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控制单元的设计

第十章控制单元的设计

第十章控制单元的设计
第十章控制单元的设计

第十章控制单元的设计

本章以10条机器指令为例,介绍控制单元的两种设计方法。

第一节组合逻辑设计

一、组合逻辑控制单元框图

从控制单元的外特性图中可以看出,指令的操作码是决定控制单元发出不同控制信号的关键。为了简化控制单元的逻辑,将存放在IR的n位操作码经过一个译码电路产生2n个输出,这样,每对应一种操作码便有一个输出送至CU。当然,若指令的操作码长度可变,指令译码线路将更复杂。

控制单元的时钟输入实际上是一个脉冲序列,其频率即为机器的主频,它使CU能按一定的节拍(T)发出各种控制信号。节拍的宽度应满足数据信息通过数据总线从源到目的所需的时间。以时钟为计数脉冲,通过一个计数器,又称节拍发生器,便可产生一个与时钟周期等宽的节拍序列。如果将指令译码和节拍发生器从CU中分离出来,便可得简化的控制单元框图,如下图所示。

二、微操作的节拍安排

假设机器采用同步控制,每个机器周期包含3个节拍,而且CPU内部结构为非总线结构,其中MAR和MDR分别直接和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相连,并假设IR的地址码部分与MAR之间有通路。

安排微操作节拍时应注意三点:

第一,有些微操作的次序是不容改变的,故安排微操作节拍时必须注意微操作的先后顺序。

第二,凡是被控制对象不同的微操作,若能在一个节拍内执行,应尽可能安排在同一个

节拍内,以节省时间。

第三,如果有些微操作所占的时间不长,应该将它们安排在一个节拍内完成,并且允许这些微操作有先后次序。

按上述三条原则,以第九章中所分析的10条指令为例,其微操作的节拍安排如下:

1.取指周期微操作的节拍安排

①根据原则二,T

节拍可安排两个微操作:PC→MAR,1→R;

②根据原则二,T

1

节拍可安排M(MAR)→MDR和(PC)+1→PC两个微操作。

③T

2

节拍可安排MDR→IR,考虑到指令译码时间较短,根据原则三,可将指令译码OP(IR)

→ID也安排T

2

节拍内;

实际上(PC)+1→PC操作也可安排在T

2

节拍内,因一旦PC→MAR后,PC的内容就可修改。

2.间址周期微操作的节拍安排

T

Ad(IR) →MAR,1→R

T

1

M(MAR) →MDR

T

2

MDR→Ad(IR)

3.执行周期微操作的节拍安排

·非访存指令

①清除累加器指令CLA。

该指令在执行周期只有一个微操作,按同步控制的原则,此操作可安排在T

0~T

2

的任一

节拍内,其余节拍空,如

T

T

1

T

2

0→AC

②累加器取反指令COM。

同理,用加器取反操作可安排在T

0~T

2

的任一节拍中,即

T 0

T 1

T 2

③算术右移一位指令SHR。

T

T

1

T

2L(AC)→R(AC),AC

→AC

④循环左移一位指令CSL。

T

T

1

T 2R(AC)→R(AC),AC

→AC

(即ρ-1(AC))

⑤停机指令STP。

T

T

1

T

2

0→G

·访存指令

①加法指令ADD X

T

Ad(IR) →MAR, 1→R

T

1

M(MAR) →MDR

T

2

(AC)+(MDR)→AC,(该操作实际包括(AC) →ALU,(MDR) →ALU,ALU→AC)②存数指令STA X。

T

Ad(IR) →MAR, 1→W

T

1

AC →MDR

T

2

MDR→M(MAR)

③取数指令 LDA X。

T

Ad(IR) →MAR, 1→R

T

1

M(MAR) →MDR

T

MDR→AC

2

·转移类指令

①无条件转移指令JMP X。

T

T

1

Ad(IR)→PC

T

2

②有条件转移(负则转)指令BAN X。

T

T

1

T

2

4.中断周期微操作的节拍安排

在执行周期的最后时刻, CPU要向所有中断源发中断查询信号,若检测到某个中断源有请求,并且未被屏蔽又被排队选中,则在允许中断的条件下,CPU进入中断周期,此时CPU由中断隐指令完成下列操作(假设程序断点存入主存0号地址单元内):T

0→MAR, 1→W

PC →MDR

T

1

MDR→M(MAR),向量地址→PC

T

2

此外, CPU进入中断周期,由硬件置“0”允许中断触发器EINT,即关中断。

三、组合逻辑设计步骤

组合逻辑设计控制单元时,首先根据上述微操作的节拍安排,列出微操作命令的操作时间表,然后写出每一个微操作命令(控制信号)的逻辑表达式,最后根据逻辑表达式画出相应的组合逻辑电路图。

1.列出微操作命令的操作时间表

上表列出了上述10条机器指令微操作命令的操作时间表。表中FE、IND和EX为CPU

工作周期标志,T

0~T

2

为节拍,I为间址标志,在取指周期的T

2

时刻,若测得I=1,则置

“1”IND触发器,标志进入间址周期;若I=0,则置“1”EX触发器,标志进入执行周期。

同理,在间址周期的T

2

时刻,若测得IND=0(表示一次间址),则置“1”EX,进入执行周期;

若测得IND=1(表示多次间址),则继续间接寻址。在执行周期的T

2

时刻,CPU要向所有中断源发中断查询信号,若检测到有中断请求并且满足响应条件,则置“1”INT触发器,标志进入中断周期,表中未列出中断周期的微操作。表中第一行对应10条指令的操作码,代表不同的指令。若某指令有表中所列的微操作命令,其对应的空格内为1。

2.写出微操作命令的最简逻辑表达式

纵览上表即可列出每一个微操作命令的初始逻辑表达式,经化简、整理便可获得能用现成电路实现的微操作命令逻辑表达式。

例如,根据表可写出M(MAR)→MDR微命令的逻辑表达式:

M(MAR)→MDR

=FE·T

1+IND·T

1

(ADD+STA+LDA+JMP+BAN)+EX·T

1

(ADD+LDA)

=T

1

{FE+IND(ADD+STA+LDA+JMP+BAN)+EX(ADD+LDA)}

式中ADD、STA、LDA、JMP、BAN均来自操作码译码器的输出。

3.画出微操作命令的逻辑图

对应每一个微操作命令的逻辑表达式都可画出一个逻辑图。如M(MAR)→MDR的逻辑表达式所对应的逻辑图如下图所示,图中未考虑门的扇入系数。

当然,在设计逻辑图时要考虑门的扇入系数和逻辑级数。如果采用现成芯片,还需选择芯片型号。

采用组合逻辑设计方法设计控制单元,思路清晰,简单明了,但因为每一个微操作命令都对应一个逻辑电路,因此一旦设计完毕便会发现,这种控制单元的线路结构十分庞杂,也不规范,犹如一棵大树,到处都是不规整的枝叉。而且指令系统功能越全,微操作命令就越多,线路也越复杂,调试就更困难了。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可采用微程序设计方案。但是,随着RISC的出现,组合理辑设计仍然是设计计算机的一种重要方法。

第二节微程序设计

一、微程序设计思想的产生

微程序设计思想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M.V.Wilkes在1951年首先提出的。为了克服组合逻辑控制单元线路庞杂的缺点,他大胆设想来用与存储程序相类似的办法,来解决微操作命令序列的形成。Wilkes提出,将一条机器指令编写成一个微程序,每一个微程序包含若干条微指令,每一条微指令对应一个或几个微操作命令。然后把这些微程序存到一个控制存储器中,用寻找用户程序机器指令的办法来寻找每个微程序中的微指令。由于这些微指令是以二进制代码形式表示的,每位代表一个控制信号(若该位为1,表示该控制信号有效;若该位为0,表示此控制信号无效),因此,逐条执行每一条微指令,也就相应地完成了一条机器指令的全部操作。可见,微程序控制单元的核心部件是一个控制存储器,简称控存。由于执行一条机器指令必须多次访问控制存储器,以取出多条微指令来控制执行各个微操作,因此要求控存的速度较高。可惜在Wilkes那个年代电子器件生产水平有限,因此微程序设计思想并未实现。直到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半导体存储器,才使这个设计思想成为现实。1964年4月,世界上第一台微程序设计的机器IBM 360研制成功。

微程序设计省去了组合逻辑设计过程中对逻辑表达式的化简步骤,无需考虑逻辑门级数和门的扇入系数,使设计更简便。而且由于控制信号是以二进制代码的形式出现的,因此只要修改微指令的代码,就可改变操作内容,便于调试、修改,甚至增删机器指令,有利于计算机仿真。

二、微程序控制单元框图及工作原理

1.机器指令对应的微程序

微程序设计控制单元的过程就是编写每一条机器指令的微程序,它是按执行每条机器指令所需的微操作命令的先后顺序而编写的,因此,一条机器指令对应一个微程序,如下图所示。图中每一条机器指令都与一个以操作性质命名的微程序对应。

由于任何一条机器指令的取指令操作是相同的,因此将取指令操作的命令统一编成一个微程序,这个微程序只负责将指令从主存单元中取出送至指令寄存器中,如上图所示的取指周期微程序。此外,如果指令是间接寻址,其操作也是可以预测的,也可先编出对应间址周期的微程序。当出现中断时,中断隐指令所需完成的操作可由一个对应中断周期的微程序控制完成。这样,控制存储器中的微程序个数应为机器指令数再加上对应取指、间址和中断周期的三个微程序。

2.微程序控制单元的基本框图

下图示意了微程序控制单元的基本组成。

图中虚线框内为微程序控制单元,它的输入有指令寄存器、各种标志和时钟,输出是输至CPU内部或系统总线的控制信号。

虚框内的控制存储器(简称控存)是微程序控制单元的核心部件,用来存放全部微程序;CMAR是控存地址寄存器,用来存放欲读出的微指令地址;CMDR是控存数据寄存器,用来存放从控存读出的微指令;顺序逻辑是用来控制微指令序列的,具体就是控制形成下一条微指令(即后继微指令)的地址,其输入与微地址形成部件(与指令寄存器相连)、微指令的下地址字段以及外来的标志有关。

微指令的基本格式如下图所示,共分两个字段,一个为操作控制字段,该字段发出各种控制信号;另一个为顺序控制字段,它可指出下条微指令的地址(简称下地址),以控制微指令序列的执行顺序。

3.工作原理

假设有一个用户程序如下所示,它存于以2000H为首地址的主存空间内。

LDA X

ADD Y

STA Z

STP

下面分析一下在运行上述程序时,微程序控制单元的工作原理。

首先将用户程序的首地址送至PC,然后进入取指阶段。

(1)取指阶段。

①将取指周期微程序首地址M→CMAR ;

②取微指令,将对应控存M地址单元中的第一条微指令读到控存数据寄存器中,记作CM(CMAR) →CMDR;

③产生微操作命令;

第一条微指令的操作控制字段中为“1”的各位发出控制信号,如PC→MAR,1→R,命

令主存接受程序首地址并进行读操作。

④形成下一条微指令的地址;

此微指令的顺序控制字段指出了下一条微指令的地址为M+1,将M+1送至CMAR。

⑤取下一条微指令;

将对应控存M+1地址单元中的第二条微指令读到CMDR中,即

CM(CMAR) →CMDR

⑥产生微操作指令;

由第二条微指令的操作控制字段中对应“1”的各位发出控制信号,如M(MAR) →MDR

使对应主存2000H地址单元中的第一条机器指令从主存中读出送至MDR中。

⑦形成下一条微指令的地址:

将第二条微指令下地址字段指出的地址M+2送至CMAR,即

Ad(CMDR) →CMAR

以此类推,直到取出取指周期最后一条微指令,并发出微命令为止,此时第一条机器指令LDA X已存至指令寄存器IR中。

(2)执行阶段。

①取数指令微程序首地址的形成;

当取数指令存入IR后,其操作码OP(IR)直接送到微地址形成部件,该部件的输出即为取数指令微程序的首地址P,且将P送至CMAR,记作OP(IR) →CMAR

②取微指令;

将对应控存P地址单元中的微指令读到CMDR中,即CM(CMAR) →CMDR

③产生微操作命令;

由微指令操作控制字段中对应“1”的各位发出控制信号,如Ad(IR) →MAR,1→R,命令主存读操作数。

④形成下一条微指令的地址;

将此条微指令下地址字段指出的P+1送至CMAR,即Ad(CMDR) →CMAR

⑤取微指令,即CM(CMAR) →CMDR;

⑥产生微操作命令;

以此类推,直到取出取数指令微程序的最后一条微指令P+2,并发出微命令,至此即完成了将主存X地址单元中的操作数取至累加器AC的操作。P+2这条微指令的顺序控制字段为M,即表明CPU又开始进入下一条机器指令的取指周期,控存又要依次读出取指周期微程序的逐条微指令,发出微命令,完成将第二条机器指令ADD Y从主存取至指令寄存器IR 中……微程序控制单元就是这样,通过逐条取出微指令,发出各种微命令,从而实现从主存逐条取出、分析并执行机器指令,以达到运行程序的目的。

由此可见,对微程序控制单元的控存而言,内部信息一旦按所设计的微程序被灌注后,在机器运行过程中,只须具有读出的性能即可,故可采用ROM。此外,在微程序的执行过程中,关键问题是如何由微指令的操作控制字段形成微操作命令,以及如何形成下一条微指令的地址。这是微程序设计必须解决解决的问题,它们与微指令的编码方式和微地址的形成方式有关。

三、微指令的编码方式

微指令的编码方式又叫微指令的控制方式,它是指如何对微指令的控制字段进行编码,以形成控制信号。

1.直接编码(直接控制)方式

在微指令的的操作控制字段中,每一位代表一个微命令,这种编码方式即为直接编码方式。上面所述的用字段中的某位为“1”表示控制信号有效(如打开某个控制门),以及某位为“0”表示某个控制信号无效(如不打开某个控制门)就是直接控制方式,如下图所示。这种方式含义清晰,但由于机器中微命令甚多,可能使微指令操作控制字段达几百位,造成控存容量极大。

2.字段直接编码方式

这种方式就是将微指令的操作控制字段分成若干段,将一组互斥的微命令放在一个字段内,通过对这个字段译码,便可对应每一个微命令,如下图所示。这种方式因靠字段直接译码发出微命令,故又有显式编码之称。

采用字段直接编码方法可用较少的二进制信息表示较多的微命令信号,例如3位二进制代码译码后可表示7个互斥的微命令,留出一种状态表示不发微命令,与直接编码用7位表示7个微命令相比,减少了4位,缩短了微指令的长度。但由于增加了译码电路,使微程序的执行速度稍微减慢。

至于操作控制字段应分几段,与需要并行发出的微命令个数有关,若需并行发出8个微命令,就可分8段。每段的长度可以不等,与具体要求互斥的微命令个数有关,如某类操作要求互斥的微命令仅有6个,则字段只需要安排3位即可。

3.字段间接编码方式

这种方式一个字段的某些微命令还需由另一个字段中的某些微命令来解释,如下图所示。图中字段1译码的某些输出受字段2译码输出的控制,由于不是靠字段直接译码发出微命令,故称为字段间接编码,又称隐式编码。

这种方法虽然可以进一步缩短微指令字长,但因削弱了微指令的并行控制能力,因此通常用作字段直接编码法的一种辅助手段。

4.混合编码

这种方法是把直接编码和字段编码(直接或间接)混合使用,以便能综合考虑微指令的字长、灵活性和执行微程序的速度等方面的要求。

5.其他

微指令中还可设置常数字段,用来提供常数、计数器初值等。常数字段还可以和某些解释位配合,如解释位为0,表示该字段提供常数;解释位为1,表示该字段提供某种命令,使微指令更灵活。

四、微指令序列地址的形成

后继微指令的地址大致有两种方式形成:

1.直接由微指令的下地址字段指出

在微指令的下地址字段直接指出后继微指令的地址。

2.根据机器指令的操作码形成

当机器指令取至指令寄存器后,微指令的地址由操作码经微地址形成部件形成。微地址形成部件实际是一个编码器,其输入为指令操作码,输出就是对应该机器指令微程序的首地址。它可采用PROM实现,以指令的操作码作为PROM的地址,而相应的存储单元内容就是对应该指令微程序的首地址。

实际上微指令序列地址的形成方式还有:

3.增量计数器法

仔细分析发现,在很多情况下,后继微指令的地址是连续的,因此对于顺序地址,微指令可采用增量计数方法,即(CMAR)+1→CMAR来形成后继微指令的地址。

4.分支转移

当遇到条件转移指令时,微指令出现了分支,必须根据各种标志来决定下一条微指令的地址。微指令的格式为:

操作控制字段转移方式转移地址

其中转移方式是指明判别条件,转移地址是指明转移成功后的去向,若不成功则顺序执行。也有的转移微指令中设两个转移地址,条件满足时选择其中一个转移地址;条件不满足时选择另一个转移地址。

5.通过测试网络形成

微指令的地址还可通过测试网络形成,如下图所示。图中微指令的地址分两部分,高段h为非测试地址,由微指令的H段地址码直接形成:低段l为测试地址,由微指令的L段地址码通过测试网络形成。

6.微程序入口地址

当电源加电后,第一条微指令的地址可由专门的硬件电路产生,也可由外部直接向CMAR 输入微指令的地址,这个地址即为取指周期微程序的入口地址。

当有中断请求时,若条件满足, CPU响应中断进入中断周期,此时需中断现行程序,转至对应中断周期的微程序。由于设计控制单元时已安排好中断周期微程序的入口地址,故响应中断时,可由硬件产生中断周期微程序的入口地址。

同理当出现间接寻址时,也可由硬件产生间址周期微程序的入口地址。

综合上述各种方法,可得出形成后继微指令地址的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图中多路选择器可选择四路地址:

·(CMAR)+1→CMAR;

·微指令的下地址字段;

·指令寄存(通过微地址形成部件);

·微程序入口地址。

五、微指令格式

微指令格式与微指令的编码方式有关,通常分为水平型微指令和垂直型微指令两种。

1.水平型微指令

水平型微指令的特点是一次能定义并执行多个并行操作的微命令。从编码方式看,直接编码、字段直接编码、字段间接编码以及直接和字段混合编码都属水平型微指令。其中直接编码速度最快,字段编码要经过译码,故速度受影响。

2.垂直型微指令

垂直型微指令的特点是采用类似机器指令操作码的方式,在微指令字中,设置微操作码字段,由微操作码规定微指令的功能。通常一条微指令有1~2个微命令,控制1~2种操作。这种微指令不强调其并行控制功能。

上表列出了一种垂直型微指令的格式,其中微操作码3位,共分六类操作:地址码字段共10位,对不同的操作有不同的含义;其他字段3位,可协助本条微指令完成其他控制功能。

3.两种微指令格式的比较

(1)水平型微指令比垂直型微指令并行操作能力强,效率高,灵活性强。

(2)水平型微指令执行一条机器指令所需的微指令数目少,因此速度比垂直型微指令快。

(3)水平型微指令用较短的微程序结构换取较长的微指令结构,垂直型微指令正相反,它以较长的微程序结构换取较短的微指令结构。

(4)水平型微指令与机器指令差别较大,垂直型微指令与机器指令相似。

六、静态微程序设计和动态微程序设计

通常指令系统是固定的,对应每一条机器指令的微程序是计算机设计者事先编好的,因此一般微程序无需改变,这种微程序设计技术即称为静态微程序设计,其控存采用ROM。前面讲述的内容基本上属于这一类。

如果采用EPROM作为控制存储器,人们可以通过改变微指令和微程序来改变机器的指令系统,这种微程序设计技术称为动态微程序设计。动态微程序设计由于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微指令和微程序,因此可以在一台机器上实现不同类型的指令系统,有利于仿真。但是这种设计对用户的要求很高,目前难以推广。

七、毫微程序设计

微程序可看作是解释机器指令的,毫微程序可看作是解释微程序的,而组成毫微程序的毫微指令则是用来解释微指令的。采用毫微程序设计计算机的优点是用少量的控存空间来达到高度的并行。

毫微程序设计采用两级微程序的设计方法。第一级微程序为垂直型微指令,并行功能不强,但有严格的顺序结构,由它确定后继微指令的地址,当需要时可调用第二级。第二级微程序为水平型微指令,具有很强的并行操作能力,但不包含后继微指令的地址。第二级微程序执行完毕后又返回到第一级微程序。两级微程序分别放在两级控制存储器内。下图示意了毫微程序控制存储器的基本组成。

图中CMARl为第一级控存地址寄存器,CMDR1存放从第一级控存中读出的微指令,如果该微指令只产生一些简单的控制信号,则可以通过译码,直接形成微操作命令,不必调用第二级。如果需调用第二级控存时,则将毫微程序的地址送至CMAR2,然后由从第二级控存中读出的微指令去直接控制硬件。值得注意的是垂直型微指令不是和水平型微指令一条一条地对应,而是由水平型微指令(称作毫微指令)组成的毫微程序去执行垂直型微指令的操作。毫微指令与微指令的关系就好比微指令与机器指令的关系一样。

二级控存虽然能减少控存的容量,但因有时一条微指令要访问两次控存,影响了速度。

八、串行微程序控制和并行微程序控制

与机器指令一样,完成一条微指令也分两个阶段:取微指令和执行微指令。如果这两个阶段按下图(a)所示的方式运行,则为串行微程序控制。由于取微指令和执行微指令的操作

是在两个完全不同的部件中完成的,因此可将这两部分操作并行进行,以缩短微指令周期,这就是并行微程序控制,如下图(b)所示,与指令二级流水相似。

当采用并行微程序控制时,为了不影响本条微指令的正确执行,需增加一个微指令寄存器来暂存下一条微指令。由于执行本条微指令与取下一条微指令是同时进行的,因此当通到需要根据本条微指令的处理结果来决定下条微指令的地址时,就不能并行操作,此时可延迟一个微指令周期再取微指令。

九、微程序设计举例

微程序设计控制单元的主要任务是编写对应各条机器指令的微程序,具体步骤是首先写出对应机器指令的全部微操节拍安排,然后确定微指令格式,最后编写出每条微指令的二进制代码(称作微指令码点)。

1.写出对应机器指令的微操作及节拍安排

为了便于与组合逻辑设计比较,仍以10条机器指令为例,而且CPU结构同组合逻辑设计假设相同。此外,为了简化起见,不考虑间接寻址和中断的情况。下面分别按取指阶段和执行阶段列出其微操作序列。

(1)取指阶段的微操作及节拍安排。取指阶段的微操作基本与组合逻辑控制相同,不同的是指令取至IR后,微程序控制需由操作码形成执行阶段微程序的入口地址。即

T

PC→MAR,1→R

M(MAR) →MDR,(PC)+1→PC

T

1

MDR→IR,OP(IR) →微地址形成部件(编码器)

T

2

如果把一个T内的微操作安排在一条微指令中完成,上述微操作对应3条微指令。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微程序控制的所有控制信号都来自微指令,而微指令又存于控存中,因此欲完成上述这些微操作,必须先将微指令从控存中读出,也即必须先给出这些微指令的地址。在取指微程序中,除第一条微指令外,其余微指令的地址均由上一条微指令的下地址字段直接给出,因此上述每一条微指令都需增加一个将微指令下地址字段送至CMAR的微操作,记作Ad(CMDR) →CMAR,而这一操作只能由下一个时钟周期T的上升沿将地址打入到CMAR内。至于取指微程序的最后一条微指令,其后继微指令的地址是由微地址形成部件形成的,而且也只能由下一个T的上升沿将该地址打入到CMAR中,即微地址形成部件→CMAR,

为了反映该地址与操作码有关;故记作OP(IR)→CMAR。

综上所述,考虑到需要形成后继微指令的地址,上述分析的取指操作共需六条微指令完成。即:

T

PC→MAR,1→R

T

1

Ad(CMDR) →CMAR

T

2

M(MAR)→MDR,(PC)+1→PC

T

3

Ad(CMDR) →CMAR

T

4

MDR→IR,OP(IR)→微地址形成部件(编码器)

T

5

OP(IR) →CMAR

所有微指令均由T的上升沿打入到CMDR中。

(2)执行阶段的微操作及节拍安排。执行阶段的微操作由操作码性质而定,同时也需考虑后继微指令地址的形成问题。

·非访存指令

①CLA指令

与组合逻辑控制一样,该指令在执行阶段只有一个微操作0→AC,只需一个时钟周期T,故对应一条微指令。该微指令的下地址字段应直接给出取指微程序的入口地址,而且由下一个T的上升沿将地址打入到CMAR内。这样,对应CLA指令执行阶段的微指令有两条:

T

0→AC

T

1

Ad(CMDR) →CMAR,取指微程序入口地址→CMAR

同理可得其余4条非访存指令对应的微操作。

②COM指令

T

T

1

Ad(CMDR) →CMAR,取指微程序入口地址→CMAR

③SHR指令

T 0L(AC)→R(AC), AC

→AC

T

1

Ad(CMDR) →CMAR,取指微程序入口地址→CMAR

④CSL指令

T 0R(AC)→L(AC), AC

→AC

(即ρ-1(AC))

T

1

Ad(CMDR) →CMAR,取指微程序入口地址→CMAR

⑤STP指令

T

0→G

T

1

Ad(CMDR) →CMAR,取指微程序入口地址→CMAR

这里由于安排了Ad(CMDR) →CMAR,使再次启动机器时,可直接用已存入CMAR中的取指微程序的入口地址。

·访存指令

①ADD指令

T

Ad(IR)→MAR,1→R

T

1

Ad(CMDR) →CMAR

T

2

M(MAR)→M DR

T

3

Ad(CMDR) →CMAR

T

4

(AC)+(MDR) →AC

T

5

Ad(CMDR) →CMAR,取指微程序入口地址→CMAR

②STA指令

T

Ad(IR)→MAR,1→W

T

1

Ad(CMDR) →CMAR

T

2

AC→MDR

T

3

Ad(CMDR) →CMAR

T

4

MDR →M(MAR)

T

5

Ad(CMDR) →CMAR,取指微程序入口地址→CMAR

③LDA指令

T

Ad(IR)→MAR,1→R

Ad(CMDR) →C MAR

T

1

M(MAR)→MDR

T

2

T

Ad(CMDR) →CMAR

3

MDR →AC

T

4

T

Ad(CMDR) →CMAR,取指微程序入口地址→CMAR

5

·转移类指令

①JMP指令

T

Ad(IR)→PC

Ad(CMDR) →CMAR,取指微程序入口地址→CMAR

T

1

②BAN指令

T

Ad(CMDR) →CMAR,取指微程序入口地址→CMAR

T

1

上述全部微操作共20个,微指令共38条。

2.确定微指令格式

微指令的格式包括微指令的编码方式、后继微指令的地址形成方式和微指令字长等三个方面。

(1)微指令的编码方式。上述微操作数不多,可采用直接编码方式,由微指令控制字段的某一位直接控制一个微操作。

(2)后继微指令的地址形成方式。根据上述分析,可采用由指令的操作码和微指令的下地址字段两种方式形成后继微指令的地址。

(3)微指令字长。微指令由操作控制字段和下地址字段两部分组成。根据直接编码方式,20个微操作对应20位操作控制字段;根据38条微指令,对应6位下地址字段。这样,微指令字长至少26位。

仔细分析发现,在38条微指令中有19条微指令是为了控制将后继微指令的地址打入到CMAR的操作(其中18条微指令地址字段Ad(CMDR) →CMAR和1条指令操作码OP(IR) →CMAR,因此实际上是每两个时钟周期才能取出并执行一条微指令。如果能做到每一个时钟周期取出并执行一条微指令,将大大提高微程序控制的速度。

事实上如果将CMDR的下地址字段Ad(CMDR)直接接到控存的地址线上,并由下一个时钟周期的上升沿将该地址单元的内容(微指令)读到CMDR中,便能做到在一个时钟周期内读出

井执行一条微指令。这就好比将Ad(CMDR)当作CMAR使用。同理也可将指令寄存器的操作码字段OP(IR)经微地址形成部件形成的后继微指令的地址,直接送到控存的地址线上。这两

路地址可通过一个多路选择器,根据需要任选一路,如下图所示。

综上所述,在省去了19条微指令的同时也省去了两个微操作(微指令地址字段Ad(CMDR) →CMAR和指令操作码OP(IR) →CMAR),这样,10条机器指令共对应18个微操作和19条微

指令。为了便于扩充,操作控制字段取24位,下地址字段取6位,其微指令格式如下图所示。

其中第0位表示控制PC→MAR微操作

第1位表示控制1→R微操作

第2位表示控制M(MAR) →MDR

第3位表示控制(PC)+1→PC

第4位表示控制MDR→IR

第5位表示控制0→AC

第6位表示控制AC→AC

第7位表示控制L(AC) →R(AC),AC

0→AC

第8位表示控制R(AC) →L(AC),AC

0→AC

第9位表示控制0→G

第10位表示控制Ad(IR) →MAR

第11位表示控制(MDR)+(AC) →AC 第12位表示控制1→W

第13位表示控制AC→MDR

第14位表示控制MDR→M(MAR)

第15位表示控制MDR→AC

第16位表示控制Ad(IR) →PC

·Ad(1R)+Ao·(PC) →PC

第17位表示控制 A

3.编写微指令码点

下表列出了对应10条机器指令的微指令码点。表中空格中“0”缺省。

实训七装配单元的结构与控制

实训七、装配单元的结构与控制 1.实训目的 (1)、熟悉YL-335A 设备系统中装配单元的结构组成。 (2)、查明装配单元中PLC的I/O接口地址。 (3)、掌握装配单元的工作过程,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 (4)、掌握根据控制要求编制、调试程序的方法。 2.实训内容 (1)、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了解装配单元的结构。 (2)、查明气动机构的组成(气缸、控制阀),通过手动操作控制阀分别控制各个气动执行机构动作,观察分析控制信号与气动执行机构动作之间的关系,然后画出气动控制回路原理图。 (3)、认识了解该工作单元中所使用的传感器,并查明各传感器的类型、安装位置、作用及其对应的PLC的接口地址(输入地址);查明各电控阀的电控信号所对应的PLC接口地址(输出地址)。然后画出该装配单元PLC的I/O接线原理图。 (4)、根据控制要求编制、调试程序。 3.注意事项 (1)、在气动执行元件接通起源的情况下,禁止用手直接扳动气动元件。 (2)、在PLC处于RUN模式或RUN-P模式并运行用户程序时,禁止用手动方式操作方向控制阀。 (3)、在观察结构时,不要用力拽导线、气管;不要拆卸元器件及其它装置;遇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请教指导教师。 4、YL-335A 设备系统中装配单元的介绍 (1)、装配单元的功能 装配单元就是将该生产线中分散的两个物料进行装配的过程。主要就是通过对自身物料仓库的物料按生产需要进行分配,并使用机械手将其装配到来自加工单元的物料中心孔的过程。 (2)、装配单元的结构组成 装配单元主要结构为:简易物料仓库,物料分配机构,被分配物料位置变换机构,机械手,半成品工件的定位机构,气动系统及其阀组,信号采集及其自动控制系统,以及用于电器连接的端子排组件,整条生产线状态指示的信号灯与用于其她机构安装的铝型材支架及底板,传感器安装支架等其它附件。 图4-1 装配单元实物图图4-2 装配单元气动控制回路工作原理图 (3)、装配单元的工作过程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4、表内乘法(一)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p46--66) 【教学目标】 一、基础性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2~6的 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发展性目标:. 1.,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 好的学习习惯。 2.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增强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并在合作学习中获得自信。. 【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 难点:4、6的乘法口诀是教学的难点 【教材分析】 1.本单元教材划分为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的口诀两节,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2~6乘法口诀、乘加和乘减式题、用数学。 教材内容安排如下表: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其中,4、6的乘法口诀是教学的难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并理解同数连加和乘法的关系。 1.关于“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内容的编排,分两个层次:第一,以学生活动情境提供同数相加的式题,进而引出乘法运算。第二,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教材结合具体活动情景,从让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编排由学生活动中同数相加的计算引出乘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2.关于“2~6的乘法口诀” 教材对2~6乘法口诀的编排做了较大改进。一是,在出现两个相应乘法算式的基础上,归纳该句口诀。例如,对照1×5=5、5×1=5,出现口诀:一五得五。二是,2~6的乘法口诀分5的乘法口诀,2、3、4的乘法口诀,6的乘法口诀三段编排。 基于学生会“一五、一十、十五……”五个五个数数的基础,教材首先编排5的乘法口诀。先教学5的乘法口诀,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促使师生把精力放在了解每句口诀的来源和认识每句口诀的含义上来。这样,有利于为进一步学习2、3、4和6的乘法口诀打好基础。 第二段,2、3、4的乘法口诀。这部分教材中,以种向日葵的事例,例2、例3借助图画,顺次编出2、3的乘法的口诀。为了突破教学难点,例4教学4的乘法口诀。特意安排了学生摆正方形的活动,并设计有相应的连加计算。为引导学生逐步归纳出4的乘法口诀打好基础。 第三段,6的乘法口诀。6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编排,基本上和4的乘法口诀相同。有2~5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基础,教材特意把一六~六六的口诀留给学生来归纳。促使学生在归纳口诀的过程中,加深对每句口诀意义的理解,更好的掌握乘法口诀。这样编排,各段教学重点突出,同时分散了教学难点。由易到难呈现教学内容,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设计。 3.关于乘加和乘减式题。 本单元在“2、3、4的乘法口诀”后面,编排了“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其用意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同一组口诀中两句相邻口诀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口诀。 4.关于“用数学” 本单元的“用数学”是结合乘法口诀(乘法计算)出现的。

第四单元控制与设计单元自测题

第四单元控制与设计单元自测题 1、我们要理解一个控制现象,就必须弄清楚三个问题,这其中不包括(C ) A、控制的对象是什么 B、控制要达到什么目的 C、控制的过程中受到那些干扰 D、采取什么控制手段 2、射击比赛的射手通过瞄准目标,使子弹射中靶心,分析这个过程,其控制的对象是(B ) A、人 B、枪 C、子弹 D、靶 3、人们使用空调器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使人感到舒适。这是控制在(A )方面的应用. A、生活 B、生产 C、农业 D、军事 4、普通家用自行车的刹车控制是属于( A ) A、机械控制 B、气动控制 C、液压控制 D、电子控制 5、时间顺序进行控制的“交通路口红绿灯控制系统”系统中被控对象是( C )。 A.控制电路B.红绿灯C.开关装置D.路面车辆 6、“黑箱”的方法主要是研究系统的(A ) A.输入和输出的关系B.内部和外部的关系 C.结构与功能的关系D.要素与整体的关系 7、在游泳池注水控制系统中,其输出量是(D ) A.设定的时间 B.定时器发出的信号 C.阀门输出的信号 D.游泳池的水位 8、在空调、自动升降国旗、光控路灯、音乐喷泉,这四个控制系统中.哪个一定是闭环控制系统?( A ) A.空调B.自动升降国旗C.光控路灯D.音乐喷泉 9、下列控制系统中属于自动控制系统的是(C ) A按钮开关控制 B 普通自来水龙头C花房恒温度控制 D 汽车驾驶 10、下面反馈环节作用的例子中不正确的是( C ) A、我们去拿一件东西时,眼睛有反馈环节的作用 B、我们选择合适的香水时,鼻子有反馈环节的作用 C、我们吃不同味道的食物时,喉咙有反馈环节的作用 D、我们调节室内的温度时,皮肤有反馈环节的作用 11.下列所述属于自动控制的是(C )

控制单元设计举例

模型机指令系统极其简单,仅有15条指令,其中非访存指令9条、访存指令2条、控制指令4条,且转移目标和存储访问均为直接寻址。假设模型机采用定长机器周期同步控制,且每个机器周期含有三个节拍T1→T2→T3。对于模型机指令系统,由于寻址方式中没有设置间址寻址,所以不存在间址周期。

每个机器周期包含许多微操作及其控制信号,还需要根据机器周期的节拍和微操作的次序做出规定。微操作及其控制信号的节拍安排需要遵循三个原则:①有些微操作的次序是不能改变的,在规定微操作的节拍时,必须满足微操作的先后次序;②操作对象不同的微操作,能在一个节拍内执行,则规定在同一个节拍内,以节省时间;③当有些微操作的时间短时,允许它们在一个节拍内执行且可保证先后次序。由此,各种机器周期的微操作及其控制信号的节拍安排如下: (1)取指周期。 T1 (PC)→MAR:PC out、MAR in;且MAR→ABUS为硬微操作,根据原则③也安排在T1节拍内。 T2 DBUS→MDR、(PC)+1→PC:Read、MDR in、(PC)+1;其中ABUS→M和M→DBUS由Read 控制。 T3 (MDR)→IR:MDRP out、IR in;且IR(OP)→ID→CU和ID译码、CU产生控制信号序列等微操作为硬微操作,根据原则③也安排在T3节拍内。 (2)取数周期。 T1 IR(Add)→MAR:IR(Add)out、MAR in;且MAR→ABUS为硬微操作,根据原则③也安排在T1节拍内。 T2 DBUS→MDR:Read、MDR in;其中ABUS→M和M→DBUS由Read控制。 T3 (MDR)→AC:MDRP out、AC in。 (3)实施周期。 ●累加器清0指令CLA T1 T2 T3 AC清0:CLA ●累加器非指令COM T1 (AC)→ALUR:AC out、ALUR in;且ALUR→ALU为硬微操作,根据原则③也安排在T1节拍内。 T2 T3 (ALUR)→AC:非、JPCL out、AC in;且ALU→JPCL为硬微操作,根据原则③也安排在T3节拍内。 ●累加器加1指令INC T1 T2 T3 (AC)加1:(AC)+1 ●累加器算术右移指令SHR T1 T2 T3 AC算术右移:SHR ●累加器循环左移指令CSL T1 T2 T3 AC循环左移:CSL ●停机指令STP T1 T2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13.白鹅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京剧、滋味、倘若、侍侯、脾气、责备、临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8个,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局促不安、京剧、毫不相让、一日三餐、滋味、倘若、从容不迫、侍候、脾气、扬长而去、空空如也、责备、供养不周、邻近、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词语. 2、能流利地朗读,初步了解白鹅的高傲. 3、能初步了解作者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写的课文思路.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 2、幻灯片一组. 【教学过程】 一、赏画导入:“醇厚”的文化享受 1、出示丰子恺的四幅漫画,请学生欣赏画,自由谈论画. 2、这些漫画很有意思,能欣赏到这些幽默有趣的漫画,我们得感谢一个人(出示丰子恺的头像),他就是丰子恺(板书:丰子恺)他是个画家,尤其擅长漫画还精通音律,更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今天,我们准备一起读读他写的文章《白鹅》. 3、引入:你们看,这就是丰子恺先生家养的白鹅. (出示白鹅图片)大家发现这个“鹅”字了吗?“我”字在上,“鸟”字在下,好像人骑在鸟的身上,对鸟很不尊重,人和鸟应该和谐相处.这个写法现在已经废除了.现在的写法是这样的,请伸出手跟我一起写. 二、整体感受,“纯朴”的文本认识过程 1、学生自主读文,教师巡回指导.

2、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交流第一次读后感悟.) 3、这篇文章生字、陌生的词语特别多,我们来读一读:出示词语: 伸长头颈狂吠一丝不苟京剧严肃郑重饮水倘若脾气供养不周邻居一日三餐蹲着奢侈譬如窥伺堂倌颇像侍候 挑你认为难读的读给大家听?(生读) 谁能一口气读下来?(生读) 4、我们再来看这些四字词语:出示词语: 厉声呵斥引吭大叫厉声叫嚣厉声叫骂昂首大叫 谁能读?(生读) 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5、虽然说的都是鹅的叫声,但毕竟还是有细微和差别的,我们来看下列几个句子,这五个句子对应五个词语,你能找到吗?出示句子: 鹅伸着脖子,放开喉咙大叫. ()用严厉的声音,大声责备. () 用严厉的声音大声叫喊,吵闹. ()鹅抬起头大声地叫喊. () 用严厉的声音大声地骂. () 厉声呵斥引吭大叫厉声叫嚣厉声叫骂昂首大叫 (设计意图:认认真真地读文本,简简单单地学词语,轻轻松松地获得进步,在纯朴的文本认识过程中体现最优的语文学习效果.) 三、再读、理序 1、快速默读: 看看丰子恺先生是从哪几方面描写这只白鹅的高傲特点. 2、交流.板书:叫声、步态、吃相 3、你是怎么又快又准确地找到作者描写白鹅的这几方面特点的? 教学课文第二段,了解过渡段的作用. 4、小结:作者从鹅的姿态、叫声、步态和吃相中感受到了他的高傲,并把它仔细的描写下来. (设计意图:初步培养学生浏览课文的能力,并抓住过渡段理清文中思路,为学好下文打下基础.) 四、精读、悟情

第四单元《控制与设计》第一节---控制的手段及应用

第四单元《控制与设计》第一节---控制 的手段及应用 www.5y kj.co m.ppt 第四单元 控制与设计 第一节 控制的手段及应用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2》第四单元第一节“控制的手段与应用”,主要内容有“控制的手段”、“控制的应用”,其中控制的应用在《控制与设计》这一单元中具有较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学生能从应用的角度来理解控制的含义。通过案例的分析,归纳出对控制的认识,学会用整体的、互相联系的观点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本节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并且为后续的教学内容――“控制系统的设计”作准备,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内容:"1.控制的手段"、 2.

"控制的应用"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已具有了流程与系统的基本理念,具有了观察和使用简单控制系统的生活体验,这些知识和经验为教学提供了条件,结合教材的深入讲解,学生不会感到知识的跳跃性过大。 三、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控制的含义。 2、了解控制的手段。 3、理解控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频导出新课,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理解控制的含义和了解控制的手段,并知道控制的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控制现象的分析,对控制技术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并把它转化为对后续知识学习的动力。 形成认真严谨的态度,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控制的含义,理解手动控制与自动控制。

2.教学难点: 发现并理解生活中的控制现象,对其分析并明确控制的"三要素"。 五、教学概述: 1.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与讨论,让学生了解控制的含义及其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 2.组织学生阅读、讨论、分析,知道如何从生活中所遇到的和所观察到的事物中识别出各种受控对象。 2课时。 六、教学器材: 典型案例图片收集,制作,收集相关视频材料。 七、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想一想:分析下列事物发展与变化的多种可能性: 鲜花: 鱼塘: 成熟的西瓜: 结论:事物的发展与变化呈现多样性,发展结果可能是人们预先期望的,也可能与预期的目标不相符,甚至是不希望得到的,如果人们想达到某一特定目的,就必须借助适当的手段来实现。 第四单元

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第2版)课后习题-控制单元的设计(圣才出品)

第10章控制单元的设计 1.假设响应中断时,要求将程序断点存在堆栈内,并且采用软件方法寻找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试写出中断隐指令的微操作及节拍安排。 答:设软件查询程序的首址为0号内存单元,则中断隐指令的微操作及节拍安排如下: 2.写出完成下列指令的微操作及节拍安排(包括取指操作)。 (1)指令“ADD R1,X”完成将R1.寄存器的内容和主存X单元的内容相加结果存于R l的操作。 (2)指令“ISZ X”完成将主存X单元的内容增1,并根据其结果若为0,则跳过下一条指令执行。 答:(1)指令ADD R1,X的微操作及节拍安排如下: 取指周期: 执行周期1: 执行周期2:

(2)指令ISZ X的微操作及节拍安排 执行周期1: 执行周期2: 3.按序写出下列程序所需的全部微操作命令及节拍安排。 答:①LDA 306指令所需全部微操作命令及节拍安排:取指周期: 执行周期: ②ADD 307指令所需全部微操作命令及节拍安排:

取指周期: 执行周期1: 执行周期2: ③BAN 304指令所需全部微操作命令及节拍安排: 取指周期: 执行周期:(设N为结果为负标志) ④STA 305指令所需全部微操作命令及节拍安排: 取指周期: 执行周期: ⑤STP指令所需全部微操作命令及节拍安排: 取指周期:

执行周期: 4.在单总线结构的计算机中,用该总线连接了指令寄存器IR、程序计数器PC、存储器地址寄存器MAR、存储器数据寄存器MDR、通用寄存器R0~R7的输入和输出端。ALU 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总线和寄存器Y的输出端相连,ALU的输出端与寄存器2的输入端相连。Y的输入端与总线连接,2的输出端与总线连接该机有下列指令: 写出控制器执行上述指令的微操作及节拍安排。 答:(1)四条指令的取值周期的微操作命令及节拍安排如下: (2)四条指令执行周期的微操作命令及节拍安排如下: ①ADD R1,R2,R3指令 ②JMP * K指令 ③LOAD R1,mem

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虚构小说”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桥》《穷人》《在柏林》三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读小说,喜欢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 2.本单元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小说,都写出了令人感动的情节。如:《桥》一文中老支书在桥头指挥全村人过桥的情节,《穷人》一文中桑娜从邻居家宝来孩子后等丈夫归来的情节,《在柏林》一文中老兵的妻子在车厢里数“一、二、三”的情节等。这些情节为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有感情地读出这些情节。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深刻感受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内心情感。作者利用多种手法塑造出了一个个性格鲜明、形象丰满的人物。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深刻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想象来虚构出动人故事的,并学习运用语言、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以及情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另外,我们在读小说的时候,要逐步学会语文本对话,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学习老支书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桑娜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可怜老兵的悲惨命运,愤恨可恶的战争。 分类内容课 时 教学要点 课文桥 2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 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 的崇高精神;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穷人 2 把握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 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 他人的美德;学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 心理、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 的写法。 在柏林 1 品味词句,理解作者蕴含在其中的感情;领 会小说蓄势和铺垫的特点,体会结尾无声胜 有声的效果。 口语交际请你支持 我 1 说服别人时,先说想法,再把具体的理由讲 清楚;要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 习作笔尖流出 的故 事 2 创编故事时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情节要吸 引人;写人物时注意心理活动;环境描写也 很重要。 语文园交流平台 2 学会借助小说中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

【K12学习】第四单元《控制与设计》知识点归纳

第四单元《控制与设计》知识点归纳 一、控制的手段与应用 一、 二、 、 2、 3、 、控制的含义:b 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或目的,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事物向期望的目标发展,这就是控制。 按人工干预来分:人工控制、自动控制 按执行部件来分:机械控制、气动控制、液压控制、电子控制 2、控制的手段:a 3、控制的应用:b (1)生活:控制应用到生活中,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人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周围的环境,使之满足人们的需要。 (2)生产:生产中往往需要对温度、湿度、压力、速度及加工动作等进行控制,控制在生产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

应用。 (3)军事国防:控制在军事、国防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 、简单开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c 概念:控制系统的输出量不对系统的控制产生任何影响的控制系统。 例:红绿灯定时控制系统、防盗报警控制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公园的音乐喷泉自动控制系统、 红外线自动门控制系统、普通电风扇风速控制系统、可调光台灯控制系统等。 特征:系统的输出量仅受输入量控制,输入量到输出量之间的信号是单向传递。 方框图: 输入量:控制系统的给定量。 控制器: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并发出控制命令的装置或元件。 执行器:直接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的装置或元件 控制量:执行器的输出信号。 被控对象:控制系统中所要控制的装置或生产过程 输出量:控制系统所要控制的量。 2、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b

概念:系统的输出量返回到输入端并对控制过程产生影响的控制系统。 例:供水水箱的水位自动控制系统、加热炉的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花房温度控制系统、投篮、 家用电饭锅保温控制系统、家用电冰箱温度控制系统等。 基本组成:与开环控制系统相比,闭环控制系统多了检测装置、比较器。 3、闭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c 4、控制器和执行器的作用:c 控制器:对输入信号(偏差值)进行运算处理,并发出控制命令。 执行器:根据指令对被控对象直接控制。 三、闭环控制系统的干扰与反馈 、干扰因素:c 在控制系统中,除输入量(给定值)以外,引起被控量变化的各种因素称为干扰因素。 有的干扰因素是环境造成的,如影响自行车行驶速度的变化的自然风等; 有的干扰因素是人为原因所致,如影响飞机导航信号的手机信号等。 2、反馈的含义:b

PLC课程设计装配流水线控制

PLC课程设计装配流水线控制

目录 1 概述 (1) 2 硬件设计 (2) 2.1 控制要求 (2) 2.2 选择PLC的型号 (3) 2.2.1 基本单元 (3) 2.2.2 个人计算机(PC)或编程器 (4) 2.3 输入输出接线表 (4) 2.4 系统设计流程图 (4) 3 软件设计 (6) 3.1 设计梯形图 (6) 3.2 设计语句表 (13) 4 调试结果 (18) 5 结束语 (19) 6 参考文献 (20) 1 概述 在PLC问世之前,工业控制领域中是继电器控制占主导地位,继电器控制系统有着十分明显的缺点。体积大、功耗多、可靠性差、寿命短、运行速度慢、适应性差,特别当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时,就鼻息重新设计、重新安装,造成时间和资金的严重浪费。为了改变这种现状,

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PLC。随着PLC的不断发展增加了网络通信功能,发展了各种智能模块,增加了外部诊断功能。使PLC成为了现在工业控制领域的三大支柱之一。 本课题是用PLC控制装配流水线控制。用PLC控制装配流水线具有程序设计简单、易于操作和理解、能够实现多种功能等优点。此系统主要能够实现顺次启动和停止,完成工件移位以及功能紧急故障处理等功能。 2 硬件设计 2.1 控制要求: 图2-1

功能说明: 装配流水线控制传送系统,用异步电动机带动传送带,控制过程如下: 启动时先按下SD按钮,起动整个传送系统,工件开始在传送带移位。 停止时按下复位按钮,装配流水线停止工作,系统初始化重新开始运行。 A,B,C三个灯模拟的是三个操作,D,E,F,G四组灯模拟的是传送带。 传送带共有十六个工位,工件从1号位装入,分别在A(操作1)、B(操作2)、C(操作3)三个工位完成三种装配操作,经最后一个工位后送入仓库;D,E,F,G均是四个灯一组的模拟传送带,这些工位均用于传送工件。工件在传送带上开始传送,经过DEFG传送之后进行A操作,再经过DEFG传送之后进行B操作,再经过DEFG传送之后进行C操作,然后经过DEFG传送到仓库。按下启动按钮整个系统开始工作,按下复位按钮整个系统开始恢复到初始化状态,按下移位按钮系统开始传送工件经过ABC三个操作之后最后到达仓库。 2.2 选择PLC型号 PLC的选择主要应从PLC 的机型、容量、I/O模块、电源模块、特殊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主题:当代文化参与 第一部分:单元教学教材分析 课文编排:家乡文化生活 学习任务群:当代文化参与 主题指向:我们的家园 了解家乡,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增进家乡文化认同;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培养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语文素养: 1.学习调查、访谈和实地考证等,搜集整理资料,聚焦并提炼问题,展开专题研讨,提高对各种文化现象的认识能力和阐释自己见解的能力。 2.认识我们生活的家园,见证时代变迁。 3.研读学习资源,深化对家乡文化生活现状的认识和思考。 4.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第二部分:单元教学目标设计 1. 思考家乡文化生活与自我成长之间的关系,形成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的意识,培养家国情怀。 2. 了解访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有关访谈的基本知识、方法、程序、技巧等;提高在具体情境下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3. 阅读有关调查研究、乡土风俗等方面的文章,帮助完成本单元要求的学习活动,提升理性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学会灵活运用常见工具书和网络,根据一定的目的,查阅所需信息资料,快速定位信息。 4. 学会从现象中提炼有价值的典型问题,形成专题研究的意识,根据事实说

话,学会论证说理;学会分析梳理材料,提炼研究发现,了解调查报告应包括的一般要素并完成调查报告写作;培养自己理性思考、深入认识问题的能力。 第三部分:单元活动设计 编写意图: 本单元属于“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课程标准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强文化自信。 单元设计: 第一个学习活动设计,“记录家乡的人和物”,梳理值得记下的“人和物”素材,从熟悉的场景中激活记忆、凝练认识,感受家乡的底蕴。 第二个学习活动“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从不同的主题,如人际关系、道德风尚、文物古迹的保护、文化生活的方式等方面展开调查研究,任选一个主题,在某一个专题方向深入了解,感受家乡的变化。 第三个学习活动“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建议从风俗习惯、邻里关系、生活方式、文化环境等方面,选择其中的一项内容,思考可以改进的地方,这是语文学习的课外延伸。 三个学习活动设计的侧重点:第一个活动侧重通过调查、访谈、记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人、物、历史、习俗等;第二个活动侧重通过访谈和调查,了解家乡文化生活现象,辩证思考文化发展与个人、社会的关系;第三个活动侧重掌握大量一手材料后,提出丰富家乡文化生活的建议。在这一学习活动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其热爱家乡进而热爱祖国的感情。

通用技术2 第四单元 控制与设计 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 控制与设计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客观练习题:(每题3分,共60分) 1.我们要理解一个控制现象,就必须弄清三个问题,其中不包括的是( ) A .控制的对象是什么 B .控制的过程中受到哪些干扰 C .控制要达到什么目的 D .采取什么控制手段 2.下列描述的控制系统中属于人工控制的开环控制系统的是( ) A .室内烟雾报警系统 B .无土栽培厂房的湿度控制系统 C .旋钮式淋浴出水控制系统 D .学校的打铃控制系统 3.学校打铃系统一般也电脑控制,其控制系统为( ) A .机械控制、闭环控制 B .电子控制、闭环控制 C .机械控制、开环控制 D .电子控制、开环控制 4.下列控制系统中,属于开环控制系统 ( ) A .电冰箱的温度控制 B .计算机CPU 风扇的转速控制 C .现代化农业温室的温度控制 D .家用缝纫机的缝纫速度控制 5.自行车的刹车控制属于( ) A .机械控制 B .气动控制 C .液压控制 D .电子控制 6.判断控制系统是开环控制还是闭环控制的标志是有无( ) A .控制器 B .执行器 C .被控对象 D .反馈 7.某一游泳池的进水控制是一个定时进水控制系统,即设定一定的进水时间。这个控制系统的控制量应该是( ) A .进水量 B .进水时间 C .设定的水位 D .实际水位 8.若要制作一个光控报警电路,宜选用的传感器是 ( ) A .扬声器 B .亮度控制器 C .电子开关 D .光敏电阻 9.闭环控制系统中,反馈的作用是( ) A .减少输入量 B .增加输入量 C .将输出量返回到输入端 D .稳定输出量 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的能量将水加热的装置,由集热管、水箱、支架及相关附件组成,如图1。太阳能热水器水箱一般都带有水位自动控制系统,当水位低于设定水位时能自动加水。(回答10-11两题) 10.太阳能热水器水位自动控制系统中,输入量是( ) A .设定水位 B .太阳光的强弱 C .加水的时间 D .实际水位 11.如果发现太阳能热水器一直处于加热状态,你认为不可能 的原因是( ) A .水箱漏水 B .出水管漏水 C .集热管底部有异物沉淀 D .控制器坏了 12.在闭环控制系统中,输入比较器的量是( ) A .给定量与控制量 B .给定量与控制量 C .给定量与偏差值 D .控制量与被控量 11.关于干扰因素对控制系统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干扰因素仅作用在被控量上 B .干扰因素不会作用于开环控制系统 C .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干扰因素的作用都会反映在输出量的变化上 D .干扰因素是不可以利用的 图1

软件设计与加工单元PLC控制系统设计

软件设计与加工单元PLC控制系统设 计

四、软件设计17 4.1.1供料站的要求 本项目只考虑供料单元作为独立设备运行时的情况,单元工作的主令信号和工作状态显示信号来自PLC旁边的按钮/指示灯模块。而且,按钮/指示灯模块上的工作方式选择开关SA应置于”单站方式”位置。具体的控制要求为: ①设备上电和气源接通后,若工作单元的两个气缸均处于缩回位置,且料仓内有足够的待加工工件,则”正常工作”指示灯HL1常亮,表示设备准备好。否则,该指示灯以1Hz 频率闪烁。 ②若设备准备好,按下启动按钮,工作单元启动,”设备运行”指示灯HL2常亮。启动后,若出料台上没有工件,则应把工件推到出料台上。出料台上的工件被人工取出后,若没有停止信号,则进行下一次推出工件操作。

③若在运行中按下停止按钮,则在完成本工作周期任务后,各工作单元停止工作,HL2指示灯熄灭。 ④若在运行中料仓内工件不足,则工作单元继续工作,但”正常工作”指示灯HL1以1Hz的频率闪烁,”设备运行”指示灯HL2保持常亮。若料仓内没有工件,则HL1指示灯和HL2指示灯均以2Hz频率闪烁。工作站在完成本周期任务后停止。除非向料仓补充分够的工件,工作站不能再启动。 要求完成如下任务。 1、规划PLC的I/O分配及接线端子分配。 2、进行系统安装接线。 3、按控制要求编制PLC程序。 4、进行调试与运行。 4.1.2 PLC的I/O 接线及其气路图 图2-8 供料单元气动控制回路工作原理图根据工作单元装置的信号分配(表2-1)和工作任务的要求,供料单元PLC选用S7-224 AC/DC/RLY主单元,共14点输入和10点

高中通用技术:[监测试卷]第四单元《控制与设计》(高级卷)

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苏教版) 第四单元控制与设计 监测试题2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普通家用自行车的刹车控制是属于:( ) A、机械控制 B、气动控制 C、液压控制 D、电子控制 2.按时间顺序进行控制的“交通路口红绿灯控制系统”系统中被控对象是( )。 A.控制电路B.红绿灯 C.开关装置 D.路面车辆 3.人们使用空调器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使人感到舒适.这是控制在()方面的应用. A、生活B、生产C、农业D、军事 4.下列控制系统中,属于开环控制系统的是()。 A、智能电冰箱的温度控制 B、计算机的CPU上的风扇的转速控制 C、现代化农业温室的温度控制 D、红绿灯定时控制系统 5.理解一个控制现象,要明确控制的对象是什么,控制要达到什么目的和采取什么控制手段。例如,导弹控制系统控制的是导弹与目标之间的距离,目的是要击中目标(距离为零),分析这个控制系统,其控制的对象是:() A、人 B、目标 C、计算机 D、导弹 6.我们理解一个控制现象,要明确控制的对象是什么,控制要达到什么目的和采取什么控制手段。射击比赛的射手通过瞄准目标,使子弹射中靶心,分析这个过程,其控制的对象是() A、人 B、枪 C、子弹 D、靶 7.控制系统中属于自动控制系统的是() A、按钮开关控制 B、普通自来水龙头 C、花房恒温度控制 D、汽车驾驶8.电冰箱工作时温度设定在一定的范围值,当箱内温度变化超过设定的范围值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也相应地变化,通过热敏电阻的变化电流经过三极管放大器的放大,带动继电器,控制压缩的启动,实现电冰箱的温度控制。温度的变化量是:() A 、输入量 B、输出量 C、控制量 D、其他量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 闭环控制系统的信息流在传输过程中有反传比较动作,所以说闭环控制系统在工作中能对的偏差进行自动调整和补偿,提高系统的工作精度和抗干扰能力。 2.干扰是控制系统的外部环境与条件对系统的工作准确性产生的影响,排除干扰的有效方法是在系统中增加环节使之形成闭环的工作过程。

通用技术控制与设计单元设计

表3-1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一、控制是普遍存在。 用一些典型的、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控制是普遍存在,对控制有初步的认识,打破其神秘感。 现代社会中的例子: 生产、生活中的例子(图片) 古代社会中的例子: 案例1:大禹治水(图片) 问题:大禹治水过程中,通过什么手段实现治理好水患的目的? 答案:通过“疏通河道,泄洪为主” 手段实现治理好水患的目的。 案例2:木牛流马: 据研究:木牛和流马是汉代独轮手推车的两种改进设计,通过改进使人的负重有所减轻。木牛是一种轮子稍小一些的独轮手推车,载重大,前由人拉、后由人推,运行较慢;流马载重小,轮子稍大一些,由一人推,运行速度很快。诸葛亮所说“木牛流马”应是比喻它们运行的灵便程度和载重量的大小:木牛行动较笨而慢,像牛;流马行动敏捷而快,像马。不是说它们外形像牛像马。 目的:帮助军队运送战略物资。 案例3:希罗自动门(图片) 希罗自动门的相关材料见教参P66或江苏版P107。 希罗自动门说明了什么道理? 道理是:利用气压和液压动力装置,实现自动开门、关门。 总结:事物发展的结果可能是人们预先期望的,也可能与预期的目标不相符,甚至是不希望得到的。如果人们想达到某一特定的目的,就必须运用适当的手段来实现。 那么,运用什么手段来实现呢? (引入控制的概念) 二、控制的涵义 控制是根据自己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事物沿着某一确定方向发展的行为和过程。 结合事例(用音乐喷泉的事例),重点阐明控制的对象是什么;控制要达到什么目的;采取什么控制手段。 [探究活动] 请同学们说说你在生活学习中所见到的应用控制的事例。 如: 学校:学校的音乐铃声、多媒体教学系统、足球场草地自动喷淋系统、体育馆的自动伸缩坐椅等。 家庭:冰箱、电饭煲、微波炉等。 社会:交通信号灯、电子警察、电梯、程控电话交换机等 三、控制的分类 从控制过程中人工干预的情形来分: ?人工控制:人工纺纱、普通自来水龙头,旋转按钮打开电灯、驾驶汽车等; ?自动控制:数控机床、饮料自动装罐生产线、花房恒温控制、十字路口红绿灯的转换等 按照执行部件的不同,控制分为:机械控制、气动控制、液压控制、电子控制等 对于自动控制

新版苏教版语文一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最新资料推荐------------------------------------------------------ 新版苏教版语文一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课题乌鸦喝水【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 16 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 7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9 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 1 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讲故事。 3.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4.会用终于说一句话。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的过程,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的过程。 能用终于说句子。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 16 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 7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9 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 1 个偏旁。 2.能流利朗读课文,感知文中大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出示乌鸦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乌鸦,板书乌鸦。 2.和小乌鸦打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讲故事,学生认真听。 1 / 25

(教师戴上头饰讲故事,边讲边做实验,把石子慢慢放进瓶子里,水升高了。 ) 2.文中讲的是谁?它在干什么? 3.板书喝水(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认识渴──喝这一组生字。 师: 它们是一对孪生兄弟,长得很像,你能准确地辨认它们吗?三点水是渴,口字旁是喝,想喝水就是渴,有口才能喝。 4.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边读书边动笔,碰到生字宝宝就要请拼音姐姐帮忙,读准字音。 把预习时圈出的生字宝宝多读几遍。 )三、多种方法识字。 1.集中识字。 (1)课件出示词语: 一只、找水、里面、半瓶、终于、办法、升高、口渴、怎么、旁边、衔、一颗、渐渐(2)看谁最聪明,把这些生字宝宝的名字叫出来。 (3)学生自由读词语,不会的借助拼音读。 (4)请坐得最端正的同学做小老师带读。 (5)去掉拼音读词语。 2.比较法识字。 (1)板书:

《通用技术》复习九:第四单元控制与设计

《通用技术》复习九:第四单元控制与设计 高二()姓名________________号次—基本内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就是控制。从控制过程中人工干预的情形来分,控制有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控制系统称为开环 控制系统。把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控制系 统称为闭环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通常可以用方框图来表示。 3 ?在控制系统中,除输入量以外引起被控量变化的各种因素,就是______ 因素。 4?以功能和行为的相似性为基础,用模型'模拟原型'的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方法就 是功能模拟方法;通过对系统输入与输出关系的研究,进而推断出系统内部结构及其功能的方法,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 5 ?控制系统中,将输出量通过适当的检测装置返回到输入端并与输入量进行比较的 过程就是 __________ 。利用反馈来分析和处理被控对象,通过系统的输出来调整系统的行为, 使系统沿着预期的目标运行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控制的手段和应用 1.控制系统中属于自动控制系统的是:() A ..按钮开关控制 B .普通自来水龙头 C . 花房恒温度控制D.汽车驾驶 2.普通家用自行车的刹车控制属于:() A ..机械控制 B .气动控制 C .液压控制 D..电子控制 3 ?家用压力锅实现压力自动控制的部件是①锅盖②密封圈③安全阀④重锤() A. ①②③ B .①②④C.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 4.按时间顺序进行控制的交通路口红绿灯控制系统”系统中被控对象是()。 A .控制电路 B .红绿灯 C .开关装置 D .路面车辆 5?根植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又名“丝戏”,民间俗称“嘉礼”,乃流行于闽南语系地区的古老珍稀戏种,在提线木偶的控制过程中控制对象是 () A.手 B .提绳 C .木偶 6. 自动门控制系统的组成是() A.门、控制对象、传感器 C.控制对象、执行器、控制器、传感器 D .大脑 B.控制对象、门、控制器、传感器D.门、驱动器、传感器、控制对象 C.篮球的落点 D .以上皆是

(完整word版)装配流水线控制系统的设计.docx

长沙学院 专业综合设计说明书 题目装配流水线控制系统的设计 系(部)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专业 (班级 )10 电气 1 姓名卢超望 学号2010042103 指导教师殷科生 起止日期2013.12.23 — 2014.1.5

长沙学院课程设计鉴定表 姓名卢超望学号2010042103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 1 班设计题目装配流水线控制系统的设计指导教师殷科生指导教师意见: 评定成绩:教师签名:日期: 答辩小组意见: 评定成绩:答辩小组长签名:日期: 教研室意见: 最终评定等级:教研室主任签名:日期: 说明课程设计成绩分“优秀” 、“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等。

目录 1.系统功能与要求 2.系统元器件选型 3.系统端口配置 4.硬件电路设计 5.程序设计 6.调试与结论

装配流水线控制系统的设计 1.系统功能与要求 1设计任务 通过毕业设计了解 PLC控制的企业装配流水线基本原理以及工作流程,设计 PLC控制实现的模拟装配流水线系统,控制多工位装入、多工位装配、单工位入库等操作。 ⑴以自动化实验中心综合实训室的网络型可编程序控制器实训平台为研究对象,了解控制对象结 构组成,熟悉控制对象实际工作流程,确定受控对象与PLC间关系,估计程序步数; ⑵运行框图、硬件接线图绘制; ⑶画出 PLC 控制的梯形图; ⑷编制出语句表; ⑸输入指令并修改更正程序; ⑹调试运行并反复设计验证; ⑺整理设计思路、总结设计成果。 1.2装配流水线的基本介绍 1.2.1装配流水线的起源 20世纪初 , 美国人亨利 . 福特首先采用了流水线生产方法, 在他的工厂内 , 专业化地将分工分的非常细, 仅仅一个生产单元的工序竟然达到了7882 种 , 为了提高工人的劳动效率, 福特反复试验 , 确定了一条装配线上所需要的工人 , 以及每道工序之间的距离。这样里来 , 每个汽车底盘的装配时间就从12 小时 28分缩短到 1 小时 33 分。大量生产的主要生产组织方式为流水生产,其基础是由设备、工作地和传送装 置构成的设施系统,即流水生产线。最典型的流水生产线是汽车转配生产线。流水生产线是为特定的产 品和预定的生产大纲所设计的;生产作业计划的主要决策问题在流水生产线的设计阶段中就已经做出规 定。 1.2.2装配流水线的概述 在大量生产中,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改善劳动条件, 不仅要求机床能自动的对工件进 行加工 , 而且要求工件的装卸、工件的工序间的输送、工序间加工精度的检测、废品的剔除等都能自动 的进行。因此 , 把设备按工件的加工工序顺序依次排列, 用自动输送装置将他们联成一个整体, 并用控制系统将各个部分的动作协调起来, 使其按照规定的动作自动的进行工作, 这种自动化的加工系统就称为 自动化生产流水线。 流水线是人和机器的有效组合,最充分体现设备的灵活性,它将输送系统、随行夹具和在线专机、 检测设备有机的组合,以满足多品种产品的输送要求。输送线的传输方式有同步传输的/ (强制式)也可以是非同步传输/ (柔性式),根据配置的选择,可以实现装配和输送的要求。输送线在企业的批量 生产中不可或缺。 流水线是劳动者为了方便生产将生产对象人为的通过外界设备将其按照一定的线路顺序通过各个 操作点,以及用一定的速度来重复连续的完成生产过程。装配流水线把劳动对象和专业化生产专业的有 效的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生产方式。它具有以下特征: ⑴工作地点的专业化程度非常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