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政务导论复习资料

电子政务导论复习资料

电子政务导论复习资料
电子政务导论复习资料

重心转变的过程。

2、经济信息化集中体现为经济增长模式向知识密集型转化,产业结构的重心向经济效益与增长质量较高的信息产业转移。

3、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特征和变化的反映,以及这些特征和变化经过人的大脑加工后的再现。

4、信息具有5个显著特征:信息的普遍性、信息的无限性、信息的永恒性、信息的转移性、信息的共享性。

5、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利用等功能的技术。

6、信息产业是指那些从事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的产业,其产品包括硬件和软件产品。

7、信息产业自20世纪40年代兴起,70年代得到高速发展,到了90年代,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全球发展速度最快、从业人数最多、规模扩大最迅速、创造财富最多的产业,是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

8、我国正处于推进工业化时期,又面临全球信息化大潮,这对于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与环境。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新的形势也要求我们尽快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以迎接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所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提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在努力推进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

9、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当前首要任务就是搞好经济建设。

10、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科技的支持,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在当今世界信息化、全球化的形势下,把握历史机遇,加速我国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全方位、多领域开拓国际市场,利用信息网络化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腾飞。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信息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竞争最激烈的领域,面对发达国家的技术、资金和市场优势,我国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1、Internet是一个具有网络实体,但没有一个特定的网络疆界。

2、Internet迅速发展和扩大的原因:1)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和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为Internet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2)Internet在其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始终执行一种非常开放的策略,对于开发者和用户都不加以限制。3)Internet在为人们提供计算机网络通信设施的同时,还为广大用户提供了非常友好的访问手段。

3、网络化石人类生存方式发生的重大改变:1)网络化所蕴含的信息和科技、智力因素已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人类社会的生产力由“动力型”转向“智力型”,从而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2)网络化带来了社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3)网络化促进了人类存在形态的改变。

4、网络化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影响:1)对政治的影响;2)对经济的影响;3)对军事的影响;4)对文化的影响

在信息网络的支撑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将加速发展,使国家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现代经济发展与增长,有40%以上来自于信息产业的贡献。

5、我国的生产力尚不够发达,我们一只脚踏进了工业社会,一只脚却还停在农业社会,但眼睛却紧紧地盯着信息社会。网络化对社会各个领域的深远影响,我们不能熟视无睹。我们必须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和习惯势力的羁绊,加快我国网络化建设步伐,制定网络化建设的长远规划,确保国家安全。

1、互联网产业是信息全球化最根本的基础。信息全球化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就是互联网。

2、中国互联网的建设:1996年初,国务院随即以第195号令颁布了该领导小组拟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作为首部专门网络法规问世,这是中国政府在网络前期规划初步完成以后开始注意网络管理的标志,也是第一套比较完整的网络管理政策的初步宣示。

3、中国迈入网络化社会的步骤:1)政府上网工程;2)企业上网工程;3)家庭上网工程

政府上网:政府职能上网,在网上成立一个虚拟的政府,在Internet上实现政府的职能工作。

企业上网工程: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政府扮演的重要角色:1)国家安全;2)个人安全;3)信息基础结构;4)商业法则;5)公众健康和安全;6)教育;7)经济发展;8)灾难防治;9)环境保护

政府有广义和狭

义之分。广义的政务泛指各类行政管理活动;狭义的政务则专指政府部

门的管理和服务活动。狭义的电子政务包括国务院的29个组成部门:

外交部、教育部、财政部、科学技术部、铁道部、交通部、建设部、农

业部、水利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信息产业部。

2、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1)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

2)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

3)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民众之间进行的双向信息交流。

3、电子政务系统的目的就是以网络技术为基本手段,优化和扩展政府

机构的业务模式、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将信息技术在政府机构的应用

从简单的取代手工劳动,提高到工作方式优化的新层次。电子政务的目

的有三个:一是政府机构各部门实现办公自动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帮

助提高政府在行政、服务和管理方面的效率。积极推动精简机构和简化

程序等工作。二是利用政府内建立的网络、信息资源和现代化手段,为

公众社会提供优质的多元化服务。三是以政府的信息化发展推动和加速

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发展。

4、电子政务的实质:1)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在政府工作中的全面应用;

2)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观念;3)一个动态的过程。

5、社会信息网络化是电子政务产生的内在动力。

6、电子政务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和原因:1)电子政务的产生源于现代信

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2)电子政务是政府改革的内在需要。

7、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政府管理的影响是革命性的:一方面,它

使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分析和传播更为便利,缩短了政府、企业

及公民个人之间的相对距离,密切了管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信息沟通和

信息反馈,从而加强了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另一方面,信

息技术也增强了公民和社会在信息和知识方面的占有量,从而消弱了传

统政府的优势地位,对于传统的政府官僚体制提出了挑战,是政府、企

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共同管理、民主管理、参与管理成为一种需求

和可能。

8、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本机关内部,也包括其他机关、企事业单位

以及社会公众。

9、电子政务的内容:1)政府的信息服务2)政府的电子贸易3)电子

化政府4)政府部门重构5)群众参政议政

10、电子政务系统的层次模型:应用层、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换层、数据

资源层、网络层

11、电子政务系统的关键技术有:网络安全技术(双网隔离、子网隔离)、

CA(电子签章)认证应用技术、传统自动化(OA)与网上办公集成技

术、跨平台的信息交换技术、协同工作技术、海量数据库技术、数据挖

掘技术、标准化技术等。

12、电子政务的应用:电子资料库、电子化公文、电子税务、电子采购

及招标、电子福利支付、电子邮递、电子身份认证、电子商务。

13、保证电子政务的顺利实施必须做到:1)以公众为中心提供服务2)

充分利用政府内部资源和技能3)完善的信息发布管理机制4)联机提

供服务的同时也加强其他服务手段

14、电子政务实施原则:1)实用性2)可靠性3)开放性4)安全性5)

标准化6)先进性7)扩展性

15、电子政务的关键:1)安全保密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2)研制自主

知识产权的产品3)资金问题4)推进电子政务建设还需要组织保证。

16、电子政府就是通过在网上建立政府网站而构建的虚拟政府。电子政

府的实质是把工业化模型的大政府—即集中管理、分层结构、在物理经

济中运行的政府—通过互联网转变为新型的管理体系,以适应虚拟的、

全球性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数字经济,适应社会运行的根本转变,这种

新型的管理体系就是电子政府。其核心是:大量频繁的行政管理和日常

事务都通过设定好的程序在网上实施,大量决策权下放给团体和个人,

政府从新确立其职能。

14、电子政务也有两个基本面:政务手段的改革、政务内涵的变革。

15、对商品生产领域的电子商务需求:1)宏观生产信息的收集2)宏观

生产信息的供给3)及时调控生产

16、对商品流通领域的电子商务需求:1)对商品现货市场的电子商务

需求2)对旧货市场的电子商务需求3)对未来商品市场的电子商务需

求4)政府对商品采购的电子商务需求

2、网络技术的作用:网络技术为政府改革提供了基础,使其能提高效

率、降低成本,为公众、企业和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3、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实施,将从服务、管理、消费三个方面使政

府的职能发生重大改变。

服务方面:资料电子化、沟通电子化。

管理方面:办公电子化、调控电子化、监督职能电子化。

消费方面:政府采购电子化。

4、电子政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一、电子政务将改善政务对国民经济

的宏观调控能力。二、电子政务通过高效率的政府服务,帮助中小企业

成长对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影响:1)可以使手工业者与中小型企业

更容易的进入B2C国际市场2)可以使农产品更方便、快捷的在全球市

场交易3)将允许不发达国家的企业进入B2B和B2C供应链中4)将使

发展中国家的互联网服务供应商更有效地运作,同时为全球任何地方的

客户提供切实、直接的服务。三、电子政务的发展给信息产业和其他产

业的发展带来无限商机。四、电子政务的实施能带动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的建设,加强对信息技术人才的教育和培训。

5、电子政务对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影响:1)通过建立电子社区改善社区

的服务和管理;2)电子政务为公民参与民主化进程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电子民主”正在出现;3)网络平民化:减少贫困,弥合数字鸿沟。

6、政府管理的基层组织是社区。公共安全、公共健康、公园和娱乐、

老人和青少年服务都是政府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

7、民主的基础是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电子政务为公民参与民主化

进程,对政府管理和社会事务进行民主监督、意见反馈提供了有效地技

术手段。

8 、政务公开是政府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向公众提供非保密政府信息

的检索。电子政务为政务公开奠定了技术基础。

Internet

技术应用以及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层面带来了

深刻的影响。回顾我国政务信息化的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

以桌面文字处理工具为典型的个人办公工具软件应用阶段,计算机应用

提高看个人工作效率。2)基于关系型数据库技术,以客户机/服务器体

系结构为特征的应用阶段,这一阶段基本实现了部门级的数据处理、公

文处理等的自动化。3)基于符合Internet/Internet技术标准的平台应用

阶段,这一阶段,不仅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应用范围已从部

门内部、部门之间扩展到行业、系统内部,乃至跨部门、跨系统化。

1、办公自动化系统: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来代替办公人员的手工作业,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办公效率。

2、办公自动化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的4个阶段:1)以单项业

务处理为中心2)以数据处理为中心3)以工作流为中心4)以知识管理

为核心。

3、办公自动化的作用:1)对传统办公方式的变革2)提供了沟通、协

调、控制的有效手段3)有效降低办公成本4)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5)

是科学管理的必由之路

4、开发办公自动化系统的5个阶段: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

实施、系统维护、系统评价。

5、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系统运行的效率,系统的可靠性,系

统的可扩充性等。

6、电子政务系统应用于传统OA系统应用的不同之处在于:1)应用定

位不同2)系统用户范围不同

7、电子政务系统中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1)提供电子邮件功能是办

公自动化系统的基本需求2)处理大量的复合文档型的数据信息3)包

括大量的工作流应用4)支持协同工作和移动办公5)应有完整的安全

性6)能集成其他业务应用系统和Internet

8、办公自动化和WEB技术的结合是实现电子政务的基础

9、结合办公自动化的电子政务系统的实施步骤:1)在组织内部构建通

信平台,工作人员之间建立网上信息交流和初步的网上协同工作。

2)组织内部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得以普遍提高,基本建立起网上协

同办公的意识之后,考虑在办公网络内进行一些日常工作流程如公文审

批、常用申请、会议管理、档案管理、信息采集审批与查询,以及各部

门的日常业务。3)在Internet上建立公用网站,进行信息采集、发布,

部门间公文交换乃至简单的电子贸易等,将办公自动化的范围进一步扩

大到跨行业、跨部门。

2、Internet是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中国的权威机构把它译作“国际互联网络”、“因特网”、“网际网”或“信息高速公路”;它是将不同地区而且规模大小不一的网络互相联接而成。

3、Internet的功能:1)信息的获取与发布2)电子邮件3)网上交际4)电子商务5)网络电话6)网上事务处理7)Internet的其他应用Internet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应用,例如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远程主机登陆、远程文件传输等。

4、WWW是Internet的多媒体信息查询工具,它起源于1989年3月,由欧洲量子物理实验室所发展出来的主从结构分布式超媒体系统。

5、WWW采用的是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其作用是整理和储存各种WWW 资源,并响应客户端软件的请求,把客户所需的资源传送到客户端平台上。

6、Internet的重要名词

DNS、Intranet、BBS、浏览器、WEB节点、Internet Phone、CHINANET、CERNET、CSTNET、CHINAGBN

7、互联网地址:名称地址、物理地址、数据链路地址。

8、Internet的网络地址是指联入Internet网络的计算机的地址编号

9、IP称作网络协议地址,是分配给主机的一个32位地址,由4个字节组成,分为动态IP地址和静态IP地址。动态IP地址指的是每次联线所取得的地址不同,而静态IP地址是指每次联线均为同样固定的地址。

10、A类地址:可以拥有很大数量的主机,最高位为0,紧跟的7位表示网络号,余24位表示主机号,总共允许有126个网络。

B类地址地址:被分配到中等规模和大规模的网络中,最高两位总被置于二进制的10,允许有16384个网络。

C类地址:被用于局域网。高三位被置为二进制的110,允许大约200万个网络。

D类地址:用于多目标广播

E类地址:仅供试验的地址,保留给将来使用。

32位的IP地址分成4组,每组为8位。

1、互联网上资源所在的地址使用统一资源地址表示法,它是识别互联网上热河一个文件或资源地址的标准表示法。

2、域名:联接到网络上的计算机或计算机组的名称,在数据传输时用来标识计算机的电子方位。

3、网络协议是网络通信的规则和规程。

4、网络分层:1)物理层:对应于网络的基本硬件,这也是Internet的物理构成,即我们可以看得见的硬件设备,如PC机、互联网服务器、网络设备等。必须对这些硬件设备的电气特性作一个规范,使这些设备都能够互相连接并兼容使用。2)网络接口层:它定义了将数据组成正确帧的规程和在网络中传输帧的规程。帧是指一串数据,它是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单位。3)互联网层:定义了互联网中传输的“信息包”格式,以及从一个用户通过一个或多个路由器到最终目标的“信息包”转发机制。4)传输层:为两个用户进程之间建立、管理和拆除可靠而有效地端到端联接。5)应用层:定义了应用程序使用互联网的规程。1、WEB应用程序的组成:1)文档格式标准2)web浏览器3)web服务器4)应用层协议HTTP

2、WEB系统是负责把用超文本标记语言编写的多媒体文件从运行WEB服务器的服务机上传送到运行web浏览器的客户机,而web的应用层协议http是网络应用的一个小部分。

3、HTTP是应用层协议,它定义web页面如何从web服务器传送到web浏览器。

4、HTTP协议的作用原理:联接、请求、应答

5、使用一次TCP联接传送一个对象的效率比较低,表现在:1)每次TCP联接必须要建立和断开;2)对每次联接,客户机和服务器都必须分配发送和接收缓存;3)对由大数量对象组成的文件、TCP的低速启动算法会限制服务机向客户机传送对象的速度。

6 Telnet的主要特征是:1)规定了网络标准终端;2)规定了终端和主机之间的协议;3)提供可靠的数据交换;4)允许用户在终端上控制远程主机上的应用程序。

6、UDP是一个无联接协议,UDP信息包的标题很短、只有8个字节。

7、网际协议是TCP/IP协议堆中的一个协议,是网络层上的一个协议。IP的主要任务是把来自TCP或者UDP协议执行软件装配的消息装配成数据包,负责安排数据包的传送路线以及在接收端把数据包还原成原来的消息段。

8、TCP/IP有3个主要的特性:功能丰富、发放性和普遍性。

9、TCP为应用层和网络层上的IP提供许多服务,其中3个重要的服务是:1)可靠地传输消息:为应用层提供可靠的面向联接服务,确保发送端发出的消息能够被接收端正确无误地接收到。2)流程控制:联接双方的主机都给TCP联接分配了一定数量的缓存。3)拥挤控制:TCP 保证每次TCP联接不过分加重路由器的负担。

9、IP协议只保证计算机能发送和接收分组数据,而TCP协议则可提供一个不可靠的、可流控的、全双工的信息流传输服务。

10、IP协议和TCP协议这两个协议的功能不尽相同,也可以分开单独使用,但他们是在同一个协议来设计的,并且在功能上也是互补的。11、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是组织多媒体文档的重要语言,它不仅被用来编排Wed网页,而且也越来越多地被用来制作光盘上的多媒体节目.

12、HTML三条基本技术:1)指定网上信息资源地址的统一命名方法URL2)存取资源的协议,及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3)在资源之间很容易浏览的超文本链接技术,源于Hyper Text的Hyper Link

13、HTML功能:1)出版联网文档,这种文档可包含文字、表格、列表、图像以及声音和影视文件等2)通过超文本链接可以检索和阅读联网信息3)设计交易单。

14、一个文档常有文档头、文档名称、表格、段落和列表等成分构成。

15、HTML文档时一种没有格式的文档,通常也称为ASCII文件。

16、超文本链接通常简称超链接,或者简称为链接。

17、链接是指文档中的文素或者图像与另一个文档、文档的一部分或者一幅图像链接在一起。

18、cngXML是一种可扩展标记语言,它是一种基于SGML的简单灵活的语言。主要部件包括:cngXML、规范、cngXML词汇表、文献类型定义、cngXML中的超链接、cngXML文档显示样式、cngXML文档、cngXML处理器。

19、cngXML的特点:1)可扩展性;2)信息的显示与处理分离;3)信息的自我表述。

20、电子政务系统的组成:一是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二是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三是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民众之间进行的双向信息交流。21、电子政务应用选择cngXML的原因:1)不同的数据资源进行交互;

2)大量运算负荷分布在客户端;3)同一数据以不同的形式展现给不同

的用户;4)需要更匹配的搜索。

Internet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互

联网上建立正式站点,推动政府办公自动化与政府网上便民服务,在网

络上实现政府在政治、经济、生活等诸多领域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它既

包括政府机构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建立政府机构的互联网主页,也包

括利用全球互联网完成某些政务处理和面向公众的服务。

2、政府上网工程的主站点是https://www.doczj.com/doc/a811519561.html,

3、政府上网工程的实施原则:1)认真统筹规划,避免重复投资2)加

强政府网站的管理,探索政府上网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3)政府管理体

制要适应网络化。

4、政府管理体制要适应网络化:首先,政府上网是信息上网,为保证

信息的安全和及时更新,搞好政务公开,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运

行机制。其次,政府上网是政府职能上网,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的职能

工作。第三,互联网上政务公开,将为更多的人提供参政议政的机会,

加强民主监督。政府的工作结构和人才结构要应调整。因此,政府的部

门体系(组织结构)、权利体系、人事管理体系、行政管理方式都要变

革。

4、政府上网工程的实施目标:1)1998年实现30%以上的部委和省级政

府在163/169上建立站点,并树立政府站点样板。2)1999年实现60%

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在163/169上均有站点。3)2000年实现80%以

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在163/169上均有站点,应用项目的实施进入良性

循环。

5、政府、企业、家庭是经济行为的三个主体,信息化应该首先从政府

的信息化开始。政府信息化是先导,企业信息化是基础,家庭信息化是

方向。

5、政府上网工程的意义:1)政府上网是顺应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的要

求2)政府部门承担着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政府上网可以提高政府的管

理水平3)实现政府办公电子化4)促进政府部门通社会各界的沟通,

符合各国政府公开施政的发展趋势5)“政府上网工程”将极大地带动国

内信息产业市场,形成新的需求。

6、按照中国电信总局的总体设想,通过启动“政府上网工程”以及相

关的一系列工程,实现我过迈入网络社会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

一步,实施政府上网工程,在公众信息网上建立各级政府部门的正式站

点,提供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和应用项目;第二步,政府站点与政府的办

公自动化联通,与政府个部门的职能紧密结合,是政府站点演变为便民

服务的窗口,实现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够完成到政府部门办事的程序,构

建电子政府;第三步,利用政府职能启动行业用户上网工程,如“企业上

网工程”、“家庭上网工程”等等,实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联入网络,

通过网络既实现信息共享,又实现多种社会功能,从而全面迈入网络社

会。

7、政府上网工程实施取得的进展:1)政府网站的数量迅速增长2)政

府部门信息化进程快速、有序推进3)高度重视信息和网络安全.

8、政府上网包含信息交流、电子采购及招标、电子福利支付、电子邮

递、电子资料、电子化公文、电子税务、电子身份认证等多方面的内容。

9、政府上网工程的社会和经济效应:1)拉动信息化投资与消费需求2)

提高行政效率,节约财政开支,增强政府透明度,促进对外开放3)促

进政府和老百姓的实时沟通4)丰富网上中文信息资源。

8、政府上网工程面临的主要问题:1)观念上的问题2)网上信息资源

建设问题3)网络安全问题4)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

政府上网所面临的安全威胁主要有两种:外部侵入、内部破坏。对外:

设置防火墙、对内外网进行物理隔离。

9、解决政府上网工程问题的对策:要保证政府上网工程的继续顺利进

行,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转变观念。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抓好政府上网工作

乃是时代所趋,是政府转变职能、树立政府新形象的迫切要求,是推进

改革开放、密切与国际经济交往的迫切要求;其次,政府上网不仅仅是

技术问题,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互相协调和管理也十分重要;第三,

信息资源开发是政府上网的核心,信息质量是信息网络的生命;第四,

全面提高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以适应网络社会发展的需要;

最后,必须重视政府上网工程的安全问题。

联网,摒弃银行由店堂前台承接业务的传统服务方式,直接在互联网上

开设的银行。

2、网络银行为客户提供在线的、实时的、即时的服务。

3、网络银行的特征:1)实现交易无纸化、业务无纸化和办公无纸化;

2)传统银行机构虚拟化。

4、企业银行与家庭银行的发展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称之为电子银行。

即银行通过专线、专用软件同企业、个人的电脑终端联接,为企业和个

人提供多种银行服务,特别是转账、结算以及内部资金调拨、个人理财

服务等。电子银行的服务是针对一些中小企业客户和个人大客户而提供

的,由于是通过专线和专用软件、安全性较高。

5、银行IC卡成为网络银行的重要基础。网上银行卡业务的基本网络框

架依附在网络银行整体框架之内,主要有网上银行传支付认证体系、网

上银行卡业务应用和网上特约商户应用三个部分,包含4个物理对象:

客户、发卡银行、特约商户、认证中心;3个虚拟对象:网上客户、网

上特约商户、网上银行。

6、自助银行从两个方面成为网络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1作为现金存取

的途径2将自助设备与互联网连接,提供给用户作为进入网上银行的通

道。

7、客户呼叫服务中心成为实体银行的主要特征。

8、网络银行的三要素:互联网或其他电子通讯网络、基于电子通讯的

金融服务提供者、基于电子通讯的金融服务消费者。

9、网上交易分为交易环节和支付环节。网上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一般

有网上支付(首要的基本功能)、个人财务管理、公司会计账务管理、

网上证劵交易、委托投资、发布信息、咨询等。

10、目前网上银行服务可归纳为三类:一是关于本银行的广告、历史、

新闻等告知性介绍;二是本银行在网上提供的非实时的涉及资金支付的

服务,如咨询;三是真正通过互联网为个人和企业提供查询、转账、网

上购物或电子贸易等实时支付服务。

11、网络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分为静态信息、动态信息、账户信息、在

线交易。

12、网上银行主要支付方式:间接信用卡付款;电子现金;以电子邮件

技术为基础,在网上设置虚拟POS,代企业收款;IC卡,即可以直接付

款,又不必在网上直接输入信用卡号码。

13、网络银行的技术构成分为硬件技术、软件技术、客户应用技术。

14、网上银行的发展模式:1完全建立在互联网上的网上银行;2原有

的银行建立一个独立的机构经营网上业务;3将现有的银行业务扩展到

互联网上,建立一个独立的网上机构,配备最强的人力和财力资源,拥

有特别的授权以突破原有的体制。

15、网络银行的机构设置一般有三种模式:1设在电脑部门,如卢森堡

储蓄银行;2有一个电子银行小组,各个相关部门参与,如荷兰银行;3

设在业务部门,如东亚银行。

12、中外银行金融电子化网络的主要差别:1建设起点及发展速度的差

别2科技基础及网络意识的差别3经营理念及经营模式的差别4系统构

架及技术标准的差别5业务拓展及网络效益的差别6法律环境及系统规

范的差别。

1开发者留下的隐患;2网络设备和

软件本身的问题;3管理的漏洞。

2、电子政务网络系统的特点:1)网络结构通常遵从政务机构的分级设

置;2)政府机构网络上运行有两类应用系统:政府机构的信息发布系

统;办公自动化系统。

3、政府机构各级网络联接到Internet上,通常采取两种方式:国家政

府中心网络通过专线介入Internet,其他各级政府局域网通过国家中心

网络联接;国家和各级政府局域网各自接入Internet。

3、电子政务网络系统安全要求:1)网络系统的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

物理安全:系统设备及相关设施受到物理保护。

逻辑安全:信息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

2)网络系统安全要求:对于政府部门的信息网络,在安全上应达到以

下要求:访问控制、在线监视、及时检查、身份认证、信息加密。

4、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安全的技术:访问控制、识别和鉴别、密码技术、

完整性控制、审计和恢复、防火墙系统、计算机病毒防护、操作系统安

全、数据库系统安全和抵抗赖协议。

访问控制:出入控制、存取控制。

识别和鉴别:口令机制、数字签名、鉴别设备

主题的、集成的、与时间有关的、持久的数据集合。

2、数据仓库的特征:1)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面向主题的数据组

织方式”是数据仓库的基本特征;2)集成数据的统一体;3)在一定时

间周期内保持稳定性;4)强调时间序列性。

3、数据仓库的基本功能:数据获取、数据存储和管理、信息访问。

4、对数据仓库的基本体系结构进行细分,一个数据仓库一般由7个主

要部分:数据源,数据抽取、转换和装载工具,数据建模工具,核心仓

储,目标是数据库,前端数据访问和分析工具,数据仓库管理工具。

5、数据仓库的设计要经过概念模型设计、逻辑模型设计、物理模型设

计。

对于面向主题的数据仓库:对应于信息包图的设计、星型图模型设

计和物理数据模型设计。

信息包图的三个重要对象:指标、维度、类别。

6、数据挖掘:按照既定的业务目标,对大量的企业数据进行检索,揭

示其隐含的规律性并进一步将其模型化的方法。

7、数据挖掘的主要任务:总结规则挖掘,关联规则挖掘,分类规则挖

掘,聚类规则挖掘。

8、数据挖掘过程:数据准备、挖掘操作、结果表达和解释。

9、实际数据挖掘的要点:决定如何产生假设、选择合适的工具、挖掘

知识的操作、证实发现的知识、结果表述和解释。

10、数据挖掘过程中采用的挖掘方法:统计分析法、决策树分析法、遗

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Rough集、最近邻技术、归纳规则、可视化技

术。

11、数据挖掘技术:关联规则、转移规则、分类方法)的数据挖掘。

12、数据挖掘的功能:自动预测趋势和行为、关联分析、聚类、概念描

述、偏差检测。

13、数据挖掘工具: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基于规则和决策树、基于模糊

逻辑、综合多种方法的工具。

14、网络数据挖掘的特点:1数据源是无序的、非结构化的2数据源之

间可能存在冗余、不一致甚至矛盾3数据源具有很强的动态性4数据具

有多样性5用户目标的模糊性。

15、网络数据挖掘的流程:确定业务对象、数据准备、网络数据挖掘、

结果分析。

16、网络数据挖掘的形式:网络内容挖掘、结构挖掘、用法挖掘。

17、网络数据挖掘专业人员:业务分析员、数据分析员、数据管理员。

18、数据挖掘在电子政务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的

电子贸易在服务器以及浏览器端日志记录的数据中隐藏着模式信息,运

用网络数据挖掘技术可以自动发现系统的访问模式和用户的行为模式,

从而进行预测分析;2)网站设计通过对网站内容的数据挖掘,主要是

对文本内容的数据挖掘,可以有效地组织网站信息,如采用自动归类技

术实现网站信息的层次性组织;3)搜索引擎网络数据挖掘时目前网络信

息检索发展的关键;4)为政府重大决策出台提供决策支持。

19、实施数据挖掘的问题:1用数据挖掘解决什么样的问题2进行数据

挖掘所做的数据准备3数据挖掘的各种分析算法。

20、数据挖掘的分析算法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统计分析和人工智能。

能,为用户生成所需信息的系统。

2、决策支持系统的作用:为解决由计算机自动组织和协调多模型的运行及数据库中大量数据的存取和处理,达到更高层次的辅助决策能力。

3、决策支持系统主要在管理信息系统和运筹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4、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1辅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问题2允许用户试探不同的决策方案3必须具备决策支持模型的管理功能4把数学模型或分析技术与数据存储和检索功能结合5必须具备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6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满足不同环境和用户的需求。

5、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过程:决策者的迫切需求促进了DSS的发展、在一个单位内部将若干个分离的DSS集成、DSS和其他信息系统的集成、专家信息系统的出现。

6、决策过程的三个阶段:发现问题、分析和探讨问题、说明结论和得到确认。

7、智能信息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智能机器人、智能计算机、四库系统、自然语言理解、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

8、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数据仓库和多维数据库、面向用户的交互式分析工具、用模块组件的集成工具、智能化的决策支持工具。

9、决策系统的运行步骤:智囊系统利用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制定各种可行的决策方案,通过电子政务系统提供的平台将决策方案上报给决策系统,决策系统将根据信息系统生成的决策信息来确定最优的决策方案、并生成必要的决策指令,通过电子政务平台把决策指令下发给决策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在监督系统下,由决策执行系统负责贯彻执行决策指令,决策指令的执行情况和结果通过信息系统反馈给智囊系统,智囊系统根据具体情况向决策系统反馈信息或决策修正方案,决策系统对反馈信息或修正方案确定新的决策,并下发执行。

10、决策支持系统的三种信息处理技术: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

11、电子政务中使用的或将要使用的智能技术包括:基于智能学习的智能信息检索、智能入侵检测、智能网上监控、学习智能体。

信息检索技术主要有:全文检索和网站分类。

入侵检测中智能技术有:基于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方法、基于专家系统的入侵检测技术、基于模型推理的入侵检测技术。

12、新一代决策支持系统面临的问题:1目前我国可用的各类数据信息有限,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决策支持系统缺乏坚实的基础2数据仓库产品价格昂贵,限制了新一代决策支持系统在我国的推广速度3新一代决策支持系统所需的支撑平台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安全性无法保证。13、电子政务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内容:决策建模技术、模型库系统、接口技术、知识表示及推理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的研究、系统开发技术、国产化。

算机生成的环境组成,人们可以通过视听触嗅等信息通道感受到设计者思想的高级用户界面。

2、虚拟现实在Internet上的应用:远程教育、商业应用、娱乐。

3、输入输出工具:跟踪三维物体运动的传感器、驱使使用者在虚拟环境中运动的技术、响应使用者手的姿态命令输入的感觉手套技术、产生具有深度信息及宽视区的三维立体成像装置、实时图像生成、三维虚拟立体声音生成装置。

4、VR的软件工程:虚拟物体的几何模型、运动模型、3D虚拟立体声的模拟、物理模型、输入输出映射、模型的分割、虚拟现实模型管理技术、虚拟环境数据库的建立与管理。

5、信息传送的三个阶段:1单纯数据、文字、字符信息传送2多媒体信息传送3虚拟现实信息传送。

3C革命:通信技术、计算机化、自动控制技术。

3A革命:工厂自动化FA、办公自动化OA、家庭自动化HA。

施,政府的积极推动和有效组织,电子政务的部分内容已基本成熟、巨大效用初见端倪。

2、国外实施电子政务经验的启示:1实施电子政务、构建电子政府势在必行,各级政府必须有高度的紧迫感2电子政务由国家投资、受国家控制、为公众服务3电子政务不仅仅是网站与软件的简单应用,应当全面展开电子服务,使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以及远程教育协调发展4实施电子政务必将迅速给社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5实施电子政务必须以提高公务员的个人素质为前提。

3、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办公自动化、政府上网、电子政务。

4、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的问题:1对电子政务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没有足够的认识,2对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明显地滞后于电子政务实践,3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没有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4电子政务的立法滞后,其顺利实施缺乏法律保障5电子政务安全问题面临着潜在挑战6某些地方在建设电子政务时存在着攀比之风,违背了推行电子政务的初衷。

5、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对策:1充分认识发展电子政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战略上高度重视电子政务的发展2大胆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电子政务的经验,重点是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奠定实施电子政务的硬件基础3制定发展规划,明确阶段目标,避免盲目建设4从制定相关的法律和处理好技术先进性与自主性的关系两个方面,解决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问题5在构建电子政务系统的过程中处理好应用体系与技术体系的关系6把政府改革同电子政务建设密切结合,加强对公务员网络应用知识的培训,实现高效率的政府管理和服务。

6、政府上网具体表现在:1以现代电信技术、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服务为基础的政府上网工程,将声音、图像、动画、文字等大量信息统一起来,把电视、电话、计算机的优点统一到一个平台上,超过了以往任何传播媒介,创造了新的政府公关传播交流的媒介,使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2推行电子政务,将为政府机构向全国以及全世界的开放创造条件,同时也促使政府行使系统对信息变化的反应更为敏捷,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扩宽联系公众的渠道3推行电子政务建立了一个公众参政的窗口4推行电子政务将使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7、建设电子政务系统的展望:1政府网站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成果,设立健全的信息资源管理机构2要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也就是要建设数据库3加强公务员信息技术的培训,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政府上网工程的产生和发展4电子政务系统与政府办公自动化网络建设的衔接问题,让政府在办公自动化网络建设中积累大量信息数据和政务工作中形成的各种文档得到很好的保留5注重网上资源的安全管理。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中 国 文 化 概 论 (习题) ————张令牌 中国文化概 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郡县帝最终得以确立时在位的皇帝是(B )

A.汉景帝B.汉武帝C.汉高祖D.汉文帝 2.尧舜时期的都城建立在(A ) A.汾河谷地B.河套地区C.江淮地区D.胶东平原 3.京杭大运河走向衰落是在(C ) A.宋朝B.元朝C.清朝后期D.明朝前期 4.唐代被称为世界文化融会场和集散地的是(C ) A.洛阳B.上海C.长安D.开封 5.唐宋以来,中国各地出现了“状元乡”、“秀才县”,主要是由于(A )A.典范人物的影响B.自然环境的影响 C.地理条件的影响D.区域意识的影响 6.据东汉学者郑玄解释,能走牛车的路称为(B ) A.径B.畛C.涂D.道 7.京剧脸谱的不同颜色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表示鲁莽豪爽的是(C)A.红色B.白色C.黑色D.紫色 8.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大量考订、校勘、辑佚、辨伪和注解的是( C ) A.浙东学派B.桐城学派C.乾嘉学派D.扬州学派 9.制成最初的指南针——司南的朝代是( A ) A.战国B.东汉C.北宋D.南宋 10.司马迁把现在徐州以东包括苏州、扬州一带称为( C ) A.南楚B.北楚C.东楚D.北楚 11.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避讳之风起源于( D ) A.南朝B.秦朝C.唐朝D.周朝 12.旧时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祖师,伶人行的祖师是( A ) A.唐明皇B.秦始皇C.嫘祖D.杨贵妃 13.在中国历史上,农民意识强烈的皇帝当属( C ) A.秦始皇B.汉武帝C.朱元璋D.乾隆 1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后,剪辫子、穿中山装的服饰标志属于( B )A.阶层标志B.政治标志C.职业标志D.信仰标志 15.在我国庆贺婴儿“满月”礼这天,主持“去胎发”仪式的是( C )A.爷爷B.爸爸C.舅父D.族长 16.全盘西化的提出者是( D ) A.李大钊B.郭沫若C.贺麟D.胡适 17.唐代以后通行的文字字体是( B ) A.行书B.楷书C.隶书D.草书 18.我国古代把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轨道称为( A ) A.黄道B.红道C.紫道D.白道 19.现存最早的药学专书是( C ) A.《针灸甲乙经》B.《千金要方》C.《神农本草经》D.《千金翼方》20.元朝把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对待,其中地位最低下的是( D )A.蒙古人B.色目人C.汉人D.南人 21.民间人士对中国烹饪地方差异概括正确的是( A ) A.南甜、北咸、东辣、西酸B.南甜、北咸、东酸、西辣 C.南咸、北甜、东辣、西酸D.南辣、北咸、东甜、西酸 22.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是( B )

电子政务课程简介

电子政务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 (E-Government) 【先修课程】管理学公共管理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 【课程编号】 【课程内容】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体验电子政务平台的使用方法、更新观念;了解电子政务的一般流程和简单应用,能利用计算机搜集、索取、存储、展示、交流政务信息;学会政务资源的分析、共享和交流、能利用网络进行协同工作;能在网络上实现政务信息简单的交互,了解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开发流程。 课程基本内容 一、电子政务概述 1、电子政务的内涵、动因以及电子政务的基本应用模式 2、电子政务的功能和效益 3、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基础、主要任务、指导原则以及基本发展脉络 4、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与启示 二、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 1、电子政务运营理念的基本内容 2、电子政务给政府管理带来的变化和挑战 3、电子政务条件下政府管理方式的特征 4、政府流程的特征和种类 5、政府流程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步骤 6、政府流程优化的方法技巧 三、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与实施 1、电子政务系统的性质 2、电子政务系统的结构 3、电子政务系统规划设计与实施的特点、过程 4、电子政务系统规划设计与实施的基本规则与方法 四、电子政务的主要工作形式 1、电子化公务处理在电子政务中的地位、目标、功能以及主要应用

2、电子化公共服务在电子政务中的地位、功能与基本内容 3、电子化公共服务的重要窗口——政府门户网站 4、电子政务的技术构成 五、信息安全技术 1、电子政务的安全威胁与安全需求 2、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体系的构成 3、电子政务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六、电子政务建设案例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 1、卜学仕、郑莹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长江出版社湖大书局2012 2、徐晓林.电子政务导论.武汉出版社.2002 3、孟庆国.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刘邦凡.电子政务建设与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吴爱明.国外电子政务.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6、杨雷.电子政务效益的经济分析与评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史上最全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1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儒家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主干,《大学》中的、亲民、止于至善就是三纲领,而格物、正 心、、、、 、被称为八条目,为古人设计了一条人生道路。 2.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佛教在不同的地域与该地区文化结合,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释加牟尼是在树下悟道的,因而该树为智慧的象征。四谛说是佛家的基本理论,四谛 指、、、、道,是佛家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以及修养原则。 3.、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张角所创立的,张陵、张衡、张鲁所创立的 是道教的重要源头,金元时期王重阳所创立的风靡中国。 4.中国古代科技曾创造过辉煌,自成系统。《汉书·五行志》中的一段:“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关于的记录。《》是汉代产生的著名数学著作,是南北朝著名的数学家,对推算圆周率作出重要贡献。 5.中国古代历史记载的系统性、完备性举世无双,形成了自成系列的史学巨著。《》是二十四史的开端,它是一部体通史;司马光的《》是一部体通史,与以后的续作形成了正史以外的又一系列;唐代杜佑的《》是体例制史书的第一部;宋代袁枢开创了 体系列。 6.中国学术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同的特点,先秦诸子学产生,东汉、西汉学发达,魏晋风行一时,隋唐佛学达到极盛,宋明开创了儒学的新局面。 7.五行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定形,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维工具,它们之间存在着和等关系。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百家争鸣中对逻辑分析方法及自然科学比较注重的学派是()。 A.儒家 B.兵家 C.道家 D.墨家名家 2.《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被称为“四大奇书”,代表了当时俗文学的最高成就。 A.《金瓶梅》 B.《官场现形记》 C.《红楼梦》 D.《初刻拍案惊奇》 3.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A.造纸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4.目前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仰韶文化的陶文 B.甲骨文 C.金文 D.石鼓文 5.“三武灭佛”之后,()成为中国佛教最为流行的宗派,它充分体现了华夏文化的特征。

抄电子政务导论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新版

《电子政务导论》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电子政务导论》形成性考核手册1 一、单选题 1、 ( D ) 是中国电子政务的雏形。( D ) A、金桥工程 B、金关工程 C、金卡工程 D、三金工 程 2、地方以及政府机构应当将电子政务的重点放在: ( B ) A、政府决策系统以及政府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 B、对行业或企业的管理和服务 C、营造社区信息化环境 D、处理与公众的关系 3、 CSCW的关键是: ( C ) A 通信 B 合作 C协调 D网络 4、实施电子政务的发达国家中, 起步较早且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是: ( A ) A 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新加坡 5、地方以及政府机构应当将电子政务的重点放在: ( B ) A、政府决策系统以及政府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 B、对行业或企业的管理和服务 C、营造社区信息化环境 D、处理与公众的关系 6、工作流管理系统核心是: ( B )

A 工作流管理系统软件 B工作流执行服务 C 客户应用管理 D 数据储存 7、商务智能的基础是( C ) A 在线数据分析 B数据挖掘 C 数据仓库 D数据分析 8、政务智能的基础是( D ) A 提取整合数据 B 将数据转换成信息 C 将信息转换成知识 D 政府各种活动的各项数据 9、实施政府智能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 A ) A 建立数据库, 整理和归并各种形式的数据 B 数据挖掘 C 在线数据分析 D 将数据转化成信息 10、电子政务产生的时间: ( D ) A 20世纪80年代初 B 20世纪80年代中期 C 20世纪80年代末期 D 20世纪90年代 二、多选题: 1、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方法有: ( BCD ) A 试点实验 B 统一的发展规则

中国文化概论论述题

一、试论述对待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正确态度。 (1)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是从不同角度来指称的。中国古代文化是针对现代文化而言,它是对文化的时代划分;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它不局限于古代,而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 有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从而认为讲究传统即是复古,甚至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这种认识恰恰忽略了现代化进程仍然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部分,~旦否定了传统,现代化与民族特点也就是中国特色就要脱节,与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也有人认为发扬传统就要拒绝引进和借鉴,或认为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是截然对立的。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 任何一种民族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引进和吸收其他文化一旦成为现实,也就是说,这些被吸收的外来文化一旦与自身的文化相融合,它便也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转自环球网校https://www.doczj.com/doc/a811519561.html, 没有一种文化是纯而又纯的,吸收外来文化是丰富和发展本体文化的正常途径之一。当然,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总是有所选择的,不适应本体文化的外来文化完全应当淘汰也必然会被淘汰,但这和拒绝一切外来文化的狭隘民族主义是完全不同的。 (2)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这种核心精神,也是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所共有的,尽管彼此的表现形式不完全一致。 例如,中国的诗歌传统是讲求韵律,这一点,不论是民歌还是魏晋、唐宋的文人诗词,以至近现代的白话诗,以不同的形式保持这种传统的,都被认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又如,中国封建体制形成的等级和特权观念,宗法制形成的血统论,即使在现代社会里,不论是在民间还是在上层,仍会在人们头脑中时而起着作用。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它是在传承中积淀下来的,是历史的产物,又在每一个时代产生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形式特点,因此,它带有各时代的普遍特性,又综合了不同时代的多方面的内容。 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传统既有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的,也有对社会发展起负面作用的。前者是文化精华,是优秀的传统;后者是糟粕,是不良传统。对文化传统一律否定,采取虚无的态度是不对的;不加分析,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也不是正确的态度。 二、试论述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开设的目的和任务。 (1)使学习者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长热爱并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发展的意识; (2)使学习者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把握中国国情,增强爱国主义的意识; (3)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各分科的具体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观察社会,认识社会; (4)使学习者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作出积极的努力。 三、论述中国地理的整体特征及其对中国文化走向统一发展的影响? 1、众多的河流像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联系在一起。 (1)黄河长江贯穿于中国三大阶梯之中,沟通着中国大陆的东西。 (2)汉水、淮河把这两条大河联系在一起。 (3)长江的支流湘江和赣江与属于珠江水系的漓江、北江同发源于南岭山,秦朝时开凿灵渠,正是把湘江和漓江相沟通。 (4)西江则联系着岭南和云贵。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29.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的有(ABDE )3-137 A.环境标志 B.等级标志 C.性别标志 D.年龄标志 E.体型标志 30.下列选项中,属精神文化的有(ABCDE )5-213 A.艺术 B.政治 C.道德 D.风俗习惯 E.宗教 26.中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CDE 】 A.渔业的布局B.盐业的兴办C.水利的兴修 D.运河的开凿E.土地的开垦 27.据《史记》记载,上古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包括【AB 】 A.战争B.宗教C.农耕 D.渔猎E.天灾 28.下列选项中属于诞生礼俗的有【ABCDE 】 A.求子礼俗B.催生礼C.洗三 D.满月礼E.周岁礼 29.尊崇自然是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以下文学作品中属尊崇自然典范之作的有【ABCDE 】 A.陶渊明《归园田居》B.柳宗元“永州八记” C.范仲淹《岳阳楼记》 D.欧阳修《醉翁亭记》E.苏轼《石钟山记》 30.中国历史上曾先后被汉语同化的语言有【ACDE 】 A.北朝的鲜卑语B.隋代的高丽语C.唐代的西夏语 D.辽代的契丹语E.近代的满族语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广义文化 答: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32地理环境 答: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中的人群,必须依赖自然提供给他们的条件.进行他们的文明建构,展开他们的文化历程。故此,文化的总体特征的了解,必须从了解其地理环境开始。 33.制度文化 答:制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它既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又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 34.楚辞 答: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具有十分浓郁的楚国地方文化色彩。楚辞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渡到了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35.“中体西用论” 答:“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这是中国近现代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文化主张与基本理论。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为“本”,去吸收西方科技和文化,达到制夷图强、复兴中华的目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请以实例说明典范人物对特定地域文化特色的影响。 答:(1)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出生地,而且任何人对此都会有所觉知,由此产生乡土意识。

0321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狭义的文化又称() A.国别文化 B.人文文化 C.民族文化 D.历史文化 2.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学研究基础单位的是() A.文化现象 B.文化产品 C.文化思潮 D.文化事象 3.被中国古人称为“表里山河”的地带是() A.青藏高原地带 B.华北平原地带 C.江汉平原地带 D.黄土高原地带 4.古埃及文明发源于() A.两河流域 B.尼罗河 C.底格里斯河 D.幼发拉底河 5.中国古代的林木乱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者太喜 A.大兴水 B.大兴武功 C.大兴土木 D.大兴文治 6.司马迁的《史记》是() A.纪传体通史 B.纪传体断代史 C.国别史 D.典志史 7.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夏初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 A.部落的代兴 B.部族的代兴 C.族群的代兴 D.方国的代兴 8.“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一语反映的是() A.三皇五帝时代的史 B.夏朝史实 C.商朝史实 D.西周史实 9.下列各项中,时代、作者、农书名相一致的是() A.唐贾思勰《齐民要术》 B.宋陆龟蒙《耒耜经》 C.元王桢《农政全书 D.明宋应星《天工开物》 10.下列选项中,属于北方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的是() A.栽培高粱 B.整修田埂 C.使用水车 D.栽培水稻 11.我国古代,金銮殿、寺庙、官府等建筑物在选址时所取的朝向是() A.正东 B.正南 C.东南 D.西南 12.我国西晋时期著名的医学著作《脉经》的作者是() A.王叔和 B.皇甫谧 C.孙思邈 D.李时珍 13.宗法制度瓦解的时期是()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秦朝 D.汉朝 14.在周代,与宗法制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 B.井田制 C.察举制 D.分封制 15.秦朝,中央主管兵权的军事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军务的是() A.太宰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16.举行观灯、舞龙、耍狮等礼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

电子政务导论

第一章社会信息的网络化 第一节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一、信息化的含义: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结构从以物质与能量为中心,向以信息与知识为重心转变的过程。 信息化有三个相互联系的主要方面:一是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及其产业化;二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信息产业(包括信息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三是信息技术手段在经济和社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二、信息与信息产业 1、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特征和变化的反映,以及这些特征和变化经过人的大脑加工后 的再现。 2、信息具有5个显著特征:信息的普遍性、无限性、永恒性、转移性、共享性。 3、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利用等功能的技术。 4、信息产业:信息产业是指那些从事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的产业,其产品包括硬件和软件产品。信息产业的构成包括:信息设备制造、信息生产加工、信息服务、信息软件研制开发四部分。 三、全球信息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人类社会的进步。 四、信息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1、信息化与全球化正以巨大的历史力量推动世界经济进入后工业化社会。欧盟着力建设“知识化社会”;德国提出发展科学技术,促进技术更新计划;加拿大时兴“远距离工作”;日本拟走向数字化时代;韩国提出建设“头脑强国”;马来西亚兴建“多媒体超级走廊”;印度成为正在崛起的软件超级大国;以色列以电子产品激励经济;肯尼亚也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 2、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其标志是西方发达国家信息产业的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或一半以上。 第二节网络化带来的革命 一、国际互联网的起源与发展 1、1969年,ARPANET—军用网;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将全国5个计算机中心联接起来构成的科研和教学网—NSFNET;1989年,NSFNET与MILNET、ESNET联接起来。人们把这种将不同网络实体联接起来的新网络称为互联网Internet。1992年,互联网进入商业应用阶段。 2、未来的Internet将向三分面发展:商业化、保密性和宽带传输。 二、网络化使人类生存方式发生重大改变 ①网络化所蕴含的信息和技术、智力因素已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人类社会的生产力由“动力(能源)型”转向“智力(知识)型”,从而极大的推动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②网络化带来了社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③网络化促进了人类存在形态的改变。 ④促使人们在更加开放的事业从全球化的视角来观察世界。 三、网络化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影响 ①网络化对政治的影响。网络化对政治的冲击增强,使政治的不安全性相应增加;同时使得国家政治和国际政治的界限趋于模糊,国家政治安全将不同程度的受到国际政治的影响和冲击。 ②网络化对经济的影响。在信息网络的支持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将加速发展,是国家之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2014年4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2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秦汉时期,为防止匈奴进犯,在一些边塞处广种 A.杨树B.柳树 C.榆树D.松树 2.敬顺昊天的宗教的现实功用是 A.尧舜禅让B.和合五教 C.绝地天通D.敬授民时 3.311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 A.八王之乱B.董卓之乱 C.永嘉之乱D.安史之乱 4.《神灭论》的作者是 A.萧子显B.陶弘景 C.慧琳D.范缜 5.1291年到达泉州的意大利方济各会士名为 A.利玛窦B.鄂多立克 C.马可波罗D.孟德高维诺 6.元朝称汉族读书人为

A.书生B.学士 C.儒士D.儒生 7.徐光启的名作是 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D.《授时通考》 8.清朝的税制改革为 A.募役法B.初税亩 C.租庸调法D.摊丁人亩 9.乾嘉学派的创始人是 A.黄宗羲B.顾炎武 C.王夫之D.雎景臣 lO.不属于 ...行旅文化的三个组成部分的是 A.交通设施的习俗传承B.运输工具的习俗传承 C.交通行旅行业的习俗传承D.迁徙定居的习俗传承 11.不属于 ...家族共同体的地缘合作的是 A.生产互助 B.生活互助 C.民主自治D.进香朝拜 l2.“闰月”的概念源自 A.回历B.泰历 C.藏历D.阴阳合历 13.造纸术在公元8世纪传到 A.东南亚国家B.中东阿拉伯国家 C.欧洲D.美洲 14.不属于 ...传统社会礼与俗关系的是 A.礼从宜,使从俗B.因俗制礼 C.齐之以礼D.化民成俗 15.不属于 ...《周礼》列入吉礼祭祀的是 A.天神祭祀B.皇族祭祀 C.地祗祭祀D.人鬼祭祀 16.冠礼的年龄一般在 A.16岁B.17岁 C.18岁D.19岁 17.孔子研究的“六经”变成“五经”是因为《乐》的失传.表明失去文化特征中文化的 A.事象B.事类 C.产物D.载体

《电子政务》复习资料

《电子政务》复习资料1 一、单选题 1. 下列哪项不是政府流程再造的目标?() A. 流程便捷化 B. 行为规范化 C. 过程人性化 D. 规则法律化 2. 从流程的分类来看,主要为了解决“做什么”的问题的流程是()。 A. 战略流程 B. 操作流程 C. 保障流程 D. 组织内流程 3. 信息化是指以信息为主要资源、以()为支撑、以信息处理为主要生产方式的过程。 A. 计算机技术 B. 通信技术 C. 信息技术 D. 网络技术 4. ()是CSCW的基本任务,它要求CSCW应用系统为各协作成员提供方便、可靠的信息采集、访问、修改和删除机制。 A. 多媒体群组通信 B. 个体活动管理 C. 群体协作管理 D. 信息共享 5. 实施电子政务的政务外网必须与互联网实现()。

A. 物理隔离 B. 逻辑隔离 C. 直接连接 D. 不连接 二、简答题 1、简述电子政务的内涵。 2、组织虚拟是一种规模较小,但能发挥主要职能、难于确定边界的、虚实结合的新型政府组织形式。请比较组织虚拟状态下的政府与传统政府的差别。 3、政府业务流程再造的内涵及特点。 4、简述政务微博应如何管理。 三、论述题 1、分析电子政务发展的难点和制约因素,并论述未来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

答案1 一、单选题 1-5 DACDB 二、简答题 1、简述电子政务的内涵。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同时要有信息基础设施和软件技术的支撑; 电子政务以信息管理为基础,处理的是与行政管理有关的公共事务; 要对政务的组织架构、运行方式、行政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使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更高效地运行。 2、组织虚拟式一种规模较小,但能发挥主要职能、难于确定边界的、虚实结合的新型政府组织形式。请比较组织虚拟状态下的政府与传统政府的差别。 3、政府业务流程再造的内涵及特点。 政府业务流程再造(Government Process Reengineering,简称GPR)是指政府以提高服务质量和自身工作效率为目标,对组织内部及组织之间的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组织,并优化人力和设备资源的过程。 (1)是对传统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2)体现了以“公共需求为导向”的核心理念 (3)是多向互动的系统工程 政府流程再造的特性 (1)再造主体和目标的公共性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前试题和答案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前试题和答案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我国发明的指南针用于航海的时间是() A. 战国 B. 唐代 C. 北宋 D. 明代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2题在清代南方学术普遍兴盛的局面下,徽州一带尚经术,其中影响最大的典范人物是() A. 戴震 B. 魏源 C. 顾炎武 D. 俞樾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3题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现保存在北京的() A. 日坛 B. 月坛 C. 天坛 D. 地坛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1分 第4题《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 吴道子

B. 米芾 C. 赵孟 D. 张择端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1分 第5题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梦溪笔谈》的作者是() A. 张衡 B. 沈括 C. 葛洪 D. 王桢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1分 第6题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农耕业萌芽是在() A. 河姆渡文化时期 B. 屈家岭文化时期 C. 仰韶文化时期 D. 龙山文化时期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7题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利他观念和公益精神的形成是在() A. 原始公有制时期 B. 家族宗亲制时期 C. 中央集权制时期 D. 奴隶制时期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8题东晋以后,佛教涅学的代表人物是() A. 道安 B. 慧远 C. 道生 D. 僧肇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9题我国火药的发明最迟是在()。 A. 唐代 B. 北宋 C. 南宋 D. 元代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10题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是() A. 道家学说 B. 魏晋玄学 C. 宋明理学 D. 阴阳五行说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11题在我国治理自然环境方面最早做出不懈努力的人是() A. 唐尧 B. 虞舜 C. 夏禹 D. 商汤 【正确答案】 C

电子政务导论第一章习题

一、选择题 1、政府形象是公众对政府客观存在的知觉、看法、情感与评价。 2、政务是指公共事务管理工作。 3、门户网站是集中了一些相关网络的窗口或目录,提供搜索引擎,通过它可以快速进入其 他网站的网站。 4、政务专网是政府为某些专门业务开通的网络。 5、电子政务大厅的主要功能有信息发布、网上协同办公和多功能查询。 6、电子政务的应用群体为社会公众。 7、就业服务是在G2C模式下运行的一种电子政务服务。 8、电子采购与招标是在G2B模式下运行的一种电子政务服务。 9、G2G是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下面不属于G2G 的是电子税务。 10、国务院办公厅于2000年起,按照我国国情和政府工作特点提出的“三网一库”是 政务内网、政务专网、政务外网和共享信息资源数据库。 11、“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中的“四库”是指人口、政府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 源、宏观经济4个基础数据库。 二、判断题 1、改善政府形象的关键是建设具有现代形象的政府大门和主建筑。(×) 2、政府就是处理公共事务的社会机构。(√) 3、扁平结构可以实现政府从信息中心向权力中心转移。(×) 4、政务的科层结构、分工细化和工作的职业化,有利于遏制官主义、增强政府与公众的关系、防止发生腐败现象。(×) 5、“准电子政务”就是在完成完善的电子政务建设之前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网站的作用,虽然没有实现完整的电子政务流程,但一部分工作都可以通政务网络来进行,而将一些难以实现的复杂功能仍然传统方式来进行。(√) 6、G2B的电子政务中的“G”表示政府,“2B”表示两个以上企业。(×) 7、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0A)是指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来代替办公人员的手工作业。(√) 8、“数字城市”的概念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数字城市”工程的本质是建设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并在此基础上深度开发和整合应用各种信息资源。(×) 9、“三网一库”是国务院办公厅于2000年起,按照我国国际和政府工作特点,提出的我国电子政务系驻框架。“三网”是指:政务内网、政务专网、政务外网,“一库”:系政府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数据库。(√) 10、“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中的“四库”是指:建立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4个基础数据库。(√) 三、简答题 1、电子政务大厅一般有哪些功能? 答:电子政务大厅一般具有三大功能。 1、信息发布:将行政审批和公共事务的办事程序进行全方位、系统地展示,实现政务公开。 2、网上协同办公:采用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等现代技术,对具有群体性、交互性、分布 性和协作性特点的事务,使用群件技术,形成一个有机的程序化处理过程,提高办事效率。 3、多功能查询:在透明的环境下,对办事过程进行实时跟踪、查询,对政府工作人员的办 事过程施行行政监督。

中国文化概论测试题

《中国文化概论》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50小题、150个填空、共15分) 1、我国古史传说的三大氏族部落首领是黄帝、和。中华民族是由古代的族 演变而来的。 2、“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的基本含义是,广义文化包 括,狭义文化是指。 3、“天人感应”理论的建立者是,而最先提出“天人合一”这一成语的则是北宋学 者。 4、中国古代哲学在两汉和隋唐的表现形态分别是和。 5、魏晋“玄学”的主要经典是“三玄”,包括、和。 6、痛斥宋儒“存天理灭人欲”是“以理杀人”的清代学者是。 7、《史记》开创了中国史学体例,班固《汉书》开创了中国史学体例。 8、唐以来的学者将《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 9、唐代杜佑编著的开创了我国体史书的先河。 10、我国典志体史书名著“三通”包括、、。 11、刘知几在《史通》中提出的史家“三长”是、、。 12、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通史,清代章学诚的史学理论名著是。 13、“二十四史”是清代时期颁布的官方史。 14、我国阴历中协调回归年和朔望月的方法是,一般为19年闰。 15、我国古代的记时器有和,一昼夜分为时辰,其中“子时”相当于 现代时间的点钟。 16、我国古代最早的政区是,宋代的二级政区有、和,明代全国划分 为两京省,清初安徽与江苏同为省,苏皖分省是六年。 17、我国最早的文字文,是刻在上的。我国文字以为标志, 划分为古文字与今文字两大阶段。 18、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宋徽宗所创立的书体是。 19、秦汉时期图书的制作材料是,唐代图书的装帧形式为式。明代编辑的大 型类书是。 20、宋代最流行的图书装帧形式为装,明代最著名的私家藏书楼是。 21、《四库全书》共七部,其中“内廷四阁”是、、、。 “江南三阁”是、、。

《电子政务导论》1、2、3、4次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电子政务导论》1、2、3、4次形考作业参考答案(综合在一起) 一、单选题 1、D 2、B 3、C 4、A 5、B 6、D 7、A 8、B 9、D 10、B 11、D 12、B 13、A 14、A 15、A 16、D17、D 18、C 19、A 20、A 21、D 22、D 23、C 24、B 25、B 26、C27、B28、A29、C 30、B 二、多选题 1、ABCD 2、ABCD 3、BCD 4、ABC 5、ACD 6、ABC 7、ABCD 8、ABCD 9、ABCD10、AB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BCD 15、ABCD 16、ABCD 17、ABC18、ACD 19、ABCD 20、ABCD 21、ABCD 22、A C 23、AB 24、ABC 25、BCD 26、ABCD 27、BCD28、ABCD29、BCD30、ABCD 三、名词解释 1、电子政府: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不同的信[学习论文网资料提供] 息基础设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以时代的方式对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它是一种政府服务体系。 2、商务智能:是能够帮助企业对自身业务经营作出明智决定的工具。 3、政府再造:是指涉及任何有关文化、任务、结构、程序、运作等层面有意识有目的的变革、重组、重构、改革与创新。 4、政府资源规划:就是通过信息技术等手段,实现政府内部资源的共享和协同,使得政府业务流程无缝平滑的衔接,从而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提高管理和服务能力,降低政府运行的财政负担。 5、项目管理:是通过项目各方干系人的合作,把各种资源应用于项目,以实现项目的目标,使项目干系人的需求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其基本要素包括:项目、干系人、资源、目标和需求。 1、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将其内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无缝集成,在政府机构精简、工作流程优化、政府资源整合、政府部门重组之后通过政府网站将大量频繁的行政管理和日常食物按设定的程序在网上实施,打破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全方位的为社会以及自身[学习论文网资料提供] 提供一体化的规范、高效、优质、透明、符合国际惯例的管理和服务。 2、决策支持系统:是一个有多种功能协调配合而成的以支持整个决策过程为目标的集成系统。有对话、数据和模型等3个子系统构成。 3、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的下,在农业、工业、科学及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4、政府关系管理:是指电子政务以用户为中心,通过拓展政府与其政府[学习论文网资料提供] 与公众的沟通渠道和沟通方式,为其他政府部门、企业和公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改善政府在企业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1、办公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化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老代替办公人员的手工

电子政务导论提纲

第一章电子政务概要 关键术语: 1.电子政务(P6) 2.技术进步 3.信息技术应用(P7-8) 4.政府结构(P18-19图) 5.电子政务基本模式(P26) 6.电子政务发展模式(P21) 7.分组模式(P27) 8.集成(整合)模式(P28) 9.知识应用模式(P32) 10.国外电子政务发展(P33) 复习思考题: 1.对电子政务概念的认识存在着哪些更具实际价值的认识角度? 2.为什么我国习惯称“电子政务”而不称“电子政府”?(P3-4) 3.电子政务的实质是什么?(P8) 4.电子政务的社会技术进步背景是什么?(P10) 5.电子政务的政府发展背景是什么?(P11) 6.电子政务的基本发展路径是怎样的?(P24图) 7.电子政务建设主要依据的政务结构是怎样的?(P26) 8.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对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的意义何在?(P28、P32、P33) 9.世界主要国家发展电子政务的基本经验是什么?(P33-52) 10.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P52) 第二章中国电子政务及其发展历程 关键术语: 1.中国电子政务历程(P54-55) 2.中国电子政务目标(P66-67) 3.中国电子政务总体框架(P65-73) 4.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策略(P68-70) 5.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P70) 6.信息基础设施建设(P71) 7.电子政务功能(P56-60) 8.电子政务效益(P61-64) 复习思考题: 1.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对你有哪些理论和认识上的启发? 2.你对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的产生条件和背景有什么分析结论? 3.中国电子政务的基本功能是什么?怎样认识这些功能?怎样才能真正实现这些功能?(P56-60) 4.中国电子政务的效益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怎样才能进一步提高电子政务的经济效益和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四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四 一、填空(每题1分,共20分) 1.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 2.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是。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的双重失调,对于两个朝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尤为明显。 3.中外文化的第一次大交汇是在汉唐之际,第二次大交汇始 于。 4.汉代的“五经”是指、、、、。 5.中国音乐的五音阶体系是指、、、、。 6.中国古代佛教,除了汉传佛教以外,还有流传于我国蒙藏等地的 和流传于西南地区的南传小乘佛教。 二、判断正误(每题1分,共10分) 1.中国传统文化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文化。() 2.中国本土第一种人为宗教是道教,其创始人是老子。() 3.中国古代“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史书,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没有被列入“二十四史”。() 4.自春秋战国以来,我国历朝历代一直都把儒家哲学尊崇为官方哲学。() 5.在汉字的六种组字方法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汉字构造的条例,转注、假借是文字运用的条例。() 6.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是汉唐时代。() 7.在古代小说中,唐传奇是文言短篇小说,宋话本则是白话短篇小说。()8.古代科举制度自隋唐以来至清代光绪31年废止,共实行了1300多年。() 9.古代宫殿建筑与帝王陵墓建筑的风格是一致的,都显示出高、大、深、庄的特征。() 10.宋明理学在宋、元、明、清四朝一直是官方的意识形态。() 三、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我国现存最早的神话故事集是() A搜神记 B山海经 C世说新语 D东游记 2.在隶书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朝代是() A 秦 B汉 C唐 D宋 3.宋代在诗、文、书、画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的文人是() A苏轼 B辛弃疾 C欧阳修 D黄庭坚 4.古典诗词的主要功能是:() A叙事 B论理 C抒情 D说明 5.不属于中国传统绘画所遵循的美学原则的是() A焦点透视 B散点透视 C以大观小 D遗貌取神 6.下列史书中属于编年体的是() A《春秋》 B《史记》 C《汉书》 D《文献通考》 7.中国最古老的高等学校是:() A汉太学 B唐国子监 C宋书院 D明宗学 8.在中国古代科学各门学科中,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科学之林的唯一传统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29、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范围内得服饰文化标志得有( ABDE )3137 A、环境标志 B、等级标志 C、性别标志 D、年龄标志 E、体型标志 30、下列选项中,属精神文化得有( ABCDE )5213 A、艺术 B、政治 C、道德 D、风俗习惯 E、宗教 26.中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得成就有【CDE 】 A.渔业得布局 B.盐业得兴办 C.水利得兴修 D.运河得开凿 E.土地得开垦 27.据《史记》记载,上古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得原因包括【AB 】 A.战争 B.宗教 C.农耕 D.渔猎 E.天灾 28.下列选项中属于诞生礼俗得有【ABCDE 】 A.求子礼俗 B.催生礼 C.洗三 D.满月礼 E.周岁礼 29.尊崇自然就是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得审美观念,以下文学作品中属尊崇自然典范之作得有 【ABCDE 】 A.陶渊明《归园田居》 B.柳宗元“永州八记” C.范仲淹《岳阳楼记》 D.欧阳修《醉翁亭记》 E.苏轼《石钟山记》 30.中国历史上曾先后被汉语同化得语言有【ACDE 】 A.北朝得鲜卑语 B.隋代得高丽语 C.唐代得西夏语 D.辽代得契丹语 E.近代得满族语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广义文化 答:广义文化就是人类在长期得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得物质与精神存在得总与。 32地理环境 答:它就是人类存在与文化创造得先决条件。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中得人群,必须依赖自然提供给她们得条件.进行她们得文明建构,展开她们得文化历程。故此,文化得总体特征得了解,必须从了解其地理环境开始。 33.制度文化 答:制度文化就是人类文化得一个重要层面,就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得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得有组织得规范体系.它既就是物质文化得反映形式,又就是精神文化得物化形态。 34.楚辞 答:楚辞就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得楚国文人创造得一种新诗体,具有十分浓郁得楚国地方文化色彩。楚辞得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渡到了诗人独立创作得新阶段,对中国文学得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35.“中体西用论” 答:“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得缩略,这就是中国近现代洋务派与早期改良派得文化主张与基本理论。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得精神为“本”,去吸收西方科技与文化,达到制夷图强、复兴中华得目得。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请以实例说明典范人物对特定地域文化特色得影响。 答:(1)典范人物潜移默化得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得文化特色。任何人都有自己得出生地,而且任何人对此都会有所觉知,由此产生乡土意识。

2017年电大《电子政务导论》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一、单选题 1、(D)是中国电子政务的雏形。(D) A、金桥工程 B、金关工程 C、金卡工程 D、三金工程 2、地方以及政府机构应当将电子政务的重点放在:(B) A、政府决策系统以及政府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 B、对行业或企业的管理和服务 C、营造社区信息化环境 D、处理与公众的关系 3、CSCW的关键是:(C) A 通信 B 合作 C协调 D网络 4、实施电子政务的发达国家中,起步较早且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是:(A) A 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新加坡 5、地方以及政府机构应当将电子政务的重点放在:(B) A、政府决策系统以及政府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 B、对行业或企业的管理和服务 C、营造社区信息化环境 D、处理与公众的关系 6、工作流管理系统核心是:( B) A 工作流管理系统软件 B工作流执行服务 C 客户应用管理 D 数据储存 7、商务智能的基础是(C) A 在线数据分析 B数据挖掘 C 数据仓库 D数据分析 8、政务智能的基础是(D) A 提取整合数据 B 将数据转换成信息 C 将信息转换成知识 D 政府各种活动的各项数据 9、实施政府智能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A) A 建立数据库,整理和归并各种形式的数据 B 数据挖掘 C 在线数据分析 D 将数据转化成信息 10、电子政务产生的时间:(D) A 20世纪80年代初 B 20世纪80年代中期 C 20世纪80年代末期 D 20世纪90年代 二、多选题: 1、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方法有:(BCD )

B 统一的发展规则 C采取“分地区、分等级、分类别、分阶段”的实施方案 D 利用财务杠杆 2、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ABCD ) A 政府电子交易 B 政府网站设计 C 政府搜索引擎 D 辅助政府决策 3、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包括:(ABC ) A 手段创新 B 方法创新 C 模式创新 D 技术创新 4、GRM在电子政务中的具体应用表现为:(ACD ) A 为创新与整合服务提供渠道 B 提升政府的服务理念 C 整合政府服务内容 D 提升个性服务 5、电子政务的组成包括:(ABCD ) A 政府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办公 B 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 C 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 D 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 6、厂商对电子政务市场的竞争表现在:(ABCD) A 大牌厂商采取渗透、扩张、收购、联盟等方式大局进军 B 地方厂商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竞争优势 C 专业性的电子政务公司逐渐崭露头角 D 目前没有哪一家或者几家企业形成了电子政务的主导力量 7、电子政务的特点是:( ABCD ) A 以信息技术为工具 B 以政府数据为中心 C 以业务应用为 D 以便民服务为目的 8、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有:(ABCD) A 起步阶段 B 政府与用户单向互动阶段 C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阶段 D 网上处理事务阶段 9、政府职能作为政府决策的驱动力主要表现在:( BCD) A 在线数据分析 B 将数据转化成信息 C 将信息转化成知识 D 提取整合数据 10、决策支持系统的子系统有:(BCD) A 协调 B 对话 C 数据 D 模型 三、名词解释 1 电子政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构建的一个虚拟政府,从而使民众能够随时随地地享受 各种政府服务。 2 电子政务:为推动和适应社会的电子化发展趋势,借助最新的万维网(INTERNET)技术在 政府内部实现政务的迅速,高效,安全的运作,同时面向公众,企业提供方便 有效,迅速的服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