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考点精讲之武昌起义

高中历史考点精讲之武昌起义

高中历史考点精讲之武昌起义
高中历史考点精讲之武昌起义

高中历史考点精讲之武昌起义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高中历史考点精讲:武昌起义,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武昌起义含义:

是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中国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终于在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的历史背景:

①《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②物质基础: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迅速的发展;

③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

④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⑤导火线:保路运动,亦称“铁路四川保路同志会报告风潮”。

武昌起义的爆发:

时间:1911年10月10日

经过:革命党人攻克武汉三镇(汉口、武昌、汉阳),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宣布废除宣统年号,改为黄帝纪元,国号为“中华民国”

领导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领导力量);湖北新军(武装力量)

武昌起义的影响:

1、积极影响:推动了各省独立,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

2、消极影响:立宪派、封建官僚投机革命,控制大部分地方政权,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红楼与红色 —记游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位于武昌蛇山南麓的阅马场北端,占地28亩,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二层红色楼房,因此又称“红楼”。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成功后,革命党人进驻这里,成立军政府,发布了第一号布告,宣布废除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在1911年10月到1912年元月间,起着代行“中央政府”职权的作用。是中国政治制度和世俗主流观念发生转变的场所。 辛亥革命博物馆,湖北武汉辛亥首义文化的标志性景观,它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其场景恢弘,陈设典雅。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孙中山纪念铜像。孙中山纪念铜像手着执杖,身穿长袍,立于台基之上。馆内收集有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历史文物1000多件,历史照片10000余张,其中有孙中山签发的“李翊东前往赣州办理要事”的大元帅令和王霞宙、张善子绘制的刘静庵烈士画像等珍品。在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内恢复原貌开放陈列的有:军政府大门、军政府礼堂、黎元洪卧室和会客室、秘书处、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孙中山会见湖北军政人员的会客室等。 作为一个历史学的学生来说,不仅要怀着对无数革命志士的崇高敬意,怀着对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深切缅怀,对纪念馆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参观。我们不仅参观了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展览,还参观了辛亥革命起义史迹陈列馆,见到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照片和文物,了解了那些为革命英勇奋战、流血牺牲的无名英雄可歌可泣的故事。通过参观,我们的心灵深受震撼:不仅对辛亥革命这段历史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了解到了当时的情况,仿佛一幕幕又突现于眼前。更重要的是通过它来了解中华民国这一段历史,更好的学习这一段历史以及与当时相关的社会生活及生产力情况(如建筑形式等)。 辛亥革命纪念馆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是中国历史的一座里程碑。“红楼”是无数忠贞志士的集结地,在这里孙中山先生领导湖北地区的革命人士成功地发动了武昌起义,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后来又在这里组建了中华民国鄂军都督府,并建立了中华民国,从而一举结束了中国绵延2000余年的封建帝制。从那以后,中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封建帝制转

高二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归纳

精心整理 高二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归纳 【篇一】 一、国共的十年对峙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日战争开始。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 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 ( 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最* 劳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的丝织业中心。 17.“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阶级矛盾:土地兼并、赋税沉重,连年战争、自然灾害-----农民起义 *:宋辽、宋夏战事不断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2.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积弱-----军队战斗力弱 原因:皇帝集军权、更戍法 积贫-----国家财政负担沉重入不敷出 (失败原因 和。 2、强兵之法(整军)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军器监 作用:北宋国力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试题: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1)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在理论上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在行动上不愿也不敢正面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推翻封建势力。在思想上识别不清真正的朋友和真正的敌人。 (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相关阅读】 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分析及启示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但辛亥革命并没有真正改变中国深层的社会结构,随着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进入了黑暗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一般认为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因为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等。笔者认为这些认识不够深刻,在导致辛亥革命失败的这些原因背后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革命党人缺乏正确的群众观,没有走群众路线。 一、辛亥革命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革命纲领之原因分析 辛亥革命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是因为没有从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的要求来思考革命的纲领。在当时,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在经济上,赋税沉重。田主之下,另有征税之人,佃民于输租田主外,必兼有所酬,则所谓十分取五者,但是田主之正税已耳。征税之人所私取,又必五分而取二。则是农民终岁勤动,仍无以赡养其身家也。①在政治上,地主及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压迫,也极为的残

暴。另一方面,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在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霸占路、矿,开设工厂。帝国主义还加强了政治控制和宗教渗透,所以反帝爱国运动,反洋教运动以及一些对帝国主义的抗爆运动此起彼伏。但是,革命党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还幻想获得帝国主义的同情和支持。 革命党人没有从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的要求来思考革命的纲领,说明他们并没有真正代表最广大的中国劳苦大众的利益。革命党人没有认识到地主阶级与帝国主义的本质,没有认识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就是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更没有意识到推翻封建主义就务必打倒帝国主义。他们既没有彻底的反帝纲领也没有坚决的反帝行为,而是以保护帝国主义在华的利益来乞求换得支持。他们虽然也提出平均地权的土地纲领,但地主的土地没有实质性的变动,农民没有可分的土地,实际上根本无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一句话,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结果,是因为革命党人在制定革命纲领时,没有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没有思考基层的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的期望。 二、辛亥革命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之原因分析 辛亥革命的过程中严重脱离人民群众,没能充分地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看不到人民群众是革命力量的活水源泉,是革命胜利的必备条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革命党人对工农人民群众存在偏见。革命党人认为下等社会是无知的,如果没有他们这类中等社会的代表的提挈,那就只会盲目破坏。而一旦清朝覆亡之势已定,他们就觉得下等社会的使命即算完成,此后的一切只须依照他们的意愿有秩序地开展就行了。因此各省革命党人发布的文告中,不是号召工农群众向地主豪绅、向帝国主义开展斗争,而是要求各人照旧做事,各人要守本分②。 其次,革命党人与工农关系恶化。武昌起义后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应,一些州县的贫苦农民起而抗租拒债,冲击着封建统治的根基。在各反正省区,个性是立宪派、旧官僚控制的省区,却先后出现了军政府镇压工农群众事件。湖南都督谭廷闿对地主豪绅宛如菩萨,对工农群众则是屠夫。对于各地城乡劳动群众广泛开展的抗租斗争和其他形式的反剥削、反压迫斗争,反正各省的革命党人却感如芒在背,镇压也最力。许多地区都出现了如同鲁迅在《阿q正传》中所描述的不准革命闹剧,民众被排除在革命之外。革命党人对地主土绅实行保护主义,甚至依靠地主土绅来维持秩序。而往日同一条战线的盟友工农群众和会党,却成了防范和镇压的对象,导致革命党人和工农关系不断恶化。 总之,革命党人不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关键是没能正确地认识和相信人民群众以及其强大的力量。革命党人不是用心地组织和引导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而是运用武装力量去镇压起来革命的人民群众,严重阻碍了人民大众革命力量的发挥,加之对工农不正确的认识,严重减弱了人民大众革命的用心性。正如毛泽东所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

武汉的主要特色介绍

武汉的主要特色介绍 一、地理概况 汉江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 武昌(长江以南的市区部分) 位于长江和汉水交汇处,隔江鼎立 汉阳(长江以北、汉江以南市区部分) 汉口(长江西北、汉水以北的市区部分) 属行政区划的辖区13个(中心市区7个郊区6个): 现辖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青山、洪山7个城区,蔡甸、江夏、黄陂、新洲、东西湖、汉南6个郊区; 另有非行政区划的经济开发区3个: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即光谷)、武汉吴家山台商投资区。 二、名胜古迹 黄鹤楼 亚洲民主之门红楼(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归元寺 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路16号 东湖风景区:东湖风景区共分为五大景区,目前已对外开放的有听涛、磨山、吹笛、落雁四大景区 (听涛景区-九女墩-行吟阁-寓言雕塑园-梨园、磨山景区-楚天台-梅园-樱园、落雁景区、白马景区、吹笛景区-马鞍山森林公园、珞洪景区、东湖鸟语林、武汉植物园、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艺术馆、九峰山森林公园、关公卓刀泉、放鹰台、东湖海洋世界、东湖梅岭) 东湖周边聚集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26所高等院校,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等56个国家、省、部属科研院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中国光谷,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艺术馆 琴台 中山公园 光谷广场 木兰山风景区(木兰山、木兰湖、木兰天池、木兰清凉寨、木兰草原、云雾山、大余湾) 武汉九峰动物园 武汉科技馆 湖北省博物馆 三、主要特色街区 “武汉名小吃街”户部巷((武汉早点第一街)) 武汉最古老的街道分别为:武昌长街(今解放路)、汉口汉正街(始建于1525年)和汉阳显正街。 汉口地区:汉正街商贸街(武汉最古老的商圈)、江汉路商贸街(武汉首条商业步行街)、兰陵路酒吧一条街、吉庆街小吃街(武汉最大的大排挡街区)、精武路饮食街、香港路餐饮街、武汉文物市场一条街(位于香港路)、硚口路美食街、万松园餐饮街、台北路风情餐厅街、前进路电子产品街、大智路手机街、武广商贸街、中山大道-汉口租界建筑街区、新民众乐园购物街区、扬子街婚纱一条街、花楼街小吃一条街、解放公园林荫路(武汉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林荫路)、宝成路夜市街、汉口江滩江景街、民意街烧烤小吃街、解放大道-

最新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和总结

最新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和总结 第二单元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一、鸦片战争 1、背景:清政府政治腐败、国防废弛、矛盾尖锐; 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加紧对外扩张 2、鸦片走私:原因; 闭关锁国、英国入超、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影响:掠夺大量白银,摧残中国人民身心健康 3、禁烟运动;:原因:鸦片走私严重,危及清政府统治 措施: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虎门销烟(1839、6) 4、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列强为了夺取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1839年) 5、过程(理解即可):第一阶段:(1840年——1841年),珠江口——浙江定海——天津白河口——南下广东 第二阶段:(1841年——1842年),攻占虎门炮台——强占香港岛——南京下关江面 军民抗战: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浙江定海葛云飞重炮牺牲 鸦片战争 6、结果:清政府战备求和,先后签订了《南京条约》(1842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附件,中美《望厦条约》(1844)、中法《黄埔条约》 《南京条约》内容:

割香港岛;(破坏领土主权完整)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 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南京条约》附件: 攫取中国领事裁判权(司法主权受到破坏)、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等特权 7、影响; 社会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矛盾革命任务:反侵略反封建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过程:1856年广州(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傀儡政权柏贵)→1858年天津→1860年北京(火烧圆明园) 第一阶段(1856_——1860)签订《天津条约》(内容)、 第二阶段(1859——1860)签订《北京条约》(割地、赔款、开埠天津)、中俄《北京条约》 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至19世纪80年代,俄国侵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3、影响: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人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试题: 有哪些? 答案: (1)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在理论上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在行动上不愿也不敢正面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推翻封建势力。在思想上识别不清真正的朋友和真正的敌人。 (2)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个性是农民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相关阅读】 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分析及启示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但辛亥革命并没有真正改变中国深层的社会结构,随着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进入了黑暗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一般认为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因为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等。笔者认为这些认识不够深刻,在导致辛亥革

命失败的这些原因背后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革命党人缺乏正确的群众观,没有走群众路线。 一、辛亥革命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革命纲领之原因分析 辛亥革命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是因为没有从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的要求来思考革命的纲领。在当时,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在经济上,赋税沉重。“田主之下,另有征税之人,佃民于输租田主外,必兼有所酬,则所谓十分取五者,但是田主之正税已耳。征税之人所私取,又必五分而取二。则是农民终岁勤动,仍无以赡养其身家也”。①在政治上,地主及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压迫,也极为的残暴。另一方面,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在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霸占路、矿,开设工厂。帝国主义还加强了政治控制和宗教渗透,所以反帝爱国运动,反洋教运动以及一些对帝国主义的抗爆运动此起彼伏。但是,革命党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还幻想获得帝国主义的同情和支持。 革命党人没有从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的要求来思考革命的纲领,说明他们并没有真正代表最广大的中国劳苦大众的利益。革命党人没有认识到地主阶级与帝国主义的本质,没有认识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就是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更没有意识到推翻封建主义就务必打倒帝国主义。他们既没有彻底的反帝纲领也没有坚决的反帝行为,而是以保护帝国主义在华的利益来乞求换得支持。他们虽然也提出“平均地权”的土地纲领,但地主的土地没有实质性的变动,农民没有可分的土地,实际上根本无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一句话,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结果,是因为革命党人在制定革命纲领时,没有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没有思考基层的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的期望。 二、辛亥革命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之原因分析 辛亥革命的过程中严重脱离人民群众,没能充分地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看不到人民群众是革命力量的活水源泉,是革命胜利的必备条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革命党人对工农人民群众存在偏见。革命党人认为“下等社会”是无知的,如果没有他们这类“中等社会”的代表的“提挈”,那就只会盲目破坏。而一旦清朝覆亡之势已定,他们就觉得“下等社会”的使命即算完成,此后的一切只须依照他们的意愿“有秩序”地开展就行了。因此各省革命党人发布的文告中,不是号召工农群众向地主豪绅、向帝国主义开展斗争,

汇总:中国史阶段特征梳理

高二历史素材中国史历史阶段特征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 第一阶段先秦(距今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 (夏;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战国: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 【阶段特征】先秦包括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涉及原始社会的出现与发展及解体,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和鼎盛(西周)和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的确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基本线索】 1、政治方面:社会制度不断进步 (1)原始民主制。原始社会包括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氏族公社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平等生活。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是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反映了原始社会的原始民主制度。 (2)分封制、宗法制和井田制。夏朝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西周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宗法制;经济上实行井田制,,使周王朝加速了全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日益崩溃,封建制逐步形成,社会正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韩非子顺应社会变革的要求,提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地需要。秦国的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维护和巩固了封建经济基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2、经济方面: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距今一万年左右,处于刀耕火种阶段。距今七八千年,进入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在奴隶社会,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夏朝开始了原始的水利灌溉农业;商朝青铜器制造业发达,少量用于农业生产;春秋后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战国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封建经济初步发展起来。 3、思想文化方面:半坡氏族的彩陶文化是原始社会的文化代表,它蕴藏着中国原始文字的起源(图画文字)。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信史是从商朝开始的。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剧变和经济大发展,思想和科技出现了繁荣局面。 a思想方面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教育方面,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 c天文、历法、医学等科学技术有了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后世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阶段特征】秦汉时期是结束春秋战国诸侯混战局面之“大一统”时期。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的历史时期,也是当时社会政治从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社会经济上从停滞倒退状态到初步恢复发展的时期。 【基本线索】

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有感

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有感 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有感 (呼入服务处宋文静) 本周四下午,单位组织第三党支部部分成员集体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这不是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具有深刻革命意义的地方,但这一次参观后,我对它的认识有了加深,对革命先烈'抛头颅晒热血'的精神再次给予深深的敬意! 据该馆专业讲解员的介绍,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它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靠近黄鹤楼与蛇山,又因为旧址主楼呈现出的是红墙红瓦的景致,我们大家都俗称它为'武昌红楼'.1911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湖北革命党人蓄势起义,为天下先,打响推翻清王朝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武昌起义后,260余年的清朝统治土崩瓦解,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随之终结。1961年,武昌红楼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维护,这里成为了武汉市、周边城市,甚至全国的重要红色教育基地,受到无数人民的敬仰与关注。 该纪念馆内主要有两个基本陈列和两个专题展览,两个基本陈列是:《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和《为天下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两个专题展览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导览》和《湖北咨询局史迹陈列》。 虽然旧时的条件非常艰苦,尤其是在'白色恐怖'时期,物质生活非常简陋,武器装备也跟不上武装需要,但是革命前辈们却时刻不忘历史使命与革新的紧迫性,凭借自己的一腔热血与志同道合战友们的互相配合,硬是掀起了这一伟大的起义。由此可见,物质平乏并不可怕,只要意志坚定,富足的精神世界也可以让我们的思想与灵魂充满能量,让我们的行为具有无穷的爆发力!它指导着我们的步伐,向着前方不断前进! 站在伟大领导人孙中山的铜像前,回头看一眼'红楼',有种沧海桑田之感,讲解员那仿佛身临其境的介绍让我似乎看到了革命先辈们前仆后继,不畏炮火,只希望将革命旗帜插上高台的雄壮身影。岁月匆匆,光阴流逝,辛亥革命起义早已随着历史洪流远远流去,但革命者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深深的扎根在每一个党员的心中,并由我们继续传承下去。生命虽逝,精神不倒,让我们继承先辈们的优秀作风与光荣传统,为党员队伍的发展与壮大,不断贡献自己的光与热!

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

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 辛亥武昌起义是在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一部分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终于在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究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起义前期准备。 1、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国民民智开启,先进的革命党人深入基层的宣传,传播了先进文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人开风气之先,排除顽固守旧势力的干扰,成功创办新式学校;随后清政府迫于形势压力,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于1905年末颁布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式学堂,西学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亦正是这一教育方式的转变,为后来风起云涌的辛亥革命和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思想进步锐意创新的宝贵人才。洋务运动后期著名代表人物张之洞,从1889年出任湖广总督后,在湖北创办了汉阳铁厂,还创办了两湖书院。近代工商业和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形成新的阶级和新的知识阶层,建立了具有近代色彩的“湖北新军”,这些因素在客观上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社会基础。湖北地区的两个革命团体文学

社和共进会在革命大目标一致的前提下,消除门户之见,成功地实现了联合,使武汉地区的革命力量得以统一。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在新军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革命士兵们在起义中发挥了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奠定了起义成功的组织基础。 2、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功地选择了起义的时机和突破口。湖北有较好的社会基础。武汉是列强入侵较早的地区,受到深重的压迫,人民反抗意识很强。1911年9、10月间,全国革命形势趋于成熟,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利用部分湖北新军调往四川镇压保路运动之机,果断决定选择革命力量雄厚的华中重镇武昌作为突破口,坚决发动起义。事实证明,这一选择完全正确; 3、四川保路运动为其提供了有利的时机。四川保路运动的发展,为武昌起义的胜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时机。鄂军西调,武汉空虚,又给武汉的革命党人造成了一个发动起义的绝好机会。这是武昌起义之所以能够比较容易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客观条件 二、起义战斗过程 起义发动后,革命党人不失时机地向督署和镇司令部等敌之关键部位发动进攻,使敌人没有喘息的机会。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自行联络,约定以枪声为号于10月10日晚发动起义。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

武汉三镇游玩攻略

武汉三镇游玩攻略 武汉虽然在建,虽然乌烟瘴气,虽然路面坑洼,虽然灰尘满天,虽然交通堵塞,虽然……以上这些虽然也只能是“虽然”,我想说的是“但是”!但是,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的好,不予比较,武汉也有其值得留恋的地方。作为一个“不折腾生活便无意义”的人,我开始要总结这三年多玩过武汉的各种地方,因为我不是一个吃货,所以美食我不做考究,也不说什么多少钱让你玩遍武汉。本文只推荐散心和拍照的地方,希望能提供借鉴。先单独列地点,再推荐路线。(以下图片除了备注“来源于网络”,其余均为私人拍摄实物图。地图在最后,请自行考究。)【木兰天池】个人点评:★☆☆☆☆ 4A级景区,也是森林公园,位于黄陂区北部的石门山。这是我大学最早去的地方,大一国庆长假去的。路途遥远(五十多公里,两三个小时车程)不说,一路尽是爬山,爬到顶就是一大水库,名叫“木兰天池”。当然里面也制造了一些相当原始的路,比如绳子和木板牵起来的桥,一些隧道,和几条踩着石头走路的溪流。特别是下山的楼梯及其陡峭,恐高的同学不建议尝试。不过要是有爱爬山的同学,热爱山林老树的同学,都可以去一探究竟。图片请搜百度图片“武汉木兰天池”。【黄鹤楼】个人点评:

★★★☆☆ 5A级景区,在阅马场公交站往长江大桥的方向走一小段路后就可以看见,面对鹦鹉洲,与长江对面的晴川阁两两相望。 08年入学时一家人一起去玩的,当时票价50元/人,据说现在80元/人。这门票是坑爹了点,而且进去之后还有景区单独再次收取门票。语文学得好的都知道,武汉黄鹤楼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山东蓬莱阁合称中国四大名楼,景区里面还是比较大的,也保留了很多名胜古迹和文物。若不心疼钱,还是值得一去的。特别是里面还能听到楚乐编钟的表演。 【江汉路】个人点评:★★★★☆ 江汉路步行街是清末的“洋街”,也就是大家所感兴趣的“租界”。这一带租界的建筑风格还是保留的比较好,又是商业繁华的地带。不去购物,去看看建筑也是很好的。一不小心还以为到了香港。【轮渡】个人点评:★★☆☆☆ 轮渡运行区间是武汉关和汉阳门。汉阳门在户部巷西边,武汉关在江汉路东边。可以选择白天乘坐,也可以选择晚上乘坐,晚上收班比较早,请提前在码头看到收班时间,票价是和公交一样,可以刷公交卡。坐轮渡才能是真正亲临了长江(当然不排除你想在长江里游

高中历史必修三重点知识总结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 (1)争鸣的背景:社会大变革。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战争频繁,私学兴起。(2)争论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治国(德治、仁政,法治,无为而治),还有人性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 (3)争鸣的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的成就 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礼”和“德治”的主张。 教育上:创办私学,总结出一些教育教学方法。 典籍上:编订“六经”。 [附]孔子的重要言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2)孟子的主张: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 [附]孟子的重要言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荀子的主张:人性恶,通过学“礼”来改变;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 [附]荀子的重要言论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的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另:三纲五常) 2、汉武帝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推广儒学。 [目的:加强专制集权。影响:加强了专制集权,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三、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1)“二程”(理学的开创者)指程颐、程颢,其主要观点有: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伦理道德就是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2)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的主要观点是:理气论;存天理,灭人欲。 2、王阳明(守仁)的心学观点是:理在心中(心即理也,心外无物);致良知(加强道德修养,克服人欲,恢复人原有的善良本性);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心,要用良知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四、明清之际的儒学 1、李贽“离经叛道”(反正统,异端)观点:反对“圣人”;认为人的物质生活就是天理。 2、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指: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顾炎武(著《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三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有: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主张经世致用。顾炎武还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王夫之在哲学方面成就突出。 [言论:黄—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公其是非于学校。顾—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五、儒学的兴衰历程:见提纲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科技成就

近代史复习题 第三章(含答案)

第三章辛亥革命和封建帝制的终结 一、单项选择题 1.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A兴中会成立 B 1895年广州起义 C三民主义的提出 D华兴会的成立 2.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的是()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3.清末“新政”未能挽救清朝灭亡命运的根本原因是 A“新政”只是骗局,从来没有真正实行 B清政府借“新政”之名增加税收,引起人民反抗 C列强反对中国实行“新政”,制造障碍 D“新政”不能解决当时的各种社会矛盾 4.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5.清政府的“预备立宪”之所以是一场骗局,主要是因为 A借“预备”之名拖延立宪 B载沣任摄政王总揽大权 C不能满足立宪派的要求 D极力维护君主专制权力 6.武昌起义成功后,建立的政权是( ) A湖北军政府 B湖北咨议局 C中华民国政府 D南京临时政府 7.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创立民国 8.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破坏 B南京临时政府的涣散和软弱 C袁世凯的政治欺骗和军事压力 D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9.武昌起义爆发后,控制大部分地方政权的是() A革命党人 B北洋军阀和旧官僚 C袁世凯的亲信 D立宪派和旧官僚 10.使孙中山对军阀势力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并得出“南与北如一丘之貉”的结论是在()事件之后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反张勋复辟 D护法运动 11.下列条约中,涉及即割地又赔款的是() ①《南京条约》②《北京条约》③《马关条约》④《辛丑条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次革命() A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和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13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因为它() A成立时间早 B实现了革命团体的大联合 C使资产阶级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D有明确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和组织

高中历史通史大事年表(含历史阶段特征)

近代以来世界通史通览与阶段特征 阶段特征 中国近代的前夜--- 明中期 到清中期 统一的多民族国 家进一步巩固和 发展、封建社会 由盛转衰。封建 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达到顶峰,这是封建制度渐 趋衰落在政治上 的表现;逐步走 向闭关锁国。商 品经济发展,徽 商和晋商产生,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文化承古萌新, 传统科技涌现出 一批巨著;理学 走向极端,带有 民主色彩的早期 启蒙思想应运而生;市民文学兴起,明代传奇、 明清小说成为文 学的主流;西学 东渐初见端倪。 安徽省阜阳市城郊中学 中国 时 间 1488 1492 1498 1517 1519- 1522 葡萄牙侵占澳门1553 荷兰侵占台湾1624 1640 明朝灭亡;清军入关1644 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 清派施琅统一台湾1683 清设立台湾府,隶属福 1684 建省 1687 1688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689 1765 1776 1782 1787 1789 1792 1804 1807 1814 何学保 世界阶段特征 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好工场手工业 望角发展和早期 哥伦布在西班牙支持下资产阶级革 发现美洲命阶段 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 1500前后 到印度的新航路—— 18 世纪 马丁·路德揭开宗教改末) 革运动序幕欧洲正处在封 麦哲伦在西班牙支持下建社会解体、 进行环球航行资本主义兴起 阶段;荷兰、 英国、美国和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法国资产阶级 革命爆发,资 产阶级代议制 诞生。欧美资 本主义经济处 于工场手工业 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时期;新航路 数学原理》 的开辟和早期 英国光荣革命,标志革 殖民扩张扩大 命结束 了欧洲资本原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始积累,资本 确立君主立宪制 主义世界市场 珍妮纺纱机发明,揭开 雏形出现并不 工业革命序幕 断发展,世界 《独立宣言》发表,标 由分散逐渐走 志美国建国 向整体。文艺 瓦特改良蒸汽机 复兴、宗教改 美国制定1787 年宪法 革和启蒙运动 美联邦政府成立;法国 先后兴起,思 大革命爆发; 想解放运动深 颁布《人权宣言》 入发展。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拿破仑法典》颁布; 资本主 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义的蒸汽时 美国富尔顿制成汽船代 (19世纪 英国史蒂芬孙发明火 初—— 19 世 车;

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有感

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有感 -------------------------------------------------------------------------------- 时间:2010-4-20 22:09:40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党校)作者:郭晶丽阅读645次 党课第五小组的我们,一行13人,一大早就来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阅马场,西邻黄鹤楼,北依蛇山,南面首义广场。旧址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旧址为一座西式两层楼房,因红墙红瓦,武汉人俗称“红楼”。我想它更深刻的是象征着红色的革命吧。 红楼原为清朝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建成。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昌成功的举行了反对清政府的武装起义,因这一年为旧历辛亥年,史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次日他们在此组建中华民国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随即,辛亥革命领袖之一黄兴赶赴武昌,出任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领导了英勇悲壮的抗击南下清军的阳夏保卫战。武昌义声赢得了全国的响应,260余年的清朝政府顿时土崩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告终。武昌起义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时期一系列武装斗争失败后首次取得胜利的伟大事件。它掀起了全国性的革命高潮,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拉开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巨变的序幕,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后,即在此建立了革命军政府,颁发公告,宣布废除封建帝制,成立中华民国,并电通全国,号召各省起义。1981年10月被辟为纪念馆,珍藏大量文物和文学、照片资料。馆内现有两个主题性的基本陈列:一是《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一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前者以旧址主楼为载体,复原和再现了都督府成立初期的场景与风貌;后者布置于旧址西配楼,以近400件展品,包括文物真迹、历史图片、美术作品以及图表、模型和场景等,全景式地展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恢弘壮阔的历史。 辛亥革命博物馆,湖北武汉辛亥首义文化的标志性景观,它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其场景恢弘,陈设典雅。该馆基本陈列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展览、黄兴先生生平事迹展览等基本陈列。馆内收集有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历史文物1000多件,历史照片10000余张,其中有孙中山签发的“李翊东前往赣州办理要事”的大元帅令和王霞宙、张善子绘制的刘静庵烈士画像等珍品。在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内恢复原貌开放陈列的有:军政府大门、军政府礼堂、黎元洪卧室和会客室、秘书处、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孙中山会见湖北军政人员的会客室等。1981年在辛亥革命七十周

高考历史必备:高中历史重点知识总结

高考历史必备:高中历史重点知识总结 一、阶段特征: 本阶段讲述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的中国历史,简称先秦。此阶段时间跨度大,社会性质变化-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又进入封建社会。其中夏商西周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和鼎盛时期,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和祖国走向统一的时期。 (一)、政治-由奴隶社会到统一的封建社会: 1、夏商周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时期,井田制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基本制度。 2、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各民族的融合,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统一趋势的出现。 3、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关系的变革,春秋时期的改革,战国时期的变法,百家争鸣理论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二)、经济-奴隶经济到封建经济 1、夏商周奴隶社会的农工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井田和贡赋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 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使用和推广,井田向私田过渡,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推动土地私有化;战国时

期的变法,尤其是商鞅变法彻底废除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建立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 (三)、民族-华夏族为核心的民族融和中原华夏族,周边的匈奴,东胡,戎,羌等,通过战争和交流,加速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四)、文化-封建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孔子和老子分别创立了儒家和道家学派,反映了春秋时期奴隶制度瓦解的状况。 2、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分别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发表对社会变革的看法,提供不同的哲学,伦理和治国思想,对后代影响分深远。 3、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历法,物理和中医有了相当发展,许多成就位居世界前列。 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表现、三大发展趋势: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由分裂割据走向政治统一;民族冲突走向融合。 表现:(1)①经济上铁器牛耕使用推广,私田逐渐取代了井田,封建生产关系逐渐取代了奴隶生产关系;②政治上各国的改革变法,包括春秋时期的改革和战国的商鞅变法,逐步建立了新的封建制度;③思想上奴隶社会礼制崩溃,在百家争鸣中形成了各种封建治国思想,特别是法家更反映了封建制度的需要。

新课标高考历史各时期的阶段特征(印发给学生)

新课标高考历史各时期的阶段特征 模块一、中国古代文明 政治、经济、文化尽显文明古国风采;专制、抑商、海禁导致近代迟滞 A、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时期(距今170万年-----公元前221年) 1、原始社会时期(距今170万年----公元前2070年): (1)政治上:先后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两个阶段;原始社会晚期盛行禅让制。 (2)经济上: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刀耕火种,经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共同劳动,产品平均分配。 (3)文化上: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出现;原始艺术产生。 2、夏商周三代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1)政治上:夏朝时,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并为后世所沿用;夏商两朝实行内外服制度;西周盛行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度。 (2)经济上:井田制是主要土地制度,由奴隶集体劳动,劳动成果全归奴隶主所有;青铜铸造业发达,进入“青铜时代”;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3)文化上:流行占卜;甲骨文已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 3、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1)政治上:王室衰微,争霸与兼并战争不断;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度走向崩溃,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国家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 (2)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奴隶制生产关系(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小农经济产生;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出现。 (3)民族关系上:通过争霸兼并战争,以华夏族为核心,各民族融合进程加快,奠定了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4)文化上:科技成就,世界领先;哲学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私学兴起,“学在官府”被打破。 B、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有感

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有感 12月7日一大早,我们党课第三小组的全体成员就从黎元洪墓出发,前往与这墓主人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即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阅马场,西邻黄鹤楼,北倚蛇山,南面首义广场。旧址占地面积1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因旧址红墙红瓦,武汉人称之为红楼。 红楼前建有碧樟广场和花坛喷泉,竖有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并由宋庆龄亲笔题写横幅“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 领完票后,我们一行人就兴致勃勃的前往馆内参观,去感悟这“中华第一枪”的爱国情怀。 纪念馆用于展览的面积为3500㎡,保留有《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两个基本陈列。《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布置于都督府旧址一二层,通过实物、历史照片,真实再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权诞生地的历史风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布置于旧址院内西配楼,展品丰富,全景式地再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恢弘壮阔的历史。 馆内的贵宾题词是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如,台湾地区“立法委员”、中国统一联盟名誉主席胡秋原题写“首义文献,湖北之荣,斑斑热血,永励后昆”;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华书局总编辑李侃题写“楚天茫茫涵正气,长江浩浩育英豪”;原武汉军区、成都军区政委成仿吾题写“创业艰难忆昔贤,登临凭吊想当年,惟希万代后来者,远胜从前开路砖”;著名历史学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题写“艰辛历史到于今,祖国欣欣正向荣,七十年来思往事,毋忘革命有先行”;台湾地区“立法委员”、蒋介石之孙蒋孝严题写“缅怀历史,放眼未来”等等。一句句话压在心头,我深深的感到革命的艰难与先辈们的不易。 那一声枪响,推翻了帝制,把“天子”拉下马,埋葬了统治中国人民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把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那一声枪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那一声枪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府,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正是这一声枪响,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扫除了最初的政治障碍;正是这一声枪响,宣传了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正是这一声枪响,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可由于其局限性,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失败了。 辛亥革命建立政权后三个月,便被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封建军阀袁世凯所窃夺。辛亥革命的失败,比它的胜利更使人惊心动魄。因为,在当时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发生了辛亥革命这样震动亚洲和世界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了推翻千年专制和建立共和国的伟大胜利,确实曾使人们一度认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学习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救中国。然而,严酷的事实是,辛亥革命确实失败了,而且失败得迅速而彻底,连孙中山本人也说:“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 辛亥革命带给人们的胜利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之间,反差太强烈了,它迫使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新的思考。这种情形,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人们开始发觉辛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