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肠系膜淋巴结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得了肠系膜淋巴结炎该怎么办

肠系膜淋巴结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得了肠系膜淋巴结炎该怎么办

肠系膜淋巴结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得了肠系膜淋巴结炎该怎么办
肠系膜淋巴结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得了肠系膜淋巴结炎该怎么办

https://www.doczj.com/doc/a816020752.html,/

肠系膜淋巴结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得了肠系膜淋巴结炎该怎么

肠系膜淋巴结炎最有效的西医治疗方法

一、西医

1 治疗原则

1、1 若病史比较典型,腹部压痛范围比较广泛,无腹肌紧张,可先行非手术治疗,静脉滴注抗生素,或用清热解毒剂。应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变化,如加重又难以与阑尾炎、Meckel憩室炎等疾病相鉴别时,仍宜剖腹探查,并将阑尾切除。

1、2 沙门菌感染引起胃肠道疾病以胃肠炎最多见,也有引起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报道。沙门菌感染引起的肠系膜淋巴结炎不同于病毒性淋巴结炎,好发于儿童或少年。细菌侵及健康搜索的淋巴结多表现为淋巴结内急性炎症反应、出血及坏死,淋巴结内可分离出沙门菌。应先行保守治疗,若形成脓肿或出现腹膜炎症状时,则行手术引流。2 治疗方式

2、1 非手术治疗抗生素治疗为主,并配合解痉镇痛药如山莨菪碱类。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不应手术治疗,应予抗感染治疗。治疗方法采用保守疗法,按氨苄青霉素0.1g/(kg?d)加0.9%生理盐水,每日2次静脉滴注,联合甲硝唑每日1次静脉滴注。对发热腹痛较重的病人加用地塞米松5mg/次,地塞米松用药不超过3日。2日后查白细胞有明显下降并有症状明显缓解,继续巩固治疗1周。肠系膜淋巴结炎手术治疗经过2~3天的治疗后发热大多消退,白细胞明显下降,腹痛症状明显缓解,经过1周的抗感染治疗多痊愈出院。

2、2 手术的选择由于该病有时与儿童急性阑尾炎颇难鉴别,因此,对诊断不能肯定者,宁可开腹探查,否则让已有急性炎症的阑尾留在腹腔内可能贻误治疗。B超检查是以阑尾的影像为直接依据,还可显示肿大的淋巴结,是二者鉴别的有效方法。若病情尚稳定或发病在6h以内,可继续观察,急性阑尾炎病情常进行性加重,应手术;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常可缓解。若病情较重或发病在12h以上仍不能排除急性阑尾炎时,应行剖腹探查,行阑尾切除术。如果经抗感染治疗仍持续腹痛6h,体温不降,腹肌较前紧张者,就应果断手术,避免阑尾穿孔,一般观察时间不超过24h。如果经治疗后,腹痛不剧烈,体温也无明显增高,血白细胞无继续增加,可按该病治疗,延长观察时间,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如误诊急性阑尾炎行手术时,一般认为也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如是急性阑尾炎而延误手术,可造成穿孔和腹膜炎,甚至危及生命。术中发现回盲部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充血,应取肿大淋巴结作病理切片检查。

肠系膜淋巴结炎最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

文章来自:39疾病百科 https://www.doczj.com/doc/a816020752.html,/cxmlbjy/yyzl/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思路和按摩方法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思路和按摩方法! (2010-08-31 13:49:03) 转载 分类:小儿推拿 标签: 肚子痛 肠系膜淋巴结炎 小儿推拿 求助。。。 老师。。。我是七岁栋栋宝的妈妈。。 自前学了推拿以后。一直以保健,增强抵抗力为目的在推拿。 有点小咳或小鼻塞。。立马也能见效。 最近碰到点难题了。。 最近一二个月里。宝宝经常会在半夜里腹部绞痛。已经有三次左右了。 每次持续个三分钟左右。还附带拉一点稀。但也只是一次性的。也不呈水状。 我在他痛的时候拿肚角和揉脐。。但是他痛得不让我动他。 后来我听别的妈妈会不会是回虫引起的。 昨天我带他去医院看了。 做了几个检查。 粪常规。。无异常。 血检查。。无异常。 b超。。。b超医生说发现淋巴结有点肿大。大约15mm。正常的是9mm 后来儿科医生说是病毒性的。 就象感冒会引起咽喉部的淋巴结肿大。引发咳呀什么的。 我家宝宝是肠胃里有炎症导致淋巴结肿大。 配了头包。 我记得老师说过。中医是指肠胃有垃圾了。 这个该以什么手法呢?这个头包还要吃吗? 我老公说,其实不去看,他自己本身也会好的。 谢谢栋栋宝妈妈抛砖引玉,我们来谈谈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问题。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近二、三年来在临床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发病有增长的趋势,好发年龄以2—6岁的患儿多见,其临床特点为脐周及小腹痛,其时间多发在2—5分钟左右,好发在活动后或晨起及饭后,饮食失节时。疼痛性质多为非痉挛性,锐痛,较难忍,其病多见于易感儿,反复发热者,素体痰热较重的患儿,多为恣食生冷、肥甘、鱼腥、油腻之品,少食蔬菜的肺胃积热的患儿。淋巴结是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一旦周围有感染,炎症就会激活淋巴结去工作,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求助。。。 老师。。。我是七岁栋栋宝的妈妈。。 自前学了推拿以后。一直以保健,增强抵抗力为目的在推拿。 有点小咳或小鼻塞。。立马也能见效。 最近碰到点难题了。。 最近一二个月里。宝宝经常会在半夜里腹部绞痛。已经有三次左右了。 每次持续个三分钟左右。还附带拉一点稀。但也只是一次性的。也不呈 水状。 我在他痛的时候拿肚角和揉脐。。但是他痛得不让我动他。 后来我听别的妈妈会不会是回虫引起的。 昨天我带他去医院看了。 做了几个检查。 粪常规。。无异常。 血检查。。无异常。 b超。。。b超医生说发现淋巴结有点肿大。大约15mm。正常的是9mm 后来儿科医生说是病毒性的。 就象感冒会引起咽喉部的淋巴结肿大。引发咳呀什么的。 我家宝宝是肠胃里有炎症导致淋巴结肿大。 配了头包。 我记得老师说过。中医是指肠胃有垃圾了。 这个该以什么手法呢?这个头包还要吃吗? 我老公说,其实不去看,他自己本身也会好的。 谢谢栋栋宝妈妈抛砖引玉,我们来谈谈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问题。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近二、三年来在临床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发病有增长的趋势,好发年龄以2—6岁的患儿多见,其临床特点为脐周及小腹痛,其时间多发在2—5分钟左右,好发在活动后或晨起及饭后,饮食失节时。疼痛性质多为非痉挛性,锐痛,较难忍,其病多见于易感儿,反复发热者,素体痰热较重的患儿,多为恣食生冷、肥甘、鱼腥、油腻之品,少食蔬菜的肺胃积热的患儿。淋巴结是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一旦周围有感染,炎症就会激活淋巴结去工作,这时淋巴结会有所增大.那为什么会痛呢? 是因为淋巴结有自己的包膜,淋巴结大了,包膜就会变紧,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就会引起痛感.可以想象吧? 西医的反思:由于近年来支原体感染的患儿较多,且反复使用红霉素、激素类药物从而增加了对胃肠道的刺激,减低自体免疫,导致淋巴免疫的激惹使淋巴细胞异常增生现象出现,促使肠淋巴结增生。但由于目前对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发病机理研究较少,不能断论,故此为愚之推论,有待于深入研究,仅供参考。系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疗常规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又称急性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acute nonspecific mesenteric lymphadenitis),由Brenneman(1921)首先提出,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以发烧、急性腹痛为其临床特点,一般病例药物治疗有效,少数肠系膜淋巴结炎化脓后形成脓肿,则需外科治疗。 病因 主要由于细菌、病毒及其毒素引起的感染,多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病。常见感染病原有: 1.柯萨基B病毒(Coxsackie B病毒) ?临床资料已证实,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主要致病因素是Coxsackie B病毒及其毒素,病毒及其产物经血循环到达回肠系膜引起淋巴结的急性炎症。 2.链球菌及金黄葡萄球菌 ?也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因素,这些化脓菌及其产物从原发病灶经血行或淋巴途径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的急性感染,炎症通常较为剧烈。 3.肠道内的细菌及寄生虫 ?如沙门氏菌、耶尔森菌、血吸虫、等,可经肠壁直接侵入肠系膜淋巴结内,引起特殊性炎症,但临床上较少见。 发病机制 1.好发部位 ?非特异性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主要发生于回肠末端的 肠系膜淋巴结内,空肠系膜淋巴结也可发生急性炎症,但临床上少见。感染与下列因素有关。 (1)解剖因素:回肠末端肠壁各层内含有极为丰富的淋巴管网,末端回肠系膜内淋巴结,特别是中间群淋巴结的数量,远远多于空肠系膜的淋巴结,常成群分布,数目高达数百个,这是感染好发于此的基础。 (2)生理因素:由于回盲瓣的影响,食糜在回肠末端内停留的时间较长,这虽有利于消化和吸收,但是也增加了肠道病原体及其产物的吸收量和肠系膜淋巴结感染的机会。 2.病理特征 ?炎症的早期,可见肠系膜内淋巴结肿大,呈暗红色,相互不粘连,触之尚软,可以活动。后期淋巴结逐渐变硬,灰白色外观,同时腹腔内可有少量浆液性渗出液。镜下主要发现为淋巴组织增生、充血及水肿。少数病例,淋巴结呈化脓性改变,可形成脓肿,甚至相互融合成较大的脓肿,溃破后导致化脓性腹膜炎。受肠系膜炎症的影响,回肠末端、盲肠及阑尾等均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存在,一般情况下,腹腔渗出液及肿大淋巴结穿刺做细菌培养大多为阴性。 症状体征 1.上呼吸道感染 ?患者近期内曾有低热、咽痛及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就医时正值上感期,表现为腹痛的同时有发热、头痛及咽部充血等(约占%)。 2.表浅??颈侧表浅淋巴结可有反应性增大,触诊可及肿大伴有压痛的淋巴结,病愈后肿大的淋巴结可恢复正常。 3.腹部症状与体征 ?腹部疼痛是患者主要就医的原因。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腹腔淋巴结肿大)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病理分析 肠系膜淋巴结炎于1921年首先由Brennemann报告,故亦称为Brennemann综合征。因本病的病因并未阐明,故亦有称为急性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系由柯萨奇B病毒或其它病毒所致,由于远端回肠的肠系膜淋巴引流十分丰富,回肠未端及升结肠部分区域淋巴结很多,上呼吸道感染后病毒毒素可沿血循环到达该区域的淋巴结,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也有人认为,由于回盲瓣的关闭作用,使得肠内毒素或细菌分解代谢产物在回肠末端滞留的时间较长而易于吸收,是造成肠系膜淋巴结炎好发于回盲部的又一重要原因。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腹腔淋巴结肿大)原因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常见病变,一般认为上呼吸道感染后,链球菌或病毒的血行感染(即伤风感冒后),也有认为与肠道炎症和寄生虫病有关。多见于回肠末端(临床表现右下腹、脐周痛等)。淋巴结呈多发性充血、肿大。腹腔内可有少量炎性渗液。镜下可见淋巴窦扩张,中性粒细胞由小血管进入淋巴窦内,吞噬细菌。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常与上呼吸道感染有联系。

小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机体免疫系统活跃,免疫功能旺盛,淋巴滤泡生发中心明显;而另一方面,由于儿童机体发育尚不完善,各种肠道细菌、病毒、毒素等都可能透过肠粘膜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肿大临床诊断) 由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好发于回肠末端,故临床上诊断本病相对困难,易误诊。目前诊断本病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及血常规检查。超声的应用为本病的诊断开辟了新的检查途径。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即回、结肠区域肠系膜淋巴结数目增多,径线增大,呈椭圆形,结构类似靶样或内呈均匀低回声,无融合,可根据这些特征做出定性诊断。 1、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核鉴别:急性肠系膜淋巴结核在超声上表现为肠系膜淋巴结呈圆形或椭圆形肿大,包膜可不完整,可有融合,内部回声不均,晚期可出现散在的液化区以及伴声影的强光团或光点出现,可合并大量腹水,肠管粘连等改变,与本病不同。 2、与恶性淋巴瘤鉴别:肠系膜恶性淋巴瘤在超声上表现为肿大淋巴结趋向圆形,纵横比<2,累及节段较长,可有融合,中心坏死,点状钙化,与本病有明显区别。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28例临床分析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28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7-14T10:22:48.4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5期供稿作者:韦正光[导读]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特征,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疗水平。 韦正光(宁波市北仑区第二人民医院浙江宁波 315000)【中图分类号】R7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5-0210-02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特征,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病人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转归。结果 ≤14岁者25例,男性20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25例,或伴恶心呕吐18例或腹泻13例;发热19例;脐周压痛20例;常合并急性咽峡炎或伴扁桃体炎21例;多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15例和中性粒细胞比率升高18例。结论临床上遇到急 性腹痛、发热、脐周压痛或伴上呼吸道感染病例时,医生应想到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可能,尤其儿童患者。B超检查是诊断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方法。内科治疗预后良好。 【关键词】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 B超检查 为探讨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笔者对我院近年收治的28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8例均为我院2003年至2008年间住院诊治的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病人。其中男20例,女8例,男∶女为 2.5∶1;年龄最小者2岁,最大者80岁,平均11.3岁;其中2~14岁25例,28岁1例,29岁1例,80岁1例。全部经腹部B超检查证实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并排除了阑尾炎及肝、胆、胰、输尿管等可能引发腹痛的其他疾病。 1.2主要临床表现(1)胃肠道表现:①腹痛25例;②恶心呕吐18例,腹泻13例;③腹部压痛20例。(2)发热19例。(3)合并症:急生咽峡炎或伴扁桃体炎21例,多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15例,中性粒细胞比率升高18例。 1.3辅助检查 (1)血常规:28例病人均做了血常规检查,其中 WBC<4×109/L者2例,>10×109/L者15例;中性粒细胞比率<50%者3例,>70%者18例;其余病例白细胞计数或中性粒细胞比率在正常范围。 (2)尿常规:26例病人做尿常规检查,其中1例RBC3~5/HP,另1例RBC3~6/HP,其余无异常。 (3)大便常规及培养:26例病人行大便常规检查,1例WBC+,另1例隐血+,其余病例无异常;2例病人大便培养均无细菌生长。 (4)肝功能:28例病人均做了肝功能检查。其中1例AST53U/L;另1例ALT61U/L,AST272U/L;还有1例入院时ALT239U/L,GGT130U/L,治疗4天后复查ALT79U/L,GGT78U/L(此例B超显示肝内胆管扩张伴结石);其余病例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正常。 (5)放射学检查:12例病人行胸部X片检查,其中提示支气管炎1例,余11例正常;3例行腹部X片检查,均无异常。 (6)B超检查:28例病人经腹部B超检查均探及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一个或数个不等,其长径分别为11~21mm,其中7例合并肠间隙少量积液;除1例并肝内胆管扩张伴结石外,其余病例阑尾、肝脏、胆囊、胰腺、肾脏及输尿管均未见异常,也未探及腹腔其他异常情况。 1.4治疗及转归 28例患者经住院抗感染(抗菌素或加用抗病毒药物)、支持、对症等治疗后症状消失,体温正常,腹部无压痛而出院。住院时间2~9天不等。 2 讨论 2.1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及其临床特点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又称急性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本病多见于儿童,但成人也可以发生[1]。病因一般认为可由多种感染性疾病引起[2]。临床主要表现为:(1)腹痛:是本病最主要的临床症状,可在任何部位,但以脐周常见。(2)发热:体温可上升达39℃左右,个别可达40℃以上。(3)常伴有咽峡炎或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征象,少数病人可伴浅表淋巴结肿大或并压痛。(4)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多数升高。尿、粪常规检查一般无异常。少数病人一过性肝酶升高(可能与病原体毒素的吸收或发热等对肝脏的影响有关)。 2.2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及注意事项(1)临床上遇到急性腹痛、发热、脐周压痛或伴上呼吸道感染征象病例时,医生应想到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可能,尤其儿童患者。(2)腹部B超检查可探及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及其位置、数目、形态、大小及有无炎性渗液等,且具有简便、可靠、无创伤、费用低等优点。(3)对病情的严密观察和腹部B超动态检查具有重要价值。(4)诊断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排除阑尾炎、胃肠、肝胆、胰腺疾病及泌尿系结石等所引起的腹痛,以免延误这些疾病的治疗或手术时机而造成不良后果。 2.3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及预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明确后通常采用内科治疗,以抗菌药物治疗为主[2],同时可加用抗病毒药物,并酌情给以支持、对症处理。一般3~4日后腹痛消失,体温正常,预后良好。笔者以为对出院患者最好随访1~2周,并嘱病人或其家属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到医院复诊,以确保病人安全。 参考文献 [1]郑芝田主编.胃肠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008. [2]萧树东主编.江绍基胃肠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37.

肠系膜淋巴结炎病例模板

入 院 记 录 姓名: 病区: 内科病区 性别: 男 出生地: 年龄: 2岁 住址: 民族: 汉族 入院日期: 2014-03-10 16:00 婚姻: 已婚 记录日期: 2014-03-10 20:17 职业: 农民 病史陈述者: 患者本人 主 诉:腹痛1天。 现病史:患儿于1天前无明显原因的出现腹痛,呈阵发性发作,无恶心及呕吐,无腹泻。无咳嗽及咳痰,无头痛及发热。在家口服消炎药物,效果不佳,为求进一步治疗,于近日来我院门诊就治,门诊以“肠系膜淋巴结炎”收治入院。自发病以来,患儿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急慢性传染病史,无外伤史,无手术史,无输血史,无药物过敏史,无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随当地进行。 个人史:出于原籍,无长期外地居住史。无疫区疫水等密切接触史,父母非近亲婚配,母亲孕期健康,营养良好。 家族史:无家族传染性、遗传倾向性疾病史。 体 格 检 查 T 36.1 ℃,P 90 次/分,R 20 次/分,BP / mmHg,体 重 14 Kg 男性儿童,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精神一般,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皮肤未见出血点、瘀斑及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外形正常,无畸形、无肿块。睑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两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 ,调节对光反射灵敏。双耳粗测听力正常,外耳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无畸形,通气差 ,有分泌物,各鼻副窦均无压痛。口唇无发绀,齿龈无出血、 无溢脓。口腔粘膜无出血点、无溃疡,伸舌居中,咽充血,扁桃

体Ⅰ度肿大。颈软、无抵抗,无颈静脉怒张、无异常搏动,甲状腺正常,气管居中。双侧胸廓对称无畸形,无局部突出、无凹陷,无胸壁静脉曲张。两侧呼吸动度相等,肋间隙无增宽、无变窄。胸骨及胸壁无明显压痛,两侧语音震颤相等,无胸膜摩擦感。两肺叩诊音清,听诊双肺呼吸 音清,未闻及干性啰音。心前区无异常隆起,心尖搏动点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cm,触无震颤,心率90次/分,心律整齐。心脏各瓣膜区无病理性杂音。腹平坦,对称,腹壁静脉无怒张,无皮疹、无瘢痕、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柔软,无压痛、无反跳痛,麦氏点无压痛,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无振水音。腹部叩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肝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外生殖器未查,肛门未查。脊柱弯曲度正常,无畸形,活动自如。无压痛、无叩击痛。四肢其余各关节无红肿,无肌肉萎缩,活动自如。无水肿,双膝腱及跟腱反射存在。 辅助检查 时间项目结果 2014-03-11 血分析WBC7.6×109/L RBC5.05×1012/L LY41.2% GR44.9% HGB123g/L PLT235×109/L 2014-03-11 CRP全血正常 2014-03-11 B超肠系膜淋巴结炎 初步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 医师签名:

肠系膜淋巴结炎病例

肠系膜淋巴结炎病例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入院记录 姓 名: 病区:内科病区 性 别: 男出生地: 年 龄: 2岁住址: 民 族: 汉族入院日期:2014-03-1016:00婚姻:已婚记录日期:2014-03-1020:17 职业:农民病史陈述 者: 患者本人 主诉:腹痛1天。 现病史:患儿于1天前无明显原因的出现腹痛,呈阵发性发作,无恶心及呕吐,无腹泻。无咳嗽及咳痰,无头痛及发热。在家口服消炎药物,效果不佳,为求进一步治疗,于近日来我院门诊就治,门诊以“肠系膜淋巴结炎”收治入院。自发病以来,患儿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急慢性传染病史,无外伤史,无手术史,无输血史,无药物过敏史,无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随当地进行。 个人史:出于原籍,无长期外地居住史。无疫区疫水等密切接触史,父母非近亲婚配,母亲孕期健康,营养良好。 家族史:无家族传染性、遗传倾向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 36. 1 ℃, P90 次/ 分,R20 次/ 分,BP/ mmHg,体 重14Kg

男性儿童,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精神一般,自主体位,查体 合作。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皮肤未见出血点、瘀斑及皮疹,浅表淋巴 结无肿大。头颅外形正常,无畸形、无肿块。睑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 染,两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调节对光反射灵敏。双耳粗测听力正 常,外耳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无畸形,通气差,有 分泌物,各鼻副窦均无压痛。口唇无发绀,齿龈无出血、无溢脓。口腔 粘膜无出血点、无溃疡,伸舌居中,咽充血,扁桃体Ⅰ度肿大。颈软、 无抵抗,无颈静脉怒张、无异常搏动,甲状腺正常,气管居中。双侧胸 廓对称无畸形,无局部突出、无凹陷,无胸壁静脉曲张。两侧呼吸动度 相等,肋间隙无增宽、无变窄。胸骨及胸壁无明显压痛,两侧语音震颤 相等,无胸膜摩擦感。两肺叩诊音清,听诊双肺呼吸 音清,未闻及干性啰音。心前区无异常隆起,心尖搏动点位于第五肋间 左锁骨中线内0.5cm,触无震颤,心率90次/分,心律整齐。心脏各瓣膜 区无病理性杂音。腹平坦,对称,腹壁静脉无怒张,无皮疹、无瘢痕、 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柔软,无压痛、无反跳痛,麦氏点无压痛, 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无振水音。腹部叩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 肝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外生殖器未查,肛门未查。脊柱弯曲度正 常,无畸形,活动自如。无压痛、无叩击痛。四肢其余各关节无红肿, 无肌肉萎缩,活动自如。无水肿,双膝腱及跟腱反射存在。 辅助检查 时间项目结果 2014-03-11血分析WBC7.6×109/LRBC5.05×1012/L LY41.2%GR44.9%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ICD-10:)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治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堂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 病因:主要由于细菌、病毒及其毒素引起的感染,多在上呼吸道感染后或肠道炎症之后发病。(1)常见感染病原有柯萨其B病毒(病毒及其毒素经血循环到达回肠系膜引起淋巴结的急性炎症);(2)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因素(这些化脓菌及其产物从原发病灶经血行或淋巴结途径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的急性感染,炎症通常较为剧烈);(3)肠道内的细菌及寄生虫,如沙门氏菌、耶尔森菌、血吸虫、阿米巴原虫等,可经肠壁直接侵入肠系膜淋巴结内,引起特殊性炎症,但临床上较少见。 2. 临床表现: (1)主要症状: 腹部症状:腹部疼痛是患儿主要就医的原因。腹痛发生较急,常呈绞痛性及阵发性的特点。间歇期腹痛明显好转,或毫无不适,照常活动。腹痛部位常较广泛,疼痛可始于上腹、脐周或全腹,以后局限右下腹部。常伴有轻度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腹泻等。 (2)伴随症状: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近期内曾有低热、咽痛及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就医时正值上感期表现为腹痛的同时有发热、头痛及咽痛等(占%)。 (2)查体:浅表淋巴结肿大,颈侧表浅淋巴结可有反应性增大,触诊可及肿大伴有触痛的淋巴结,病愈后肿大的淋巴结可恢复正常。腹部压痛以右下腹部为主,但范围较广泛,压痛明显的部位,经常变化不恒定。左侧卧位时,压痛点也可移向左侧,腹肌紧张较轻或无,反跳痛常为阴性。部分患儿在右下腹可触及状伴压痛的肿块,很可能是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 (三)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ICD—10:编码; 2. 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肠系膜淋巴结炎病例

入院记录姓 名: 病区:内科病区 性 别: 男出生地: 年 龄: 2岁住址: 民 族: 汉族入院日期:2014-03-1016:00婚姻:已婚记录日期:2014-03-1020:17 职业:农民病史陈述 者: 患者本人 主诉:腹痛1天。 现病史:患儿于1天前无明显原因的出现腹痛,呈阵发性发作,无恶心及呕吐,无腹泻。无咳嗽及咳痰,无头痛及发热。在家口服消炎药物,效果不佳,为求进一步治疗,于近日来我院门诊就治,门诊以“肠系膜淋巴结炎”收治入院。自发病以来,患儿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急慢性传染病史,无外伤史,无手术史,无输血史,无药物过敏史,无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随当地进行。

个人史:出于原籍,无长期外地居住史。无疫区疫水等密切接触史,父母非近亲婚配,母亲孕期健康,营养良好。 家族史:无家族传染性、遗传倾向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 36. 1 ℃, P90 次/ 分,R20 次/ 分,BP/ mmHg,体 重14Kg 男性儿童,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精神一般,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皮肤未见出血点、瘀斑及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外形正常,无畸形、无肿块。睑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两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调节对光反射灵敏。双耳粗测听力正常,外耳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无畸形,通气差,有分泌物,各鼻副窦均无压痛。口唇无发绀,齿龈无出血、无溢脓。口腔粘膜无出血点、无溃疡,伸舌居中,咽充血,扁桃体Ⅰ度肿大。颈软、无抵抗,无颈静脉怒张、无异常搏动,甲状腺正常,气管居中。双侧胸廓对称无畸形,无局部突出、无凹陷,无胸壁静脉曲张。两侧呼吸动度相等,肋间隙无增宽、无变窄。胸骨及胸壁无明显压痛,两侧语音震颤相等,无胸膜摩擦感。两肺叩诊音清,听诊双肺呼吸 音清,未闻及干性啰音。心前区无异常隆起,心尖搏动点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cm,触无震颤,心率90次/分,心律整齐。心脏各瓣膜区无病理性杂音。腹平坦,对称,腹壁静脉无怒张,无皮疹、无瘢痕、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柔软,无压痛、无反跳痛,麦氏点无压痛,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无振水音。腹部叩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

肠系膜淋巴结炎病例模板

入 院 记 录 姓名: 病区: 内科病区 性别: 男 出生地: 年龄: 2岁 住址: 民族: 汉族 入院日期: 2014-03-10 16:00 婚姻: 已婚 记录日期: 2014-03-10 20:17 职业: 农民 病史陈述者: 患者本人 主 诉:腹痛1天。 现病史:患儿于1天前无明显原因的出现腹痛,呈阵发性发作,无恶心及呕 吐,无腹泻。无咳嗽及咳痰,无头痛及发热。在家口服消炎药物,效果不佳,为 求进一步治疗,于近日来我院门诊就治,门诊以“肠系膜淋巴结炎”收治入院。自 发病以来,患儿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急慢性传染病史,无外伤史,无手术史,无输血史, 无药物过敏史,无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随当地进行。 个人史:出于原籍,无长期外地居住史。无疫区疫水等密切接触史,父母非 近亲婚配,母亲孕期健康,营养良好。 家族史:无家族传染性、遗传倾向性疾病史。 体 格 检 查 T 36.1 ℃,P 90 次/ 分,R 20 次/分,BP / mmHg,体重 14 Kg 男性儿童,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精神一般,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皮肤未见出血点、瘀斑及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 外形正常,无畸形、无肿块。睑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两侧瞳孔等大等圆, 直径3mm ,调节对光反射灵敏。双耳粗测听力正常,外耳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 乳突无压痛。鼻无畸形,通气差 ,有分泌物,各鼻副窦均无压痛。口唇无发绀, 齿龈无出血、 无溢脓。口腔粘膜无出血点、无溃疡,伸舌居中,咽充血,扁桃

体Ⅰ度肿大。颈软、无抵抗,无颈静脉怒张、无异常搏动,甲状腺正常,气管 居中。双侧胸廓对称无畸形,无局部突出、无凹陷,无胸壁静脉曲张。两侧呼 吸动度相等,肋间隙无增宽、无变窄。胸骨及胸壁无明显压痛,两侧语音震颤 相等,无胸膜摩擦感。两肺叩诊音清,听诊双肺呼吸 音清,未闻及干性啰音。心前区无异常隆起,心尖搏动点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 线内0.5cm,触无震颤,心率90次/分,心律整齐。心脏各瓣膜区无病理性杂 音。腹平坦,对称,腹壁静脉无怒张,无皮疹、无瘢痕、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柔软,无压痛、无反跳痛,麦氏点无压痛,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无 振水音。腹部叩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肝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外生殖器 未查,肛门未查。脊柱弯曲度正常,无畸形,活动自如。无压痛、无叩击痛。 四肢其余各关节无红肿,无肌肉萎缩,活动自如。无水肿,双膝腱及跟腱反射 存在。 辅助检查 时间项目结果 2014-03-11 血分析WBC7.6×109/L RBC5.05×1012/L LY41.2% GR44.9% HGB123g/L PLT235×109/L 2014-03-11 CRP全血正常 2014-03-11 B超肠系膜淋巴结炎 初步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 医师签名:

小儿腹痛(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医诊疗方案

小儿腹痛(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儿科学》(新世纪第4版,马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 (1)患儿可有外感风邪、乳食不节或不洁、情志不畅等病史或诱因。 (2)临床表现:疼痛部位: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但以脐周及右下腹为主;疼痛性质:隐痛、钝痛、胀痛、刺痛、掣痛;疼痛特点:时作时止、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发作后自行缓解;伴随症状:部分患者可伴发热、呕吐、腹胀、便秘或腹泻、啼哭不宁等。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江载芳、申昆玲、沈颖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中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1)多见于7岁以下小儿,好发于冬春季节。 (2)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史。 (3)典型症状:发热、腹痛、呕吐,有时伴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腹痛可在任何部位,以脐周或右下腹最常见,腹痛性质不固定,可表现为隐痛或痉挛性疼痛。压痛部位靠近中线或偏高,无固定位置,少有反跳痛及腹肌紧张。偶可在右下腹扪及具有压痛的小结节样肿物。 (4)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 (5)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多发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在同一区域肠系膜上有2个以上淋巴结显像,长轴(最长直径)≥10 mm或短轴(最短直径)≥5 mm,纵横比>2),或淋巴结成集簇状排列、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显示淋巴结内血流信号丰富者。较重者可见腹腔积液。 (二)证候诊断 参照《中医儿科学》(新世纪第4版,马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 (1)腹部中寒证:腹部疼痛,拘急疼痛,得温则舒,遇寒痛甚,痛处喜暖,面色苍白,痛甚者额冷汗出,唇色紫黯,肢冷不温,或兼吐泻,小便清长,舌淡、苔白滑,脉沉弦紧,指纹红。 (2)乳食积滞证:脘腹胀满,按之痛甚,嗳腐吞酸,不思乳食,腹痛欲泻,

中医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

中医药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 作者单位:温州市中医医院,浙江温州 【摘要】目的观察消积止痛汤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方法150例患儿经彩色多普勒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均服用消积止痛汤,15 d后统计疗效。结果治愈113例,有效2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2 %。结论消积止痛汤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肠系膜淋巴结炎;小儿;消积止痛汤 小儿腹痛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病症,其病因多种多样,其中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因之一,近年来在儿科门诊逐渐增多。幼儿及儿童在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或仅是高热时往往伴腹痛,以往临床主要考虑胆道蛔虫或胃肠道痉挛,现由于高分辨率超声仪的广泛应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能够清晰显示出来。目前国内外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尚无统一诊断标准,且相关报道较少。为此将我院2004年6月至2006年10月对有腹痛且临床初步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150例患儿的肠系膜淋巴结超声图像、治疗过程和治疗结果进行统计,旨在探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体会。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2004年6月至2006年10月以“腹痛”为主诉就诊的门诊病人,共150例,其中男78例,女72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12岁,平均7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3年。临床表现为腹部隐痛、钝痛或胀痛,多位于脐周,食欲不振,恶心或腹胀,大便秘结,无发热、腹泻。查体:面色少华、形体消瘦,脐周有压痛。因小儿腹肌不发达,腹肌紧张可不明显。约72 %的患儿曾有腹痛

病史,无其他明显阳性体征。高热腹痛剧烈的患儿进行血常规化验,显示13 %的患儿白细胞总数升高,45 %中性粒细胞升高。 1.2诊断方法 采用美国sequoia|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0 mhz。取仰卧位,扫查顺序依次为右侧腹、脐周、左侧腹,清晰显示肿大的淋巴结。观察并记录淋巴结位置、大小、回声、形态、长短轴比值(l/s值),并以cdfi(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确认。结果显示:150例患儿皆为多发性淋巴结肿大,未见单发。淋巴结体积最大约24 mm×9 mm×9 mm,最小约7 mm×5 mm×5 mm。淋巴结长径5~10 mm 26例,占17 %;11~20 mm 118例,占79 %;>20 mm 6例,占4 %。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表现为低回团,结构清晰,cdfi可清晰显示淋巴结内血流灌注。 2治疗方法 方用消积止痛汤:木香5 g、槟榔10 g、陈皮3 g、枳壳5 g、茯苓10 g、白术5 g、蒲公英10 g、鸡内金5 g、白芍10 g、甘草3 g。临证加减:发热加金银花、连翘辛凉解表;咳嗽加杏仁、浙贝母止咳化痰;大便秘结加葶苈子、瓜蒌仁润肠通便;纳差加麦芽、谷芽消食健胃。配合中成药化积口服液以化积消食导滞,清热解毒口服液以清脏腑热毒。15 d后统计疗效。 3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自拟)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b超复查未见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b超复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较治疗前缩小。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及b超复查结果均无改善。 3.2治疗结果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ICD-10:M30.301)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治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堂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 病因:主要由于细菌、病毒及其毒素引起的感染,多在上呼吸道感染后或肠道炎症之后发病。(1)常见感染病原有柯萨其B病毒(病毒及其毒素经血循环到达回肠系膜引起淋巴结的急性炎症);(2)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因素(这些化脓菌及其产物从原发病灶经血行或淋巴结途径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的急性感染,炎症通常较为剧烈);(3)肠道内的细菌及寄生虫,如沙门氏菌、耶尔森菌、血吸虫、阿米巴原虫等,可经肠壁直接侵入肠系膜淋巴结内,引起特殊性炎症,但临床上较少见。 2. 临床表现: (1)主要症状: 腹部症状:腹部疼痛是患儿主要就医的原因。腹痛发生较急,常呈绞痛性及阵发性的特点。间歇期腹痛明显好转,或毫无不适,照常活动。腹痛部位常较广泛,疼痛可始于上腹、脐周或全腹,以后局限右下腹部。常伴有轻度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腹泻等。 (2)伴随症状: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近期内曾有低热、咽痛及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就医时正值上感期表现为腹痛的同时有发

热、头痛及咽痛等(占42.5%)。 (2)查体:浅表淋巴结肿大,颈侧表浅淋巴结可有反应性增大,触诊可及肿大伴有触痛的淋巴结,病愈后肿大的淋巴结可恢复正常。腹部压痛以右下腹部为主,但范围较广泛,压痛明显的部位,经常变化不恒定。左侧卧位时,压痛点也可移向左侧,腹肌紧张较轻或无,反跳痛常为阴性。部分患儿在右下腹可触及状伴压痛的肿块,很可能是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 (三)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ICD—10:M30.301编码; 2. 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1.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 2. 抗感染、降温、补液等治疗,需要时请外科会诊。 3. 局部治疗:可行腹部推拿理疗。 4. 对症、支持治疗: (五)标准住院日为4-7天。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入院后第1天必需检查项目有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肾电糖、CRP、PCT、抗链球菌溶血素、必检四项、血培养、咽试子培养胸片、心电图、腹部超声等。 (七)出院标准: 1. 发热、腹痛、呕吐等症状消失,精神食欲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治疗总结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治疗总结 发表时间:2018-08-21T14:32:27.06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下第10期作者:李慧梅 [导读]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科常见、多发病,是造成儿童反复腹痛发作的常见病因之一。 (钦州市中医医院;广西钦州535000) 摘要:目的:总结肠系膜淋巴结炎小儿发作的特征,并可根据特征,较明确、迅速作出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经过治疗、观察30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分析总结。结果:300例患儿,264例治愈或者好转,有效率88%,36例无效。结论:本病多见于12岁以下小儿,多呈阵发性疼痛,脐周疼痛为主,疼痛多可耐受,上呼吸道感染时本病易发作,特别是本病患儿出现发热时,多会出现腹痛或者腹痛症状加剧。 关键词: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治疗总结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科常见、多发病,是造成儿童反复腹痛发作的常见病因之一,现对我院2015年7月~2017年12月期间,300例儿科门诊及住院的本病患儿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诊断、救治提供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0例患儿中,男167例,女133例;发病年龄1~17岁,其中1~6岁161例(53.7%),6~12岁135例(45%),12~17岁4例(1%)。 1.2 临床表现疼痛特点:阵发性疼痛250例(83.5%),持续性疼痛50例(16.5%);疼痛部位:脐周121例(40.3%),右下腹70例(23.3%),左下腹2例(0.7%),脐周伴右下腹104例(34.7%),具体位置诉说不清3例(1%);疼痛加剧时间段:吃饭前饥饿时加剧42例(14%),吃饭时加剧97例(3 2.3%),饭后加剧31例(10.3%),晨起加剧38例(12.7%),睡前加剧3例(1%),活动后加剧19例(6.3%),大便前加剧15例(5%),无明显规律例55(18.3%)。疼痛加剧诱发因素:食生冷海鲜等食物诱发89例(29.7%),腹部受凉诱发66例(22%),上呼吸道感染诱发125例(41.7%),无明显诱因发作20例(7%)。 1.3 伴随症状伴发热97例(3 2.3%),特别指出的是97例伴随发热患儿,疼痛加剧者95例,伴恶心、呕吐40例(1 3.3%),伴咳嗽76例(25.3%),伴鼻涕和(或)鼻塞111例(37%),伴腹泻32例(10.7%),伴便秘15例(5%)。 1.4 诊断方法详细询问患儿的病史、细致查体,行腹部彩超检查等检查,必要时行血常规、大便常规、血尿淀粉酶、腹部平片及CT等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1.5 治疗 300例患儿,其中200例患儿符合并由家长(监护人)同意选择纳入“中药烫熨法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研究”的课题,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使用中药烫熨疗法治疗,对照组100例使用头孢曲松针静脉注射。另有100例患儿因各种原因选择使用中药内服或者西药抗生素口服、静脉滴注等方法综合治疗。 2 结果 300例患儿,264例治愈或者好转,有效率88%,36例无效,无死亡病例。其中,随机选择纳入“中药烫熨疗法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疗效观察”课题的100例治疗组患儿,通过外敷中药,烫熨患儿腹部来治疗,临床疗效满意:治愈78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有效率93%,痊愈率78%。随机选择纳入对照组的100例患儿,使用头孢曲松针(过敏者使用其他抗生素)静脉注射,其中治愈50例,有效31例,无效19例,有效率81%,痊愈率50%。另外,未纳入课题,选择综合治疗的100例患儿,治愈57例,有效33例,无效10例,有效率90%,痊愈率57%。因而,本病临床中、西医治疗均可达到满意效果,积极治疗本病可有效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3 讨论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主要表现是腹痛,由于小儿语言表达及沟通能力差,大多不能准确描述病情,给临床诊断增加了许多困难,甚至因为误诊漏诊而延误治疗[1]。通过观察300例的患儿临床症状可以看出,本病多见于12岁以下小儿,多呈阵发性疼痛,脐周疼痛为主,疼痛多可耐受,上呼吸道感染时本病易发作,特别是本病患儿出现发热时,多会出现腹痛或者腹痛症状加剧。确定本病主要检查是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超声提示同一区域肠系膜上有1个以上淋巴结显像,长轴直径>1cm或短轴直径>0.5cm,纵横比>2,或淋巴结成簇排列,彩色多普显勒血液显像(CDFI)显示淋巴结内血流增多[2],医生初步判断后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明确诊断本病。故临床出现小儿腹痛为主诉时,可根据疾病发作的特征,详细询问病史,细致查体,观察疼痛的特点,重视辅助检查,较明确、迅速的与阑尾炎、肠痉挛、肠套叠、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作出鉴别诊断,准确判断出本病,排除内、外科疾病,并积极做彩色多普勒超声明确诊断。同时,通过临床治疗对比可以看出,作为中医外治疗法,相比较西药抗生素静滴或者口服、以及中药内服,中药烫熨疗法治疗本病疗效好、患儿接受度高、治疗方便(可带回家治疗),为临床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开辟了中医外治的新途径。 另外,观察发现,本病的预防及护理[3]也要引起重视:忌食生冷海鲜、贪凉饮冷、防止过饥过饱,注意腹部保暖,餐后忌剧烈运动,注意预防调护,可有效缓解病情、减少本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马利亚.腹痛贴治疗小儿腹痛58例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7):1515-1516. [2]孙远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病因病机与证治[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7(3):297-299.[3]张静,张云洲.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西医研究概况[J].贵阳中医学院报2010,32,(6):66-67.

肠系膜淋巴结炎病例格式

肠系膜淋巴结炎病例格 式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入院记录 姓名:病区:内科病区 性别:男出生地: 年龄:2岁住址: 民族:汉族入院日期:2014-03-1016:00 婚姻:已婚记录日期:2014-03-1020:17 职业:农民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 主诉:腹痛1天。 现病史:患儿于1天前无明显原因的出现腹痛,呈阵发性发作,无恶心及呕吐,无腹泻。无咳嗽及咳痰,无头痛及发热。在家口服消炎药物,效果不佳,为求进一步治疗,于近日来我院门诊就治,门诊以“肠系膜淋巴结炎”收治入院。自发病以来,患儿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急慢性传染病史,无外伤史,无手术史,无输血史,无药物过敏史,无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随当地进行。 个人史:出于原籍,无长期外地居住史。无疫区疫水等密切接触史,父母非近亲婚配,母亲孕期健康,营养良好。 家族史:无家族传染性、遗传倾向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36.1℃,P90次/分,R20次/分,BP/mmHg,体重14Kg 男性儿童,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精神一般,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皮肤未见出血点、瘀斑及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外形正常,无畸形、无肿块。睑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两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调节对光反射灵敏。双耳粗测听力正常,外耳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无畸形,通气差,有分泌物,各鼻副窦均无压痛。口唇无发绀,齿龈无出血、无溢脓。口腔粘膜无出血点、无溃疡,伸舌居中,咽充血,扁桃体Ⅰ度肿大。颈软、无抵抗,无颈静脉怒张、无异常搏动,甲状腺正常,气管居中。双侧胸廓对称无

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

一、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48 例误诊分析作者:占雪梅作者单位: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关键词】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本院 2003 年 9 月至 2006 年 8 月,共收治肠系膜淋巴结炎 216 例,均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证实。其中 48 例初诊或外院误诊,占 22.2%。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误诊 48 例病例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 48 例,其中男 28 例,女 20 例,年龄 1 2 个月~ 3 周岁 20 例(占41.7%),>3 周岁及<7 周岁 28 例(58.3%)。误诊病种:胃肠痉挛 16 例,消化不良 12 例,急性胃炎 9 例,蛔虫症 6 例,急性肠炎 3 例,急性阑尾炎 2 例。误诊时间:2~15d(平均 8d)。病程最长达 2 年。 1.2 临床表现 48 例中表现腹部隐痛 40 例,腹部痉挛痛 8 例;脐周痛 30 例,右下腹痛 14 例,左下腹痛 4 例;伴发热、呕吐 22 例,伴咳嗽、咽痛 34 例,伴腹泻 8 例,伴便秘 6 例。体征:腹部有明显压痛28 例,腹肌紧张 2 例,反跳痛 1 例,右下腹触及小结节样肿物 1 例。血常规:白细胞正常 32 例,轻度增高 12 例,明显增高 4 例;CRP:正常 38 例,轻度异常 10 例。8 例腹泻病例大便常规正常 4 例,WBC+~+++/HP 3 例,RBC+/HP 1 例,脂肪滴+/HP 1 例。 1.3 B 超检查 48 例均进行腹膜后淋巴结 B 超检查,均可见患儿脐周肠系膜根部、脐右侧或右下方多个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团块,10mm×6mm~38×16mm 大小,边界清楚。经 B 超检查后此 48 例才纠正诊断,其中 2 例怀疑有急性阑尾炎,1 例经剖腹探查,同时患有急性阑尾炎,肿大淋巴结 38mm×16mm;1 例因反复腹痛 2 年,曾多次在县、市级医院就诊,先后被诊断为胃肠痉挛、消化不良、胃炎等,予口服解痉助消化药、小儿化积口服液、胃炎干糖浆等均无显效,腹痛时作时止,转来本院就诊,后经详细询问病史、腹部触诊,并予 B 超检查,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 1.4 治疗与结果全部病例均经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用头孢克肟和/或利巴韦林+维生素 B6,疗程 7~10d;中药治疗予疏肝和胃、利气止痛,方取四逆散合金铃子散加味,药用柴胡 6g、白芍 10g、枳壳 10g、生草 6g、川楝子 6g、延胡索 10g、制香附 10g、厚朴 10g、青皮 10g,每日 1 剂,连服 2 周。48 例均经中西结合治疗后好转,其中 36 例经中药调理后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2 讨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 7 周岁以下的小儿,临床以反复腹痛为主要症状,常因呼吸道感染而加重,可伴有发热、呕吐、咽痛、咳嗽、腹泻、便秘等症状。因小儿常自诉腹痛后不久即玩耍自如,或就诊经口服抗菌药或抗病毒药腹痛缓解,而容易被家长和临床医生忽视。分析本组 48 例误诊的主要原因:(1)腹痛程度不剧烈,每次持续时间较短,疼痛间隙患儿活动自如,因而未被家长重视,本组属这类情况 31 例(占 64.6%),未得到及时治疗;(2) 接诊医师疏忽询问腹痛这一重要病史,体检不仔细,未及时予 B 超检查,本组属此类情况误诊 8 例(占 16.7%);(3)就诊时由于家长不重视,拒绝 B 超检查,本组属这类情况 6 例(占 12.5%),经抗炎治疗 2~3d 热退,但停药 1 周内体温又复升高,除有少许腹痛外,查体无其它阳性体征,后再经 B 超检查得到阳性结果;(4)患儿行 B 超检查时不配合,不断移动体位,导致 B 超医师不能细致检查或 B 超医师经验不足而出现阴性结果,本组属这类情况 3 例(占 6.3%)。因此,对有反复腹痛史并感冒后加重,经其他方法多次治疗无显效者,虽 B 超检查阴性,尚需请上级 B 超医师会诊,以防误诊。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早期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但对既往无腹痛病史或病史不清,就诊时又以其他伴随症状为主诉、B 超检查显阴性结果时,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仍容易疏忽,这需要临床医师提高警惕,尤其有呕吐、腹泻病史患儿千万不能只考虑胃肠炎,因沙门菌属感染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高热、腹泻,病程中可以发生胰腺炎、肠梗阻、胆囊炎、输卵管炎及肠系膜淋巴结炎〔2〕,对吐泻同时有高热且患病年龄又偏长者,不能忽视腹部触诊,在做大便常规加培养检查的同时,应及早行腹膜后淋巴结 B 超检查。对沙门菌侵及的肠系膜淋巴结炎应先行保守治疗,若形成脓肿或出现腹膜炎症状时,则应行手术引流〔3〕。对右下腹痛为主者,尤其是右下腹压痛明显者,极易误诊为阑尾炎,但阑尾炎右下腹压痛点固定,有明显的反跳痛和肌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