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滴灌条件下春小麦耗水规律研究

滴灌条件下春小麦耗水规律研究

滴灌条件下春小麦耗水规律研究
滴灌条件下春小麦耗水规律研究

滴灌设计参数

滴头流量和滴头间距 通过几年来对不同滴头流量,不同土质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研究可以看出,重壤土的土壤水分分布形状如同一个“碗”,滴水点处水分增量最大,越向深处越小,湿润峰的宽深比较大。在一定水量下,流量越大,湿润深度越浅,湿润宽度越大(图1、图2、图3)。当滴头流量达到3升/小时,地表出现径流迹象。对中壤土来说,在滴水量相同时,滴头流量越大,湿润宽度就越大,而湿润深度差别不大( 4、图5、图6)。当滴头流量大于3升/小时,开始出现径流迹象,当滴头流量为4升/小时,径流更加明显。对砂土而言,土壤水分主要以垂直人渗为主,当滴水量达到4升时,砂土湿润深度可达60厘米,此时地表湿润宽度为35厘米左右(图7、图8)}综上所述,重壤土和中壤土滴头流量不宜超过3升/小时,在不产生地表径流情况下取较大值以排盐效果和滴头抗堵效果考虑)。另外,根据土壤湿润峰的变化情况,滴头间距也没必要太小,一般重壤土可选择0.40一0.50米,中壤土可选择0.40米左右。对砂土来说,滴头流量宜选择较大值,可取到3一4升/小时,滴头间距不宜超过0.30米。同时,在有盐碱的土壤上,滴头流量的选择,在不产生地表径流情况下,宜取其上限值,这样有利于在棉花根层形成淡化区,排盐效果较好。 目前,团场普遍赞同采用滴头流量大的滴灌带,主要是由于在实际运行中,实际流量没有达到设计流量。 关于毛管间距确定 在滴灌系统投资中,毛管投资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由图9、图10可以看出,在中壤土上,土壤湿润宽度随滴头流量的增加而增大,滴头最大湿润直径可达140厘米。采用一管四行棉花布置毛管,毛管到最边行棉花的距离为55一60厘米,机采棉棉花行距配置(66+ 10厘米)中,毛管到最边行棉花距离只有43厘米。说明在壤土和重壤土类土壤上采用“一管四行”方式布置毛管是完全可行的,这样毛管间距可由原来90厘米,增加到120厘米左右,每亩毛管用量可减少1/3,可充分发挥滴灌系统的效益,有效降低滴灌设施投入。 3关于土壤湿润比 土壤湿润比是指在土壤计划湿润层内,湿润土体与总土体的比值。在田间由于滴头流量和滴水量及土壤质地的变化,其湿润比是有差异的,通过试验和计算分析,三种土壤膜下滴灌棉花花铃期平均土壤湿润比为63%.因此,在滴灌工程设计中,壤土类土壤上棉花花铃期膜下滴灌湿润比取60%一65%较适宜,重壤土取上限值,砂土和砂.壤土取下限值 4最大日耗水强度 根据多年实测资料,在石河子垦区不同土壤膜下滴灌棉花花铃期平均日耗水率为4.50一5.10毫米(表1)因此。在该地区棉花膜下滴灌工程设计中.棉花最大日耗水强度取1.50一5毫米/天较适宜。其它地区棉花最大日耗水强度,可采用当地实测值确定,没有实测资料可参考气候类似地区资料确定,也可用彭曼公式求得5计划湿润土层深度 膜下滴灌不仅湿润区域小,而且湿润深度也远比常规沟灌浅,属于浅层灌溉。根据大量土壤水分监测结果分析,在棉花膜下滴灌合理灌溉制度下,滴灌的土壤湿润深度基本在60厘米以内,而沟灌一般都在100厘米以下。从土壤水分消耗来看,膜下滴灌60厘米土层以内土壤含水量分布有波动(发生变化),60厘米深度以下,土壤含水量几乎没发生变化(图11),说明60厘米以下土层水分没有消耗。因此,膜下滴灌棉花最大计划湿润层深度不宜超过60厘米.一般取50-60厘米较适宜。 土壤适宜含水率上、下限 滴灌设计中所指的上壤适宜含水率上、下限是指满足棉花花铃期需水要求,土壤适宜含水率上、下限值一般用占田间持水率的百分数表示。对常规沟细灌土壤适宜含水率上、下限一般取田间持水率的100%和60%。膜下滴灌是一种控制灌概,可适时适量控制滴灌水量,调节水分含量。通过多年试验,土壤计划润湿层内土壤水分上限控制在80%一85%,下限

水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冰水汽)解答

水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 一. 水的物理性质(形态、冰点、沸点): 常温下(0~100℃),水可以出现固、液、气三相变化,利用水的相热转换能量是很方便的。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无臭的透明液体。水在1个大气压时(105Pa),温度 1)在0℃以下为固体,0℃为水的冰点。 2)从0℃-100℃之间为液体(通常情况下水呈液态)。 3)100℃以上为气体(气态水),100℃为水的沸点。 4)水是无色、无臭、无味液体,在浅薄时是清澈透明,深厚时呈蓝绿色。 5)在1atm时,水的凝固点(f.p.)为0℃,沸点(b.p.)为100℃。 6)水在0℃的凝固热为5.99 kJ/mole(或80 cal/g)。 7)水在100℃的汽化热为40.6 kJ/mole(或540 cal/g)。 8)由於水分子间具有氢键,故沸点高、莫耳汽化热大,蒸气压小。 9)沸点: (1)沸点: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等於液面上大气压之温度,此时液体各点均呈剧烈汽 化现象,且液气相可共存若液面上为1 atm(76 mmHg)时,则该沸点称为「正常沸点」,水的正常沸点为100℃。 (2)若液面的气压加大,则液体需更高的蒸气压才可沸腾;而更高的温度使得更高 的蒸气压,故液体的沸点会上升。液面上蒸气压愈大,液体的沸点会愈高。 (3)反之,若液面上气压变小,则液面的沸点将会下降。 10)水在4℃(精确值为3.98℃)时的体积最小、密度最大,D = 1g/mL。 11)三相点:指在热力学里,可使一种物质三相(气相,液相,固相)共存的一个温度 和压力的数值。举例来说,水的三相点在0.01℃(273.16K)及611.73Pa 出现。 12)临界点(critical point):物理学中因为能量的不同而会有相的改变(例如:冰 →水→水蒸气),相的改变代表界的不同,故当一事物到达相变前一刻时我们称它临 界了,而临界时的值则称为临界点。之温度为临界温度,压力为临界压力。 13)临界温度:加压力使气体液化之最高温度称为临界温度。如水之临界温度为374℃, 若温度高於374℃,则不可能加压使水蒸气液化。 14)临界压力:在临界温度时,加压力使气体液化的最小压力称之。临界压力等於该液 体在临界温度之饱和蒸气压。 二. 水的比热: 把单位质量的水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水的比热容,简称比热,水的比热为4.18xKJ/Kg.K。 在所有的液体中,水的比热容最大。因此水可作为优质的热交换介质,用于冷却、储热、传热等方面。 三. 水的汽化热: 在一定温度下单位质量的水完全变成同温度的气态水(水蒸气)所需的热量,叫做水的汽化热。 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水表面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水的汽化热为2257KJ/Kg。一般地:使水在其沸点蒸发所需要的热量五倍于把等量水从1℃加热到100℃所需要的热量。

有水的方程式

有水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一.用双氧水制氧气 2H2O22H2O+O2↑(分解反应) 二.氢气的燃烧 2H2 +O2 2H2O(化合反应) 三.甲烷(CH4)的燃烧 CH4 +2O2 CO2+2H2O 四、碳酸不稳定分解 H2CO3CO2↑+H2O 五、碳酸盐与酸的反应反应通式:碳酸盐+酸→盐+ H2O+CO2↑ CaCO3 +2HCl=== CaCl2 +H2O+CO2↑ (复分解反应) Na2CO3+2HCl === 2NaCl +H2O+CO2↑(复分解反应) NaHCO3+HCl === NaCl +H2O+CO2↑(复分解反应) Na2CO3 +H2SO4=== Na2SO4 +H2O+CO2↑(复分解反应) 六、金属氧化铁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反应通式:金属氧化物+酸→盐+ H2O Fe2O3+6HCl === 2FeCl3+3H2O (复分解反应) CuO+2HCl ===CuCl2+H2O (复分解反应) Fe2O3+3H2SO4 ===Fe2(SO4)3+3H2O(复分解反应) CuO+H2SO4 ===CuSO4+H2O(复分解反应) 七、酸碱中和反应酸+碱→盐+ H2O HCl +NaOH=== NaCl+H2O(复分解反应,有反应无明显现象的反应之一) H2SO4 + Ca(OH)2=== CaSO4+2H2O(复分解反应,有反应无明显现象的反应之一)3HCl +Al(OH)3=== AlCl3 +3H2O(复分解反应,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的反应原理)八、碱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反应反应通式: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2NaOH +CO2=== Na2CO3 +H2O 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变质的反应 2NaOH +SO2 === Na2SO3 +H2O 应用于二氧化硫尾气的吸收处理 亚硫酸钠 Ca(OH)2 +CO2 === CaCO3↓ +H2O 二氧化碳的检验 九、铵盐与碱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NH4)2SO4+2NaOH Na2SO4+2H2O+2NH3↑(复分解反应) 2NH4Cl+Ca(OH)2CaCl2 +2H2O+2NH3↑(复分解反应)

(技术规范标准)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Technical standard for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SL207—98 主编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 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网页制作:CWSnet1998-04-04发布1998-05-01实施 目次主页 前言 1 总则 2 工程规划 3 灌溉水源 4 灌溉用水量 5 灌溉水利用系数 6 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 7 效益 8 节水灌溉面积 附录A 名词解释 附录B 有关参数的计算测 定方法 条文说明 前言 基于生产实践的需要和对节水灌溉形势的正确分析,1990年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布置了节水灌溉标准的研究任务,旨在进行探索,积累经验。1994年又组织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为厅(局)就节水灌溉标准问题开展共同研究、讨论,形成规范战雏形,1996年底完成规范编写提纲。1997年初,编制任务正式下达之后,在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主持下,编写组立即开始工作,1997年4月底完成初稿,经两次征求意见补充修改后,于1997年12月初完成征求意见稿,12月底完成送审稿,并于1998年1月召开审查会议,通过了专家审查。 SL207—98(节水灌溉技术规范》分总则、工程规划、灌溉水源、灌溉用水量、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效益、节水灌溉面积,共8

章40条和2个附录。它既反映中国现阶段水平,又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既坚持高起点、高要求,又注重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既重视水利建设规范的共性,又突出节水灌溉的特点,充分吸收了我国节水灌溉发展中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 本规范解释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 本规范主编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 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灌溉排水技术开发培训中心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水利部科学技术司 黑龙江省水利厅 广西自治区水利厅 甘肃省水利厅 河北省水利厅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英能黄修桥沈秀英窦以松赵乐诗王晓玲 李赞堂马济元袁辅恩陈杰臣武福学宋伟 1 总则 1.0.1为了使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有一个合理、可行、统一的衡量尺度,促进节水灌溉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规范。 1.0.2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必须注重效益、保证质量、加强管理,做到因地制宜、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运行可靠。 1.0.3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大田、菜地、果园、苗圃和草场等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管理和评价。 1.0.4承担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单位必须持有丙级(含)以上水利工程设计资质证书。承担工程的施工安装单位必须持有省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施工安装许可证。节水灌溉工程应选用经过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材料及设备,不得使用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产品使用说明的产品。 1.0.5节水灌溉工程应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切实发挥节水增产作用。 1.0.6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工程规划 2.0.1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应收集水源、气象、地形、土壤、作物、灌溉试验、能源、材料、设备、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资料。 2.0.2节水灌溉工程规划应符合当地农业区划和农田水利规划的要求,并应与农村发展规划相协调,采用的节水技术应与农作物品种、栽培技术相结合。

膜下滴灌相关技术分析

膜下滴灌相关技术分析 膜下滴灌措施的使用,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节省用水用肥等各个方面成本提升农民自身利益,并且对提升国内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文章主要对膜下灌溉措施的特点、留存情况、制造的利益与膜下灌溉措施的发展进行了非常具体的讲述。 标签:膜下滴灌技术;应用;效益 引言 膜下滴灌措施是现在最有用的节约水资源灌溉措施之一。我国最开始使用膜下滴灌措施主要是在新疆等非常干旱的区域。经过结合使用覆膜栽植措施搭配膜下滴灌措施,组建了高效能节约水源的农业形式。 1 膜下滴灌技术及特征 膜下滴灌就是将项目节约用水滴灌措施以及农艺节约用水覆膜栽植两相措施集中为一项的农业节约用水措施,就是把滴灌的毛管埋设在地膜下面,并且移植管道送水等措施,组建大田膜下滴灌体系项目。 1.1 脱盐优良丰收 膜下滴灌是把滴灌所用的毛管埋设在地膜下面,降低了每棵植物之间水分的挥发,并且水分进入到土壤内能够溶解的盐分就会溶解在水里,同时伴随着水分朝附近扩散,盐分就能够分散到湿润带的末端,滴灌位置发展为淡化区域,这样农作物的根系主干能够和淡化区域形成最佳状态,为农作物的成长提供最佳的水分、盐分条件。膜下滴灌能够溶解土壤中可以溶解的盐分,也能够在适宜的时间适当的调节土壤中的空气、水分、肥料、热量等为农作物的成长提供最佳的条件,最大程度的使用光合作用。膜下滴灌能够调节掌控水分肥料盐分气体热量达到最佳状态,能够推动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提升农作物优良产量。 1.2 节水抑盐 在干旱区域内降水量很少,蒸发严重,植物间的无效蒸发能够致使土壤再次形成盐渍化。盐分伴随着水的降落而降落,水分挥发流失盐分却留在原地,这是土壤再次形成盐渍化最关键的原因。膜下滴灌改善了普通条件下土地蒸发水分的环境。在大气层的作用下,土壤盐分普遍体现为何表土累积的过程,不过因为覆膜栽植阻碍了土壤水分以及大气层间的连接,改善了物质上层的环境,进而能够成功阻止土地水分蒸发这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土壤水分的使用价值,还有很明显的节水用途,进而阻止了盐分向上移动降低表面反盐的程序。 1.3 减少深层渗漏

(完整)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水结冰了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水结冰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水结冰了》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三课,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水的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冰是水的一种存在形式,初步了解冰与水之间的变化关系。上一课的学习,通过测量水温,已经让学生对温度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这节课,要让学生对温度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明白温度的变化是与热量相关的。本课分为两部分:观察冰,了解冰的特点,并能与水的特点进行比较;探究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水在什么温度下开始结冰是本课的新知识点,也是本课的重难点。这一课还为后续的几课集中探讨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们在三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水的特点,知道冰是由水变化而来的,在日常生活中也时常见到冰,对冰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因此学生理解掌握冰的特点,比较水和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不难。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知道温度升降与热量变化的关系。在本课中,规范操作和准确测量水结冰时的温度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

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过程与方法: 1、观察、记录并的特征,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 2、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他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在实验观察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2、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的变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观察冰的特点,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难点:水为什么会结成冰。 教学思路: 巩固旧知,回忆水的特征,通过观察上节课放入冰块托盘中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开始本课的学习。冰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物体,许多学生也有过接触冰块的经历。运用观察水的方法来观察冰,说说冰的特征,并对水和冰进行比较,完成维恩图。同时,让学生思考水的这种变化时怎样产生的,即水是怎样结成冰的。通过探究,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他变化。 本节课设计以学生自主观察、动手操作实验为主,再通过讨论、交流认识冰的特点及水结成冰的原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科学探究意识。 教学流程:

有水参加的化学方程式

(1)H2O做氧化剂---即化合价要降低,生成H2 2Na + 2H2O = 2NaOH + H2↑ 3Fe+4H2O(气体)=高温=Fe3O4+4H2 Mg+2H2O=加热=Mg(OH)2+H2 ↑ Si+2NaOH+H2O=Na2SiO3+2H2↑ 2Al+2NaoH+3H2O=2NaAlO2+3H2↑ C+H2O=高温=H2+CO (制水煤气的反应) (2)H2O做还原剂-----即化合价要升高,生成O2 2F2 + 2H2O = 4HF + O2 (3)H2O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同时生成H2和O2 2H2O =电解= 2H2↑ + O2↑ (4)H2O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Cl2 + H2O = HCl + HClO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SO2+Cl2+2H2O==H2SO4+2HCl(Br2、I2与SO2同) Na2SO3+X2+H2O==Na2SO4+2HX(X2=Cl2,Br2,I2) 3NO2 + H2O = 2HNO3 + NO 4NO+3O2+2H2O=4HNO3 4NO2+O2+2H2O=4HNO3 4Fe(OH)2+O2+2H2O===4Fe(OH)3 (5)有H2O参与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Na2O+H2O==2NaOH CaO+H2O==C a(O H)2 H2O+CO2=可逆=H2CO3 SO2+H2O=可逆=H2SO3 SO3+H2O==H2SO4 Na2CO3+H2O+CO2==2NaHCO3 NH3+CO2+H2O==NH4HCO3 SO2+2NH3+H2O===(NH4)2SO3 NaAlO2+HCl+H2O==Al(OH)3(沉淀)+NaCl NaAlO2+CO2+2H2O==Al(OH)3(沉淀)+NaHCO3 CaO+H2O==C a(O H)2 H2O+CO2==H2CO3 2Na+2H2O==2NaOH+H2 2K+2H2O==2KOH+H2 2Na2O2+2H2O==4NaOH+O2 Na2O+H2O==2NaOH Na2CO3+H2O+CO2==2NaHCO3

三年级下册科学同步练习-水结冰了教科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水结冰了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时,水开始,从状态变成了状态。 答案:0℃|结冰|液体|固体 解析:解答:水的凝固点是0℃,所以当水的温度降到零摄氏度是就会开始看到水由液体慢慢变成固体的冰,这种状态的变化是有液体变成固态的过程。 分析:本题考查水结冰的条件。 2、冰是水的一种形态,冰跟水和水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冰的特点是,不会流动,(填“坚硬”或:“柔软”)的。冰和水都、、、有一定体积。 答案:有固定形状|坚硬|无色|无味|透明 解析:解答:冰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比较硬、很光滑、温度低、易融化、冰块会浮在水上面、水结冰后占据了更大的空间。水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会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等;水和冰的共同点:都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 分析:本题考查水和冰的异同。 3、水在的温度是就会开始结冰,是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答案:低于零摄氏度|温度 解析:解答:水的凝固点是0℃,所以当水的温度降到零摄氏度是就会开始看到水由液体慢慢变成固体的冰,这时我们可以知道是温度的变化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分析:本题考查水结冰的条件。 4、如果观察试管内的水的开始结冰,这时用温度计测量的温度值应该是,在水结冰的过程,要向周围(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答案:0℃|放出 解析:解答:水开始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水开始结冰,从液态变成固态,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分析:本题考查水结冰的温度。 二、单选题。

5、把装有水的试管插入加了盐的碎冰里,保持几分钟后观察温度计的温度会()。 A、升高 B、降低 C、没有变化 答案:B 解析:解答:冰里加盐就是降低了熔点,如果在零下4度的温度,就会加快结冰速度,在零下4度以上的温度,就会融化冰。所以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分析:本题考查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6、水的温度达到多少摄氏度就开始结冰?() A、-4 B、1 C、0 答案:C 解析:解答:水的凝固点是0 ℃,所以当水的温度达到0 ℃是就开始结冰。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水结冰的温度。 7、有一台三层的冰箱,上层最低温6 ℃,中层最低温0 ℃,底层最低温-10 ℃,要将水变成冰把水放在冰箱的()。 A、上层 B、中层 C、底层 答案:C 解析:解答:水结冰的温度是0 ℃,而周围的温度必须低于0 ℃,因为在结冰过程中,水要不断向周围放出热量。所以要放在零摄氏度以下的环境,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温度的含义和单位。 8、一杯水放在冰箱中,水开始结冰的过程(开始有出现冰之后到完全变成冰之前),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是( ). A、不变 B、降低 C、升高 答案:A 解析:水结冰的温度是0 ℃,在开始出现冰到完全变成冰块这个过程都属于水结冰的过程,所以温度保持不变。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水结冰过程温度的变化。 9、自然界的物体存在三种状态,即固、液、气态,那么冰是属于() A、气态 B、液态 C、固态 答案:C 解析:解答:冰的特点是有固定的形状,不流动的,比较坚硬的物体,属于是固态。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冰的状态。

第七章 化合物的生成–分解反应

第七章化合物的生成–分解反应 7.1 生成-分解反应的基本概念 一、化合物的生成–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化合物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或在一定真空条件下分解为一种更简单的化合物(或金属)和气体的一种过程: AB(s, l) = A(s, l) + B(g) AB —碳酸盐、氧化物、硫化物或氯化物; A —相应的氧化物、金属或低价的氧化物、硫化物和氯化物; B —相应的二氧化碳、氧、硫或氯。 ?生成反应:分解反应的逆过程 二、常见的化合物的生成–分解反应 ?2Fe3O4 = 6FeO+O2↑ H2WO4 = WO3 + H2O↑ 2FeS2 = 2FeS + S2↑ CaCO3 = CaO + CO2↑ 2CuCl2 = 2CuCl + Cl2↑ 2CO2 = 2CO + O2↑ 三、研究生成–分解反应的意义 ?了解各种化合物的分解条件; ?比较各种化合物在相同条件下稳定性的高低 ?由生成–分解反应的热力学数据求出各种氧化–还原反应的热力学数据。 7.2 化合物生成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7.2.1 化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一、化合物的生成–分解反应

?一、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fGθ 定义 在给定温度及标准压强(pθ=101.325kPa)下, 由标准态的单质反应生成1mol标准态下的该化合物时,该生成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例题】FeO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的计算 1000K时, Fe的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49.9 KJ·mol–1 O2的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220.62 KJ·mol–1 FeO的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359.48 kJ·mol–1 1000K时,FeO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fGθ = –359.48 + 220.62/2 + 49.9 = –199.27 kJ·mol-1 二、△fGθ与温度的关系 ) ?——△fGθ-T 关系式(捷姆金-许华兹曼速算式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1总则 1.0.1为了使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有一个合理、可行、统一的衡量尺度,促进节水灌溉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规范。 1.0.2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必须注重效益、保证质量、加强管理,做到因地制宜、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运行可靠。 1.0.3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大田、菜地、果园、苗圃和草场等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管理和评价。 1.0.4承担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单位必须持有丙级(含)以上水利工程设计资质证书。承担工程的施工安装单位必须持有省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施工安装许可证。节水灌溉工程应选用经过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材料及设备,不得使用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产品使用说明的产品。 1.0.5节水灌溉工程应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切实发挥节水增产作用。 1.0.6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工程规划 2.0.1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应收集水源、气象、地形、土壤、作物、灌溉试验、能源、材料、设备、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资料。

2.0.2节水灌溉工程规划应符合当地农业区划和农田水利规划的要求,并应与农村发展规划相协调,采用的节水技术应与农作物品种、栽培技术相结合。 2.0.3节水灌溉工程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及环境评价确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佳方案。节水灌溉工程的形式应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水土资源特点和农业发展要求,因地制宜选择。 2.0.4平原区灌溉面积大于100hm2、山丘区灌溉面积大于50hm2的节水灌溉工程,宜分为规划(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设计两个阶段进行。面积小的工程可合为一个(设计)阶段进行。 2.0.5节水灌溉工程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报告、概算书及工程布置图。灌溉面积在333hm2(含)以上的工程布置宜绘制在不小于1/5000的地形图上,面积小于333hm2的宜绘制在1/2000~1/5000的地形图上。 2.0.6节水灌溉工程规划应与道路、林带、供电等系统,以及居民点的规划相结合,充分利用已有水利工程设施,并根据需要设置排水系统。 3灌溉水源 3.0.1节水灌溉工程应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水资源,发挥灌溉水源的最大效益。 3.0.2节水灌溉应充分利用当地降水。井灌区应防止地下水超采;渠灌区应收集利用灌溉回归水;井渠结合灌区应通过地面水与地下水的联合运用,提高灌溉水的重复利用率。

膜下滴灌技术要求规范[1]

惠农区膜下滴灌标准化生产技术规 一、前言 (一)水源资料 项目区水源为井水。 (二)作物资料 该项目区种植作物为蔬菜,其株行距分别为:0.25m×0.8m和 0.25m×1m。 二、系统选型 项目区确定采用固定式滴灌系统的支管+毛管系统。固定式滴灌系统由水源工程、首部装置、输配水管网以及灌水器四部分组成。 本滴灌系统以井水为水源,通过离心泵抽取加压进入首部。首部枢纽包括过滤装置,施肥装置和测控装置。过滤装置的作用是将水中的固体大颗粒过滤,防止这些污物进入滴灌系统堵塞滴头或在系统中形成沉淀。项目区的过滤装置采用离心+网式过滤器,过流量为50m3/h。施肥设备的作用是使易溶于水并施于根系的肥料、农药、化控药品等在施肥罐充分溶解,然后再通过滴灌系统输送到作物根部,便于作物吸收,充分发挥肥效,同时减少肥料浪费。项目区选用容积为100升和200升的施肥罐。测控装置的作用是方便系统的操作、运行管理、保证系统安全,它包括阀门、压力表、排气阀、逆止阀。输配水管网包括主干管、分干管、支管、毛管及连接管件。 干管起到为滴灌系统输送水量的作用。项目区采用两级干管:主干管和分干管。主干管由一条管线构成,分干管由若干条管线组成。

支管在滴灌系统中起控制滴灌带适宜长度,划分轮灌区的作用。本方案中干管采用0.4Mpa的PVC管以地埋形式铺设。支管采用薄壁纳米改良性PE管铺设于地表。管件的作用是将各部分管道连通为管网。灌水器作用是把末级管道中的压力水流均匀而稳定地分配到田间,满足作物对水分的要求。本系统毛管采用单翼迷宫式滴灌带。 三、水源分析及水源工程规划 (一)、水源分析 项目区为井水滴灌,水质处理以过滤泥砂为主,通过首部离心+网式过滤器处理后,基本达到滴灌水质要求。水中含盐量基本能满足作物灌溉水质要求。 (二)、水源工程规划 项目区滴灌系统的水源为井水,在水量上,完全能够满足滴灌用水要求。而在水质处理方面使用离心+网式过滤器做处理,详见离心+网式过滤器结构图。 四、参数的确定 (一)本滴灌系统基本参数的取值 1、设计保证率:不低于85% 2、灌溉水的利用率:0.90 3、设计系统的日工作小时数:20-22h。 4、滴灌设计土壤湿润比(P):50% 5、设计耗水强度(Ea): 6mm/d (二)灌溉制度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 知识点2

第一单元水 第1课水到哪里去了 1.液态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气态(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上的水渍(zi)不见了,是因为水变成了(水蒸气)。 3.生活中的类似现象有(湿的手变干了、水洼的水干枯了、煮食物汤变少或烧干、湿衣服干了、吹风机把湿头发吹干)等。 4.在潮湿的地面上倒扣一个透明的塑料盒,过段时间在塑料盒底可以看到( )。 A.水蒸气 B. 小水珠 C. 空气 5. 烧开时,水嘴冒出的“白汽”就是水蒸气。( )[判断对错] 6. 水和水蒸气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答:相同点: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遗明,无固定形状,会流动。不同点:水是液体,水蒸气是气体;水摸得到,水蒸气摸不到:水看得见,水蒸气看不见.... 第2课水沸腾了 1. (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2. 一般情况下,水在达到( 100℃)时沸腾。 3. 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4. 水在加热过程中,观察到的变化有(刚开始水温不断升高,杯底会产生气泡,水面会看到热气,杯壁出现大量的小水珠,最后温度维持在100℃左右)等。 5. 以下使用酒精灯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其他的酒精灯 B.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然后拿起灯帽再重盖一次 C. 直接用嘴吹灭酒精灯 6. 温度计的100℃是以水( )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A. 蒸发 B. 沸腾 C. 结冰 7. 水只有在100℃时才能沸腾。( )[判断对错] 8. 加热的过程中要测量水温,可以把温度计从杯里拿出来,方便读数。( )[判断对错] 9. 水沸腾时,会出现长时间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 )[判断对错] 10.仔细观察水沸腾前后的气泡大小变化,说说什么时候出现甲的情况,什么时候出现乙的 情况。 答:沸腾前,水里的气泡由大变小,出现乙的情况。 沸腾后,水里的气泡由小变大,出现甲的情况。 11.认识温度计,掌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 A.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器的底与壁。 B.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 变化的温度时除外)。 C.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液体。 第3课水结冰了 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会结冰。 2.水在结冰过程中,会向周围(放出)热量。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发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主编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年月日

年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布置了节水灌 溉标准的研究任务年又组织全国 年 年月底完成送审 年 章条和它既反映中国现阶段 又注重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既重视水利建设规范的共性 本规范解释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 本规范主编单位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灌溉排水技术开发培训中心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水利部科学技术司 黑龙江省水利厅 广西自治区水利厅 甘肃省水利厅 河北省水利厅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英能黄修桥沈秀英窦以松赵乐诗王晓玲李赞堂马济元袁辅恩陈杰臣武福学宋伟 目次 总则 工程规划 灌溉水源 灌溉用水量 灌溉水利用系数 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 效益 节水灌溉面积 附录名词解释 附录有关参数的计算测定方法

承担工程 节水灌溉工程应选用经节水灌溉工程应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 工程规划 经济状况与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资料 节水 平原区灌溉面积大于 灌溉面积在 以上的工程布置宜绘制在不小于的宜绘制在 灌溉水源 用微咸水作为灌溉水源时 在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于 程规模必须经过论证

水稻灌溉用水量应根据晒灌溉等控制灌溉模式确定 灌溉水利用系数 井灌区采用渠道防渗不应低于 井灌区不应低于 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 渠道防渗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 标准冻深大于 中型灌区不应低于 井灌区低压管道输水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 田间固定管道用量不应低于 喷灌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 水是农业的命脉,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和人类生活的命脉,水资源状况和利用水平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重要指标。随着世界各地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困境,发展抗旱节水新技术,已成为人们的当务之急。因此,在水资源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农村经济的农户要保持稳定发展奔小康,就要必须改变现有的用水方式,用更先进的灌溉技术推动抗旱节水工作的开展,以提高土地 利用率和水资源利用率。从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一种覆盖种植技术与滴灌技术相结合的新型节水方式一一膜下滴灌技术,在我国运用而生,显示了非常广阔和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深受各地农户的喜爱和欢迎。 膜下滴灌是覆盖种植与滴灌相结合的一种灌水技术,也是地膜栽培抗旱技术的延伸与深化。它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将水通过滴灌系统一滴一滴地向有限的土壤空间供给,仅在作物根系范围内进行局部灌溉,也可同时根据需要将化肥和农药等随水滴入作物根系。作为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与地表灌溉、喷灌等技术相比,有着其无可比拟的优点,是目前最节水、节能的灌水方式。由于膜下滴灌的配水设施埋设在地面一下,管材不易老化,灌水时土壤表面几乎没有蒸发,又避免了水的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使作物对水、肥的利用更直接有效,便于农产田间管理和精确控制水量,达到高效农业用水的目的。 一、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产生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就是将滴灌技术与覆膜植棉技术结合在一起,既能提

高地温减少棵间蒸发,又能减少深层渗漏,达到一个综合的节水增产效果, 是先进的栽培技术与灌水技术的集成。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是滴灌技术与覆膜植棉技术的结合,加压的水流经过滤设施滤“清”后,进入输水干管(常埋设在地下)、支管、毛管铺设在地膜下方的滴灌管(带),再由毛管上的灌水器滴入棉花的根层土壤,供棉花根系吸收。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试验、应用和推广棉花膜下滴灌技术,至今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00 年达到1.665 万h m2(24 . 98 万亩),2001 年猛增到5 .228 万h m2(78 . 42 万亩)。2002年,统计至5月底,又新增6. 107万h m(91 . 60万亩),总面积已达 11 .335 万h m (170 万亩),成为全国大田作物应用滴灌技术规模最大的片区。) 要维持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平衡,唯一的出路就是节水。由于农业用水量比高达95 %,因此,节水的首要对象是农业节水。 二、膜下滴灌技术设备膜下滴灌是利用灌溉渠道与大田水位差和地面的自然坡降实施自流灌溉的一种节水措施。以首部设备(井灌或经过过滤设施的水库、普通渠道)为中心,铺设主、支管道,农作物播种铺膜与机具铺设铺设滴灌毛管道同时进行,并在播种后连接安装支管和毛管,通过四通管件连接组成管网系统。膜下滴灌通过地表下的滴水器(滴头)施水,灌水 器流量与地表滴灌大致相同。根据滴灌水压的区分,该设施分为 常压式和加压式滴灌系统 1、常压式膜下滴灌系统:该系统是将渠水按原渠系通过渠道引到地头,再通过铺放到地头的管系将水直接引入作物行间的软管(毛管)内,通过阀门控制,进行滴灌。该系统主要包括主管、支管、毛管、铺膜铺管播种机。

粤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冰、水和水蒸气》练习题及答案

粤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冰、水和水蒸气》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自然界中物质有三种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的这三种状态可以相互________。 2.冰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冰能够看得见,冰的形状________。 3.冰是水在自然界中的________形态,在常压环境下,温度高于________时,冰就会开始________,变为________水。 4.________是水在自然界中的气体形态,在常压环境下,温度高于________时,水就会开始变为水蒸气,低于100摄氏度变为________。 5.在寒冷的冬季,气温降到0℃以下,河水会________。 6.水蒸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 二、判断题 7.水只要接近0℃,就一定会结冰。() 8.水蒸气能直接变成冰,并也能直接变成水蒸气。() 9.水在自然界中的状态是不固定的,三种形态都有。() 10.夏天我们吃的雪糕变少了,是冰变没了。() 11.夏天衣服晾干的比冬天快。() 12.我们生活的空气中有许多的水,但是没有水蒸气。() 13.气温越高,冰块融化的就越快。() 14.水烧开了,我们看到的白气是液态的水。() 15.请将三态物质的转化的关系填写清楚。() 16.实验题 实验名称:验证冰化成水后质量是否变化

(1)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冰块。(2)实验过程: ①请将冰块放在天平上,称出重量。 ②然后,将冰块在塑料袋中化成________。 ③将化成水的冰再次放在________,称出重量。(3)结论:________。

三年级下册科学同步练习水结冰了_教科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水 结冰了同步练习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一、填空题。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时,水开始,从状态变成了状态。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

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答案:0℃|结冰|液体|固体 解析:解答:水的凝固点是0℃,所以当水的温度降到零摄氏度是就会开始看到水由液体慢慢变成固体的冰,这种状态的变化是有液体变成固态的过程。 分析:本题考查水结冰的条件。 2、冰是水的一种形态,冰跟水和水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冰的特点是,不会流动,(填“坚硬”或:“柔软”)的。冰和水都、、、有一定体积。 答案:有固定形状|坚硬|无色|无味|透明

水分析

水分析 1、水的物理性质 ①水是一种无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 ②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___,凝固点是____。 ③水的三态变化。 2、水的化学性质 ①水的通电分解 化学方程式: 2H2O 通电2H2↑+O2↑ 实验现象: 【课堂提问】你知道为什么正极得到氧气,负极得到氢气吗? 通常状况下,水可以少量地解离,生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氢离子会向负极移动,在这里得到电子,生成了氢气;氢氧根离子向正极移动,生成了氧气。 本实验的目的: 是为了证明a、水由组成; b、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②水+ 某些金属氧化物——→碱 【课堂提问】请你写出水和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O==Ca(OH)2 【课堂练习】你能否模仿上面的例子,写出水和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O+H2O==2NaOH K20+H20==2KOH BaO+H20== Ba(OH)2 【小结】这些碱的共同特征是可以溶于水——能溶于水的碱,都可以用对应的金属氧气物和水直接反应生成。

【思考】像氢氧化铜,氢氧化铁这样的碱都不溶于水,那么如何制取它们呢? 2NaOH + CuSO4 = Na2SO4 + Cu(OH)2↓ 3NaOH +FeCl3 =3NaCl+Fe(OH)3↓ ③水+某些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酸 【课堂提问】请你写出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 + H2O == H2CO3 【课堂练习】请你模仿上面的例子,写出水和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O2+H2O==H2SO3 SO3+H20==H2SO4 P2O5+3H20==2H3PO4 N2O5+H2O==2HNO3 【小结】这些酸都含有氧元素,我们叫它们为含氧酸。含氧酸都可以用对应的非金属氧化物和水直接反应生成。 ④水的置换。 A. H2O+C H2+CO——水煤气的生产方法 B.2H2O+2Na==2NaOH+H2↑ C.2H2O+Ca==Ca(OH)2+H2↑ D.4H2O+3Fe Fe3O4+4H2 ⑤水和氯气的反应——自来水中通入氯气消毒。 H2O+Cl2==HCl+HClO 其中的次氯酸具有杀菌消毒的功能。 3、生成水的化学反应 ①化合反应生成水。 2H2+O2 2H2O 【课堂练习】你还记得氢气燃烧时候的现象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