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集料颗粒级配

细集料颗粒级配

细集料颗粒级配
细集料颗粒级配

一、细集料颗粒级配检测实施细则

(一)国标

1、检测依据

1.1《建筑用砂》(GB/T14684-2001)。

2、质量要求

2.1 产品标准

2.1.1《建筑用砂》(GB/T14684-2001);

2.1.2《混凝土用机制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DB50/5017-2001)。

2.2 技术要求

2.2.1 GB/T14684-2001规定的颗粒级配

颗粒级配(GB/T14684-2001)表2.2.1

注:

a、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3.2.1中所列数字相比,除4.75mm和0.60mm筛外,可以略有超出,但超出总量应小于5%;

b、1区人工砂中0.15m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 85 , 2 区人工砂中0.15mm 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80 , 3 区人工砂中0.15m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

到100~75 。

2.2.2 DB50/5017-2001规定的颗粒级配

机制砂颗粒级配(DB50/5017-2001)表2.2.2

注: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3.2.2中所列数字相比,除4.75mm和0.60mm筛外,可以略有超出,但超出总量应小于5%。

3、适用范围

3.1适用于建设工程检测普通混凝土用天然砂和人工砂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

4、主要仪器设备

4.1方孔筛:孔径为0.15mm、0.30mm、0.60mm、1.18mm、2.36mm、4.75mm及9.50mm,筛底和筛盖各一只;

4.2 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4.3 天平:称量1000g,分度值1g;

4.4 摇筛机;

4.5 浅盘和硬、软毛刷等。

5、检测前的准备

5.1检测设备必须经过送检和自检合格。

5.2 用四分法将样品缩分至约1100g 作为颗粒级配检测的试样,并将试样放在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

5.3 筛除大于9.50mm 颗粒,记录筛余百分率。 5.4样品数量:每个样品检2份试样。 6、检测步骤

6.1 准确称取试样500g ,精确至1g 。将试样倒入按筛孔大小顺序从上到下排列的套筛上。

6.2 将套筛装入摇筛机,摇筛约10min ,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在清洁的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的0.1%时为止。通过的试样并入下一号筛,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按这样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6.3 称量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1g 。筛分后,各号筛的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否则须重新试验。 7、数据处理

7.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质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

7.2 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加上该号筛以上各筛余百分率之和,精确至0.1%。

7.3 按下式计算细度模数X M ,精确至0.01:

75

.475

.415.030.060.018.136.21005A A A A A A A M X --++++=)(

式中:15.030.060.018.136.275.4A A A A A A 、、、、、—分别为4.75、2.36、1.18、0.60、0.30、0.15mm 各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7.4 累计筛余百分率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

7.5 细度模数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如两次试验的细度模

数之差大于0.20,应重新进行试验。

7.6 绘制筛分曲线图:以累计筛余百分率为纵坐标,筛子尺寸为横坐标,绘制筛分曲线图,根据曲线图观察颗粒级配。

8、检测报告内容

8.1建筑(国标)用砂检测报告。

(二)公路工程行标

1、检测依据

1.1《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2、质量要求

2.1 产品标准

2.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2.2 技术要求

2.2.1 JTJ041-2000规定的砂分区及级配范围

砂分区及级配范围(JTJ041-2000)表2.2.1

2.2.2 JTJ041-2000规定的分类

砂的分类(JTJ041-2000)表2.2.2

3、适用范围

3.1 适用于公路工程混凝土用、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

..............天然砂、人工砂和石屑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

3.2 对混凝土用细集料——可采用干筛法,如果需要也可采用水洗法筛分;

3.3 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细集料——必须用水洗法筛分。

4、主要仪器设备

4.1方孔筛

4.1.1 水泥混凝土用细集料:孔径为0.075mm、0.15mm、0.30mm、0.60mm、1.18mm、2.36mm、4.75mm及9.50mm,筛底和筛盖各一只;

4.1.2 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细集料:孔径为0.075mm、0.15mm、0.30mm、0.60mm、1.18mm、2.36mm及4.75mm,筛底和筛盖各一只;

4.2 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4.3 天平:称量1000g,分度值1g;

4.4 摇筛机;

4.5 浅盘和硬、软毛刷等。

5、检测前的准备

5.1检测设备必须经过送检和自检合格。

5.2 用四分法将样品缩分至约1100g作为颗粒级配检测的试样,并将试样放在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

5.3混凝土用天然砂要筛除大于9.50mm颗粒;沥青路面及基层用天然砂、石屑、

机制砂等

要筛除大于4.75mm 颗粒。

5.4 将过筛试样分为大致相等的2份试样,即每个样品检2份试样。 6、检测步骤

6.1 干筛法

6.1.1 准确称取试样500g ,精确至0.5g 。将试样倒入按筛孔大小顺序从上到下排列的套筛上。

6.1.2 同国标6.2。

6.1.3 称量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0.5g 。筛分后,各号筛的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否则须重新试验。

6.2 水洗法

6.2.1 准确称取试样500g (1m ),精确至0.5g 。

6.2.2 将试样置一洁净容器中,加入足够数量的洁净水,将集料全部盖没,但不得使用任何洗涤剂、分散剂或表面活性剂。

6.2.3 用搅棒充分搅动集料,将集料表面洗涤干净,使细粉悬浮在水中,但不得有集料从水中溅出。

6.2.4 用1.18mm 筛及0.075mm 筛组成套筛。仔细将容器中混有细粉的悬浮液倒出,经过套筛筛除小于0.075mm 的颗粒,但不得将集料倒出。

6.2.5 重复6.2.2~6.2.4步骤,直至倒出的水洁净且小于0.075mm 的颗粒全部倒出。

6.2.6 将1.18mm 筛及0.075mm 筛筛子上的集料及容器中的集料全部回收在一个搪瓷盘中,不得有集料散失。

6.2.7 将搪瓷盘连同集料一起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2m ,准确至0.1%,1m -2m 之差即为通过0.075mm 筛的部分。

6.2.8 用0.15mm 、0.30mm 、0.60mm 、1.18mm 、2.36mm 、4.75mm 筛、筛底及筛盖各一只组成套筛。

6.2.9 将水洗后的干燥试样2m 倒入按筛孔大小顺序从上到下排列的套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摇筛约10min ,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在清洁的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的0.1%时为止。通过的试样并入下一号筛,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按这样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6.2.10 称量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0.5g 。筛分后,各号筛的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2m 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 7、数据处理

7.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质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当采用水洗法筛分时,由于干筛时套筛中无0.075mm 筛,故筛底即为0.075mm 筛的分计筛余。

7.2 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加上该号筛以上各筛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精确至0.1%。

7.3 计算质量通过百分率: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细集料须计算通过百分率.....................,各号筛的质量通过百分率等于100减去该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0.1%。

7.4 按下式计算细度模数X M ,精确至0.01:

75

.475

.415.030.060.018.136.21005A A A A A A A M X --++++=)(

式中:15.030.060.018.136.275.4A A A A A A 、、、、、—分别为4.75、2.36、1.18、0.60、0.30、0.15mm 各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7.5 应进行两次平行试验,以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应重新进行试验。

7.6 绘制筛分曲线图:以累计筛余百分率或质量通过百分率为纵坐标,筛子尺寸为横坐标,绘制筛分曲线图,根据曲线图观察颗粒级配。 8、检测报告内容

8.1公路基层用集料检测报告或公路混凝土用细集料检测报告或公路沥青用细集料检测报告。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集料配比设计方法课件.doc

矿质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矿质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有数解法和图解法两大类,两类设计方 法均需要在两个已知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第一个条件是各种集料的级配参 数;第二个条件是根据设计要求、技术规范或理论计算,确定矿质混合料 目标级配范围。本节介绍数解法中的试算法、规划求解法,以及图解法中 的修正平衡面积法。 一、数解法 数解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几种已知级配的集料j 配制成满足目标级配要 求的矿质混合料M ,混合料M 在某一筛孔i 上的颗粒是由这几种集料提供的。混合料的级配参数由式(4-38)或式(4-39)确定。 a (4-38) M a X (i ) j (i ) j (i ) P (4-39) M P X (i ) j (i ) j (i ) 式中:a—矿质混合料在筛孔i 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 M (i ) a —某一集料j 在筛孔i 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 j (i ) P —矿质混合料在筛孔i 上的通过百分率(%) M ( i ) P —某一集料j 在筛孔i 上的通过百分率(%) j (i ) X —某一集料j 在矿质混合料中的质量百分率(%) j (i ) 将已知集料的级配参数和矿质混合料的目标级配参数代入式(4-38 )或式(4-39),可以建立数个方程,方程的个数等于标准筛的个数,然后可 以用正则方程法求解,也可以用试算法或规划求解法确定各个集料的用量。 (1)试算法设计步骤 采用试算法求解,需要已知各个集料和矿质混合料的分计筛余百分率。 以三种集料为例,介绍试算法的求解步骤。 1)基本计算方程的建立 设有A 、B 、C 的三种集料在某一筛孔i 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分别为a、 A(i ) a 、a C (i ) ,欲配制成矿质混合料M ,混合料M 中在相应筛孔i 上的分计筛 B(i ) 余百分率设计值为a M (i ) 。假设A 、B 、C 三种集料在混合料中的比例分别为

级配碎石配合比

级配碎石配合比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报告编号: ZH-2017-0525 任务单编号: ZH-0525 报告总页数: 5 级配碎石配合比报告 施工单位: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 芜湖建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报告日期:2017年05月25日

委托单位: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建设单位: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见证单位:安徽电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见证人:徐鸿亮 签名栏 试验单位:(盖章) 试验人员: 报告审核: 报告批准: 说明:1、报告未加盖公章或检测专用章无效。 2、未经本单位书面同意,部分复制报告无效。 3、委托检测结果仅对来样负责。 4、若对检测结果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十五日内,以书面形式向 检测单位提出,逾期视为对报告无异议。 5、检测报告未加盖骑缝章无效。 6、本报告中所有原材料检测仅供配合比设计使用,施工中所用各 种原材料应按规定批量送检。 地址:芜湖市北京路30号。

一、任务概述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委托,我公司安徽芜湖三50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道路级配碎石进行配合比试配。 二、试配依据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三、原材料性质分析 本次目标配合比试配所用集料为芜湖的碎石;本次配合比设计所用原材料均由委托方送样。 矿料 级配碎石中的矿料包括粗集料和细集料。 粗集料10~20mm,5~10mm碎石,粗集料技术性质见表3-1。试验结果表明粗集料所检项目符合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关于路面基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表3-1 粗集料技术性质 细集料为石屑,试验项目及试验结果见表3-2。试验结果表明细集料所检项目符合JTJ 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关于路面基层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表3-2 细集料技术性质 各种粗集料、细集料的筛分结果见表3-3 表3-3 各种集料的筛分结果

配合比设计对集料的级配的选用

1 配合比集料的级配选用的依据凡施工中要使用集料的工程,其施工技术规范都对集料的级配范围有明确规定。但是在有些工程,因为工程质量对集料的级配较为敏感,在施工规范中除对集料的级配范围规定外,还对一些关键筛孔的筛分通过的质量百分率(或累计筛余质量百分率),提出特别要求,如JTJ032-9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7.3.6.3条规定‘标准配合比的矿料级配至少应包括0.075mm、2.36mm、4. 75mm三档的筛孔通过率接近要求级配的中值;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在细集料的级配范围表中的注:②中规定‘……除5.00、0.63、0.16号筛孔外,其余各筛孔累计筛余允许超出分界线,但其总量不得大于5%。’④中规定‘对于高强泵送混凝土用砂……2.5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不得大于15%,0.315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宜在85%~92%范围内。’等,但对其他筛孔的级配范围中值的筛分通过质量百分率(或累计筛余质量百分率)的波动允许百分率没有严格的规定,只能以级配范围作为配合比的集料选用的依据,和施工工地在集料进行抽检试验时,对集料的级配判定是否合格的控制依据。而较为合理的、适用的、理想的集料的级配,应该首选级配范围的中值。但要设计好一个经济合理的、适用的、理想的配合比,还要考虑集料的级配以外的其他一些有关的因素。 2 配合比设计集料的级配选用的两种方法:施工所用集料的采购备料,都是先控制一个最大、最小粒径范围,然后在此范围分几个档次,采购进场2~5种不同规格的集料,由配合比设计人员根据规定集料的级配要求,计算出各种规格的集料用量比例,作为施工配料和备料进场的依据。目前集料的级配计算、选用常用的方法有如下两种: 2.1粗放型选择法:根据实际进场各种集料筛分试验的级配结果,依据规范规定的级配要求,用试算法、图解法或专用的电脑软件,计算出各种集料组合时所占的比例,并按此比例计算集料的合成级配,绘制级配结果曲线图。一般情况下只要集料中各级颗粒含量不超出规定的级配组成范围曲线(即处于上限和下限曲线之内),且关键筛孔的通过量符合规定,则应认为是合格的,可以用于配合比的试配试验,试配试验也可能获得成功。按规范规定的条文评判此配合比所用集料的级配,好似无懈可击,但若由于某些因素影响使得进场的集料本身颗粒级配不够理想,或由于进场的品种较少,致使合成级配曲线形成上下较大的波折,更甚者还会出现个别点处于级配曲线的极边沿,不是一条圆滑的、接近级配的中值的理想曲线,就应对施工质量的控制持怀疑态度。在施工实施中若遇进场集料因加工等问题,造成级配的波动是趋向级配的中值有利方面波动,则可原谅,否则,则更加远离了级配的中值,对质量控制的影响就难于估计。因此在审核该配合比设计集料的级配时,不能单纯以不超出级配范围为满足,而应对集料的级配作认真的调整,从原材料上检查原因,按照级配曲线的缺陷,改换进场集料的品种,或增加新的品种,以满足集料的级配要求。但如此处理有些施工单位因经济利益关系,较难接受,按现行规范规定要求,应如何说服施工单位,应如何处置,尚无良策。 2.2 中值型选择法:首先对进场集料认真检验,根据各种不同规格的集料试验筛分结果,用试算法、图解法或专用的电脑软件,计算出各种集料组合时所占的比例,并按此比例计算集料的合成级配,评判合成级配曲线,是否接近规范规定的集料的级配范围的中值,根据施工经验一般不要超出要求的级配中值的上下2~3%为宜(规范有规定

集料配比设计方法

矿质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矿质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有数解法和图解法两大类,两类设计方法均需要在两个已知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第一个条件是各种集料的级配参数;第二个条件是根据设计要求、技术规范或理论计算,确定矿质混合料目标级配范围。本节介绍数解法中的试算法、规划求解法,以及图解法中的修正平衡面积法。 一、数解法 数解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几种已知级配的集料j 配制成满足目标级配要求的矿质混合料M ,混合料M 在某一筛孔i 上的颗粒是由这几种集料提供的。混合料的级配参数由式(4-38)或式(4-39)确定。 )()()(i j i j i M X a a ?=∑ (4-38) )()()(i j i j i M X P P ?=∑ (4-39) 式中:)(i M a —矿质混合料在筛孔i 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 )(i j a —某一集料j 在筛孔i 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 )(i M P —矿质混合料在筛孔i 上的通过百分率(%) )(i j P —某一集料j 在筛孔i 上的通过百分率(%) )(i j X —某一集料j 在矿质混合料中的质量百分率(%) 将已知集料的级配参数和矿质混合料的目标级配参数代入式(4-38)或式(4-39),可以建立数个方程,方程的个数等于标准筛的个数,然后可以用正则方程法求解,也可以用试算法或规划求解法确定各个集料的用量。 (1)试算法设计步骤 采用试算法求解,需要已知各个集料和矿质混合料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以三种集料为例,介绍试算法的求解步骤。 1)基本计算方程的建立 设有A 、B 、 C 的三种集料在某一筛孔i 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分别为)(i A a 、)(i B a 、)(i C a ,欲配制成矿质混合料M ,混合料M 中在相应筛孔i 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设计值为)(i M a 。假设A 、B 、C 三种集料在混合料中的比例分别为 X 、Y 、Z ,由此得式(4-40)和式(4-41) : X +Y +Z =100 (4-40) X ·)(i A a +Y ·)(i B a +Z ·)(i C a =)(i M a (4-41)

级配

规格不同的集料按一定比例配合起来,一般是指把几个规格不同的(有大有小)的集料组合起来形成混合料,混合料各筛孔通过率即为级配。简单地说级配就是集料筛分之后一系列筛孔的通过率。 集料基本概念 一、粗集料 1、基本概念 集料定义:是指在混合料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的粒料,包括碎石、砾石、石屑、砂等。 标准筛的概念:对颗粒性材料进行筛分试验用的符合标准形状和尺寸规格要求的系列样品筛。标准筛筛孔为正方形,筛孔尺寸依次为75mm、63mm、37.5mm、3.1.5、26.5mm、19mm、16mm、13.2mm、9.5mm、4.75mm、2.36mm、1.18mm、0.6mm、0.3mm、0.15mm、0.075mm。 集料的划分:根据集料形成的过程可分为经自然风化、地质作用形成的卵石、砂砾和人工机械加工而成的碎石;根据粒径大小可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又称砂);根据化学成分分为酸性集料和碱性集料。 集料粒径:在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2.36㎜的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和矿渣等;在水泥砼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4.75㎜的碎石,砾石和破碎砾石. 集料最大粒径:指集料的100%都要求通过的最小的标准筛筛孔尺寸. 集料的最大公称粒径:指集料可能全部通过或允许有少量不通过(一般容许筛余不超过10%)的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通常比集料最大粒径小一个粒级. 二、细集料 1、砂的技术性质 在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2.36mm的天然砂、人工砂(包括机制砂)及石屑;在水泥砼中,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4.75mm的天然砂和人工砂。 砂的技术性质涉及范围:物理常数、级配、粗度、有害物质。 筛分和级配的概念:级配是集料中各级粒径的分配情况,通过筛分试验确定粗细集料颗粒粒级的分布状况。砂的筛分试验是称取一定数量的砂样,在规定的标准套筛上进行筛分,分别称出砂样在各个筛上的存留质量,然后再根据公式计算出与级配有关的参数。 分计筛余百分率:是指某号筛上的筛余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是指某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和大于该筛号的各筛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通过百分率:是指通过某号筛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率,在数值上等于100减去某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粗度:是评价砂粗细程度的一种指标,通常用细度模数表示,该细度模数由规定的数个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通过计算得到。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砂的颗粒越粗。 砂中有害成分的类型:包括泥和泥块、有机质、云母、轻物质以及三氧化硫等。

粗集料级配试验方法

粗集料级配试验方法

粗集料级配试验方法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含粘性土的粗集料的颗粒组成 粗集料中各组成颗粒的分级和搭配称为级配,它是影响集料空隙率的重要指标。良好的级配要求空隙最小,总表面积也不大,从而使骨料本身嵌挤紧密,且用料节约。级配通过筛分试验确定。 粗集料的筛分试验有水洗法和干筛法两种。用于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必须采用水洗法确定0.075mm通过率。因为干筛集料时,粘附在集料上的小于0.075mm 的颗粒无法筛下,则0.075mm通过率不能准确确定。这对水泥混凝土来讲问题不大,但却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矿粉的添加量,进而影响沥青用量及混合料质量。因此,用于沥青路面的粗集料应分别用干筛和水筛进行筛分试验。 二、仪器设备 1.试验筛:根据需要选用规定的标准筛,沥青路面及各类基层集料的粒径均以方孔标准筛为准,水泥混凝土集料的粒径大于和等于 2.5mm的以圆孔标准筛为准,小于2.5 mm的以方孔标准筛为准。 2.天平或台秤,感量不大于试样质量的0.1%。 3.其他:盘子、铲子、毛刷等。 三、试验准备 将来料用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至下表要求的试样所需量,风干后备用。每种试样准备两份,分别供水洗法和干筛法筛分使用。对水泥混凝土用集料,如果没有要求,也可不进行水洗,只进行干筛筛分。根据需要可按要求的集料最大粒径的筛孔尺寸过筛,除去超粒径部分颗粒后,再进行筛分。 公 称 最 大方 孔 7 5 6 3 3 7 3 1 2 6 1 9 1 6 9 . 4圆 孔 8 6 3 4 3 1 2 5 2 1 6 1 5 试样质量 不少于(kg)1 8 5 4 2 . 5 2 1 1 四、试验步骤

配合比设计对集料的级配的选用

配合比设计对集料的级配的选用 配合比集料的级配选用的依据凡施工中要使用集料的工程,其施工技术规范都对集料的级配范围有明确规定。但是在有些工程,因为工程质量对集料的级配较为敏感,在施工规范中除对集料的级配范围规定外,还对一些关键筛孔的筛分通过的质量百分率(或累计筛余质量百分率),提出特别要求,如JTJ032-9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7.3.6.3条规定标准配合比的矿料级配至少应包括0.075mm、2.36mm、4.75mm三档的筛孔通过率接近要求级配的中值;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在细集料的级配范围表中的注:②中规定除5.00、0.63、0.16号筛孔外,其余各筛孔累计筛余允许超出分界线,但其总量不得大于5%。④中规定对于高强泵送混凝土用砂2.5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不得大于15%,0.315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宜在85%~92%范围内。等,但对其他筛孔的级配范围中值的筛分通过质量百分率(或累计筛余质量百分率)的波动允许百分率没有严格的规定,只能以级配范围作为配合比的集料选用的依据,和施工工地在集料进行抽检试验时,对集料的级配判定是否合格的控制依据。而较为合理的、适用的、理想的集料的级配,应该首选级配范围的中值。但要设计好一个经济合理的、适用的、理想的配合比,还要考虑集料的级配以外的其他一些有关的因素。 2 配合比设计集料的级配选用的两种方法:施工所用集料的采购备料,都是先控制一个最大、最小粒径范围,然后在此范围分几个档次,采购进场2~5种不同规格的集料,由配合比设计人员根据规定集料的级配要求,计算出各种规格的集料用量比例,作为施工配料和备料进场的依据。

粗集料级时配试验方法

粗集料级配试验方法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含粘性土的粗集料的颗粒组成 粗集料中各组成颗粒的分级和搭配称为级配,它是影响集料空隙率的重要指标。良好的级配要求空隙最小,总表面积也不大,从而使骨料本身嵌挤紧密,且用料节约。级配通过筛分试验确定。 粗集料的筛分试验有水洗法和干筛法两种。用于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必须采用水洗法确定0.075mm通过率。因为干筛集料时,粘附在集料上的小于0.075mm 的颗粒无法筛下,则0.075mm通过率不能准确确定。这对水泥混凝土来讲问题不大,但却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矿粉的添加量,进而影响沥青用量及混合料质量。因此,用于沥青路面的粗集料应分别用干筛和水筛进行筛分试验。 二、仪器设备 1.试验筛:根据需要选用规定的标准筛,沥青路面及各类基层集料的粒径均以方孔标准筛为准,水泥混凝土集料的粒径大于和等于2.5mm的以圆孔标准筛为准,小于2.5 mm的以方孔标准筛为准。 2.天平或台秤,感量不大于试样质量的0.1%。 3.其他:盘子、铲子、毛刷等。 三、试验准备 将来料用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至下表要求的试样所需量,风干后备用。每种试样准备两份,分别供水洗法和干筛法筛分使用。对水泥混凝土用集料,如果没有要求,也可不进行水洗,只进行干筛筛分。根据需要可按要求的集料最大粒径的筛孔尺寸过筛,除去超粒径部分颗粒后,再进行筛分。 四、试验步骤 1.用水洗法测定集料中小于0.075mm的细粉部分质量。

(1)取一份试样,将试样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 0,准确至0.1%。 (2)将试样置一洁净容器中,加入足够数量的洁净水,将集料全部盖没。 (3)用搅棒充分搅动集料,使集料表面洗涤干净,使细粉悬浮在水中,但不得破碎集料或有集料从水中溅出。 (4)根据集料粒径大小选择组成一组套筛,其底部为0.075mm 标准筛,上部为2.36mm 或4.75mm 筛。仔细将容器中混有细粉的悬浮液倒出,经过套筛流人另一容器中,尽量不致将粗集料倒出,损坏标准筛筛面。 注:不可直接倒至0.075mn 筛上,以免集料掉出损坏筛面。 (5)重复I - IV 步骤,直至倒出的水洁净为止。 (6)将套筛的每个筛子上的集料及容器中的集料全部回收在一个搪瓷盘中,容器上不得有沾附的集料颗粒,将搪瓷盘连同集料一起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 2),准确至0.1%。 2.用干筛法测定粗集料各个粒级质量百分率。 (1)取另一份试样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 0),准确至0.1%。 (2)用搪瓷盘作筛分容器,按筛孔大小排列顺序逐个将集料过筛。人工筛分时,需使集料在筛面上同时有水平方向及上下方向的不停顿的运动,使小于筛孔的集料通过筛孔,直至1min 内通过筛孔的质量小于筛上残余量的1%为止。采用摇筛机筛分后,应该逐个由人工补筛。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人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以确认1min 内通过筛孔的质量确实小于筛上残余量的1%。 (3)如果某个筛上的集料过多,影响筛分作业时,可以分两次筛分。当筛余颗粒的粒径大于20mm 时,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指轻轻拨动顺粒,但不得逐颖塞过筛孔。 (4)称取每个筛上的筛余量,准确至总质量的0.1%。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总质量M 0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0.5%。 五、结果整理 1.集料中通过0.075mm 的含量按下式(1)计算,准确至0.1%。 120.0751100m m P m -=? (1) 式中:075.0P ——集料中小于0.075mm 的含量(通过率),%; m l ——用于水洗的干燥集料总质量,g ; m 2——集料水洗后的干燥质量;g 。 2.分计筛余百分率 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按下式(2)计算,但0.075mm 筛不计算分计筛余,准确至 0 .1%。

工程集料级配设计方法研究

工程集料级配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由于实际工程中,由料场提供的各种规格集料往往很难直接满足级配施工要求,所以通常要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集料配合起来使用。集料级配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混合料中各规格集料的用量比例,来满足某一级配的要求。目前级配设计常用的方法有试算法和图解法两类,现就试算法和图解法进行级配设计的方法及设计原理介绍如下。 关键词:集料级配设计方法 1.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1确定满足某一要求的级配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集料设计及配的目的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混合料中各规格集料的用量比例,来满足某一级配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搞清楚我们所设计的最终级配是否满足给定的级配范围。 一般情况下,所给定的满足某一特定级配有一定范围要求,如下表所示: 矿质混合料要求级配范围和中值表(表1) 1.2 确定所要合成的各种集料的级配 这里面主要包括要确定:1.有几种集料参与合成;2.各种参与合成集料的级配情况。所以我们在集料级配设计以前必须对所要合成

的集料进行颗粒分析试验,以确定各种参与合成集料的级配情况。通过各种参与合成集料的级配情况可以大体判断出合成时各种集料的参配情况。 2.试算法进行集料级配设计 2.1建立基本计算方程 三种规格集料进行级配设计为例,设有a、b、c三种集料在某一筛孔i上的通过率分别为aa (i)、ab(i)、ac(i),打算配制混合料m。混合料m在相应筛孔上的通过百分率为am(i),设规范要求级配的通过率下限为pn(i),设通过率上限为pn(i),通过的级配中值为p(i),a、b、c三种集料在混合料中的比例分别是x、y、z,则可以得到如下式: x+y+z=1………………………(式1) aa(i)x+ab(i)y+ac(i)z=am(i)………………………(式2) am(i)= p(i)………………………(式3) pn1≤am(i)≤pn2 ………………………(式4) 2.2 设计计算 根据上面的基本计算方程,我们设a集料在混合料中的比例为x,b 集料在混合料中的比例为y,那么c集料的比例则为1-x-y,我们以表1中的筛孔尺寸为例,计算见下表: 混合料组成设计计算表(表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