。基本的程序设计理论永远都不过时。良好的编码习惯永远都不过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永远都不过时。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旺盛的求知欲永远都不过时。你大脑的思维方式永远都不过时。

3. 重视积累的强大力量。万事提前准备,计划订长一点,自然就可以多获得准备的时间。设想你若干年后会在做什么事情,需要哪些技能,现在就开始准备。一个5年计划便可以让你获得从现在开始的5年准备时间。5年中每天腾出半个到一个小时专心于某一件事情,认准一个方向,每次走一点,其实不要说5年,两年就会发现会起到宏大的效应。长期订阅我的博客的朋友们也一定注意到我一般一个月写上2篇就算多的了。但总结一段时间的学习和

思考的习惯却一直都没有停止(博客文章对我来说是学习和思考的副产品,我并不为写文章而写文章),所以5年下来竟也写了不少东西。所以这就是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大致还可以从我的博客看出来我一段时间关注的东西,一般来说,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少则半年至一年——譬如对心理学与思维的关注;多则几年——譬如对编程技术的关注),在这段时间内,我的业余时间会被一个主题所充斥。反之,如果不知道目的是什么,就不知道往哪个方向上使劲,就容易产生无用功。

4. 抬起头来。人的思维是非常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否则这个成语从哪来的呢?)。时不时抬起头来审视一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问一问它(对现在或未来)有什么价值,是不是你真正希望做的。你学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它们重要吗?你需要在这个时候学习这些吗?(见第2条)你的时间就是你的资源,你投入这些资源来掌握知识,所以到底用来掌握哪些知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仅仅遵循兴趣是不够的,人会对很多次要的东西产生兴趣,并一头钻进去浪费好多时间。(参见《Failing To See the Big Picture》[3])所以判断一个东西值不值得学习是很重要的。

5.退订RSS:RSS Reader是个时间黑洞。就算mark all as read,在有大量feed的情况下,也会无形中消耗掉大量的时间。我们一旦订阅了某个RSS之后就会倾向于不肯退订它,心想也许某天有个重要的信息会从那里得到。这其实是源于人不肯"关上一扇门(即便门内的收益概率极小)"的心理(参见《Predictably Irrational》[4])。而实际上,关上一扇门,有时能够增大收益期望。仔细观察一下reader里面的feeds(摘要),有哪些是真正有价值的,把那些没价值的或者价值很小乃至于不值得每天被它骚扰的,全都退订掉。不要舍不得,那些一个星期都没出现让你眼睛一亮的内容的feed,很大的可能是永远也不会出现。就算可能,也别担心你会漏掉什么宝贵信息,真正宝贵的信息,在其他来源你也会接触到的。一开始我的Greader里面每天都有大量的新内容,每天都是1000+,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除了信息焦虑,实际上有价值的内容不多,现在,我很高兴地发现自己摆脱了这种状况,我持续不断地退订feeds,留下的内容越来越少,也越来越精,带来的阅读焦虑也越来越少。

6. 有时间吗?总结总结最近得到的新知识吧。一般来说,我在一段时间内学习的一些东西总是会在这段时间内一直在脑子里打转,一有时间空隙(譬如走路,吃饭)它们就会自己蹦出来,促使我去进一步思考和总结。永远不要认为对一个知识的把握足够深刻,“理解”的感觉很多时候只是假象。学会反问自己对知识到底把握了多少,是很有价值的。(如何反问,前面的总结中有提到)。

7. 有时间吗?看本书吧。(传统的)阅读和思考永远优于所谓的在互联网上汲取新知识,后者往往浅表、不系统、乃至根本没价值。

8. 制定简要的阅读计划。选出最近认为对你最有价值的书,先总览一下,决定阅读的顺序(哪些章节可以优先阅读)。然后每天看一点。并利用走路、吃饭、乘车或其他不适合带着书和笔的时间来总结看过的内容,建立知识结构,抽取知识本质,与以往的大脑中的知识建立联系。(参见《奇特的一生》[5])

注释

[1] Critical Thinking :https://www.doczj.com/doc/ac9954429.html,/wiki/Critical_Thinking

[2]《Psychology of Problem Solving》https://www.doczj.com/doc/ac9954429.html,/subject/2845839/

[3]《Failing To See the Big Picture》https://www.doczj.com/doc/ac9954429.html,/pongba/article/details/2143245

[4]《Predictably Irrational》https://www.doczj.com/doc/ac9954429.html,/subject/2990015/

[5]《奇特的一生》https://www.doczj.com/doc/ac9954429.html,/subject/1115353/

【专栏】一直以来伴随我的一些学习习惯(3): 阅读方法这篇主要写一些学习(尤其是阅读)的基本方法。

阅读方法

1. 趁着对一件事情有热情的时候,一股脑儿把万事开头那个最难的阶段熬过去。万事开头难,因为从不了解到了解基本的一些事实,是一个新知识暴涨的阶段,这时的困难是最大的。有人熬不过去,觉得困难太大就放弃了。不过,狂热的兴趣可以抵消对困难的感觉,所以趁着对一件事情有热情的时候,开一个好头是很重要的。(这并不是说持之以恒就不重要了)。当然,也许会因人而异,对我来说,我会在对一件事情有浓厚兴趣的时候非常专注地学习,把很多基本工作做掉。后面就会顺利一些了。

2.根据主题来查阅资料,而不是根据资料来查阅主题。以前读书的时候是一本一本的读,眼里看到的是一本一本的书,现在则是一章、甚至一节一节的读,眼中看到的不是一本一本的书,而是一堆一堆的章节,一个一个的知识主题。按照主题来阅读,你会发现你不再是老老实实地一本书看完看另一本,而是非常频繁地从一本书跳到另一本书,从一处资料跳到另一处资料,从而获得多个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主题的讲解。比如最近我在看蒙特卡罗算法时就查了十来处资料,其中有三四篇论文和六七本书。因为即便是经典的书,你也不能指望它对其中每一个主题的介绍都尽善尽美。有些书对某个主题(知识点)的介绍比较到位,有些书则对另一些知识点介绍得比较到位。而有时候一篇紧凑的论文比一本书上讲得还要好。我硬盘里面的书按主题分类,每个主题下面都有一堆书,当我需要学习某个主题的知识时(比如贝叶斯学习或者神经网络),我会把里面涉及这个主题的书都翻开,索引到相关章节,然后挑讲得好的看。那么,如何判断一个资料是好资料还是坏资料呢?

3. 好资料,坏资料。好资料的特点:从问题出发;重点介绍方法背后的理念(Rationale ),注重直观解释,而不是方法的技术细节;按照方法被发明的时间流程来介绍(先是遇到了什么什么问题,然后怎样分析,推理,最后发现目前所使用的方法)。坏资料的特点是好资料的反面:上来就讲方法细节,仿佛某方法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他们往往这样写“我们定义… 我

们称… 我们进行以下几个步骤… ”。根本不讲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人们最初是因为面对什么问题才想到这个方法的,其间又是怎样才想出了这么个方法的,方法背后的直观思想又是什么。实际上一个方法如果将其最终最简洁的形式直接表达出来往往丢失掉了绝大多数信息,这个丢掉的信息就是问题解决背后的思维过程。至于为什么大多数书做不到这一点,我在《知其所以然地学习(以算法学习为例)》[1]的文章里试着分析过。

4. 学习一个东西之前,首先在大脑中积累充分的“疑惑感”。即弄清面临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在浏览方法本身之前,最好先使劲问问自己能想到什么方法。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你对问题的疑惑越大,在之前做的思考越多,当看到解答之后印象就越深刻。记得大学里面的课本总是瀑布式地把整个知识结构一览无余地放在面前,读的过程倒是挺爽,连连点头,读完了很快又忘掉了,为什么?因为没有带着疑问去学习。

5. 有选择地阅读。很多人觉得我读书速度很快,其实我只是有选择地阅读。这里的选择体现在两个地方,一是选择一本书中感兴趣的章节优先阅读。二是对一本书中技术性较弱或信息密度较低的部分快速地略读。一般来说,除了技术性非常强的书之外,大多数书的信息密度很低,有很多废话。一般来说在阅读的时候应该这样来切分内容:

作者:刘未鹏出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1)问题是什么?

(2)方案是什么?

(3)例子是什么?

如果是需要解释一个现象的(比如《黑天鹅》),那么

(1)现象是什么?

(2)解释是什么?

(3)支撑这个解释的理由是什么?

(4)例子是什么?

一般来说,这一二三四用不了多少字就可以写完了(假设只举一到两个精到的例子的话),这样的无废话著作的典型是《合作的进化》[2]。那为什么有些书,明明核心观点就那点东西(顶多加上几个精要的例子罢了)却写得长得要命呢?因为人的思维都有一个“联想”的特点,写着写着就容易旁逸斜出,而且作者自己也往往觉得引申出去挺牛逼,有时候很多与主题无关的废话就掺和进来了。那么,阅读的时候就应该有选择性地过滤这些不相干的废话。此外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大量冗余的例子。一般来说组织得比较好的书会有详细且一目了然的目录和索引,根据目录首先就可以过滤一部分(比如某个子章节的内容你以前是看过的)。有时候作者还会举很多冗余的例子,如果你已经觉得印象够深刻了这些例子完全可以不看(一些书就非常厚道地对每个观点只辅以一两个最最经典的例子,比如《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如何正视心理学》[3],这样的书我最是喜欢)。

6. 为什么看不懂?如果看不懂一个知识,一般有如下几个可能的原因:

(1)你看得不够使劲。对此古人总结过——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虽然这个规律不是任何时候都成立的,但是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看是完全可以解释的。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力往往会有选择性地关注其中的某一些“点”,而忽略了另一些“点”,于是一遍看下来可能因为某一些忽略导致无法理解整体。或者干脆看的时候就没注意其中一些细节但重要的东西。此外,大脑理解一个东西需要一定的处理时间,人脑的处理速度很慢,神经冲动每秒传输速度不过百米,所以不能指望看到哪懂到哪。最后,我们可能因为思维定势的原因会从某个特定的角度去看一句话而忽略了从不同角度去理解的可能性。对于这类情况,仔仔细细地再多读两遍,多试着去理解两遍,往往会“哦!原来这样。”地恍然大悟。

(2)其中涉及到了你不懂的概念。这是技术性的不理解。这种情况就需要互相对照。如果一句话中用到了你不懂的概念,那就去查,现在很多书都是电子书,直接搜索一下,或者,对于纸书,看一下书后面的索引就行了。奇怪的是很多人看不懂也不分析一下为什么不懂,就直接放弃了。正如解决问题一样,问题卡住解决不了,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分析到底为什么解决不了,而不是直接求救。

(3)作者讲述的顺序不对。你接着往下看,也许看到后面就明白了前面的了。

7. 如何在阅读之前就能获得对一本书质量的大致评估。在深入阅读之前能够迅速评估一本书的质量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基本上有几个线索:

(1)看作者。牛作者写的书一般都不错。

(2)看目录和简介。一份好的目录和简介能够透露这本书的质量的相当一部分信息。目录结构是否清晰,是否直白(而不是装神弄鬼),都是衡量的线索。

(3)看Amazon上的评价,这里要注意的是,除了看整体打分之外,更要看打分最低的人是怎么说的,因为小众意见往往有可能来自那些真正懂行的人(除了来踢馆的),如果在打分最低的意见里面看不到真正有价值的反驳意见的话就肯定书是相当不错的了。

(4)看样章。Amazon上一般都可以随机浏览一些章节的,表达是否清晰,论证是否严谨,内容是否深刻,基本是几页纸就能看出来的。

8. 如何搜寻到好书。几个线索:

(1)同作者的著作。

(2)Amazon相关推荐和主题相关的书列(类似豆瓣的豆列)。

(3)一本好的著作(或一份好的资料——不管是书还是网页)在参考资料里面重点提到的其他著作。

(4)有时对于一个主题,可以搜索到好心人总结的参考资源导引,那是最好不过的。

(待续;此文的修订版已收录《暗时间》一书,由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作者于2009年7月获得南京大学计算机系硕士学位,现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创新工程中心从事软件研发工程师工作。)

注释

[1]《知其所以然地学习(以算法学习为例)》https://www.doczj.com/doc/ac9954429.html,/pongba/article/details/2622713

[2] 《合作的进化》https://www.doczj.com/doc/ac9954429.html,/subject/2259198/

[3]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如何正视心理学》https://www.doczj.com/doc/ac9954429.html,/subject/1221479/

【专栏】一直以来伴随我的一些学习习惯(4): 知识结构自从建立了TopLanguage以来,发现在上面待的时间越来越多,与高手讨论问题是个粘性十足的事情。一方面,分享自己的认识是整理不成熟的想法的极好途径,另一方面,互相之间视角不同,所以往往自己忽视的地方会被别人发现。在讨论中不断精化既有的知识体系。以下这段基本上摘抄自(略有整理和添加)在TopLanguage 上的发言:

抓住不变量

我喜欢把知识分为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对于前者采取提前深入掌握牢靠的办法,对于后者采取待用到的时刻RTM(Read the manual)方法(用本)。

如何区分本质的和非本质的知识,想必绝大多数时候大家心里都有数,我举几个例子:对程序员来说,硬件体系结构是本质的,操作系统的一些重要的实现机制是本质的,主流编程范式(OO、FP)是为了满足什么需求出现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自身又引入了哪些新的问题,从而适用哪些场景)。这些我认为都是本质的。我想补充一点的是,并不是说硬件体系结构就要了解到逻辑门、晶体管层面才行(其实要了解到这个层面代价也很小,一两本好书就行了),也并不是说就要通读《Computer Architecture: Quantitative Approach》(译名《计算机体系结构:量化研究方法》)才行。而是关键要了解那些重要的思想(很长时间不变的东西),而不是很细的技术细节(易变的东西)。《Computer Systems: A Programmer’s Perspective》(译名《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就是为此目的,针对程序员的需求总结出那些本质的知识的好书。

再来说一下为什么需要预先牢靠掌握这些本质的知识:

(1)根据Joel Spolsky同学的说法(参见《The Law of Leaky Abstractions》[1]),编程语言技术是对底层设备的封装,然而封装总是会出现漏洞的,于是程序员被迫下到“下水道”当中去解决问题,一旦往下走,漂亮的OO、N层抽象就不复存在了,这时候不具备坚硬的底层知识就会无法解决问题。简而言之就是这些底层知识会无可避免的需要用到,既然肯定会被用到那还是预先掌握的好,否则一来用到的时候再查是来不及的,因为Essential的知识也往往正是那些需要较长时间消化掌握的东西,不像Ruby的Mixin或Closure这种翻一下手册就能掌握的东西。(英语也是这样的本质的知识——上次在PyCN上看到一个招Python开发人员的帖子将英语列为必备技能,却并不将自然语言处理列为必备技能,正是因为英语不是可以临阵磨枪的东西,而且作为知识的主要载体,任何时候都少不了它,如果不具备英语能力,这个就会成为个人知识结构的短板或瓶颈,而且由于需要长时间才能获得这项能力,所以这个瓶颈将持续很长时间存在。我们曾经在TopLanguage 上讨论过如何花最少的时间掌握英语)另一方面,在问题解决当中,如果不具备必要的知识,是根本无从思考的,再好的分析能力也并不是每个问题都能分析出该用哪些知识然后再去查手册的,很多时候是在工具和问题之间比较,联想,试探性的拼凑来解决问题,这就使得一个好的既有知识基变得至关重要。(实际上以上这个是一个较大的话题,希望有一天我能够把它详细展开说清。)

(2)如果你不知道某个工具的存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是很难想到需要使用这么样一个工具的,Essential knowledge就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工具,编程当中遇到某些问题之后,如果缺乏底层知识,你甚至都不知道需要去补充哪些底层知识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3)你必须首先熟悉你的工具,才能有效地使用它(参见《工具的强是无敌的》[2],须知工具的强是无敌的,但这一切得以“了解你的工具”为前提,甚至得以“了解目前可能有哪些工具适合你的问题”为前提)。一门语言,你必须了解它的适用场景,不适用场景(比如继承能解决你的问题不代表继承就是解决你的问题的最适合的方案,须知问题是一个复杂系统,解决方案总是常常引入新的问题)。你必须了解它支持的主要编程范式,此外你还必须了解它的缺陷和陷阱(如果不知道陷阱的存在,掉进去也不知道怎么掉的。)这些都是本质知识,如果不事先掌握,指望用的时候查手册,是很浪费时间的,而且正如第2点所说,正因为你

不知道这些知识(如适用场景),从而用Sub-optimal的方式使用了一门语言自己可能还不知道(最小白的例子是,如果你不知道语言支持Foreach,那么可能每次都要写一个冗长的循环,较常见的例子是不知道有很方便的库设施可以解决手头的问题所以傻乎乎的自己写了一堆代码),因为人的评价标准常常是:只要解决了最醒目的问题并且引入的新问题尚能忍受,就行。注意,熟悉并非指熟悉所有细节,而是那些重要的,或者无法在需要用到的时候按需查找的知识。比如上面提到的:适用场景不适用场景,编程范式,主要语言特性,缺陷和陷阱。

当然,以上作为程序员的本质知识列表并不完备,关键是自己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带着第三只眼来敏锐地判断这个知识是否是不变量,或不易变的量,是否完全可以在用的时候查手册即可,还是需要提前掌握(一些判断方法在上文也有所提及)。并且学会在纷繁的知识中抽出那些重要的,本质的,不变的东西。我在之前的文章里面也提到我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常常问自己三个问题:该知识的(体系或层次)结构是什么、本质是什么、第一原则是什么。

作者:刘未鹏出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另外还有一些我认为是本质知识的例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这个东西很难读一两本书就掌握,需要很长时间的锻炼和反思)、判断与决策的方法(生活中需要进行判断与决策的地方远远多于我们的想象),波普尔曾经说过:All Life is Problem-Solving。而判断与决策又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类Problem Solving。尽管生活中面临重大决策的时候并不多,但另一方面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进行最重大的决策。如:决定自己的日常时间到底投入到什么地方去。如:你能想象有人宁可天天花时间剪报纸上的优惠券,却对于房价的1%的优惠无动于衷吗?(参见《别做正常的傻瓜》、《Predictably Irrational》[3])如:你知道为什么当手头股票的股价不可抑止地滑向深渊时我们却一边揪着头发一边愣是不肯撤出吗?(是的,我们适应远古时代的心理机制根本不适应金融市场。)糟糕的判断与决策令我们的生活变得糟糕,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我们从来不会去质疑自己的判断,而是总是能“找到”其他为自己辩护的理由(参见《错不在我(Mistakes were made, but not by me)》[4])又,现在是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于是另一个问题也出现:如何在海洋中有效筛选好的信息,以及避免被不好的信息左右我们的大脑(Critical Thinking)关于以上提到的几点我在豆瓣上有一个专门的豆列(『只读经典』思考的技术与艺术[5]),希望有一天我能够积累出足够多的认识对这个主题展开一些详细介绍。

一个学习小Tip:

学习一个小领域的时候,时时把“最终能够写出一篇漂亮的Survey”放在大脑中提醒自己,就能有助于在阅读和实践的时候有意无意地整理知识的结构、本质和重点,经过整理之后的知识理解更深刻,更不容易忘记,更容易被提取。

(此文的修订版已收录《暗时间》一书,由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作者于2009年7月获得南京大学计算机系硕士学位,现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创新工程中心从事软件研发工程师工作。)

注释

[1]《The Law of Leaky Abstractions》https://www.doczj.com/doc/ac9954429.html,/articles/LeakyAbstractions.html

[2]《工具的强是无敌的》https://www.doczj.com/doc/ac9954429.html,/2008/11/09/tools-everywhere-2/

[3]《别做正常的傻瓜》https://www.doczj.com/doc/ac9954429.html,/subject/1874488/

《Predictably Irrational》https://www.doczj.com/doc/ac9954429.html,/subject/2990015/

[4]《错不在我(Mistakes were made, but not by me)》https://www.doczj.com/doc/ac9954429.html,/subject/3287264/

[5] 『只读经典』思考的技术与艺术https://www.doczj.com/doc/ac9954429.html,/doulist/127649/

浅谈中国新闻评论员时评选题的特点

浅谈中国新闻评论员时评选题的特 点 摘要:好的时评选题对于写好时评有着重要的作用,选题研究对时评研究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因此,无论从实践层面还是从理论层面,探讨中国新闻评论员时评选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仅以鄢烈山时评选题为例,分析中国新闻评论员时评选题的特点。 关键词:评论员时评选题 “时评”是“时政评论”与“时事评论”的略称。它包括新闻评论,既可以取材于新闻,也可以就作者身边或心头的事发表看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民主进程的推进和市场化报纸的兴起,以时评辨析是非、推进认识、针砭时弊、疏导民意、激发民智,成为报业振兴的一个亮点。这一点,早在1979年的美国,就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新闻媒介的观点功能,已经成为新闻消费者离不开的需求,因为他们如今已经被

信息淹没了”。①因此,专业的评论员成为报业生存和发展不可多得的人力资源,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中坚力量。评论员的视觉焦点在哪里,评论员的社会责任又在何处彰显?这其中一多半体现在他们对时评 的选题上。本文仅以鄢烈山时评选题为例,试分析中国新闻评论员时评选题的特点。 鄢烈山现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高级编辑、《南方周末》编委,出版时评和杂文着 作十几种。2004年,他以时评杂文集《一个人的经典》问鼎鲁迅文学奖,成为该年度鲁迅文学奖唯一的杂文获奖作家。②现在,他除了在纸媒上保持每年百余篇时评高产纪 录外,还在各门户网站上撰写了大量的博文。他的博文几乎每一篇的点击量都超过百万 次以上。他的作品警醒读者、震撼社会,形成了一种众人称快、敢为言路之先的“鄢烈山现象”。 为什么鄢烈山的时评能激扬风气,匡扶正义,引人深思?鄢烈山说:“我写作的追求是:重大主题,独特视角,思辨色彩,文化意味。”这十六个字字字凸显鄢烈山的时

深度报道的发展及其重要性文库

关键字:视点新华社新华栏目社会深度报道新闻事件发展 深度报道的发展及其重要性 内容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新华社刊物“新华视点”和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为例,来探询深度报道的发展及其重要性。 首先解释深度报道的定义,并简略说明西方及中国深度报道的发展过程和重要作用,接着以新华社的“新华视点”栏目为例说明怎样进行深度报道,重点论述“新华视点”在深度报道上的探索,并辅以《南方周末》说明深度报道对报纸的重要影响力,最后找出深度报道的未来发展之路。 关键词:深度报道新华视点南方周末挖掘栏目 深度报道的定义,与深度报道发展过程。 A , 深度报道起源于西方新闻学。《新闻学简明词典》在希望新闻术语短篇的条目介绍中表述如下:“一种阐明事件因果关系,预测事件发展趋向的报道形式。”深度报道,是西方新闻传播媒介迅速发展竞争的产物。西方报纸面对新闻媒介“后起之秀”:广播,电视能新兴媒介“快”的优势,特别是电视传媒在二战后的迅猛发展,报纸只有采取新的对策与之竞争。当时报界的一些编辑,记者认为,报纸只有充实内容,加强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才能更能吸引受众,战胜广播,电视的有效途径。这一措施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一段时间内,广播以快取胜,报纸以深度报道取胜。这样深度报道成了报纸和广播电视竞争的手段,也成了报纸的优势所在。 B,在我过,深度报道也被认为是报纸的最突出优点,深度报道在我国复兴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其实深度报道早在辛亥革命时期就出现了,当时就有自数较多,夹叙夹议的长篇新闻和对目一类事件,经过分析后进行的综合报道。在1921年周恩来同志在深度报道在西方报纸上流行之处,就对新闻事件的报道要“溯其根源,求其真相,判其出路“。就是要把一个新闻事件的前前后后都搞清楚并进行报道。 80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开始深化,各种社会现象(物价上涨,经商成风,知识贬值)十分急促地呼唤着人们的社会认识和社会思辩功能。这样,一批紧握时代脉搏,富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忧患意识的媒体和新闻记者开始了对深度报道新的探索,试图用深度报道来回答社会和人民的困惑。当时有名的报道:《人民日报》的《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经济日报》的《写在四十年大庆前夕》,《中国静报》的《大学毕业成长追踪记》,新华社的《关于物价的通信》和《水,水,水》,这些深度报道的突出特点,是它们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社会反映,而且充满了对社会的全新认识。 1986年,中国新闻界最高奖“全国好新闻奖”设立了“深度报道奖”,标志着深度报道的报道方式得到了主流单位的认同和认可。从此,深度报道在中国开始了边探索边发展的道路。同时,广播电视媒介也加强了深度报道,1968年9月24日美国CBC推出“60分钟”栏目宣告电视深度报道繁荣的到来,中国电视深度报道的繁荣则始自1994年中国电视台推出的“焦

大学生阅读倾向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记得有一位学术上颇有造诣的长辈这样说过 :“大学以前都是学习知识,而进入大学以后就是学习怎样去学习。”确实如此,同中学生相比,大学生没有了升学压力,自由支配的时间明显增多,所以对扩大知识面和增加知识量的渴求日益增强;但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特殊时期,一般会表现出独立性与依赖性、理想性与现实性、心理闭锁与寻求理解、求知欲强与鉴别力弱等冲突。课外阅读是大学学习阶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学习怎样学习,获取更多更新知识的重要途径,而课外阅读的最佳场所就是图书馆。因此,图书馆应该特别重视对大学生的阅读需求与阅读倾向的研究,这既能改进自身的服务工作,也可以帮助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本次调查的详细情况 笔者在图书馆从事期刊管理已经有一段时间,在新的一年报刊征订 工作开展之际,笔者在学生群体中做了一个问卷调查,一方面是为了对读者需求有更详细的了解,以便来年报刊征订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是对我校学生的课外阅读倾向有个比较全面的掌握,以便图书馆更准确地履行导读职能。此次调查详细情况如下: 调查方式:采取无记名发放问卷调查表的方式。调查对象:湖南理工学院东西两院的全体学生。 调查表发放份数:一共发放调查表250份,东院因学生人数较多发放了150份,西院100份。 发放地点:由于时间比较仓促,东西两院只局限于图书馆的报刊阅览室和自习室,考虑到经常来图书馆学习的学生对报刊比较了解和熟悉,所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回收情况:回收问卷调查表210份,回收率达到84%;有效问卷150张,占回收问卷的71.4%,其余为空白问卷,做无效处理。 问卷调查表包含两个问题:一是你对现在报纸和杂志的种数与质量是否满意?有何意见或建议?二是你认为明年应该增减哪些报纸和杂志(尽量给出准确刊名),理由是什么? 经过初步统计和分类,回收的150张有效问卷调查具体内容如下:(1)选择很满意的问卷有55张。(2)选择大体满意的问卷有68张。(3)选择不满意的问卷有27张。 (4)读者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有:一是报刊更新速度不快,尤其是时效性比较强的报刊;二是现刊要求外借,允许隔天归还;三是种类较少,精品较少,西院与东院相比差距较大。 (5)读者认为应该明年增减的报刊有:一是增加英文原文或者中英文对照的报刊;二是增加考研指导、考研信息方面的报刊;三是增加大学生就业和求职方面的报刊;四是减少广告过多又与本校专业关联不大的报刊;五是具体提出增加的报刊有《足球周刊》《考研指导信息》《大学生就业指南》《社会与平安》《心理健康》《21世纪经济报道》 《财富周刊》《疯狂英语》等。2调查结果分析和导读对策 笔者针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导读方法。 2.1 大学生普遍关心国内外大事以及与自己前途息息相关的时事现象:报纸中翻阅最多的是《参考消息》《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 《中国教育报》《人才信息报》《南方周末》等时事政治性较强、新闻较全面的权威报纸。这说明新一代的大学生在日新月异变化着的世界里,那种保守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日子已经远去了。他们把国家的发展与自己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大学生思维活跃,对当今世界的动态有着浓厚的兴趣,对国际国内时事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不喜欢听别人说教,喜欢自己独立思考。 导读对策: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多关心国内外的大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目前中国的高校教育已经与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学生就业采取双向选择,所以不是进了大学就高枕无忧,必须不断给自己充电,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才能使自己在日趋残酷的人才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图书馆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政治评论会、辩论赛,针对目前社会上的各种现象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在交流和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另外也可以指导学生注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用无产阶级思想武装自己,才能更好地把这些人类文明的瑰宝运用到实践中去。 2.2很大一部分学生把阅读重点偏向一些功利性较强的科目 现象: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大,许多学生进大学就紧绷着一根弦,忙 着学专业知识,忙着考证,更有甚者从大一就开始为考研做准备。诚然,这都是积极的现象,强烈的危机感促使大学生认识到只有逐步完善自己,尽量增加自己的知识资本,才能立足于社会。从平日的观察与此次调查可以明显地发现,学生阅读的重点集中在专业参考书、计算机、外语等科目上,而忽略了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这对我们提倡的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初衷是非常不利的。 导读对策:为了避免出现理工科学生文字功夫不强,文科学生不会基本的数学运算的“蹩脚”现象,图书馆应多宣传和提倡大学生广泛涉猎各学科的知识。可以组织理工科的学生开展文学名著讨论、演讲比赛等,而文科学生可以组织参加一些涉及计算机、电子信息方面的学术讲座等,总之,要培养学生“不偏食”的良好阅读习惯,使他们成为专业出色并多才多艺的复合型人才。 2.3一部分学生把过多精力放在休闲娱乐方面 现象:大学生群体中也有相当部分的人认为寒窗十年,终于跨进了 高等学府,觉得像是进了保险箱,以后找个工作没问题,就开始松懈下来。逃课,泡网吧,谈恋爱,整天无所事事,把学习丢在一旁,对休闲娱乐的东西情有独钟。有的学生每次到图书馆不带任何学习书籍,只是翻阅一些纯娱乐性的报刊来打发时间。当然,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广泛地浏览翻阅各种报刊,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获取对生活的美的享受,拓宽自己的视野本无可厚非,但是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这里面,不但不能达到以上目的,反而占用了大量的正规学习时间,并且会一步步泯灭自己的学习兴趣,导致精力涣散、无心读书的消极局面,这才是真正可悲的。 导读对策:针对这种现象,图书馆要协助各系部的老师纠正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他们爱思考、爱钻研的学习态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图书馆在征订报刊时要注意内容的健康性和积极性,坚决抵制一些可能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的刊物,补充一些有益大学生身心 大学生阅读倾向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周爱萍 (湖南理工学院图书馆,湖南岳阳,414006) 摘 要:对湖南理工学院学生的阅读倾向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针对学生的各种阅读 倾向提出了相应的导读对策。关键词:阅读倾向;图书馆;大学生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73

南方周末深度报道的特点

《南方周末》深度报道的特点《南方周末》是由南方报业集团主办,创刊于1984年2月11日,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和欢迎。《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是众多媒体深度报道的领头羊之一,因其独特的观点和精确的选题使之有很大的读者市场。 所谓深度报道,就是指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脉络的意义中。如果说客观报道的基本要求是“实事”,那么深度报道的基本要求就是“求是”。 《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尽管它的核心读者是精英教育传播,但是它自动地站在平民的立场,为沉默的大多数直言,直击许多民生问题。 《南方周末》深度报道的特点如下: 一、深度报道的选题鲜明,有着非常明显的特色。它总是能在最快时间 找到社会危害性大,民众最为关心的热点,并且能够不留余地地去为民 众说话,去抨击。它和其他媒体纸业的深度报道不同的是,它关注的不 仅仅是简单的民生问题、官民问题等等,而是更加侧重政府的决策对国 家、社会不同阶级乃至个人的命运影响;社会法治与官场的冲突,政府 的改革,社会观念的变化,人心和利益格局,城乡人民生活的就业状态, 医疗与社会保障、城市建设等公共问题。例如2012年9月13日那一期 的调查版面刊登的《殁于贫困》---三个地震亡童和他们的寨子这篇文章, 可以清楚地看出《南方周末》的选题非常具有特色。在当今的媒体业频 繁出现新闻碎片化的现象下,《南方周末》的选题总能恰到时候的温暖 到你的心。这篇报道的选题是围绕着贫困者的多灾多难愈发地显示出国 家财政分配不公的情况下社会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就像这篇深度报道 所说的那样,“三名幼童在一场震级是汶川地震的两千八百一十八分之 一的地震中罹难,只是因为灾难对贫困者更残忍一些。”在我们国家发 生地震灾害过后,往往在报纸杂志或网页上看到的是歌颂干部士兵的奉 献精神,或者灾难带给人民有多大的伤害等等,很少有媒体会从地震对 于弱势群体带来的不堪一击的伤害有多深,而《南方周末》做到了,它 独特的选题角度更多地体现出人文关怀。 二、观点精辟独到,以独特的视角深挖故事背后所被人忽视的内容,转 移舆论焦点,让人对那件事情予以重新思考。《南方周末》厚重的新闻 素材,信息质量好,而且能够满足各个层次的受众需求。在2012年9 月20日这期的头版专题可以很明显地表现出《南方周末》深度报道的 观点独特这个特点。这个专题是围绕着新兴话题“裸商”对社会造成的 影响。首先留意到它的标题《裸商》---在国内赚钱,去国外安家。简洁 易懂的标题让人一看就明白到“裸商”的意思,并且引起了读者的兴趣。 这篇深度报道分为四部分,分别是“富豪聚会新话题”---“裸着是为了 安全”---“财富让我们多了一种选择”---“钱如何出去”。单从小标题 可以看出这个报道是由浅到深,敢说真话,敢探讨根源性问题。这篇报 道有点颠覆了人们平日对“裸商”的看法,在大家的眼中,那些政府官 员或巨商总是把财富和家人送出国外,然后继续一个人分着国内人们的 劳动成果。但是《南方周末》这篇深度报道却用第三人称的手法写出了

以南方周末为例浅谈报纸的娱乐性

以南方周末为例浅谈报纸的娱乐性 摘要: 报纸的娱乐性是报纸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它的定义正在从狭义走向广义,它具有自己独特的报道内容、报道目的和受众构成。同时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报纸娱乐化成为当今大众传播活动中的普遍现象。一些报纸娱乐化现象以趣味盎然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强烈的视觉冲击等构成的娱乐效应,为受众提供了轻松愉悦的接受氛围。本文从编排形式和内容特色上试析《南方周末》娱乐性的特色。 关键词:市场经济;普遍现象;娱乐化;《南方周末》 娱乐化作为报纸新闻的一种重要形式,以其报道灵活、形式多样、富有趣味性和可读性的特点,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们的关注。人们在紧张工作之余,可以在报刊上得到自己关心的明星的趣闻逸事,找寻到最新的演艺资讯,从中得到放松和收获。与此同时,娱乐化也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绝大多数的党报、几乎所有的市民报都开辟了娱乐新闻报道的版面。然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娱乐新闻,却经常出现种种问题,比如报纸之间抄袭成灾,跟风连连;记者采访不够深入,任意臆断,捕风捉影;有的内容直接转载互联网上的相关新闻,有的则来自演艺机构新闻发布会所准备的材料。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报纸如何娱乐化,从而做出新意。体现自身特色,是当前环境下许多报纸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 1 《南方周末》概述 《南方周末》创刊于1984年2月l1日,和当时很多综合性周报一样,《南方周末》也是从娱乐起步的,之后逐渐转向综合新闻。20年磨砺后,它已经形成新闻、文化、经济等几大板块的办报格局。最早《南方周末》是一份对开四版、发行量只有70010份的报纸。时至今日,《南方周末》已经成为了一个对开32版,发行量突破1300万份的大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南方周末》开创了一个新闻周报的巅峰时代。作为一份成功的报纸它肯定会有很多的独到之处,在《南方周末宣言》中他们就归结出了“新闻以独家为主,时评以纵深见长,副刊则佳作迭现”这三个特点。但它在逐步的转型中,娱乐类成为体现其“民主与启蒙”理念的重要载体。正是这样一个定位,文化报道作为南方周末的重要一脉,在它日后转型为一张综合类周报的过程中一直在纵深的通道上行进,便有了在今天32个版块中占有四分之一的分量,在娱乐新闻或者新闻的娱乐性的取舍和操作上也显其独树一帜的景观,使之在中国报纸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2 报纸的娱乐性 近年来,报纸娱乐化现象开始在中国流行。体育新闻、大案要案、突发事件、奇闻怪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报刊、电视和网络媒体上,如超女、香港《东周刊》裸照事件、春节晚会、马加爵事件等

《南方周末》如何做深度报道

《南方周末》如何做深度报道 主持人:赵金 嘉宾:郭光东:《南方周末》编委会委员兼新闻部总监、评论部总监 李梁:《南方周末》时政编辑 大众报业集团部分编辑记者 主持人的话:2010年12月17日,《南方周末》编委会委员兼新闻部总监、评论部总监郭光东和《南方周末》时政编辑李梁,就深度报道和评论的相关问题,与大众报业集团的编辑记者们进行了讨论。本刊对讨论内容作了综合整理,以问答形式呈现如下,供业界参考。 问:《南方周末》每期都有有影响力的深度报道,策划水平比较高。现在很多报纸都意识到深度报道对报纸影响力的提升作用,但是在操作中缺乏连续性,没有形成持续策划、持续关注的机制,往往是碰到什么做什么,形成不了大的阵势。《南方周末》是怎样进行新闻策划和组织协调的? 答:对新闻部而言,周一下午我们有一个编前会,大约两个小时,周四有周会,还有新闻部的一个评报会。周二还有一个会,相对比较重要,所有新闻部的记者、编辑,在家的全部参加,主要是报选题。因为我们实行的是编辑中心制,策划基本上都是靠编辑这个层面来发动。编辑要把各个版面的想法,以及下期的题目和最近几期的想法提出来。记者报选题并不是必需的任务,为了鼓励他们的积极性,我们实行了报题奖励制度,记者报的题被采纳,上了版面,奖励500元,如果上了头版,奖励800~1000元,如果是好的策划,那可能会有2000元的奖励。 在这个会上,常规的选题可以出来,不过,由于这个会是很多人一起参加的,就会产生一种互相激励的作用,就像是一场头脑风暴。比如很多时候只是提了一个很常规的想法,但其他人补充,各种想法产生碰撞,就会形成一个很好的策划案。我们做过的很多好的选题,都是这么碰撞出来的。 问:一个选题提出来之后,怎么认定是不是一个好的选题? 答:基本有两个标准,一个是这个选题出来后,在座所有人听起来都很兴奋:哗!这个好!要是你说出来大家没任何反应,在睡觉的还在睡觉,那说明你的选题就是个垃圾题目,我们不会从这个选题中做什么策划。另外一个,要看这个选题能不能做得出来,有没有可操作性。 2008年国庆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个策划,是评论策划,被评为当年《南方周末》年度最佳策划,叫《我和我的国家》。国庆的策划很难出新,一般提到国庆节就被理解为“黄金周”,每次国庆一结束,媒体就统计今年国庆消费了多少,拉动了多少内需,哪里人头攒动,景点火爆。我们当时也是一筹莫展,后来想,还是要把国庆回归到它本来的意义,决定把焦点集中在国家和公民之间的关系上。当时这个想法一提出来大家都很兴奋,后来我们就决定,围绕四个问题,让读者来参与:1.我为国家做了什么?2.国家为我做了什么?3.我还能为国家做什么?4.国家还能为我做什么? 这四个非常简短的问题抛出去,很多读者就说,这一生中,还是第一次有人问他这四个问题,很受触动。我觉得这就是最好的公民教育。《我和我的国家》这个策划用了评论部的全部四个版面,报纸10月2日出街后,好多人转了这四个问题,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在自己的博客里回答。紧接着《羊城晚报》的记者也上街做了一个调查,随机访问街上的市民,“国庆是什么意思?中国哪一天成立的?”又过了一天,《人民日报》也发了一篇社论,好像叫“国庆不能只是黄金周”,估计也是受到我们这个策划的启发。

分析新媒体对媒介经营管理的影响论文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 论文 2013年12月

分析新媒体对媒介经营管理的影响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网络和手机日趋普及,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 色。与此同时,新媒体与技术的不断融合,使得媒介本身发生改变,对媒介经营管理的影响 越发深远。在新媒体浪潮的影响下,媒体经营管理在媒体受众、运营模式、盈利手段、社会 生活、文化产业消费和发展等方面发生改变。 关键字:新媒体传统媒体媒介经营影响 正文: 一、新媒体概述 (一)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所谓“新”是相对报刊、广播、电视传统媒体而言,以其网络、手机报纸、数字广播、移动电视、桌面视窗、触摸媒体等为传播媒介的媒体形式。 (二)新媒体的特点 首先,新媒体的传播内容与形式更加多样化,信息组织者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媒体使用者受众扩大,并从仅仅的内容消费转化为媒体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使得新媒体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化。例如受众能直接参与互联网的视频、人肉搜索、微博评论转发、手机的拍照、摄像、文字编辑及发送等进行媒体内容的创造。 其次,新媒体的传播方向具有网络化与互动性特点,传播效力更为强大。如网络传播改变了“创作—传播—鉴赏”这一单向传播模式,实现了真正的双向互动和平民化需求。新媒体实现了“点对点”的传播,“点与点”的传播相连形成一张无形的、无人能躲开的天网,传播效率高,互动性强。 最后,新媒体更具个性化并更富有创造性。人们使用新媒体选择的主动性越来越强,且高新技术和使用环境使新媒体更具可视性、可读性、可听性,更加精致,更有吸引力。受众更具有创造空间,例如“芙蓉姐姐”网民可以自我炒作达到自我包装、自我宣传的目的,并能取得“成功”;人们也可以通过自我炒作达到自我包装、自我宣传的目的,如“任志强”“牛刀”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区别 新媒体不同于以往旧式媒体的独特之处在于: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媒体集三大传统媒体的诸多优势于一体,是跨媒体的数字化媒体,它实现了即时性、海量性的互动式传播,利用强大的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网民于网络平台之上参与的平等性为以往其他传统媒介难以企及。不仅如此,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赢利方式,内容开发和媒介开放度和连接度上也存在很大的区别。 (一)赢利方式

《南方周末》新闻头版深度报道分析——刘阳

《南方周末》新闻头版深度报道分析(大一时搜集的素材)《南方周末》可以说是新闻界数一数二的好报纸,与一般报纸不同的是,《南方周末》是每周一期而不是每天一期,所以也为其新闻的深度报道创造了条件。而南方周末每期的头版头条基本上会是一篇专稿,深入报道一个热点新闻,彰显了其专业性的特质。 一、选题 下面表格是《南方周末》2010年前三个月的头版新闻题目,从中可以看出,南方周末的选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南方周末》会在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上选择相应的选题。2010.01.21的海地地震报道,2010.02.11的春节故事报道,2010.03.04和2010.03.11的关于两会话题的报道都是根据当时特殊的时间点来进行的相关报道。 第二,《南方周末》会选择存在疑虑的重大新闻,进行深度报道,发掘背后的深刻原因。读者可以在日报中了解到新闻事实,而在2010.01.14的抢尸背后的维稳逻辑聚焦内江“死而复活”案和2010.02.04前公安局长文强的“白加黑”这样的报道中,却可以看到现象背后的更富逻辑的分析和更深层次的原因。 第三,《南方周末》会报道显著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像2010.01.28的从“读书改变命运”到“求学负债累累”,2010.02.18的文化大国是否可能,如何可能等都是这样的报道。但是《南方周末》并不会采取批判的态度,而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将现象、原因一一列举在读者面前,孰是孰非就由读者自己去判断了。 表格 1:《南方周末》2010年第一季度头版选题

第四,从下表《新周刊》2010年第一季度头版选题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周刊》更爱选用的是偏向文化、精神层面的话题,更为“新潮”,也更吸引年轻人的目光。而《南方周末》却很少会选用像《新周刊》中文化气息更为浓郁的话题作为头版,而是更加关注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话题,更加注重自身作为媒体的社会责任。这一点也体现了《南方周末》虽然为周刊报纸,但其与杂志还并没有混为一谈,也没有忽略自身作为报纸的使命。 表格 2:《新周刊》2010年第一季度头版选题 二、报道角度 《南方周末》的头版新闻对事件的报道不会仅停留在表面上,而是会深度挖掘造成该时间或现象的各方面原因,这就使得《南方周末》报道角度的选取有其独特之处,下面就将以《南方周末》2010.04.01期的头版新闻“十四封贺信与一次矿难”为例,分析其报道角度。 这篇报道记者没有站在与矿难相关的任何一方进行报道,而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带领读者走进矿难现场,重新经历了矿难前后的一件件事情。 首先是援救情况,记者对援救情况的了解是多方面的。第一,记者描述了当时现场的援救情况——无一人升井;第二,记者就以往经验,解释了为什么事故发生后救援人员没有救出一个人——透水事故的特殊性;第三,记者描述了施工队——红旗队的救援情况;第四,记者描写了政府部门也在积极进行排水救援,但效果不佳;第五,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分析了救援的情况;第六,记者采访了受困者的家属,他们很镇定且态度扔很乐观,可是他们的揣测却与专家的分析不同。 通过多方面对救援情况的描写,读者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到矿难的严重性和救援进展的情况。对矿难这样敏感的话题,读者难免会怀疑报道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是否存在隐瞒。多方面的报道,不需要记者多说,读者自会选择相信。 其次,对于事件发生原因的报道,记者同样从多方面分析,没有将事故的责任推给政

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

《南方周末》如何做深度报道 时间:2011-01-20 来源:青年记者2011年1月上 主持人:赵金 嘉宾:郭光东:《南方周末》编委会委员兼新闻部总监、评论部总监 李梁:《南方周末》时政编辑 大众报业集团部分编辑记者 主持人的话:2010年12月17日,《南方周末》编委会委员兼新闻部总监、评论部总监郭光东和《南方周末》时政编辑李梁,就深度报道和评论的相关问题,与大众报业集团的编辑记者们进行了讨论。本刊对讨论内容作了综合整理,以问答形式呈现如下,供业界参考。 问:《南方周末》每期都有有影响力的深度报道,策划水平比较高。现在很多报纸都意识到深度报道对报纸影响力的提升作用,但是在操作中缺乏连续性,没有形成持续策划、持续关注的机制,往往是碰到什么做什么,形成不了大的阵势。《南方周末》是怎样进行新闻策划和组织协调的? 答:对新闻部而言,周一下午我们有一个编前会,大约两个小时,周四有周会,还有新闻部的一个评报会。周二还有一个会,相对比较重要,所有新闻部的记者、编辑,在家的全部参加,主要是报选题。因为我们实行的是编辑中心制,策划基本上都是靠编辑这个层面来发动。编辑要把各个版面的想法,以及下期的题目和最近几期的想法提出来。记者报选题并不是必需的任务,为了鼓励他们的积极性,我们实行了报题奖励制度,记者报的题被采纳,上了版面,奖励500元,如果上了头版,奖励800~1000元,如果是好的策划,那可能会有2000元的奖励。 在这个会上,常规的选题可以出来,不过,由于这个会是很多人一起参加的,就会产生一种互相激励的作用,就像是一场头脑风暴。比如很多时候只是提了一个很常规的想法,但其他人补充,各种想法产生碰撞,就会形成一个很好的策划案。我们做过的很多好的选题,都是这么碰撞出来的。 问:一个选题提出来之后,怎么认定是不是一个好的选题? 答:基本有两个标准,一个是这个选题出来后,在座所有人听起来都很兴奋:哗!这个好!要是你说出来大家没任何反应,在睡觉的还在睡觉,那说明你的选题就是个垃圾题目,我们不会从这个选题中做什么策划。另外一个,要看这个选题能不能做得出来,有没有可操作性。 2008年国庆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个策划,是评论策划,被评为当年《南方周末》年度最佳策划,叫《我和我的国家》。国庆的策划很难出新,一般提到国庆节就被理解为“黄金周”,每次国庆一结束,媒体就统计今年国庆消费了多少,拉动了多少内需,哪里人头攒动,景点火爆。我们当时也是一筹莫展,后来想,还是要把国庆回归到它本来的意义,决定把焦点集中在国家和公民之间的关系上。当时这个想法一提出来大家都很兴奋,后来我们就决定,围绕四个问题,让读者来参与:1.我为国家做了什么?2.国家为我做了什么?3.我还能为国家做什么?4.国家还能为我做什么? 这四个非常简短的问题抛出去,很多读者就说,这一生中,还是第一次有人问他这四个问题,很受触动。我觉得这就是最好的公民教育。《我和我的国家》这个策划用了评论部的全部四个版面,报纸10月2日出街后,好多人转了这四个问题,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在自己的博客里回答。紧接着《羊城晚报》的记者也上街做了一个调查,随机访问街上的市民,“国庆是什么意思?中国哪一天成立的?”又过了一天,《人民日报》也发了一篇社论,好

浅谈报纸杂志化现象

浅谈报纸杂志化现象 所谓“报纸杂志化”,就是借用办杂志的理念来办报纸,在坚持报纸的运作模式的基础上借鉴杂志的独特之处,实现两种纸质媒介的优势互补。 如今的报纸不管形式还是内在做法,我们的报纸越来越像杂志,“报纸杂志化”现象越来越引起关注。本文就此问题展开分析。 近年来,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为吸引繁忙的高品位读者的眼球,面对越来越多新媒体的竞争和冲击,很多报纸都或多或少地走上了杂志化“路线”。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读者的需求已经发生明显的变化,他们渴望从报纸上获得大量新鲜、生动,有益的信息,获得能够指导他们生活并能为他们提供消遣娱乐的丰富多彩的新闻。而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报纸版面较少,内容简单划一的情况已经不能充分满足这些需求。所以报纸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刊载内容延伸到文化、生活、休闲娱乐、IT业、汽车、房产等。而其中的周末版、星期刊、月末版更是突出了社会性,强调了可读性和娱乐性,变得异彩缤纷。更有些报纸成为有独特风格和个性的周刊,如《南方周末》,《楚天周末》等,这些多元素合成的副刊,彻底打破了过去报纸单一格局,成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新门类。甚至还有少数周刊发展为有正式刊号的一张生活类报纸,如云南日报的《大众消费》周刊,后来发展为大众消费报;昆明日报的《都市周末》发展成为都市时报等。一方面是顺应了读者对阅读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报纸自身发展,扩大影响力、吸引读者的一个有效策略。这种杂志化倾向日强而新闻性渐弱,排版也打破传统报纸的排列方式,譬如《南方都市报》是四开小报的版面,而在副刊的编辑中采用的一个主要方式是把相邻的两个版作为一个整体设计,两个小版拼成一个完整的大版面。过去常用的一些栏目报花被取消了而代以简洁的栏目和标题,版面设计清新、明朗,注重图片的运用,富有视觉冲击力,而这都是杂志编排的经典手法。为应对电视媒体的挑战,报纸曾在深度报道和视觉新闻上狠下功夫;为应对网络媒体的挑战,一些报纸大力发展电子版以弥补纸质媒介时效不强的缺陷。报纸的每一次“穷则变,变则通”的努力都得到充分验证。放在媒介融合共存的背景下看,所谓的报纸杂志化不过是报纸借鉴其他媒介优势的明智选择而已。 《南方都市报》在国内首创分叠出版模式,每天出版A、B、C、D等叠。这种“货架式”的分叠编排实际上是报纸借鉴杂志对新闻资源进行的二度开发,方便了读者按图索

深度报道研究(一)

深度报道研究(一) 摘要]新闻深度报道作为新兴的新闻写作格式,近年来在国内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关注,特别是传统的平面媒体如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中国青年报等都将深度报道作为其对抗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体的“法宝”。而有关深度报道的研究则从未间断。本论文将着重探讨深度报道的发展历程、现状、国际化背景下的深度报道现状以及国内深度报道运用较为成功的典范。关键词]新闻写作新闻报道深度报道新闻故事化 Abstract]:Reportingnewsindepthisanewlyemergingnewsconcept.Inrecentyers,academiaandnewsdomainofd omesticarepayingmuchattentiontoit,especially,thetraditionalplanemediassuchassouthweekly,sout hperonweekly,chinayoungandsoontakeitasatalismantoopposetelevisionandnetandotherselectron media.Butthestndyofitnavenotbeinterrapted.Thepaperwilldiscussemphaticallythedevelopedproce ssofit,andthepresentsituationinthebackgroundofinterational,thesuccessfulexamplsapplieditininte rnal. Keywords]:newswritten;newsreport;reportsindepth;storyreporting 深度报道是一种符合受众需要的主客观统一的新闻报道的理念,而不仅是一种报道方法和形式。因而要从自身的特点——宏观性、指导性的角度更好的把握这种新的报道思维方式,在新闻报道中发挥其优势。深度报道是近年来新闻界流行的报道格式,各媒体,尤其是都市报,都给这种报道留出了专门的版面,比如在有的媒体称为“焦点”,有的称为“关注”,有的称为“核心报道”等等,不一而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篇幅长、题材大,牵涉的方面多,文章结构较一般的报道复杂。 一、国际化背景下的“深度报道” (一)深度报道源自美国 新闻深度报道理论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出现在美国新闻界的重要新闻写作理论,后来传到英、法、日等国家,其在指导新闻实践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深度报道理论正式传入中国,对促进我国新闻业的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早在20世纪初叶,客观报道理论以其独有的优势,在美国新闻报道领域占据了统治地位。客观报道理论所确立的客观、迅速、将新闻报道与意见写作分开的报道原则,成了西方新闻界(特别是美国新闻界)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必须遵循的金科玉律。但众所周知,客观报道理论只要求记者和新闻界客观地报道已经发生的事实,而并不允许对事实进行分析和评述,这就造成了记者主题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的欠缺。他们往往只能就事论事地浅层次地报道新闻事实,而不能将事件产生的原因、发展趋势及与其他事件的联系深入地告诉受众。结果,许多重大新闻事件(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等)发生后,许多受众感到惊慌失措。他们纷纷指责报社和通讯社,批评他们“仅仅满足于允许那些驻外记者们报道确确实实发生的事”,而“不希望对事件的解释”。这个问题引起了新闻界的深思。20世纪30年代美国哈钦斯委员会在其著名的报告《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中,明确地对记者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对每日的事件给予真实地、全面地和理智地报道,并将它们置入能显示其意义的特定前后联系之中。”“委员会还要求记者去分析事件所产生的原因、后果和社会影响。”①这就是说,要求记者跳出客观报道理论设置的清规戒律,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深入地分析事实,指出其产生的原因、所包含的意义和所产生的影响。解释性新闻、新闻分析等深度报道形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二)深度报道发展现状 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哈钦斯委员会在其著名的报告《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中提出对深度报道的关注与切望——“所谓深度报道就是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以来,东西方的新闻理论界均对深度报道做出深入的研

浅析南方周末的新闻特点

浅析南方周末的新闻特点 《南方周末》由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创刊于1984年2月1 1日。被评为读者“最喜爱阅读”的报纸;还被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文明单位”称号。在众多媒介的竞争中可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什么造就了《南方周末》的成功呢?笔者主要从分析《南方周末》的内容特点人手,分析它成功的原因。 一、观点开放。理念独到的深度报道 如今提及《南方周末》,读者很容易联想到“深度报道”与《南方周末》的成功与“深度报道”不无关联。它要给受众的印象是厚重的新闻素材、信息质量好,反馈高、数繁多,且能多方面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受众。对待新闻事实,是由表层向深层抽丝剥茧、深入渗透。它的话题指涉广泛,不只追求新闻的时效性、及时性,而且父注重大的新闻事实的选择,这是深度报道区别于消息等体裁的一大特点,也造就了《南方周末》的一大属性,这些都使《南方周末》的新闻肓路相对其他报纸来说更宽广。 另外,《南方周末》的深度理念独到。从创刊副现在,《南方周末》倡导的“深入成就深度”的口号已深入人心。深度报道介入《南方周末》,从而丰富了“新闻”这一概念,深化了“新闻”内涵。还原事实真相,挖掘新闻价值,成了《南方周末》的一大标牌。在新闻结构上,因为追加式、系列式、组合式报道方式的运用,《南方周末》报道的问题呈现出立体化、透彻化的形象特征。因为深度报道对新闻真相的零距离把握,《南方周末》在中国的媒体中,被认为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媒体,一份有良知的、敢于说真话的报纸,相对于之前因浮躁而备受诟病的大众媒体而言,这是最稀缺的资源。 此外,《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文本质最高,可读性强。文本字数多、篇幅宏大,是它的深度报道的文体特征。为避免读者的阅读疲劳,它严格要求深度报道文体风格,或者添加人性化元素,刺激读者的阅读兴奋,或者文本的剧情设立和结构安排要合理紧密,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超过r这个疲劳底线,进而享受到深度报道的阅读价值。 二、报道选题鲜明。报道原则明确的舆论监督 《南方周末》的舆论监督在选题上有着非常鲜明的特色,即抓住社会危害性大,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毫不留情的抨击。统观十五大以来《南方周末》的舆论监督,有三个主要议题:腐败问题、假冒伪劣产品和维护消费者权益问题、行政诉讼问题。《南方周末》对上述=三方面问题的持续集中的报道.引起读者对这些问题的高度重视和集中关注。使贪赃枉法之徒不能不有所收敛,也使有关部门认真着手解决问题。 另外,《南方周末》的舆论监督丰要采用调查性报道与言论相结合的方式。调查性报道是其使用的重型武器,而评论是《南方周末》惯用的匕首和投枪,《南方周末》常重视采用评论直接发言。短小精悍的杂文与长篇巨制的调查性报道相配合,形成强大的舆论合力。 南方周末的报道原则明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坚守平民立场,呼唤高度民主的法制社会。 《南方周末》则能自觉选择平民的立场,为沉默的大多数直言。充当人民群

深度报道的结构概要

第四节、深度报道的主体结构搭建 这类报道必然在篇幅上相对较长。一般是占一个整版以上,如《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深度报道,篇幅一般占对开的报纸一个整版,8000字左右,基本都在5000字以上。 在文中都需要用小标题来分隔内容并提示内容。它的分层小标题如同消息的标题,既要抓住矛盾的关键点,又要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同时,深度报道在结构上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来围绕主题证明新闻真相,这就需要在写作中搭建出最适合的结构;最后,调查性报道需要场景转换、具有多种叙事线索,这些在组合上都需要具备完美的结构。 具体而言,深度报道在结构搭建上具有以下常用的方法。(一)、依据关键点搭建结构 依据新闻真相所涉及的关键点来搭建结构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手法,也是使整个报道脉络清晰,使受众欲知而未知的迷惑点与关注点与记者的表达点相吻合的一个有效的办法。 因为记者把关键点提出来作为整篇文章的小标题,这样,受众从小标题从第一感知上,就知道问题的关键点在哪里,也知道把这些关键的问题揭示出来了,真相也就出来了,新闻背后的新闻以及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也就出来了。这种以关键点作为小标题来安排结构的做法还可以起到引导受众的作用,达到删繁就简的效果,引导受众砍除枝蔓,拨云见日,快速抓住新闻事实或新闻真相方面的关键点。

1、具体做法 深度报道本来就是揭示事实真相的,那么就要准确有力,要用事实的关键点,或事件存在的疑问关键点,或受众想知道的关键点来安排结构,。利用关键点作为小标题有以下做法:对于是非迷惑的新闻真相,可以就受众想明白的几个关键问题作为记者采写的依据,把这几个关键问题作为小标题。在文章中,把这几个问题揭示清楚了,那么这个调查性报道调查真相的首要任务也就完成了。 如《注射隆胸调查》(《南方周末》2001年11月2号),这篇报道就是要告诉受众注射隆胸究竟是有利还是有害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到底如何?记者在如何进行说理与平衡性报道做的比较好。其结构分为八个小节:一、注射隆胸材料曾遭死缓;二、同意开禁的专家说法;三、可否注射隆胸专家未做表决;四、有院士支持隆胸?五、产品质量没问题?六、让厂家全权负责行吗?七、常处长,这个问题可以探讨;八、王朝刚博士:呼呈良知 从以上这几个方面,都是围绕是否有害这一主题而展开调查,从这几个方面,紧紧抓住了受众想知道的问题。因而,把这些问题的关键点作为小标题就具有很好的效果。 在反映底层从事卖淫的小姐的生存安全状态中,如何反映出她们在人身安全方面经常受到侵害的问题,那么,这个调查必然最首先的任务就是揭示出她们为何遭到生命侵害的本质原因。在

浅析“华尔街日报体”的写作技巧

浅析“华尔街日报体”的写作技巧 【内容摘要】“华尔街日报体”是一种具有明显行文风格的新闻写作文体,通常为深度报道所用。它的基本内涵是将重大、抽象、复杂、难懂的题材放到具体的、现实的、日常的、易于理解的环境中来考察。它的结构分为开头、过渡、主体、结尾四个部分。具有引人注目的故事化开头、体现人生冷暖的人文关怀、紧密相连的贴近性等写作技巧。 【关键词】华尔街日报体故事性开头借鉴 “华尔街日报体”又称焦点展开结构,是《华尔街日报》头版上常见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这种结构模式尤其适用于非事件性新闻或宏观报道,善于以一个具体的事例(小故事、小人物、小场景、小细节)开头,然后再自然过渡,进入新闻主体部分,接下来将所要传递的新闻大主题、大背景合盘托出,集中力量深化主题,结尾再呼应开头,回归到开头的人物身上,进行主题升华,意味深长。这种写法从小处落笔、向大处扩展,感性、生动,符合读者认识事物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国内新闻界尤其是一些党报在做宏观面上的报到时,往往“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没有故事没有情节,读起来很枯燥很乏味。华尔街日报体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这种写法是记者能大大将机构、统计数字和泛泛不着边际的问题减少,使读者能够欣赏和接受”1。 一、“华尔街日报体”的基本内涵 华尔街日报是一份以财经报道为主的有特色、有权威性的报纸。其特色之一,是不以报道的新闻性和时效性取胜(因为在这方面纸媒体先天不具优势),而以深度报道和背景分析见长。正因此,新闻类的短消息,在华尔街日报刊发的并不多,每天占据版面绝大部分的,是各种各样的特稿。该报创办于1889年,刚开始,办的一般,并不出色,记者写稿大都各行其是,良莠不齐。 1990年,新老板克劳伦斯·巴荣出资入主报社后,大抓写稿质量,对记者提出了写好文章的7条写作要点。此后,报纸质量大有改观。巴荣的7条要点是:勇敢无畏;观点无我;句法简单;清楚易懂;抓住正确的要点;说一个故事;开头重于一切(1)。此后,《华报》记者行文大都向此方向发展,所以业界往往将《华报》这种文体称为“华尔街日报体”。 由此可见,“华尔街日报体”的基本内涵就是将枯燥的经济新闻写得生动活泼、通俗有趣,又不失大报风范,自成特色。“华尔街日报体”大都不强调时效性,一般需要采写数周甚至数月时间,所以,其写作风格也比较特别,几乎都跳出了“倒金字塔”结构,一律采用故事性的叙述方法。 “华尔街日报体”的结构非常鲜明。首先,开头要设置一个能引起阅读兴趣的焦点。华尔街日报体的开头要设置一个焦点,这个焦点通常是要描写一个情节,人物,场景,趣闻逸事或是一个悬念。焦点通常起着见微知著的作用,它是宏观报道对象的一个缩影,它蕴涵或体现着整篇新闻的报道主题。焦点应该确保能够引起读者的普遍兴趣。设置焦点的意图是使本来抽象、枯燥的非事件性新闻变得具象化,从而提高文章的可读性。然后以此引出所要报道的主题新闻,进而一步 1密苏里新闻写作组:《新闻写作教程》,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第260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