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快速定位及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快速定位及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快速定位及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快速定位及临床意义

近些年来,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发生比较大的变化。2007年,AHA/ACCF/ESC/WHF出台专家共识,明确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以心肌损伤标记物升高(尤其是肌钙蛋白)为基础,在此基础上结合临床(胸痛症状)、心电图、影像学检查可做出诊断。尽管如此,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另一方面来说,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升高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定性诊断,而心电图则可以提供早期诊断(数分钟即可出现变化)、梗死部位和范围的诊断,能提供更多的预后信息。

一、心电图的可以明确心肌梗死的部位

急性心肌梗死在心电图的主要表现为ST段变化,主要是抬高,其次是T波的高尖和倒置,最后是病理性Q波的形成。其中,ST段的变化最有意义,并依此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在此,我们主要讨论心电图在STEMI定位诊断及其意义。

根据心电图导联出现ST段抬高的部位,可分为前间壁心肌梗死(V1-V3导联)、前壁心肌梗死(V3-V5导联)、前侧壁心肌梗死(V5-V7导联)、广泛前壁心肌梗死(V1-V5、aVL、I导联)、高侧壁心肌梗死(aVL、I导联)、下壁心肌梗死(II、III、aVF导联)、后壁心肌梗死(V7-V9导联)、右室心肌梗死(V3R-V5R)。

一般来说,前壁心肌梗死的面积较大,单纯的下壁、后壁、高侧壁的梗死面积较小。梗死累及的导联数越多,梗死范围就越大,病人的预后也越差。

二、心电图与冠状动脉分布

正常冠状动脉分为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前者又分为前降支和回旋支。根据冠状动脉的分布特点又可分为右优势型(左室后间隔、下壁由右冠状动脉供血)、左优势型(左室后间隔、下壁由左冠状动脉回旋支供血)和均衡型(左室后间隔由右冠状动脉供血,左室下壁即膈面由左冠状动脉回旋支供血)。由于右优势型占冠状动脉分布的70%,因此,通常我们以右优势型的冠状动脉分布为基础通过心电图来进行梗死相关的冠状动脉的判断。

一般来说,前降支供血前壁、前间壁、部分高侧壁和少部分下壁,少数情况下后间隔主要由前降支供血;回旋支供血部分高侧壁、多数正后壁、部分下壁。右冠状动脉供血右室、多数的左室下壁、部分左室后壁。

三、STEMI梗死相关血管判断的三步法

为了便于描述,按照某个壁及其与其他壁之间的关系分别定义为“本壁”、“邻壁”和“对壁”。本壁指ST段抬高最明显的壁,邻壁是和本壁相邻的壁;对壁指与本壁呈镜像关系的壁。

?第一步:确定STEMI的本壁。

本壁直接代表梗死的壁。其次确定本壁导联的ST段抬高幅度的顺序,后者对于某些冠状动脉供血交叉或相邻的壁来说具有诊断价值。例如,下壁可以由右冠状动脉、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三支冠状动脉供血,所以本壁为下壁时,其导联ST段抬高的顺序对诊断很有价值,III导联更多位于右冠状动脉供血区,II导联更多位于回旋支的供血区,而aVF则位于其间下壁导联中。其次为高侧壁、后壁、前间壁。

?第二步:邻壁的ST段改变。

它对于STEMI的定位诊断有很大帮助。一般说来,邻壁与本壁有相同的ST段抬高变化,只是幅度不同,如前间壁与前壁,前壁与前侧壁,前壁与高侧壁,前侧壁与后壁,后壁与下壁,下壁与高侧壁等等。如果下壁导联ST段抬高最为明显(本壁),其邻壁可以是右室,也可以是后壁,或者两者。如本壁为后壁,邻壁为下壁或者前侧壁、高侧壁。本壁ST段抬高合并邻壁ST段明显压低,提示病人除了梗死以外,可能存在严重缺血,也是预后不好的标志。

?第三步:对壁导联ST段改变。

与ST段抬高的本壁呈镜像改变的对壁ST段改变也具有很大的意义。单纯的镜像关系,对壁的ST段应该呈现压低。但是,如果对壁本身也有原发性的缺血改变(ST段抬高或压低),则表现就比较复杂。如果对壁存在原发性缺血,则ST段压低会更加明显,如果对壁也表现为ST段抬高,则具有抵消效应,即对壁的ST段压低不明显或无变化。呈镜像关系本壁与对壁常见于以下几组:高侧壁vs下壁(尤其是III导联),前间壁vs后壁。

四、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闭塞动脉的快速定位

对于一个STEMI心电图,可以从上述本壁、邻壁和对壁进行分析。

1、本壁导联处于比较明确的单一冠状动脉分布区域,可以直接作出梗死相关动脉的判断。比如前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提示梗死的相关血管为前降支;右室梗死高度提示右冠状动脉病变。

2、对于本壁处于两支或三支冠状动脉供血的重叠或交叉区域,需要按照上述3步法进行判断。

01下壁心肌梗死

本壁为下壁,可以是右冠状动脉、回旋支或前降支病变。右冠状动脉病变:本壁心电图STIII↑> STaVF↑> STII↑,邻壁为右室和后壁,右室ST段抬高具有定位意义;对壁为高侧壁,尤其是I导联ST段压低更有意义。回旋支病变:本壁心电图STII↑> STaVF↑> STIII↑;邻壁为高侧壁或前侧壁ST段抬高对诊断有价值,邻壁如果是后壁,心电图多表现为STV7↑> STV8↑> STV9↑,对壁多为前间壁。也可以采用快速判断的流程图(图1)。

02高侧壁

可以是前降支的对角支病变,也可以是回旋支的钝缘支病变。前降支对角支病变:STaVL↑>STI↑,邻壁为前壁ST段抬高更为支持,对壁为下壁;回旋支(钝缘支)病变:本壁STI↑> STaVL↑,邻壁为下壁ST段抬高(II导联明显),对壁为部分下壁(尤其是III导联)。

03后壁回旋支病变:本壁心电图表现STV7↑> STV8↑> STV9↑,邻壁为高侧壁和前侧壁(V5-V7),如出现ST段抬高支持诊断,对壁为前间壁和aVR导联;

右冠状动脉病变:本壁心电图STV7↑< STV8↑

04前间壁

前降支病变:本壁心电图STV2↑>STV1↑,邻壁前壁ST段抬高有肯定意义,对壁后壁;

右冠状动脉病变:本壁心电图STV1↑>STV2↑>STV3↑,邻壁为右室(可以延伸到下壁),ST段抬高具有确定意义,对壁为后壁。

05左主干病变

比较特殊,相当于前降支+回旋支的闭塞,临床上病人的病情往往比较危重,表现为STEMI合并低血压、休克、反复室性心律失常、房室阻滞或室内阻滞。我们通过对十余家医院的65例左主干病变引起STEMI病人的心电图研究发现,心电图的变化比较大,包括aVR导联,即可出现ST段压低,ST段抬高,也可以无明显变化。

本壁心电图前壁ST段抬高(尤其是STV4和STV5抬高比STV2、STV3导联明显),伴随其他改变:①邻壁为高侧壁,尤其是STI↑> STaVL↑;②邻壁为后壁;③邻壁为下壁,且STII↑>STIII↑;④心房梗死;⑤aVR导联ST段抬高,且STaVR↑> STV1↑。

五、STEMI心电图快速定位的临床意义

STEMI的心电图的快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对STEMI的单纯诊断,同时也是快速明确诊断,提示尽早实施心肌的再灌注治疗。

对于掌握心电图快速定位的心血管介入医师,可以针对初步判断梗死相关血管,便于快速、针对性的介入治疗。

心电图的快速定位有助于对病人病情的判断,对于梗死面积大高危的病人,除了进行介入治疗尽早开通血管以外,也要充分做好必要的抢救准备,与家属充分沟通病情。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急性心梗的心电图定位诊断记忆歌诀

( 急性心梗的心电图定位诊断记忆歌诀 “急性心梗的心电图定位诊断”一直是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这一考点的攻克只有靠“死记”,今日,笔者浏览网页,发现一记忆口诀不错,现向广大考生推介,并感谢口诀的原创作者。 说明: (1)胸前导联我只说数字,如我说1,就是指V1导联,我说2,就是指V2导联……以此类推。记住了啊。 (2)心电图的Ⅰ、AVL导联任何时候都代表“侧”;Ⅱ、Ⅲ、AVF导联任何时候都代表“下”,这是恒古不变的真理。下面我说的“见侧加L”就是指加“Ⅰ、AVL”;见下加F就是指加“Ⅱ、Ⅲ、AVF”。记住了啊。 (3)心电图的定位按“第7版内科学”。分前间隔、局限前壁、前侧壁、广泛前壁、下壁(记住:就是Ⅱ、Ⅲ、AVF)、下间壁、下侧壁、高侧壁、正后壁。 记忆歌诀: 前间123。①局前345。② 前侧567。③广前1-5。④ 下间123。⑤下侧567。⑥ 见下加F。见侧加L。 正后有78。⑦高侧L8。⑧ 注解; ①前间壁V1V2V3。 ②局限前壁V3V4V5 ③前侧壁V5V6V7+Ⅰ、AVL ④广泛前壁V1V2V3V4V5 ⑤下间壁V1V2V3+Ⅱ、Ⅲ、AVF ⑥下侧壁V5V6V7+Ⅱ、Ⅲ、AVF ⑦正后壁V7V8

⑧高侧壁Ⅰ、AVL、V8 2008年一道考试题:高侧壁心梗心电图表现在哪几个导联(答:Ⅰ、AVL)。注:因为答案中只有Ⅰ、AVL。没有写V8。所以只选Ⅰ、AVL。每道题1分。在“执考”中有为数不少的考生仅一分之差名落孙山。综合试卷笔试的时候,心梗部分必出题,最大可能就是心梗定位。若能把这一分加上岂不大大减少类似“悲剧”发生 心脏杂音记忆歌诀 二三瓣闭象吹风, 二三狭窄隆隆响, 主脉瓣闭在叹气, 动脉导管象机器, 心肌膜炎如音乐。 【注解】 二、三尖瓣关闭不全为吹风样, 二、三尖瓣狭窄为隆隆样,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为叹气样, 动脉导管未闭为机器样, 心肌膜炎(乳头肌、腱索断裂或瓣膜穿孔)为乐音样。 ' 实践技能—心电图口诀 房早撇(前有异常P波即P‘波) 室早阔(QRS波群宽大畸形,代偿完全) 窦缓二十五(PPRR间期大于25小格) % 窦速十五格(PPRR间期小于15小格) 房扑很规整(F波形态大小一致,节律规则,以固定比例下传)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快速定位及临床意义

近些年来,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发生比较大的变化。2007年,AHA/ACCF/ESC/WHF出台专家共识,明确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以心肌损伤标记物升高(尤其是肌钙蛋白)为基础,在此基础上结合临床(胸痛症状)、心电图、影像学检查可做出诊断。尽管如此,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另一方面来说,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升高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定性诊断,而心电图则可以提供早期诊断(数分钟即可出现变化)、梗死部位和范围的诊断,能提供更多的预后信息。 一、心电图的可以明确心肌梗死的部位 急性心肌梗死在心电图的主要表现为ST段变化,主要是抬高,其次是T波的高尖和倒置,最后是病理性Q波的形成。其中,ST段的变化最有意义,并依此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在此,我们主要讨论心电图在STEMI定位诊断及其意义。 根据心电图导联出现ST段抬高的部位,可分为前间壁心肌梗死(V1-V3导联)、前壁心肌梗死(V3-V5导联)、前侧壁心肌梗死(V5-V7导联)、广泛前壁心肌梗死(V1-V5、aVL、I导联)、高侧壁心肌梗死(aVL、I导联)、下壁心肌梗死(II、III、aVF导联)、后壁心肌梗死(V7-V9导联)、右室心肌梗死(V3R-V5R)。 一般来说,前壁心肌梗死的面积较大,单纯的下壁、后壁、高侧壁的梗死面积较小。梗死累及的导联数越多,梗死范围就越大,病人的预后也越差。 二、心电图与冠状动脉分布 正常冠状动脉分为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前者又分为前降支和回旋支。根据冠状动脉的分布特点又可分为右优势型(左室后间隔、下壁由右冠状动脉供血)、左优势型(左室后间隔、下壁由左冠状动脉回旋支供血)和均衡型(左室后间隔由右冠状动脉供血,左室下壁即膈面由左冠状动脉回旋支供血)。由于右优势型占冠状动脉分布的70%,因此,通常我们以右优势型的冠状动脉分布为基础通过心电图来进行梗死相关的冠状动脉的判断。 一般来说,前降支供血前壁、前间壁、部分高侧壁和少部分下壁,少数情况下后间隔主要由前降支供血;回旋支供血部分高侧壁、多数正后壁、部分下壁。右冠状动脉供血右室、多数的左室下壁、部分左室后壁。 三、STEMI梗死相关血管判断的三步法 为了便于描述,按照某个壁及其与其他壁之间的关系分别定义为“本壁”、“邻壁”和“对壁”。本壁指ST 段抬高最明显的壁,邻壁是和本壁相邻的壁;对壁指与本壁呈镜像关系的壁。 ?第一步:确定STEMI的本壁。 本壁直接代表梗死的壁。其次确定本壁导联的ST段抬高幅度的顺序,后者对于某些冠状动脉供血交叉或相邻的壁来说具有诊断价值。例如,下壁可以由右冠状动脉、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三支冠状动脉供血,所以本壁为下壁时,其导联ST段抬高的顺序对诊断很有价值,III导联更多位于右冠状动脉供血区,II导联更多位于回旋支的供血区,而aVF则位于其间下壁导联中。其次为高侧壁、后壁、前间壁。 ?第二步:邻壁的ST段改变。 它对于STEMI的定位诊断有很大帮助。一般说来,邻壁与本壁有相同的ST段抬高变化,只是幅度不同,如前间壁与前壁,前壁与前侧壁,前壁与高侧壁,前侧壁与后壁,后壁与下壁,下壁与高侧壁等等。如果下壁导联ST段抬高最为明显(本壁),其邻壁可以是右室,也可以是后壁,或者两者。如本壁为后壁,邻壁为下壁或者前侧壁、高侧壁。本壁ST段抬高合并邻壁ST段明显压低,提示病人除了梗死以外,可能存在严重缺血,也是预后不好的标志。 ?第三步:对壁导联ST段改变。 与ST段抬高的本壁呈镜像改变的对壁ST段改变也具有很大的意义。单纯的镜像关系,对壁的ST段应该呈现压低。但是,如果对壁本身也有原发性的缺血改变(ST段抬高或压低),则表现就比较复杂。如果对壁存在原发性缺血,则ST段压低会更加明显,如果对壁也表现为ST段抬高,则具有抵消

急性心梗的心电图定位诊断记忆歌诀(课件)

急性心梗的心电图定位诊断 记忆歌诀 “急性心梗的心电图定位诊断”一直是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这一考点的攻克只有靠“死记",今日,笔者浏览网页,发现一记忆口诀不错,现向广大考生推介,并感谢口诀的原创作者。?说明: (1)胸前导联我只说数字,如我说1,就是指V1导联,我说2,就是指V2导联……以此类推。记住了啊.?(2)心电图的Ⅰ、AVL导联任何时候都代表“侧”;Ⅱ、Ⅲ、AVF导联任何时候都代表“下",这是恒古不变的真理.下面我说的“见侧加L”就是指加“Ⅰ、AVL”;见下加F就是指加“Ⅱ、Ⅲ、AVF”.记住了啊。 (3)心电图的定位按“第7版内科学"。分前间隔、局限前壁、前侧壁、广泛前壁、下壁(记住:就是Ⅱ、Ⅲ、AVF)、下间壁、下侧壁、高侧壁、正后壁. 记忆歌诀:?前间123.①局前345。②?前侧567.③广前1-5.④?下间123。⑤下侧567。

⑥ 见下加F。见侧加L。 正后有78。⑦高侧L8。⑧ 注解;?①前间壁V1V2V3。 ②局限前壁V3V4V5 ③前侧壁V5V6V7+Ⅰ、AVL ④广泛前壁V1V2V3V4V5 ⑤下间壁V1V2V3+Ⅱ、Ⅲ、AVF?⑥下侧壁V5V6V7+Ⅱ、Ⅲ、AVF?⑦正后壁V7V8 ⑧高侧壁Ⅰ、AVL、V8 ?2008年一道考试题:高侧壁心梗心电图表现在哪几个导联?(答:Ⅰ、AVL).注:因为答案中只有Ⅰ、AVL。没有写V8。所以只选Ⅰ、AVL.每道题1分.在“执考”中有为数不少的考生仅一分之差名落孙山.综合试卷笔试的时候,心梗部分必出题,最大可能就是心梗定位。若能把这一分加上岂不大大减少类似“悲剧”发生? 心脏杂音记忆歌诀 二三瓣闭象吹风, 二三狭窄隆隆响,?主脉瓣闭在叹气,?动脉导管象机器,?心肌膜炎如音乐。?

心电图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定位诊断

作者:王斌[1] 张梅静[2] 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 [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阻塞所致的心肌缺血、坏死,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资料、心肌酶学和心电图,而心电图是心肌梗死诊断以及预后判定的重要依据。AMI早期可根据ST段有无抬高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以损伤型ST段抬高为主要心电图特征,可伴随T波高尖或倒置、R波减低或病理性Q波出现。新的分类方法对治疗具有指导意义,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反映冠状动脉血栓性闭塞,发病时间短于12 小时者应予以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治疗和介入治疗[1]。此外,根据ST段抬高的心电图导联,可以对梗死罪犯血管进行判断。 1 冠状动脉与心电图导联 心电图的各个导联与冠状动脉分布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因此可以判断心肌梗死是由哪一支血管病变引起,即“梗死相关血管”或“罪犯血管”。冠状动脉分两支,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从主动脉发出后为左主干(LM),随后又分为左前降支(LAD)和左回旋支(LCX)。左前降支、左回旋支与右冠状动脉(RCA)重要性相当。另外,根据左心室后间隔和下壁的血供,可分为左优势型(由左回旋支供血,占10%~20%)和右优势型(由右冠状动脉供血,占 60%~70%)。 心电图上的前间壁、前壁、前侧壁由左前降支供血,高侧壁、后侧壁和后壁由左回旋支供血,右室由右冠状动脉供血,而下壁供血比较复杂:通常是由右冠状动脉供血,少部分由左冠状动脉回旋支供血。多数人的前降支远端跨过心尖部支配少部分下壁(靠近心尖)。因此,下壁可以由右冠状动脉、回旋支和左前降支供血。(图 1) 图1 冠状动脉血管树解剖示意图 2 体表心电图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 心肌梗死基本图形 ①病理性Q波(时限≥,振幅≥1/4R波)或QS波; ②ST段弓背向上抬高; ③对称性T波倒置。 心肌梗死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 表1 体表心电图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2]

心肌梗死定位妙记法

总是忘记“心肌梗死定位”的进来看看 **L 和1 导联,对应“前”字(注1)。{排队第一名(1)左边(L)肯定是最“前”了没人了嘛!} 剩下的V导联外的**F 2 3 导对应“下”字(注2) 下面想象进一个一贫如洗的房间首先看到房“间” 第一感觉“局限”(因为小嘛)接着四侧墙壁(“侧壁“)都是空的 {这个联想是为了记住——顺序“间”然后“局限”然后“侧壁”} 有上面的一些联想接下来开始记忆! 顺序“间”然后“局限”然后“侧壁”对应V1-V3 V3-V5 V5-V7 (有点像接龙!好记么?)加强两次接下来继续看 在“间”然后“局限”然后“侧壁”中加个前字(房间的间不算,因为一贫如洗的房间里面加东西,所以加在局限和侧壁两处)等于加上**L和1导联(见注1) 下壁就是把“前'字改成"下”字**L 和1 导联改成**F 2 3 导(见注2)(注意下“下局限”是没有的不过记不记住无所谓反正不会选错) L1 排队第一名左边假设下第一名最高(拍第一名的要么最高要么最低)也就是“高”左边(侧),加起来高侧壁。 最后一个正后壁对应V最后的导联V7 V8。OK 在联想一遍 主要记住两个画面一排队伍从高到矮一个一贫如洗的小房间希望这方法适合你。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定位诊断 心电图导联ⅠⅡⅢ av R av L av F V 1 V 2 V 3 V 4 V 5 V 6 V 7 V 8 V 9 V 3 R V 4 R V 5 R 前间壁++ + 局限前壁+ + + 广泛前壁++ + + + + 前侧壁+ ++ + + 高侧壁+ + 下壁+ + +

下侧壁+ + ++ + + 正后壁+ + + 右心室+ + +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性改变 一.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者其心电图表现特点为: 1.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在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的导联上出现; 2.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 3.T波倒置,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 在背向心肌梗死区的则出现相反的改变,即R波增高,ST段压低和T波直立并增高。 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者心电图有2种类型: 1.无病理性Q波,有普遍性ST段压低≥0.1mV,但aVR导联(有时还有V1导联)ST段抬高,或有对称性T波倒置为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所致。 2.无病理性Q波,也无ST段变化,仅有倒置改变。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的分期 1、急性期 急性期心电图典型表现是:出现病理性Q波,损伤性ST段抬高,缺血型T波倒置,病理性Q波可呈,Qr型、QR型、QS型、ST段呈凸面向上,弓背抬高的单向曲线、伴T波倒置。 2、衍变期 上升的ST段开始逐步下降,回到等电位线,倒置的T波逐渐加深呈冠状“T”,然后又由深变浅,异常Q波、QS波仍存在,有些患者Q波可能逐渐变浅或出现胚胎r波,此期约3-6周。有的病例ST段不能回到等电位线,若ST段仍上升可能合并心室壁瘤。 3、慢性稳定期、陈旧性心肌梗死 随着梗死的恢复,倒置的T波恢复正常或长期变化(即仍倒置),个别病例异常Q 波或QS波,随着梗死的修复,Q波可变窄或消失) 总之,异常Q波是心肌梗死的主要诊断依据,ST段抬高是诊断心肌梗死的急性期,ST段回到等电位线标志衍变期的开始。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定位 1.前间壁在V1—V3。 2.前壁在V3—V5。 3.前侧壁在V5-V6.I、aVL。 4.广泛前壁在V1-V5或V2—V6。 5.下壁在Ⅱ、Ⅲ、aVF。 6.正后壁在V7—V9,可伴有V1—V3的R波增高。 7.右室在V4R—V6R有ST抬高0.1毫伏以上,也可能伴有病理Q波。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观察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观察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观察及护理。方法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准确发现心电图变化,对患者进行有效地护理,防止病情恶化,改善预后。结果90例患者中,痊愈88例,死亡2例。结论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行全面、系统的心电图观察及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降低了死亡率。 【关键词】心肌梗死急性心电图护理 心肌梗死(AM):是指由于冠状动脉阻塞,血流中断,使相应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的心肌坏死。临床上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心电图反映心肌急性损伤和坏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变。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6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男性59例,女性31例,年龄42-78岁。 1.2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入CCU病房进行心电、血氧、血压监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吸氧、止痛、饮食等细致有效地护理。 2心电图观察 2.1缺血型T波改变正常T波前肢长,后肢短,顶部圆钝,基底较宽。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缺血型T波高耸,双肢对称,波形变窄。在V1~V6导联,高耸的T波可高于QRS波。超急性期呈高尖T波或原为倒置的T波突然变为直立(伪改善)。 2.2损伤型ST段移位正常ST段位于基线水平。急性心肌梗塞时,

随着T波的增高,R波减低,S-T段失去正面向上的凹面形态变直,并很快呈弓背向上(凸面向上)型抬高,与直立的T波连接,形成单向曲线[1]。有时亦表现为严重的ST段压低,见于心内膜下心肌梗塞。ST段升高不等,同时伴有对侧面ST段下降。损伤型ST段移位是急性心肌梗塞最重要的心电图特征。 2.3坏死型Q波正常Q波深度不超过同一导联R波的1/4,宽度≤0.03秒,形态完整。冠状动脉某一支发生闭塞后,心肌细胞迅速坏死,QRS波群呈现QS波和或为Q波,Q波深度大于同一导联R波的1/4,宽度≥0.04秒[2]。 3护理 3.1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神色、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及其他血液动力学检测。 3.2绝对卧床休息发病后第一周应绝对卧床休息,无并发症第二周可坐起在床上活动,第三周可离床站立,并逐渐开始室内行走,自己大小便,第四周准备出院。 3.3饮食护理AMI病人的饮食,应给予高维生素,适量纤维素,足量蛋白质,低脂,低盐,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忌食刺激性食物,同时鼓励病人多饮水,多吃水果,食用适量的蜂蜜,并强制戒烟。饮食宜少量多餐,切忌过饱,以免增加心脏负担[3]。 3.4吸氧、止痛吸氧可改善心肌缺氧状态,用鼻导管持续高流量吸氧3~5d,流量为4~6L/min,以后间歇吸氧,流量为1~2L/min。吸氧是心肌梗死治疗中重要措施,氧疗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心

急性心梗的心电图定位诊断记忆歌诀

急性心梗的心电图定位诊断记忆歌诀 “急性心梗的心电图定位诊断”一直是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这一考点的攻克只有靠“死记”,今日,笔者浏览网页,发现一记忆口诀不错,现向广大考生推介,并感谢口诀的原创作者。 说明: (1)胸前导联我只说数字,如我说1,就是指V1导联,我说2,就是指V2导联……以此类推。记住了啊。 (2)心电图的Ⅰ、AVL导联任何时候都代表“侧”;Ⅱ、Ⅲ、AVF导联任何时候都代表“下”,这是恒古不变的真理。下面我说的“见侧加L”就是指加“Ⅰ、AVL”;见下加F就是指加“Ⅱ、Ⅲ、AVF”。记住了啊。 (3)心电图的定位按“第7版内科学”。分前间隔、局限前壁、前侧壁、广泛前壁、下壁(记住:就是Ⅱ、Ⅲ、AVF)、下间壁、下侧壁、高侧壁、正后壁。 记忆歌诀: 前间123。①局前345。② 前侧567。③广前1-5。④ 下间123。⑤下侧567。⑥ 见下加F。见侧加L。 正后有78。⑦高侧L8。⑧ 注解; ①前间壁V1V2V3。 ②局限前壁V3V4V5 ③前侧壁V5V6V7+Ⅰ、AVL ④广泛前壁V1V2V3V4V5 ⑤下间壁V1V2V3+Ⅱ、Ⅲ、AVF ⑥下侧壁V5V6V7+Ⅱ、Ⅲ、AVF ⑦正后壁V7V8 ⑧高侧壁Ⅰ、AVL、V8 2008年一道考试题:高侧壁心梗心电图表现在哪几个导联?(答:Ⅰ、AVL)。注:因为答案中只有Ⅰ、AVL。没有写V8。所以只选Ⅰ、AVL。每道题1分。在“执考”中有为数不少的考生仅一分之差名落孙山。综合试卷笔试的时候,心梗部分必出题,最大可能就是心梗定位。若能把这一分加上岂不大大减少类似“悲剧”发生? 心脏杂音记忆歌诀 二三瓣闭象吹风, 二三狭窄隆隆响,

急性心梗心电图表现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孟小敏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系指冠状动脉突然完全性闭塞,心肌发生缺血、损伤和坏死,出现以剧烈胸痛、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动态变化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其基础病变大多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本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实验室检查结果来判断,心电图检查是本病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早期诊断手段,在鉴别诊断方面也有重要意义:一、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1)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在面向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2)ST段抬高弓背向上型,在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的导联上出现;(3)T波倒置,在面向损伤区周围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另外,在背向心肌梗死区者无病理性Q波,有普遍性ST段压低,但aVR导联(有时还有V,导联)S:T段抬高。二、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各时期的心电图改变:(1)超急性期:约在梗死后10余分钟到数小时内发生急性心肌缺血及损伤,多于发病后12h达最高峰。心电图表现为:①T波高尖:两支近乎对称,波形变窄振幅增高,顶端变钝,近似直立“冠状T波”为AMI最早期出现的改变;(如图1B)②急性损伤性阻滞:如左前分支阻滞、左后分支阻滞、左或右双支传导阻滞;③损伤性ST段改变:

面向梗死部位的导联ST段呈背向上型抬高,损伤进展则ST呈单向曲线抬高;④由于心肌坏死尚可逆俨乙、肌膜电位不稳定,故可出现致命性心律失常。(2)心梗充分发展期:出现心肌梗死后1~4周,可持续3—6个月:①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与T波前肢相连呈单向曲线至ST段恢复到等电位线,其后半部可产生倒置T波;(如图1C)②进而出现坏死型Q波。(如图1D)(3)慢性期:梗死后数月至年,陈旧梗死期:①ST段逐渐下降至等电位; ②T波逐渐深倒或向上;③坏死性Q波可持久存在,亦可经数月至数午后自行消退或变浅;④R波振幅较前稍低。(3)急性心肌梗死的定位判断:目前采用30个以上的心前区导联进行心前体表ST段等电位标测法有助于判定急性心肌梗死的范围。(4)右心室梗死:心电图诊断较为困难。心电图 V1R~V6R的ST段抬高,可提示右心室梗死,偶尔V2、V3导联可出现ST段抬高,这一现象仅出现在左心 室下微小损伤时。左心室下壁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时,通常右胸导联ST段压低。V3R和/或V4R呈QS或QR型,亦可提示右心室梗死,但其准确性不如右胸导联的ST段抬高。(5)心房梗死:最常见的心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