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重商主义重商主义(mercantilism,也称作“商业本位”,16至18世纪)。 重商主义是十八世纪在欧洲受欢迎的政治经济体制。它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上:即一国的国力基于通过贸易的顺差--即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所能获得的财富。是封建主义解体之后的16~17世纪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
英文表达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
编辑本段简介
15-18世纪中在欧洲流行,后为古典经济学取代。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重商主义者认为,要得到这种财富,最好是由政府管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发展对外贸易垄断;通过高关税率及其它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并利用殖民地为母国的制造业提供原料和市场。该名称最初是由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一书中提出来的。但一七七六年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中抨击了重商主义,他提倡自由贸易和开明的经济政策。但是,直到十九世纪中叶英国才废弃以重商主义哲学为基础的经济政策。
编辑本段重商主义产生的时期及背景
历史上对国际贸易的研究和理论在最早的时候几乎都是出自重商学派的著作。 重商主义是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反映这个时期商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它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最初的理论考察。 15 世纪末,西欧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瓦解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和成长;地理大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给商业、航海业、工业以极大刺激;商业资本发挥着突出的作用,促进各国国内市场的统一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商业资本加强的同时,西欧一些国家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运用国家力量支持商业资本的发展。随着商业资本的发展和国家支持商业资本的政策的实施,产生了从理论上阐述这些经济政策的要求,逐渐形成了重商主义的理论。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是西欧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具体地说,在15—18世纪初受到普遍推崇的一种经济哲学。重商主义又分为早期的重商主义和晚期的重商主义两种。 重商主义抛弃了西欧封建社会经院哲学的教义和伦理规范,开始用世俗的眼光,依据商业资本家的经验去观察和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它以商业资本的运动作为考察对象,从流通领域研究了货币 —— 商品 ——

货币的运动(资本产生的过程)。
编辑本段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和经济思想
1、认为贵金属(货币)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金银。除了开采金银矿以外,对外贸易是货币财富的真正的来源。因此,要使国家变得富强,就应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因为贸易出超才会导致贵金属的净流入。一国拥有的贵金属越多,就会越富有、越强大。因此,政府应该竭力鼓励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品)进口。 2、由于不可能所有贸易参加国同时出超,而且任一时点上的金银总量是固定的,所以一国的获利总是基于其他国家的损失,即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奕”。
编辑本段重商主义的局限性
1、重商主义的政策结论仅在某些情况下站得住脚,并非在一般意义上能站得住脚; 2、重商主义把国际贸易看作一种零和游戏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3、重商主义把货币与真实财富等同起来也是错误的。正是基于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重商主义才轻率地把高水平的货币积累与供给等同于经济繁荣,并把贸易顺差与金银等贵金属的流入作为其唯一的政策目标。 重商主义主张政府应该控制国家的经济,以便损害和削弱对手的实力,增强本国的实力。15世纪初,正当文艺复兴运动进入初期发展阶段之时,重商主义兴起。到了17世纪,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衰落,重商主义也逐渐开始崩溃。从时间上看,重商主义可以说与文艺复兴运动同步。同一时期产生两种社会思想──人文主义和重商主义,其中有其深刻的根源,即当时社会上追求商品生产更快发展,追求商业资本的迅速增加和货币资本的不断积累,已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这是重商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重商主义的产生和更深层次的背景,则是在追求商业资本增加、追求货币积累这股强大潮流冲击下,所引起的西欧经济形式和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经济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变化,旧式贵族变成了真正的商人,它正反映了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变化。重商主义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产生的。
编辑本段发展时期
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两个阶段。 ① 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 15 ~ 16 世纪中叶,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即重金主义),强调少买。该时期代表人物为英国的威廉斯·塔福。早期重商主义者主张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反对商品输入,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一些国家还要求外国人来本国进行交易时,必须将其销售货物的全部款项用于购买本国货物或在本国花费掉。

②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是重商主义的第二阶段,即晚期重商主义,其中心思想是贸易差额论,强调多卖,代表人物为托马斯·孟。他认为对外贸易必须做到商品的输出总值大于输入总值(即卖给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应大于购买他们商品的总值),以增加货币流入量。16世纪下半叶,西欧各国力图通过实施奖励出口,限制进口,即奖出限入的政策措施, 保证对外贸易出超,以达到金银流入的目的。 早晚期重商主义的差别反映了商业资本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要求。重商主义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与确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重商主义的政策、理论在历史上曾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产生方式的建立与发展。
编辑本段重商主义的主要内容
(1)一个国家的财富必不可少的是贵金属,如金银等。这个国家如果没有贵金属矿藏,就要通过贸易来取得。 (2)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即出口必须超过进口。因此,伊丽莎白一世不仅采取许多有利于贸易发展的措施,同时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重商主义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15~16世纪为早期重商主义时期,16世纪下半期到17世纪为晚期重商主义时期。早期重商主义主张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和积累货币财富。晚期重商主义与早期不同的是,认为国家应该将货币输出国外,以便扩大对外国商品的购买。不过他们要求,在对外贸易中谨守的原则是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必须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获得的总额,其目的仍是要保持有更多的货币流回本国。因此,晚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对外贸易必须做到输出大于输入,以保持出超。
重商主义反思之二:依赖外贸让中国贫困化增长 _网易财经 2011-04-27 09:47:09|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

导语:近日,被称为史上最大的欧盟对华陶瓷反倾销初裁公布结果,1400多家陶瓷企业中,没有一家中国企业获得市场经济地位,73%的惩罚性税率让中国陶瓷企业闻之色变。这只是我国外贸领域长期奉行重商主义政策带来的后果之一。重商主义曾经使得外贸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负面效应正在日益显现。

贸易重商主义曾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投资和贸易)
什么是贸易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认为,一国的国力在于贸易顺差所带来的货币财富增长,因而应极力鼓励出口,并限制进口以防止货币外流。这种理论兴起于16至18世纪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被当时商业资本家奉为圭臬。

有学者指出,这种把

国际贸易看作是零和游戏,并且视货币积累等同于财富的观点存在很大缺陷,招致了后世经济学家的广泛批评。事实证明,高额的货币积累不能等同于经济繁荣,而国际间的贸易更追求一种互惠互利的良性发展。贸易重商主义已经被看做是带有明显局限性的观点。

贸易重商主义使得我国外贸成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低廉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施行带有重商主义性质的以低价产品推动出口规模扩张,从而带来经济增长的贸易政策。这种政策令中国迅速成为贸易大国,出口总额逐年增长。在遭遇经济危机以前,2003年至2008年之间,我国对外贸易以年均28.5%的速度增长,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曾一度超过66%。2009年,发达国家深陷经济危机出口不振,虽然中国当年出口增长也有放缓,但仍然跃居世界第一出口大国。

商务部研究院中国外贸研究部韩秀申认为,“中国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是迟早的事,但是金融危机让这个提前到来。”事实上,如果按照世贸组织的统计标准而不是我国的统计标准来看,我国在2008年就已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了。

这种带有重商主义性质的出口支持政策,虽然令中国贸易成绩显著,但越来越多的人对这种出口政策的负面效应产生担忧。有专家指出,在中国,中央财政对于出口企业的直接补贴、出口退税,以及低估人民币币值,令我国出口贸易多年来迅速持续增长,贸易重商主义早已使我国外贸无可争议地成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


重商主义认为,一国的国力在于贸易顺差所带来的货币财富增长,因而应极力鼓励出口,并限制进口以防止货币外流。
我国外贸产品以廉价作为竞争力,实现的是“贫困化增长”
外贸重商主义令我国制造业追逐低价,忽视品牌建设
相比于发达国家,中国最大的出口优势莫过于劳动力资源优势。中国劳动力资源占世界的26.3%,且成本低廉,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凭借广泛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在重商主义出口政策的鼓励下,以价格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攻城略地,以至于“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已成了低价的代名词。

然而这种重商主义倾向令我国大多数出口企业把“低价”作为唯一依赖的竞争武器,忽视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低,众多企业甚至只做代工而没有自己的品牌。数据显示,中国产品出口额已稳居世界第一,但所出口的商品中90%是贴牌产品,拥有自主品牌的不足10%。

这种品牌的缺失,直接体现在利润分配上的不公。有媒体曾报道,一个芭比娃娃,在美国市场上的价格约10美元,在中国离

岸价格仅为2美元,去掉1美元的管理费、运输费以及0.65美元的来料费,贴牌生产毛利只剩下区区0.35美元。品牌缺失,令中国外贸企业只能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在狭窄的利润空间中苦苦生存。

出口创汇以牺牲劳工权益和环境为代价,实现的是“贫困化增长”
外贸企业因为多是代工企业,利润微薄,又因为多年来奉行低价策略,原本作为优势条件之一的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发展至今已成为掣肘条件,以至于企业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消化任何工资增长带来的成本压力。反之,外贸企业为了维持生存,必须压低劳动力报酬,可见中国外贸出口的增长是以劳动者的低廉报酬为代价。

还有另一个代价就是环境成本。在国际贸易中存在一种虚拟形式的污染物转移,这种虚拟形式的污染物来源于制造出口产品过程中产生和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即工业三废。这些污染物被享用商品的进口国转移到了制造商品的出口国,成为了中国出口贸易背后的一种隐形成本。

有学者指出,以劳动者的低薪和环境成本为代价换来的出口贸易繁荣和GDP繁荣,并不是真正的国民财富和经济繁荣,只是一种“贫困化增长”,这也正是重商主义把货币(主要是美元)积累当做国家繁荣的局限性的真实体现。


劳动密集型产业凭借广泛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在重商主义出口政策的鼓励下,以价格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攻城略地。
贸易重商主义以人民币低估刺激出口,带来一系列问题
为出口利益人为低估人民币,货币政策被出口利益裹挟
我国之所以能够自1994年来一直保持贸易顺差,出了劳动力成本优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低估人民币币值,进一步降低厂商生产成本,进而提高中国制成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长久以来我国一直施行固定汇率制度,虽然2005央行宣布我国汇率制度将由"盯住美元"制度,转变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然而这种制度在实际实施上仍然是一种“内在的固定”。

为了维持出口优势,央行通过调控货币发行量来缓解人民币升势。当外汇供大于求时,央行即增发等值的人民币来吸纳这些外汇,以维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为了维持出口优势、防止人民币升值而增发货币,又因出口导向型经济下的外汇储备逐年大幅增加而货币超发,助推了通货膨胀。有学者认为,这种重商主义下人为低估人民币,令央行被出口利益裹挟其中,越来越丧失对于货币供求的自主调控能力。

维持人民币低币值助推国内物价上涨,增加对外贸易摩擦
长期以来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为我

们积累了可观的外汇储备。2010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余额已达到2.8万亿。如上所述,为了吸纳这些外汇以保持币值稳定(低估),中国近年来一直货币超发。

数据显示,最近十年间中国平均GDP增长为10.9%,通货膨胀为3.2%,这样算来大致需要每年14.1%的货币扩展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然而M2却以每年18.8%的速度扩张,制造着大约4.5个百分点的多余货币发行。超发的货币从房地产领域开始,源源流动到农产品、生活用品等各个行业,助推了通货膨胀。

重商主义下的人民币低估同样引发了中国贸易伙伴的不满,尤其是贸易顺差来源国的不满,致使中国出口企业屡遭贸易纠纷。2009年中国的出口占全球的9.6%,但遭受的反倾销案占到全球的40%,反补贴案占全球的75%,遭遇的贸易调查数占同期全球案件总数的43%。2010年中国遭受贸易救济调查66起,涉案金额77亿美元,期间新增了来自巴西、阿根廷以及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案例。

(网易财经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种重商主义下人为低估人民币,令央行被出口利益裹挟其中,越来越丧失对于货币供求的自主调控能力。
贸易重商主义在拉动经济发展和解决就业方面功不可没,但随着国民经济对出口贸易的过度依赖,其负面效应日益突显。我国贸易重商主义以牺牲劳工权益和环境为代价,并且带来通胀、资产泡沫和贸易摩擦等一系列问题。



往期回顾 跟贴读取中...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引文来源 重商主义反思之二:依赖外贸让中国贫困化增长 _网易财经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0人 | 分享到: 阅读(204)| 评论(0)| 引用 (0) |举报 .

重商主义反思之一:贸易顺差过大导致通胀? _网易财经 重商主义反思之三:中国掉入美元陷阱? _网易财经.
历史上的今天
【旅游踏青】全程纪实:人间天堂,杭州掠影。_网易旅游论坛2010-04-27 18:29:49 人气爆棚 你绝不能错过的车展最美车模_网易新闻论坛2010-04-27 18:13:37 孟非: 中国人不需要被电视节目教育2010-04-27 18:06:46 .相关文章
重商主义2010-10-10 17:34:36 重商主义经济思想2011-01-01 15:39:02 贸易战争(一) 从重商主义到自由贸易2010-06-13 09:00:23 重商主义者缘何恐惧商品2011-02-27 13:02:53 经济学家张曙光:中国该放弃重商主义了2010-08-01 11:31:49 .最近读者
登录后,您可以在此留下足迹。. Linux Fe jdynb zzipp wjfyunzh 小小鱼客 zhoujs19 .
评论
登录并添加博主为博

友、通过对方确认后可以发表评论,请先登录。登录>>
上一页 1... -1-1-1-1-1-1-1... -1下一页.. .







页脚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隐私政策 - 博客风格 - 手机博客 - 订阅此博客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1
×
信息提示
重商主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8世纪大西洋三角贸易原理




1732年热络的威尼斯商港油画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也称作商业本位,16至18世纪)是16~17世纪封建主义解体之后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该名称最初是由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一书中提出来的。学术界代表人物是斯图尔特,政界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法国路易十四的大臣让-巴普蒂斯特·柯尔贝尔,但重商主义有别于柯尔贝尔主义(Colbertism)。

这一时期商业资本兴起,促使封建自然经济瓦解,各国国内市场统一,并通过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对外贸易的扩张积累了大量货币财富,推动了工场手工业发展,因而产生了代表商业资本利益和要求的重商主义经济思想。

重商主义学派是现代早期经济学的主导学派,产生于15世纪,全盛于16、17世纪瓦解于18世纪下半叶资产阶级阶段古典经济学兴盛时期,是最早运用政治经济学方法研究国际问题的理论学派。主张国内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就在这一时期许多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建立。重商主义学派的发展经历了早期的重金主义和晚期的贸易差额论两个阶段。

[编辑] 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和影响

经济学主题首页

重商主义强调积累金银货币和对外贸易的重要性,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国家的繁荣依赖于资本(贵金属)的供应,贸易的全球规模是不可改变的,贵金属所代表的资本量可通过多出口少进口来增加,认为财富的真正源泉是对外贸易,要获取更多的金银财富只有通过出超,因此主张在国家的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

重商主义建议政府为达到这一目标,应该通过鼓励出口限止进口,扮演积极的、保护主义的角色,特别是使用关税保护小企业。

重商主义认为国家间关系属于“零和”博弈。即财富是一定的,己方得到的相对更多的财富必须建立于其他国家损失的基础上。所以一个国家要改变或改善自己的国际地位,就只有掠夺别国的财富。主张政治决定经济是该学派基本的特征。它盛行于17世纪,奉行重商主义的国家竭力进行海外扩张,掠夺人口和财富,把金银的多少作为评价国力的标准之一,其代表人物有柯尔柏等。

为了争夺海外贸易,这一时期的欧洲战争

十分频繁.新兴的欧洲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上不断形成与巩固自己的势力,帝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兴起.随着亚当·斯密和其他古典经济学家的论点胜出,以及世界形势与各国之间力量的不断变化,重商主义所代表的零和贸易及海外殖民从18世纪后期起趋弱。

西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亚当·斯密所定义的重商主义时期已过。但当今仍有很多经济学家提出“新重商主义”的概念,认为在国家界限分明,贫富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重商主义所代表的精神仍然存在,不过采取了新的方法与手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