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一中2011级2013
- 格式:doc
- 大小:632.00 KB
- 文档页数:11
天水市一中2010级学业水平测试(三)(必修1~4 )(90分钟 100分)温馨提示:文理皆开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2011年9月29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366 5元,而9月27日则为1美元兑人民币6.376 0元。
人民币汇率的这种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①增加我国产品出口②有利于中国企业扩大对外投资③有利于中国进口外国商品④有利于扩大国内就业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④2.假定某国待售商品量2 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为10元,货币每年平均流通4次;当年该国流通中需要货币量是亿元。
当年该国政府实际发行了10 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相当于_元,就会。
()A.5 000 0.25 使纸币购买力下降B.5 000 0.5 引发通货膨胀C.5 000 0.5 使纸币购买力提高D.20 000 2 使纸币升值3. 2011年12月22日陕西省委宣传部部长胡悦表示,陕西省将把文化产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突破口,推动实现跨越式发展,保持年均增速25%以上。
到2015年,培育一批年营业性收入过50亿元的文化企业,实现3至5家文化企业上市。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①扩大内需②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③改善居民的消费结构④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下图中,横向箭头显示的是物价上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纵向箭头显示的是针对这些影响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环节采取的措施。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①是政府运用行政手段规范市场秩序B.②是政府运用紧缩性财政政策稳定物价C.③是政府运用财政政策保障人民生活D.④是政府通过再分配保障劳动者权益5. 2011年11月,广州市工商局公布的第三季度三类食品质量检验结果中,速冻面米食品合格率只有77.5%,其中“三全”的两款速冻水饺细菌超标。
这和半个月前“思念”水饺被检出的病菌种类完全相同,这再次引发国人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天水一中2013级2014-2015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数学试题(文科)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正确选项涂到答题卡上.4分*10=40分.)1.下列各点中,不在 01≤-+y x 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是( )A 、()0,0B 、()1,1-C 、()3,1-D 、()32-,2.已知集合{}⎭⎬⎫⎩⎨⎧<-+=<-=0312312x x x B x x A ,,则=B A ( ) A 、()3,221,1 ⎪⎭⎫ ⎝⎛-- B 、()3,2 C 、⎪⎭⎫ ⎝⎛-2,21 D 、⎪⎭⎫ ⎝⎛-21,1 3.已知0<<b a ,那么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 、b a 11<B 、2b ab <C 、2a ab -<-D 、ba 11-<- 4.已知三个实数67.0=a ,7.06=b ,67.0log =c ,则c b a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为( )A 、c b a <<B 、b c a <<C 、b a c <<D 、a b c <<5.若k a y h a x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 、h y x 2<-B 、k y x 2<-C 、k h y x +<-D 、k h y x -<-6.已知不等式组⎪⎩⎪⎨⎧≥-≥-≤+011y y x y x ,其表示的平面区域为M ,若直线k kx y 3-=与平面区域M 由公共点,则k 的取值范围为( )A 、] ⎝⎛310,B 、 ⎝⎛⎥⎦⎤∞-31,C 、⎥⎦⎤⎢⎣⎡-0,31D 、 ⎝⎛⎥⎦⎤∞-31, 7.已知0>x ,则24x x +的最小值为( ) A 、2 B 、3 C 、4 D 、58.已知d c b a ,,,为实数,且d c >,则“b a >”是“d b c a ->-”的( )A 、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9.如果关于x 的不等式 12x x k +++≥ ,对于x R ∀∈恒成立,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A 、[]2,+∞B 、()1+-∞,C 、(],1-∞D 、()3,810.在下列函数中最小值为2的是( )A 、()505x y x R x x =+∈≠且B 、()1lg 110lgx x y x =+<< C 、 ()33x x y x R -=+∈ D 、1sin 0sin 2y x x x π⎛⎫=+<< ⎪⎝⎭二、填空题(请将所解的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5分*4=20分.)11.全称命题“,a Z a ∀∈有一个正因数”的否定是 .12. 已知58+=a ,67+=b ,则)(___””或“填“><b a13.已知1260,1020a b <<<<,则b a 的取值范围是___. 14.已知向量()()1,2,4,x y a b →→=-=,若a b →→⊥,则164x y +的最小值为 .三、解答题(10分*4=40分.)15.(10分)(1)已知R b a ∈,,求证:122-++≥+b a ab b a .(2)已知 11<<b a ,,求证:b a ab ->-1.16.(10分)在对角线有相同长度d 的所有矩形中.(1)怎样的矩形周长最长,求周长的最大值;(2)怎样的矩形面积最大,求面积的最大值.17. (10分)设不等式)(2*N a a x ∈<-的解集为A ,且A A ∉∈21,23 (1)求a 的值;(2)求函数2)(-++=x a x x f 的最小值。
天水市一中2013级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地理试题(文)命题:张有珍审核:何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为单选题。
每小题1.5分,40小题,共60分)1.2013 年11 月15 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单独二胎”政策(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即可生育二胎)。
该政策的实施将有利于缓解我国( )A.人口数量增长缓慢的问题B.城市化发展缓慢的问题C.劳动力短缺的问题D.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问题2.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取决于( )A.人口的迁移数量B.人口的总数C.人口的年龄结构D.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3.人口负担系数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人口生理密度是指适合于农业用地的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
左图是我国某市人口普查的年龄构成图,右图是该市人口密度与人口生理密度统计图。
读图分析回答下题。
按常住人口计算,该市人口负担系数较重(约为40%),但该市却是我国主要的劳务输出地区之一,这说明该市()①人口自然增长较快②人口机械迁移以迁出为主③人口合理容量减小④人口老龄化趋势较为突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近年来,我国出现的民工流动,主要的因素是()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交通因素D.气候因素下面左图为某国的甲地区“2013年人口年龄构成”图,右图为甲、乙两地在某国的位置图。
读图回答下列5~7题。
5.甲地所在州有超过一半的城市居民住在A市,原因是该市()①纬度较低,气候相对温暖②沿海地区地势较低,交通便利③位于海湾内部,且受沿岸暖流影响④较少遭受飓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侵袭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对甲地人口性别比例与年龄结构严重失衡的原因,解释合理的是()A.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大量迁入B.该地服役军人多C.该地女性人口出生率低且大量迁出D.夏季到该地旅游度假人数多7.该国是一个重要的茶叶进口国。
图中所示乙地非常适合种植茶树。
天水一中2013级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学段考试地理试题(理科)命题:邸健审核:何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1.该数据反映我国( )A.人口增长加快 B.出生率低于死亡率 C.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D.劳动力仍较充足2.甲省区最可能是( )A.广西 B.广东 C.河南 D.江西下图为我国某省近三十年来四个年份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回答3—4题。
3.四个年份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4.年份④的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是( )A.人口年龄结构合理促进经济发展 B.人口增长过快制约经济发展C.劳动力不足制约经济发展 D.老年人口太多制约经济发展5.下图是“某国二战后,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示意图”。
据此,该国在1995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情况表明,当时该国人口增长模式为A.原始型 B.传统型C.现代型 D.不能确定下表为杭州(1981年全市人口为525万)和武汉(1981年全市人口为590万)1981年至2000年城市人口(单位:万人)增长状况,据表回答6—7题。
6.两城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A.杭州1981~1990B.武汉1981~1990C.杭州1991~2000D.武汉1991~2000 7.据表可以看出,1981年至2000年两城市( )A.中心区人口持续减少B.第二产业比重明显下降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郊区城市化明显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的部分农业信息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该区域耕地利用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化,复种指数下降 B.城市扩张,土地变更用途C.过度利用,土壤肥力衰退 D.青壮年劳动力减少,土地抛荒9.图示现象可以反映我国( )A.农业技术水平下降 B.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C.人口老龄化严重 D.粮食生产压力减小读我国某城市不同年龄段出国(一年以上)人口百分比示意图,回答10—11题。
天水市一中2011级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试题历史(文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右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
它反映出当时()A.开始使用铁器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D.雇佣关系盛行2.唐李贤在《后汉书》注文中说:“冶铸者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也。
”这里描写的生产工具的功能是()A.灌溉B.排涝C.冶铁D.挖煤3.有一部讲述某处商帮商人情感世界的黄梅戏电影,其中有下面一段歌词:“我是一只雁,南来北往任遨游;我是一朵云,飞来飞去遍九州……浪迹商海暂分手,我心永远系徽州系徽州!”此故事应发生在()A.隋唐时期B.宋元时期C.明清时期D.民国时期4. 明万历年间“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
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5.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是()A.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B.“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贵金属货币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6.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和黄金(Gold)。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③开发土地资源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某同学在搜集有关“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材料时,在网络上找到一些有关“世界市场对西欧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的观点。
其中表述最准确的是()A.为西欧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B.给西欧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C.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D.提供了丰厚的资本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8.某学者说,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着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
天水市一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2013级(高一)寒假作业检测物理考试试题命题:王植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
其中1~10小题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正确,11~15小题每题所给选项中至少有2个选项正确,请将答题卡上相应选项的序号涂黑。
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得0分。
)1.一个小球从距离地面4 m 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距离地面1 m 高处被接住。
坐标原点选在抛出点下方2 m 处,向下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则小球抛出点、接住点的坐标和该过程的位移、路程分别是( ) A .-2 m 、1 m 、3 m 、5 mB .2 m 、-1 m 、-3 m 、5 mC .-4 m 、-1 m 、3 m 、3 mD .4 m 、1 m 、-3 m 、3 m2.在平直公路上,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一辆汽车在t =0时同时经过某一个路标,它们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汽车x =10t -t 2,自行车x =5t (x 的单位为m ,t 的单位为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 .经过路标后的较短时间内自行车在前,汽车在后C .当t =2.5 s 时,自行车和汽车相距最远D .当两者再次同时经过同一位置时,它们距路标12.5 m3.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速度为v 、位移为x 。
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像如图所示,假设物体在t =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4.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在地面上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由闪光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一次、第二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x 1=2 m ;在第三次、第四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x 3=8 m 。
由此可以求得( ) A .第一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 B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 C .在第二、三两次闪光时间间隔内质点的位移 D .质点运动的初速度5.如图所示,一条细绳跨过定滑轮连接物体A 、B ,A 悬挂起来,B穿在一根竖直杆上,两物体均保持静止,不计绳与滑轮、B与竖直杆间的摩擦,已知绳与竖直杆间的夹角θ,则物体A、B的质量之比m A∶m B等于( )A.1∶cosθB.1∶sinθC.tanθ∶1 D.cosθ∶16.如图,A、B两物体紧靠着放在粗糙水平面上,A、B间接触面光滑。
天水市一中2011级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七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部分相对原子质量: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Na-23 Ca—40 Fe—56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钙和氮均为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B.二氧化硅是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C.油脂和蛋白质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明矾与水作用能生成有吸附性的物质8.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A.氨水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NH3·H2O NH4+ + OH—B.90℃时,测得纯水中c(H+)·c(OH—) =3.8×10—13:H2O(l) H+(aq) + OH—(aq) H<0C.FeCl3溶液中通入SO2,溶液黄色褪去:2Fe3++SO2 +2H2O 2Fe2+ + SO42—+ 4H+D.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2C6H5ONa+CO2+H2O →2C6H5OH+Na2CO3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①中正极附近溶液pH降低B.图①中电子由Zn流向Cu,盐桥中的Cl—移向CuSO4溶液C.图②正极反应是O2+2H2O+4e¯ 4OH¯D.图②中加入少量K3[Fe(CN)6]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1011 2 2O 2 3 37.35~7.45之间,否则就会发生酸中毒或碱中毒。
已知pH随c(HCO3—)︰c(H2CO3)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pH=7的血液中,c(HCO3) > c(H2CO3)B.人体发生酸中毒时,可静脉滴注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解毒C.常温下将pH=7.40的血液稀释至pH=7时,c(H+)·c(OH—)一定不变D.c(HCO3—)︰c(H2CO3)=1时,H2CO3的电离程度小于HCO3—的水解程度12.某酒的样品中检出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是A.与氢气的加成反应B.与氯气的取代反应C.与溴水的加成反应D.水解反应13.下表中各组物质之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右图转化的是D AlCl3Al(OH)326.( 14分)2013年以来,全国很多地区都曾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气中,冬季取暖排放的CO2、汽车尾气等都是形成雾霾的因素。
天水一中2011级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诊断考试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共7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三、四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三、四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宋代家训的特点家训指古代家族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
宋代家训是家训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从所搜集的资料来看,宋代的家训,专著加上单篇计百余种,其数量远远超过了前代。
这些家训根据纂述者的身份,可分为宋代帝王家训、宗室家训、士大夫家训、百姓家训等类型。
宋代家训继承了传统家训的散文、诗歌、条规等体裁,又有发展,如《集事诗鉴》将散文与诗歌融于一体。
宋代家训体裁上的另一大发展则是辑录体家训的大量出现。
辑录体家训就是将宋及宋前历代的训家教子的成文文献或者相关的家庭规范的活动汇集在一起,以历史上的人、事为榜样和范例教育子弟,如司马光的《家范》等。
宋代家训的繁荣,与宋代社会的发展变化有很大关系。
宋代由以前的门阀政治时期转变到官僚政治时代。
选官以科举为主,宋代长久不衰的世家大族已经很少,贫富无定势,甚至贫富易位的现象屡见不鲜。
一些家族尤其是士宦家族积极地纂述家训,以期通过道德教化、行为规范等,令其家族成员修身、齐家,维持家族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达到兴旺、繁荣的目的。
宋代家训都有治生、制用的内容。
其中,治生方面,以叶梦得《石林治生家训要略》最为详尽;制用方面,以陆九韶《居家制用》更为具体。
天水市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2009级第三阶段考试数学试题(理科)命题:马四保 审核:蔡恒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空间四条直线,其中每两条都相交,最多可以确定平面的个数是 ( ) A .一个 B .四个 C .六个 D .八个2.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等于3π,另一直线与这个平面所成的角是6π. 则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 ) A .必定相交 B .平行 C .必定异面 D .不可能平行 3. 右图是正方体平面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① BM 与ED 平行;② CN 与BE 是异面直线; ③ CN 与BM 成60º角; ④ DM 与BN 垂直. 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A.①②③B.②④C.③④D.②③④4.设P 是平面α外一点,且P 到平面α内的四边形的四条边的距离都相等,则四边形是 ( ) A .梯形 B .圆外切四边形 C .圆内接四边形 D .任意四边形5.设ABC ∆是等腰三角形0120ABC ∠=,则以A ,B 为焦点且过C 点的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AB.1C +.1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直线a 平行于平面M ,则a 平行于M 内的任意一条直线 B .直线a 与平面M 相交,则a 不平行于M 内的任意一条直线 C .直线a 不垂直于平面M ,则a 不垂直于M 内的任意一条直线 D .直线a 不垂直于平面M ,则过a 的平面不垂直于M7.从平面外一点P 引与平面相交的直线,使P 点与交点的距离等于1,则满足条件的直线条数不可能是有且只有 ( )A.0条B. 1条C.2条D.无数条8.二面角α—EF —β是直二面角,C ∈EF ,AC ⊂α,BC ⊂β,∠ACF=30°,∠ACB=60°,则cos ∠BCF 等于 ( ) A .332B .36 C .22D .339.把∠A =60°,边长为a 的菱形ABCD 沿对角线BD 折成60°的二面角,则AC 与BD 的距离为 ( ) A.43aB.43a C.23a D.46aDNC M B F A E10.在长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11=A A ,3=AB ,4=AD ,P 为面ABCD 内一动点若P 到AB 边的距离与P 到D D 1的距离相等,则P 在面ABCD 内的轨迹是 ( )A.圆的一部分B.椭圆的一部分C.抛物线一部分D.双曲线的一部分11.已知椭圆)0(12222>>=+b a b y a x 和双曲线)0,0(12222>>=-n m ny m x 有相同的焦点、F 12F ,以线段1F 2F 为边作正1F ∆M F 2,若椭圆与双曲线的一个交点P 恰好是1MF 的中点,设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分别为T e 和,S e 则T e ·S e 等于 ( ) A .5 B .4 C .3 D .212.如图,棱长为5的正方体无论从哪一个面看,都有两个直通的 边长为1的正方形孔,则这个有孔正方体的表面积(含孔内各 面)是 ( ) A .258 B .234 C .222 D .21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2级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考试 化学(理科)试题 命题人:李颖宗 审核人:辛荣禄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Cu:64 Fe:56 第I部分 选择题(本部分共54分) 一、 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题3分,共54分 。
) 1.“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
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物质反应,放出的热量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合适的选择是( )A.浓硫酸和水B.生石灰和水C.熟石灰和水D.烧碱和水 2.对下列化学反应热现象,不正确的说法是( ) ①放热的反应发生时不必加热 ②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 ③吸热反应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 ④化学反应热效应数值与参加反应物质多少有关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升高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主要原因是( ) 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该反应物分子的碰撞机会增多 B.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C.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吸热的 D.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放热的 4.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 A. 用10 mL量筒量取7.13 mL稀盐酸 B. 用pH计测得某稀盐酸的pH为1.54 C. 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 D. 配制100ml1mol/L的NaCl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5.85gNaCl固体 5.在下列溶液中,BaSO4的溶解度最大的是( ) A.1 mol·L-1H2SO4溶液 B.2 mol·L-1H2SO4溶液 C.纯水 D.0.1 mol·L-1H2SO4溶液 6.已知4NH3+5O24NO+6H2O(g),若化学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单位:mol/(L·s)]表示,则正确关系是( )A.v(NH3)=v(O2)B.v(O2)=v(H2O)C.v(NH3)=v(H2O)D.v(O2)=v(NO) 7.在相同条件下,做H2O2分解对比实验,其中(1)加入MnO2催化,(2)不加MnO2催化。
天水一中2010级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数学(理科)命题人:张硕光 审核人:王传刚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你所做各题答案写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 (A )(1,2.函数22y =-3.已知m ( )A B .若C D 4.已知A ..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项和为n S ,且424S S =,则64S S =( ).32C .53D .4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且其侧视图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则这个几何的体积为( )A .3B .(4π+C .(83π+D.67、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x f 满足)()4(x f x f -=-,且在区间]2,0[上是增函数,则( ) (A ))8()5()2(f f f << (B ) )2()8()5(f f f << (C ) )8()2()5(f f f << (D ))5()2()8(f f f <<8、函数))((R x x f y ∈=满足)()2(x f x f =+且]1,1[-∈x 时,21)(x x f -=,函数⎪⎩⎪⎨⎧<->=(1(lg )(x xx x x g) (A )59.在△ABC 折起,使 A 、B A .12C .1 10.函数3x y a+=直线x y mn+=A .13 ()sin ,,()2,()0,f x x xx R f a f ωωβ=+∈=-=又且|α-β|的 最ω则正数的值为( )3B .23C .43D .3212.已 知 A 、 B 、 C 是 平 面 上 不 共 线 的 三 点 , O 是 三 角 形 ABC 的 重心 , 动 点 P 满 足111(2)322O P O A O B O C =++,则点 P 一定为三角形的 ( )A .AB 边中线的中点 B .AB 边中线的三等分点(非重心)C .重心D .AB 边的中点 二、填空题(共四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线段PQ 两端点的坐标分别为P (-1,1)和Q (2,2),若直线l :x +my +m =0与线段PQ 有交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4.⎰=-2)2(dx e x x_15.若点 P (x ,y)满足线性约束条件020,0y x A y -≤⎪-+≥⎨⎪≥⎪⎩点,O 为坐标原点,则OA OP ⋅的最大值_________16.设集合R A ⊆,如果R x ∈0满足:对任意0>a ,都存在A x ∈,使得a x x <-<||00,那么称0x 为集(2)-+R R ;(3)⎩⎨⎧|x x 为聚点的集合有三、解答题(共617.(本小题B 满足sin 3B =(1)求sin 2B +(2) 若b =18.(本小题12正整数n 有:n (1)求证:数列{}2++n S n 成等比数列;(2)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19.(本小题12分)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矩形,PA ⊥底面ABCD ,PA =AB =1,AD =3,点F 是PB 的中点,点E 在边BC 上移动.(1)点E 为BC 的中点时,试判断EF 与平面PAC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求证:无论点E 在BC 边的何处,都有P E A F ⊥; (3)当B E 为何值时,P A 与平面P D E 所成角的大小为 45°.20. 已知函数()21x b ax x f ++= ()0≥x ,且函数()f x 与()g x 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又(1)0g =,2f =-.1)求()f x 的表达式及值域;2)问是否存在实数m , 使得命题 ()()2:34p f m m f m -<- 和13:44m q g -⎛⎫>⎪⎝⎭满足复合命题 p 且q 为真命题?若存在,求出m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1.(本小题12分)已知函数f(x)=x ,g(x)=aln x ,a∈R.(1)设h(x)=f(x)-g(x),当h(x)存在最小值时,求最小值φ(a)的解析式;22.)(x f =个实数m 的数学参考答案(理科)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A 2.D 3.D 4。
天水一中2010级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数学(文科)命题人:张硕光 审核人:王传刚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你所做各题答案写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已知集合{}0,2|>==x y y M x,{}2|lg(2)N x y x x ==-,则N M 为( )(A ) (1,2) (B) ),1(+∞ (C) ),2[+∞ (D) ),1[+∞2.已知α是第三象限角,且3sin()5παα-=-,则tan2的值为( )A .45B .237-C .247D .249-3.已知直线 a 和平面α,β,α∩β=l ,a ⊄α,a ⊄β,a 在α,β内的射影分别为直线 b 和 c ,则 b 和 c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交或平行B .相交或异面C .平行或异面D .相交﹑平行或异面4.若平面向量a =(1,x )和b =(2x +3,-x )互相平行,其中x∈R,则|a -b |=( )A .2 5B .2或2错误!C .-2或0D .2或105.函数22x y x =-的图象大致是( )6.已知等差数列{}na 的前项和为nS ,且424SS =,则64S S =( )A .94B .32C .53D .47.已知a 是函数12()2log f x x x =-的零点,<<00x a ,则0()f x 的值满足( )A .0()f x =0 B .0()f x >0 C .0()f x <0 D .0()f x 的符号不确定8.曲线323y x x =-+在点(1,2)处的切线方程为( )A .y =3x -1B .y =-3x +5C .y =3x +5D .y =2x9.已知不等式组错误!表示的平面区域为M ,若直线y =kx -3k 与平面区域M 有公共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错误! B 。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1届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分部。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0年12月22日宜万铁路开始运营(图1)。
宜万铁路穿过恩施大峡谷,被称为“世界最难修的铁路”,是我国沿长江铁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此回答1~3题。
1.宜万铁路工程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A.山区气温低,冻土发育 B.经济落后,资金技术不足C.线路长,工程最大 D.地表崎岖,地质条件复杂2.下列关于宜万铁路建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全国铁路网的布局更加合理 B.降低长江“黄金水道”的航运能力C.带动了三峡库区经济发展 D.促进了东西交通联系3.有关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省区均为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B.重庆与武汉的城市地域结构主要受河流和地形影响C.人口分布特点为中部稠密,东西部稀疏D.恩施大峡谷是自然景观,为典型的流水堆积地貌图2为某岛国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
4.有关该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南北长约200多千米,东西宽约400多千米B.位于我国的东南,澳大利亚的西北C.冬季商贸船队可借助洋流更快地驶往红海D.位于板块边界,受地震、海啸影响大5.该国东侧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A.西南风影响,降水较多 B.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C.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D.赤道低压控制,形成对流雨6.国际贸易中该国的主要出口产品是()A.橡胶、茶叶 B.亚麻、乳制品 C.轮船、电视 D.汽车、手机2010年5月26日,云南首个太阳能光伏并网实验示范电站一期项目(图3),在昆明石林县(约103°E,24°N)正式投产发电。
天水市一中2010级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考试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
1—20题每题1分,21—40题每题2分。
共计60分) 1.下表是植物不同器官的呼吸速率(单位鲜重在单位时间耗氧量μL·g -1·h -1)植物器官 呼吸速率(O 2)植物器官 呼吸速率(O 2)胡萝卜 根 25 大麦种子(浸泡15 h)胚 715 叶 440 胚乳76 苹果果肉 30 叶 266 果皮95根960~1480据表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或组织,呼吸速率有明显差异B .种子内胚的呼吸速率比胚乳高,表明胚的能量代谢较旺盛C .测定大麦种子呼吸速率前先浸泡,是为了提高种子内自由水含量D .不同植物的同类器官呼吸速率不同,与其结构有关而与功能无关2.下图是某同学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在透明的容器B 中放入湿润的种子。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 .设置A 装置的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CO 2,确保实验的科学性B .该装置一定要放在黑暗的环境中,避免光下种子光合作用的干扰C .种子的呼吸作用一般不受光照的影响,但温度会影响呼吸作用的强度D .C 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CO 2的缘故3.水稻根尖细胞呼吸过程中,若单位时间内CO 2释放量与O 2吸收量的比值大于1,其原因是: A .分解了脂肪 B .进行了无氧呼吸C .只进行无氧呼吸D .有氧呼吸强度大于无氧呼吸强度4.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氧气、葡萄糖中的碳、葡萄糖中的氢、葡萄糖中的氧依次来自于: ①二氧化碳 ②气孔直接吸收 ③水的分解 ④叶绿素的分解 A .①②④③ B .③①②④ C .③①③① D .①③①③5.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在供试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并在黑暗中立即开始连续取样分析,在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 3和C 5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是: A .C 3和C 5都迅速减少 B .C 3和C 5都迅速增加C .C 3迅速增加,C 5迅速减少D .C 3迅速减少,C 5迅速增加6.若1个35S 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 A. 一定有35S ,可能有32P B. 只有35SC. 一定有32P ,可能有35S D. 只有32P7.在某植物根尖每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都有40条染色体。
天水市一中2013级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 “春初砍山,众木尽噘。
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
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
”上述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 B.铁犁牛耕 C.耜耕 D.耦犁2.某古籍记载:“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
”此农具出现于A.曹魏 B.唐代 C.宋代 D.明清3.《文献通考》记载:开宝(宋太祖年号)三年,置便钱务,令商人入钱者诣务陈牒,即日辇至左藏库,给以券,仍敕诸州:凡商人赍(携带)券至,当日给付,不得住滞,违者科罚。
下列有关材料中的“券”,表述正确的是A.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标志着飞钱的诞生C.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D.表明抑商政策的转变4.“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这首《秘色越器》诗A. 反映了唐朝瓷器生产的较高水平B. 歌颂了宋代五大名窑出产的青瓷C. 赞扬了宣德年间制造出的青花瓷D. 突显了明清时景德镇的瓷都地位5. 康熙年间的《归安县志》(归安县即今浙江湖州市)记载:“归安诸乡统力农,修蚕绩,极东乡业织,南乡业桑菱,西乡业薪竹,北乡……业蔬、靛,荻港业藕,埭溪业苎,善琏业笔,菱湖业蚕,捻丝为绸尤工。
”这表明当时的归安县A.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农业生产区域分工明显C.农业和手工业已经分离D.不再坚持“重农抑商”政策6.李鸿章在《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中提到:“窃自同治元年臣军到沪以来,随时购买外洋枪炮,设局铸造炮弹,以资攻剿,甚为得力。
”材料中的“设局”指的是创办A. 江南制造总局B. 上海轮船招商局C. 安庆内军械所D. 天津机器制造局7. 1895年至1911年,上海新办民族资本经营的工厂112家,占全国总数的25.1%,开办资本2799.2万元,占全国总额的28.6%。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A.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奖励实业的法令B.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C.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 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8.“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
天水市一中2011级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七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部分相对原子质量: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Na-23 Ca—40 Fe—56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钙和氮均为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B.二氧化硅是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C.油脂和蛋白质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明矾与水作用能生成有吸附性的物质8.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A.氨水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NH3·H2O NH4+ + OH—B.90℃时,测得纯水中c(H+)·c(OH—) =3.8×10—13:H2O(l) H+(aq) + OH—(aq) H<0C.FeCl3溶液中通入SO2,溶液黄色褪去:2Fe3++SO2 +2H2O 2Fe2+ + SO42—+ 4H+D.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2C6H5ONa+CO2+H2O →2C6H5OH+Na2CO3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①中正极附近溶液pH降低B.图①中电子由Zn流向Cu,盐桥中的Cl—移向CuSO4溶液C.图②正极反应是O2+2H2O+4e¯ 4OH¯D.图②中加入少量K3[Fe(CN)6]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1011 2 2O 2 3 37.35~7.45之间,否则就会发生酸中毒或碱中毒。
已知pH随c(HCO3—)︰c(H2CO3)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pH=7的血液中,c(HCO3) > c(H2CO3)B.人体发生酸中毒时,可静脉滴注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解毒C.常温下将pH=7.40的血液稀释至pH=7时,c(H+)·c(OH—)一定不变D.c(HCO3—)︰c(H2CO3)=1时,H2CO3的电离程度小于HCO3—的水解程度12.某酒的样品中检出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是A.与氢气的加成反应B.与氯气的取代反应C.与溴水的加成反应D.水解反应13.下表中各组物质之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右图转化的是D AlCl3Al(OH)326.( 14分)2013年以来,全国很多地区都曾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气中,冬季取暖排放的CO2、汽车尾气等都是形成雾霾的因素。
(1)已知:① N2(g) + O2(g)=2NO(g) △H=+179.5 kJ/mol②2NO(g) + O2(g)=2NO2(g) △H=-112.3 kJ/mol③2NO(g) +2CO(g)=N2(g) +2CO2(g) △H=-759.8 kJ/mol下图是在101kPa,298K条件下1mol NO2和1mol CO反应生成1mol CO2和1mol NO过程中能量变化的示意图。
则a=。
(2)将不同物质的量的H2O(g)和CO分别通入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H 2O(g)+CO(g)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温度升高时平衡常数会(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650℃时,若在此容器中开始充入2mol H2O(g)、 1mol CO、 1 mol CO2和 x molH2,若要使反应在开始时正向进行,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
③若a=2,b=1,则达平衡时实验组2中H2O(g)和实验组3中CO的转化率的关系为α2(H2O) α3(CO)(填“<”、“>”或“=”)。
27.( 14分)氯化铁和高铁酸钾都是常见的水处理剂。
下图为制备氯化铁及进一步氧化制备高铁酸钾的工艺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1)氯化铁有多种用途,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用途的原理。
①氯化铁做净水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用FeCl 3溶液(32%~35%)腐蚀铜印刷线路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吸收剂X 的化学式为 ;氧化剂Y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3)碱性条件下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②将混合溶液搅拌半小时,静置,抽滤获得粗产品。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OH +Na 2FeO 4=K 2FeO 4+2NaOH ,请根据复分解反应原理分析反应发生的原因_________。
(5)K 2FeO 4 在水溶液中易发生反应:4FeO 42-+10H 2O 4Fe(OH)3+8OH -+3O 2↑。
在提纯K 2FeO 4时采用重结晶、洗涤、低温烘干的方法,则洗涤剂最好选用 (填序号)。
A .H 2OB .稀KOH 溶液、异丙醇C .NH 4Cl 溶液、异丙醇D .Fe(NO 3)3溶液、异丙醇 (6K 2FeO 4的纯度,有关反应离子方程式为:①FeO 42-+CrO 2-242-+Fe(OH)3↓+OH -②2CrO 42-+2H2H 2O③Cr 2O 72 -+6Fe 23++6Fe 3++7H 2O 现称取1.980 g KCrO 2,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定容于250 mL 容量瓶中。
每次取25.00 mL 加入稀硫酸酸化,用0.1000mol/L 的(NH 4)2Fe(SO 4)2标准溶液滴定,三次滴定消耗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18.93 mL 。
则上述样品中高铁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
28.(15分)无水氯化亚铁用于制造铁系催化剂、印染的媒染剂和染料还原剂,还可用于冶金、医药、照相等行业。
一实验小组模仿工业方法制取氯化亚铁,设计装置如下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知:①在持续高温500℃时,铁与纯净、干燥Cl 2反应可生成FeCl 2,在温度较低时可生成FeCl 3; ②FeCl 3熔沸点低,易升华。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相关的问题(1)abc 仪器组合成制取氯气的装置,反应无需加热,请写出a 容器内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Cl式 。
(2)d 、e 盛装的药品分别是 和 ,f 、g 的作用是 。
(3)反应器为硬质玻璃管,纯净铁粉与氯气在500℃左右反应。
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②实验操作顺序是:组装仪器、 、装入药品、 、 、停止加热、关闭c 的活塞。
(4①第一次实验,发现e 瓶没有盛装任何药品,所以得到红色固体,其原因是 。
②第二次实验,g 瓶有红棕色的烟,其原因是 。
(5)第三次实验得到的固体,最可能含有微量杂质是 ,如果需要配制约2~3mol/L 的染料还原剂溶液,则无需除去,理由是 。
36.【化学—选修2 化学与技术】(15分)亚氯酸钠(NaClO 2)是一种强氧化性漂白剂,广泛用于纺织、印染和食品工业。
它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
工业设计生产NaClO 2的主要流程如下:(1)A 的化学式是 ,装置III 中A 在 极区产生。
(2)II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通电电解前,检验III 中阴离子的方法和步骤是 。
(4)为防止II 中制备的NaClO 2被还原成NaCl ,应选合适的还原剂,除双氧水外,还可以选择的还原剂是 (填字母编号)。
a .Na 2O 2b .FeCl 2c .Na 2S(5)常温时,HClO 2的电离平衡常数Ka=1.07⨯10-2mol·L -1,II 中反应所得NaClO 2溶液(含少量NaOH)的pH=132)()c ClO -= 。
(6)气体a 、b 与氢氧化钠溶液可构成燃料电池,用该电池电解200 mL 0.5 mol·L -1的CuSO 4溶液,生成铜3.2 g ,此时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7.【化学—选修3 物体结构与性质】(15分) 图A 所示的转化关系中(具体反应条件略),a 、b 、c 和d 分别为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常见单质,其余均为它们的化合物,i 的溶液为常见的酸,a 的一种同素异形体的晶胞如图B 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图B对应的物质名称是,其晶胞中的原子数为,晶体类型为。
(2)d中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3)图A中由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中,沸点最高的是,原因是,该物质的分子构型为,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4)图A中的双原子分子中,极性最大的分子是。
(5)k的分子式为,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属于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枯茗醛天然存在于枯茗油、茴香等物质中,可用来调配蔬菜、茴香等香型的食用香精。
现由枯茗醛合成兔耳草醛,其传统合成路线如下:已知醛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试剂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有机物B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检验B中的官能团时,需先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酸化后,再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
(3)写出有机物C生成兔耳草醛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以下是人们最新研究的兔耳草醛的合成路线,该路线原子利用率理论上可达100%:试写出D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D→兔耳草醛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5)芳香族化合物Y与枯茗醛互为同分异构体,Y具有如下特征:a.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可发生消去反应;b.核磁共振氢谱显示:Y消去反应产物的环上只存在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写出Y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参考答案7.D【解析】试题分析:A、氮是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不是微量元素,错误;B、硅是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错误;C、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错误;D、明矾中的铝离子与水作用能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作用,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化学与生活的联系8.C【解析】试题分析:A、一水合氨属于弱碱,部分电离,应用符号表示,错误;B、常温时纯水中c(H+)·c(OH—) =1.0×10—14,温度升高,水的离子积增大,说明升温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正向是吸热反应, H>0,错误;C、FeCl3溶液中通入SO2,溶液黄色褪去,是因为二氧化硫与氯化铁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符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正确;D、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应生成碳酸氢钠和苯酚,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判断9.D【解析】试题分析:A、图①中正极为Cu,发生还原反应,Cu2++2e-==Cu,正极溶液由原来的CuSO4溶液变为硫酸钾溶液,pH增大,错误;B、图①中电子由Zn流向Cu,盐桥中的Cl—移向负极ZnSO4溶液,错误;C、图②溶液显酸性,发生的是析氢腐蚀,正极反应是2H++2e-==H2↑,错误;D、图②中铁极失电子成为亚铁离子进入溶液,与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正确,答案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