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这是一个来自越战归来的士兵的故事

这是一个来自越战归来的士兵的故事

这是一个来自越战归来的士兵的故事
这是一个来自越战归来的士兵的故事

这是一个来自越战归来的士兵的故事。

他从旧金山打电话给他的父母,告诉他们:“爸妈,我回来了,可是我有个不情之请。我想带一个朋友同我一起回家。”

“当然好啊!”他们回答,“我们会很高兴见到他的。”

“可是有件事我想先告诉你们,他在越战里受了重伤,少了一条胳臂和一只脚,他现在走投无路,我想请他回来和我们一起生活。”

“儿子,我很遗撼,不过或许我们可以帮他找个安身之处。”父亲又接着说“儿子,你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像他这样残障人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负担。我们还有自己的生活要过,不能就让他这样破坏了。我建议你先回家然后忘了他,他会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空的。”

就在此时儿子挂上了电话,他的父母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了。几天后,这对父母接到了来自旧金山警局的电话,告诉他们亲爱的儿子已经坠楼身亡了。警方相信这只是单纯的自杀案件。于是他们伤心欲绝地飞往旧金山,并在警方带领之下到停尸间去辨认儿子的遗体。那的确是他们的儿子没错,但惊讶的是儿子居然只有一条胳臂和一条腿。

感悟:故事中的父母就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喜爱面貌姣好或谈吐风趣的人很容易,但是要喜欢那些造成我们不便和不快的人却太难了。我们总是宁愿和那些不如我们健康,美丽或聪明的人保持距离。然而感谢上帝,有些人却不会对我们如此残酷。他们会无怨无悔地爱我们,不论我们多么糟总是愿意接纳我们。今晚在你入睡之前,向上帝祷告请他赐给你力量去接纳他人,不论他们是怎么样的人;请他帮助我们了解那些不同于我们的人。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种神奇的东西称为“友情”,你不知道它究竟如何发生何时发生,但你却知道它总会带给我们特殊的礼物。你也会了解友情是上帝给我们最珍贵的赠与!朋友就像是稀奇的宝物。他们带来欢笑,激励我们成功。他们倾听我们内心的话,与我们分享每一句赞美。他们的心房永远为我们敞开。现在就告诉你的朋友你有多在乎他们。

高一作文写人:老兵故事

高一作文写人:老兵故事 一个老兵的故事,也许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他头顶一顶军帽,平静的躺在摇椅上,嘴里一阵阵嘟囔着什么。风轻轻地从窗口吹进屋里,拂其他额前的银发,吹过他满布皱纹的脸颊和时常挂在嘴角的慈祥的微笑。 岁月不饶人,他已不再是当年突击小分队主力了,可似乎心中总有一股力量支撑着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诉说着当年那刻骨铭心的往事。 “我们小分队叫‘胜利小分队’,呵,那时连长说我们一定是会凯旋而归的,于是我们便有了这样一个名儿。我们对有五个人,青云年纪最小,也是最懂事最吃苦的一个;队里的窝窝头他总是自己少吃一个,留给其他人吃;冬天的时候他把自己的棉被盖一半在别人身上;打鬼子的时候他总是冲锋在前;撤退的时候他总是跑在最后边。多好的一个孩子啊,唉。。。。。。” “那天雪下得很大,我们的任务是护送村民离开村子躲进村子后面的山里去。因为上头说鬼子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这个小村。这个小村里有四百来个人;那天白天我们只撤了一半,可鬼子就到了村口,我们带着最后一批妇人和老人还有

孩子离开村子;剩下百来个男人。他们推拽着我们上山时说他们断后,很快就会跟上来,可最终还是被鬼子的军队抓了。后来我才知道,其实他们早就决定要和鬼子拼命的。” 老人长吁一口气,眼里开始泛起泪光,他继续说。 “那天晚上,妇女们听着远处村子里不时响起的枪声,想着又是哪家的丈夫因为不服从鬼子而被枪决了,都用力捂着嘴泣不成声。孩子们不懂事,依偎在老人怀里一个劲地问‘妈妈怎么哭了?谁欺负妈妈了?’可是大家都选择沉默” “我看见青云坐在一根横着的树枝上,满脸痛苦的望着远方隐隐闪着灯光的村子,沉思。我爬上树安慰他说‘别难过,他们会坚强活下来的,等鬼子走了以后我们再把这些村民送回村子,帮他们重建家园!’他摇摇头,‘我并不是因为这个而痛苦’。‘那是什么事?’我问他。他望着我,问,‘哥,如果我做了什么错事,你会原谅我吗?’我顿了一会儿,想,他该不会是要对鬼子投降吧?但又想到我们两兄弟一向被 母亲教导要忠于国家忠于党,忠于人民;而且他从小就听话,什么都为别人着想,于是我打消了这个疑虑。说:‘哥不怪你,哥相信你是对的!’他点点头,哭了。那晚我们都哭得很痛快。” “可第二天早上起来,他却真的如我所担心的那样不见了踪影,我们找遍了所有他可能去的地方,都没有他的踪影。我开始担心,我是不是眼睁睁把他放走了。后来我们的一个

越战经典照片背后的故事

越战经典照片背后的故事 “战争中最先牺牲的是真相。”美国参议员海勒姆?约翰逊1918年的名言。 越南战争期间,正值影像和通讯技术发展高潮,彩色电视机普及,卫星技术用于广播电视,美国人可在家中通过报纸、电视获知最新战地新闻,迎来全新的战争与资讯体验。 而越战影像资料中,在美国人心目中留下强烈印象,甚至对社会观念有极大冲击的,莫过于如下两个: 美联社记者亚当斯抓拍的照片中,一位便衣警察二话不说掏出手枪击毙一名被捕越共战士;黄幼公抓拍的照片中,一名越南小女孩在轰炸中赤裸着身子惊恐奔逃,身边跟着几位疑似“美国大兵”的军人。 这两张经典照片很快被符号化,意味着“南越对平民的无情屠杀”和“美军对越南村民狂轰烂炸”,作为反战标志广泛见诸全球各种和平运动及报章杂志之中,被认为是反战助推器,提前结束了越南战争。这两张照片的确极大影响了美国公众对战争的情绪,两位美联社记者因此成名,获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谁知两张照片背后有颇多耐人寻味的故事,个中细节常被淹没在政治情绪与意识形态之中。

西贡街头:枪决越共上尉 1968年1月31日,越南农历新年初二。 尽管处于南北内战之中,但根据过去几年的惯例,双方都会遵守春节临时停火协议,好好过个节。整个南方沉浸在节日氛围中,一半的军人警察正在放假。为迎接新年,南越当局临时解除了燃放烟花炮竹禁令。 凌晨,首都西贡大街上突然“轰隆”作响,不少民众误以为有人放鞭炮庆新年,随着响声越来越剧烈,听出街上混杂着AK-47点射的声音,这才明白战争爆发了。战争不仅爆发,而且是越战期间最大的地面军事行动――越共著名的“春节攻势”。 在1月30日,越共军队已进攻了南部六个城市,美军和南越军虽取消了停火,命令部队进入战备状态,但他们似乎习以为常,认为这不过是一场局部进攻,戒备仍相当松弛。真正的战争在初二凌晨3点才打响,超过8万越共正规军在游击队配合下,突然对南越100多个城镇同时发起全面总攻。西贡的总统府、机场、国家电台、美国大使馆、军营成为重点攻击目标,战况激烈。 这场战役致使1000多美军和近5000南越军人阵亡,越共士兵伤亡估计在4万左右,平民伤亡不计其数。有些地方的战斗只持续了几天,而旧都顺化的争夺战持续20余天,几乎化为废墟,12万平民无家可归,6000多人失踪。

浅析越南战争的影响

浅析越南战争的影响 摘要:越南战争是美国继朝鲜战争后,在亚洲发动的又一次战争,这场战争,无论是从持续的时间,还是从战争的规模上看都是朝鲜战争难以所及的。除了直接参战国美国和越南外,澳大利亚、韩国、奥地利也都派兵进入越南战场,中国也以援助越南的名义,秘密派遣大批工程兵、铁道兵、高炮兵和海、空军部队。这是一场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局部热战,它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本文欲从美国、越南、中国、苏联等几个角度来阐述越南战争的影响。 关键词:越南战争越南美国中国苏联 越南战争又称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是越南、老挝、柬埔寨人民反对美国侵略、捍卫民族独立和争取社会进步的解放战争。早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就通过了《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停战,结束了法国在这个地区进行多年的殖民战争,但是美国代表没有在会议最后宣言上签字,预示它另有图谋,这为美国加紧干涉印度支那埋下了伏笔,而这一天来得很快。 1961年5月,美国开始在南越发动“特种战争”,1964年8月4日美国政府声称美国军舰在北部湾受到所谓第二次袭击,对越南民主共和国发动了突然的武装侵略,完成了对越南战争的升级,至此,越南战争日趋白热化。到1975年美越签署停战协议,这场战争持续了十余载,不仅对交战双方,甚至对全世界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越南:毁灭性的灾难 1、实现了越南南北的统一。越南战争的胜利,使越南一分为二的状态得以结束,越南重新归于统一,和平统一的实现,使越南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社会的稳定是越南今后一切发展的基础。 2、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越南为自己的独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长达10多年的战争让越南失去了110万的优秀子女。1975年当越南土地上重新恢复平静时,留下了数以万计的孤儿、寡妇、残疾人。人口比例严重失调,因此,当越南战争结束时,大量的援越工人、士兵留在了越南,帮助这位邻国兄弟重新建造家园。 3、经济崩溃,通货膨胀。早在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之前,越南同法国就进行了几十年的越法战争,近半个世纪的战火在越南这片土地上不断的燃烧,满目苍夷

一个老兵对往事的回忆

一个老兵对往事的回忆 乌丹镇南郊一处平房院内,居住着一位革命老人,叫邹喜春。八十岁高龄,眼花耳背,步履沉重,矮小微胖的体区内,却仍然蓄积着足够的火气。 1927年,邹春喜出生在翁牛特旗梧桐花镇西大道村。九岁丧母,家贫如洗。稍大,弟兄三人就跟着父亲给地主扛活,打短工。十七岁时为了生计,举家东迁乌丹,依然靠耪青、干零活勉强填饱肚子。1947年,二十岁的邹喜春在“翻身农民保卫胜利果实”口号的倡导下,离开正在鼠疫大流行的故土,成为东北民主联军八纵的一名战士。邹春喜所在的部队在赤峰街住了一宿后,第二天赶到平庄飞机窝旁边驻扎。当了兵却没有枪,只是发个“撸杆炮”,平素把炮弹扎在腰间,围成一圈儿。连长说,想使个好枪很容易,到敌人手里去夺嘛。 冬季,邹春喜随部队行军赶到老爷岭。给养缺乏,经常饿肚子。绝处逢生,部队发现了土财主的花生窑、芝麻窑,每人往干粮袋里装了些。山陡路崎岖,又没有像样的鞋袜,战士们两脚全是血泡,破了再结成硬痂。过北镇到新立屯,部队遇上了国民党的一个师,猛烈开火,东北民主联军死伤很多人。部队新兵躲,装备差,战斗力不强,靠着一种顽强的战斗精神,愣是取得了辽西四战四捷,没让国民党军队讨到半点儿便宜。 锦州外围有个杨杖子,地方不大,战略位置重要,前后打了两仗。第一仗打的是国民党王铁汉的队伍,邹春喜所在的东北人民解放军133师398团二营四连驻石门子,只有寥寥几户人家,村里没有水井,吃

水得用毛驴到远处去驼,手里没抢,到敌人手里夺来机枪。三排机枪班长李长发负伤,邹喜春和战友华泽宇、甄长春勇敢的顶上去,三挺机枪扫射过去,打死敌人一个中尉排长。1948年9月,辽沈战役发起,八纵担任由东北向西攻打锦州的任务。行军途中饥饿难忍,不得不拔路旁地里的萝卜缨子填进嘴里,塞满肠胃。 10月14日上午10时,对锦州城的总攻打响。东北野战军千余门炮率先开火,一时城塌堡飞,烟尘弥漫。翌日下午6时,冲入市区的各纵队在老城胜利会师,全歼残敌。同年12月,邹春喜所在部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45军,营部通讯员邹喜春光荣入党。 八年军旅生涯,邹喜春老人最难忘的是天津外围的一场战斗。1949年1月14日攻打天津总攻开始,邹喜春所在营从民权门攻入,正从金汤桥进攻,路过一个大院子,听见里面有人,一个战士爬上电线杆往院子里一看,里面全是敌人。营长让那个战士喊话敦促敌人投降,敌人却开枪把那位战士打死。随即,院里的敌人纷纷将拔了的插销六零迫击炮和手榴弹扔了出来,一个战友当场牺牲,营长也挂了花。邹喜春和班长谢凤祥抬起营长向南面跑去,南面暗炮的敌人也开了枪,急切间跑进路西的一个大院子。这时,驻有敌人的大院被教导员带领战士攻破,俘虏了敌人,炸掉了暗堡。教导员命令收拢部队,发现只有五连和四连的一个排跟了上来,其余部队不知去向。教导员急了,派通讯员邹春喜和另一位战士去找,下的是死命令:一定要活着,把打散的部队全部带回来。两个人顺来路往回找,跑到护城河边上就跳了下去,正好跳到被炮弹炸开冰面的河里,嗓子早就渴得冒烟,捧起

侵略中国的日本女兵下场惊人 死后竟被群众扒衣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侵略中国的日本女兵下场惊人死后竟被群众扒衣 导语:9月25日,乔沟伏击战,陷入八路军伏击圈的千余名日军全部被歼。战斗结束后,一一五师随营学校在上千名群众的帮助下,打扫战场,掩埋烈士遗 9月25日,乔沟伏击战,陷入八路军伏击圈的千余名日军全部被歼。战斗结束后,一一五师随营学校在上千名群众的帮助下,打扫战场,掩埋烈士遗体,清理各种战利品,连续搬运了两天。战后一一五师主力转移到冉庄、上寨、下关一带进行休整。十余里长的乔沟公路上,塞满了被击毙的日军尸体、被烧毁的汽车、马车和被打死的骡马,还有不少散落的食品等零星杂物。附近村一些胆大的群众进入乔沟开始“捡洋落”。他们各取所需,有的捡从未见过的日本饼干、罐头吃,有的捡起日军钢盔拿回家当尿壶,有的拆卸汽车门回去捣水桶,还有雨衣、斗篷等,凡是能吃能用的东西都尽量往回拿。在小寨村西公路上几个人发现了一些梳子、镜子等物件,都是女人用的东西,他们还笑骂日本兵“臭美”,“大男人用这些干什么?”还有一些圆形的小瓶子,拧开瓶盖闻到刺鼻的香味,他们不知道这是女人们用的香水。 怎么日本男兵用女人的东西?这一疑问在继续进行的“捡洋落”过程中找到了答案。据当年12岁的灵丘县老干部李首铭回忆,当年他也跟着小寨村的大人们进乔沟“捡洋落”。零星东西捡完后,看见横躺竖卧的日军尸体穿着崭新黄军装、白衬衣和皮鞋、高筒黑皮靴,人们感到这么好的东西埋掉了实在“可惜”,于是有人就往下扒日军的衣服。其中一个细嫩肉的年轻士兵的外衣、衬衣被扒掉后,发现她的胸部用一尺宽的白布一圈一圈地紧紧缠着,解开白布后才知道这是个女兵。小寨村百姓在乔沟里先后发现女兵有十余人。繁峙县政协在1985年搞抗战史料调查时,据晋绥军防守的战场上,平型关、西跑池、鹞子涧等村的 生活常识分享

高中历史 越南战争教案(高二历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越南战争的背景即印度支那问题的由来,美国出兵越南的原因,越南战争的进程由“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越南人民的抗美斗争,美国在越南失利的原因、结果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越南战争的原因及进程、结果和影响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越南战争爆发的实质是两个阵营对立的必然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屹立,就必须发展经济,强大自己,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越南战争原因、进程及影响;美国在侵越战争过程中的政策变化的情况;难点:越南战争爆发的背景;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通过设问、归纳概括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在教学中努力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 【课堂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越南战争是二十世纪最的、惊心动魄的战争。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至七十年代中期,越南爱国武装凭着简陋的武器战胜了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美国,不仅创造了战争史中的奇迹,而且以其前仆后继的民族牺牲精神演示了战争史中的一幕幕奇观。这场战争虽发生于印度支那半岛的狭长的局部地域,却是当时东西方两大阵营冷战的焦点和热点,是两个超级大国斗争的前沿和火线,其中的每一个事件都牵动着整个世界的中枢神经。今天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这场残酷的、惊心动魄的战争。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印度支那问题” 1.美国的东亚遏制 印度支那是指东南亚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这三国都曾经处于法国的殖民统治之下。经过长期斗争,二战后三国独立,三国的主权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失败,对美国侵略扩张有力打击。美国把新中国视为它在亚洲扩张的主要障碍。 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美国在亚洲建立起“东南亚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

一个退伍老兵的就业故事

他是老兵,他能用长满老茧的双手给出标准的军礼,他有挺直的腰身坚毅的神情。祖国我永远是您的普通的兵无论年少还是衰老。可是临到退伍除了对部队的不舍还有对人生前途的迷惘与惆怅。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老兵退伍即是军营生活的终结,也是人生旅途中的新起点。下面讲述的是一个关于退伍老兵的故事。

他叫王嘉彬,曾经是某解放军军区的一名军人。在没有参加解放军之前他是一名体校的学生,喜欢拳击、散打,偶像是泰森。在体校学习的时候参加过铅球、标枪、马拉松、市篮球比赛,是一名合格的十项全能选手,就这样在体校度过了三年时光。 刚刚出校门的他对社会的不适应,直接让他一下子胖到了288斤,但是想参军的他以现在这个体重是绝对选拔不上的。于是一心为了参军的他决定开始减肥,健身五个月的时间让288斤的他直接瘦到了142斤,也完成自己的参军梦顺利的通过了体检成为了某军区一名合格的新兵。经历完三个月的新兵训练之后他终于成为了一名合格的解放军,刻苦训练的他获得过三千米、五千米第一名,还荣获过军区百米冲刺第七名的成绩。之后刻苦的他又从142斤直接瘦到了118斤。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度过了两年时光。 可是退伍的老兵,职场的新人,这个转变似乎太快让人难以接受,一方面除了对部队的不舍,剩下的就是对自己前途的迷茫与无助。虽然部队给安排工作,但是被安排工作的人员也是有限的且条件一般,安排工作需服从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

原则。如果家里有关系有条件的话可能会被安排的好一点,如果家里没关系或者农村户口的话可能只是一个口头承诺。 可是部队出来的他依然保持着良好的习惯,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在部队出来的他对前途迷茫干过很多工作卖过房子,做过金融,卖过二手车,之后回到家乡经过

菲利普罗斯:《人性的污点》

菲利普·罗斯:《人性的污点》 菲利普·罗斯:《人性的污点》 ·菊子· 近年来,每到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之前,美国小说家菲利普·罗斯(PhilipRoth)的名字就会频繁出现。今年呼声最高的据说是土耳其作家Orhan Pamuk;罗斯照旧榜上有名,行家们猜测他赢的概率是11比1。前一阵子刚读了罗斯的以大卫·卡佩希(DavidKepesh)为主人公的系列小说。 看完电影《人性的污点》(TheHumanStain)之后,又回头去读了《人性的污点》这本小说。根据经验,电影浓缩的时候会遗漏掉许多丰富的细 节,看完一部好电影后,再去看原作,往往不会失望。 (一)公众审判:个人隐私的大暴露 菲利普·罗斯(PhilipRoth,1933-)

小说的背景是一九九八年,克林顿遭弹劾的那一年。八年后的今天回头看,当时整个美国甚至世界都盯着总统的裤子和莫尼卡的裙子,那一年显得多么天真,多么繁 荣,多么无忧无虑……苏联垮台了,世界和平了,经济一片繁荣,技术一片发达,股市居高不下,股票飞涨不跌……只有太平盛世,人们才对饮食男女津津乐道。 罗斯说,其实,克林顿和莫尼卡之间的那点荤事,说穿了,不过是中学生之间的一点小玩闹,但是,却激发了美国人最传统的公众娱乐:对奸夫淫妇进行公开审判, 而审判者的道德权威,则来自霍桑在《红字》中描写过的“审判精神”。罗斯多处引用霍桑的话,小说中的作家隐居之处在麻省西部,离霍桑当年曾经短住过的地方 只有几英里,暗示美国社会还是在对人们施行宗教和道德审判。 《人性的污点》就是以此为背景开始讲故事的。故事还没有讲,作者就提醒读者要宽大为怀,主人公科尔曼·斯尔克(ColemanSilk)肯定有需要被人原谅的地方。因为,在舆论和道德审判的显微镜和聚光灯下,展示出来的只能是“人性的污点”。

描写中国女兵的段落_优美段落

描写中国女兵的段落 中国女兵 伴随着那气势磅礴的音乐,一名名昂首挺胸的女兵迎面走来。听!那如雷声般响亮的,是她们铿锵有力的口号声;那如鼓声般沉稳的,是他们整齐划一的脚步声。看!那如松柏般挺拔的,是她们矫健的身姿;那如国旗般庄严的,是她们骄傲的神情。在这神圣的天安门广场上,一次令人振奋的阅兵式正在进行!在这里,使人想起了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花木兰;使人想起文武双全的穆桂英;更使人想起那波澜壮阔的大海;使人想起了那伟大的强军梦,不得不说,中国强起来了! ——魏于馨 伴随着雄伟的音乐,她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前走来,从天安门前走过,表情严肃,抬脚、落脚,这简单的踏步动作被她们做出来就好像一件艺术品。不管从哪一个方向看,都是一条直线,她们的口号声响彻云霄,仿佛要将天撕裂一个口子,她们每一个动作都好像是复制出来的。响亮的,是她们的口号;整齐的,是她们的步伐;坚定的,是她们的信念。她们,就是中国女兵,谁说女子不如男?中国女兵,巾帼不让须眉。 ——周玉婷 看!—— 一走起来就精神了,抖擞了,昂扬了!千百个军装整齐的女兵,如千百只被光照的锃亮的宝剑,展现雄威在世界的面前。 鼓点一样,是铿锵的脚步;流苏一样,是闪亮的勋章;斗虎一样,

是整齐的军装;腾龙一样,是飒爽的风姿;和剑一样,是坚定的信念。天安门前,十里长街,形成了多么壮观、多么宏伟的景观哇! ——女兵受阅 这气场,使冷清的世界火热了,使颓废的精神振奋了,使周围的辉煌建筑,有生机了。 使人想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使人想起: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玄惊。 使人想起:庄重的敬礼,铿锵的步伐,而后展现的玉树临风与飒爽英姿。 ——张北疆 那是一对又一对整齐的方阵,踏着坚定而铿锵的步伐,那沉闷而又异常整齐的“嗒嗒声”冲击着每个人的心。庄严的音乐,庄严的人,方阵如同一面坚不可摧的坚固城墙,排山倒海般向前方推进。每一个兵是每一块坚实的砖,无懈可击,紧密排列,让人激动的难以言表;一致的步伐看得让人心慌,难以想象还有这般整齐而统一的队列。利剑是她们坚定的眼神,嫩花是她们自信的面容,火光是她们庄严的服饰,心跳是她们沉稳的步伐。每个人都是其中的齿轮,没有一个怠慢,没有一个停歇,有条不紊地行进在宽阔的路上。这便是军人,这便是军队,永不倒下的钢铁长城! ——徐光旭 乍然一惊,是高昂的奏乐音表,其中也夹杂着不容忽视的鼓点样的节拍——靴底踏地的齐声!她们迈开了腿,融入一片制服中寻不见

历史回眸:残酷血腥的越南战争 大型组图

历史回眸:残酷血腥的越南战争大型组图 历史回眸:残酷血腥的越南战争大型组图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现越南政府称之为:抗美救国战争(越南语:Chi?n Tranh Ch?ng M? C?u N??c),为新民主主义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所谓越共)反抗美国及其傀儡政权越南共和国(南越)的战争。美国在本次战争中失败(虽然美国政府自称是“光荣的撤退”)。越战是冷战中的“一次热战”,希望统一越南的南方反政府军“民族解放阵线”在北越领导人胡志明的支持下,反对南越吴庭艳政府。美国则出兵帮助南越。最开始扶植南越的美国总统是Dwightd David Eisenhower(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John Fitzgerald Kennedy(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开始支持在越南作战;林登·约翰逊将战争扩大。在Richard Milhous Nixon(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执政时期,美国因国内的反战浪潮,逐步将军队撤出越南。北越军和南越共军最终打败了南越政府军队,统一了越南全境。 A South Vietnamese soldier holds a cocked pistol as he questions two suspected Viet Cong guerrillas captured in a weed-filled marsh in the southern delta region late in August 1962. The prisoners were searched, bound and questioned before being marched off to join other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小8 1楼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越战老兵回忆录 剑舞南疆——1、出击之前先剃头 一、首战复和 2月19日。天气,晴。凌晨一时,我师在宁明县妙利地区奉广州军区前指电令,迅速乘汽车分两路向水口方向机动,从行进间加入战斗,接替125师攻打复和的任务。 1、出击之前先剃头

效果,不利于抢救伤员,从即将到来的战场救护角度出发,医护人员建议参战人员头发要短,一般不得超过一寸,最好光头。于是,剃头——就成了部队战前准备工作的一项内容。 出发之前,我作为部队政治机关的干部,按照要求做好了参战前的一切准备工作。战争,我没有参加过,以前只是在电影里看过,在书本里读过,事实上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不知道。可是,我马上就要走进战场,马上就要亲身经历,将来是“光荣”啦,还是活着回来?很难说。我首先想到了前者,假如我“光荣”啦,我需要留下什么遗愿,还有那些工作需要提前做好?我想到了父母,想到了弟弟,想到了两个姐姐,他们,是我生命历程中难以割舍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父母的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他们朴实无华,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靠勤劳的双手把我们养大,作为子女,还没有来得及孝敬他们,就先“走”啦,似有遗憾。想到此,鼻子有些发酸。聊以自慰的是,当我得知部队要上前线时,已经将提干后的大部分积蓄寄给二老,又购买了部分他们需要的衣物寄回。母亲是个善良的人,更是一个细心的人。战后回家和她聊天,她说当时感到纳闷:“这孩儿怎么老往家寄东西呀!”关于我将要上前线打仗的事,我给弟弟写信,嘱托他不要告诉父母。弟弟俨然守诺,向老人隐瞒我上前线的实情,

中越战争的历史事件介绍

中越战争的历史事件介绍 中越战争是指中国、越南两国在中越边境爆发的一次战争,也是从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以下是为你整理的中越战争的历史事件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中越战争是发生在近代的一场战争,它发生在1979年,持续的时间很短。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最古怪的战争之一,它的起因不明,胜负成谜。中越战争对许多参战的中国军人影响很大,战争期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让人哭笑不得,让人无法理解,让人心生畏惧。 从发生的中越战争故事中可以看出越南军队的劣根性和恐怖之处。中越战争发生之后,中国军队屡屡得胜,一次,一个跟随军队的中国女卫生兵在战场救了一个越南女兵,这个越南女兵醒来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感谢中国的女卫生兵,而且狠狠的掐死了女卫生兵。虽然那个越南女兵活了,但是她能活得安心吗?她亲手杀害了自己的救命恩人。中国军队俘虏了不少越南军人,在被俘的众多越南军人中不乏女兵,而中国军队一般都是男兵,因此看管越南女兵的任务落在中国男兵身上了。有一次,女俘虏集合,有一个越南女兵为了羞辱中国军人,赤身裸体的就跑出营地集合了,让她穿衣她却执意不穿,让当时许多中国军人感觉非常尴尬。虽然这些故事没有确切的资料记载,但也不至于是空穴来风。 从上述两则中越战争故事中,可以看出当时越南军人的残暴,他

们似乎没有做人的基本良心和羞耻感,他们可以亲手杀害自己的救命恩人,他们可以一丝不挂的走来走去,所有的种种让人们怎么也不能将其和崇高的军人联系在一起。 中越战争的起因中越战争,根据字面意思可以得知,中越战争其实就是中国和越南的战争。中越战争正式发生的时间大约是1979年,结束的时间也在1979年。这场战争非常的短暂,在那年的二月开始,在三月就结束了。那么中越战争是为了什么而开始的呢?中越战争起因是什么呢? 关于中越战争起因这个问题,根据相关资料的记载,中越战争的起因是当时越南国内进行的“排华”事件。在1979年前后,越南发生了“排斥华人”的一系列事件。当时在越南发生的这些事件使得许多华人在越南遇难,据说当时在“排华”事件中死去的华侨大约有60万,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 越南是中国的邻国之一,与中国接壤,因此有许多的华人居住在那里。当时掌管越南局势的越南共产党实行的“排华”政策使得许多华侨在越南丧命。中国对当时越南的残忍行径无法不能置之不理,因此出兵越南。当时的越南妄想建立像中国一样的大国家,因此仗着自身的力量想争夺中国的领土。1979年的二月,中国主动出兵越南,一方面是为了拯救生活在水深火热的越南的华侨,另一方面是想在越南树立国家威望。 综上所述,中越战争的起因是越南共产党突然实行了“排华”政策。不管这场战争是怎么发生的,越南都难辞其咎。如果越南国内没

越南战争后的中美关系正常化历程

越南战争后的中美关系正常化历程 对外关系是一个国家衡量一个国家地位和实力的重要标准。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对华采取遏制政策,因而中国没有能够实行全面对外开放。 到了20 世纪60 年代末,中美两国的国内政治以及国际局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美关系的改善成为可能。中苏关系恶化,成为了中美关系转变的拐点,促进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为中美关系正常化提供了可能。60 年代末70 年代初,中美基于共同的战略、安全利益需要,两国关系开始解冻。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了著名的《联合公报》。越南战争刚刚停止,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访问了中国。美国由于过去长期陷入越战泥潭,元气大伤,不得不重新调整其全球战略。而苏联则加紧分化西欧同美国的关系,频频向中东,地中海,印度洋,东南亚渗透,尤其在中苏边境上不断增兵等咄咄逼人的攻势,推动中美关系进一步发展。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是如何对付苏联,正是中苏关系的破裂使得美国推动对华关系的改变。 在中国,文化大革命结束,开始重提“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准备大量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对于美国无疑是有吸引力的。但中国优先同已建交的国家发展贸易,日本和欧

洲共同体在对华贸易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并且已经捷足先登,美国如再不采取行动,就有可能被排除在中国市场之外。巨大的经济利益,进一步促使了中美关系的深化和发展。 中国从封闭走向对外开放走过了漫长而艰难的旅程,中美关系正常化则直接促成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启动。中美关系正常化,对遏制当时苏联的扩张势头和越南的地区霸权主义起到了有力的作用,对维护和加强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美关系正常化,不仅为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同时也为美国重整国力赢得了时间和回旋的余地。

老老兵的故事

一个台湾老兵的遗愿:葬我于故乡 临终前,那个在台湾孤零零大半辈子的老兵嘱咐高秉涵,一定要将自己的骨灰送回老家山东菏泽定陶县,撒在“村西头一华里处的一棵槐树下”。可是当高秉涵从台湾来到这个小小的村庄时,却根本找不到让老兵念叨了一辈子的老槐树。时间带走了老兵的生命,也带走了槐树。 1991年5月高秉涵首次返乡探亲时,与故里长辈交谈。

高秉涵近照。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于右任《望大陆》 高秉涵瘦削的手臂中抱着一个泛着青白色光的骨灰坛。他站在村子的西头,仔细地回忆骨灰主人生前的心愿。 临终前,那个在台湾孤零零大半辈子的老兵嘱咐高秉涵,一定要将自己的骨灰送回老家山东菏泽定陶县,撒在“村西头一华里处的一棵槐树下”。 “那块地就是我的。”老兵骄傲地说。 可是当高秉涵从台湾来到这个小小的村庄时,却发现根本找不到让老兵念叨了一辈子的老槐树。时间带走了老兵的生命,也带走了槐树。最终,他只得在一群围观者怀疑的眼神中,打开骨灰坛,将白色的骨灰撒向一片玉米地,“老哥,你落叶归根了,安息吧。” 44公斤的老人和57坛骨灰 在台湾生活长达61年的菏泽人高秉涵清楚地知道,对那些大半生住在海岛上的“外省人”来说,这条通往家乡的路意味着什么。 “没有不想家的。”这几乎是侯爱芝所能讲出的最长的句子。这位80多岁的菏泽老人住在台北,离家已有60多年了。从她脸上深深的皱纹和褐色的老年斑中,难以看出那段留在故乡的青春。

她偏瘫了,半边身体不能动弹,语言能力也丧失了大半。她只能终日坐在一把木椅上。“想家。”老人有时会努力地挤出这两个字,眼里渗出浑浊的泪水。 另一位菏泽同乡是一个83岁的老兵。他患上了老年痴呆症,无法出远门,但两岸通航后,却总是念叨着要回老家看看。儿子用轮椅推着他来到机场,当看见即将启程的老乡们时,他像个孩子一样兴奋地叫起来:“回家了,我要回家了。”儿子推着他在机场转了几圈,又把他抱上了返回台北的汽车。老人一直幸福地望着窗外,他真的以为自己就要踏上归途。 高秉涵说,对于这些在台湾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回家,就是天大的事。正因为如此,他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同乡们完成回家的梦想。而许多菏泽同乡,也安心地将自己人生最后的希望交到他的手上。 他甚至成为一些同乡户籍卡上的紧急联络人。有好几次,他被紧急叫到医院,弥留的同乡只有一个请求,让他把自己的骨灰送回菏泽老家。“我说好,你放心。他们就吧嗒吧嗒地落泪,然后就走了。”高秉涵低声回忆道。 去世的老乡越来越多,高秉涵背负的嘱托也越来越重。自从1992年他带着第一坛同乡的骨灰回到山东,至今,已有57坛。 对这个身高175厘米、体重却只有44公斤的老人来说,这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这些骨灰坛由青白色大理石制成,每一个都重达10公斤。为了不出差错,高秉涵一次最多只能往回带4坛。每次临近返乡,他都要跑到花莲、宜兰等地的军人公墓,将等待回乡的骨灰坛接走。 一年夏天,他从台北赶去花莲的军人公墓办理骨灰迁移手续。没料想,台风来得突然,倾盆大雨从天而降,下山的桥被洪水拦腰冲断,他抱着冰冷的骨灰坛躲在空无一人的墓地。雨下得大了,“浑身就像泡在水里”。他发现附近为死去的“有钱军人”修建的凉亭,便捧着骨灰坛在亭子里蹲了一整夜,直到第二天才被直升机救出。 家人并不同意老人的行动,“没有谁愿意家里摆着好几坛外人的骨灰”。为此,他不得不将骨灰摆进地下室,而自己就睡在一旁,借此安慰子女,“有我陪着这些老哥,他们的鬼魂就算回来,也不会去找你们的”。 把骨灰从台北带回山东是个极其艰难的过程。这些被密封起来的骨灰坛,常常被误认有“藏毒的嫌疑”,高秉涵必须通过繁琐复杂的安检程序。并且,因为害怕骨灰坛摔碎,他从来不敢托运。即便带上飞机,他也只能小心地抱着,生怕空乘人员和周围的乘客发现。 他曾经因为要照顾同行的另外一位老人,在海关遗失了一坛骨灰,也曾经因为没拿稳,把骨灰坛摔碎。但是最终,他还是把这些骨灰送回了那些逝者们生前无法回到的故乡。 只要还有一个人要回家,我就陪着他们 在台湾,200多个从菏泽一路历经战火和逃难来到这里的人组成了“菏泽旅台同乡会”。高秉涵因为来台时年龄最小,在同乡会里也最年轻,被推选为会长。

这是一个被人们传诵了很久的关于越战后的一个美国士兵的故事

这是一个被人们传诵了很久的关于越战后的一个美国士兵的故事。 他打完仗后回到国内,从旧金山给父母打了一个电话。 “爸爸妈妈,我要回家了!但是我想求你们帮我一个忙。我要带一位朋友一起回来。” “当然可以,”父母回答道,“我们见到他会很高兴的。” “有些事情我必须先告诉你们,”儿子继续说,“他在战争中受了重伤。他踩着了一个地雷,失去了一只胳膊和一条腿。他无处可去。我希望他能来我们家和我们一起生活,直到永远。” “我很遗憾听到这件事,孩子。也许我们可以帮他找一个地方住下。”爸妈很为难地说。 “不,我希望他能和我们住在一起。”孩子坚持说。 “孩子,”父亲还是很难接受儿子提出的要求,“你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这样一个残疾人将会给我们带来沉重的负担。我们有自己的生活,我们不能让这种事干扰了我们自己的生活。我想你还是赶快回家吧,把这个人给忘掉。他自己会找到活路的。” 就在这个时候,儿子挂上了电话。父母再也没有得到他们孩子更多的消息。然而,几天过后,他们接到旧金山警察局打来的一个电话。他们被告知,他们的儿子从高楼上坠地身亡。警察局认为这是一起自杀事件。悲痛欲绝的父母飞往旧金山。他们被带往市里的陈尸所辨认尸体。在陈尸所里,父母看到的是:他们的儿子失去了一只胳膊和一条腿。 父母感悟: 每一个家长都应该深思:孩子无力回避他们现在或将来所面对的残酷现实,他们站在高高的悬崖上踌躇着:或准备直面人生,或准备悄然遁世,或正在冷眼旁观。爱子情深似海的你是再把孩子往前推一把呢,还是与他们乘一艘同舟共济的船呢? 今天的孩子都面临着同样紧张的社会和家庭,为什么绝大多数孩子都在顽强地抵抗着沉重的心理负荷,只有少数孩子走向了绝路?谁也不希望故事中的这种悲剧发生在自己的家庭里,那么,既然我们这些单薄的个体无力扭转庞大的社会,我们就在自己的小家里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生存空间。

1979年越战后 中国归国战俘的生活实录

1979年越战后中国归国战俘的生活实录 文章提交者:qclhj加贴在历史风云之中国史铁血论坛https://www.doczj.com/doc/a814671201.html, 一直以来有关中国如何对待被俘归国人员的猜测满天飞,不外乎是以朝鲜战争后中国残酷迫害被俘归国人员为例,再加上种种猜想,认为1979年之后中国也大规模迫害这些被俘归国人员!好吧,我就把我能找到的真实的有关这些在中越边境战争中被俘的我军官兵生活境况介绍一下,当然不能说的太多,只举几个例子。 我的父亲当年是广西军区独立师三团的一名副连长,参加了79年2月27日至3月9日攻打越南棱模地区的战斗,前面两个例子由他提供,后面的则是从一本名叫《中越战俘生活实录》的书中选摘,这本书的作者叫史文银,该书于1991年3月出版,大约出了一万册,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现在肯定是找不到了。 我之所以先啰啰嗦嗦的说这些例子的出处是因为我可以对我提供的资料负责,我也想请别的兄弟把这些东东转贴到其它论坛,省的总是有国人在那里妖魔化自已的国家。 中越战俘交换从1979年5月21日至6月22日为止,共进行了五次,中方交还越方1636名被俘越南武装人员,越方向中方交还238名被俘武装人员。 小资料:越南分别在柑塘,高平,谅山设立了A号,B号,C号共三个看守所。 交换仪式很简单,双方红十字会代表按预定程序来到相应地点,在联合国代表多米尼克.保梅尔的监督下,交换“花名册”,并逐人清点,直到“帐”“人”相符各自收工回家。 在这238名中国军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7名女兵,她们是114师(又有一个说法是124师)的一个战地救护所里的女兵,1979年2月19日凌晨,该救护所被越军特工队偷袭,一名越南特工伪装成我军伤员,混入救护所,里应外合,当场打死了所有男性军人,将七名女兵掳走,另一名女兵中弹后昏死过去,幸运的逃过一劫(有意思的是这名女兵竟然是我的一个朋友的母亲,当然这是后话了)。这七名女兵被俘后马上被送到河内单独关押,至于这七名女兵在战俘营中的遭遇没人知道,也不会有人问,但是我的父亲告诉我,他所知道的是:她们是好样的,没给中国军人丢脸,没给中国妇女抹黑!她们是在1979年5月28日第二次交换时回国的。尽管部队对她们的回来非赏常冷淡,但还是对她们作了以下安排,其中有五人被安排去了别的地方,毕竟她们已经不可能再回到原来的生活圈子,另二名则上了一所不出名的军医学校,在整个过程中,不管是接收单位还是她们要去的地方,她们的这段经历都不为外人所知。所以我不可能提供她们的姓名(其实也无法提供),那怕你们说我在撒谎! 胡红兵(音),广东汕头人,他是我父亲所在的广西军区独立师唯一一名被俘人员,当时他和部队在夜间开进途中,失足滚下一个山谷,脑袋撞上了谷底的一块石头整个人当时就昏了过去,部队找了一会,只找到他的军帽和一只鞋子,以为他牺牲了。后来他醒了过来,在追赶部队的途中,让越南人的民兵给俘虏了。刚开始越南人没有把他送到战俘营,只是将他关在一个小兵营内。这个战士不愧是潮州人,谁的帐都不买,让越南兵打个半死,扔进一

一个老兵的回忆录——读后感

[一个老兵的回忆录——读后感] 张凤翥的故事━━一个老兵的回忆录 读 后 感 人生的轨迹,没有一个是一样的,一个老兵的回忆录——读后感。每个人都会随着时空的演变而谱写着与众不同的生命篇章。 张凤翥这位离休老兵,用平实流畅的心笔,深情地记述了自己普通而又别样的一生。其情趣积极、精神崇上、善对社会、热爱生活,是一位助人为乐、以苦为乐、知足常乐的追求者;她把日子过的充实而有生气,实在是难能可贵!让阅读者感知生命的意义,让我们不能不感谢她严己宽人的积极人生。我们由衷地祝福她! 张凤翥以她走过将近80年风雨的平静心情,将自己记忆犹新的往事,清晰而真实地记录下来,留给后人,读后感《一个老兵的回忆录——读后感》。这个回忆录,是其以她特有的朴实朴素品格,记录了生命中的曲折艰辛和幸福快乐;是以她终生秉持的仁义善良、宽厚真诚、耐苦大度交结了无数的战友亲朋,把温暖和友谊传递,并使他们难以忘记;是以她崇尚荣誉、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获得了战友由衷的赞许和拥护;是以她不惧压力、不卑不亢的人格力量,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信任;是以她受惠勿忘、施恩勿念的传统理念的体现,得到了友人的真切帮助和关怀; 张凤翥用4·5万字,洋洋洒洒、娓娓道来、几乎是一气呵成的回忆录,让读者深切地感受作者的情与德,贯穿一生!使我们大有感同身受,如己亲历一般。这本以心血写就的回忆录,实实在在记录了她自己所走过的一段段旅程。其生活气息浓厚动人;人际交往真挚细腻;琐事讲述真切无华;她把生命中最难忘的时空变换、瞬间瞬情展现给我们,字里行间浸透着她人格的高尚、品行的美丽、情意的深厚!这是一笔历史财富,我们会记住张凤翥这位老兵!我向她致以意远情长的军礼! 感谢她的老伴一位离休老兵田克光!感谢她的儿女田野、田园! 写一幅对联以表一个也曾当过兵的表弟的 亲切、真挚、深情敬重! 志同道合 田克光坦荡磊落正派厚道赢得终生赞许

越战老兵回忆:中国军队打法之狠令人敬畏

越战老兵回忆:中国军队打法之狠令人敬畏 1979年对越反击战中,我军的战斗力可谓是勇往直前、所向披靡,这不禁让现在一些越战老兵谈论起这场中越战争,都对中国军队产生一种敬畏之情。 79战我军对越北重镇谅山市的攻占,打法可说是大胆、简练,没什么顾忌。主攻谅山的某部,叁月初,集中七个炮兵群(师属以上炮兵),几天工夫向谅山市区放射炮弹数万发,叁月一日头叁十分钟炮击,即摧毁谅山市内敌军营、火车站、配电站、邮电大楼等目标,谅山市内供电系统完全毁坏,至河内通讯完全中断。 我军占领谅山北市区后,叁月四日,又集中部分坦克、152加、85加、37高沿奇穷河北岸部署,向谅山南区坚固目标进行直接瞄准射击,152加榴炮直射是什么威力,大家可想想看。关于战争中伤及平民的事。作为军队执行作战任务,说实在的,我个人感到确实难免,只能尽量减少。如2月17日清早,谅山市向东开往某县的一辆早班公共汽车,在某处公路上下坡处,与我军某部2月17日零时为达成战术效果而秘密进入越境穿插的分队突然遭遇,相距很近。估计当时越车上的人还不知战争已打响或不知我军会进入这么深。 当时越车上有人首先向我开枪射击(事后查明车上仅有叁名越军),我军当时来不及多想,也立即回击,结果把此车彻底击毁,车上的人都……后来,这辆公共汽车还被拉回我广西境内一个叫做"寨安"的村镇放置着。象这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情况,我在今天看电视看到我们有些评论员解说伊战时,总联想到79年那会儿,总感到无论将来、现在或未来,以此观念太求全我军作战行动似不大合适,战争能确保不死人么?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作为悲剧看待了。

另外,当时我军某团七连攻打同登法国炮台也遇到一些情况。该炮台长70米,宽40米,钢筋混凝土构筑厚两米,四周还修有碉堡和四十多个射孔,地下还有坑道相连。2月17日开打,我军将同登敌守军3师12团围歼后,由于俘、毙敌数与该团兵员数还有差距,经审俘和侦察,判定该团余敌和地方杂敌逃入该堡内。 下午2时七连只占领该堡表面阵地,未贸然进入。18日,广西某市电厂的一位60年代参加过改、扩建这一防空工程的老同志到达现场,我军按设计图纸封住大部口、孔,想尽办法从顶部开了"天窗",共倒进七大桶汽油烧,装上十叁吨炸药炸。后从极个别由留住的洞口逃出的敌兵说,里边有一千多军、民,全部熏死。当然,这一消息只是俘虏单方之词,关于这一情况有很多说法,但我军并未在战果统计或其他文、电中予以证实。为安全起见,至撤军回国,我军也一直未进入该堡。但如果有,又怎么看? 关于穿插作战也并不象我们有些没打过仗的人说的那么容易或应该容易。客观的说,美军这次向巴格达穿插应当说是比较顺利和损失不大。79战我军广西龙州方向的某军,集中主力两个师及大量坦克沿布局--东溪--高平穿插。布局到高平67公里,原以为能于2月17日傍晚抵达高平外围,可付出较大代价和牺牲后,18日8时才抵弄梅,19时才抵博山,21日才全部扫清高平外围,24日方进入高平。 该军主力夺取高平后,又由南向北向茶灵发展进攻。为了加强道路安全和后勤保障,在步局--高平--茶灵一百公里左右的道路上,又动用5个步兵团分段护路、清剿,11个工程兵连队负责修路、架桥。 举例:工兵某团一连,是毛主席1930年在江西安源以148名矿工为基础创建的我军第一个工兵连,

越战中最著名的一战--德浪河谷战役

越战中最著名的一战-德浪河谷战役 《我们曾经是士兵》和历史上真实的德浪河谷战役 看到第一次攻击没有成功,Webb上尉下令暂时暂时退却,这样除了O'Malley那个班以外,I连其余的官兵退出村口在村前的稻田里挖掘工事,同时Web呼叫海军炮火和空军对An Cuong进行密集轰炸,当时I连中有两个对空联络军官,他们能够直接和天空中F-4和A-4的飞行员直接通话,在他们的准确地引导下,美机开始有系统地摧毁An Cuong中的每一座房屋,Web上尉于1000时再次命令发起攻击,这一次美军迅速突入村子,在村前被被摧毁的越军的工事里,到处是越共的尸体,有的已经被凝固汽油弹烧成了焦炭。但在进入村庄后,越军的抵抗增强了,在大多数已经成为废墟的房屋上,双方进行着残酷的近战,双方都大量地使用手榴弹,每一座房子,每一道战壕都要反复交手,Webb上尉战死,Richard Purnell 中尉接替了他的职位,到1130时,I连占领了An Cuong大部分,但越军仍然死守在村庄西南角不退,美军几次攻击都失败了。 O'Malley和他那个班的仍然守在那段工事里,为了不至于腹背受敌,越共集中火力向他们和那3辆M-48射击,不久其中一辆M-48被一发57毫米无后座力炮弹击中,退出了战场,O'Malley这时发现由于树篥的遮挡和战场上销烟的影响,那两辆M-48无法准确地发现越军的火力点,于是他离开工事,跳上其中一辆坦克,直接引导坦克射击,当然他自己也完全暴露在越军的火力之下,在他的指引下,美军坦克连续摧毁多个越军据点,O'Malley再一次负伤了,他也再一次拒绝后送,一直坚持到村子北面突入的I连主力与他们会合为止。 I连刚刚准备停下令,喘一口气,巩固一下阵地,但越共就在这时发动了一次反击,他们迅速夺回了部分村庄,在混战中,部分美军伤员被留在放弃的工事里,见此情形,O'Malley不顾自己的伤势,冒险冲了回去,抢救这些伤员,在前往抢救第三个伤员时,他再一次被击中,这次是肺部被击穿,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第三次拒绝后送,继续猛烈地向逐步逼近的越军射击,以掩护前来运走伤员的直升机安全起降,只是当得知连里所有伤员都被安全运走以后,他才同意搭乘下一架直升机,等到了飞机上,他立刻昏迷了过去。2个月后,伤愈的Robert O'Malley获得了国会荣誉勋章,这是越南战争中第一个获得如此殊荣的海军陆战队员。 在这次战斗中的勇士,不止一个,在O'Malley班里的上等兵Robert Rimpson,在战斗中脸部受伤,眼睛掉出了眼眶,他把眼睛塞进眼眶,继续战斗,一直坚持到最后和O'Malley 一起上最后一架直升机。等直升机降落在硫磺岛号航空母舰上后,接受完初步的治疗,当天夜里,Rimpson令人难以置信地认为自己的伤势并"不重",于是他瞒过医生,偷偷溜上一架直升机,回到了战场上,那个时候战斗已经基本结束了,Rimpson上等兵只获得了"紫心"奖章。 虽然I连在伤亡60余人后占据了大部分An Cuong,但这里的越军至少达到了一个目的,即阻止I连南下攻击Nan Yen,这样H连只有一切靠自己了。 在占领了43号高地后,Jekins中尉开始准备对Nam Yen的最后攻击,他首先要求对其进行猛烈的炮击和空袭,在炮火准备的时间里,H连的官兵们开始抓紧时间吃点东西,休息一会儿,同时直升机为他们运来了弹药,更重要的是登陆的装甲车辆全部赶到了,当Jekins 于1130时发起攻击的时候,他手头已经有了3辆M-48坦克,1辆M-67喷火坦克和3辆Onto,此外他还得到了约一个排南越Popular force的加强。不曾想到的时,越共趁H连全力攻打43号高地时,以部分兵力埋伏在高地和Nam Yen之间的道路两侧,美军一下高地,战斗就提前打响了。首先打响的是隐藏在路边一座独立小屋中的越军,当那3辆M-48经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