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改革开放三十年变化

上海改革开放三十年变化

上海改革开放三十年变化
上海改革开放三十年变化

欣颖国贸一班 1011081129

思修论文

改革开放后居民生活上的变化

1840年开埠之初,的市场经济是由外国资本家及其买办所主导的,随着租界的繁荣,江浙一带有钱的绅商,也就是原来在乡下的有点文化、有点前瞻性的土财主开始参与进来,并且开始形成一定的势力。再随着时代的发展,大约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由一些原来的小商贩发展起来的,或者在国外攒了点钱回国的"海归派"所组成的民族资本家开始展露头角,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

在这个时期,虽然仍然处于清政府的封建统治下,但在实际上,自由资本主义已经有了长远深入的发展。而且在社会主导权力上基本上摆脱了封建统治,同时超脱了外国政治势力的控制。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由王国。也成就了最初的繁荣!

无海

驻足,看不到波涛汹涌、白帆点点的大海,只见到宽阔的黄浦江静静的流过,给大带来了无穷的活力和无尽的魅力。

浦岸便是当年的十里洋场,一座座异国风味的建筑矗立在美丽的外滩,向人们展示着那远去的曾经的繁华。自1843年开埠,一百多年的时间,始终独领风骚,这里是中国实业的发祥地,是对外交往的窗口,是经济的风向标,是冒险家的乐园。二、三十年代,已是中国最大通商口岸,是具有明显的西方色彩的城市,纸迷金醉,风花雪月,成就了多少文人墨客、戏子名媛。鲁迅曾在此捉笔为枪,讨伐那黑暗的封建制度;以这里作为革命的中间站,报国思想生长、升华;梅兰芳、胡蝶、周璇从这里脱颖,一代明星名就功成;介石、杜月笙更与这里有着不解之缘,那时候左右中国全局的极有可能是青红二帮。解放后,作为全国最早的工业基地,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牌的手表、轿车,凤凰、永久牌的自行车曾经是国人的梦中情人,师傅、技术支援全国更是的骄傲。

浦江东岸是最年轻的城区,一九九O年正式开发开放,短短十几年的时间,浦东经济高速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惊人变化,浦东新区已成为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中国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杆。繁荣与开放在这里播种,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国际会议中心、浦东国际机场,无一不描绘着国际大都市的开阔前景,浦东已经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被海外人士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

一条小小的黄浦江,记载着过去的奢靡与今天的繁荣,正这是这条小小的黄浦江,见证了一步一步的辉煌。今日的,已经是一座极具现代化而又不失中国传统特色的海派文化都市,处处显现着她的独特魅力,令人着迷--外滩老式的西洋建筑与浦东现代的摩天大厦交相辉映;徐家汇大教堂圣诗声声,玉佛寺香烟袅袅;过街楼下的麻将老人,弄堂里的足球少年;群众剧场的沪剧、滑稽戏,大剧院的交响乐、芭蕾舞;老饭店的本帮佳肴,杏花楼的广式粤茶,路的各地小吃,红房子的法国大菜,小的三黄鸡,美国的肯德基;老街的茶馆,衡山路的酒吧,中西合璧,新欢旧爱,各有各的精彩。夜幕降临,霓虹闪耀,夜粉墨登场,和平饭店的爵士乐,豫园的丝竹音乐,让人追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老的旧梦,而现代迪斯科的节奏,遍地开花的网吧,又把人带回了21世纪的现代文明......,21世纪的,光荣与梦想在这里

汇合,扬着国际化大都市的广博情怀。

有海

的海在远离市区的东面,在南汇、在崇明、在金山,那里不象海滨那样美丽,也没有北戴河的沙滩那样迷人,更比不上亚龙湾的瑰丽,那里只有片片滩涂、丛丛芦苇,有的只是人迹罕至的处女地。人们只所以认为无海,是因为海对来说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是因为黄浦江耀眼的光芒遮盖了辽阔的大海。

如果说黄浦江是的过去和现在,那么大海就是的未来。随着浦东开发的不断完善,市区的发展已经接近极限,百尺竿头怎样更近一步?应该怎样向更深层次发展?海,逐渐纳入了领导层的视线。

市十一五规划把"1966"四级城镇体系框架列为未来发展的重点,突破66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扩大至整个6340平方公里的郊区,构建"大"的概念,特别是临港新城的规划建设,更体现了走向海洋的战略思想。

临港新城是洋山深水港的陆域腹地和主要的集疏运基地,是依托集装箱国际深水枢纽港、国际航空枢纽港以及国家级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园区,充分体现新世纪建设水平、相对独立、功能完善的综合型滨海新城;是社会、经济、环境、文化高度协调发展的魅力都市、碧水绿树环抱的生态都市、提供24小时活动的活力都市;是继浦东开发开放之后独具辅城作用的又一战略重点发展区域。临港新城的建设将把由传统的依托黄浦江、长江发展走向海洋的重大战略转移,是加快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是21世纪的实现跨越的希望所在,这标志着从此将由狭窄的黄浦江走进无垠的海洋,将历史性的终结无海的现象。

由江入海,体现的是人观念的转变。一条小小的黄浦江已经不能承载日新月异的发展,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龙头老大,人的目光已经深探到了海外,超越自己、超越梦想、超越世界是人21世纪的方向,这颗明珠越来越放射出夺目的光芒。

完善机动车总量调控政策,对中心城区新增机动车实行总量调控政策,将新增公车额度纳入拍卖管理。

改善中心城规划布局,保证交通设施用地扩大"禁止左转弯"道路围加快道路设施建设,完善使用管理。

优化中心城路网布局。

推进道路交通功能细分。

确立公交专用路权和优先权推进公交优先发展。

停车泊位实行区域差别政策。

大力推进交通信息化依法实行严格的交通管理。

2010年交通发展指标

道路交通中心城行程车速维持在25公里/小时。

轨道交通中心城平均出行时间控制在"1小时"。

公共交通出行比重占全市总出行量30%以上,轨道交通出行比重占公交出行总量的40%以上,争取达到50%。

静态交通公共停车泊位与机动车保有量比由目前10%提高到13%,公共停车设施利用率由目前50%提高至70%。

智能交通建成中心城道路交通信息采集、发布系统。

有句老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无庸置疑如今交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城市规模化的进展,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基础性作用。随着交通的发展,人们的居住空间也随之不断地向外扩展,城市规模不断向外扩。此外,交通的发展,还改变着百姓的生活,以及生活方式。在过去,人们有了钱,大多数都会消费在吃穿上。而现在,交通的发达使得人们的消费结构悄然地从原来的吃穿,转为住和行。特别是"行",由于交通的发达,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出旅游,这就是个很好的说明。

常言道: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未来的交通设施会更加完善,交通建设会更加合理,交通网络会更加发达。那么,过去30年前的交通到底是怎么样的?当时交通面貌又是怎样的一副图画?我们父辈对于30年前的交通和出行评价如何?对于如今的交通现状又有着怎样的看法和评价?为了更清楚地解答这些疑问,于是此时此刻我和父亲间的一段访谈开始了。

我:一个城市的发达、繁荣往往和这个城市的交通发达度成正比,爸爸我想知道在改革开放初,在经济还没有快速发展期来的30年前,的交通是怎样一个形态?

爸爸:这要说的可多了。

我:爸爸,您就详细地说说30年前的道路建设和当时的交通出行工具吧。

爸爸:说起30年前的马路和现在相比真是"面目全非"。你可能不知道:过去人们走的都是泥路、黄土路,根本没有像如今这样的水泥路、沥青路和高速公路。

我:到了下雨天,泥路和黄土路不是很难走?

爸爸:是啊,相当难走,碰上下雨天气,雨鞋上能积上好几寸泥巴。和如今的水泥路、沥青路不同,泥路很滑,走路时要时时当心,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我:我听奶奶说改革开放后不久因为政府要征用农民土地,所以您得到分配而正式进厂工作的,对吗?

爸爸:没错。我记得我开始进厂工作是在1980,改革开放后的第二年,之前我一直在田里的生产大队当出纳。

我:以前我们家老宅离你后来的上班工作地点--市高桥石油化工厂远吗?

爸爸:乘车的话有十几站的路程。

我:那么,当时您是怎么去上班的?在80年代那个时候您每天去上班方便吗?

爸爸:当时家里没有自行车,我记得我要步行二十多分钟走到现在的浦东大道,在浦东大道上乘81路去上班。那个时候的车辆很少,只有为数不多的几路公交车。

我:过去公交车线路不多,那么人们如若出门需要乘车,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怎么办?

爸爸:其实说实话,早些时候由于的交通并不发达,人们出行也并不主要靠乘车,出门走个一两站路是常有的事。

我:走一两站路?30年前拥有自行车的家庭是不是很少?

爸爸:是啊,一辆自行车要将近200元,在80年代初的时候我刚进厂做学徒工,工资并不高,那时我至少要辛辛苦苦攒大半年的工资才买得起一辆自行车。

我:然而现在却大不一样,如今自行车像潮水一样,遍及世界各地,进入家家户户,人们在上下班和郊游时都经常用它。近几年来,电动自行车也逐步多了起来,它节约能源,噪音低,无污染,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

爸爸:是啊,时代真是不同了,如今几乎家家都有自行车、摩托车普及率高,甚至有私家车。

我:众所周知,车是现代社会一种重要的出行交通工具,但是现在它已经转换了自己的角色,银色的奔驰,金色的宝马,雪白的丰田,黑色的林肯,这些让人类感到自豪与骄傲的轿车,已经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尊贵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试想一下开着这么名贵的车在平原上驰骋,在立交桥上盘旋,在高架上奔驰,在林荫道上兜风,这多威风啊!

爸爸:的交通工具、交通条件、交通设施真是昔非今比,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更何况是三十年。我们这一辈包括我们父辈们年轻时真是生不逢时。

我:爸爸听您刚才说话的语气,您似乎对过去的交通很是抱怨。对了,我很想知道过去有没有什么交通工具给您留下过深刻的印象,例如说轮船或者火车甚至是飞机?

爸爸: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交通工具还是火车,那个时候的火车在我眼里已经是快得不得了了,当然了,和现在的飞机不可同日而语,对于过去的人们来说,坐飞机可算是黄梁美梦了。

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乘飞机走南闯北、旅游、出差、公干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据报道:飞机还是现有的发生失事率最低的一种交通工具呢。

爸爸:不只是飞机,如今我们周围日常的交通工具也是越来越多、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汽车、轮船,地铁,磁悬浮,这些先进的交通工具大大缩短了人们交往的距离,给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我:您说的很对,但是说到"汽车",爸爸,您有没有感到虽然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陆地交通在某种程度上好像反而倒退了。如今到哪去首先想到的是堵不堵车,然后才是坐什么去。自己开车油钱不说,光从时间上算,也比坐公交车强不了多少。

爸爸:这是因为以前车太少,现在车太多。其实如果让我回忆一下过去,那么我就不会再对现在的交通状况有任何的抱怨了。

我:那要得看哪一方面,速度是加快了,舒适性也提高了,但就是越来越远,越来越堵了。

爸爸:这倒也是实事。在这样的城市里,我觉得最幸福的人就是那些夫妇两人都在自己居住地附近上班,孩子的学校也离家很近,一家人都步行或者骑车外出。如果家里有辆车,主要是外出购物或者旅行使用。那些每天要驾车往返几十多公里甚至是100多公里去工作的人们是最辛苦的,他们倒是提前体会到了美国后工业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

我:没错,如今在每天身受交通之苦的人不计其数,对很多人来说,如果哪一天较平日以更短的时间顺利上下班、上下学,那都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就以我为例吧,每星期从学校来回家里都要花6、7个小时,我想坐车从处境去一个来回也不过这点时间吧。

爸爸:其实也没有你想得那么悲观,你也别夸大烦恼,现在的轨道交通越来越发达,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座城市的交通压力,这些你应该了解得比我更多啊。

我:话虽如此,可你也知道我要乘轨道交通去学校就得6号线换4号线再换3号线,最后再换9号线接着短驳到松江,这样折腾,我感觉也不是很方便......,哦,对了爸爸,你知不知道第一条地铁是什么时候开通的?

爸爸:我记得是在1995年。

我:地铁一号线全线开通试运营,实现了地铁建设零的突破。算算至今的轨道交通包括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六号、八号、九号线等多条地铁和2003年运营的磁浮列车。我真希望能跟莫斯科学学,多一些四通八达的地铁线路,哪都能到。

爸爸:无论怎么抱怨如今的交通状况,有一点我们还是必须承认的,与过去相比,交通事业的发展让我们可以触及的围扩大了很多。各种交通工具的不断改进使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出行,同时也不断扩大着人们的活动围。

我:可是现在发展带来的交通问题,今后要怎么解决呢?比如拥堵、能源紧缺和环境问题?

爸爸:我曾经在报纸上读到过一篇有关中国大中型城市交通问题调查研究的报道,现阶段,从我国的大中城市来看,最好的解决交通问题的方法还应该是依靠发展公共交通。而且,像这样人口很密集的城市,公共交通业也必须发展到超级的程度才行。

我:其实广大车主们的交通意识能够提高,这也很重要。就拿法国来说吧,人家那边的街道没有我们的宽,车比我们还要多,但是拥堵的状况很少发生,大家都非常遵守交通规则,礼让行车。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

爸爸:还有一点,我想说:现在的交通设施太依赖稀缺能源。好像很久以前我就从电视上的科普节目中看到过太阳能汽车,不知道为什么过了这么久还不见量产。我想,与氢动力相比,太阳能应该成为更终极的交通能量来源。不仅环保,而且简直没有成本。

我:没错,其实好莱坞的那些大导演们已经为我们勾画出了未来理想交通的模式和形态,爸爸,你知道《第五元素》和《我,机器人》这两部片子吗?

爸爸:不太了解,你说给我听听。

& 我:有道理!爸爸,今天和您的谈话真是让我获益不浅啊,我不但了解了您对过去30年来交通面貌、交通条件以及人们过去出行的状况,而且也谈了不少您对于如今交通现状的看法和评价,帮我填补了不少我自身缺乏的知识空白,爸爸。

新人的生活观念主要是由以下四个方面组成:一是生存观念,即如何生存在世界上;二是发展观念,即如何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三是品位观念,即如何过一种有质量的生活;四是公共观念,即以何种方式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去。--俞吾金

我是研究哲学的,从表面上看,哲学与我要做的这个讲座的容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其实,哲学正是以人、生活世界和生活观念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真正的哲学总是和日常生活结伴而行,总是在我们的生命遭际中不期而至。所以,从哲学上来探讨新人的生活观念并不是不合适的。

要探讨新人的生活观念,必须先搞清楚以下两个基本概念:第一,什么是"新人"?按照我们的看法,"新人"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在新人中,既包括原来的市民,也包括移民进来的人;既包括年纪较大的、观念相对保守的人,也包括以"小资"或"新人类"自居的、观念比较前卫的年轻人。第二,什么是"生活观念"?我们认为,"生活观念"也就是人们关于生活的各种感觉、经验和理想的总和。新人的生活观念主要是由以下四个方面组成:一是生存观念,即如何生存在世界上;二是发展观念,即如何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三是品位观念,即如何过一种有质量的生活;四是公共观念,即以何种方式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去。要言之,我们所要探讨的中心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人的生活观念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新人的生存观念

人们常说:"吃饭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并不只是为了吃饭。"这里说的"吃饭"也就是生存问题。生存观念是生活观念中的基础部分,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在计划经济的生活模式中,虽然每个人都有"大锅饭"可吃,但一切都是按计划规定好的,这样的生存方式很容易造成思维和行为上的懒惰。改革开放以来,"旱涝保收"的"单位人"变成了充满风险的"社会人"。于是,生存意识的重要性就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凸现出来了。人向来以"精明"、"头子活络"著称,尽管这些特长受到计划经济的压抑,但并未消失。随着中国社会向市场经济转轨,新人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普遍自觉地确立起新的生存观念。一般说来,新人的生存观念是:获得一个薪水比较高、工作比较轻松的岗位,自己生活得比较舒适,也能为家里做一定的贡

献。虽然这种生存观念缺乏叱咤风云的激情和高度,却有着小家碧玉般的温馨和现实感。新人的生存观念主要蕴含以下三种意识:

一是定位意识。我们这里说的"定位意识"指的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一个人如何确定自己的生存位置和生存战略。首先,新人都有强烈的自我定位意识。他们会认真地分析市场经济发展的各种态势,分析蕴藏在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的种种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分析自己的天赋、条件和能力,从而给自己确定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并制定出达到这一目标的相应的生存战略。其次,新人中的成年人总是苦心孤诣地为子女今后的努力方向进行定位。他们废寝忘食地了解各种必要的信息,孜孜不倦地研究子女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努力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节衣缩食,含辛茹苦地让子女接受各种业余教育,千方百计地启动各种关系,为实现自己给子女所确定的生存位置和生存战略而奋斗。再次,新人也把这种清醒的定位意识贯彻到对任何一个群体、任何一家公司的生存战略的思考上去。在他们看来,没有清醒而明确的定位意识,不管是个人,还是群体,都会在生存活动中陷于失败。由于这种定位意识特别强烈,不少新人成了市场经济的成功的弄潮儿。

二是风险意识。我们这里说的"风险意识",是指人们对自己的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风险有清醒的意识。人生既是充满机遇的,也是充满风险的。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尤其是在变动不居的市场生活的背景中,各种意外的事情,如资金流失、企业破产、工作变动、下岗待业、家庭婚变、蒙受欺诈、出国谋生、意外伤害等都可能发生。一般说来,新人的风险意识都比较强。一方面,他们普遍地对生活中可能不期而至的磨难有心理上的准备,因而未雨绸缪,或者在银行里存下一定数量的钱,以供不时之需;或者量力而行,购买相应的保险,在紧要关头可以助一臂之力。另一方面,当意外的变故,如突然下岗这样的情况发生时,他们也不会惊慌失措,而是"既来之,则安之",竭力调动各种社会信息和资源,寻找适合于自己实际情况的新的生存空间和新的工作岗位。

三是理财意识。我们这里说的"理财意识"也就是指新人的"经济头脑"。新人普遍地意识到,在市场经济的生活模式中,即使一个人有很高的智商和情商,但如果缺乏财商,也是不行的。新人在理财方面是十分精明的,他们总是"横算竖算",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口上去。首先,他们千方百计地把家里积累下来的有限的钱盘活。其次,他们善于把亲戚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上下级关系等作为资源加以开发。这样做难免被人指责为实用主义,但在市场经济的生活中似乎也无可厚非。再次,他们努力把自己的消费行为转化为投资行为。比如,为了自己居住而去买房当然是一种消费行为,但不少新人也竭力把这种行为转化为投资行为。所以,他们在下决心买房前,会深入地分析以下种种因素,如房地产市场的走势、该房子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趋势、该地段的房子升值的可能性等等。最后,最能见出他们理财方面的精明的是对子女教育上的投资。他们几乎无例外地把子女理解为"绩优股",希望通过高投入得到今后的高回报。以上三种意识是人在严酷的市场经济中认真琢磨出来的,是打着他们生命和鲜血印章的宝贵的生存经验。

新人的发展观念

新人不但努力使自己适应市场经济的生存方式,而且也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发展观念,即积极地创造条件,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与在计划经济生活中一筹莫展、"精明而不高明"的老人不同,新人大多有自己的梦想和抱负。只要能力和条件许可,他们就不会停留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状态中,而是努力推进自己的事业,"把蛋糕做大"。新人的发展

展望未来——改革开放30年感想

展望未来——改革开放30多年之感想 伟大的变革,需要伟大的思想作为先导。中国的改革开放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那些新旧观念的交锋,无疑成为天幕上一道划破长空的闪电,照亮了一个时代…… 回望那一年,那次“改变中国命运”的会议,相信每个国人都有着同样的感受——是感慨,更是感激!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经济建设为中心与改革开放的基调,如同春风一般吹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 中国是封建闭塞的国家,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皇权统治时期,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各种封建保守都是很难改变的。改革开放这个创想的提出,给沉闷的中国带来不一样的发展风貌。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跃升。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45亿元,到2006年已经达到21万多亿,增长了57.5倍,到2007年则是24.66万亿元。中国外汇储备去年底达1.53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而在1978年我国的外汇储备只有15亿美元。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GDP平均增长9.7%,而世界经济同期只有3%左右的增长。现在中国的粮食、棉花、肉类、钢铁、煤炭、化肥等主要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上都排在第一位;我们的载人航天飞机已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工程也正在顺利进行,等等,这都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综合国力的极大提升。

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30年前,我们买东西要凭票,生活用品的出售都有限制,更不用说会买到外国商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全体国民创造出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与此同时,全体居民共享改革成果,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家庭财产由无到有,由少到多,跨越了温饱、小康两个生活阶段,逐步向富裕迈进。改革开放30年,生活上的巨大变化,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能深刻地感受到。2007年和1978年比,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7元提高到137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7元提高到4140元,扣除物价因素以后,二者平均每年都增长7%。而同时,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57.5%下降到36.3%,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67.7%下降到43%,这都充分说明了我们生活水平的明显改善和消费水平的显著提高。2006年1月1日起,党和国家为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又取消了在中国有着2600多年历史的农业税,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事件,也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 改革开放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中国在这30年的发展中是一枝独秀。其他国家也曾有过快速发展,可能是5年、10年,甚至是15年,但像中国这样持续30年以这么高的增长率发展是没有的。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国家,排名已从1978年的第10位上升到现在的第4位,排在我们前面的是美国、日本和德国,其中德国与我们挨得非常近。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也在算,如果中国保持这样的发展势头,到2050年的时候,将要超过美国。经济

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我们文化生活的变迁修订稿

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我们文化生活的变迁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我们文化生活的变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着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给世界带来深刻影响的就是改革开放。 我们知道,从七八年末到90年代初,正是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使全国城市和农村的整体面貌也有了很大改观,于此同时,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历史原因所造成的那一代人自身文化素质过低、观念落后,使得他们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显得犹豫、盲目以及不适应,因此在农村来说,他的文化发展当时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农村里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仅仅有看大戏、听说书等一些。 从九十年代开始,在改革开放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带领下,大多数的农村经济便开始了长期迅猛的发展,不少农民的物质生活也上了一个台阶,在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村文化的发展,改善了农民们原有的精神文化生活。 我们欣喜的看到,自九十年代后期到现在,一度单调沉闷的农村文化生活逐渐变得丰富多样,听广播、看电视、打扑克、看电影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发展到现在,大部分的农村家庭都有彩色电视,各个城镇也有许多文化场所,如:音像制品出租、书报刊出租与零售、网吧等,多媒体的网络传播也迅速的发展普及。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很大的丰富和改善,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也发展迅速。 不可忽视的是,改革,不但让民众单纯的解决了温饱,对于文化的普及,各级政府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从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东方书报亭,到各个社区的活动中心,从露天电影到露天舞会,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为的就是让人们的生活过得舒坦,过得开心,过得丰富。而现如今,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人们的日子也是过的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姿多彩。文化领域在改革开放30年中,无论风雨都是向多元文化发展的。文化,在改革开放30年来,像我们的经济发展一样,它是比较顺畅的回归到了自然的地位。 三十年的改革,三十年的变迁,我们有理由相信,改革的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利!

教师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心得体会三篇

教师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心得体会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从衣、食、住、行几方面谈谈切身感受。 一、衣着方面的变迁: 五、六十年代,人民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衣衫破烂不堪,春夏秋冬就一身衣服,根本无法更换。记得七三年上师范,全家都为我高兴,可是上学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妈妈非常为难,只好与嫂嫂子商量,把她的结婚的衣服让给我穿上。当时我特别激动,对嫂子倍感谢意。体面的来到师范学校,同学们都很羡慕。冬季学校举行越野赛,我也报了名。可是自己连秋裤都没有,怎么能轻松完成任务呢?当时我只能舍脸和最好的同学借了一条补丁摞补丁的破秋裤参加比赛。回想起来十分寒酸,而现在,自己的内衣也有十几套,外衣各式各样,应有尽有,上到千元,下到几百元不等,皮衣、羊绒大衣、高档流行时装任意穿着。真是冬有棉,夏有单,穿着舒适,美观大方。 二、饮食方面 以前我们吃糠咽菜,吃了上顿没下顿,饿得哇哇哭。到了晚上肚子饿得咕咕噜噜直叫,根本睡不着觉。白天饿得双眼冒金星,一片漆黑。 整天盼望着过春节,因为到春节才能吃上顿饺子,吃上顿保饱饭。而现

在,天天大米、白面,顿顿有肉、鸡、鸭、鱼不断。天天像过年一样,吃喝不愁,餐桌食物丰富多样。随着季节,吃着时令的新鲜疏菜、水果,就连做饭都发愁不知道吃什么啦。因为过年都不觉新鲜啦。 三、住房方面的变化 记得我和爱人恋恋爱时,他家四口人,只住一间半小平房,还是职工宿舍。公婆住一间、爱人和小叔子住一间,二上下床,偶尔我去一次,都没地方住,爱人只好到哥嫂家挤住一夜。我们结婚时,公爹从服装厂争取一间不到十平米的房子。家具也很简单,一个大衣柜、一个小衣柜,一个三屉桌,两把椅子,一张床,这就是全部家当。1980 年公爹单位分一套三居室,全家人喜气洋洋搬进了楼房。1990 年我爱人单位也分到一套三居室,我们把房子进行装修,帖上了壁纸,买了全套家具,什么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心里甭提有多高兴啦。连作梦也没有想到,1990 年爱人单位为了改变职工住房条件,又在良乡西潞园购买了楼房,我们又分到近九十平米的三居室。再次装修,上了档次,居室宽敞明亮,更换全套家具家电,一家四世同堂,幸福美满,齐乐融融,生活无忧无虑,我感到非常称心如意,同时我还给儿子在市里购买了一居的楼房,这都托共产党的福,子女工作顺心,安居乐业,我们老俩尽享天伦之乐。 四、出行方面的变迁 过去人们出行全靠两条腿,无论多远都是步行。记得上小学时,离家五十多 里地,每天同学们都三一群两一伙结伴步行回家吃午饭。乘坐公交车只 当时需伍角钱,但是都舍不得花,因为根本就没有钱。而现存我们出行非常 方便,各种各样的公交车四通八达,而且车费打折,百姓得到了实惠,出行的

改革开放三十年心得体会:改革开放30年的记忆和感受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至今年正好是30年,在这30年轰轰烈烈的时代变迁中,我们国家走出了十年动乱的阴影,从一片百废待兴逐步发展成一个初具现代化的小康社会,作为70年代中后期生人,我有幸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和我们的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一起走过,一起经历,完成了思想的启蒙、身心的成长、学业的进步和事业的发展,毫无疑问,我是这个时代的受益者,虽然有些改革曾经让我和我的同龄人不得不面临艰难的抉择,但我仍认为这30年是目前为止中国最好的的一个时代。我这样说,无意去歌功颂德,我想每一个人都会有亲身体验和深切的感受。 由于父母在异地工作,我孩提时代一直在外公身边,外公在文革期间被打成“地主兼工商资本家”,全家被下放到抚州老家的农村接受劳动改造,几个姨舅也相继在农村插队,由于家庭成分不好,外公一家在当地很是被人瞧不起,全家人小心谨慎的夹着尾巴做人,外公给我的印象就是整天闷闷不乐。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开始全面纠正文革错误,外公摘掉了“地主兼工商资本家”的帽子,恢复了工作,补发了工资,全家人也从农村迁回城里,外公正式退休,二舅顶职(接替外公的工作)进了商业局上班,三舅光荣参军,小姨进了纺织厂当工人,真可谓喜事连连,外公一家人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生活压抑多年的外公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也跟着外公进城,在街道幼儿园开始接受学前教育,父母也经常过来看我,那时候听得最多的是从他们嘴里蹦出的一些诸如“落实政策”、“平反”、“回城”、“补发工资”、“顶职”、“招工”等之类的话题,年幼无知的我对于当时这些所谓的“国家大事”没有太多的概念,对此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也没有太多的印象,现在回想起来,唯一和当时改革开放沾点边的话题是我的大舅在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二年考上了大学,并在毕业后分配在省城中学教书,这件事很长时间是当时全家最津津乐道的话题,大舅也被我们后辈视为努力进取的榜样。 八十年代初,我回到父母所工作的县城开始上学,通过学习逐渐接触和了解到改革开放的一些信息和知识,但认识和理解十分有限,主要的信息渠道和话题仍然来源于家庭,对改革开放的感受也更多的来自于家庭的变化,这是反映那个时代国家政策最好的缩影,每一个普通家庭的变化都跳动着国家政策的脉搏。父亲1958年在北京当兵,复员后在县法院当法庭警察,文革时期公检法系统遭到破坏,他调到粮食部门工作,后来成为“保皇派”,挨过红卫兵的批斗,至今脑后还留有一道很深的鞭痕,父亲在那个反复折腾的政治运动年代中几度落魄,从此心灰意冷,文革结束后他在县粮食局机关上班,除了对我们三个子女严格管教外,工作上再无建树。这些我都是后来听母亲所说,其实父亲很少跟我们谈及他的过去,这些历史对我们而言讳莫如深。我的母亲70年代在国营化工厂上班,是一名化验员,八十年代初调到县委招待所当会计,母亲是一个很好强的人,不管在哪个单位上班每年都能评上先进工作者,但她始终对工作单位不是很满意,她的梦想是进入事业机关上班,但由于没有社会关系,而且又不是干部身份,虽然她一直很努力的工作,但这个梦想很难实现。还是改革开放给了她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终于出现了“考干”的制度,1988年,县里第一次举行面向社会“考干”(通过考试从职工中选拔国家干部),考试科目为数学、语文、政治和英语,母亲抓住这一难得机遇,报名参加了考试,虽然已经丢弃课本多年,而且中学是学俄语,但凭借多年坚持勤奋好学打下的底子,加上考前的突击复习,母亲以总分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被录取为国家干部,并调到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变化_高中作文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变化 本文是关于高中作文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变化,感谢您的阅读! 时间流逝,不知不觉,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路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街上热闹非凡,公路上车水马龙,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中国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上了繁荣富强、世界文明之路。改革开放以前,人们还坐着小黄包车,而小黄包车的走动还需要人力;改革开放以前,有电话的家庭都会称作为有钱人,有官位的人;改革开放以前,小孩子的玩具简简单单,几个骨锤,一个皮筋,一的毽球,一个小皮球就行了等等。而现在呢?! 大街上,新旧汽车到处都是,替换了改革开放以前的小黄包车;改革开放以前只有有钱人家才会有的电话现在每个家庭几乎都有;以前那简简单单的玩具,现在已被替换成电子玩具;那时候,哪有什么柏油马路、水泥路,厚厚的泥土让人们踩成了狭窄的马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路上到处是水潭,如果不小心踩到水潭,整只脚就会陷进去,好不容易把脚拔出来,可鞋子却留在了泥潭里…… 还有那时的学校很多都是一座座破旧的土木结构房屋,土墙斑驳脱落,窗户上一块玻璃都没有,一到冬天,呼呼的寒风凛冽刺骨,遇到下雨,雨点从破瓦片上的窟窿里落下“滴答”的声音与朗朗的读书声凑成了不和谐的曲子……自改革开放30周年以来,我们国家实行了大规模现代科学技术,使我们进入了科学时代,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

改革开放三十年心得体会:思想解放永无穷期doc

改革开放三十年心得体会:思想解放永 无穷期 岁月流逝,时驰势易。伟人小平逝世已整整11年,他的宏钟大音“南方谈话”发表已有16年。而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车轮,也驶过了30年的历程。 30年,成就辉煌;30年,又问题多多。中国的前进,什么时候都不会没有问题,重要的在于科学的前瞻和认真的回顾总结。可以说,这30年的历史,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冲破束缚、改革体制、谋求发展的历史。思想解放,是改革和发展的火车头。历史经验表明,坚持思想解放,中国就改革就发展就进步;反之,就停滞就倒退就落后。 30年改革开放历程中,两次大的思想解放,都是在邓小平的主导和推动下进行的。 第一次“真理标准讨论”的思想解放,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了第一腔,以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为标志,向思想僵化、教条主义、个人崇拜发起大冲击,极大解放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 第二次“市场化改革姓社不姓资”的思想解放,解放日报1991年“皇甫平”四篇评论文章开了第一腔,以小平同志1992年《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简称“南方谈话”)为标志,破除了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迷信,

又一次极大地解放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 小平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定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16年前这些话,今天看来,依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解放思想的重要作用。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推进深一步改革开放;也只有果断推进深一步改革开放,才能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 当前,我们再次面临新的思想解放的形势。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然要解决许多体制转型、社会转轨的深层次问题。这就要求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综合改革。 和16年前的思想解放主要涉及“姓社姓资”的意识形态问题不同,现在人们更多的关注公平公正地向民众提供公共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衣食住行、国民教育、医疗保险、社会治安、社会保障、司法公正、**权利、信息对称、贫富差距、环境保护、腐败现象等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一个更高境界的思想解放:在经济建设和改革上,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

改革开放30年我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我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家乡变化 姓名: 班级: 学号: 系别: 专业:

国有经济投资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67.5%下降为2007年的24.7 %,而非国有经济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则由32.5 %上升为75.3 %。(五)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商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凸现于生产与消费全过程。特别是随着商贸流通体制和商贸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营的主体快速分化演变,新的经济成分不断发展壮大。国有、集体、股份制、私营和个体经营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改革开放30年,经过不断的努力、探索、创新和发展,一个多层次、全方位、多种运行方式并存的现代流通网络在运城基本形成;(六)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随着我国加入WTO,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外经、外贸、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都有较大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也取得突破性进展,正在向全方位、高层次、优化型的新格局迈进。截至2007年底,对外出口的国家包括日本、美国、香港、台湾及欧盟一些国家在内的85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总额达105510万美元,比1993年增长232倍。(七)旅游业发展成为新的亮点。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市旅游业迅速兴起,一个冉冉升起的朝阳产业,迅速成为我市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八)城乡居民钱包日鼓,社会保障全面覆盖。改革开放30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贯彻落实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减轻农民负担,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2007年,全市农民纯收入达到3388.9元,比1978年翻了5番多。30年来,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覆盖全市各个角落。一是养老保险逐步健全。二是失业保险构筑了职工生活的减压阀;(九)交通邮电事业迅猛发

命题作文:“改革开放30年成果之旅”心得体会

命题作文:“改革开放30年成果之旅”心得体会 改革开放30年,都市进展日新月异,交通日子与时俱进,为了让大伙儿更深切地体味和感觉“改革开放30年”的丰硕成果,结合红绿灯开播20年,从10月10号起红绿灯节目特别推出系列活动:“体验改革开放30年成果之旅”。第一波算是“共赴浙江走进汽车生产基地,感觉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进展之路”。活动一经启动,即引来了众多听友的关注,短短三天的报名时刻,共计700人报名,10月18日进行凉爽了公开、公平、公正的抽签仪式,现场抽取了15名幸运听众,免费赴浙江,走进吉利汽车,感觉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进展之路。 日前,15名受邀和交通广播的编播人员一起免费赴杭州“看汽车工业进展,赏江南美景”的听众朋友结束了四天的行程,回到了天津。走进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之一的吉利汽车集团,让每个人都有了别同的收获。我作为活动的组织者之一,感觉也是特别多的。 首先作为参观人来说,很长一段时刻以来,我印象当中,自主汽车品牌所走的都是基本上“摹仿+低价”的道路。摹仿的特点是投入小,见效快,于是,在一段时刻,自主品牌和洋品牌之间的“双胞胎”现象层出别穷。我向来感受自主汽车品牌算是闷头造车,有点类似“家庭作坊”,低价战略让他们分得了市场的一小杯羹,但这次真正走进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之一的吉利汽车,深入到里面去未来,印象大为改观,规模化的生产方式,现代化的考核制度,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和培养,让我深切地体味到这些年,吉利正从一具家族式企业向治理型企业的转变,并且经过整合中国汽车工业的业内资源,大大加快了自身技术能力的进展。 经过这次参观学习,我感受正是改革开放给了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进展的契机,这些自主品牌借改革开放的东风进展起来后,将来的路还有很长,怎么说国内自行开辟生产轿车的历史较短,所以应当给我们的企业一些时刻来哺育市场和技术研发能力,而别能操之过急。 其次作为组织者,我觉得做如此的活动,对提升节目的品牌妨碍力,彰显节目、频道的社会责任感是特别故意义的,让更多的人,经过这次“走进吉利”,了解和感觉到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所走的一条充满艰辛和希翼的进展之路,亲自走进汽车企业的第一生产线,走进民营企业的研究院,感觉到改革开放30年给民营企业、给我们每个人的日子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平时仅仅靠“听说“是很别一样的,这种活动的妨碍是深远的,这是作为媒体人所应具备的一种社会责任感。 另外,经过这次活动,更进一步紧密了听众和交通广播的关系,广播走向听众,听众也看到了主持人话筒背后别为未知的另一面,当这些有幸参加到这次活动的听众一再向交通广播表达感激之情时,我感到:事实上我们做的还很别够。听众毫无保留地挑选了交通广播,我们应该努力把节目办好,来回报听众对交通广播的爱慕和支持。 这次“共赴浙江走进汽车生产基地,感觉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进展之路”尽管结束了,但活动的妨碍却远远没有结束,对吉利来说,这份妨碍是长期的,久远的,物超所值的;而对交通广播来说,这份活动是一次有益、积极的尝试,是和投资者合作模式的一种“试金石。而对我本人来说,也是帮助不少,特别是我往常基本上以作节目为主,搞活动,特别是搞如此的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特别有益的尝试,在能力上是种拓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 转眼之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早已有了32个年头了。在这32年当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大家都知道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不错,要是没有当初的邓小平一声令下喊出来改革开放的口号,谁又能知道今天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呢? 首先,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沿海地区,从南到北,形成了广阔的前沿开放地带,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建立了以珠海为中心的经济特区,使工业规模显著扩大,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所有制结构日益完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形成了行业分类广泛、技术含量较高、外向度突出的工业格局。按照近几年统计显示,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46.97亿元,比1978年增长8.1倍,平均每年递增11.7%增长. 改革开放不仅仅使国内的生产总值达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也使得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推行了以家庭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村经济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发展为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工建运商服综合经营的新局面。农民们的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畜牧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容忽视的就是中国的工业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为全市经济发展起到了主导作用。 中国通过调整工业结构解决轻重工业的比例失调问题,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上了正确的道路,从而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还可以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进一步的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其次,,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自从2001年中国申请加入WTO组织来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发生了不可忽视的变化。紧接着就是2001年中国的申奥成功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22:00,万众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终于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中揭晓。萨马兰奇雄浑的宣告声中只有一个名字:BEIJING! 中国北京凭借其过人的优势,完美的陈述报告,在五个2008年奥运会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夺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也是世界给中国最大的肯定。之后神州五号,六号乃至七号的升天,是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都证明了中国无论是在经济上面还是在科技上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中国不再是停留在1840年鸦片战争时期那个任人宰割的中国了。 再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吃的方面,人们由量的满足向质的方面提高,人们饮食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并趋于优化。我国商品早已告别短缺,进入物质资料相对丰富的年代,七、八十年代“吃粮凭供应,副食要票证”的状况一去不复返了,人们的生活消费总量增加,在质量上面也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感受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感受改革开放 30年的变化 ——《中国 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读后感诸烨 101108171 在阅读完《中国 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这本书后我深刻的体 会到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这 30年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本书通过一位外国人的视角, 描述了中国从刚成立时的贫穷状态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的经济日益复苏直至现在另西方的那些发达国家惊叹的变化,可以说在这 30年中国实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50年甚至上百年的巨变。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点。因为,正是改革开放, 正是解放思想, 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轨迹历史性的转折, 中国命运由此改变, 社会转型也由此开 始。正是这次会议, 打开了尘封几十年的国门, 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 从此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 30年,我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育、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国际地位和声望不断增长, 这使得我们更有信心高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更有信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有信心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 一些外国人开始以“探险” 的心态来到中国, 看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小事情。 一位记者看到上海一家照相馆橱窗里挂了一件新款的夹克衫,边上写道:“凡在本店 照相者可穿这件衣服。”记者的嗅觉是敏感的,当时中国人穿的都一样,被国外讥为“ 10亿蓝蚂蚁” 。而现在囊中羞涩的中国人也可以公开追求美了。中国人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使得外国商人看到了商机, 当时全球著名的饮料公司“百事可乐”老总心里打着算盘:13亿人当中如果有三分之一的人每天喝一瓶那么所产生的利润将是相当可观的。于是大批的外国企业进军中国市场。当时我国有些政治人士担心:中国 这样大搞改革开放, 引进西方的科技和管理技术, 这样久而久之中国是否会像西方 国家一样走资本主义的道路。经过时间的历练, 事实证明搞改革开放, 中国人的头

最新精品作文: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变化_1500字作文

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变化_1500字今年是国改革开放走过三十年的历程,回想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发展,回顾从自身的经历和生活情况,真是一脸无奈。那时接近解放已经一个世纪的三分之一,由于国从一穷二白贫困线上走来,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虽然与解放前相比,生活状况的确有了很大改善,但当时生活水平还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普遍物资匮乏,什么东西都供不应求,“千种商品千种票”。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供应,离开了票无法生活。那时人们只能节衣缩食,一切只能将就将就,谈不上满足二字,生活窘境,几乎大家都如此。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从而在全国进行了真理标准大讨论,批判了“二个凡是”,人们的思想得到了不断地解放,特别是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国兴起了持续经济大发展,从而奠定了目前国家空前发展与强大。国已跻身于世界强国行列,人民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与改革开放前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其他不说,单说们一家发展情况,足以证明“改革开放”带来新飞跃。从政治上讲,在78年就评为市供销系统先进工作者,79年又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84年底在党的教育培养下,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要是在“阶级斗争为纲”

年代,由于社会关系不好,也许你再积极也无法跨进党的大门。这在当时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最可喜的是,家小儿子吴钢在上月底批准成为一名正式共产党员,在们家庭来讲,也算是后继有人,从而使非常宽慰。在文化方面,是在日踞时代,在山阳小学肄业(五年级),解放后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只能算是相当于初中文化程度,爱人曾在解放前业余中学读过一年书,二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是在文革中过来的初中生,错过了正规求学机会,只有小儿子仍苦苦自学,在成人教育领域中,争得本科毕业文凭,这也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在家小儿子身上体现。 二个孙女。一个外孙是改革开放受益者,大孙女是三年前在上海青年干部学院毕业,现在漕泾化工区外资企业工作,外孙今年是上海理工学院本科二年级在读生,最值得庆幸是小孙女今年考取了上海复旦大学,目前们一家沉浸在欢乐的情绪中。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丰硕成果。 现在年轻人都是高学历,老人一般文化素质较低,这种现象说明社会在进步。这个老头不甘寂寞,到奉贤老年大学学习山水绘画,还学习电脑打字。上网和玩起了数码相机。在住房方面,30年前一家6口人局促在不到40平方旧厂房里,一家老小起居在一处诸多不便,那时做梦也想要一间房子,20年前单位自建职工宿舍,根据当时政策,家分到一间60

心得体会关于改革开放三十年感想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a82649597.html,)/心得体会范文/心得体会关于改革开放三十年感想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从此,中国走向了改革开放的道路。近3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功地实施了从计划向市场体制的转轨,保持了近10%的年经济增长率,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国家的经济实力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中国的改革开放堪称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实践。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短短30年间,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贫弱国家一跃成长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民众生存与发展的要求更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满足。这个不平凡的30年,内涵十分丰富。 我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起来的一代,对于我来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我有着深刻的体会。 1.政治地位的提升

1997年的香港回归和1999年的澳门回归向世界发出了一个信号,中国有能力自主行使自己的主权及保护自己的领土完整,中国不再受他国的干预、欺凌。 2.经济实力的增强 3.科技实力的发展 2003年,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2005年,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发射。20XX年,“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于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20XX年神七成功发射。我们飞天梦想的实现,又一次奠定了我国科技实力位于世界的重要地位。先进的科技保证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的发展,促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也保证了我国国防安全。 4.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日益提高。记得小时候,只有过年的时候,家里才给做新衣服,平时穿得都是哥哥姐姐穿过的旧衣服。可是现在,想什么时候添新衣就什么时候,不仅穿得暖了,而且穿得好了,从质量到款式,那是应有尽有,再也没有了儿时的那种期盼了。我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那会儿,温饱是不成问题的,但要吃荤菜也不是天天都能吃的,一般也要等到一些重要的节日,才有机会尝个鲜。现在,鸡鸭鱼肉已经不是什么垂涎三尺的东西了,有些人吃腻了,反而要吃素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衣食住行的变化

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道路上最重要的突破点之一,它突破了发展道路上的瓶颈,从而打开了新的界面,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为这块有着5000年文明的神奇土地注入了更新更强的生命元素,使其活力倍增,从而使中国在各方面得到了质的飞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生活现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品质显著提高,尤其表现在物质方面。此次调查,我们以北京三间房地区的部分居民为调查样本,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调查得出三间房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的生活变化情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改革开放,服装业,小康,居住条件,交通工具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的方式,小组的六个成员利用小学期的在校时间讨论设计出问卷的内容,并走访了北京三间房地区,一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的有效问卷为94份。利用所学的统计学知识以及spss 统计软件将94份问卷的答案作以描述统计,得出了相关统计结果。这些统计结果着实为我们的调查报告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数据和有力保证。通过落实调查的各项环节,我们从中收获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与此同时,对于改革开放这一创举的理解更加深入,受益匪浅。 一、中国激荡30年:从“衣”看生活变化 80年代初期及目前老百姓买衣服场所对比 020 40 60 80年代初期目前目前老百姓购买衣服场所自己做 集市 小服装店 大商场80年代初期老百姓购买衣服场所 自己做集市小服装店大商场

显然,改革开放以后,渐渐没有了布票,做衣服已经不是很普遍,更多人是去小服装店或者大商场买衣服穿,集市的数量也有所下降。 在服装的样式与质地方面,上世纪70年代,全国大量进口化纤设备,引发了国人在“穿衣”上的革命,挺阔不皱、结实耐用的“的确良”代替了统一的“灰色装”、老样式,人们的穿着从这个时候开始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当时买布料要凭布票,一张小小的布票,悄然影响着人们实用主义的审美观,“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人们的穿衣习惯。跟棉布相比,“的确良”布挺阔不皱、结实耐用,因此即使价格不菲,也挡不住人们对它的追捧。追求“时髦”的日子上世纪80年代,勇于尝试的青年人穿上了有踩脚带的弹力健美裤。歌舞片《霹雳舞》的火爆,又带来了流行装束蝙蝠衫。蝙蝠衫式毛衣的宽松,也打破了毛衣外再罩外衣的旧习惯,开创了内衣外穿的风气。从“的确良”到“涤卡”,从绿军装、喇叭裤到蝙蝠衫、健美裤,上世纪80年代的青年的思想中已注入了“时髦”的情绪。服装市场和品牌专卖一步裙、露脐装、吊带衫、半截裤、破洞牛仔裤、松糕鞋,哈韩族的肥裤子、掉裆裤,上世纪90年代的女性几乎没有什么不敢穿的,也几乎没有什么衣服能让人轻易满足。而男性服饰其实也在悄悄改变,休闲西服已是常见不过的衣服,与此同时,外国品牌陆续进驻中国市场,从皮尔?卡丹、鳄鱼到耐克、阿迪达斯,即使这些牌子并不是人们记忆中了不起的“国际顶级品牌”,但它们进入中国早,留给国人的印象也是最深刻的。90年代,人们在与世界名牌的初级对话中,学会了追逐“品牌”,慢慢拉近了中国高端服装与世界的距离。这时的人们买衣服已经有了明确的地点:要么去服装市场,要么进品牌专卖店。21世纪初:时尚搭上了中国风随着千禧年的钟声在24个时区接连响起,此时的中国人,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青涩、手足无措,变得张扬而自信。青年人习惯用“混搭”创造独一无二的个人服饰。随英伦、波西米亚、OL等服饰风尚先后刮起,旗袍、唐装、汉服也卷土重来。表象背后则是“时尚循环”之手在幕后指引。 二,中国激荡30年:从“食”看生活变化 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粮票是当时解决温饱的重要物品。 我们在三间房地区进行调查研究时,不仅仅做了派发了问卷,还也结合了附近老人们口述的生活经历。 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一直到八十年代,粮票还在使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 当然,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蔬菜紧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胡萝卜充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营养,人们都有些浮肿。窝头和咸菜,对人们来说都不陌生。三十年前,那是主食。当时有许多中国人正为填饱肚子而发愁。当时,三间房乡的人们和许多农村居民一样,为了填饱肚子,甚至吃过树皮和谷糠。因为饥饿,许多居民腿一度出现浮肿。玉米面、高粱、红薯,能吃饱就不错了。如果家里的孩子多,就只能喝稀的。即便在城市里,“粮荒”也会经常在月底不期而至。 直到一九八三年,百姓家里的面粉、大米才开始多了起来。那一年,稍晚于城里人的中国农民,整体生活水平达到了温饱。但这一年,在中国儿童的世界里,加了一点糖的冰块,还是会让他们流口水。纠缠父母好久才能得到的饮料,在小心翼翼地喝完之前,会在小伙伴面前“炫耀”很长时间。而他们手中简易塑料瓶里装着的,往往只是在开水中加了一点糖和色素。

改革开放三十年心得体会教师5篇

改革开放的历程已经走过了三十年。三十年来,中国从城市到乡村,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经济的腾飞,生活条件的改善,都反映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下面是学习啦带来的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心得体会教师,欢迎查看。 30年前,一个伟大领袖,一个中国新时期的设计者——邓小平代表亿万人民,顺应历史潮流,打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中国从此走向世界,世界从此认识中国,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也从此开始行的变化:由闭塞受限到舒适快捷。我的家乡是山区,过去出门都要翻山越岭。虽然家乡不在四川,但用李白的诗“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现在,每村都有公路,有的甚至一直通到家门口。走亲戚或者到集市上去,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早出晚归”了。 住的变化:在我小时候父亲常对我说,他上学时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教室是用黄土墙围起来的,房顶也是破旧的,一到下雨天就啪啪地漏个不停。冬天寒风从墙缝里刮进来,手冻得通红,连笔都握不住。 再看现在是学习环境,校园内环境优美,操场上学生龙腾虎跃的身影,欢笑声洋溢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在明亮的教室里,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声情并茂,内容丰富。在这样的学习条件下,学生们可以尽情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探索。 用的变化:由物资紧缺到琳琅满目,前不久,邻居家姑娘要出嫁了。邻居张大叔为自己的宝贝女儿准备的嫁妆,有冰箱、彩电、洗衣机……摆满了他家的门前,就像一个家电市场。在一旁的李奶奶说:

“老张,你家可真气派啊!现在的姑娘也真幸福多了,像我们那会儿,除了布鞋和几件新衣服就什么也没有了。哪有这些啊!”张大爷听了笑得合不拢嘴,国家越来越富,老百姓也跟着富起来了!” 通讯的变化:,伴随着改革的春风人们的信息传也发生了大转变,由鸿雁传书到人远天涯近,移动电话已成为了日常最主要的通信工具,成为了全球移动电话用户规模最大的国家。如今,无论走到国内哪个大中城市,电话可以直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十年努力拼搏,三十年沧桑巨变。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明天会更好,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富足! 改革开放的历程已经走过了三十年。三十年来,中国从城市到乡村,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经济的腾飞,生活条件的改善,都反映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 今天,乘着改革的东风,我们的嫦娥工程和月球探测又取得了辉煌成果。十七大的召开,更振奋了我们的精神,给我们明确了新的目标和方向,给我们指出了新时期的任务和前进的航线,给了我们新的奋斗热情和精神食粮。他使我们的工作有源可求,有本可依,有轨可循。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学习了胡锦涛在十七大上的报告后,回顾历史,更加自豪;展望未来壮志凌云。 十七大精神强调要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建设。胡锦涛说:“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观看《改革开放30年纪录片有感》

观看《改革开放30年纪录片有感》 本文是关于观看《改革开放30年纪录片有感》,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尊敬的党组织: 昨晚看了纪录片,主题就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其重点还是在讲述1978年的情况。 我出生在1987年的一个有点偏僻的农村,在我成长的这20多年里我也的却感受到了现代社会发展的迅速。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述变化的情况:一:房子。房子乃社会生活之本,那是在农村尤其这样,也是一个家庭最后的砝码,有房子就有了希望。在我还没出生的时候,我家那边的稍微有能力的家庭都把土胚房改成部分红砖的房子,其中不乏要背上沉重的债务,我爸就是这样的。但在我大概10岁的时候大多又都建起了楼房,尽管很简陋而且没怎么装修。一层两层的都有,大概也得好几万吧,一层3万。 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以前自家种的养的大多都卖了来买生活必需品,而现在,已经有很少人去种小麦玉米芝麻类的农作物了,如果需要完全可以在市集上买到,方便实惠的很。即使是自己种的水稻,也会把最好的好吃的挑出来留作自家的口粮,而把那些剩余的或不是很好的都卖掉。更有甚者全部都卖掉,然后再去市场上买最好吃的的大米,方便的很,省去了很多麻烦。同时,生活条件也改善了,什么电饭锅电冰箱太阳能之类的家电用品也不再稀奇了,确实给生活带去了很多方便。 精神生活方面。不再像以前那样每天必须得找点活儿干,闲不住,现在大多干完那么丁点农活后直接呆在家里休息。很多人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空闲就打扑克搓麻将了,而是逛街唱歌跳舞看电影听音乐的,什么都有,文化生活不再单一乏味。 教育问题。可能是以前学费高的原因,读书交奢侈,如果家里孩子多,大多读到初中就不会让他们再读了,除非他们成绩特别好保准能考上大学。而现在就不一样了,家长会支持孩子读到大学,平时给教育的投资也大大增加,各种现代

广州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广州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一)人民生活 广州改革开放30年,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消费商品不断升级换代。改革开放之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是人们津津乐道、孜孜追求的“三大件”。进入80年代,“三大件”变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后来变为空调、组合音响、录像机。90年代中后期,家用电器发展迅速,品种越来越多,商品功能完善和替代率很快,人们不再提“三大件”了。目前,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组合音响、DVD、移动电话、个人电脑已经成为每个家庭寻常之物,家庭影院、各种数码产品甚至汽车等也纷纷进入百姓家庭。文化娱乐消费也逐年升温。抓好市委、市政府“66条”惠民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民生的投入,确保当年财政超收的80%以上用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不断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增强政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惠民66条”实施以来,全市公益性博物馆、纪念馆已全部实行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全市12个区、县均建立了文化馆,文化站遍布163个街(镇、管理区),100%达标;拥有1500多支基层业余文艺队伍,516个文化广场,每年开展文艺展演3000场(次)以上。广州还提出了打造“15分钟社区文化圈”的公共文化建设规划:让市民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就能到达一个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实现街(镇)有综合文化站、居委会(村委会)有文化活动室。学校体育场所向社会开放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全市1000多所中小学校向社会开放,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开放率超过95%。加快平安和谐社区建设。规范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能,不断拓展社区服务,积极开展便民利民活动,推进科技、文体、法律、卫生进社区工作。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旧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努力建设“自治好、管理好、服务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的平安和谐社区。 (二)劳动就业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在劳动就业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健全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认真贯彻《劳动合同法》,大力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1987年4月20日,全国第一个劳务集市在广州市越秀区政协礼堂开张。1988年,广州市越秀区将劳务集市罱化,并规模化,形成职业介绍所。之后,市、区(县)劳动部门相继成立了固定的、常年开放的职业介绍所。1995年,广州市根据中组部和国家人事部《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国人才市场的意见》的通知精神,成立了国家级的人才市场——南方人才市场,建成了人才资源配置和人事服务的市场体系。经过几年的发展,广州正逐步形成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行业协会严格自律、中介组织提供服务的人才市场配置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让各类人才在有序的流动中去寻找最佳的配置方式,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1996年5月8日,“中国南方人才市场频道”正式开播,这是全国首创的以企业和广大求职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广播频道。建立城乡统筹就业机制,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劳动力市场网络,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建立岗位需求预测制度和失业预警制度,落实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政策,完善和加强街镇一级就业服务机构和信息网络建设,全面完成村(居)劳动保障工作站建设工作。如“十五”期间,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累计新增就业人数100万左右。建立再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制度,2005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由2000年末的3.15%下降为2.08%,失业人员再就业率为74.26%,广州市政府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8月,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5.06万人,已有17.51万人实现再就业,再就业率为70%,登记失业率为2.23%,实现了控制在3.5以内的目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优化创业环境,加强创业培训和指导。认真做好退役士兵和在穗就业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对困难群体、农村富余劳动力、自主创业人员就业培训和服务资助力度。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完善技能人才聘用制度,着重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扎实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